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卡扎菲死了,下一个是谁?
热度 5 astrolxy 2011-10-21 13:15
卡扎菲被自己的人民抛弃了,曾经带领这个600多万人口的非洲国家走向强盛的铁腕人物带着满身的鲜血和世人的各种评论走了。历史是冷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关注了这么久,起初国内网站的报道还是带着一些同情色彩的,但是随着战事的逐渐推进,卡扎菲以卵击石的努力变成了狂妄。战死,变成了一件体面的事。 回顾一下事态的整个进程,发现从导火索到战争再到胜败,不到一年时间。昨晚在手机上看到卡扎菲浑身鲜血被人从水泥管中拖出来的照片,震撼之余竟然感到一点悲悯。现在战争太快了,卡扎菲在给西方各国首脑赠送各种政治献金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今天。 卡扎菲的时代终结了,留下一个动荡的利比亚,新一轮的洗牌正在开始,胜利者们正欢呼着庆祝,利益集团们正在忙着分赃。卡扎菲死了,下一个是谁? ·2月18日: 利比亚反政府示威者集会要求总统下台 ·2月22日: 军队动用歼击机驱散示威者 冲突致近百人死 ·3月17日: 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3月19日: 十余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 美军称获初步成功 ·3月29日: 政府军夺回东部两重镇 ·30日: 夺回石油重镇 ·4月30日: 北约在利首都炸死卡扎菲的小儿子和3名孙辈 ·5月19日: 北约空袭利比亚海军 击沉卡扎菲部队8艘军舰 ·6月15日: 利反对派三路合围首都 卡扎菲愿无条件下谈判 ·6月27日: 国际刑事法院签发对卡扎菲父子的通缉令 ·7月15日: 美国北约等39国及组织承认利反对派政权 ·8月23日: 利反对派占领阿齐齐亚兵营 控制利首都 ·9月25日: 利比亚执政当局部队攻入卡扎菲老家苏尔特 ·10月20日: 卡扎菲被炸死 利当局武装占领苏尔特
个人分类: 杂家杂谈|2742 次阅读|6 个评论
利比亚历史的新一页
热度 3 baiyuxiao 2011-10-21 10:33
利比亚历史的新一页 2011-10-21 卡扎菲被利比亚现执政当局武装虏获并击毙,外交部就此表态: “利比亚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新的历史一页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这种局面我们在伊拉克看到了,我们在阿富汗看到了,我们在索马里也看到了。利比亚会不会是另一个伊拉克?我们等着瞧。 http://www.sina.com.cn 2011 年10 月21 日 09:57 外交部网站   问:据报道,卡扎菲已被利比亚 “ 国家过渡委员会 ” 武装抓捕并证实死亡,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当前,利比亚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希望利尽快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尽快实现社会稳定,并开展经济重建,使人民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37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利比亚10月13日开始向意大利恢复出口天然气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0-21 10:09
利比亚10月13日开始向意大利恢复出口天然气
On October 13, 2011, Libya resumed natural gas exports to Italy via the 340-mile, Greenstream Pipeline (Greenstream), which is jointly owned by the Eni S.p.A. and the National Oil Company of Libya. Natural gas delivery imports to Sicily, Italy, at the Gela receipt point, are now about 150 million cubic feet per day (MMcf/d). http://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cfm?id=3570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3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人上街庆祝卡扎菲身亡
热度 1 Helmholtz 2011-10-21 07:43
利比亚人上街庆祝卡扎菲身亡 (这又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实例:以所谓革命的手段上台,以暴政维系政权,不把他人生命当回事的人,最后只能用自己的血祭奠自己的致命错误。 ------科学禅 博主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 鲁拉•卡拉夫 伦敦, 詹姆斯•布利茨 突尼斯报道 英文 对照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利比亚人纷纷涌上的黎波里街头,欢呼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之死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8个多月的流血冲突之后,利比亚成为今年第三个推翻独裁者的阿拉伯国家。 经过利比亚新政权武装部队2个月的搜捕之后,残酷统治利比亚达42年的卡扎菲周四在其最后据点——他的家乡苏尔特附近被打死。 “我们等这一刻很久了。穆阿迈尔•卡扎菲已被打死,”临时政府总理马哈茂德•贾布里勒(Mahmoud Jibril)在的黎波里宣布。“是时候开启一个新的利比亚了,一个统一的利比亚。” 西方领导人也参与庆贺一代暴君的死亡,卡扎菲曾被指责在最近几十年从事恐怖袭击,包括1988年发生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的泛美航空公司(Pan Am)飞机爆炸事件,并被斥为“中东的疯狗”。后来,在他放弃核武器计划之后,他被国际社会重新接纳。 随着卡扎菲遍布血污的尸体画面传遍全世界,对于他是如何被杀的以及北约(Nato)飞机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出现了相互冲突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报道。 一些利比亚官员称,69岁的卡扎菲由于在新政权武装士兵和其效忠者在苏尔特的交火中受伤而死亡,另一些人则暗示,他是混在一个车队里试图逃出城时被击毙的。 覆盖全阿拉伯的电视网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播出了一个看似卡扎菲的人在被拘捕者殴打时试图招架的画面。一名利比亚军事官员暗示,卡扎菲受伤后被活捉,但后来被拘捕者击毙。 西方政府官员称,一支忠诚卡扎菲的车队周四早上离开苏尔特(其中很可能有卡扎菲),这支车队同时遭到北约军机和地面新政权武装部队的攻击。法国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Gérard Longuet)称,法国军机阻止了卡扎菲一行的车队逃离苏尔特。 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要求利比亚革命军公布卡扎菲死亡的全部真相,称前政权所有成员都应得到人道对待。 译者/方舟 狂人卡扎菲 英国《金融时报》 赫巴•萨勒 开罗报道 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周四被打死。这名举止乖张的利比亚独裁者对他本人和利比亚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着膨胀的看法。 他统治这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长达42年。在此期间,利比亚人被他的政策推向贫穷和受压迫的境地,还被迫向一个幻觉顶礼膜拜,这个幻觉便是:卡扎菲是一位富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 在他当政的大部分时间里,利比亚在国际上是一个“贱民”国家,因卡扎菲支持恐怖主义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唾弃。但这名自我标榜的“革命领袖”从未放弃装模作样,坚称利比亚人民爱戴他,而他使利比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私下里,利比亚人也许嘲笑卡扎菲1975年在他的《绿宝书》中阐述、并强行贯彻为国家制度的政治构想(混合伊斯兰教和社会主义的大杂烩,既简单化又无条理)。但在公开场合,他们不得不表现得恭恭敬敬。哪怕是最轻微的反对,也会招致“革命委员会”和保护政府的其它安全部门的残暴回应。 卡扎菲对利比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他本人的成就大加吹嘘;而且看上去,他往往对自己渲染的这类神话信以为真。当班加西(Benghazi)爆发反对他的统治的叛乱时,他在电视上发表典型的胡言乱语、置现实于不顾,称他使利比亚高居“世界的巅峰”。他蔑称叛乱者为“老鼠”和“蟑螂”,说他们吸了毒,被基地组织(al-Qaeda)控制。即便在他踏上逃亡生涯、他的统治显然已经告终的最后几天里,他还广播了一段讲话,呼吁人们举行抗议,反对利比亚的新统治者。 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地中海海滨城市苏尔特(Sirte)附近沙漠中的一个贝都因人的帐篷。他的家族隶属于人数不多的卡扎法(Gadadfa)部落。1961年,他进入利比亚军事学院。还是年轻军校学生的他,就已开始制订推翻王室的计划。 1969年,27岁的军官卡扎菲在一场不流血政变中上台,推翻国王伊德里斯•赛努西(Idris al-Senussi)。卡扎菲当时承诺,将让国家走上“自由、团结和社会正义”的道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一名深受阿拉伯民族主义激励的年轻革命者,演变为一名怪僻和无情的独裁者。 在叛乱开始之际,卡扎菲毫不犹豫地下令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火。在首都的黎波里赖在权力宝座上的那些日子里,卡扎菲以恐怖为手段,对市内的反对派人士展开打击。 西方一直不太确定该如何把握卡扎菲这个人。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曾形容他是“中东的疯狗”。1986年,里根曾派战机轰炸利比亚境内目标,以报复利比亚涉嫌参与炸弹袭击西柏林美军人员经常光顾的一家迪斯科舞厅。 但在2003年后,随着卡扎菲宣布放弃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西方国家政府受到利比亚石油资源的吸引。时任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是首批访问利比亚的国际领导人之一,他在2004年伸出了他所称的“友谊之手”。 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同意针对意大利对利比亚的殖民统治支付赔款,美国也重新设立了大使馆,并宣布准备向利比亚销售武器。卡扎菲于2009年首次在联合国大会(UN General Assembly)上发表讲话,那是一篇典型的长篇大论,对联合国宪章大肆攻击。 举止乖张、衣着品味一天比一天古怪的卡扎菲,看上去常常像一个小丑、仿佛很容易受蒙骗。其实,他是狡猾和危险的。他能够长期当政,证明他有生存技巧,有能力收买、威胁和操纵利比亚的众多部落,确保自己坐稳江山。 近年来,他甚至似乎在从几个儿子的相互角力中得利。自我标榜为改革者的赛义夫•伊斯兰(Seif al-Islam)与安全部门首脑穆塔西姆(Mutassim)被视为死对头,竞相争取被父亲选定为接班人。 卡扎菲还有另外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控制着利比亚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部门,哈米斯(Khamis)和萨迪(Saadi)还是独立于利比亚陆军编制、效忠卡扎菲家族的特种部队的指挥官。 译者/和风 在利比亚石油财富和一套压迫机器的支撑下,卡扎菲不受约束地行使权力,在恐怖主义和国外冒险上浪费大把的资金,包括与乍得打了多年的战争。他对非洲独裁者、叛乱组织和外国恐怖主义组织(包括爱尔兰共和军(Irish Republican Army))慷慨解囊。 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利比亚都受到联合国的制裁,原因是该国涉嫌参与1988年在一架泛美航空公司(Pan Am)班机上安放炸弹,该机在苏格兰洛克比(Lockerbie)上空发生爆炸,空难导致270人丧生。2001年,利比亚情报官员阿卜杜勒•巴萨特•迈格拉希(Abdel Basset al-Megrahi)在一家苏格兰法庭被判安放炸弹罪成立。两年后,利比亚对此次袭击事件承担责任。洛克比案判决后,作为利比亚返回国际社会的条件之一,该国向空难受害人家属支付了巨额赔偿金。 卡扎菲曾在1977年宣告利比亚是一个Jamahirya,即“民众的国家”。直到最后时刻,他一直坚称权力在人民手中,而他自己没有任何官方职务,只是“革命领袖”。不过,在他统治的整个时期,只有他的声音才是外界听得到的。他的巨幅画像在全国各地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芸芸众生,没有任何一名别的官员或政界人士被允许出头。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24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绝于民:独裁者的必然选择
热度 2 fqng1008 2011-10-21 00:44
正准备关电视的时候,《东方卫视》突然报道了卡扎菲的死讯,我又接着关注起来,毕竟这是个最大新闻。 利比亚爆发革命的时候,我曾经多次希望卡扎菲能够放弃抵抗,全身而退。而且,当时的反对派确实给了他机会,为什么就不能有个妥协的办法?但是,卡扎菲就是卡扎菲,他一定要顽抗到底的,他一生都是如此,否则就不是卡扎菲,他只能这样选择。 一切都了结了,这个政治强人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从40多年前的一颗政治新星到40年后的完败。现在到了群氓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去而不复返......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780 次阅读|3 个评论
最新消息:卡扎菲死了 儿子被活捉 2011年10月20日21:09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0-20 21:14
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士兵朝天鸣枪庆祝卡扎菲被捕 http://video.sina.com.cn/v/b/63447868-1829859545.html 民众士兵撕毁卡扎菲时代绿色国旗庆祝其被捕 http://video.sina.com.cn/v/b/63447958-1829859545.html 卡扎菲和几个保镖被迫躲在下水道内,却被当局抓获并带走。 利比亚过渡委首席谈判官员阿卜杜拉-肯希尔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 卡扎菲是被过渡委士兵打死的 ,北约军队没有参与这一过程。他说:“是利比亚人民和利比亚武装力量获得了荣誉。” 路透社援引半岛电视台记者消息称, 卡扎菲的尸体已经抵达米苏拉塔 ,将被允许拍摄。 法新社报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发言人称,卡扎菲在过渡委部队对其家乡苏尔特的最后攻击行动中被过渡委部队打死。他说:“我们向全世界宣布, 卡扎菲已经被打死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卡扎菲死了。” 卡扎菲是被人用9毫米子弹打中的。另一名士兵称 卡扎菲腹部中弹 。过渡委士兵表示,卡扎菲政权防长阿布-巴克尔-尤尼斯是当时卡扎菲身边唯一追随者。  新华网快讯:半岛电视台20日报道,利比亚执政当局当天宣布,已在苏尔特 活捉卡扎菲之子穆塔西姆 。 利比亚过渡委士兵从卡扎菲身上缴获金手枪。 视频:回顾卡扎菲在利比亚42年执政路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10-20/205761534095.html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3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新消息:卡扎菲被俘 生死状况仍不明朗 2011-10-20 20:45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20 20:56
请看视频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libiya/content-2/detail_2011_10/20/10016553_0.shtml?_from_ralated 利比亚“Al-Libiya”电视台否认卡扎菲被捕之说 卡扎菲据称“伤势严重但仍有呼吸” 利比亚电视台称卡扎菲已经死亡 · 利比亚执政当局证实卡扎菲已死亡 · 邱永峥总结卡扎菲被俘经过 称其是在医院被捕 · 北约称正在核实卡扎菲被抓获的报道 · 快讯:利比亚官方电视台播出卡扎菲被俘画面   环球网 记者 报道,据英国路透社和法新社10月20日报道,卡扎菲20日已经被俘,并身负重伤。有媒体称卡扎菲因伤严重而死亡,但这一消息未被 利比亚 新当局证实。   利比亚新当局武装一名指挥官Abdel-Basit Haroun20日对美联社称,卡扎菲在北约的空袭中死去。然而利比亚过渡政权的发言人阿尔-加拉尔(Jalal al-Gallal)和军方发言人Abdul-Rahman Busin表示,有关卡扎菲死亡的报道还没有被证实。北约一名官员也表示,该组织还不能单独确认卡扎菲死亡的消息。   法新社援引利“过渡委”官员Mohamed Leith的话报道称,卡扎菲在苏尔特被俘,伤势严重但仍然有呼吸。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0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关注卡扎菲被捕】利比亚官方电视台出现卡扎菲死亡画面。
flly 2011-10-20 20:44
来自凤凰卫视 到底躲不过啊
1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扎菲抓到了,被俘时躲在洞中,高喊“别开枪” 2011-10-20 19
热度 8 xupeiyang 2011-10-20 20:00
卡扎菲与萨达姆一样的下场 也怕死 小霸与大霸的较量 卡扎菲被捕时躲在一处洞中,高喊“别开枪,别开枪!” 请看视频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libiya/content-2/detail_2011_10/20/10014166_0.shtml?_from_ralated 新华网快讯: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一名军方指挥官2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卡扎菲已被俘获。 路透社报道,利比亚过渡委官员阿卜杜勒-马吉德(ABDEL MAJID)称卡扎菲已经被捕,双腿受伤。 2011-10-20 19:39:06 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出生在苏尔特一个游牧部落家庭,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后他在利比亚陆军服役。1966年赴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70-1972年,卡扎菲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九·一”革命领导人称号(自2008年12月起称“革命领导人”)。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879 次阅读|7 个评论
‘发达’与‘不发布’国家皆游行的‘源泉’
热度 2 lin602 2011-10-16 09:12
近期挺热闹的,游行示威不但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泰国等非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不少游行示威。特别是美国近期的占领行动(“占领行动”扩至全球各大城市 71个国家响应,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1016/640722.html )。英国前段时间抓了不少人,法国前段时间好象也挺厉害的。 在当今社会,不象以前那物质非常少不够吃饿死人的年代(除部分非洲国家外)。特别是美国,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整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让全国的人吃饱穿暖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次游行示威开始时,他们的示威口号是‘占领华尔街’,反对‘百分之一的金融界人士非常非常富有’。 不管那个国家,如果财富非常集聚,贫富差别非常大,少数人财富非常非常多,不少人失业或者生活困难时,这个国家就要出现‘游行示威’了。不管这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管是选举国家还是王室国家。 国家的职能,就是要平衡这种关系。抑制这种财富的大量积聚,抑制有权有钱人的‘合法’‘掠夺’。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许多‘掠夺’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穷人的诉求是‘非法的’,常常要坐大牢的。 当然上面只是讲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的游行示威另当别论。 占领行动”扩至全球各大城市 71个国家响应 2011-10-16 06:53 人民网 我要参与( 315 ) 警察封锁伦敦证交所所在广场的入口,与抗议人群对峙。摄影:张春燕 英国民众在伦敦证交所外集会,打出标语,欲“占领伦敦证交所”。 警察排成人墙,封锁了每个入口。 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不断升级,并迅速蔓延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当地时间10月15日中午,众多英国民众发起“占领伦敦证交所”活动,打出标语,喊着口号,聚集到伦敦证交所外抗议。 当天伦敦天气晴朗,对抗议活动非常有利。从上午11点多开始,就陆续有抗议民众来到距离伦敦证交所很近的圣保罗大教堂集会。伦敦证交所是与华尔街并肩的顶级金融中心,截至10月15日,已有万余名英国人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报名参加此次抗议活动。 鉴于英国今年屡次发生骚乱事件,提前得知消息的伦敦警方早有部署,不少警察很早就开始在伦敦证交所外巡逻。 有意思的是,伦敦证交所所在的帕特诺斯特广场属于私人领地,数十名警察排成人墙封锁了广场的每个入口,抗议者不能进入。 中午12点多,随着集会的人越来越多,众多抗议者涌到帕特诺斯特广场的入口处,高喊口号,还一度试图冲破警察的封锁。未果后,抗议者开始围着证交所外围的建筑进行和平游行,“占领伦敦证交所”变成“包围伦敦证交所”。 近来,“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纽约的金融区启动,示威者安营扎寨,每天都举行示威游行,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外举标语、喊口号,抗议不平等待遇并提倡对富人加税。 据英美媒体报道,71个国家的示威者准备10月15日在700多座城市发起示威,“占领运动”迎来第一次全球演出。除了伦敦的大规模抗议,巴黎、马德里、首尔、雅加达等地也将举行示威,抗议全球经济危机,追究政治家和银行家的责任。 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至欧洲 罗马等地爆发游行 数据显示,整个德国在这个周六,有超过50个城市出现规模大小不等的游行。除德国外,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主要城市也举行了类似的抗议活动。意大利首都罗马在15号爆发了名为“愤怒者”的民众示威游行。 德国5000民众举行“占领欧洲央行”抗议活动 当地时间15日中午12点,约5000名德国各界民众聚集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的歌德广场举行主题为“占领欧洲央行”的抗议活动。 伦敦民众举行“占领证交所”抗议示威行动 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15日延伸至英国首都伦敦。大约6千名民众参加了当天的“占领伦敦证交所”抗议行动。 东京街头聚集大量示威者 呼吁缩小贫富差距 据日本媒体报道,15日是要求缩小贫富差距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世界一起行动日。东京六本木的公园及新宿站、日比谷公园等地当天聚集了大量示威者。 【 焦点关注 】 华尔街有占领无革命 (责任编辑:郝保明)
18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将于下周成立 临时政府
dongzg101 2011-9-25 16:12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将于下周成立临时政府 2011-09-25 02:18:52 来源: 新华网   有 2102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0 ) 核心提示:9月24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宣布,将于下周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同时,他承认“过渡委”对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提出的关于组建政府的意见还“存在分歧”。但他没有指明贾布里勒所提意见的具体内容。 新华网利比亚班加西9月24日电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4日在班加西宣布,将于下周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贾利勒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新的临时政府将是“过渡委”及其执行委员会的一个“混合体”。 不过,他承认“过渡委”对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提出的关于组建政府的意见还“存在分歧”。但他没有指明贾布里勒所提意见的具体内容。 贾利勒说,目前组建政府的另外一个困难是所有地区和部落都希望在新政府中占有一席,一些城市认为他们拥有优先权。但他明确指出,新的临时政府将由“有能力的人来组成,哪怕他们出自同一个城市”。 本月11日,贾布里勒曾宣布将于1周或10日内宣布成立过渡政府。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 何奕萍 ) 责任编辑:NN046
1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非盟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合法代表
dongzg101 2011-9-21 06:15
非盟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合法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1日00:30 新华网   新华网约翰内斯堡9月20日电(记者 邵海军)南非总统府20日转发非洲联盟办公室当天发表的声明说,非盟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人民的合法代表,在成立包容性过渡政府后将获得利比亚在非盟的席位。   9月5日,“全国过渡委员会”在给非盟委员会主席的信中保证,维护非洲利益,团结利比亚各方建立联合政府、重建国家,保护利比亚境内外国公民、包括非洲公民。   非盟认为,这些保证与非盟提出的解决利比亚问题的路线图精神一致。非盟决定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并同意在后者组建包容性过渡政府后,获取利比亚在非盟的席位。   声明最后说,非盟将在路线图基础上同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利比亚重建,努力使利比亚成为民主、和平与繁荣的国家。 已有 3 人参与 我要评论
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企业重返利比亚 发现财产已获 专门部队保护
dongzg101 2011-9-21 05:05
中国企业重返利比亚 发现财产已获专门部队保护 2011年09月20日 10:4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胡健 1435 人参与 28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资料图:战前利比亚政府官员视察中国公司承建的利比亚福利安居房工程 在利比亚有未完工项目的中国企业终于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 9月12日,中方宣布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利比亚则承诺履行与中国的合约。 “利比亚局势逐渐明朗,我们希望能尽快回到利比亚完成遗留在那里的项目。”9月13日,某央企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尽管企业回归心切,但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回归之路仍在铺垫阶段,尚无实质性的进展。 中方资产保存情况尚可 中利双方达成的共识,为中国企业重返利比亚带来一缕的曙光。专家分析,这表示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将基本不受影响,在政局稳定后逐步恢复施工。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兴和华为两家企业已经重新返回了利比亚,投入到该国的重建中,但其他几十家公司仍未真正返回利比亚。 由于中国企业在利项目多为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项目保存状况较为乐观。 据中国驻班加西临时工作组代表王奇敏参赞介绍,评估处在战乱中的中方资产情况是中国派遣到班加西的临时工作组的任务之一,中方企业资产在利比亚东部地区的保存情况还算良好。 比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班加西的2万套住房工地,虽然此前当地曾发生过激烈交火,但对于建筑项目的影响不大,只是偶尔有些弹坑遗留在建筑的外墙上。 对于存放在厂房内的机械设备等,由于有利比亚反对派“国家过渡委员会”派遣专门的安全部队前往保护,所有财产都处于较为完整的状态 。 1 2 3 ... 9 10
1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获 联合国 合法席位
dongzg101 2011-9-17 21:15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获联合国合法席位 2011年09月17日 01:5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41745 人参与 141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中新网联合国9月16日电 (记者 李洋)第66届联合国大会16日以114票赞成、17票反对、15票弃权的结果,同意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作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 联合国接受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使得其领导人贾利勒下周有机会出访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并将可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国际政要举行会谈。 消息人士称,此前被卡扎菲罢免的前利比亚驻联合国代表沙格拉姆(Abdulrahman Shalgham)有可能继续担任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驻联合国代表。 利比亚当局武装日前控制的黎波里后,卡扎菲的行踪依然不明。国际刑事法院依然维持对卡扎菲等人的逮捕令。 继法国总统萨科奇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利比亚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也于16日抵达的黎波里,对利比亚进行访问。几位国际政要都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领导人讨论了战后重建等问题。 另悉,在目前仍由卡扎菲余部控制的城市拜尼沃利德,当局武装部队仍与卡扎菲残余部队紧张对峙。由于拜尼沃利德城内的抵抗激烈,当局武装16日暂停了进攻。 相关专题: 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 相关新闻: · 联大投票决定将利比亚在联合国席位交给全国过渡委 ·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 · 利过渡委武装攻入苏尔特 与卡扎菲部队展开激战 · 卡扎菲家乡苏尔特激战正酣 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机场 · 利过渡委部队攻入疑似卡扎菲藏身地拜尼沃利德 · 外交部:中方愿为利比亚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PN006
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渠成则水到
dongzg101 2011-9-15 01:03
中国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渠成则水到 2011-09-14 01:33:29 |分类: 杂七杂八的过期媒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9 月 12 日 ,中国向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通报,宣布承认该委员会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 中国尽管在谴责、制裁卡扎菲的联合国决议中投了赞成票,在导致对卡扎菲政权实施军事干预、并最终造成利比亚政权更迭的联合国 1973 号决议中也未行使否决权,但始终反对北约对利空袭,因此并非某些利比亚新政权成员所言的“最早的朋友”;尽管在战事胶着期,中国就已公开与全国过渡委员会建立联系,并进行了高级人员互访和交流,还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但非但在班加西武装攻入的黎波里前,即便卡扎菲弃城逃遁,利比亚“改朝换代”已成定局后,中方也迟迟未正式承认新政权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9 月 12 日 的通报,令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中最后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合法性、代表性的一个。 中国何以迟迟作此表态? 传统上,中国只与现政权保持官方关系,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和承认既成事实的原则,在的黎波里陷落前不承认新政权并不足奇。至于的黎波里易手后的“一慢二看三通过”,则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全国过渡委员会方面在接管政权过程中显得步骤拖沓、凌乱,事权不一,政出多门,恢复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管治经济的能力都有待证实,尽管卡扎菲已被逐出首都大半个月,新政府也号称控制了 90-95% 国土,但过渡政府迟迟未成立,委员会内部和各部族间的矛盾开始凸显,新政府把过多精力放在“资金解冻”和“寻找卡扎菲”上,而在建立一个新国家、新秩序方面则蓝图混沌,进展缓慢,这显然难以令人对之产生足够信心。 其次,中国在战前并非卡扎菲的“朋友”,在利比亚的利益,主要在于经济层面。由于卡扎菲的故意刁难、排挤,中国在利战前石油投资并不多,但拥有大量基建项目,这些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中国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多,是中国最为关注的实际利益。早在和全国过渡委员会开始接触之初,中方就曾多次要求对方确保这些项目的安全,确保尊重和承认中利战前签署的各项条约、协议继续有效,并曾得到包括卡迈勒等在内、全国过渡委员会要人的承认。 然而随着“后卡扎菲时代”的到来和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得势,局势起了微妙的变化,部分新政府要员相继发出了“战后重建要论功行赏”、“新合同新项目排斥中国人”等声音,指责中国阻挠资金解冻,及声称中国向利比亚出售军火的措辞也不时传出,尽管于此同时,也还有相反的声音从另一些新政府要员口中传出,但这种杂音和混乱,已足以令中方担心,自己在利的基本利益能否得到维护,自己的声音是否能得到利比亚新政府的尊重和正视。 事实上,利比亚新政府也的确有求于中国。 尽管卡扎菲被冻结的资金很少在中国掌握中,但各方纷纷强调“尊重联合国在战后重建中主导地位”,且当初资金的冻结正是通过安理会才获得合法性,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冻离了安理会固然不是动弹不得,却也会效率大减;更重要的是,新政府要真正自立,必须获得联合国正式席位,这需要“五常”的一致认同。所有这些,离开中国是办不到的。 中国战前经营的诸多大型基建项目,在建设新利比亚过程中同样、甚至更加需要,且这些项目是中国所擅长,而欧美及海湾国家所不擅长或不情愿的,更何况作为业主,利比亚前政权已支付了数额不菲的工程预付款,倘若一拍两散,是不折不扣的“双输”;利比亚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输出和工业品输入,在这些方面,维持“老主顾”意、英、法固然重要,但在欧洲经济衰退已成定局,最大主顾意大利焦头烂额之际,和中国这个既有能力供应门类齐全的廉价工业品,也有“胃口”吃进大量石油的新兴国家保持密切经济合作,也是“新利比亚”的利益所在。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此前一段时间,全国过渡委员会在“中国话题”上的口无遮拦、七嘴八舌,也反映出他们对中国迟迟“按兵不动”的焦急和忐忑,而中国出人意料的反应,则让他们明白该说什么、做什么。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承认新政权事实上也毫无悬念:卡扎菲已是“过去时”,主要大国也纷纷松口,大势所趋,根据中国外交的传统,承认既成事实是题中之意,不仅如此,的黎波里易手后次日,北京使馆区利比亚使馆的卡扎菲绿旗,就已被新政权的伊德里斯三色旗所取代,这一切都表明,中方已做好承认新政权的准备,但这股“水”何时到,则要看新政府何时修好“渠”——解除中方的前述担忧和顾虑了。 9 月 12 日 前的数日,一度不断传出针对中国负面消息的过渡委员会方面忽然沉默,随即中方的承认通报悄然出台,而新政权方面则不仅发出“深感高兴”、“期待已久”的“套话”,且具体强调“高度重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将切实遵守双方此前签署的各项条约和协议,坚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欢迎中方参加利比亚重建,共同推动利中关系稳定、持续发展”。不难看出,这短短的几句话,所针对的正是前述中方担忧、疑虑之所在。“渠成则水到”,不管这些“官样文章”背后,有多少和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迟到的承认至此已一无窒碍了。
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挑动群众斗群众’
热度 3 lin602 2011-9-12 11:24
昨天是美国‘911’十周年纪念,美国政要参加了纪念仪式,为死去的亡灵致哀。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老大’‘世界宪兵’的角色越来越明显。如果美国是世界老大,那么世界上其他一般国家就相当于普通群众一样。不过,这个老大经常‘挑动群众斗群众’,以招人恨。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及中东国家关系,其实就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做的手脚。南北朝鲜关系其实前几年没有这么严重,美国又帮助韩国军演,又是开出航空母舰,你说南北朝鲜关系能够缓和吗?中国南海海域,台湾的军售,又在制造大陆与台湾及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协调。将反导装置布置到波兰及东欧国家,就在俄罗斯的门前门后,你说俄罗斯心里舒服吗?在美国费城的自由钟展览厅中,有二个大照片,一个是曼得拉的,另一个是达赖的。达赖就是自由与民主的化身?.........现又在利比亚参预分赃了。 拉登没有搞瑞士,许多其他国家也没有搞,就是搞美国最多,你说其中没有一点原因吗?其实其他国家离拉登更近呀。 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维来处理这些国际关系呢? 911事件就是‘世界老大’的代价。
21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利比亚的带路党就这水平?
热度 4 伍加 2011-9-11 20:52
【作品欣赏(6)】 利比亚的带路党就这水平? 伍加,2011年9月11日,周日 Youtube 录像: http://www.youtube.com/embed/CWB2G9reo2I?hl=enfs=1 iframe width="425" height="349" src=" http://www.youtube.com/embed/CWB2G9reo2I?hl=enfs=1 "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到利比亚搞野蛮拆迁,偏偏遇上个卡扎菲这个钉子户。英法等国都有精锐部队出场,指挥反政府武装,提供先进武器,卡扎菲的政府军只有到处挨揍的份,没有还手的能力。这就是小流氓碰到了大恶霸,强龙就是要吃掉地头蛇。结果卡扎菲的一帮喽罗兵,干不过北约的空中优势;不仅班加西的兵营被拆迁,皇宫宝座也被拆迁。看来用炮弹说话还是算数的,用空中力量协助强制拆迁还是行之有效的。 可是,即使空中力量再强大,最后的胜利还得靠地面上的“带路党”。不过利比亚的这帮带路党也太不争气了,前一段他们自己承认北约的空袭致使至少 2 万利比亚平民死亡,这应该是带路党没有带好路的结果,居然还敢公开说出来。尤其让人笑掉大牙的是有位自称是 Doctor 的带路党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竟然说出:如果西方人“想要分享我们的石油,那就来吧,我们分享。我们被卡扎菲统治了 42 年,反正 42 年里我们也没有享用石油的好处”,“我欢迎英国公司来,我欢迎美国公司来;我们不要俄国人,我们不要中国人来!我们就想要西方人来”。有下面的录音为证: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CH0A9fKOwzQ iframe width="420" height="34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CH0A9fKOwzQ"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下面是国内可以打开的录音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wNzg2MTA0.html%20%3C/p%3E%3Cp%3E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wNzg2MTA0/v.swf"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这样的卖国贼在哪个民族中都会有,他们的行径令人不齿,就连西方一些心存正义的人都看不过去。比如上面采访录音中的这位西方人显然表现出了对利比亚带路党的厌恶,在采访中质问那位利比亚带路党是不是冒牌的 Doctor,不知这里的 Doctor 是指医生还是博士。 尽管这帮带路党确实很脑残,可利比亚的卡扎菲也不是一只好鸟,他歧视中国,支持台独,甘当西方的走狗,到头来遭到主子的痛殴,由哈巴狗变成了落水狗,这是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了他自己的头。 在这次从“禁空”变成“空袭”的游戏中法国带了头,带路党们哪敢怠慢,连忙允诺保证法国企业将获得利比亚 35% 的原油开采权。其它北约国家也都会分一杯美羹,那利比亚的石油可是世界上最优质的低硫石油,不用任何佐料,就已经味道鲜美了,让人闻着就嘴馋。这世界上的实力就是公理,战场胜负可以决定正义在哪一方,联合国早就变成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一帮军火贩子拿利比亚做了实弹实验场之后,接着就是坐地分赃。 目前比较尴尬的是中国政府,刚开战时立即撤侨做得蛮漂亮,之后从谴责北约轰炸、呼吁停止军事行动慢慢转变为默许,直到今天还不好意思直接说支持反对派,只是通过人道主义物资捐助与之保持接触。 卡扎菲这个狂人根本就没有把北京放在眼里。中利在 1978 年才建交,这是在卡扎菲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九年之后,而且他始终和台独关系密切。据说卡扎菲曾在 1970 年 8 月派他的副手贾卢德跑到北京要原子弹,被毛泽东拒绝后,利比亚和北京的关系一直是淡如凉水。911 之后,卡扎菲自废武功,向美国自首时还把从巴基斯坦取得的中文原子弹资料缴给美国。最可气的是这位利比亚怪人极端歧视中国,歧视中国人。战前在利比亚的几万中国人绝大部分是干几经承包之后的力气活,利比亚的优质油田从来就没有中国的份。中国公司去利比亚竞标时都是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据说中石油曾经挖空心思地收购一家加拿大的石油公司以便能拿到一个几亿美元的小项目,最后还被利比亚当局否决。中国人历来讲究“和气生财”,这种生意经好像在利比亚行不通。早年对卡扎菲和颜悦色从没有拿到过利好大项目;现在中国对北约入侵利比亚投了弃权票反倒招致利比亚反对派的怨恨,多次叫嚣要对投弃权票的俄罗斯、中国进行报 复。俄罗斯现在已经明确承认反对派,联合国五常中只有中国还在观望。 伍加,2011年9月11日,周日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影视欣赏|342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2011-博弈利比亚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11 04:24
利比亚战争是世界各国的一场博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观点的人,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未来利比亚是成为世界各国和平的纽带还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取决于世界各国的选择!新的利比亚,新的非洲!
1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