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吴建民车祸发生地正对新华社
热度 31 techne 2016-6-21 15:30
  2016年6月18日凌晨4点多钟,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武汉遭遇车祸不幸意外身亡。此前网络上已有很多相关报道,信息是很丰富的。但迄今还没有任何关于车祸现场诸多细节的报道。   有不少网络文章对这次车祸提出了很多疑问,比如下面这篇: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1704085boardid=1   其中,作者给出了事发地点的百度3D图像实景,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撞车地点就发生于新华社湖北分社的大楼前,刚好正对着该社大门。直线距离大概10米。    http://map.baidu.com/#panoid=02000200001404091306391507Cpanotype=streetheading=312.2748559816389pitch=-9.807719620528959l=12tn=B_NORMAL_MAPsc=0newmap=1shareurl=1pid=02000200001404091306391507C   据媒体报道,目击者称事发地附近较少有车祸发生。   但非常诡异的是,新华社,或新华网,居然没有首先发布对这起车祸的报道。关于吴建民大使的车祸,第一起报道是由什么媒体发布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网络上看,新华社或新华网,都是转载的别的媒体的报道。   另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仅仅数个小时之后,车祸事发当日中午,当成都商报的记者试图去现场查看时,就发现现场已经被彻底清理了。连被撞的收缩式栅栏都被换掉了。这实在是难以想象。且不说一般的交通事故,会不会这么快地清理掉。像吴建民这样的省部级高级官员,发生重大车祸,居然会这么快地把现场清理掉?   以下为和讯网报道中的部分内容,其中讲的这个“紧邻事发地的一家单位”,很可能就是新华社湖北分社。   紧邻事发地的一家单位的门卫告诉记者,事发后,他发现马路中间隔开车道的两段水泥墩之间长约十余米的铝合金伸缩铁栅栏不见踪影,被撤换成现在的固定铁栅栏。   “事发时是周六凌晨,我刚好轮休在家睡觉。所以不清楚现场情况,后来听人说车子撞倒伸缩铁栅栏后,又紧接着撞上花坛旁的水泥墩。”   据门卫介绍,梨园隧道长约1.3公里,双向六车道,虽然视野开阔,但有时赶上上下班高峰期及节假日,同样非常拥堵。“这铝合金伸缩铁栅栏就是为了疏导马路交通而设置的,堵车情况下,该铁栅栏就会缩起,提供应急便道。”    http://news.hexun.com/2016-06-21/184511851.html (请注意,保安轮班后的上班时间,应该是当天早晨,那么这时车祸现场就已经被清理了)   还有很多关于车祸的疑问,目前都看不到任何媒体报道。比如,肇事车辆的具体情况,刹车,安全气囊,撞击后到底造成了何种伤害?事发地点又是交通要道,摄像头拍下的录像是什么情况?包括附近新华社门口的录像,还有车辆自身的,或过路车辆拍下的录像,是不是应当都向公众展示一下?应该让公众了解吴大使这起车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要让大家充分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现。   最后要表达一下对吴建民大使的钦佩和悼念。我本人并不认识吴大使,只是看过他很多文章。但没接触过他本人。我仅有的一次跟外交官的接触,还是在校期间,很多年前,听过华黎明大使的演讲。那次演讲也让我印象深刻,华大使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的观点可能跟吴大使会比较接近。但要讲个人的魅力,尤其对媒体的影响力,对决策的影响,吴大使恐怕是不可替代的人物。   我对吴大使最深刻的印象,是从《大国崛起》的系列片开始,是其中吴大使那句“要崛起,那你要自由吧?”那一刻,翩翩风度,睿智眼神,学者风范,一目了然。而近年来,吴大使更是越来越频繁地在媒体出镜,他非常开明,也非常坦率。尤其,对于中国内部愈演愈烈的军国主义和极右翼主张,吴建民先生是毫不客气地提出尖锐批评。应该说,在中国目前所有的高级别官员中,吴建民先生是敢于站出来这样讲话的唯一的一位。   但非常遗憾,天妒英才,吴建民先生就这样突然走了。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对吴先生之死,网络上也出现两极分化,悼念声音是一大片,但幸灾乐祸者,拍手称快者,甚至落井下石者,乃至破口大骂者,也都大有人在。尤其看到中国最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之一,戴旭,在微博上公然为吴建民先生的逝去大声叫好,并且不断发文侮辱死者。这斯文扫地的一幕实在太眼熟,也太可怕。   接下来,唯有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还有海内外媒体,能够进一步把这次车祸的所有调查细节,真相,都公之与众,让大家真正能够从一次惨痛事故中吸取最宝贵的血的教训。也只有这样,吴大使的突然逝去,才不会是白白的逝去。他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才不会一如既往,像这块土地上曾反复发生过的一幕一幕那样,轻易就被掩盖,被亵渎,被无视,被淡忘,最终,被彻底地抛弃。 补充说明:   通过最近的新闻,同车坐在副驾驶位置受伤的刘锋的叙述,发生车祸时,除司机外车上的人都在睡觉。那么也有报道说吴建民先生没系安全带。如果确实是这样,就可以间接推断:这个车从机场驶出后没有开得很快,否则吴建民不会不系安全带,车上的人也不可能睡得那么安稳。 附录:吴建民的个人履历和主要荣誉 (由此可以充分了解吴建民先生到底有多大影响力,包括对舆论,对社会精英的影响,也包括对高层决策的影响,他的突然逝去会是多么大的损失)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被外交部录用,随后根据外交部的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1961年1月,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1961年9月至1965年8月,常驻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任中国代表翻译 1965年9月至1971年11月,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曾经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 1971年11月,作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派出的首批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赴纽约工作,直至1977年12月。在此期间,吴建民先后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主管安理会中东和非洲事务和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工作 1978年至1979年,在外交部北郊干校劳动 1979年至1983年,在外交学会欧洲处工作 1983年至1985年,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任国际政治处处长 1985年至1989年,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任政务参赞(副司级) 1989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馆员 1991年至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期间,1993年9月曾随同中国北京申办奥运会代表团赴蒙特卡洛出席国际奥委会有关会议,任代表团发言人 1994年至1995年,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年至1998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至2003年,任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期间参与安排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互访对方故乡,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我国国家元首与外国元首第一次互访对方故乡 2003年6月,希拉克总统亲自授予吴建民法国荣誉军团(系由拿破仑1802年设立)大骑士勋章(勋位)。该荣誉是全法的最高表彰奖,1802年拿破仑任首席执政时创立,用以表彰作出杰出贡献的法国和外国军人及平民。该荣誉勋位共分五级,大骑士勋章属于第二显位级,仅次于法国总统授予外国元首的十字勋章。 2003年7月,任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11月,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国际展览局是1936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吴当选为主席是第一个亚洲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第一个中国人担任此职。2005年再度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直到2007年11月卸任。国际展览局主席一届任期为两年,最多仅可连任一次 2005年3月,中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2004年11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7年11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副院长 2007年11月,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2008年04月30日——卸任外交学院院长 2008年10月,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目前一共有30名委员,吴建民先生是其中最资深的一位) (以上内容均从网络搜集,欢迎补充校正)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3298 次阅读|46 个评论
[转载]【犯罪】【驻伯尔尼大使 A berni követ (2014)】【匈牙利】
lcj2212916 2014-5-14 20:45
导演 : Attila Szász 编剧 : Norbert Köbli 主演 : János Kulka / Tamás Szabó Kimmel / József Kádas / Nie Bang Guo 类型: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匈牙利 语言: 匈牙利语 / 德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5 February 2014 (Hungary) 片长: 75分钟 又名: The Ambassador to Bern IMDb链接: tt3202500 A fictional account of the 1958 attack against the Hungarian embassy in Bern. Based on a true story about the aftermath of the 1956 Hungarian revolution.   Napra pontosan két hónappal Nagy Imre és mártírtársai kivégzése után a 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 berni követsége ellen két magyar emigráns fegyveres támadást hajtott végre. Az indíték homályos, bár helyi lapértesülések szerint Nagy Sándor és Papp Endre a svájci magyar kommunista ügynökök aktáit akarta megszerezni a magyar nagykövet túszul ejtésével. Ugyanakkor bizonyos forrásokból kiderül, hogy a támadók a megtorlások elleni tiltakozó, figyelemfelkeltő, demonstratív akciónak szánták fellépésüket. Céljukat tulajdonképpen elérték, mert heteken keresztül a külföldi sajtó napirenden tartotta a támadás - és ezáltal a levert forradalom - ügyét, hiszen nemcsak a nemzetközi politika, a diplomácia, de a helyi képes újságok is több alkalommal foglalkoztak a témával.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4694775
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次见证骆家辉坐经济舱
热度 2 ZhangSH62 2012-11-15 18:47
再次见证骆家辉坐经济舱
俺今天也八卦一下。 今天中午与合作企业李董事长一起午餐,解决了困扰一个月的重要问题。席间,李总手机显示与骆家辉共餐,探讨赴美投资建厂获得骆大使支持的照片。 午饭结束,俺一高兴就直接去郑州机场,准备乘南航CZ3177去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会(俺是南航忠实顾客)。登机坐好不久,骆大使突然到来,就坐在我的里座(35A),俺总是35C或35H,看来大使也同样持有南航金卡。服务小姐特别送给了他一瓶水。问候金卡会员时也问候了他。看来他连W舱都没买到(南航部分全价票可以坐在31-34排,前后宽松些,称为豪华经济舱)。也没见身边跟班的。有几个老外,都去后几排坐着,也不知是否和他一起的。白色衬衫、蓝色西服,黑眼镜,挺精干。坐好后和别人没两样,一直摆弄手机收发短信。下飞机后,有人在门口等他了。 柿子树
53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驻印度大使张炎在《印度快报》发表文章谈金砖国家合作
whyhoo 2012-3-28 21:34
2012年3月28日,《印度快报》评论版全文刊登了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的署名文章,张大使详细阐述了金砖国家合作的意义、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的期待以及对中印关系的展望。该报网络版同时刊登。全文如下: ——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的展望与期待 中国驻印度大使 张炎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围绕 “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的主题,就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重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会晤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欧债危机、美国金融问题以及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召开。   在此情况下,金砖国家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全球危机的冲击,妥善应对面临的挑战。令人鼓舞的是,金砖国家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金砖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寄予了厚望。金砖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不仅给各自国家的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毋庸置疑,此次领导人会晤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国际社会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次会晤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金砖国家共同致力于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共同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近年来,金砖国际通过自身努力和团结合作,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它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天,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2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经贸合作已成为金砖五国合作关系的重要内容。2011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额达2870亿美元。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增长迅速。金砖国家系全球最大的市场。每个国家在不同领域拥有各自竞争优势。有的国家资源丰富,有的国家在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科技、通信和航天技术方面优势显著。金砖五国优势互补,在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金砖国家保持着密切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共同应对粮食和能源安全、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气候变化、可持续和绿色发展、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随着经济影响力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增加,金砖国家呼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拥有更多发言权,增强代表性,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现实,反映变化中的世界。尽管存在阻力,金砖国家必须坚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只有金砖国家的参与和合作,才能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公正、民主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   当然,金砖国家也面临自身发展的问题。他们都肩负着改善人民生活,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均衡、全面发展的共同历史使命。   金砖国家从概念成为现实,用了近十年时间。从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首次领导人会晤以来,金砖国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重振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协作、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重要的对话与合作平台。金砖国家只有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进行密切和有益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的积极成员。印度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的东道主。我们希望此次会晤将进一步落实《三亚宣言》行动计划,加强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贸易、卫生、农业、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为金砖国家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理辛格将举行双边会见,相信这将进一步深化中印睦邻友好和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新的高度。   我衷心祝愿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将与印度和其他金砖国家一起,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原文见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918086.htm 附 件:
个人分类: 外交|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