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硬骨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热度 1 zhgatcl 2019-11-5 15:08
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张学文, 2016/6/18 原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85444.html 今天博客“创新就是啃硬骨头”被精选。现在我说点另类的话: 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 大家都说皇帝穿的新衣服真好看,可一个小孩却说皇帝没有穿衣服,这种与众不同的论调显然是“创新的见解”,但是一个小孩的独到见解仅来自“诚实”而不是“难啃”。 我到觉得在科技领域大家都承认的硬骨头固然难啃,但是创新更本质的特征是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却取得了突破。 大家都认为地是平的,可有人竟然说地是球体 — 这是创新的见解。 比如,宇称守恒是行内公认的不须讨论的常识,于是,当有人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就拿奖了;再比如,细菌不可能在胃里存活(因为胃酸)是医学界的共识,结果有医生发现胃里有细菌,正是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的元凶,最后也拿 nb奖了。(注:本段内容 来自本博客的第23号评论,谢谢评论人wzx777) 我小时候人们把听到万里之外的声音称为顺风耳,把看到万里之外的画面看作是千里眼,这是天方夜谭书中的奇想。显然天方夜谭时代还没有把“收音机、电视、手机”都看作可应当存在的“硬骨头”。我到觉得 创新有时比硬骨头还捉摸不定。 某国也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发射卫星可以属于硬骨头,但是它们都已经不是创新了。而最早提出可以制造 原子弹、氢弹、发射卫星的技术思路属于创新。创新一般比啃硬骨头要高一个档次(但是也不尽然)。 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觉得创新的基本特点是在人们没有想到的含糊区域,有人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见解、思路、方法、技术、原理,而且事情的发展确实被证实他是对的。 啃硬骨头难,创新一般说来也难,但是我觉得不宜把两个难做到的事情化等号。啃硬骨头可能仅难在方法上,而创新的难点就是多方面的。
个人分类: 转载专家观点|1974 次阅读|4 个评论
取消高校事业编制,难啃的“硬骨头”有哪些
热度 34 xiaoshidaguan 2016-8-8 09:23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在2016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 言论一经媒体报道,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就取消高校事业编制而言,支持方认为,编制的存在导致高校教师缺乏流动性和淘汰性,因而工作较为懒散,缺乏竞争性,不纳入编制管理的做法深得人心;反对方则认为,取消高校事业单位编制会导致今后高校管理更乱,收费也会更贵,而且在体系设计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将高校推向市场,并不科学,也不可取。在笔者看来,高校编制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尤其要考虑清楚几个关键事项,重视那些难啃的“硬骨头”。 首先,要处理好可能带来的高校资金紧张问题。按照“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说法,高校仍属二级事业单位,政府不会将其统统推向市场,公共财政仍须全额拨付经费,这与现有公立高校的差额拨款性质并无多大不同。也就是说,即使取消高校事业单位编制,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中仍然有一部分是来自财政拨款。不同的是,目前财政按照固定编制人数拨款,取消编制后,财政如何对高校加以补助,必须研究清楚。 而在默认财政会继续补助高校的情况下,政府希望高校“减员增效”,但实际情况是,一些高校的很多部门都是缺编的,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如果高校为了发展增加人员聘用,其资金从哪里来?如果财政补助不够,高校是否会增加资金来源渠道?负担是否会落到学生和家长身上?即使高校不增加教职员工数量,编制取消后,如果工资仍然偏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还会安心科研和教学么? 其次,要处理好已有编制和没有编制成员的福利待遇问题。按照人社部的说法,对于有编制的教师,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已有编制人员将继续有编制,随离职、退休或其他原因而慢慢减少。如何确保有编编制和无编制这两部分人员公平享有“五险一金”、各类补贴等福利待遇,人社部必须出台较为细化的政策规定和说明,否则,高校会因为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差别对待两种身份的教师。 最后,需要重视教师的流动性与稳定性问题。编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对教师的聘用和解雇,但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在高校这种高端人才云集,需要较大自由来进行知识创造、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地方,教师队伍如果缺乏基本的心理安全保障,如何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一些人对高校教师存在误解,就是没有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如果高校都按照企业的方式管理教师,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定会打折扣。 虽然高校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后仍然会享受政府补助,对于如何消除教师们因取消编制而带来的心理不安定因素,相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在美国等国家,较好履行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责的教师,经过若干聘期可以申请并在评估后成为终身教授,从而促进学校坚持科学真理、创新思想并打造学校品牌,这给了那些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教师一个安定的工作场所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其做法值得借鉴。 取消高校编制影响可能没有人们想象那么大,但因涉及233万在编高校教师,且编制附带着工资收入、稳定性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要素,一旦取消,其影响必将深远。2013年某教师在博客中所写的“专业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编制故,两者皆可抛”的打油诗,就是编制重要性的写照。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被打破将是一种趋势,建立政府与高校的新型治理关系,打造高素质、高绩效、能自由流动又相对稳定的高校教师队伍,将是政策和制度的导向所在。 详见: http://mp.sohu.com/profile?xpt=cHBhZzI3NzgxYzg1ZmI3YkBzb2h1LmNvbQ==
个人分类: 教育视界|25186 次阅读|66 个评论
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热度 20 zhangxw 2016-6-18 20:56
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张学文, 2016/6/18 今天博客“创新就是啃硬骨头”被精选。现在我说点另类的话: 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 大家都说皇帝穿的新衣服真好看,可一个小孩却说皇帝没有穿衣服,这种与众不同的论调显然是“创新的见解”,但是一个小孩的独到见解仅来自“诚实”而不是“难啃”。 我到觉得在科技领域大家都承认的硬骨头固然难啃,但是创新更本质的特征是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却取得了突破。 大家都认为地是平的,可有人竟然说地是球体 — 这是创新的见解。 比如,宇称守恒是行内公认的不须讨论的常识,于是,当有人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就拿奖了;再比如,细菌不可能在胃里存活(因为胃酸)是医学界的共识,结果有医生发现胃里有细菌,正是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的元凶,最后也拿nb奖了。(注:本段内容 来自本博客的第23号评论,谢谢评论人wzx777) 我小时候人们把听到万里之外的声音称为顺风耳,把看到万里之外的画面看作是千里眼,这是天方夜谭书中的奇想。显然天方夜谭时代还没有把“收音机、电视、手机”都看作可应当存在的“硬骨头”。我到觉得 创新有时比硬骨头还捉摸不定。 某国也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发射卫星可以属于硬骨头,但是它们都已经不是创新了。而最早提出可以制造 原子弹、氢弹、发射卫星的技术思路属于创新。创新一般比啃硬骨头要高一个档次(但是也不尽然)。 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觉得创新的基本特点是在人们没有想到的含糊区域,有人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见解、思路、方法、技术、原理,而且事情的发展确实被证实他是对的。 啃硬骨头难,创新一般说来也难,但是我觉得不宜把两个难做到的事情化等号。啃硬骨头可能仅难在方法上,而创新的难点就是多方面的。
个人分类: 科学原始创新|3668 次阅读|50 个评论
“软柿子”与“硬骨头”
dongle127 2015-11-30 11:51
乐乐老师/文 前几日指导学生选课,恰逢当日感恩节。 几个学生问我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你说这几门课哪一个好学,哪一个好过?”我老实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不是因为我没有学过这门课,而是“好不好学”可能和老师有关,“好不好过”和老师的关系就更大了。 但是从这个问题中,我看到了隐患。学生现在修学分,只是修学分而已,修够学分拿证毕业走人,而不是真正想在大学里面学东西。怎么 能 轻松地拿到学分,我就怎么来,越轻松的课我越喜欢,越好过关的课我越选。但是,这对你未来的发展真的好吗? 作为一个大学生,当有权利选课的时候,应该选什么样的课呢? 首先应该选择对自己的专业(或者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利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称为“需要学的课”。上这些课,除了可以拿到毕业需要的学分之外,还可以学到珍贵的专业知识,可能这些知识是整个专业知识链中重要的一环,可能这些知识是你以后从事职业中所必备的,如果你没有学习,那么受到最大损失的不是学校,不是老师,恰恰是学生自己。 如果这些“需要学的课”不足以拿到毕业证的话,那么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完整的人是要有爱好的,如果你的爱好和专业是一致的,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将会充满激情与能量;如果爱好和专业不一致,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发展一下自己的爱好,所以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爱好契合的课程。 最不应该的是,没有选“需要学的课”,导致你的大学学习生涯有重要的缺失;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没有“感兴趣的课”,导致你的人生暗淡无光;只选择了一些好及格的课,没事听听,闲来逛逛,考试蒙混过关,毕业时一无所获。 在感恩节遭遇这样的问题,我百感交集。因为感恩节当天看到众多学生在空间中感恩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长大成人!但是感恩最重要的并不是用语言或者网络图片来表达,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实际行动就是成为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那个优秀的人,有更强的能力去反哺父母,让他们过上舒心的日子。现阶段最重要的付出就是努力学习! 如果你想以后挣更多的钱,有更高的地位名望,你就必须变得强大。如何才能变强呢?其实大家都知道,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让自己的汗水和聪明才智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变得更强。我想这并不包括选一些好过的“软柿子”课去学习,而需要学的课程即使不好学,是“硬骨头”,我们也要顽强地啃下来。 现在的大学对学生要求比较宽松,所以很多高中老师便说:高中拼命学,大学就可以拼命玩儿了。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大学宽松,导致高中老师的言论,而学生听了之后在大学里果然就“拼命玩儿”,大学为了使得大多数人能毕业,就更加宽松。最后一批一批的大学生都是混毕业的,大学里什么都没有学会,毕业找不着工作,然后就涌现了“读书无用论”。其实读书有用大家都知道,看似没用的例子都是因为没有读好。 所谓“大学”,应该是大大地学,即要付出比小学和中学更多的努力,这才叫大学,只有这样,一个大学里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
2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笔记]习总书记:改革要敢啃硬骨头
热度 6 liuli66 2012-12-12 08:02
[科研笔记]习总书记:改革要敢啃硬骨头
(新京报2012-12-11) 新华网广州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陪同下,来到深圳、珠海、佛山、广州,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习近平表示,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8日上午9时许,莲花山公园,游客络绎不绝,习近平来到这里,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俯瞰深圳市的繁荣景象,习近平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离开前,习近平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树。 一路上,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 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 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 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11/c_113991112.htm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12-11/233961942383.html
个人分类: 教与学|4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文化领域一线调查:文化体制改革如何攻"硬骨头"
whyhoo 2012-4-8 17:05
新华社上海4月8日电(记者孙丽萍、许晓青)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界正在展开一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役。 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将如何向“深水区”涉进,不断破除深层次矛盾,推动创新、激发活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在文化领域一线展开调查。 “转企改制”进入“收官”阶段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专家认为,作为今年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文化系统2102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和正在进行转制、撤销和划转的院团1367家,另有269家院团已经确定了改革路径。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亲历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昆剧院院长柯军介绍说,转企改制有效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改制之前,许多江苏昆曲人都忧心忡忡。然而,现实胜于雄辩。“2011年,江苏省演艺集团经营收入达到1.48亿元,是改革前的20倍!” 截至2011年年底,海派杂技的创新之作——《时空之旅》,已经以票房收入逾2.5亿元的傲人成绩,刷新中国演出业的纪录。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对此解读说:“上海杂技的‘出人、出作品、出效益’,跟改革密切相连,正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效应。” “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院团要不断深化改革,还要面对不少难关”。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吴孝明历数这些“难点”道:“从事业单位转为国有文化企业,肩上的社会责任只有增加,绝无减少,政府对于企业是否能‘再扶一程’?目前国内演出消费市场还未完全形成,演艺企业利润不高,国家能否对文化企业从‘减免所得税’变为‘减免营业税’?”吴孝明坦言,转企不是终点,而是起跑点。从长远文化战略而言,我国要培养一批具有活力、竞争力和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企业,但在现阶段,这既需要企业自身激发活力,也需要政策继续“给力”。 金融扶持政策待解文化企业“融资难”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近期在引进银行战略投资过程中遭遇“难题”:出版社的品牌无法确切估值。事实上,在我国,长期以来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认定都是一个空白领域。 “作家出版社的品牌有多少价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版社拥有的近万种出版物版权又有多少价值?按理说这是一笔巨大财富。但是,企业谈判一般根据资产和利润评估价值。文化企业想做大做强,想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却隔着这道无形、有形之间的门槛,迈不开脚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葛笑政说。 文化企业“融资难”,远非仅此一例。上海百年文化老字号“朵云轩”的融资计划,也因为相同的原因——品牌等无形资产难以确价,而不得不搁置。 学者分析指出,文化产业投融资是关系文化产业发展和能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根本性问题,难题亟待破解。 在半个月之前,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北京总部“鸣锣开市”,来自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出版集团等14家中央文化企业的200余个文化项目,同时滚动出现在交易厅的电子屏幕上,寻找海内外买家。上海文交所总经理张天说,未来三年内,上海文交所将根据中央试点部署,率先探索破解文化企业“评估难、融资难、拓展难”等诸多问题,寻找文化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融合发展之道。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需要多方合力 长期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学者巫志南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层次更高。 “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影响世界,无不需要文化向其他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如果文化不能跟科技融合,那么,创新很难;如果文化不能跟金融融合,那么做强文化产业很难;如果文化不能跟贸易融合,那么‘走出去’很难形成规模。”巫志南认为,我国当下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应该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在“融合”中实现创新。 事实上,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从国家层面加快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频繁落子,推动文化融合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谋篇布局”。 去年11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落户上海,投资达35亿元,未来将围绕互联网视听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就在同一天,作为我国探索对外文化贸易的首块“试验田”,上海外高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由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宣布揭牌,为中国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走出去搭建桥梁。 2012年3月11日,总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逾50万平方米的第二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也紧随其后,在北京顺义奠基动工。 文化界人士观察到,近期我国已经出台多个涉及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文件,在财税、金融、准入、土地等多方面实施优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人士表示,对文化产业发展予以支持的财税政策正在迎来“密集发布期”。 这些举措意味着,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清除阻碍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评论说,“正如‘改革’是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词,在文化领域,‘改革’二字同样举足轻重。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4/08/content_2108741.htm
个人分类: 文化|1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肖擎:不为改革而改革,要为国家前进而改革 来源:长江日报
uxqk 2012-3-23 09:50
上世纪80、90年代,大家争相下海,当时“下海”是时代的号角;现在,大家问问年轻人,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愿望是什么?当公务员排第一、进高校等事业单位、进国企等,很少有愿意进民营企业的,甚至外企。这就是导向问题。为什么民众的利益不能扩大化?让藏富于民呢?大家对于改革,到底怎么改?值得深思! 不论中央还是地方,现在关于“改革”的话题都很热。 这首先说明,上上下下的改革愿望强烈。然而我们观察近年关于改革的讨论和实践,就能够感觉到还是较多地谈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凝聚共识。没错,改革要凝聚共识,但现在,“要不要改革”已经不是问题,怎么改?改革的方向和目的是什么?这是本质核心,必须要向这些方面挺进了。 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改革史。任何时代社会,总会有变化。没有巨变,也会有小变,不是变好,就是变坏,变革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变革可能带来中兴,也可能带来衰败。 客观地说,“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比起一潭死水、纹丝不动的风气,比起冥顽不灵、僵化守旧的环境,探索、尝试、变化、变动,都算是改革。我们不是没有,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证明,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多动作。问题是,改革方向不明,目的不清。改革不能切中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能在方向上推动国家往前走,只会是浮光掠影。 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一遍又一遍地讲,到底“坚”在哪里?“深”在何处?硬骨头是什么?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了。 我们处在利益高度分化的时代。有的利益得到了维护,有的利益得到了表达,有的利益诉求则长期积压,甚至消失了。现在讲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有偏向权力和资本博弈的迹象,这两方面的利益或得到表达或得到维护,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没有凸显,破除垄断、民间资本的合法性、国内外资本流动等问题,大多数人的声音都被淹没了。社会领域的改革,基本还是一种“善待”、“照顾”,民众作为主体,他们自己的权利主张没有上升为决定性的信号。 民众的利益和资本的利益有重合,但也有不同。相对权力和资本,大众虽然覆盖面更大,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相对弱势。如果说中国社会曾经的改革在释放经济活力,现在则到了还利于民、还权于民的阶段了,重视民众的权利,这就是现在我们改革应当遵循的方向,国家前进的方向。 一定时期,我们能够集结各种力量,创造持续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但一个国家、民族的持久繁荣,有这些就不够了。 近年来,中央多次明确表示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温家宝总理也在多个场合对此屡有阐述,这代表了执政党对当下改革所处关口的清醒研判。“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这样的话语,应该使人闻钟猛醒,听鼓深思。 不能只是翻来覆去地讲道理,不能再限于谈共识,一般性地讲要有改革的勇气了。难题就摆在我们面前:阻碍民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益实现的东西要改掉,阻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积弊要改掉,腐败滋生的坏的土壤和环境要改掉,权力独大、压抑社会活力生长的机制要改掉……实际形势要求我们为改革做得更多,如果还只是做着上一阶段应该做的事,不愿意,慢一拍,就会延误改革时机。 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的话。文革都过去几十年了,为什么现在又有了这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社会基础又是什么?怎么会有市场?这是对当下改革的方式、方法、目的、方向提出的警醒,很值得深思。 困难、阻力哪里没有,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改革,换套衣服都这么难,可见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但若搁置于此,也就不叫改革了。改革需要智慧,需要长远眼光,也需要大局意识,但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现在改革最要紧的,不正是这些吗?
个人分类: 改革|1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习和求职的经历
热度 4 kejidaobao 2011-10-26 09:31
文/王华锋 2007年下半年,我开始着急。在北京读研究生,无亲无故的,我毕业后会漂往何方?加之我所学的植物分类学专业较冷门,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职位较少,心里愈发着急。后来转而一想,为什么不换个思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找找其它工作?我的父亲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他教我做人又教我用“心”去写作,在他的影响下,写作成为我的爱好和特长。当时我就想: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去做做文字方面的工作也行,毕竟在这方面有爱好和特长。 2007年底,一家报社贴出了招聘启事,我发现自己的各项条件都满足基本要求,便迅速按照要求投简历。为保险起见,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我又投了一次简历。没过多久,报社就给出参加笔试的通知。我十分高兴,以为基本上可以到报社工作了。后来才了解到,人事部门让求职者来面试可能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很多满足招聘启事要求的人都可能进入下一环节,所以大家在通过第一关后千万别大意,真正的“硬骨头”还在后面——笔试和面试。笔试完了等最终结果,一般求职者就着急打电话问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一般回答“再等等吧”或者“不知道”。这是因为简历筛选和笔试都是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而最终用人的面试环节在于用人单位的各个分部门根据需求来确定最终候选人。 总之,我最终成功地进入该报社的一个双周刊实习。主编是一所大学的教授,还有2位“采编合一”的女记者,外加我和另外一名实习生就是它的所有成员。该刊每单周一发刊,所有的成员在这一天都要到报社开会,一般是主编先总结一下上一期的优点和缺点,再确定下期的大选题,然后各人将自己本周内的选题和行动计划大体和主编说说,主编给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选题确定后大家分头行动,如果中途采访不成功或者有突发事件就要和主编商量改做其他选题。采访和写稿要在一周内完成,同时还要关注同行的工作,发掘新闻线索,为自己的下期工作做准备。 在报社实习,虽然压力很大也很辛苦,但收获却不小。写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找到“由头”,就是写新闻的背景。此外,你如果能采访到“大牛”,你的稿子就容易“出彩”。作为一个学习理科的学生,我白天在外面跑采访,别人同意采访还好说,不同意就是磨破嘴皮子都不行,晚上还要整理采访笔记认真写稿,第二天文章就要见报!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常常让我吃不消,但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现在很多朋友说我写文章很快,其实这些都是在报社的那种高压环境下“逼”出来的,所以说“苦是一副灵丹妙药”,辨证地看待吃苦和压力,那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那时,我看到另外一个工作机会——科普研究所招收工作人员,我抽时间把简历投了出去。原因是我在报社实习的时候就感觉工作并不稳定,跟领导谈谈,他们也是含糊其辞,因为他们既想稳住人心,让实习生能为他们多干活,但又不能保证什么,而我当时心里却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点,还真以为做好了就可以留下来。所以,建议毕业生找工作时如果感觉工作初期不是很稳定就要找找其它出路,如果机会合适,可以找找其他工作。 记忆深刻的是,一天上午我刚刚忙完一个采访,中午就近草草吃了个盖浇饭,然后挤上公交车往面试单位(科普研究所)赶。在又挤又热的公交车上晃荡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面试单位,人几乎都要睡着了,但一想起自己毕业后的着落问题,又不得不强打精神。下午回到宿舍,浑身酸痛,精疲力竭。晚上还不得不在灯下完成主编的任务,因为第二天报社还有其它的采访和写任务。 到了2008年4月,3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过去了,但该刊却因经费缺乏而不得不停刊。耗费我十二分努力和百倍热情的报社工作,因此未能成行。而现实要求我不能一味唏嘘不已,因为生活还得继续。就在那一天,我也得到了科普研究所的最终招聘结果——我没有被录用。那真是一个万念俱灰的一天,尤其对于那些满怀信心为之折腾了好几阵子的职位,这种不忍回顾的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但是最终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也许这就是命运,也许这就是生活! 到了5月份下旬,我回到自己所在的研究所,补做一些实验和撰写论文,一切显得那么沉寂。然而,机会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偷偷降临了:我看到了另外一家科研院所招聘我这个专业的学生,当时我的激情再次燃烧起来,迅速投完简历后三翻五次打电话给那边的人事部门。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结果,我赶紧打电话联系人事部门,人事部门说决定权不在他们,让我等等再联系。大约又过了一个星期,该研究所分部门的领导让我过去谈谈。当时进入初试的有3个人,领导分别和每个人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到工作的性质、工作的内容等,当时没有谈薪酬。我回答很镇定,不知道也没有多问,这些都是前两次面试经验告诉我的,只感觉当时领导还比较满意。果然,很快就接到通知参加所里统一举办的面试,所长、书记、各个分部门的研究员共同参加,要求参加者用8分钟做自我介绍,再用5分钟回答问题。我从自己的基本情况说起,谈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哪些文章和获得了哪些奖励等,参与了哪些学生兼职活动等。到了回答问题环节,他们倒没有怎么为难我。最后签署了三方协议,办理档案转移等,我在这个研究所找到了一个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回想起自己找工作的各种经历,觉得也挺值!有时候失败并非是一件坏事,别人没有选择你可能也是有原因的,即使你侥幸去了可能也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完美,你还可以从失败中体会到世间百态,这将有助于你更加审慎稳妥地对待未来。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94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