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质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国科技界亟需启动“质疑”之风气
热度 19 qsqhopeiggcas 2018-6-7 09:33
大家晓得,质疑精神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之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1】说: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新理论对旧理论的质疑,甚至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难以擦出真理的火花。 ” 但在中国科技界,似乎缺乏这样的习惯。大家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在潜在的气氛中对批评和质疑是不鼓励的,因为这样会“伤和气”。张双南认为,这并非中国科技界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然。 张双南说的太好了,目前我国科技界普遍缺乏质疑精神,你若指出某些人的学术观点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有问题,按理说被质疑者应感谢你才对,因为这样可加深对某问题的理解且改进认识程度,但实则不然,人 家往往觉得你是“另类”,感觉“不舒服”,以后会把 你排斥在外。 记得 N 年前,那时我年轻气盛,在某些大牛导师的博士生答辩会和博士后出站报告会上,我火力全开,直截了当地说 “ 这个认识错了,那个概念不对,这个力学公式建立的前提条件不成立”,让导师觉得很没面子,结果是以后答辩再也不找我了 。 在学术会议上,基本上没有提问环节,偶尔有机会问个稍有难度的问题,大牛常 “挂黑板”,事后听人说“大牛很恼火,后果很严重” 。以后再有学术会议时,会被认为是 “ 不受欢迎者”。 就我个人而言,每次我做学术报告时,我都这样说“讲完后,大家不要说赞扬的话,要向我‘ 开炮 ’ ,希望有人能提出个‘斩我于马下’的问题, 我请你吃饭。”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还没有出现。 目前,学术圈的一个不正之风是“会议上或面对面交流时,提不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但在其他的私下场合,常说三道四。”我也听朋友说过“老秦的研究尚有争议”,但我这个当事人实在不知道“争议”在哪?在此希望把“争议”亮剑给我,我非常欢迎和感谢。 我对以后开学术会议的一个建议是:多开小范围围绕某重要问题探讨的会,大兴学术 PK 之风,谁有新想法谁主讲,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参会, 会上不要“温良恭谦让” , 要“炮轰”其观点 ,开展激烈争辩,这样的话无疑会加深对某问题的深入理解,甚至会激发出 新的“火花”,大家都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 没有质疑,科学精神无从谈起。没有科学精神,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不会成为先进的文化,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有自信!” 张双南总结说。 参考 【1】张双南:质疑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3910.shtm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4747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三十年科学史海,远比NgAgo基因编辑工具更大的学术质疑
热度 5 jintuo 2016-8-17 00:01
关于韩春雨的 NaAgo 基因编辑方法的质疑, 国内有左右两种相反的意见:相煎未免太急;担心不了了之。这 使我想起三十年前发生在美国和世界的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学术质疑事件,其中也有一些人们因立场不同而程度不一的褒贬,不妨回忆一下,或可参考。 1986 年美国犹他大学电化学教授 Stanley Pons 和一位英国合作者发表了一篇室温核聚变的论文,依据是含有重水的电化学实验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大量产热。文章登出后,电视台做了采访,作者一时间名声大噪,其报告会不是在任何会议室开的,而是在一家大学的橄榄球场召开的。方圆几百英里的许多科学家,特别是化学家驱车赴会聆听。那段时间,化学家中很多人兴高采烈,物理学家中更多的人疑虑重重。 其后便经历了一段不断有人号称重复出了结果,更多的人抱怨重复不出来的时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越来越少,后者越来越多。最终,没有权威发布,科学界凭借口口相传,公认实验有误。大家承认 Pons 不是有意造假,而是发表的过于急躁,没有搞清大量产热的原因,误以为热量来自少量的核聚变,于是抢先发表,以免他人捷足登先。 再后来, Pons 一再接到各类电话询问,当时互联网尚未普及,移动终端更是闻所未闻;但 Pons 还是不堪 电话 骚扰,隐名匿姓,辞去工作,搬离住所,彻底消失于人间江湖。看来,美国教授为学术伪作( ≠ 学术造假)付出的代价还是远大于中国教授。
627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从胡适“打倒孔家店”的理由说起
热度 2 fqng1008 2016-7-8 11:53
吕实强的《如歌的行板——回顾平生八十年》(第 213 页)有这样一段记载: 1958 年4月10日早上9点,胡适到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院长的)就职典礼在新落成的史语所考古馆举行,若干政要与学术界的领导人物都来参加,蒋中正“总统”与陈诚“副总统”亦均亲临。在“蒋总统”的致词中有一段说:“我对胡先生,不但佩服他的学问,他的道德品格我尤其佩服。不过只有一件事,我在这里愿意向胡先生一提,那就是关于提倡打倒孔家店。当我年轻之时,也曾十分相信,不过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孔家店不应该被打倒,因为里面确有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胡先生致答词的时候则表示:“承‘总统’对我如此的称赞,我实在不敢当,在这里仍必须谢谢‘总统’。不过对于打倒孔家店一事,恐怕‘总统’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所谓的打倒,是打倒孔家店的权威性、神秘性,世界任何的思想学说,凡是不允许人家怀疑的、批评的,我都要打倒。”“总统”听到胡院长这一段话,立即怫然变色,站起身来便要走,坐在他旁边的陈诚,赶快拉他坐下,这样“总统”方在典礼结束时告辞离开。 郑小康 在他的博文《打倒孔家店》( http ://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988753.html ) 中这样评论:“胡适先生讲的道理,在今天来看应该属于常识,遗憾的是这条常识似乎并没有走进每个中国人、中国学者的内心。讲不出什么像样的道理,就认为传统‘一文不值’或‘包治百病’的极端群体仍然不在少数。”一位名叫 proedus 的博友留言:“大概信孔子与用孔子来治别人,是两回事吧?”说的颇有深度。总之,他们的感慨源于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启蒙的事情仍然还很艰辛。 不过,我进一步想到的是,与胡适相同地位的学者郭沫若先生。二位学问自然不必多说,“道德品格”却似乎存在很大差异。值得思考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之间的人格差异?假若胡适先生当年留在大陆,他还能够获得学问和人格的双丰收吗?郭沫若先生如果到台湾,会是什么模样?都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才能成就胡先生的“学问”和? 话题回到“打倒孔家店”,胡适先生回答蒋介石的言论似乎表明,他不是个彻底的革命者。诚如 郑小康 所言, 对于中国文化,“ ‘一文不值’或‘包治百病’的极端群体仍然不在少数”,正确的态度可能如胡适所言,“是打倒孔家店的权威性、神秘性”,“凡是不允许人家怀疑的、批评的,我都要打倒。”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9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质疑已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热度 11 qsqhopeiggcas 2014-5-5 11:11
人类对自然对象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片面到全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谬误到正确,总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期望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往往不现实。 人类通过探索揭示的某些描述自然现象的原理、定律等,大都是有适用范围或假设条件的,一般为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不是没有,但很少。 即使对获得广泛认可的已有理论,也要敢于质疑,质疑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催化剂,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但质疑也不能违背基本的科学原理,想推翻业已公认的理论,其一自己的观点必须自圆其说,即具有自洽性。 所谓自洽,就是:“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数学模型的内在逻辑一致,不含 悖论 ” 。 其二应得到试验、观测等数据的支撑和检验,否则,你的认识也只能是假说,无法撼动已基本公认的理论。 例如一:有不少官科和民科,想推翻板块理论,目前板块理论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板块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地质现象,但对有些现象或观测事实也束手无策,它仍在发展中。对此,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完善它,二是推翻它。完善的事儿好办,想推翻它可不容易。有人对此也提出了不计其数的“理论”,但你的“理论”比板块理论更好吗?能得到诸多现象和观测数据的支撑吗?如果不能,别人是很难接受你的“新理论”滴,别忘了,你提出的“理论”仍然是假说,只有被实践、时间反复证明是正确的才能称之为理论,不要把假说误认为是理论。 人们的认识都有惯性,往往初期对新理论持排斥态度,除非新理论比旧理论的普适性更强。 例如二:有不少人质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此俺是外行。从网上辩论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基于光速不变假设得到的,那么光速在真空中是不是与所选坐标系无关是不变的,或是基本不变的?老爱提出的东东得到观测证实了吗?正反方围绕着这些问题“论剑”,不是就能争论明白了嘛。 如果老爱的东东是不完善或错误的,反方得提出一个比之更高明的东东,不但证明老爱有误,而且能根据观测等事实证明你提出的东东更好。若做不到这些,老爱仍然屹立不倒,你的观点也很难得到学界认可,只能孤芳自赏了。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847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全文交流版)
热度 1 pww1380 2012-11-25 13:20
信息文明之光( 60-8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全文交流版)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行为准则: 诚恳交流,欢迎转载,剽窃必究,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一、引言 1999 年,本人在自己主编的《 信息管理基础教程 》的后记中提出了“ 在整个人类社会在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同时,最终实现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变革 ”这一历史课题。 2001 年,本人的《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一文发表。 2006 年,本人的博士论文《 信息资源价值研究 》通过答辩。 2007 年,本人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专著《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出版。 至此,在经历了前后八年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时,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思想和相关的理论体系完成了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形成和理论思想走向深化的完整历程 。 2006 年开博以来,尤其是在光明网和科学网这两个学术网站以《 信息文明之光 》这一标签开博以来,分别在《晓星熹微》和《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这两个类目之下撰写了一系列相关博文。这些博文一方面是对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及其学术思想所进行的理论阐释,另一方面则是以这一理论为科学基础和指导思想,向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和科技、教育以及社会管理诸领域所作的应用性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延伸。 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提出和形成以来,不时有各方面的朋友提出质疑。对认真、严肃和负责任的学术质疑,本人历来持欢迎的态度。正如本人在《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绪论中,同时也是这本书的开篇第一页上所写的那样,“ 一部学术专著的面世 ,”当然,在此是“ 一种学术思想及其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 意味着对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对其学术价值的审查、评价和批评的期待,意味着对历史检验的接受 ”。 实际上,严肃的理论和学术质疑和通过相应的答辩与释疑所形成的学术交流氛围,正是我所期待的一种局面。 学术思想的深化和学术思想及其相应的学术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就是在理论质疑、理论答辩和理论释疑这一有效的思想沟通和学术交流过程中实现的。 根据本人的信息资源价值理论,这种以问题的提出、理论思想的形成、学术质疑、理论答辩与释疑这些相互连贯的学术环节的形式出现的信息流动与信息传递过程——简称信息过程,就是一种学术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价值创造、价值增值和价值实现的社会实践过程。 为了便于关注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朋友对本人的学术思考和相关理论有一系统而准确的了解,在此,将多年来有代表性的理论质疑作一整理,并针对这些质疑,依据本人目前对相关问题思考的不同深度,分别作出力所能及的答辩和释疑。 二、答辩与释疑的理论基点 本人在前几天写的一篇博文中曾指出并论证了以下几方面理论要点。这些理论要点便构成了本文进行答辩和释疑的理论基点: 1 .语言 是对人类过往经验的记录与表达的思维形式,是对既有世界——已知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工具和交流手段 。 语言不但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使用语言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历史产物。 语言的本色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其基本特性是守成和保守 。 2 . 语言作为人类对过往经验的记录与表达的思维工具,是对既有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工具和交流手段,这一工具和手段便必然有其特定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就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对现实的表达、描述与把握。 3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就不可能背离工具的两重性这一基本特质—— 有用性(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由于各种工具的有用性,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须臾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 。 由于其功能的有限性,无论什么工具都必须伴随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否则,便无可避免地走向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命运 。 遥想当年,中国古代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在战场上是何等地威风八面,叱咤风云,可是在现代战争的战场上,却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而作为描绘田园诗画面重要内容之一的老牛古井,现在人们只能在回顾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一窥其古雅的风貌。长期以来, 文化人类学学者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破译那些无人辨识的远古文字,试图回溯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远古语言 。而作为我国目前重要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所使用的语言—— 满语,在并不久远的清朝,作为大清皇室和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的本族语言,无可争议地是大清王朝的官方语言之一,可是如今,其口语已经完全销声匿迹,而其文字,目前能够辨识的专家也只不过寥寥数人 。 上述工具的历史悲剧命运,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工具,无论是作为作战工具的武器还是作为生产生活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抑或是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语言工具,均由于受限于其自身功能的有限性,无法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与时俱进所致 。 4 .创新是一种对未知的新境界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一个未知的新世界的构建。 创新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是“前无古人的”。 创新的本质是开创与超前 。 5 .在人类进行各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活动中, 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无论是对其创新过程的描述与记录还是对其创新成果的总结与表达,都别无选择地需要借助语言这一思维形式与表达工具 。 鉴于语言先天所具有的守成性和保守性 ,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创新必然泾渭分明地划分为两个层次——特定 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和超越该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 。 在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创新”,而超越现有语言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则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创新 。 6 .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创新还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文艺创作创新,当这一创新达到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境界时,就必然面临一个超越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创新之外的新问题和新障碍,这一新问题和新障碍就是 学术思想 - 文学艺术创新与表达这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的矛盾 。 7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表达思想实现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 在人们创新性的思维深度超越了现有语言承载和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这一思维的形式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交流工具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限制和束缚人们进行有效思维和表达的精神桎梏 。 8 . 一个清醒的学者,决不会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囿于语言学的某些已经落后于语言实践的所谓规范而停下自己学术探索的脚步。至于这些探索的成功与否,学术价值几何,则只能将其交付当下的语言实践和现代汉语的未来发展实践去做历史的和实践的检验,而决不可囿于现有语言的局限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固步自封 。 三、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一: 本人对信息文明的理论阐述是否仅仅注意到信息的工具形式,即物质载体形态,而忽略了对信息内涵的关注?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质疑中所说的“信息内涵”和“信息的工具形式”,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一般称之为“信息内容”,简称“内容”,和“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简称“载体”。在本人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理论论述中,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则被称之为“信息资源的物质表现形式”或“信息资源的物质形态”。 信息内容与承载、存贮与传递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物质形态问题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的问题 。 信息内涵不但是信息资源的核心要素与信息资源的核心价值之所在,而且是本人所确认的信息资源的精神属性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之所在 。 因此,在本人关于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论述中,本人历来所关注和着力论述的恰恰就是信息的内涵,而非其物质载体和物质形态 。 总之,信息内容与承载、存贮与传递信息内容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关系。在本人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论述中,信息作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信息内涵是其资源价值的核心,即其核心价值,而信息内涵的物质载体形态的价值则是信息资源的辅助价值,这一辅助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只能附着在相应信息内涵的价值之上,伴随信息内涵的价值存在而存在。 显然,朋友认为我对信息文明的理论阐述仅仅注意到信息的“工具形式”,即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和信息资源的物质存在形态,而忽略了对信息内涵的关注显然是对本人的相关论述的一种误读。当然,由于该朋友所看到的那篇博文并非讨论这一问题的专文,这也是造成这一理论误读和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示:关于信息内容与其物质载体和物质形态的关系的讨论详见《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相关章节) 质疑之二: 有学界朋友认为“信息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似,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需要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去寻找强国的精神财富”。意即从信息文明的角度探索强国之路是不是不得要领? 答辩与释疑: 这位朋友对信息文明的理解与我对信息文明内涵的理论界定有所不同。 在本人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述中, 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存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 。 由于信息内容的 精神属性 ,信息文明这一建立在信息资源这一 精神资源 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以物质资源为基础资源的物质型文明形态的历史否定,也是一种在文明内涵上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历史的跃迁与超越 。 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这一历史跃迁与超越,不仅仅是对工业文明本身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极顶的自原始文明以来的物质型文明的整体跃迁与超越 。 信息文明对物质型文明所实现的这一历史跃迁与历史超越的本质就是人类文明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物质型文明走向精神型文明的质的飞跃与升华。 本人撰写的各篇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文章均为本人具有个性理论内涵的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完整的学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一理论思想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向度上的展开。因此,要准确理解《 强国梦、信息文明、信息时代民族复兴路径(信息文明篇):( 1 ) 》这篇博文的理论思想,有必要对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论述作一全面系统地了解 。 另外,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启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信息化不断推动全球化进程走向深化,而全球化的深化又反过来不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更快、更便捷的信息传递需要。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以信息资源为传递和开发利用对象的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如饥似渴的现实需求。于是,主要以 信息资源这一精神属性资源为基础资源 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信息文明和相应的信息文明建设便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 就是说, 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人类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启动了文明史上的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信息文明的文明建设事业 。 这样,置身于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当代中国,要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实现自己的强国之梦,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准确把握信息文明的历史本质及其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历史趋势,科学管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人类社会信息资源的形式而存在的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和积累,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更新、交流和共享的精神成果,才有可能使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之梦梦想成真,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 质疑之三: 有朋友以“ 物质文明是无法否定的 ”作为立论依据,对本人关于“ 信息文明这一建立在 信息资源这一精神资源 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以物质资源为基础资源的物质型文明形态的历史否定,也是一种在文明内涵上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历史的跃迁与超越 ”的学术思想提出了理论质疑 。 答辩与释疑: 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这一全新的文明以信息资源这一精神资源为其基础资源,以物质资源为其辅助资源,以创新为其灵魂与生命,形成一种蓬勃发展,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人类文明形态。 这样, 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必须要有一种与这一新型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 信息文明是一种构筑在信息交流、信息沟通和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而信息与系统又具有天然的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样, 思考和讨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 思维前提 就是建立起开放的和交互式的信息思维与对思维对象进行整体把握的系统思维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 (关于 信息思维方式 和 系统思维方式 的详细阐述,见《信息资源价值论》第 12~13 页) 如果固守于物质型文明时代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不实现自我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就无从真正理解更无从思考和探讨信息文明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型文明形态。 物质型文明时代的传统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 闭锁式的思维模式 。 尽管辩证唯物论在理论上对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 但在现实社会的思维实践上,传统思维方式实际上 是一种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外在物质形式不见内在精神实质的 表层思维、形式思维和固化思维模式 ,而不是那种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与互动的辩证思维模式;是一种认知主体仅仅基于自身的既有经验所进行的 封闭式思维 ,而不是面向无限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吸收来自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的外部信息的开放式思维模式;是一种只有意识主体的 自我思维 而没有与其环境和交流对象互动的 单向思维模式; 是一种 僵化的 ,只能够对外部世界作一种单纯的和简单的 静态反映 而无法在与外部环境实现思维互动的同时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状态进行动态把握以此实现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思维模式 。 由于传统思维方式这种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的禁锢, 在没有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之前,就很难与讨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所需要的那种开放、互动、动态的信息思维和系统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思想交流,更不可能真正理解作为精神型文明形态的信息文明。 在这种情况之下,将本人信息文明理论论述中所讨论的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内涵的“物质型文明”(在特定语境之下有时也简称为“物质文明”)误读为传统思维模式之下的“物质文明”,将本人所讨论的以信息文明为内涵的“精神型文明”(在特定语境之下有时也简称为“精神文明”)误读为传统思维模式之下的“精神文明”就在所难免 。 因此, 在解读、分析、质疑和批评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思想时,既不可望文生义,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只言片语而不悉心了解这些只言片语在整个理论思想体系中的确切语义 。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想沟通,我们在探讨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时,不但有必要首先实现自己在物质型文明时代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向的根本转变,也有必要对对方的学术思想作一较为系统、全面和整体的基本把握和了解。 质疑之四: 有朋友认为,“世界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存在的。作为信息文明基础的语言文字需要人类物质器官生产,需要物质运动的形态去传播。 否定物质文明也就否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信息文明也就一起消亡。 ”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这个批阅意见值得重视。不过对这个意见作一研究分析后可以看出, 这一意见实际是出于两方面的理论误读而形成的误解 。 第一方面理论误读: 这一理论误读是上文所说的那种将本人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中的那种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内涵的 以物质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物质型文明”(简称“物质文明”)与人们在传统思维方式的语境中,即平常口语实践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物质文明相混淆 。 从语义层次的角度上看, 这两个“物质文明”是不同理论层次的“物质文明”,具有在层次上完全不同的学术内涵 。 前者是指那种在人类文明史的宏观层次上用以区别建立在信息资源这种主要是一种精神属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信息文明这种人类文明全新的历史形态的“物质文明” 。而 后者则是指在同一种文明形态之中进一步区分构成这一历史文明形态整体结构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部分的“物质文明” 。 无论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内部,都具有相应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结构部分。在信息文明时代,同样如此。正如父亲、祖父、儿子、上级、下级等这些名词,在不同的层次上具有各不相同的语义内涵。 在思想和学术交流实践过程中,对这些名词的语义层次务必搞清楚,否则势必造成思想、语言的混乱与交流的障碍 。 有鉴于此,为了尽量避免此类误读与误解的发生,本人以后在阐述人类文明历史形态层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时,尽可能统一使用“精神型文明”和“物质型文明”这两个术语来表达其特定的学术内涵,以此与特定历史形态的人类文明内部层次和目前人们在口语实践上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区隔。 第二方面理论误读: 博客“信息文明之光”作为一个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坛, 这里的“否定”是一种历史的批判与否定,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与否定 。 哲学和历史意义上的否定与批判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扬弃。扬弃是一种在全面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既有保留和继承原有精华,又有抛弃糟粕变革求新的辩证过程,而非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意义上的那种简单否定、机械否定、全盘否定和一棍子打死式的否定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唯物论关于世界发展的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没有历史的否定,便无以实现历史的发展,无以实现文明的进步。 本人在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述中所强调的是, 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物质走向精神的历史跃迁与升华进程 。 这样, 没有对物质的否定,就不可能完成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物”升华为“人”的历史进步 。 没有对物质型文明的历史否定,就不可能实现人类文明由物质型文明走向以信息文明为标志的精神型文明的历史进步 。 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既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命题和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问题。 其次, 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并行不悖的扬弃,即内涵意义上的丰富、发展、跃迁与升华,而 绝非在表现形态和工具形式层次上的简单排斥 。正如一个人在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的过程中,无论在多么高的层次上实现其精神净化,也绝无必要彻底舍弃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态的肉体形骸。 质疑之五: 朋友希望“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时代、信息文明”——“这些概念能够得到最基础性的研究和阐明,以免被滥用。”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这个意见十分重要,与本人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见解完全一致。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的诸多学术纷争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百家争鸣”的意义。如果对国内各学科,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纷争做一全面的学术调查和严肃的科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理论纷争中有相当比例的学术分歧并非学术思想的歧异,而是由于争论各方在相关概念的理解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学术思想的混乱与困扰。 稍有理论素养的人都知道这一道理——理论概念与表述这些概念的术语是构筑科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这些“基本建筑材料”不够坚实,那么,由其构建的理论大厦的倾颓就是迟早的必然。 这样,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学术争论”,与其说是一种“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莫如说是一种学术上不严谨的不良学风泛滥成灾所造成的学坛灾难。 为消除这一不健康的学风对专业研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人曾在专业领域内多次写文章呼吁对这一学坛乱象的警惕和注意。 2011 年 1 月,本人还为此写了一篇题为《 从科学术语的规范到当代中国哲学 - 人文 - 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建 》的博文专门讨论造成这一学坛乱象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 至于朋友们所关注的 “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时代、信息文明” 这些术语及其相应的概念, 在本人的论著和博文中已经得到了系统地论述、界定与阐释。当然,所有这些学术见解,还都需不断经受历史和实践的严格检验。有兴趣、有志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朋友可参见本文全文版文本的附录中所列举的本人的有关著述目录。 四、结语 在此,谨向所有对本人的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提出质疑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因为只有学术质疑,立论者才有可能走出自我,明了提出质疑的学界朋友为何而质疑,明白误读与误解的朋友为何而误读或误解。 因为只有通过对学术质疑的反思、答辩与释疑,立论者的论述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机会,使之更为严谨、准确和明了。 学术理论的发表、学术质疑的提出、对学术质疑的反思、答辩与释疑,这些前后连贯的学术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交流过程。而 这一学术思想交流过程正是本人关于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通过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实现共享,通过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实现不断增值和升华的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和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理论的具体实践过程 。 于是, 这种学术交流和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学术效果也正是本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和信息文明 - 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所阐述的信息文明建设的实际过程和具体社会成果之一 。 总之,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文明史上的一个全新的和相对独立的历史形态 。 人类文明的这一全新的历史形态,其 人文价值 、 历史地位 和 文明内涵 如何定位,我们可以参看本人在博客《信息文明之光》的公告栏中对 信息文明 所作的概述,并以此概述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信息文明是人类真、善、美、自由这些普世价值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 信息文明是对物质型文明的充分发展,也是对畸形物质文明的理性反思与历史否定。 信息文明是人类智慧和潜能的充分释放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充分实现的统一;是人类的精神追求、社会理想与历史实践的统一。 附录:延伸阅读文献目录 本人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论述目录 一、印刷文献 1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杨文祥.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 1 );另见: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G9,2001(7) 3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6 4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二、网络博文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22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78023.html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 —— 从人类梦想、精神家园到人类未来的希望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2737.html 7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1 ) ——“ 资源 ” 与 “ 信息资源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8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2 ):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文明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3.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9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3 ):人与物的辩证关系与客观世界运行模式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4.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10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4 )——人类世界的运动杠杆——价值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11 . 杨文祥. 从科学术语的规范到当代中国哲学 - 人文 - 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建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9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2803.html 12 . 杨文祥. 感悟与哲思:世界末日的恐惧和关于人类自我与人的本质的思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695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60802.html 13 .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7471.html 14 . 杨文祥. 论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比较与文明对话的价值思考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96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9231.html 15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序言(二)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91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7063.html 16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2 )——思维方式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184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8013.html 17 .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九: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3 )—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231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4496.html 18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关于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对话与思考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2275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1401.html 19 .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4 )——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473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90184.html 20 .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一 —— 旧作新编:《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对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自我期许.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490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92515.html 21 . 杨文祥. 旧作新编 : 信息文明之光( 52 ): 信息文明——人类梦想、精神家园、人类未来的希望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552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600593.html 22 . 杨文祥. 旧作新编:信息文明之光之一 —— 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604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608388.html 23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8 ):科学网,中国学者的精神家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1900.html 24 .杨文祥. 学坛杂俎:学术博客 —— 学者的网络日记与网络社会的互动平台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0285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414920.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531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7)
pww1380 2012-11-25 00:12
信息文明之光( 60-7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7 ) ——质疑之五及其答辩与释疑 • 结语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 理 念 坚 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 行 为 准 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七、质疑之五及其答辩与释疑 • 结语 质疑之五: 朋友希望“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时代、信息文明”——“这些概念能够得到最基础性的研究和阐明,以免被滥用。”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这个意见十分重要,与本人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见解完全一致。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的诸多学术纷争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百家争鸣”的意义。如果对国内各学科,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纷争做一全面的学术调查和严肃的科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理论纷争中有相当比例的学术分歧并非学术思想的歧异,而是由于争论各方在相关概念的理解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学术思想的混乱与困扰。 稍有理论素养的人都知道这一道理——理论概念与表述这些概念的术语是构筑科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这些“基本建筑材料”不够坚实,那么,由其构建的理论大厦的倾颓就是迟早的必然。 这样,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学术争论”,与其说是一种“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莫如说是一种学术上不严谨的不良学风泛滥成灾所造成的学坛灾难。 为消除这一不健康的学风对专业研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人曾在专业领域内多次写文章呼吁对这一学坛乱象的警惕和注意。 2011 年 1 月,本人还为此写了一篇题为《 从科学术语的规范到当代中国哲学 - 人文 - 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建 》的博文专门讨论造成这一学坛乱象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 至于朋友们所关注的 “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时代、信息文明” 这些术语及其相应的概念, 在本人的论著和博文中已经得到了系统地论述、界定与阐释。当然,所有这些学术见解,还都需不断经受历史和实践的严格检验。有兴趣、有志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朋友可参见本文全文版文本的附录中所列举的本人的有关著述目录。 四、结语 在此,谨向所有对本人的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提出质疑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因为只有学术质疑,立论者才有可能走出自我,明了提出质疑的学界朋友为何而质疑,明白误读与误解的朋友为何而误读或误解。 因为只有通过对学术质疑的反思、答辩与释疑,立论者的论述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使之更为严谨、准确和明了。 学术理论的发表、学术质疑的提出、对学术质疑的反思、答辩与释疑,这些前后连贯的学术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交流过程。而 这一学术思想交流过程正是本人关于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通过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实现共享,通过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实现不断增值和升华的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和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理论的具体实践过程 。 于是, 这种学术交流和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学术效果也正是本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和信息文明 - 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所阐述的信息文明建设的实际过程和具体社会成果之一 。 总之,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文明史上的一个全新的和相对独立的历史形态 。 人类文明的这一全新的历史形态,其人文价值、历史地位和文明内涵如何定位,我们可以参看本人在博客《信息文明之光》的公告栏中对 信息文明 所作的概述,并以此概述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 信息文明是人类真、善、美、自由这些普世价值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 信息文明是对物质型文明的充分发展,也是对畸形物质文明的理性反思与历史否定。 信息文明是人类智慧和潜能的充分释放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充分实现的统一;是人类的精神追求、社会理想与历史实践的统一。 (续完)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6)
pww1380 2012-11-24 19:15
信息文明之光( 60-6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6 ) ——质疑之四及其答辩与释疑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 理 念 坚 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 行 为 准 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六、质疑之四及其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四: 有朋友认为,“世界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存在的。作为信息文明基础的语言文字需要人类物质器官生产,需要物质运动的形态去传播。 否定物质文明也就否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信息文明也就一起消亡。 ”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这个批阅意见值得重视。不过对这个意见作一研究分析后可以看出, 这一意见实际是出于两方面的理论误读而形成的误解 。 第一方面理论误读: 这一理论误读是上文所说的那种将本人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中的那种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内涵的 以物质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物质型文明”(简称“物质文明”)与人们在传统思维方式的语境中,即平常口语实践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物质文明相混淆 。 从语义层次的角度上看, 这两个“物质文明”是不同理论层次的“物质文明”,具有在层次上完全不同的学术内涵 。 前者是指那种在人类文明史的宏观层次上用以区别建立在信息资源这种主要是一种精神属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信息文明这种人类文明全新的历史形态的“物质文明” 。而 后者则是指在同一种文明形态之中进一步区分构成这一历史文明形态整体结构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部分的“物质文明” 。 无论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内部,都具有相应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结构部分。在信息文明时代,同样如此。正如父亲、祖父、儿子、上级、下级等这些名词,在不同的层次上具有各不相同的语义内涵。 在思想和学术交流实践过程中,对这些名词的语义层次务必搞清楚,否则势必造成思想、语言的混乱与交流的障碍 。 有鉴于此,为了尽量避免此类误读与误解的发生,本人以后在阐述人类文明历史形态层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时,尽可能统一使用“精神型文明”和“物质型文明”这两个术语来表达其特定的学术内涵,以此与特定历史形态的人类文明内部层次和目前人们在口语实践上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区隔。 第二方面理论误读: 博客“信息文明之光”作为一个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论坛, 这里的“否定”是一种历史的批判与否定,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与否定 。 哲学和历史意义上的否定与批判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扬弃。扬弃是一种在全面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既有保留和继承原有精华,又有抛弃糟粕变革求新的辩证过程,而非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意义上的那种简单否定、机械否定、全盘否定和一棍子打死式的否定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唯物论关于世界发展的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没有历史的否定,便无以实现历史的发展,无以实现文明的进步。 本人在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述中所强调的是, 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物质走向精神的历史跃迁与升华进程 。 这样, 没有对物质的否定,就不可能完成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物”升华为“人”的历史进步 。 没有对物质型文明的历史否定,就不可能实现人类文明由物质型文明走向以信息文明为标志的精神型文明的历史进步 。 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既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命题和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问题。 其次, 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并行不悖的扬弃,即内涵意义上的丰富、发展、跃迁与升华,而 绝非在表现形态和工具形式层次上的简单排斥 。正如一个人在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的过程中,无论在多么高的层次上实现其精神净化,也绝无必要彻底舍弃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态的肉体形骸。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5)
pww1380 2012-11-23 20:12
信息文明之光( 60-5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5 ) ——质疑之三及其答辩与释疑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 理 念 坚 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 行 为 准 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五、质疑之三及其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三: 有朋友以“ 物质文明是无法否定的 ”作为立论依据,对本人关于“ 信息文明这一建立在 信息资源这一精神资源 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以物质资源为基础资源的物质型文明形态的历史否定,也是一种在文明内涵上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历史的跃迁与超越 ”的学术思想提出了理论质疑 。 答辩与释疑: 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这一全新的文明以信息资源这一精神资源为其基础资源,以物质资源为其辅助资源,以创新为其灵魂与生命,形成一种蓬勃发展,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人类文明形态。 这样, 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必须要有一种与这一新型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 信息文明是一种构筑在信息交流、信息沟通和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而信息与系统又具有天然的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样, 思考和讨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 思维前提 就是建立起开放的和交互式的信息思维与对思维对象进行整体把握的系统思维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 (关于 信息思维方式 和 系统思维方式 的详细阐述,见《信息资源价值论》第 12~13 页) 如果固守于物质型文明时代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不实现自我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就无从真正理解更无从思考和探讨信息文明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型文明形态。 物质型文明时代的传统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 闭锁式的思维模式 。 尽管辩证唯物论在理论上对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 但在现实社会的思维实践上,传统思维方式实际上 是一种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外在物质形式不见内在精神实质的 表层思维、形式思维和固化思维模式 ,而不是那种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与互动的辩证思维模式;是一种认知主体仅仅基于自身的既有经验所进行的 封闭式思维 ,而不是面向无限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吸收来自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的外部信息的开放式思维模式;是一种只有意识主体的 自我思维 而没有与其环境和交流对象互动的 单向思维模式; 是一种 僵化的 ,只能够对外部世界作一种单纯的和简单的 静态反映 而无法在与外部环境实现思维互动的同时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状态进行动态把握以此实现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思维模式 。 由于传统思维方式这种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的禁锢, 在没有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之前,就很难与讨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所需要的那种开放、互动、动态的信息思维和系统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思想交流,更不可能真正理解作为精神型文明形态的信息文明。 在这种情况之下,将本人信息文明理论论述中所讨论的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内涵的“物质型文明”(在特定语境之下有时也简称为“物质文明”)误读为传统思维模式之下的“物质文明”,将本人所讨论的以信息文明为内涵的“精神型文明”(在特定语境之下有时也简称为“精神文明”)误读为传统思维模式之下的“精神文明”就在所难免 。 因此, 在解读、分析、质疑和批评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思想时,既不可望文生义,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只言片语而不悉心了解这些只言片语在整个理论思想体系中的确切语义 。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想沟通,我们在探讨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时,不但有必要首先实现自己在物质型文明时代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向的根本转变,也有必要对对方的学术思想作一较为系统、全面和整体的基本把握和了解。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4)
pww1380 2012-11-23 11:16
信息文明之光( 60-4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4 ) ——质疑之二及其答辩与释疑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 理 念 坚 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 行 为 准 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四、质疑之二及其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二: 有学界朋友认为“信息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似,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需要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去寻找强国的精神财富”。意即从信息文明的角度探索强国之路是不是不得要领? 答辩与释疑: 这位朋友对信息文明的理解与我对信息文明内涵的理论界定有所不同。 在本人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述中, 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存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 。 由于信息内容的 精神属性 ,信息文明这一建立在信息资源这一 精神资源 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以物质资源为基础资源的物质型文明形态的历史否定,也是一种在文明内涵上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历史的跃迁与超越。 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这一历史跃迁与超越,不仅仅是对工业文明本身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极顶的自原始文明以来的物质型文明的整体跃迁与超越 。 信息文明对物质型文明所实现的这一历史跃迁与历史超越的本质就是人类文明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物质型文明走向精神型文明的质的飞跃与升华。 本人撰写的各篇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文章均为本人具有个性理论内涵的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完整的学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一理论思想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向度上的展开。因此,要准确理解《 强国梦、信息文明、信息时代民族复兴路径(信息文明篇):( 1 ) 》这篇博文的理论思想,有必要对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论述作一全面系统地了解 。 另外,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启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信息化不断推动全球化进程走向深化,而全球化的深化又反过来不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更快、更便捷的信息传递需要。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以信息资源为传递和开发利用对象的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如饥似渴的现实需求。于是,主要以 信息资源这一精神属性资源为基础资源 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信息文明和相应的信息文明建设便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 就是说, 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人类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启动了文明史上的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信息文明的文明建设事业 。 这样,置身于上述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当代中国,要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实现自己的强国之梦,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准确把握信息文明的历史本质及其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历史趋势,科学管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人类社会信息资源的形式而存在的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和积累,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更新、交流和共享的精神成果,才有可能使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之梦梦想成真,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3)
pww1380 2012-11-22 19:25
信息文明之光( 60-3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3 ) ——质疑之一及其答辩与释疑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行为准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三、质疑之一及其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一: 本人对信息文明的理论阐述是否仅仅注意到信息的工具形式,即物质载体形态,而忽略了对信息内涵的关注? 答辩与释疑: 朋友的质疑中所说的“信息内涵”和“信息的工具形式”,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一般称之为“信息内容”,简称“内容”,和“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简称“载体”。在本人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理论论述中,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则被称之为“信息资源的物质表现形式”或“信息资源的物质形态”。 信息内容与承载、存贮与传递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物质形态问题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的问题 。 信息内涵不但是信息资源的核心要素与信息资源的核心价值之所在,而且是本人所确认的信息资源的精神属性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之所在 。 因此,在本人关于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论述中,本人历来所关注和着力论述的恰恰就是信息的内涵,而非其物质载体和物质形态 。 总之,信息内容与承载、存贮与传递信息内容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关系。在本人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论述中,信息作为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信息内涵是其资源价值的核心,即其核心价值,而信息内涵的物质载体形态的价值则是信息资源的辅助价值,这一辅助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只能附着在相应信息内涵的价值之上,伴随信息内涵的价值存在而存在。 显然,朋友认为我对信息文明的理论阐述仅仅注意到信息的“工具形式”,即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和信息资源的物质存在形态,而忽略了对信息内涵的关注显然是对本人的相关论述的一种误读。当然,由于该朋友所看到的那篇博文并非讨论这一问题的专文,这也是造成这一理论误读和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示:关于信息内容与其物质载体和物质形态的关系的讨论详见《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相关章节)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2)
pww1380 2012-11-22 10:53
信息文明之光( 60-2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2 ) ——答疑与释疑的理论基点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行为准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二、答辩与释疑的理论基点 本人在前几天写的一篇博文中曾指出并论证了以下几方面理论要点。这些理论要点便构成了本文进行答辩和释疑的理论基点: 1 .语言 是对人类过往经验的记录与表达的思维形式,是对既有世界——已知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工具和交流手段 。 语言不但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使用语言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历史产物。 语言的本色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其基本特性是守成和保守 。 2 . 语言作为人类对过往经验的记录与表达的思维工具,是对既有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工具和交流手段,这一工具和手段便必然有其特定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就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对现实的表达、描述与把握。 3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就不可能背离工具的两重性这一基本特质—— 有用性(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由于各种工具的有用性,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须臾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 。 由于其功能的有限性,无论什么工具都必须伴随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否则,便无可避免地走向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命运 。 遥想当年,中国古代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在战场上是何等地威风八面,叱咤风云,可是在现代战争的战场上,却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而作为描绘田园诗画面重要内容之一的老牛古井,现在人们只能在回顾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一窥其古雅的风貌。长期以来, 文化人类学学者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破译那些无人辨识的远古文字,试图回溯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远古语言 。而作为我国目前重要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所使用的语言—— 满语,在并不久远的清朝,作为大清皇室和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的本族语言,无可争议地是大清王朝的官方语言之一,可是如今,其口语已经完全销声匿迹,而其文字,目前能够辨识的专家也只不过寥寥数人 。 上述工具的历史悲剧命运,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工具,无论是作为作战工具的武器还是作为生产生活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抑或是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语言工具,均由于受限于其自身功能的有限性,无法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与时俱进所致 。 4 .创新是一种对未知的新境界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一个未知的新世界的构建。 创新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是“前无古人的”。 创新的本质是开创与超前 。 5 .在人类进行各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活动中, 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无论是对其创新过程的描述与记录还是对其创新成果的总结与表达,都别无选择地需要借助语言这一思维形式与表达工具 。 鉴于语言先天所具有的守成性和保守性 ,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创新必然泾渭分明地划分为两个层次——特定 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和超越该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 。 在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创新”,而超越现有语言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则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创新 。 6 .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创新还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文艺创作创新,当这一创新达到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境界时,就必然面临一个超越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创新之外的新问题和新障碍,这一新问题和新障碍就是 学术思想 - 文学艺术创新与表达这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的矛盾 。 7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表达思想实现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 在人们创新性的思维深度超越了现有语言承载和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这一思维的形式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交流工具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限制和束缚人们进行有效思维和表达的精神桎梏 。 8 . 一个清醒的学者,决不会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囿于语言学的某些已经落后于语言实践的所谓规范而停下自己学术探索的脚步。至于这些探索的成功与否,学术价值几何,则只能将其交付当下的语言实践和现代汉语的未来发展实践去做历史的和实践的检验,而决不可囿于现有语言的局限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固步自封 。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1)
热度 1 pww1380 2012-11-21 23:09
信息文明之光( 60-1 ):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 1 ) ——引言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行为准则: 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一、引言 1999 年,本人在自己主编的《 信息管理基础教程 》的后记中提出了“ 在整个人类社会在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同时,最终实现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变革 ”这一历史课题。 2001 年,本人的《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一文发表。 2006 年,本人的博士论文《 信息资源价值研究 》通过答辩。 2007 年,本人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专著《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出版。 至此,在经历了前后八年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时,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思想和相关的理论体系完成了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形成和理论思想走向深化的完整历程 。 2006 年开博以来,尤其是在光明网和科学网这两个学术网站以《 信息文明之光 》这一标签开博以来,分别在《晓星熹微》和《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这两个类目之下撰写了一系列相关博文。这些博文一方面是对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及其学术思想所进行的理论诠释,另一方面则是以这一理论为科学基础和指导思想,向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和科技、教育以及社会管理诸领域所作的应用性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延伸。 本人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提出和形成以来,不时有各方面的朋友提出质疑。对认真、严肃和负责任的学术质疑,本人历来持欢迎的态度。正如本人在《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绪论中,同时也是这本书的开篇第一页上所写的那样,“ 一部学术专著的面世 ,”当然,在此是“ 一种学术思想及其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 意味着对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对其学术价值的审查、评价和批评的期待,意味着对历史检验的接受 ”。 实际上,严肃的理论和学术质疑和通过相应的答辩与释疑所形成的学术交流氛围,正是我所期待的一种局面。 学术思想的深化和学术思想及其相应的学术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就是在理论质疑、理论答辩和理论释疑这一有效的思想沟通和学术交流过程中实现的。 根据本人的信息资源价值理论,这种以问题的提出、理论思想的形成、学术质疑、理论答辩与释疑这些前后连贯的学术环节的形式出现的信息流动与信息传递过程——简称信息过程,就是一种学术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价值创造、价值增值和价值实现的社会实践过程。 为了便于关注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朋友对本人的学术思考和相关理论有一系统而准确的了解,在此,将多年来有代表性的理论质疑作一整理,并针对这些质疑,依据本人目前对相关问题思考的不同深度,分别作出力所能及的答辩和释疑。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质疑?
黄安年 2012-7-19 16:20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质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7 月 19 日发布 健康的学术质疑是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争鸣,发展学术事业,营造推动的学术繁荣环境的必要前提;反之如果学术质疑掺杂许多非学术因素,采用不健康的质疑手段,以达到非学术的目的 , 那么这样的学术质疑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依笔者之见。学术质疑对于质疑人和被质疑人来说 , 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在事关涉嫌抄袭、剽窃、抢手作假等学术不端事件上,对于事实未经第三方公正裁定前 , 不能视为假定事实。更不应对被指责嫌疑人使用不当有碍人格之类的语言。 学术质疑的认定原则上应遵循谁质疑谁举证的原则 , 质疑人和被质疑人都要承担相应的学术和法律责任。 学术质疑的是非争论在涉及观点和事实的认定上 , 有些并非零和规则,其中存在求同存异的巨大空间 , 质疑和质疑双方宜采取双方坐下来,耐心平等地、实事求是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 学术质疑中的学术是非的认定主要应通过学术问题的讨论来解决。那种企图通过舆论施压、站队表态、司法诉讼、拳头教训、领导批示的非学术因素的办法,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术界的掌门人、学界媒体和网络同行,要按照学术规律来化解学术是非难题,而非在实际上恶化学术环境。 **********888888888888 人民日报:动辄质疑别人“五毛”“美分”危害自由 2012 年 07 月 19 日 04:00 来源: 人民日报 原题: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人民观点 · 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 ② ) 游弋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行走在匿名讨论的网络空间,我们既要捍卫权利,也要善于发言;既要行使自由,也应保持自律。否则,我们将无法善用这种观点充分交锋、思想竞相交流的历史性机遇,不仅社会的理解与共识无法达成,也会错失一次走向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良机 广告学有一本名著,叫做《广告,艰难的说服》。书名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就在于它表达了一个常识:要改变别人的观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问题是,如果说服不了别人怎么办?是依然尊重别人的观点,还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是捍卫别人的说话权利,还是认为别人不配有表达自由?是尝试理解别人的观点来由,还是直接贬斥别人的道德乃至智商? 在今天的舆论场里,类似观念交锋最终 “ 剑走偏锋 ” 的现象并不罕见:心平气和的讨论,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 同一话题的分歧,成了互揭隐私的竞赛;网络争吵的激化,导致赤膊上阵的 “ 约架 ” 。至于动辄质疑别人为 “ 五毛 ” 、 “ 美分 ” ,或者相互送上 “ 卖国贼 ” 、 “ 爱国贼 ” 的帽子,也是时有耳闻。 从观念的整齐划一走向意见的丰富多元,反映了我们时代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交锋。然而,事实也证明,这种交流交锋如果没有一定之规,让 “ 预设立场 ” 左右了 “ 事实选择 ” ,让 “ 站队逻辑 ” 取代了 “ 是非判断 ” ,那么结果很可能是社会共识的撕裂、隔阂对立的制造,甚至使观念交锋异化为某种意义上的 “ 党同伐异 ” 。而其对自由的危害,已经为历史反复证明。 网上有一句名言, “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如果你跟一个人辩论,至少表明你认可了这种交流价值。换言之,你认为对方值得你与之辩论。在这个意义上,尊重对方,就是尊重你自己;而将辩论 “ 升格 ” 为攻击辱骂,结果只能是自我矮化。如果动手可以解决问题,恐怕当年的 “ 江东俊杰 ” 未必会给诸葛亮 “ 舌战群儒 ” 的机会;倘若 “ 真理 ” 在手就急于推广,甚至认为可以自外于规则 “ 实现正义 ” ,不妨想想伏尔泰的那句名言: “ 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 在 “ 绝对真理 ” 时代,什么都是单项维度,不允许观念交锋;在 “ 唯一正确 ” 的社会,什么都是一元表述,不需要公共讨论。今天,面对社会和科技的双重进步造就的前所未有的公共舆论平台,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握这种观点充分交锋、思想竞相交流的历史性机遇,构建支撑当代中国公共空间的议事规则?游弋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行走在匿名讨论的网络世界,我们既要捍卫权利,也要善于发言;既要行使自由,也应保持自律。否则,不仅社会的理解与共识无法达成,我们也会错失一次走向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良机。 有良好的规则并且共同遵守,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1876 年,一部《罗伯特议事规则》,直接助推了西方的会议文明和制度文明。而在 1917 年, 孙中山 痛感国人的 “ 一盘散沙 ” 及 “ 乌合 ” 状态,也曾拟定一本《民权初步》,专门教国人如何开会讨论,可惜这样的努力失败了。今天,面对公共空间的空前拓展、表达途径的日益丰富,我们亟须构建一种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只有明确观点交锋时,究竟应当秉持什么样的议事规则;思想交流时,又当保持怎样的底线原则;只有强势的一方懂得尊重弱势的一方,只有彼此共同遵守并使用同样的规则,我们才能搭建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平台,并由此涵养提升中国社会的民主素养和公共精神。 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曾这样写道, “ 我们的世界大得足以容纳许多真理。 ” 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今天, “ 差异 ” 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图景, “ 交流 ” 也成为凝聚共识的必然路径。而如何学会与差异相处,遵守什么规则展开交流,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观念市场中 “ 求同存异 ” ,也决定着我们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公共空间。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7/19/16129148_0.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神童的真假是个实在的问题
热度 5 jintuo 2012-2-5 12:12
韩寒通过人们所获悉的 14 岁时写出文笔如成人作者的文章、 16 岁时一小时内一崛而就再次以成人的文笔完成需要三小时作文比赛获得第一、 17 岁时出版长篇小说、成为赛车手后多次在紧张的赛季及时地写出不长不短不算太差的时评等等一系列奇迹般的事迹,从一名不爱读书、多门功课不及格的中学生闪电变身,成为集选手、作家、明星、公知于一身的青年偶像。最近,奇迹般的韩寒遭到了质疑。 按理说,人间奇迹遭到些许质疑就如同科学上有人提出了颠覆既存定理的新学说必须经过质疑和求证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这次则不然,如此众多人跳将出来,或发誓、砸钱、打赌,或讥讽质疑无聊,或攻击质疑者阴谋,或批评赞成质疑者嫉妒,或断定事情永无真相。反对质疑韩寒的人中既有青年粉丝,也有中年绅士,甚至包括也算是受过科学方法训练的研究人员。大有当年(文革)对韩寒的奇迹相信者要信,不信者也要信,创造条件由不信变成相信的劲头。除了上述撕声的叫骂外,反对质疑的人们中似乎有着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就是尽量回避真假的讨论,一个劲地打岔,最大限度地罔顾左右而言他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02/939c7a76-a8b7-4e7a-9f50-15f14a6378dd.shtml 。 再说了,质疑韩寒的奇迹有那么无聊吗?在科学网上进出的人们对于科研成果的剽窃和造假的质疑应该不陌生吧?对于辩明当事人学术不端的存在与否的必要性没有疑问吧?文学沾个“学”字,好歹也是学术的一个分野,而且有着更大的辐射面。在文学神童的问题上造假炒作(如果的话),不仅其性质与科学上的造假炒作没有不同,而且其恶劣影响更广更深。所谓“深”包括向人类年龄层下方延伸,从已经受够了学术不端的“ 50 、 60 、 70 后”向“ 80 、 90 后”蔓延。看来,学术污染也要从娃娃抓起了。面对可能会有这么严重后果的问题,科学网上一些 80 后写手似乎对真假满不在乎,专心陶醉于 80 后出了少年英雄的年龄自豪中。当然,韩寒的奇迹也可能是真的。于是,科学网上亦有人警告:“假如韩寒是真的 … ”!如果韩寒的奇迹是真的,那么真相越辩越明,就更没有必要如此煞有介事了。 对于韩寒自身来说,十几年来不是已经一直按照真的那样享受着有形和无形利益吗?对于质疑韩寒的阴谋者不是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对于 80 后生来说,充其量不过是接受了一次免疫接种吧? 总之,韩寒的文学奇迹的真假之辩及其意义,本来在科学网应该不是问题。令人诧异的是反对辩之的声音似乎占了上风,顾发此一文,天平一下。
522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