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中国某些主流媒体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
热度 3 lovelysp 2011-3-29 19:32
老实说,日本地震是件大事,但是他们的老百姓能不能喝上水关中国人民个鸟事,每天某新闻频道第一件事就是报道这些垃圾。直到把老百姓吓得去抢盐了也不知道 停。利比亚人民卖石油的那点钱已经足够支撑他们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政府军和反对派之间的战争也是富人吃饱了的游戏,不是我等房奴堵在大街上 准备去上班应该关心的,但是这些洋垃圾你想躲都躲不开,天天都是头版轰炸。 坦白讲,我更愿意听到我们这个城市建设又有什么新规划,用纳税人的钱能不能建个新公园,让孩子们骑车也有个玩耍的地方。房价为什么天天谈论的是涨价和降 价,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出来说我们应该合理定价呢。只有合理定价了,开发商也愿意挣个安心钱,老百姓住上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的一个安身之所再关心日本人民的 生活不迟。药家鑫的事基本就不让讨论,专等法官判个遗臭万年的结局。我们的新闻媒体难道不应该关心这些与我们生活更近一点的事吗,记者们难道就不想弄清楚 瘦肉精究竟是怎么来的,吃着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同情着曾经侵略我们的人的那点灾情,难道真的很快乐么? 飞速发展的中国,伴随着很多的变化,好的变化,坏的变化。希望我们的主流媒体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和良心,多关心和讨论我们身边的事,自己的事,推动这个社会良性发展,而不是掩耳盗铃,左右言它。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卡扎菲已失守家乡
xupeiyang 2011-3-29 10:35
借助多国部队战机轰炸,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快速向西部推进,重新占领东部石油重镇布雷加港、拉斯拉努夫和本贾瓦德,这就意味着利比亚反对派掌握了该国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石油资源。 http://news.qq.com/a/20110329/000324.htm
个人分类: 军事科学|1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比亚
metanb 2011-3-28 21:19
阴极而阳。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下屠刀——致美英法列强
热度 6 yangyongtian 2011-3-28 17:30
西方仨老大, 横蛮美英法。 百年侵略贼, 又把新罪加。 挟持联合国, 空袭利比亚。 主机不得飞, 敌机飞且炸。 明明是侵权, 愣说反讹诈。 人家兄弟斗, 横来拉偏架。 扶持走狗族, 皆为抢石化。 导弹伤平民, 行为越权辖。 奉劝侵略者, 屠刀快放下。 当年九一一, 咎由自称大。 果然不听劝, 提访头搬家。 世界要和谐, 彼此要自洽。 善有善报时, 恶行定招打。 切莫充宪兵, 别再妄称大!
个人分类: 感怀|250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现在是卡扎菲向世界宣布放弃权力的最好时机
热度 8 lin602 2011-3-28 10:53
今天看早新闻,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已经控制了许多油田及许多区域,如果照此打下去,卡扎菲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如果卡扎菲在反政府武装的人手里,凶多吉少。 如果现在卡扎菲向世界宣布,放弃权力,到第三国流亡,过着平民生活,可能会有点结果的。因为现在继续打,政府武装加平民还要大量死亡。即使西方国家要让卡死,但迫于世界压力,可能会有点让步的。 但这个时间不长,就这几天了,说不定就一、二天,三、四天了。如果反政府武装再强大,占的地方再多点,他就走不掉了,西方有意‘讨论、讨论’,拖点时间,他就完蛋了。 利比亚事件,打开了世界‘潘多拉的盒子’。谁不顺眼,小心点。
1864 次阅读|8 个评论
如果真有外星人来攻击地球,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热度 9 wangxh 2011-3-27 23:14
今晚看了一个电影《洛杉矶之战》,补上三八的欠债。 电影当然很无聊,鄙人看到三分之二处,还小憩一会儿,虽然模拟战争场面和音效不亚于海湾战争、也不亚于最近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 不过鄙人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真有外星人来攻击地球,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中国的俗语说得好:家不和外人欺!中国每一次遭受外族入侵时,都是“家不和之多事之秋”。既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把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尤其是当灾难来临之际。 因此, 如果真有外星人来攻击地球,世界各国人民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星人的进攻 ,假如外星人妄图入侵地球时。当然,像外族入侵时一样,也许到时候会出现许多- 地奸 (相当于“汉奸”)!
个人分类: 社会|338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北约-毁灭利比亚美丽新娘的撒旦
热度 2 冯用军 2011-3-27 21:41
北约-毁灭利比亚美丽新娘的撒旦
曾经的利比亚,横跨东西交流的中间地带,犹如一位美丽的新娘。如今,残暴、野蛮的北约的入侵,利比亚正逐渐丧失她对自己女人、孩子、老人的保护,犹如圣经中罪恶的魔怪撒旦,让美丽的利比亚大地满目苍夷、生灵涂炭,打着保护平民的口号却去屠杀更多平民,这就是北约,目前,他看上了谁,谁可能就会倒霉。
个人分类: WCD世界发展研究中心|2774 次阅读|6 个评论
警惕西方新老殖民主义在利比亚推行新干涉主义
热度 8 黄安年 2011-3-27 20:54
警惕西方新老殖民主义在利比亚推行新干涉主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3 月 27 日发布 自 3 月 19 日以来,我们看到法、英、美等新老殖民主义国家在利比亚推行彻头彻尾的新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他们不仅打着维护人权,“人权高于主权论”、“捍卫人类普遍的价值观”的旗号 , 维护他们在利比亚和中东北非的油权。而且打着贯彻安理会决议的旗号,公然出兵利比亚,企图用武力来推翻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并且公开号召运用武力将一个国家的合法领导人赶下台,他们运用最新式的武器来残害利比亚的老百姓却恬不知耻地将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说成是维护利比亚的“人权”,他们需要的是适合新老殖民主义国家控制利比亚石油利益的人权,而凡是不符合他们需求的则统统成了反人权。从 3 月 19 日以来的几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权”?看到当年殖民主义和今天的新殖民主义在“人权”和“主权”问题上有什么共同之点和不同之处。 对于西方国家这样的新干涉主义,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讲:“不”! 附报道 : ************** 新干涉主义 百科名片 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以科索沃危机为契机,新干涉主义正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抬头。它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模式,日益显示出对国际关系的危害。而且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推动下,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完备,在行动上日渐机制化、制度化、模是化。 目录 大理论支点 大理论支点   新干涉主义的两大理论支点或曰两大借口更具有迷惑性。其一是“人权高于主权论”。新干涉主义在人权和主权关系上大做文章,提出什么“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论”、“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大力鼓吹所谓“人权外交”和“道德贸易”。其二是“捍卫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公开宣扬什么人道主义、民主与法治是西方共同的价值观,维护西方价值观与“被压迫民族”权利符合西方战略利益。英国首相布莱尔声称“我们不是为土地而战,而是为价值观而战”,各国可以高举人道旗帜介入主权国家事务。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声称要为在世界范围内停止民族清洗而进行干预。但历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每一次扩张和侵略都笼罩着美好的光环,都是要把“欧洲之光”带到“黑暗”的非洲和亚洲。西方鼓吹新干涉主义,挑战和否定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生存权和发展权;西方以“人类普遍的价值观”为由,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强制推行符合西方利益的西方模式。    新干涉主义模式不仅撇开联合国,而且在联合国内也有人为其鼓吹抬轿。科索沃危机的处理是新干涉主义的最新试验。意大利总理达莱马说,如果联合国无法行动,就需要建立能够维护和平、能够制止屠杀的“由民主国家组织的国际组织”取代联合国。一些联合国的重要官员在科索沃危机前后不但没有批评西方撇开联合国的行径,而且还为西方辩护、鼓气,跟着西方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甚至还说什么“联合国作为一个机构一直把人权置于每项工作的中心地位”。但二战前,国联的失败给全世界带来的教训告诫世人:如今如果没有联合国,这个世界将会有更多的动荡与混乱、霸权与强权,世界将没有秩序可言,也将没有和平与安全可言。    " 新干涉主义 " 是冷战后时期发展出来、并仍在演变着的一种帝国主义扩张模式,它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 " 社会帝国主义 " 有相似的内容:它致力于输出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念,向全世界推行全球化、市场开放、西方模式多党选举的 " 套餐 " ,主张西方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实行 " 开明 " 殖民主义。它的产生取决于三个主要条件,那就是:全世界范围内反帝反殖运动的低落和瓦解、以及西方统治层全球化战略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及是西方国家的国内政治条件,这最后一点也是本文所最关注的,特别是 " 新干涉主义 " 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内部左派政治力量的蜕变的关系。   让我们先来考察几个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事件: 向海地出兵   一、一九九四年十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下达了向海地出兵的决定,其目的是更换海地的政府。这个决定,是在美国国会里由黑人众参议员组成的 " 黑人团体 " ( Black Caucus )的督促下做出的。 " 黑人团体 " 是美国国会内部的左派力量,经常推动有利于美国黑人利益的立法和其他有进步倾向的立法。克林顿侵略海地、强行更换海地政府的政策,也受到了美国的一些 " 进步团体 " 的支持。他们认为,美国过去一向通过军事干涉支持世界上的独裁专制政府,现在冷战结束了,轮到美国以实际行动赎回它的罪过的时候了,那就是以其强大无敌的军事实力来为世界做些好事,比如在世界各地执行一些 " 开明 " 的军事干涉,更换第三世界的独裁政府,把 " 人权、民主 " 带给第三世界人民。出兵海地就被一些 " 进步人士 " 认为是这种 " 开明 " 军事干涉的首次实践,而由曾在越战中逃避兵役、参加过反战活动的克林顿来执行这次 " 开明 " 侵略,其象征意义更加明确了。形成强烈对照的是,美国政治的传统右翼人士(坚决反共、支持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干涉),对这次 " 与美国切身利益毫无关系 " 的军事干涉,表示强烈反对。 引渡皮诺切特   二、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六日,英国政府逮捕了在英国治病的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英国议会上院兼最高法院又于十一月二十五日裁定西方国家有权引渡和审判皮诺切特。智利政府对这种违反外交豁免权和侵犯智利司法主权的作法表示抗议。然而,西方媒体和大多数西方 " 左派 " 人士欢呼英国政府的举动,认为这是西方为过去扶植皮诺切特军人独裁政府的罪过所作的补救。更有一些人指出,从美国侵略巴拿马捉拿诺尔列加到英国逮捕皮诺切特,为今后西方国家名正言顺地逮捕、审判 " 第三世界的独裁者 " 建立了先例和程序。 停止轰炸南联盟   三、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三日,德国绿党代表大会在严重分裂的情况下投票否决了要求北约无条件立即停止轰炸南联盟的决议。假如这个决议通过,将导致施罗德联合政府的瓦解。属于绿党的外交部长费舍一直是轰炸南联盟的积极支持者。费舍认为由于科索沃的特殊情况,北约即使没有联合国的批准,也必须执行轰炸行动。费舍在六十年代是激进左派学生运动的参加者;现在,他认为北约应担当起维护其他国家人权的义务,他毫不掩盖对南联盟总统和中国领导人的厌恶之情。 角色确定   新干涉主义找到了得以推行的工具。二战后各种模式的干涉主义在具体实施时依靠的往往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力量。而以科索沃危机的处理为标志,新干涉主义试图将北约和西方七国为核心作为其推行霸权的强有力工具,并试图将其模式化、制度化。美国力图将北约作为推行其全球霸权、充当世界警察的军事工具。经过 4 月的华盛顿会议,北约的这种角色基本已经确定。 http://baike.baidu.com/view/362365.htm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1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北约对利比亚:壮汉打小孩?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1-3-27 18:51
  关于北约诸国对利比亚,有的同学做如下比喻:   几个肌肉男闲极无聊,出门殴打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孩!      当年(1992年?)联军打伊拉克的时候也有人这么比喻,他们也不看看当时为什么打伊拉克,不就是因为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嘛。   让俺说,这次打得好!谁让你欺负胳膊不够粗的小弟弟来着,据说在伊拉克打科威特的时候,新加坡人组织的游行最为厉害!对于伊拉克的无耻做法反对的喊声也很高!从中可以看到身为小国的悲哀。   这次的北约打利比亚,其实多简单一点事呀,因为 这个小孩是个很坏的小孩,经常欺负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此时当然需要肌肉男来主持正义!   至于你说当年萨科齐还在巴黎欢迎了卡扎菲呢,那应该怪当时的萨科齐不够正义,空担了肌肉男的虚名。现在,即便他为了明年的选举,也正常,为了选举做点好事,我看应该把总统任期再缩短点,好让大家为了当老大再多做点好事。   或者,你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家长,经常在家里不是打老婆就是打孩子,而且每每都是往死里打,此时,公安局法院啥的就当然有权利来干涉。否则,你随意打死人,无所谓,说这是你家的内政,外人只能表示人道主义同情,通过外交渠道去说一声,老兄,你别这样啦,别这样啦,如此等等。对此等流氓家长,这等呼吁有个屁用!还是关到监狱里或者干脆把他痛打一顿比较有效,并杀鸡给猴看,让其他拳头痒痒的家长也注意点。   此外,还有那种说“大国打伊拉克、利比亚都是为了石油”或者“为了XX”的利益说,即便后面或者很远的未来会有利益,不过这种说法也有荒唐之处,按照这个理论推而广之,可以有如下的推论:   打越南是为了香蕉,支持越南是为了甘蔗;   打朝鲜是为了泡菜,支援朝鲜是为了裙带菜;   封锁古巴是为了雪茄,顺带抢个军帽戴戴;   打阿富汗的塔利班是为了抢山羊,顺便抢个白色的头巾在脑袋上面围围;   打俄罗斯一定是为了喝喝伏特加并娶个俄国美女;   打进德国是为了抢啤酒和欣赏巴赫;   给日本扔俩原子弹当然是为了吃到正宗的醋鱼饭团和寿司,或者干脆就是为了享受享受地震带来的摇篮感觉;   要是高鼻子的鬼子们有一天打中国,那多半是因为一直不让他们入党,他们觉得委屈!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然也是编造出来的,反应的是民心而已:   一个老妇人在的黎波里(利比亚首都)的银行取钱,队列分男女两行,她排在男人的那一行,男人们说她应该排到另一行去。   她问:“为什么?”   男人说:“女性都应该排在那边。”   她大声回答说:“利比亚所有的男人现在都在班加西(反政府武装所在地)呢,这里没有男人!”   现场立刻鸦雀无声。
个人分类: 新西游记|3044 次阅读|16 个评论
成长的烦恼-你所不知道的卡扎菲
冯用军 2011-3-27 15:11
利比亚的内战,西方联军的空袭,还有那些关于卡扎菲的“边角新闻”,遥远的地中海国度出现的战火强烈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卡扎菲的“生死”似乎也在进一步诱惑着我们的猎奇心理。 “石油阴谋论”和“政治阴谋论”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敏感神经,所有的中国人更多的关注的是,利比亚发生的一切是否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具体说来,如果仅仅是一夜醒来之后,我们再去同样一个加油站的时候,计价牌上的数字会不会又向上爬升了好几格。 然而今天,我不想带领大家继续玩这种“数字游戏”,就像股市的阴晴不定一样,利比亚的政治游戏中最有趣味的地方在于卡扎菲本人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与西方世界的“爱恨情仇”。一个执掌着利比亚的国家权力长达数十年的铁杆人物,一个曾经无数次成为西方的眼中钉,转而又无数次成为欧洲和白宫座上宾的传奇人物,这本身就是“利比亚故事”最大的看点 相信大多数人都对这个喝着骆驼奶,住着帐篷的“平民总统”十分的好奇。这个来自利比亚民间底层,没有任何贵族血统,甚至连学历都“非常特殊”的穷家小子一跃成为“2011年度全球战略风云人物”(这是我自己给卡扎菲封的称号,相信他本人得知这个异域殊荣之后,应该不会对此有太大的意见),这到底是利比亚的特殊性,还是卡扎菲本人的特殊性?卡扎菲的成长经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在北非的去殖民化浪潮的推动下,昏庸的国王和那些同样遭人唾弃的军政分子,以及愤怒的民众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尉级军官通过自己雄辩的口才,迅速的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 “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更多的打下了“卡扎菲的烙印”,这个国家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也拥有最为“专制的统治方式”,卡扎菲的一句话可以迅速的改变利比亚在全球的形象——利比亚要么是遭人唾弃的恐怖主义滋生地,要么一夜之间变成全球反恐最为得力的战斗堡垒。卡扎菲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着利比亚的地缘归属,利比亚曾经一度在阿拉伯世界里拥有极高的威望,因为相比那些“自私自利”的“伪君子国家”,利比亚对于巴勒斯坦兄弟无私而坚决的帮助,一度让利比亚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然而,同样是因为巴勒斯坦问题,当阿拉法特和拉宾握手的那一刻,卡扎菲可以迅速变脸,撇下整个阿拉伯世界,将利比亚融入到非洲的政治版图中来,事实上卡扎菲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卡扎菲性格上的奇特可以说举世无双,如果硬要在全球范围内找一个跟卡扎菲性格相近的政治人物,那么就只能是委瑞内拉总统查韦斯了。这两个人的性格还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凭借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指导夺得国家政权,同样是能说善辩,同样是喜欢在全球“拉帮结派”,同样是依靠着石油财富牢牢的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卡扎菲的能源牌主要是针对的是中西欧国家,而查韦斯的石油武器则主要用在美国身上,同样是分分合合的战略游戏,这两人身上的共同点可以让我们清晰的了解这些政治人物在未来到底在哪里? 查韦斯既没有被国内的反对派拉下台,也没有被美国“斩草除根”,我们同样以此类推的判断卡扎菲的命运恐怕不会是“第二个米洛舍维奇”。奥巴马既然当着全球的面拍胸脯保证,美国并不想要卡扎菲的性命,那么卡扎菲自然也不会成为“第二个萨达姆”,利比亚国内的反对派对外宣称只想将卡扎菲送上审判台,而不想让其“死于非命”这样简单。如此看来,西方的空袭顶多是做做样子,吓一吓这个总是“自以为是”的“疯子”。而事实上,卡扎菲在政治上绝对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吃硬不吃软”已经屡次在卡扎菲身上得到了印证。当年洛克比空难之后,面对西方世界的舆论轰炸,卡扎菲俨然成为了一个“在舌尖上跳舞的斗士”,任何的指责对于卡扎菲来说都是不屑一顾的。而当美国真的让萨达姆成为阶下囚的时候,卡扎菲立刻慌了手脚,他迅速的和核武器“划清界限”,还主动对英国进行空难赔偿,这无疑说明,相比于卡扎菲的商业头脑,卡扎菲的政治勇气显然不如“萨达姆兄弟”。 需要说明的是,从卡扎菲的性格分析看来,我更倾向定义其为“政治商人”,既然是商人,那么自然是和气生财,因此再要有人说,有人会对卡扎菲痛下“杀手”,我都会对此嗤之以鼻。有谁会在生意场上绑架杀人呢,除非这人是强盗,目前看来,英法还不具备“强盗的潜质”,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在拿到钱之后再“毁尸灭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http://www.gf.com.cn/cms/newsContent.jsp?docId=790442 核心提示: 卡扎菲的童年是在故乡的戈壁沙漠和帐篷中度过的。艰苦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卡扎菲靠父亲的放牧所得为生,生活非常简朴,有人说卡扎菲是靠喝骆驼奶、吃阿拉伯大饼长大的。他从小就在父母身边转,并逐渐帮双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文摘自《中东风云人物》 作者:时延春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卡扎菲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也是非洲、中东地区极有影响力的一位领袖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利比亚人对他顶礼膜拜,尊崇至极,称他为导师、统帅、领袖、革命志士、伟大骑士、“九·一”革命领导人、利比亚救世主、“世界第三理论”奠基人、“绿色革命”旗手、民众国创始人、沙漠雄狮、阿拉伯雄鹰、非洲勇士、伊斯兰圣徒、穆斯林革命家等等,不一而足。有的西方国家骂他是“恐怖公司”老板、“魔鬼”,美国骂他是“无赖国家”头目。当年利比亚与埃及互相攻击时,卡扎菲骂萨达特是“叛徒”,萨达特则骂卡扎菲是“疯子”。还有人称他为“不定向导弹”。尽管世人对他毁誉不一,褒贬迥异,但在国际政坛上,他被公认为是一位谜一般引人注目的领袖人物。 1982年10月卡扎菲访华,与邓小平举行会见,我作为主要译员参加了他访华的接待工作,与他接触的机会较多。1992—1995年,我在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担任政务参赞,曾数次见到他,并通过新闻媒体关注他的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我对他的了解。在中国人中,我是与他直接交往较多的人物之一。 卡扎菲的成长 卡扎菲全名叫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生于利比亚海滨城市锡尔特以南30公里一个贝都因牧民家庭,卡达法部落人。卡达法部落是个小部落,部落人家散居在戈壁沙漠中。这是一片灰色的原野,既有岩石也有灌木丛。该部落居民多为贝都因人,以放牧骆驼和牛羊为主,居住在一个个帐篷中。 卡达法部落的称谓系由柏柏尔文字转化而来,这有其历史背景。柏柏尔人为利比亚土著民族。但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进入利比亚战胜柏柏尔人后,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后来,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逐渐相互同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卡达法的名称就是阿拉伯文和柏柏尔文融合的产物,卡达法部落中的部落民也是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混杂繁衍的产物。据史料记载,征服利比亚的阿拉伯人多来自也门,他们中的一部分官兵在利比亚定居下来,其中有的人就辗转到锡尔特以南地区,逐渐形成卡达法部落。我在利比亚工作期间,就曾听过卡扎菲在一次报告中提到此事。他说,假如利比亚一切水源枯竭,我将回到也门去。我也曾问过卡达法部落的人和利比亚学者,他们均称卡达法部落的根在也门。 卡扎菲的父亲叫穆罕默德,其母叫阿依莎,两人都是贫穷的贝都因人,也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卡扎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是惟一的男孩。尽管家中贫寒,但卡扎菲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卡扎菲有三个姐姐,其中一个姐姐死于癌症,另一个姐姐与当地人结婚,第三个姐姐嫁给了麦萨奥德·哈费兹,此人后来曾担任过费赞省的总督。 卡扎菲的童年是在故乡的戈壁沙漠和帐篷中度过的。艰苦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卡扎菲靠父亲的放牧所得为生,生活非常简朴,有人说卡扎菲是靠喝骆驼奶、吃阿拉伯大饼长大的。他从小就在父母身边转,并逐渐帮双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艰苦环境中的部落生活显得十分枯燥无味,根本谈不上文化娱乐活动。童年时代的卡扎菲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大人讲故事。卡扎菲的双亲和邻居经常给卡扎菲及其小伙伴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包括贝都因人的传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利比亚的历史,外国对利比亚的入侵,阿拉伯和利比亚出现的英雄人物,部落中的轶事趣谈,孩子们爱听的神话故事等。 利比亚民族英雄奥马尔·穆赫塔尔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了卡扎菲的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崩溃,意大利于1912年10月占领利比亚,取代土耳其控制利比亚,并将利比亚变为意大利的殖民地,激起利比亚人民的反抗。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头目墨索里尼上台后,提出了赤裸裸的帝国主义侵略纲领,向利比亚发动大规模攻势,以图全面控制利比亚。利比亚人民为反对意大利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斗争,其中以奥马尔·穆赫塔尔领导的抗意游击队最为驰名。奥马尔·穆赫塔尔原为一名中学教员,在利比亚人民反意斗争的浪潮推动下,他弃教从戎参加了武装斗争。他在战斗中成长,成为由数千人组成的游击队武装的领导人。他领导的这支游击队主要成员是游牧民,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屡屡重创意大利殖民军。意大利殖民军采取铁血政策,残酷镇压利比亚游击队,致使利比亚游击队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利比亚民族主义领导人陆续遭杀害或被俘。奥马尔·穆赫塔尔在困境中坚持斗争。1931年9月11日他在绿山地区的一次战斗中落马倒地,陷入敌军重围,负伤被俘。他在敌牢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最后在两万多名利比亚群众面前被意大利法西斯处以绞刑。奥马尔·穆赫塔尔被利比亚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和精神领袖。卡扎菲从小就对他崇拜不已,矢志长大后做一个奥马尔·穆赫塔尔式的人物。 卡扎菲长到入学年龄时,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父亲还是决定送他上学读书。卡扎菲进入锡尔特一所小学学习,当时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而且又是贝都因人,城里的孩子都称他为乡巴佬。他从上学一开始就感到了压力,但他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他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睡在清真寺的地板上。利比亚是伊斯兰国家,星期五作为周休日。每星期四放学后,卡扎菲步行约30公里回家,星期五下午又返回锡尔特。他在往返途中要穿过沙漠地区。这种长途跋涉使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体魄。 卡扎菲14岁时,他们一家人迁到西南部的费赞省塞卜哈居住。他父亲为当地部落酋长看护财产,他们一家住在塞卜哈城外两英里远的一处小房子里。卡扎菲进入塞卜哈中学读书。 中学阶段是卡扎菲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埃及电台“开罗之音”广播,努力增加对外界的了解,深入思考和探索一些重大问题。在这期间,对卡扎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演讲及其名著《革命哲学》,尤其是纳赛尔关于“自由军官组织”的论述深深镌刻在卡扎菲的脑海中,使卡扎菲在发动革命问题上学到了第一课。 卡扎菲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成为一位雄辩滔滔的鼓动者和学生领袖。他曾秘密组织学生团体,企图暗杀利比亚国王,并曾组织过支持埃及和纳赛尔总统反对以色列的示威游行。1961年10月,卡扎菲因组织反对解散埃及与叙利亚联盟的示威游行而被开除学籍。1961—1963年,卡扎菲转入利比亚沿海城市米苏腊塔高中部学习。他在这一阶段积极开展地下活动,精心筹建地下组织。他对参加该组织的成员提出的要求是:努力学习,按时祈祷,不许饮酒,不准打牌,不玩女人。中学时代的卡扎菲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人物。 在纳赛尔《革命哲学》的影响下,卡扎菲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决定走从军之路。1963年,他进入利比亚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1964年,他在军队中建立自由军官组织这一秘密团体,着手策划推翻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统治。1965年,卡扎菲从班加西军事学院毕业,获少尉军衔。1966年,他到英国比肯斯菲尔德装甲兵无线电通讯学校受训,学习装甲车的维修、信号和射击技术。半年的培训学习结束后,卡扎菲回利比亚担任通讯兵团上尉军官。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利比亚政府决定派卡扎菲带领一支先遣队前去支援埃及。但这场战争仅打了6天,卡扎菲一行刚到达利比亚、埃及边境,战争就停止了,卡扎菲决定返回。这场战争在阿拉伯国家中引起了巨大震动,利比亚人民对伊德里斯王朝的腐朽统治更加不满,人心思变。卡扎菲强烈意识到,在利比亚发动革命的客观条件日趋成熟,他决心加快采取行动的步伐。 1968年,利比亚国内形势急剧恶化。80岁高龄的伊德里斯国王多病缠身,无力理政,曾提出退位想法,但宫廷幕僚们以一时找不到合适继任人选为由,将其挽留在国王宝座上。宫廷大臣、军政高级官员借此机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巧取豪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黎民百姓生灵涂炭,怨声载道。当时的利比亚政局就像一堆干柴一样,一点即燃。 利比亚各派政治力量都清楚地看到,伊德里斯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王朝政权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据有关方面透露,当时至少有四个政治集团曾有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图谋。第一个集团是包括前首相巴库什在内的知识分子和军官集团,这个集团谋划过接管政权的计划,但因内部分歧而迟迟没有采取行动。第二个集团是以军队参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勒希为首的王室力量,他们企图获得国王首肯体面接管政权,如此招不成再采取行动。由于国王迟迟未公开表态,他们贻误了行动时机。第三个集团是以军队一名上校为首的军官集团,据说该集团得到伊拉克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采取行动。第四个集团便是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和骨干成员名不见经传,但为发动政变做好了充分准备。 卡扎菲所依靠的是两个支部的骨干力量。他在塞卜哈学习时,与阿卜杜·萨拉姆·贾卢德一道创立了第一支部,此后又建立了一系列的支部,统称“第一支部”系统。在此基础上,卡扎菲号召支部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创立自己的学习支部,称之为“第二支部”。按照卡扎菲亲自制定的条例,各个支部的成员彼此要互不相识;参加第二支部的成员需要卡扎菲亲自逐一审批。卡扎菲转到米苏腊塔学习后,又在这个城市建立了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他还创立了自由军官组织的外围组织,即民间组织,在工人、农民、教师、商人和文职人员中吸收民间组织的成员。卡扎菲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时,非常重视在军队中发展成员。他对发展对象逐个进行考察,搜集他们的材料,逐个审批。 卡扎菲为发动政变而进行的准备工作既精心又辛苦。他在谈到这段经历时说,为准备暴动,他们召开的会议越来越多,遇到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多。他们必须在节假日开会,通常在深夜开会。他们必须把会议地点选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有时不得不奔赴数百公里远的地方开会,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往往都很恶劣。有的会议时间较长,他们就在野外露宿。为了解决活动经费问题,他们决定自由军官组织的成员都必须交出自己的全部工资。卡扎菲对发动政变的每个细节都做了精心安排。他把自由军官组织的骨干力量分配到全国各地,每个兵营里都配备两名军官,负责搜集与发动政变有关的各种情报,其中包括武器储备,军官名单及其上级领导等等。 1969年初,自由军官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他们的组织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王室政权情报部门随时都可能侦破自由军官组织的计划,逮捕组织的领导成员。他们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发动名为“耶路撒冷行动”的军事政变。会后,卡扎菲即向自由军官组织成员发出第一次警报,要求他们核查对士兵、交通工具、武器和弹药的控制情况。当收到一切准备就绪的信号后,他把发动政变的日期确定为1969年3月21日。 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举事前夕,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获悉,埃及著名女歌唱家定于3月21日晚在班加西举办个人演唱音乐会。卡扎菲认为,这场音乐会将给他们的暴动带来诸多不便,第一,举办音乐会的音乐家是埃及女歌手乌姆·库尔舒姆。她是阿拉伯歌坛上最有影响的一位女歌手,在全体阿拉伯人看来,她是位音乐天才,是位传奇人物,颇受欢迎和尊重。在这一天晚上举事是一件极不得体的事,也是对乌姆·库尔舒姆极不尊重的事。第二,乌姆·库尔舒姆举办的这场音乐会是为巴勒斯坦法塔赫游击队举行的义演。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是所有阿拉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卡扎菲及其同事们对巴勒斯坦事业一直采取坚决支持立场,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巴勒斯坦事业的事。第三,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事先拟定了一份拘捕的王室政权高级人物名单,这份名单中的绝大多数人士将出席这场音乐会。按照惯例,这场音乐会可能要延续到次日凌晨,被拘捕人物的行踪不便掌握,这对拘捕他们造成许多困难。如在这种场合拘捕他们,也将造成不良影响。 卡扎菲再三斟酌,权衡利弊,决定推迟举事日期。卡扎菲把发动政变的日期改为3月24日,但他了解到,伊德里斯国王在这一天驾临班加西,王室和军队加强了警卫工作,从而增加了发动政变的困难。卡扎菲决定第二次推迟发动政变的时间,把政变时间定于6月5日。 政变前夕,自由军官组织的一些成员突然被通知调防,卡扎菲怀疑他们的政变计划可能泄密。此外,这一年的6月5日正值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3周年,卡扎菲担心官方可能举办纪念活动,给他们的活动带来不测因素。为防止意外,卡扎菲第三次推迟政变时间。 1969年7月,伊德里斯国王去土耳其和希腊度假消夏。8月,国王把利比亚上议院和下议院的领袖召到希腊首都雅典,交给他们一封信件,宣布退位。这一消息传到利比亚后,利比亚形势更加混乱,各种政治力量蠢蠢欲动。卡扎菲了解到,军队参谋长沙勒希兄弟领导的宫廷集团准备在9月4日之前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卡扎菲被通知于9月11日去英国接受第二次为期6个月的培训。 卡扎菲感到,发动政变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于是,他与贾卢德在的黎波里东南不远的塔尔胡纳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将政变时间确定为1969年9月1日凌晨2时30分。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决定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政权。政变前,卡扎菲对王室的军力部署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王室在班加西的兵力最强,因为国王卫队就驻扎在这里。这支卫队通常被称为昔兰尼加卫队,对国王忠贞不贰,且装备精良,能否顺利解决这支卫队便成为整个政变计划成败的关键。为此,卡扎菲决定留在班加西,委派他的助手穆萨·艾哈迈德突袭昔兰尼加卫队,委派他的另一名助手穆斯塔法·卡鲁比占领贝卡军营和广播电台。他派贾卢德去的黎波里,主持在首都的行动。此外,他还派自由军官组织的其他成员分赴其他地区同时分头行动。 总的说来,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卡扎菲采取的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整个政变过程中,仅在突袭昔兰尼加卫队时发生了小的冲突。穆萨·艾哈迈德率领的一队人马轻而易举地解除了卫队岗哨的武装,占领了军营。双方在一阵对射中,1人被打死,15人受伤,卫队司令在家中被擒,成为俘虏。其他地区的政变行动基本上没有遇到抵抗。名单上的宫廷要员和军政高官基本上被拘捕。王储听到枪声立即从宫中逃出,藏到游泳池里,他于次日被捕后,立即表示效忠新政权。 1969年9月1日清晨6时,的黎波里广播电台开始播放军乐曲,表明政变已经取得完全成功。6时30分,卡扎菲在班加西广播电台发布政变成功后的第一号公报。自由军官组织事前未曾想到准备公报,卡扎菲得到政变成功的消息后,立即取来一张纸,仓促写了公报提纲,其他内容是他在电台广播时即席加上的。 卡扎菲在公报中说:“伟大的利比亚人民,为了履行你们的自由意志,实现你们崇高的愿望,诚挚地响应你们不断提出的变革要求和为之而奋斗的渴望,倾听你们对发动革命和起义的激励,你们的武装部队已采取行动,推翻了反动、落后和腐朽的制度。这个腐朽的制度令人作呕和恐惧。你们英雄的军队一举摧毁了这些偶像,从而结束了漫漫长夜,即从土耳其的统治到意大利的暴虐,然后是反动政权的时代,这是贪污腐败、裙带关系、背信卖国的时代。”卡扎菲宣布,一个新的利比亚诞生了,这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由共和国,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出于安全和稳定政局的考虑,在政变成功后一周左右,卡扎菲没有宣布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宣布自由军官组织中其他成员的名字。一周以后,利比亚公布了由12人组成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革命指挥委员会的人员名单。此后,卡扎菲及其政变的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这场政变被称为“九·一”革命。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车之鉴-卡扎菲利比亚给中国的三个教训
热度 1 冯用军 2011-3-27 15:07
转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31881.shtml 第一个教训是,这个世界实际仍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在深入研究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革的规律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但是,国家的产生也代表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告别了混乱状态中的动物社会,毕竟国家在代表阶级统治的同时也提供了秩序这一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产品。相对于国内社会,国际社会却没有任何共同政治权威、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维护共同体的暴力机器。国际社会仍旧是原始的混乱的,与动物世界本质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大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联合国与曾经的国际联盟,充其量只是世界大国力量平衡的工具,而在世界大国力量天平失衡之后,即便这样的工具也仅仅剩下形式上的意义。以联合国的名义或许可以获得更多的道义力量,但是,抛弃联合国的单边主义却也一样是道义的,毕竟,力量没有道义或邪恶之分,而强权似乎就是公理和正义。3月17日的联合1973号决议中, “采取除派遣地面部队以外的任何必要措施”,恰恰提供了无政府状态下的世界大国执行公理的合法借口。在这样一个道义的借口下,美国政府3月19日公开向利比亚军队提出“四点要求”,即必须立即停火,必须停止包围驻守班加西(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的反对派,必须恢复供应水电和天然气,以及必须允许利比亚人民接受人道主义救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要为政治服务。利比亚最大的政治是石油为核心的资源政治,而卡扎菲将石油合同分散承包给美英中印埃等国则是最不讲政治的表现。无政府状态世界下的卡扎菲的利比亚,永远只有被执行政治的权利,没有自主选择政治的权利。 第二个教训是,军事力量代表的国家硬实力才是保证国家利益的真正高效手段。卡扎菲名副其实的当了一回中国的老师,让中国又一次领略到了国际政治的残酷性和非道德性。即便美英法等国对卡扎菲公开表达不满甚至准备推翻卡扎菲,卡扎菲却绝对不敢公然撕毁利比亚与西方石油公司的合同。中国则不同。3月10日,利比亚突然不加以任何解释取消了向中国供应的200万桶石油,而中国购买公司的油船已经到位利比亚。卡扎菲迁怒于中国,理由或许为安理会1970号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更深层次的理由则为卡扎菲可以放心的蔑视中国。卡扎菲卖石油给中国是中国有求于利比亚是中国需要感激利比亚,而卡扎菲卖石油给西方则是不得不卖则是利比亚求安于西方。国际政治的潜规则同样还是西方的利益加实力的政治规则,只不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最适用于无政府状态中的国际政治。在国际政治中,保护利益的手段必须是军事力量为主体的硬实力,绝非经济依赖或道德说教或历史情感或法律法规,不然,贸易合同和资本投资往往遭遇政治风险迅速失效。 第三个教训是,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国家的军事能力建设。卡扎菲在1969年军事政变上台以来,其领导的利比亚积极向前苏联靠拢,因此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大幅下落。美国总统里根曾形容卡扎菲是一条用“恐怖统治”威胁全球安全的“疯狗”,利比亚更是被美国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进行制裁。2003年,在英国的牵线搭桥下,西方与利比亚关系逐步恢复,之所以未全面恢复的原因则是,卡扎菲坚持发展包括核能力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时候,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发挥了重要作用。布莱尔为卡扎菲争取到了西方与利比亚全方位合作的各种保证,代价则是利比亚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相关资料,布莱尔曾以“朋友托尼”的落款,给卡扎菲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亲切的称呼卡扎菲为“亲爱的穆阿迈尔”,积极劝说卡扎菲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情的结果是,卡扎菲相信了西方政治家的安全承诺,放弃了有关军事能力建设并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而8年后的今天,卡扎菲则被西方政治家逼到了穷途末路,连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都已经被彻底剥夺。。这个时候的利比亚的国防力量,除了老旧的苏系飞机坦克防空炮,似乎没有让西方国家担忧的任何值得说道的武器。卡扎菲自废武功,悲乎。卡扎菲熟谙操控内政之术,却把握不住国际政治的核心游戏规则。在利益面前,国家间条约都会成为一张废纸,何况口头的甜蜜承诺。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西方以利益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的政治规则。这个规则无须人道主义或理想主义或别的主义加以任何的修饰,是赤裸裸的,直白,易于各方理解,富于高效率。西方政治家也从没有将这样的实用逻辑与仁义道德扯上关系,政治终究与积善行德、以仁服人不是一码事,政治不能用高尚和道德进行定义。政治的目标永远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列宁在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曾以实用主义的简单逻辑告诫苏共党员:“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社会主义的苏联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发展,必须学会资本主义国家“利”字当头的思维方式,只是所站立场有别罢了。就国家间政治而言,利益加保证利益的实力才是国际斗争的本质。奢言“义”耻言“利”,只是人类社会摈弃人性自私后的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卡扎菲的利比亚,似乎正在成为西方利益加实力逻辑指引下的新的牺牲品。        无政府状态下的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一个群“狼”政治的世界,不谙狼语的结局是可悲的。
个人分类: 世界竞争力研究院|1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多国轰炸利比亚,网友强烈谴责:霸权主义制造更大人道灾难
热度 14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3-26 21:14
多国轰炸利比亚,网友强烈谴责 : 霸权主义制造更大人道灾难 3 月 19 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联军以联合国保护利民比亚平民的禁飞决议为借口,开始所谓“奥德赛黎明”行动,竟然持续对利比亚首都 进行了多轮空袭,造成大量平民死伤。 中国网友始终十分关注利比亚局势变化,为饱受战乱之苦的利比亚人民担忧,彻底稿揭穿所谓“奥德赛黎明”行动盗用联合国决议的虚伪面目,在网上不断地予以安排强烈谴责。 尽从 一些网友们的发帖,就指明: 美国及其追随国,违反国际准则对利比亚军事介入,是西方国家为了一己私利而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电视镜头上,那些无辜伤亡、流离失所的利比亚人民让人深感痛惜。 为其私利动机的外来军事干预解决不了利比亚的内部问题,外来的武力干预只会导致更多的恐怖主义。 利比亚的命运应该由利比亚人民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别国的战斧式导弹决定。 大家呼吁不要再打下去了。 利比亚的战火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又一个鲜活例子,再次暴露出西方民主、人道的虚伪面孔,尽显国际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对我国建设也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稳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民生福祉的源泉,动乱只会引狼入室,国将不国,百姓遭殃。 网友“ 031fgf ”说:“已有超过 33 万人逃离利比亚,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了西方国家以保护平民为借口的战争是错误的!让 33 万人流离失所!” 网友“不注册才只能跟贴”留言:“西方某些国家首先让你自相残杀,然后再帮着你杀,最后再把不听话的你杀了。这就是西方民主,西方人道和自由。” 西方一些国家严重违反联合国决议,轰炸平民百姓和民用设施,网友们认为这造成了比卡扎菲和反对派内战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充分暴露出帝国主义侵略者假仁假义的嘴脸。 网友“仁文主意”讽刺地说:“别国的飞机在利比亚天空盘旋,成吨的炸弹在利比亚大地开花,还美其名曰为了‘保护利比亚民众’,不知道利比亚人民该感谢他们,还是诅咒他们?!” 网友“老苏”说:“群狼入侵,大量人员伤亡,设施尽毁,这就是西方的人权、自由、博爱!” 网友“飞利卜死”认为:“西方国家肯定会搅局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想利比亚出现和平的曙光,他们要的是石油、石油、还是石油!利比亚的人民、利比亚的民主对他们来讲一文不值!” 许多网友对霸道的轰炸尤其表示气愤。 网友“ zhukaiju5256108 ”指出:西方国家“先给你设禁飞区,然后,再给你一个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怎么发明了这么一个损人利己的馊主意?” 网友“ wangyoubeijing ”留言:“禁飞区是神马?不让你飞,只许我飞,狂轰滥炸——这就是维护人权 ! ” 网友“ 60.211.57 ” 说:“他们总是能找到借口的,没有借口可以制造借口、找借口嘛。打伊拉克的借口不是很好吗?过后证明该借口属于子虚乌有。人家不照样欺负伊拉克吗?” 网友“青岛老头”指出:“禁飞区变成近飞区,这不是强盗是什么?正如毛主席所说,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的逻辑。” 网友们强烈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利比亚内政,支持非盟的和谈斡旋。 网友“稀土”说:“人家家里吵架,你这掺和进去乱砸人家的家产是何理!”网友“山中剑客”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可以劝其停火、和解,怎么可以参与其国内战争呢?动用武力推翻别国政权的行为无论如何是没有道理的!是地地道道的侵略!” 一位兰州网友用手机留言:“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说不开的,就算一方实在不讲理,给他两拳也无可厚非,但叫外人来撑腰打自己兄弟的,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是好结果。都让一步,天下本来就是大家的,为什么非要你死我活才罢休?” 一位来自广东的网友说:“支持非盟,支持和谈!内战双方已经深受列强凌辱之害了,咱兄弟俩无论如何,都应冰释前嫌,兼容政见,携手共建国家。不要给侵略者继续动武、进而瓜分国家、掠夺资源的理由! ”网友“ zcs158 ” 呼吁:“希望不要再打下去了!毕竟人民是无辜的,不应该让他们饱受战乱之苦!” 网友“ mnldfa ” 针对“美军坚称空袭等行动未造成利比亚平民伤亡”的报道,质疑:“班加西医院内那些轻、重伤的农民、孩子,是被谁打伤的?怎么就那几个国家的记者看不到?” 网友“飘零他乡”幽默地说:“美国人说,老子的导弹是长了眼睛的,只炸军人不炸老百姓的,这是在考大家的智商的哦。谁杀了人会承认自己杀人了?” 网友“独孤求败” 的留言意味深长:“因为美国满世界轰炸,炸药用量大,所以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奥巴马?” 网友“ nikedas ”则补充说:“估计下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萨科齐。” 有网友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不向外侵略就无法发展,所以有了不断的战争,只要落后就要挨打,就看打谁了。这次是利比亚,下次是谁? 网友“观棋不语”想起了《动物世界》:“饥饿的狼群各有分工,对猎物们围追堵截,最后逮住了那只体力不支的猎物,然后再按等级进食……” 网友“孙亚非”说:“西方轰炸利比亚给我们的启示多多,集中一点就是——丢掉幻想,独立自主,奋发自强 ! ” 网友“过去的时光”深切同情战火中的利比亚人民,他说:“打着所谓的单方面的人道主义的幌子,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这些可恶的侵略者!他们不是为了什么人权,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是每一个头脑清醒的明白人都看得见的道理!奉劝那些可耻的侵略者,收起你们的把戏,不要以为世界人民都是傻子!可耻的侵略者,你们的行为注定要失败!”
个人分类: 其它|7424 次阅读|6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