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利比亚

相关日志

残酷还是搞笑?利比亚动荡,约旦发横财
laserdai 2012-2-7 19:18
俗话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盖头盖不住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人做坏事,坏人做好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破齿寒,等等等等,谈的都是世事五常,好坏难以清楚分辨,现在又看到一个活鲜鲜的例子,保存如下: 利比亚动荡 约旦发“横财”, 马修·泰勒尔,2012年2月3日 严冬时分,约旦首都安曼所有三星以上酒店却纷纷爆满。原来,利比亚的动荡,给约旦人带来了一笔意想不到的“横财”。 对于在约旦首都安曼经营酒店的人来说,一月份,生意通常非常惨淡 。因为这是西方游客人数最少的一个月,他们更喜欢气温温和的春秋两季。而那些逃避海湾地区的炎热、到地中海附近来避暑的阿拉伯国家的长期游客,可能要在六个月之后才会陆续抵达。 但是现在,尽管约旦还处于天气最寒冷的冬季,酒店业的人脸上却都挂满了灿烂的笑容:利比亚给约旦人带来一笔意想不到的“横财”。 安曼是一座高原城市。从机场驱车前往市区,车外,不能说是在下雨,更应该说是空气中的水分在凝固。雾蒙蒙、铅灰色的空气,几乎潮到了饱和的地步。在海拔这么高、地形陡峭的城中山区,天气阴冷刺骨,这就是寒冷和潮湿戴在一起的气候。 但是,下榻的酒店大厅内却是热气腾腾。一群群穿着运动裤、不修边幅的人,歪七扭八、半躺半坐在超摩登的大厅沙发上,大声地争吵着。他们说的是阿拉伯语,但口音一时很难辨别。 去年利比亚武装起义期间,约旦曾是利比亚反叛力量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盟友。约旦向反叛力量提供后勤和军事援助。现在,回报的时刻来到了。 由于缺乏医疗设施和医疗专长,战后利比亚正在将大批利比亚人空运到国外接受治疗。这其中包括普遍被认为中东地区条件最好的约旦的医院。医疗费用、住宿、一日三餐都是由利比亚新政府“全国过渡委员会”支付。过渡委的“干部”每周一次到安曼来巡视,到酒店、医院用现金结帐。同时,向每一个利比亚人每星期发放300美元的零花钱! 约旦“酒店协会”主席米切尔·纳兹尔(Michel Nazzal)和约旦旅游部长阿耶夫·阿尔法耶兹(Nayef Al Fayez)开会,他们告诉我,安曼所有的三星以上酒店全部爆满,每星期,26架客满的利比亚飞机抵达安曼。现在,安曼接待的利比亚人总数大约为14,000人。但是,旅游部长这可不是在诉苦。他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告诉我说,“我们需要他们。这对酒店业的生意很有促进。我们只不过不希望发生任何意外。” 横财来临 这一点勿庸否认。据估计,利比亚每星期正在向约旦的零售业注入15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医院收取的医疗费用,这笔钱,数目肯定也很庞大。约旦是一个缺乏资源的中等国家,去年旅游业收入下降了40%。现在,利比亚人带来的可是一笔不小的进帐。 安曼的另一边,一家拥有300张床位的“约旦医院”。办公室经理阿曼尼·卡塔布说,自从11月以来,他们接纳了465名住院治疗的利比亚人,前来就诊的其他病人人数就更多了。她带领在医院参观,走廊宽敞、灯光明亮、一尘不染,而且非常安静。碰到的医生点头微笑和我们打招呼。一层128床,62岁的萨利赫·苏雷曼,疲惫的手,无力地缕着白胡子。苏雷曼患有慢性高血压,三个星期以前从利比亚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到安曼来接受治疗。他说,“我们一直依赖外国医生。但是战争期间,这些医生都走了,回国了”。 心灵上的伤痛? 苏雷曼一边说话,一边用插着输液针管的右手打手势。“现在管理政府的这些人都很年轻,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 另外一条走廊内,阿里·阿尔布塞伊夫拄着拐杖。武装起义初期,在扎维雅(Zawiya),阿里腿部受伤骨折。后来,他还参加过在津坦(Zintan)的战役。再往后,整个夏天,阿里都参与向卡扎菲力量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运送武器的行动。后来,到了10月份,在班尼瓦利德(Bani Walid),阿里的车队被炮弹直接击中。他被高高地抛到空中,重重地落在岩石上,鼻子、牙齿都摔坏了,听力受损,双腿肌肉拉伤。他眼窝凹陷,笑着说,“那种感觉好极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能有今天。” 我问他,卡扎菲掌权的时候日子怎么样。阿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板,说,“我不想往回看。我们有很强的国家凝聚力。”说话期间,他把手指紧紧地交叉在一起,好像在做示范。然后,阿里愤怒地耸耸了肩,说,“我还想一直打下去。但是,我就是不知道和谁打。”利比亚把治疗国人伤病的任务承包给了外国,但是,心灵上的抚慰与康复,看来还是必须从国内做起。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阿拉伯之春"的启示
whyhoo 2011-12-20 09:36
从去年年底开始,突尼斯暴乱、埃及政局地震、利比亚战火纷飞……一场被西方主导下的国际舆论称为“阿拉伯之春”的大规模社会动荡正在席卷整个中东。 当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发起过一场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经济改革运动,虽然这场改革最终在严酷的国际环境下归于失败,但由于改革深入民心、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因而赢得了无数人内心真诚的支持,时隔多年之后,后人对其评价益加正面和赞赏。反观“阿拉伯之春”,却显得有些牵强附会,这个词汇实际上就是由西方生造出来的概念,它带来的不是繁荣稳定,而是动荡与战乱!当西方世界为这场“民主革命”欢呼鼓掌时,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却遭受了重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阿拉伯世界爆发大动荡有其必然性,这是一个内因与外因交织的结果。我们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会发现这场政治风潮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竭力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如出一辙!西方国家正是靠着这一战略,不断向东方阵营渗透,成功瓦解了盛极一时的苏联帝国,摧毁了苏东欧社会主义集团,兵不血刃就打赢了又一场世界大战。冷战胜利后,尝到甜头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更加积极地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向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另一方面则娴熟地利用互联网等新载体,将和平演变战略运用到颠覆非亲西方政权、构建“民主世界”这类政策中,呈现出和平演变战略全球化特征。这些年发生在乌克兰和中亚诸国的一系列颜色革命就是明证。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实际上就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延续和扩展。 阿拉伯国家纷纷进入“革命”状态,除了西方新和平演变战略奏效外,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也是主因。中东诸国的政治体制从20世纪五十年代确立至今,虽然存在亲苏联、亲美国等政策性摇摆,但基本上未做任何改革,政治体制日渐僵化,原先的革命阶层上台至今已经蜕变为特权阶层,把持着大把石油美元任意挥霍,而普通民众却经常面临生活困境。当政者长期漠视民众的呼声导致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矛盾不断积累,在各种问题共同催化下,终于酿成了今日的祸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国面对这个红色堡垒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颠覆中国 共 产 党政权是其覆盖全世界的新和平演变战略中最重要一环。通过一系列试验,美国的新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中亚和中东取得了巨大成功,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必然是“祸水东引”,希望能在中国也引燃“革命之火”。虽然中国社会目前保持着稳定,经济也维持着较快增长的局面,但一旦国家发展遭受挫折,西方必将趁火打劫,趁虚而入,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早做准备,届时中国危矣!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历史性的悲剧,我们应当从前苏联、颜色革命诸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并深入研究美国的新和平演变战略特点,在斗争中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红线。还在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步阶段,毛 泽 东就提出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的六条政治标准,即: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1979年,邓 小 平又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 泽 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原则也成为贯穿“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轴。通过系统性的整合,有利于将发展社会主义与坚持社会主义有机结合,防止和平演变向深层次渗透。 其次必须切实解决集中性的社会矛盾。古时先贤即知“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前民众贫富差距日趋扩大,中国社会有陷入两极分化的危险,甚至出现了“贫富世代固定化”的苗头;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富人纷纷转移资产移民国外以求自保,而穷人则困顿不堪,对政府和社会的怨气日盛,仇官、仇富心态盛行。加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落后的管理思维方式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之间矛盾重重,一些实质形成的党内和干部特权、贵族阶层更是贪腐堕落,横行无忌,极大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为此,政府一方面必须强化民生保障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基本保障全民覆盖,建立起合理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体系,并全力营造一个人人可以参与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反腐败力度,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坚决打击腐败分子,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风情气正的吏治氛围。 其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演变的主角放在社会主义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尤其是执政党干部和青年一代。因此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干部和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要在社会上持久深入地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武装全党和全体干部,不断创新干部培养机制,注重从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过硬、德能才绩兼备的优秀青年中选拨干部,让他们能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实践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壮大,形成一道抵御西方和平演变侵袭的“万里长城”。 最后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化实施反击。出乎美国等西方国家意料的是,中东的剧变虽然符合预期,但也使西方利益严重受损,例如埃及新政府明显不如穆巴拉克政权亲美,在许多问题上不愿再对美言听计从,明显削弱了美国对中东的控制能力。这表明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各国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密,和平演变战略也有可能成为“双刃剑”,西方国家在颠覆他国政权的同时,自身也可能受到损害,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并可加以利用。中国应凭借自身经济实力,推动文化、政治、军事等“走出去”,不断扩大国际社会话语权,在全世界努力塑造出与西方同等耀眼的光环,提高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如此必能极大削弱和平演变的作用。
个人分类: 政治|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缅甸当心步伊拉克、利比亚的后尘
刘正管 2011-12-4 00:03
希拉里访问缅甸,经历几十年交恶之后,缅甸与美国关系回暖,形势微妙,时机敏感。 与狼共舞未尝不可,但必须防止遭狼咬。美国文化与亚洲国家不同,向来只讲利益,不讲友谊。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可以和敌人拥抱,也不惜向朋友捅刀子。目前美国的最大利益就是控制中东,重返亚洲,最根本的目的乃是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长期军事困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中国周围布局,在中东周围布局,拉拢缅甸就是其中一步棋。 缅甸应该记取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教训,它们都曾在美国经济制裁、军事高压下服软、认输,自废武功,结果美国仍没有放过他们,一旦有机会,还是找种种借口要了它们的命。警惕呀,缅甸!
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进步还是退步?利比亚或允许一夫多妻
laserdai 2011-11-2 06:14
2011年10月31日 《国际先驱论坛报》头版报道说,利比亚过渡当局领导人说要实行无限制的一夫多妻制,令利比亚的妇女和海外盟友感到担心。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领导人贾利勒似乎要改变卡扎菲42年统治时期的做法,那个时期一夫多妻现象在利比亚很少见。 卡扎菲时期的法律禁止一夫多妻,现在贾利勒表示要废除这些违反伊斯兰法的法律。贾利勒说,在获得自由的利比亚,任何同伊斯兰法冲突的法律都将被废除。 许多利比亚妇女认为,全国过渡委员会领导人的有关讲话显示出利比亚新政权将对女性实行歧视和压迫政策。 贾利勒关于一夫多妻的讲话在利比亚的女大学生中引起不满。有大学生说,贾利勒不该说那样的话,她们不愿意同有妻子的人结婚。 还有一位20岁的女学生说,贾利勒不过是按照可兰经的内容讲话。但是当问到她是否允许她丈夫再娶其他妻子时,她说当然不可以,他敢那么做就杀了他。 《每日电讯报》还报道,贾利勒还宣布未来的银行条例也要符合伊斯兰法律,要禁止放贷获取利息。他说利息在人们当中产生仇恨。 有专家分析说,利比亚新领导层似乎在讨好势力强大的伊斯兰主义者,对未来的政治走向并不明确。 利比亚新政权表现出的姿态令国际盟友担心。他们希望利比亚的经济能够进一步地融入西方体系。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3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卡扎菲败在到处乱撒钱而不顾人民死活
热度 13 chrujun 2011-10-30 12:19
基于国家垄断,利比亚积累了惊人的石油财富。然而,卡扎菲却把钱到处撒向其它国家,或是买一些本国士兵没能力用的高级军火。 卡扎菲为了当非洲领袖,在非洲各国到处乱撒钱。因此,往往被其他国家捧为座上宾,极大地满足了卡扎菲的虚荣心。 是不是利比亚人民富得流油了? 是不是利比亚的钱多得花不完了? 非也! 利比亚的30%以上的民众没有工作,没有住房,相当于一部分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并且,卡扎菲还经常动用专政手段镇压百姓。经常抓捕抗议者和不同政见者。 由此可以看出, 卡扎菲不把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放在心上,却把本应用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财富花在取悦外国领袖上。 人民的反抗虽然一次次被镇压下去,但人民的怒火越来越强。貌似非常强大的卡扎菲最后被人民反抗的怒火消灭,也算罪有应得。 如果卡扎菲把国家垄断积累的财富花在本国人民身上,而不是到处向其它国家撒钱,充大款,他不会被利比亚人民抛弃。 卡扎菲在到处撒钱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本国人民是不是有工作了? 是不是有房住? 是不是有书读? 是不是有饭吃? 是不是真的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093 次阅读|14 个评论
无奈的“卡扎菲”,一个时代的技术难题。
lixur123 2011-10-27 21:40
在10月20日,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当家人被执政当局武装给咔咔咔了,这个毁誉掺半的人物出奇的给力,套用句罗永浩的观点就是,有些人的想法真很奇怪啊,卡扎菲屠杀平民,很多人义愤填膺地谴责,多国部队出手干预时,这些人又义愤填膺地谴责,卡扎菲都被你们搞糊涂啦!你们到底希望怎么样?难道希望卡扎菲突然抽疯立地成佛吗?不过说实话,你们比那些卡扎菲屠杀平民时不表态现在却蹦出来指责多国部队干涉内政的臭流氓要好一些了,互联网的信息流通推动了观念的进步?当然,也可能是社会化网络造成了鱼找鱼,虾找虾的局面,所以容易产生错觉,物理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我也同意有时候我盼着中国民主化,也是为了跟一些傻逼反动派的朋友们早点儿翻脸,好期待哦
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比亚的一夫多妻制?
热度 5 smallland 2011-10-26 21:14
利比亚过渡政府暗示将来可能实行一夫多妻制,可能令许多人感到意外。一个亲西方的政府,怎么能以宗教的名义支持多妻制呢?多妻制必然剥夺一大批弱势雄性的交配权和生殖权,没有交配权和生殖权的保障,跟西方的平等、自由观念有多少差距? 如果将来真的实行一夫多妻制,只能说明新政府受到国内超级优势雄性的强大压力的妥协结果。如果不妥协,新政府就可能极不稳定。 总体来说,多妻制对雌性是有利的,也是雌性愿意看到的制度,有利于雌性共享强势雄性的基因或资源。那些被包养的情妇,大多不是被迫的。许多动物,不用雄性强制,若干雌性也会集合起来接受同一个雄性。只要雄性足够优势,足够强大,或占据足够多的资源,就足够吸引众多雌性。 同时,多妻制对于强势的雄性自然是有利的,就不用偷偷摸摸地包二奶了,但对于大多数雄性,特别是劣势的雄性,这是很不利的,因为他们的交配权和生殖权被合法地剥夺了--至于被谁剥夺了,就像输掉家产的股民,不知道该怨谁。这部分劣势的雄性,在宗教狂热的蛊惑下,很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前面写过一篇,恐怖主义或多或少与配偶制度有关系。动物中的一夫多妻制不会导致“社会问题”,只有人类才有可能大量集中不要命的雄性向着同一个目标攻击,散兵游勇各自为政不是大问题。 与一夫多妻对应的,是一妻多夫制,这样的制度我国少数地方依然存在(电视上看过藏区就有)。如果将来的利比亚能同时兼容这两种制度,社会或许会更和谐一点^_^
4170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dongzg101 2011-10-26 01:15
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2011-10-25 07:40:17 |分类: 杂七杂八的过期媒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班加西举行盛大仪式,宣布“全国解放”,并承诺将在“1周至1个月时间”筹组过渡政府,并“真正努力尽快准备选举”,选出取代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正式国会。 这些原本是包括联合国在内,许多关注者所期待的,毕竟一个早已被联合国和众多国际组织、国家所承认的“新政府”至今还没有正式政府,终究不成体统,且过渡政府不成立,根据此前公布规则在过渡政府执政8个月后举行的选举,也就只能被无限期推迟。如今,至少可以看到一个粗糙的转型时间表了。 但另一些声音则未必是许多人所乐于听见的: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仪式上公开宣布,未来利比亚将实行伊斯兰教法治国(即所谓“沙里亚法”),卡扎菲时代废除的一夫多妻制将被恢复,而有消息称,鉴于《可兰经》反对房贷取息,利比亚未来可能引进“伊斯兰银行”,取代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 这一切都不免让人担心,利比亚的未来是否如许多人所憧憬的,从此走向民主、自由和文明。 必须看到,卡扎菲时代的一些“进步措施”,有上世纪60-70年代阿拉伯复兴社会运动兴起,世俗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也有他本人出身底层和贝都因部族,又经过西式军校教育,受教法传统束缚较小的因素(如废除一夫多妻,就和贝都因人的传统有很大关系),而整个利比亚社会,却仍然有非常浓厚的宗教传统气息,这种气息在卡扎菲时代不过被强力压制,一旦强权解体便喷薄而出,相对于自由派和其它主张,这种传统显得更有组织性和生命力,在新社会中占据上风并不足奇。 贾利勒本人一直就是个宗教保守派,在卡扎菲政权任职时就曾主张教法治国,在过渡委中,他的这一派得到更多地方和部族实力派的认同,而执委会主席贾布里勒的自由派主张则曲高和寡。卡扎菲死后几天,贾布里勒已多次扬言“将辞职”,事实上此前他也因组阁问题多次心灰意冷,贾布里勒的黯然神伤和贾利勒的高调,或许预示着宗教影响在未来利比亚政治生活中的抬头。 民主和自由其实并不完全一一对应,比如伊朗的世俗民主较为健全,却是个恪守宗教传统的伊斯兰国家。未来利比亚会否也走上这条道路? 很难说。从目前情况看,卡扎菲的死消除了新政府的大患,却也让原本建立在“打倒卡扎菲”基础上的过渡委各派共识无所依托,新的共识——或者说团结、妥协,将在什么基础上达成,甚至能否达成,仍待谨慎观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沙里亚法”和“一夫四妻”等,当做一个信号,而非一定将成为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之春”迄今成事的三国,宗教传统势力均起到重大作用(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利比亚的“教法治国”),而从这些宗教势力在过渡期的表现看,有趋于保守的痕迹:突尼斯的复兴党为争取选举上台,承诺不实行沙里亚法,不恢复一夫多妻;兄弟会曾承诺宗教平等,但近来埃及教派冲突有加剧现象;到了利比亚,则出现了“解放日”公然宣布沙里亚法和多妻制的事。 “阿拉伯之春”意味着中东世界的剧变,但这种剧变究竟向什么方向,却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索。
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dongzg101 2011-10-25 22:47
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班加西举行盛大仪式,宣布“全国解放”,并承诺将在“1周至1个月时间”筹组过渡政府,并“真正努力尽快准备选举”,选出取代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正式国会。 这些原本是包括联合国在内,许多关注者所期待的,毕竟一个早已被联合国和众多国际组织、国家所承认的“新政府”至今还没有正式政府,终究不成体统,且过渡政府不成立,根据此前公布规则在过渡政府执政8个月后举行的选举,也就只能被无限期推迟。如今,至少可以看到一个粗糙的转型时间表了。 但另一些声音则未必是许多人所乐于听见的: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仪式上公开宣布,未来利比亚将实行伊斯兰教法治国(即所谓“沙里亚法”),卡扎菲时代废除的一夫多妻制将被恢复,而有消息称,鉴于《可兰经》反对房贷取息,利比亚未来可能引进“伊斯兰银行”,取代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 这一切都不免让人担心,利比亚的未来是否如许多人所憧憬的,从此走向民主、自由和文明。 必须看到,卡扎菲时代的一些“进步措施”,有上世纪60-70年代阿拉伯复兴社会运动兴起,世俗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也有他本人出身底层和贝都因部族,又经过西式军校教育,受教法传统束缚较小的因素(如废除一夫多妻,就和贝都因人的传统有很大关系),而整个利比亚社会,却仍然有非常浓厚的宗教传统气息,这种气息在卡扎菲时代不过被强力压制,一旦强权解体便喷薄而出,相对于自由派和其它主张,这种传统显得更有组织性和生命力,在新社会中占据上风并不足奇。 贾利勒本人一直就是个宗教保守派,在卡扎菲政权任职时就曾主张教法治国,在过渡委中,他的这一派得到更多地方和部族实力派的认同,而执委会主席贾布里勒的自由派主张则曲高和寡。卡扎菲死后几天,贾布里勒已多次扬言“将辞职”,事实上此前他也因组阁问题多次心灰意冷,贾布里勒的黯然神伤和贾利勒的高调,或许预示着宗教影响在未来利比亚政治生活中的抬头。 民主和自由其实并不完全一一对应,比如伊朗的世俗民主较为健全,却是个恪守宗教传统的伊斯兰国家。未来利比亚会否也走上这条道路? 很难说。从目前情况看,卡扎菲的死消除了新政府的大患,却也让原本建立在“打倒卡扎菲”基础上的过渡委各派共识无所依托,新的共识——或者说团结、妥协,将在什么基础上达成,甚至能否达成,仍待谨慎观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沙里亚法”和“一夫四妻”等,当做一个信号,而非一定将成为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之春”迄今成事的三国,宗教传统势力均起到重大作用(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利比亚的“教法治国”),而从这些宗教势力在过渡期的表现看,有趋于保守的痕迹:突尼斯的复兴党为争取选举上台,承诺不实行沙里亚法,不恢复一夫多妻;兄弟会曾承诺宗教平等,但近来埃及教派冲突有加剧现象;到了利比亚,则出现了“解放日”公然宣布沙里亚法和多妻制的事。 “阿拉伯之春”意味着中东世界的剧变,但这种剧变究竟向什么方向,却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索。
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群暴民杀掉了一个暴君而已(仅好友可见)
outcrop 2011-10-23 15:07
关于政治,总是很难接近真相,因为政治中充满了没有底线的欺骗与谎言;同时有暴力机器维护着。 很多人觉得利比亚反对派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民主和正义的胜利,我不这么认为。 卡扎菲的倒台,不过是在西方强力支持下,一群暴民,杀掉了暴君而已;不过是基督又一次打败了伊斯兰。 基督文化下的民主,能否在伊斯兰世界生根发芽并健康成长起来,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因为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的体制问题。 反智主义,还是精英主义更适合我们?我也不敢断言。也许两者本身也有可共存的可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洲印象(一):利比亚
watersci 2011-10-23 13:07
非洲印象(一):利比亚
2011 年 10 月 20 日,听到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其老家苏尔特被击毙的消息,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多以前在利比亚的一段经历。 1 )不紧不慢 到达利比亚之前,跟哈默德已经通过邮件交流了很长时间。哈默德是利比亚人,早年在苏格兰拿到博士学位,并在欧洲旅居多年,近年来在利比亚从事咨询工作,跟中国交往频繁。此前,我在北京见过哈默德,基本确定了我们即将要在利比亚开展的工作:污水脱盐和含油废水处理。 到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时候,是当地时间星期一的下午。我们在机场等着哈默德来接机,因为之前已经将我们达到的时间告知了他,他也确认知道,并表示帮我们订好了宾馆。结果等了很久,他也没有出现,打他手机一直关机,我们就自己在附近找了一个宾馆住下。 第二天,哈默德回复说,昨天是假日,所以没有开手机,也把我们来利比亚的事情给忘记了。我们面面相觑,担心今后的工作怎么开展。 后来的经历果然证明了穆斯林的工作风格,真的是不紧不慢,悠闲自在。从的黎波里开车到苏尔特,原定 4 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将近 9 个小时。一路上停车好几次,每次要么是吃喝,要么是休闲。我们这些习惯了风尘仆仆赶路的中国人,虽然心里着急,暗自责怪他们效率太低,但也只能客随主便,顺便欣赏一下沿岸地中海的景色,可惜地中海的水没有加州的海水蓝。 深夜到了苏尔特,我们约好第二天早上 8 点半出发去塔哈迪大学做报告。结果第二天一早,发现停电了,宾馆没有早餐供应,而附近也没有其他就餐的地方(不像在国内,遍地是餐厅),所以我们就饿着肚子等哈默德。结果等到将近 11 点,他才过来,我们问他为什么又迟到,他说:我早上醒来一看,又停电了,心想反正过来跟你们过去也没法用电脑做报告,所以倒头又睡了。 后来,我慢慢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珍惜眼前的每一个风景,用心细细去感受,这未尝没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 )穆斯林的诚信 纯种的穆斯林,信仰很虔诚,旅店、机场、沿街到处是做祷告的地方。到点就祷告,不管是在赶路还是在上班,或是在飞机上。很多商店外面的外国游客排着长队,可是店主却做祷告去了,也不怕人偷了他的东西。我在机场买东西也遇到同样的情况,火急火燎想带点纪念品回去,可是店主据说做祷告去了,怎么都不来,后来我只好空手赶飞机去了。 穆斯林一般是不会撒谎的。在店里买首饰,你问他是石头还是塑料,他会如实相告,绝不会把塑料说成石头。虽然他们也有经济头脑,也会跟你讨价还价,但是一般不会欺诈顾客。随行的利比亚朋友说: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被骗,他说是石头做的首饰,那肯定就是石头做的。 最让我吃惊的是:水样可以带上飞机!我们取的水样是污水,居然不需要托运,直接解释一下就可以随身带上飞机。不过这样的安检着实让我们有些担心。哈默德说,利比亚很少发生人为的空难,安检基本就是走形式。 3 )友好 我们所遇到的利比亚人,大多比较热情,会主动跟你打招呼,主动跟你照相,这跟以前在其他某些非洲国家不同。有些国家,我们在出租车里拍照的时候,不时有路人冲我们挥舞拳头,出租车司机会提醒我们关紧车窗。而在利比亚,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不愉快。 跟我们合作的一个塔哈迪大学的老师,是位女士,在 30 多度的高温下帮我们采样(本来取样并不是她的工作职责),满面汗水,坚持到下午 4 点还没有吃午饭。而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她居然帮我们采了剩下的样,还驱车回到实验室帮我们测了几个常规指标拿回来。这种真诚和敬业精神,实在让我们感动不已。 其他: 饮食: 利比亚的饮食结构以面包和肉类、鱼为主,蔬菜很少,水果更少。幸好在美国的时候习惯了吃垃圾食品,所以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唯一能吃到的蔬菜是西红柿和黄瓜,就当水果吃。 语言: 在利比亚,语言的确是个问题。当地以阿拉伯语为主,很多人都不会英语,即使在大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员也很难交流。出租车司机把我们一个同事拉到了军用机场(因为手势交流产生了误解,司机以为他是要去军用机场)。 出租车: 在利比亚,我们所遇到的出租车都不计程,而是直接跟司机讲价。这时候不会讲英语也没关系,你给他写在纸上一个数字,拿着笔,就可以跟司机砍价了。 飞机: 我们从苏尔特回的黎波里的时候,乘坐的是飞机。一个 12 座的小飞机,机身高度比我身高也高不了多少,前面就可以看到飞行员的背影。这种单发动机的小飞机,听说在国内是早就淘汰的,万一发动机坏了 …… 而且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哈默德居然掏出手机来打电话,我问他:你就不怕出事吗?他说:“你看,这不,飞机在摇晃了。”当时的确飞机遇到气流在晃动,我既为他的幽默而感到可笑,又觉得胆战心惊。 上网: 上网速度比较慢,有些大酒店的房间甚至根本没有网络。即使有网络,一般也是要单独付费的。据说,在非洲只有在肯尼亚刚刚开通了海底光纤,所以肯尼亚的网络比较快一些,其他非洲国家的网速都比较慢。 总统的画像: 苏尔特是时任总统卡扎菲的老家,路上大约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副巨大的牌子,上面是一个戴帽子的老人头,我以为是哪个电影明星,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卡扎菲。在学校里做报告的时候也发现,会议室、教学楼里,到处都是卡扎菲的大头照。 激情: 我所遇到的利比亚同行,对学术比较有激情。我做了一个 PRESENTATION 之后,他们提问的时间居然比我讲的时间还多!而且他们的提问和讨论比较激烈,我根本招架不住,幸好他们一群听众自己用阿语激烈辩论,我可以有时间思考。 浪费: 据说电力不要钱,所以白天都有很多地方开着灯。我想去关楼道里的灯都找不到开关!看来是长明灯。大概是因为利比亚物质生活比较富裕,饭店里自助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人吃几口就不吃了,实在是很可惜。 大工地: 到处都在搞建设,整个像一个大工地,跟中国前些年一样。(现在,看到电视画面上报道的苏尔特已经是千疮百孔。) 利比亚的中国人: 在利比亚的中国人很多,大多数是来做建筑施工和其他工程项目的。 风沙: 利比亚的沙的确很多,没办法,撒哈拉沙漠就在旁边。可惜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机会去撒哈拉。 幽默: 很多穆斯林人比较幽默,并不古板。 Tripoli Sirte Wall Desert Water Fish 参考资料: http://www.cespn.net/bbs/viewthread.php?tid=8813
4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扎菲应当死,死的手法问题
热度 4 wj3235 2011-10-23 12:36
卡扎菲已经被人们归为到了独裁者的一类人当中了,他已经成了希特勒,斯大林等等这些人人的小弟弟了。作为独裁者不一定罪能致死。如果干过一 些对外侵犯其他国家,对内欺压老百姓的独裁者,那就必定会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卡扎菲因为欺压、镇压老百信而触犯了反人类罪。这是他的死穴。 有些人还再替这样一个残忍的独裁者说话。我真是不能理解。 我觉得在卡扎菲的问题上。顶多是一个卡扎菲死法的问题。是由国际社会出面把他给推翻,还是由利比亚本地的老百姓或者说现在的反对派起来把他推翻。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 因为由国际社会出面,必然最终的处理是按照西方国家的意愿来进行的。如果由他本地老百姓来出面,真不知道要打多少内战,利比亚才能重新获得和平时期。 卡扎菲虽然干出了许多丧尽良心的事情。毕竟还是要按照国际惯例或者法律来走。不能说想要杀死哪个独裁者就杀死哪个独裁者。独裁者也应该有基本的保障。 卡扎菲这次死的有点无辜,也没有机会让卡扎菲上一下军事法庭。这个过程应该还是有的,虽然这个过程会被人说成是按照西方社会来处理的,但是这只是不完善的地方。 以暴制暴的行为还是少一点为好。
1985 次阅读|5 个评论
从卡扎菲之死想到的
热度 17 nipy 2011-10-22 18:51
从卡扎菲之死想到的
从卡扎菲之死想到的 21 日上午从 CCTV 电视中看到了卡扎菲被打死的的消息,还发了一张血淋淋的照片,我们外交部发言人立刻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表态:“利比亚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在半年前利比亚战争开始时,写过一篇博文:“ 利比亚战争让我想起 60 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 ” ,表明我对利比亚战争的基本看法,面对卡扎菲之死与利比亚被翻开的这新的一页,思前想后,继续写下下面几点看法,欢迎讨论。 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以私有制、资本剥削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永不满足的利润、为了国内军火商的直接利益、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困扰,必定要向对外扩展、掠夺和侵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发展。 19 世纪英法等老殖民主义者对亚、非、美、澳州的全球性殖民掠夺; 20 世纪初,八国联军与帝俄对中国的侵略;二战中德、日法西斯对全世界的侵略与掠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朝鲜、越南的侵略战争;以及以后美国对中东伊拉克、阿富汗发动的战争,那一个不是为了侵略者自己的利益?这次美、英、法等发动的利比亚战争,更是赤裸裸地为了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利比亚本来就是英、法的殖民地!所有派飞机、派军队参加利比亚战争的国家,他们在战争中消耗的人力、财力,那一个不想在战后得到加倍的补偿?今天消息,卡扎菲刚死,新政府还没有成立,这些西方国家己经开始在讨论如何掠夺和瓜分原卡扎菲政权在国外的大量资金和财产! 谁是真正的反人类战争罪犯 美国与北约发动的利比亚战争,虽然没有直接派地面部队参战,但他们在半年多时间内出动了八千多架次各种飞机、利用高科技的空中军事力量,战略上全面攻击卡扎菲政府的指挥中心、军事基地、交通通信枢纽,直至追击卡扎菲等政府领导人;战役上直接配合反政府武装从空中打击政府军的部队和武器装备:战术上直到进攻得里的黎等城市巷战中,反对派还得依靠北约武装直升机配合才能拿下据点;卡扎菲最后被打死,也是他的车队被北约直升机和美国无人飞机追击导致。由此可见,现在的反对派能够打跨卡扎菲政权成为现在的执政当局,完全是依靠美国、北约外部军事干预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外部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反对派武装可能早己被卡扎菲政府军消灭。所以,在这场利比亚战争中被杀害的数万名利比亚民众,无沦是直接被北约飞机炸死的还是在地面双方交火中被打死的,都是美国与北约打着保护利比亚平民的旗号所发动的侵略利比亚战争造成的直接结果。而且这场战争还造成利比亚大量财产破坏,整个毁了一个独立国家的正常生活。这不是充分说明 萨科奇、 希拉里、奥巴马等才是真真实实的战争罪犯,反人类罪犯吗?把这些罪名扣在己被杀害的卡扎菲头上,还搞了个国际法庭全球通缉,真是颠倒是非!贼喊捉贼,强盗逻辑。由此也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标榜的民主、自由、文明、尊重人权、保卫和平等等提何等虚伪! 我们为什么没有投反对票? 利比亚战争是以联合国通过“禁飞”决议而启动的,我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如果投反对票,这个决议就无法通过,虽然这一票反对票,不一定能最终完全制止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上任意侵略、干涉他国的霸权行径,但至少可以表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被侵略的第三世界发展中闺家道义上的支持,也是对联合国宪章尊严的负责任的维护,利比亚的局势可能也远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卡扎菲令天可能也不会死!为什么我们不投这反对票呢?难道也是为我们在利比亚的那点石油利益而观望?还是怕得罪我们的美国朋友?这不能不令人想起毛泽东时代抗美援朝的壮举和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斗争的严正立场和声势,正是我们这种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的正义立场,导致亚非拉国家“抬”着我们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并获得了珍贵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我们真不应该忘记他们呀! 卡扎菲政权垮台有没有内因? 昨天 CCTV1 报导卡扎菲之死新闻时,简介了卡扎菲的经历,说他在 1969 年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亚共和国以后,采取了许多革命措施,把利比亚建成了非洲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后来由于执行了一些私有化的改革,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失业率增加、社会矛盾加剧而引发内乱,说反对派成员中不少属于贫困阶层 …… ,(大意)主流媒体这样来报导卡扎菲政权垮台的内因,感觉有些吃惊,至少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如果这种报导确实有根据,倒是很值得我们现在执政当局的反省,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私有化发展导致贫富差距严重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再不急刹车,可能真会被帝国主义国家利用来制造下一个利比亚?我们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民族复兴大业又从何谈起呢?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304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当今拍案82:从外交高官答利问题,管窥中国外交水平!
热度 24 QFL 2011-10-22 18:32
当今拍案82:从外交高官答利问题,管窥中国外交水平!
据爆料 (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0-22/3407122.shtml ) : 2011 年 10 月 18 日,外交部非洲司卢司长在接受法《青年非洲》记者 Jean-Louis Gouraud 专访而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卢大司长有这样的一句话:“ 卡扎菲不是中国的朋友 ,相反他是很多西方领导人的座上宾,关系好着呢 ”;另外,在采访中,卢大司长也承认了中国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问题上选择了 “ 适时 ” ,即 “ 中国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判断采取立场……我们根据利比亚形势的发展,适时作出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决定 。 ”…… 博主批 : 法记者提了很多问题,其提问的水平还是满高的,但卢大司长的有些回答则很不恰当,显得特没水平。 例如 ,卢大司长说: “ 中国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判断采取立场……我们根据利比亚形势的发展,适时作出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决定 ” 。 既然是承认 “ 中国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判断采取立场 ” ,这岂不等于如下解读: 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顺风倒的墙头草,既没有基本原则立场,也没有大是大非的正义观念 。 当形势有利 ( 于中国 ) 时,即使是反动的家伙,也可做中国的朋友;当形势不利 ( 于中国 ) 时,即使是正义或正确一方的,中国也不承认它。 于是,根据现在形势,由于老卡已经完蛋了,所以就说 “ 卡扎菲不是中国的朋友 ”, 并一口承认了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毫无疑问, 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最直接利益时,如领土\海\空遭侵、渔民集体遭捕、华裔大量遭屠等问题,在必要时刻,要敢于“用兵一时”, 而不是色厉内荏地说那些“自古以来就是…”、“…是不容置疑的”或“严重抗议…”等,否则连小菲夷都瞧不起。 另一方面, 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勇敢地 “ 铁肩担道义” :有关诸如 国际正义立场、当今普世价值、人类共同利益等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还是要必须且敢于去坚持和维护的 , 绝对不能因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改变 。所以, 在很多情况下,在联合国会议上表决时,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或赞同或反对,态度必须明确而绝不可含糊 ;否则,若一味地去投弃权票,看似两边都不得罪的小聪明式圆滑做法,其实却是两边都不讨好、又让众围观国瞧不起的愚蠢行为。 由此可见,中国的外交政策,距国际大国的水平还真差得远着呢, 这或许也就是在当今世界的大部分主流国家中,几乎都不屑于做我们友邦的缘故吧 ! 传说中的含义极其诡异的油画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3409 次阅读|36 个评论
西方媒体欢庆“卡扎菲时代结束”有感
热度 1 afengxu 2011-10-22 11:57
利比亚的 卡扎菲已经死于战乱。西方媒体众口宣称:卡扎菲时代结束了。卡扎菲时代对于利比亚来说,是个什么时代呢?随手翻开美国人编撰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看到利比亚条目的第一句是: “ 利比亚-北非独立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 正式国名: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5 : 254 )又翻到卡扎菲的条目: “ 利比亚总理 1969 年 9 月发动政变,推翻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开始掌权,升任上校,他通过谈判,于 1970 年撤销美国和英国的军事基地。 1973 年将利比亚的外国石油产业收归国有。他维护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同时又接近苏联,依赖苏联的军火供应,支持埃塞俄比亚马克思主义政权, …… 。他在所著《绿皮书》中概述他在西方议会民主和共产主义年度之间寻求 “ 第三条道路 ” ,因此,他确立了一种通过人民大会、工会和专业组织来体现 “ 直接群众权力 ” 的模式。《绿皮书》第二卷涉及生产组织和收益分配问题,曾引起更为广泛的变革 ” 。
1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果卡扎菲的儿子们做个最普通的人
热度 3 lin602 2011-10-21 16:27
卡扎菲昨天死了,他的儿子、女儿及孙子们死的死,逃亡的逃亡,整个家族基本完完了。 如果这样假设: 卡扎菲的孩子们,不利用他父亲的权力,做大官,掌握重要权力部门,没有过上非常非常好的生活,没有官二代权二代的特权,没有....... 他们只做个最普通的老百姓,靠自己的双手吃饭,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过普通人的生活,那么在今天这个背景下,他们还会死吗?他们还会被通辑吗? 看看中国与世界历史,凡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情况,在权力金字塔倒塌时,他们的后代都没有好结果。灭族是这种情况的极端。 对还是不对? 当权者的孩子们,还是过个普通人的生活吧。
3461 次阅读|6 个评论
卡扎菲避免死的最佳时机
热度 4 lin602 2011-10-21 15:55
卡扎菲死了,现在是事实,也将写入历史。我前几个月写了几篇有关卡扎菲的博文,觉得如果卡扎菲在最关键的时候,尤其是2011年3月28日前后,后退一步,是完全可以保全他这个家庭的生命的: 1 卡扎菲,你死定了!( 2011-3-21 22:37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424952 2 利比亚的最佳解决方案( 2011-3-25 21:34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426325 3 现在是卡扎菲向世界宣布放弃权力的最好时机( 2011-3-28 10:53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427090 这篇博文如下:今天看早新闻,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已经控制了许多油田及许多区域,如果照此打下去,卡扎菲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如果卡扎菲在反政府武装的人手里,凶多吉少。 如果现在卡扎菲向世界宣布,放弃权力,到第三国流亡,过着平民生活,可能会有点结果的。因为现在继续打,政府武装加平民还要大量死亡。即使西方国家要让卡死,但迫于世界压力,可能会有点让步的。 但这个时间不长,就这几天了,说不定就一、二天,三、四天了。如果反政府武装再强大,占的地方再多点,他就走不掉了,西方有意‘讨论、讨论’,拖点时间,他就完蛋了。 利比亚事件,打开了世界‘潘多拉的盒子’。谁不顺眼,小心点。 4 ‘哭’‘笑’卡扎菲 ( 2011-9-6 23:16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483629from=space
2143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