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耕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耕读”,数字时代的文化浪漫
热度 1 sheep021 2012-12-15 11:36
当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对文化的浮躁而深感不安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一种“耕读”的精神,需要一种对经典的尊重,需要对经典的重新发现。 “耕读”,数字时代的文化浪漫 高山流水 张大千 绘 耕读 丰子恺 绘 ■王建光 历史上,读书不仅是知识分子获得进阶修身的重要途径,也一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得以实现和传承的一种方式。对于传统士大夫阶层而言,读书更是一种使命。在本质上,所谓的“读书”即是读圣贤之书,并由之而发明本心,体认天理,以完善自身的道德构建,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由于这种读书使命的实施和传承都是在传统的农业文明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耕读文化,培育了内涵丰富的耕读精神。 一种中国式的乡村文化 耕读,简单地说即是将农忙耕种与农闲读书结合起来。“耕读”并称始于何时,现难以肯定,但这种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有悠久的历史。耕读精神和耕读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不仅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情操和旨趣,而且对其人生理想和治学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更高的层面上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 与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后的大部分时期不同,中国社会早在春秋之时即因为孔子所开创的民间教育的兴起,促进了民间讲学的繁荣。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也有读书人或避乱隐居,或世代生活于湖边乡下。他们一边劳作,一边读书,或方塘半亩、或草屋几间,或耕作稻粟、或渔樵桑麻,或为佃户只能夜半读书为文,或略有家产可以凭几吟诵寒梅诗札,耕读也因之成为中国的一种乡村文化特色。在那个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里,不少地区的藏书楼、书院都起到了文化聚集与扩散的功能,并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着耕读文化的发展。事实上,读圣贤书不是某一个阶级的特权,而是整个社会对所有人的一种道德要求,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和扩散的社会使命感。 耕读是“耕”与“读”在精神上的高度结合。有“读”之“耕”体现了读书是为了做到明心见性和独善其身,有“耕”之“读”才能保证做到格物致知、洞察世事,修身、齐家,而不是为了区区稻粱之谋。正因为耕读的精神已经内化在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中,融入中国文人的血液,因此,所谓的耕读才不是皓首青灯伴古卷,而是意味着通过读书与圣贤对话的一种情趣和责任,意味着雪夜围炉读禁书的一种欢愉和满足。 一种文化浪漫和人生潇洒 历来,耕与读、书与剑、笔与戎往往会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是与书剑和笔戎不同,耕读历来不是他们一种带有矛盾心态的选择,因为对耕与读的任何选择,并不意味着对另一种选择的放弃。 如果说,书剑往往意味着恩仇、笔戎往往意味着国难的话,那么耕读精神则是反映了中国文化士人内心中一种对恬淡人生的向往与践行,是一种修君子之身、养浩然之气的过程,是一种进可入世报国济民、退可出世淡泊明志的人生历练。尤其是在社会变革之际,耕读正是士大夫借以养其浩然之气、保持人生气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子孙相约事耕耘”(李商隐《子初郊墅》)的生活方式中,形成了自己践行忠孝仁义、坚守读书人气节、报国入世等人生抱负,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陶渊明种豆于南山、王夫之隐于湘乡山中等,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直到民国时期,一些老派文人仍然对此种人生方式依依不舍。 真正的耕读绝对不是——或者说绝对不是为了寻找某种终南捷径。耕读是为了修身明性,是为了志存高远,并不抱有直接的功利主义目的,也不是为了将某种技能献于帝王之家。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耕读文化对中国传统文人的治学理念和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明代学者陈白沙的教学方法即是带上弟子去游山。明代王艮虽为盐丁出身,但因为对圣学有体悟,可以收徒讲学,思想广被一方。所以,耕读文化可以铸造真正的学术,在中国文化中,很多传世名著成于耕读之中。 虽然耕读有益于对知与行的验证,但是,耕读绝不是仅仅为了对某种知识的验证。耕读是一种文化品位,是一种不为稻粮谋的人生潇洒,是一种对自己人生品质坚守的防线,这正是“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扬雄《法言·学行》)所以“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也被融入读书的精神和旨趣之中,是耕读者对传统的家国天下理想的一种具体践行。徐霞客跋涉于荒山野岭,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正是耕读文化的自然延伸。 耕读都是与经典结合在一起的。有了经典,寒冷的冬夜即不再漫漫,简单的饮食甚至饥饿也不再难熬,正午的锄禾也不再让人乏味。因为在简单的晚饭后,我们可以读书,可以与先哲对话,可以把玩历史,也可以臧否人物。 一种数字时代的心灵滋养 时间进入到所谓的工业化或后工业化阶段,“耕”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或简单的谋生手段,“读”也已经越来越远离了经典,远离了对思想的追问,而简单地成为一种业余消遣或智力活动。今天的读书,往往读的不是经典,甚至阅读的根本不是“书”、探究的也不是思想,而仅仅是对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在许多时候,耕读仿佛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失去曾经有过的人生道德建构意义。耕读的精神离今天的我们越来越远了。 也许会有人说,在今天,耕读是富人才能承担得起的一种奢侈生活。这种观点忽略了耕读的精神,把耕读简单地理解成是在郊外别墅的桃花园中散步,或者是把耕读仅仅理解成读线装书了。 耕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人生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术的专攻,我们闲暇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远离经典、越来越远离自然,也越来越远离耕读。但事实上,耕读精神的淡去并不完全是工业化的结果,虽然耕读产生于农业社会,但其精神并不仅仅依存于农业社会。今天虽然已经没有了传统的耕读方式,但我们仍然可以寻找一种古典的精神。 耕读精神的重获并不依赖于线装书和锄头。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上了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多年来,一个320G的大硬盘和一个质量不错的MP3已经成为我的随身装备。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书,我读到原来久闻其名而难得一睹的善本,读到了四库全书,读到了一直买不起的商务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与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五史》、《全唐文》等,读到了台湾版的《中国佛寺志》和《龙藏》,读到了一直没有购齐的广陵古籍刻印社的《笔记小说大观》。有了掌上电子书,我可以随时阅读鲁迅著作,随处检索《资治通鉴》。而且,书可以不用读了,可以听MP3的朗读。我用它们反复播放乔榛和丁建华朗读的《长恨歌》、瞿玄和朗读的《琵琶行》,听了不同人朗读的《曹刿论战》和《桃花源记》等。 事实上,在电子书和MP3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适应时代进步,在现实中寻找“耕读”的情趣,阅读经典、品味思想,那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诗文中的意蕴,能够使经典贴近生活,能够与先哲对话,也能够在精神的深处重回那种让人依恋的飘满晚霞和炊烟的耕读时代。 当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对文化的浮躁而深感不安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一种“耕读”的精神,需要一种对经典的尊重,需要对经典的重新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古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典。只要经典在,只要对经典的热情在,耕读的精神就会永存,耕读就会不断地得到重现,在数字时代使心灵得到耕读精神的滋养,获得经典的温暖与慰藉。即使在数字化和工业化时代,我们仍然能够听取书声一片。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 让儿童浸润于中华优秀文化氛围中 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其中精华与糟粕俱在,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杂陈。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学者对其深入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探究,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及其精髓得以呈现和传播。 ■朱小蔓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历尽磨难而不衰,命运多舛而挺拔,文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基质,也是全球化时代现代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瑰宝。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其中精华与糟粕俱在,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杂陈。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学者对其深入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探究,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及其精髓得以呈现和传播。不无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学者并没有对文化加以认真、严肃地解剖和批判性地反思,他们在向民众津津乐道地讲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渲染了最应该克服和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同样令人遗憾,一些媒体,包括广播、影视、网络、报刊、图书等,出于某种自身利益,制作或出版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或作品,误导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这是令人堪忧的。 河南大学李申申教授等人的专著《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是一部由教育学者专题讨论中华文化传承的严肃之作,思考“何以和怎样担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使命”,正是作者的初衷与核心所在。 作者就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问题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探究。在对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的概念以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进行了解析之后,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命运浮沉进行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发与奠基,汉魏六朝的内部发展与外部融合,隋唐宋的高度融合、再生与鼎盛,元明清的封闭、僵化和怀疑批判后,20世纪的中国又先后经历了“西学”影响下各种思想观念的批判继承与转化、泛政治化与迷失,以及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进行阐述、分析,目的是想从中探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究竟何处入手,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今日如何教育的问题作铺垫。 作者具体地分析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弘扬和传播中取得的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负责任地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作者看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弘扬和传播中存在着诸如迷信化色彩浓厚、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低俗化倾向。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大众对文化缺乏足够的批判鉴别能力,致使厚黑化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中肆虐和流行开来,严重违背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行教育、弘扬和传播的初衷,甚至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再有,对受众至上的过于推崇,使得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往往为了吸引受众而罔顾故事本身的历史合理性,使故事本身成为目的而非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而“泛娱乐化”的倾向则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失去了应有的思想内涵。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需要合适而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对此,作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诸如“中西方文化相比较、碰撞与交融”、“青少年的专门国学教育与大众传播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综合力量”等有益的建议。以宽阔的胸襟,将中华文化同域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并在借鉴、吸收域外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使二者相碰撞、相交融,从而生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我们对自身文化与异域文化的认知和把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的比较,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与大众传播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它们是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与大众传播构成一个互融、互渗、互补的有机统一体,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应该从娃娃抓起,以使儿童和青少年及早浸润于中华优秀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而且教育形式要符合不同年龄人群的认知与情感特点。 促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弘扬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作者向我们指出了其中比较关键的三种力量——“政府的提倡和支持是一种主导力量”、“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时并举”、“营造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并进行了重点剖析。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是一项重大的、长远的事业,绝非少数人的力量所能完成。作者的探讨不尽完善,但所怀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文化和学术探讨的真诚态度是值得尊敬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让儿童浸润于中华优秀文化氛围中 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其中精华与糟粕俱在,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杂陈。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学者对其深入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探究,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及其精髓得以呈现和传播。 ■朱小蔓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历尽磨难而不衰,命运多舛而挺拔,文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基质,也是全球化时代现代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瑰宝。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其中精华与糟粕俱在,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杂陈。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学者对其深入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探究,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及其精髓得以呈现和传播。不无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学者并没有对文化加以认真、严肃地解剖和批判性地反思,他们在向民众津津乐道地讲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渲染了最应该克服和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同样令人遗憾,一些媒体,包括广播、影视、网络、报刊、图书等,出于某种自身利益,制作或出版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或作品,误导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这是令人堪忧的。 河南大学李申申教授等人的专著《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是一部由教育学者专题讨论中华文化传承的严肃之作,思考“何以和怎样担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使命”,正是作者的初衷与核心所在。 作者就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问题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探究。在对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的概念以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进行了解析之后,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命运浮沉进行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发与奠基,汉魏六朝的内部发展与外部融合,隋唐宋的高度融合、再生与鼎盛,元明清的封闭、僵化和怀疑批判后,20世纪的中国又先后经历了“西学”影响下各种思想观念的批判继承与转化、泛政治化与迷失,以及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进行阐述、分析,目的是想从中探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究竟何处入手,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今日如何教育的问题作铺垫。 作者具体地分析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弘扬和传播中取得的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负责任地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作者看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弘扬和传播中存在着诸如迷信化色彩浓厚、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低俗化倾向。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大众对文化缺乏足够的批判鉴别能力,致使厚黑化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中肆虐和流行开来,严重违背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行教育、弘扬和传播的初衷,甚至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再有,对受众至上的过于推崇,使得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往往为了吸引受众而罔顾故事本身的历史合理性,使故事本身成为目的而非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而“泛娱乐化”的倾向则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传播失去了应有的思想内涵。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需要合适而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对此,作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诸如“中西方文化相比较、碰撞与交融”、“青少年的专门国学教育与大众传播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综合力量”等有益的建议。以宽阔的胸襟,将中华文化同域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并在借鉴、吸收域外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使二者相碰撞、相交融,从而生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我们对自身文化与异域文化的认知和把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的比较,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与大众传播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它们是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与大众传播构成一个互融、互渗、互补的有机统一体,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应该从娃娃抓起,以使儿童和青少年及早浸润于中华优秀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而且教育形式要符合不同年龄人群的认知与情感特点。 促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弘扬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作者向我们指出了其中比较关键的三种力量——“政府的提倡和支持是一种主导力量”、“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时并举”、“营造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并进行了重点剖析。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与传播是一项重大的、长远的事业,绝非少数人的力量所能完成。作者的探讨不尽完善,但所怀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文化和学术探讨的真诚态度是值得尊敬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耕读
热度 3 satangell 2011-10-21 11:49
题记:耕读,是我给自己现在做的有机农业模式起的名字。做耕读,缘于土豆未出生的时候,当时我们为了保证土豆的健康成长,自己开辟了一片菜地。后来食品问题愈演愈烈,有些朋友知道我们自己种菜,就希望我们可以扩大些规模;而我那时正好将兴趣转移到了环境保护,也看到农村土地丢荒严重,想做出些有益的尝试。两下一拍即合,便弄起了这个耕读,简单来说就是将农户与市民餐桌对接,属于社区互助农业的中国化版本。 社区互助农业,国外已有成熟体系,国内也有人在做尝试。最初我曾想完全移植这种方式。不过,中国的乡土社会自有其特点,许多地方不可照搬西方经验,实践中我不断做出调整。之前和老蒋说过一些,并不具体。经过大半年的实践,算是有了基本框架,当初的设想或许是在逐步实现,容我做些简单介绍。 人 ======= 国内现有的社区互助农业,大都走合作社的形式,土地由中间机构从农民手中转包,再返聘农民耕种。这种做法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农民与土地的感情。当土地属于中间机构,农民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线上的工人时,他们对土地的热情便打了折扣。能不能种出东西,种出东西的好坏,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远的不说,建国之初合作化的失败便是佐证。 在我尝试的模式中,土地归农民所有,中间机构通过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来引导农民回归传统农业方式,对农产品质量严格监控。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但由于农民维系了与土地之间的天然感情纽带,在实际操作中更容易建构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模式。 许多有机农场,挂有机之羊头卖旅游之狗肉,严重偏离了食品安全的核心。做有机食品,解决的不是玩的需要,而是吃的问题。旅游,可以让农民在短期内获得收益,但也因此让他们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短期收益而忽视收益较慢的食品质量。到目前为止,耕读都不提供旅游服务,朋友们可以过来摘菜,但都是农户自有的简单条件,不做任何包装。 种 ======= 没弄耕读之前,我们自己开垦的菜地里,时不时也会出现些虫子(不能说是害虫,所谓的“害”,仅对人类而言,虫子是无辜的 ^_^ ),只要在虫刚出现的时候将生虫的菜移除也就是了。不过那时候说到底就是几个人吃菜,即便加上送朋友的,总量也不多,虫吃剩下的足够人吃。现在不同,需要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产量,虫子始终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之所以从年初弄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摸索如何不用农药与虫子斗争。 我们都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种菜是不用农药的,那时也并未听说菜全被虫子吃了;可惜我们已经不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是如何与虫子斗争的。为此我还专门问过村里的老人,在他们的记忆里就已经开始用农药杀虫。老人的叙说中,农药越用越毒,虫子越来越厉害;虫子越来越厉害,农药越用越毒…… 传统已经遗失,只能从后现代中寻求经验。在选择驱虫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排除了有机农药。虽然现在的有机农药号称对人畜安全,但每每想到 DDT 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参见《寂静的春天》),我便对有机农药退避三舍。有机农药不能用,虫子怎么办?通过在网上搜索到的信息,再加上实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些方法,可以将虫子控制在一个不把菜吃光的范围内。 一是混种间种。虫子和人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白菜的虫子讨厌辣椒的气味,喜欢辣椒的虫子对苦瓜敬而远之。在种植之初,我们就对不同的蔬菜采用混种或者间种的方式,避免了规模化经营导致的成片出虫现象。由于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走集约化农业的道路,混种间种的方式很容易得到了推进。 二是植物驱虫。通过网上的信息,我们了解到辣椒、大蒜、桉叶和烟丝,经过诸如发酵、浸泡之类的处理后,可以起到驱虫、杀虫的效果。通过轮番喷洒这几种材料,基本上可以将大部分虫子赶走,至于最后仍坚持留下的虫子,还是那句话:“人要活,虫也要活”,随它去了。在送菜的时候,将虫咬厉害的部分与老菜叶一起留下来喂鸡和猪,不算浪费。 三是生物灭虫。不使用农药,田边水沟里的蝌蚪成活率明显提高。青蛙多了,虫子的数量自然得到了控制。 上面说了驱虫,这里说说除草。使用除草剂会在土壤中残留毒质,是绝对不能考虑的。可南方气候温润潮湿,尤利杂草生长,我们的地又大都是丢荒后重新开垦,草籽甚多。最开始的时候杂草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今天拔明天长。最后还是通过网络,我们找到覆盖地膜的方法解决了杂草问题。地膜通过隔断杂草与阳光的联系来除草,其本身不会降解,对土壤也无污染;地膜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份。前段时间广东大旱,耕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就是因了地膜的功劳。 最后是肥料,这个相对前面来说比较容易。猪粪、鸡粪,兑上草木灰和花生麸,加水发酵后处理成农家肥即可。使用农家肥的蔬菜生长周期会比使用化肥慢不少,但是味道和口感要好很多。唯一的缺点是农家肥发酵过程中气味较大,好在这种气味虽臭,却并不刺鼻…… 养 ======= 说完了种,接着说说养。虽然老蒋整天宣传素食,虽然无妄开的是素菜馆,可环保不等于素食。如果只做植物类食品,能参与进来的朋友会少很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蒋啊,您就先忍忍别在这上面批我了 ^_^ 养殖目前主要是两类,鸡和猪。之前在对别的农场调研时,我个人感觉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过度养殖。在那些农场里面,一个院子里满满当当挤满了鸡,地面被刨的寸草不生,所谓的有机仅限于不喂饲料。我们要做到的当然不止于此,鸡和环境应该是和谐共生的。 对鸡群规模我们严格控制,在保证不会把地表植被刨光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数量。围墙是不需要的,鸡们在林间随意游荡,刨虫子和草籽做零食。到了饭点,鸡群会自动自觉的返回晒谷场吃正餐。正餐除了前面提到的生虫的菜叶和老菜叶外,还有壳粉(贝壳磨成的粉)与五谷杂粮。 养鸡就会下蛋,最开始的时候没有重视这个问题,鸡群满山跑的结果是四处下蛋,很多时候蛋在地里臭了也没发现。后来看哪只鸡要下蛋了,就关在棚子里,直到下了蛋才还其自由。几次反复后,鸡习惯了回棚下蛋,才算解决问题。 鸡群是自由了,可自由总是需要代价,山上确实没有黄鼠狼,但是村里有土狗……鸡在放养的过程中,来来去去被村里的一只狗咬死了十多只,当然,那只狗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猪的活动自由度没有鸡高,基本上只能在围墙圈出来的院子里活动活动。这样做并非无缘无故,我曾亲见二师兄从山前狂奔到山后,那架势跟野猪可有一拼。猪的食物有红薯叶、老菜叶和五谷杂粮,吃这些的猪生长速度要比喂饲料的猪慢一倍左右。令我微感心惊的是,同样的品种,饲料猪的猪肉与我们的猪比起来明显瘦多肥少…… 话分两头,猪肉太肥了也是一个缺点,我们现在之所以每天让猪运动一下,也是为了看看能否降低肥膘率。这项尝试开始不久,具体效果尚未可知。 运 ======= 农产品出来了,采用何种包装形式进行配送,一度在我们中间产生过分歧。最省事的办法当然是塑料袋,但这与我做耕读的初衷不符。最终我们决定全部采用循环器皿或者自然材料,瓜果类菜用竹篮,叶菜用禾秆捆扎,鸡蛋用鸡蛋盒,猪肉用蕉叶包裹。这种方式会加重包装的工作量,也给朋友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我们会坚持。 读 ======= 未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不定期的亲子活动,让城市里的孩子了解传统农业如何操作。上午让孩子们在田间劳动磨砺些心性,明白“不劳不食”的道理;下午请些硕博朋友,为孩子们做些不限主题的讲座,内容涉及各个学科……这些还是在设想阶段,具体如何操作等到做的时候再考虑。 结束语:耕读,未来是凤凰还是烤鸭,我并不能预见;但就目前来看,不像鸭子。
个人分类: 箪食瓢饮|3125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