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受害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受害者

相关日志

气候变化谁受害?
zhpd55 2018-7-15 20:06
气候变化谁受害? 诸平 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面对其变化谁又会是未来的受害者呢?Catherine Offord2018年7月1日发表于 T he Scientist 的文章给出了答案,特摘引如下,仅供参考。 Identifying Future Victims of Climate Change Assessments of species vulnerability provide crucial information for conservation efforts. But the science behind them is still evolving. Jul 1, 2018 Catherine Offord I n late 2014, conservationist Ian Gynther lost hope. After days spent crawling into rock crevices, scouring through camera-trap footage, and carefully laying bait around Bramble Cay—a tiny island at the northern end of Australia’s Great Barrier Reef—there was little room for doubt. The Bramble Cay melomys (Melomys rubicola), a furry little rodent endemic to the island, had gone extinct. “My colleagues and I were devastated,” Gynther, a senior conservation officer at Queensland’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later told The Guardian . “As each day of our comprehensive survey passed without revealing any trace of the animal, we became more and more depresse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Bramble Cay melomys became a grim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Its extinction report, published in 2016, determined the cause of death to be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the first such attribution for a mammalian species. 1 The rodents’ home had been battered by increasingly extreme weather, storm surges, and rising sea levels, Gynther and his colleagues wrote in the report, pointing “to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 being the root cause.” The melomys will not be the last species to meet this fate. As global temperatures rise, more and more of the Earth’s millions of species are experienc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t a rate that may well be unprecedented in our planet’s history. A recent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more than 2,000 species suggested that nearly 50 percent of threatened, nonflying terrestrial mammals and 23 percent of threatened birds had already been negative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in at least part of their ranges. 2 And with climate change accelerating many deleterious global dynamics, such as ice melt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the damage is likely to continue. Faced with this sobering reality,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re increasingly shifting their focus from documen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orld’s wildlife to trying to forecast the risk that individual taxa or ecosystems will be lost—and do so early enough to intervene. Due to varying exposure and differences in biology, not all organisms are equally likely to suffer. So, to best allocate limited resources, “what we really want to be able to do is pinpoint those species that are most at risk,” says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s Mark Urban , an ecologist who works in Arctic Alaska. “We need to identify the winners and the losers. And then try to help the losers.” Over the last decad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been working to measure this risk for taxa across the tree of life. The tools that provide the foundations for these so-called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CCVAs) range from models of future habitat availability to analyses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proje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can be conducted for one or multiple species at a time. The results, which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estimated extinction risk of a species or its categorization into broad classes such as “highly vulnerable,” are cited by conservation planning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and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But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re still working to improve the methodology behind these assessments. Bruce Stein , chief scientist at the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notes that researchers are increasingly addressing questions such as, “What does climate vulnerability mean?” and, “What are some of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it?” Yet, as in any discipline that deals with prediction, researchers working on CCVAs are grappling with a suite of challenges. Data on many species are limited, and the need to juggle multiple sources of uncertainty—including those inherent to the climate forecasts these models employ and the biological assumptions they rely on—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how best to approach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nd how researchers should make use of their results. 3 “We’re making some headway in thinking more about becoming forecasters rather than just descriptors,” says Urban. “But I think we still, as a discipline, have a long way to go.” Predicting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Namib Desert of southwestern Africa, quiver trees ( Aloidendron dichotomum ) stand out against the vast, rocky backdrop. These towering succulents grow more than 8 meters tall and live for around 200 years on average. In addition to being culturally significant—they’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by local San people to make bow quivers, and their image appears on Namibia’s 50-cent coin—the trees provide critical habitat and food for many insects and birds. But by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the quiver tree populations of Namibia and South Africa were in serious trouble: large swaths were dead or dying. Wendy Foden , then a master’s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was one of the researchers who stepped in to investigate. “We went to every population across its entire range, which is about 2,000 kilometers long,” says Foden, now a researcher at South Africa’s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and a climate change specialist for the IUCN. “We looked at how many were alive, how many were dead, how many babies.” Sourc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 2018 More than 50 sites and some 6,000 quiver trees later, the team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es was being battered in populations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its range as temperatures crept upwards and the desert became drier. 4 Although populations in cooler southern regions were faring better, proje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s suggested that they would soon experience similar conditions. Short of migrating 25 miles south within 15 years—a tall order for a plant species with a juvenile phase of around half a century—the quiver trees were soon going to be well outside their comfort zone. These sorts of geographical shifts in species’ tolerable environmental ranges, or climate envelop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often-cited consequences of global warming, and a major starting point for biologists to calculate climate-related extinction risk. “The typical approach is to take global climate change models, downscale, and look at how the magnitude and rate of climate change is going to potentially shrink or constrain a species’ climate envelope,” says Lindsey Thurman , an ecologist at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An early, influential example,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Leeds’s Chris Thomas (now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nd colleagues in 2004, applied a version of this approach to endemic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occupying around 20 percent of the world’s landmass. By 2050, the team calculated, between 15 percent and 37 percent of species could be “committed to extinction,” with especially high losses for species in scrubland and temperate forest. 5 R.I.P., RAT: The Bramble Cay melomys ( Melomys rubicola ; above) was a rodent endemic to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n 2016, following a survey of the roughly four-hectare island with which it shares its name (below), researchers declared the species extinct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LUKE LEU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Natalie Waller But these sorts of correlative, distribution-based models have come under fire from ecologists in recent years. For a start, they often equate a species’ current range to the range in which it experiences its preferr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n assumption that overlooks other distribution-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food availability. What’s more, such models generally fail to captur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that are not reflected in distribution, says Urban. Indeed, an analysis he conducted in 2015 found that, compared to other approaches, distribution-based models paint a more optimistic picture of extinction risk. 6 “One of the big issues with these types of models is that they’re probably missing many of the key mechanisms that really determine how specie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he say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some researchers use an organism’s biological traits to predict its response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This approach often takes the form of thinking, “What can go wrong?” says Foden. “That’s the right question to start with.” Such trait-based models incorporate data on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make a speci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 dependence on certain temperatures for survival, or slow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See “Estimating Vulnerability” here.) More-mechanistic models attempt to incorpor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 species’ developmental or reproductive biology.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built on such foundations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as biologists turn up ever mor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at can go wrong?” For instance, species don’t live in a vacuum, notes Urban, so “species interactions are a key point.” Thanks to these interactions, species may experience in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that range from the relatively obvious—if one organism faces climate-driven extinction, its predators may also be at risk—to the more nuanced. Last fall, for example, researchers reported that clownfish living in anemones that were bleached as a consequence of ocean warming showed higher signs of stress and reduced fecundity compared with fish living in unbleached anemones. 7 So-called cascading effects open up a dimension of species’ vulnerability that modelers have yet to fully explore. However, not all of the effort to understand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concerns various routes to harm. A growing branch of species vulnerability research takes a more positive view, by investigating how species compensate for their changing environments. Although the phenomenon has long been fundamental to biological theory, researchers are only just beginning to come to grips with it in a climate-change context. Incorporating adaptation into assessments of vulnerability In 2014, a medium-size butterfly inhabiting the we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received a surge of media attention mainly because it was still alive. By the mid-1990s, the Quino checkerspot ( Euphydryas editha quino ) had been pegged as a climate-change victim in waiting. With its range eroded from the south by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from the north by urbanization, the butterfly—along with local populations of its host plant, the dwarf plantain ( Plantago erecta )—was running out of space. “It seemed to me that it was really heading for extinction,” says Camille Parmesan , a bi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Plymouth in the U.K. “This species had such a high number of populations completely gone that I thought were irretrievable, I didn’t give it much hope.” But as Parmesan worked on plans to raise captive insects in the lab for future reintroductions, the checkerspot did something unexpected. “It went up the mountain,” Parmesan says. In 2015, she and her colleagues reported that the butterfly had relocated east to elevations unheard of for its subspecies, and had switched to a different host plant in the process. 8 “Those populations at the high elevations are really healthy,” Parmesan says. “It felt so good to see them really dance, bumping into each other, having a great time.” Source: Nat Clim Change , 3:919–25, 2013 The case of the Quino checkerspot and other species like it offer a reminder of a fundamental biological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adaptation (a term that, in CCVAs, refers both to evolutionary changes in a population’s genetic makeup and to individual plasticity, or acclimatization). “We’re often seemingly surprised by how adaptable species end up being,” says Stein. “It’s this notion that nature can find a way—which is sometimes true and sometimes isn’t.” The potential for organisms to escape doom via adaptation is termed “adaptive capacity” by the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and several other organizations. Well-recognized adaptation-favoring traits include superior dispersal ability,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Even with a lot of uncertainty, you know that high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re certainly going to make those populations more robust in the future, even if you don’t know what the drivers are going to be,” says Ary Hoffmann , an evolutionary bi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 Australia. New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adaptive capacity are being reported all the time: a study published earlier this year, for example, suggested that warm-blooded vertebrates hold an advantage over their cold-blooded counterparts by being able to tolerate a wider range of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consequently to adapt more quickly. 9 Some researchers are beginning to pin down species’ adaptive capacity to variation in specific regions of the genome, too. Scientists in California recently reported that in North American populations of the yellow warbler ( Setophaga petechia ),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climatic changes was associated with genes involved in exploratory and migratory behavior. 10 A study published earlier this summer identified more than 200 regions in the epigenome of the spiny chromis damselfish ( Acanthochromis polyacanthus ) that were tied to increased tolerance of rising ocean temperatures. 11 Adaptive capacity remains a relatively rare feature of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however; a recent USGS review found that, of 124 assessments carried out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as tools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the concept appeared in just a third. 12 There’s growing momentum to change that. Ignoring adaptation can lead to overly pessimistic predictions that could result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where they’re less needed, notes USGS’s Thurman. “We feel very strongly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daptive capacity can improv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plans.” The IUCN’s current guidelines o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promote the inclusion of adaptive capacity alongside measures of an organism’s sensitivity and exposure to climate change, and Stein and colleagues have published multiple explainers about how to measure adaptive capacity appropriately. To help get the message across, some researchers are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 of taking adaptive capacity into account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of specific taxa. In October, Benjamin Ofori of the University of Ghana, along with Linda Beaumont and collaborators at Australia’s Macquarie University, ranked 17 Australian lizard species on vulnerability and found that, based on sensitivity and exposure, seven would be classified as “highly vulnerable” to a warmer and drier climate. However, when they incorporated terms to describe each species’ adaptive capacity, that number dropped to two. 13 “You have some species that were previously classified as highly vulnerable being reclassified as moderate,” Ofori says. “You even have some species jumping ”—potentially reshap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To calculate the likelihood that organisms will be harmed by climate change, researchers estimate their exposure, sensitivity, and ability to adapt to new conditions. See full infographic: WEB | PD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daptive capacity will not only improve CCVAs, but could also inform new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 says Hoffmann. His group has promoted strategies to increase genetic diversity—and thus, theoretically, adaptive capacity—in the mountain pygmy possum, an endangered marsupial inhabiting the rapidly warming alpine zone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ccording to a report from the team, introducing males from one relatively large population to a smaller one appears to have helped double the size of the latter in just three years. 14 But while adaptation can help rescue species from immediate harm, it can only go so far. “With climate change, you can’t stabilize it—certainly not locally, and even globally,” explains Parmesan. Climate change creates “a moving target,” and an organism that adapts under stress might only have reduced its vulnerability for a while. Unfortunately, that appears to be true for the Quino checkerspot. Despite its recent escape from extinction, Parmesan says, the butterfly has reached a new dead end: the tops of the mountains. While the high-elevation habitat provides a cool home for now, Parmesan and her colleagues predict that even this region will become uninhabitable in coming decades. “That’s when the depression sets in,” she says. Moving the insects to more-favorable habitat—a strategy known as assisted migration—is problematic under curr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t’s wonderful that these wild critters can surprise us and have more adaptability than we think they have,” says Parmesa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s just a little bit of buffering. It gives us a few more years to figure something else out.”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The value of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s the methodology behind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evolves, some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re concerned that different efforts are out of sync with one another.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have shown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the way models are applied. The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s Michela Pacifici , with Foden, Hoffmann, and others, reported that birds and mammals were by far the most often assessed taxa in CCVAs carried out between 1997 and 2014—even though they constitute a fraction of a percent of the world’s biodiversity—and only a handful of studies assessed vulnerability on a global scale. 15 While North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studies frequently made use of trait-based approaches, Europe overwhelmingly favored those based on distribution. Such differences can often be traced to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particular taxa or regions, says Thurman. “For many species, we pretty much have no data,” she says. “Even understanding basic natural history can be challenging.” There’s often a difficult choice to be made, therefore, about how much complexity to include. On one end of the spectrum are approaches that require little in the way of biological data such as environmental tolerances and life history traits, but potentially miss important pathways. On the other are more-detailed models that require researchers to make assumptions to fill in the gaps, adding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to already taxing calculations. CHANGING THE WORLD: In 2015, unusually high temperatures in Arctic Alaska triggered the arrival of spring one month earlier than normal at ecologist Mark Urban’s research site (top). Though temperatures followed a more normal schedule the following year (bottom), researchers observed the physical effects of the previous summer’s heat, such as the collapse of land on the far left side of the second year’s image. Both photos were taken in the first week of June. mark urban Opinions vary as to how much the choice of approach matters. Last year, the University of York’s Thomas and colleagues published an “assessment of assessments” for 12 recent methodologies. 16 The aim, he tells The Scientist,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different approaches—ranging from distribution-based models to trait-focused assessments—would reach roughly the same conclusions. Using historical data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and abundances of Great Britain’s birds and butterflies, as well as simulated data, the team pitted the models against each other to predict the present from the past. The results, Thomas says, were disappointing. Just two of the models—both of which relied more heavily on distribution than on biological traits—achieved better-than-random accuracy. And “the methods simply disagreed with one another on how they classified species. By definition, that means at least some of them have got to be wrong.” Source: Science , 344:1246752, 2014 Thomas says he hopes that one effect of comparative studies such as his will be to motivate more data collection. “We can’t just say the data doesn’t exist. We have to think, how are we going to put in place the monitoring of things so that a few decades in the future, people aren’t wringing their hands still saying, ‘We haven’t got the data.’” In the meantime, he adds, while models may lack accuracy in predicting exactly when species will go extinct, they can identify taxa likely to be vulnerable at some p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dictions generated by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re just one step on a road to the much larger goal of finding practical solutions to conserve at-risk taxa, says Stein. As such, CCVAs shouldn’t be seen as “the end product,” he says. “That’s the beginning. Assessing climate vulnerability allows you then to begin applying that to better conserve these things in light of climatic changes.” He and others have advocated for biology-bas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build on CCVAs by helping species realize their adaptive capacity, for example, through assisted migration or breeding programs. Another crucial consideration is that extinction risk is a product not just of climate change, but of multiple interacting stressors including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species invasions.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re based on more than just a species’ risk of dying out. Societally influenced considerations such as a species’ economic valu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r perceived charisma affect how conservation dollars are spent; scientists may also consider a species’ importance to the entire ecosystem before making recommendations to decision makers. And some conservationists want to drop the species-focused view altogether in favor of a more holistic, biodiversity-centered approach, Parmesan says. “If we focus on individual species, we’re going to be very upset, because there will be a lot of extinctions.” With the clock ticking for many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 it’s imperative that biologists, policy makers, and the public decide what really matters, says Stein.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concept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we have to be clear about what our values are,” he says. “To think we’re going to be able to keep things as they are today, or go back to some version it was in the past, just is no longer realistic.” References I. Gynther et al., “Confirmation of the extinction of the Bramble Cay melomys Melomys rubicola on Bramble Cay, Torres Strait: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from a comprehensive survey in August-September 2014,” Unpublished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Queensland Government, Brisbane, 2016. M. Pacifici et al., “Species’ traits influenced their response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 Nat Clim Chang , 7:205–208, 2017. A.A. Wade et al., “Assessments of species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From pseudo to science,” Biodiversity Conserv , 26:223–29, 2017. W. Foden et al., “A changing climate is eroding the geographical range of the Namib Desert tree Aloe through population declines and dispersal lags,” Divers Distributions , 13:645–53, 2007. C.D. Thomas et al., “Extinction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 Nature , 427:145–48, 2004. M.C. Urban, “Accelerating extinction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 Science , 348:571–73, 2015. R. Beldade et al., “Cascading effects of thermally-induced anemone bleaching on associated anemonefish hormonal stress response and production,” Nat Commun , 8:716, 2017. C. Parmesan et al., “Endangered Quino checkerspot butterfly and climate change: Short-term success but long-term vulnerability?” J Insect Conserv , 19:185–204, 2015. J. Rolland et al., “The impact of endothermy on the climatic niche evol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ertebrate diversity,” Nat Ecol Evol , 2:459–64, 2018. R.A. Bay et al., “Genomic signals of selection predict climate-driven population declines in a migratory bird,” Science , 359:83–86, 2018. T. Ryu et al.,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transgenerational acclimation to ocean warming,” Nat Clim Change , 8:504–509, 2018. L.M. Thompson et al., “Summarizing components of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to focus climate adaptation planning,” USGS Open-File Report 2015–1110, doi:10.3133/ofr20151110, 2015. B.Y. Ofori et al., “Influence of adaptive capacity on the outcome of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ci Rep , 7:12979, 2017. A.R. Weeks et al., “Genetic rescue increases fitness and aids rapid recovery of an endangered marsupial population,” Nat Commun , 8:1071, 2017. M. Pacifici et al., “Assessing species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Nat Clim Change , 5:215–24, 2015. C.J. Wheatley et al.,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for species—Assessing the assessments,” Glob Change Biol , 23:3704–15, 2017.
个人分类: 新观察|2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是朝鲜人民的朋友!
热度 13 rongqiaohe 2017-4-30 09:47
北朝鲜把核基地建立在中朝边境附近,就是为了绑架我们中国。 如果美国单方面攻击北朝鲜的核基地,放射性核污染将扩散开来,我东三省将直接受害。 难民不但来自北朝鲜,也将有数百万东三省同胞! 如果美国真的要单方面攻击北朝鲜的核基地,我们将被迫加以阻止。 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在南韩建立“萨德导弹系统”! 我们有可能第六次被朝鲜拖下水 (隋朝一次、唐朝一次、明朝一次、清朝一次,还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抗美援朝) 。“绑架中国”是朝鲜应对危机的惯用战略手段 。。。 最终,我们将又一次成为北朝鲜唇齿相依的朋友!
个人分类: 浅谈|3625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识骨寻踪1-11季全(2005)][720p][美国][主演:Emily Desc
lcj2212916 2016-6-19 19:07
《识骨寻踪》(英语:Bones )是美国福斯广播公司(FOX)2005年推出的 罪案 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该剧部分内容改编自前刑侦检验官、现任该剧制作人 凯丝·莱克斯 出版的一系列侦探小说。主要讲述了贝伦博士根据受害者的尸骨,分析寻获常人难以发现的线索协助FBI破案的故事。 本剧目前正在播映第十一季,最终季将以十二季的名称完结。 Temperance·Brennnan博士是一位法医人类学家(Forensic Anthropologist),是一名年轻的刑事人类学家兼小说家,她拥有不同于凡人的特殊才能,就是能根据受害者的尸骨,分析寻获常人难以发现的线索,因此,FBI联邦调查局特别借重她的专长,协助警方侦破一些因尸体严重腐烂、烧毁或被破坏而使得普通的尸检方法无能为力的凶杀案件。各种罕见怪异且内幕重重的刑案,等待Brennnan博士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影迷们可在剧情发展中,看出编剧企图将两人塑造成当年X档案的男女主角。本剧的案件复杂度并不高,较侧重角色的感情发展以及人际互动,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也是影迷们最津津乐道的地方。 Bones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庭人类学家和长篇小说家Kathy Reichs的真实生活。主人公Brennan博士是一名法庭人类学家,为杰斐逊协会工作,并以写作小说为副业,因有着特殊的才能,能根据受害者的尸骨找到常人难以发现的线索。而被法院强制她协助警方侦破那些因尸体严重腐烂、烧毁或被破坏而使得普通的尸检方法无能为力的凶杀案件。 Brennnan在杰斐逊协会法医学实验室有着同样出色的才华的同事们,包括:喜欢泡帅哥的Angela Montenegro,她能用三维图象模拟再现原始犯罪现场,有一个很酷的老爹。Brennan的助手Zack Addy,他的智商高得吓人,但是EQ与其成正反比……他同样是实验室里可爱的吉祥物。Jack Hodgins是昆虫、孢子和矿石方面的专家,同时拿下了3个Phd头衔,是一个阴谋论者,而且总是喜欢争当King of Lab。还有Brennan的老板,实验室主任Camille Saroyan博士。 Brennan经常与特别探员Seeley Booth打交道,Booth曾是一名军队的狙击手,在破案时对科学和科学家并不信任。Brennan和Booth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发生摩擦,但戏剧性的是,不是冤家不碰头,两人之间最后竟奇妙地擦出了火花。 在骄傲背后Brennan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家庭惨剧。母亲被人谋杀,父亲离奇失踪,这些回忆如梦魇般缠绕了她15年。她终于追踪到了凶案背后的蛛丝马迹,在Booth的帮助下Brennan将拼尽全力找寻那个令她痛苦一生的真凶。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82184.html
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战争房间 War Room (2015)][1080p + 720p][美国][主演:
lcj2212916 2015-12-11 12:52
导演: 埃里克斯·肯德里克 编剧: 埃里克斯·肯德里克 / 斯蒂芬·肯德里克 主演: 普里西拉·C·夏勒 / T·C·斯托林斯 / 贝思·摩尔 / 凯伦·阿伯克龙比 / 雅丹·哈里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http://warroom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8-28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战争之屋(台) / 作战室 IMDb链接: tt3832914 托尼(T·C·斯托林斯 T.C. Stallings 饰)与伊丽莎白(普里西拉·C·夏勒 Priscilla C. Shirer 饰)是一对夫妇,他们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漂亮的女儿和完美的房子。然而这仅仅是表面。实际上,托尼与伊丽莎白的婚姻早已沦为硝烟四起的战场,他们的女儿则是无辜的受害者。   在睿智的老妇克拉拉(凯伦·阿伯克龙比 Karen Abercrombie 饰)的帮助下,伊丽莎白终于醒悟,她应该为保卫自己的家庭而战斗。祈祷与信仰的力量改变 了伊丽莎白,而托尼也会和她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7357878
2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语境中的你我他
zhuoraner 2015-4-29 16:54
今天关注了网易公开课上TED的一堂课,莱温斯基讲的《羞辱的代价》。时隔多年之后,她站出来说话,虽说与政治无关,可是谁信呢!暂且不管这些了,她所提到的网络欺凌的问题,确实在当代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了。 生活在现在这个喜欢制造噱头、喜欢爆炸性信息的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做没做好准备,你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时代的牺牲品,名人也罢,平常人也罢,网络语境中的你我他,都生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对于网络欺凌的参与者来说,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用自己所谓的道德标准、人生格言去指责他人与教导他人,也许他们只是随便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瞬间想法,多数人在发言的时候,几乎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更为甚至是在自己发言之后,很快也就忘记,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语言的攻击性,以及对他人造成的危害,这种一吐为快的心态,促成了很多鲁莽的、不负责的行为。 而对于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来说,别太纠结于别人的眼光,活给自己看,总比活给别人看,要容易活的多。有一个词叫“接受”,对于自己无力回天的事情,那就接受好了,然后再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及时的补救,要是事情完全超出自己的空间,那就随便它好了,还是那句老话,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好了,只要自己原谅了自己,只要自己接受了自己,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人生也就不断短短的几十年,别再他人介意的眼光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附演讲稿英文版 The priceof shame You'relooking at a woman who was publicly silent for a decade. Obviously, that'schanged, but only recently. It was several months ago that I gave my very first major publictalk at the Forbes 30 Under 30 summit:1,500 brilliant people, all under the ageof 30. That meant that in 1998, the oldest among the group were only 14, andthe youngest, just four. I joked with them that some might only have heard ofme from rap songs. Yes, I'm in rap songs. Almost 40 rap songs. But the night of my speech, a surprising thing happened. At theage of 41, I was hit on by a 27-year-old guy. I know, right? He was charming and I was flattered , and I declined . You know whathis unsuccessful pickup line was? He could make me feel 22 again. I realizedlater that night, I'm probably the only person over 40 who does not want to be22 again. At the age of 22, I fell in love with my boss, and at the age of24, I learned th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Can I see a show of hands of anyone here who didn't make a mistakeor do something they regretted at 22? Yep. That's what I thought. So like me,at 22, a few of you may have also taken wrong turns and fallen in love with thewrong person, maybe even your boss. Unlike me, though, your boss probablywasn't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f course, life is fullof surprises. Not a day goes by that I'm not reminded of my mistake, and Iregret that mistake deeply. In 1998, after having been swept up into an improbable romance, Iwas then swept up into the eye of a political, legal and media maelstrom like we hadnever seen before. Remember, just a few years earlier,news was consumed fromjust three places: reading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orwatching television. That was it. But that wasn't my fate. Instead, thisscandal was brought to you by the digital revolution. That meant we couldaccess all the information we wanted, when we wanted it, anytime, anywhere, andwhen the story broke in January 1998, it broke online. It was the first timethe traditional news was usurped by the Internet for a major news story, a click that reverberated around the world. What that meant for me personally was that overnight I went frombeing a completely private figure to a publicly humiliated one worldwide. I was patient zero oflosing a personal reputation on a global scale almost instantaneously . This rush to judgment, enabled by technology, led to mobs of virtualstone-throwers. Granted, it was before social media, but people could stillcomment online, email stories, and, of course, email cruel jokes. News sources plastered photosof me all over to sell newspapers, banner ads online, and to keep people tuned tothe TV. Do you recall a particular image of me, say, wearing a beret ? Now, I admit I made mistakes, especially wearing that beret. Butthe attention and judgment that I received, not the story, but that Ipersonally received, was unprecedented. I was branded as a tramp, tart, slut, whore,bimbo, and, of course, that woman. I was seen by many but actually known byfew. And I get it: it was easy to forget that that woman was dimensional , had a soul,and was once unbroken. When this happened to me 17 years ago, there was no name for it.Now we call it cyberbullying( 网络欺凌 )andonline harassment( 网络骚扰 ).Today, I want to share some of my experience with you, talk about how thatexperience has helped shape my cultural observations, and how I hope my pastexperience can lead to a change that results in less suffering for others. In 1998, I lost my reputation and my dignity. I lost almosteverything, and I almost lost my life. Let me paint a picture for you. It is September of 1998. I'msitting in a windowless office room inside the Office of the IndependentCounsel underneath hummingfluorescent lights . I'm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my voice, my voice onsurreptitiously taped phone calls that a supposed friend had made the yearbefore. I'm here because I've been legally required to personally authenticateall 20 hours of taped conversation. For the past eight months, the mysteriouscontent of these tapes has hung 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 over my head. I mean, who can rememberwhat they said a year ago? Scaredand mortified , I listen, listen as I prattle on about the flotsam and jetsam of theday; listen as I confess my love for the president, and, of course, myheartbreak; listen to my sometimes catty , sometimes churlish , sometimes silly self being cruel, unforgiving, uncouth ; listen, deeply,deeply ashamed, to the worst version of myself, a self I don't even recognize. A few days later, the Starr Report is released to Congress, andall of those tapes and transcripts ,those stolen words, form a part of it. That people can read the transcripts ishorrific enough, but a few weeks later, the audio tapes are aired on TV, andsignificant portions made available online. The public humiliation was excruciating . Life was almost unbearable. This was no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with regularity back then in1998, and by this, I mean the stealing of people's private words, actions,conversations or photos, and then making them public -- public without consent,public without context, and public without compassion. Fast forward 12 years to 2010, and now social media has been born.The landscape has sadly become much more populated with instances like mine,whether or not someone actually made a mistake, and now it's for both publicand private people. The consequences for some have become dire , very dire. I was on the phone with my mom in September of 2010, and we weretalking about the news of a young college freshman from Rutgers Universitynamed Tyler Clementi. Sweet, sensitive, creative Tyler was secretly webcammedby his roommate while being intimate with another man. When the online worldlearned of this incident, the ridicule and cyberbullying ignited. A few dayslater, Tyler jumped from the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to his death. He was 18. My mom was beside herself about what happened to Tyler and hisfamily, and she was gutted with pain in a way that I just couldn't quiteunderstand, and then eventually I realized she was reliving 1998, reliving atime when she sat by my bed every night, reliving a time when she made meshower with the bathroom door open, and reliving a time when both of my parentsfeared that I would be humiliated to death, literally. Today, too many parents haven't had the chance to step in andrescue their loved ones. Too many have learned of their child's suffering andhumiliation after it was too late. Tyler's tragic, senseless death was aturning point for me. It served to recontextualize my experiences, and I then began to look at theworld of humiliation and bullying around me and see something different. In 1998, we had no way of knowing wherethis brave new technology called the Internet would take us. Since then, it hasconnected people in unimaginable ways, joining lost siblings, saving lives,launching revolutions, but the darkness, cyberbullying, and slut-shaming that Iexperienced had mushroomed .Every day onlin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who are not developmentallyequipped to handle this, are so abused and humiliated that they can't imagineliving to the next day, and some, tragically , don't, and there's nothing virtual about that.ChildLine, a U.K. nonprofit that's focused on helping young people on variousissues, released a staggering statistic late last year: From 2012 to 2013,there was an 87 percent increase in calls and emails related to cyberbullying.A meta-analysis done out of the Netherlands showed that for the first time,cyberbullying was leading to suicidal ideations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offlinebullying. And you know what shocked me, although it shouldn't have, was otherresearch last year that determined humiliation was a more intensely feltemotion than either happiness or even anger. Cruelty to others is nothing new, but online, technologically enhanced shaming isamplified, uncontained, and permanently accessible. The echo of embarrassmentused to extend only as far as your family, village, school or community, butnow it's the online community too. Millions of people, often anonymously, can stab you with theirwords, and that's a lot of pain, and there are no perimeters around how many people can publiclyobserve you and put you in a public stockade . There is a very personal price to public humiliation,and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jacked up that price. For nearly two decades now, we have slowly been sowing the seedsof shame and public humiliation in our cultural soil, both on- and offline. Gossip websites, paparazzi, r ealityprogramming, politics, news outlets and sometimes hackers all traffic in shame.It's led to desensitization and a permissive environment online which lends itself to trolling, invasion ofprivacy, and cyberbullying. This shift has created what Professor NicolausMills calls a culture of humiliation . Consider a few prominentexamples just from the past six months alone. Snapchat, the service which isused mainly by younger generationsand claims that its messages only have thelifespan of a few seconds. You can imagine the range of content that that gets.A third-party app which Snapchatters use to preserve the lifespan of themessages was hacked, and 100,000 personal conversations, photos, and videoswere leaked online to now have a lifespan of forever. Jennifer Lawrence andseveral other actors had their iCloud accounts hacked, and private, intimate,nude photos were plastered across the Internet without their permission. Onegossip website had over five million hits for this one story. And what aboutthe Sony Pictures cyberhacking? The documents which received the most attentionwere private emails that had maximum public embarrassment value. But in this culture of humiliation,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pricetag attached to public shaming. The price does not measure the cost to thevictim, which Tyler and too many others, notably women, minorities, and membersof the LGBTQ community have paid, but the price measures the profit of thosewho prey on them. This invasion of others is a raw material, efficiently andruthlessly mined, packaged and sold at a profit. A marketplace has emergedwhere public humiliation is a commodity and shame is an industry. How is themoney made? Clicks. The more shame, the more clicks. The more clicks, the more advertising dollars.We're in a dangerous cycle. The more we click on this kind of gossip, the morenumb we get to the human lives behind it, and the more numb we get, the more weclick. All the while,someone is making money off of the back of someone else's suffering. With every click, we make a choice. The more we saturate our culture withpublic shaming, the more accepted it is, the more we will see behavior likecyberbullying, trolling, some forms of hacking, and online harassment. Why?Because they all have humiliation at their cores. This behavior is a symptom ofthe culture we've created. Just think about it. Changing behavior begins with evolving beliefs. We've seen that tobe true with racism,homophobia, a nd plenty of other biases, today and in the past. As we'vechanged beliefs about same-sex marriage, more people have been offered equalfreedoms. When we began valuing sustainability, more people began to recycle.So as far as our culture of humiliation goes, what we need is a culturalrevolution. Public shaming as a blood sport has to stop, and it's time for aninterven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in our culture. The shift begins with something simple, but it's not easy. We needto return to a long-held value of compassion -- compassion and empathy. Online,we've got a compassion deficit, an empathy crisis. Researcher Brené Brown said, and I quote, Shame can't survive empathy .Shame cannot survive empathy. I've seen some very dark days in my life, and itwas the compassion and empathy from my family, friends, professionals, andsometimes even strangers that saved me. Even empathy from one person can make adifference. The theory of minority influence, proposed by social psychologistSerge Moscovici, says that even in small numbers, when there's consistency overtime, change can happen. In the online world, we can foster minority influenceby becoming upstanders. To become an upstander means instead of bystander apathy , we canpost a positive comment for someone or report a bullying situation. Trust me,compassionate comments help abate the negativity. We can also counteract theculture by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 that deal with these kinds of issues, likethe Tyler Clementi Foundation in the U.S., In the U.K., there's Anti-BullyingPro, and in Australia, there's Project Rockit. We talk a lot about our right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but weneed to talk more about our responsibility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We allwant to be heard, but let's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aking up withintention and speaking up for attention. The Internet is the superhighway forthe id, but online, showing empathy to others benefits us all and helps createa safer and better world. We need to communicate online with compassion,consume news with compassion, and click with compassion. Just imagine walking amile in someone else's headline. I'd like to end on a personal note. In thepast nine months, the question I've been asked the most is why. Why now? Why wasI sticking my head above the parapet? You can read between the lines in thosequestions, and the answer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olitics. The top note answer was and is because it's time: time to stop tip-toeing around mypast; time to stop living a life of opprobrium ; and time to take back my narrative . It's also not just about savingmyself. Anyone who is suffering from shame and public humiliation needs to know one thing: You cansurvive it. I know it's hard. It may not be painless, quick or easy, but youcan insist on a different ending to your story. Have compassion for yourself.We all deserve compassion, and to live both online and off in a morecompassionate world. Thankyou for listening.
个人分类: TED感悟|2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类人最易成为现代医学的受害者
热度 4 jiangjiping 2014-9-12 21:28
这类人最易成为现代医学的受害者 蒋继平 2014 年 9 月 12 日 现代医学,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 就是指西医。 实事求是地说, 在西方国家, 西医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医疗保障体系。 西医的发展, 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不过,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即有利必有弊。 这是我们生存的宇宙定律决定了的, 任何人, 任何事物都摆脱不了这个定律, 西医也不例外。 西医的优势是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对人体进行各方面的检测。这些高科技手段包括, 但是不限于: 各种医疗设备的检查, 各种化学检测,先进和准确的消毒和麻醉技术,先进的外科手术,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 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由于西医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不断地探索生命的奥妙,并为解决生物健康问题极尽全力,因而, 西医为人类挽救了许多生命, 减轻了许多因伤病带来的痛苦。 正因为如此, 人们对现代医学寄予厚望, 一旦感到身体不适, 就想到看医生。 身体不适去看医生是对的, 也是必须的。 可是, 人们就医的目的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有利, 而不是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是不是 ? 一般而言,就医对真正有病的人来说是有益的, 也就是可以减轻病痛的折磨的。 但是,对于感到一些身体不适的“病人”来说, 就医的结果不一定会改善这种不适, 有时反而会增加这种不适感, 甚至会造成对身体健康的更大伤害。这类人就是现代医学的受害者。 这类人是什么人呢? 根据我本人对周边社会人群的观察和分析, 我认为具有下列特征的人最容易成为现代医学的受害者。 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对现代科学技术非常信赖。 但是, 对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知之甚少。 他们盲目崇拜科学,也可能已经从现代医学中得到过实际的好处。 比如说, 治愈过一些明显的伤痛。 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 可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他们一般具有较好的收入, 至少有一个健康保险, 大多数医疗费用可以由保险公司支付。所以, 看医生对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不大。 过渡相信医生和检测数据, 但是, 对检测数据的理解很有限。 具有一定的神经质, 对身体的反应非常敏感,非常贪生怕死。 工作性质不错, 有时间来应对就医的程序。 在美国, 就医的程序很复杂。 通常要先与家庭医生预约, 然后到家庭医生诊所就诊, 再在家庭医生的推荐下, 到专科医生处接受专门的检查,也要预约,如果有问题, 然后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处理, 都要预约。这些都很花时间的。 这对于一般的在流水线上作业的钟点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让我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我的论点。 我太太就职的公司是一家私人健康保险公司, 规模不大,其公司的几位主要负责人都是他们自家人,年老的夫妇是总管, 儿子和女儿分别担任着重要的职位, 他们收入都不错, 住着高级的房子, 开着明牌汽车。 可是, 他们因为事业压力很大,经常感到“身体不适”, 因而, 经常看医生。 其结果是, 越是看医生, 越是问题大。 到现在为止, 他们四个人, 每个人至少住过两次医院, 动过两次手术, 他们中的每个人已经将胆除去, 还有的是换了股骨, 动过腰椎手术, 或者眼睛手术, 等等。在我看来, 他们这家子是真正的现代医学的受害者, 而不是受益者。 有许多不适并不一定要住院动手术。 要是他们没有经济上的条件, 他们也不会如此做的。 在现实生活中,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些医生为了尽到人道主义的责任, 总是从最坏的方面为“病人”考虑。 因而, 他们会尽一切努力为“病人”安排各种检测。 其实, 这种检测是否必要, 或者这种检测是否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这些医生自己心里也没有肯定的答案。 我自己就是学生物学的, 我对生化测试有着亲身的体验。 因而, 我对生化测试的数据有着自己的解读。 我知道生化数据的波动性很大, 这些数据仅是有参考的价值, 而不能迷信。比如说,葡糖糖的数据, 用来作为一个糖尿病的参考数据,一次检测的数据超出正常范围一点点, 那是很正常的事, 很可能是检测误差造成的, 根本没必要担惊受怕。 对于没有做过这些生化试验的人来说, 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事实, 只是听医生的解读。 有些医生为了“保险”起见, 或者其他目的,会鼓励“病人”做进一步的检测。有的医生还会开一些药。 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没有病吃药对身体的伤害很明显。 我注意到,现在的许多检测的数据总是在正常和不正常的边缘之间,即所谓的“擦边球”。 解决这些“擦边球”的举措主要看医生和“病人”的态度。对于不同身份的“病人”,他们对于这些“临界”数据的态度会有很大的不同。 各位读者, 看了这篇博文, 您是否也属于现代医学受害者的高危人群呢?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2871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美国】【众神的风车】【西德尼·谢尔顿】
lcj2212916 2014-4-27 21:12
【名稱】:众神的风车 【作者】:西德尼·谢尔顿 【大小】:1.86M 【格式】:pdf + TXT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她是位美女学者,一夜之间成为派驻某铁幕国家的新任大使,置身于东西方对抗的利刃之上。这位女性,即将戏剧性地改变世事进程,如果她能活下来的话。 我们都是受害者,决定我们命运的,是骰子的任意一掷,是星际的气流还有从众神的风车吹来的游移微风…… 在那里,只有两个男人能帮助她,他们都魅力不可阻挡,身份迷雾重重,其中一人还想置她于死地。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3514406
1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亚行:到2050年气候变暖主要受害者是中国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0-24 15:01
亚行:到2050年气候变暖主要受害者是中国 2013年10月24日09:14 新华网 我有话说(65人参与)   新华网东京10月24日电(记者 蓝建中)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50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最多将使东亚地区100多万人面临不得不迁移的风险,主要受害者是中国。   这份报告对不同程度的气候变暖对东亚的影响进行了估算,分析对象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蒙古国。   报告说,最坏情况下,到2050年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37.8厘米,如果缺乏应对,届时海岸遭淹没与侵蚀将造成中日韩三国约112万人必须迁徙,耗费1500亿美元,其中中国需要迁移的人口为105万。即使在中等情形下,海平面也将上升28.5厘米,导致东亚地区约60万人需要迁移。   报告还说,如果不采取措施,最坏情况下中国每年将损失约65平方公里的旱地及36平方公里的湿地;中等情形下,中国将每年损失29平方公里的旱地和31平方公里的湿地。最坏情况下,中国在2010年至2050年间将总共损失25%的沿海湿地,日本损失35%,韩国损失22%。   报告估计,洪水、土地损失和移民成本将使东亚沿海地区每年遭受多达5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国将占96%。而如果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可将上述损失减轻99%,几乎完全避免淹没风险并大幅度减轻侵蚀影响。   报告还认为,如果经济发展按当前模式持续下去,到2100年东亚地区因气候变化遭受的损失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报告涉及的所有国家都将受害,其中蒙古国最严重。   在2011年至2050年之间,东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基建成本将在每年80亿美元至630亿美元之间,包括加固道路和建筑物、建设堤防等。相对于东亚总体财政支出而言,上述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平均大约为1%,最坏情况下为2.7%,其中中国的相对成本较低,蒙古国最高。   报告同时指出,在适应气候变化、减轻灾害的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非常重要,在东亚设立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交易制度,可以作为解决气候变暖的低成本措施。 (编辑:SN063)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24/091428519142.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可成为一种情报工具,中国情报学是否是学术战的受害者?
bfzhao2001 2013-8-11 21:38
4? 社会科学在国家情报活动中的作用 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法超越人类的阶级属性。社会科学成为美国实行冷战的一种手段这一事实再一次表明,社会科学不具备超社会的独立地位。《社会科学研究与美国心理冷战战略》一文就美国如何在冷战中将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进攻武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并展开了精彩的论述。 社会科学在美国心理战的作用与意义是其为后者提供了丰富的成熟的意识形态作战武器。美国在心理战略的相关文件中,除了常规的社会科学外还包括人文科学、经济学以及地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一部分,尤其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武器在国家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对受害国的影响也是惨痛的。 社会科学参与心理作战,表明了美国政府关于国家情报活动的认识得到了深化,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直至 1952 年才在理论上认识到意识形态对于美国国家对外政治关系的重大意义,直到 1952 年才在理论上认识到苏联共产主义扩张之所以取得不断成功的奥妙所在。而事实上,作为一种对抗活动,意识形态要比心理战更适合于描写情报活动的类型,第一,“心理”的概念常常反映的是个体的感觉,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群体的普遍认识; 第二,意识形态可以囊括文化、风俗、宗教、艺术、科学、技术、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等十分宽泛的形式类型对于关于人们认知活动的影响,而“心理”一词则不具备这种功能;第三,当做为国家层面的战争形式时,情报活动不是进行一般的心理干预,而是要对国家的法理基础进行瓦解或巩固,只有在法理基础上进行瓦解和巩固,才能瓦解或巩固国家的统治理论根基,才能实现民心“向”与“背”;如果在国家的法理基础上打不倒,政治统治的民众基础就是牢不可破的;这种类似于武器在战斗中的作用一样,在瓦解国家统治的理论根基方面,意识形态是最有力的武器。 故美国的“学术宣传战”就是想通过对苏联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和所有识字民众的思想引导,从根本上“瓦解国际共产主义的学说体系和理论基础”,而苏联在美国提出“学术宣传战”的前 35 年里,已经发行 9 亿多部有关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苏联共产主义前期扩张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其持续地广泛宣传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从而统一了民众的思想认识,构筑了民众的思想防御体系。而当其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时,就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主义虚假民主、虚假自由和否定阶级思想提供了宣传空间。意识形态是一块阵地,谁占领了这块阵地,民众就跟着谁走。 社会科学参与美国国家情报运动的具体途径依然是文化教育和新闻传播。 社会科学参与美国政府的国家情报活动,破坏了人们对于科学改造人类生存环境的善良愿望,把大量的科学家领上了从事反民主和甚至反人类的学术道路和政治道路,让一些政客披着科学的名义从事欺骗民众的勾当。 上文摘自:《情报论》第14章 《新冷战史研究———美国的心理宣传战和情报战》读书笔记 第四节 “学术战”参见: 《新冷战史研究—美国的心理宣传战和情报战》, 于群, 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月),ISBN:9787542629562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理宣传战 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简史 “书信运动”与意大利1948年大选 艾森豪威尔政府“穿越铁幕”的宣传攻势 “特洛伊计划”-美国冷战心理宣传战略探微 美国“和平演变”宣传策略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与美国心理冷战战略-以“学说宣传项目”为核心的探讨 第二部分 情报战 冷战初期美国中央情报机构的建立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越南的情报评估与美国对越政策(1948-1960) 美国U-2飞机及对苏联的高空侦察 美国对中国早期空间发展评估及其动因 美国第一颗侦察卫星计划与美国的情报安全 从“伊拉克门”到“情报门”-美国对萨达姆政权政策探析
个人分类: 情报学|2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伙伴们,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热度 3 cgh 2013-7-19 22:58
小伙伴们,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李某某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们成了被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围观,忍不住对某某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们表现得极其愤慨。 后来,李某某小朋友说,他和小伙伴们轮流过家家,不要大惊小怪的啦。 再后来,李某某小朋友实在忍不住委屈,说都是那个婊子害了一干纯洁的青葱少年,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小伙伴们,我们是不是该围观出个结论了,否则,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我们围观在一个法制空间…… 法制要求讲究“谁主张,谁举证”逻辑; 当李某某小朋友说轮流过家家时,我们还在愤慨,忘了看风。 所以,围观的小伙伴们,请现在看看风向,否则,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检方的有木有? 侦查的有木有? 难道都是和我们一起围观的小伙伴打成了一片吗? 围观不动脑,我们才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啊! "嘘……,请不要告诉别人,我当时在围观,拜托了,小伙伴!!!" 李天一遭提审,称嫖娼后遭勒索 50 万
个人分类: 杂谈|422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企业家大多是蠢猪哲学的受害者
热度 26 老李 2013-7-15 02:30
这两日曾姓企业家死刑案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不由得联想到前几日刚刚报道的刘志军大佬,一个人创下多项贪腐记录,在法庭上淡定从容地脱险的诡异剧情,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想到志军同志在狱中都在谋划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其审判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于中国法律实在无话可说了,突然想到唐僧这哥们给孙悟空念的紧箍咒:“唵嘛呢叭咪吽”,呵呵,妙哉!抛开这些个案不谈,不难发现一个可悲的现实:中国企业家大多是蠢猪哲学的受害者。所谓蠢猪哲学是指:从来不喜欢思考,习惯自以为是,也不舍得对知识进行投资,做事完全凭经验和感觉,得过且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毫无支援意识与担当,一有机会就献媚,时刻寻思着自私占小便宜,永远生活在经验里,从来没有对于未来的远见和对社会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讲,猪不论养得多肥,它的命运就是被宰,至于何时宰杀,那不是它能预见的。 由此想到一些怪现象,很多中国企业家一旦得势,除了炫耀性消费以外,很少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奉为秘籍的招数无非是行贿与拉关系(中国特色),与某些官员或机构建立自以为稳固的基础,有了这些,他们就自认为未来一片光明。其实,他们搞不清楚,官员以及所谓的机构关系自身也是处于不确定性中,那些所谓的靠山,无非是相互之间的短期利益交换而已,根本不靠谱。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优秀企业家的标志。依在下看来,所谓企业家精神,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未来有基于理性的清晰判断,并努力构建与营造一种新的环境。毕竟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需要投入的。可惜,这些年了,我没有看到有多少企业家有如此远见。至少在大学里,我看到的企业家捐款就很少,他们宁可把钱不计成本地用于炫耀与行贿,也不舍得投资大学用于咨询与研究未来的企业发展战略。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有门槛与需要成本的,他们前期根本不做这种努力,当危机到来时,他们还浑然不觉,对此,也只能说有远见多么重要啊!投资于大学或学者至少有两个独特收获:为企业培育了微观环境,并可获得靠谱的智力支持;其二,能够从人文学者的研究中发现未来社会变迁或蜕变的征兆,并及早做好应急准备。毕竟关于未来的判断不是源于个体经验的,而是基于知识。在寒风阵阵的当下,企业家们,不要再迷恋蠢猪哲学了,就近到你所在地区的大学去问计吧,建立一个好的小文化环境,相当于给企业增加了一个靠谱的抗风险机制,否则,信奉蠢猪哲学的企业家未来可选择的路不多了:要么被宰杀,要么跑路。投资大学,营造小的公民社会既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企业家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这些不断增加的小环境的改善,企业的安全感才会有所保证。想想三国时的刘备董事长,人家为何要三顾茅庐?因为老刘知道:远见永远是稀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最后兄弟我给企业家们一个建议:别傻啦吧唧地花几十万美刀与巴菲特喝茶了,人家那套你真的学不来。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到当地大学找几个明白人咨询一下,设立一些小项目,让企业成为知识生产的赞助者与受益者,从微观处构建一种可见的公民社会,慢慢地你就会发现绝对物有所值。否则,被宰,活该!呵呵呵 2013-7-15凌晨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5228 次阅读|46 个评论
袁紫衣,唯成分论的受害者
热度 8 lix 2013-7-10 15:03
蔡庆华 博友的 虞美人 • 袁紫衣 ( 李元香 ) 让老邪想到当年和金庸老弟一道仗剑江湖的日子。记得金老弟毕竟出身左派,对家庭出身不好的英雄(雌),虽然手下留情,但也要砍断别人一只胳膊,才能了事,比如杨过,何铁手。。。 我看不过,提了意见。金老弟才开始收敛一点。比如袁紫衣,就让她当尼姑了事。虽然也惨,毕竟比砍胳膊好一些。后来处理芷若 mm ,又仁慈一点,干脆不处理。到红教主造神运动的时候,才档文化、基督文化一道叛,一锅端到钓鱼岛。 话又说回来,袁紫衣归了胡斐,的确好多事情不好处理,真不如出家清静。只是好像走的方向不是向普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5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厦门公交案:我们都是受害者
热度 10 xiaojiyun 2013-6-8 17:51
厦门公交案:我们都是受害者 据报道,截止此刻,厦门公交爆炸已致 47 人死亡, 34 人受伤。肇事者为一老上访户,其亦身亡。其之所以上访,乃因到公安局办理年龄更改未果。(《南方日报》 6 月 8 日) 一个简单的肇事场景,却产生了一个数量巨大的悲剧结局。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嫌犯伤及无辜,危害社会?或许就是一句阐明理由的礼貌性话语的不周,或许就是一串温暖的劝说之词的缺席,或许就是正当程序的非正常转换之间,或许就是公安局与信访局的暧昧态度……但既然案件已经发生了,更多的“或许”又有什么用呢? 人都是一具臭皮囊,都有一个来自神性的平等,公平是任何灵物所坚守的权利底线。但有时候,万物有灵正被撕断。弱势群体命如草芥,越来越被边缘化。而更可怕的是,个体希图来自社会的精神慰藉也消散殆尽。这种安抚的离场,反向歧视就可能时时在场。所以说, 我们社会正在呈现无机化征象,社会的某一环太过脆弱,便会衰败,甚至殃害其他环节一起灭失。 卡尔 · 波兰尼( Karl Polanyi )指出:人类经济是嵌入制度、经济及非经济的环境中。宗教和政府与经济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货币制度或生产工具的创新。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对制度演化、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作用不容低估。反观当下中国,除了经济发展,其他文明因子有多少前进的趋向?有机社会绝不是文明因子发展不相称、不平衡的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价值重建、社会教化体系重塑显得多么重要! 当一己的私怨会无限发酵,而这种报复性欲念来源于社会的不公平,那么我们都是受害者。别不惮于上述前置反馈,而只顾着对个体的遣责与责罚(道德上与法律上),因为肇事人的怨恨是我们每个人行事不足的体现,因为他们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诸多的“或许”不成立,依靠我们自己,更依靠我们行为的无数种有机组合。
487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桥下彻谬论引国内外声讨 “慰安妇”受害者讨说法>
热度 1 cyj 2013-5-17 15:51
桥下彻谬论引国内外声讨 “慰安妇”受害者讨说法  来源:东莞时间网 - 东莞时报 桥下彻,日本维新会共同党首,所谓“慰安妇”制度有必要的谬论,引发国内外抗议。两名韩国籍原“慰安妇”打算本周访问日本,寻求当面向桥下讨说法。 韩国政府 15 日公开批评桥下“亵渎女性尊严,歪曲历史”。 “他的话深深伤害了我” 韩国“慰安妇”委员会 15 日在首都首尔宣布,两名“慰安妇”受害者—— 88 岁的金福童和 86 岁的吉元玉定于今日前往日本,要求与桥下会面。 这一民间团体说,金福童和吉元玉原打算从 18 日起,在半个月内于日本首都东京、大阪、广岛等地参加日本民间团体组织的集会和新闻发布会,诉说她们遭日军强征为性奴隶所承受的痛苦。为要求桥下道歉,向他出示韩国女性当年遭强行掳走的证据,她们特意改变行程,寻求本月 27 日左右与桥下会面。 金福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必须要告诉他,他的话深深伤害了我。” “对历史的认识脱离大众” 同一天,韩国驻日大使申珏秀在东京日本记者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批评桥下作为日本第三大党共同党首却发表那样的言论。“那些本应成为日本领导者的政治家这样认识历史,且缺乏对妇女权利的尊重,令我失望。” 这名即将离任的大使表示,这一事件给那些“对历史的认识远远脱离大众”的政治人物提供一个思考“慰安妇”受害者痛苦和女性权利的机会。 日本《朝日新闻》 15 日发表社论,质问桥下:“这是政治家该说的话吗?”即便是保守派媒体《产经新闻》,同样发表文章,批评桥下的言论有损女性尊严。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天说,“慰安妇”制度是“战争时期的性暴力犯罪,严重侵犯人权。这是国际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桥下的话“为反人道的犯罪辩护,缺乏常识”,“亵渎女性尊严,歪曲历史”。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这是日本法西斯迫害的中国的慰安妇 妄图给法西斯侵略军侮辱女性的禽兽兽行翻案的两个下三滥:桥下彻和石原慎太郎(左侧) 这是金奶奶抚摸慰安妇雕像,想起当年的悲惨生活而痛哭流泪 这是韩国慰安妇的悲惨日子 日本大阪市市长,桥下彻,一个寡廉鲜耻的下三滥! 韩国慰安妇第一千次集会抗议日本法西斯政府,拒不承认二战时期对亚洲女性,犯下的灭绝人性的罪恶!
2982 次阅读|3 个评论
当一个受害者的名字成为被屏蔽的关键词
热度 3 sjgu 2013-5-9 02:59
当一个受害者的名字成为被屏蔽的关键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势力在企图掩盖事情的真相? 新浪,一个纯正的无良传媒。无论是曾经的朱令,还是刚刚不幸跳楼身亡的“袁利亚”,在它那里都成了屏蔽词。 对一个人的不公,是对所有人的潜在威胁;无论你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4203 次阅读|6 个评论
教授定级了,工资补发了
热度 15 xupeiyang 2013-3-11 08:17
我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经过一年多努力,教授定级工作完成了,工资也补发了。 从2007年补发至今,二级教授补发了2万多,三级教授补发 1.37万。 全国一样吗?不知道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大学怎么做的? 刘教授好,您们清华大学搞完了吗? 我们单位没有在网上公示,可以看看我们的兄弟单位: http://www.cicams.ac.cn/web/detail.aspx?nodeID=23conID=6215 【我国货币供应量逼近100万亿 被指推高物价房价】 央行昨天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而在2002年初这个数字仅为16万亿,十多年里增长超5倍,分析认为, 货币超发冲击物价、推高房价,最大的受害者是国内消费者。(新京报)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5872 次阅读|38 个评论
[杨外长答中外记者问]强调网络空间不应该是另外一个战场
Fangjinqin 2013-3-9 11:58
[杨外长答中外记者问]强调网络空间不应该是另外一个战场
强调网络空间不应该是另外一个战场 刚才杨外长答中外记者问时,特别强调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严厉评击了国外对我国“网络威胁论”的抹黑的不实之词,他严正指出(意思是):我国也是网络黑客的受害者,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网络空间不应该成为另外一个战场,网络安全更重要的是加强管理和合作。他鲜明的表明我国政府的严正 立场和观点。 杨外长指出:最近有关黑客攻击的报道很多,不少拿中国说事。看起来挺抓眼球,实际上经不起推敲。事实上,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是弱势群体,中国是受黑客攻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黑客攻击行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禁止和打击黑客攻击活动。 我想人们没有患色盲症,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出于政治目的编造和拼凑耸人听闻的新闻,既抹黑不了别人,也洗白不了自己。 今天杨外长一共回答了13个问题,我感到都比较全面、准确和满意。有意思的是,他每年回答问题是逐年增加一个问题。去年回答12个问题,前年回答11个问题。我认为,每年增加回答问题的数量表明:中国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性和重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自信和负责任,发挥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大国作用。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丑恶习俗的间接受害者
热度 2 mqr 2013-2-28 13:57
我是丑恶习俗的间接受害者 在福建省某地区有把女婴挂在树上挂死的恶习。因此在那个年代,这一地区女的太少,男人找对象十分困难。我们单位那个大夫的夫人三个兄弟都没有找到媳妇。 1964 年,其中一人,谈了一个对象,但女方要要一块手表。一块手表现在不算什么事儿,可在当时的农村真是天价。 我们分队当时是住在福建永定的坎市,在分队探亲的家属共有四人,一位是上述大夫的家属,其他有我的家属,探矿某某的家属和山地某某的家属。恰在生产旺季,大队下来一道命令,整个分队的工作停下来,搞“四清”,全部人马撤到另一个矿区,即到闽北的邵武外双溪。当时是政治挂帅,全分队奔向邵武真是马不停蹄昼夜兼程。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 矿区呢?只留下两个保卫,一个炊事员和四个家属,为便于管理,把四个家属集中在一个屋同住。这一下问题马上来了,大夫夫人的手表一下就丢了。两个保卫解决不了,于是报告了坎市公社,公社公安现场勘查后,认为是内部作案,就给这三个人开会,让交待问题,经过几天的折腾,不让休息,我的家属开始流血,很快就流血不止,有生命危险,并用电报通知了我,我星夜赶回坎市,我到坎市后,家属已脱离危险,原来是不完全流产,经公社医院刮宫后血止住了。闹的这么紧张,大夫夫人借机回家了,她的兄弟没过几天,婚也结了。到这时大队和分队才开始怀疑这块表是大夫自家作案,因是他自己家的事儿,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在我这里事情却没完全“了结”。在我家属“病好”后,紧接着要全部撤回邵武,一个病人谈何容易,坎市到龙岩要坐长途汽车多半天,龙岩到漳平要转火车,漳平到邵武又要转火车,这一路折腾,我的家属在火车上又开始流血,列车长和列车员把她弄到一个软席卧铺进行照顾,一直到邵武。我去火车站接站时才知道这一切,于是直接把她接到了邵武医院。经检查,是农村医院所进行的刮宫不彻底,于是在邵武医院进行了第二次刮宫。至此她的子宫内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医院大夫嘱咐两年内不要怀孕。所以我的大女儿是 1967 年生的。 如果没有大夫家“丢”表之事,我何以会有这么多麻烦,此表之“丢”和他们家乡女人之少直接相关,和那个地方的恶习直接相关,所以我是那恶习的间接受害者,言之并不过分。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381 次阅读|4 个评论
死刑应废除,杀了罪犯,受害者不可能再活过来...
热度 14 zhuhong 2013-2-28 09:05
死刑应废除,杀了罪犯,受害者不可能再活过来... http://news.sohu.com/20130228/n367343474.shtml 今闻昆明中院明天要杀糯康等人,令人不寒而栗!...死刑同样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还是终生监禁较为合适...
63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抄袭,已入膏肓。教师怎么办?
热度 11 2013-2-25 13:02
最近遭遇4件事情: (1)小学生。上三年级的孩子说,他们班有同学的作文抄自作文选,被语文老师发现了。 (2)本科生。三分之一同学的作业抄自一个模版。 (3)研究生。课程总结抄自网络。 (4)《环境工程学报》审稿。讨论部分大段抄自另一篇文章,且不注明参考文献。 抄袭已经渗入学生的骨子里了。 做为教师,如何做?
个人分类: 教育|595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日本挑衅中国
热度 1 胡业生 2013-2-9 18:03
火控雷达事件在日本的漫天吵吵下,似乎全球都知道日本是受害者,似乎中国成了事件的肇事者。 针对火控雷达事件,需要明确的几点: 到底是火控雷达,还是对海对空警戒雷达都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日本凭什么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对中国的战舰抵近侦察,这是何目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战舰在遇到三公里的威胁时都会应急反应,中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始终以警戒雷达作为监控对象。如果换成是美国和俄罗斯的话,早在几十公里之处就已经将火控雷达瞄准了危险目标,甚至将导弹发射架和火炮一起对准目标。但中国恰恰没有这么做,还是在中国的“海里”,这一点日本也不否认。就算中国当时启动火控雷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需要有完备的战斗意识,不能仅仅是日本战舰拉响了“战斗警报”。 其实就在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澄清事态真相,希望还国际社会一个清白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意外地电视采访讲话“要中国就此谢罪”。尤其是这个“谢罪”二字十分刺耳,难道中国需要向一个战败国依旧还在不断挑衅中国的日本“谢罪”吗? 不要说中国没有火控雷达瞄准日本战舰,就算是瞄准了也是正常的。火控系统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搜索、跟踪、锁定、攻击。搜索可以由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火控雷达交替并同时工作,只是后者需要将更精确的目标坐标送给火控系统计算机,一旦目标装订完毕,就等下达攻击任务实施打击了。既然中国战舰的火炮和导弹发射架都没有瞄准日本战舰,就说明依旧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搜索”,这个阶段无论是采用何种雷达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启动后面的步骤都无法对目标购成实际威胁。但日本要中国“谢罪”其根本目标不在于此,而是另有背后的惊天阴谋: 一是在国际社会上让“中国威胁论”更加盛行,让中国成为国际公敌,让日本具备十分友好的国际大环境。用心险恶! 二是讨好国内官民。如今的日本早已经是热闹非凡了,对中国不友好成为了主流,尽管安倍貌似向在日本华人拜年,但这个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要想顺利通过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和《防卫计划大纲》,让日本国防军成军,需要国内官民同心。这就需要一个替罪羊——中国,让日本师出有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三是献媚美国主子,胁迫美国支持。就在安倍即将访问美国之际,需要用很充分的理由劝说“日美加强同盟”的重要性,只有“拿中国说事”就有意义,毕竟在这个威胁问题上,美国和日本一拍即合。访美期间,安倍希望美国重申对日本的大力支持,并将自己和美国同绑在一个战车上。 其实安倍的这个谢罪绝不是针对“火控雷达”,完全是其一步步渐进挑衅中国,谋求巩固既得利益的重要举措,就算没有“火控雷达”时间也会有其他的借口和口实,因为日本就是希望有机会借题发挥,要置中国于不仁不义。 该谢罪的是日本这个狼心民族,罔顾中国对其多家施恩,不知图报,反咬一口。 既然看清日本狼子野心,此刻也不要紧。不再需要听其言观其行,中国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需要考虑日本的想法。尽快按照自己国家战略实施,无论中国崛起与否都是日本的眼中钉,与其如此不妨痛下决心走中国崛起道路,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日本的路,让日本无路可走。对待美国区别处理,希望将中日问题归集到双边解决,尽管中日冲突符合美国利益,将延缓中国崛起道路。但一旦能决胜中国海的话,中国的崛起之路不是减缓了,将会加快,这是被日本逼得。到那时就不再是仅仅一个“火控雷达”瞄准的问题,而是日本“一千海里生命线”是否存在的问题。到那时美国是否帮日本就另说了,让日本最终自食其果。 谢罪!让中国人警醒!谢罪!让日本野心凸显!警惕! 至于为什么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总是慢了半拍,原因有二,一是需要从“连云港”护卫舰上了解事态真相。二是要看看日本究竟想耍什么花招。如今这些花招已经都看出来了,是需要反制了!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上一篇 也谈中国 中段反导技 中国为何一反常态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舰机? 揭秘:中国导弹雷达为何锁定日本护卫舰 日本称中国军舰用火控雷达瞄准日舰 日军称中国舰雷达锁定自卫队舰机,要警惕小日本军事冒险 日本为啥要拿“火控雷达”说事? 术现状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教育收费谁是受害者?
热度 1 Bobby 2013-2-7 19:26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新闻说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同时,也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也就是说,学生作为一个理性人来讲,将会对是否考研和读研进行新的成本核算。比如在既定的未来毕业就业市场条件下,是否有把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导师或机构是否提供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额度多大? 这意谓着研究生将导向那些研究水平高、经费充足、提供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大的机构和导师。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收费可能产生更大的马太效应。最着急的不是将要报考研究生的学生,而是竞争力低下的机构和导师,既不能让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又不能提供充足的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的机构和导师将是最新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受害者。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786 次阅读|2 个评论
支持雷政富同志
热度 31 JRoy 2012-11-26 22:32
首先,俺不代表任何利益。我不怕炮口,也不怕吐沫。说实话,我看见他那长相都想吐。但是看着零智商的民众再被当作炮灰利用了,实在于心难忍。(再注:俺说的零智商只表示不用脑子想问题的) 雷政富的问题,远远不是淫官的问题。要说淫,就他那个级别甚至更上的他根本排不上名次,甚至可以说是好学生。除了他政绩不谈,单看这件事: 1,视频女主角是利诱和有预谋的,所以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定性:雷政富是个受害者,而且是个私事 --- 至少说明他没有主动拿着国家资源去找寻,去挥霍(别的事咱不说,就说这一条)。单从一个人来说:男女平等,他是一个受害者而已。但从人性上来说:被一个美女引诱能不能守得住诱惑,那是一个人自己情操和道德的事情 2,怎么地都算不上法律问题! 他重婚吗?他诱拐了吗?他强奸了吗?...... 唯一能挂上钩的就是按照党员的规范:他这也不算是情人和二奶啊! 顶多一夜情,但是一夜情有定义不可以吗?更何况他是被引诱的.... 3,事后(若干久),雷向王立军主动投案自首了,反过来了威胁那个女的威胁者 -- 这个是滥用职权,违法 -- 但是主要责任在王身上,是王抓的人, 王定的罪。另外这个和其胞弟摘标工程一样,与其说他个人的问题,不如说我们制度的问题 --- 有这些特权的就他一个人吗? 4,这个事件最大的动力是他涉及的人物 --- 这才是这件事得以无限制传播的后台。无知的民众就不要再被一撮人摇摆着跟着拍砖了,这事在那些圈子里面太不算事了 -- 太弱小了,甚至有点委屈。 我们被别人吊着胃口,大骂无耻的上床,淫荡 ---- 这就说明我们干净了吗?这就说明他们干净了吗? Ps: 5,我们当前仍有强烈的全民政治冲动,殊不知文明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人权,法律和民主。这件事媒体带领, 全民审判 。 然后高层表示震怒,借刀杀人,大快民心,吾皇英明! 楼下17楼说的有理,支持不对,应该同情:同情他现在已经不被人们当作一个人看待了。他就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来啊,这年头逮着谁是谁吧。 在这个国家每个人先过的有个人样再说别的吧 【再ps】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不伤大家和气。说明一点:题目不当,博文并没有那个意思的。该杀杀改刮刮,按程序来按法律来....吾等不要成了别人的侩子手而已!
个人分类: 娱乐新闻|3794 次阅读|44 个评论
是谁加害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的受害者
热度 1 黄安年 2012-8-6 18:11
是谁加害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的受害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6 日 发布 今年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造成史无前例的严重伤亡的 67 周年 , 每年这个时刻 , 日本都要高调自己是宣扬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的无辜受害者 , 借以宣扬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 , 但是日本当局却很少向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说明是谁加害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的受害者。 铁一般的事实证明: 第一,加害于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的决不是中国。 第二 , 如果日本法西斯及早接受盟国的无条件投降条件,那么日本本可以免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拒绝及早无条件投降的恰恰是日本天皇和法西斯军国主义者。 第三 , 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是美国政府的决策,如果是加害的话 , 那么加害者是美国总统和美国政府。不管存在是否应该投掷的争议 , 这怎么也算不到中国头上。 第四,加害于日本广岛事件的是日本法西斯当局和美国当局出于利益较量的结果。 第五 , 今天要防止日本和其他国家再次遭受类似广岛事件这样的灾难 , 需要从为何使用这种方法加害于广岛或某和地区的原因和是谁加害于广岛角度来研究,今天美国和日本两国政客相互认敌为友 , 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制造麻烦,并非日本和平的保障 , 而很可能是日本人民的灾难 !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5799 次阅读|1 个评论
Bystander Effect
huangyanxin356 2012-7-27 10:15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 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结论性的、权威的证据证明旁观者现象。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 责任分散效应 , 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 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利他行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罗氏雪藏1.5万死亡报告 未赔偿中国受害者
xupeiyang 2012-7-11 09:09
罗氏雪藏1.5万死亡报告 未赔偿中国受害者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puguangtai/20120710/005912518635.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1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击毙的食脸男DNA与人类不符
热度 8 xupeiyang 2012-5-31 12:25
美国迈阿密警方最近表示,日前在美国街头被“食脸男”啃食的流浪汉目前性命垂危。法医经鉴定发现被击毙的 恶徒DNA与人类不符 ,被咬的受害者目前在迈阿密纪念医院特护病房发生奇怪 “并发症”,呈现易暴怒以及四肢僵硬的症状,且皮肤发黑,眼球变红。 “食脸魔”鲁迪·尤金 受害者帕普 杭报在线《美国“食脸男”照片 食脸男DNA与人类不符》 http://zt-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12/05/30/011933754.shtml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外电5月30日报道,一名美国大学生向警方称,他杀死了自己的室友,并将尸体刨开,还吃掉了死者的心脏和部分大脑。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533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美国日本食品安全问题善后处理 私人律所称不打赢官司不收费
zhangyuzhou1989 2012-4-28 21:37
美民众维权意识强;食品安全索赔案赢面大受律师欢迎   2006年,美国爆发“毒菠菜”事件。173人因食用问题菠菜染病,92人因此入院治疗,3人死亡。事后,大批受害者通过法律诉讼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赔偿金。    起因 问题菠菜导致腹泻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25个州报告因使用新鲜菠菜感染大肠杆菌的病例,共有173人染病,其中92人入院治疗,3人死亡。受害者中有27人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大肠杆菌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常见细菌,通常无害。本次致病的大肠杆菌为O157型,属于一种毒性较强的大肠杆菌。美国每年有7.3万人感染这种病菌。   “毒菠菜”事件后,来自犹他州的希拉·利夫提带着儿子布雷登毅然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始了索赔之路。希拉表示,她在商场买了一些带有包装的菠菜,7岁的儿子布雷登吃了用这些菠菜做的蔬菜沙拉后很快就开始腹泻,家人不得不把布雷登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诉讼 赢官司获4万美元赔偿   2006年9月,希拉在一怒之下将菠菜的供货商———自然选择食品公司告上了法庭。希拉将家里剩余菠菜的样本送到了犹他州的卫生部门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提交法院。检验证实,菠菜里面含有致病的大肠杆菌。希拉表示,希望自然选择食品公司赔偿布雷登的医疗费、自己及家人的误工费等。   希拉提起的诉讼并不是“毒菠菜”事件中唯一的一起诉讼。事实上,“毒菠菜”事件发生后随之而起的是大规模的索赔潮。希拉所聘请的律师比尔·马勒就同时承担了另外三起类似官司,马勒介绍说,在所有的诉讼中,原告大都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赔偿医疗支出、精神损失、旅行费用和律师费用等。   2007年8月,希拉等来了判决结果。根据裁定,自然选择食品公司向她支付了总计4.27万美元的赔偿金。这其中,约有3133美元是布雷登的医疗费,1.1万美元是律师费和误工费,余下的钱则将被放到一个信托账户中,等到布雷登18岁之后可以取用。    律所 赢得官司才收钱   美国公民的维权意识比较强烈,许多州都有私人的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为人身受到伤害的索赔业务。这些律师事务所的承诺是,“不打赢,不收费”。食品中毒方面的官司往往是律师事务所的最爱,因为这种官司“赢面很大”。   各家事务所都有不同的分工,其中一些律师事务所则显得更为专业,如美国一家名叫“匹兹克在线”的律师事务所就在目录中显示,诉讼当事人仅为受到以下几种病菌感染的受害者:肉毒中毒、大肠杆菌、A型肝炎和沙门氏菌。   此外,律师事务所网站还详细告诉读者如果发现自己食物中毒后索赔的程序。首先,受害者应该联系当地的环境和卫生部门,要求对受害问题进行全面检查,保留诊疗记录。如果可能的话,要求卫生部门通过调查确认食物中毒的来源———这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同样的危害。
1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飞机公交二则: “弱者的暴戾”与“受害者的沉默”
王飞跃 2012-4-14 11:52
天地之间 : 飞机公交二则 1. “弱者的暴戾 ” 舒圣祥:拦飞机维权免责是一个恶劣的示范 2012 年 04 月 13 日 07:3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舒圣祥 3394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169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4 月 11 日,深航 ZH9817 航班 20 余名旅客在远机位登机过程中,因赔偿问题情绪激动不肯上机,擅入机场滑行道,冲至邻近滑行道口附近逼停飞机,造成多架飞机无法起飞。乘客称航班因天气延误,航空公司没有及时安置旅客,旅客多番辗转维权以致情绪失控。拦机事件发生后,航空公司给每位乘客赔偿了 1000 元。对此,有律师表示此风不可长,擅闯跑道危害公共安全应受罚。 因为雷雨天气而致使飞机延误,这原本是很常见的现象,每次恶劣天气所延误的飞机也绝非一架两架,这 20 余名乘客居然做出了冲入跑道逼停飞机的不理智行为,不仅拿自己生命开玩笑,也对其他飞机上乘客安全构成威胁,想想都让人后怕。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即便情节较轻未造成实际后果,也应处以罚款和 10 天以下拘留。事实上,该事件相比当年号称留学生 “ 吻瘫 ” 美国机场的事件,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处理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20 余人非但未受任何惩罚,反而获得了 “ 奖励性 ” 超额赔偿。 我们能够理解,乘客被耽误那么长时间,肯定会心里不爽;加之航空公司对恶劣天气时长预计不足,忽而安排登机忽而又无法起飞,来回几次折腾,加上淋雨等待,深夜才安排到宾馆休息,乘客情绪难免失去理智。虽然根据民航规定,航班因天气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可以免责,即便因其他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大多赔付的最高额度也是每人 500 元;但具体到该事件,究竟该不该赔偿,以及该赔偿多少,都仍是可以讨论的,人们也往往更愿意倾向于弱势乘客。 然而,当作为弱者的乘客选择以拦飞机这样的方式来维权,实际已经跨越了法律边界, “ 弱者的优势 ” 被异化为 “ 弱者的暴戾 ” ,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人接受的。也许,在与航空公司争论赔偿数额的那一刻,每个乘客都是将自己定位为 “ 弱者 ” ;但当他们通过拦飞机来威胁航空公司,此刻实际的身份却是霸道的暴戾者。当暴戾成为弱者的武器时,对社会的危害同样巨大,因为不相干的飞机和乘客都被其 “ 绑架 ” 成了维权的砝码,对于这样的弱者暴戾,我们同样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 在很多情况下,有素质的航空公司与有素质的飞机乘客,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拦飞机维权乘客所获得的超额赔偿,也许就来自于其他乘客原本应该获得的合理赔偿。当很多乘客崇尚 “ 爱闹的孩子有奶喝 ” 并且屡试不爽,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倒霉的乘客 “ 不闹的孩子没奶喝 ” 。因此,诸如拦飞机维权获得超额赔偿的案例,对社会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示范;对社会整体文明水平而言,它不是往现代社会推一把而是往丛林法则踹一脚。没人知道,当下次又有飞机乘客不爽了,会不会也如法炮制 “ 成功经验 ” 。 如果说航空公司宁愿选择超额赔偿息事宁人更多是出于商业的考虑,因此无可厚非;那么,执法部门居然也对这样的违法行为置之不顾,就没有任何道理了。这不是什么对弱者的人性化免责,而是对违法暴戾行为的无度纵容,一旦示范效应得到释放,为此买单的只能是公共利益。因此,相关执法部门有必要对疯狂的拦飞机行为追加处罚;毕竟,拦飞机维权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纠纷。舒圣祥(湖南 职员) 2 . “ 受害者的沉默 ” 苑广阔:从公交车上脱鞋看社会文明的养成 2012 年 04 月 13 日 07:4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苑广阔 7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5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公交车是公共场合,怎么可以不顾他人感受而脱鞋? 4 月 5 日,有网友在重庆大渝社区发帖,称他乘坐 464 路公交车时,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当众脱鞋,气味十分熏人,附近的乘客纷纷起身离座。( 4 月 12 日《重庆商报》) 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面对这位在公共场合脱鞋,双脚散发出难闻异味的乘客,车上包括司机在内的其他乘客该如何反应?正确的反应当然是给予制止,或者是好言相劝,或者是善意提醒,总之要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其他乘客的感受和权益,给其他乘客带来了困扰。所以,请他纠正自己的这种不文明行为,照顾其他乘客的感受和利益。 但是实际上,面对这双散发着异味的脚,车上所有的乘客都保持了沉默,最多就是躲得远一点,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面制止他的不文明行为。尽管乘客这样选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愿招惹是非,不愿得罪别人,或者是担心被人报复等等。原因不同,结果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文明的行为将一直持续,直到他下车为止。而且,因为他的不文明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没有遭遇来自社会的否定,所以他下次乘坐公交车,极有可能故伎重演,让更多的乘客成为受害者。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文明的养成,需要众人的参与,当我们面前有不文明的行为和举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敢于说不。这种 “ 说不 ” ,不但是在向不文明行为宣战,同时也是对不文明之人的一种教育和引导。当不文明的行为在社会上没有存在空间,当不文明的人处处遭遇尴尬和压力,那么他就会变得文明起来,我们社会的整体文明就又得了一分。苑广阔(广西 职员)
个人分类: 感言社会|16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要注意安全
热度 5 xupeiyang 2012-4-12 20:46
瞿铭的同学钱坤回忆说,瞿铭生活节俭,从不张扬,虽然他家庭条件还可以,但绝非网络上盛传的“富二代”。 美国南加大两名中国留学生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汽车盗窃案中双双开枪打死。两人乘坐的宝马车有多处弹孔。 中国留学生要低调行事,不要招摇、显富,以免树大招风,让自己成为抢劫、盗窃犯罪的受害者。 两名中国留学生被枪杀,女生20岁,为南加州大学的学生,男生20出头。 南加州大学的国际留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约有2500人。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3843 次阅读|3 个评论
哈医大王皓被杀事件感想
热度 1 wk8587 2012-3-30 15:21
对王皓的遭遇我也深表痛心,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深层次分析发生这一惨剧的原因。对于这一事件,不只王皓是受害者,凶手其实也是受害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愤怒和仇恨,有没有医生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我对白岩松说的一句话很赞同:不是凶手病了,是整个社会病了。是什么使社会病了,如何治愈这个社会,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28 次阅读|1 个评论
部长大人能看望下受害者和家属吗?
热度 5 shiganghe 2012-3-27 20:00
http://news.sina.com.cn/c/2012-03-27/145224181943.shtml 卫生部长谈哈尔滨医生被捅死事件 要求严惩凶手 医疗体系如此崩溃,医患关系如此恶化,部长有责任吗?不断有医生被砍,被捅,部长能做的只是‘并请黑龙江省卫生厅代向被害和受伤医务人员家属表示沉痛哀悼和慰问’!!能亲自去看望下吗?如果他是你的儿子,你也会如此冷漠吗?北京到哈尔滨有那么远吗?在天朝,最远的可能是官员和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个人分类: 随感|27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杀了杀人犯,受害者不可能再活过来...
lipingren 2012-3-2 20:30
罪犯还是不判死刑为好!...杀了杀人犯,受害人不可能再活过来! 死刑该废除了...人犯罪社会有责任啊...社会平时就应宽容每个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0616.shtm
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苍天法眼,俯瞰众生
热度 2 goalone 2011-12-8 10:57
最近海淀区政府,将西二旗北,与昌平回龙观村接壤,早已规划为体育公园的绿地,修改为建设每天处理200吨餐厨垃圾的处理站。目前为公示阶段。这害苦了周边生活和即将入住的无辜百姓。他们都是在不知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相信开发商和政府,购买了周边住房。我也是在不知道这里要建垃圾处理站的情况下,成了受害者。 海淀区政府在2011年6月24日,在网上公布了所谓的“绿色海淀2011年行动计划”,里面提到了要在海淀建三处餐厨垃圾处理站,包括西二旗处理站。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在9月30日,在公示西二旗餐厨垃圾相对集中资源化处理站项目时,明确指出其 东侧隔绿地是在建的住总万科金域华府小区。 开发商住总万科的金域华府6月18日开盘,我10月下旬订房,近10月末交的首付,购房合同在环境不利因素里只字未提:在不到500米内,规划建垃圾处理站。他们表示对此事不知情。事情的结果,显然我们700多户已购房者成为受害人。于是自然我们要问,如果政府批准建设此项目,谁为我们负责?是政府、开发商,还是自认倒霉? 梁宏达在老梁说天下中说的好,你政府网站又不是门户网站,我们总不能天天订着你看吧!希望政府顺应当地民意,将此项目扼杀在摇篮里,现在为时不晚。 我们居民不是为了房子升值、贬值,只是为了自住;我们只希望和大家一样,生活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如果一定要建,我们会为此讨个说法。 为了争取公平,发出声音,不让有其他人受害,在科学网开博,传播此不利信息,以戒后来者。想来,访问和推荐科学网,也近五年,不仅仅是因为有同行和前辈,如何毓琦老先生的入住,也是因为科学网乃物以类聚、惺惺相惜之地。一直都没有申请博客,只担心自己并不高明。惭愧为一己私事,占用资源。然关心者寥寥,令人失望。呼吁科学网只对大海龟放炮的管理学精英、不务正业的青年才俊、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其乐融融的国家级大师,关心一下你周围的环境吧(一定要把你们拉上,如阿Q般同去;在申请博客之前,只有陈龙珠博主表同情、大宝回应)。 以下图片来自Google。它几乎无处不在地介入我的生活,包括Google paper, Google 公平。在关键词反对西二旗、垃圾站下,排名第一。感谢Google,我这段时间没有白费。
1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方舟子其实是李开复的托
热度 6 liushaobin 2011-11-29 10:17
大家就不要怪我标题夸张了,本博内容纯属本人主管推断,没有任何证据,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李开复自传出来以后,方舟子开始打假,认为李开复美国助理教授一职有假,随即引起轩然大波,不仅是科学网,各大网站均有报道。但是在这一事件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呢? 无可否认,方先生跟李教授都是受益者。先说李开复,虽然在精英阶层,他算是一个名人,但是其实还有更多的人不认识他,经过这次事件以后,李教授必然名响天下。更为有利的是,李教授的自传销量成倍增长啊。当然,有人会问,如果他被揭发的事实是真的怎么办?会对李教授有任何影响么?不会!即使他把assitant prof翻译成了副教授,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拿到学校教职,而只是他老板给他的,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亦不会影响到李教授的名誉。试想,你会因此觉得李开复先生个人品德有多大问题么? 而且这件事情最终必然不会有肯定答案的。俗话说“英雄不问出身”。李教授这次肯定赚了。 再说说方先生,自从上次打了肖医生,虽然说是彻底打垮了肖医生,但是他这种报复性打假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怀疑,这次选了一个名人,一个跟自己毫无瓜葛的人,来点小质疑,无疑对于自己名誉的恢复大有好处。 那受害者都是谁呢?你,我,看新闻的那些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掏腰包买书的人了。我们浪费这么多事件来讨论谁对谁错,其实人家本来就是不追求结果,而是希望大家都来讨论的。当然那些买书的人就更可怜了,几十RMB又没了。
60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挑战抱怨》----为什么全部都是受害者
热度 13 freefloating 2011-11-20 01:20
前标题:《为什么全部都是受害者 中国的有钱人应该干些什么》 来渥太华环境部做访问学者,现在已经待了7个月了,每天都忙忙碌碌,并没有时间整理思考。仅是当有些事情的确刺激了神经的时候,才片言只语的写上一点文字。 甘肃的校车时间让我很痛心,我想那根本不能算是校车,也就是私人接送孩子的车子。其实儿子以前在国内也做过私人的接送孩子的校车,超载那是必须的,否则挣不到钱。 很多人总以为罚款发到倾家荡产就能阻止这类事情发生,其实不是,但凡愿意冒风险经营接送孩子的人,都是没啥资本,奔着蝇头小利去的,如果一辆车只载限额的人数,那必然收费很高,如果收费很高,家长绝对不会让孩子去坐,所以家长、学校还有这些司机们都默许了这种方式,这是唯一可能的营作模式,结果就都成了受害者。 全部是受害者,这就是社会的悲哀。 于是孩子受害,家长受害,司机惨掉了,学校也惨掉了。 幼儿园是私营的,司机是私营的,家长是穷人,孩子是穷孩子,所以只能挤在一起。 公立学校才不会出这种事情,那里的校长才懂得怎么和责任划清界限,春游都不会组织。 我感觉这里面是没有什么暴利在里面的。你看那一辆辆挤满孩子的校车,像是属于贵族学校或者接送有钱人的孩子的吗? —————————————————————————————— 于是我非常感慨中国的有钱人都在干什么?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有钱,而且很多都在移民,投资移民,把大把的钱交给加拿大政府,然后在这里大把花着在中国挣的钱,在中国破坏中国的环境,剥削中国的人民,敲诈贪污中国劳苦大众的血汗钱,然后叫嚷的中国人素质低,中国的环境差,然后一股脑的跑到国外,让那些富二代开豪车,住豪宅,雇人考试,败坏中国人的形象。 其实我一点都不排斥那些技术移民的人,其实他们很多真不容易,放弃国内的稳定受人尊敬的职业,跑到这里打labour工,想想挺可怜的。 当然也不能否定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人对享乐的追求,但是我觉得首当其冲的是,那应该是你为社会做贡献得来的钱财,你用什么方式去消费它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做着损害中国的事情牟取暴利。 我发现美国人的校车是有很多基金组织捐赠的,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有钱人,应该多做些有利于中国的慈善事业,不要把钱往外扔,做点有利于中国的人事情,将来你的子孙才能受益。否则这样培养出来的富二代,早晚都是要出事的,而且一旦出了事,谁也保不了他们。 或者为中国的制度建设做点事情,或者为中国的企业在世界时常谋取更多的利润,好让中国的农民工多点收入,中国基层民众稍微富一点,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发生。 我觉得有那么的事情可做,让这个生命有点意义!干嘛要做个人人痛骂的官二代,富二代,而不做个像样点的有钱人呢? 再一点感受,很多移民家庭的孩子,很没理想,不尊重父母,没有朋友,中国文化的精髓还没学会,又没有西方文化的背景,没有生存压力,没有前进动力,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很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我觉得让一个孩子有点理想真的很重要,如果孩子没有点忧国忧民的思想,很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堕落掉的。
个人分类: 绝地挑战|323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另一案例证明路人的冷漠
热度 1 YangFisher 2011-10-19 20:44
我的前一篇文章,对路人的冷漠的心理学解释摘抄了《影响力》里面的案例,有个老师指出了案例二的非真实性,具体博客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498481 在这里,我要说句,我错了,没有进一步考究。 虽然,这个案例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但是其中的分析并不无道理。很多读者说此类事情不会在美国发生,可是有则旧闻却无意中被我发现,也能证明 大众在多元无知的状态下能产生错误判断,从而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是对一个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来说,在场的人越多越好的想法通常是大错特错。 这则案例来自《公益时报网》 http://www.gongyishibao.com/News/201110/139477.aspx 2008年5月30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公园街区,78岁的老汉托里斯成了老年版的“小悦悦”.一辆本田车从老人身上飞速碾过,来往的路人却无动于衷,甚至连那些平日里相处甚好的熟人也袖手旁观。随着事故视频迅速传遍全美,哈特福德“见死不救案”成了这个城市的耻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要把教授当回事!
热度 20 freefloating 2011-10-14 23:49
科学网上很多博主关于教授被打致死的事情很客观,很理性,这无可厚非,打死人是不对的,不管打死的是教授还是乞丐,一样伤天害理,一样都要受到制裁。 就跟强行拆迁,不管你是不是自焚,不对的都是不对的。但是当一个家庭一个人选择自焚去抗拒强拆,你就不能当一般问题去处理! 同理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应该把教授当回事! 因为连与人斗殴概率极小的教授都能被打致死,它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应该值得深思。同时,由于民众对整个司法部门的不信任,人们有理由相信很多冤假错案被掩盖了,而对于教授这样一个不算弱势的受害者能不能得到讨回公道,司法是不是公正严明,理应放在大众的视线里。 正是由于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小概率事件发生了,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否则教授的血就是白流了,教授的命白丢了。 而且教授自己是不是把自己的群体当回事,直接反映了这个群体的素质,如果连自己的群体都不尊重,那这个群体只能越来越糟烂下去。真正教授应该做的是,一方面强力维护自己群体中应该维护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把这个群体中的害群之马和丑恶现象勇敢的剔除出去。
个人分类: 绝地挑战|7347 次阅读|51 个评论
谈一场恋爱,让宇宙爆炸
热度 4 magictttt 2011-10-10 15:07
鬼王说: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双赢。A和B搞双赢,一定会有受害者C。 在价值体系里面,确实如此,并没有双赢模式存在。 以因为所以的逻辑形式存在的数字价值体系中,物质是恒定的,A和B得到得更多,必然有C在失去。A和B双赢,C就惨了。人的寿命越长,动物就会死去越多。得到一个职位,必然有另一个人得不到。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在吮吸着其他的灵魂而生存。你吸食的太多,其他人就得饿死。 价值体系中的双赢模式,将是毁灭性的。 如果果真存在双赢,表明物质在不断增多,不断增加的结局,宇宙注定爆炸。 鬼王又说: 这就是文化最神奇的地方,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也就是说,在文化体系中,非物质体系中,情感体系中,确实存在双赢。 双赢必会导致宇宙爆炸,这是必然事实。 于是,情感的世界,每一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宇宙爆炸。 就在现在,砰砰砰。你听的到吗? 如果你听不到,那一定是我听错了。 如果如你所说,宇宙一直死寂,从来没有发生爆炸,那一定是我的脑袋发生爆炸了。 我说,我的脑袋就是我的宇宙。 所以,就算你的世界没有爆炸,我的世界依然在爆炸。 我的世界,只是一场又一场烟花。 谈一场恋爱,让宇宙爆炸。
2701 次阅读|8 个评论
老外在中国究竟享有哪些特权
热度 7 ellapan 2011-8-19 18:24
近日 北大一名网名为“郭家莘”的美籍留学生在人人网发帖称,暑假期间,北大为留学生宿舍做了大量改善,修了游泳馆、保龄球馆、KTV、健身房、台球厅等,而中国同学却仍住破旧的宿舍,睡木板床,没空调。“郭家莘”呼吁校方为国内学生改善住宿环境,该帖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北大校方一名管理人员称,正在逐步改善住宿环境。 详见“http://learning.sohu.com/20110819/n316752793.shtml 这个帖子还是挺有意思,一是这名郭家莘同学的美籍身份,按理来说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应该有受害者本身北大自己的学生来提出啦才是?可是首先对于这种不公提出意见的竟然是一名外籍人员,至于这名同学是不是纯种的金发碧眼的老外我们就不要无聊的去追究了,令人感到感兴趣的是哪些北大那些国产原装的学生就怎么从来不对他们自己受到的这种不公正待遇而有些微抗议哪?抑或代表着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学子们早已伤失了那种傲气哪? 另外还有个老外在中国温州医院就诊,追打殴打医生的报道: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819/n316752793.shtml 文中说道:“那那位医生检查完后,回到电脑前为伤者开检查单,这时, 陪同伤者前来的女子站在他身边,用普通话说:“外国人在中国看病为什么动作那么慢?” 而伤者儿子和另一男子则吵吵嚷嚷地敲打桌面。” 看来老外自己还真是早已习惯在中国享受特权啦哪?
868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顾准之子:没有毛泽东的恩德 有中国今天吗?
热度 1 DynamoChina 2011-8-19 09:20
顾准之子:没有毛泽东的恩德 有中国今天吗?(节选)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7期,作者:彭淑,原题:《父与子:两代人的家国》 顾准被认为是“49年至文革结束中国大陆惟一一个思想家”,为自由思想众叛亲离,死于贫病,是自由主义学者的精神航标;而他的儿子高梁,现在却被贴上了“国家主义者”的标签 1948年,他生于山东的北大门--滨州。他的父亲33岁,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财委委员、山东省工商总局副局长、财政厅厅长。 依照北方的传统,为了好养活,他跟上面的一兄一姊一样,乳名也是一种粮食:高粱.1982年,他33岁,考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成为父亲的学生、经济学家吴敬琏门下的研究生,专攻比较经济制度。当时,一批风起云涌的经济学人都记得,他的名字叫“高梁”,并且沿用至今。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四卷一套的《顾准文存》内,编者一栏,赫然印着他的本名:顾南九。三个名字,无意间泄露了高梁的人生:著名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的次子;一个自称“永远不想成为风云人物”的经济学者。 ...... 1958摄于北京,后排左长子顾逸东,右长女顾淑林;中排左起:妻汪璧,顾准母亲顾庆莲,顾准;下排左起:次子高梁、幼子顾重子、次女顾秀林 长女顾淑林,1942年生,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子顾逸东,1946年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高梁之妹顾秀林,1950年生,现任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小弟顾重之,据传在美国,是一名会计师。 ........ 如今,高梁确实“敢怒”。一次聚会中,有人说,谁发动了“文革”,谁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他当即翻脸,“ 毛泽东 提倡学雷锋。现在提倡MBO,贪污腐败盛行,这是谁的账?我说改革开放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不行?对历史谦虚点,不要动不动什么坏事都怪毛泽东。他是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是他缔造的,缔造容易吗? 没有毛泽东的恩德,有中国的今天吗?我们家可以说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但这一条,我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 另一次,有人质疑,所持观的点是否有违他父亲的理路,他忿然回答,“ 如果我父亲活着,他也会像我这样 。” “他是在做秀么?他是最应该对文革有深刻反思的人。如果不是,他这一生就太可悲了。”他的反对者里,有人这么说。 “ 我经历过毛时代,身上会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妨碍我作理性思考。我的兄弟姐妹们应该跟我差不多,否则我们不会走到今天。” 高梁的语气与其说理性,不如说是对于某种信仰的执守。 当初,在这份“信仰”与深爱的父亲之间,他选择前者。现在改革进程中,“不管有多少人已经漠视,不再相信马列思想”,他的信仰仍在指引他的方向。 在《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中,顾准始终追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即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将要如何发展? 这一追问依然继续。一个年轻的来自高梁学术观点对立派中的一员追问高梁:“改革至今,市场化是我们目前发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的制度。市场化固然造成贫富不均,但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吧?” “他的提法有问题!好像不走市场经济,就是走计划经济。现在不就是既有市场化,又有政府在管?改革30年,不要以为我们一动未动,应该说改革已取得伟大成就。再说我并不反对市场,我是反对腐败地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高梁振振有词,“ 学者有两条根本:一是方法,二是立场。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立场是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为弱势群体负责。这点我和我父亲一样。” “高梁与他父亲看似观点有别。但仔细想来,顾准的思想在他那个年代不容于主流,高梁的思想在当下也不容于主流。” 就连他的外表都是那么不合时宜--脚上长年不变的一双军用黄胶鞋,步入任何场合,那让他的朋友与对手都一致形容,“像个农民工。” “莫干山会议上,我印象深刻的是齐永贵等人联名写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开了一家金融公司,一见到我就说,你来做什么?你这人发不了财。” “ 当官、从商,都要当孙子 。”他好像早已了然。真要那样了,他又怎会是顾准的儿子?
24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为战争受害者立碑没什么不妥
热度 2 zhuhong 2011-8-2 21:17
黑龙江方正县为侵华日军遇难者立碑,看似不妥,实为化解民族仇恨的一种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185do=blogid=470789 我们 不必再仇恨日本民族,战争责任已由日本战犯承担了。 我们民族也需要自己来反省。中日都是敌对情况下的战争受害者。 时代早已时过境迁,为受害者立碑,没什么不好。 杀中国人最多者可能不是当年的日本人。
5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声叹息——曾六次问鼎诺贝尔奖de实验室关闭
热度 1 zxczxc0417 2011-7-30 11:39
贝尔实验室大楼 昨天在新浪网上看到贝尔实验室最近决定放弃基础物理学研究,而以母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主,也就是和应用技术直接相关了。上图就是位于新泽西霍姆德(Holmdel)的贝尔实验室大楼——一个基础物理学研究的家园。但现在的它已经人走楼空,惨遭忽视。这一决定标志着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灿烂篇章的结束。看到这里只能是一声叹息 ——写在贝尔实验室结束基础物理研究之时 。 最近,还看到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简称费米实验室)因为2008年度预算紧缩,实验室不得不裁员7%的报道。虽然最后在6月中旬,国会在资助伊拉克战争的追加预算案中有几千万的科研金费,为费米实验室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毕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问题时还有多少没有化解的呢? 更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同步加速器不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曾经是物理学研究天堂的国度,而是在瑞士这样一个小国,真是一个大笑话。伴随着加速器的欧洲化,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必然向哪里汇聚,美国的神话又在哪里呢? Cornell (康乃尔)大学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基本快关闭了,基础研究很少,大多数是用在应用物理领域。现在的应用物理的确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说明美国的基础研究的金费很紧张,而应用领域相对比较好点。 难以置信的是,美国2007年度军费开支再攀新高,高达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0.8%。另外,参议院以90票对3票通过给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费开支增加1890亿美元。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反正我是想象不出来,我只知道几千万就可以让费米实验室得很多人继续他们的研究,可以让一个公司的基础物理学研究继续他的辉煌,可以让一个大学的加速器运行很多年,可以组织直接上最顶尖的科学家进行高能物理的研究------ 如果美国继续这样下去,他的基础研究领域比较遭受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打击。据我所知,现在有很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因为申请不到金费,已经转到欧洲去了。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动力,如果美国失去它,最后他只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不管它的军队多莫强大,应用领域多么先进,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不是替美国担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强国的没落往往伴随着战争,生灵就要涂炭,因为很多时候国家强弱的转变是通过战争这个审判台上去宣判的。 事实上,贝尔实验室的很多著名发现和发明——例如晶体管和激光——都源于对基础物理学的潜心研究,它们的问世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上演这些发现,贝尔实验室在国际上享有巨大声望。自1937年实验室研究员克林顿·戴维森(Clinton Davisson)因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贝尔实验室已经6次问鼎这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现在的贝尔实验室将目光锁定在网络、高速电子、无线电、纳米技术、软件等可能更快为母公司“阿尔卡特-朗讯”带来回报的领域。在即将向这个基础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后堡垒说“再见”的时候,我们不妨细数一下贝尔实验室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来回顾一下贝尔实验室物理学研究的辉煌,她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贡献,现在她就要离我们而去了,除了纪念她的逝去,剩下的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贝尔实验室美国总部 图中所示建筑就是贝尔实验室位于新泽西默里·希尔的美国总部,这里是很多发明创造和科学突破的诞生地。阿尔卡特-朗讯表示,贝尔实验室总部仍具有令人无法抵御的魅力。相比之下,身为基础物理学研究“老巢”的霍姆德大楼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现在已成他人囊中之物。霍姆德大楼取得的技术成就包括研制第一颗通讯卫星,以及朱棣文(Steven Chu)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研究中取得的巨大突破——他曾凭借这一成就摘得诺贝尔奖。 验证电子波动性 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两名研究员——戴维森(图片中的人)和莱斯特·格莫尔(Lester Germer)通过将缓慢移动的电子射向镍晶体标靶,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这项实验为所有物质和能量都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特性这一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戴维森的发现成为固态电子学多个领域的基础。10年之后,他又凭借在电子干扰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问世 图片中呈现的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晶体管。它是在1947年问世的,身份是作为真空管和机械继电器的替代品。这一发明改变了电子学世界的面貌,成为当前承载所有电脑技术的基础。1956年,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因研制晶体管共享诺贝尔奖。值得一提的是,肖克利还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创办了“夏克利半导体”公司,这也是首批落户后被称之为“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最有创造力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 图片中的人就是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因在了解玻璃和磁性材料电子结构方面取得的成就,安德森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打开了研制电子开关和电脑存储设备的大门。2006年,根据一种新的科技论文评估方法,安德森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物理学家。新评估方法建立在马德里大学统计物理学家何塞·索勒(Jose Soler)所提理论基础之上。1984年,安德森离开贝尔实验室,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名教授。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图片中展示的就是“喇叭天线”,站在上面的两个人分别是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正是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宇宙是一个非常炽热的所在,随着不断向外扩张,宇宙中的气体慢慢冷却下来。如果这一理论成立,宇宙中应该充斥着大量辐射,即原始热量的残余物。经过潜心研究,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终证实了这一推测。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位于新泽西默里·希尔的贝尔实验室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正是他们研制的无线电接收机内部过量噪音的来源。凭借这一发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1978年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用激光冷却和捕获钠原子 图片中所呈现的就是用激光冷却和“捕获”钠原子的过程。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想法最初是在贝尔实验室位于霍姆德的大楼举行的一次午餐会上提出来的。1978年,朱棣文加盟贝尔实验室,后来凭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他在传记中写道:“两年内,贝尔实验室雇佣了大约20多个年轻科学家,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人’。除了热衷的研究外,我们没有义务做其它任何事情。科学研究带来的快乐和兴奋遍布大楼的各个角落。”朱棣文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负责人。 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8年,贝尔实验室研究员霍斯特·斯多莫尔(Horst Stormer)、罗伯特·拉夫林(Robert Laughlin,现就职于斯坦福大学)和崔琦(Daniel Tsui,现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共享物理学诺贝尔奖。根据这个三人组的研究发现,电在强磁场下可产生关联并形成新的粒子,也就是所说的准粒子,只携带分数电子电荷。图片中展示的就是被散射和扫描的电子,呈现了准粒子创建的干扰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57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兴看到:药家鑫案原告律师成为“李昌奎”案受害者律师
lzxun123 2011-7-16 09:40
药家鑫案原告律师成为“李昌奎”案受害者律师 来源: 中国网 (全媒体记者 格祺伟 张桓瑞)7月15日,据李昌奎案受害者家属向记者透露,日前云南李昌奎案受害者家属已经正式委托药家鑫案原告二审代理律师王勇为其代理律师。 随后记者在北京市中淇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勇的博客中看到一份《特别声明》,声明中表示已经正式获得李昌奎案受害者家属委托,为其申请再审及再审启动后审判监督程序的代理律师。 另据家属透露,此次王勇律师接受家属委托成为其代理律师,仅收取了象征性的1元钱代理费。 老实说,我看到李昌奎被判死缓的报道,我不知道这样判的理由。因为我不理解具体的案情,所以,不便于乱发看法。我更不通的是,前几天,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在接受《新快报》的采访时的说法:不能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人,杀人偿命的陈旧观点也要改改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大概可以理解为: 云南高院不会改变之前的判决,而是会将判决坚持到底。 我想不通这种故意以民意为敌的态度依据在何处?我好像只看到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一种不屑一顾的蔑视。对民意的蔑视有可能是对公众利益的践踏。 在资讯相对通畅的情况下,公众的狂欢不比信息不畅时代民众的狂欢。后一种狂欢往往只是一种愚昧、感性的产物,如文革期间许多狂欢;而前一种狂欢则可能是公众开始或已经觉醒的结果。前一种感性是往往基于一种可贵的理性。 我比较欣赏这样的说 法: 在日趋法制的中国,民意的喷涌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它在与司法碰撞的过程中推动了司法走向正义。对于司法监督、独立审判,不要片面认为民意是 “ 后院起火 ” ,是给司法审判添乱,是僭越、玷污法律。在任何一件公共事件面前,公众需要的是客观的真相调查、表述,以及公正的司法审判。没有了公平、公正,法律也就无所谓圣洁,抑或 “ 被玷污 ” 一说。 如果这位律师和公众通过努力一起推动中国司法又向公平、正义靠近哪怕一毫米,也是一大进步。
个人分类: 随笔|3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证要收回?我成为新政策的受害者!
热度 5 lixiaojun530 2011-5-11 23:11
毕业证要收回?我成为新政策的受害者!
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有两个毕业日期,快的可以两年半毕业,慢的要三年毕业,我有幸成为两年半毕业的人,也是我们中心唯一的一个硕士两年半毕业的直博生,同时收获了我宝贵的学位证和毕业证。 今天是要三年毕业的同学交硕士论文的截至日期,本来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安静的去图书馆,去准备即将到来的博士开题。没想到一个电话打乱了我的生活,辅导员来个电话,说要我上交毕业证。很愕然,我就问他为什么要收回我的毕业证,已经发给我了,而且以前的直博生都有?老师答曰:新政! 我知道直博生拥有硕士毕业证是不合适的,而且其它好多学校也不发毕业证。但是我在直博前专门去研究生处咨询过这个事情,我当时问“如果我参加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能否拿到两证”,相关老师给我的答复是:可以。我才煞费苦心的准备毕业答辩,我才为了毕业论文熬了那么多通宵。现在说变就变,没有一点征兆,太让人不舒服了! 如果当初就告诉我只给一个硕士学位证,我现在心里还舒服些,现在给了又要回,太郁闷了!或许所有人都有这个心理吧,得不到的东西不羡慕,得到了又失去就很不爽。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到手的东西又要收回,真舍不得交! 老师叫我立即交给我,我心一疼一下,呵呵。当时心里在想:发给我后,我再没有看它一眼,我要拖个几天,跟它混个熟脸再交上去!于是谎称我把毕业证落家里面了,回头让家里人给寄过来。我就学一回西游记里观音庙里面的那个老和尚,找个借故多拖几天吧,看能不能赖过去。 有个同学还跟我说:赶紧去复印一份,你还算幸运,别人连副本都没了,哈哈!
个人分类: 公私不分|4380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报告会预告:食品消费信心崩溃之时展望生态农业
热度 2 蒋高明 2011-5-11 17:01
困境与出路:食品消费信心崩溃之时展望生态农业 报告内容 一、食品安全的问题在源头 二、吃出来的化学名词 三、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四、食品安全监控中的“猫鼠同盟”现象 五、生态农业破解食品安全难题 六、结语 具体时间: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2点—5点 具体地址:中青报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海运仓胡同2号(地图请见附件) 地铁:东四十条地铁站A口上来向北第一个路口向西行 公交:44、800、113、117、118、24等多路,东四十条下车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绿家园在过去一周的媒体报道。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c5130100qt7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c5130100qupz.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c5130100qwk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c5130100qyd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cc5130100r3gh.html 主讲人简介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大学SUMAMAD计划国际咨询专家、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发表SCI文章76篇,文章被包括英国Nature 在内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引用1230次;研究成果两度进入西方大学教科书。长期从事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工作,美国Science 曾长篇报道有关科研进展。2005年以来,在山东 创办弘毅生态农场,提出了“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理念并付诸实践。 联系人:王丽娜15010367505 王小娜 13581646587 绿家园办公室电话:010-84039930 邮箱: g84039930@126.com 绿家园志愿者 Green Earth Volunteers 办公室电话:010-84039930;010-8403794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九点至晚五点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炮局二条21号 Tel: 010-84039930;010-84037949 Time: Mon-Fri 9:00 AM--5:00PM Address:21, Pao Ju Er Tiao ,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73 次阅读|2 个评论
食品安全乱象,受害者的責任也不小
热度 7 LEOLAND 2011-5-9 19:29
食品安全乱象,受害者的責任也不小 曲津華 食品不安全,或者說食品非常不安全,在中國大陸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凡事,大概都有個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兩大類之分。 民眾是食品的消費者,也是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受害者之受害也有自身的原因,而且比例還不小(這裡的受害者限於群體,非指個例)。 按常理,沒有人會主動受害。主觀原因的受害,多是受害者的無知、無意,雖很無辜,卻難說無奈。對此,我們無法無視,更不能無語。 如一般商品,食品也分偽、劣、好三檔。作為相伴一生的能量補充品,食品的優劣之大概判定標準,應該能為正常人所知——至少其來路是否純正還是可估測的。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中國現在是處於物資過剩年代;而中國食品雖不明顯過剩,卻也基本處於可挑可選的程度。如此,中國的食品消費者們爲什麽在有選擇權的時候,還不盡力拒絕安全性可疑的食品呢?可憐、可歎、可恨。 是的,拒絕可疑食品,需要信息充分,需要多費時間,需要時刻牢記,有時也需要經濟實力。應該說,這些大都可以做到。而做到了,自己的這一口就多了一分安全。 對食品安全失去信心,沒有必要。人之在世,總要吃喝,而即使在相當不同的生活水準之下,每個人都還是對盤中餐有一點選擇權的。年少時我們按口味選擇或拒絕食品,成年后我們就要按安全性選擇食品(安全性比營養性重要多了)。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在意自己吃的是否安全,卻時而抱怨市場上常見不安全食品,不是有點滑稽嗎? 拒絕可疑食品,包括拒買,也包括拒吃。不要貪圖免費的午餐和晚餐,不要見什麽都吃,更不要以為被請客是占了便宜。按照辯證法,不花錢的事物(包括食品)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乃至危險性(比如食品)。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劑有幾千種,其濫用難控,早為人所詬病;而世界上有幾百萬種化學品,無時無刻、或多或少地都在威脅乃至污染著我們的食物。除了自己親手所做,其它食品的安全性,真的不能太相信。所以,儘量自己準備食物,儘量吃食品供應鏈前段的食品,儘量遠離食品供應鏈後段的食品。或者說,越是加工程度高的食品,越容易污染、造假和害人(在以食品為禮物時,贈送方最好能附上發票,一來證明購於可靠渠道,二來表明其市價,讓雙方都心裡有數)。 拒絕可疑食品,最大的前提條件是政府發揮好應有的職能。有關的政府部門要通過政策、法規、標準的實施,建立起區分開優、劣、假食品的完整體系,讓食品市場被完整的質量安全體系所覆蓋、所守護、所監管,讓民眾認識和熟悉合格食品的應有的、醒目的標誌,從而知道哪些食品是“可靠的、可信的、可吃的”。如此,好的食品將脫穎而出,廣受歡迎和追捧;其它哪些沒有合格標誌的食品,就會相形見絀,少人問津,從而自慚形穢,退出市場。至於那些知假買假、知劣買劣的人,就真的需要幫助了。 有個普遍的說法是,偽劣食品無處不在,難以躲避。我們說,儘量躲吧。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可靠的食品不嘗不買,不可靠的店鋪不近不進,不可靠的食品不受不理,最後,不可靠的食品不吃不喝,於是,食品安全問題將在主觀戰場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用一句老話,以購買可靠食品為榮,以食用不安全食品為恥。或者說,食品安全, 從自己做起。 我們可以做到,讓偽劣食品沒有市場,讓偽劣食品無利可圖,讓偽劣食品銷聲匿跡,讓偽劣食品噩夢遠離。 2011-05-09
个人分类: 食品安全|182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历史上的今天 4月29日 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
xupeiyang 2011-4-29 09:19
4月29日是一年中的第119天(闰年第120天)距全年结束还有246天。 代表性的大事件有: 1991年4月29日世界第一 斜拉桥 中国 上海 杨浦大桥动工。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 领导人 的首次正式会谈。 1429年, 圣女贞德 率领军队到达奥尔良 1951年, 伊朗 实行石油国有化运动 1971年,地质学家 李四光 逝世 1992年, 邓小平 谈话使香港 股市 再起高潮 2008年, 胡锦涛 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于娟与药家鑫不能同日而语
热度 4 yangyongtian 2011-4-24 18:47
于娟与药家鑫不能同日而语, 一位重如泰山, 一个连鸿毛都不及! 于娟女杰, 为了活着的人, 写下了70多篇死亡日记, 蘸着自己的血与泪, 为癌症患者留下生的良机; 药家鑫, 连畜类都不能比, 醉酒驾车本已有错, 先后撞人, 已经逾越罪的樊篱, 撞伤无辜, 作为肇事者和责任人, 药家鑫非但不救治以赎罪, 还狗胆把受害者残杀送进冤狱, 败类不除, 国无宁日! 一种教育, 后果却是两极! 思索吧, 国民; 思索吧, 我们的教育!
个人分类: 感怀|254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药家鑫案的启迪
yfwang2009 2011-4-23 13:46
对药家鑫的一审判决已经出来了,结果和预期的差不多。但是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波纹却不会就此在短期内平复。此案能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在众口一致的杀声中好像还应该有更深刻的反思才对。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药的案件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其实从因果论的角度来说又是必然的。早在10年前有车一族之间就流传着“撞伤不如撞死”这样的秘诀,即:撞死人被发现可一次赔偿了事,撞伤人有可能赔偿其终身,其结果还是让撞的人死了对肇事者有利,于是乎就有些人丧尽天良的反复碾压被撞者直至其死亡,据说有不少得逞者,还有些甚至逃脱法律制裁。这种思维方式很可能早已深入到药家鑫本人的头脑之中,他因此得出结论:被受害者家人索赔会“很麻烦”。由此看来药家鑫只不过是有点过分解读了上述秘诀而已,他可能认为用刀捅死受害者和反复碾压一样都会侥幸逃脱惩罚。把反复碾死伤者和用刀捅死伤者相提并论其实没有错误,都是基于残忍的自私心理,将别人置于死地而去想逃脱哪怕是一点点的责任。药家鑫不愧为钢琴高材生他在这点上没有按错键,其逻辑思维也完全正确。错误实际上出在社会的宣传之中存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中。如果我们在10年前就对此流言进行封堵,对反复碾压伤者的人众口一致的给予严厉打击的话,药家鑫案绝不会存在。在很多人的头脑中都会认为捅死人更为恶劣,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比起药家鑫直接用刀杀人,那些想使用更隐蔽的手法采用碾压杀人才更坏,因为他们表现的更加工于心计去逃脱惩罚。而后者得以逃脱便传递出那个秘诀是正确的和可行的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因此在社会上产生危害更大的影响。所以药家鑫该死,后者应该是死有余辜。现在社会上的食品安全、贪污以及科研腐败都可以从此案中获得启迪(暂时停笔)。
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两个受害者
xupeiyang 2011-4-22 15:18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的逻辑
machan 2011-4-20 22:00
猪以食为天: 只要吃饱,就能幸福的睡觉;只要是食物,即便有瘦肉精、三聚氰胺、农药、激素等等,也可以眼不见为净的吃。 至于能否换个猪圈等所谓的天赋的猪的权利,都与猪无关。 猪,是杂食者, 植物只要没毒,动物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猪都吃。 猪,永远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别人的不幸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猪遇到暴力,猪的选择是躲,特别是往猪群里躲; 即使身边的猪一个一个的被拉出去杀掉,猪也相信下一个不可能是自己。 尽管猪是暴力的受害者,但当猪遇到和猪的冲突时,比如,争抢食物,比如,话不投机等,猪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暴力: 相互的撕咬, 把对方咬死最好;尽管咬死对方,对方的猪食肯定被养猪人扣留,也不会施舍给自己。 猪,不讲规则,也从来不喜欢排队。 不管是面对空驶而来的公共猪车,还是面对猪食漫漫的猪食槽,还是面对任何尽管需要等待但总有一份的事情,猪,总喜欢一拥而上。 猪,不讲公共卫生。 可以随时随地吃饭、吐痰, 也可以随时随地大小便。 猪,不讲猪权。 但猪理所当然认为,猪圈的主权远远高于猪的猪权。 猪,幸福指数最高。只要吃饱,就知道歌颂…… (以上文字,无隐喻、无明喻、无打比方、无引申……; 因为仅仅谈猪,所以拒绝评论 )
2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之后开心一刻——脑筋急转弯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16 14:29
第一题:世界上最不痛苦的死法是什么? 答:安乐死。 错!是躲猫猫。 第二题:当官要精通哪四种语言? 答:英语、法语、俄语和日语。 错!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 第三题:一个统计学家,一个地理学家,一个长跑冠军在沙漠里迷了路,谁活下来的机率大,为什么? 答:长跑冠军,因为跑得快。 错,是统计学家,因为统计水分最多。 第四题:世界上最毒的食品是什么? 答:鹤顶红。 错,是三聚氰胺奶。 第五题:世界上最雷人的肉制品是什么? 答:烤全羊。 错,是双汇瘦肉精火腿肠。 第六题:世界上最容易的因公殉职的是哪些机构? 答:公安局。 错,是富士康和普华永道。 第七题: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答;陈四美案。 错,钱云会案。 第八题:最哀莫大于心死的死法? 答:点天灯。 错,被药家鑫碰上。 受害者张妙前胸中三刀——后背中三刀——腹部和手背各有一刀。      我似乎能想象到:      这个只比药家鑫大了几岁的年轻母亲中了一刀,先是惊惧,再是哀求,用手去挡,挡不住,      想逃,腿又受了伤,起不来,只能爬,爬了两步,      被药家鑫追上,后背又中三刀,      痛苦绝望中死去。。。 看过这之后,你能开心吗?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20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网上道歉之宣言
热度 52 fpe 2011-4-11 08:52
网上道歉之宣言 最近我在网络上触犯了众怒,就是因为我对药家鑫杀人一案的看法。请理解我的动机,我们做逃生研究的人,首先假设人群是善良的,没有过错的,然后才能找到发生灾难的制度和环境原因。如果纠缠于人祸的细节,往往迷失了研究的方向,放过了教训。逃生研究中,人群不过是水滴或小珠,没有好坏之分的。 相当年,克拉玛依大火的受害者家属肯定是愤愤不平的,因为我试图证明“让领导先走”是谣言,对他们似乎是很大的不敬。然而,我们只有破除谣言,特别是其中的人祸观念,才能够认识到其中的火灾蔓延原因和火场失控原因。通常建筑火灾有三道关:被动消防(防火设计),主动消防(灭火设备)和外来救援。因此没有人能够造成火场失控的灾难,如果关注人祸,对灾难的认识必然不清不楚。因此我曾经很高兴别人评价我“冷血”,因为我的研究对象是人,只有冷血才能破除对人祸的愤怒,克服调查中的迷思(如“领导先走”,或“老师先逃”),找到环境的和制度中的问题,全面改进公共安全。 正因为这一点,美国一百年来的几次大灾难中,很少有人被判刑。因为人是制度的一部分,而制度是设计用来防灾的,没有人可以破坏制度的多重设计,因此个人的错误和系统的错误相比,不值一提。其次,受害人需要赔偿,所以灾难首先是个经济问题,其次才是刑事问题。第三,美国判刑很麻烦,旷日持久,劳民伤财,这些投入本来可以用来帮助受害者。所以,判刑很少,以降低诉讼成本,帮助受害者,而不是惩罚当事人。所以,美国和火灾相关的民事官司很多(索赔),而刑事案件很少(费钱),因此可以较宽容地看待肇事者(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也有要道义不要赔偿的主)。 我的错误在于,选用的药家鑫案例不好,可能是我对其中的案情不够了解,仅仅凭着他还是个孩子( 21 岁左右,当年我也很冲动),联想到董扬玲不满 20 岁被处死的极端事件,我是极力反对死刑的,因此找了一堆灾难中的异常行为来证明药家鑫是一时冲动,而不是蓄谋已久。现在看来,真相已经不重要了,我不希望我的读者看我的笑话,药家鑫和克拉玛依大火中的领导一样,对我来说真的不是很重要。我的目的,不过是把人民的注意力从人祸中吸引到对制度和环境的评价之中,而不是纠缠于杀人偿命的道义之争。刘邦“杀人偿命”的约法三章,那是针对老百姓苦于秦法的繁琐而作出的,现在我国的法律是太过简约(杀人太容易),而不是太繁琐了。法制社会,简繁得当,疏而不漏。如果能够让大多数人得到好处,放过一个人又何妨? 另外,我看过好几起网上隔空论战,没有一次有好的结果,因为相互不见面,所以误解越来越深,矛盾永远无法解决。仇比天高,恨比海深,就是从网络论战,而不是从一起喝茶开始的。既然不能请曹教授喝茶,我还是高挂免战牌,让我们握手言和吧。这个社会需要和谐,我们也需要平安,大道理太多,小道理只有一个,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后,向几位曾经为我的博文受到感情上伤害的人表示道歉。当国内生命价格与世界接轨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观点冲突就不存在了。此时此刻,我真心地为自己较为激进的观点表示道歉。请原谅。 有道是,网上论战伤感情,不同领域偏见多,相互包容多体谅,社会和谐心更安。
7945 次阅读|51 个评论
以德报怨爱止杀
热度 12 fpe 2011-4-7 12:54
以德报怨爱止杀 互联网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让人可以毫不顾忌地发表意见,因此各种言论到处飞扬。我上一篇博文说的是用恐慌理论来解释药家鑫杀人现象,不同意就拉倒,但很多读者跳出来,用各种难听的话来攻击,在我看来,都是没有爱心的说法。最近的方肖之争,也让有爱心的人难过,为什么要咄咄逼人,拔刀相见?以德报怨,以爱止杀,为什么看不到一点表示宽容和仁爱的意见? 药家鑫是否有罪,我并没有说死。如果他准备刀子,就是为了把车祸的受害者杀掉,而且平时有这种言论,或者日记中有相关的说法,那么他的杀人是有预谋的,有动机的,那么怎么判是陪审团的事,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这里只是表达该事件的一种可能性,自始至终,并没有表达态度。在法庭定罪之前,我们还是可以支持任何一方,假设他无罪。如果您连这一点常识都没有,我们确实是无法交流沟通的。 1991年11月1日,北大毕业生衣阿华大学博士卢刚枪杀5位教授,枪伤1位秘书(终身残疾),而受害者副校长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她好像出生在中国,因此是理论上的中国人?)的家属立即发表声明,原谅卢刚,因为人死不能复活,而生者需要爱,需要关注,需要宽容。这一声明虽然是针对卢刚,而卢刚早已自杀,但是他们用一种宽容向社会表明,人与人之间并不都是仇恨,虽然卢刚有种种缺点,但缺点需要爱来包容,不是用仇杀或枪毙就可以消除这种缺陷。我们指望药家鑫的受害人家属也发表同样的声明是困难的,但作为看客,我们至少不应当鼓励这种敌视的态度。死者固然可惜,生者还需要关爱。关爱生者,并不是原谅他的过错(这是法庭的事,不是你我所能评判的),而是让旁观者看到,我们的社会并不是一个充满仇恨的社会,我们仍然具有爱心。 我国的传统佛教是主张宽恕的,犯错的人自己轮回,得到报应,不是我们应当牙疵必报的。西方的基督教也是主张宽恕的,杀人是因为缺少关爱,我们提供关爱,至少可以避免未来的杀戮。冤冤相报,何时了?我看读者的反馈,充满暴戾之气,自我评价,罔顾真相。到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们都加以定论,这样做合适么? 我们不是法官,只是看客而已。 方肖之争,也是苦苦相逼,我们旁观者也受害了好多年。当你仇恨别人的时候,也把自己的缺陷暴露给别人,方肖之争,给人的感觉是两败俱伤,没有给善良的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大家都是如此对待周围的人,可以想象生活的环境是多么充满仇恨、暴戾、悲惨和不幸。 为什么我们不能跳出冤冤相报的轮回,以德报怨,以爱止杀? 我是消防工作者,最怕的就是生命无价(也就是生命廉价)不值钱,消防投入必然不足,所以对生命价格有一点感想,很多人是为了反对我而反对我,没有必要。生命无价,那是道义上或口头上,在我们的工作领域,生命必须有价。价格明确才能决定投入。如果生命无价,那所有的价格体系都一片糊涂账,所以培养了一大批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物。您说生命无价,要么是神仙,要么是别用用心的人,为了误导别人。生命无价,等于廉价,要消防干嘛? 有道是,道德无价命有价,安全无价灾有价;以德报怨多宽容,爱心无限人有情。
个人分类: 逃生常识|4193 次阅读|30 个评论
“瘦肉精”的始作俑者
热度 1 yanhuasanman 2011-4-6 20:49
“瘦肉精”事件似乎已经进入了尾声,可我坚信这不是最后一家,以前不是,将来也不是!因为有利益就会有人敢为,这就是中国人的弱点!人人都想富裕,就要用不同的方式! 谁是第一个使用瘦肉精的人?我相信大家都很明白!一个教授很大的利益呀,国家的投资,企业的经费,学校的经费。。。。。。。等等的钱都进了一个人的口袋!在这样的利益面前,谁会不为,没有人?不知道曾经瘦肉精使多少人富裕起来,也不知道多少人又是瘦肉精的受害者,以前,现在吗,以后都还是未知数。而那些曾经靠瘦肉精发家,暴富的人心里不知道现在是否很安心的生活在世间,看着那么多的受害者,你的心在哪里?不知道在何方?你会安心吗?不会,或许无论你怎么样的放心,瘦肉精早已流进你家里,你亲人,朋友的饭碗里,你会安心吗? 为什么你还是不肯找出来做点事,这是你的责任,也许一辈子的责任呀,你就这样的不说了吗?你的行动呢?受害者有权要你们给个说法,可不要说你早就金盆洗手了。可能吗?你能洗去吗啊?就像我杀个人,我金盆洗手不在杀人呢?难道我能逃脱法律吗,能去掉良心的谴责吗? 我要呼吁,呼吁曾经依靠瘦肉精起家的,暴富的你,站出来为这个社会已经曾经的受害者,潜伏的受害者进到自己的义务,不要沉浸了,要不然,这一生你都不会原谅自己!
个人分类: 杂项|2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第5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作品【精选2】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2-15 02:37
[转载]第5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作品【精选2】
1,墨西哥毒贩冲突受害者遗体 2,斗牛士被公牛撞伤 3,逃离索马里 4,塞拉利昂监狱中的青少年 5,进站的超载火车。图为一辆超载火车正在驶进车站。摄于孟拉加国首都达卡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17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奴 心理
热度 1 caihuayuan 2011-2-13 14:35
日本,一个在侵略中国,掠夺了中国大量资源的基础上,并在作为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首选对象而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下迅速成长,并以中国为主要产品输出对象的国家,跟其国士的形状一样象一只寄生在中国这棵大树上的虫,既从中国获取资源,从中国人身上谋利益,又从精神上蔑视和敌对中国,作为受害者,中国在几乎没有国际援助且资本主义国家四处敌对的情况下的情况下,走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弯路,仍然取得了今天的长足的进步,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 所以有些人就开始物欲膨胀了,活着一定要享受,要好的,买东西要买这个那个牌子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就认为那此发达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中国因为还是发展中国家,就技术什么都不成熟,产品也不好。 这种现实得只看得到眼前的实在的东西的观点实在愚蠢之极,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许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是有那么一些个别的公民,人格不健全,买了个小日本的东西,觉得用着还行,就觉得日本的东西都好,进而觉得日本比中国好,所以沦为了日本的奴人,他们总觉得日本的东西就比中国的好,甚至觉得就小日本的好 奇怪的是这些外货奴大部分并不是富人,而是一些追求就是欲求,能力平平,却又不甘心做穷人,更不承认自已是穷人的人,这些人,你说他们是败类言重了,说他们是富人又太夸张。那他们是什么呢?如果把穷光蛋比作光头,把富人说成是头发茂密的人,他们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秃子,但他们是看着光头以头发茂密自居的秃子 这些人,他们不是没有自尊心,其实自尊心一点也不比别人弱,甚至比别人更强,问题在于,他们是属于心盲型的,他们只对当着他的面看得见摸得着的侮辱反应强烈,但是不是当着他的面针对他一个人的侮辱比如民族自尊他们却没有感觉,不但自尊狭隘,思维也是局限型的,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的世界里就没有爱国这个概念,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和享受。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成就是自已努力的结果,跟国家没关系。 所以,他们是在不知不觉里丢了自尊,做了日奴,看不到民族大义,只看到自已欲望的舒展,而且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去实现欲望的舒展 小鬼子不是看不起某一个中国人,而是所有的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其中的一个,你就那么心安理得的使用它们的东西而不感到屈辱么? 就为了那点可多可少的物欲追求,把理智和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的骨气都丢了?就算追求物欲,有必要把钱花在看不起中国人的小鬼子的东西上么? 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发展经济,对抗外部盯着中国蠢蠢欲动的侵略势力,从而为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个公民提供一个稳定和利于发展自我的平台环境,你能够有现在的安定和自封尊贵吗?如果中国发展不起来,整个中华民族都被外国人歧视,如果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你和你的子孙能活得舒适而有自尊吗?这些你从来不想,不关心,更不关心么? 也许,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确实跟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可是这个差距绝没有那些外货奴认为的那么大,比如手机,现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手机的水平都已经很成熟了,甚至你随便选一个牌子的手机都能用是好几年,可是那些日货奴就认为日本的手机好,花更高的钱去买日货,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种行为说明他们眼里只有物欲而没有自尊,他们也不知道中国出口出去的很多东西质量并不比其他国家的差,因为出口要经过海关,经过该国家质量部门的检验合格才能进入那个国家,他们之所以能买到比较好的外国货,是因为国家在把着质量关,本国内的东西没有这道把关程序,所以会有一些质量不好的产品被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推到市场上去,成了次品。所以让那些日货奴觉得东西都是外国牌子的好。而手机,电脑这些东西,大部分人买了用个两三年就会换掉,中国一些品牌的产品即使比其他一些牌子差点,也能让你正常使用到你想换掉的时候,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个几年后想换又不舍得扔掉手里的,不换拥有的已经过时拿不出手了的难堪呢?奴性!也许是从小吃过很多苦,没拥有过好东西如今那种苦日子不再了,以前的经历使他对物欲上的享受的渴望超过了其他的,首先是被物欲占据内心,脑子里没了民族自尊,这种心理进而被外国人利用赚钱 中国和发达国家有差距,这差距都是被这些崇洋媚外的外货奴拉开的,他们把钱送给外国,于是支持了外国企业的发展,遏制了本国企业的发展,于是外国企业更强大,本地企业更难以立足,而因此更被这些外奴抛弃。。。,如此循环,很多企业被挤兑的无以立足最终倒闭。 这是本地企业的错吗?哪一家公司的老板不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他们起点比发达国家低,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外有国际企业的排挤,内被那些外货奴抛弃,而且到处宣扬外国货好,国产货差,好像外国人给了他现在的生活环境似的 对这些人,简直无语 一个泱泱大国,要富强靠什么?不是光靠那些政客的英明决策,还要靠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同胞共同的努力啊!中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热爱自已的国家,并没有让你为国家去和小鬼子拼命,也没有让你为国家不吃不喝,挨饿受冻,只是在不影响自已生活的前提下做一个有民族自尊的中国人,这点就做不到吗? 再说,买了小日本的东西能让你感觉飘飘欲仙么,让你生活水平超越你赚钱能力的提高么?不买会至于痛不欲生么?而爱国一点,每个人只要那么一点点的爱国倾向,就能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有更高的地位,中国人更有尊严,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而我们会有一个更好的追求自我实现的环境,在一个更高生活水平层次上活着,让我们的子孙出生一个更高的文明环境里 为什么不去爱国呢?不用日货,死不了!不但死不了,活得也不比使用日货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差!因为一个人所能拥有的生活的品味和质量,是建立在国家大环境基础上个人的努力进取。 所以,追求享受的人们,请你们爱护大环境,并努力拼搏进取,这样才是活得有滋有味的人生 愿中国更快更早富强! 愿中国人活得自由自强,幸福安康!
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在德国(8)——与一个极品德国人打官司
热度 10 jumper 2011-2-12 03:24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昨天组会上老板说已经联系了律师,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结束与一个极品德国人多年来的纠结,要上法庭打官司了,我本人也是受害者和证人之一。 这个德国人是一个化石爱好者,积累了很多植物化石标本(特别是燧石标本,而且保存的也很好)。他本人好像是个工程博士,一直从事专利咨询方面的工作,年龄不详,头发全白,个子较高,消瘦。住在离我们市大约 2-3 小时车程的另一城市。我们博物馆组织的各种活动,他必来参加。通常来参加活动的人都住在附近一些化石爱好者,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组织的活动安排的报告也都属于基础常识的科普范围。偶尔有些化石发烧友也会主动给大家做做幻灯、展示一下新发现的宝贝,活动主旨就是大家提供一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聚到一起分享化石带来的乐趣。 尴尬的是,这个极品德国人每次听完报告都会指点一下,刚开始大家说说笑笑也就罢了,不过他每次都批评这个说错了、那个鉴定错了的,渐渐地大家就不再和他交流,但他仍一直坚持来参加我们组织的各种活动。听说前几年,这个极品德国人主动要求做一个报告介绍他的收藏,不过在报告中,他一边作报告一边评价别人,甚至走到人家面前说,“你这个错了、你那个错了”;当时竟然还指着博物馆馆长说,馆长发表的一个关于动物蛀孔和粪便化石的研究也错了。馆长从事了多年古生物研究,而且颇有声望(不然我也不会找他来合作了),尽管尴尬也并没有说什么,就当状元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能和一个业余爱好者太叫真啊。 这个极品德国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正式给博物馆写信称馆长的研究弄错了,博物馆不理他,他就给我们市的市长写信,说博物馆滥用纳税人的钱,搞一些错误的研究。市里还专门为此事组织人来调查博物馆。调查组了解到:首先,博物馆搞研究的钱都是民间爱好者捐的,没有挪用过公款;第二,他们咨询有关古生物研究学者后,了解到馆长的研究没有问题。市里官方回复了调查意见。不过这个人很有毅力,坚持给市长写信要求继续调查,市里很无奈不再理会此人,此人看到市里不再有反应就直接给州长写信,州长又组织调查我们博物馆,弄清了事情之后,也不理这个人了,不过这个人一直还坚持给州长写信,据说还给国家有关部门写信告状。搞的博物馆上上下下都很郁闷。 我刚到德国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人和这些故事。直到有一天,收到一个声称仰慕我论文并索要电子版的邮件,我立刻给他发了论文的电子版,第二天就收到这个人一封很长的邮件,说我的研究都错了,指出我解释为粪便化石的东西应该是植物碎片。我当时很纳闷,我们学科同行圈子很小,开展相关研究的同行我应该至少都听说过名字,我没听说过这个老兄,而他却很强硬的批评我的论文,让我心中很不爽,就给他回信说,我的论文是基于对我材料的研究,杂志经过严格的审稿(审稿人一个是古植物学大牛、一个是古昆虫学大牛,两个人都发表过若干 Nature 、 Science 文章,他们都是署名评审的我的稿子)之后才发表的,你只是通过看我文章的图片就说我的研究错了,不可靠、也不科学,你可以随时检查我的标本,再发表意见。另外,研究工作中讨论是正常的,但不能像泼妇骂街,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我建议他最好把他的观点写成文章,至少发表到学术杂志的方式讨论我的材料和结果,这才是理性和适合的处理学术问题的方式。没成想,他给马上就给我回一封信又批评我一通,并说他曾给几个发表过粪便化石的大牛们都写过信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都没有回信,就是默认自己的错误。 我去老板和同事处了解一下,才知道这个极品德国人和他的故事。大家都说不要再理他了。不过他一直还在给我写信,当然,他也一直给其他的同事写信。后来竟然给我的同事、同行群发邮件说,博物馆让我来做研究是不对的。 不过,这个极品德国人还是一直来参加博物馆组织的各种活动。 前天,大众基金会来人调查博物馆馆长。说有人举报他,大众基金会资助我们的项目光搞一些错误的研究。这个极品德国人竟然把信寄到大众基金会了!并说,我发表的错误东西都是馆长教的(其实,我发表我那篇论文时,并不认识馆长),我若再继续在这里做研究,就把我给耽误了(带坏了)。 馆长过去一直觉得这个人胡搅蛮缠,不跟他一般见识也就算了,不过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正常开展了,所以不能再忍了。昨天他去了律师那里,回来就和我们说,准备要和这个极品德国人打官司了。 我前一段时间写信问过一些国际同行(其中也包括这个极品德国人在信中列举的那些),不少人都知道这个极品化石爱好者在一直到处捣乱。而且不少人还收到过 Elsevier 等出版公司的调查或者所在单位的调查,大家都觉得这个极品化石爱好者耽误了大家不少宝贵的时间。 看来,我要在德国打一场官司了。
1537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兔年春晚——讽刺对象的继续换位
gothere 2011-2-3 19:29
今年的晚会可谓针砭时弊,房子问题、交通问题、民工问题、养生理财算卦...甚而是对外汉语教学都成为批判的对象,这种批判的矛头并不指向任何的责任人,而是以受害者的丑态毕露为表现对象。 看房子嫁女儿的母亲,不以迟到为耻的善良者,自学成才的民工组合,无所适从的消费者...特别是那几位只知道损大山的老外,学的都是中国内讧的精华。 春晚本就是大众娱乐的节目,可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深植在文艺工作者的心目中,造就了如此多的黑色幽默。
个人分类: Else|3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善与恶
热度 1 shuilinxi 2011-1-23 21:22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跟天明谈了很久。我和天明是在去汶川的飞机上认识的,在汶川我们并肩战斗,至今成了朋友,我其实是很佩服天明的,佩服他在灾区表现出的勇敢、坚毅和执着。玉树地震的时候他也打了电话过来,约我同去,因为自身的原因没去,很遗憾。 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很多问题,包括善恶。 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 我想起了很多武侠书,古龙的,金庸的,想起了很多人物,想起了很多故事。 我又想起了最近中国发生的很多有名的案子。想起了管仲。 我们看到很多人犯了罪,被抓到监狱,有的甚至被判了死刑。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往往只看到这个结果,然后希望都引以为戒。但是我们其实没有想到很多犯人就是实际意义的受害者。那些在他周围还在总结他的人生教训的人难道没有恶行吗? 那些指责妻子行为不端的人,难道没有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去各种林林总总的“天上人间”?有没有人去看一下她丈夫的心灵的丑恶呢? 一灯大师是善的化身,又有谁看见了他心中的恶呢?你看见瑛姑的善了吗? 大家都指责马加爵的恶,但是你看到他的善了吗?你看到周围人的恶了吗?有一天我们回想一下马加爵是不是一个受害者? 管仲做生意很少分钱给合伙人,受到很多人指责,但是又有谁看到管仲的善了呢?谁又知道他还有一个80岁的老母要养呢? 这就是“深层结构”,我们看到结构的表象的时候,往往忘记了结构的实质。 这就是圣人们为什么告诉我们要多求反省自己,多思考别人的境遇和处境。 一棵罪大恶极的树倒下了,大家都在拍手称赞。但有一天你去把地刨开,你会发现原来树的底下原来有很多善良的根。 我又想起了渤文去香港前要走的时候,我们也谈了很久,我们也谈了很多问题,包括教育。 什么是教育? 渤文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对教育理解得很深刻。 很多老师都在意一颗种子是否马上发芽,是否马上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渤文给了我他的观点。 教育其实是不要太在意结果的,就像春风化雨,春风和雨来的时候就没想过带来的结果,有的树发芽了,有的树暂时没发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天你会发现在树的底下多了一些善和智慧的根条,这就够了,这就是教育。
23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天安门自焚事件十周年之际访“法轮功”受害者郝惠君、陈果母女
xupeiyang 2011-1-20 19:55
新华网郑州1月20日电 题: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天安门自焚事件十周年之际访“法轮功”受害者郝惠君、陈果母女 新华社记者 1月20日,二十四节气中“大寒”的第一天。河南开封。室外温度零下6摄氏度。 中国关爱协会的工作人员与记者一起走进十年前“1·23”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受害者郝惠君、陈果母女的住所。 母女俩住在一个独立的庭院里,院子很清静。在大概30平方米的客厅里,摆着沙发、茶几、电视、床和柜式空调等家具。由于天气冷、房间大,屋里开着好几个电暖气。母亲郝惠君站在门口迎接来访者,陈果则坐在电暖气旁取暖。 眼前的郝惠君,由于重度烧伤,面容全毁。从侧面看,她的脸更像一张面具,一个小洞,是眼睛;下面两个小洞,是鼻子;嘴就用两排牙齿替代了。即便如此,58岁的郝惠君还是坚持坐在那里,礼貌地招呼客人入座,交谈。 尽管不忍再揭伤疤,十年前的那一幕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重新提起。2001年1月23日14时41分,农历除夕。当中国人正准备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时,7名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法轮功”痴迷者轻信李洪志“放下生死”“升天”“圆满”的蛊惑,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造成了2人死亡、3人严重烧伤的后果,世界为之震惊。 作为自焚事件的受害者之一,郝惠君坦诚地诉说了她的感受。 “我们母女俩练习‘法轮功’,不但自己把自己毁了,还给国家、社会造成了那么大的影响,政府却依然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请护工,每月发放生活费。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停了一会,郝惠君接着说:“政府给我们请了心理矫治的大夫、专家,给我们开药、治疗。” 一旁关爱协会的大姐说:“你们也是受害者,你们已经坚定地离开邪教组织。希望你们能继续勇敢地面对现实的生活,能够为自己的康复、为社会做点事情。” “是,我最近想看看孔子、孟子的书,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政府给果果(陈果)还买了电脑,让她学习。” 虽然受没有嘴唇的影响,郝惠君的声音听起来仍很清晰,表达也很理性,让人难以把这个河南大学艺术系毕业的高材生“法轮功”自焚的极端行为联系起来。 “我对这件事非常后悔。当时就是到了痴迷状态,人到了那个程度,就不能控制自己,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 “我们母女俩练习‘法轮功’,把自己全毁了,给国家、给亲人带来巨大的干扰和无尽的痛苦。请转告那些还在练习的人,一定要理智,不要偏激。” 听到这里,陈果站起身走出去了。 谈起母女俩的关系,郝惠君说:“果果有时状态很不好,会摔东西、不吃饭、整夜坐在床上不睡觉……”说到这里,郝惠君抬起残疾的小臂“拿”起搭在沙发靠背上的一块布,擦了擦眼角、鼻子和嘴。 郝惠君曾是河南开封市回民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这位有着艺术修养的母亲无疑对女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从小就显示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陈果5岁就开始拜师学习琵琶,1993年就被选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曾被学校推荐参加过中央电视台银河艺术团赴新加坡的访问演出。1999年她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摆在她面前的,是一条可以想象的充满阳光的道路。然而,同样是在母亲的选择和影响下,陈果随母亲开始练习“法轮功”,最终走上天安门广场,把她们的人生“烧”得面目全非。 陈果有时会怨恨母亲。她不理母亲、顶嘴吵架甚至推搡她。据郝惠君的妹妹介绍,姐姐对女儿始终有负罪感,精神上特别痛苦。“姐姐一直是个单纯善良的人,做事认真投入。也正因为如此,她痴迷‘法轮功’时,认为这是最好的东西,也想把它给女儿。” 记者找到陈果,送给她两张CD唱片。她接过来瞟了一眼,放在桌上。 “你喜欢音乐吧,有空的时候可以听听。” “是《天堂鸟》吧。”她看到并记住了唱片的名字:“里面是歌吗?” 那张烧得和母亲一样惨不忍睹的脸上,居然有了一丝好奇。 她身旁铺着的被子套着浅蓝色的被套,上面的几个红色字体格外醒目:“中央音乐学院学生 公寓 ,01-797。”十年了,陈果还一直保留着这个被套。 病痛、绝望、内疚、负罪,难以想象,这对母女自焚后的3000多个日夜是怎么熬过来的。十年前的那一刻,好像是一把利剑,把这对母女的人生划成阴阳两面。即使有帮助、有关爱,她们也永远无法回到从前。 十年了,“法轮功”邪教似乎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但对有些人来说,比如那1000多个因练习“法轮功”而致死、致伤的人及他们的亲人、朋友,它所带来的伤害不是十年可以抹平的,甚至随着岁月的积淀而越发深重。 离开时,郝惠君坚持把客人送到大门口,举起胳膊告别。寒风中,那张脸、那没手的胳膊、那飘舞的白发让人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绿色保险制度别成为中看不中用
simonjo828 2008-11-18 18:02
  近日,环境保护部以一个全国性的工作会议的形式再次力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行,就是将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任务通过市场机制分摊或转移给保险机构,环保部门承担的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管理方式方法。   所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使被保险人(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或个人)把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可以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环境污染受害者又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被许多国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机制。事实上,环境责任保险除了对致害人(被保险人)导致第三人的生命或财产损失等进行合理的补偿,维护受害者利益外,更主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一种为了环保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与执行的预防损失制度,使保险作用体现在被保险人主动预防和堵塞环境安全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灾害发生等方面上。   可见,从预防环境污染损失这个角度来说,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当前我国面临金融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往往容易导致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而忽视环境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有利于我们在环境治理方式上由行政方式向市场转变,由单一方式向多种手段转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达到108起,平均每两个工作日一起。潘岳表示,污染事故发生后,由于善后处理没有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没有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这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买单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迫在眉睫。   不过,对于这项制度所能产生的效果我们也不能过早乐观。除了一贯的地方保护之外,最要命的是这个环境保护责任险,竟然不是强制责任险。未来可预见的前景只能是:没有哪个保险公司愿意为此承担与这些受保护的高污染企业去谈判的责任。中国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几年惨痛经历中已经总结了教训,谁与政府对着干,都不行,哪怕是地方政府。因此,保险公司只要想到未来环境事故可能的巨额损失,以及定损的困难,谈判的苦恼,都将义无反顾地避开这一市场。对于保险公司更困难的在于,一旦它们承接来自环境事故的巨额风险,它们也没有任何渠道可将这些风险分散,更在加强这些风险的管理方面,基本上无能为力。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真的没有办法吗?【转载】
haoxiaowei07 2008-11-14 20:22
摘自: http://www.5xue.com/modules/wordpress/?p=1631 作者: 陆晓娅 出版第三套青春热线丛书时,我们把关于校园的一本起名为《校园忙与茫》,因为曾经听到很多大学生说,在学校里整天忙得像没头苍蝇,到了期末却感到心里空空的,好像忙了半天没有多少收获。 最近有个大学一年级的朋友说,他忙得快崩溃了。问他忙些什么,他说功课是一定要学好的,还要参加很多的校园活动。比如,学校要举办合唱比赛,他被选中了,要花很多时间的排练;学生会有很多的工作要有他来承担,包括自己职责内的,也包括很多本来应该由别人完成别人却没有完成的;还有社团活动,他已经放弃很多了,不能再放弃;还有老师交待下来的事情,也没有办法推掉总之,他很像一只八爪鱼,很费力地想把手边的一切都抓住。 问他:忙得快乐吗? 他摇摇头说,不快乐。 但是没办法啊,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也不想这么忙! 听上去他已然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可以任由他人主宰自己的行动,甚至让不同的他人把自己撕扯得支离破碎。 但真的没有办法吗? 心理咨询家米杉先生曾说:一般而言,人们谈论他们的外部境况,那些对他们来说是问题的事情或人无论是怎样的烦恼或痛苦,那里一定存在着受害者的意识。 当人们说我没有办法时,那潜台词是:我不能对我目前的状况负责,我的痛苦和麻烦不是我造成的,所以我也不能改变。 这就是受害者意识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不需承担责任的位置上,内心感到无力和无助。 然而,没有办法不是人生的真相。无论何时,人总是在不断地面对选择,或者说,面对同样的情境,人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可能性。人们也许不能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社区和家庭,但是可以选择对自己国家、社区和家庭的态度;人们也许不能选择一生没有痛苦和麻烦,但是可以选择用什么姿态和方法与它们相处;人们也许不能选择不死,但死亡来临时人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 所以萨特说存在即选择。 既然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就别再说没有办法。我们要做的是把注意力从外部转回到内心,问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为什么我会让这么多事情找上我?为什么我总是要承担不该我承担的事情?为什么对我来说学会说NO那么难?对我而言什么最重要,是不能放弃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放弃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把什么都抓在手里是我生活的模式吗?它怎么形成的?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模式我在满足自己哪些需要? 当你不再说没有办法时,你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觉察生命的状态,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时生命的自主性和生活的主动权就回到了你的手里,你知道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时你也会自己的选择承担可能的后果。你为自己的生命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你在不再受害者,而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