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研究生生活4. 难忘的研究生班和进修班
热度 9 fdc1947 2011-12-19 08:24
量子化学研究生班和进修班是一个难忘的集体。五湖四海来的这么多知识分子凑到一起,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起努力学习了那么长时间,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了。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岁月,让知识分子屈辱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每一个人都想着把“被四人帮耽误的岁月补回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所以,读书学习就特别用功。 由于课程很多,上午的时间几乎都在上课,下午也有不少课程。每天只有晚饭以后的一两个小时是空余的,为了保持健康,很多人都利用这段时间散步。解放路上,从吉林大学到地质宫这一段,能见到进修班的老师三三两两地散步。天黑以后,大家又用功学习,许多人是每天自习到 12 点多钟的,而那些特别用功人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了。我们都住在吉林大学八舍,每个房间 6-8 人,上下床,大概与学生差不多。我住的房间边上是进修班的自习室,每天晚上总有人用功到一两点钟,须知,他们只是来进修的,并不需要像我们研究生那样参加严格的闭卷考试(当然,也有少数当时年龄相对较小的学员参加了我们的考试,例如上海药物所的以后做了中科院院士的陈凯先,山东大学的刘成卜等,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清华大学的吴国是先生大概是最用功是人之一,他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研究生,学习的基础最好,也最用功。所以,在进修班结业以后不久,他就与清华的廖沐真、上海硅酸盐所的刘洪霖开发了我国的第一个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程序。 在研究生班、进修班举办期间,吉大方面还邀请了许多国外的学者作报告。当时国门初开,境内外学术交流远远不像今天这样多,能够听到国外高水平的学者的报告不容易。印象深刻的一个是请当时国际量子化学界的泰斗 Lowdin 讲学, Lowdin 是瑞典学者,他每年主持两个量子化学讨论班,夏季的在瑞典的乌普萨拉,冬季的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国际量子化学杂志就设在乌普萨拉大学。他一上来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 Ψ ,就像一棵树,然后在树上画果子,一个个的历数量子化学的成就。像这样生动的讲课,在当时的中国是见不到的。讲学时间最长的是波士顿大学的华人学者潘毓刚,他讲了三个星期。在最后的一次讲课时,他解释说自己为什么学量子化学而不学热力学:因为热力学公式太多,量子化学只有一个公式,他已经牢记在心。说着,就是解开了衬衫,露出汗衫上印制的薛定谔方程,引起哄堂大笑,接着又转过身,脱下衬衫,露出自己钉在汗衫背面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可是由于没有钉结实,字母耷拉下来了,全教室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在研究生班的生活是艰苦的,当时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非常贫乏。虽说吉林的生活(主要是说吃的,民以食为天)在东三省算是最好的,可是与关内特别是南方相比,东北的生活条件实在太差。每人每月半斤油、一斤肉,食堂经常是没有多少油水的白菜和土豆。再加上那时候,差不多的人,都是五十几元一月的工资,家里又有老又有小,还是两地甚至三地生活,真是一分钱想掰成两瓣化。到了晚上睡觉前以及吃两顿饭的星期天,肚子总是感到饿。印象中吉林大学附近也没有商店,街上能买到的只有冰棍。到了晚上,即使是冰天雪地之中,那卖冰棍的也总在,边上摇曳着电石灯。还是进修班里的老大哥中有能人,找到了吉林省的有关领导,给进修班每人每月一斤鸡蛋,我们研究生班也受到了老大哥的照顾。这样一来,平均每三个晚上就能够吃上一个煮鸡蛋。还有人联系到能购买货真价实的人参蜂皇浆之类的补品,不过,很快发现,那东西是刺激食欲的,吃了之后肚子更饿。 虽然食物贫乏些,不过精神生活倒丰富,经常能看上电影。那时候,刚刚开始放开,老的、新的、国外的电影放开了好些,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电影看。吉林大学的“鸣放宫”(即吉大礼堂)从早到晚,一场接一场,路上进场的、散场的,络绎不绝。这是我一生中看电影密度最大的时期。每个星期一次的电影对于我们这些成天钻在书本里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当时吉大的一个宣传文章说,孙家锺老师成天看书做研究,给孙老师的电影票都随手放抽屉里,后来抽屉里那么厚一摞废电影票。虽然后来孙老师说没有这回事,可是孙老师的用功却是人所共知的。 吉林大学,特别是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化所的工作人员,书记刘凯、副所长丁德增、办公室主任申玉林等,对办好这两个班,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根据安排,我们山东大学的三个研究生是后来才到的研究生班。我们都是第一次去长春,火车到长春,已经晚上九点多钟了,冰天雪地。申玉林主任带人来车站接我们,直到安排好我们的床位才离开。这么多人,这样长时间的班,杂事是非常多的,可是,他们几乎做好了每一件事情。他们的工作,对比现在那些钻在钱眼里的所谓会议和学习班,一个在天之上,一个在地之下。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7017 次阅读|12 个评论
我的研究生生活3.学习——唐敖庆先生湿透的衣领
热度 14 fdc1947 2011-12-8 09:36
我是山东大学的研究生,但主要的研究生课程是在长春学的。我参加了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量子化学研究生班和进修班的学习。这个 量子化学研究生班和进修班 ,无论是参加人员的数量之多、时间之长、课程设置之全、教师水平之高、教学之认真、学生(学员)学习之刻苦、后勤保障之负责等等,恐怕都是空前绝后的。 1978 年,教育部批准吉林大学联合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6 所学校举办 量子化学研究生班和进修班 。时间为 1978 年 10 月到 1980 年 1 月,参加学习的有上述学校的量子化学专业研究生和全国各高校教师、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二百多人,两个班在一起上课,分别管理。 设置的课程主要有: 唐敖庆:《量子力学》; 唐敖庆:《量子化学》; 孙家锺:《代数与群论》; 江元生:《数学物理方法》; 戴树珊:《配位场理论》; 赵成大:《统计力学》; 江元生:《图论》; 邓从豪:《分子反应动力学》; 鄢国森:《分子振动》; 吉林大学物理系教师(抱歉,忘记姓名了):《分析力学和电动力学基础》; 当然,研究生班的课程还少不了的英语和政治。 我们的研究生班共有 30 人,分别来自前面所说的那些学校和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北师大研究生未参加)。近 1/4 是文化革命前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 5 位是文化革命前的研究生,文化革命打断了研究生学习,恢复研究生制度后重新考上研究生的,他们是班上的老大哥; 1/4 多点是文化革命中推荐上大学或更年轻的由自学而直接考上研究生的,他们年轻而有朝气;人数最多的是所谓老五届,即 66-70 届的大学生,文化革命开始时,他们是在校大学生。班上最年长的快 40 岁了,最年轻的只有二十二、三。 进修班的人员众多,年龄最大的近五十了,最小的才二十出头,大多数是四十岁左右的。 上课的教室主要在吉大白楼的阶梯教室,人总是满满的。根据约定,前面正中间那三十个位置是留给我们研究生班的。进修班的老大哥很照顾我们研究生。 在所有这些课程中,印象最为深刻、受益也最大的是唐敖庆老师讲授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我这一辈子受教的老师或听过的讲学者或报告者数以百计,在这些老师中,唐老师的讲课水平毫无疑问是最高的。 对数学水平不高的化学专业出身的人讲量子力学,是一个困难的工作。而且进修班和研究生班中,人员素质、原有水平不齐,但是,唐老师的讲课既能够使初学者听懂,又能够使基础较好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他的理论水平高,对科学问题理解深刻,在教授量子力学时,他敢于用 Dirac 的 《量子力学原理》 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之一。据说, Dirac 讲课是不管听课者听得懂听不懂的,他的《量子力学原理》十分简约,对于许多人都是天书一般。但是,由于起点高,听过了唐老师的量子力学,你自己再去看其他量子力学教科书就不会有多大的困难。 其次,唐老师的表达能力特别好。他知道如何用一般人容易听懂的语言和方式来讲述,这就是所谓深入而浅出。他的带有浓重宜兴口音的普通话,吐字慢而清楚,抑扬顿挫,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每一个字都给人深刻的印象。他的板书大而清楚,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数学推导严密而清晰,必要时补充讲述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在关键之处特别加以说明,在讲述中强调对数学式子对应的物理意义,紧要之处重复强调。他的眼睛虽然在厚厚的镜片后面,但是,给人的印象是他始终在与你交流。他教学的内容都是他自己精选、组织的,讲课时完全不看讲稿,不但数学推导丝丝入扣,就连小数点后面四、五位有效数字的计算结果都记得清清楚楚。在一年的课程中,掏出一张薄薄的纸片看一眼的次数总共不过两三次而已。如果把他的讲话完全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字句。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讲课时中气十足,在二百来人的大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上都能清清楚楚听得到他的声音。每周两次课,每次差不多要讲三个学时,中间只休息一小会,所以量子力学、量子化学这两门课的实际讲课学时,估计都在 100 学时左右。须知,当时唐老师已经六十四、五岁的年纪,每次课讲完,无论春夏秋冬,三个小时下来,他那件作为上课“工作服”的中式罩衣的衣领和与衣领邻近的一圈都会被汗水浸透。他的湿透的衣领,表现了他作为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吉林大学校长、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对于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极端的热忱。我记得,在研究生班、进修班的结业典礼上,我代表非吉大研究生发言,当我提到 唐老师湿透的衣领 时,全场长时间的鼓掌,对最尊敬的唐老师表示发自每一个人心中的深深的感谢。 唐老师还多次与我们研究生座谈,他不但解答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介绍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临近研究生班结业的一次座谈中,他嘱咐我们,在完成学习之后,要不断地看文献、不断地做研究,一旦有了较长时间的中断,再想做就困难了。他说,解放初从国外回来的学者,后来有的研究工作多,有的就没有什么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再想做就困难了。他的这些嘱咐,我一辈子都牢记在心。 唐老师培育了从我的导师邓从豪老师开始的一代又一代我国理论化学工作者。在我研究生毕业三十年的时候,我更加深切地怀念这位理论化学的大师。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9605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