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新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展创新型国家需要两个构建
热度 2 王铮 2015-10-19 13:01
【按】此文是《科学时报》发表的《创新需要祛除“帮派”文化》的原稿,发表出来的文稿,题目是编辑改的,这一改就不能完整表达我的原意了。我的文章,最重要的观点是第一点,中国需要发展研发产业,不然中国就只能“ 别人屁股后面一步一步爬行“。因此,创业政策需要向研发产业倾斜。例如大学生、研究生创业,如果搞研发企业,应该支持;如果是一般性经商,就应该不赞成,因为中国上大学的机会有限,你要经商,为什么还占着学校的位置呢?文章强调的是构建,即建设推动创新的产业和文化的 ,不是一般性地讨论创新文化。 发展创新型国家需要两个构建 最近读了徐冠华院士《走向创新型国家》一书,颇受启发。该书是徐院士担任科技部负责人期间的一系列讲话,可以说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政府试图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努力。 我是一个平民,读《走向创新型国家》一书的目的,不是参政议政,主要是要指导学生做论文,明年毕业的两个学生,一个的论文研究创业管理学的,一个的论文是研究创新动力学的,因此我们也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战略讨论创新型国家建设问题。讨论这些问题,或者说,学习《走向创新型国家》有些心得,也就这样写了出来。其实,最近两天,参加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一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气氛弥漫着我的周围,感触颇深,会议上我感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构建两个更具体文化: 1 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要特别的扶持研发产业 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的发展,要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活跃,然而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要在经济上表现出来,就得有产业实现。所以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或者说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与创业的密切结合。在科学政策研究方面,在经济学研究方面,需要有把这两个关系紧密的结合起来的学说。 2006 年我到德国耶拿的经济研究所访问,得知他们的一个研究部叫创新创业研究部,很受启发。随便说一句,我不知道该叫“部”还是叫“系”,国内前几年,纷纷把系改叫学院,下属系,最近几年又成立学部,下属院,院下设系,英文一翻译,不知道部与系是不是都叫 department 了。 言归正传,中国的科教创新,要学德国,不要把精力花在名词上的,而是要落实到产业上,要创业。创业可以针对的产业很多,我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以创新的主导的产业主要是研发产业。我们说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创新落实到企业就该搞研究与开发。一般来说,企业都有研发部门,但是现代经济中,研发可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研发产业这个名词就是美国人提出的,不仅提出而且加入了统计部门,换言之,“研发产业”有了正式的户口了。第三次产业革命,过去人们说是信息产业,现在看来不够,应该是是信息产业加研发产业,美国现在领先的关键是研发产业,信息产业的企业都交由跨国公司搞了,研发的关键内容自己拿着,通过知识产权结合金融手段控制世界。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就要完成从创新到产业的最后 5 公里,这就是建设研发产业。不然就会像毛主席担心的,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爬行。最早我和学生葛昭攀做过一个工作,模拟发现如果知识转移的阻尼偏大,发展中国家永远跟不上发达国家,例如印度现在信息产业很发达,研发产业不行,一时半会是赶不上中国,更不要说美国。当然印度会改变自己的产业方向,所以中国要发展研发产业。我这个学生后来移民发达国家搞研发产业去了,不止她,我所有出国的学生,除了个搞金融的,一个教书 ,都在搞研发产业。所以说,在新的产业革命中,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劳,科学家个人是没有危机的,而国家面临着发展风险。 对了,什么叫研发产业,参考美国人的标准,我的理解就是把研发成果直接或间接作为产业产品用于交易的产业,例如建筑设计院的产品,当然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品就是交易的研发产业商品。有一次,我在张家港碰到一个农民企业家,他到上海一个设计院去拿一种特殊电机的设计图纸,他要为重庆生产这种电机,这个设计院专干这种事,它就是从事研发产业的企业,而且带动了制造业,帮助农民实现了城市化。我的一个朋友,顶级大学的教授,与人合作搞规划设计院。学术上我可能比他强,但是我不能不承认他比我高明,因为他代表着产业新方向。看来中国是需要一批人的,有这么一批人来搞研发产业,中国就能适应新的产业革命。因此政府需要鼓励人们向研发产业方向创业的政策;当然,其他方向的创业也需要扶持,但是研发产业的创业,更需要政策支持。最近几年说北京人多了,对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落户限制很多,我说这个政策错了,因为它不分青红皂白,其实要用专业区分的。罢了,话说多了。 现在的世界竞争,主要在研发产业方面,所以美国人总是找中国知识产权的岔。美国的特点是兴起了若干研发产业发达的城市,我叫它为研发枢纽城市,hub,有人不翻译为枢纽而是中心,不要紧,hub就是一个技术、文化创新的中心,而且具有扩散与教育功能;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建设研发枢纽城市。什么叫研发枢纽城市,我在《中国软科学》写了篇文章,可以供大家参考。呸,不是 SCI ,嘚瑟什么?我认为上海搞创新型城市,就要建设自己为研发枢纽城市,在几次会议上讲过,有效无效,责任尽到。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请我做兼职教授,吃了上海的水,呼吸了上海相对清洁的空气,我现在当和尚,撞钟了,钟是撞到了,但愿夜半钟声到客船,能促进上海构建成研发枢纽城市,而不是模模糊糊什么科技创新中心,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不明确。 2 科技界需要一种承认个人的合作文化 创新,需要具体的人去完成,要建设创新国家,也要靠具体人实现。这就意味着要承认个人的作用,同时要提倡创新中的合作文化。中国在这方面,需要进行新文化构建。 最近屠呦呦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奖,举国欢庆,如果没有黄晓明结婚的话。长期以来人们说当年牛胰岛素的合成就该拿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拿到呢?因为是集体成果,不知道奖给谁?同样作为东方国家,俄罗斯早有人拿了诺贝尔奖,日本人也拿了,为什么中国人迟迟拿不到。因为我们不承认个人。一个单位有人有了成果,马上就说单位的成果,然后授奖,总是单位某个领导排名第一,不这么排,评审委员会很可能不通过。对科学家来说,多数人是从来辛苦岂为勋呀,开始辛苦的成果被领导拿走了甚至成为排斥相应科学家的资本,就没有人热爱创新、敢于创新了。苏联人卫国战争有卓娅、马特勒索夫这样的普通一兵的英雄,我们的抗日战争也应该有,可是我们没有记录,要有的也是官员。我父亲的表兄,台儿庄炸日军坦克牺牲的,滇军连长,现在连我父亲都记不到他叫什么学名了,只知道孙渡是他长官。这就是我们文化需要构建英雄记忆的地方。荣誉归于集体,本质上是一种帮派文化,帮主就是一切。昨天我与校友讨论起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失败,除了种种原因,我认为国民党革命时靠帮派会门,形成了帮派文化,这是不想改革的主要原因。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变这种不承认个人的帮派文化。在作为平民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防止项目评审、成果评审中的帮派文化,讲科学良心。记得有一年《新语丝》说某一学科的院士要么出在 B 派,要么出在 D 派,我不知道准确与否,但是这样的文化在中国确实很有市场。所以有研究生说博士论文优秀与否,不在文章中天下,只在导师中天下。这样的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去甚远,得重新构建。 帮派文化的特点就是强调小单位胜出,所以大学排名在中国变得十分敏感。为排名,各个单位勇往直前抢夺成果。一个学生最近告诉我,她的职称评审受阻,因为她文章不够。我说你不是很多吗?她不无责怪地说,王老师按你的要求,我博士论文改写的论文发表,第一单位都是我读书的重点实验室,新到的单位不承认(我工作)。对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有关部门评估重点实验室,只承认署第一单位的文章。这就是科技评估中流行帮派文化的小小的恶果。现在,对学者评审的不是对科学的贡献,不是研究能力,而是对单位集体的贡献,评审出来的人,创新能力也就不确定性增加了。 相对俄罗斯,同为东方国家的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较多,我认为这是日本人受中华文化影响,相对重视集体合作的结果,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说了。总之,为建设创新国家,科技界需要一种承认个人的合作文化,旗帜鲜明的反对帮派文化和他的变种,官本位文化。 最后总结一下,建设创新国家首要的是支持发展研发产业,其次要构建承认个人的合作文化。
个人分类: 区域管理|11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新者和创新管理者(150216)
热度 18 ymin 2015-2-16 09:03
创新者和创新管理者( 150216 ) 闵应骅 “创新”一词现在在科技界应该是用得最频繁的,影响因子最高。过去我们大都讲科技水平、创造、发明等等。 1998 年 2 月 4 日,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对中国科学院呈报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支持中科院 “ 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 。从此以后,几乎所有人,谈科技绝不离“创新”二字。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给创新戴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 Spectrum 2015/2 发表一篇文章“ The birth of innovation ”谈到作为一种科技文化,创新者和创新管理者的贡献与责任。 1970 年 1 月在美国长岛的格伦科夫的一个大楼里, 200 技术管理者开会,学习创新者成功的必要条件。从 ATT , Honeywell , IBM , 3M 来的高管们在自己的房间里通过闭路电视和电话,和企业家、科技管理人员、学者开会,商量人们的生活怎么才能由于加速创新而改变。晚上在酒吧里问讲者们,他们的想法怎么在特定情况下实现。这个研讨会引出了一个新的传媒,叫做 技术通信 。这个事件引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时刻,一个俱乐部性质的专营、专家支持、集体自助的新的风险企业。其所以说革命性,是因为他们的公司将开始一个激动而又不好预测的时代。他们的月刊“ 创新( Innovation ) ” 列举了许多创新,包括阿波罗登月、公民权利立法、微电子工业的指数增长等,也包括这次长岛会议,他们的立足点是这个工业、学术、政府和民间团体混合在一起的世界,直接交换如何驾驭这些变化的战略。 到今天,创新到处出现,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不断地被提醒,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经济中,要求号称经理教育计划的自主职业生涯里面。创新不但意味着工作在未来前沿的激动,而且包括对管理者话语动机的怀疑。我们把创新者看作比工程师、科学家、发明家更响亮的称呼。创新的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产生了新的方式,来谈创新和造就创新者的新理想。 技术通信 成立于 1969 ,组织成立了所谓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顾问基本上是长岛研讨会的人,譬如 3M 的研发副总裁,仙童半导体主席,有影响力的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 MIT 病理学院的心理学家等。技术通信这家公司每年收 75 美元会员费,提供“创新”杂志,新闻通讯,与作者的电话会议,会员数据库和对个人的邀请。这个组织又从风险投资集团得到了额外的投资。斯普特尼克是 1957 年苏联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它的创建者在后斯普特尼克时代,提倡更好的科学交流,改进中小学教育,科学家的人性描述,专业人士对待信息过载的新方法等。 1961 年 Maass 创刊了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ST ) ,免费赠送给 12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 IST 的高级编辑是做了十年的 BusinessWeek 的总编辑,他还是 1958 年核事故小说的作者。 IST 不但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与研究管理人员、工业界科学家合作描述和分析他们的工作。这些特性宣传研究与发展作为创新过程的一个说明,并渗入到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中。 IST 1964 年发表一篇文章,“从研究到技术”,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轨迹,贝尔实验室经理介绍文章怎么指导晶体管由实验室到市场,经验怎么为一般系统理论的创新打开大门。 1966 年,他看到“微电子困境”一文,谈微电子公司的分散式的扩张及其产生的新的破坏。莫顿写道,为了在新的技术时代幸存和成长,应该搞清楚创新的人性过程。 1969 年 IST 人员不办杂志了,创立 技术通讯学会 ,他们觉得创新团队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立特时代的网络,创新杂志人员是它的服务员。创新团队有三个目的:第一,它是创新管理者鼓励志趣相投的同事的社会网络;第二,这个团队培育的核心结果创新专业知识的新形式,即知识和成功人士所需要的实践。第三,定义交叉专业新型的文化框架,及这些变化的管理。为了推销杂志,技术通讯建立一种社会技术,希望在全世界大量产生地区的创新团队。就像 LinkedIn ,共享问题,聚合不同想法,并且有助于满足企业界的追求。随着创新团队的成长,扩展到平面媒体搜索人和想法的新方法。譬如 1971 年 9 月,创新杂志发表计算机空想家道格拉斯 · 恩格尔巴特的最早的个人档案。成员们可以参加有 道格拉斯 · 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院自己的实验室参加的一个讨论班。他们讨论一些开创性的技术,譬如 1968 年的计算机鼠标。 1972 起, Maass 总结创新团队的发现,为任何组织培训所谓改变经理,这个计划被称为自激励计划,以培育学院式的气氛,更加灵活、回应和创新,告诉经理们根据管理科学如何通过在一个组织和行业中的清醒的历史的分析来分析技术变化。 12-20 改变经理人的地区创新团队做出了行动计划。技术通讯提供讨论包和前沿录像带图书馆的机会,以促进这一过程。 为了推销这些材料,创新团队汇总了创新的技能组合和文化音像。改变管理人由团队任命,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机构,把社会和技术的解决办法结合在一起。他们在主流文化里游泳。他们面临着创业风险。他们也得到外部奖励和内部的称赞。从创新的角度看,创新者也是一个打破经典模式的人,他们并不光集中于创建新企业,同时也可以转入单位,譬如公司、大学、政府机构。他们睁眼看到变化,也拥抱风险和机会。 创新成功的记录不但是为了那些创新者,也为了读者们,在 IBM 小隔间里、在 Palo Alto 的研究园里、曼哈顿咨询公司里和学术科系里。改变管理者的信条由 创新 杂志定义,而且现在被接受成为整个数字时代的一个信念,那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助于技术成长的必要代价,那是技术业内人士的欢乐与责任。 比较国外与国内创新的观念与实践,我觉得有三点是不相同的。 1. 创新在美国是 1970 年开始,由企业和民科搞起来的,他们开会、办杂志、搞学会鼓吹创新,形成了气候。而我国则是由上而下发动起来的,再加上科研经费的驱动、宣传攻势的加强,从而深入人心。 2. 他们的创新管理者更多的是跟踪新技术、新思想,鼓吹新的科研成果,引领新技术的发展。而我们的创新管理者更多的是评价创新者和科研成果,检索有多少 SCI 论文、达到什么水平,较少激励和指引。 3. 国外的创新者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譬如,听说日本的电饭煲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吹风机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菜刀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保温杯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这些看来细小的问题给他们的制造业带来市场。而我们看不起这些小问题,我们要不就是上天下地,要不就是哲学思想。 这些差别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个人分类: 学术导航|2876 次阅读|19 个评论
企业创新管理的八大误区
shuhualu1016 2011-11-22 10:39
文 / 舒化鲁 中国企业规范化 管理网 首席专家 (1) 盲目行事,没有统一规划。 这就是对于企业创新目标、创新项目、创新组织,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员工创新各行其是,散兵作战,不能整合创新力量以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种创新不能把创新与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瓶颈问题的解决对应起来,这种创新是难以取得应有效益的。 (2)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创新也有创新的规律。因而任何形式的创新也都不能违背创新规律。要实现创新发展,走前人没有走的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创新过程中有众多艰难险阻要克服,急功近利,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投入强制性地限定效益回报时间,这相反只会扼杀创新,降低创新竞争力。 (3) 重重点抚持,轻氛围造。 这就是不重视激励创新机制的创造,而把创新的责任集中交由少数高学历员工承担,把企业用于创新的资源也仅仅投给少数高学历员工。在创新上没有从组织内部营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使被重点扶持的创新项目承担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过着悠哉悠哉的闲适生活。因而直接导致企业创新投入不少,效益贡献不大的结果,进而也使企业降低了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4) 贪大求全,轻视小改小革积累。 相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要作出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这种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要保证这种创新的成功,其资源投入可也是一般企业无法承受的。因此。企业必须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需求更迫切,并且又能形成预期效果的创新上。积涓涓细流而成溪,通过一点一滴的小改小革,也能有效地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力。 (5) 创新栽树的人少,摘桃分果实的人多。 创新要取得成果,必须有人付出艰辛。但创新有了成果,付出艰辛,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奖励。成果申报,挂名人一大串,美其名曰是主管领导的功绩,实际上是摘取创新实施者的果实。这样,创新实施者的积极性就不免受到打击。愿意为创新付出艰辛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少,企业创新竞争力也就会越来越低。 (6) 孤立无援,得不到必须有的支持。 创新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有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愿为创新不断付出努力;二是有相应资源提供支持,保障创新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但员工有了创新项目思路后,往往得不到必须有的资源支持。要人,没有人,要设备,没有设备,要经费,更是免谈。上司主管对创新的鼓励仅仅停留在漂亮的空话上。有创新热情和思路的人,孤立无援,最后不得不心灰意冷地放弃创新。 (7) 任人所好,缺少激励机制推动。 人人都喜新厌旧。但仅有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远不足以保证创新的实施。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创新,诱导人们创新,必然缺乏创新动力。愿意创新的,被视为他个人的偏好,不反对,任由他个人折腾。这也就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更不可能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创新。 (8) 轻视责任分解,无人勇担风险。 创新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要经费、要设备,可没有人愿为这种投入承担回报责任。从而使一些很有希望的创新项目,也只能存在于一种纸上谈兵的想法论证上。没有创新的最终成果出来,也就无法起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企业也就仍然是没有创新竞争力。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2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