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疑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闺女的疑问
zhumei185 2012-5-15 15:52
闺女今天问我:“爸爸,你洗脸了吗?” --“洗了,刚洗的啊” “那怎么还是黑的啊” --“我的脸本来就是黑的啊” “为什么我的白,你的黑啊?” --“。。。”(只能等大了给她好好上遗传学。)
个人分类: 其轩流水账|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自转轴倾角多大才适合恐龙生存
热度 1 gzchengzhi 2012-4-30 13:40
地球自转轴倾角多大才适合恐龙生存
   4 月 9 日我写了一篇博文“恐龙迁徙过程对地球转轴倾斜的影响”,我感觉还有一些不足。   就网友们提出的疑问,地球上每平方公里能否养活 200 只恐龙的问题,我一一作了回答,并在后面专门写了一篇博文“我相当于多少只恐龙”进行解释。结果那些提出疑问的网友都没有再继续提出疑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成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我自己感觉另一个存在疑问的就是,在恐龙时代,地球自转轴倾角是否真的会比现在小?而如果自转轴倾角真的比现在小,对于全球的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几天我做了一些计算,大致估算了一下,证实在地球倾角比较小的情况下,地球大部分陆地面积还是可以接收到更多的能量的,这当然有助于恐龙时代植物的生长,从而满足数量庞大的恐龙食用的需求。计算过程分成两部分:地球自转轴倾角对不同纬度阳光照射能量密度的影响、能量密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 地球自转轴倾角对不同纬度阳光照射能量密度的影响   图 1 显示的的是各参数的意义。   其中β为地球自转轴的倾角。   γ为所在地区的纬度。   α为阳光照射的角度。    1.1 阳光照射角度的计算   图3中η相当于经度,R为地球半径。故由图3可以计算:             1.2 光线照射能量的估计   考虑到同样光束,照射到地球上的面积不同,则导致能量密度不同。   对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光束,直射的时候能量密度为 1 ,若倾斜角度为α,则受到阳光照射的形状变成长方形,其中的一边长度为:    1/cos α   则能量密度变为原来的:λ = ρ cos α    T 为地球公转半周的时间。则地球公转一周,单位面积接收到太阳光线总能量的计算过程:         1.3 地球自转轴倾角导致不同纬度地区一年总能量变化情况   图 4 显示的是不同的地球倾角,不同纬度地球接收到阳光能量密度的变化。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不同的地球倾角。      图 4 地球自转轴倾角导致不同纬度地区一年总能量密度变化情况   (横轴:纬度,纵轴,总能量密度)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地球倾角小于45度的时候,纬度为45度以下的地区总能量密度都会随着纬度的减少而得到增加。地球倾角越小,则能量密度增加的越多。当然能量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1.4 不同纬度地区半年能量密度变化情况   图 5 显示的是地球自转轴倾角为 23 度的时候,不同纬度地区半年内每天的能量密度变化情况。图 6 显示的是地球自转轴倾角为 12 度的时候,不同纬度地区半年内每天能量密度的变化情况。   从两个图比较来看,随着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减少,能量密度变化曲线变得更加平缓,导致四季变化更加不明显。      图 5 不同纬度地区半年能量密度变化情况(地球自转轴倾角 23 度)      图 6 不同纬度地区半年能量密度变化情况(地球自转轴倾角 12 度)    二、植物的生长方程   照射到地球的阳光能量密度肯定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其影响如何,可以通过系列方程来进行计算。   描述细胞变化可以采用很多方程,假设n(t)为树木细胞总量,λ(t)为树木细胞生长率。而μ表示树木细胞死亡率。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其照射能量密度的大小导致生长生长率发生变化。   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示树木的生长过程:      如果生长率大于死亡率,则树木可以正常生长。而如果生长率小于死亡率,则树木最终死亡。除了细胞的正常死亡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制约着树木的生长。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包括:   1. 树高对于水分的吸收,高度越高,则水分吸收越困难,并导致植物生长延缓。这主要影响到生长率。   2. 动物吃植物导致植物高度减少。   就第一点而言,由于树木无法将水分吸收到更高的高度,这种水分吸收的影响导致生长率的减少,这里采用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性关系:      反映出如果n(t)越大,则生长率越小。当n(t)大于1/k的时候,生长率为零。   代入公式(3)得到:      这同马尔萨斯方程是一致的。   就第二点而言,动物吃食植物导致植物高度的减少,进而影响树木的大小,这可以采用Lotka–Volterra方程,结合方程(4),得到:      其中:动物数量的变化用x(t)表示。而n(t)表示处于活动状态树木细胞总数。对于某一种树木而言,树高h 3 =n(t)/C   如果dx(t)/dt=0以及dn(t)/dt=0,反映了所有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   此时:n(t)=b/c   这反映出树木的容积或高度只跟动物的数量以及动物吃食树木的参数有关,而跟树木本身的生长情况无关。如果动物吃食树木的速度足够快,是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的。   这一过程也可以看作动物迁徙过来以后,动物的食量非常大,可以将所有能够吃食的食物全部吃食完毕,然后动物迁徙出去(一年以后迁徙回来)。动物迁徙出去以后,x(t)为零。则方程(6)变为马尔萨斯方程。该方程的解为S型曲线。   如果取树木细胞总量的平均值作为树木的容积,则通过数值方法可以绘制出该方程解的曲线。其中各参数:   λ(t)= 2×10 -4 cosα(t)   μ=16×10 -4    γ=4.7×10 -9    则动物迁徙出去以后,树木的生长方程为:      方程(7)的数值解如图所示。图中的“树容积”为n(t)/C      图 7 不同倾角纬度树木生长速度的比较   (图中, 1200 表示地球倾角为 12 度,纬度为 0 度,其他曲线表示方式相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地球倾角比较小的时候,中低纬度的树木的生长速度都显著加快,树木也可以生长的更加高大。这可以满足比目前更小的地球倾角的条件下,更加庞大的动物的食用和不断迁徙的需求。   而从我的目测观察来看,我前几个月到了柬埔寨,我发现柬埔寨一带的树木明显比广州要高,生长速度也似乎要快很多。这种区别,可以从图中的 2300 和 2323 两条曲线的对比看得出来。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过程来看,地球倾角对于地球不同地区能够接收到太阳的能量是不同的。随着地球倾角的减少,一个地区的四季变化将趋于不明显。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减少,有利于纬度为 45 度以下的地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的能量。而中低纬度地区吸收能量的增加,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从而可以支持更为庞大的动物的生存。因此对于恐龙这么庞大的动物来说,地球自转轴倾角越小,越有利于其在地球上生存。   (注:由于其他琐事繁忙,以上工作做得比较粗糙,匆忙之中贴出,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PDF文档下载 地球自转倾角多大才适合恐龙生存.pdf
1249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别事物在一般时空运动”不等于“个别事物在个别时空运动”
热度 1 周可真 2012-4-23 20:49
在《 对所谓“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的一点质疑——向吴老请教 》一文中我向吴老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事物运动的发生与时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发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时空的关系是怎样呢?这个过程是始于“无”,这是否意味着时空亦是始于“无”?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不能说事物运动发生于一定时空,因其未发生的情况下,时空是无。在无时空条件下,事物运动照样发生,这意味着事物运动与时空之间没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即认为事物运动未发生的情况下,就有时空了,这同样意味着事物运动与时空之间没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所以,“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这个表述,看起来有将时空当作外在于事物运动的一种绝对时空来看待之嫌。如果是这样,则这里所表述的时空观是一种绝对时空观,这种时空观与吴老其文所要表达的时空观显然是一种不相容关系。不知吴老是怎样的看法。 针对我的问题,吴老做了如下回复: 博主回复(2012-4-23 19:40): 个别事物是有确定的时空,有边有缘\有始有终, 但整个宇宙却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断演变\发展, 这些事物之终恰是另些事物之始, 眼前事物之外还有更多的事物! 所以,“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 吴老的这段回复,使我想到了中国古代佛教神学关于“神不灭”的论证:(大意) 神(精神)如火,形(身体)如薪, 个别薪是确定的,有边有缘\有始有终, 但眼前的薪之外还有更多的薪! 薪有无数,由这无数的薪所组成的整体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此薪虽灭,火又从此薪延烧到彼薪,依此类推,薪灭而火不灭, 因此,形灭而神不灭。 这里所谓“形灭而神不灭”的问题在于:讲“形灭”时,这“形”是指个别的形(身体);讲“神不灭”时,这“神”是指一般的神(精神)。所以,“形灭而神不灭”所讨论的“形”与“神”的关系实际上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故“形灭而神不灭”的确切表述,其实应该是“个别的形灭而一般的神不灭”。然而,形神问题的实质是个别的形与个别的神之间或一般的形与一般的神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能证明个别的形虽灭,而依存于它的神(个别的神)却不灭,如此才能得出“形灭而神不灭”的结论。事物运动与时空之间的关系,也理同于此。 吴老回复中所谓的“事物”与“时空”的关系,实质上是个别的事物与一般的时空的关系,所以,吴老的论证只是证明了“个别的事物在一般的时空运动”,但我是希望吴老能证明“个别的事物在个别的时空运动”,或“一般的事物在一般的时空运动”。不知吴老怎样来加以论证。 期望得到吴老的指教。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348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令人费解的鲁棒性——论robust的汉译
热度 8 hillside 2012-1-15 13:42
   鲁棒(robust)性与鲁棒控制是系统科学的热门语,并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鲁棒性诚然值得追求,但鲁棒的字面含义却有些匪夷所思。    据《现代汉语词典》,“鲁”除用作国名、地名与姓名等特称外,常规释义有二:1、迟钝、笨;2、莽撞;粗野。而“棒”呢?1、棍子;2、(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   “鲁”与“棒”两个含义有些相左的字搭配到一块,总感觉不是滋味,似乎是拉朗配。当然,外词汉译有各种讲究,比如信达雅等等。    用什么好呢?“罗棒性”粗看上去不错,比较中性,但是“网罗”、“大棒”的联想令人心有余悸。我想,可否用“韧棒性”来翻译呢?从音译看,有些失真,但综合发音与含义,它又是一个不错的表达。“荦棒性”(荦:明显也)、络棒性、珞棒性等也是可以考虑的用词。我一时也未发现更好的用词,只是抛出一个想法而已。其实,直译“健壮性”、“维壮性”、“保壮性”(或者壮的其它同尾词)也大致可用。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11641 次阅读|19 个评论
信道编码课程学习感悟----望赐教
lxcell 2011-11-22 13:10
学时不多 一点总结 希望路过的大牛赐教 指点方向 =========================================================================== 差错控制编码时以香农信息论发展而来的。 其基本思想是引入相关性和解除相关性。而引入相关性是一门艺术,即要考虑引入相关性的位置,相关强度,也要平衡引入相关性所带来的带宽利用率的下降以及解相关所带来的运算复杂度。 差错控制编码的发展是渐进的,从早期的汉明码 RM码 到卷积码 且也有渐进中的灵感突发 Turbo码。 汉明码 RM码 是线性码,具有优异的代数结构,汉明码充分的利用了奇偶校验信息,是一种完备码 好码。 RM码结合了奇偶校验和重复码得思想,其译码是确实需要灵感。 不同于线性分组码当前输出只与输入有关,Elias提出的卷积码具有记忆性,即当前输出与以前的输入也相关(巧妙的利用时间相关),而网格图的引入使人们看待编码从“代数”到“图”(节点信息传递图),使得理解分析卷积码编译码 简洁 深刻。 Turbo码是香农思想(随机选择编码码字并利用最大似然译码能获得接近信道容量)具体实现。Turbo码在编码端利用交织器构造类随机码,译码端采用迭代译码算法,使性能接近香农限。 差错控制编码不仅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更需要灵感。 =========================================================================== 以前看过一本书记得上面写过一句话 编码理论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 现在到了归纳 总结 阶段 酝酿这下一次的技术 突破 很想请问大牛 如果往这方面发展 有没有比较新的 有前途的方向? 现在正在了解网络编码的相关东西,这方面怎么样?
4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X光安检仪的官方解释漏洞百出、疑问重重
热度 1 wya 2011-10-13 10:23
京沪深地铁部分安检仪未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http://news.qq.com/a/20111013/000180.htm?pgv_ref=aio 近日, 深圳 市民投诉286台地铁X光安检仪的三个厂家,均没有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也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上海市环保局辐射监督管理处也表示, 上海 市轨道安全安检仪的使用也未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记者随后走访发现,在 北京市 地铁的行李安检仪中,也没有任何辐射安全方面的警告标示。 1、昨日,北京市环保局表示,首都机场和 较早固定使用 行李X射线安检仪的 部分 公共场所,均已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其余 新增在公共场所使用此类设备的单位也正按规定程序办理 《辐射安全许可证》。 红色部分语焉不详,和没说基本一样!政府工程也不能先斩后奏,没有办理完成许可证就使用本身就违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执法部门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汗颜!不能用行政命令否定法律法规。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副教授郭秋菊说,人每天都暴露在一定程度的天然辐射中,辐射量达到2.4mSv,而mSv这个单位比μGy/h相差三个数量级,远远大于后者。如果是符合国家要求的低于5μGy/h,其剂量非常低。 既然天然辐射比机器泄露辐射大得多,那么机器泄露辐射是如何被测量到的?不是应该淹没在背景辐射中了吗?? 3、市环保局表示,地铁行李安检仪的工作原理 与普通医用X射线诊断仪一样 ,都是利用X光照射被检测对象以获得其内部图像。 同方威视回应,安检仪的原理来自电子对撞,加速后产生X射线, 这和老的医院X光机器不同 ,后者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放射,需对放射性源设警告标志。其称合格的安检设备,剂量比办公场所装修的天然大理石还要低,不需要警告标志。 原理到底一样不一样?双方的文字表达应该统一、严谨一点。 4、 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许可证前,需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评报告书需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此外,获得许可证的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报原发证机关。 没有环评就使用,本身就盲目。 5、行李进入,激发红外线感应,内部才产生X光射线,从一侧直线出发,另一侧接受, 因不是同位素放射源,不会被放射出来,一旦有泄漏,也会被铅帘挡住 。 到底能不能泄露?既然不会被放射出来,弄个铅帘干什么?布帘不就行了?同位素放射源和电子加速产生的X射线难道有区别?前者的X射线能泄露,后者产生的就不能泄露??异常搞笑的解释!泄露的是x射线,不是辐射源的辐射啊! 其实,该文中“ 该安检员同时提到,有些乘客在安检时会图一时之快,把手伸入安检仪中取包。因此提醒乘客应正确接受安检。” 这一句才是关键。很多人在放和取行李的过程中,铅帘都是半打开的,手几乎就伸进了安检仪,应该重点测量这时的辐射剂量,而非强调“正常使用时”,因为一般没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大家如何正常使用。所以,应该在安检仪前设置专门人员,引导、监督公众不要伸手进入机器、或者距离未完全关闭的铅帘太近。这才是使用单位应该重点考虑的工作。 但他们多半对此不关心,他们关心场所安全的程度远远大于公众健康! 拜托各位官员、厂商和媒体,工作再专业、细致一点,毕竟现在大家接触信息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不要再这么简单的敷衍大众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张三火老师关于中药各种煎法的药效问题
热度 3 sivaxin 2011-8-22 10:14
这几天看迟菲的博客,张三火老师进京义诊,风生水起,造福不少科学网上的老师,可惜我不在北京,无缘感受张老师现场细致的望、闻、问、切。因父亲对中医颇有兴趣(年轻时考过中医学院的研究生,还出过一本《伤寒名方解析》,小时候生病后常用中药调理,药方皆出自父亲之手),所以我对中药不陌生,特别喜欢中药的一味味药名,觉得连起来便是一首首朴拙诗句:连翘、银花、大生地;紫草、黄芩、太子参。 个人觉得中药是调理身体平衡的好方法,但一定得长期吃,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我这样不善厨艺的女孩来说,煎中药却是一项费力之事,所以常常只能在假期回到家时用中药调理,因为坚持不久效果总是甚微,回到学校上班上课便根本没有自已煎药可能性。于是便想有没有供如我这样的懒人服用的中药,发现还真有相应的服务。 一是,代煎,不少医院都有这样的服务,根据所配的药方将药汤煎好,再灌进一袋袋封装的塑料袋内,拿回去服用时只需在微波炉里稍稍加热,剪开一个小口,便可一饮而尽。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挺方面,但也有几个疑问待解:一是,有同事觉得待煎出的药汤比自已煎的要淡,担心疗效变差;二是,塑料袋在微波炉中加热,会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毕竟如今塑料制品很不让人省心,担心喝中药调理,反而中毒。 二是,免煎中药结晶颗粒冲泡,这也是今年暑假回家时在中医院得知的服用中药的简便之法。由三九药业将一味味中药全部制成了结晶颗粒,再封装成一小包一小包,有些是10g,有些是15g.于是开完药方抓药时,便拿到一包包的颗粒,用温水冲泡后服用,有点像板蓝根,倒是挺简便省事。只是也有个疑问:这种中药颗粒与原本的草药的效果是否有区别,能否达到原本疗效。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还是期望三火老师能进行一番科普解答,先谢过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8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他们是谁----7.23动车事故的迷团
热度 4 opensesame 2011-8-1 13:34
转载记录: 原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1290do=blogid=470322from=space;原作者:张欣。 我是个很懒的人,尤其对博客更新而言更是如此,通常是潜水...不过看了本篇博文,特别是对其中第二条,我看过浙江本地报纸,多次如此描述,本来心中就有很大的疑问。这次看了原作者的怀疑,我也觉得有必要转一下,或许关注的人多起来,质疑多一点,‘他们’给老百姓和总理办事会认真点。 以下转载: 总理来了,又走了,言辞肯切地说要铁道部给人民一个交待的声音言犹在耳,昨日铁道部答新华社的文本似乎又回到了事件进程的原点, 7.23 事故原因的追查和救援过程的真相挖掘的深入,我们似乎不是离真相越来越近,而是陷入更多疑窦丛生的怪圈之中,特别是对一些关键问题当事人、经历者的采访中频繁出现的 “ 他们 ” 二字更是令人困惑,但也许这令人困惑的 “ 他们 ” 是揭示动车事故真相的密钥。 D3115 动车司机口中的 “ 他 ” 王海茹和她的丈夫曹卫东坐在 D3115 次列车第 15 节车厢的倒数第三排右侧, 20 点 30 分,事故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她觉得自己碰上了地震一样,身体止不住地往下滑,感觉像掉到了车下面。王海茹在事故发生后看到司机软瘫在一边,王海茹心生同情,没有继续追问,但随后她听到司机反复在喃喃自语这么一句话: " 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开车了,我没有责任的。当时我说能过去的,应该走的,但 他 非要让我停。 " 面对记者追问,王海茹坚称记忆不会有误, " 司机就在我旁边,我能听错吗? " 司机口中 " 能过去 " 是什么意思?下令停车的 " 他 " 又是谁?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破解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线索之一。 特警队长口中的 “ 他们 ” 拒绝执行移动车厢而坚持进行搜救,最终营救了小伊伊,创造生命奇迹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 他们 提出要把这个车用吊机吊到桥下施救,和在桥面上施救,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在桥面上施救。 “ 他们 ” 是谁?邵曳戎称 “ 当时现场有一个铁路工作人员,有这么个讲法 ……” 但他之前在接受浙江都市快报的采访是曾说: “ 我下午接到指挥部的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万一有生命迹象呢?怎么向人家交待?我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 。 另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一名温州特警告诉我,脱轨当晚他们和消防等全力搜救时,强行将他们清场的是铁道部的人。 “ 他们 牛逼啊,有大领导来,说铁路的事不归我们地方管。我们只有撤,他们官大啊! ” 这名特警是当晚 9 点左右第一批到的现场,他说,要是温州自己救,绝不可能 7 小时就结束, “ 地震还 72 小时呢!国际上没这先例。 ” 发言人王勇平口中的 “ 他们 ”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之前在新闻发布会中的一番言论如今已成经典语录,先不论其逻辑是如何的弱智,他有关埋车头的一席解释倒是值得玩味,王勇平说: “ 对于为什么要掩埋, 他们 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因为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塘,施展开来很不方便,还要对其他的车体进行处理,所以 他们 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 他们 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 “他们”是谁是《1984》中的老大哥,还是《1Q84》中的小小人呢?我困惑了。
28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章“奇”,事情更“奇”——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存疑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0-6-23 12:18
读了这则新闻(附后),我对此类现象总是有点疑问。高考作文号称带着镣铐跳舞,这镣铐不光限制了字数、文体(如不准写成诗歌),实际上应该含有用约定俗成的通常意义上的现代汉语规范用字写作。如果大家都使用现代汉语规范用字参加语文考试,那么,谁使用了古代汉语考试就明显与众不同。无异于大家都使用蓝色钢笔,有那么一两个人使用红色钢笔,而且是保留了可以直通专家组的特别记号,这样的考试,就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了。 直白地说,有没有可能事先就写好的、用来压题压宝的?当然事先也完全可能用现代汉语写好呀,问题在于,一篇用现代汉语写就的文字,混迹在一大堆普通作文之中,就是存在,阅卷老师能否发现就值得存疑,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一群白马中,发现一匹强健的白马不容易,发现一匹黑马则易如反掌。高考作文不仅有选拔人才的作用,更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如果写成古代汉语都可以,那么写成现代诗歌为什么不可以?命题人员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高考作文就是一个检测项目,有明确的检测任务,但不应当承担更多的其他任务。难道我们同情一些人,就一定要将其提拔到一定位置心理才觉得公平?(事实上,已经有人这么做了)难道我们内心深处对传统、对古典有着眷恋、敬畏与向往之心,就一定要在阅卷方面体现所谓的“古典情结”?崇尚古文,才突然发现这是“鹤”立鸡“群”,全然没有“驴”入“虎”群的担心。以文字的冷僻、深奥为荣,是一种可怕的导向。大家都穿着统一校服,有那么一个人,梳着长辫,长袍马褂出入校园,这就是高考阅卷官们希望看到的场面?如果这一次网开一面的话,就应该下不为例了。建议明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再加一条标准:用现代汉语白话文、规范字写作,否则扣分!再严格一点,应该直接判定不及格。如果追求新闻效应,明确地讲,那样的作文属于零分作文。 2010年世界杯就在大家眼皮底下,有的球员该吃牌的时候,甚至该吃红牌的时候,有的裁判根本就没有看到;不该吃牌的时候,甚至是能否吃黄牌都值得讨论的时候,有的球员就被判罚红牌,提前结束自己的世界杯之旅。直观性很强的体育比赛都让人疑窦丛生,更何况主观性很强的作文批改呢?所以我说,作文评分想让人放心其实很难。 从过去几年媒体公布的文章来看,有的优秀作文很难令人信服。我甚至认为,作文考试远不如语文知识考试更为公正、客观。事实上,对于特殊人才,完全可以由政府部门组织第三方鉴定。既然参加高考了,就遵循高考的要求,前提就应该是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来写作。否则,“字体”的不当如“文体”的不当一样,首先要扣分的。进一步,我对阅卷的高考作文专家甚至也有点疑问。甚至,与其说看到了高中学生“奇才”,毋宁说是看到了大学老师的“奇才”,特别是某位高校高考作文阅卷专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写出高考阅卷老师都难看懂的文章,怎么就能够率先判定为优秀?文章“奇”,事情更“奇”,甚至有的专家每年总要捣鼓出一些事情来,如把一篇争议作文一下提高十几分,力排众议,大肆宣扬,孤芳自赏,固执己见,冥顽不化,已经到了刚愎自用的地步,实在是“奇”上加“奇”。 江苏高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 专家称自己不全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04:16 扬子晚报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   本报讯 昨天本报一篇《 今年有位古文奇才 》引起读者强烈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页。但由于考卷仍处于加密状态,阅卷老师也不知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谁。希望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报道后主动与本报联系(热线电话:025-96096)。   “看到这篇奇文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在中学生中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吴新江老师是古典文献学专家,虽然他负责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阅卷,但当作文阅卷组发现这篇奇文时,只能请他来救援,“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 页!”不过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样,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切题,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他用他的特殊语言和特殊文字来自由表达这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嘉许!”而且对这位考生的文风,吴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文采恰到好处,特点是拙、实、沉,我印象中,这种文风和汉代杨雄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作为中学生,非常出类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运用得非常流畅自然,可见这种文化修养已经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吴新江本学期正好在南师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实用文言写作,“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程度已经超过我了。”吴新江谦虚地说。   而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也对这位“古文奇才”推崇有加,“简直绝了!”何教授说,“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一泻千里,非常难得!我想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相当高了,不是一般的优秀可以形容。以他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录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   这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考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我猜想,他一定特别爱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对于杨雄、章太炎、鲁迅的文章烂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聪明,作为高考考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靠耍小聪明可做不到。一句话,真是不简单!”吴新江说。 (张 琳) 江苏高考现“奇才” 冷僻古字写就文言文作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14:51 扬子晚报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冒出一位“古字奇才”,通篇用文言文写成。“阅卷老师将之作为‘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这位考生通篇都用文言文写作,而且用了一堆冷僻古字,阅卷老师不认识,请一位古汉语方面专家来看,也认不全,回去查了一夜资料才把文章全部‘翻译’过来。”一位老师说。“这位考生此方面造诣相当深,不仅会用古字,而且用的很得体,能在考场上短时间里活用古字,说明他已纯熟于心。此外,这篇作文也很有思想,他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明现在环境遭破坏,幻想能回到农耕时代,写得相当不错。专家一致认同给他打了高分。”这是江苏高考继2001年《赤兔之死》后又一篇文言文高分作文。一位专家表示,“《赤兔之死》虽然是用文言文写作,但毕竟是‘三国体’,而这位考生则是纯正文言文,修养的确很深,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需要一个解。。。。。
edwina 2010-5-25 16:54
前几天看到评委推荐已经到了10个人,但是今天看了一下变成了5个。 这是为什么呢? 真的不知道。。 虽然是很少的推荐,但是也代表有老师在支持我,所以非常在意这些推荐。 如果谁知道其中缘由请告诉不清楚状况的我啊!!万分感谢!
个人分类: 生活心得|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想如何不单薄?
lovewit88 2010-5-12 11:28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问过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所做的果真就是我的梦想吗?果真就是我喜欢做的吗?如果不是,我能够放弃手头的事情、趁年轻追寻自己的梦想吗?这种放弃也许意味着大学投到专业知识上的时间都是白费,也许意味着丢掉安稳的工作,有钱途的事业......这样做果真值得吗? 然而这些正是前不久日夜困扰我的问题。我在怀疑也许我并不适合整天处理这些繁琐的公式和复杂关系,不然我怎么想起它们就觉得泄气呢?也许我应该去做美工,圆了儿时的梦,每天体味生活百态,描绘种种逸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这样纠结着,整日惶惶,难以取舍。 恰在此时,两位从事艺的名人的经历对我学画的想法起到了助燃作用。一位是Karen Mok,香港知名艺人。实际上她曾经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学生,能操流利的国语、英语、法文及意大利文,通晓多种乐器,课内课外活动拿奖无数,中四便当上香港十大杰出学生。原本凭借这样的聪明才智,加上良好的家世,她完全有可能在香港或海外早于别人挖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儿时从艺的梦想使她毅然放弃这些进入了娱乐圈。尽管因为自身条件不太好,她一路不顺,但她从未放弃,直到现在也依然活跃。有的人中途弃业是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并不适合自己,而Karen真正选择了喜欢做而不是适合做的事情,这种对梦想挚热地追求很打动我。 另一位是我一直推崇的动画导演宫崎骏,他的作品在海内外广为人知,在世界动画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学时他就读于政治经济系,在现代人看来,这种专业发展前景会很好,但他执着于漫画,当时学校漫画社只有他一个社员,可见其热情。毕业后,他到东映从底层原画做起,一直努力。直到40岁他才逐渐成名,并陆续发表了多部不朽之作,相信几十年后的孩子看到《龙猫》《幽灵公主》《天空之城》.......也会被其中真挚的人文情怀所感动。 这些是真正的追梦人,梦想主导着他们的人生路,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是否坚持,就像某人的获奖感言所述:只要你一直站在这里做下去总会有点收获吧。我敬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但是追梦就一定意味着必须放弃眼前的所有吗?舍还是不舍呢?。。。。。。 彷徨之际,手冢治虫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找到了一个更加宽敞的出口。 手冢治虫不仅开创了日本新漫画的先河,而且一生创作漫画400册,达15万页之多,是世界上最丰产的漫画家,因此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而我更想称其为神。何以为神呢?手冢的惊人创作量是所有漫画家望尘莫及的;为了建立日本卡通工业梦想,他用画漫画赚来的稿费来支撑,在艰苦环境中成长,中途公司因财务危机而破产3亿日圆,他却不退缩并更积极量产更多好的题材漫画,慢慢的,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可见他除了旺盛的创作热情之外,还拥有凡人无法比的坚强斗志和毅力,这样的品质非一般人能及。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在画桌上赶稿中逝世,生前最后一句话是给我一只铅笔......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有疑问:他也是一位追梦人罢了,看起来与前面两位无甚区别啊......莫急,我的重点在下面。 不错,他是一位漫画大师,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医学家。漫画创作丝毫不影响他对医学的学习,16岁时他在军部担任劳务员,双手感染细菌差点死掉,后来被神奇治愈。死里逃生之后,他立志不浪费生命,尽情发挥所长以此来贡献给世人。24岁,在发表科幻巨作《原子小金刚》的同时他考取了国家医师资格证;33岁,成立动画制作部的同时,他凭借学位论文--异型精子细胞膜构造的电子显微镜的考察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可以说手冢是一位没有放弃正当职业的艺术家,不单没有放弃而且做得很好。也许有人会觉得他想用行医的收入来支撑艺术,那就错了,他的作品在当时之盛行已无需行医来资助。 可以这样推断,他之所以能科学艺术两不误是社会责任感在驱动,这种责任感使他必须从事一份于社会切实有益的职业。而这种责任感从他的作品理念也可以看出,他强调尊重生命与忽视精神世界的科技发展,一定导致人类和地球的灭亡,所以重视生命和心灵是他对后世的启示。所以呈现在我面前的不是只有单一面的人,而是一个多面人,社会责任感使他的形象十分丰满,使他的每一面都闪闪发光,也使他的人生更有价值。 我并非在批驳放弃正当职业从事艺术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宫崎骏的作品也因其强烈的人文情怀影响着一代人的世界观,敢于追梦就能造就无憾的人生,这本来就是值得称赞的,毕竟像手冢的功绩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能像手冢一样,只不过以服务大众利益为前提的工作比满足自身私欲更显得更值当一些。 这提醒我曾经放弃葡萄酒而进入这个行当的初衷,当初不就是因为觉得葡萄酒工程对于社会的受益面小而生物化工更顺应社会大众需要才选的它么?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着社会各行业都在以自己的成果服务于灾区人民时,我在想我们这些做葡萄酒的能做什么呢?给他们提供葡萄酒吗?葡萄酒不过是社会少数人的生活爱好罢了,无论社会再怎么变迁,它也是服务于一定人群的可有可无的食品罢了。生物化工则是将人民生活必需品以更清洁高效的方式投放社会,社会受益面自然要广些,时至今日我依然这么认为。 我想我之所以开始觉得它不适合我是自己太怯懦了,被其中的困难吓倒了。如果能如手冢一样勤奋,一样具有坚定的信念,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手冢就是一个标杆,提醒我这世上的神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只是更敢于追梦,敢于坚持,敢于作为并且这些必须有责任感来支撑,以勤奋的劳作来实现! 如果有梦就要去追,不让自己遗憾,只不过最好是加点社会责任感梦想会更丰满!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33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一为什么要出游
edwina 2010-5-3 09:29
(曾经的凤凰游) 有感于五一的到来,长沙的天气也从阴雨绵绵突然变成骄阳似火,脱了棉袄穿短袖在长沙真实屡验不爽的真理。这几天在网上遇到很多老朋友,聊天的第一句话就是五一快乐!第二句便是怎么没出去玩啊?。 每逢节假日中国人都喜欢出去走走,美其名曰旅游。这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节假日我们为什么要出游呢?想说说我自己的对我不出游的看法: 1、逐渐对旅游失去了兴趣,感觉到处风景其实差不多。也不见得看到滕王阁会勾起当年王勃的豪情壮志;也不见得看到张家界的山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不见得去趟韶山我的党员情操就被熏陶如果风景都差不多那我为何不在学校,把岳麓山和岳麓书院逛逛,还是免费的,也算旅游呢? 2、交通不方便。去一个旅游景点,除了火车,就是汽车,要不就是人力车,甚至可能遇到三轮车、牛车等。整个旅途在交通工具上就会耗费很长时间,而这个时间是完全的沉没成本。昨天在所里听着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大呼小叫,这些出游的人都被堵在去游玩的路上。何苦呢? 3、资金的限制。这是一个很俗但是不得不提的因素。可能出去一次花不了几百块钱,但是也不能说几百块钱不是钱。如果用好的话,还能是一个月的伙食费呢。所以每每比较旅游带来的快乐和耗费的金钱比较的时候,还会令我有所顾虑。 4、志同道合的旅伴少之又少。出游在一个心情,如果跟不合拍的人出去那肯定是遭罪。也有人会说那在旅游之前肯定要选择旅伴的啊,怎么可能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呢。其实这是个好的问题,但是想到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有谁那么闲会跟你出去旅游呢?尤其是刚毕业、刚就业的大学生,差不多都在工作线上徘徊,工作是上帝,怎敢怠慢上帝啊。 5、离家远的因素。看宿舍楼好像亮灯的很多,可见还是没有出去的人比较多。放假回家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我,我也可能选择某个时段回家看看。但是目前位于长沙,离老家唐山还是有那么几千里的路程。每次回家在路上都会用到整整24个小时,一来一往四天差不多就过去了,也就在家住一晚,算起来还是得不偿失吧。 总有一些因素让我打退堂鼓,想到旅游可能激动一下下,但是想到一系列阻碍的因素后,还是觉得蜗居比较好。天气这么热,在宿舍、在所里,凉爽得很,自在得很。看几本闲书,看几个电影,玩玩弱智的小游戏,想想作业(不好实现的目的),累了可以去附近走走,还可以逛逛街,打打球,岂不美哉! 出游的好处有哪些呢?
个人分类: 生活心得|2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朋友关于爱情之问
fengzhigu123 2010-5-1 00:02
朋友     你问我关于圆满和遗憾的甘甜与苦涩     该让我如何作答     播种的时候我们都期待着完美的收获     可你知道的     有时候过一步是痛苦     而有时候少一步亦是苦涩     两个人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尺度     在你们之间     或许需要全新的审视     更需要全新的距离     也许走近     也许流逝     但如何都不必后悔          兄弟     我和你一样渴望真实的爱情     可爱她与她是否爱你     从来都不能对等     如果你那么痛苦的话     相信你是爱她的     可你必须知道     你爱她的时候     她什么都是     你不爱她的时候     她什么都不是     一切只是在爱与不爱之间     要么坚持     要么放弃     何不勇敢的坦然面对     让时间来说明一切
个人分类: 诗流成河|3043 次阅读|9 个评论
讲座之后的反思
ningjia09 2010-4-19 12:01
前几日,中科院科学与人文论坛,主讲人是丁院士,讲的全球变暖,听后挺受触动的。 大三的时候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当时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基本上完全认同他所论述的观点,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也没有进行任何思考。然而听完了丁院士的演讲,自己开始怀疑某些观点,进而反思自己的思想。自己在学习时,是不是一点思考能力都没有呢,似乎已经习惯单纯去接受知识,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为什么对不对?习惯了从小所受的教育模式,不断的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知识,然后记在脑子中,却不去思考为什么,现在想想确实有点悲哀。于是现在开始试着去思考,怀疑各种观点,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最后能够做好! 最后,丁院士提到一点,说我们中国的科研人员有的时候只是单纯去模仿国外人的研究思路,相信国外人的观点,却不能自己创新。这也是自己以前思考过的,究竟应该怎么创新呢?我们现在看得文献依然是国外居多,承认自己看完了之后一般是觉得写得很好,觉得要去模仿,却从没想过有没有别的思路,这其中是否有创新点,应该学着去创新,从而突破现有的研究。这个也是以后自己在学习当中应该注意的。 虽然现在是研一,但是感觉要学很多东西,离自己心目中科研人员的水平还有太大差距,比如如何去表达自己,如何去写文章,如何去搞科研等等。其实发现现在的同学当中能真正做好的并不多,大概是普遍现象吧,可能跟大家的学习习惯,现有的学习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自己要开始好好努力了!加油!
个人分类: 天真杂谈|45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疑问:死人在水里泡一个月是个什么概念?
famingkuang 2010-3-3 22:02
湖北宜都原反贪局副局长失踪28天后尸现长江 http://news.qq.com/a/20100303/001965.htm 荆楚网消息 ( 三峡晚报 ) 1 月 27 日 晚,高登喜出门散步失踪, 2 月 24 日 尸现长江。虽然目前尸首已火化,死者已入土为安,但因身份的特殊,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高度关注。    2 月 28 日,据警方介绍,经法医尸检,初步判断,春节前失踪的宜都市检察院干部高登喜系落水溺亡。 1 月 27 日晚,高从家中外出散步后一直未归。 2 月 24 日上午,高的遗体在宜都城区江边被人发现。   2 月 24 日,一名在江边的拾荒者发现一男尸搁浅在江边。警方随后赶到现场,根据外貌和衣着判断,死者系失踪已近一个月的宜都市检察院干部高登喜。腰间还系着检察官专用腰带,我一看就是他。一位出警的民警回忆说。    1 月 27 日晚,高登喜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据称是去附近的陆逊广场散步。当晚 9 时 30 分许,其妻子和儿子走亲戚回家,不见高登喜,拨打其电话,无法接通。随后一家人开始四处寻找,并报警,但始终没有音信。高登喜的二弟高登寿介绍,失踪当晚的 6 时 50 分,家住宜都城郊的小弟高登兵还给大哥高登喜打过电话,说要把腊肉送来。电话中,高登喜说:在散步,明天再送来。   高登喜, 1959 年生,曾任宜都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控申科科长等职。事发时任纪检监察室干部。宜昌市检察院网站上的事迹材料显示,高登喜在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出色,颇获同事好评,群众口碑也很好。高的亲属和同事均证实,高登喜平时为人谨慎,不打牌,不喝酒,无任何不良嗜好,对他突然辞世大家都很惋惜。   由于身份的敏感,高登喜失踪后,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警方高度重视,一度成立专案组,并发布协查通报,多方查找。    2 月 25 日,在高登喜多名亲属的见证下,宜昌市、宜都市、长航警方等多方法医联合对高登喜的遗体进行了尸检。当时也在现场的高登寿说,法医在死者的胃内发现了很多水,初步判断系溺亡。但高登寿的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哥哥为什么会掉在江里?   昨日,记者获知,当地警方仍未放弃对这一事件的调查。 ======================================================= 博主:我不明白的是,人淹死在河水里,被江水泡近一个月后,尸体会是一个什么概念?还能确定胃里的水是当初淹死时的水? 是否又在验证了: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这句古话?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120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为什么喜羊羊把灰太狼放回家?
lihf 2009-12-25 09:17
不到三岁的女儿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讲灰太狼变成乌龟,最后喜羊羊把灰太狼放回家了,当然在水里,被食人鱼追,反复问道:为什么喜羊羊把灰太狼放回家?我想了一下,还真不好回答.您说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做一个idea充足的研究生
chyq721 2009-4-4 08:29
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 读武老师《战战兢兢谈学习方法》 武老师是战战兢兢的谈他的学习方法,谦谦君子的风范立现眼前。我等,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毛头小子,尚未修炼到武老师的火候,加上年轻气盛,也就恬不知耻,以一个尚未毕业之研究生的身份,厚着脸皮在武老师的博文基础上论述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了。 首先,我的逻辑是: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 = 充足而有新意的 idea+ 好的方法论 + 好的研究环境,等号右边三项的权重,我给的是: 0.8 、 0.1 、 0.1 ;如果同意我的这个逻辑,您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同意,也可以继续看,我会尽量说服你的。 以前就很想写篇文章,论述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但是那都是自己的经验;如果有一位名家的支持,经验宣传的效果必当更好了。这便是我读完武老师《战战兢兢谈学习方法》一文后,立马闪出的念头:在武老师之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不仅仅是科技情报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更多专业的学生也应当使用这些学习方法。如有鄙陋之处,还望谅解。 前提逻辑和行此文的缘由已经给出,您是否有某种行动了呢?如果是我,会先找到武老师的这篇文章仔细阅读和分析之,也会反思自己研究历程中 idea 的重要性,而不是急着将眼前的文章看下去。这便是我的经验第一条读他人的博文或文章,一定要随时随刻联系自身,以开放的心态将他人的经验融合到自身,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多余的话就此搁止,如果您还没有看武老师的那篇文章,其链接地址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872 。看完后,冥思那么几分钟再回头看我写的东西吧。不然,您在后面看的东西一点价值都没有。 但愿,您已经将武老师的文章看完,并且已经若有所思了。 很喜欢武老师的写作风格,先凝练成一句话的精华,然后再详细展开。很多学弟学妹说我写的东西比较累赘,凝练度不够;从今天开始,积极的向武老师学习(这便是我读完武老师之文章第一条感悟)。 涉猎、外语、注意补短,说句老实话,如果做到了广泛涉猎,以上三条学习方法估计早已在您身上形成。我个人的理解是: 首先,广泛涉猎是前提。不仅仅是本专业知识的涉猎,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我做工科研究的,对趣味数学、物理和化学有所涉猎,对人文社科更是兴趣不减,每天都会关注凤凰网和科学网,任何主题都会阅读;我不仅仅看学术文献,其他报纸杂志都会阅读。如果您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一定会理解我将广泛涉猎设置为前提的理由在涉猎的过程,自然而然会总结出跟武老师一样的学习方法了。因为要涉猎,自然而然会发现外语很重要,毕竟最新最有趣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用英语表达;在涉猎的书刊报纸中,只要涉及到谈论成功,都会强烈建议注意补短,木桶的短板原理基本上五本书里会有一本谈到的。我想武老师也会同意我的这个想法吧。总之,花再多的口舌我都会强调涉猎的重要性,您要是做不到广泛涉猎,不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广泛涉猎,那么您离拥有充足 idea 还很远,别说登堂入室了,就是堂屋的门您还没有看见呢。 必然会有人发出疑问,如何做到广泛涉猎。如果您有,我想您真的已经上路了读别人的文章,一定要带着疑问,有了疑问,您就有驱动力看完,也就有了驱动力让自己尝试着广泛涉猎。 有疑问,有强烈的将疑问进行解答的欲望,于是您的求知欲就被激发,有了求知欲,实则上是广泛涉猎最需要的心理表现。紧接着,就会有人问:是的,我有求知欲,但是我又该如何保护好这份求知欲,并让其旺盛下去呢?不知您是否会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我会提出。 只要是进入到研究性学习状态的人都会发现,要解决一个问题,找到可供参考的方法,坐在电脑前,大海捞针般的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是常事。要是让一个坐不住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很快他就会抱怨读研的痛苦了,即使他跟您说他有非常旺盛的求知欲。而往往,我们的经历中会觉得,那些坐不住的人性格开放,相对应的是他们的悟性高,思路活跃,能够进行良好的联想,可惜的是坐不住导致供他们思考的原材料太少,也就变成 idea 匮乏的人了。 这个历程我经历过,从坐不住到坐得住,所以,我就会提出对于一个有求知欲的人,面对枯燥的检索与阅读时,该如何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在此,不知您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我想您应该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人,能够坐下来,静静的思考;那么这个问题您遇不到,您只要潜心去尝试阅读时带着疑问,不怕别人笑话您的观点属于牵强附会类的话,我想您已经基本掌握了武老师的学习方法,再过上一年,您会发现有人对您说:您的想法可真多啊。 接下来,我要重点论述,对于一个坐不住的人,如何变成一个 idea 充足的人。 我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一位高级心理分析师给我测试心理年龄,已经 24 的人了,心理年龄还是 13 岁,并且很难有迹象随着生理年岁的增长心理年龄会有增长。一个 13 岁的男孩,无论如何是坐不住的,但是我有着强盛的好奇心。也许这种好奇心是天然的,经历这么多考试,居然好奇心没有被湮灭,我都有些惊奇。可能跟家教有关,父亲一直强调让我做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一定要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他从来没说过跟着大流走不会错。于是,我将这些向那些目前坐不住的人推广一定要立志让自己做一个与众人不同的人,即使备受争议,也应当活出自己。 当您,立志做一个与众不同之人,定会找与众不同如何实现。非常简单,您比众人多一些好奇心就行,多一些好奇心的表现就是多问些为什么,无论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慢慢建立起来的好奇心自然而然会让您反省,原来自己的知识面是如此狭窄,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诞生了。那好,您可以先要求自己每天只坐一个小时,看各类书籍,首先看可以解决自己疑问的书籍和文献;累了,然后看与专业书籍毫无关联的新闻、博客(最好是不看娱乐、体育类的)等;只是要记住,面对任何形式的文献,您都应当带着疑问,带着给人造反的心态,如此您才可以让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长期保持下去。 当您适应了一个小时,然后慢慢的加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也许几个月后,您会发现,您居然能在电脑前或者书本前坐个大半天而不嫌累的。到了那个时候,各种因为疑问,因为涉猎中进行的思考,已经凝聚成许多新的 idea ,这些 idea 在您的大脑里会不断的闹腾。嘿嘿,那个时候,您所需要的就是祈求上帝将您变成十个人,以便努力将各种想法实现的。 您也许不信,但是不要尝试着这么快否定,可以尝试着去做三到四个月。当然,如果您是一个什么大道理都知道的人,但是就是不愿意执行,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我最鄙视这种人。话不投机三句多,您要骂我也行,只是最好写成一篇跟我此文一般长的驳文。对一个不怕人身攻击的人来说,最好的反驳方法是依据他的建议先执行一番,发现了具体问题,再来为难他才好。 在思想动员上已经论述完毕,我简略介绍一下我平常里广泛涉猎的东西吧。首先,我是不玩游戏、不看电视电影的,一天里只要不是睡觉时间,我的大脑都在思考各种类型的问题:是课题研究的,也是文献阅读中的疑问,也有国家大事、历史文化等等。其次,我每天会有三到四个小时在浏览凤凰网和科学网的新闻、博客,因为这两个网络里都有坚持着独立思考的人,只有看别人独立思考过的东西,才有会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我一般是嗤之以鼻。再次,一定要涉猎一些经典;我设想过将儒学、道教、佛教、科学四大门类的知识集大成,应当会让我看到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要想实现这四大类的融合,只有看原创者的著述,也就是从古典书籍中找言外之意,才能真正做到融合;当然,我很自信自己是一个疑问论者,对任何人的观点首先是朝其反的方向思考,无论经典还是二道贩子写的书也罢,都会给我带来不尽的思考。最后就是务必要读些杂七杂八的书籍、报刊、杂志的,不仅要读,还要善于总结,比如我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故事会》、《知音》、《特别关注》、《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等,很多新的,有意思的想法,甚至是系统性的做人道理都是从这些杂七杂八的书刊中总结得来,我今天能写的这篇文章,回溯起来也来在于很久前读过的众多书刊吧。 文章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年轻人,就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当敢于向现有体系挑战。当然,不仅仅是口头上,行动上也应当如此,照着武老师的建议去做,总有一天,您会发现,原来年轻人可以这么当啊。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1537 次阅读|3 个评论
畅想与疑问:比赛结束了还会有这样的纷争吗?
sxzx 2008-11-24 01:39
畅想与疑问:比赛结束了还会有这样的纷争吗? 作者:三峡在线 虽然时间又过了一点。但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很感动。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看到这的一些纷争,让人觉得很遗憾。所以三峡在线想说几句心理话。 下面是一个朋友的留言,虽然他没有留名,但我似乎能够感觉到是哪位朋友,因为有一位朋友一直以这样的方式支持着我。 发表评论人: yun 回复 你在新浪里的投票只是连接了,这个博客,没有连接投票地址。 那有什么用啊。人家在科学网都是连接投票的,这样你是想放弃吗? 有优势不用 ?拿劣势和人家比,我服了你。 其实,自从上次本人被质疑之后,我就觉得投不投票并不重要。当时也曾经想过就此退出,后来想想也太不男人!所以,一直在坚持 我之所以在新浪的文章后面加上我这个博客的链接,而不做投票链接,感觉没有必要了。票不太重要。相反宣传一下我的这个博客的地址,岂不是更好?并不是我不想利用新浪的资源。 我之所以在这里的文章也没有做投票的链接,是因为我相信想给你投票的人总会来投的。要不想给你投票的人你就是全文做满链接,别人也不会轻易来点它。 不是吗? 其实,当我成为第一个被质疑的对象之后,接下来的这一个月似乎各种纷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于是我们每天在榜单上看到的总是这样的文章。 我一直在想,当一个排行榜每天都被这样一些口水战霸占的时候,真正科学的东西都被淹没了!本来就少有的精华文章自然就会不为人知了。这或许是一种遗憾。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自己的文章如何如何,因为我并不科学。仅仅是替那些真正科学的文章感到遗憾罢了。 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人总是在盯住别人而自己不去写点好点的东西来分享一下? 当这个比赛结束了,还会有这样的纷争吗? 比赛结束了,还会有多少人如此保持热情来更新这里的文章? 或许,我多虑了。或许,我的思考并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继续更新这里的文章。我想绝对不会是我自己不能坚持的原因,而应该是这里的氛围。因为我说过,并非为参赛而来,也并非比赛结束就走人。 但如果在这里每天看到的都是这样一种气氛,大家不是在分享而总是处于一种纷争之中,我又何必浪费本来就很宝贵的时间而做一名无聊的看客呢? 好了,快两点了。就写到这吧。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253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