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专利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专利

相关日志

更上一层楼—热烈庆祝第3篇论文录用
热度 1 terahertz 2012-2-10 12:5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今天是个好日子,多日的阴霾情绪被一篇论文的录用扫的荡然无存,随之带来的是开心。自从上传修改稿之后,每天的心情就忐忑不安,期待着好运来。今天,终于看到“ 录用 ”这两个字,多日的期盼终于实现。 仔细回想这篇论文从写作、到投稿、修改,最大的感受就是细致,做到 一丝不苟 ,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回答审稿人的问题要 委婉和真诚 。 这篇论文与上篇不同的是,这是属于 CSSCI 收录的期刊,因为追求进步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 愿 2012 年顺利。 相关链接: 迈入有核时代 — 热烈庆祝第 2 篇论文录用 老树发新芽 — 庆祝第 1 篇论文接收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4950 次阅读|2 个评论
跑马圈地是需要技术含量的-自创一则专利寓言
热度 8 renyongli 2012-2-4 15:02
最近,受某国外客户委托,为其做一个FTO分析,即其要在中国设立的工厂中所使用的成套技术能否自由实施。并着重指出一篇中国授权专利最有可能构成他们自由实施的障碍。因此重点要做能否绕开该授权专利的侵权分析,目的是为自己的工业化技术在中国跑马圈地探明雷区、扫清障碍。 首先非常认可老外做事的专业态度以及对法律的尊重:事前防范总要强于事后救济。 找到目标专利一看其权利要求,发现其权利要求1中包含了大量的非必要技术特征,心中暗喜的同时也替这个专利的专利权人惋惜,暗喜是因为完成客户的分析报告这件事心里一下子有底了,惋惜是因为该专利的发明人搞出这个发明来,看样子着实下了很大功夫,光那套实验设备没有几百万就建不起来,更别说还要做相关的调试和实验,其实验装置的布置、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很多甚至独具匠心,也确实解决了很多工程上难以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然而,遗憾的是,最后在专利撰写上,似乎没舍得找高撰写水平的专利代理人,权利要求1中的非必要技术特征那叫一个多呀!,绕开他的专利权那叫一个省事啊!!!挺好的发明,最后愣是让很烂的撰写给毁了!不知数年后当这个专利权人看到自己的专利技术被人无偿使用时,心里作何感想! 说到这里,我构思了一个专利寓言: 说是不久不久以前, 某人为发家致富费尽千辛万苦寻找金矿,找矿过程中投入巨资雇佣精干的专业人员发挥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历时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大金矿,欢欣鼓舞,然后找人划定区域以向政府申请20年的专属采矿权。刚开始,某人认为划定区域这种事情还不简单?找人从现在的发现金矿的地点周围三五里范围内划个圈把发现的产金地点都圈进来不就得了?有什么技术含量?于是找了自己探矿队的博士A划这个圈,后来发现划圈这个活还真是有些难度,博士A随尽心尽力划了很多圈,要不是某人自己都不满意,要不是政府认为不符合授予专属采矿权的各种法律要求而不批准。后来听说有人专门干划圈这件事,于是经朋友推荐找到了两个划圈人。划圈人甲报价2000黄金,划圈人乙报价10000黄金。某人本着低成本原则,于是找甲来做这件事情,自己亲自督战。甲很快划了一个圈,某人一看甲画的范围基本上把自己找到的开采点都包括了,说OK,可以了。到底是专业人员,甲划的圈很快就通过了政府审批,顺利申请下来了这片区域的专属采矿权。然而,没过多久,正在进一步投资开采金矿的时候,某人就发现在其专属区域周围出现了很多金矿开采点,这些开采点就恰到好处地位于其专属区域外边不远处,而且更气人的是,有的地点的矿石的金矿含量甚至比他的专属采矿区还要高,似有高人指点过似的。某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认为足够大的理想的专属区域,其实是那样的窄!后来看到他的朋友,另一个探矿人,也找到了一个矿区,该朋友请乙为其找到的矿区划的圈,乙非常准确地将所有现有的产金地点以及潜在的产金地点都圈进去了,甚至捎带着连一块出产铁矿的区域也都给圈了进去,任何人想在这里采矿,都必须向他的这个朋友缴纳一定费用后才行,而且,已经有很多人在该朋友的矿区周边试试探探想捡漏,结果都无果而终。某人这才后悔莫及,悔不该一时贪图便宜,在经历前期千辛万苦、经历巨大风险之后,却在最后跑马圈地的时候没舍得找优秀的划圈人员给他划这个专属开采区!看着一个又一个红红火火的采矿点恰到好处地包围着自己的专属采矿区域,挖着那本该属于他的富饶金矿,某人感慨万分:想不到我十年的劳动和风险,最后临门一脚时没选好专业人员,竟无意间给他人做了不少嫁衣裳,也为自己培养了很多竞争对手。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59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如何评价专利撰写水平的高低
热度 8 renyongli 2012-2-2 17:31
经常有发明人和企业专利工作人员问我如何评价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水平高低的问题,以及如何判断专利代理人是否认真尽职地处理他们的发明专利。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正如要打官司的人急于了解律师的水平高低,患者急于了解医生水平高低一样,花了真金白银请人来干活,总得要了解一下这人水平的高低不是。看来这是一个面临信息不对称情况时所发生的普遍问题,毕竟外行难以评价内行嘛。 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 经常看到撰写很差的专利,发现很多共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保护范围过窄和不清楚问题。正好今天还应一个在企业做专利的朋友的要求,讲一讲如何评价专利撰写水平高低的问题。我想二者是同一个问题,合并说一下,有以下特征至少之一时,则有很大可能说明该专利未经认真撰写: a 权利要求1中包含过多数值参数,其中所述“过多”是指大于等于3个。 b 权利要求1中包含口语化色彩浓重的表述; c 方法类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中步骤顺序含混不清,看完后仍不知所云; d 方法类权利要求中包含了产品类技术特征,或反之; e 装置类权利要求,未写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f 权利要求1中有至少一个非必要技术特征;这种情况对申请人利益损害最大; g 权利要求中包含宣传性表述; f 权利要求中术语前后不一致; 以后有时间时会逐一给出例子。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736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风电产业不可忽视的专利问题
kejidaobao 2012-1-31 15:07
文/耿 洁,刘旭彤 风电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呼声日趋高涨,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已经显示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能源安全压力和满足能源需求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国风电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极速增长的趋势。然而,风电产业的国有专利问题却一直制约着风电产业的发展,成为风电产业一个重要的投资风险问题。 1 风场选址和风资源评估亟需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估技术和软件 风资源评估是风电场选址与建设的首要步骤。风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对风电场日后的运营至关重要。传统的风能资源评估是对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在待建风电场位置安装气象观测塔实施1—2年的观测获得。 但是,我国风况比较复杂,而风能资源评估和管理又相对落后,影响了风能资源测评的准确性。例如,我国气象某权威部门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的风能资源结果显示,在10m高条件下,我国陆地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储量约2.97亿kW;而该部门最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的风能资源结果表明,在50m高条件下,我国陆地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储量约26.8亿kW,换算到10m高度约为13.5亿kW。同时,中国科学院另一研究所和其他机构合作测算的风能资源结果又与其数值有较大不同。案例表明,一些风电场建成投产后风资源不足或其发电量远远低于设计或可研水平,致使风电项目严重亏损,挫伤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尤其在一些民营投资商中间产生了负面效果,影响了风电融资。 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投资少,确实可行,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我国风电场选址和风资源评估中所使用的评估软件多数为国外设计,如WAsP、Windfarmer、WindPro、WindSim,和加拿大的WEST软件。在国内,虽然通过中加双方科学家的共同改进与发展,已经将WEST软件用于风能资源评。但是,WEST软件存在缺点,没有地表热通量的计算,假定大气是干的,没有考虑辐射过程等缺点。也有人指出在山地地形,WEST模拟的风速偏高40%等。况且,它是一个引进软件,使用时需要向国外机构购买。 2 风电整机生产缺乏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近日,美国超导公司针对华锐风电所采取一系列法律行动事件,反映出国内外风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之争已经渐渐成为企业间一种常规竞争手段。目前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专利技术主要来源为:自主研发;与外企合作研发;接受授权使用国外技术专利。随着国内风电技术研发能力的逐渐上升,与国外企业竞争实力增强,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抗争,合作关系破裂,上述专利技术来源中的与外合作和授权使用国外技术就会引发专利纠纷。其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 从专利申请质量分析,PCT专利申请是指按照PCT(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申请人只要使用一种语言向国际申请受理局提交一份国际申请,就可以获得在多个PCT成员国的专利保护。由于需要通过多国专利审查,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所以质量较高。数据显示,通过PCT渠道共申请风电技术专利979件,其中,中国企业和个人只有14件。因此,我国风电行业的在国际专利的申请量远远低于国外企业。另外,我国在专利申请质量方面也有较大差距。从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分析,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虽然仅占总申请数的16.3%,但是专利申请基本为发明专利,且主要集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3 国外企业抢占中国零部件生产市场 在零部件生产方面,国外企业抢先占领了中国市场,并将他们的大量零部件注册了专利,使我国零部件企业陷入“知识产权”困境。 1998年,我国的风电产业尚处于蓄势待发阶段,风电装机容量远未实现突破性进展。丹麦LM公司是全球三大风力机叶片制造商之一,其生产基地已经在我国的乌鲁木齐、天津落户。当年9月,该公司向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风电机组预弯叶片发明专利。该项专利是指风力机叶片预弯是将叶片外形前弯,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微风情况下转动叶片,并避免叶片旋转时打到塔筒上,大多数1.5MW以上的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都要运用到这一技术。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1.5MW风电机组正逐步成为我国主力机型。如果丹麦LM公司在中国将此项技术独揽,也就意味着所有生产预弯叶片的国内厂商都要向该公司交纳巨额的专利使用费或改变设计思路,无论哪种情况,都将使我国叶片产业面临“绝境”。 虽然在一年后,这项专利技术受到了中国企业的质疑,2005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该专利无效,但是此案例足以显示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之单薄。国外风电发达国早已将专利作为全球市场竞争工具,以期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而我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差距。此次风力机叶片之争,反映了我国这方面显然慢了很多。我国的企业对有些“大家都在使用”的技术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会成为专利。这种无意识很容易使我国的企业在有些技术应用方面越界,这显然有碍于我国风电技术的研发和进步。 4 建议 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风电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中国必须尽快启动风电产业技术专利预警研究和应用机制,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同时,还应加强建立国家级风电技术研发平台,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促进风电产业的核心技术发展,为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利意识
热度 2 windlight 2012-1-31 14:30
赵凤光 之前发布过一 次,但没有整理。 现在丁香园的醋鱼版 主重新整理了一次。 我再发一遍。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77id=489388tpg=1ppg=1sty=1age=0#489388 http://www.dxy.cn/bbs/thread/909617?ticket=ST-253252-sZGE6ma2TafQ2mPqlSMfdRnhhwgGdmfC9dR-20#909617 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专利意识到底为何物,无知者无畏,有些词实际有公认的含义,但自己想当然的篡改和借用,最近又参加了几个学习班,看了一些文章,现就专利意识这个概念与各位在此重新探讨一下,现汇报我的学习结果。   专利的概念已经比较公认的有三个含义:专利权,专利文献,专利产品,而专利意识里还是专利权的概念。   1、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除了以前的意识形态,比较常用的还有安全意识,大众意识等等。所以目前来看,意识还是强调一定的认识和重视。那么专利意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鉴于专利权的日益重要,专利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专利权的重要,对专利权的取得,保护,侵权,都有全面地认识。   而且就如要培养小孩不能玩火的安全意识,专利意识应该有几个不能违背和触犯的天条和正确的基本认识。   1、产权的产生:知识产权是未来的货币,需要珍惜和兑现,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不是自发取得,需要主动申请,国家授予,才能形成。2、新颖性是绝对的天条,一旦公开(包括自己)形成共有 技术 ,就绝没有可能再获得相关保护。(windlight,)   确实随着专利纠纷的不断出现,不论是企业还是 科研 结构的专利保护意识不断得到增强,通过申请专利保护自身的发明创造,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个人觉得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1、如何 分析 现有专利,2、如何避开专利,或者通过法律手段来否定已有的专利,从而消除专利对自身的威胁。3、如何通过合理的策略来申请自己的专利。(稀糊醋鱼,)   现在专利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自从加入WTO以来,我们的专利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专利申请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现在我们医药领域的专利工作及我们医药人员的专利意识还不是很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大段距离需要跨越。   我们的专利意识不强一是体现在立项中忽略了对专利的查询。在新药研发中,由于立项前调研时,忽略了对专利的查询,结果导致整个项目喊停的情况也屡屡出现。如果你有心,你可以在国家药审中心查查雷洛昔芬这个品种,拿到临床批件的研发单位可谓不少,但到现在却迟迟不见有人报生产,原因何在?因这些申报单位都收到了礼莱公司发给的适应症侵权函。这个品种涉及的仅仅是一个适应症专利而已,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能减少一定的损失,若是涉及化合物专利的品种呢?这样的品种等你拿到了临床批件的时候却收到了侵权函,那你临床前的投入却又如何弥补?   我们的专利意识不强另体现在专利的申请上。一是盲目申请。申请数量虽然大幅度增长,但申请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出现了盲目申请的情况。比如,有一次我在对一个改剂型的品种进行立项调研时,结果我发现该品种竟然有专利,刚申请公开。经过深入查询可知,该专利是×省×县×镇×村一村民申请(不知道是否是搞新药开发的专业人员),分析其权利要求书后我发现这个所谓的公开专利根本不具备专利的申请条件(新颖性根本站不住脚,采用的方法是一般的制剂技术和常规的制剂条件,根本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所用辅料也是常规辅料),且仅是个注册分类5的品种,不值得去申报专利。二是轻视申请。实行药品专利保护后,外国制药企业来我国申请专利的数量呈大幅增加势态。而我国制药企业存在着重成果轻专利的状况。本来我国创制新药的能力就不强,而仅有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创新成果,由于专利意识淡薄,结果自已的专利成了别人的专利。这种极端的做法都对我们的医药开发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天舒,)   醋鱼说的三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问题来代替,那就是:一是如何撰写专利(包括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以使自己的专利达到最大保护范围;二是如何分析专利,从而写出无效专利分析。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写”的问题。这儿有一个前题:对专利有个全面的分析。只有分析透了这个专利,你才可以对其或毙或避,游刃有余。   我的观点是要做到不仅会“看”专利,而且能“写”专利。看专利要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写专利要能想到所有的可能,尽可能使自己写的专利被别人利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对专利有全面的把握。(天舒,)   一个农民都会想到申请药物制剂的专利,足见我们的专利意识在提升,对于上述的情况,师兄说新颖性站不住脚,我有些个人看法,既然这个专利拿来申请了,他应该就有他的闪光点,以为现有的知识,我觉得一般改剂型的专利,其关键点在于其使用的辅料,是否使用了常规辅料在这个特殊的药物品种中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如果没有,那么其创造性就值得怀疑了。   如果有意开发这个药物制剂,又怕受制于人,那么现阶段是个很好的机会,专利法中规定:在专利公开到授权之前(确切的说应该是专利授权公告日之前),任何人有权对专利提出意见,提供的意见可作为审查员审查专利参考的资料,这时候提交资料是免费的。当然,如果到了专利授权之后,同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启动专利无效申请来对该专利提出质疑。   关于专利的申请:无论专利方面的专家还是审查员,都会有同样的一个理念,专利申请,核心在于权利要求,其根基在于说明书。   1. 权利要求书:首先表明请求保护的内容;采用倒宝塔的形式逐项限制;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其中之一作为策略。2. 专利说明书:几个宗旨:清楚:相辅相成的,主题明确,用词准确,附图清楚。完整:记载现有的技术背景,对比背景知识,表达所申请专利的创新性。充分公开:内容充分,必须由本领域的普通通过普通技术再现所宣称的技术效果为 标准 。   实施例:作为权利要求的支持内容,以能否推断出权利要求中所涵盖的内容为目标。   写专利同时还必须具备2种立场,从申请者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公开现有技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住专利技术的核心技术秘密。在侵权者的角度来看,可以重哪些方面规避所写出来的专利,从而再进行补充。(稀糊醋鱼,)   专利:从字面上理解为专有权利,是通过公开发明技术为贡献,而换取的一定时间的垄断权。其保护的内容是专利权人公开贡献出来的那部分内容。专利意识的主题还在于维护和尊重知识产权,意识的高低与需求的高低是结合在一起的。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专利意识是否指在合法的条件下找到自己最大的利益。有人认为此观点只代表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我倒觉得这个理解有2种含义。1. 从我们自己申请的专利中找到最大利益,即通过合法的途径,通过合理的程序,合理的专利撰写,来获得最大专利权的有效保护。2. 从人家的专利中找到对我们自身最大的利益,即分析解读公开的专利,在合法的基础上寻求专利的漏洞,规避专利,从而使自己的产品不侵犯现有专利的保护权。(稀糊醋鱼,)   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对生物医药公司的重要性可从下列事实可见一斑:美国比较有名的仿制药厂 (generic company)每年要花费上千万美元打专利官司,尤其是与大药厂打,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外生物技术公司更是不惜代价全力保护自己的专利,打官司开打起价就是一、二百万美金, 费时数年,小公司根本打不起,耗不起。   技术类公司的无形资产在公司市值所占比例可高达80-90%,重大专利官司一输百输,公司得关门。法官的惩罚性条款也非常严厉。Genentech 与 Genetic Institue 的专利官司 (EPO),后者赔上好几千万美元,很惨啊,最后只能卖身给AHP。   国外公司上市,收购兼并,技术转让,启动新项目,都会花很多精力和费用做全面调查,专利律师非常吃香待遇极高 (国外中国留学生转行做专利律师的好多是学生命 科学 的) 在中国也是未来的一门好行当,不仿试试?   大家已提及的查找专利,写好专利说明书等很重要,但做好做精不易,需要有很多训练,很强专业背景和经验,中国目前非常缺有经验的专利律师。尤其是双学位 (PH.D. M.D + JD)。   我们国家自专利法实施以来,在具体实施和执行方面虽有改进,但还有很多问题。过去实施的强仿战略,就是鼓励药厂不尊重他人专利成果,此风不能继续盛行。   中国药厂目前遇到的许多专利纠纷和麻烦,有许多是低级错误,除了自我创新太弱外,不重视专利,不做仔细调研,没有专利高人指点是主要原因, 估计还会发生。但愿未来能有很大改进。但不要指望专利纠纷从此不再,只会愈演愈烈,因为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产所在。(jinwsapa,)   我谈事情喜欢先明确自己的角度和出发点,然后看对方的接受层次和关注范围,也就是一般所说此文适合哪些人阅读。但这篇文章实在是不好写,是给我们这些非专利专业人士的科研工作者,还是老百姓,还是学生,还是专利工作者。后者决定了文章是否有真正的价值。但我思考了这么多天,还是写不出这么多的版本,还是自说自话吧。   林肯关于专利的名言一定要知道: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The patent system has added the fuel of interest to the fire of genius)。我们生活在这个四维空间里,长、宽、高、时间。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我在此文中,分为空间和时间作为出发点来谈。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财富角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的视角和出发点。现在经济学认为财富的来源有四个,土地,资本,劳力,知识技术。现在我就从专利的三个特点说起: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独占性(财产的排他性):同义的还有垄断性,排他性,禁止他人使用权(处置权),私权而非公权。这个特点的意义实际就是财产的不可共享,通俗地说,就如我以前的签名,苹果如果给人,自己就要放弃,不可能同时两个人拥有同样的专利(排他性),也不能自己同时拥有两个同样的专利(单一性)。根据法理来说,专利就是通过国家垄断,来把公众的权利(对知识的共享和使用权)牺牲一段时间,集中赋予专利权人来获益,已补偿他的投入和激励更多地发现。实际知识本身是不具有这个排他性的特性,而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和国家强制力(国家主权)来体现,需要创造者主动申请,主权国家代公众批准授予一定时期。   地域性(空间概念):上面实际已经提到了专利权是主权国家授予,这意味着一个主权国家授予的专利,只是在这个国家中有效,别的主权国家没有义务去维护别人的主权。专利申请人如需要在多个国家中获得专利权,必须在多个国家申请。这是对地域的一般理解。我在此想强调的是:专利的财产性,还来源于他对财富的贡献,而这个贡献部分是通过对知识空间的圈地行为来获得。也就是在知识空间里的地域性。   你通过圈地来让别人付给你地价或买路钱。专利中有个“上位”和“下位”的概念:知识和财产都有个累积性(这也是我签名中所提到过的),就是后来者可以依靠前人的积累获得更多。按牛顿的名言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知识王国的上位概念一般来说就是抽象的(内涵少,而外延广),而下位就是具体的(内涵多,而外延小)。抽象的一般性更强,如你在知识王国里发现和创造了中国,那么整个中国都是你的圈地范围,任何人使用这个范围里的知识,都需要获得你的许可和付出代价给你。而如果你发现的只是中国广州,那么只有广州范围内的知识,你具有排他性,可以让经过你广州的人留下买路钱,你不能因为别人经过上海,而付给你广州的买路钱。   时间性:专利的时间性一般的认识就是专利是有期限的,其意义前面也提到了,这就不再重复。一过了期限,专利技术就成为人类的公共财富,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我想强调的时间是指知识王国的圈地也是极其强调时间的(新颖性)。你说你发现了中国(上位概念),而同一时间或之前别人已经发现上海了,那么你是没有新颖性的,你不可能圈住整个中国而获利。你要圈的地(创造性)是前所未有(开发或主人)的,你才能有效的圈住。这也是专利制度意义所在,鼓励创新。   结合以上认识:我们应该对专利的三个特点基本有所认识。专利的三性:新颖性、创造性也就有所了解。而实用性一般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可以说就是你圈的地不是空中楼阁,是别人能够利用和更上一层楼的。 (windlight,)   我认为,,所谓"意识"仅指其对事件的敏感度,比如我的学习意识比较强,那是说我很爱学习,重视学习,而不是指我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对于专利来说,我认为"专利意识"应指其对专利事件的敏感度,即是否重视专利,至于专利知识懂多少,是否会检索专利,是否会分析、规避专利,是否会运用专利战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等等,那应是实际操作人员的事情,是专业知识,而不是意识。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我认为首先要加强的就是企业领导的“专利意识”,如果企业领导对专利不重视,不对企业的专利战略做一统计规划,不要求其 研究人员 在立项、开发过程中监视、规避专利等等,下面的研究人员、执行人员再努力都没用,企业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的。(红领巾,)   关于专利的申请条件我是这样理解的:国外判断创造性一般采用的是“非显而易见性”的原则,而国内则略有区别。审查员一般会有2个方面:1、首先会去考核其非显而易见性(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容易想到的方法)2、如果采用的是本领域普通人员都容易想到的方法,则会重点考虑是否有显著的效果。如果有的话,还是可以认为具有创造性。   所以关于楼上战友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打个比方吧,有一种已知的合成方法A,结合了一种已知的化合物B,但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将这2种已知技术结合在一起。现在采用了A方法合成了化合物B,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收率,或者是大大降低了成本,那还是可能会被授予专利的。说如何无效类似的专利,我想还是应该仔细分析专利所描述的特征,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写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稀糊醋鱼,)   新颖性是无效专利所用的主要手段,而创造性在无效时基本不作考虑,因为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用创造性无效专利,对专利权人一般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说新颖性没有,可以无效别人的专利,这是对的,但你后面所说的没有科技含量我理解一般是指创造性,这是你自己的概念没有搞清楚。   新颖性的概念我想也不用在这里重复,还是很好判断的。但创造性的标准实际灵活度还是比较大的,这时就在于审查员掌握的火候怎么样,一般说审查员就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但这个本领域实际还是很宽泛的,要是细说起来技术领域可以分到几千几万个吧,而现在国知局整体的审查员大概才在一两千吧,很难覆盖到全部技术领域。   我在sipo的校友说,他们领导说过没有不能授予的专利。只要是专利申请,都是作过了一定的工作,而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专利申请,只要新颖性满足,创造性和实用性一般都没有问题。创造性不高,只是保护的范围很小而已。我这位朋友就是学药学的,他还曾经审过物理 化学 方面的一个专利申请,他说看申请书就如看天书一般,n多张公式推导,不要说本领域一般人员,就是专家,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看懂,何况他一个隔行的人。   想无效别人的专利,就是打官司,而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前面提到专利无效就是打别人的新颖性,你就是要找到这样的证据证明他没有新颖性,而不能空手站在法庭上,说他那个创造性不可以,想通过辩论来无效这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如上面醋鱼主任所说,创造性地判断也不是以科技含量来看。实际这位朋友还是有一些老的发明创造奖励的概念在里面,也就是本贴所说的意识问题。   以前我国实行发明创造奖励,而没有专利制度,这里的发明创造就是要有高度,要成功实现,才可能谈到奖励。你成功实现了,创造了多少效益,才能奖励你。而专利制度里,你已经创造了效益,就说明你已经公用了,就不可能再去申请专利了,并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就是专利是先申请制,而不是成果报奖制,基本完善的技术方案就可以申请,而不要等十全十美的一个商品生产出来才去申请。你拿一个十全十美的产品去申请专利,往往还存在保护范围太小,失去专利制度的保护意义,别人很容易绕过你或变劣使用而不侵权。   一些大企业如何能一年申请成百上千个专利(如dvd相关专利据说就有几百个),日本的家庭主妇如何能成为日本专利的主要申请者,这些都说明专利申请不是一个产品的申请,dvd的光头移动方式,就是一个专利,在接受sipo老师培训的时候,老师就曾说过,一个技术问题被系统的解决,就可以申请一个专利,而一个产品的成功,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两个那么少。可以说,如果不考虑申请专利的成本问题(时间,精力,金钱)一个产品可以申请n多专利。对一个产品只有一个专利保护,保护力度也往往是不够的。必须要形成专利保护群保护网,才能有效保护。(windlight,)   制剂方面的专利有很多文章和奥秘,它是药厂在其药品结构专利到期后的另一道防线。国外在制剂专利方面有很多保护手段:如用的原料药晶型,含结晶水份数,颗粒密度大小,剂量范围,复方与缓释,Cmax,释放曲线及到达时间,用药方式,甚至用药说明书的版权等都可用于保护。这方面中国的专利律师经验还不足,国内外专利法也有不同。但与结构专利比,制剂专利还是有办法可以绕过。(不然仿制药厂就无法生存了)只是要看"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结果和成本是否有优势。   国外一个新药有多项甚至10多项专利保护 (patent portfolio),目的是尽可能延长保护期,增加对手的仿制难度和费用,以及告倒对方的机会。但有专利并非就可排他,专利的重迭性和无效是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利局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验去排除,必须要靠相关企业出重金打官司才能见分晓。Patent Lawyer will be a big winner no matter what outcome will be.   通过专利挑战和法庭最终判决,让原创药厂的制剂和工艺专利无效是仿制药厂争取首先上市其仿制药,赢得180天专买期的主要手段。(jinwsapa,) 网上已经可以见到对专利意识的评价文章。 专利意识 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107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先发论文还是先写专利,这本不成问题
热度 5 renyongli 2012-1-28 13:01
近日与一旅居欧洲的中国学者接触,他欲将其在芬兰某大学多年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申请专利,其研究领域是某种塑料加工设备的设计,技术方案非常先进,达到的效果也非常好,已经与国内多家企业联系准备量产,为了使自己在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中能掌控主动权,使自己的智力成果能够获取的合理收益得到司法保障,也为了获得在国内市场的技术垄断优势,想凭此研究成果来申请专利。 但接触过程中却令人遗憾地发现,他于2010年7月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公开了此设备设计的原理、结构和构造,直接破坏了他要申请的专利的新颖性,导致该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要写得相对于他自己发表的论文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话,就需要在论文公开的设备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特征方可,而该论文已经非常详尽地公开了设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几乎无法再增加技术特征。即便勉强写好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能授权也很困难。 因为先发表论文还是先申请专利这个顺序安排失误,导致这么好的技术构思因发明人自己的原因而难以申请专利,使得发明人的智力成果在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遇到了本可避免的法律和商务谈判上的困难。试想,如果国内企业从某种途径获知了这篇论文,据此仿制出该设备来,则完全可以抛开他这个原创发明人而自行生产、销售和获利,发明人想获取专利技术转让费或者以专利权入股的想法,只能落空,徒唤奈何!而现在企业里硕士博士等科技人员也非常常见,稍加检索就能发现这篇论文。这实在是值得科技工作者引以为鉴。 其实,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很多人觉得繁杂的法律知识以及法律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应用,了解起来很繁琐,也很费时间。本博主愿意在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方面,与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探讨,促使您的智力成果早日转化成经济效益。欢迎发信到我的邮箱 yiding2008abcd@yahoo.cn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160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基于专利地图的薄膜太阳能领域专利引证分析
terahertz 2012-1-10 15:00
( 本文发表《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14期 ) 摘要 : 利用 Aureka 分析软件的专利引证树和专利地图对国外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并对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的高被引证专利进行专利引证树分析,得到了被引专利的技术总体分布、技术发展历程、目标公司及竞争对手布局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领域相关企业制定研发策略、寻求技术发展方向和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专利;专利地图;专利引用;薄膜太阳能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4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因为撰写缺陷被驳回的专利-非常可惜
renyongli 2012-1-6 21:09
今天处理了一篇老外的关于催化加氢工业方法的专利申请,其催化剂以及加氢工艺的效果都非常好,但因为撰写时未能在合适位置公开一个重要的参数,导致该专利申请因不满足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而被驳回,即专利局拒绝授权。尽管老外据理力争,但显然老外根据的是外国的理,并不适合中国专利审查实践和专利法,终被驳回。而且在后续的复审程序也很难有乐观前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发明,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构思,就这样因为申请文件中存在重大撰写缺陷,而无法获得专利保护,只能起到为他热做嫁衣裳的作用,非常非常可惜! 其实就国内专利来说,因为各种原因,撰写存在重大缺陷的比比皆是,这样的专利,要么难以授权,要么即便授权也权利不稳定,要么难以行使专利权。无法行使的专利权,不能给专利权人带来经济利益的专利权,不仅白白浪费专利权人的年费,还白白奉献出自己的技术方案,用来启发竞争者,这不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3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知识产权、专利)
terahertz 2011-12-30 11:23
一、知识产权 1,法学,北京工商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体育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徐康平 2,法学,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靳晓东 3,法学,广东金融学院,规划基金项目,知识产权交叉案件合一审判模式的司法公信力研究,安雪梅 4,法学,海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所涉知识产权培育、保护和利用问题研究,刘远山 5,法学,新疆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新疆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研究,王芳 6,法学,北京联合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生物技术背景下植物育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李菊丹 7,法学,武汉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标准实证研究,李承亮 8,法学,南京大学,自筹经费项目,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徐棣枫 9,管理学,同济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朱雪忠 10,管理学,武汉纺织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纺织产业链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探索,姜军 11,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生物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冯薇 12,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中国计量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知识产权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刘瑾 13,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构建知识产权制度与自主创新效应研究-基于日本的经验与教训,赵旭梅 14,新闻学与传播学,西南政法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电视创新模式的知识产权边界——电视娱乐节目模板的构成与侵权研究,陈笑春 二、专利 1,法学,西南交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专利添附制度研究 —— 以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例,陈家宏 2,法学,上海政法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药品可及性的专利法律机制创新研究,姚颉靖 3,管理学,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专利效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曹勇 4,管理学,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项目,LED产业专利分散度测量及专利战略选择研究,袁晓东 5,管理学,大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专利计量与信息可视化 分析的视角,侯剑华 6,管理学,广东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税收策略专利风险规避与利益衡平研究,姚维保 7,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北京化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申请量预测的我国化工行业专利预警研究,蔡中华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sinoss.net/2011/0901/35809.html
个人分类: 基金项目|5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药发现史话(十一)(Brief History Of Drug Discovery)
自我源于思考 2011-12-26 14:43
14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金色链霉菌、龟裂链霉菌菌株产生的二氢化萘取代化合物家族。 第一个四环素类药物是于 1945-1848 年左右,由康乃尔大学 Lederle 实验室的植物生理学家 Benjamin Duggar 博士从一种名为金色链霉菌的土壤寄生菌分离获得,这一工作得到了发现三磷酸腺苷( ATP )的印度生化学家 Yellapragada Subbarao 的支持。 1950 年,芬利和他的同事报道皲裂链丝菌培养液中分离出土霉素。 1950 年,哈佛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Robert B. Woodward 确定了土霉素的化学结构,并申报了发酵法生产的专利。以 Lloyd H. Conover 为首的一个辉瑞公司 7 人团队,与 Woodward 合作两年,成功地研究出它的化学合成工艺,应用于工业大生产。在今天,四环素的生产方法仍采用半合成,首先通过发酵得到前体,然后通过合成得到终产物。 当时有多家美国制药企业把目光投向新生的四环素,争先申报专利,开发新产品。他们之间的争议引起了著名的四环素专利诉讼,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各个公司先后达成谅解。因为专利申报优先权存在缺陷,辉瑞与 American Cyanamid (购买了 Heyden Chemicals 正在申报的的四环素专利)达成协议,许可后者生产这一药品。随后,为了避免在官司中被法院判定专利无效,两家公司又允许百施美公司参与进来。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了这一交叉许可,认为这是一垄断行为,随之对上述三家企业及其总裁提出了诉讼,但没有成功。政府甚至针对相关专利的审查员进行受贿罪调查,以使专利无效,但最终没有影响到相关的专利有效性。本次诉讼在 1982 年以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967 年, FDA 批准了辉瑞公司的多西环素。 2005 年, FDA 又批准了辉瑞公司的新一代四环素: Tygacil ,替加环素。辉瑞公司通过四环素类药品,大大提升了自身实力。 附:四环素牙 在 1956 年,有人发现了四环素会使牙齿变色的副作用,而在我国直至 70 年代中期才引起重视。因为儿童免疫力低,易感染,所以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儿童出现四环素牙。主要表现为牙齿变黄,严重的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表面不光滑,出现小凹陷)或牙齿畸形。
个人分类: 医药|6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利大国 vs. Global Top 100 Innovators
热度 5 zhouming2011 2011-12-24 01:35
2011年中国的知识产权工作无疑是抢眼球的。看看下边的新闻、博文,或者只看标题就知道中国的专利申请有多强劲。 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跃居世界第四 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专利和论文居世界前列 2010年我国专利申请量突破百万件 中国成化学专利申请“领头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成世界第二大专利申请国 昨天武夷山在其博文“ 中国获得三方专利数世界排名的变化: 2003 至 2009 ” 中 用了一个 三方专利概念。 据武文,“三方专利指的是,向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提出了申请并至少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了发明专利权的同一项专利。一般认为,这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国家的技术能力 ” 。 到了 2009 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 667 项, 占世界的 1.43% ,排在世界第 11 位,比 2008 年上升了一位。 武夷山没有说清楚, 这2009年的 667 项是当年获得的,还是到2009年累计获得并仍然有效的。但无论怎么理解, 在2009年 “ 占世界的 1.43% ,排在世界第 11 位 ” 三方专利指数 ,到2011年估计不会有大的飞跃。 当着眼于把专利作为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来量化管理时,可以参照 Thomson Reuters 在 确定“ The Thomson Reuters 2011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中所用的方法来确定 专利的质量和重要性 。即综合考虑专利数(volume)、专利授权数与申请数的比例 (success)、四方专利指数(global)以及被引率(influence)。Thomson Reuters的四方专利指数(Quadrilateral Patent Index)与 武文的 三方专利概念 类似。四方专利的当局包括了中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日本专利局以及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The Thomson Reuters 2011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中有40家美国公司,31家欧洲公司(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也在内),29家亚洲公司(其中27家日本公司,2家南韩公司)。 与世界专利大国身份极不相称的是,中国没有一家公司或单位被列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是,低于6%的中国授权专利在国外也申请过, 也几乎没有中国授权专利被其它专利引用 ( "Patent Lead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December 5, 2011, Vol. 89(49), Page 29 )。 在中国,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科技管理部门或人员就不清点SCI文章。专利也将注定要被政府纳入考评体系,也许不在高校科研单位,但会在某些科技部门、产业园区等进行企业评估、项目申请、政府投资时作为重要依据。由于只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或目的不是封锁别人财路的专利能够象擦屁股纸一样成卷生产出来,而且专利申请还花钱,科技管理部门也许要在量化管理时多引入几个指标。要不然,世界专利数目大国永远也成不了创新大国。(见续文“ 为啥申请专利? ”)
5742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0-2011年江苏知识产权质押案例
terahertz 2011-12-23 14:56
一、商标 1,“东强”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评估价值为6476万元,贷款总额为2500万元,盐城 2, “鹏胜”商标, "省著名商标", 贷款1000万元,盱眙 鹏胜集团、三森集团贷款5300万元, 盱眙农村合作银行,盱眙 3, 苏利”和“圣马”,分别成功融资3000万和4000万元,江阴 4,宜兴市大地春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图形商标,质押贷款30万元,宜兴 5,无锡市明珠电缆, “明珠”,江苏省著名商标,宜兴农商行,贷款1500万元,宜兴 6, 秦邮蛋品有限公司, “秦邮”, 江苏省著名商标, 高邮农商行, 1000 万元, 高 邮 7,“巴城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品牌价值为3.08亿元,1亿元的授信额度,中国银行昆山支行, 昆山 8,常州华钛股份有限公司,“图形”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评估价值2095万元,贷款1000万元,中国银行金坛市支行 9,无锡市腾旋科技、峰泉科技、虹业自动化工程等5家中小企业“组团”,凭商标这一无形资产,获得了中行、浦发、江苏银行3家银行共计4650万元的联合授信。无锡 10, 2009年,江苏七宝光电集团以“七宝”这个中国驰名商标专用权质押,从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获得1000万元贷款。这也是江苏省首笔商标专用权质押担保贷款。吴江 二、 专利 1,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 专利 江苏银行 贷款500万元,镇江 2,宜兴市高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专利 宜兴农商行 贷款600万元,宜兴 3, 无锡矽鼎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无锡明惠通科技有限公司、无锡麟珑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地龙管业有限公司和无锡宇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6家企业以纯专利权做抵押,共获得浦发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无锡农商行、交通银行4020万元质押贷款,成功开创江苏全省纯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先河。无锡 4, 无锡麟龙铝业,11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锡州农商行, 2900万元贷款,这也是省内金额最大、我市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无锡 三、其它 1,盱眙金禾米业有限公司,A级信用监管等级和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银行盱眙分行,300万元贷款。盱眙 2, 亚同环保水处理泰州有限公司, 股权质押贷款, 1亿元的贷款。泰州 http://xh.xhby.net/mp2/html/2011-12/22/content_478644.htm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12/10/content_472464.htm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11/19/content_460178.htm http://www.jsdushi.com/wuxi/2011/1206/81564.shtml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12/03/content_468970.htm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09/03/content_421820.htm http://gy315.gov.cn/show_news.asp?News_Class=52Nid=713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11/15/content_457569.htm http://www.jtgsj.com/show.asp?id=372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09/23/content_432039.htm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08/20/content_414383.htm http://xh.xhby.net/mp2/html/2011-12/14/content_473969.htm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10/26/content_362140.htm http://0510.bankpop.com/thread-140-1-1.html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10/25/content_446024.htm http://jsjjb.xhby.net/html/2011-08/23/content_415605.htm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5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获得三方专利数世界排名的变化:2003至2009
热度 12 Wuyishan 2011-12-23 06:35
中国获得三方专利数世界排名的变化: 2003 至 2009 武夷山 三方专利指的是,向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提出了申请并至少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了发明专利权的同一项专利。一般认为,这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国家的技术能力。 2003 年,三方专利的国别分布是这样的: 美国,占世界三方专利总数的 34.4%, 日本占 25.7%, 欧盟占 30.3% ( 其中德国占 13.5%, 法国占 4.5%, 英国占 3.8%, 荷兰占 1.9%, 意大利占 1.6%, 瑞典占 1.5%, 欧盟其他国家加起来占 3.5%) ,世界其余国家占 7.7% ( 其中瑞士占 1.7%, 韩国占 1.4%, 加拿大占 1.3%, 澳大利亚占 0.8%, 以色列占 0.7%, 中国占 0.3%, 其他国家加起来占 1.4%) 。 (转引自: Carin Holroyd, Reinventing Japan Inc.: Twenty-first Century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Japan, Prometheus, 2008, 26 (1): 21-38 ) 到了 2009 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 667 项, 占世界的 1.43% ,排在世界第 11 位,比 2008 年上升了一位。(出处: 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11 ) 根据上一段的数据来看, 2003 年中国至多是世界第 14 位,因为“欧盟其他国家”中,也可能有三方专利所占世界份额超过 0.3% 的。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 2009 年中国 PCT 专利申请总数为 7946 件(中国获得的PCT专利授权数不详,谁知道授权数的,请告知)。如果我们粗略地认为三方专利是较高质量的专利,则 667 件占 7946 件的 8.4% (当然,最好是与授权数比,而不是与申请数比)。 2010 年,我国大陆发表的 12.15 万篇 SCI 论文中 , 被引用次数超过所在学科均线的所谓“表现不俗论文”有 23968 篇,占 19.7% 。 总之,在我国科学技术总产出中,质量较高的成果目前不到 20 %,这可能是个站得住脚的估计。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11187 次阅读|17 个评论
对于伟哥专利的思考 旧文重贴
windlight 2011-12-22 13:40
赵凤光 2006-07-18 07:14 http://www.dxy.cn/bbs/thread/6539448?keywords =专利#6539448 伟哥的专利案这两年没有太多的关注,2004年在北京培训时,有幸听过专利局当时批给这个专利的审察员的报告,以及复审委员会的报告,还有当时还没有进入到的司法程序,北京中院程法官的报告。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兴趣,觉得此案对中国的医药行业还是有很大影响。 这个案子没有什么太多的说了,说一些比较偏的角度或者说启示。 这个案子对中国的sfda与sipo,与司法系统的权力重新分配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过去行业纵向管理,行业办产业,行业分享利润,行业办学,行业内部立法司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走向wto,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医药行业是最先发生改变的一个行业,从最早的301条款,到今天的伟哥专利案。国家垄断的行业局势,或者说国家不再出头为某个具体的企业直接与跨国企业争利,而是在国民待遇下,通过司法体系来解决企业的利益之争,对中国其他的行业是有模版效益和先锋作用的。sfda的权力不再是独大,他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部分,受到其他部门的制衡和监督。 其二,审察员独立审查代表国家机器来做事的影响,国家机器来处理后续的事情。中国以前有一种让谁都受不了的体制,就是谁都不负责,但谁都要盖章的事情,一个事情要盖个几十个章,花上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来审批。这点,sipo和司法系统与世界接轨的要相对好一些,尤其是sipo这种审查员责任自负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率的一个做法,审察员允许犯错,但基本上要按照法律和专业水准以及良心来做事,很难有黑色空间来fb,还有后续的复审委员会以及司法介入的来纠偏的机制,对于国家机器的公平和效率都有所照顾。而诸如3G牌照等中国其他垄断行业的国家机器来更有借鉴其提高效率和保证公平的意义。 其三,70%的新药开发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开发,其背后的行业特点,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以及长周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渐变为中国医药行业的现实体验。医药行业的几个主要游戏者,企业,从业人员,消费者,科研机构,国家机器等都要在知识经济下的游戏规则公平竞争与合作,笔者曾大力呼吁新药研发人员等自然人要加强专利意识,现在看来,法人机构(企业,政府单位)的转变更是重要一些,大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要加强加大知识产权部门的建设和重视,吸引更多的精英进入这个岗位,中国的企业才有希望与跨国公司玩这个游戏,为己为国作出相应的贡献。 第四点:美国那种几百个博士甚至几千个博士才能研发出一个新药的局面不久也会是中国的现实写照,新药研发不是纸面游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级地方国资的重复投资药厂和后续的gmp改造,浪费了大量的医药行业资源,也给新药研发带来了一时的虚假繁荣,新药研发的市场空间应该会有持续的发展,但其洗牌和淘汰的激烈竞争将先于药厂等成为这几年的主要形势。 从业人员不要再有侥幸的或者抱着铁饭碗的心理从业。新药研发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受益者,但前提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5922802sty=3
个人分类: make or buy|3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