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卖油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卖油翁谈起
yaojunwei 2018-9-28 18:31
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卖油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翁又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这是此油翁的功力使然。 我想说的熟不能生巧,也可以因为熟而大意、而粗心。古今这么多卖油翁真正能达到 欧阳修 所述的此翁,又有几人焉。 卖油翁的故事其实说的是技巧、技能是需要用心锻炼的这是一种坚持、用心、顿悟的结果,不仅是熟就可以做到的,这里面蕴含着隐性知识,例如包括手的感觉,眼睛的感觉以及身体和意识的感觉等,者需要这些感觉的协同配合,才可以“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就如同科研一般,需要用心、专心、把时间、精力和心思都放到研究方向去,是处处用心的结果,当然还需要眼界、领悟力和诀窍。
个人分类: 应如室|3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欧阳修《卖油翁》——五一节向劳动者致敬!
wolfpnc 2016-5-1 23:27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普天下劳动者的节日,不论你是在建筑工地的民工,还是大型国企的车工,或是动车上的乘务员,我在这里向大家致敬!千言万语,不如借欧阳修《卖油翁》来表达我的敬意。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写的一则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寓意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卖油翁》选自欧阳修的《归田录》。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归田录》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文武双全,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跟欧阳修学做实验
热度 13 wangxh 2012-5-26 07:55
跟欧阳修学做实验
欧阳修,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王安石、苏轼的老师。不仅蜚声北宋文坛与政坛,是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即使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实验性很强的“研究工作”,亦颇有心得。请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一篇小小的《卖油翁》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熟能生巧 ”、“ 实践出真知 ”的科学道理。俺是在高中阶段 “补充古文”中学到的(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没有),至今仍回味无穷 …… 前几天,俺邀请清华的一位同行作了一个学术报告——《古陶瓷鉴定学》简介。其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位古瓷收藏家招收徒弟时,让弟子做的第一件事儿是 捡碎瓷片 ——从一个框捡到另一个框,然后再捡回来。天天如此,一直捡一个月。师傅根本不告诉徒弟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告诉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当然大多数学徒经不住这么“折磨”与“轻视”,扔下一句“这导师啥也不会还带什么研究生呀”,走人了。但是,只要能够坚持到底而且做得很好的弟子才会真正尝到甜头——他能够分辨出每个陶瓷片的区别,这在古瓷器鉴定时怎能不游刃有余呢? 这个小小的故事,也是要告诉学生们,即便是看似很简单的重复性实验,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而且其价值也并非体现在孤零零的实验本身中,而是存在于与实验者的相互作用、感应中。很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几个实验,可能也会取得很不错的结果,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有的甚至影响因子还很高。这只能说明学生“在教师指定了考试范围之后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能说明达到了卖油翁的水平与境界。“ 短平快 ”也许能够出几篇好论文,但绝对出不了好科研人才!没有坚实的实验基础与能力,也不可能造就大师级人物的! 伟大的导师毛泽东也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过程),人们达到了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还用风趣幽默的口吻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也许马克思的话更有激励性,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个人分类: 教之道|4801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