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资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空间发展的运作关键是“城市经营”(未完)
zjuwyz 2012-2-24 12:15
宏观形势不佳,外贸出口受阻,内需拉不动,光靠固定资产投资的GDP难以为继。 困境一:要素制约(地根与银根双约束)。房地产严厉调控下,地方上房地产用地纷纷流拍,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降,重点项目立项后资金难以保障;资金告急的连锁反应——保障房建设目标大幅下调,影响城市的整体福利。 困境二:城市功能弱化。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大规模的大型综合体纷纷上马,从已经建成的租售情况看,不容乐观,导致综合体的辐射效能无法发挥,影响片区功能的形成。 困境三:空间缺乏内涵。历史保护建筑、工业遗产等的改造也好,新规划建设的商业街区、新城也好,纯粹保护和商业模式都缺乏竞争力,“人创造空间、空间包含文化、文化再塑造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空间,从消费商品到消费空间,有内涵的空间才是有吸引力的空间。目前的新城建设缺乏精致化、多层次的商业模式也是造成人口难以集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困境四:交通拥堵。城市功能的多中心形态未成熟,城市功能的单中心与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失配;城市商务中心、工业区、居住区等功能区块缺乏等级结构,功能分区过于显著。加之公共交通比例难以提高,导致城市交通问题突出。 而有些项目的开发商由于缺乏资金开建,迟迟难以交付。
1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易微博讨论-吴英案中的资金性质问题
daladala 2012-2-15 09:47
最高院应该对吴英刀下留人吗? 最高法发言人2月14日在京表示,吴英集资诈骗案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案情比较复杂,最高法将依法审慎处理好本案。1月18日,浙江高院对吴英案二审宣判,维持其死刑判决,目前最高法正进行死刑复核。你认为应该对吴英刀下留人吗? 吴英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放高利贷者,而不是银行或普通群众。 这是浙江警方和法院故意忽视的事实。 【在吴英案中,11名借钱给吴英的被害人实际上是职业高利贷放贷者,案发后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司法机关判刑,其中仅林卫平一人,就先后借给吴英4.7亿元。】 链接: http://t.163.com/debate/1329203540818?type=1?from=index
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西村,一定要把乌托邦变成现实
热度 4 xupeiyang 2011-11-24 15:57
华西村书记4名儿子支配全村90%资金,全家任要职。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乌托邦变成现实,一定要把什么叫做共产主义,做给全国人民看看。 ----吴仁宝   华西村的领导也承认,目前无法摆脱资本主义,如果所有的务工人员都获得华西村村民的待遇,那么华西村就无法运转了。不过华西村也坚持认为,和中国普遍的状况相比,华西村已经步入了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只是早晚的事。 吴仁宝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95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沂蒙革命老区即将享受中西部有关政策
lysyxcs 2011-10-28 22:48
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对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时,参照执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的有关政策。 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在安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时,加大对沂蒙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并适当降低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投资比例。 目前,国家对中部、东部地区扶持政策差异主要表现为投资补助比例和标准不同,中央对中部地区投资补助比例和标准明显高于东部;扶持范围不同,中央部分专项仅支持中、西部地区;配套资金比例不同,中部地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明显低于东部。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家对东部、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和50%比例补助。能源交通方面: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中央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中部地区是1:0.4,东部是1:0.8。而节能环保方面:节能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东部、中部地区比例大体按总投资的8%和10%安排。 这次划定的沂蒙革命老区范围包括临沂全市,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泰安市的新泰市,日照市的五莲县、莒县共18个县(市、区)。有人初步匡算,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按参照中部地区政策争取中央资金,会比现有政策争取的中央资金数额多一倍以上。 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沂蒙革命老区将具体享受以下扶持政策。1、完善财税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领域倾斜。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规定到沂蒙革命老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3、制定投资促进政策,对沂蒙革命老区能源原材料、汽车、装备制造、高技术等产业发展,以及重大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项目审批或核准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4、实施体现地区特点的土地利用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
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才能把中国的房价降下来——以子之矛攻其盾
热度 2 sfw111 2011-10-25 14:03
中国的房间高企,平常人看来好像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直接的价格博弈,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直接的博弈。地方政府有强大的财政需求,土地财政成了法宝。中央政府要求人民住上廉价的政府,但住房的资金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愿意承担。于是,中央政府不断的出台房价调控政策,而房价却一路飞涨。真正成了你说你的,我涨我的。 作为中央政府,应该反思中国房价飞涨的真正原因,改变对策思路,具体不安分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矛。 廉租房和城镇职工的政策用房要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要纳入地方政府业绩考核,资金有地方政府在土地资金中解决,既要调动地方政府节约用地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地方政府为自己管理的人民提供廉价住房的积极性,两者的很好平衡,就会产生一个合理的房价,否则,就会是一个一轮轮的调控政策,助推不断的房价上涨。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温州坚决打击非法集资诈骗
xupeiyang 2011-10-15 07:10
针对当前温州因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非法集资引发的问题,温州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击、查处了80多名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的不法分子,依法刑拘了27名非法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救了温州,赔上整个中国
热度 4 firefive 2011-10-7 23:03
救了温州,赔上整个中国 作者:郎遥远   牛刀的弟弟发表日期:2011-10-7 10:08:00 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温州,再一次聚焦公众的目光。此番温州风云激荡,惊心动魄,不是民营经济又放异彩,而是温州老板因高利贷危机而纷纷“跑路”,接二连三 “跳楼”,令人唏嘘。温州民间高利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用“风暴”一词来形容,已也不为过。波及面之广,态势之严峻,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日前,温家宝总 理亲率周小川谢旭人等金融财经高官,紧急前往温州安抚和督导。 温总理与温州中小企业家座谈时,说:“事先派人来温州调查了一段时间”,对温州高利贷危机了然于胸。他开出了治疗温州高利贷危机的“药方”:一要提高对小 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二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三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四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除了这疏通金融血脉的 “四贴药”,温总理外加一针2008年金融危机用过的“提振信心”牌强心剂。 温总理开出这四贴药,在常态下纾缓小微企业的资金瓶颈,无疑是灵丹妙药。但是,温州高利贷危机,绝不是小微企业发展中遭遇的资金困难,而是“不务正业”的 赌徒式发展模式的必然绝境。温州高利贷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发烧”,而是棘手的经济“非典”。这四贴药,要治愈来势汹汹的温州经济“非典”,恐有“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之偏。    温州高利贷危机从何而来?此间主流媒体报道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中央收紧信贷的影响,今年4月份开始温州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就断裂,有多达90个企业老 板欠下巨债而外逃,初步估计这个信贷的规模是达到了200亿元,随时引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性金融危机。”表面上看,经济环境恶化加上中央收紧信贷, 屋漏偏逢连夜雨,导致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究其实质,是中国楼市泡沫的残酷破裂,是中国虚拟经济的投资崩盘,而导致中小企业穷途末路。在投机性投资屡 获暴利的诱惑下,温州许许多多老板不务正业,长期以来浸淫在炒楼盘、炒股票等投机性的投资领域,资本的逐利性再加上过高的融资成本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企业也加速从实体经济抽逃,纷纷加入房地产等暴利行业。许多富起来的温州企业,并没有全心全意地想着继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而是兴起了“炒”风,什么赚钱 就炒什么。温州炒房团横扫天下,风云一时。高利润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风险一环传一环,直至把企业逼上绝路。    温州实体经济在多年以前就开始走下坡路。温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多年在浙江省倒数,产业空心化早已非常严重。温州高利贷危机的突发,关键诱因是今年国 家对楼市的打压力度空前,多管齐下,楼盘滞销,有价无市,炒楼失利,造成楼市投机性投资预期全面落空,继而悲剧性爆发高利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 今年楼市还是一片疯狂的“涨”声,温州高利贷就继续如罂粟花一样勃勃生长,中小企业还是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假象,哪会有什么危机?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患上“非典”症状的突出表现。在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炫目光环下,在增速连年保八保九的号角声中,中国经济早已虚火太旺,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中国处在高速增长下的泡沫经济里,华服包裹着不堪的病体,远未能终结泡沫。    泡沫成了难以降解的经济垃圾,充当了财富的伴娘。更可怕的是,经济泡沫常被误认成经济“奇迹”,美其名曰“中国模式”。    中国最大的经济泡沫,毫无疑问是楼市泡沫。中国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每平方米高达2至3万,二线城市达到1万以上,就连三四线城市也“水涨船 高”。在高房价背后,大批工薪阶层望楼兴叹,望楼生恨,而大批新楼盘成为投资产品,成为投机者的梦想乐园。去年前八个月温州房价上涨了73%,均价达 26300元/平方米以上,而自住需求仅占30%,投资、投机性购房占成交量的70%,这远远超过了投资性购房比例应控制在15%以下的警戒线。温州的炒 房,已经成了一场博傻的金钱游戏:许多温州人把干实业辛辛苦苦赚的钱和大量银行贷款,砸在价格高得离谱的钢筋水泥里,指望房子能不断暴涨升值。然而,就像 股市的庄股疯炒到远离价值之后,只有最傻的人才去接最后一棒。试想,70%的房子在炒家手里,这样的楼市怎么撑得住?温州如此,放眼全国,哪里不如此?巴 菲特说:潮水退去的时候,就能发现谁在裸泳。    中国经济泡沫泛滥,乱象横生,扩大信贷规模成为楼市浮肿的金融泡沫,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成为好大喜功的投资泡沫,通货膨胀成为怨声载道的物价泡沫,汽车业、 光伏产业等盲目扩张成为昙花一现的产业泡沫。泡沫经济犹如孩子爱吹泡泡糖,不仅有迷人幻彩,满口甘甜,还能一口气就制造人间奇迹。但是,泡泡一吹大,就破 了。中央政府经济决策预见性差,有时甚至是幼稚的,习惯于搞经济大跃进,等到泡沫形成了,甚至严重了,再来刹车,晚了。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泡沫的衍生品。据前不久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借贷利率 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并且,温州市大约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活动。可见,并非如温总理所说“毕竟 是极少数。”不仅仅温州如此,在浙江台州、金华、丽水、绍兴等其他城市,民间高利贷都已成规模。内蒙古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规模有2000亿元以上,且最高 年利率普遍在60%以上,由于今年资金链断裂的房企,导致鄂尔多斯的烂尾楼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同样,被外界戏称为“宝马乡”的江苏省泗洪县,该地资金需 求量的激增导致高利贷民间融资占全县民间融资规模的85%以上,约20亿元,而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楼市。    在早期,多数小企业都将资金用于补充短期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缺口。随着楼市飞涨、虚拟经济发狂,大小老板按耐不住,见钱眼开,高利贷资金一股脑儿都涌向炒 房、炒股。我认识的浙商老板中,已有好几位都放弃本来发展不错的实体经济,而专门做高利贷的营生。世上还有什么比“钱生钱”更具蛊惑力的?温州当地民间借 贷月息一般在3分左右,有的甚至为5分至1毛,而“5分利”相当于资金的年回报率是60%,有的高利贷年利率最高达到180%。这样的高利率诱惑,促使民 间高利贷市场疯狂扩张。我想,世界上除了走私军火、贩毒,有什么产业可永远保证获得如此高的暴利?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表现在:    一、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社会责任感极度贫乏。整个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和极度自私的思想,为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温跑跑”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老板欠钱为什么要“跑路”、“跳楼”?因为高利贷伴生的是黑社会恶势力,老板被逼得走投无路。    温州公安部门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非法集资立案17起,涉案金额达5 .5亿元,同比上升30 .77%,且这些非法集资案大多与民间借贷有关。同期,全市因民间借贷担保、纠纷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共71起,同比上升16.39%。没有报案、不敢报案 的,还有多少?    二、特权骄横,腐败之风,愈演愈烈,银行金融资源控制在极少数有权有势者手上,广大小微企业难被其泽。    三、地域差距、贫富悬殊极为突出。富者可敌国,而大批穷苦农民、下岗工人依然挣扎在温饱线。即便如温州,仍有大量贫困者。穷人也梦想一夜发财,筹钱放高利贷成一个发财捷径。    四、社会价值观畸变。“摸着石头过河”的不确定因素,在人们意识形态里逐渐形成一种目光短浅、讲究现实,对前途缺乏远见。官员们更是普遍急功近利、极端自 私;上不为国、下不为民,在其位不谋其政,做点事就捞取政治资本或沽名钓誉,为获得更大私利打基础。为了中央提出的经济保八保九目标,只要有利于GDP和 税收增量,就迫不及待、毫无顾忌地大干。    五、“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诱发了人性恶。无数老板和普通民众,为了发财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已,社会公德、道义统统可以丢弃,甚至法律红线都敢闯。传承千 年的仁、义、礼、智、信在金钱面前,全部缴械投降。无论官场还是民间,莫不散发一股浓重的“流氓”习气和凶悍的“狼性”味道。    所有这些负面的社会丑恶现象,是执政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导致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不择手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导向;二是 滋生腐败、不公和侵权的中央集权体制。这就是社会道德堕落、不公不义遍地、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富了的中国老百姓缘何鲜见幸福感的症结所在。    马克思指出,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狂想症,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利润。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泛滥,想不劳而获甚至不 择手段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患上了“暴富狂想症”,以钱赚钱,而且赚大钱、赚快钱渐成为主流。随着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不断 膨胀、持续繁荣,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虚热实冷”怪相,“刺绣纹”愈发不如“倚市门”。当谈笑间通过内幕交易即可获得50%以上的收益率,当买上一套房 就能坐拥20%以上的收益率,有谁愿意去投资办厂,埋头苦干,实业致富?    温州高利贷危机敲响的,不仅仅是小微企业发展的警钟,更是中国经济泡沫破灭的丧钟。要治愈中国经济的“非典”症状,不发烧,不发狂,不虚火,不泡沫,必须 追本溯源,医治病根,让国民经济真正成为惠及全体国民的经济,而非政绩经济、特权经济、投机经济,才能恢复其健康、生机和活力。
个人分类: 精选网文|21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球文化(7)- 资金
benlion 2011-9-11 19:35
资本与法制、人本与德政,近现代 5 百年,欧洲的以资本投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环太平洋的工业化,发展到二战后的美国,显现出两种体制之间的渗透,前者主要特征是斯密斯的自由市场经济,后者体现出的特征是凯恩斯的宏观调控。 资本投入银行,资本投入实业,资本投入企业的股权制度,尤其股市交易,奠定了以资为本的经济模式。 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政府设立研究基金 – 最终还是来源于税收,体现了一种社会全民共享的知识和文化精神。 基础研究形成的论文、资讯等成为出版物、媒体和数据库等形态的产品 - 构成知识经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影视媒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戏剧、影视等人文艺术产品形成了创意产业。 基础研究的成果指导应用研究与开发,技术开发形成专利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设计革新,带来的是直接的企业利益,资本投入新技术、新产品而获得资本增值。随着科研的复杂、精细程度增加,科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试剂等制造成为非常重要的实业经济。 企业家或者政府设立科研基金、技术开发基金 – 带动期刊业、软件产业、仪器产业等发展的同时,产生的技术发明、工艺设计等应用开发是实业经济的产品创新重要基础。
个人分类: 2011|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球基金"大幅削减对华传染病援助资金
xupeiyang 2011-9-1 12:33
核心提示:全球基金组织将大幅削减对华援助的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资金,削减幅度达50%或80%。基金认为中国项目财务存在问题,近期将审计。全球基金是中国卫生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帮助防治艾滋病结核病疟疾三大疾病。消息人士称,卫生部门在基金资金使用上腐败丛生。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国家协调委员会(CCM)获悉,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简称全球基金)已经确认于8月底解冻数亿美元对华援助资金,被冻结款项将于本月恢复使用。但三个项目的援助资金都比原计划有所减少,削减幅度或将超过五成。 今年7月,为与中方合作建立保证资金安全的财务制度,全球基金代表团一行数人到访北京,与中国全球基金项目中央执行机构中国疾控中心举行会谈。 会谈会议纪要显示,全球基金秘书处负责亚洲、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事务的高级官员韦伯博士表示,中国是全球基金第四大受助国,三个项目资金总额庞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年来,全球基金对中国的大力援助曾多次引发国际社会争议。 韦伯说,全球基金在对中国项目进行财务检查后发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社会组织所获经费比例未达标,二是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中国项目的风险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人力资源,二是培训”。 此前有消息称,全球基金希望中国政府承担三个项目的全部人力资源和培训经费,其中结核病项目援助资金削减幅度可能高达80%。 韦伯对此表示,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原来的培训计划中,很多培训确无必要,部分培训经费可以由中国政府承担,全球基金只支持其中极少部分有必要的培训。韦伯说,三个项目援助资金削减比例虽各不相同,但平均削减幅度应为50%乃至更多。 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国家协调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基金援华资金削减比例目前不得而知,但全球基金明确表示,将重新制定对华援助拨款计划,“这意味着,三个项目的资金总额肯定会削减”。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在会谈中明确指出,中国全球基金项目所获款项是经过全球基金理事会批准同意的,大幅削减50%或80%援华资金“没有明确理由”。为此,中国卫生部门将与全球基金秘书处继续协商。 另据了解,全球基金总监察长办公室原定今年8月派员来华,对中国全球基金项目进行审计,该计划因故推迟,审计工作预计将于近期展开,其主旨是对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历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CCM相关负责人表示,审计不会影响资金解冻。 整改 社会组织将自管经费 在社会组织参与方面,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已经决定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将在中国疾控中心之外设立次级执行机构,该机构将专职负责项目的社会组织参与事务。2011-2012年,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将把年度总预算的25%(扣除采购经费后),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组织。预计新设立的执行机构将管理数百万美元项目经费。 CCM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执行机构必须是非政府组织,目前招标工作已经结束,正在组建评审团,准备进行最后遴选,最近就会公布中标结果。 回应 采购资金不存在滥用 此前有消息称,全球基金在对中国项目进行财务检查时发现,有数百万美元采购资金无法落实采购物品,卫生部疾控局对此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已就采购细节与全球基金进行沟通,出现问题可能是管理薄弱所致,有可能是固定资产未及时报账、入库,而不是采购资金被滥用。 卫生部疾控局表示,全球基金援华资金被冻结后,中国疾控中心在内部做了自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也被要求整改。因为全国2000多个项目县市都要进行统计,工作量很大。此外,由于全球基金项目与政府相关项目进行整合,项目经费也有整合,调查统计更加复杂。 全球基金项目 全球基金是我国卫生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实施8年来,累计签约资金9.37亿美元,已执行资金5.48亿美元,还有可能得到承诺的经费为6.8亿美元。项目有效补充了我国财政对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治经费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三大疾病防控。目前项目覆盖范围已扩大到全国2/3以上县市。去年11月,因认为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足且存在财务管理问题,全球基金冻结了该项目援华资金。今年5月,全球基金又冻结了结核病和疟疾防治两个项目的援华资金,涉及数亿美元。 新闻回顾:"全球基金"冻结对华上亿美元抗艾援助 28日下午瑞士“全球基金”新闻官赫斯特证实“全球基金”冻结上亿美元用于抗艾的对华援助资金,冻结期限为三个月;此前曾有报道称这次冻结是因为“全球基金”不认同中国对所获援助资金的管理方式。 卫生部:全球基金冻结中国三种疾病拨款 卫生部于6月1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答记者问时称,“全球基金冻结了对于中国三种疾病的拨款,对于疟疾、结核、艾滋病的防控”,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部门正与全球基金秘书处一起加紧协商。 援华抗艾资金被冻结 或因卫生部门腐败丛生 “全球基金”冻结上亿美元对华抗艾援助,指中国对所接受援款管理不善,未能按照先前承诺,将约1/3的拨款给基层非政府组织。据相关人士透露,卫生部门编造了很多组织来拿基金的钱,甚至有些公安部门也拿钱。这些组织腐败问题丛生,而艾滋病患者却没有得到救助。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作者: 李秋萌 )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1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涉嫌贪污的落选院士候选人段振豪鸣冤
热度 1 lzxun123 2011-8-31 09:29
科研经费催生多少富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邱晨辉 雷宇 名为做课题实为圈钱。CFP供图 科研人员段振豪涉嫌贪污的丑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选段振豪出局外,似乎看不到别的下文。不过,段振豪事件拉开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却一时难以闭合。 社会上针对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来自公共资金的科研经费究竟有多少被冒领、多领、挪用、浪费,又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学术研究上? 项目越多,经费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高 “段振豪虚报了几个差旅费就是腐败,这在科研圈内算什么呢?恐怕很多‘硕鼠’会笑掉大牙。”对于段振豪事件引出的科研经费管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说。 一次课题经费申请告捷的庆祝宴让姚卫红记忆犹新。酒酣之际,宴会主角向大家透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个人资产即将突破千万元。 这位工科教授年薪只有15万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姚卫红很是不解。这位教授私下告诉她,自己和某主管科研经费的部委官员很熟,项目来得容易,钱也就来得容易了。 譬如一次学术研讨会的预算是10万元,这位教授“省吃俭用”只花了4.5万元,找熟人凑好10万元的发票,剩下的5.5万元就进了自己的腰包。 “几年内申请到3个‘863’项目,每个项目300多万元。他下手的机会太多了。”姚卫红说。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0年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会上披露,我国科技经费节节攀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我国科技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 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审计为此写下注脚: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设备,其间手法多样、漏洞一一展现,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 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给出了更为直观的数据: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结余出来的资金,只是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无法用发票抵消掉的部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研究员介绍,更多与课题项目无关的经费已经在使用过程中进入了个人腰包。对一些科研人员而言,项目越多,也就意味着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越高。 科学界里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是:“汉芯事件”举报人曾对媒体回忆,2002年,陈进骑的是一辆28寸的自行车;“汉芯”发布之后,2003年四五月间,陈进花30万元买了一辆别克君威;到2004年,陈进的坐骑已经换成了宝马。买“马”的钱正是陈进骗取的科研经费。 姚卫红认识的另外一位教授买了一台彩电,发票的台头是“电脑显示屏”,这样可以用“设备费”的名义把彩电报销了。尽管这台“显示屏”和他所研究的地质方向没有一点关系,唯一说得通便是这位教授的经费申请单中有一项计算机设备更新费。而在校方资产管理部门贴上“固定资产”的标签后,只要他不离开工作单位,这台“电视机”便任凭他个人处置,抱回家“看电视”也不会有人来过问。 预算频频上演“移花接木术” 北京一高校土木专业的赵博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展示了一张“科研经费项目预算”的申请单。 这份申请单详细罗列了经费的用途:国际合作费10万元,专家咨询费7万元,劳务费10.5万元;在科研业务费中,差旅费10万元,出版费5万元,材料费23.5万元,化验加工费18万元,会议费3万元,设备费63万元。 这样一个总计150万元的项目中,按预算赵博士应拿到8000元劳务费。可在课题结题时,他只拿到2000多元,“这要看导师的脸色。”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课题申报表上,虽然都有预算一栏,但多是粗略罗列“资料费”、“会议差旅费”等名目。即便是将“科研业务费”细化到许多小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难以照单执行。 “需要10万却申请了30万。”赵博士说,要想在账目上过得去,靠的是在发票上玩“移花接木”的把戏。 一名中部理工科大学化工专业博士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所在的课题组通常是隔一段时间,便有专人把科研经费支出相应的发票拿到财务处去报销,随之对应的是给学生派活儿——收集发票。 课题组负责人对学生的要求是,平时出去吃饭或者买东西尽量开发票,只要抬头是学校的名字,开的项目是办公用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额度一般都可以报销。 导师们最喜欢的票据是火车票。这位博士生说,火车票报销时弹性很大,比如北京到天津一来一回的火车票,中间隔五天的话,便可以按五天的标准来计算在天津的住宿、交通、甚至会议等费用,“而这些‘中间多出来的部分’通常不需要再拿出相应的发票。” 更有甚者,不是课题组成员的科研人员也能帮忙充账。 某机构地质研究所一位副研究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一个和自己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的课题组找到他,“我们的经费还没有花完,你买的东西拿到我这里报销就可以了,发票签谁的名字都行。” 在科研经费的发票报销过程中,一些财务处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有学发博文称,他付给秘书的劳务费,秘书用另外一个名字领走了。他专门找到财务处,财务处却说没关系。这让他头一回感到财务处的“粗心”。 还有一次,张有学去外地作报告的机票已经在科研经费中报销了,后来接待单位又报销了机票费用。张有学急忙把钱退给财务处。 财务处竟对他说,退钱做账挺麻烦的,你就当外地接待单位给的钱是报告费或劳务费。张有学不解:规定上不能这么报。财务处却说:那你下次报销时少报一些。 “中看”的国家经费常常向“中用”的企业经费低头 北京某重点高校化工系教授张超(化名)透露,每次项目评估前,课题负责人除了准备各种技术文档外,“调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所谓“调账”,就是按照项目申请书的要求列出科技经费使用的财务表,把其中与项目资金申请书不符的进行调整。具体说来,除了凑发票,就是纵向横向经费互换。 在科研圈子里,横向是指课题组承接来自企业、学校等平行单位的科研项目,纵向是指课题组申请的国家级、部委级的科研项目。后者说出去好听,对评职称等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在不少圈内人看来,由于管得太严太死,“只中看不中用”。 于是,纵向和横向便“结为同盟”,纵向经费中一些实在走不了的账,就通过横向经费抵销。 一些科研人员将能够正经花的钱都凑到纵向的账目上,比如张教授要购买一台200万元的仪器,李教授要买40万元的耗材,都可以通过纵向经费中设备费的名义来报销;而诸如私人聚餐、打车费等纵向经费难以报销的项目,则依赖于横向经费,若用不完就塞进自己的腰包。 不过,这种互换并非等价。纵向的经费由公家埋单,几十万元也算是少的;横向的钱是企业交到自己手上的,几万元也算是多的。 “中看”的纵向便常常向“中用”的横向经费低头,前者贬值,后者升值。圈内流传了“1/3”这样一个数字,即纵向经费的含金量是横向经费1/3,“你花我1元横向,我花你纵向3元。” 张超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只有在“调账”时,那些掌握着大把纵向经费的“大牛”才会低三下四,“手里的纵向经费多了,没有一定的名目又花不了,只好和人换横向。” 其实,“调账”并非只是在项目评估之时才有的。在科研经费审批通过不久,很多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就知道哪些是可以走纵向的账,哪些是不可以走的,不可以的就通过横向经费来替换。 张超认识一个研究员,他花100多万元买了台对自己的课题一点用也没有的仪器。问他原因,这个研究员刚开始支支吾吾,不说话。后来张超才知道是他和卖仪器公司的老板是朋友,“可以吃回扣”。 这20多万元的回扣,便是从纵向的科研经费里“偷”走的。 在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科研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有的虚假配套,这从横向纵向经费互换上便可见一斑。
个人分类: 博览|30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业化与“大道无形”
benlion 2011-8-24 07:49
道家、儒家、禅家的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隐形于实验室技术发明 - 道家逻辑,出没于社会交际圈子 - 儒家人伦,策划于广告设计的传媒 - 禅家艺术。 社会管理模式有传承型、选拔型之区别,传承型更多是讲究交情与社会关系,选举型则是建立在信仰的诚信和社会的制度上。 在建立经济模式时,传承型以人际关系和一些社会规则为运行,传承与传播、加工型更多关联,自我表述与众人投票更多决定于对标书、许诺和能力的判断;因而,传承型更可能趋向于仿制模式,选拔型必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公开展示的透明而更适合于创新模式。 工业化过程,农业是动植物等种植、养殖,工业是设备、化工等制造,医药是疾病诊断、药物治疗等,环境是污染监控、净化工程等,还农业、工业、医药、环境等产业,都需要的是加工、装备、包装等设备、仪器等设施,这些都是工业化制造的产品。 企业的特征是购买设备、生产线,包括农业机械、工业机器、医疗器械、环保设备等,也包括科研的实验室设备、仪器、软件等,采用这些设施对产品加工,或者对研究对象干预,生产的产品一类是实物的商品、一类是知识的商品,前者,比如,电脑、手机、食品、衣服等,后者,比如,书籍、期刊、数据库等。 加工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传承型社会、选拔型社会,一个共同的是资金、货币;金融家与发明家,谁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更重要和更具有影响力呢?! (个人日记)
个人分类: 2011|1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急资金管理与应急启动机制设计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8-12 23:49
  我们团队在2004年开始涉入应急管理研究的时候胸怀很大,包括准备做我们没有很好基础的关于应急资金管理的研究。   在最初的考虑中,我们按照来源把应急资金分成了这样的五个部分:   其一为财政资金,基本是直接来自政府的钱,它的使用过程首先要保证公平,然后才是效率与效益的考量;   其二为保险资金,这笔钱的来源完全是由于事先潜在的受损方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合同,它的使用要按照之前的合同规定来履行给款过程,主要内容是保险公司的定损和理赔;   其三为银行贷款,是银行考虑到灾后恢复需要更多资金,而经过评估之后他们认为贷款会给银行带来更大收益,因此,会发放面向应急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的贷款。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国家会鼓励银行进行应急贷款,银行仍然首先会作为一个利润创生单位来考虑自己在应急中的定位与作用。   其四则是捐赠资金,是指将面向应急而募捐来的资金或者捐赠资金管理组织平时募捐来的资金按照捐赠者的意愿或捐赠资金管理者的惯常倾向而用于应急用途的一种资金来源。 当然,事实上我国面向应急的捐赠资金最后大多进入了财政的大盘子,不过由于这属于不正常现象,所以,在研究捐赠资金管理与优化中需要另外考虑这种现象的存在。   其五则是受灾者的自有和自筹资金。这一部分资金多用于受灾者自身的避难、生活、灾后恢复等需要,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应急资金,其在应急中发挥的作用也根据情况有所不同。   团队最初的成员之一,赵要军的硕士论文就主要做了面向应急的财政资金管理,团队另外一个目前尚未毕业的在职研究生张娟则选择了地震的家庭财产保险机制设计进行了研究,李季梅和武艳南则在做各自的事中评价模型和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搂草打兔子般地做了一些关于应急捐赠资金的管理与优化方面的研究,但是应急贷款这一部分一直没有人做,我们只在自己撰写的《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中进行了一点点初步探讨。   从2010年开始,迟菲博士加入了这个研究团队,作为精力充沛的人,迟博士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看到这个方向的研究我们团队暂未涉猎,就主动拿了过来,主要对 应急贷款面向的突发事件的特征以及应急贷款的种类与用途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应急贷款对象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建模研究,基于AHP等方法给出了应急贷款的对象选择方式,并探讨了应急贷款的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思考体现在本期的第一篇论文《 灾后银行应急贷款的研究 》中。   如果说,在应急资金管理方面做的文章只能算是尝试的话,应急机制设计则肯定是我们精心选择并越做越成熟的一个方向。在上几期的《汇刊》中我们已经系统地提出了“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包含一个目标和七个核心组成部分,具体有主体、客体、介质、时间、空间、能量、关系等。然后我们探讨了几种不同的机制设计模式,并开始一一地将其用在应急的十大机制设计方面。而本期的第二篇文章正体现了这一思路的进一步延拓,讨论了应急的启动机制。文章 从应急启动机制的内涵及其任务组成出发,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应急启动机制的设计分为启动类型的选择、启动等级的划分和启动时间的选择三个主要任务,提出突发性事件和渐发性事件的一般性启动流程。“启动机制”的设计比我们开始想象的要难一些,毕竟,选择时机并启动恰当的刚好能对付突发事件的机制并不容易,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响应,就可能带来没有机会后悔的结果。当然,不同类型事件对于启动肯定各有各的要求,未来还需要根据一般性规律来进行区域、领域和行业启动机制的专门探讨。    本期《汇刊》的第三篇论文来自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的杜帅楠,是关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预案中价值的探索。应急预案因为我国研究的学者众多,所以我们一开始的研究策略是“不碰它”,不过,很多东西在研究成熟之后如果能够体现在预案中,那对于应急管理的实践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所以,我们的研究会和应急预案发生间接的关系,杜帅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例。要知道,政府为主导的应急预案考虑可用资源时肯定会有些原则性的规定,比如“集成社会各方资源进行应急管理”,可是,一般的预案不会有更为详尽地说明,集成谁?如何集成?其中的“谁”尤为重要,这篇文章中主要研究的我国从汶川地震开始成为滥觞的非政府组织NGO(或叫做非营利组织NPO),其在应急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甚至NPO能够到达有时候政府无法触及或完全忽略的区域、领域,起到是填补空白的作用,而在一个整体性的应急计划中如何体现出这些组织的价值之所在,一定是一个大而又大的课题,非常值得去研究,而事实上也确实已经有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    日本的九级地震过去也已经有了几个月,街市变得逐渐太平,可是突发事件的影子却无处不在,说不定哪天又是排山倒海般的发作,我们能做的唯有在设施、设备、技术、管理等诸方面做好更为万全的准备,以期事到临头能够降低损失罢了。虽然看上去这是句丧气的话,可是也确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主要渠道了。 2011年6月8日 陈安          此文为《应急管理汇刊》第六卷第三期主编寄语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应警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负面效应
xuning001 2011-2-21 21:28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创历史之最达 19.5% ,按照 1 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 71.23 万亿计算,将冻资 3500 亿左右。据专家分析,这次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目前流动性压力,外汇占款量的激增,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的影响。 近两年,我们国家的金融走势和日本上世纪末危机前后的走势相似程度极高。从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人民币升值到加息、加税、提高准备金率,都是在推高房价成本和物价成本,高价格会带来需求降低和财富转移,这样的道路和当年日本泡沫破灭前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 加息会继续增加企业成本,上调准备金势必堵死中小企业的活路,如此的信贷政策、外加我们特有的支持垄断性的信贷结构,必将继续推高中国的资产价格和物价。紧缩货币政策的频频出台,会致使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失衡和楼市大幅下挫。另外,高密度的货币紧缩和宏观调控,还将造成国内资本自然外流。股市调整,房子不让买,资金外流出国自然就成了另一条主要通道。
个人分类: 论坛|3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一文的回应
热度 2 饶毅 2010-12-7 18:35
施一公 饶毅 关于中国科技界的评论文章,我们写过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国内主要刊物。自从我们在《科学》发表《中国的研究文化》一文后,引起的多方面反响出乎意料。其内容并不新颖,为参与中国科学的人所熟知。该文引起如此反响,说明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都关注科学体制和文化的问题。关注是改善的前提,对此我们非常高兴。在公开讨论的过程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以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出现不同的声音更表明这是一种健康的、多元化的讨论,更有利于中国科技界的健康发展。 蒲慕明先生在《科学新闻》访谈中提到我们的文章。对于我们在社论中描述的问题是否夸大失实、耸人听闻,中国的科研人员自有判断。我们因为对于中国有信心,所以不回避现实中的问题。但一篇字数受到限制的短文,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感谢蒲先生在访谈中为我们短文的一些观点提供了更多资料。 蒲先生认为中国科学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学术界缺乏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目前科学文化的核心问题,这需要科学家努力改变自己的科研态度和学术界的传统。我们支持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且我们以为这与改善体制与文化并没有矛盾。 蒲先生提倡中国科研人员自律,我们非常支持。但应该以约束个人为重,还是以改善体制为重,有商榷的余地。通过体制的完善而加强对个人的约束,使不严谨的作风得到抑制,既是教育和精神鼓励的必要补充,也是在一定阶段的必要手段。我们对中国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信心,甚至相信在短时期内,提高水平比改变体制和文化还要容易一些。真正改善科技体制和科研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更可以发挥长时程的作用。我们希望关心中国科学的人们协同努力,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 注:本文发表于12月8日出版的《科学新闻》杂志上。
个人分类: 科学|217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审计署:1至11月全国查出违规资金2347亿
xupeiyang 2009-12-28 15:02
http://news.QQ.com   2009年12月28日11:34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23 ) 图为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现场。审计署网站 中新网12月28日电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今日表示,1月至11月,全国审计和调查9.9万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347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63亿元,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21亿元。 国家审计署网站今日文字直播2009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审计长刘家义在会议上讲话。刘家义表示,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按照年初确定的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和贯穿一条主线、抓住三个重点、完成好六项任务的总体要求,依法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刘家义还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和调查9.9万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347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63亿元,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21亿元。 截至11月审计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863件 刘家义指出,1月至11月,审计机关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863件,涉及1068人。 这些案件集中在银行贷款发放、票据贴现、证券市场交易、土地和采矿权出让、国有资产转让等环节,多为内外勾结的串案、窝案,犯罪手法也更加隐蔽和高智能化,有的通过网上银行异地大规模转移资金,涉嫌洗钱 ;有的通过多家关联企业互相出具虚假证明或票据,涉嫌骗取贷款;有的违法进行内幕交易,涉嫌非法牟利。上述案件移送后,有关部门正依法立案查处。 审计情况: 截至11月中国2万余官员涉违规资金106.9亿 截至10月中央部门预算问题已整改31.66亿 审计署:少数部门对公务出国费管理不严格 审计署:明年将加大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力度 刘家义在2009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专栏(4):科学比科学家成功
bookscent 2009-4-23 17:38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七期) 在科研人员所需的众多资源中,钱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个数字我们定不会忘:1461亿。这是中央财政计划的科技投入数额,增长达到25.6%。 科研总能得到源源不断、持续增长的资助,这是总体上说,局部则未必。曾让美国科学群体满怀憧憬的奥巴马,也没能给出一个不受争议的科学资金分配方案。出钱的一方和花钱的一方有着各自的立场和需求,公平一词在这里是经不起追问的。资源总是有限,争吵无济于事,一切要靠自己。于是,如何投钱和如何要钱都成了学问。 刚刚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中就有一册《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RD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课题做得非常系统深入,目的也很明确:帮助完善我国科技投入政策,提高科技决策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互动,提高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提高政府对研发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控能力,等等。 在产业化运作较为成熟的欧美,投钱的学问更加务实。奥地利百特(Baxter)生物科学公司全球市场经理Gruber博士最近在Wiley公司出版了《生物技术投资趋势》(Biotech Fundin g Trends: Insights from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一书,内容基于她对一些企业家、投资人的采访以及案例分析。书中尤其阐述了如何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资本环境中克服偏见,获得成功。 表面上看,这些探讨一方面为政府官员、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提供了专业视角,让他们尽可能不要看走了眼,同时也在提示科研人员,如何选择课题方向才能提高中奖率。然而,一个疑问挥之不去。获得资助既是未来工作的基础又是以往成功的标志,那么,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一直以来,学者们总试图让决策者亲自理解科学内容,而不是单凭历史名气或别人的评述来筛选投资对象,但这谈何容易。即便是内行管理内行,也存在不可消除的个人偏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Terry Kenakin教授曾定期在企业内举办受体药理学的系列讲座,以加强药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材料经过整理后在Elsevier公司出版,名为《药理学导论:理论、应用和方法》(A Pharmacology Primer: Theory, Application, and Methods),今年推出了第二版。这本书的定位本来是给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背景的人介绍药理学,但从反馈情况来看,实际的读者群还是学药理的。人们跨专业把握知识的积极性似乎并不大。 这样的侧面例子尚不能展示问题的全部。让我们试着剥去包装,看看能否触及真相。 实际上,科学家也好,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家也好,大家都不是无所不知的理性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视野有限,被偏见武装,且多少带些赌博心态。科学家的个人行为以及科学发现具有不确定性,其最终价值只能事后总结。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计划的产物。而成就一旦得到认可,随之而来的追捧和马太效应又很可能在一段时间里遮蔽了其他人的贡献。同样,对于投资决策者而言,由于操作难度太大,决策科学化往往沦为一种姿态,以及专用于事后解释的技巧,而非终极追求,更非本能。由此不难推断,一项科学成果和一笔资金之间很难有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所谓发挥作用,所谓实现公平,其实只有统计学上的可能性。 最近在读美国学者Taleb的畅销书《黑天鹅》(The Black Swan),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科学比科学家成功(science does better than scientists)。其本意也是说,总有少数出风头的成果让投资者在高科技上获得了收益,但大多数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并没有沾光,就像艺术家反而没有艺术经纪人挣得多。看来这是常态。所以,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学者们也不必郁闷,就算是为科学献身吧。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西方经济学的误导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huangwd99 2008-11-15 16:54
评曼昆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黄卫东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http://hwd.caogen.com/ 摘要:本文论证曼昆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成立的。简要阐述在这个理论的误导下,我国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和出口政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建议国家提高劳资分配比例,实行进出口平衡和零外汇储备政策。 关键词:政府,货币,物价,外汇,收入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先生所著《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有名的大学教材,国内也大量发行,广泛使用。这条原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一章所提十大原则中的第九条原则(上册,中文 99 年版,第 12 页)。所谓原则,应是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但是这条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立。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都到了穷人手里,都变成了有效需求,而市场供应能力低于增加的有效需求,才会导致物价上升,从而使有效需求下降,达到供需平衡。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到了资本家手里,他们去投资,不仅不会导致物价上升,反而会使生产能力上升,导致产品积压,物价下降,产生通货紧缩和开工率下降现象。   在投资的建设期,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增加投资,确实会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并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是通过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必定大于增加的消费能力,否则,在供需平衡情况下,增加投资,就会导致供不应求,产生通货膨胀的荒谬结果。因此,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不调整分配,越投资,产能过剩越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外汇顺差很大,说明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如果投资能够提供较多需求,过去那些投资怎么没有产生过多需求,导致产能不足?国家最近又增加退税,加大出口,说明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在继续增加。这一方面是过去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受阻,出口财富换美元部分的劳动收入消失,使收入和消费降低,从而增加了产能过剩。最近十年,我国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速缓慢,远远低于投资导致的生产能力增加速度,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大,其具体表现就是外汇顺差不断加大。不改变当前的劳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者收入,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能力,从而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曼昆先生举了两个例子论证这条原则,一个是 1921 年德国,当时一战结束,德国国内消费品匮乏,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另一个例子是 70 年代,当时是中东产油国抵制西方支持以色列,集体石油涨价,同时美国将黄金和美元脱钩,过量发行美元夺取财富支持越南战争导致的。近十年来,美元发行量增加很快,但是,由于中国通过压低土地、资源和人工等各种成本,大量生产供应全世界,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实际物价降低。国内货币发行量同样增加较快,但是,在今年之前,物价仍然很稳定。今年全世界物价上涨,主要来源于西方资本的炒作,例如石油价格最高时达到 140 美元 / 桶,现在正在逐步回落。伦敦市场 11 月 13 日已下降到 52 美元 / 桶( http://www.oilprice.cn/news/deal.aspx )。林毅夫当时认为:随着需求减少和产量增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可能在 3 年到 5 年后从现在的价格降到每桶 104 至 108 美元 ( 2008-06-12 http://vip.bokee.com/20080612551331.html )。我在九月 14 日写的文章里指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03 )石油价格受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对付近期主要敌人,俄罗斯,会在 3 年以内,甚至 1 年内降价,打击俄罗斯经济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blyb.html ) 。因为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较大,美国抬高石油价格,等俄罗斯人上开采设施,然后降价,使这些投资无法收回,从而打击俄罗斯经济。 10 月 16 日我进一步指出,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回到正常的每桶 20 - 30 美元水平。(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897 )德意志银行首席能源分析师亚当 西敏斯基( Adam Sieminski ) 10 月 27 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囊团对听众表示 , 原油价格可能跌至 40 美元 / 桶低位。 ( http://resource.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81030,00000408columnid=2449 ) 作者曼昆举例论证一条普遍成立的原则,这种论证方法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论证过程。在自然科学领域,只要找到一个不符合理论的现象,就推翻了理论或缩小了理论的应用范围。从需求供应长期内应平衡这条基本原理出发,这条原则应限定到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所增加的有效需求,大于市场供应能力,才会导致物价上升,从而使有效需求下降,达到新的供需平衡。 这条西方经济学原则是用来误导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学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它是人们提出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是有阶级性和国家性的。西方经济学是为西方资本家服务的。曼昆在谈经济学家观点不同时,说原因之一是价值观不同,就是指人们的利益不同,从而采用不同观点。 这种误导的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不敢根据需要增加货币发行量。我国政府显然也被误导了。我国外汇储备 2 万亿美元,一部分是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得到美元,由中国银行用人民币换取,另一部分是国外资本家直接拿美元到中国银行换人民币,因此,国家是凭空增发 14 - 16 万亿人民币给资本家,国内没有任何对应的物质财富。国家敢于增发 14 - 16 万人民币,仅仅因为这 14 - 16 万亿人民币有对应的 2 万亿美元,可以用来进口物资到国内。然而,在我国目前收入普遍偏低,物价很低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这 2 万亿美元换取物质财富的(这两万亿美元实际属于资本家,他们不可能进口国外高价商品到国内低价出售,国内高价商品市场已经饱和)。凭空增发的 14 - 16 万亿人民币给了资本家,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在近期物价上涨之前的 2006 年底更明显,当时中国外汇储备达到 1 万亿美元,就是国内增发超过 8 万亿元人民币,而当时整个国内零售商品销售额也就是 8 万亿。 国家不敢在需要时增发货币,货币供应不足,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缺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协会理事长金森久雄在 日本经济增长讲话 ( 中译本 84---86 页 ) 中讲到: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由于所必需的钱得到了充分的供给才得以实现的,日本银行的货币是供给通货的最主要的渠道 , 日本银行向民间银行贷放 , 民间银行再向公司放款,日本银行在超出自己力量以上的放款叫做超额贷款,日本为经济增长所必需的钱正是靠这种超额贷款供给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由于货币的数量受到限制 , 若是经济活动旺盛,则银行自然拮据,不久经济活动的旺盛便告结束,在经济知识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这种不合理的做法都称之为黄金的自动调节机能,并且认为是有益的东西。可是,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不依靠黄金的盲目调节力来支配经济,而由中央银行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调节通货量了。正因为如此,日本银行对通货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要为适当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通货。我们从日本发展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发展经济需要资金,是不存在的。实质上,当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效率,从而使国家财富生产能力提高,国家必须增加货币发行量,为这部分生产能力提供市场交换的工具-货币。 我国这些年来,被误导缺钱,大量引进外资, 30 年来实际引进的外资总量不过 7000 亿美元,远远低于我国现有 2 万亿外汇储备。国家一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引进外资,使外资在我国大量获取利润,另一方面,自己的外汇资金不使用,在西方国家投资金融市场等,不断损失。每年不断增加外汇,是拿自己的物质财富换取美元白条。这些新增外汇和已有外汇储备,在执行出口导向政策下,每年始终外贸顺差,没有使用的机会,储存在手里,其价值等同废纸。国家长期执行如此荒谬的政策,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所致。此外,我国国内虽然凭空增发了大量货币,但是,这些资金都到了资本家手里,用于投资增加本已过剩的产能。由于分配不均,压低普通劳动者收入,还通过股市楼市吸取老百姓财富,使消费市场始终增长缓慢,对西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市场波动,导致境内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增加,收入减少,进一步降低消费,使产能过剩更加突出。仅仅因为失业工人以民工为主,不是一无所有的工人,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生产过剩越来越严重,经济硬着陆的危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流经济学家应尽快反思,尽快改变这种荒谬的引资和出口导向政策,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增加国内市场容量,适应国内过剩产能需要,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经济发展,不仅是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也要配套消费能力,否则产品就要积压,工厂就要倒闭,生产能力的增长就受到限制。当产能过剩时,我们应当增加货币供应,用于工资增长,以适应产能需要,而不是让工厂倒闭,让产能适应较低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减速或停滞。如果整个国家是一个家庭,没有货币,采取直接分配的政策,不可能出现生产了大量衣服食物等产品,家庭成员却缺衣少食的情况。现实中,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利用货币来进行分配,我们就必须在产能过剩时,增加劳动者收入,使老百姓能够购买获得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产能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也应同步增加。长期以来,我们的产能增加速度明显大于劳动者收入增加速度,这是导致产能过剩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当前,我们应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弥补长期以来在劳动者收入方面的亏空,达到生产和消费平衡。今后,我们应保持产能增加速度和劳动者收入增加速度同步,从而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应当储备多少外汇?由于外汇储备实质是我们拿财富换来国外政府用纸印刷出来的欠条,存在手里是财富损失。我们应当减少外汇储备。我们国家进出口总量年超过 2 万亿美元,平均每天都有超过五十亿外汇现金在流进流出。进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必须消费品,如奢侈品(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大部分进口),即使我们不预先储备外汇,也可以通过临时措施,如提高奢侈品等非必须货物的进口关税,同时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等措施,短时间增加外汇现金,增加外汇支付能力。所以,在没有外债情况下,不用保持外汇储备和外汇顺差。在有外债情况下,需要为还债储备外汇。当然,现在有大量外汇储备,和过剩产能导致的每年大量外汇顺差,我们即使从现在开始调整,在短时期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外汇 0 储备和进出口平衡。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良好的金融管理。从现在开始,国家改变政策,估计至少需要 10 年以上,才能完成转变:首先要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增加国内消费能力,消化剩余产能,同时出口工厂要转向内需市场。这年 3 千亿美元出口能力的工厂的市场转向就需要很长时间,没有 3 - 5 年是不可能的。现有外汇储备应首先置换国内外资企业股本,估计会去掉一半。剩下可能会有 1.5 万亿美元,需要先调整到每年外贸逆差,减少外汇储备,再逐步减少逆差,调整到进出口平衡状态。从现在开始实行,仅仅考虑美元贬值,中国从现在开始计算美元损失,估计不会低于 5 千亿美元。 补充:西方国家政府从来不相信这一点,美国债务高达53万亿美元,超过全世界年GDP。最近央行美联储根据政府要求注资商业银行。日本政府最近就宣布向日本央行大举借贷,用于拯救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略)
个人分类: 经济|2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关 于 中 国 经 济 的 对 话
huangwd99 2008-9-6 16:19
关 于 中 国 经 济 的 对 话 (网友袁大成先生于2005.12.发来原创作品) 来自: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46777.aspx 文章很长,中心观点: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压低消费    关 于 中 国 经 济 的 对 话-----I 甲:若要对中国经济改革作出正确的评估,首先要对中国经济在改革以前的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无庸讳言,改革以前,尽管中国的经济建设,尤其在重工业等基础工业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国当时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人民仍很贫穷。遗憾地是,中国的理论界对这种状况的原因一直缺乏深入地分析。 乙:中国人口众多,使得中国经济一直背着人口多这一沉重的包袱;这是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主要原因。 甲:如果人口的多寡真是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主要原因,那么,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至少也应该高于英国,德国,日本,荷兰等等一系列国家的生活水平才对;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要远少于上述国家的人口密度。 实际上,在自然资源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人口的增长可以对经济的增长起积极的作用。因为人口的增加导致了需求的增长,这使新的投资成为可行,从而推动了经济在整体上向前发展。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人口不需要控制;相反,在我看来,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生态问题。而中国的人口问题作为一个生态问题,如同其他许多生态问题一样,应比许多经济问题更重要,更急迫,更需要认真对待。 乙:那么,在你看来,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穷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什么呢? 甲: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指导者们长期压制人民消费水平的结果。在中国过去所有经济学教科书中,消费都是作为所谓的当前利益而同生产的发展对立起来。实际上,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政府的心目中,消费一词不过是消失和浪费的组合词;在中国经济学家的概念中,消费 则是对积累的吞蚀;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消费又被误认为买东西要花费更多的钱.这就是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反对消费.因为,在中国人的经济思想中,被广泛接受的就是那种限制消费可以带来积累,通过积累来发展生产的思想了.我认为,正是这种思想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统治,使得中国经济未能取长足的发展,更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乙: 我看不出上述思想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很容易理解的是: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先有积累,要积累则不得不限制消费.比方说,要使我的生产规模从两个土筐发展成为手推车,我就必须省吃简用限制消费,才能省下钱来去投资买手推车.少点消费意味着多点积累;而积累则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如果一切都消费光了,那什么了扩大生产呢? 甲: 你所讲的正是长期统治过中国经济界的那种思想的最好脚注. 要弄清这里的问题,首先要弄清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系统的概念,即: 开放型经济系统与封闭型经济系统。上述思想对于开放型经济系统是适用的;或是说,象成本,利润,积累,资金等等一套概念对于指导工厂企业那种开放型经济系统来讲是适用的.但是若用这种思想来指导社会生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社会生产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上,就其本质来讲,都可属于封闭型经济系统。跟工厂企业那样的开放型经济系统不同,做为封闭型经济系统的社会生产,其产品都需在系统内部消化掉。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系统内运动方向相反的两个速度矢量。当生产和消费的速度二者相等时,整个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二者之一的速度加快或放慢,就会出现生产过剩或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时系统的平衡就会移动,引起另一个速度跟着加快或放慢,从而消除生产过剩或供不应求的现象,使整个系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需要指出的是:平衡的移动在这里有两种类型,一种可称作为平衡的正向移动,另一种可称作平衡的负向移动。当由于生产和消费二者的速度不相等而产生生产过剩或供不应求的现象时,如果采用缩减生产的办法来解决生产过剩,或采用压低消费的办法来解决供不应求,平衡就会向着使生产和消费二者速度都放慢的方向移动;此种平衡的移动可称作为平衡负向移动。相反,如果采用加快消费的办法来消除生产过剩,或采用加快生产的办法来解决供不应求,这时所出现的平衡移动则可称作为平衡正向移动;这时的平衡则是处在比先前更高的生产水平和更高的消费水平上的新平衡。实际上,所谓的经济增长就是平衡的正向移动。一般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平衡正向移动是解决问题的更佳方法。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生产推动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与消费水平步步提高。其实,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那种因崇拜生产而视消费视为大敌的思想是极其愚蠢的思想。 如果把生产比作河流,那么消费就应是海洋;如果消费的海洋不够容纳生产的河流所带来的产品,生产的河流就会停止流动。消费是生产的火车头。 因此,从闭系统的观点来看,消费和生产是同等重要的,谈不上生产比消费重要,为了生产必须限制消费等等。那种以限制消费来发展生产的思想是企业主的思想;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用这种企业主式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经济从而是人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受到压制,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以致许多企业只有凭打开国际市场才能生存;这是很荒谬的。用指导开放型经济系统的企业主式的思想来指导社会经济,就会使社会生产变成一个对外出口的大工厂,一个驱使着无数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 总之,根据经济平衡的动力学观点,不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就无法提高生产水平。消费水平被人为压制的低消费社会,当然无法发展起诸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之类所谓高档品的生产,而只能使咸菜之类产品做为产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经久不衰! 乙: 可是,中国并没有出现过生产过剩那样的经济危机;相反,长期以来,中国的生产力一直很落后。许多产品如名牌自行车等等都供不应求。可见,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消费水平过低,而是生产水平过低。就是说,中国的生产水平根本不足以产生生产过剩的问题。中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也正是中国贫穷的根本原因。 甲: 首先,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其所有的经济问题都不能用劳动生产率低来解释。 另外,不要以为生产过剩只和发达的生产力相联系;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生产过剩:一种是生产量超过人的自然需要而造成的生产过剩,可称作绝对生产过剩。就象我们不能设想一个人每天可以吃下无限量的面包和土豆一样,绝对生产过剩是不能通过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来消除的。 另一种生产过剩则是因社会消费水平过低造成的,应称作相对生产过剩,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一方面人们的许多基本需要还未能满足,另一方面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却卖不出去。生产当然无法进一步发展。这种类型的生产过剩应该通过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来消除。不幸的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一旦有了某种产品的积压过剩,就只是认为这种产品产销不对路,只是用所谓调整生产的手段来解决。实际上,在中国被称作产销不对路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因人们无力购买而导致的相对过剩。 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力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学中应该被生产力过剩和生产力不足这两个概念来代替。生产力的先进与否是由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这样的技术性指标来衡量的。这无法反映出生产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不足或过剩则是由社会消费水平为尺度来衡量的,这可以直接反映出生产水平与 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区分,一个在技术上落后的生产力在一定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上过剩的生产力。 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任何阶段,总会有一些产品供不应求,这决不可以做为压制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依据。若是非要等到所有的产品都供过于求时才考虑提高社会的消费水平,那就意味着社会的消费水平永远无法提高。其实,你所提到的名牌自行车在当时的中国供不应求的事例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过低有关:因为过低的收入水平使得买辆自行车都被视为所谓的一大件,这使得人们买自行车时宁可等再长的时间也要买一辆好牌子的车,这当然会使一二家名牌厂家的产品在十亿人口的大国里供不应求。 总之,相对过剩和生产力的发达与否无关;它是由绝对贫困引起的。如果生产力相对于社会消费水平来讲是过剩了,而这种过剩又属于相对过剩,那么,不管这时的生产力是发达还是落后,社会都应该提高其全体成员的消费水平,即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使平衡正向移动。 乙: 提高工资,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会不会造成供不应求,甚至商品严重短缺的局面,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和通货膨胀呢? 甲: 这是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记得上大学时,有位朋友就此问题同我辨论。他说,如果提高社会的消费水平,中国就会出现严重的商品短缺,很多人就会因此而饿死了。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原来可卖一年的面包,这样一来半年就卖光了,很多人岂不是要饿死了。 我说,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原来生产的十个面包,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被压制,只能卖出五个,剩下五个都霉掉了,人们倒还能活着;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后,十个面包全卖光了,人们反而要饿死,这怎么讲得通呢? 另外,不必提到供不应求就谈虎色变;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供不应求是一种健康的经济现象,它意味着生产可以进一步发展。相反,那种以限制人民的消费水平来维持的仓库充实,货架繁荣才是不幸的;它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人民贫穷。 至于人们的收入增加以后,会不会引起物价上升,许多人不假思索地就对此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其实,社会需求的增加一般并不增加生产成本,相反地,需求下降往往会增加单位生产成本。因此,我的意见是,价格最好依成本来决定,而不应该让供求关系随意支配价格。由于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供不应求的问题,一般不要通过提高物价来解决,而应该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遗憾的是,现在中国供不应求常常并不是带动了生产的扩大,而是物价的上升;这种愚蠢而懒惰的敛财途径只能使整个社会更加贫穷。期望以提高物价来促进生产的想法也是愚蠢的想法,它常常引起经济平衡的负向移动。 实际上,物价和工资是任何政府都能控制的两个因素。中国政府应该每年颁布一条最低工资线来促使人们的工资收入逐年提高;另外,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政府还需要对许多商品实行最高限价,以保证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真正提高。 物价不变,通过扩大生产来满足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作数量繁荣,战后日本的神武景气,岩田景气就属于这一类型。 总之,不能一提起需求增加就想要提高物价;否则人们的生活水平永远无法提高。 提到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我顺便再讲几句。与中国相比,日本之所以能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今天的繁荣,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日本政府更重视企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在五十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要在钢铁等等一系列主要产品的产量上赶上和超过英国;不久之后,在六十年代初,日本的池田内阁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中日两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更大了。为什么?这两个口号的目标和出发点的不同难道不是一个原因吗? 乙: 你说了那么多,但我仍觉得你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无论是要提高消费水平,还是要发展生产力都需要钱。而中国目前还很穷,没有钱怎能发展生产,又怎能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呢?所以,我认为钱是一个关键。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缺少发展经济所必须的资金。 甲: 这是好几年来我多次听到过的一种观点。人们并不讲中国缺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生产手段,而只是叫苦:没有钱。 当我向持这种观点的人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再印些钱?他们常常诧异地反问:那怎么能行?没有足够的产品怎能去印钱?我再问:那为何不去多生产些产品? 得到的回答又变成:没有钱,拿什么去生产产品?这显然是一个循环式的回答。奇怪的是,许多人的头脑却无法从这个循环中解脱出来。 其实这种观点也是来自被日常生活经验所禁锢的头脑,来自于办企业做生意等开放型经济系统那套概念。的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可以由于某种偶然的机遇得到一笔钱财而致富;一家企业也需要得到一笔钱才可办起来。但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却不会因其内部金山的多少而富穷;就象地球如果一半都是黄金,地球人并不会因此而更幸运一样。钱只是人为发明出来的交换媒介,并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一个被忽视了的简单真理是:生产房子需要砖头,生产砖头需要原料和机器,生产机器需要钢铁,生产钢铁需要矿石,生产这一切还需要劳动者。总之,一切产品都是劳动的成果;只要有了劳动者,物质资源和生产手段,就应该能生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产品来。如果一个大国,尽管资源丰富,尽管有大批的劳动者和生产设备在闲置,尽管其人民仍生活在匮乏之中,却仅仅因为没有钱而无法生产出其国民所需要的产品来,这显然是荒谬的。人们所说的钱,无论指的是纸钞,还是金银或其它什么东西,都是为了产品交换方便而人为发明的交换媒介。如果中国今天仍使用贝壳做货币,那么,人们是否仍会念叨:贝壳是关键;没有足够的贝壳,中国怎能生产出产品来? 钱作为一种流通手段,如果发生了短缺,那一定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使得原有的货币发行量已负担不起已扩大了的商品流通量,所以势所必然地要再印一些。在物价不变的条件下,生产的发展,国民收入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通货发行量也要相应增加。货币是经济的润滑油。 总之,钱只是一种流通媒介,并不具有什么魔力。象中国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竟因为缺钱而无法发展经济,尽管这是一个事实,却是一个荒谬的事实。 限制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的真正因素是那种把赢利当作生产的目的的经济秩序。为了赢利,为了在竞争中占领市场,就必须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就要尽可能地把工人们的工资压到最低限。这样必然要导致社会消费水平的下降,市场萎缩,生产过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衰退。 在西方,只是由于工会的斗争和国家福利政策的干预,上述过程才得以遏制。如果象企业主那样把生产和消费对立起来,为了积累而压制社会成员的收入;如果用这种思想来指导社会生产,其结果必然是:要么使社会生产变成一个面对仓库或世界市场的大工厂,要么使市场和消费都停滞不前。 总之,生产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就象生产面包的目的只能是为了吃一样,生产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只有为了消费而生产并使产品达到消费者手中,生产才能有了真正的意义。 附录: Dacheng Yuan Eastlakes 2018 Australia 27/03/1992 编辑先生: 这次寄给贵刊的系列文章是我目前正在从事的一个写作计划的部分。这个计划将由十个对话形式的文章所组成,是对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如何发展进行一次全面的讨论。其中第一个对话写于一九八四年,原准备共写五个。由于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使得笔者迟迟未能在动笔。现在,重新写起来,笔者感到:由于这些年来的种种发展,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不涉入一些细节是无法说服人的。因此,原有的五个对话是装不下这些内容的,现初步打算以十个对话形式的文章来完成。其题目仍叫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亚题目可称作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不难看出:在这些文章中,笔者实际上是同包括中国大陆的官方观点在内的种种流行的经济观点进行争论。其中很多争论都是在实际中发生过的,文章只是使其简练些罢了。做为一个生物学专业出身的人来写经济方面的文章,也许会在当前这样一个迷信专家和权威的时代招致很大的怀疑。事实上,这也是笔者在过去的经历中所经常遇到的。人们还很难相信:皇帝竟没有穿衣服!不管怎样,笔者还是希望这些文章能激起人们对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 。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最需要的。 如果贵刊不打算发表这些文章,可尽快通知笔者,以便笔者及早寻求别的刊物来发表。 祝编安。 袁大成 一九九二年 三月二十七日 这是笔者92年给台湾期刊《中国论坛》发稿时,写给总编辑蔡诗萍先生的信。《中国论坛》在发表了本文的《对话---1,2,3 》后,停刊。未能继续发表下去,甚为遗憾。 关 于 中 国 经 济 的 对 话----II 袁 大 成 甲: 在上一次对话中,我们对中国经济改革以前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指出了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中的一个错误是导致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次我们再来谈谈第二个原因。其实,这第二个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第一个原因所派生出来的一个结果。 乙: 你认为第二个原因由是什么呢? 甲: 中国经济落后的第二个原因存在于中国劳动力的分配布局中。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80%的人口限制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上。这种劳动力分配布局,不但直接导致了中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而且也是中国经济长期落后,人民普遍贫穷的又一重要原因。 乙: 此话怎讲,你能否仔细地解释一下? 甲: 稍加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对于农村人口来讲,其货币收入来源于向城市市场出售农产品的所得。反过来讲,也就是城市人口花费在食品等农产品上的货支出即是农村人口的货币收入的源泉。在中国,尽管城市人口用于购买食品等农产品上的开支在其工资总收入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一般为60-80%〕,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过高,所以,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必然要大大低于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也就是说,如果十个人中,有两个人尽管已把其80%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上,那么,靠生产食品的另外八个人的平均收入最多也只能是那两个人的平均收入的五分之一。当然,我们这里的计算忽略了中国农业产值中用于农村人口自己消费的产品留成,另一方面,同时也忽略了农村的收入中用于购买化肥,燃料等等生产资料的支出。总之,无论如何,在这样的人口分配结构下,生产农产品的农业人口要比城市人口贫穷多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中的这种人口分配结构直接导致了中国城乡人口生活水平的差距。 乙: 那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能否消除这一差距呢? 甲: 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中国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一直误以为是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造成了中国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并认为由于这一原因,不但使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且更使他们逐渐失去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兴趣,结果造成了中国农业长期以来增长缓慢。所以,为了刺激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缩小中国城乡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中国政府自从经济改革以来已经几次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尽管每次提价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但这种收入的增加不久就为所出现轮番涨价的比价复归的现象所抵销。 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甲: 首先,中国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并非仅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引起的。造成中国城乡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的更深刻的原因存在于中国经济的劳动人口的分配结构之中。仅仅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症结,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当中国劳动人口分配布局严重偏向农业这一基本状况未变时,城市市场对农产品的吸纳额的上限也就没有改变。在城市人口的工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会导致从农业生产系统流向城市市场的物质量相应减少;这可以解释农产品涨价后常常出现诸如猪肉涨库和卖猪难等等问题出现的原因。当然,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从城市市场流向农业生产系统的货币流量也许并未减少,但是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却会下降,与之相应的是农产品的产出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使那种以为提高物价可以刺激生产的设想落空,提高农业生产人口的生活水平的设想也不免碰壁。这也就是我们上次对话中所讲到的平衡负向移动。人们应该看到:当社会购买力一定时,生产产出量同产品价格成反比关系。 第三,中国城市人口已将其60-80%的工资收入花费在食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上这一事实本身说明了城市人口的工资总收入中可用在吃的方面的部分已到了 最高限。因此,当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在谈论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太低时,那么, 请不要忘记,这种价格归根结底是由 城市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所决定的。这种收入水平使得城市人口只能维持一温饱的生活状况;如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的价格,必然会严重损害城市人口的基本生活。为了减轻这种损害,以某种方式来补贴城市人口的资收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这样一来又会使中国政府觉得增加了财政负担,感到非要设法弥补不可,从而带来了物价的全面上涨,结果造成了涨价补贴;再涨价再补贴的循环,出现了所谓的比价复归的现象,从而使原先以为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可以缩小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和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的期望化为乌有。 乙: 这就是说,如果不改变中国经济结构中劳动人口过多地分配在农业生产上这一结构性问题,单靠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甲: 正是如此。中国80%的人口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这一状况本身就表明了中国的城市市场相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八亿人口来讲是太小了。这当然造成了中国八亿人口的贫穷。 另外,由于八亿农村人口的货币收入来自城市人口在食品等农产品上的开支,那么,中国农村市场对中国工业品的吸收容量的上限,在其价值形式上不会超过城市系统流向农业系统的货币流量。当中国把80%的人口局限在农业生产上时,由于中国农业人口的货币收入来源的限制,及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微薄所造成的消费领域的狭小,使得80%的人口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十分有限,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工业生产的发展。这不能不是中国经济落后的又一原因。 乙: 不过,你难道不认为中国劳动人口的这中分配结构,归根到底是由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所决定的吗? 甲: 我认为中国的所有经济问题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的头脑所决定的。当然,我并不否认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很低这一事实;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建设以后,这种状况还未改变,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种结果了。实际上,过多的人口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的这一状况本身就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举例来讲,如果中国每个农户每年养一头猪,每头猪出售到城市市场后净赚一百元钱,那么,每个农户从养猪上的所得平均到每天不过两角七分钱而已。这点收入比在城市摆摊卖茶水的收入还少,长此以往,农民们怎能有养猪的积极性呢?但是,如果象中国政府过去几次所作的那样,单靠大幅度提高猪肉价格的办法来刺激生产,结果又会导致猪肉的销售量的下降而使卖猪更难。怎么办?问题的解决之道可以是大规模的集约经营。就是说,如果一个农户所养的不是一头猪,而是一千头猪,那么即使每头猪仍然只赚100元钱,这样一年就会给该农户带来十万元的收入;这样不仅使养猪的农户的收入有了成千倍的增长,同时消费者也不必增加开支。种植业也是如此,一个人一年种一亩地同种一千亩地相比,二者的经济收益显然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仍把80%的人口限制在农业生产上,这种大规模的经营是不可能的。因为,显而易见,20%的城市人口是无法吃下这么多的猪的。要想在农业生产上实行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就必须相应地减少劳动人口在农业生产部门的配置比例。然而,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却是不断地动员城市人口到农村去'加强农业生产。结果是:尽管拖拉机在中国越造越小,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被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一中国'优势排挤的一边去。 乙: 但是,如果按你所说的办,剩余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将如何安置呢? 甲: 向其它产业部门转移。 乙: 其它产业部门也已经人满为患了啊! 甲: 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上次对话所讨论 的主题,即:由于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一种企业管理式的思 维方式的束缚,使得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平长期被压制,从而造成了国内市场过 于狭小;这当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到处都显得过多了,只好'上山下乡到农村 去,靠有限的土地来维持一个勉强温饱的生活。 乙: 那么第二个原因呢? 甲: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在职人员的现有劳动时间太长了。既然中国有那么多的人苦于没有工作,那就不必硬要维持现有的在职人员那么长的工作时间。如果要改变这一状况,则需要指导中国经济的思想理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谈。 乙: 那么依你看,中国分配到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人口应在总劳动人口中占多大比例为宜呢? 甲: 这个比例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如果从平衡城乡人口的生活水平的考虑出发,中国劳动人口在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应略小于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或者略小于中国城乡人口用于农产品的开支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乙: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请问,这一成果是否是农村改革实行了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刺激了农民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甲: 我认为,中国农村经济自改革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长,与其说是分田到户的办法使农民们有了更多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的结果,不如说是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劳动时间相应减少的结果。这一点可以从改革以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的下降中看出来。这种比重的下降实际上说明了,中国农村的经济增长越来越靠更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原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中转移到其它生产领域所取得。但是,这却并非是当初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方法的目的。中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目的,原是想以此办法来刺激农村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产出。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者们认为,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村的集体生产的大锅饭制度,认为这种大锅饭制度造成了人人懒惰,出工不出力。我一直认为,这种把贫穷归于懒惰的 观点既过于简单,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 里,中国在以粮为纲的思想的指导下,农村经济过于集中在以种植业为主 的农业生产上,一年360天把所有的劳动力都赶到农田里去;这种在农田里投入过多的劳动量的作法,无论农民们的劳动积极性有多么高,也无论大家出工时怎么卖力干活,一年到头,仅仅靠把地里的土弄来弄去,也很难产生出多大的经济效益。农村中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们有了较大的自由,把越来越多的劳动时间投入到其它生产部门去,从而才有了农村经济状况的较大改善。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把过多的劳动力从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出去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定要把农田分成无数小块后才能发生,它也可以在更好的统筹安排下,在大农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乙: 总之,你的观点是:改革以前,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并非是由于集体经济的大锅饭制度所造成,而是由于中国在农业生产上安排了过多的劳动人口所致。那么,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为目的,以打破大锅饭,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手段的改革方案也就是无的放矢了。那么,你又是怎样看待中国农村现在所出现的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呢? 甲: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把中国农村过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中转移出来这一方向无疑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这个转移过程是否靠一窝蜂式的大办乡镇企业的方式来实现,这还是一个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中国的乡镇企业有许多是重复建设,设备陈旧,污染严重,又缺乏劳动保护的血汗工厂。如果中国农村过多的劳动力的转移只是使一部分贫穷的农民变成贫穷的工人,并使农村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那么这样的转移过程就不会给老百姓带来应得的好处。对于改变中国劳动人口的分配结构这样大的社会工程,是需要以严慎的态度制订出各种方案,经过比较和论证以后,才能决定以何种方式进行为好。这个问题可以作一个专题来讨论。我个人认为,中国农村过剩劳动人口的转移分配的过程,是应该在国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统筹安排下有序地进行为好。否则,羊吃人式的悲剧就有可能在另一种形式下重演。 把过多的劳动人口从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去的过程需要以整个社会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为前提。如果仍然把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平限制在温饱线上,那么,所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都将受到市场狭小的限制。我们在第一个话中讨论已经过,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在企业管理式的经济指导思想的束缚下,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的一直被压制,使得国内市场过于狭小,这使得中国原有的国营企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现在又涌现出这么多的乡镇企业更使得现有的国内市场显得越发狭小。这才是真正的僧多粥少。但是,这个粥少在中国却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中国政府继续以企业管理式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的社会经济,如果中国的经济学界继续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当作中国的优势来看待,那么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会因市场的狭小而陷入困境。 另外,就象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最终会达到饱和点一样,社会对各项工业品的需求也会依次达到各自的饱和点。因此单靠大办乡镇企业的办法来把过多的农业劳动人口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其作用终究是有限的。中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事业。其实,在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工业时代,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经济体系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就业人员统统放进产业部门里去。这涉及社会经济体系的整体平衡问题的又一个方面,我们留待以后再加以讨论。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III 袁大成 甲: 一九八九年以来,东欧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以柏林墙的倒塌 宣告了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东方国家的破产。在柏林墙倒塌一周年后,澳大利亚 的SBS电视台播放了一个专题节目。节目中有两个表情阴郁的原东德地区的工人说道: 东德的垮台是由于我们在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中失败了。我注意到:这不 但是那两位工人的看法,也是这一专题节目的结论。 乙: 这是举世公认的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强调平等而忽视了效 率,结果制造出了一个毫无效率的经济制度,这从根本上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 的失败。 甲: 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但却并非是无可质疑的。在我看来,东方国家 的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恰恰在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均衡。 对于中国来讲这也是中国经济长期落后,人民贫穷的又一重要原因。 乙: 你大概是在开玩笑吧。谁不知道中国的社会生产效率大大的低于西方国家;这 难道不是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客观原因? 甲: 我一直认为,社会生产率低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能为社会的普遍贫穷负责 ,即:如果社会全体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都在工作,所得产出仍不足以使社会成员摆脱 贫困;比如我们在过去及现在的一些游猎民族那里所看到的那样:尽管整个部落的全体 成人都出外打猎,常常也打不到几只兔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贫困当然可以由 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太低来解释。但是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既然中国几十年来一直 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苦于找不到工作,那么,中国的贫穷就也不能再用生产效率太低来解 释了。 当然,我不否认从表面数字上来看,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还不高这一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在今天只能是一种表象,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在这一表象后面存在着更深 刻的原因。顺便说一句,这原因,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主观的。 乙: 我还是不能明白。你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 甲: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生产效率。 其实,人们所谈论的生产效率大都指的是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率;其数学定义式即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产出/投入)。产出越是大于投入,生产越有效率。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效率是靠利润来体现的;因此,企业主们一方面要在单位时内尽可能多地生产产品并把产品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售出以提高产出,另一方面要拼命压低成本以减小投入,以此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利润。这就是利润极大化法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效率的体现,也是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在灵魂。 由于理论上仍然秉承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精神,原东方国家的所谓社会主义经济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本质上并无根本的不同。中国当然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被一种企业管理式的思维方式所支配,因此,在中国,剥削程度的任何下降都会被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视为增加了成本,减低了效率。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在中国任何希望改善社会福利,提高工人们的工资的要求都会惹的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恼怒不已。实际上,一种恨不得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追求效率的热情一直主宰着中国的经济。正象中国政府自己所一再宣称的那样: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其实,只要对中国的经济活动及其指导思想多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追求经济效率,追求利润,追求积累的活动中要比许多国家都狂热的多。 乙: 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社会经济活动追求利润和效率,这对企业和社会都没有什么坏处。任何社会都要有积累;西方国家不正是以追求利润为动力,经过几百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富裕吗? 甲: 企业追求利润当然谈不上是坏事;但是,如果社会经济也以这种企业经济的思想来指导那就有问题了。与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不同,以利润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非均衡型的经济形式。前面说过,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就是在追求产出大于投入之间的差值,并千方百计地使它极大化。但是,一个社会所有经济单元的投入总和正等于这个社会的市场总容量。因此,当社会内所有单元的产出与投入的代数和大于零时,就是说这个社会的总产出大于总投入时,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值显然是这个社会内部市场无力吸收的余量。这种非均衡性使的资本主义经济非要依靠一个外部市场的存在不可;否则,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将遭遇极大的困难,更谈不上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就在于:一方面,它只有靠拼命提高产出大于投入的经济效率,它才有利润可赚,它才能生存;另一方面,它越是追求这种效率,它的生产所赖以运行的市场越小,最终导致生产无法运转。因此,在过去的二百年中,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每在一个国家取得优势地位,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陷入周期性发作的生产过剩的痉挛之中。生产效率越高,这个周期越短。需要指出一下:这种生产过剩并非马克思主义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运动所导致的逻辑结果。 原东方国家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并没有同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决裂,所谓的社会主义也就不过是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已。因此,随着工业化进程在这些国家达到一定的程度,其经济的不均衡性就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中国也是这样。长期以来,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的运行也由于一味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而无法均衡。举例而言,当年中国所制造的上海牌手表,其成本每块不过7元,其出售价格却为120元,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值:120-7=113元,利润率达1600%,这样的经济效率可谓高矣。但是,中国经济的指导者们没有想到:如果中国经济的所有部门(假定为总数为N〕都能达到这个令中国政府兴奋的高效率,那么整个社会所能售出的产品充其量也只有7N而已,余下的113N是无法在国内市场上卖出去,只好积累起来使国库充实。显而易见,当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都在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时,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严重失衡,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停滞。这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依然在主宰着社会经济的结果。 乙: 但是,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达到上海手表厂那样的经济效率;相反,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有大量的国营企业在亏损,一直靠国家补贴才没关闭。如果没有上海手表厂那样高效率的生产单位每年上交给国家大量的利润,中国的经济早就垮了。你怎么能责备企业的赢利行为呢?而这种亏损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现象难道不正是中国忽视经济效率的表现吗? 甲: 我刚才所讲的113N的产品积累起来使国库充实,只是根据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所推导出了的一种状况。至于中国经济在实际中还没有达到这种状况,那也只是由于逻辑上的不可能,使得中国经济部门无法达到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的愿望而已,但是,这种追求社会资本积累的效率的思想正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却是不容否认的。我的分析只是要说明,如果社会经济也象企业经济那样一味地追求效率,其结果将会是什么。 实际上,在没有大力出口的情况下,要使整个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达到产出大于投入的高效率状态,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就像要使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同时达到贸易出超,在逻辑上是不可能一样。要使一个社会内部所有的经济单元同时都作到产出大于投入的有效率的状态,这在逻辑上也是不可能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失误就是,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拼命追求这一在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导致中国经济由于严重失衡而陷入难以发展的困境。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和精神仍然主宰中国经济的结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赢利企业之所以还能存在,这不仅要归功于中国政府盖仓库的热情,而且也多亏了一些亏损企业的存在。这些亏损企业和其它非生产部门一起,一方面依靠赢利企业而生存,另一方面也构成了这些赢利企业所需的外部市场,形成相互依存的局面。 另外,许多亏损企业的存在也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中国经济不追求效率所造成的。在我看来,中国过去许多企业之所以亏损,也是在中国经济为追求经济效率而把国内人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压低到只能维持勉强的温饱这一大前提下发生的。举例来讲,记得在八二年,我曾在国内一家报纸上看到天津一家食品厂厂长的一篇文章。他说,他们厂无论怎样深化改革,无论怎样使工人们卖力干活,都不能改变严重亏损的局面。我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我可以想见:这家工厂的工人们干活越卖力,这家工厂的亏损将越严重。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不过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限制下,这家工厂的产品很难卖出去而已。我已忘记这家工厂具体是生产哪些产品的,但是只要想想,当时中国的普通家庭买一次那常常在货架上快放霉了的面包就象买一次礼品一样贵重,就不难明白:这样的工厂怎能不亏损呢? 在中国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可以讲:这只怪这些产品在中国产销不对路,这样的生产应该调整掉云云。但是,这种迫不得已的调整难道不正好解释了中国经济落后,生产难以发展的原因吗? 乙: 但是,如果由供求关系来调节市场价格,滞销过剩的产品不就是可以通过削价处理的方式卖出去了吗? 甲: 从老古典经济学派到新古典经济学派都持这种观点,但在实际中并没有行得通。原因很简单:当113N的商品滞销过剩时,7N的购买力已经用掉了。滞销品开始降价求售时,生产部门已经开始关闭,工人已经失业,购买力更加下降,市场更加萧条。 另外,无论怎样降价出售,资本主义经济必须在产出大于投入的条件下进行这一前提就限定了资本主义经济靠本身是无法均衡的。这种非均衡性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非要靠一个外部市场的存在不可。这就是为什么还在上一世纪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自己国内的人民还很贫穷,却拼命地在全世界争夺市场,一旦外部市场的扩张受挫,生产过剩的危机就象雪崩一样发生。这实在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这只要看看历史上每一次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爆发时,生产力和产品是怎样被大规模地毁灭掉就行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性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往往靠这种毁灭手段来恢复均衡。 乙: 你说的那么可怕,为什么今天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比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富足得多呢? 甲: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有些人总以为这是由于西方经济追求效率,而东方经济忽视了效率的结果。实际情况正相反:对于西方来讲,正是在一系列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特别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所发生经济大萧条的打击下,西方国家才开始清醒过来,抛弃了过去一味追求效率的传统的经济思想,开始注意整个社会经济的均衡。这是西方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这个转折点的,在理论上有着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在实践中有罗斯福的新政。从此,西方经济才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往自我作茧的尴尬境况,才有了战后西方的经济繁荣。深入地讨论西方经济的这一转变将超出我们今次话题的范围。不过有一点需要指明,即西方经济的这个转变也是传统的西方经济思想一再碰壁的结果。正如克莱茵所 指出的那样:凯恩斯只是在经历了几年世界大恐慌之后,方能够与若干标准学说决裂。 然而,就在西方国家和若干标准学说决裂的时候,所谓的社会主义的东方国家却极其愚蠢地继承了西方古典经济学思想,发誓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斯大林在其著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更明确地宣布了: 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关于社会基金的形成和用途的 原理;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的这一切基本原理,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而且对于任何 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注释1) 可见,原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思想上仍然秉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这样,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在积累中得到发展,为了现在又被称作社会主义积累的利润极大化,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 更是起劲地,变本加厉地剥削起工人来。中国在这方面要比其它国家走得更远。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高积累来追求国家资本的增值,劳动者不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要素而已。在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对劳动者的压榨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一部最低工资法;这就是为什么反抗贫困的罢工者们会被中国政府以'破坏生产的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看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竟成了中国的'优势!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中的劳动者怎能不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 乙: 然而,据统计,(注释2)中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就业人员的人均工业产值计算,在一九八八年,中国的上述数值仅是英国的六分之一,是美国的九分之一,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既然中国如此追求经济效率,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比西方发达国家低得多呢? 甲: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如果社会经济要象企业经济那样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率,会怎样导致社会经济的严重失衡。就是说 ,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率的企业经济的思想的支配下的社会经济运动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的总收入水平低于社会总产出水平,从而破坏了生产赖以运转的国内市场,使社会生产被上了产品过剩的包袱;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生产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提高劳动生产率了。 实际上,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是两个又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劳动生产率通常是指在一个给定时间(通常为一年〕里,一个全日工作人员的劳动产出量或产出值,即产出量(值〕同人与时间的之比;而经济效率则是产出值同投入值之间的比率。我在前面之所以没有先谈一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因为在当前中国人的用语中,这两个概念常常是互相替用的,而且多用来指后者。从你刚才所引用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是很低,仅仅我这些国家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工 人当时的工资仅是这些国家的工人的工资的百分之一,那么,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中国工业部门的经济效率就很可观了。考虑到我们刚才所讨论的社会经济的平衡问题,那么,这么高的经济效率所带来的经济失衡问题不能不影响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举出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中国许多企业因产品滞销而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在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追求效率的狂热,不但破坏了生产所赖以维持的市场,而且,也使得中国有了举世闻名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使得中国许多生产部门使用人力比使用机器更有优势!这当然会使机器的使用显得多余了。我在中国许多城市都看到过许多拉着水泥楼板之类的沉重货物的人力车在烈日下艰辛地跋涉。而我一位朋友所在的汽车运输公司则因竞争不过这些廉价的人力车而陷入亏损。在中国,由于人力的廉价和机器的昂贵竟使得使用机器的单位竞争不过廉价的人力而陷入亏损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不正是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率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吗? 乙: 从你所讲的观点来看,似乎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由于追求经济效率也遇到了西方国家那样的生产过剩的问题。但是,中国并没有那种把牛奶倒入海里的生产过剩啊!相反,统计资料说明了中国的人均产出还很低,物质生活资料还很贫乏。这难道不和你的说明相矛盾吗? 甲: 生产过剩并不一定表现为把牛奶倒入海里。举例来讲,一九八二年,我在北京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北京每年的橘子汁的消费量是xx吨(具体数字我已记不清了〕,而生产xx吨的橘子汁的生产线已经有两条了,却还有三条这样的生产线正在建设投产。文章说:这都是无计划的乱投资,应该'调整掉云云。 我们知道,普通中国人平时是喝不起橘子汁的;那都是买来送给住院的朋友的。如果你单从统计表上来看,中国的橘子汁的生产水平还很低,橘子汁这种物质也很贫乏;但它已经过剩,所以被调整掉了。这种过剩显然是由于人民群众的贫穷所造成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只是把这种过剩从倒入海洋变成了所谓的调整。如果你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中国,这类被调整掉的所谓产销不对路的产品,大都是由于人民的贫穷而无法产销对路的。至于这种贫穷是怎样造成的,那你只要看看中国经济学家们谈到中国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时的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可知道了。 乙: 你的意思是中国的贫穷都是中国政府的剥削造成的。但是中国政府也很穷啊,那么,钱都跑到哪儿去了? 甲: 过去有许多人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我的答复很简单:当中国政府只给中国的老百姓发十元钱时,那么,它又怎能从老百姓身剥回十一元钱呢?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两种角色:一种是工业资本家的角色; 另一种是商人的角色。因此,中国的经济思想也充满了资本家和商人的两种心态。做为工业 资本家,中国政府当然要把工人们的工资压得越低越好;做为商人,中国政府又忘了它制造 了世界上数得上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一回事,于是又想把物价抬得越高越好,所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上,许多商品的价格同普通人的那点微薄的收入来比简直高得惊人。举例来讲,当年一块上海牌手表的市场价格相当于一个工人2-3个月的全部收入;即使现在,在中国装一部电话机,仅注册费就相当于普通人的3-5年的工资总和。这样追求经济效率的劲头表面看起来聪明绝顶,实际上却遭透了。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竟然视而不见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它用一块手表就捞走中国工人2-3个月的全部收入时,其它产业部门怎能不因无钱可捞而陷入有气无力的状态呢? 乙: 尽管你已经回答了一些问题,但是,要说追求经济效率可能给社会经济造成问题,这种说法还很难让人接受;用这种观点来解释过去中国经济中所包含的问题,还很难使人认同。 甲: 把这个问题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来考察,也许更容易使人明白些。实际上,不但中国的经济包含有这样的问题,而且,人类自步入资本主义生产时代起,就面临了由于普遍追求经济效率所带来的挑战。有人曾和我争论说: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经济效率是人类生产的所有时代所共有的。其实,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经济同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中,人们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吃着自己种的粮和菜;除了为国家或其它寄生虫提供实物赋税或无偿劳役外,也有一些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生活需要而发生的少量交换。一般来讲,如果没有自然灾害,生产和生活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不但没有生产过剩那样的经济危机,相反,那时一个农户,甚至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主要是以有多少年的存粮来衡量的。这显然和另一种经济形式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饭馆这种经济形式来讲,它就不能因为有大量的酒肉的剩余而高兴,也不能靠直接满足店主和雇员们自己的吃喝就能混下去。它必须要在产出大于投入的条件下,把产品卖出去,才能运转,才能生存。在古代和整个中世纪,象饭馆这样的经济形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很小比例,其本身所固有的不均衡性矛盾还不足以干扰社会经济生活,也不足以形成社会经济问题。然而,当这种经济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旦超过一定的比例时,其本身所固有的不均衡性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这种经济形式越是在越多的生产领域占据越大的比例,其不均衡性矛盾就越是明显,最后,终于因市场再也没有余地来吸纳其生产过剩的产品而强烈地震撼了社会生活;从而宣告了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 当经济危机爆发时,随着工厂的倒闭,工人的失业,使得市场更加缩小,从而引发了更多的失业和倒闭,形成一个链式反应。以往自然经济中由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贫穷,饥饿,寒冷等等,这时却是由于产品过于丰富而引起的。这一现象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傅立叶一开始就指出了:在文明阶段,贫困是由于过剩本身产生的。其实,这还只是从问题的现象来讲的,如果从其产生的机制来看,这种过剩正是社会经济普遍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经济效率的逻辑结果。 当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以后,其投入的总和正构成了其生产运转所需的市场的绝大部分容量。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越是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经济效率,越是压低工人们的工资收入,就越是破坏了其生产所赖以进行的市场,就越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的到来。 显而易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逻辑结果。历史地讲,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的巨大的技术进步,使这种挑战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而更加严重。举例来讲,由于机器的使用,使原来一个人种几亩地的小农经济被一个人种几千亩地的大农场所取代;那么,多出来的那九百九十九个人该怎么办?如果社会一味追求经济效率,这九百九十九个人可以成为盲流而被抛到失业队伍中去。可是这样一来,剩下那一个人也会因为过多的粮食无法售出而陷窘境。我前面分析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怎样导致了生产过剩,现在,这一过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而加剧了。这就难怪工人们曾那么激烈地反对机器,甚至到今天,新机器的使用还是使人们忧心仲仲。因为,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率的精神的主宰下,资本主义经济不但制造着产品过剩,而且也制造着人口过剩。总之,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时代以来,社会经济追求效率所带来的挑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它是以加剧崩溃和人口过剩的方式而一再地提到整个人类目前。 乙: 不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词在今天的中国人中来讲已经显得过时了。相反,现在报纸上有许多中国人主张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们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效率低的企业被淘汰,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甲: 这种论调我也听到过。这与其它诸如失业好,剥削好等等一类论调一样,是来自由于惊异西方经济的成就而产生的晕轮心理效应。实际上,正是在一系列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一些国家才开始清醒过来,终于抛弃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率的资本主义企业式的经济思想,开始注意起整个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从而才有了西方经济的现代繁荣。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讲过了。可笑的是,今天一些中国人却把西方今天的经济成就看成是资本主义长期残酷剥削而积累的结果,认为中国也应补上原始积累这一课等等。其实,当今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比几十年来的中国式的剥削更为残酷的呢? 乙: 那么,你能不能讲讲西方国家是怎样注意社会经济的均衡,从而才取得了今天 的经济成就的? 甲: 这个问题太大。在这里我只能一般地讲讲,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动实现均衡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当然是国家要有计划地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工资收入水平;这不但可以直接减缓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率而压低工资的冲动,从而减缓了社会经济的失衡,而且,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更使社会成员有能力进一步扩大个人消费领域,这使新的产业部门的设置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提高工资却是与资本主义经济追求效率的精神相冲突的。因此,在西方国家,这要靠国家制订最低工资法来强制实行。然而,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所作所为却正相反;中国政府不但一直严厉限制国营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而且,现在竟也阻止外资企业给中国工人们高一点的工资,理由竟是:不要破坏了我们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注释3) 提高工资,实行最低工资法虽然是最基本的方法,但仍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经济的不平衡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无论工资怎样提高都是在也应是在企业经济继续保持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实行的,因此,这就决定了提高工资可以减缓社会经济的不平衡,但不能完全消除它。第二个原因则是在现在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一个全职工人的劳动产出已经超出了其个人消费能力的自然饱和点,同样,社会全体劳动人口的产出总和也超出了其集体消费能力的自然饱和点。就是说,如果把社会全体劳动人口都投入到社会生产部门进行全职生产,那么,在现有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其产出总和已超出了社会全体成员的消费能力的自然界限。由于这两个原因,单靠提高工人们的工资收入还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社会经济的不均衡问题。因此,社会还需要找出其它方式来平衡经济运动。即: 第二种方式是实行混合经济,扩大社会消费面积。这就是要把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退出生产部门的多余劳动人口安排到没有产出的非生产部门和还没有赢利的建设项目中去;这包括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养老院,公共服务机关等部门,也包括公用事业建设,环境建设,福利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等等。当这些部门和项目所提供的消费容量等于赢利的生产部门所提供的产出大于投入之间的差值时,社会经济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了,而是一种混合经济。在此,人们可以认识到,在混合经济中,这些非赢利的社会服务和建设项目不但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须的,而且,也是维持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所必须的。它们的存在正构成了那些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的赢利的生产部门所需的外部市场,使社会经济在整体上趋于平衡。以上两种方法是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国家所常使用的。正是西方国家开始注意起社会经济运动的平衡,才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由于追求经济效率而导致的社会经济的严重失衡的趋势得以遏制,才有了西方国家今天的社会富裕。然而,这些用以实现社会经济运动均衡的方法却是和资本主义经济追求经济效率的基本精神相冲突,所以都不受资本家的欢迎。因此,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靠国家的干预才能做到。如果西方国家也象中国政府那样被追求经济效率的企业主式的经济思想所支配,那么,西方经济要达到今天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还有第三种方法,即:普遍地缩短社会全体就业人员的劳动时间。我们已经看到,在追求经济效率的精神的支配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为一种提高经济效率的有力手段,往往直接带来失业;而失业则带来贫困,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失衡。这反过来也阻止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的提高。如果社会经济以新的理性的思想来指导,那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率而采用,而更多的是做为缩短劳动时间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的手段而采用的。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不会带来失业,而是相应地缩短社会全体就业人员的劳动时间,使社会全体成员享有更多的闲暇和更高的生活水平。这不但避免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失衡,而且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但是,这种方法显然是和追求经济效率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相冲突的,而且,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也很难作到。 从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内在的矛盾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思潮,本应是一种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的纯经济学上的思考。然而,由于一些理论上的失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都没能这样认识问题;相反却全盘接受了资本主义企业式的经济思想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继续相信:剥削越多,效率越高,积累越多,发展越快。社会主义也就成了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已。因此,再没有比本世纪在东方国家所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更可笑的事了:国家挥拳打倒了资本家,然后自己坐在那资本家的交椅上,超过资本家百倍的热情剥削起工人们来。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均衡性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这不能不使的这些国家的经济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能不使这些国家的民众陷入贫困之中。 对于中国来说,在五十年代,当中国经济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还占优势时,这种不均衡性矛盾还不够充分显露出来;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不均衡性矛盾就越来越显露出来。它在中国的直接表现就是:一方面人民群众连许多基本需要都无力满足,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人力及生产设备在闲置过剩。这是典型的由绝对贫困而引起的相对过剩,也正是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精神仍然统治着中国的结果。 既然几十年来指导着中国经济的思想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那么中国经济属于哪种类型就应该很清楚了。实际上,当社会经济运动仍然为资本主义精神所支配时,国家所有仅仅不过是国家取代了私人资本家而已。这种由国家来行使资本家的职能的经济形式,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可见,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原东方国家说成是社会主义实在是历史的误会;这些国家就其经济制度的精神来讲不过是国家资本主义而已。 文献索引: 1.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64页。 2. 中国社会科学 1990年,第三期, 第102页。 3. 北京周报 英文版,January 18-24期,1988 P25-26。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 ---- IV 袁大成 甲: 我们在前面的三次对话中讨论了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经济改革。我认为,改革也应象治病一样: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准确的诊断。然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基本问题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开始的。 乙: 正如中国政府自己所讲的那样,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如果这场改革一开始就缺乏理论分析为指导那也是难免的了。 甲: 不过,人们从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在改革开始以来的所作所为中还是可以看出,有一个思想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主导思想,即: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一九八四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宣布了: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主要标准。围绕着这一思想,中国官方和中国经济学界对中国的经济改革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思路:第一个就是以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劳动及工资制度的改革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的微观经济改革的思路;第二个就是后来一度被誉为改革的核心的以物价改革为内容的所谓的宏观经济改革思路。显而易见,第一个思路是以对以往的中国经济问题持有这样一种看法为依据的:即,以往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个大锅饭制度,所以养成了人人懒惰,没人干活。因此,改革就是要打破大锅饭。一九八四年,我曾与一位在中国国家体改委工作的人士作过一次长谈和辩论。他就是用上述语言清楚地表达了当时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想法。 乙: 以中国农村为例,中国农村打破大锅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否说明了中国以打破大锅饭为内容的改革路子走对了? 甲: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改革以前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源在哪里;而改革又是在怎样的程度上触及了这一问题。 我在对话II中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改革以前,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并非有什么大锅饭养成了人人懒惰等等,而在于占人口80%的八亿农民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这一经济结构之中。不但如此,改革以前,中国的农业生产又局限在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上。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只能靠粮食生产来维生。与粮食生产上所安排的人数相比,这个生产所面对的市场就显得过小(八比二〕,在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民怎能不贫穷呢? 上大学时,我曾多次向来自农村的同学们问过:你们为什么不进行多种经营?他们都回答:国家的政策要以粮为纲。其实,象中国政府这样很抓粮食生产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它来自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无数次大饥荒,特别是来自六十年代初中国所发生的大饥荒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也是无可否认的。问题只是在于:需要不需要安排这么多的人去从事粮食生产呢? 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首先使这种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受到了冲击。农村中推行家庭联产成败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民有了较大的自由把自己从过去那种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从事多种经营,包括近来蓬勃发展的农村工业生产。中国农村的体制改革就是从这种角度触及上了中国经济结构中劳动人口过多地分配到农业生产上这一基本问题,所以才使中国农村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不过这却不是中国政府在农村推行责任制的原初目的。大家知道:这种责任制原本是为了刺激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提出来的。 乙: 你的意思是说,中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非是刺激了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来的,而是歪打正着,农民们因此可以把自己的积极性从过去那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其它生产领域去所带来的。那么,这是否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少也是解决你所讲的中国经济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的基本途径呢? 甲: 那就并是这么简单了。如果要循此径解决中国经济结构中劳动人口过多地局限在农业生产上这一问题,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实际上,这一方法的有限性已经很快暴露出来了。 首先,土地被分成几亿个小块以后,使得中国原来就不多的农业机械被从农业生产中淘汰出来。开始还是耕牛代替了拖拉机,后来又是人力代替了耕牛;因为农民们很快感到为一二亩地养一头牛是不合算的。这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使中国农民最终发现那一二亩地也是不值得去种的,从而引起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抛荒问题。除非中国政府重新使用强迫性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否则中国将会遇到严峻的粮食危机。然而,这种干预又会遏止中国过多的农业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进程,使得中国经济中劳动人口过于偏于农业这一基本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并使国家难以卸下对农产品的财政补贴。 其次,中国农业劳动人口过多问题还来自这样一个基本原因,即:长期以来,在追求经济效率的热情的支配下,中国政府一直舍不得放弃廉价劳动力这一中国优势,从而使中国既有的工业生产规模相对于中国的社会购买力来讲已经过剩,这使中国城市人口的就业都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自六十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不得不动员城市多余人口上山下乡去的基本原因。现在,要使这一过程扭转,不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不扩大中国国内市场的容量是不行的。这里我们又碰到了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另外两个基本问题。因为中国的微观经济改革并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这些基本问题,所以,中国农村生产领域的扩大很快遇到了中国国内生产狭小的限制。这一点最初在八二年和八三年以卖粉条难,卖猪难,等现象表现出来,现在又以大量的村办企业的亏损和倒闭及失业盲流等问题的出现而表现出来。如果指导中国经济的思想没有改变,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就难以改善社会广大成员的生活状况。 乙: 这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无法绕开我们前面的对话所提到的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那些基本问题的。 甲: 是这样。然而,中国政府和中国的经济学界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却仅仅凭中国农村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最初几年成果,就兴奋地把打破大锅饭当成万应灵药来看,并到处搬用。这难免过早地限制了中国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视野。实际上,改革以前,中国农村所实行的那种每天计工分的制度很难讲是什么大锅饭。至于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农民懒造成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劳动人口的分布结构和农业上的瞎指挥造成的,却一直没有人去稍作分析 。 乙: 如果说,中国农村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至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农民从过去那种过于局限在粮食生产上的极端作法中释放出来,从而使中国农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话,那么,这种以打破大锅饭为内容的微观经济改革的方法在中国城市工业部门的改革中效果又是如何呢? 甲: 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实际上,把中国的经济问题归为大锅饭,不但过于 简单,而且所谓的大锅饭在中国其实不过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幻影;中国的经济改革竟向这个自己虚构出来的幻影开战,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乙: 你怎么能这样讲!人人都认为,长期以来,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职工们干多干少拿的钱都一样,造成了人人吃大锅饭的严重弊端,极大地挫伤了职工们的劳动积极性。因此,改革以来,中国政府一再提出要打破大锅饭,坚决拉大收入差距,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甲: 当然不是事实! 实际上,在改革以前,中国的企业一直实行八级工资制和学徒工制。在此这制度下,工厂所招收的新工人一般要经过2-3年的学徒期以后,才能根据其表现升为一级工;然后,要再根据以后时间的表现升为二级工;如此等等。(这还是就一般情况来讲的,同时还有其它各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其实,尽管有许多工作几天就可学会,但那些学徒工们还是不得不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领取仅仅17-20元的难以裹腹月工资。我自己就曾在中国的一家工厂工作过五年,如果说那时工厂的工资制度有什么弊端的话,那恰恰是:许多工人们干的工作一样,工资却不一样。如果把这样的工资制度搬到西方国家来实行,早就引起工人们造反了。一些人竟把这种连起码的同工同酬都没有作到的等级工资制说成是人人平等的大锅饭。真要惊叹这些人的想象力了! 由于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把中国经济的落后归咎到中国工人们的懒惰,并认为是一个太平等的大锅饭制度造成了这种懒惰,所以,改革以来,在一片打破大锅饭的叫声中,各种各样挖空心思而来的招式纷纷出笼,什么满负荷工法,指标分解法,计分计奖,倒扣工资,五等奖金,秘密红包,浮动工资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不过,有一点肯定不会变的: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仍会竭力维持举世闻名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 乙: 就算大锅饭是虚有的,那中国也有铁饭碗啊!人们认为,以往中国由于不允许有失业,企业不能辞退工人;工人们有了铁饭碗能不懒吗?许多工厂陷入亏损和倒闭不就是因为没人干活造成的吗?这样的话,中国经济能不落后吗? 甲: 首先,即使在改革以前,中国的企业并非无权辞退工人;事实上,开除厂籍的处分到处都有使用,这并非改革以后的新鲜事。 其次,长期以来中国并非没有失业,而是有着比今天西方国家更严重的失业。我这里所讲的失业并不是指现在中国报刊上所讲的什么企业内部的隐性失业,也不算中国过去一直动员城镇知青下农村去及中国过去几次经济大调整时把上千万工人遣送到农村去挤到有限的土地上混口饭吃等等一些事,而是指长期以来的中国城乡人口中一直存在的大量的,实实在在的失业现象。我在中国长大,我亲眼看到过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四处奔走,我也看到过许多年轻人由于找不到工作而只能靠父母碗里那点饭维生。然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这些人只能算作吃闲饭的无业人员,而不算是失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把UNEMPLOYMENT翻译成失业有关;所以,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失去工作的人才算是失业,而那些一开始就找不到工作的芸芸众生只不过是无业游民,无业盲流或闲散人口而已。实际上,Unemployment的正确中文译法应该是无业。无业即失业。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的无业率亦即失业率就一直很高。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的不在业人口占十五岁以上的人口中的21.78%1。除去其中的在校学生和退休及退职人员,无业人口仍高达16.11%2。尽管在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一九八二年,中国的就业状况比以往已有很大的改善,但16.11%的失业率仍大大高于今天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失业率,也高于经济大萧条发生后的一九三一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平均失业率(16.5%)3。这么高的失业率正是中国那种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追求经济效率的热情创造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使中国国内市场过于狭小所造成的,现在又怎能靠制造失业来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的方法去拯救中国经济呢? 另外,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也是把铁饭碗想象得过于仁慈了。其实,尽管中国工人们手上的饭碗有铁的,但却并不防碍这饭碗常常也是空的。七十年代末,我的一位中学时代的同学千方百计地为他的妻子在一家色纸厂找到一份又赃又累的工作;因他的妻子原先工作的一家家用电器厂因长期无定单而陷入停产状态;工人们已好久没有领到工资了。工厂仍要求工人们每天来厂学习。以这样的铁饭碗来保持一支可供随时役使的劳工队伍,任何厂主都是欢迎的。然而,对于那些工人们来讲,在那找工作比登天还难的日子里,谁又敢放下那已经空了的铁饭碗呢? 把中国一些企业的亏损,停产和倒闭推倒工人们身上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工厂遇到这类问题都并非是无人干活造成的,而是无活可干造成的。这也可以从我刚才所举的例子中看出来。而这类问题只所以发生,大都是由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导致了中国国内市场的狭小所致。其根源当然应该去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的头脑中去寻找,岂能靠一句工人懒就可推卸掉! 至于把工人们一家人的生计换成随时可被剥夺的其它什么饭碗后,工人们的工作热情是否可以空前高涨,那还是值得争论的事。然而,日本人在谈论日本今天的经济成就时都忘不了指出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使日本工人们有了以厂为家的归属感。他们认为正是这一点使日本工人具有了其它国家那些只有临时观念的工人们不可比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精神。这种经验当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也至少说明了铁饭碗与工人懒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劳动管理制度没有可以变通的地方。但是,如 果以为中国只要制造出一大堆失业来,中国经济就可以兴旺发达,那也是想的太美了! 乙: 然而,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毕竟加快了;你难道能说这和打破大锅饭,废除铁饭碗无关吗? 甲: 从一九七五年开始,一直到打倒四人帮以后的几年中,中国政府出于非经济的考虑,几次以齐步走的方式大面积地提高了中国职工的工资并补发了工资,同时开始把上山下乡的知青招回城市工作。在我的记忆中,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那时起已经开始提高了。这显然是和新货币的注入启动了中国的市场有关。从那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更是和中国社会生产所面对的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密切联系着。需要提一下的是:中国职工的收入增加使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感到威胁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惴惴不安,这就难怪中国政府又三令五申地加以压制了。 当然,工资制度的改革在一些情况下使中国一些产业部门的工人们干活更卖力了。但是,无论工人们怎样卖力干活,都不等于经济已经增长,产品还需卖出去,生产过程才算完成;否则更卖力地干活只能导致更大的赔本而已。实际上,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的增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打破大锅饭和打破铁饭碗的改革带来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和出口的增加等其它因素带来的,这还是值得分辨的。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中国的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的改革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每年仍有大量的工厂亏损,倒闭,破产等等,这还能再用大锅饭,工人懒来解释吗? 另外,一味强调打破大锅饭,废除铁饭碗如何使工人们的工作热情高涨的说法也是过于偏颇。实际上,这种改革的负面影响也是无法否认的。现在所搞的硬性拉开收入的差距,每月都搞一次奖金评比的作法已在工人同管理干部之间制造了许多矛盾,纠纷甚至冲突。因为这种分配方式每次都使很大一部分工人们感到被歧视和被欺凌,从而使他们感到沮丧和愤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原先一再呼吁享有更大的工资分配权力的企业管理干部现在也日益感到头疼;他们开始抱怨说,国家每次所给的升工资的名额只够给一部分工人,他们真不知道该给谁为好。为了减少纠纷,他们只好把工资升一级变成升半级,从而把升工资的面积从5%扩大为10%,如此等等,以求平衡。但这样作往往又招致中国政府方面的指责,说是又搞了平均主义。结果弄的这些管理人员两头挨骂,真是苦不堪言。现在,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仍在一个劲地叫嚷:要坚决拉大收入差距,等等。这至少表明了他们对中国的问题缺少足够的敏感。 谈到这里,我们只是讨论了以打破大锅饭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的微观经济改革的成效,有限性,和负作用等问题。然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这一作法的最根本的评价还得回到它的出发点去。就是说,我们还需要讨论:中国的贫穷问题,究竟是否是由中国工人们的懒所造成的? 乙: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相信是这么一回事。 甲: 那还不是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大肆宣传的结果。当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勤俭致富,懒奢致穷也是从上千年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所归纳出来的一种常识。另外,几十年来,在资主义企业管理式的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政府一直用来教导中国民众要勤俭积累以发展生产的那一套观念也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符合的。加上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又是不停地向中国民众宣传说,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们怎样在资本家的驱使下卖力干活,受尽剥削,等等。所以,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人突然发现,原来竟是自己穷得不能和西方国家的人民相比。于是有些人就很自然地认为: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工人们没有人来剥削,没有卖力干活所造成的吧。因此,当一些思想肤浅的人把中国的贫穷归咎为中国工人们懒时,立刻引起了广泛地附和也就毫不奇怪了。 乙: 这么说,你是不能接受中国工人们的懒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落后这一说法了。 甲: 我不能接受这一种说法,因为这一说法的前提本身就是有违事实的。 三年前,我刚到澳洲时,不止一次听到澳洲人问我:听陈XX讲,你们中国有大锅饭,造成人人懒惰,几十年没人干活;这是真的吗?我说:这是胡说!没人干活,讲这话的人是怎样活过来的?我对这些澳洲人讲:举例来说,你们的新国会大厦只是中国的人民大会堂的一半那么大,但是你们用了整整七年才建成;中国的却只用了十个月。你说中国工人们懒吗?他们听了无不表示惊异。其实,象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来。 乙: 那已是五十年代的事了;后来早已不是那样了。那种靠革命口号所激励的干劲是不能持久的。 甲: 这就是说,如果硬要说现在的中国工人们已经变懒的话,那也只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那种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式的追求积累的热情的支配下,使得中国的劳动者们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更加贫穷所造成的。 事实上,在整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中国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及主动精神是其它任何国家的工人们都无法比拟的。因为,那时的中国工人们都曾相信过:他们的努力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个更好的生活。然而,由于理论上的失误,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仍然沿用那套剥削越多,积累就越多,增长越快的资本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结果不但造成中国经济因市场狭小,经济失衡而无法取得长足的发展,而且使得中国的工人们劳苦一生,却仍然一贫如洗。因此,如果要讲中国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已经减退,那又能怪谁呢? 我在中国的工厂工作时已经是七十年代了。那时我所在的工厂每个档车女工要照看三十几台织布机;一个工班干完,要跑六十华里以上的路程,每天的工资不过一块多人民币;在那时只相当四十多美分钱。那些硬说中国的贫穷是中国工人们懒造成的人士们想一想:在美国可以找到这样的工人,为了那么一点钱去干那么重的话吗? 即使到了八十年代,也即使八八年,我从一份中国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份报道,说的是中国某大学需要招几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作打扫厕所的清洁工作,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元人民币,这只相当澳洲的清洁工的半个小时的工资,在当时的中国还买不起一两茅台酒。然而,即使为了这点工资的工作,还在该校的大学生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类事情,中国人难道不应该想一想:中国贫穷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中国人太懒了,还是太勤了? 老实讲,象中国工人们那样有时为了甚至难以糊口的工资去卖力干活的事,在当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里恐怕很难找到。我在中国工厂工作时,看到过许多中国工人们由于长年的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而未老先衰。那时,我所工作的那家工厂的仓库中堆满了已经存放了多年的纺织品,然而,许多工人们自己却很少有第三件内衣以供换洗。尽管这家工厂的产品因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在国际市场上换回大量的利润,而那些人均创利数万元的纺织工人们一家人的住房却只有八平方米而已。 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来。然而,许多中国人听了却不以为然;因为这正符合他们那关于中国需要加强剥削以补上原始积累这一课的理想。其实,中国几十年来的情况也正是这样:中国政府一方面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口号来激励中国工人们去比贡献,去大干,苦干,拼命干,另一方面却不时地动用警察机器来恫吓中国的工人们不得造反。现在,这个政府又把这个贫穷的责任推到中国工人们身上,而一些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中国人士们也马上跟在中国政府后面摇头晃脑地对中国工人们的懒惰表示义愤。各种专治工人们懒的招式竟也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这实在太可悲了! 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当然不会承认是中国政府的过度剥削及无能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赤贫。相反,他们一直深信:剥削可以带来积累,而积累本身就是财富。现在的中国既然连中国政府都很穷,那一定是中国工人们偷懒没干活造成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中国工人们犯了仁慈的错误。现在,只有把饥饿的鞭子抽得更狠,才能使中国工人们更卖力的干活,才能使中国经济有更多的积累和更快的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思路实质上就是来源于过去几十年中一直统治着中国经济的那种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思想。由于这种思想很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所限定的思维方式,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开始就以这种思路来主导那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乙: 照你这么一讲,中国以打破大锅饭,废除铁饭碗为内容的改革不但是多此一举,而且简直就是倒行逆施了? 甲: 我并不是说中国的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没有可以变通和改进的地方。但是,改革如果以此为主就没有切中中国经济的要害。实际上,如果置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于不顾,老是在企业管理方面敲敲打打,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舍本逐末。如果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没有改善,单凭企业自己挣扎,也许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帮助一些企业改善一些情况,也许可以帮助一些企业把另一些企业挤出市场,但却很难凭此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其实,一个工厂无论怎样驱使工人们卖力干活,都决定不了它的产品是否可以最终卖出去。相反,一个国家越是起劲地剥削其国民,其产品也就越难在国内市场上卖出去。其中的道理我在上次对话中已经讲过了。 乙: 关于以打破大锅饭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的微观经济改革,我们已经谈了很多。现在,还是让我们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物价改革吧。 甲: 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二条基本思路就是这些年又被称为改革的核心或改革的关键的物价改革了。原来,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还发现,中国之所以贫穷,除了中国的劳动者们懒以外,另一个原因竟是中国卖给自己人民的物价太低了!这个观点也象上一个观点一样,一经提出就风靡了不少有知识的中国人。 乙: 改革以来,中国国内的物价的确上涨了不少;但是,这首先是由于中国的物价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因此,为了理顺被扭曲的价格,物价的上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甲: 泛泛地谈论价格的扭曲是不够的。如果真有扭曲存在,那就应该先找出是什么地方扭曲了,怎样扭曲的,为什么会扭曲;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以为只要把物价提高就可以把扭曲问题一扫而光,这种想法也过于简单,实际上,其作用也往往适得其反。 乙: 比如说,中国物价扭曲最严重的地方是一些主要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倒挂的问题;国家财政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涨价能行吗? 甲: 我在《对话II》中已经对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作过两头分析: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过多的劳动人口局限在农业生产上,使得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无法实行。这样一来,为了那一个人种几亩地的小农生产还能维持下去,就非得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是农业劳动者从那种小规模的生产上获得足够的收益来维持生活。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农产品的销售那一头所面临的却是使中国经济具有举世闻名的廉价优势的低工资劳动者;这一情况就限制了中国政府很难把农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到挂问题就是由此产生的。即便如此,中国城市的工资劳动者还不得不把其收入的60-80%用于食品的消费上;在这种情况下,食品的价格怎能再提高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不去改变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仅仅靠提高物价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讲过,在这个目前的情况下,这个的城市居民已把其收入的60-80%用于食物的消费;如果提高食品的销售价格,比如40%,那么城市的工资劳动者显然是难以维持原先的生活水平的;这势必要求中国政府以某种方式补贴城市工资劳动者的收入不可。然而,这样一来,中国政府又会感到心疼不已,觉得非要设法弥补不可;于是有引起了城市工业品和其它各种费用的价格上涨。结果农业生产者们又回到了原先的相对贫困的地位,再次失去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样,经过一番物价的轮番上涨以后,我们又回到了开始时的状态,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被称作魔鬼三角的,使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头疼不已的比价复归现象产生的过程。可见,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购销经过倒挂问题所产生的背景,仅仅靠提高价格的方式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换句话来讲,当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没有改变时,中国政府就只好背起这个包袱。这也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持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把大量的失业人口放到农村去等政策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分配方式,实在不必过于长疼不已。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应该是:一方面通过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上逐步实行大规模的集约经营来逐渐减少农业人口,即提高农业生产上的产出/人员的比例来增加中国农业生产劳动者的人均收入,同时,要有计划地把从农业生产中退出的劳动人口安排到其它生产部门去;另一方面,在逐步地提城市人口的工资收入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直到完全消除扭曲。需要强调一下,在这里,社会成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要大于食品价格的提高;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成员的消费面积才会扩大;而只有这样,从农业生产部门退出的劳动人口才有可能被安排到新的产业部门中去。 中国还有一类价格扭曲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换引起的。解决这类价格扭曲问题,一般可以在不动有关终产品的零售价格的情况下作到。比如说,一家纺纱厂向一家织布厂供纱;假定在过去,这家纺纱厂是以含有1%的利润的价格向织布厂供纱的,而织布厂则是以含有100%的利润的价格向市场提供布匹。在过去的体制下,由于各厂的利润都是统收统支的,所以这两家工厂也相安无事。实际上,它们只相当于政府的纺织部门的两个车间而已。然而,在新的体制下,由于企业要靠利润留成来作许多事,如果还要维持原先的价格体系不变,这两家工厂就会显得苦乐不均。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在维持布匹的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把棉纱的价格调整到原先由布厂所独占的100%的利润变成为两家工厂各占50%的水平上。这个方法需要国家允许织布厂因此上交的利润相应减少。如果国家仍坚持布厂上交的利润不得减少,那么,布厂也只好跟着提供产品的价格。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终产品的价格的普遍上涨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工资就得非涨不可。这样,经过一番物价轮流上涨,纱厂那样的企业又会因为各种费用的上涨而重新回到原先的地位;又一次出现比价复归的现象。我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我想这类问题在中国大概不会少。这种类型的物价调整实质上是企业之间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一般可以在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得到解决。否则将会引起各种价格的轮番上涨,使得扭曲又在比价复归中重新出现,弄得白忙一场。 上述例子反过来也是一样。就是说,如果原先纱厂一含有100%的利润的价格供纱,而布厂以1%的利润卖布,那么,调整是仍可在保持布匹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棉纱的价格到两家工厂的利润各为50%的水平上。 总之,要解决中国物价中的价格扭曲的问题,要通过具体的分析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靠一哄而上的大涨物价的办法,将会推动物价轮番上涨,从而出现比价复归的现象,而扭曲却安然无恙。 乙: 中国物价问题中还有某些生产资料的价格的双轨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已使现在的中国社会官倒成灾。不取消双轨制,让价格随行上市,这种利用差价倒买倒卖的问题怎么解决? 甲: 双轨制本来就是中国政府在改革的初期根据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的建议而实行的。当初仅仅为给企业一点刺激,就提出这么大一个改动。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当初根本未加周详考虑的结果。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只有直截了当地取消价格的双轨制,重新对那些容易引起投机倒卖的商品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以为干脆让价格完全自由开放就能消除官倒之类的投机倒卖问题是一种天真的想法。这样作只能适得其反。正如你不能想象在中国一旦取消了火车票的定价就可以是倒票的票贩子们绝迹一样。实际上,从倒买倒卖的投机活动中渔利本是自由经济中合法的商业活动。在中国实行自由价格只能使中国的各种倒卖活动更加猖獗;所不同的只是使原先一些不甚合法的事变成完全合法而已。 总之,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投机风气盛行的时期,严格的价格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官方人员从事倒卖渔利的事更要靠民主监督和严肃法纪来解决。我知道我这番话同那些追求价格自由的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意见相冲突。撇开价格自由所引起的倒卖投机活动不谈,价格自由所操纵的社会生产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福利,也是值得怀疑的。这一点我们留待以后的对话再讨论。不过有一点需要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注意:稳定的价格是当代任何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当代任何一个理性的政府的主要施政目标之一。 乙: 中国的物价上涨还出于这样一个原因,即: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的问题。改革以来,中国又出现了消费膨胀的新问题。这使供不应求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物价的上涨是由供求规律所决定的;中国的物价改革不过是顺应了供求关系的要求而已。 甲: 首先,我对近年来中国政府所宣传的供不应求一事的真实性是有怀疑的。多年来,我多次在中国的报刊上读到过这样一类报道,说的是中国许多商店如何罔视消费者们的健康,把许多积存了好几年的食品还摆出来出售。这类报道都列举了许多实例。另外,我在中国一家纺织厂工作时,已经是七十年代中期了,但许多六十年代的产品却还如山似的堆积在工厂中的庞大的仓库里。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这当然不是说在中国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了,但至少也说明了:比起中国人每天所得的那点可怜的收入来讲,那不很丰富的产品已经发生过剩了;供不应求从何谈起呢? 的确,长久以来,中国人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许多家庭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无力满足。然而,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就不能再用供不应求来解释了。实际上,在中国一直有着大量的人口在失业。他们过去被送到农村去,现在又成为城市中的盲流而流落街头。另一方面,中国又一直有许多工厂由于缺乏定单而开工不足,以致陷入停产或倒闭。面对这种情况,还借口供不应求来提高物价,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如果中国市场上真的供不应求,那么为什么不去扩大生产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国际市场上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倾销中国的产品。国际市场上稍有风吹草动,中国大量的企业就会紧张不已。如果中国的商品真的供不应求,而逼得中国政府在国内市场上一再大幅度地提高价格不可,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要一再以降价,贬值,补贴等手段来拼命增加出口呢? 至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所叫嚷的消费膨胀一说,也是值得怀疑的。一九八九年初,包括中国的人民日报4,求实5,经济学周报6等在内的几家刊物都透露了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消费膨胀的问题.这些报道根据中国近年来消费与积累的比例,消费水平的增长同国民收入增长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之间的比较,以及收入,储蓄和消费三这之间的比例等等数据,对所谓的消费膨胀一说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实际上,我认为消费膨胀一词本身解释一个含糊不清的用语。请问:什么是消费膨胀呢?如果是指国民消费水平比过去提高了,或者是中国的术语中的消费基金比过去增加了,那么,这种膨胀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内容。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过程必然也是一个消费膨胀的过程。因此,大可不必要为此惊慌不已。相反,如果象中国过去那样,一方面又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有力图保持消费不变,那才是过于荒唐呢! 当然,有一种消费膨胀是应该坚决制止的。这就是中国各级官员们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和公费旅行之风。尽管这种吃喝之风对中国的饮食业不无好处,但是,这笔开支还是用在建设养老院上为好。对于中国的官员们利用公款消费膨胀的问题,应该靠法令和加强惩治来解决,岂可以提价的方式把负担转嫁到一般老百姓身上去? 乙: 你可以讲更多的这种产品或那种产品在中国的某厂或某地积存了多少年的例子。然而,根据统计,中国的社会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供给。例如,据统计,一九八二年,中国的社会总需求是466360亿元,总供给只是421070亿元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是45290亿元;到了一九八七年,总需求已达1096130亿元,而总供给只达到886920亿元,二者之间的缺口达210270亿元7。这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问题的严重性。你怎么能只根据生活中一些现象便对由铁一样的统计数据所证明了的供不应求的存在发生怀疑呢? 另外,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连粮食这样的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都很紧张,使中国一直都实行粮食的定量供应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社会的收入水平岂不会使中国人的口粮更加紧张? 甲: 我一直对中国一些刊物所发表出来的这类统计表中所使用的有关术语的含义及数字统计方法持有很大的疑问。如果总需求指的是一年内社会所有成员的工资收入总和,那么,请问:总供给指的什么呢?是指一年内社会零售商品的销售总额?还是指一年内所有的消费品的生产总额?或是指零售商品的库存总额? 如果总供给指的是销售总额,那么,未销售的部分是多少呢?这样,所谓的缺口岂不只是人们的总收入与总开支之间的储蓄吗? 如果总供给指的是一年内所有消费品的生产总额,那么,产品并未全部售出,又怎能知道其总额值多少呢?而且,生产总额是否代表了社会已有的生产能力的充分表达呢?如果社会生产能力并未充分表达,那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总供给指的是零售商品的库存总额,我还是可以把上述问题再问一遍。即使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较指的是现有库存同人们手上的现有货币之间的比较,那也不能得出供不应求的结论;因为生产是可以连续进行的,库存只是其中部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之间的一个环节而已。 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总需求指的是一年内所有收入的总和,那么总供给是否计算了中国社会各种非物质生产领域所提出的各种服务的价值呢?从总供给一词的提法来看,我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所发表统计中所讲的总供给一词只代表物质产品的价值。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某甲一年中去某乙处理发用了十元钱;某乙又用这十元钱去某丙处上课交了学费;某丙又用这十元钱去某丁处买了面包。那么,这十元钱在一年内分别作为甲,乙,丙,丁,四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共四十元而计算到社会的总收入亦即你所讲的总需求中去,而总供给则只计算了物质产品,即面包的十元钱产值而已。这样怎么不显得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呢?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可以在统计表上制造出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假象。中国政府如果据此就相信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问题,就匆匆大涨物价来弥补缺口,那计算被愚弄了。稍有头脑的人应很难相信中国竟出现了达总供给的四分之一的需求缺口。实际上,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谨慎地奉行一种1:8 的理论;即国家每发一元钱的工资,必须提供至少8元钱的物质商品的市场上去。长此以往,怎么会弄出一个1大于8的结果来呢? 如果供不应求真的发生,那也不一定非要通过提高物价来解决不可。那种以降低人民的消费水平来维持的仓库充实和货架繁荣必然导致经济停滞和人民贫穷。我在对话I中已经讲过:一般来讲,供不应求是一种良好的经济现象;它意味着生产可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如果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要动辄就以提高物价的方式来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供不应求是可以通过发展生产的方式来解决的,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参看对话I) 现在有种时髦,即一提到物价,许多中国人就大谈供求关系如何如何。在他们看来,商品只要还能卖出去,价格就应该涨上去。有人曾和我硬争,说什么价格上涨的上限是卖不出去为止。那么什么叫卖不出去为止呢?猪肉的价格即使涨到1一百元一公斤,在中国也是能卖出去,当然这样猪肉只能在国宴上出现而已。 亚运会后,北京市政府试图把亚运村的几千套住宅售出,标价为二十万美元一套。这样的价格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工人二千年的收入总和;即使说,如果人民把自己的收入的一半用来支付房款,那么,从秦始皇时代付起,到今天也只是付了一半而已。这样发疯的价格完全符合中国人利用高价来发财的简单思想。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才卖出去了一套;据说还是一个香港人买的。这到是一下子就解决了北京住房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的问题,并且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市的商品市场。但是,北京市的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否因此就解决了呢?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种事在中国并非绝无仅有。一九八八年,我在中国的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的是上海市仅静安区就有八亿元的商品房卖不出去。面对这样的情况,虽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可以象以往那样振振有辞地所,这是因为这些产品产销不对路造成的;根据市场解决的法则,不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欢迎的商品应该调整掉,云云。那么,中国那些多年三代人挤于一室的老百姓会对这些经济学家们说些什么呢? 由于中国人的偏颇理解,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中国常常变成了有求必涨,一直涨到卖不出去,就开始调整生产;以后再遇到需求上涨的机会,这个过程又重复一次。实际上,尽管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还很穷,然而,为了维持高价以销毁产品来调整生产的是已屡有发生。这种现象对于那些侈谈以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以价格来决定生产的人来讲应该是一付清醒剂。其实,所谓的以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这些人的所讲的意思中,不过是用涨价的方式来满足需求而已。如此省事地满足社会需求只会使中国的老百姓去望饼充饥。尽管这在有些时候也可能使某些人发财致富,但却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增长。 中国人现在的电话普及率如此低,住房面积如此小。我看不到这和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不高有什么因果关系。我看不到人均粮食产量怎会因人们没钱买彩电就会上去?提到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将带来社会成员消费面的扩大,即从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扩大到其它消费领域,怎么会仅仅增加粮食的消费? 所以,根本不必以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不高为理由,而不敢提高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中国作为一个耕地面积有限的人口大国,粮食的人均产量可能永远不会很高。这能不能是中国人永远住破屋,买不起冰箱的借口呢? 乙: 那么,依你看,中国应该实行哪种物价政策呢? 甲: 如果中国人目前还不能较理性地从事经济活动,那么,国家对市场物价,尤其 是消费品的价格进行控制就是值得考虑的。我说的这种价格控制不是中国政府以往和现在所作的那种维持高价的作法;而是反过来,应该对商品实行最高限价。这一点我已经在《对话I》中提到过。现在,我来进一步谈谈制订这种最高限价时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第一,对于不同的商品的最高限价,可以根据其生产的速率来制订。比如说,产品A的生产速率是VP,那么,产品A的最高限价可以考虑定在能使产品A以VS的速率卖出去的水上,使销售速率等于生产速率,即VS=VP。这实际上也是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但是,由于这个价格是限定了上限的;因此可以阻止有求必涨的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这样,当需求上涨时,由于限制了价格的上升,销售速率将会增加,从而使市场上产生了需求拉力,带动了生产的增长。 第二,可以根据生产成本来制订相应产品市场价格的最高限价。就是说,国家可以根据某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来制订该项产品的市场价格的上限。这样的话,由于社会产品的平均成本水平和社会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那么,这样定出的各商品的价格与人们的工资相比就不会高的惊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社会各行业的工资水平不要相差太大,各项产品的价格中所含的利润又是合理的,那么,人们一般都会买得起这些产品的。如果某项商品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其生产成本,人们还是买不起,那就是项产品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项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就要设法抬高该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般是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商品,其价格就越低。社会生产对每项社会需求的满足速率,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来决定的。比如说,在既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建造出某一规格的住房,从最出的原材料生产到整个房屋 的建成,假定共包含了五人X年的劳动量。由于正常情况下,社会各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差不应太大,所以,由生产成本所制订的房屋价格就不会超出一般人的五年工资总和太远。如果加上比如说20%的利润,那么房屋的价格就相当于一般人平均年收入的六倍而已。在这样的价格下,一个人如果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买此房,每次付款占其收入的30%的话,二十年内即可付清房款;绝对用不了现在那种需200年甚至2000年的工资总和去买一套住房。 乙: 但是,你这种控制物价的办法会不会极大地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呢?要知道,通过提高物价来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也是中国的物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 甲: 生产者指谁呢?如果指的是工厂的工人们,那么很难相信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会因物价的上涨而高涨。如果指的是工厂的老板,那么,长期以来,在中国这个老板不就是中国政府自己吗?难道中国政府只有在高价的刺激下才愿意生产吗? 当然,中国现在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它生产者。企图以提高物价来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的确也是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关于物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想法。中国政府想当然地认为:物价一提高,商品就可以一涨就多,中国市场上就会充满了琳琅满目的漂亮的商品供人赏心悦目。当然,这一想法也又一次地引起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起哄式的附和。一时间好象物价一上涨,翻二 番的宏伟目标就可以马上实现的。然而,我还是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力惊异不已。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竟然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即:当社会的收入水平被限定时,社会产出与物价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一定时,物价上涨将对生产发生抑制作用。实际上也是如此:一九八八年,当中国政府再一次大幅度提高物价以后,中国的四川,浙江,湖南等省很快传来猪肉涨库和卖猪难的消息。这倒真是发生了一涨就多这回事。不过这显然不是因为中国的猪们由于兴奋而迅猛生长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的消费者们囊中已空,只能望肉兴叹造成的。然而,这种消息并没有引起中国政府的反省。相反,中国政府在号召中国的消费者们勒紧裤带过几年紧日子的同时,又趁机以坚决禁止乱发奖金的方式来向中国的老百姓显示自己是多么认真地治理为了刺激自己的积极性而制造出来的物价飞涨的。这里,我可以给你讲个例子来说明中国政府对物价和工资 二种态度是多么截然不同:一九八八年,中国物价改革的同时,武汉市政府给武汉市民们只多发了三元钱的补贴,马上就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厉指责,并下令武汉政府马上追回那已发出的三元钱。同这种严厉态度相比,中国政府那治理物价的叫喊就显得过于虚张声势了。 这种由于物价的上涨而引起的对生产的抑制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中国自一九八九年开始出现的一连几年的普遍的市场疲软的问题。许多人认为这是其它国家抵制中国的商品而造成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实际上,包括八九年在内,中国的商品的出口值连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如果你把八九年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大幅度地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这么高的出口增长率意味着多么大的物质量的增长就可想而知了。显而易见,引起中国大量的企业生产停滞的市场疲软的问题,并非是什么其它国家抵制中国的商品造成的。它不过是八八年中国政府大幅度地提高物价以后,使得中国的消费者们不得不勒紧裤带所引起的市场效应而已。根据我们在《对话I》中所讨论的平衡移动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这种疲软的出现也就是预料中的事了。 这种意味大幅度提高物价就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的想法,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一惯只重视社会经济的供应方面的思想的表现。实际上,带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是市场上出现的需求拉力。这一点要比把物价抬得很高更重要。物价的上升不可避免地要冲销人们的实际购买力,是得市场失去了来自有效需求的拉力。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发展就难以谈起。 乙: 既然提高物价有这样不好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物价呢? 甲: 这和现在许多中国人硬要相信剥削和失业对经济发展有美妙作用一样,只能用愚蠢来解释了。实际上,我在《对话III》中已经讲过,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了二种角色:一种是产业资本家的角色;另一种是商人的角色。做为前者,给中国工人们多发一元钱的工资都会使中国政府心疼不已;做为后者,中国政府又很自然地想把物价千方百计地升上去。这两种心态不但在过去支配了中国的经济,而且也是改革以来中国两种改革思路的思想基础。由于一般人也是以这种方式来思维的,因此,中国政府的这种作法能在相当多的中国人中得到附和与赞同也就毫不奇怪了。中国政府在八九年以血腥手段镇压了中国民众的抗议浪潮以后,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向中国政府建议,说什么现在正是物价改革的大好时机。这简直就是在说:中国的老百姓们已经骇怕了,请放心地敲骨吸髓把! 乙: 中国官方一直说物价改革只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实际收入下降,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还是略高于物价的上涨水平。你是否认为这些统计数字是假的? 甲: 人们当然有理由认为,中国官方所公布的统计指标掩盖了中国物价上涨的实际严重程度。另外,中国所发表的物价指数是通过调查了上万种零售商品的价格所得出的平均值。但是,中国民众的收入的绝大部分是花费在食物上的;然而,正是这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在中国的几次物价改革中有了成倍的增长。由此可见,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下降了。然而,中国一些所谓的改革派经济学家们却把老百姓的不满斥之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其实,中国工人们一天的工资也只够买半公斤猪肉而已。这样的物价/工资比例,怎能使中国的工人们端起碗来就有肉吃呢? 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不去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中国贫困的根源,却只盯着工人们的锅,碗,裤带之类东西打主意,这样的改革尽管有时可能取得这种或那种成效,但其作用终是有限的。 除了在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值得质疑之处以外,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没有触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中国经济的目的是什么?长期以来,在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思想的统治下,中国政府一直把国家资本的增值作为整个中国经济的最高目标。在中国政府看来,革命的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为了国家资本的增值,中国政府不惜河流变成臭水沟,城市变成大烟囱,甚至不惜以武力来维持使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得意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实际上,在中国人和生产的关系一直是被颠倒了的。中国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把这个被颠倒了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在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一切改革的得失成败的口号的指引下的这个改革的全部思想都在于怎样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而已。另外,中国人并没有弄明白:几十年来,正是中国政府的过度剥削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中国人民的贫穷;相反,在仍旧是资本主义企业式的经济思想的支配下,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继续相信:物价越高,劳动力越廉价,中国经济就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积累。因此,改革以来,中国政府一方面在拼命驱使廉价劳动力们满负荷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一再大幅度地提高国内市场上的物价。举例而言,到了一九八八年,中国一个普通工人的一天工资不过只能买一茼可口可乐而已。然而,为了国家资本的增值,中国政府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就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盖起了雨后春笋般的豪华宾馆。以北京为例,据报道,北京市每年所接待的海外游客不过是一百万,而北京所盖的豪华宾馆的接客能力却达四百万。与此同时,中国却有大量的家庭仍是三代人挤于一室之中。以上海为例,上海每年有70%的新婚夫妇无法得到一间住房;他们只好与父母同住一室。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把人作为目的,所谓的改革迄今为止只是在如何更有效地榨取劳动者们的血汗上改来改去而已。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他们应得的东西,而且,由于物价连年上涨,使得靠工资维生的普通群众的生活日益恶化,这就迫使中国的民众走上街头。而恼羞成怒的总设计师竟以一场大屠杀来保卫改革,从而使整个中国因此蒙羞。 文献索引 1 中国统计年鉴. 1984 海外中文版,经济导报出版社,第105页。 2 此数据根据上书第105页及第106页两表数据计算得出. 3 MODERN WORLD HISTORY. A.G.L.SHAN, P459,1966年版. 4 人民日报 海外版,1989,5月16日.第二版. 5 求是,一九八九年,第二期. 6 经济学周刊 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7 参看严炳洲双涨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法一文.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V 袁大成 乙: 有一个观点现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即: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把计划经 济改变为市场经济。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佛里德曼所指出的:中国需要的是一个自由的私有的市场经济。1 甲: 我知道类似佛里德曼的观点在目前的中国人中很流行。但是,我认为,中国经 济改革应把计划经济改变为市场经济这一提法本身就含有一个概念错误。因为,在实际上,中国经济即使在改革以前也是市场经济。尽管中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经济计划,但这都不防碍中国经济在本质上仍属于市场经济。要中国经济改革把计划经济改变为市场经济的提法从何谈起呢? 乙:你怎么能这样讲?谁都知道,改革以前,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几乎没有私有 制的成分,而一直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并以国家的经济计划发展来代替经济的自由发展。连私有制都没有,这还能算是市场经济吗? 甲: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础不是私有制,而是社会分工。分工使生产专业化。许多生 产者只能从事某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这种产品在很多时候从来都不是生产者自己所需要的。然而,生产者的需要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者只有市场上的买卖活动才能满足其多样化需要。分工越发达的地方,市场也就越发达。相反,那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却难以形成较具规模的市场。可见,以所有制的形式来判断中国有无市场经济是不恰当的。 同样地,只要人们的多样化需要是通过市场上的买卖活动来满足的,那么,不管这时的经济有无计划,它就仍是一个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也仍起着作用。计划又怎能迫使人们用一元钱买回十元钱的东西呢? 所以,即使在改革以前,中国的经济就已是市场经济。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这种或那种自由,或者有过这种或那种计划,但在本质上它仍是一种市场经济。这也可以从我们一开始的三个对话中对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中看出来。所有这些分析都是都是在市场经济的范畴内进行的。实际上,主张中国经济应改为市场经济的人所要讲的真正意思,是主张中国应实行自由经济。这一点佛里德曼自己就讲得很清楚。他说,中国需要一个自由的私有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其它市场经济。 乙: 那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呢? 甲: 我很担心这种观点只会把中国经济从一个误区引入另一个误区。 我们在第三个对话中已经讨论过:资本主义经济由于本身所固有的不均衡性,怎样逻辑地使整个社会经济走向衰退。这已是在过去的历史中被多次证明了的。佛里德曼本人也没有忘记:一九二九年中开始的那次经济萧条,对美国来说,是一次空前的灾难。在一九三三年,经济降到最低点以前,以美元计的国民收入减少了一半,总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失业的人数上升到劳动力总人数的25%的空前水平。2然而,佛里德曼更不应忘记:这一切正是在自由经济的基础上自发的发生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在三十年代以后,才不得不放弃了以往被奉为圭臬的自由经济的思想,靠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才在很大程度上使西方经济摆脱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矛盾而周期性地陷入经济大衰退的问题,从而才有了战后西方经济的繁荣。当然,佛里德曼一类主张自由经济的人并不同意这一看法。相反,在他们看来,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自三十年代以来,所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过是社会主义暴政。其实,如果没有这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其经济恐怕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震荡,其经济水平也很难超过三十年代的水平。 乙: 但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干预和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一回事吗? 甲: 的确是两回事。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不再是自由经济。至于二者的不同点,拿中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话来讲,那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经济萎缩,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在目前来讲应当主要为着防止社会需求过度膨胀。(薛暮桥语)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的指导思想,还停留在西方国家三十年代以前的水平上,没有超出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的窠臼。 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所造成的经济大萧条中所产生出来的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其目的是为了抗衡社会经济的不平衡性矛盾而引起的经济萎缩的。这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政策所带来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才真正是市场机制受到人们的重视的表现。而那种主张把社会经济完全交给看不见的手去操纵的自由经济的观点,则只是出自对市场机制的盲目迷信和顶礼膜拜而已。 同样也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本应是用于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的一种经济学上的设计与思考。然而,由于理论上的失误,东方国家的所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却在精神上继承了原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结果所谓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成了要以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社会主义积累而已。其经济最富有计划性的,也只是注意如何保持二大部类的生产之间的比例性这一思想了。这如同一个工厂要保持其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的比例性一样,本来就算 不上什么难事。然而,无论这种计划经济把这种比例性搞得多么好,都不足以解决我们在对话III中所讨论过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不均衡性矛盾。相反,由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继续相信,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并认定,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其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3那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东西方国家的经济到如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了。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计划经济本身,而在于怎样计划和为什么计划的。如果要象工厂主管理工厂那样管理社会经济,如果社会经济的运动仍然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原理的支配,那么,无论这时的经济是自由的还是计划的,最后都难避免陷入由于市场乏力而无法发展的境地。人民也会由于仍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出于极端贫困之中。 乙: 那么,为什么实行自由经济的香港却有着令人羡慕的经济繁荣呢? 甲: 这是因为香港的经济并不是靠本身的市场来均衡的,而是靠外部市场。如果一 旦外部市场对香港关闭,那么,香港的经济会变成一付什么样子是可想而知的。 乙: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只有自由市场价格机制才可以使社会供求关系 达到平衡,而人为的计划经济却难以作到这点。因为自由经济通过价格的自由涨落可以使供求关系得到调节:供不应求的商品涨价,供过于求的商品降价,最后达到所有商品供求关系的平衡。使供求关系平衡的价格被经济学家们称之为均衡价格。图1就是许多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关在自由市场价格机制下实现供求平衡的分析模型。在这个模型中,DD线代表了需求方面。它表示了对买者来说,一般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上能买的产品数量比较高的价格上的要多; (这里有一张坐标图,贴不上    李志宁) 图1 ,均衡市场价格模型图 因此,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反比关系。图中的SS线是供应曲线。它表示了生产者通常在较高的价格上比在较低的价格上更愿意提高较多的产品;价格与供应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正比关系。两个线的交点是图中的M,其纵坐标P1即均衡价格。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将迫使价格回落到供过于求的现象消除为止。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推动了价格上升到供不应求的现象消除为止。可见,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可以导致市场价格达到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没有一个愿意接受这个价格的卖者或买者未如愿离开市场。4 因此,西方许多经济学家们都把自由经济的均衡价格机制视作为全部经济学法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法则。5 这已是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石之一。 甲: 在我看来,首先这个关于均衡价格的分析模型并非是无懈可击的。 第一, 这个模型中的SS曲线只有在单位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大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但在实际中,单位生产成本一般并不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只要市场价格仍高于生产成本,就没有理由认为,只有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产出才会进一步增加。实际上,只要市场价格可以使一家生产商有利可图,相同条件下的所有生产商都会开始生产,并不存在价格越高,才有越多的产出供应市场这样的曲线。真实情况与上图模型中的供应曲线往往相反:当价格和利润率都有所下降时,生产者更努力试图卖出更多的产品以保持利润额不致跟着下降。换句话来讲,在这个由两条曲线所组成的模型中,竟有一条曲线实际中并不存在。 第二, 关于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的分析模型认为,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将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会把价格压回到均衡价格,从而消除供过于求的现象,实现供求关系平衡。其实,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定会出现。实际上,当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时,市场价格是否回落取决于价格回落所引起的利润额的变化。如果较高的价格可以给卖方带来更多的利润,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卖方一定会把价格压低来消除供过于求,因为卖方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来维持高价。这正是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的。 即使在均衡市场价格机制可发生的作用范围内,该机制也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平衡运转,更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 按照这一模型,当市场上发生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上升,一直上升到供求平衡为止。在我看来,这正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一个缺点。因为在自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当需求增加时,生产者当然高兴提高物价来获取更大的利润,而这导致的将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经济增长。这就是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均衡价格机制,会阻尼经济的增长,因为它以市场价格的上涨来应对需求的增加,无疑会大大抵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另外,这一模型还指出,当市场上发生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会下降,一直下降到供求平衡的新的均衡价格为止;从而消除供过于求的现象。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萎缩的过程,就是经济萧条的发生过程。但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均衡价格机制只能反映自由市场经济走向萧条的过程,从来没有防止过经济萧条的发生。原因很简单,资本主义经济本是是在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过程,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只是这个过程的逻辑结果。当产品过剩发生时,失业跟着增加,购买力越来越小,仅凭价格下降,又怎能阻止这一过程的发生呢? 无论是信奉价值规律的老古典经济学派,还是提出自由经济市场机制的均衡价格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派都没有看到,不管市场价格怎样涨落,资本主义生产都一定要在产出 支出的前提下进行;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均衡性矛盾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价格变化来化解的。 乙: 但是,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不只可以调节供求关系,而且也可以引导人们 的投资行为。因为,只有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通过价格信号的灵活变化反映出来,这样可以引导人们的投资行为,从而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接近最佳理想界。 甲: 决定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的真正因素是需求,而且是有购买力的有效需求。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的配置比例,归根结底是受社会需求的结构及各种需求的强度所决定的。在实际中,生产部门也是直接根据需求亦即定单的多少作出增产或减产的决定的,并非直接或间接地根据从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增减产量。一般来讲,社会产出是很有弹性的,因此,社会需求的变化一般并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而是引起产出的变化。在投机风潮并不盛行的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中,只有在某些个别情况下,特别是产出的增长无法跟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才会上升。认为只有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可以灵敏地反映 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从而使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信号来安排生产,进而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接近最佳理想状态其实只是书斋中的臆想,它并不符合实际中大多数情况。 退一步来讲, 即使供求关系的变动真得可以灵敏地通过市场价格的升降反映出来,从而使生产者可以全凭价格信号来安排生产,那么,这种自由市场价格机制的最佳理想境界也未必可以使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接近最佳理想境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的涨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也中和了这些需求的变化,从而在许多情况下反而使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的配置难以接近社会需求这一真正的最佳理想境界。其实,如果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信号可以引导社会生产行为,那么,为什么生产者和社会经济计划机关不能直接根据市场上的短缺情况更恰当地作出生产决策呢? 实际上,那些不加分析地把一些所谓的大师,权威的牙慧拾起来津津乐道的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们所憧憬的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的最佳理想境界也并非什么新鲜事。人们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商业周期中已不止一次地领教过其滋味。这在中国的最近例子,就是近年来这个某些省份所出现的农民们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一哄而上地弃粮种烟等等所谓的烤烟热,黄麻热等事例了。人们看到,在这种以价格的自由涨落的信号来指导的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最佳理想境界中,不但农民们一会由于烟叶过剩,一会由 于黄麻的过剩而陷入亏本和破产,而且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中国社会,由于一会出现这种产品过剩,一会出现那种产品短缺而震动。这种事在工业方面出现的更多,只是在农业上,由于中国的农业资源有限,所以,这种把农业生产和资源配置放任给自由市场价格机制去支配的作法,给中国农业和农民们带来的打击更大,更明显罢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许价格变动;我也不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同一种产品只能有一种价格;我只是要说明:那种以往一旦有了自由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就可以把社会经济引向最佳的理想境界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即使在其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以内,其负作用也在发挥作用。其实,如果仔细地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某些经济学家们所说的自由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最接近理想境界,实际上指的是这种机制可以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最接近给卖方实现利润这一最佳理想境界而言的。而这一所谓的最佳理想境界和社会既有购买力紧密联系,却常常与社会广大成员的生活需要相脱节。这正好可以解释那种在中国和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中所常见的林立的豪华宾馆与老百姓的陋室破房相映成辉的景象了。这一景象正是为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的理想境界。在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中,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不但使社会财富不断地集聚到少数人手中,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向富人的需求倾斜。 总之,从社会生产应该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需要的角度来看,自由经济并非最佳理想境界;从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的角度来看,自由经济是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的。正象自由物体运动在重力场中只能落向低势能的位置一样,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在有限的市场内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生产过剩和经济萧条。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实际上只是这个过程的反应,根本无法改变这个过程,更谈不上防止这个过程的发生了。因为这个过程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逻辑结果。关于这点我们已在对话III中讨论过了。如果自由经济真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维持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那么,诸如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生产过剩之类术语就不会在经济学和人类的现代语言中出现了。事实上,现代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由状态下不能自动实现均衡的产物。 乙: 所以,在你看来,西方富裕国家今天的经济成就,并不是自由经济的产物,而是西方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今天却仍这样贫穷呢? 甲: 那就要从计划的制订者们所信奉的经济思想中去寻找原因了。如果计划的制订者们所信奉的思想仍然是那一套如何从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中获取最大的利润之类原理,那么,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穷都是不可避免的! 乙: 依你看,计划经济所依据的思想应该是什么呢? 甲: 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其经济计划所依据的思想,第一是要考虑如何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我们在对话III中已经指出:自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时代以来,人类就面临着社会经济的失衡所带来的挑战。在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的精神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是无法自动实现均衡的,而只有靠国家的干预和调节才能作到这点。这正是西方一些国家自三十年代以来所取得的经济进步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的计划经济所作的却恰恰相反: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上的失误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束缚,中国政府一直以资本主义经济的所谓原理来指导中国经济,从而是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大工厂,一个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血汗工厂。这是中国社长期不能消除贫穷,社会经济不能取得长足的进展的根本原因。然而,如我们在上面所看到的,中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在最近还在宣称: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经济萎缩,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在目前来讲应当主要为着防止社会需求过度膨胀。6这句话不仅清楚地表明了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同中国的对经济的计划调节的根本不同点,而且也说明了中国人对现代经济问题的思考还没有从过去一直统治着中国经济的企业主式的经济思想原理中解脱出来。至于这种思想原理的结果是什么,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已作了说明。关于这里的问题所涉及的分析,我们在先前的对话中已经作过讨论。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平衡,就需要国家计划机关根据社会既有的劳动力总数,社会劳动生产率总水平及社会生产设备的产出能力等等经济参数,制订出相应的就业政策,工资政策,物价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其它一些根据收支方案来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总量均衡和货币循环。一般来讲,如果这些总量高兴能在大体上保持均衡,社会经济运动的严重失衡就可以避免,社会经济将在设定的经济环境中周而复始地自动运转。我们以后还要再深入地讨论这一问题。 制订社会经济计划第二要考虑的是经济增长。由于我们以后有专门讨论增长理论的机会,所以,我这里只是简单地谈一下与经济计划有关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社会经济的增长计划应以社会成员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过去那种生产至上的企业式的发展计划。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人一直沿用指企业经济的思想原理来指导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果使得中国许多城市在经历了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之后,都出现了工业产值增加了多少多少,工厂用地扩大了多少多少,而居民们 的平均住房面积却缩小了多少多少的现象。这种生产至上的思想使得中国经济变成了为生产而生产,以致于竟出现了砸碎铁锅去炼铁的这种荒唐的事例来。又比如,中国的计划经济只是在说,钢铁的产量要达到多少多少,水泥的产量要达到多少多少;至于为什么?多不多?够不够?就很少去管了。最后这些钢铁水泥的命运怎样了,是否在仓库中锈掉了或失效了,也不去管,反正产值已经计算过了。 总之,长期以来,在一种生产至上的热情的支配下,中国所制订的许多经济计划都没有安排相应的社会需求来吸收这些计划完成以后所带来的产品;这使得中国许多生产设施建成投产后就陷入亏损状态。由于理论上的失误,人在中国不过是勒紧裤带干活的廉价劳动力而已。这种恨不得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追求经济效率的热情,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内市场。这正是中国的经济计划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 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计划则可以避免这点。比如说,因为每年需要盖多少房,所以才需要生产多少水泥和钢铁;如果这种需求大于既有的生产力水平,那么,条件允许的话,就需要安排扩大生产,于是计划也就成了增长型计划。如此等等。当然, 我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出计划经济所应有的一个原则:即,生产一定要和社会成员的需求联系起来,并以社会成员的需求为导向。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经济的增长计划不要只是泛泛地定出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是多少多少,或国民总产值是多少多少,而要有一些尽可能具体化的经济计划。比如说,如果根据准备在五年内在全国绝大多数家庭普及电话,那么就应该制订出一个如何在五年内普及电话的具体的计划方案来;,其中包括:需要建立多少个交换站,需要生产出多少部电话机和交换台,在现有的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水平上,需要安排多少人就业,需要多少投资,可带来多少产值等等。同样地,国家还可以制订出具体的住房建设计划方案来,目标是在五年内或若 干年内消除中国家庭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二或三平方米的拥挤现象,并把全国人均住房面积的最低标准提高到若干平方米等等。为此所制订的发展计划应该很容易计算出:在计划所规定的年限内,完成此计划所订的目标需要安排多少人到建筑业去工作;多少人到建材部门去工作;每年要达到计划中的哪一阶段,等等。最后,最重要的还有:对于所有这些计划,国家计划部门还应该计算出,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否买得起这些计划完成之后所带来的产品。一般来讲,由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与社会产品的平均成本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因此 ,如果抛弃那种有机会就狠命捞一把的思想下所订出的高昂价格,禁止从炒买炒卖活动这谋取巨额利润的投机活动,那么有工作收入的人们是不会买不起这些产品的。对于象房屋这样的大型商品,国家还应安排相应的贷款项目帮助社会成员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总之,社会经济的增长计划可以由若干个这样的具体发展计划所组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正是从这些计划的实施中发生和带动出来的,而不只是从那种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企业主式的作法中吸出来的。 乙: 如果你说的是中国的一些建设需要这样或那样的规划和计划,那我也赞成。但是,这种具体的建设计划能和计划经济混为一谈吗? 甲: 我不知道离开了这些具体的计划,计划经济还剩下什么。难道这样那种一心算计着每年实现了多少积累,每年发了多少财的企业主式的计划才算是计划经济吗? 当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并不需要把一针一线的生产都计划到。实际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这么作过。我刚才已经讲过,计划经济是由两个层次上的计划所组成的:一是从维持社会经济运动平衡的计划为出发点所制订的计划;它是通过国家对决定着社会经济运动的一些总量参数进行调节来实现的。这一层次的经济计划是要保障社会经济的运转在合适的条件中周而复始地自动运行。 第二个层次计划是的社会经济的增长计划。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调整一些决定这社会经济运动的总量参数来引导社会生产部门去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家直接制订和推行一些诸如我刚才所讲的具体的发展计划来实现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每一个经济增长计划完成以后,如果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的均衡条件,社会经济将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如果经济增长计划是一个接一个的,那么经济的增长也将是连续型的。当然,这 并不排除社会经济中的自发增长部分,如果社会生产部门中的一定部分有着扩大生产的自主权的话。但是,撇开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增长部分不谈,这些自发性的增长部分归根结底也是在国家的经济计划的实施中所创造的增长型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才能发生,或者更是由国家所推行的具体的增长计划所直接带动的。 计划经济还可以突破自由经济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从而把那种建了拆,拆了建的浪费减至到最低。具体地来讲,计划经济的这种前瞻性就是要使每一个城市和整个国家对自己几十年后将建设成一付什么样子要有一个尽可能清楚的计划;对于每一年或若干年将达到哪一建设阶段也要有更清楚的规划。然而,在计划的前瞻性方面中国一直做的很差,使得许多建设完成之后没几年就变的落伍,甚至成为新的建设的累赘而不得不拆除。从这点上来讲,中国经济的计划性实在不是太多了,而是 太少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也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如果中国人仍然以那种生产至上的企业式的经济思维方式来思维,那么这种错误将会屡犯不止。一九八八年,上海新火车站建成以后,竟受到一些舆论的批评,说是盖得太好了,超前了。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也被一些舆论批评为早到的文明等等。这类例子在中国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在被中国人视为非生产的建设方面更是如此。比如,中国的民用住宅建设的规格标准一直都被限制得过低,而许多住宅都是准备使用到下一世纪去的,不超前设计建设难道非要落后才行吗?当然,另一方面,如果把临时性的设施当作永久性的设施来建造也是缺乏前瞻性的表现。总之,只有富有前瞻性的计划才能把各种短视行为所造成的浪费降至最低。 计划经济的前瞻性还要求生产部门尽可能使用最新技术和推出最新产品。然而,中国在这一方面所作的也很不够。例如,中国早就可以自行制造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了,只是由于舍不得关闭已有的蒸汽机车制造厂,结果使中国的铁路线上到处跑着效率低,耗能高,污染大的蒸汽火车头,反而使新技术的推广和应有受到限制。现在,一旦决定推广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停驶的蒸汽火车头多得没处摆。这实在是由于当初缺乏一个前瞻性的计划所造成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一哄而上的黑白电视机的生产线,重复引进的被淘汰的非自动洗衣 机生产线等等。计划经济本来可以帮助中国跳过这些过时产品的生产,然而,由于人们盲目地被市场力量所牵引,使得这些过时产品还能在中国大行其道。只要这些产品还能给厂家带来利润,那么这种事就会在中国不断地重演。特别是近年来一哄而上的城镇企业,其中许多使用的都是被淘汰下来的效率低,污染大,耗能高的陈旧设备,只是凭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些陈旧设备仍然能够加入到生存斗争中来。在中国,这些重复建设,浪费,污染等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缺乏通盘计划考虑的结果。这些问题也只有靠加强经济建设 的计划性来解决。中国在这一方面一直作得还很不够,为什么现在还要主张干脆放弃一切计划,而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那只看不见的手去支配呢? 乙: 那么,你怎样看待近年来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设想呢? 甲: 这实际上也是西方一些国家自三十年代以来所实行的国家干预政策的一个内容。这些西方国家正是以此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的。中国这个提法还主要是在形式上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中的某些作法相似,至于其思想内涵如何,目前还不大清楚。如果中国经济的指导者们还没有摆脱企业经济的思想原理的束缚,那么,国家引导市场就很容易变成主要是为着防止需求膨胀(薛暮桥语)6。而企业在这样的引导下也只能调整,限产以致关闭。 乙: 如果中国的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法具有了同那些西方国家所实行的国家干预政策一样的思想内容,那么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 甲; 如果中国政府放弃了那套企业主式的经济思想原理来指导社会经济,以逐步扩大社会需求的方式来引导市场,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国家仅仅引导市场也并非是最佳方法。西方国家自三十年代以来所实行的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干预政策,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不能更直接地干预私有企业的活动,而只有靠市场来引导它们。然而,企业对市场上需求的上升却可以有两种反应方式(当然也有两种的混合式),一是扩大生产,二是趁机抬高物价。一般来讲,第一种方式是社会所期望的。在经济萧条期间,许多企业由于产品过剩,政府通过扩大市场上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企业生产恢复运转的作用也是明显的。但是,只要有可能,企业更倾向于以第二种方式即以抬高物价的方式对市场上需求的上升作出反应。这对企业来讲,既省事,又保险,又同样可以捞到钱,何乐不为呢?但是,这地二种反应方式归根到底是不能给社会经济带来真正的增长的,而只能使社会经济在物价的上涨中停滞不前。这也是西方国家自七十年代以来出现滞胀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西方国家的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私营企业的生产活动,这使得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越来越感到单靠国家引导市场已力有不逮。既然中国仍以国营企业为主,那么,国家为什么不能在调节市场的同时,也安排生产来配合市场上的需求的变化呢?这无疑可以避免自由经济中企业以抬高物价的方式来应付需求的增长的短期性行为,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自由经济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增长。这些条件如: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连续的大规模的移民涌入的开发时期;金本位制时的大规模的淘金热等等。离开了这些条件,在自由状态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必然由于本身的不平衡性矛盾而走向萎缩,更谈不上发展了。 乙: 但是,计划经济能使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发挥吗?没有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发挥,社会经济的增长是可能的吗? 甲: 某些主张自由经济的人常把自由经济同人的自由混为一谈。同这种论调进行争论将使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离开经济学的范围太远。但是,无论如何,计划经济并不排斥人们对职业的选择自由,怎么能谈得上会阻碍人的才能的发挥呢? 当然,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将消除统治着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将消除囤货居奇,炒买炒卖,买空卖空等等商业投机活动;也会使人类制造假酒,假药,假蜂蜜,假羊毛,冻鸡肚子里灌水等等之类才能无从发挥。但是,如果硬说这样一来,社会经济的增长将会受到阻碍,那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同意的。这最多只是使某类人的经济增长受到阻碍而已。 自由经济使得社会经济运动成为主宰人的异己的力量,使得绝大多数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毕生穷于应付;这不能不使许多人的才能和兴趣自由发挥受到生存法则的限制。理性的计划经济将把人们从盲目运动着的异己的社会经济力量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使得社会经济运动驯服地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服务。这无疑是人类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的巨大飞跃,从而使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有了最重要的物质前提。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的计划经济将是社会经济运动不再被那种以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率来实现最大利润的经济思想所支配,从而不但使社会经济运动由于失衡而周期性地走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再发生,而且也使得劳动时间的缩短成为自觉的历史进程;这不但给劳动生产率的抬高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而且也使人们从越来越多的闲暇中自由成长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体育明星等等人物来。总之,建立在真正科学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象征着人们对以往无法驾驭的经济力量的征服,它给社会和人类的发 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低估的。 文献索引 : 1 米.佛里德曼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见争鸣,一九八九年一月号,第42-45页2 米.佛里德曼等: 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中文版,第73页. 3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第64页. 4 5 WIHELM ROPKE:自由社会的经济学,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第132页.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VI 袁大成 乙: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没有触动中国经济体制中所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所有制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近几年来已受到广泛的注意,不少人都已经认识到:公有制是不行的,只有私有制才能振兴中国经济。 甲:这种观点实质上也是那个从一开始就主导了中国的经济改革的,以打破大锅饭,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所谓微观经济改革思路的最激进发展。现在,这种观点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日益流行,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在寻找造成中国社会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富裕国家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的根源时,很容易看到:中国以及东方原来的那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西方国家在经济制度上的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它们的所有制形式。因此,人们很容易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西方这些国家之所以比东方国家富裕,是因为它们有私有制。其实,如果人们仔细地回顾一下西方富裕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就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有了一个明显的不同,即这些国家的经济在三十年代之后摆脱了以往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纠缠,从而这些国家的经济才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富裕社会。然而,所有制在这一变化前后却是一个大体上未变的因子;人们怎能用这一未变的因子来解释一个变化了的结果呢? 乙:那么,在你看来,西方一些国家之所以能进入富裕社会,其原因并不在于所有制如何了。 甲:我们在先前的对话中已经讨论过: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尽可能高的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来实现最大利润的过程中,怎样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失衡,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不可避免地陷入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之中。正是在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特别是在三十年代的世界性大萧条的打击之下,西方一些国家才开始清醒过来,从而抛弃了以往放任和鼓励私有企业以尽可能高的剥削率来追求资本积累的传统的经济思想,并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均衡;从此才使社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由于一味追求更大的剥削率而在整体上陷入经济衰退的尴尬境地,从而才使这些国家有了今天的经济富裕。 相反,东方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仍然以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那一套传统的思想和原理来指导社会经济,结果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工厂。刚开始时,由于这些国家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不均衡性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随着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很快陷入了和西方国家原先一样的境地。只是多亏了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性调整的经常使用,才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运动的失衡现象掩盖起来,但却掩盖不了由此造成的普遍贫穷。 可见,就象人们当初曾对私有制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一样,现在,人们又对公有制发生了普遍的怀疑,其实都错过了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更深刻的东西。那就是,在人类的历史中,比起有形的体制来,无形的思想和精神往往起着更本质性的作用。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本身不平衡性矛盾给社会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在大体上仍然保持了其经济体制的形式的同时,却变革了指导其社会经济运动的思想和原理;然而,与此正相反的是,东方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变了过去的经济体制的形式方面的同时,却全盘地继承了原先的指导资本主义企业式的微观经济运动的思想或原理,结果弄出了一个由国家来执行资本家的职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来。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内在矛盾在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被推到了顶点。所以,中国在进行今天的经济改革时,仅仅谈论体制的改革是不够的,必须更要注意机制的改革,就是说要变革那套指导中国经济运动的原理和思想。 乙:那么,这是否说明,私有制至少和你所讲的经济思想的改革并不矛盾呢? 甲;当然不是这样。就象专制主义本是君主制度的精神一样,那种造成了中国的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原理,不但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而且也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精神。因此,如果以为私人资本家可以更慷慨地对待工人,那只是一种注定要落空了的奢想。实际上,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中私人资本主义的成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受雇于私人企业的工人们的遭遇如何,许多刊物已有不少披露;仅就工资水平这一项来讲,据统计,受雇于中国私营部门的工人们的平均工资水平,要比中国国营部门的工人们的工资水平低近三分之一。尽管这些国营部门的工人们在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的心目中,不过是使中国的企业具有世界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而已。然而,中国的私营部门在追求这种优势时,也并没有让中国的国营部门专美! 即使在工人们受最低工资法保护的澳洲这样的国家里,私人资本家在追求资本积累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也常常使澳洲社会惊讶不已。据报道:在澳洲北领地的一家由香港资本家投资所建的制衣厂,所雇的工人们全是从中国大陆招来的具有世界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工人们常常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小时,然而,每周工资扣除了食宿以外,仅得六澳元,这不过是澳洲普通工人半小时的工资;所谓的住不过是每八个人被塞在一间屋子而已。这种情况在澳洲的报刊上披露以后,引起了澳洲社会的广泛注意。然而,当这家血汗工厂由于这种中国式的追求积累的热情而面临被澳洲政府关闭的危险时,这家工厂的中国工人们联名写信给当地报纸,恳求澳洲公众不要同情她们。想一想工厂关闭后这些工人们将被送回中国而沦为毫无保障的失业者们的境遇,她们情愿继续接受这家血汗工厂的宰割,那也实在难怪她们自己了。 从中国大陆来到澳洲的留学生们却大都对澳洲社会对此类事的大惊小怪不以为然。因为,在今天的中国人的流行观念中,这种残酷剥削所带来的资本积累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而澳洲政府对此种事的干涉简直就是社会主义的暴政。其实,从中国大陆来澳的中国学生中办起各种公司和工厂的也有不少;当他们对一些走投无路的中国同胞情有独钟时,大都是因为雇佣了这些同胞可以使他们的财富积累的更快而已。例如,中国大陆的工厂利用学徒工制度来减少工资成本的这一作法也被一些中国移民们搬到澳洲来:有些中国人所办的工厂要求那些来厂求职的中国同胞在进厂后的头几周里,不但没有工资,反而要倒交培训费。然而,对于那些渴望得到一份维持活命的饭碗的中国留学生来讲,岂有不听之理。 我讲这些,并非要责备资本家的贪婪;相反,我认为,要叫资本家们不贪婪实在是一种过分的苛求。因为 我明白 对于每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单元来讲,贪婪正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条件。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机制的一个悖论就是:这种贪婪在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单元的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却又破坏着所有资本主义经济单元的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从而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总之,以为私人资本主义代替了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的经济就会得到拯救实在是一种可怜的幻想;这样的改革实质上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乙: 如果中国实行了私有制以后,同时也实行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政策,那么,中国会不会取得和这些国家一样的经济成就呢? 甲: 按道理来讲,既然西方一些国家能作到,中国当然也能作到。但从实际上来看,这却是很难很难的。 乙 : 为什么呢? 甲: 因为:第一,中国没有一个象法国的社会党,瑞典的社会民主党或英国的工党等那样的政治领导力量。号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满脑子装满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原理,早已堕落为资本家们的走卒了。这只要看看中国共产党在镇压中国工人们罢工时的穷凶极恶劲就可知道了。 第二,中国也没有象美国工会,澳洲工会那样的社会力量。这一点连去中国投资的外国资本家们也很清楚:中国是世界上最少有罢工的国家之一;中国工人们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模范工人。 第三,中国实行私有制以后,中国的政坛将被财势者们所把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中国的政坛将很难出现象福兰克林罗斯福那样的敢于得罪财势者们的政治家,相反,恐怕更多的只是讨好财势者们的附庸政客而已。 第四,更重要的是,中国缺少新思想来代替以往的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中国的知识界中的一些所谓的异议分子,他们在中国经济改革问题上,同中国政府争论不休的,只是谁的方法能更有效率地敲骨吸髓而已。! 乙: 的确,现在许多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和改革派知识分子们主张私有制,这是因为他们都相信科奈的软硬预算约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私有制下,企业的预算约束是硬性的;而在公有制下,约束的约束力有限,所以是软约束;就是说,化别人的钱和化自己的钱不一样。所以,在公有制企业中,干部们公款请客吃饭之风越来越盛,工人们争工资,闹奖金,造成了人人挖公有制的墙角的局面。因此导致了公有制经济的失败。只有在私有制下,一切软约束都变成硬约束,这样才能带来非常有效率的经营。这个理论正是主张产权私有化的人们的主要论据之一。 甲: 在我看来,至少对于中国的情况来讲,套用这种想象出来的软硬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中国政府对其国营企业的约束约束的强硬恐怕是举世无双的。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刚到一家工厂工作时,每月只有十六元的学徒工工资。我因这点钱无法生活,罢工要求抬高工资。该厂一位管理干部惊讶地说:这样的要求怎能向我们提?你应该向李先念提去。(注:据说李当时是主管经济的付总理)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改革以前,中国的国营企业在各方面的预算都被卡得死死的。在当时的中国,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五定:1,即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的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助关系。企业也必须实行五保2,即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并且力求降低成本;保证完成上交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即使在现在,中国政府对国营企业的硬约束也没有软化多少,特别是在维护使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洋洋得意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方面,中国政府更是强硬到可以动用军队来镇压工人们的罢工的地步。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竟然还有人把中国经济的失败归咎为对工人们争工资的约束太软,以致于工人们沾了公有制太多的光;这实在是背离事实太远! 至于近年来,中国大陆上的企业干部请客吃饭之风盛行一事,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法纪松懈所致。在今天许多西方国家中的国营企业中就没有象中国大陆的公款请客吃饭之风,为什么?因为在那里谁也不能象花自己的钱那样去花别人的钱。 乙: 但是,这几年来,中国大陆的国营企业的亏损现象日益严重。而且,这种现象也并非中国所独有,八十年代初,英国和日本等国之所以把国营铁路转为私营,也是因为国营的效率难以令人满意。这是否说明了私营企业还是要比国营企业更有效率呢? 甲: 我一直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中国的国营企业亏损的基本原因,存在于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之中。据我观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原理的指导下,由于一味地追求更高的剥削效率,结果导致了中国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从而使原有的生产力都已显得过剩,现在,又加入大批各种各样的乡镇企业来,当然更显得僧多粥少。这种社会经济整体上的失衡必然要造成许多企业的亏损以致倒闭。实际上,这种事在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也照样发生,并非仅是国营企业才发生亏损。 当然,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经营手法上要比国营企业灵活一些。举例来讲,某市某个公共工程,许多建筑公司都想抢到手;私营公司由于可以行贿送红包,结果捷足先登。而技术装备要强得多的国营建筑公司却由于财政管得严,无法这么干,所以只好停工。这种由于抢不到活干而停工的事一多,任何企业都受不了。至于这项工程完工后的质量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很清楚,这种事情在当前的中国非常普遍。这样的灵活性大概也算是私有制的优越性之一吧。 另外,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凡在五,六十年代中入厂工作的工人们现在大都已退休。按照中国大陆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工人们都是靠原来工作过的工厂放发退休金来维生。而新近产生的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却没有这个包袱,其效率当然可以高些。但是,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叫国营企业也抛掉这个包袱,那就未免太残忍了。要知道,在中国大陆物价飞涨的形势下,国营企业的工人们越来越靠工资以外的奖金来生活,而那些没有一分钱的奖金,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维生的退休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 总之,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不能动辄就想到所有制的头上去。即使经营不善也未必和所有制有关,公私营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所有制是国营企业亏损的原因,那么,所有的国营企业都应该亏损才是,为什么还有更多的国营企业在赢利呢? 至于英国和日本的国营铁路私有化的事例,我在中国时也有人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来和我辩论。对于这样的具体事例需要具体的分析才成,所以我当时不能凭想象去回答这一问题。来到澳洲以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获得一些启示。因为在澳洲的各大城市,公共汽车大都是国营的,同时也有一些汽车线路是私营的。然而,二者在服务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国营汽车开得早,收得晚,票价低,并对学生和失业及退休人员实行半价优待;在节假日,尽管乘客很少,国营汽车仍坚持运行,司机们还要领取双倍工资。私营公共汽车则不同了。这些车开得晚,收得早,以避开乘客稀少的低峰时间,票价比国营汽车高,也无半价优待,乘客稀少的节假日停开。这样比较起来,私营汽车的利润率可能要比国营的要高些了。澳洲的铁路也是国营的,其服务方式和国营公共汽车一样。可以想象,如果把澳洲的铁路也私营化,那么,其服务方式肯定会变得和私营公共汽车一样。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这样作也是未可厚非的。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的话,人们在乘车上花得钱多了,在其它方面可花的钱必然要少了,有多少改善可谈呢? 其实,只要有市场需求,许多国营企业就劳动生产率来讲,表现得并不逊色。例如,中国大陆的首都钢铁公司,一九八八年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新增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比法国的萨西洛尔钢铁公司高24%,比曼内斯曼钢铁公司高318%,比联邦德国的克洛洛克钢铁公司高38%,比英国钢铁公司高108倍,比美国的克虏勃钢铁公司高9%,而仅次于日本几家制铁公司。3世界银行考察团考察了中国的一些企业后指出:参观了一个棉纺厂,看来即使用世界水平来评价,效率也算得上是很高的。中国自建的部分工厂,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工厂,看来很令人赞赏,能够赶上时代。4 可见,单从生产效率上来讲,国营企业照样也能搞得很好。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双方主要交战国都把主要经济部门如铁路,矿山,造船,原材料生产等等重要部门为国家接管。从而使这些部门的生产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保证了战时的生活和战争需要。虽然这是战争期间所采用的临时措施,但它至少表明了那种硬说国营就是慢,差,费的论点是不真实的。否则,这些国家为什么竟要在生命攸关的关头,采取如此自杀的手段呢? 乙: 可是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而这些地区的私有化程度和自由经济的程度都比较高。难道这还没有证明私有的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确更有效率吗? 甲: 中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首先,这种繁荣是以过去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把中国的贫穷弄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参照而言的。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说明这个问题:我在工厂时的一个工友,他在工厂工作时,每个工班都要染几百米的毛织品,一天的工资只有一元多人民币而已。改革以后,他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到街头摆摊修自行车,一年收入可达2,000-3,000元。显而易见,从劳动生产率上来看,他在工厂工作时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在街头摆摊修自行车的劳动生产率高几百倍了。但是,在拼命追求积累率的资本主义经济的那一套思想原理的统治下,他和其它无数工人们一样,做为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眼中的廉价劳动力,只能领取一点糊口的工资。这个例子虽然发生在内地,但它所含有的意味却是深长的。 实际上,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就象这个例子中的工人辞职去摆摊修自行车后使其经济状况大有改善一样,是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摆脱了以往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效率的剥削的硬约束所带来的,而不是相反。 其实,长期以来,中国在一种生产至上的观念的指引下,使得中国经济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之后,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基础工业方面积累起了强大的生产力;据统计,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八O年的二十八年之间,中国的全社会固定产值增加了二十一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增加了二十六倍;然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二十八年之间只提高了一倍。这样大的反差当然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积蓄了极大的势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在生产水平同生活水平之间的沟通上作出稍许的改善,中国社会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反过来也有助于被市场狭小所束缚的生产力得以释放,从而使中国经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中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还靠着外向经济。我们在先前的对话中已经分析过:由于中国经济过去一味以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劲头来追求高效率的方式,怎样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失衡,使得中国经济由于国内市场狭小所限而无法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突破了中国长期维持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从而使中国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得以缓解,使得原先被压抑的生产力得以表达。从这一点上来讲,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中国人的启示应该是:一个有购买力的市场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但是,这个市场并不一定非是海外市场不可;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讲,完全能够以国内市场为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次对话再作讨论。 中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如各种优惠政策,海内外的大量投资等等,我们就不一一细谈了。总之,这些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繁荣的因素很多,不能只想象成是私有制的硬约束如何有效率而带来的。在我看来,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反而是和其突破了以往中国经济一味追求积累率的约束,使经济的失衡得以缓解有关。 乙: 既然沿海地区的私人资本主义可以突破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资本主义追求剥削效率的约束而繁荣,那么,这难道不正好说明了私有制的确可以使人民富裕起来吗? 甲: 的确,同那种中国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的普遍贫穷比起来,私人资本主义至少可以使一部分人富起来。但是,私有化能否使中国走向普遍的富裕,那就值得分析了。不要忘记:造成中国社会普遍贫穷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其所有制形式,而在于那一套长期支配着中国经济的一味追求剥削效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原理。这一套思想原理正是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从私人资本家那继承下来的;私有化显然是无法把这套思想破除的,它最多只能以一群贪婪的资本家代替一个贪婪的政府而已。 谈到私有化,就不能不谈如何私有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可以把关于国有企业向外国人拍卖;也有人提议可以让官倒先富起来购买,等等。我曾就如何私有化的问题请教过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一个头头。他说,可以通过股份制把中国的国有企业转变成私有企业。我问:象首钢,宝钢等等这么大的企业,大概需要上百万人来购买其股份才行;这上百万人将分散在世界各地,你怎么能让这么多的股东们去实现你所谓的高效率的管理呢?他说:通过股票市场,二十年后股票就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中,那时就可以发挥所有制的高效率的管理了。我继续问:且不说在这二十年的期间应该怎么办,也不说二十年后股票是否一定会集中到一个人手中;假定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为什么这个人就一定能够使首钢等的生产更有效率呢?他回答:那时这个人就可以把多余的工人们开除出去了!我问:那么,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们有无失业金呢?我听到的回答是恶狠狠的:没有!让他们去饿死!原来如此!原来这样中国就可以得救了!其实,这还用等私人资本家们来这么干,中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开始这么干了。也许这可以使中国的苦力们在饿死的威胁下更拼命地干活,也许这可以使中国经济在多余的人们饿死后更有效率,也许这可以使资本家们和中国政府捞到更大的利润;但是,如果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得救之道,那么,最好的救国之道就是奴隶制了。因为,在奴隶制下,其硬约束会更硬,更有效率!可见,那些不断地向中国老百姓们鼓吹,说什么只要有了私有制,中国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论调,纯粹是在愚弄老百姓而已! 顺便说一下,股份公司的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界被看成是私有权的虚化,是私有权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无足轻重的证明。的确,在今天的西方国家中,绝大多数大公司都是股份公司;而在大多数股份公司中,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管理者,都不是所有者。 支持私有制的最大论据,不过是认为私有制的硬约束可以使经济更有效率。假定这是真的,那也不能认为私有化后,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可以因此迎刃而解。我们在《对话III》中已经分析过:自从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时代以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追求产出超过投入的效率运动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的失衡。我们在《对话III》中还指出了:改革以前,中国经济所包含的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原理的支配下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均衡,这不但直接造成了中国人民的贫穷,而且也破坏了生产运转所赖以维持的市场。现在,人们又提出了以私有制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率,那么,这不过说明了:这种主张只会把原来的错误继续继承下来而已。 乙: 不过,现在许多中国人之所以主张私有制,除了为了提高经济效率以外,还为了在中国实现一个有贫富差别的社会。据说,这样才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向上,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公有制的基础上的人人平等必然会造成人人懒惰,结果使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陷入停顿。另外,当饼还不够大时,如果实行公有制就只能带来普遍的贫穷,那还不如实行私有制至少可以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样总比大家都贫穷要好吧。而且,这还可以防止社会财富过于分散,从而加快了资本积累。 甲: 这种观点近年来在中国人中的确很流行。我碰到过许多这样的中国人,当我向他们提到在中国的许多血汗工厂中,工人们包括童工们受到怎样的剥削时,他们总是不屑一听,还硬要说这是资本积累所必须的。然而,他们却对中国的官倒和贪官污吏们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认为官倒们可以把中国的公有制变成私有制,并帮助中国补上原始积累这一课,最后在中国创造出一个不平等的理想社会等等。毫无疑问,私有制的确可以扩大社会贫富差别,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向富裕阶级倾斜。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某些相应的社会措施来干预平衡,那么,这个过程的逻辑结果必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然,在今天的许多中国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他们自信自己可以爬上去,而把别人踩在脚下。如果这也叫作社会进步,并把中国的改革推向这个方向,那么,我只能为中国人感到悲哀;它只能把中国从一种黑暗引向另一种黑暗! 象当前中国一些人把不平等当作理想来追求的人在当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并不多见。如果要说这是因为饼太小了,只能先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并说这总比普遍贫穷要好,而且还可以使资本积累起来云云,那么,象菲律宾的马科斯家族,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家族,海地的杜马利埃家族,尼加拉瓜的索莫查家族等等以及中国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们都成了消除普遍贫穷的民族英雄了!这就是说:既然菲律宾的贫民们每人一双鞋只能是普遍贫穷,那倒不如让马科斯夫人先有几千双鞋倒可以防止普遍的贫穷! 其实,资本积累的真正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不在于所有制;就是说,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要社会生产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都将把分散的财富集中起来增加资本的积累。然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致命点;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相反的过程来平衡,那么,资本积累过程最后必然导致由于财富过多地集中而使社会生产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况之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将在以后的对话中重新提起时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至于说什么只有在一个贫富有别的社会中,才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从而才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那也是过于言过其实。实际上,如此美妙的不平等的理想社会,在中国并非什么新鲜事。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经常处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贫富差别悬殊的状态之中,然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却一直停滞不前。类似的情况在现今世界的许多国家也有,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正如试图让工人们去失业挨饿来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和发展中国经济,使得所谓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变得不清楚一样,试图以建立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来推动社会进步,那么,所谓的社会进步的究竟是什么也是另人怀疑的。如果这指的是社会财富的增加,国民总产值的增长,那么,这些方法是否能达到这一点也是值得分析的。 实际上,一个社会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建立起激励制度,比如,实行专利制度,颁发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奖金等等。并非只有靠建立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贫富悬殊的阶梯社会,才能使人们奋发向上爬。其实,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是思想而不是财富;在人类历史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们,大都不是为了钱财而作出他们的贡献的。 另外,公有制只是给人们一种平等的权利,一种起点上的平等,而不是一定要人们的收入都化一式的平等。相反,我认为那些从事危险,艰辛,繁重的工作的矿井工人,钢铁工人,钻井工人们等等,理应得到更高的工资报酬。如果这万一超过了那些在办公室中靠喝茶,看报,发发对公平的牢骚来打发日子的人物们的收入的话,那么,请他们也不必对这种倒挂过于愤怒不已。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放下茶杯下矿井去。公有制不应该防碍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 最重要的是,不能以为公有制就一定意味着普遍贫穷。我已经说过:中国的贫穷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原理的影响下,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率,而硬要维持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所造成的。如果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指导思想,那么,公有制将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普遍富裕。并且,由于这个过程摆脱了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机制所导致的财富集中而使市场萧条的限制,所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快,更健康,更协调,更完满。 乙:既然公有制这么好,看来你是不同意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私有制这一观点了? 甲:这是因为我认为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所有制;所以,把所有制改来改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不过,我也并不主张中国只要清一色的公有制,尽管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讲,清一色的公有制照样是可行的。但我还是认为,有些领域,如大众传播业,技术开发业,农业,饮食服务业等等,都可以向私营者开放。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来促进和保障社会的普遍富裕,则应该是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面。公有制也一样。就拿屡遭人垢病的中国的公费医疗制度来讲,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引起了一些人爱去医院看病的所谓的浪费等等,但这总比没有钱的人得不到医治,只能病死在家里要好吧。实际上,中国的公费医疗制度在我看来还差得很远,它的覆盖面积只占中国人口的10%而已。然而,中国政府还老觉得中国的老百姓沾光太多而心疼不已。改革以来,有许多舆论主张把医院也办成赢利的部门,而流血的伤员不交钱就得不到医治的事也不断发生。难道这就是中国人所赞赏的务实精神?难道这样中国的产值就可以翻两番? 乙: 但是,公有制会不会造成过于平等而伤害了人的自由?听说私有制是人的自由的保障。追求比别人更加富裕也是人的天赋权利啊! 甲: 不要把平等和自由对立起来。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 从人类的历史上来看,对自由的最大伤害,正是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今天的民主国家里的人民之所以可以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是因为革命破除了维护着旧的等级制度的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才取得的。这种自由的保障是民主,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不是私有制。相反,私有制却是可以导致人身依附关系的最后社会残余。正象私有制在历史上不曾保障过美国黑奴的平等和自由一样,在现代民主的发展过程中,私有主们都曾激烈地反对过把民主和自由扩大到社会劳工阶层。私有制并非自由的保障。 当然,就象奴隶制和旧的等级制被废除以后,社会上的某些阶级的某些自由也会丧失那样,废除私有制也会使社会中的某些阶级的某些自由跟着失去。如果这样一来,一些人当不成大资本家或大地主就无法活下去,那么,这些人可以使用他们的移居自由,移居到可以让他们做大地主或大资本家的国家去,使他们继续以私有制的硬约束权力来尽情享受气使意指的快乐。 中国应该实行何种经济制度,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全体中国人民投票来表决。中国应该实行民主政治,这一点无疑是要先肯定的。 乙: 然而,公有制会不会造成垄断,从而使消费者不得不迁就垄断所维持的高昂价格呢? 甲: 那倒不一定。实际上,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中国的国有企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都竞争的很厉害;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在国外市场上是竞相削价,在国内市场上却常常是竞相涨价而已。 至于垄断会不会造成高昂的价格,那就要看是由谁来垄断了;如果是由国家来垄断,那又要看指导这个国家的经济思想原理是什么了。如果要象中国人在国内市场那样,一心只想着以高价来捞取最大的利润,那么,国家垄断的价格当然常常会高的惊人了。但是,在别的一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其电讯部门,公共交通部门,电力供应等等也是由国家垄断的,然而,其电话费和电费等等却一直很低廉。还有牛奶,食糖等基本食品,在澳洲也是一直靠国家对价格的垄断才维持着低价。实际上,特别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由国家来对价格实行管制是制止物价飞涨的唯一有效方法。这样可以促进生产部门以更高的产出来跟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需求的增长。然而,中国政府近年来所作的正好相反,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私营部门,都是趁机以大幅度地涨价来竞相捞取更大的利润,结果在国内造成物价飞涨,最后导致市场疲软的局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前的对话中已经讨论过了。 其实,在自由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各种炒买炒卖,买空卖空的商业投机活动,也大大地增加了流通费用,造成了物价的腾飞。比如在香港,地产商们的巨额利润使房价高得惊人,反而是香港政府所建的公屋才为一般工薪阶层提供了买得起的低价房屋。如果香港政府不对公屋的销售对象实行垄断性规定,而允许各种炒家们也进入香港公屋领域活动,恐怕这些公屋的价格将会直线上升,从而使打工阶层们依旧住在棚屋里望楼兴叹。 如果国家能够从保护消费者和促进健康竞争的角度出发,完全可以通过各种管理条例和制度促进公有制企业之间在国内市场上竞争。比如国家可以根据某项产品的平均成本水平订出该产品的最高限价,使国内各厂家的同类产品可以在这一最高限价下自由浮动竞争;等等。总之,关键是国家经济的指导者们要破除以往那种资本主义企业主式的思想原理的束缚,这样就不会一方面拼命压低工资,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提高物价了。 乙: 公有制会不会造成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呢?近年来,最高大陆上政府官员的贪污受贿成风似乎就肯定了这一点。 甲: 实际上,近年来,最高大陆上的政府官员们的贪污受贿成风,正是和中国大陆上的私有化的过程分不开的。私有制加剧了人们对财富的贪求,使行贿者和受贿者双方都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相比起来,公有制倒是可以限制政府官员们的贪污受贿的欲望,因为在公有制下,至少钱财的许多用场消失了。 乙: 但是,公有制会不会造成政府的专制独裁呢?人们担心,在公有制国家里,由于国家掌握了生产资料,那么,工人们怕失业就不敢罢工,知识分子们怕失业就不敢批评政府,从而容易是国家变成独裁的压迫性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耶克教授同凯恩斯争论的一个主题,就是海耶克教授认为,国家管理经济将导致一个独裁政府。这虽然没有在海耶克所担心的英国出现,然而,所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不是被专制独裁的政府所统治。这算不算公有制的一个致命弱点呢? 甲: 如果担心国家管理了经济就会变成独裁的压迫性力量,那么,国家就更不应该管理警察和军队了。显而易见,警察和军队更是赤裸裸的压迫性力量,国家掌握了它们无疑更具有危险性。然而,以这种借口来反对公有制的人却从来没有反对过国家掌管警察和军队。事实上,无论是在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条件下,国家都有可能变成独裁的压迫性力量。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另人发指的专制独裁的政权也照样出现在私有制的国家中。真正能够防止国家变成独裁的压迫性力量的是民主,而不是私有制。既然民主可以防止掌握警察和军队的国家变成独裁的压迫性力量,那么,为什么民主不同样可以防止管理经济的国家变成独裁专制政府呢? 要说人们是否敢于罢工反抗政府,那也要靠以民主精神制订出来的法律和人们自己的勇气来保障了。在实际上,在西方民主国家里,国营企业的工人们罢工反对政府及在大选时投反对党的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相反,在许多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制国家,私有制并帮不了多大的忙。记得我刚到澳洲时,一位马来西亚的华人学生向我讲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如何受到政府的歧视和压制等等情况。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罢工?他说:我们向谁罢工啊?我们的工厂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怎能向自己罢工呢? 同样地,知识分子们敢不敢批评政府,那也不在于有什么样的所有制,而在于有无民主政治。如果仅是因为公有制,知识分子们就不敢批评政府,那么,在私有制时,他们又只敢批评谁呢? 乙: 讲到民主,私有制正是民主的经济基础啊!中国之所以没有民主,关键就在于没有一个中产阶级。没有私有制就没有中产阶级。因此,没有一个私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的。 甲: 这种看法尽管很流行,却充满了无知与偏见。事实上,从来没有人在逻辑上证明过私有制和民主的必然联系。看一下历史,就可知道,现代代议制民主政体从出现到现在,只有2-3百年的时间,而在更长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里,正是私有制和专制政体存在于一起。即使在现在,世界上仍有许多专制国家同时也是私有制国家。比如,海地自一八O四年建国以来,一直是一个私有制的社会。但是,私有制在海地除了给杜马利埃之流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外,并没有给海地人民带来富裕,更没有带来民主和自由,却带来了世界上最残酷的压迫和贫穷。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在当今世界上举出好几十个来。对于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讲,都不会人云亦云地把民主和私有制硬扯在一起。 至于把民主看成中产阶级的专利,那也实在是对民主的误解。实际上,无论哪个阶级变成执政的阶级,或者更确切地说,无论执政者来自哪个阶级,都难免倾向于大权独揽和建立独裁统治。这本是由权力存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一种自然趋势。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各阶层防止执政者变成独裁者的利器,而并非只是某个苦于消化不良的阶级的玩物而已。 顺便说一下,现在一些中国人所谈的中产阶级,其实指的就是资本家阶级。实际上,当这个阶级的利益和暴政不相冲突时,是很难放下自己的生意去反抗暴政的。如果暴政在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那么,这个阶级就毫不犹豫地成为暴政的支持者。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邓小平今年南巡时,讲了一通赞赏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话以后,马上在海内外自命为中产阶级的华人中所引起激烈反响这件事了。海外的一些中文报刊情不自禁地欢呼:邓伯伯仍然是改革的总设计师!中国人竟如此健忘: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总设计师不久前下令坦克碾过了为中国争取民主的学生和工人们的躯体。现在,烈士们的血迹犹存,一手制造了六四大屠杀的刽子手又成了中国人的邓伯伯!原来,只要谁主张私有制和资本主义,那么,杀人就不算杀人! 乙: 但是,有人说,私有制只是民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甲: 这只是在无法否认的大量事实面前信口胡诌出来的遁词。说这话的人从没有进一步论证过:为什么私有制是民主的必要条件,而且只是必要条件?也从没有说明过:民主的充分条件又是什么? 实际上,政治就是政治;经济就是经济。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有可能和专制政体或民主政体存在于一起。如果硬要在民主政体和所有制之间寻找联系的话,那么,在我看来,民主政治倒是和公有制更接近些。因为,公有制把大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公众不得不注视着统治者们 在干什么。 这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里, 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各种形式的民主运动此起彼伏的一个根本原因。相反,中国一旦实行了私有制以后,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们也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资本家;私有制又怎能保证这些资本家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利润而使用国家铁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呢? 至于这些大大小小的资本家们会有多少人能把中国当成家园来建设,那是很令人怀疑的。恐怕他们更多的只是把中国当作一个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力资源的生产基地而已。如果有一天,中国人民又一次无法忍受而奋起革命时,那么,中国的杜马利埃,马科斯们逃走后,所留下的中国将是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人民贫穷的一片疮痍! 总之,今天的中国有一次地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为了不是以往的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地走入歧途的历史重演,为了不使烈士们的血白流,中国人民一定要冷静地,科学地批判和反省过去的历史,找出过去究竟错在哪里,从而擦亮眼睛,在决定中国的命运时,才能够真正找到使中国走向繁荣,昌盛,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2 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见中国工业管理部分条例汇编 第217-219 页。 地质出版社,1980年12月。 3 中国社会科学, 1990年第3期,第10页。 4 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财政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VII 袁大成 乙: 讨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就不能不谈中国的对外开放。几乎从改革一开始,对外开放以及发展外向型经济就成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一九八七年,中国的理论界更提出了走国际大循环的路子的响亮的口号,并具体地提出了以沿海为弓,长江为箭的设想,以促进中国经济朝外向型经济的转变。这一口号和设想立刻得到了中国领导层的赞同。中国政府及其经济学家们相信:凭借着中国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一定能使中国的产品象拳头一样地打入国际市场去,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之,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走国际大循环的路子,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此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好评。 甲: 中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要把中国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主要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第一个因素是近几十年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属目;而这几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外向型的。因此,中国试图也模仿日本和四小龙的经验,提出要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了。第二个原因则深深地隐藏在中国经济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之中。我们在对话III中曾分析过: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企业式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思维方式的统治下,整个国民经济由于一味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高效率,怎样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失衡,使得中国经济因为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而无法取得长足的发展。这种经济失衡必然会驱使着中国经济迟早要象当年的英,法,德,日等国一样去拼命开拓外部市场以实现均衡。实际上,这种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统治而造成的整个社会经济的不均衡 正如我们在对话III中所指出的那样 正是长期以来的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因此,尽管在改革之初,中国也曾提出过学习南斯拉夫,匈亚利等国的经验,然而,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中所存在的任何基本问题,所以并没有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后来,中国又转而学习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搞外向型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我看来,这显然是和中国经济因此突破了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的限制,从而使中国经济的失衡得以缓解有关。的确,中国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的迅速增加是和中国产品作为拳头产品大量地涌入国际市场分不开的。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讲,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并非是更佳选择,尤其对于中国目前这种不惜代价,近乎发狂般的外向热讲,更不可取。 乙: 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都可以靠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来,为什么对中国就不可取了?很难想象,在商业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个国家没有了出口和国际贸易,其经济如何实现增长? 甲: 不要把出口和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看得那么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星际贸易,难道地球经济就不能增长了吗? 至于日本,亚洲四小龙那样的国家和地区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是有其原因的。一般来讲,需要靠外向型经济来维持和发展的国家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日本,亚洲四小龙及其它一些情况类似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有的除了人力和阳光那样的一些资源以外,其它自然资源都很贫乏;它们所需的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都依赖于进口。因此,处于这种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外向型经济无疑是应该的,也是迫不得已的。实际上,这样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就象一些大工厂一样,只有在国际市场上靠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国际大循环才能谋生。然而,即使如此,这些国家也没有搞得象中国那样,为了向国际市场倾销自己的产品而硬要维持什么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否则,跑到日本去的中国船民,被遣送回国时就不会声嘶力竭地高喊:我是越南人,不是中国人了! 第二种类型是自然资源比较单一的国家和地区,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等。这些国家有的虽然富有象石油那样重要的资源,但是,石油却不能喝,也不能制成钢铁,水泥等等那样的基本工业原料。因此,这样的国家需要外向型经济也是应该的和迫不得已的。 第三种情况是人口过少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的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内市场过于狭小,就没有必要从飞机到轮船什么都要靠自己来制造,相反,它们若发展一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出口换会自己所需的其它产品,将比一切都靠自己生产更经济,更合理些。 中国就不同了。中国既不象日本,亚洲四小龙那样几乎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也不象中东产油国那样资源过于单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齐全,并且具备了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大国,为什么不能以自己本身内部的需求来主导经济的发展,却要拼命维持廉价劳动力的所谓优势,去向海外倾销自己的产品呢? 乙: 中国人没有钱啊!不外向哪儿来钱呢?这些年中国沿海地区多亏了外向型经济才富起来。如果没人买我们的东西,中国不就更穷了? 甲: 你所说的情况正表明了我们在《对话III》中所指出过的中国经济中的具备问题之一,即:中国经济本身的不平衡性矛盾。我在《对话III》 中已经指出: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学家们一直沿用工厂主式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经济,一味把国内群众的工资压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从而破坏了中国的国内市场,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在国内市场上实现均衡。这种由于一味追求更高的剥削率而造成的经济失衡,在过去使得中国的社会生产变成了一个面向仓库的积累狂,在今天又驱使着中国的生产变成了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狂。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政府肯花钱雇人把国内群众买不起的过剩产品倒入海里,都可以刺激生产的运转,那种以及其低廉的价格优势大举向海外市场倾销的办法,当然总比让生产陷入停顿好点了。 如果要说这是中国人没钱买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给他们多点钱去购买呢?如果要说中国人钱多了就会引起物价上升,通货膨胀,,那么,把产品不遗余力地倾销出去,不一样要在国内市场上造成商品短缺,物价上涨吗?既然中国有那么多的产品急于外销出口,既然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还低的可怜,那么,为什么还非要等把中国的产品大量地廉价倾销出去以后,中国人才能富一点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正象任何一个工厂主都要拼命设法压低其工厂的工资成本一样,满脑子工厂主式的思想原理的中国经济学家们当然要把中国劳动力的廉价当作优势来保持了。因此,在经济学家们看来,既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们已经能靠那点糊口的工资活下去了,再给他们多点钱去把自己的产品买走,岂不是多此一举的浪费!既然中国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售出后所捞回来的钱本来就是中国政府自己发出去的,那么,这样的捞钱方法岂不是毫无疑义的循环?还不如把产品卖到海外去,即使卖得再便宜,那也是外汇啊!难怪中国经济学家们要那么着迷有本事应该去赚外国人的钱这一类响亮的口号了! 至于说什么中国的产品如果不出口,中国将更穷,那不过说明了中国经济还没有摆脱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窠臼。实际上,在中国这样疯狂的外向热的驱使下,中国经济将会变成一个对外出口的大工厂,一个驱使着无数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这样反而会使中国的生产水平同国内群众的消费水平相脱节;因为,既然那种一味追求剥削效率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可以通过对外出口来消除,那么,中国生产的发展就更没有必要同国内消费水平联系在一起了。事实上,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仅纺织品的出口额每年就达一百亿元以上;然而,也就是在一九八六年,我的一位同事去湖北鄂西出差,却看到那里的农民们由于没有被子盖,晚上冻得只好和猪睡在一起!与此同时,中国每年都有许多纺织厂因为外国人的衣服太多了而陷入困境。结果弄得许多中国人更加相信:没有外国人来买中国的东西,中国就更穷了。的确,中国这样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向国际市场大力倾销中国产品的所谓外向型经济道路,将使中国经济越发陷入因自身的不平衡性而越发依赖外向不可;而中国经济越要外向,就越需要保持劳动力廉价这一优势,从而使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矛盾更大,结果形成一个循环。如此下去,中国最后可能落到一个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人民依然贫穷的境地。因为,这种贫穷正是中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保持廉价优势的前提。 乙: 你不要忘了:出口可以换回外汇啊!外汇不就是钱吗?有了钱怎么会穷呢?难道外汇收入不可以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吗?再说中国的发展需要资金,没有钱中国怎能发展呢?中国沿海地区在这些年间的发展,不正是靠了外向型经济才取得的吗? 甲: 如果在古典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们看来,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那还多少有些道理。因为,在那个时代货币不但是交换的媒介,而且作为金银,它还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当金银继续充当世界货币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升值;因此,金银货币还是一种可升值的储藏手段。但是在今天脱离了金本位制的纸钞,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而大量地印出来。如果中国的出口只是为了赚取被称作外汇的纸钞,那么,任何国家都乐意做向中国出口纸钞的出口国。当然,中国也可以用这种纸钞来购买其它国家的商品。但是,问题正在于:象中国这样靠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作法,必然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自处于被剥削的态势之中。因为,当中国拿着靠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辛苦挣回来的那点外汇来到国际市场上时,由于其它国家并没有中国那么廉价的劳动力的优势,所以,中国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时,当然无法指望这些国家的产品的价格会象中国的产品出口时那么低廉。举例来讲,比如,中国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彩色电视机,同时,中国也从国外进口彩色电视机,如荷兰的菲利浦彩电,日本的索尼彩电等等。由于中国的工人们的工资只是荷兰,日本等国的工人们的工资的百分之一,假定这种优势使得中国制造的电视机的成本只是荷兰和日本的电视机的成本的十分之一,那么,即使中国以100%的利润的价格出口自己的电视机,而荷兰和日本仅以成本的价格向中国出口它们的电视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也只能每出口五台电视机才能换回一台电视机。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在同类产品的交换中,这里面所包含的不平等性质看得比较清楚。然而,在不同种类的产品的交换中,这种不平等性依然存在。这种不平等交换有两个内容:第一是劳动时间的不平等交换;就是说,在这样的交换中,实质上是用中国工人们一个月或者更长的劳动时间去同高工资国家的工人们一天或更短的时间相交换。这样的交换关系将注定了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大大低于高工资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中国人怎能不穷?第二个是物质资源的不平等交换;就是说,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格外低廉,使得中国出口大量的物质产品所得到的外汇只能买回其它国家很小量的物质产品,从而使中国在物质资源上受到其它国家的剥削。长此下去,中国怎能不穷?事实上,中国的产品经过远洋运输,加上关税和外国老板们的利润等等之后,出现在国外的零售店里的最后价格,还使得国外的消费者们感到惊人的便宜。不管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出口这些商品时所获得的利润率有多高,这些利润,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们的血汗。这只要看看那些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苦力们,在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中,怎样挤在仅几平方米的住房中过日子就可知道了。然而,尽管中国劳动力的廉价几乎是举世难匹的,在疯狂的外向热的驱使下,中国的许多产品还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外出口。在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以各种形式的补贴的大力支持下,许多企业不管以多么亏本的价格出口,也照样可以从国内的补贴中捞回来。联想到中国国内物价腾飞下的小民百姓的艰辛的生活,这种不计代价的出口狂热就过于本末倒置了。 如果说,这种疯狂的对外倾销可以带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所必须的资金,那么,这种办法即使在可以成立的范围之内,也是绕了一个弯路。我们在《对话I》中已经提到过:如果中国经济因缺钱而无法发展的话,那么就应该再印些钱以供需求,这就象其它商品方式短缺,如果有条件可以制造出来,就应该去制造出来一样。既然中国有权发行自己的货币,为什么还要因为缺钱而弄得中国经济无法发展呢? 其实,在我看来,既然现在的中国这么爱美元,那么,即使美国因此变成一个钞票出口国,对美国来讲真不算坏事。只要美国保持其高工资的劣势不变,并以延长其工人们的假期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那么,其它国家,比如中国,拿着靠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辛辛苦苦挣来的美元来到美国的市场上时,就会发现:还是把那些由中国出口去的商品买回去转内销更合算。 乙: 但是,中国的发展需要外国的技术啊!中国只有通过外向型经济赚取了外汇,才能购买外国的技术。中国现在凭着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大力出口换汇,也是为了进口技术,从而是中国经济能更快的发展所采取的有效办法。中国经济今天之所以还不够发达,人民之所以还很贫穷,不正是由于中国的技术落后所造成的吗? 甲: 如果中国要从国外引进技术,那么,谁也不会反对。的确,许多国家通过大量进口技术大大加快了其工业进步的步伐。比如,日本在战后所取得的工业进步中,引进技术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从一九五O年到一九七五年的二十五年之中,日本为大量引进外国的新技术所付的费用只有五十八亿美元而已1,平均每年不过2.32亿美元。另外,中国在五十年代也从苏联贷款14.27亿美元用于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发展。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合理地引进外国技术,无疑对工业化进程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和外向型经济是两回事。外向型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或者发展道路。这种经济模式或道路,就是要使一个国家的经济象一个大工厂那样,靠着外部市场的需求来带动发展。这是当前世界上部分国家所采取的发展模式。这些国家采取这种模式当然有着各自的原因。但是,对中国来讲,是否也一定要走这条道路,那还需要充分地讨论才行。 话说回来,把中国今天的经济落后和人民的贫穷归咎为技术落后,,那也是过于缺乏分析。技术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即没有某项技术,就无法制造出人们所需的某项产品来。如果中国有技术可以制造出一台电话机的话,那么,就应该可以造出1000万台电话机来;如果中国有技术可以盖出那么多的五星级宾馆,那就不能说盖不出普通的住房来;如此等等。然而,尽管中国有那么多的家庭还是三代人挤于一室,中国的许多建筑公司却因抢不到活干而陷入停产的境地,那就再也不能用缺乏技术来解释这一切了。其实,要论技术,中国现在的技术综合水平要比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技术水平强得多;然而,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却落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后面。这显然也是不能用技术怎样解释的了。 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有人要和我硬争,说中国的确缺少这个或那个技术,试图证明中国人穷的有理,或者非得要搞外向型经济不可。当然,我并不否认,今天的中国还会缺少这项或那项技术,就象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缺少某些技术一样。但这最多只能在生活的这个点或那个点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比方说,如果中国人今天还不会制造铅笔,那就不应该影响到人们的穿衣取暖方面;如果中国至今还不会制造原子弹,那也不应该使得中国人因此就没有房子住。实际上,人们只要环顾一下自己的居室,就很难发现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什么东西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才能造出来。那么,中国要改变人民的贫穷面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中国的情况来讲,正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所主张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使得中国的市场缺乏有效的购买力;这不但限制了中国许多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许多新技术的使用。尽管这种所谓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国的产品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大量地倾销到海外市场去,但也使中国自己的技术人员,专家,医生,工程师等等大量地流失到没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国家去。这种由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所造成的技术人材的大量流失,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中国不久将会感到其严重性。 乙: 那么,为什么其它国家也都争着出口呢?为什么美国和日本为了进出口的差额争吵不休呢?日本也是靠自己的劳动力比美国的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才占领了美国的市场,为什么人们都说是日本人赚了美国人的钱,而不说是美国人剥削了日本人呢? 甲: 中国人看到美,日等国为了它们之间的贸易差额争吵不休,就以为这表明了出口越多越好,于是也仗着自己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夹进去凑热闹,还以为这样一来,中国就可以成为第二个日本。这样的想法也实在太幼稚了!其实,人们看到日本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只是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事物的另一方面则是日本的经济更依靠着同其它具有更廉价的劳动力的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的支持。否则,如果日本只凭自己的劳动力比美国等国的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同没有这种优势的高工资国家进行贸易,那么,在劳动生产率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日本在这种贸易中永远处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交换关系之中;日本人也将永远生活在这种优势中不能自拔!整个日本最多只能是一个雇佣着千万个廉价劳动力的大工厂而已。因此,尽管日本把美国,西欧等国当作其出口换汇的来源,但日本并不愿意多从这些国家进口高工资生产出来的制成品,而只愿意购买第三世界国家的更优势的产品。就象日本在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中,日本处于有利的态势一样,美国当然也愿意让日本购买美国那些没有廉价优势的产品。要知道,美国压迫日本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时,并不是象中国那样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使其汽车变成廉价的拳头产品来打入日本的市场,而是硬要日本按美国所出的价格购买。这就象我刚才所举的电视机的例子一样,这种交换所包含的不平等性是显而易见的。两个国家当然要争吵不休了。另外,美国做为一个存在有多元利益的国家,其国内的汽车集团的利益也希望能得到保护,而且,这还关系到数以十万计的工人们的就业问题等等。在资本主义生产时代,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出超,可以使其内部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得以缓解,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相反,入超则给国内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明显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作为战争赔偿,英国从德国获得大批的船只,结果却使的数以万计的英国造船工人们失业,其连锁效应,更使得整个英国经济遭遇到极大的困难。这当然不是英国吃了德国的亏,而是进口的增加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而已。就象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过剩的危机期间,把产品倒入海里都可以对经济的好转有帮助一样,增加出口有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减轻国内的失业问题。总之,西方国家为了贸易的差额而争吵的原因很多,中国人不能看到这一情况就简单地认为:它们既然如此争吵,可见还是出口越多越好。 总之,在国际贸易中,越是有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国家,越是越是处于受没有这种优势的国家的剥削之中。因为在这种基础上所建立的交换关系是不平等的。因此,如果中国只靠着驱使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那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场合,都会受到不平等交换的剥削。从实质上来看,无论中国政府从这种交易中赚了多少钱,其实都只是来自中国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的血汗而已,并非有本事赚了外国人的钱。实际上,由于中国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几乎是举世无双的,那么,唯一能使中国政府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源泉,也只能是中国自己年廉价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罢了。 乙: 但是,没有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可能的吗?通观世界近代史,哪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不是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完成的?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对外开放中吃点亏也是值得的。否则,中国怎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呢? 甲: 我们在《对话III》中讨论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怎样驱使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非要依靠一个外部市场的存在不可。因此,西方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过程紧密地同海外市场的开拓联系在一起是毫不足怪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也是靠这外向型经济突破了以往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导致的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的限制才取得的。但是,这一切经验都不足以证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相当完整的工业规模的人口大国来讲,其经济发展非要通过目前这样不惜代价的外向狂热的带动不可。其实,人们从上述经验中所应该得到的真正启示是:对于市场经济来讲,一个有购买力的市场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以中国的情况来看,这个市场完全可以以国内市场为主。 不能以为,任何国家都得靠外向型经济才能发展,就象不能设想没有星际贸易,地球经济就不能发展一样。实际上,在上一世纪时,当英国等工业化国家为了拼命争夺世界市场而弄得焦头烂额时,美国却正是以自己的国内需求为主导而迅速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一富强国家。当然,美国当时正处于殖民地的开拓时期,具有国内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等优越条件。然而,中国也更具有这样的条件。事实上,中国现在的人口比上一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全世界人口总和还多;中国人的大多数还处于贫困之中;中国的国内建设还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为什么中国经济非要依靠对外倾销才能发展,而不去走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呢?内向型经济不但使中国避免了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可以使中国的生产水平同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更直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更迅速,更协调;所付的代价也更少。至于内向型经济内部的经济平衡问题,我在以后再作专门讨论。 总之,不象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中国的自然资源很齐全,这使中国具备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起始条件。另外,中国人口众多,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则使中国具备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终端条件。从工业化的水平来看,中国早已走过了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已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工业基础,并且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条件,中国还一味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去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走弯路了。实际上,中国的劳动力的廉价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劣势^{颜色=0},它使得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无法靠国内市场内的需求来实现均衡的情况下,只好拼命外向。这实在是人们的头脑仍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模式的影响的结果;此外证明不了其它任何东西。 乙: 那么,你是否主张中国不要搞对外贸易,重新回到过去那种自给自足,关闭自守的封闭状况去? 甲: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批评的并不是对外贸易,而是要把中国经济变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及那种不惜代价,一味靠着这个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向国外倾销中国产品的外向狂。当年是日本政府动用关东军来中国掠夺中国的资源,现在却是中国自己拼命维持中国的劳工们廉价的优势,并加上各种补贴把中国的资源自行送上门去;如果不这样干,中国的工人们还要失业,挨饿,经济也无法发展。这实在太荒谬了!这完全是中国经济还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经济的窠臼所致。如果破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么,中国经济完全可以靠国内需求为主导而发展起来。但是,这并不是要中国不搞国际贸易,更不是要中国重新回到自我封闭状态去。 乙: 那么,在你看来,中国对外贸易应该怎么来搞? 甲: 如果中国确立了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那么,根据中国的现有条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可以遵循以下三条方针: 第一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比如澳大利亚把羊毛和小麦出口到日本等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澳大利亚生产的羊毛和小麦大大超过了自身的消费能力,而日本等却缺少这些产品。但是,中国把煤炭出口到几万公里以外的英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英国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产煤国,把煤出口到英国,就有点象把羊毛出口到澳大利亚一样,实在有点不近情理。然而,经过这么远的长途运输以后,中国的煤炭还能以其价格优势使英国的煤矿关闭,这当然又是著名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的功劳了。可是,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许多地方,却一直得不到足够的煤炭供应,人们只好砍树,挖草来取暖做饭,结果造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人民贫穷。现在,中国每当有新的矿物资源被发现,只要有出口价值,中国的报道就会狂喜一番;好象若不能出口,就没有什么价值似的。外向型经济到了中国就把许多事情弄得本末倒置。在满脑子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原理的中国经济学家们看来,如果那些可以出口赚取外汇的产品竟被中国的苦力们自己买走消费掉,那简直就象浪费了一样可惜。难怪中国经济学家们要那么拼命地维持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了。 在现实的争论中, 有人担心,如果中国经济以内向为主,中国的产品就会被中国人自己所消费掉 ,而没有多少东西可剩下来以供出口了。其实,即便如此,那也不算什么可怕的事。本来社会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使饥者有食,寒者有衣,流离失所者有居。如果中国经济以内向为主,中国的产出的绝大部分被中国国内的需求所吸收,那么,这将意味这中国会有更多的住房,更好的道路,更漂亮的城市和乡村,人民也将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这难道不比中国在外向热的冲动下,靠着人民勒紧裤带而把产品廉价倾销出去更好吗? 实际上,向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需要的时候,只要稍微调剂一下,就会有许多商品可以均出来以供出口。另外,中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使某些生产部门的发展超过国内的需要,形成一些出口产业。这样的产业多有几项,中国的外汇收入也就足够了。因为,根据中国的资源条件,如果中国经济以内向为主,那么,中国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需求,都可以靠国内生产来满足。而目前这种不惜代价的外向狂热,弄得中国自己所需的许多产品严重短缺,价格飞涨,以致使得许多中国的出口商品出口后又转售回中国仍使外商有厚利可图。这主要和中国政府为大力促进出口而实行太多的出口补贴有关。 第二条方针是:利用比较优势,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举例而言,假如说,在现有的条件下,中国某些地区每生产一吨小麦需100个劳动日;如果这100个劳动日用来生产纺织品,出口换汇以后,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回十吨小麦;那么,只要条件许可,中国可以在这些地区部分地以纺织业的生产代替小麦的生产,这显然可以使中国的生产事半功倍。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之说。自李嘉图提出这一学说以后,已成为许多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时的一个重要考虑。这一条方针初看起来和上面所讲的第一条方针不相容。但是,如果不对这两条方针作极端化的理解,那么,这两条方针并不互相排斥。实际上,利用比较优势可以是制订互通有无,调节余缺的贸易政策时的一个出发点。不过,在作这种安排时,尚有三个因素需要考虑:第一是资源和环境因素需要妥当考虑。比如说,如果把上述100 个劳动日转移到石油生产部门去,所产出的石油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换回更多的小麦,那么,对于中国来讲,也不宜这么作。因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而小麦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以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去替代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即使有比较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种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商业行为。类似地,如果某种生产有较高的效率优势,但污染严重,一般也不宜以高污染高效率的产业替代低污染低效率的产业。第二是以高效率的生产替代低效率的生产以后,所节省下来的劳动者,不应让其失业,而应该转移到新的生产部门,或者普遍地缩短社会成员的劳动时间。否则,即使单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失业做为节省社会劳动时间的结果,那将弄巧成拙,反而会使社会经济因市场的萎缩而走向萧条,更不用说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怎么过了。第三是假如上述例子中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饱和,那么, 若以大幅度地降价的方式来增加出口,将会使比较优势消失。因此,要注意比较优势的转换和度的问题。 第三条方针是:量入为出,不过于追求贸易出超和外汇结余。就是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主要是为了进口的需要,而不是一味追求赚取外汇。否则,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个为出口而生产的大工厂,并导致国内物价的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环境污染,资源过速耗竭等等现象。因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采取量入为出的方针,一般作到进出口大致平衡,略有结余就行。如果中国的生产力因此会显得过剩的话,那么,在目前阶段,这种过剩的生产力完全可以做为中国政府雇佣正苦于无工作的数以千万计的失业人口来进行各种基本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这些建设可以增加国内市场的容量,吸收过剩的生产力的产出。这不但有助于中国经济在国内市场上实现均衡,而且使中国的建设得到更加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乙: 中国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工作。自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和技术。现在,特别是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已经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既弥补了中国的资金不足,又推动了中国经济朝外向型的转变。这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成为中国的改革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越来越强劲的潮流。对于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这方面的发展,你有何评价? 甲: 尽管我对中国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的一系列作法持批评态度,但对中国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工作,在刚开始时,我还是表示谨慎的欣赏。如果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缩短中国自行研制的时间,或者在经济上比自己搞更合理的话,那么,不论是中国自己购买这些技术和设备,还是直接让外资来引进这些技术和设备,一般来讲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会有较积极的作用。然而,许多事在中国一热起来就会走向极端。就象中国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其它热一样,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引进外资的工作,也很快演变成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不加分析的一股狂热。中国政府对外来投资者的政策也越来越优惠,使得引进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比如说,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对三资企业只征收15%的所得税,而且,从获利年头起,头两年全免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这本来已是相当优惠的政策,然而,由于中国政府授权地方政府可以酌情实现自己的优惠政策,于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中国各省份争相对外来投资者实行更优惠的政策。仅以税收这一项来讲,在中国很多地方很快变成减三免四,甚至更长的减免时间,等等。这样一来,中国方面除了从向这些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其它资源中获得一点微薄的收入以外,其它所得就微乎其微了。事实上,由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工资成本在工业产值中只占很小的比重,所以,由于中国对外资企业所实行的过于优惠的免税政策,将使中国经济中这一部分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值流失的国外去。尽管外资企业可以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从而也增加了中国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活跃了中国国内的市场。但是,如果为了产生这一作用,中国政府完全可以用更高的工资安排这些劳动者到环境建设部门去工作,这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市场上产生这一效果,还避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被外向企业的工业排泄物所污染。如果要担心这将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问题的话,那么,这样的担心对外资企业也同样适用;因为,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甚至全部产品都是用于外向出口的,而且由于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中国方面也无法从外资企业的出口中收到多少外汇,用于进口来减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国政府对三资企业过于优惠的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自己的企业仅仅是为了取得中国政府的减免税收的优惠,就随便拉个外资近来,变成合资企业。这种名义上的外来投资,不但使中国过去辛苦积累起来国有资产化为外资,而且使这些企业的产值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变成所谓的合资者的利润流走。随着流走的是当然是中国的资源,在沿海是个弓,长江是个箭的所谓的发展战略下射了出去;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们却要忍受物价飞涨,环境污染的痛苦。真是太糊涂了! 乙: 那么,你认为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甲: 我认为,中国在引进外资时,有下列几点需要注意: 一, 凡是中国靠自己的技术条件能作到的事,尽量不必引入外资来干。比如,中国明明可以自己开发象大庆那样的大油田,为什么现在还要酝酿引入外资来开发西部油田呢?难道就是为了让中国的种种优惠政策显示更大的威力吗? 二, 中国对外资的引进应该主要是为了引进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外来技术。比如说,假如中国还不会自己制造彩色电视机,要是购买这项技术的话,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外汇,或者由于其它原因不宜为此支出外汇;那么,可以让外来投资者来投资设厂生产彩色电视机。产品除了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以外,也可以出口外销。可见,这样的引进外资项目主要是为了引进技术和满足国内需要而安排的。现在中国引进的许多外资,却只是从资金的角度出发的,这样的话,其必要性就应从纯经济的角度去分析了。如果某些项目需要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许多设备等等,而引进外资来作要比中国自己来投资要合算;或者如果中国国内资金严重短缺,同时又发生商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形势严重,那么,国内有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引入外资来作,可以增加外汇收入用以进口国内需求旺盛的商品,则可避免增大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然而,在当前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好象如果没有外资,中国的整个经济就无法发展似的。我们以许多在外资在中国所建立的豪华宾馆为例,实际上其整个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全部技术力量和建筑材料都是中国自己的,那么,为什么只有在外资投入后,这些工程才能进行呢?而且,中国从外资中所得的外汇收入,最多进口了官员们享用的高级轿车,并未用于进口建筑工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这样的话,整个建设工程过程和有没有外资有多少关系呢?我指出这样的例子只是要说明:那种一味等待外资来发展中国经济的观点实际上是没有多大根据的。其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可以自给,工业已具有相当完整规模的大国来讲,资金一事最不应该成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的障碍了。如果中国许多失业者无工可作,许多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在闲置,同时却有大量需要建设的项目却仅因资金问题而无法进行,那么,这就有点自捆手脚了。单就资金而言,近年来,中国许多人士整天为中国的银行中的所谓庞大的存款而忧心仲仲,而许多所谓的外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其实也是从中国自己的银行中贷出来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的许多经济建设还要非等外资的投入才能进行呢? 三, 中国对引进外资的管理应有统一的政策,不要放任各地竞相优惠,以避免中国的利益遭受太多不必要的损失。特别要防止那些内外勾结的假合资来盗窃中国人民用血汗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 四, 以累进税代替比例税。既然中国政府对中国的穷工人们所征的奖金税可高达300%,为什么对富翁们的巨额利润经过好几年的减免之后,才敢征收那么一点呢? 五, 中国要有严格的劳动保护法和最低工资法,不要满脑子只想着怎样驱使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去满负荷工作以取悦资本家。中国工人是人,不是最廉价的工具! 六, 任何企业,当然也包括外资企业,必须在严格遵守环境法令的条件下,才准运行生产,不要把那些被从其它国家赶出来的污染严重的工厂,一股脑地,恭恭敬敬地迎进去,不要把中国变成工业排泄物的垃圾场。 七, 允许外资企业将一部分产品向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以满足国内群众的需要,丰富国内市场。如果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外销收入和内销收入同时征税,那么,中国就不用担心外汇平衡问题。比如说,以刚才所举的电视机厂为例,假设该厂从外销和内销两方面各得100万元的利润,如果中国政府从其外销和内销所得中各征50%的税收,那么,该厂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所得的利润将以税收的形式全部回归中国,同时,部分产品还满足了中国国内的需要。相反,中国目前这种以免税退税等方式来促进外销的办法,不但使中国的消费者自己无法享用劳动成果,而且,也得不到什么外汇收入,因为,按照目前的办法,只有外销,工厂就可以得到免税和退税的优惠,那中国和能有多少外汇收入可谈呢? 总之,中国在对外开放中,不要犯一热起来就走向极端的错误。一定要先分析清楚中国自己已有哪些条件,以及中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等等。现在,许多中国人中有一个很流行的观念,就是认为中国只有在外资的帮助下,才能实现经济起飞。因此,为了这个目标,代价再大也在所不惜。这种看法至少是肤浅的。实际上,如果中国在对外开放中不注意保护自己,那么,中国难免会落到今天一些拉美国家的境地,不但经济没有起飞,反而沦为富裕国家的经济附庸,成为向富裕国家向富裕国家提供各种廉价资源和产品的生产基地。 文献参考: 1 国际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3年版,第223页。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VIII 袁大成 乙:在一开始的三个对话中,你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前所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在后面的四个对话中你又对影响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那末,在下来的三个对话中,你打算谈哪些问题呢? 甲:在这次和以后的两个对话中,我要分别从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和货币流通平衡的角度来分析讨论社会经济运动的平衡条件及经济增长等问题。最后,我要对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一个简要的评论和综述。 乙:在我们的所有对话中,你都不时地提起诸如平衡,运动等概念。为什么这些概念如此重要? 甲:因为在我看来,中国经济的指导者们,无论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都缺乏从宏观经济运动的平衡条件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的问题,仅把社会经济管理看成组织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而已。 (顺便说一下,其实不止中国是这样,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流经济学观点也曾是如此,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在过去周期性的失衡。) 乙: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难道不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吗? 甲:如果把社会经济的管理仅仅看成是组织产品生产和供应,那么,就会把社会经济变成了企业经济。以企业经济的概念来指导社会经济,就不避免地导致社会经济的失衡,使社会经济的运转陷入危机。 乙:你这段话过于抽象,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以企业经济的概念来指导社会经济,就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失衡,还会陷入危机? 甲: 我在《对话III》中已经指出,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不同,企业经济是一种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平衡显然不能靠企业本身来获得,就像我们不能够想象饭店这种企业可以靠饭店本身员工自己的消费就可以运作下去一样。这种企业经济模式由于本身的不平衡性,就必须靠外部市场的存在,才能运作起来。然而,如果社会经济的指导者们,仍然以企业经济的那些概念来指导社会经济时,整个社会经济就成了许多企业经济的叠加,其本身的不平衡性当然不能在这样的叠加中消除,从而使社会经济在整体上也会失去衡,企业的运作最后也会陷入困境。 企业只有在产出大于投入的条件下才能赚取利润。但是,从整体上来观察问题,就不难看到:一个社会内部所有部门的投入总和,正构成这个社会的市场总容量。如果这个社会的所有部门都是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利润的企业化经济单元,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就必然会失去平衡。就像在国际贸易中,要使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同时达到贸易盈余是不可能的一样,要使社会内部的所有部门都变成盈利的产业部门,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社会经济的失衡,陷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乙:但是,现代社会就是由众多企业单位组成的啊。就是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大堆企业的迭加。你能不让这些企业不用企业经济的概念来指导其运作吗? 甲:企业当然要靠企业经济的概念来指导其运行。但是政府就不能用企业经济的概念来指导社会经济。正因为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大堆企业的叠加,所以就需要政府介入,进行经济调节,否则社会经济就会走向失衡,从而发生生产过剩危机。 社会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大系统。其中的生产部门,仅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我们把它叫作社会产业系统(P 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有着诸多的系统元素,即企业单位,尽管在这个子系统内部的各产业单位有着各种各样的交换,但在赢利条件下,这个子系统本身是个不平衡系统。任何一个不平衡系统,如果它能够长期运作下去,它必然是一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部,必然有着另一个与其过程相反的不平衡子系统存在,形成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在我们地球的生态大系统中,光合作用系统与呼吸作用系统,就是两个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子系统一样;在社会经济大系统中,与其产业系统相依存的,还必须有另一个子系统,非产业系统,即社会消费系统 C来与社会产业系统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体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改革中,一些经济学者们要把中国许多社会事业部门包括医疗部门都产业化的主张是多么无知。我们下面还会进一步看清这一点。 乙: 为什么社会产业系统不能靠本身来平衡?产业部门不是有各自的成本开支吗?社会产业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也不是有着大量的相互购买吗?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机制难道不能保持社会产业系统本身实现平衡? 甲:历史上曾占过主流地位的某些经济学派认为,生产不但制造产品供应,也制造着需求。因为,在这些经济学家们看来,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诸生产要素的开支所形成的购买力,终究会把市场上的全部商品买走,不会过剩。即使产品一时过剩,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过剩产品会降价售出,从而恢复市场平衡。 实际上,正如我们在《对话III》所分析讨论过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就是追求产出 大于 投入的差值的。这一点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是不能靠自身的购买力来平衡的,就像我们不能想象一个餐馆可以靠自己的雇员们的大吃大喝就能运转下去一样,以追求利润和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企业部门是不能单靠企业生产成本所提供的购买力来实现平衡运转的;必须要有产业系统以外的购买力才能帮助产业部门实现生产平衡运转。 至于一个社会的产业系统内的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购买,能不能帮助产业系统内各个产业部门实现平衡运转,这可以分几种不同的情况来讨论。 我们首先来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购买的情况。 比如,纺织器材生产部门同纺织品生产部门就存在有大量的相互购买活动:纺织品生产部门购买纺织器材部门的纺织器材,纺织器材部门的员工购买纺织品部门所生产的纺织品。 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纺织品生产部门用于购买纺织器材的开支,只是其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当然也是纺织品产出值的一部分。那末,纺织器材部门所得自出售纺织器材的收入,加上纺织品生产部门的其它成本开支,还是小于纺织品产出的终产值。就是说,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纺织品产出值大于投入的部分,显然不能靠纺织品生产链上的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购买力来实现的。 可见,那种依靠重工业的支出来实现产业利润和社会经济平衡的分析是有问题的。因为所有重工业产值(不包括军事工业)最后都要转移到终极消费品的产值中去,换句话来讲,重工业的所有产值,其实都只是终极消费品产值的一部分。重工业的成本支出当然也是终极消费品成本支出的一部分。顺便说一下,这里的分析结论也是针对那种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平衡运转的理论的而言的。 即使来自别的产品生产链中的购买力,也不能帮助整个社会的产业系统实现整体平衡。比如,即使有来自食品生产链上的购买力来购买纺织品,那也同样有出自纺织品产业链中的购买力去购买其他产品或服务。这可能使某些产业部门实现利润的条件下运转,但是却不能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系统在整体上即能实现利润(即实现产出大于平衡)又能平衡运转。 这种分析适合所有的不同产业部门的相互购买情况。比如,如果医疗系统也是产业部门,那么来自医疗系统的购买力实际上不过是来自其他产业系统的员工们在生病购买医疗服务是的花费的一部分。套用上面例子,那就是医疗系统购买纺织品等等诸消费品的购买力,实际上不过是纺织产业等等诸产业的员工们花在医疗上的费用的一部分,其实仍然是纺织业等等生产的投入的一部分,显然仍然不能帮助纺织等诸产业部门在实现产出大于投入的条件下的平衡运转。只不过更糟,因为在产业化的时候,医疗部门也在追求利润,所以,其成本花费只是医疗部门收入的部分,从而使社会经济更加不平衡。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产业系统可以靠自身平衡,那就是,这个产业系统的所有经济单元的利润等于零,就是说,产出=投入,或者所有企业所赚取的全部利润都被资本家用来消费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社会内的所有部门都是产业部门也不成问题,也可以实现经济平衡,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但是这样一来,如果利润率等于零,私人投资者还会投资生产吗? 资本主义经济只有在产出大于投入,利润率大零的情况下才会开动。然而,从宏观整体上来看,一个纯由这样的资本主义经济单元组成的社会,是不可能同时让其内部的所有经济单元实现产出大于投入的盈利情况,如同不能想象世界上所有国家可以在同一段时间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贸易盈余一样。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盈余的代数和只能等于零。国民经济也是这样,从总体上来看,其内部各经济系统之间的价值交换的代数和也只能等于零。 所以,从实现社会经济平衡运转的条件上来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不能由清一色的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产业部门所组成;还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不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诸单元所组成的子系统,就是我开始所提到的C 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就是要吸收和消耗产业系统所追求的产出大于投入之间的差值,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运行。 乙: 你能不能讲讲你所说的C系统都是那些单位? 甲: 属于C 系统的单位首先包括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诸部门,如政府部门,养老院部门,医院部门,教育部门等等。 当然这些部门的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这些部门是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时,它们就属于C 系统,其运作费用(通过政府)来自P系统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部分。其功能,不仅在于向公众提供免费的诸项服务,而且也在于消耗社会产业系统产出的余额,维持社会经济整体平衡。 当这些部门成为自负盈亏的收费的产业部门,那么就变成P 系统的一部分。这些部门所赚取的利润越多,社会经济的不平衡性就越突出。 属于C 系统的单位还包括国防部门和军火工业,因为军火工业的产出并不出现在国内市场上分享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而其成本开支却加大了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用于吸收 P系统产出的产品余额。因此,国防工业也是C 系统的组成部分。与之相似的还有宇航部门等等。 属于C 系统的还有公共设施的基本建设。比如一条铁路,可能需要好几年的建设才能完成。在完成前,社会对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这个阶段,它就属于社会经济中的C 系统,社会对其的投入也在市场上形成有效购买力,用于吸收 P系统自己所不能消化的产品余额。 但是,上述铁路工程一旦建成投产,就变成 P 系统的组成单元。同样,一条公路在建设完毕后,如果是收费公路,它就变成了 P系统的组成单元;如果是免费公路,则仍然是C 系统的单元。不但某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此,即使私人产业部门,在其基本建设期间,也是 C 系统,一但其建成投产并开始盈利,就变成了 P 系统。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如某些原来盈利的产业单位,陷入亏损期间,就是 C系统中的一分子。从投资者的观点来看,盈利的单位变成亏损的单位,是很不幸的事情,然而,从社会经济整体上来看,亏损的经济单位,也发挥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既作为C系统的一分子,来平衡社会产业 系统(P)的产品余额,消除生产过剩。 可见,许多经济建设,其性质是可以在P系统和C系统之间转变的。政府应该而且可以在动态中通过调整参数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大致平衡。 我们现在再用图示来说明 社会经济两大系统的平衡:    (这里有一张图,贴不上。   李志宁)            u 图1社会经济平衡图 从图1可见,产业系统P在产出大于投入的条件下,其系统内部的员工们,仅能购买P系统总产出的部分产品。其大于总投入部分是产业系统内无法消化的余额。产业系统的资本效率越高,即产出值越是大于投入值,这个余额越大。如果没有来自产业系统之外的购买力,产业系统内各个生产单位,将由于剩余产品的积压而不断地裁员,在乘数作用下,市场进一步萎缩,最后爆发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 仅靠P系统不断地扩大投资,也不能阻挡生产过剩危机的到来。因为新的投资固然增加了一时的购买力,但很快也带来了新的产出涌入市场。从而使新一轮的产品过剩危机更严重。 而C系统则不同,C系统只有开支,没有产出。换句话来讲,C系统只向市场投入有货币支持的购买力,而其向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却是免费的,当然不会消耗市场中的有限购买力。实际上,C系统就是 P 系统产品所需的外部市场,它所提供的购买力帮助P 系统实现其利润,并和P系统共同组成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统一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当C 系统所购买的产品大致等于P 系统本身不能消化的余额时,即 产业系统所追求的产出大于投入之间的差额时,社会经济在整体上就会实现平衡。 乙: 那么,社会消费系统,即你所讲的C 系统所花的钱来自哪里呢? 甲: 因为我们定义的C 系统诸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免费的。所以 C 系统中的诸单位不可能从市场交换中得到货币收入。除了 C系统中暂时处于基本建设阶段的某些企业项目,其货币资金来自储蓄外,C 系统中大多数单位所花费的货币资金,只能来自政府财政支出;而政府的财政支出来自税收和国有企业所上缴的利润。这我们可以从图1 中清楚看到。 乙: 要靠国家财政来支持C 系统,那不是要增加国家的负担吗?国家当然可以通过征税来支持财政开支,那不就是增加社会负担吗?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倡导的政策之一,就是国家管的越少越好,要尽可能地把那些吃财政饭的部门产业化,让它们在市场上自己养活自己,从而减轻国家的负担,避免中国象西方福利国家那样背上社会负担的沉重包袱。 甲: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正暴露了该观点持有人对经济学真谛的无知和头脑的浅陋。 在《对话III》,我已经说过,近代企业经济同工业革命前的自然经济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近代企业经济是个不平衡经济系统,而这个不平衡性是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消除的,所以需要国家介入,需要国家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 谈到这儿,我常常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国家财政政策在维持社会经济系统平衡运转的至关重要性。 我们知道,陆地上象长江,黄河那样千万条河流都奔向大海,为什么奔流了千万年,上亿年仍然奔流不息呢?因为下雨。正是由于太阳的蒸腾作用,把流向海洋的江河水又蒸腾成云,云又降雨于陆地,所以才保持了长江,黄河等等河流万古长流。如果没有太阳的蒸腾作用把海水化作雨云重新带回陆地,那么,长江黄河的流水大概连一年都坚持不了,就得断流。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就好比流水,不断地通过购买商品而流向众商品生产单位。尽管这些生产单位也有种种成本开支,但这些开支仅是其产出价值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一个运动方向相反的过程来平衡,社会中流通着的货币,就会不断地在社会产业系统中沉淀下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规模不断地缩小,最后停滞。这就是工业革命以来所周期发生的产品过剩危机。这种过剩,从货币流的观点来看,就是社会上已经没有相应的由货币支持的购买力,所以产品过剩就发生了。 政府的税收就好比太阳的蒸腾作用,它可以把以利润的名义沉淀在赢利的产业系统中的货币蒸腾起来,通过政府支出,降雨到社会中,从而保持货币继续流动,生产方可以继续进行。 由于国家税收的对象是社会各部门中所有够资格的人员,所以国家财政政策中维持经济平衡运行的功能被掩盖起来。实际上,从图1可见,如果国家税收对象仅是P 系统,那么货币流通照样可以进行,社会经济照样可以运行。反之,如果政府仅向C 系统的人员征税,那么,货币流动很快就会停止,经济活动也会难以为继。这就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了国家财政在维持经济平衡和货币流通中的作用。 如果只向穷人征税,就会缩小穷人们本来就很小的购买力,这当然无助于社会经济的平衡。因为货币是在富人群体中沉淀下来的。富人的货币财富也远远超出了其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能力。所以,税收的主要对象必须是富人,必须是累进税。这不仅是为了社会公平而劫富济贫,而更是为了维持社会经济平衡运动所必需的措施。 另外,如果政府把财政结余当作政府的目标,(即政府财政支出小于政府财政收入),那更会使货币在流通中沉淀下来,加剧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反,适当的财政赤字却有助于消除经济萧条。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主张中国政府放下包袱,主张医疗产业化,主张维持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减员增效的所谓经济学家们实际上是多么无知,因为其思维仍然局限在小生产者或企业主的思考方式中。这些人还嘲笑人家西方福利国家背上了沉重的社会负担的包袱呢?其实,正是这种所谓的沉重负担,帮助西方国家避免了三十年代那样生产过剩危机的重演,从而取得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乙: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就看不到这点呢? 甲: 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只是从生产方面来看待社会经济活动。长期以来,他们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是决定性的方面,是起点,是长远利益。这种观点是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局部经验的。西方国家的供应学派也持类似的观点。对于这个学派的学说,我们在后面的对话中如有机会再作简要地分析。 乙:和你所主张的相反,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主张中国要补上资本原始积累的课,所以政策上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富人们有了钱会去投资扩大再生产。钱在积累在富人手里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钱到富人手中,其实就是资本的增值,钱到穷人手中就会被吃光花净,生产怎么发展呢? 甲:把钱都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没有广大消费者的购买,产品都卖给谁?连卖都卖不出去,谈什么扩大生产? 从货币流通和经济平衡运转的角度来看问题,当 投资 = 储蓄 时,货币就还没有从流通中沉淀下来,社会经济的运行也还算平衡。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平衡。因为任何私人资本家们都不会投资没有利润回报的项目。正如我们上面所指出的,一但这些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就会从C系统的项目变成 P 系统的项目,带来更多的产出。没有更大的市场来吸收容纳这些产出,社会经济就会更加不平衡,市场更加疲软,生产过剩和人民贫穷一起出现。如果国家政策向富人倾斜,就会使社会经济失去继续运行的平衡条件,社会经济会因为大多数人的贫穷而陷入生产过剩的危机中,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 乙: 向富裕的企业和私人企业家们征税,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继续生产热情呢? 甲: 如果为了让私人企业家们高兴,就免去他们的税务,而转向穷人们征税,就会使社会经济更加不平衡,使市场更加疲软。我们在图1中已经看到,国家财政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沉淀在富人钱袋里的货币重新流动起来,使社会生产活动继续进行。如果富裕的私人企业家们因此不高兴而失去生产热情的话,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实行公有制,把私人企业交给国家来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国家宏观管理政策与私有体制的矛盾。 乙:从你上面对图1的说明中,国家税收的总额似乎应该等于社会产业系统产出 大于 投入的差额? 甲:这是仅从实现社会经济平衡的角度看问题时的一种简单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国家财政政策还有更多的考虑,在税收的总量上可以比社会产业系统产出余额更多。比如,我们拿医疗服务作例子。社会成员看病就医的需要,可以由政府统一管起来,也可以由社会成员自己负担。社会一般成员很难负担得起一些大病或突如其来得事故伤害的医疗开支,尽管社会所有成员都有得这些大病大灾的可能性,其实这些大病很难同时发生在全体成员身上,但是一旦发生在某个人身上,这个人及其家庭就很难负担得起。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国家应该出面来统筹社会全体成员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国家为全体成员一旦得大病或受重伤住院治疗支付所有费用,另一方面,国家向所有有收入的社会成员征取医疗费。这种费用的征取,就不完全出于经济运转平衡的考虑,而更多的是出于社会需要的考虑。加上种种类似的考虑,国家税收总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平衡社会经济运行的范围内。 乙:顺便说一下,你这样的主张,中国改革派智囊们要说你是在搞医疗大锅饭了!他们会说,这样的大锅饭极不公平,因为从来没有得过什么大病,受过重伤的人也得缴纳医疗费用,他们会觉得自己吃了亏的。另外,西方许多实行公费医疗的国家,都感觉到负担太重,有些吃不消。那么中国怎负担得起呢? 甲:我认为,中国目前许多单位,每人每月可以报销几十元医药费,超支不管的小锅饭才是国际笑话。这样撒胡椒面式的小锅饭,加在一起,会使医疗开支更庞大,而社会成员一旦得了大病或受了重伤,却照样负担不起而只能等死。由国家统筹管理的公费医疗制度,可以使社会全体成员,不管是穷是富,一旦得了大病或受了重伤,都能得到医疗保障。如果说这是大锅饭,那么这种大锅饭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进步。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光缴钱,没机会得大病去享受过医疗服务是吃了亏,他完全可以上大街撞汽车去。这样他就不觉得自己吃亏了。 至于西方一些实行公费医疗制度的国家感到医疗负担太重的问题,是因为这些国家实行的是私有制。私立医院动手术的费用太高,医生大都是百万,千万富翁。这样下来,国家的医疗负担当然太大。中国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时,要保持医院和医药公司是国有的,医生是领固定工资的,这样医疗费用就不会很高。国家医疗开支大部分也只是在国家自己的不同部门转来转去,哪个部门赚的钱都得上缴国家财政,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种循环才显示了货币的真正社会意义。 总之,不要动不动就把国家财政开支说成是沉重负担。现代经济,由于各企业都是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利润的,是不平衡的经济体系,其总合会使整个社会经济不平衡。正确的政府财政政策,对于社会经济实现平衡以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极端的例子是美国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由于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政府的战争开支反而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用战争开支来促使经济实现平衡毕竟是种浪费,最好还是把政府的开支用在养老,医疗,教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等社会负担上来更好。 乙:扩大政府开支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 甲:如果政府开支来自税收,一般来讲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并用增发货币的方式来弥补赤字,那么,只要赤字额度小于现行流通中货币漏出的额度,那也不会引起多少通货膨胀。当然,这里所讲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而言。如果把货币发行量的增多都视作通货的膨胀,那么,在维持物价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产出的增加都需要增发更多的货币来维持交易的运行。这种通货膨胀应该是正常的。中国政府由于实行过于谨慎的货币政策,以至于出现货币量不够而打白条的现象,这实在是自困手脚。 乙:这个问题你在《对话I》中已经提过,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中国国内经济真要出现钱不够的现象,政府就应该考虑增发货币,以补不足。 甲: 对。货币实际上不过是人们为了交换方便而发明的交换媒介。它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物物交换那种种不方便。当然,由于货币可以很方便地在市场上交换几乎所有物质产品和服务,所以储存货币要比储存其它物质商品要方便的多。所以,人们尽可能地要多存一些货币,以备交换其它所需的产品。时间一长,一般人于是有了钱才是真正财富的概念,甚至钱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但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却不能这样看待钱。它只是交换的媒介,不应该是政府也追求的对象。 乙: 但是,对于一定的经济规模来讲,发行多少货币才能满足需要,又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 甲:过去中国有一个说法,说是每发行一元的货币,市场上必须要有8元的商品对应才成,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我不知道这个1:8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关于货币的发行量,有一个费雪公式很能说明主要的关系 : M = PQ / V 在这里, M表示货币量,Q表示商品量,P 表示商品价格, V 表示货币流通的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 货币的周转次数。顺便说一下,一年发一次工资与一周发一次工资所需的货币量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货币的周转速度要大大快于前一种情况。 我对费雪公式没有大的意见。我只是要补充,国民经济的产出中,有越来越大的部分是由服务业所组成的。与农业和制造业不同,服务业没有一个有形的物质产品(P)放在那里供计算产值。服务业所有产值都是已经实现的,或者说都是卖出去的。同样,服务业的生产过剩也很难被觉察出来,因为它不象制造业那样有产品堆压来显示生产过剩。但是服务业和农业,制造业一样,它也是以其服务产品在市场上换取货币。其庞大的交易量和产值在许多国家都远远超过了农业和甚至制造业。所以,费雪的货币数量公式应该改为: M = GDP/V 在这里,M依然表示货币的数量,单位是元;V 依然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也是元。这里,我们省去了价格P ,因为,GDP已经以货币为单位,所以已经包含了价格在内。 这个公式对政府决策就很直观实用。如果在某年某国的国内总产值是1000亿元,而货币周转速度是一年十次,那么,要承担1,000亿总产值的交易需要,货币发行需要100亿元。当然,我们所讲的货币发行量是指账面上的量,而不一定非要印出100亿元的纸钞。因为许多交易实际上就是账户间互相转账的。 我们谈过货币的发行量要和经济规模相适应;也谈过经济发展了,货币的发行量也应该相应增大。现在我要谈谈,新增发的货币是怎样注入到正在扩大或已经扩大的社会经济的运行当中去的。 乙:是呀,发行货币是中央政府的事情,企业却是各种各样,私营的国营的都有,中央政府总不能见人就发一笔钱来把增发的货币量注入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去吧。 甲: 当中央政府查觉到社会经济产出已经增加,或者生产力已经因为购买力相对弱小而发生闲置,或者现有的货币量已经担负不起已经扩大的经济规模,中央政府就应该增发新的货币。中央政府把增发的货币量注入社会经济的运行中的方式有好几种。 政府增加财政开支,使开支大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靠增发货币量来弥补财政赤字,然后, 1,增大政府开支到 C 系统。其中包括举办公共工程,增发养老金,提高C 系统内雇员的工资等等。这样,新增发的货币,就通过C 系统的项目而注入到社会经济运行当中。 2, 政府付给购买政府债券者一个良好的回报。受益者可以通过自己消费或投资等方式把新增货币投入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去。 3, 政府购买社会上留在私人手中的资源。 以上是指中央政府在发现社会经济已经扩大的情况下,注入新货币以利经济正常运行的几种方法。当然,在社会经济没有扩大,甚至发生萎缩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也可以这么作,从而拉动社会需求,克服萧条,甚至推动经济增长。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次谈增长理论时还要谈到。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IX 袁大成 甲: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条件。 乙:原来我们到现在才谈到体制的问题,那么原先我们谈的都是什么? 甲:我们在以前的对话中,讨论的主要是经济理论一般性原理问题。经济理论好比是计算机的软件部分,而经济体制则是硬件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就是指体制改革,却忽略了管理理论即经济软件的问题。有时明明是软件有问题,却把硬件改来改去。结果老问题还没解决,又出了许多新问题。社会付出很大代价。 乙:中国的经济改革,同时也叫做经济体制改革啊。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改革智囊们一开始就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有问题,所以改革也就是体制改革。 甲: 是这样。其 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受唯物史观的影响,所以动不动就在体制上找问题,很少在思想和指导理论上去找找原因。 比如,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智囊们一开始就把中国贫穷的原因归咎到大锅饭上去。他们认为,由于大锅饭的体制,造成人人懒惰,以而导致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于是就有了改革就是打破大锅饭的说法。这个思路的金一步发展就是私有化了。因为改革派智囊们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彻底打破大锅饭,才能把人人鞭策起来勤奋干活,才能富裕起来。对于 这种主张,我们在《对话VI》中已经做过分析和批评,我们就不多说了。这里我要指出的是,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不管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可以运转和发展。但是比较起来,公有制要更有优势,更合适正确的理论。 乙: 主张私有制的学者专家们认为,私有制要比公有制更有效率。所以,私有化才成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流观点。 甲:我们在《对话VI》中已经指出,从劳动生产率上来讲,私有制企业未必高于公有制企业;从剥削的效率上来讲,越高的剥削效率就越导致社会经济失去平衡;而如何维持社会经济平衡正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以私有制有更高的剥削率来为私有化张目,可见他们的思考离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多么远。 乙: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很多。让我们还是回到体制问题上来吧。 是否可以说,大体上有两种经济体制,一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前一种体制是行不通的;改革就是要走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 甲: 你只要 回顾一下,就可发现:我们过去的讨论中,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所有分析 不管其所有制如何 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领域,与计划经济相对立的应该是无计划的自由经济。 至于说哪种体制更有优越性,那得看指导经济的理论如何了。 在我看来,即使最极端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只要指导思想对头,也会有其它体制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举例来说: 1,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可以实行跨越式发展。比如,如果人类已经有了制造彩电的技术,就可以跨过黑白电视机的生产阶段,直接为国民提供彩色电视机。如果已经有了自动洗衣机的技术,也就不必非要把单缸,双缸非自动洗衣机的生产也要重演一遍,再生产自动洗衣机。然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生产者愿意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只要厂家有利润可赚,对社会和消费者是不是浪费,就不是厂家所考虑的 问题了。 2,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还可以减少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经济中的重复建设的浪费。这些重复建设,小的比如遍地开花的小化肥厂,小钢铁厂,小造纸厂等等,大的比如重复建设的通讯网,甚至大规模的货运码头等等。从其使用率之低和占用资源之广的角度来看,重复建设是社会资源的很大浪费。自由经济的拥护者可以争辩说:正是有了这些重复建设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才平抑了物价,使消费者得益。实际上,只要国家计划部门有了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即不再以私人企业家般的热情追求利润极大化,而是从社会经济平衡运转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那么,集中计划下的供应体制,就不会以垄断价格来追求超额利润。相反,自由竞争中的重复建设的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承担的,并且不必要的过多消耗自然资源。 3, 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减少自由经济中的盲目性所带来的损失和浪费。在市场价格信号的盲目引导下,中国这些年不断发生的这个热,那个热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计划经济的统筹安排下,计划者可以有全局和长期的概念,从而避免在市场价格的误导下,一哄而起的生产热给生产者带来的损失,给社会带来的浪费。 4, 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由于缺少计划而屡屡发生的建了拆,拆了建的荒谬现象。中国这方面作的很差,以致于中国许多城市尘土飞扬,交通混乱,原因竟是许多城市公路每年都挖了填,填了挖。可见中国的建设特别缺少计划性,尤其是长期计划。 5,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自由竞争的私人企业制度下那种拼命压低工资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才能生存与发展,结果却带来市场更加萎缩,生产更加过剩的悖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在生产和需求两方面调解社会经济的运行,通过不断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收入水平并不断地缩短劳动时间,给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广义的内涵,也给生产率的提高以无限的前景。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谈。 当然,这一切要以正确的经济学思想为指导才行。如果继续以企业主式的思想来指导社会生产,那么,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也只不是一个大工厂而已;社会经济更加不平衡,更谈不上发展了。 谈经济体制问题,就要讨论经济过程中各组分的关系。这里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关系:(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2)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经济过程中的各组分 不管是生产者之间还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 都是通过市场联系在一起。其实,即使在最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联系也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持货币的消费者,来到市场上,根据自己的购买力和消费偏好在市场上选购消费品和服务,并不多问这些产品究竟是哪种所有制的企业生产的。可见在消费市场上,公有制和私有制并无多大不同。中央计划部门在这方面所能作的,主要是调节经济诸参数,实现经济平衡运行。这些参数主要有:工资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劳动时间等等。当然,根据哪种经济理论来调节这些参数,才是更关键的事情。 中国过去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私有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之间不同也许仅体现在生产者之间,即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方式。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中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厂家把其产品 比如钢铁 提供给政府物资管理部门,然后,物资管理部门根据下游厂家 比如缝纫机厂 的需要,而把钢材批给下游厂家。为什么政府没有让钢材的生产者和需要者通过市场去联系,原因之一是政府认为,既然双方都是政府自己的企业,自己之间买来卖去没什么意思。尽管如此,市场因素在这种关系中也仍然起着作用:钢材的出厂和入厂都是由货币数来核算的,钢材生产厂家的产值最终是通过转移到缝纫机的产值中实现的。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物资计划部门的订单安排生产,可以避免生产过剩造成产品积压和浪费,可以防止由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诸如行贿受贿,吃回扣等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坏处是抑制了上游厂家之间的竞争和下游厂家的选择自由。其实,这种坏处是可以克服的: 只要物资管理部门提供给下游厂家的是诸多品种和价格的清单供下游厂家自己挑选,即可以保证下游厂家的选择权,也促进了上游厂家之间的产品竞争。 当然,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放开生产资料市场让厂家们自己去互相交易。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控制住某些产品生产的许可以及产品的交易价格上限等等市场参数就行。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中,企业之间也可以完全通过市场发生关系。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 乙: 中国政府可能觉的政府管理生产活动麻烦太多,不如抽身出来,把具体的 经济活动交给私人企业主们去作,政府只管收税和市场调节就可以。 甲: 政府并不是由超出社会之外的不食人间烟火一群人所作成。在私有制的社会中,私人企业主们的势力集团可以影响政府把政策调节到对他们有利,对整个社会却有害的状态。拉丁美洲国家在70年代曾经有过号称拉美经济奇迹的发展阶段,现在这些发展成果到哪里去了?都被这些国家的先富们带到美国等环境保护的很好的国家去了。这些国家的劳动者们至今仍然在经济拉美化的泥潭中挣扎。 私有化还会分裂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在经济上不再是个利益同一的整体。能使社会经济健全发展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会因为有悖于有势力的利益集团而被束之高阁。一切有关经济学的科学讨论和政策会失去前提。 乙: 那么,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该怎么作,你能不能提出具体的办法? 甲: 其实,即使在全面公有制的基础上,经济体制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具体设计方案,并各有千秋。我们不可能在此提出种种具体的方案来讨论,而只能讨论一般性的问题。 中国可以在保持公有制的基础上,让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完全通过市场交换发生联系。 政府可以通过《最低工资法》,《最长劳动时间法》 ,《税收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对某些垄断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铁路运输 实行价格控制等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市场的运行,以求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求,使社会经济和谐与健康地向前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为利益所趋而出现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巨大浪费,国家要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基本建设,制造业等领域实行指导和某些准入制度,不能任由市场的价格去引导人们盲目投资建设。 乙: 这样的做法岂不抑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正是平抑物价和促使经济进步最重要的因数。 甲: 某些法律如《最低工资法》等等,只是限制了企业界不择手段的竞争方法,除了可以避免劳动者被残酷剥削外,还有助于淘汰技术低劣,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血汗工厂出局,更重要的是,《最低工资法》,《最长工作时间法》,《税收法》等还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因子,是政府调节经济,实现经济平衡运转的重要手段。 至于政府为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巨大浪费而对生产方面的指导和某些领域的准入制度会不会限制竞争?当然会限制某些竞争。但是,与大量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重大浪费相比,这种指导还是有必要的。中国这些年不断出现的这个热,那个热的盲目生产浪潮,给生产者带来巨大损失的事情层出不穷。即使在私有制社会中,这些损失也不仅是生产者的损失,同时也是社会的损失,因为这些损失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使社会税收减少。 许多重复建设大大增加了运作成本,其间的竞争所起的平抑物价的作用远远小于其成本增加所起到的推动物价的上升作用。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中,只要政府放弃了那种商业资本家尽量抬高价格来捞钱的思想,就完全可以根据生产成本定出薄利的价格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由于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成本,所以其价格可以比自由竞争中的价格还有利于消费者。 在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中,许多竞争还继续发挥作用。比如,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招聘国有企业的总负责人时,就是在众多的竞争应聘者中筛选出来的。而这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不许降低工人工资的条件下,减少生产成本,推广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乙:如果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的作用沟通各企业之间的联系,那么,这些国有企业应该有多大的自主权力呢? 甲:这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订出不同的条件。比如,一家国有的客运公司和一家国有的饮食公司,其各自的权限应是不同的。中国这些年所推行的企业承包制,给承包者以太大的权限,国有企业几乎成了承包者自己的企业。投资和风险由国家来独担,利润却由承包者来分享。很多原来搞得很好的国有企业就是被这种承包制搞坏的。 乙:企业承包制的初衷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企业领导者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只要承包者缴够承包费,赚得多的都是承包者自己的。这种办法的提倡者们认为,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动员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把企业搞好。否则,企业搞得好坏如何与企业负责人的利益没有关系,谁还能有积极性呢?当然,企业私有化后,企业老板更会积极关心自己企业的效益。所以,主张私有化的呼声在中国经济学界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 甲:企业负责人所得到的职位与工资已经是对其工作的犒劳。如果其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另行聘请新的管理人员。用不着非要把企业承包给私人才行,甚至非要私有化不可。 顺便说一下,私有化的主张部分原因是因为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后,发生了许多承包者们挖空国有企业的现象。这本应该引起人们反思企业承包制的弊端,并以加强法律的方式来打击此类现象的发生。然而,中国的改革派经济学家们却认为只有近一步把国有企业私有化,才能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这就好比杜绝贼偷得办法是干脆把财物送给贼一样可笑。这种奖赏当然更加鼓励了挖空国有企业的行径,使许多原本搞得好好的国有企业被害的奄奄一息。 乙: 这么说来,你是主张中国在经济体制上应该坚持公有制了? 甲: 既然我们已经说明,中国的经济问题并不是出自所有制上,而且公有制体制加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把社会经济搞得更好。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放弃公有制呢? 公有制可以避免社会分裂,是社会和谐与社会成员自由的保障;公有制可以防止中国的财富流失到海外,避免拉美国家的教训;公有制有助于科学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因为科学经济政策在私有制那里所遇到的阻碍,在公有制社会中将不会存在。公有制当然可以避免社会财富集聚在一小部分人手中,那种10%的人占据90%社会财富的状态,不但毒化社会,而且使社会经济的严重失平衡,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贫困而难以为继。 乙:说到经济发展,请你谈谈社会经济是如何在公有制的体制下增长? 甲: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在自然经济形态社会,还是在市场经济秩序中,都是由需求拉动的。在自然经济形态的社会中,这种需求是社会成员的自然需求,比如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时代,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跟着增加,社会就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和产出,等等。在市场经济中,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则是有货币购买力支持的有效需求才行。换句话来讲,我需要面包,他需要衣服,如果没钱去购买,那么这种需求对市场经济来说是无效的。不管这是市场上有多少面包或衣服在出售,也不管需求者是多么强烈地需要面包和衣服,没有钱是得不到面包的,所以这种需求是无效的。顺便说一下,我这里所讲的有效需求的概念和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概念有所不同,这个我们以后还会提到。 乙:但是,这种有效需求是怎样来的呢? 甲:有效需求实际上就是有货币购买力支持的自然需求。我们刚才讲过,在市场经济的秩序中,不管人们多么需要面包,没有钱,是得不到面包的。这时面包的过剩乃相对过剩。政府的经济管理任务就是要使社会成员未满足的自然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反过来:如果人们都已经吃饱,那么,不管人们的口袋里还有多少钱,也不管市面上还有多少面包,交易同样也不会再发生。这时的过剩乃绝对生产过剩。面包这项产品到这时就已经达到增长的极限。我这里所提出的增长的极限这个概念,是和罗马俱乐部所提出的增长的极限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增长的极限的概念,是指当某产品产出大于社会成员的自然需求时,无论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怎么下降,市场出售量都不会再有增加。这时该产品的生产已经到达饱和状态,该产品的增长已经到达极限,即增长的极限。社会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有其增长的极限,即人类自然需求的极限。 请注意,我在这里所讲社会成员对某项产品自然需求的极限也就是该项产品的增长极限,是在统计学意义上讲的。比如,社会总是只有一定比例的人经常喝可口可乐,那么可口可乐生产增长的极限就是这部分人对可乐饮料需求的自然极限,而不能把社会全体成员的对饮料的需求的自然极限当成可口可乐产出增长的极限。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来统计大多数产品和服务的增产极限,即:当某项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到某个临界值以后,该产品市场价格的继续下降,不再带来销售量的增加,这时该产品的产出量就已经到达其增长的极限。市场出现该产品的饱和状态。 乙: 当国内市场饱和后,如果大力出口产品到海外市场不是照样可以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吗? 甲: 出口当然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限制,特别在国内的增长已经到极限的情况下,出口产品到海外市场的确可以带动经济继续增长。但是,这时的增长已经和国内的生活水平无关,成了为增长而增长。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样为增长而出口的政策是否有意义,是值得深入讨论的。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性问题时,为了简单明了起见,可以把对外贸易问题忽略不计;或者讲,如果我们所讨论的社会经济,是以地球为单位的,那么就没有星际贸易的因素可讨论了。 乙:那么一旦国内生产的发展已经达到极限, 又该怎么办呢? 甲:假定人口不再增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就有赖于社会现有成员消费面的扩大。当代人许多消费需求是早期人们所没有的。比如,通讯业及近些年兴起的IT 业和旅游业都扩大了人们的需求面,充当了社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就是说,除了人口增加的因素外,消费者个人消费面积的扩大,是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现有的生产力对已有的消费需求已经饱和,如果要继续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就要扩大社会成员的消费面。但是,人们的消费面也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社会经济增长终有饱和的一天。那时社会发展会继续,以货币衡量的经济增长将终止。而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将体现在人们劳动时间的不断缩短上。 乙: 提到经济增长,人们都要提起哈德罗 ― 多马模型,你是怎样评价这个模型的? 甲:我认为哈德罗 多马所提出的公式(两个公式是一回事情),只能对已经完成的经济发展作描叙,要对还未发生的经济过程作指导,则是难以胜任的。因为这个公式是从结果推算原因,而不是由原因推算结果。比如,在哈德罗模型中:            储蓄率(Rs) 经济增长率(G) =           投资-产出比(Ryi) 假定某国前年的产出是1,000亿,而储蓄是200亿,则储蓄率 Rs = 200 1000 %= 20% 因为在哈德罗模型中,社会储蓄 = 投资,所以,20% 的储蓄率也意味着有200亿元投入了扩大再生产,所以才带来了100亿元的新增加产值,经济增长率是10%,产出从前年的1,000亿增长到去年的1,100亿。 根据投资和新增产出之间的比值,得出 哈德罗模型中的分母即投资 产出比(Ryi)为: Ryi = Rs/G = 20% 10% = 2 即每投增加 1 元的国民收入,需要的投资额为2 元。 但是,当人们不知道国民经济增长率时,是无法知道 投资 产出比 (产出还没出来,怎么算出它和投资的比率?), 所以,在推算未来的经济增长率时,这样的公式会使人们陷入:因为还不知道国民经济增值率,所以无法算出投资 产出比;又因为无法算出投入 产出比,而无法根据该模型算出国民经济增长率的循环之中。 因为,哈德罗模型在推算未来的经济增长率时,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式,所以无解。对已经完成的经济增长,该公式却已经无意义,因为这时靠统计就可以得知经济增长率。 在实际中,即使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增长因子的计算,哈德罗模型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实际中,经济增长更多的来自现有的生产设施的开工率的增加,比如,工厂原来一天只开一个班,现在开3个班,24小时开工。产出增加了2倍,固定投资却无增加;这在哈德罗模型中无法反映出来,却把产出增加的功劳算入到其它部门的新投资的份上去,从而大大高估了资本 产出比的数值。 即使没有上述缺点,哈德罗模型也不能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多大帮助,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储蓄也好,投资也好,大都是私人或企业的事情,政府无法直接决定这些因子的数值。 乙: 如果政府要制订经济增长政策,又该如何作呢? 甲:我们刚才讲过:需求乃社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市场经济秩序中,这种需求必须是有货币支持的有效需求才能有经济学的意义。因此,政府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是要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不是号召人们节省每一个铜板来支援国家建设。 至于政府已怎样的方式来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让我们重新来观察《对话8》中的图(如下),就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 图见下页) (这里有一张图,贴不上。   李志宁) u 图1 社会经济运行平衡图 从上图可见: 如果社会储蓄率 = 0 ; 政府的收入 = 开支,就可以维持社会经济的平衡运行。这时社会的有效需求=社会的总供给。社会经济可以永远这样在增长率为零的条件下周而复始的运行下去。当然,这要求政府的开支没有生产性项目的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才成。 如果政府要实行经济增长政策,除了考虑要把开支转向生产性的项目外,还要考虑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为此,政府所能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不增加政府税收和公债的条件下,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并以发行新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把新的货币购买力注入社会经济的循环中去,也就是注入上图中右边所列举的社会项目中去。比如增加社会养老金,增加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举办新的公共建设项目如修地铁,建电站等等。通过上图中C系统与 P系统之间的市场换,新增发的货币又流向社会产业系统,引起产业系统现有的生产设施开工率的增加或投资规模的扩大,从而经济循环又上了一个台阶,开始在更高的国民收入水平上进行周而复始的新循环。其实,即使政府没有把其开支转向生产性的项目建设,而仅仅把给社会C 系统注入的新货币用来增加工资,就足可以引起社会产业系统的反应和社会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增发新货币到公共开支中去,对社会产业部门的影响如同打开了一个新的海外市场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产品和服务直接用于改善国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而没有被廉价出售到外面去,这样岂不更好? 乙:实行赤字财政,增发新货币,会不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呢? 甲:在一定条件下,实行赤字财政,增发货币量是不会引起恶性的物价上涨的。 当社会生产力发生闲置,生产设施开工不足,劳动人员处处多余时,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可以增加有效需求,带动产业系统得开工率增加和投资增加,产出和需求很快就会实现新的平衡。 当然,为了对付企业部门以提高物价的方法来代替扩大生产,政府可以对某些垄断性较强的产品或服务提出最高物价的限制,以促使企业部门提高生产。另外,企业部门也应该认识到,如果一味以提高物价来应付需求的增加,这样的方法虽然省力,但是大家都这样干,所引起的物价轮番上升,使得大多数名义上的收入增加变得毫无意义。所以还是以提高生产的方式来获得的收入增加才是真实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让企业界如此自律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西方国家的赤字政策最后引起滞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产品和服务到达各自增长的极限时,这个社会经济增长就会变得极其缓慢甚至停滞。这时无论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闲钱,也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会给社会经济的继续增长带来大的作用。人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增长终究有极限的,不可能无限增长下去。当一个社会达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需求已经饱和满足,即所谓的富裕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及其政府就不应该把追求经济增长当成施政的主要目标,而应该保持社会经济的平衡运转,保持社会经济在一个高水平上周而复始地运转下去。当然,社会技术进步不会停止。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劳动时间的缩短上,而不是GDP的增长上。本来社会经济的增长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其终结的。人们应该欢迎这个终结早日到来:这就是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X 袁大成 甲: 经济学真正作为一门的理论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之前,古代一些思想家,比如亚里士多德等虽然也有一些有关经济的著述,但那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也没有引起当时社会的关注。因为,那时的社会还不需要有经济学。 为什么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社会经济的运转开始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经济学就是为着解决这些问题才产生出来的。所以,经济学作为成体系的理论开始出现在最早形成市场经济的英国,就不是偶然的了。 乙 :西方许多经济学教科书一开始就说了: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需要是无限的,而可获得的资源和产品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就产生了经济学。 甲: 这种说法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在生产和产品更不丰富的古代和中世纪社会,却没有产生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现代社会的产品比起过去来说要丰富了不知道多少倍,却产生了无数的经济学家们为社会经济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可见,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该另有所在,而不是你刚在所提的什么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乙: 那么,在你看来,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 甲: 在我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天生是一种非平衡的经济体系,因此引起的市场经济所出现的不平衡问题,才是经济学所要解决的现代经济的基本问题。 很遗憾,对经济学的产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古典经济学派,却对这一问题的存在持否定态度。这在亚当 斯密那里,是因为其价值理论。在亚当 斯密看来,既然商品的市场交换归根到底是根据商品的价值而进行的等价交换,那当然不会出现不平衡问题。实际上,等价交换并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平衡性。特别是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即使通过等价交换所获得的生产手段,其价值与其可以产生的价值是可以有着巨大的不同。(比如,你用50,000元购买来的一辆运输汽车,尽管是等价交换所得,但是,这辆汽车给你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大于50,000元)。 古典经济学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问题的存在所持的否定态度,在李嘉图与马尔萨斯的论战中也表现出来。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平衡性矛盾已经通过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而强烈地表现出来。对此,马尔萨斯当时就指出,有效需求的不足,正是生产过剩危机产生的原因。李嘉图站出来与马尔萨斯展开论战,维护了古典经济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马克思在谈到这场著名的论战时,他是站在李嘉图一边的。 最能反映正统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均衡理论的还有萨伊法则。在萨伊看来,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 按照萨伊的观点,社会决不会存在需求不足问题。因为,在他看来,生产不但制造产品,同时也创造需求。生产越多,社会需求就越大。举例来说,比如生产一件家具,其市场价格为100元,根据生产要素来分析,这100 元钱,最终都会作为工资,地租和利润而分配给工人,地主和资本家,所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购买力终究会把市场上所有商品买走,不会过剩。即使有,也只能是一时的,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力量,可以消除一切过剩。所以经济学应该关注的是供应问题,而不必操心经济的不平衡问题。 让我们来就事论事:在上述例子中,萨伊法则 忘了一点:它所谓的包含在100元价格中的诸如工资,地租,利润等购买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把产品出售了才能实现,特别是被萨伊法则计算为购买力的利润部分,更只有在产品出售后才能实现。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产品因其价格等于包含于其中的诸购买力之和所以才有可能毫无剩余的售出完毕;然而,产品只有在售出后,其中所包含的诸购买力才能完全实现。这就是一个互相依赖对方先实现,才能实现自己的循环,一个无解的循环。 乙: 自马歇尔以后,西方经济学已经不再从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价值学说来讨论价格了,而是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变动来讨论价格。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派。 甲: 新老古典学派的共同点,就在于不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非平衡性。他们都认为,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关系完全可以实现平衡。在新古典经济学派那里,这平衡是靠市场均衡价格机制实现的。 按照市场价均衡价格理论,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个反比关系,因为对于买者来说,一般在较低的价格上比较高的价格上购买的数量要多。这就造成了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图1 中的 DD 线)。 相反,生产者总是总是愿意在较高的价位上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价格和供应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正相关关系,这就造成了供应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图1 中的SS 线)。 需求和供应曲线的相交点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的数量。从图1 上来看,需求和供应曲线是在价格P1 和数量Q1 上相交的。这时的市场价格即所谓的市场均衡价格。这个价格下,供应和需求正好平衡,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当然,这个均衡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市场上由于购买力不足而出现商品过剩,市场价格会下降,从而消除过剩,达到新的平衡价格。如果购买力旺盛而出现供应短缺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消除短缺,达到新的市场平衡价格。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均衡价格机制。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们由此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不平衡是偶然的,在市场平衡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供求关系必然走向平衡。 (这里的图贴不上   李志宁) 图 1 均衡价格模型图 乙: 这是很流行的观点。好像中国改革派经济学家们也持这种观点。 甲: 在《对话5》中,我们曾对这个被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均衡市场价格理论作过分析和评论。我认为,这个理论模型甚至不能符合实际经验。根据均衡市场价格理论,供应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它表示了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供应更多的商品到市场上。比如,在价格为10元时,假定利润为1元,生产者只愿意生产数量为100的产品;价格为11元时,利润上升为2 元,生产者愿意提供 数量为200 的产品;价格为12元时,利润为3 元,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品为300;以此类推,价格越高,利润会跟着上升,因此生产者乐意提供更多的产品到市场上,所以供应数量和市场价格成正比,供应曲线在均衡市场价格模型中呈向上的曲线。 若要我接受这个模型,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必须解释:在价格为10,利润为1 时,生产者既然愿意生产数量为100的产品,为什么却不会生产更多的产品,以获得更大的利润额?其实,当价格和利润率都有所下降时,生产者更努力试图卖出更多的产品以保持利润额不致跟着下降。就是说,在实际中,均衡市场价格模型中的供应曲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存在,与之相反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这个模型一共由两条曲线构成,其中一条曲线在实际中是否存在还是疑问,那么这个模型还能成立吗? 市场平衡价格记者模型还告诉我们,当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到新的供求关系的平衡点,从而消除供不应求的现象。我认为,自由经济市场机制的这一过程,其实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个缺点。因为自由经济的市场机制的这一过程,带来更多的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市场价格的随需求增加而上涨,只会对经济增长带来阻尼作用。 至于出现供过于求时,自由经济的均衡价格的市场机制所发生的物价下降,会不会消除产品过剩,我看也不一定。正如我们在过去几个对话中反复提到的:由于追求产出 大于 投入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灵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上总购买力将小于总供应。当市场上出普遍的现生产过剩危机时,原来的总购买力大都已经花费掉了,所以才有产品过剩危机的出现。这时即使减价出售过剩产品,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追求产出 大于投入的差额,从而使总需求总是 小于总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均衡市场价格机制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均衡价格不断地向下移动。这就是经济萧条期间人们经常可见的通货紧缩现象。它本身就是经济萧条的特征,即使在削减生产和销毁产品等等的帮助下,实现了均衡,也是经济萎缩后的均衡。可见,所谓的自由市场的均衡价格机制,既不能防止经济萎缩,更对经济复苏起阻尼作用。 尽管古典经济学派一味否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所具有的不平衡性,但是,不管是看不见的手也好,萨伊法则也好,还是市场均衡价格机制也好,都不能阻止资本主义经济过剩危机周期性的到来,特别是三十年代初所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更是使得西方国家一片混乱。在这一系列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人们终于开始清醒过来,开始与过去的标准学说决裂。于是有了凯恩斯革命! 乙: 凯恩斯革命是什么?革了谁的命? 甲: 在凯恩斯以前,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主流经济学派即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出现的不平衡现象是偶然的,在价值规律或均衡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必然会走向平衡。因此,古典学派都反对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主张自由放任,并认为一支看不见的手自然会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源的配置调节到最佳状态。 凯恩斯革命首先革的就是这种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平衡的学说的命。在凯恩斯看来,以往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更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而这种不平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这里,凯恩斯继马尔萨斯之后,再次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再次接触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了一场经济学革命,并诞生了宏观经济学。 乙: 你在我们的对话中也常谈到有效需求这一概念,这和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的概念是不是一回事? 甲: 我对有效需求的定义与凯恩斯的定义是不同的。我认为,人们的需求有各种各样,其中有货币购买力支持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上得到满足,这样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用以区分一时间没有货币购买力支持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因为没有货币支持的需求,不管有多么急迫,也不管多么重要,在市场经济的秩序下,是没法得到满足,所以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无效的。凯恩斯对有效需求的定义是,当社会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量,即有效需求。不过,尽管定义不同,但是定义的对象却是同一的,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不同有多大意义。我和凯恩斯之间真正有着重要意义的不同,在于对有效需求不足产生原因的分析上。就是说,我和凯恩斯在寻找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时,答案是不同的。 乙 : 有什么不同?请讲讲。 甲: 在凯恩斯看来,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储蓄。由于心理原因和储蓄倾向等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并不是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而总是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收入越高,储蓄倾向越大。对个人来讲是如此,对国民收入总体来讲也是如此。凯恩斯认为,储蓄造成一部分货币从经济流通中沉淀出来,造成相应的生产过剩,在乘数作用下,引发越来越大的生产过剩,最后导致经济萧条。 我不能完全同意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产生原因的分析。的确,人们是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为什么储蓄?为了将来需要时的开销之用。这样,从统计意义上来看,无数个过去的储蓄和将来的开销会在现时互相抵消。除此外,超前贷款消费已经非常普遍,比如,西方国家绝大多数购屋者都是贷款买房子来住的;他们庞大的贷款正是同时期其他人的储蓄,甚至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随时可用的活期存款。所以我认为,用储蓄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及经济萧条的原因还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乙: 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起生产过剩和经济萧条呢? 甲:正如我在《对话III》中所分析过的,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是个非平衡体系。与自然经济不同,资本主义经济是追求产出 大于 投入之间的差值的。这个差值也代表了资本的投资效率。只有在预期的产出 大于投入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才会开始发动。本来,资本主义企业以此为追求也无可厚非。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一个社会所有经济单元的投入之和,正是这个社会系统的需求总量。既然这个社会系统内所有的经济单元都在追求 产出 大于投入,这个社会系统的总产出必然大于总需求。这个大出的部分就是生产过剩。 反过来看,因为总需求 小于总产出,所以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不管有没有储蓄,都是如此。其实,正如我们在以前的对话中反复所讲的,要使一个社会系统内所有经济单元同时实现产出 大于投入的追求,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就象要使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同年度都实现贸易盈余是不可能的一样。难怪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总是要那么强烈地表现出来。 尽管我认为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分析并不完全,但是,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这一问题提出来,毕竟触及到现代经济问题的核心,即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问题。既然认识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存在,由此得出的政策,当然是如何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实现充分就业水平上的经济均衡了。由于凯恩斯理论在西方国家普遍被接受,从而在战后竟出现了一个长达25-30年之久经济繁荣的凯恩斯时代。通过这个时代,西方国家陆续进入了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 ). 乙: 你把凯恩斯的作用说得那么大,那你又如何解释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因此经济学界又掀起反凯恩斯主义的思潮呢? 甲:的确,自七十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的调节市场的各项政策,呈现出效应递减的现象,或甚至失效。比如,前些年很有成效的赤字政策,现在不但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使得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失业率也跟着攀升,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使得原先一些反凯恩斯的经济学派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号下聚集起来,向凯恩斯的学说发动了批判。他们认为,出现经济滞胀问题,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就连凯恩斯的弟子,琼 罗宾逊也承认凯恩斯的经济学遭遇到严重的危机,并称之为: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 本来,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就是说,在经济萧条期间,失业率高升而通货紧缩,在经济上升阶段,则失业率下降,通货则膨胀。然而,现在竟然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萧条和失业上升同时发生,即滞胀的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既不能从理论上提出解释,也提不出解决的办法。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了窘境。 乙: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滞胀的现象呢? 甲: 在我看来,滞胀的发生是以下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增长的极限:我在前面的对话中已经指出过,经济的增长终会遇到极限的。当产出量已经达到社会需求量的上限时,生产就已经饱和。就像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可以吃下无穷尽的土豆一样,由人组成的社会也不能吃下无穷尽的土豆。土豆如此,其它产品也是如此。经过凯恩斯时代经济的长足发展,西方国家大都进入所谓的富裕社会,人们的许多基本需求都已经满足,为这些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产业的发展也已经走到尽头。如果没有人口的显著增长或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经济的增长只能非常缓慢甚至停滞。 2, 技术的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增长,从而使社会对总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失业当然会上升。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普遍缩短劳动时间。但是,在私有企业激烈竞争经济的秩序中,要雇主自觉地缩短雇员们的劳动时间实属勉为其难。 3,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继续用赤字财政和增发货币的政策来刺激需求,就会失效,而只能引起通货膨胀。 4, 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更加重了此通货膨胀。 5, 有效需求的不足,不仅仅在于储蓄的增加,而更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非平衡性。所以仅靠减少储蓄或增加投资不足以彻底消除生产过剩,而生产过剩的压力必然导致经济萧条。 6, 宏观与微观的矛盾。由于西方国家在微观经济体制上大都保持着私人企业制度,当国家实行刺激经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引起需求上升时,私人企业往往用趁机提高物价的方式来捞钱,而不会轻易采用扩大生产的办法来满足社会需求。正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均衡生产价格机制的模型中所描述的那样: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到新的平衡为止。这当然是通货膨胀,经济规模却依旧。而西方国家当时在宏观经济上实行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微观上依然是古典经济学所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其需求管理政策的成效大打折扣。 不管怎样,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试图以出现经济滞胀这一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来完全否定凯恩斯理论的意义与功绩是办不到的。西方国家毕竟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经历了长达20多年之久的经济繁荣,并因此跨入富裕社会,足见凯恩斯革命的非凡功绩。 乙: 那你又是怎样看待曾指导了包 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呢? 甲: 很遗憾,当西方国家经历凯恩斯时代的经济繁荣的同时,原所谓的社会主义的东方国家 包括中国 却依然局限在老古典经济学派的概念中而固步自封。因为这些国家在经济思想上的指导理论依然没有超出古典经济学派的窠臼。 乙: 怎么可以这么讲?包括中国在内的原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思想上的指导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主张国家指导下的计划经济的,古典经济学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经济。这两个能搭上边吗? 甲: 古典经济学派为什么主张自由经济,反对国家干预?因为在古典经济学派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不平衡问题。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市场价格机制等等可以帮助资本主义经济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平衡,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 在否定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有不平衡矛盾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古典经济学家们是一致的。在马克思本人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所致,而是生产无计划造成的。 所以,马克思主张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定可消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马尔萨斯早于凯恩斯100多年之久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实际上已经触及到现代经济中的核心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不平衡性矛盾。李嘉图为此同马尔萨斯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论战。 马克思在谈到这场论证时,是站在李嘉图一边。马克思甚至认为马尔萨斯是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在说话。因为马尔萨斯在谈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时,顺便说了一下,一个不从事生产,专事消费的地主阶级的存在,有助于克服有效需求的不足。实际上,马尔萨斯只是在表达他的观点,即如何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正是我们在《对话8》中所讨论过的 C系统与P 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社会经济大系统平衡的条件。至于这个 C 系统中是社会福利开支,还是军费开支,或是马尔萨斯所提到地主的寄生消费,在经济学上来看都是一样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不平衡系统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它必须要求一个与其过程相反的系统来支持其自身的存在,形成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之所以反对马尔萨斯的观点,原因在于马克思并没有看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及其背后资本主义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 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还有恩格斯与杜林的论战。杜林在谈到生产过剩问题时指出,生产过剩是因为穷人太穷了。这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性矛盾。恩格斯却以调侃的口气反驳道:贫穷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古老事实,生产过剩是一个现代才出现的问题。只有我们的杜林先生才拿一个古老事实来解释一个现代问题。实际上,恩格斯不知道,此贫穷非彼贫穷,两个贫穷的根源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过去的贫穷仅仅影响着贫穷者自己的生活,现代的贫穷则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 也许因为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太深,使得马克思在其理论上没有真正突破古典经济学派的窠臼。他的巨著〈资本论〉仅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运动的。他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是为了说明资本增值的源泉。而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多地属于道德上的批判。由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没有触及到其核心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所以,以马克思经济思想为指导的原东方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依然深深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所以在我看来,原东方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不过是国家资本主义而已。 所以,就在西方国家和若干标准学说决裂的时候,所谓的社会主义 的东方国家却继承了西方古典经济学思想,发誓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斯大林在其著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更明确地宣布了: 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关于社会基金的形成和用途的 原理;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这 一切基本原理,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社会 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 可见,原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思想上仍然秉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精 神。这样,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在积累中得到发展,为了现在又被称作积 累的利润极大化,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 更是起劲地,变本加厉地剥削起工人来。中国在这方面要比其它国家走得更远。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高积累来追求国家资本的增值,劳动者不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要素而已 (引自 对话-3 ) 正是在这种关于剩余价值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而积累是资本增值的唯一源泉的原理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引下,一种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热情主宰了中国的经济指导思想。在很长一个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学家们都把消费当做对积累的损耗而与发展生产对立起来。在中国经济学家们看来,生产和消费是一对矛盾,消费基金多了,生产基金就必然少了。为了发展生产这一长远利益,不得不限制消费。这比古典经济学家们中的供应学派走的更远,完全是他们的头脑依然被企业式经济发展模式所禁锢的结果。 乙: 既然你认为原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指导思想依然是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按照你的分析,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和解决经济的不平衡性矛盾,社会经济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萧条,更谈不上发展了。但是,为什么原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在经济建设和发展速度上却有很高的增长率,而并没有出现你所谓的经济失衡而导致的经济萧条呢? 甲: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在以开始时,自然经济的农业还占国民经济的大部分,工业化过程还刚刚开始,而这些国家,特别是苏联和中国都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致力于重工业与交通设施等等基本建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由于追求积累的企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失衡。正如我们在《对话8》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一个项目还在基本建设阶段时,它就属于 C 系统。它在建设过程中不但没有产出,而且还吸收 P系统的产出,消化着 P系统的过剩产品,从而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平衡。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国家在经济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名称的古典经济学派为指导理论,却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萧条,反而经济增长率却很高。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高的经济增长率,这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却很少,因为这个时期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基本建设和重工业的领域。 但是,随着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发展,这些国家原自然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少,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占主要地位,重工业和其它基本建设的产值也需要向向消费品和服务业等终端产品中转移。而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却还抱着省吃俭用,增加积累那套小业主或企业主式的思想不放,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社会经济的失衡。在中国,多亏了政府盖仓库的热情和经常性的计划调整,才把这种失衡所导致的生产过剩掩盖起来。但却掩盖不了人民的贫穷。 乙: 这些观点你在过去的《对话》中已经多次阐述过。那么你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呢? 甲: 由于中国的经济学界一直笃信增长需要积累,积累来自剥削的经济学信条 很遗憾这些信条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所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育,也符合从小生产者到企业主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所以,当改革开放一开始,当他们发现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原来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水平时,他们自然的想法就是,这是因为中国缺少了剥削和积累的结果。所以他们力主中国补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残酷剥削的课。因此所谓的经济改革,不过是把原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变为私人资本主义而已。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由于受自己的头脑的限制,看不到原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差距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和其它原东方国家实际上所缺的是凯恩斯主义这一课,他们却让中国去补已经被凯恩斯已经批判过的课程;这样的补课只能把中国社会从一个误区引入另一个误区。
个人分类: 转载|25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提高工人工资,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本家利益
huangwd99 2008-7-20 00:15
还是从寓言故事开始。 寓言 5:从前有二个与外界隔绝的小岛A和B,都是由一个资本家统治。两岛主要区别在于A岛资本家愚蠢而又贪婪,对劳动者剥削比较厉害,劳动者工资只能解决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需求,而B岛资本家给劳动者的工资比较高,是A岛工资2倍。一段时间以后,A岛和B岛资本家都积累了大量利润投资建设生产电视等高档消费品的工厂(实际情况是劳动者建好了生产电视的工厂,与利润多少无关),假设两岛都只有一个资本家,产品无法运出岛外,大家可以预料两岛资本家投资生产电视的命运。A 岛资本家必然不能收回投资,因为电视机没有市场,而B 岛资本家必然获得了更多财富,因为劳动者生产了更多商品,创造了更多财富,虽然部分归劳动者,而资本家总是获得财富的另外一部分。 从寓言故事可以看出,A岛电视机工厂必然破产,资本家也无法收回投资,而整个岛经济也无法发展。而B岛经济因电视机厂实现了产销,经济必然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提高劳动者工资,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是一件有利于资本家的事情。而压低劳动者工资,使商品市场萎缩,既不利于国家发展,也不利于资本家获得财富。主流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主张压低劳动者工资,鼓吹所谓的低工资比较优势,这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经济逐渐走向困难的主要原因。历史上,美国福特公司大幅度提高劳动者工资,使自己的劳动者买得起自己生产的汽车,才使汽车在美国销售量大幅度提高,对比我国主流经济学家和资本家,历史的智慧都忘在脑后。他们不仅没有创造历史的智慧,而且没有学习历史的智慧。 下边这则寓言故事反映的是历史事实: 寓言故事 6:从前有一个小岛,小岛上只有一家兄弟几个,由于父母已去世,这弟兄几个分家了。有一年发生大旱,庄稼没有多少收成,大家只好吃余粮。老大余粮充足,还喂养了很多奶牛,每天供应牛奶给一家人,吃不掉的就倒入大海。老小没有多数余粮,只好饿着肚子,实在受不了,就吃草。读者可能感到奇怪,为什么老小无法从其他人手里借到粮食,也许是这家人非常自私? 这里实际是将一国比喻成一岛,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情。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就发生了富人向大海倾倒牛奶,而穷人饿着肚子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将一个国家比喻成只有弟兄几个组成的一个小岛,就显得非常荒诞。社会生产了足够的粮食,而老百姓还饿着肚子,原因很清楚,财富分配出了问题,因为每一个资本家都是自私的,它们不愿意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生产成本,使自己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该寓言还说明市场经济不能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所证明的。一些经济学家鼓吹市场万能,是误导中国人民。罗斯福上台后,通过公共工程增加劳动者工资,从而为资本家准备了产品市场,使美国经济发展加速。从那以后,西方国家正确地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制定了最低工人工资制度,并逐年提高,再也没有出现粮食生产丰富却产生饥饿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经常爆发的经济危机得到了良好控制。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在荒年,由政府组织搞一些建设活动,使老百姓增加收入。但是,如今我国这样的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 发展经济,办法之一是扩大已有商品的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生产量,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多年来,我国提高GDP的主要方法。但是,如果不提高居民收入,或只提高高收入人群收入,增加的产品卖给谁?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停止增产,因而也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商品不属于国内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的商品。因为人们对很多商品的消费是有限度的,当人均消费量达到或接近饱和时,再增加这种商品产量也是无法销售的,会导致商品滞销而无法实现经济增长。)还有一种办法是为国外生产,这是我们国家很长时间内采用的方式,我们在前面论证了为国外生产,换回外汇储存,相当于送给国外等价的财富,是我们的极大损失。 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制定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其理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被消费,才能实现其商品的职能,才能不滞销,才能继续生产而实现经济增长。然而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会尽量压低劳动者工资和收入,导致劳动者无足够的收入去消费。这个矛盾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不管是外来的资本家,还是国内的资本家,似乎还是马克思描述的自私自利的资本家,并没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环境中进化,在自私自利方面与日本的资本家并无多少区别。当时,日本政府内有识之士决定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和劳动者的收入,这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空前举措,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采取类似政策。 日本当时增加劳动者收入的措施包括: 1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日本大米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从60年到69年,提高了95%,到68年,与美国相比,大米价格是美国的2.7倍。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约上涨30%。此外,通过普及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人均粮食产量,这样使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加。 2 提高劳动者工资 确立最低工资,按地区和产业不同,将全部劳动者分成若干集团,每个集团确定同意最低工资,制定每年增加量,使70年平均工资是61年2.7倍,收入差别也很小。同时期通过技术进步,使发展的商品价格与劳动者工资比较匹配,还配套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商品销售。十年间,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加16%,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至于投资资金,大企业主要由资本家自己解决,国家采用高折旧政策,减少收税,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即企业新购设备的支出算以前设备折旧,不交税)。国家制定法人累进所得税制,为中小企业留下存在生存空间。政府增发货币通过银行提供贷款支持。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劳动者主体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工承担,在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以后,他们的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商品在农村无法销售,农村市场始终没有发展,生产能力长期空置,工厂开工率逐年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政策出台,城市劳动者也下岗了,使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政府为了增加GDP,确保8%增长率,对策不是增加工资,而是将住房,教育、医疗等必需服务推向市场,还不断推高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价格,虽然提高了GDP,却将老百姓手里积累的财富一扫而空。政府所得不断扩大,与政府消费相关的产业不断繁荣,而普通百姓生活则逐渐陷入了困境,国家近年来已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了。我们的政府官僚和资本家就像寓言故事中愚蠢贪婪的A岛资本家。对这些愚蠢贪婪的A岛资本家,我这里也给一个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7: 有两个人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聊天,其中一个人是远道来旅游的亿万富翁,另一个人是当地渔夫。 富翁问:每天需要多少时间打鱼? 渔夫说:大约 2小时。 富翁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说:我呀,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的充实又忙碌呢! 富翁帮他出主意说:我倒是可以帮你!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加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捕捞、加工和行销的产业链。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大的企业。 渔夫问:那要用多少时间呢? 富翁回答道: 15到20年。 然后呢? 富翁说:到那时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 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这则寓言说明了,财富对一个人来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个人消费有限,过多的财富对个人来说并无多大意义。而无限膨胀的财富欲望对社会和个人都是十分有害的。君不见有多少人为财富权力绞尽脑汁,从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损害了自己的精神。 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实质是要将新增生产能力产生的商品销售出去。不提高劳动者收入,生产力进步增加的生产能力及生产的产品卖给谁?如果卖不掉,怎么能实现经济发展?因此,与此对应,国家每年必须为新增生产能力提供对应的货币。国家是全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管理者。所谓货币,作为国家来说,是国家管理经济时,提供的一种管理分析工具。从实物管理角度来看,国家根本不存在负债问题。当货币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力增长速率,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当国家确保生活资料生产能力同时确保所有居民有生活保障方面的收入,是不会引起1929年经济危机这样的问题或历史上发生的饥荒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只需增加货币发行量,根本用不着发行国债,因为发行国债,实质上是减少了居民手里的购买能力,反而会减小销售能力,使发展停滞。除非产生需要抑制的通货膨胀,可以发行保值国债,减少货币流通量。正确的经济管理方法是国家根据生产力发展情况,增发人民币。经济学家应通过研究发展一种方法,判断每年需要增发量,例如根据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高于某一指数,就减少货币增发率,低于某一指数,就增加货币增发率。股市和储蓄也有类似减少消费能力的作用。 总之,一切减少居民消费的举措都是有害经济发展的,包括促进储蓄,发展股市和国债等措施。西方国家储蓄率都很低。一些学者鼓吹高储蓄有利经济发展,显然是受西方经济学所谓资本是紧缺资源的误导,其目的是误导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大量引入西方投资,从而减缓甚至控制我们的经济。至于西方国家的股市和国债,也很难证明对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因为所有通过这两种方式筹措的资金,都可由国家银行增加货币发行量,通过借贷提供。其中国债,如前所述,可在发行货币过量情况下,减缓物价上涨。取消股市,还消除了股市投机行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 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低工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卖国谬论,多年来,在这一谬论指导下,我们国家采用压低劳动者收入的方法,实际导致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缓慢,竞争力下降。最近出台的劳动法,仅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增加了要求,就引来众多经济学家的反对。由于购买力低,国内价格始终低糜,企业无力发展技术,出口商品也是以低价为主。如果国内价格高,很多商品自然就不会出口,顺差自然就会减少(前面我们论证出口顺差对国家有害),能够出口的更多的是高价格高利润商品。国内通信行业是少数从业人员收入高和企业利润高的行业,出口利润也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原先技术由西方垄断,利润特别大,我们进入以后,虽有下降,但还保持较高利润,这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保持高收入和高利润,是我们国家通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生活资料生产能力充足的条件下,增加工资,即使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在人们基本生活资料生产方面,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食品生产方面,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据报道,我国人均年消费肉60公斤,排名世界第八,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由于我国居民在饮食方面以粮食为主,以个人经验来看,基本接近饱和。在住房方面,人均居住面积到2004年已超过24平方米,达到了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在这些方面继续增长,即使继续增加生产,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或者说国家不宜把人力物力投入到房地产了。例如,新生产的房屋成为炒卖的对象,对全体人民来说,并无使用价值。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制定政策限制,例如在贷款方面,禁止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制定税收政策,家庭第二套住房加重收税等,打击炒房活动。 只要保证了生活资料的生产,人民生活是不会陷入挨饿受冻的地步。维持我国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人员,主要包括全部农业从业人员,全部肥料生产人员、建筑从业人员中相当比例,能源生产中少量人员、机械工业生产人员中少量人员、纺织业人员中相当比例,在我国总劳动力中的比例已经很小了。农业从业人员似乎较多,实际情况是农村青壮年基本进城打工,农业生产是由留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负责,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青壮年劳力基本没有了。 我国的大部分劳力,除了部分是为国内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科研及工业生产等以外,很大一部分人是为其他国家服务,生产大量产品出口换汇,换回来所谓美金储存在美国人手里,在美元不使用时,这些劳动实际上是损失财富的劳动,应停止这部分无效劳动,由国家负责发给相关劳动者,包括以前失业在家人员工资,从事有益国内的工作,如植树种草等活动,还减少物资出口,减少环境污染,交通等方面公共支出,其效果仅仅是GDP下降,但国家和人民得益。 目前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招商引资,为中外资本家服务,忘记了政府的基本职能。由于站在资本家一边压迫剥削老百姓,导致民怨沸腾,国内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这是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出现的根本错误所致,也是政府人员的见识大大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造成的。国家应尽快更改现有政策,加快胡温执政以来推行的社会保证制度的建设,将社会保障尽快覆盖全体国民,提高社会保障质量。 国家应转变观念,以人均收入及收入方差为地方政府工作评估标准,制定最低人均收入增长率,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减小人均收入方差。人均收入方差代表了人民的收入差别,相当于西方的基尼系数。 尽快改变目前的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最低工资,压低资本家和管理人员收入,减小收入差距。只有低收入劳动者增加的工资才是用于消费的,高收入劳动者增加收入,只会增加投资。在生活资料充足的条件下,提高普通劳动者工资是解决我国目前生产能力过大,市场容量较小的唯一途径,不仅不会产生任何问题,而且会促进国家的快速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给劳动者增加工资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资本家都是自私的,都要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国家应该学习日本,强制资本家提高劳动者工资。 当前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者工资,从而提高物价,是促使出口企业转变为对内销售的良好措施,这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风险的良好对策之一。我国国内物价过低,是导致企业重视出口的主要原因。通过大幅度提高收入从而提高物价,人民币也无需升值,还可打击境内的热钱。有网友提出上述观点,我们论证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们生活资料生产能力已接近国内消费饱和地步。增加收入,不会导致基本生活用品产生过分上涨,其他消费品上涨并不会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参考: 邢普,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 1000 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 , 2008 年 1 月 24 日提交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 ,http://moneytopeople.blog.hexun.com/17998646_d.html 给老百姓发钱,打击热钱,提振内需。在当前汇率飙升,股市暴跌和通胀压力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国人在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真正获利,免遭国际金融海盗的洗劫,其实有一个极简单的处方:按人头,给每一位中国公民发一笔巨款,从数千至数万均可考虑。给老百姓发钱,是主权国家,主权货币的主权行为。这在国际上并非没有先例,新加坡这么干了,美国也经常这么干,今年为了应付次贷危机,美国每个纳税人的退税就达 600 美元,每人约合 4000 多元人民币。 贾图,中国应学欧美向闲置房开战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5087.html 仲大军:中国外向型经济遭遇重创 - 展望我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5113.html 朱大碌:解放思想好,解放外资糟,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5046.html
个人分类: 经济|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