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子自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电子自旋表示电子作螺旋运动的方向
tyctyc 2017-12-10 09:50
人们从宏观电学实验就知道导电的直导线产生磁场不产生磁矩,只有导电的环状导线才产生磁矩,微观的电子束也产生磁场,那么微观的电子怎么产生磁矩? 1921年施特恩(O.Stern)和盖拉赫(W.Gerlach)用不对称磁铁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使电子磁矩暴露出来,简称SG实验。1925年G.Uhlenbeck和S.A.Goudsmint提出电子自旋的概念,人们以为电子自旋是电子绕电子中心旋转,后来发现此观点不对但又讲不清电子自旋是什么,然后有人就讲电子自旋是内禀的、非经典性质,将电子自旋神秘化了。既然用经典的非均匀磁场就能测量电子自旋,那么电子自旋就是非内禀的经典性质,只是有未知的东西使人们不懂电子自旋,这个未知的东西就是:电子运动轨迹是圆柱螺旋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1084808.html 。前博文讲了核外电子的圆柱螺旋线是绕核旋转的(被核捕获),换句话说:核外电子一边绕核作圆周(包括椭圆)运动一边进动。电子自旋指电子的螺旋运动,电子自旋方向只有右旋+1/2,电子自旋有自旋角动量并产生自旋磁矩,因电子有不同的运动方向产生的磁矩也在不同方向。正电子是左旋-1/2。本文用实验证据来说明电子自旋是什么。 在施特恩和盖拉赫实验中, H 、Li、Na、K、Rb、Cs、 Cu 、Ag、Au原子外层只有一个s态电子,s态电子没有轨道角动量只有自旋角动量+1/2,核外 电子有正反 两个 运动方向 表现为有净自旋磁矩 +u和-u ,在SG实验中谱线分裂为两条。 在He、Zn、Cd、Hg原子中外层有两个s态电子,如果这两个电子运动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它们的自旋磁矩可以相抵消,使原子的净磁矩为零表现为抗磁性,这符合体系最小作用量原理。这是原子内的自旋磁矩相消,在SG实验中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p态电子除了自旋角动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它们是同类可以耦合,耦合后只要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两个电子的磁矩仍然可以相消使原子磁矩为零呈现抗磁性,例如:Ne、Ar、Kr、Xe、C、Si、Ge、Sn、Pb、S、Se、Te,在SG实验中或磁共振实验中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p态电子除了自旋角动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如果外层只有一个p态电子则有净磁矩显顺磁性,在SG实验中 或磁共振实验中 谱线分裂为两条,但谱线间距与s态电子的不同,例如 Tl 原子。氧原子的p态电子不成对所以显顺磁性,在SG实验中谱线分裂为五条,在氧分子中没有抵消呈现顺磁性。 在分子内两个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自旋磁矩也能相消,使分子呈抗磁性。例如:氢气分子,此时氢原子的电子没有轨道角动量只有自旋角动量+1/2,如果用氢气束做SG实验,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H、Li、Na原子的顺磁性源于外层的一个s态电子,如果用另一原子夺取之,并且该原子的电子也全配成对,那么这个分子应该呈现抗磁性,事实正是这样:HCl、liCl、NaCl都呈现抗磁性。特别是氧原子夺得两个电子后完全配对使分子呈现抗磁性,如CaO、Cu 2 O。 CuO的电子无法完全配对使分子呈现顺磁性。 在更大的距离如晶体中,如果晶胞内原子有净磁矩又不能相抵消,那么晶体表现为顺磁性。例如Li、Na、K、Rb、Cs晶胞是体心立方结构,晶胞角上的原子的磁矩能相消,但体心的原子的磁矩无法相消使晶体呈顺磁性。 在晶体结构为简单六方、简单四方、简单正交、简单三方等晶胞内原子上下相对,原子的外层电子运动范围(类似球壳厚度)r较小时( r 为原子半径与共价半径之差),这些原子的磁矩相消使晶体呈抗磁性。例如:B、Ga、In、 Tl 、P、As、Sb、Bi。 原子的 r 较大时,即使在一个原子内两个电子的磁矩也不能相消,使原子呈现出顺磁性,如果晶胞内原子间不能相消,其结果便是晶体呈顺磁性。例如体心立方的Ba,面心立方的Sr,密排六方的Mg、Ca。 面心立方晶胞中面心的四个原子不是上下相对,在原子的 r 较小时,如果该四个原子的磁矩方向为向上、向下、向上、向下排列时,在晶胞外远处才感受不到净磁场,使晶体呈现出抗磁性,但这样的抗磁性是脆弱的、易变的,例如 Cu 、Ag、Au晶体。在原子的 r 较大时,晶胞外仍有净磁场使晶体呈顺磁性,例如Al。 如果人用机械方法就能改变自旋磁矩的相互作用,那就直接证明电子自旋是外露的经典性质。这个实验有人做了: http://www.docin.com/p-737222552.html .见P40页到P48页,特别是P55页表3.17。他们使铜片产生变形,铜片从抗磁性变成顺磁性,变形量越大顺磁性越强,将变形后的铜片退火后晶胞复原,铜片又恢复到抗磁性。 上述实验充分证明电子自旋是外露的经典性质,电子自旋是电子螺旋运动的结果。 再补充一点定量结果:氦原子外层只两个s态电子,它们绕核作圆周运动同时还进动,只有这两个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矩才能相抵消使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里用摩尔磁化率x来表示单个原子的磁化率,下面磁化率单位是:x。 原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分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原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分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He 2 -2.02 Ne 10 -6.96 -10 Na 10+1 +16 Cl 2 2*17 -40 -36 Ar 18 -19.3 -18 NaCl 10+18 -30 -26.3 K 18+1 +20.8 Br 2 2*35 -73.4 -72 Kr 36 -29.0 -36 KBr 18+36 -49 -48.3 Rb 36+1 +17 I 2 2*53 -90 -91 Xe 54 -45.5 -54 RbI 36+54 -72.2 -74.5 计算说明:1. Xe核外有54个电子是He的27倍,其摩尔磁化率也应是He的27倍,这里忽略了屏蔽效应。 2. 碘分子核外有2*53个电子的摩尔磁化率相当于两个Xe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效果。 3. RbI分子核外有36+54电子摩尔磁化率相当于Xe原子加上Kr原子核外电子的效果。 这些证据表明原子中的电子严格遵守某些规律而运动着,为什么核外这么多电子能谐调运动?因为电子象一朵棉花,它的触须(太子弦)保障核外电子依规律而行。 上述磁化率数据来于: http://wenku.baidu.com/view/5acffa2bcfc789eb172dc8d4.html?from=search
个人分类: 太子弦:电子|1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单一个实验就可以否定电子自旋产生磁场
热度 3 yecang 2017-8-17 09:23
如果电子自旋产生磁场,那每个电子都是一个小磁针。 电子在普通的磁铁的磁场中(比如磁极附近)必定会受到磁铁的引力聚集到磁极。 和有一堆小磁针散落在地上,用一个永久磁铁都会给吸上来一样。 具体实验: 圆柱形玻璃真空管里面在一个底面有阴极,管子壁上有几个互相绝缘的阳极。 用光照阴极,使得光波长刚好小于光电子发射波长,有光电子从阴极跳出来。 几个阳极上接导线加很小电压。测量光电流。 用一个强力磁铁的一个磁极在玻璃管外面分别靠近几个阳极。 如果电子有自旋磁场,那么电子会被磁铁吸引到最接近磁铁的那个阳极上, 这个阳极的光电流会极大增加,其他几个减少。 如果磁铁不引起光电流的任何改变,那么就可以证实,所谓的自旋磁场是莫须有的。 当然,如果要说,电子自旋只是在原子里面才旋,离开原子的电子就不旋了,那么这个实验无效。
371 次阅读|37 个评论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应该重做
热度 1 yecang 2017-7-31 08:25
这个实验是量子力学关于电子自旋的著名实验。 但是实验不严谨。 怎么知道射入梯度磁场里的是银原子,而不是银离子? 怎么知道从场中出来的是银原子不是银离子? 改进方法是, 梯度磁场磁铁前后都加电场,把银离子偏移掉,确保使用的是真实的银原子。 就是这个实验: 银离子射入这种磁场会分裂为两束,其它外层一个电子的元素粒子都会有一样的表现。 可以用质子流实验,也是分为上下两束。 质子轻很多,那个梯度磁场磁铁不能太长。 磁力线是放射状的,左右两边的射入质子会受到大致同方向的力,力的方向不水平,一边向上,一边向下。 为什么要在入射和出射路径上都要检测是不是银原子(排除离子)? 磁场也能够将银原子电离的,只要磁场足够强,原子速度足够快。 出射口要排除这种情况。 如下面草图,上面是实验使用的放射线磁场情况。放射状磁力线,上方S极,下方N极。 质子以一定速度射入纸面,受力是F1和F2.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把质子流分为上下两束。 下面图是放射线磁场的极端情况。S极左右两边射入的质子会受到完全相反的洛仑兹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银的沸点是2210度。沸腾了就是气化了,不表示气化微粒一定是原子。如同水蒸气一样,水蒸气不是水分子,而是水雾,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微粒。要银完全分解为单个原子,温度一定更高。这么高温,最外层电子能保持住吗。
483 次阅读|6 个评论
薛定谔行星
yyhuang1926 2016-4-22 16:00
最近的工作是提出了薛定谔行星,具体说就是薛定谔猫态的行星版本。薛定谔行星有什么特征呢?它带电,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然后绕着恒星旋转。恒星上住着人,可以对恒星上的银原子的价电子的自旋进行测量。带电的薛定谔行星会在恒星处产生磁场,恒星上的基态银原子在行星产生的磁场中有附加的能量,这样薛定谔行星的转动和银原子的自旋就有了量子关联了。 薛定谔行星 恒星上的人A沿z方向测量银原子自旋,若测得自旋朝上,则在 角速度的随动参考系上另一个观测者B会看到行星逆时针旋转;若测得自旋朝下,则随动参考系上的另一个观测者B看到行星顺时针旋转。转动的角速度为 ,式中 表示行星运动和银原子自旋间量子关联的强度。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如果恒星上的人A沿x方向或y方向测量银原子自旋,无论测量自旋朝上还是朝下,在随动参考系上的另一个观测者B看到行星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这就是薛定谔行星最古怪的地方,很类似于处于半死不活的薛定谔的猫。 如果另一个人不B在随动参考系,而在恒星参考系上观测,开始时设行星沿逆时针方向以 旋转,则恒星上的一个人A沿z方向测量银原子的自旋,若自旋朝上,B观测到行星还是逆时针旋转,但角速度变为 ;若测得自旋朝下,B观测到行星还是逆时针旋转,但旋转角速度变为 。 如果恒星上一个人A在x方向或y方向测量银原子自旋,则无论自旋朝上还是自旋朝下,恒星参考系上的B观测到薛定谔行星都处于一个叠加态,即沿逆时针方向角速度分别为 和 两种转动的叠加。 你说,当恒星上观测者A沿x方向或y方向测量银原子自旋时,住在薛定谔行星上的居民是什么感受呢?很期待 科幻 小说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一下 薛定谔行星上居民的生活状态吧。薛定谔行星也为科幻小说提供一个生动的素材。 Reference Y.Y. Huang, J. Korea. Phys. Soc., Vol 68, No. 8, 944 (2016)
4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文小刚教授之问
热度 1 tyctyc 2014-5-3 22:14
几个月前文教授看了我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698221.html 后问k1是多少,k1是公式中的系数,当时我真不道是多少。搞理论的与搞实验的看问题角度不同,我过去关注的是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文教授之问提醒了我,k是一个不变量,可能与其它基本常数有关系。现在还无法测单个电子,只能先用气体近似估计。 这里用另一个公式:,n是气体的折射率, k 是系数, r是原子间距的一半.在273.15k,1atm,光波长589.3nm时,三种气体的密度()和折射率(n)见下表 : n n 2 -1 g/dm 3 r m k H 2 1.000139 2.78019*10 -4 0.0889 16.71 12.982 He 1.000035 7.0*10 -5 0.1785 16.697 3.256 He (5.2k) 1.01361 0.027405 69.48 2.2868 3.277 表中He从273.15k到5.2k, He密度变化389倍, 只变0.4% 证明k是不变量。 氦原子有两个电子,为什么氦的折射率还小于氢的折射率?这里有两个电子的自旋吸引。前博文讲了电子自旋是电子的螺旋运动,核外电子绕核作螺旋运动,左旋电子产生的磁矩与右旋电子产生的磁矩相吸引,该吸引作用限制了电子的运动范围,该吸引作用减少了电子与光子作用的机会,相对增大了r所以使氦的折射率小于氢的折射率,使 = /4。前博文讲的电子自旋是理论证明,这里才是实验证据。 汪和睦.物理常数与单位.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M.H.Edwards et al.,Saturated He Near Its Critical Temperature.Phys.Rev.129,1911(1963).
个人分类: 太子弦:电子|2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真空中控制电子自旋物理原理
wenxintang 2013-10-13 20:03
电子自旋可以通过电场和磁场对其进行操作,也是我们在设计自旋电子枪的物理基础。 完全理解需要求解自旋相关的KG方程,包含Pauli自旋理论和Dirac方程。如果电子有一定速度, 需要同时将相对论放入求解。 由于过往计算能力有限和技术限制,很多方法没有被想到过,因此这个领域事实上还有大量理论可以继续研究。比如说在交变电磁场情况下的数值求解,能够带来更加灵活操控电子自旋方向的手段。利用强光场的 特性对自旋将产生不同相位。 以下几篇文献是过去人们计算的结果。 Klein Gorden equation.pdf Tolhoek and S.R. De Groot 1951年的求解是最早和比较完整,分为四种场的情形。 1-s2.0-003189145190033X-main.pdf 另外Farago有一篇在62年的讨论文献。 1-s2.0-0029554X62900800-main.pdf 需要注意Thomson进动由于相对论效应对自旋轨道耦合的修正,在不同坐标系转换造成的结果, 有两倍差别。 seven.pdf 最近利用OAM 轨道角动量来操控电子自旋十分有意思,下面的文献记录了原理和设计草案 对于开发低能自旋透射电子显微镜十分有帮助。 grillo_electron_spin_polarized_beams.pdf PhysRevLett.108.044801.pdf supplementary_v6.pdf 最早发现自旋的Stern Gerlach实验是否可以用于分离自旋? spin and Stern Gerlach exp.pdf
个人分类: 电子显微镜|2 次阅读|0 个评论
《硅火燎原》-16-自旋登上舞台
热度 6 tianrong1945 2013-8-6 04:46
16.自旋登上舞台 为了解释巨磁电阻效应,首先要弄明白:导体中为什么会有电阻? 答案很简单:因为导体内部有原子,使得电子运动不自由,四处碰壁,就像你在一个挤满人、摆满摊位的大市场里,你能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奔跑吗?当然不行。科学家们把电子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迫使它不停地改变方向和速度的现象称之为‘散射’。 所以,金属的电阻是来源于金属中的电子受到的散射。 如果在金属导电的时候,又给它格外地加上一个磁场。那么,电子在原来碰撞运动的基础上,又受到磁场对它产生的洛伦茨力,就好像市场中又多来了一个新管理人员,企图指挥电子按照他规定的方式如此这般如此那般地运动。这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电子运动阻碍增多了,于是,便导致了通常的‘磁阻效应’:磁场使得电阻增大。 但是,在巨磁电阻效应中,表现正相反:有磁场时电阻最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巨磁电阻效应是发生在那种磁性金属和非磁性金属组成的三明治结构中,所以,我们也得在那种结构中来探讨它发生的原因。 图 16.1:薄膜的巨磁电阻效应 如图 16.1中所示,表现巨磁电阻现象的材料是薄膜材料,每层薄膜的厚度只有几个原子。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下发生的现象应该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释。的确如此,物理学家们从研究中得出结论:巨磁电阻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磁性材料对具有不同自旋磁矩的电子的散射率不同所致 【 1】 。因此,在解释巨磁电阻之前,首先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点‘自旋’。 当人们说到电子的自旋,往往总是把它比喻成地球的自转:“原子结构理论中不是有个行星模型吗,电子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原子核转,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 图 16.2:电子自旋引起能带分裂 这种说法形象地描绘了原子和电子,对理解原子结构有所帮助。但是实际上,电子自旋完全是个量子世界的东西,没有经典的对应物。对电子自旋的特别性质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有更多的叙述。 如果仍然使用电子自旋的经典图像的话,从图 16.2a可见,电子自旋有两种方式,像是芭蕾舞演员在绕着自身作旋转:或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一般将这两种方式用‘上’和‘下’来表示。 图 16.2b和图16.2c分别是两个自旋态电子在非铁磁体金属和在铁磁体金属中的能带密度图。图的左半部分是‘下自旋’电子的能带,而右半部分是‘上自旋’电子的能带。 图 16.2b的左右两边对称,这说明对非铁磁体金属来说,能带密度与自旋无关。那是因为非铁磁体的物体通电时只有电场,没有任何磁场,电子的自旋态可以等效于一个小磁矩,小磁矩并不直接与固体晶格相互作用。因而,两种自旋态的电子因晶格散射而感受到的电阻不会有任何差别。这可以用如下比喻来说明:顺时针转的芭蕾舞演员和逆时针转的芭蕾舞演员要赶去演出的路上,它们快速游走在许多岗位固定的士兵之间,被士兵们没有区别地撞来撞去,同等对待,无人在意她是在顺时针转,还是在逆时针转。 然而,在铁磁体金属中就不一样了,那儿的士兵们自己也在快速自转,也有两个可能的自转方式。并且,他们喜欢那些和自己转动方向一致的芭蕾舞演员,碰到她们时便会助以一臂之力,顺势将她向行走的前方猛推一把,而碰到和自己转向相反的舞者时,则一拳将她打回去。比如说,在某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朝顺时针转的,那么,当然就比较有利于顺时针转的芭蕾舞演员,她们很快就通过这些士兵阵列,顺利地到达了演出目的地。 回到电子学,那些自旋的小磁体就类似于芭蕾舞者,它们会与铁磁体中的磁矩(士兵)相互作用,而使得两种自旋电子能带的态密度产生差异。如图 16.2b所示。图中的绿色箭头表示电子自旋方向,黑色箭头表示材料的磁化方向。由图可见,铁磁材料的磁化使得两种自旋态的能带产生了移位,表现左右不对称。特别是在费米能级附近,自旋取向与磁化方向一致的电子数目比较多,而自旋取向与磁化方向相反的电子数目很少,几乎为0。 图 16.3解释了三明治薄膜结构中两端铁磁体的磁化方向平行或反平行时对电阻的影响。 图 16.3 :磁化方向平行或反平行对电阻的影响 对巨磁电阻效应的解释是基于两种自旋态电子的‘双电流模型’。也就是说,两种自旋态的电子分别独立地被考虑为两股电流,这两股电流中的电子的自旋态不同,在铁磁体中所受到的散射(电阻)也不同。金属中的总电流等于上自旋流和下自旋流之和,而总电阻便等于上自旋电阻和下自旋电阻之并联电阻。如图 16.3所示,这个理论解释了磁化方向平行时电阻小、反平行时电阻大的原因。 如果我们把两层铁磁体之间的非铁磁金属(鉻)薄膜换成某种绝缘体薄膜的话,也有实验观察到磁阻改变的类似效应。这种情形下,不能导电的绝缘体成为阻挡电子流通的‘墙壁’,电子需要施展它的量子穿墙术才能过去。所以,人们将此现象称之为隧穿磁阻效应( Tunnel Magnetoresistance, TMR) 【 2】 。TMR首先在1975年由Michel Julliere于低温条件下,用(Fe/Ge/Fe)材料构成的薄膜结构发现。直到20年之后,1995年,才由Terunobu Miyazaki与Moodera发现了室温下的TMR而得以实用化。 TMR的物理原理基本和GMR一样,但因为TMR中间薄膜所用的是绝缘体,电子为什么能通过绝缘体形成电流呢?什么是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我们不再就此深入下去,有兴趣者可读参考笔者的另一篇博文 【 3】 。 在 GMR、TMR之后,人们又发现了其他有关的物理现象。比如在陶瓷氧化物中发现了非常大的的磁阻效应,磁阻比值可高达125000%,因之被称为庞磁电阻效应(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CMR) 【 4】 。据说其导电机制与GMR完全不同,并且尚未发现室温条件下的CMR,所以,离应用还差一步。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巨大的磁阻效应都只在薄膜层结构中才表现出来呢?‘薄膜’这个词,在这儿隐藏着什么样的物理机制? 其原因还是和‘散射’有关。物理学中有个叫做散射长度的量,也被称为平均自由程,即相邻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对金属中的电子来说,平均自由程大约为晶格常数 10倍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到了纳米技术的范围才观察到巨磁电阻的原因。当材料体积较大的时候,碰撞多,与自旋无关的电阻部分的比例增大,自旋有关的电阻变化就不明显了。特别是,在频繁的碰撞中还会发生‘自旋翻转’,就是说,上自旋变成下自旋,下自旋变成了上自旋。如此一来,所谓的‘双电流模型’将没法使用。 对隧穿磁阻效应( TMR)来说也是这样,直观地说,中间的绝缘层如果太厚了的话,量子隧道就打不通了。 巨磁阻效应发现并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之后,人们发现:原来自旋是如此的重要。这个原来大多数时间只被科学家们关在象牙塔和实验室里的量子芭蕾舞者,从此登上了工程技术的舞台。 参考资料: 【 1】解释GMR:ClaudeChappert, Albert Fert and Fr é d é ric Nguyen Van Dau (2007). The emergence of spin electronics indata storage. Nature Materials 6 (11): 813 – 823. 【 2】TMR:T. Miyazaki andN. Tezuka (1995). Check|url= scheme (help). J. Magn. Magn. Mater. 139: L231 – L234. 【 3】隧道效应: http://www.chem8.org/thread-86197-1-1.html 【 4】CMR:Colossalmagnetoresistance, A. P. Ramirez, J. Phys.: Condens. Matter 9, 8171-8199 (1997) 上一篇:巨磁电阻效应 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 自旋电子学 tu-16.docx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1492 次阅读|9 个评论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赵保路
ustcpress 2012-3-13 11:49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赵保路
丛书名: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文库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460页(16开) 字数:563千 定价:86.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15966 【 内容简介 】 电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 ESR) 又称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 EPR), 是研究电子自旋能级跃迁的一门学科,是检测自由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书内容包括电子自旋共振 (ESR) 基本原理,实验技术,自旋标记技术,自旋捕集技术和 ESR 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ESR 技术在生物学和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和中风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本书是赵保路研究员多年研究工作成果的总结。另外,本书的材料还有来自国际关于 ESRY 研究自由基会议论文集和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 本书的出版可以供同行在利用 ESR 技术进行生物和医学自由基研究时参考。本书作者赵保路研究员每年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讲授 ESR 技术在生物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时加以介绍。这些内容都包括在本书里。 【 作者简介 】 赵保路, 1970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1 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1985-1997 年先后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立分学和英国国立食品研究所合作研究, 1995 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至今,现为创新研究组长,亚洲自由基研究学会主席,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衰老与抗衰老委员会副主任。 Biofactor 、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 、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 “ 生物物理学报 ” , “ 波谱学杂志 ”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和 “ 中国烟草学报 ” 期刊编委。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 200 多篇研究论文, 3 部专著和 五项发明专利。 2005 年被美国 “The Oxygen Club of California” 授予终身会员称号。 目录PDF.pdf
个人分类: 校友文库|6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