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自由很重要
huangyanxin356 2011-9-10 20:05
自由很重要
据英国媒体8日报道,德国电视台日前播放了38只奥地利实验猩猩首次获得自由的画面。据悉,这群猩猩大多来自非洲丛林,一出生便被运到欧洲的实验室,在不见天日的铜墙铁壁中当艾滋病的实验体,日复一日地接种不同的研发疫苗,30年后才获得自由。被释放后,猩猩们相互拥抱,满脸微笑。 --------- 现在谈论“生命”和“爱情”的挺多,“自由”这事儿似乎谈的不多了,说明人们已经拥有了比较充分的自由,这是好事儿啊。再看看利比亚人民,还在为获得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呢。在特定的场合,“自由”的价值远高于“生命”和“爱情”。重温一下裴多菲的诗吧,尽管它不流行了。当然,我们也都希望它不流行。 《自由与爱情》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比亚变天对中国的启示
热度 8 mcshcheng 2011-9-2 04:32
利比亚变天了,虽然卡扎菲还没被捉住,但是相信已经回天乏术了。因为人在英国,也是为了练习听力,我基本上每天看BBC新闻,这里的新闻没有领导人日常活动的报导,什么是热点就报导什么。利比亚的事情一直是热点。刚开始的时候,卡扎菲节节胜利,反对派节节败退,我觉得卡扎菲挺住了,跟埃及的事情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北约一介入,也就是美英法空中力量一介入,事情就变了,直到今天,开始好似一群乌合之众的反对派终于要革卡扎菲的命了。 这件事情我觉得对中国,特别是我们的执政党,有两点启示。 第一是要建设强大的空军和二炮。卡扎菲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竟然干净利索的失去了制空权,对空中打击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任打。美英法这次的高明之处也在于不派出地面部队。派出地面部队对西方来讲有可能就重蹈伊拉克的覆辙,陷入烂泥潭拔不出来,而且西方最怕的就是死人,如果士兵不断阵亡,抵不住国内压力。而且派出地面部队还给受援国人民造成入侵的感觉,就是你们这些大国是不是想占领我们啊,让人反感。这回聪明,不派地面部队,只是空中打击,无非烧钱,烧钱事不大。所以我们的执政党一定要把空军和二炮建设的更加强大,不能失去制空权,敌机来了,要把它打下来,让它不敢来。 第二点启示就是要还富于民。利比亚不是穷国家,好像是世界第六富裕的。我看过一篇文章,很有意思,讲卡扎菲不理解这些反对他的人,他觉得他让利比亚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你们怎么还反对我?可利比亚人觉得,这个国家的财富是我们的,TMD的现在你和你儿子把大头拿走了,还不准我们有意见。这篇文章讲的有道理啊,国家的财富是人民创造的,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这个跟我国执政党的理念是一致的。可是现在我国的国情也是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上,而且集中的过程多半是不正当的,而且他们在想尽办法把财富往国外转移。国家发展的这么好,外汇储备这么多,但老百姓受益有木有?有,但是不够。你不能说老百姓,你们都有饭吃了,有不少人还有肉吃,你们不能吃完肉就骂娘啊。有肉吃的老百姓,他可能会觉得,这肉是我一天来回路上5个小时上班挣的工资买回来的,还可能会有廋肉精,我吃得容易吗?他还会觉得TMD的那些人怎么吃山珍海味都不用自己花钱?空气怎么这么差?看病怎么这么贵?上学怎么这么难?那些暴露出来的黑幕怎么这么黑?这个时候,薄书记在重庆重温共同富裕分蛋糕的讲话那真是纵观世界潮流,审时度势,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一定要还富于民,让人民的受益程度跟国家的发展程度相匹配。回到科技教育界,一方面寡头们科研经费怎么花也花不完,犯愁,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工资那么低,天天骂娘,科技教育界也要还富于民。 第二点启示我觉得比第一点还重要,还富于民才能不失去民心。还没听说贪官和奸商培训自己的子弟去当飞行员或炮兵。不然到时候美英法来了,飞行员不起飞,打炮的不装炮弹,怎么办?
33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利比亚和卡扎菲的政治历史课
热度 2 等离子体科学 2011-9-1 17:56
这些天看到、听到很多有关的说法和评论。甚至一些在美国的华人朋友路过北京的时候也说得稀里糊涂。觉得有必要客串一下政治历史课教员的角色,介绍一些本应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的东西: 1. 卡扎菲是(was)利比亚部落联盟长 利比亚的政体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夏商时期,还在部落联盟阶段,不能算一个国家(state)。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 《Tribes With Flags》,by Thoms L.Friedm an 这一点对于理清目前该国内部事务脉络和分析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2. 卡扎菲是台湾(而且是绿营)的朋友 可以看这篇:《 卡扎菲当年无意与台“断交”?曾与陈水扁会面》 这也可以看出处于部落联盟时代的人没有现代国家主权的清晰概念。当年曼德拉也是这样——不仅迟迟不与台湾断交,而且专门在两岸关系最敏感的时期(93年)去访问过一次。 3. 卡扎菲与中国是有底火的——在乌干达打过一仗 在这里:《 卡扎菲仇华原因曝光:中国学生军全歼利比亚精锐》 相比前两篇,这一篇有点“网络体”。比如“中国学生军”完全是标题党——只能说是中国军事顾问指挥的坦军。但是主要内容都可考。
个人分类: 古往今来|2859 次阅读|5 个评论
卡扎菲跑了,处决他是非法的
热度 3 xupeiyang 2011-8-27 20:26
一个由6辆装备了铁甲的奔驰车组成的车队26日从利比亚进入阿尔及利亚境内,卡扎菲及其儿子可能在车内。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表示,不经过审判就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进行处决是非法的,呼吁活捉卡扎菲,将其交给国际法庭进行审判。 27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军校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33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应该从卡扎菲的覆灭吸取什么
热度 5 shikuanwbnu 2011-8-24 19:00
利比亚国内现在充斥着腐败,经济改革成为了权贵的盛宴,社会公义和公正早已被遗弃. 新兴的劳动力没有更多的选择,普通利比亚人并没有从经济改革中得到好处,失业率高企. 虽然个人从事商业活动的限制少了,但绝大多数受益者依然是有权有势的精英。普通人仍然需要通过和权势阶级挂钩来获得利益。虽然家制定了许多惠民政策,比如无息贷款、廉价房屋等等,但这些项目往往成了腐败者的掠夺品。公众的愤怒情绪已经持续很久。与卡扎菲政治口号更加背离的是,卡扎菲的8子1女涉足石油、燃气、酒店、媒体、流通、通信、社会基础设施产业等赚取大量金钱。 以上内容来自 http://news.sohu.com/s2011/shijieguan-133/ 总体来讲全体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中获益很多, 我本人也目睹和亲历了这个过程. 但是现在利比亚的上面这些现象在现在的中国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的.希望这些现象不要继续恶化下去,以至于出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适当的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建立在合法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必要的时候提拔提拔弱势的.
2487 次阅读|5 个评论
近代西方思想充其量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热度 4 wangxh 2011-8-24 08:42
近来天天看着卡扎菲被收拾、利比亚老百姓被蹂躏,想到了近两三百年世界的争斗。 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领先,制造出了更厉害的杀人武器,欧洲列强们终于“搁置争议”,共同“侵略”其它民族。 与我国有关的: 一战、 二战、 朝战、 越战等,我们都是被“拖入”其中的。 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支持越南挑衅中国、两伊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两次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正在上演的肢解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战争,不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生物界命题吗?【有人从近代中国的苦难中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如获至宝!其不知我们的祖先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学会玩这种路子啦!】 从19世纪的大英帝国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到二战后的美苏争雄,再到现如今的美国强权与霸权,不就是一个霸主更迭的轮回吗?充其量相当于春秋五霸。 俺倒想提醒另一条古训:家不和外人欺,家和万事兴!中华民族每次遇到外族侵略,都是国内出现问题。 要家和,不是民众顺乎统治集团的意志,而是恰恰相反!
个人分类: 社会|3318 次阅读|7 个评论
五天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耗五个多月
热度 1 caojx 2011-8-23 16:21
6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外国势力支持的利比亚“解放”战争终于行将结束。其实,征服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根本不需要进行旷日持久的狂轰滥炸,只需要把输变电站炸了,不出五天准得屈服。发动战争的人都是绝顶聪明的家伙,为什么不用如此简单可行的屈人之术,非要进行伤财害命的狂轰滥炸?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3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利比亚新政府对中国的石油出口能否达到11%?
毛宁波 2011-8-23 15:36
利比亚新政府对中国的石油出口能否达到11%?
利比亚政局巨变,卡扎菲政府肯定是成为历史了。中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我们珍重利比亚人民自己的选择!据凤凰卫视报道,最近在利比亚的黎波里的中国人还有22人,包括凤凰卫视3名战地记者,CCTV 2名占地记者,还有一些开中餐馆的中国人。 2010年利比亚生产的石油11%出口到中国,72%出口到欧洲,3%出口到美国,14%出口到其他地区。难怪有媒体指出利比亚是欧洲最近的“油库”。法国为首的欧盟要轰炸利比亚,支持反对派的目的不言而喻了。 利比亚新政府会有多少石油出口到中国,我们将拭目以待! 2010年利比亚石油出口分布国及其比例 2011年非洲探明石油储量利比亚排名第一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4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似的结局终将走向何处?
fengzhigu123 2011-8-23 11:49
当丰田皮卡载着锈迹斑斑的美国、俄罗斯或者以色列产机枪向班加西投射子弹的时候,弹壳激烈向外迸发,像是有一钟迷醉的感觉,收缩成块的肌肉和黑褐色的机枪融为一体,冷峻而暴戾,或者会有一种美感像是数百年前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先辈们挥汗播种这一季的收成。 民众龟缩在弹丸之地的家中,听着外面街道手榴弹、导弹、机枪撞击地面和房屋发出的声响,身体莫名的战栗。父母紧紧的抱住女儿、抱住儿子,在那么一瞬回想起他们第一次以何等欣喜和欢悦的表情抱着他们,看着他们,然后让他们的泪水从黑色的脸颊滑下,落在孩子受惊吓扭曲的面庞上。 今晚的死亡如果不属于他们自己,那么次日他一定会在街道看见尸体,他是来自反对派、来自政府军,或者他只是一个来自异乡的雇佣军士,或者听见邻居把死亡抑或受伤的亲人从燃烧的废墟中拖救出来,或者他只会看见一群倒塌的瓦砾,而他前日里坐在一起喝茶的邻居全家早已魂归安拉。 抑或者今晚他们的心中会升起一轮希望,反对派攻进了班加西。父亲或许会抚摸女儿的头发,告诉她说:“孩子,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战争将会结束了,利比亚依旧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无论它经历过多少悲辛与困厄”。 或许明天当反对派的大部队进城的时候,街头会涌上大批欢迎的民众,那时候皮卡车上会朝天响起子弹划破云霄的巨大声响。就像几十年前在阿富汗人民在喀布尔街头迎接圣战组织一样,那是他们反抗苏联入侵的英雄,母亲高举着自己孩子的遗像,欢呼的叫着一个个伟大圣战领袖的名字,他们或者是来自普什图族,或者是来自塔吉克族,有的来自哈扎拉族,也有的来自乌兹别克族。那一刻所有人都是他们的英雄,都是阿富汗英勇的子女。 或者很多年后在喀布尔存活下来的人们不愿再回想起那一天他们的欢乐,因为自此之后各派为了争夺权力的战争彻底打响,比外族侵略更可怕的将是兄弟墙内的内斗,于是普什图少年失去了母亲,塔吉克族母亲失去了女儿,悲剧正因为欢乐曾经的渲染而更加显得凄凉。 现在当我读完三本以阿富汗为背景的小说的时候,我突然更加理解到了一种因为民族和宗教带来的冲突的可悲,存在让我们毫无选择的权力,但因为利益放大的仇恨却可以让一个国家处于长久的祸乱。等到流离失所成为常态,等到解饿孤苦成为正文,人类应该怎样看待必将经历大痛苦的战争? 于是一个美国人在《三杯茶》中说,教育才是解决种族矛盾的关键,在宗教学校肆虐的地方开满教人真善美的学校,才是解决全球恐怖主义的良方。 而我们终于知道伊斯兰教的本质并非人们所理解的罪恶,真善美才是纪伯伦心中美丽的花蕾。 在那遥远北非的利比亚朋友,我希望你们的胜利可以是最终的胜利,而我们必须坚信在一切命运和悲剧的远处,人类终将走向理解的港湾。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朋友,且喝完三杯茶,然后我们紧紧相拥。 后记:这三本书是《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三杯茶》。
个人分类: 书海沉浮|2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比亚驻华使馆国旗已降
热度 2 fqng1008 2011-8-22 16:17
今天,我一直在搜索关于利比亚的消息,也一直在等待《科学网》上的最新评论,可能大家都很谨慎,因为还没有到最后时刻。刚刚看到 《 法制晚报》 记者李莎的报道“ 卡扎菲时代结束,利使馆降国旗 —— 一等参赞称人民获得自由,使馆工作照常进行”,这是来自我们自己的消息,于是觉得该发出一点声音,以策应其他网站的相关行动 。 我认为,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科学网》的博友对这个问题无动于衷。 附李莎:卡扎菲时代结束利使馆降国旗 一等参赞称人民获得自由使馆工作照常进行    本报讯(记者李莎)上午 11 点左右,记者电话采访了利比亚驻华使馆,一位中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未接到闭馆和工作调整的通知,使馆人员应该会照常上班 。   上午 11 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位于三里屯东六街的利比亚驻华使馆门口,看到大门紧闭,半小时之内未见有人员进出。    10 分钟后,在利比亚使馆工作了半年的工作人员穆萨迪·侯赛因神色凝重,急匆匆地走进使馆大门。他二话不说,不管警卫阻拦,直接走向旗杆下,迅速地把上面的国旗降下来。   记者从门外对穆萨迪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当问其为何有此举动时,他举起双手高呼:“因为利比亚人民都在广场上欢呼,卡扎菲时代已经结束,所以要换国旗!”   穆萨迪把国旗降了下来,他激动地喊:“游戏结束了!游戏结束了!!!”   随后,使馆一等参赞 Bashir 对本报记者说,使馆为利比亚人民而设,利比亚人民获得了自由,我们很高兴。此外,他还表示,使馆工作将会照常进行。   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内,利比亚国旗已经被降下。 摄 / 记者柴程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博弈,唯有实力和利益
热度 1 caojx 2011-8-20 21:26
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西方列强导弹、坦克、机枪和金钱的支持下,历经五个多月的苦战,终于逼近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的下台指日可待。卡扎菲的下台可能不是利比亚人民苦难的结束,而只是开始。 中东几个强人,萨达姆、穆巴拉克已经被搞掉,卡扎菲即将被搞掉,下一个目标就是 阿萨德,最后,将是伊朗 。消灭独裁者只是借口,摧毁伊斯兰教,占有中东的油气资源才是真正目的。 利比亚人民的“民主”是提着枪“示威”,在飞机的掩护下开着坦克争取来的。利比亚“民主”战争的胜利其实是外国列强侵略战争的胜利,和民主、正义没有多少关系。其实都是受统治,谁统治还不是都一样,都得纳税进贡。 利比亚人民悲哀,卡扎菲更悲哀。战争一开始,数位高官就弃他而去,倒是一些“臣民”在为他冒死苦战。所以,统治者要善待的是他的“臣民”。 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的是禁飞区,将联合国设立的禁飞区变成列强飞机自由出入肆意狂轰滥炸的战场,除了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没有其他友邦为卡扎菲报点不平。不知是卡扎菲“人缘”太差,还是友邦被“利益”所收买。以利益结成的盟友,也会因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利比亚的今天,是我们的昨天,也许会成为我们的明天。 国家博弈,唯有实力和利益,没有友谊,更无公道和正义!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76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在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问题,绝对不能妥协
热度 4 immuneweb 2011-7-3 22:06
读了张敬伟的博客《 利比亚让中国外交”开窍“了 》一文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163019.html ,其中所言:“ 最现实的中国外交就是,最小限度地和美国外交发生龃龉,最大限度地和美国维持和谐外交关系。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外交上配合美国,尤其是对一些美国认定的“无赖”国家上施以援手,美国是否也会在中国地缘周边少一些戒心?中国是不是也会少了军事现代化的障碍,乃至更容易化解在南海、东海和邻国的矛盾和争端 ?” 呵呵,张先生有点太天真,对于美国这样的流氓国家,其为人处世原则是一切为了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行事准则下,中国如何保证和美国没有利益冲突?如何能一直配合美国?我们知道即使像日本和欧洲一样追随美国,还是不时遭到美国的暗算,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被阴谋一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其实美国把卡恩拉下马,就是想搞垮欧元,原来只有美元是各国的储备货币,使美国利用美元手段操纵世界经济,兴风作浪。后来欧盟几个国家搞了个欧元与美元平起平坐,尽管是盟友,但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出手绝对不手软,一直在打压欧元。包括这次利比亚战争,美国支持英法去轰炸利比亚,使刚刚复苏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像欧盟这样的战略伙伴,美国都不放过,其他国家又能算什么?日本在7、80年代由于美国强压日元升值,使原来1美元兑换300多日元,升值到现在1美元兑换80日元,美国通过逼迫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气。如果我们对美国这样的国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是要吃亏的。对敌人绝对不能妥协! 更何况中国的崛起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不管你如何韬光养晦,美国人都会挤压中国发展的空间,因为他不能接受有任何国家能和他平起平坐,所以张先生犯了政治幼稚病,卡扎菲就是和张先生一样犯病,放弃发展核武器以向美国及西方示好,结果换来的是狂轰滥炸,所以中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干扰,但我们不能示弱,我相信毛主席的一句话“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其实美国对于弱小的国家任意欺凌,但对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是不会轻易出手的,我们要成为世界的一极,就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有我们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做法,决不可以跟着任何国家跑。
个人分类: 社会|4578 次阅读|6 个评论
旧事重提
huailu49 2011-6-8 07:47
2011年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证实利比亚外长欧拜迪作为利政府特使正在访华。 看来卡扎菲还没忘了寻求中国的支持。 这条消息不由得让人回忆起五年前,即2006年5月10日,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曾对利比亚进行了8个小时的秘密“访问”。利比亚不仅允许陈水扁入境,而且给予高规格接待(机场铺了红地毯),被外界称为“利比亚二号人物”的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亲到机场迎接。尽管利比亚官方媒体对此只字不提,甚至事后由官方出面否认,但台湾媒体在此事件上很是大肆炒作了一阵子。 据信卡扎菲原本一直希望同时承认“两个中国”。1971年6月宣布承认中国大陆时曾告诉台当局“大使馆”不必撤离,因此一直拖到1978年8月,利比亚才和中国大陆建交,与台当局“断交”。 ...... 对于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来说,这毕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个人分类: 国际纵横|2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学的源起
welcomezp 2011-6-1 20:37
作者:李成武  转贴自: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网    人类学的兴起,缘于人们对异文化、异民族独特的好奇心。当某一社会的人们发现无论在体质形态、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自己迥然不同的另一人类群体时,就势必产生探索这一群体奥秘的兴趣和冲动。这种对异文化、异民族的关注和了解,就是最初意义上的人类学实践。 人类对异民族、异文化的认知,很早以来就开始了。古埃及人在他们坟墓的壁画上,就分别画有与他们自己不同亚述人、黑人和利比亚人的形象。中国先秦时期的古文献中,也记载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不同民族的存在。《山海经》中更是描绘了大量异域他国中体质特征迥异的民族,如“贯匈国”、“交胫国”、“长臂国”、“一臂民”等等。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中,也描述了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国家和民族群体,并且试图解释不同社会产生的原因。 人类意识到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异同虽然很早,人们对异文化、异民族的思考和探索虽然由来已久,但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起源,却是伴随者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而产生的。文化人类学逐渐从人类学中独立出来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是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 然而,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探索在此之前早就开始了。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认知视野逐渐扩大,殖民地官员、传教士、旅行家们关于遥远异邦不同人类群体奇风异俗的报道,刺激着人们关于人类本性、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在启蒙运动中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卢梭、洛克、孔多塞、休谟、圣西门、亚当·斯密等,已经开始了关于人类及其文化的诸多讨论,这些讨论为人类学在19世纪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法的精神》一书中,就对不同社会的法律系统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差异与该社会其它文化特征的差异是密切相关的,应该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这些文化特征包括人口、气质、宗教信仰、经济组织、风俗习惯几地理环境等。这其实已具备了文化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雏形。在该书中,孟德斯鸠还对当时十分流行的“种族中心论”提出质疑,认为不能以一个社会的标准去衡量和看待另一个社会。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学理论中“文化相对主义”的最初萌芽。该书采用了大量的游记和报告材料,孟德斯鸠因此而被有些人认为是人类学的第一个理论家。 1840年,达尔文出版了他那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虽然遭到了教会和其他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进化论思想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欧洲和世界各地,成为19世纪后半叶主导各个学科的时代思潮。在进化论思想的强烈影响下,学者们开始以进化的观点来审视非西方的各民族的民族志资料。他们将当时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进化的顶点,并以之作为衡量的尺度,将其它非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和排列,确立各文化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位置。人类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古典进化论学派,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中产生的。古典进化论学派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形成。 人类学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后,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理论派别。总体而言,这些理论派别是依时代顺序而先后兴起的,后起的理论往往对先前的理论提出反驳或修正。各个理论的关注点和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人类学的最基本命题——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本质特征而进行的,反映了这一学科百余年来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有益探索和思考。 人类学百余年来形成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主要有:①古典进化学派,强调文化纵向发展的共同规律,流行于19世纪末的英国和美国。②传播学派,强调文化传播的横向研究,20世纪初流行于西欧大陆各国。③文化历史学派,主张研究各民族文化的具体历史,注重文化的特殊性,20世纪上半叶50年间一直统治着美国人类学界。④功能学派,强调对文化系统进行整体和要素的功能分析,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英国。⑤文化心理学派,侧重于从人类心理角度研究文化与人格问题,20世纪40、50年代盛行于美国。⑥新进化学派,强调文化纵向发展的特殊规律,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⑦结构主义学派,主张对文化进行结构分析,20世纪兴起于法国,后风靡欧、美、亚大陆。 下面具体介绍这些学术流派的观点和研究特色。 古典进化论学派 如同其名称所揭示的那样,古典进化论学派最基本的理论取向,即是以进化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差异。该学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学研究中最早形成的学派,也是当时风靡西欧的进化主义思潮在人类学这一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古典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各地民族的社会发展大致经历或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顺序。这种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是由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进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心理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他们发展进化的速度不同,从而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古典进化论一般将当时的欧洲社会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顶点,并以之为尺度,将其它社会和文化放在不同的进化位置上顺序排列。 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泰勒(1832—1917)、拉伯克(1834—1913)、马雷特(1866—1945)、麦克伦南(1827—1881)、弗雷泽(1854—1941)、哈顿(1855—1940),美国的摩尔根(1818—1881)、瑞典的巴霍芬(1815—1887)等。在这些学者中,又以泰勒和摩尔根更具典型意义,下面即以此二者为例,来具体介绍古典进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特色。 泰勒183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年轻时因健康原因而四处旅游,寄情山水。1861年,在游历了墨西哥边僻的山村后,泰勒出版了《阿那瓦克:古老和现代的墨西哥与墨西哥人》,以此书为标志,泰勒开始了他的人类学之旅。1865年,泰勒的又一本书《关于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发展的研究》问世,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论著。1871年,集泰勒学术思想之大成的不朽名著《原始文化》出版。在该书中,泰勒系统完整地表述了他的人类学思想。该书也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后来有人认为它代表了泰勒学术生涯的顶点。泰勒也因其对人类学的巨大贡献而被尊称为“人类学之父”。 泰勒对人类学的影响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泰勒积极倡导文化进化的思想,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退化论观点,退化论者认为:上帝造人后所有的民族都是平等的,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但后来一些民族却在上帝的眼中堕落了,他们不断退化,最终变成了现在的原始民族。泰勒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为理论武器,明确指出:所有的民族及其社会文化都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并不存在什么退化的现象。人类社会和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化,是因为人类的理性最终会战胜错误。也就是,人类发展进化的动力,有赖于人类的理性思考。从当时的社会情形来看,泰勒的文化进化论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和人道主义色彩。 其次,泰勒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现代文化人类学以文化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人类学家也往往将这一概念作为构建自己理论大厦的基石。而学科发展史上第一个科学完整的“文化”定义,就是有泰勒首次提出的。泰勒在1865年出版的《关于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发展的研究》一书中,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说,在《原始文化》中,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提出了完整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这样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20世纪50年代以前,泰勒的这一文化定义一直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至今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说,人类学今天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精确和深刻的水平,那么,这一水平的取得,即是基于泰勒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之上的。 复次,泰勒在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上提出了比较研究和文化残余物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泰勒致力于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化轨迹,因此,将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确立进化的序列就是可行的。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说:“从广义上看,人类的品质和习惯同时显示了文化现象的相似性和一贯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人性和人类生活环境普遍的相似性这两个方面,通过比较,去追溯这种相似性和一贯性。”“尽管各种族在文明程度上大不相同,在体格肤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仍然能够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进行不同程度的比较。”《原始文化》一书,本身就是比较研究的产物。泰勒所倡导的比较研究法,至今仍对文化人类学产生着重大影响,只不过泰勒所进行的比较,是为了区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而现今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则是为了洞悉文化的奥秘。 文化残余分析法也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创用的。所谓的文化残余物,是指某些文化现象例如某些工具、设备、艺术形式、风俗、观念等,虽然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但由于惯性的力量,仍然以一种残余物的形式留存于现在的社会中。因此,通过考察这些文化残余物,就可以重新构建旧有的文化结构,进而重建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化史。 此外,泰勒对人类学的贡献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他对宗教发展史的研究。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提出了著名的“万物有灵论”。他认为,原始人从影子、回声、睡眠、梦境等现象中,感受到了灵魂的存在,并推而广之,认为一切具有生长和活动现象的东西,如动物、植物、河流、日、月等,都具有灵魂。泰勒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万物有灵论。认为万物有灵论是现代意义上宗教的起源。从原始的万物有灵进化到精灵信仰,再由精灵信仰发展到多神崇拜,最后发展到一神教,这就是人类宗教发展演化的大致轨迹。后来的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指出,原始社会不可能存在万物有灵的现象,因为原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能综合各种现象进行抽象推理的地步。尽管如此,泰勒仍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先河,为后来者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与泰勒比肩而立的另一位古典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摩尔根以研究美洲印第安人土著文化,并提出了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进化序列而闻名于世。他的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庭的血亲与姻亲制度》(1869)、《古代社会》(1877)、《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1881)等。 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研究始于19世纪40年代,他对易洛魁印第安人的研究尤为用力,曾无数次深入到印第安居留地,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过程中,摩尔根与易洛魁印第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的困难。1846年,摩尔根被易洛魁塞纳卡部落鹰氏族吸收为成员。 摩尔根是第一位根据亲属称谓制度的变化来研究人类家庭进化的学者。在《人类家庭的血亲与姻亲制度》一书中,他将塞纳卡印第安人、奥吉布瓦印第安人,以及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亲属称谓制度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关于人类婚姻家庭的发展进化序列,即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是经由杂交、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最终发展到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人类学后来的发展表明,虽然摩尔根关于人类婚姻家庭的发展进化史不尽准确,但他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却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因为他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奠定了现代亲属研究的基础。 以对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的研究为基础,摩尔根进一步将他的研究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社会方面。1887年,摩尔根出版了那本使他名声大噪的宏篇巨著《古代社会》。在该书中,摩尔根完整地阐述了他关于人类社会早期发展历史的见解。全书共分四编,第一编题为“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概述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认为人类遵循大体一致的途径前进,从阶梯的底层开始,不断进步,最终跨入文明的门槛。他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其中的蒙昧和野蛮时代又各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在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中,摩尔根讨论了人类社会的两种组织形式,即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社会氏族组织制度,以及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文明时代的政治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作者以大量的材料详细论述了原始时代氏族制度的普遍存在及其基本特征。指出氏族是由母系制发展到父系制的,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私有财产的出现。同时还以雅典人和罗马人为例,探讨了国家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三编题为“家族观念的发展”,摩尔根从亲属制度入手,探讨了人类婚姻家庭的发展历史。第一次排列出了人类历史上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发展序列:杂交、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婚)家庭。分析了每一种婚姻家庭形式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情况,并且将婚姻家庭的发展阶段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原始杂交、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同蒙昧时代相适应,对偶家庭与野蛮时代相适应,与这些婚姻形态对应的社会经济是原始共产制,而一夫一妻制家庭则同私有财产和文明时代相适应。 在第四编“财产观念的发展”中,摩尔根阐明了历史上存在的两种财产所有制,即氏族集体所有制和家庭私有制,以及前者向后者的转变。指出前者是氏族社会的基础,而后者是政治社会的基础。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版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评述的那样:“这是对文明的起源和进化所作的最早的重大科学论述。他对文化进化性质的重视,对社会变化的革命性思考,以及对一种比较公平的社会制度的预言,引起了K·马克思和F·恩格斯的注意。”马克思曾仔细阅读《古代社会》,并作了大量的摘录和批注。恩格斯则根据该书的研究所得,于1884年发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朽名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古典进化论学派作为人类学发展史上最早形成的学派,在19世纪后半叶的很长时期一直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流。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进化论学派开始走上了急剧衰微的道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相同和变异其实有着更为深刻复杂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进化观点就能解释清楚的。各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更多的是文化传播的结果而非人类心性的同一性使然。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文化传播学派,就是反对进化论,强调文化的传播和借用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作用而崛起的。 文化传播学派 顾名思义,文化传播学派就是以传播的观点来解释人类文化的相似性的人类学理论派别。他们认为,人类的创造力是相当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从其他民族那里学习和借用现成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民族同时创造出相同或近似的文化,则更为罕见。文化传播学派又分为德奥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德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民族学家格雷布纳和奥地利天主教神父施密特,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史密斯、佩里、里弗斯等,美国学派则以威斯勒和克罗伯为主要代表。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格雷布纳的《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11)、《美拉尼西亚的弓文化》(1909);施密特的《南美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民族学文化历史法手册》(1937);史密斯的《古埃及人和文明的起源》(1911)、《文明的起源》(1928);佩里的《太阳之子》(1923);里弗斯的《美拉尼西亚社会史》(1914)、《心理学和民族学》(1926);威斯勒的《北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1912)、《北美洲印第安人》(1917)、《人与文化》(1923);克罗伯的《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5)、《北美的文化区和自然区》(1939)等。 同属于传播学派的德奥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虽然都强调文化传播的作用,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又有所不同。格雷布纳极力反对进化论的观点,他认为,各个民族间存在的文化相似现象,绝大多数是因为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接触和交往互动中互相借用和学习导致的,要不就是从一个共同的来源传来的。因此,通过考察各民族之间交往接触的事实,并对各民族间相似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寻觅出文化传播的痕迹,进而重建史前人类文明的历史。 对相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时,格雷布纳提出了两条比较标准,即所谓“质的标准”和“量的标准”前者指的是用来比较的文化现象在本质特征上的相似性,例如物质的形状和作用、社会制度或观念形态的构造和功能等等。而后者指的是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化现象在数量上的多寡。他认为如果被比较的事物之间质的相似性大且数量众多,那么,即可判定是传播或借用的结果。地理位置的互相交接和阻隔都不能成为传播的障碍,他还提出了相似的自然环境必然造成相似的文化现象的假说。 格雷布纳使用“文化圈”和“文化层”来作为分析文化传播的单位。所谓的“文化圈”,是指包含了相似的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而“文化层”则是指多个“文化圈”互相叠压的部分。格雷布纳的《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就是以“文化圈”和“文化层”为分析单位,试图从文化特性的地理分布情况来解释大洋洲的历史。 施密特进一步地完善了格雷布纳的“文化圈”和“文化层”学说。他认为,文化圈是由各种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及宗教信仰等人类文化的一切范畴相互关联地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文化圈可以整个地向外传播。当一个文化圈传播到另一个文化圈上时,其交叉叠压的部分就形成了新的文化层。他根据当时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以自己的理论构拟了许多文化圈。认为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来源于这些文化圈的互相传播和组合。质言之,这些文化圈也就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中心。他还认为,人类最初的情况,类似于当时的小黑人(俾格米人),他们信一神教,行一夫一妻制,拥有私人财产。他认为这些文化因素是永世长存的。 以史密斯为代表的英国传播学派,因其强调人类文化皆源自于埃及,从而被称之为“泛埃及主义”或“极端传播主义”。史密斯认为,人类文化是在距今6000年左右才产生的。在此之前,人类处于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这些“自然人”没有房屋、衣物、牲畜、农业,也没有社会组织、世袭领袖、婚丧礼仪和宗教信仰。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居住在埃及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才开始了文明的进程。他们发明了制陶、编织、建房等技艺,拥有初级的农业,后来又产生了丧葬礼仪和神的观念。最后,这一带终于发展成为世界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人类的文明都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先是从埃及传播到巴比伦、亚述、以及希腊等地,后又向东传至波斯、印度和中国,向西传播到非洲,再传播到澳洲、太平洋诸岛及南美等地。 史密斯就这样构拟出了世界文明的传播发展史。他认为,古埃及文明的许多成分如金字塔、木乃伊、太阳神崇拜、以及复杂的农业灌溉等,之所以能在遥远的安第斯山和中美洲一带找到实迹,都是由于从埃及传播出去的结果。他否认了人类对文化或文明的独创性,认为相距甚远的地区独立地创造出相似的文化是相当罕见的。 史密斯的理论学说经由其弟子佩里等的手而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佩里的《太阳之子》就是典型的泛埃及主义的产物。在该书中佩里把埃及比作太阳,认为全世界的文明都是由埃及传播而来的。 英国传播学派不顾文化独立发明的事实,而是用近乎幻想的推理来重构全世界的文化联系。所以很快该学说就被人们抛弃,他们的极端主义也使得传播学派的合理成分几乎消失殆尽。 在上述两派风行于欧洲之时,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和克罗伯亦运用传播理论,开始了对北美等地文化的研究。与上述两者相比,美国传播学派则要稳健得多,结论也较为谦逊。他们将一个文化区域的代表性特征归结为来自于一个地理文化中心。认为文化特质首先产生于该地,然后向外传播。因此,通过分析文化特质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的过程,就可以复原该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威斯勒提出的著名的年代—区域假说,就是基于这一原理上的。 年代—区域假说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分布的地理区域即文化区,文化区可以分为文化中心和边缘区两部分。中心区是文化特质产生的区域,文化特质产生后,即由中心区向边缘传播。这种传播需要时间,当文化特质离开中心区越远,就说明其离开文化中心越早。反之,若文化特质靠近文化中心区,而边缘地区尚未发现,就表明其离开中心区时间较短。因此,依据文化特质由文化中心传播至边缘区的过程,就可以再现文化发展的历史。 威斯勒的年代—区域假说曾盛极一时,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他自己也依此而将北美的文化划分为9个文化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威斯勒的基础上,克罗伯进一步将北美的文化区与不同的环境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等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开创了研究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适应关系的新路子。 较之德奥学派和英国学派对人类文化大而化之的泛泛论述,美国传播学派的研究显然更具实证性的色彩,因而也更易为人们所接纳。 综上所述,文化传播学派是在批判古典进化论的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合理地指出了古典进化论忽视文化传播和文化接触的不足。但在强调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却又忽略了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创性的一面,从而走进了以传播来释读人类文化一切的死胡同。他们关于人类文明起源于一个或几个中心的论说,更因其荒谬性而早已为当代科学所否定。传播学派的积极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文化传播之于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扩大了人类认识自身的视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某些特定的文化特质,确实只起源于少数社会之中,然后再通过模仿和迁徙而得以扩散,因此,在有足够多的资料的前提下,我们确实能够通过考察文化特质的传播和流动,来再现人类交往接触的事实。 20世纪初,进化论对文化人类学的统治宣告结束。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文化传播学派的反对,另一方面也以美国历史学派的雄起不无关系。因为美国历史学派对进化论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它揭露了古典进化学派的许多致命的弱点和不足,使得进化论在人类学学科内部急剧衰落下来。 美国文化历史学派 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他是公认的反对进化论的领导人。他极力反对进化论对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空泛概说,积极倡导踏实稳健的实证研究,尤其强调要对资料进行细致入微的搜集整理。他认为,当资料搜集到足够多时,决定文化变异的普遍规律就会从这些信息中自动产生出来。 博厄斯本人受过物理学和数学的严格训练,治学十分严谨。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在解释文化现象和社会形式时,要极其慎重,对任何一种文化特质的考察,都必须摆在出现这种特质的社会环境中去研究。只有了解了具体的文化演变过程后,才能掌握人类一般文化的成长法则。再具体、全面、历史地研究了一个个文化,并收集了足够多的资料后,理论问题也就自然会得到解决。 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博厄斯外,还有克罗伯、威斯勒、罗维、戈登卫塞、雷丁等。他们都是博厄斯的门生,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又都为美国人,所以常常被称之为“博厄斯学派”或“美国文化历史学派”。该派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博厄斯的《原始人的心智》(1911)、《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人种、语言、文化》(1940)、克罗伯的《人类学》(1923)、《文化成长的形貌》(1944)、《文化的性质》(1952)、罗维的《初民社会》(1920)、《文化和民族学》(1917)、威斯勒的《社会人类学概论》(1929)、《人与文化》(1923)等。 美国文化历史学派人员众多,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每个成员都秉承了博厄斯的某些思想而对某一领域进行专门研究,有的还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理论派别。例如克罗伯的文化整体论,文化超有机体论,威斯勒的文化区理论,赫斯科维兹的文化相对论,以及雷丁注重文化个性,对个人生活史的研究等。虽然他们探讨的对象和问题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长于批评,讲求实证,只对具体的历史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具体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不作原则性的理论概括。正是在此意义上,该学派才又被称之为历史特殊论。 根据该学派的干将之一戈登卫塞的概括,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大致如下:①集中探索有限度的“地理、历史”地域,研究其在历史上经过的深度及其地理上和个别部落接触的广度;②应用客观地描述及事后统计的方法追溯文化特质及文化丛的传播,并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特质的连合、相侵和同化;③应用“模式”概念描述区域文化;④扩大求异的方法,寻出部落内的区别及个体;⑤采用语言学方法探索特征的意义;⑥分解文化丛的历史心理的成分;⑦排斥粗陋的古典派的进化论与环境论;⑧应用“传播”、“独立发展”、“平行”、“辐合”等概念作为分析的单位和工具。下面以博厄斯为例,来具体考察美国历史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特色。 博厄斯认为,每个文化都是自成一体的,有其自身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应该从整体与结构的高度去研究人类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文化现象是复杂的,是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必须将其置于该社会的大环境中全面考察,才能发现其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他关于美洲西北海岸瓜求图印第安人的夸富宴的分析,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化观。 瓜求图人一般在生日、结婚、丧礼、继嗣、成年礼等仪式时举行。其内容是在宴会上向所有客人送礼或毁掉一些的贵重物品,以此来显示财富和身份,然后宣布一些重要事件,被请来的客人则为主人的宣告作证从而使之合法化。博厄斯全面研究了瓜求图人的文化背景后发现,在瓜求图人的社会里,人们生活的主要动机,就是无止境地追求社会声望并紧紧抓住已获得的声望。即使丧失一点点的声望,也会使人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在此情形下,举行夸富宴以获取威望和特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博厄斯的这一研究案例充分表明,一种文化要是离开了其赖以存在的整体社会背景,就会显得荒诞不经和难以解析。 博厄斯还大力提倡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否认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标准。他严厉地批评了当时欧洲中心主义者大肆鼓吹的“北欧人优越论”。幽默地指出:如果考虑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尤其是古埃及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出现过的无数杰出人才,那么当时的北欧人相形之下便属于典型的劣等民族了。(《种族、语言、文化》,纽约,麦克米兰,1940,PP255—257) 博厄斯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古典进化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古典进化论者以西方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手段作为标准,来进行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排序,这种排序完全是人为的,充满了主观偏见,因而是无效的。如果将技术标准改为以亲属关系的复杂程度为标准,那么,许多所谓的原始民族将处于很高的位置,而具有高度技术文明的西方社会,则会处于较低的位置。因此,所谓文化水平的高低,先进和落后,完全是受研究者的偏见影响所致的,而非真正如此。 不管他对古典进化论的这种批评允当与否,博厄斯的文化相对主义对于批驳当时普遍流行的欧洲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和侵略扩张,却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主义广为流传,它提供了各民族和平共处、多元共存的理论支持。 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博厄斯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他提倡人类学应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学科,后者包含考古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这一学科分类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人类学学科内容。不仅如此,他在人类学四大分支领域均有高深的造诣,奠定了描述语言学的基础。此外,他培养了数量众多的人类学家。正是他的弟子和再穿弟子们,携带着他赋予的人类学理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领域,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黄金时代,也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这一中心位置迄今仍未动摇。 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减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历史学派发生分化,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理论思潮,如心理学派、文化相对主义等,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思潮能代表或承袭整个历史学派的观点。 功能主义学派 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兴起了被称之为功能主义的人类学派别。功能主义学派以强调研究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化现象而得名。学术界一般认为,该学派形成于1922年,因为该学派的主要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别在该年出版了《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和《安达曼岛民》两本著作。与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情形颇类,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英国学者,比较著名的有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弗思、埃文思—普里查德、福蒂斯等。他们的主要作品有: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的性与抑制》(1927)、《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文化变迁的动力》(1946);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安达曼岛民》(192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弗思的《新西兰毛利人的原始经济》(1929)、《人文类型》(1938)、《人与文化》(1957)、《经济人类学论丛》(1967);埃文思—普里查德的《努尔人》(1940)、《阿赞德人的巫技、神谕和巫术》(1937)、《非洲的政治制度》(1940,与福蒂斯合编)、《社会人类学》(1951);福蒂斯的《塔伦西人形成部落的动力》(1945)、《塔伦西人的亲属关系网》(1949)、《宗教、道德和个人》(1987)等。 功能主义在英国的兴起,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首先,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一次次地冲击英国的殖民体系,使得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变得越来越艰难。在此情形下,英国政府迫切希望伴随着海外拓殖而产生的人类学,能提出管理殖民地的有效办法,以维护其殖民统治。这是功能主义兴起的重要社会背景。其次,在社会思潮方面,随着进化论思想的退潮,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内部,比较研究和功能研究开始盛行。这些都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功能主义学说提供了社会和思想基础。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功能主义理论一经提出,即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其追随者颇众。功能主义一下子成为人们研究和看待社会若干问题的主要视角和方法。 功能主义的提出,同时也与马林诺夫斯基特殊的学术经历有很大关系。1914年9月,马林诺夫斯基抵达新几内亚,先后在麦鲁岛、多布岛及特罗布里恩岛等地进行田野调查。调查期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难以返回欧洲,只好延长在西太平洋诸岛的时间。在那以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马林诺夫斯基不仅学会了当地居民的语言,而且得以浸润于当地文化之中,从内部完整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当地文化的细节,例如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他们的友谊和抱负、喜悦、恐惧和忧伤,甚至于他们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不同声调。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马林诺夫斯基撰写了一系列论著,完整地提出了他的功能主义文化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们世代相传的工艺制作、器皿、技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各种价值判断等等,就是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不管这种文化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他认为文化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所谓功能,就是满足需求,他将人类社会的需求分为生物的需求(如对食物、安全、娱乐、成长、性等的需求)、制度的需求(如对教育、法律的需要)和整合的需求(如人们需要一种“世界观”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其中生物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初级的需求,它包括摄取营养、生衍繁殖、身体舒适、生命安全、适当休息、行动自由和健康长寿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发明了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物质范畴的文化。在满足了这一层次的生物性需求后,又派生出了文化性的需求,与此对应便产生了经济组织、社会制度、教育、政治制度、宗教、艺术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在一个社会里,满足特定需求,有着特定功能的文化元素之间互相联结,从而形成了一张互相支撑的结构网。这张由各种文化元素交织而成的网络,在不同的社会里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基本需求相同,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文化却各不相同的原因。 与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的功能置于社会成员的生物需求的基础上不同,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社会文化的功能主要并不是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某种需要的,而是为了维持已有的社会结构。所谓的社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合。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潜藏于社会表象之下的社会结构,建立结构的模型,再用这种模型去帮助理解社会关系,掌握社会运作的规律。正因为此,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论又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从而与马林诺夫斯基的结构主义相区别。 虽然在理论观点上有着上述差别,但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一致认为,对任何一个社会或文化的研究,都必须从整体、全面的角度来予以把握,而不是孤立地考察单个的文化现象。例如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书中,马林诺夫斯基主要的考察对象是西太平洋诸岛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即有名的“库拉交易圈”。为了揭开这种交易方式之谜,他广泛联系土著文化的其他层面,例如巫术、造船术、园艺、以及酋长资格等,对库拉交易体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成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经典研究案例,库拉交易圈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在另一本书《野蛮人的性生活》中,马林诺夫斯基将特罗布里恩岛人的性行为置于结婚、离婚、母系亲属制、酋长资格、爱情巫术等相关的文化场景中予以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研究他们独特的性行为方式。这就使当地居民貌似离奇古怪的性行为,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展示,也增添了人类关于自身行为的多样性的了解。 自从功能学派以后,以整体联系的方法来把握社会和文化,就成了社会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此外,马林诺夫斯基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创了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先河,他所创立的参与观察法,至今仍是人类学进行田野工作的基本手段,被后来者忠实地袭用着。 功能学派以功能的眼光来看视一切,对进化论、历史学派和文化传播学派一律持反对和批判的态度。它对英国殖民地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增加对当地文化得了解,从而采取有利的殖民政策。所以,该学派很受英国官方的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他们不欢迎曾为殖民政策服务过的人类学家再去作实地调查,功能学派因此而失去了田野研究的基础,逐渐衰落下来。 文化心理学派 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一些学者例如露斯·本尼迪克特等,开始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心理学派。该学派的形成以本尼迪克特于1934年发表的《文化模式》一书为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若干年,文化心理学派在美国人类学界一直有着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有本尼迪克特、玛格莉特·米德、卡丁纳、林顿等。 文化心理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民族性或国民性问题,认知问题等等。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方面,他们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典范人格,这种典范人格是由该文化所塑模的。举例来说,人们常说的中国人含蓄,美国人开朗,法国人浪漫等等,反映的即是不同文化的典型人格。这种人格特征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由该社会的文化培育、熏陶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儿童期的训练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接受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儿童诞生时,心灵如白纸一张,是后天的文化训练,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了文化的印记,最终形成了该文化认可的人格特征。 不同的文化特征培育了不同的人格类型,这就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着与其它文化不同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即是本尼迪克特所谓的“文化模式”。她将心理学对个体分析的概念应用于对群体的分析上,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那样来解释。即每个文化就像每个人一样具有独特的气质。 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本尼迪克特分别考察了普埃布洛印第安人、多布人和瓜求图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情况,认为这三种文化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性格,或者说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其中普埃布洛人文化是“日神型”文化,其特点是严谨、规律、自制和乐群。而瓜求图人文化则是与此相反的“酒神型”文化,主要特征是粗暴、狂野、放纵以及极端自高自大。多布人则是所谓“狂想型”文化的代表,其主要特征是猜疑、仇视以及相互欺诈。 文化心理学派关于国民性的研究,还引起了美国官方的关注。二战期间,本尼迪克特等人类学家曾受聘于美国战争情报资料室,开展对罗马尼亚、泰国、日本、荷兰以及德国等国家的民族性的研究。《菊花与剑》就是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完成的对日本人国民性格所作的专项研究。在该书中,她通过对日本人的义务与人情、恩与责任、义务与义理等方面的比较,较全面地考察了他们的忠、孝、仁、义、德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从而得出了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的“罪恶感”文化的“耻辱感”文化的结论。她准确地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崇武又爱美,即蛮横又文雅,即刻板又有适应性,即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剑》,孙志民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因此,她试图以“菊花”与“剑”的内涵来说明日本人这种矛盾的、双面性的民族性格。 文化心理学派关于国民性的研究,虽然不乏像《菊花与剑》之类的成功之作,但亦有不少粗陋的结论。例如有的研究指出,日本成年人之所以具有易受强制力支配的性格,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就接受了严格的上厕所训练。以此颇类,又有人认为,俄国人中普遍存在的情绪容易在狂躁与忧郁之间摇摆不定,是因为苏联保育室将新生婴儿一生下来就包缠于襁褓之中,这种将婴儿身体捆绑起来,使其手脚无法动弹的做法,极易引起婴儿的愤怒和受挫感,这在成年以后就表现为狂郁症。此类研究的简单和粗陋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文化心理学派的优秀作品首推米德的文化与人格研究“三步曲”:《萨摩亚人的青春期》、《新几内亚的儿童成长》、《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其中《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米德也因在该书中提出了青春期的躁动不安是文化的影响而非生理的必然的观点而名扬天下。 文化心理学派在20世纪40年代极为盛行,50年代因其种族主义的倾向而受到批评,逐渐衰落下来,60年代以后,在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心理人类学派。该派在弗洛依德关于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侧重于探索人类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是怎样影响其文化实践活动的。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认知问题,是其研究的重点,这一研究取向至今仍盛行不衰,从者甚众。 新进化论学派 对人类文化的进化论研究并没有随着19世纪的结束而告终,20世纪30年代,莱斯利·怀特对博厄斯所强调的历史特殊论公开发难,重新提出进化论的研究方法。由于其理论观点与19世纪的古典进化论有所不同,故被称之为“新进化论学派”。该派代表人物除怀特外,还有斯图尔德、萨林斯、塞维斯等。代表著作有:怀特的《文化的进化》(1959)、斯图尔德的《文化变迁论》(1955)、萨林斯和塞维斯共同编撰的《进化与文化》等。 怀特除了坚持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进化观点外,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其获取能量的多寡,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有关。低发展的社会往往获取的能量总量也少,反之,较高发展阶段的社会,则能获取较多的能量。因此,可以依此来对人类社会进行分类。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①人类仅靠自己体内能量的阶段——原始共产社会。②人类通过种植和饲养方法获取食物的阶段——东西方古代的文明。③通过动力革命,对新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现代工业化国家。④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和平利用核能的阶段。怀特认为,文化的进化就是人类利用能量总量的提高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的提高。 斯图尔德认为怀特的理论太过于广泛和一般化,难以解释具体的、特定的文化的发展进程。他将怀特的理论称之为“普遍进化论”,将摩尔根等19世纪的进化理论称之为“单线进化论”,而将自己提出的理论名为“多线进化论”,以示与前二者的区别。斯图尔德在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学说。他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上平行发展的,在他们之间并没有共同规律可言。因此,应该对具体的文化作具体的分析,尤其要通过考察不同的文化与各自的环境因素之间的互相适应关系,来论证该文化的发展变迁问题。由于他特别强调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斯图尔德的学说又被称之为文化生态学,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公认的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 新进化学派的另两位代表人物萨林斯和塞维斯是怀特和斯图尔德的学生,他们企图调和怀特的普遍进化论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看来,这两种进化学说,反映的其实是人类文化进化的两种形式,即普遍进化和特殊进化。认为世界上各种文化在适应各自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时,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即形成特殊的进化过程。而这些特定、具体的进化过程又都反映了能量总量获得的提高,或能量获取技术的提高,从而体现了普遍进化的态势。 在新进化论者不懈的努力和宣传下,进化论一改因历史学派、功能学派、传播学派的攻击而沦为异端的命运,进化的思想也成为人类学的一种常识,持进化观点的学者也日益增多。目前,从社会文化的不同方面,例如历史背景、技术手段、气候、地形、资源、人口等来具体考察某一社会和文化的演化变迁,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又一人类学理论流派,该学派60年代曾盛行一时,70年代中期开始衰弱。结构主义学派主要是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其创始人为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英国人类学家利奇也是结构主义的著名的代表性人物。该学派的主要著作有: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初级结构》(1949)、《忧伤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二卷,1958、1973)、《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四卷,1964、1966、1968、1971);利奇的《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列维—斯特劳斯》等。 学术界一般认为,结构主义的出现,是与西方人类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的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他们不再欢迎曾为西方殖民统治献计献策的人类学家对他们进行实地调查。在此情形下,人类学一下子失去了传统的调查研究领地,不得已由以往的实地调查研究转向了理论分析。结构主义正是迎合这种转变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映了振兴学科的努力。 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来源于结构语言学。这其实也以列维—斯特劳斯的学术经历有关。1941年,身为犹太人的列维—斯特劳斯,为了避免德国法西斯的迫害而流亡美国,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布拉格结构语言学派的大师雅各布逊,深受其结构语言学的启发,遂将音位学的结构分析方法运用于人类学 对人类文化的分析上来,从而创立了人类学领域的结构主义学派。 按照结构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集体生活的符号系统,是由音素、音节、词素、词组和句子组成的整体。语言的每个要素并不重要,只有当它与其他要素联系起来时才有意义。这些要素间的各种联系,就是语言的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将这种思想引进了文化研究领域,他把各种文化视为互相联结的系统,认为应该按照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如同结构语言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透过杂乱无章的语言表象找出语言结构一样,结构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也在于从混乱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中找出其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并不是指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而是社会的无意识结构,即隐藏在实际社会关系背后的“深层结构”。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有通过文化研究者所建立的概念化模式才能认识。 列维—斯特劳斯将这种概念化的“模式”分为有意识模式和无意识模式两大类。所谓的有意识模式,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意识到的人类社会或文化的表层结构,例如部落民一般都知道自己能够跟哪些人通婚,不能够跟哪些人通婚。或者说跟哪些人通婚是该社会认可的,而跟另一些人的通婚则为社会习俗所不许或禁止。这种关于通婚范围的社会规定,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就是有意识模式。这种有意识模式并不是真正的社会文化结构,它无助于解释社会或文化体系。要获得对社会或文化体系的真正了解,还得寻找无意识模式,它较深地隐藏在社会文化的表象背后,是还没有被该社会的成员所意识到的深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真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学家只有从人类思维的深层结构入手,把握这种无意识模式进行探索,才能弄清社会文化的基本法则。这种透过社会文化的表层结构来寻找无意识的深层结构的过程,就是结构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运用他所创立的结构分析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亲属关系、神话逻辑、以及原始民族的分类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与过去研究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结论。例如在亲属关系的研究方面,他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莫斯《关于原始交换的形式——赠与的研究》(1925)一书所阐明的互惠交换理论的启示,认为婚姻的基本结构表现为女性在人类集团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包括女性在两个集团之间直接被交换(限定交换)和女性按特定的方向在集团之间流动(一般交换)。人类所有的婚姻体系都是这两种基本结构经复杂的组合而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结构就是通过这种交换女性的体系而奠定其基础的。 在研究神话逻辑时,列维—斯特劳斯就像语言学音韵理论把音韵分解为音素而进行研究那样,把神话也分解成构成神话的最小单位——神话素,并进而分析出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得出结论,认为人类的神话在表面上虽然纷繁复杂,五彩缤纷,但其本质上却是由有限的材料构成的,这些基本材料分解成各种符号并多次重复,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神话现象。 列维—斯特劳斯这种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结构主义的影响还波及到了其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甚至连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时装设计、广告、通讯报道等也受其影响,结构主义成了二十世纪六、七十风靡西方世界的哲学思潮。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结构主义的热潮渐趋减弱。 以上我们简要地介绍了人类学发展史上产生的主要理论流派。20世纪60、70年代以后,西方人类学这种学派林立的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美国人类学界来说,实际上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式各样的理论层出不穷,很难分出完整的理论流派。有人曾不无夸张地说,有多少人类学家,就有多少理论和流派!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实际上跟人类学百余年来留下的学术遗产不无关系。原来先后相继的理论学说虽然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已彻底地消失,恰恰相反,它们的合理成分却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后来者进行研究时可资利用的理论器具。这些合理成分无限制的分化组合,自然会形成无数新的研究取向。 近年来,人类学越来越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跨学科研究方法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所运用,从而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类学研究新领域,例如哲学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心理人类学、发展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等,这些,反映了人类学新的历史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2、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4、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5、陈国强:《中国人类学》,中国人类学会编印,1996年。
个人分类: 人类学|17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作孽 不可恕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1-5-24 11:22
近来世界不太平, 天灾人祸时发生: 美军非洲滥轰炸, 利比亚内炮声隆; 进入他国走平地, 巴基斯坦斩拉登; 号称反恐乃国策, 无奈恐怖独自行; 邻家施暴逞凶顽, 后院频飚龙卷风。 日本年初忙军演, 航母核导近海停; 错把芳邻当仇寇, 三军听命陆海空; 无奈天命不可违, 作恶多端遭报应。 地震海啸核污染, 三箭穿心欲追命。 多少生灵被涂炭, 多少沃土草不萌; 多少家庭被肢解, 多少鱼虾亡残生。 好人平安惟天理, 不可称霸乱胡行。 四海升平乃民愿, 劝尔勒马向正经。 从此向善尊天地, 恭敬生命爱生灵。 全心全意图发展, 寰球和谐享太平。
个人分类: 感怀|297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