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上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上课

相关日志

学生上课的误区
热度 5 zywsict 2020-3-3 13:30
由于疫情的影响,虽然延期开学,但教学工作并没有受影响。只是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线下教学改为线上直播教学。线上教学已经进入了第三周,在这三周的线上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并不比线下差。这主要得益于过长的假期以及防控疫情所采取的限制措施,使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单调。而线上教学活动正好可以打破这种单调,给生活增添一点内容,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以打发在家的无聊时光。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愿意多问一些问题,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但对学生所问问题进行初步整理,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就是学生所问的问题,都是非常低级的,且上课都讲过,而且不止讲过一遍,有的甚至在几乎每节课都强调。这说明问低级问题的同学上课没有认真听课,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课下,甚至不花时间;很多同学正在步入这个误区。要知道只有少数“天才型”学生这样学习,而不会落下课程。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步入这种误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初学者而言,不管怎样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和理解,都比学生更有经验。而这些经验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就会错过一些细节,而这细节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领悟。更为糟糕的情况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结果还是不能领悟,这样会打击信心。久而久之落下的知识多了,会对该课程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离挂科就不远了。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上课认真听讲,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个人分类: 精选|47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大学生懒到居然花钱找人上课
热度 16 zywsict 2018-11-27 09:13
大学的成绩通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为 30% 左右。平时成绩评定通常由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三部分组成。对于一些不怎么爱学习的同学而言,平时成绩尤其重要。因为平时成绩越高,期末考试考个 48 分左右,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我对平时成绩的考核一般都比较严格,而且实事求是。第一节课程已经向学生告知平时成绩的评定细则:出勤占总成绩 10% 、作业占总成绩 15%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 5% 。一次旷课扣 2 分,迟到扣一分;作业一次没有交扣 3 分,迟交、补交、少做扣 1 分;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加 1.5 分,玩手机被我发现且回答问题出错扣 1.5 分。 之所以制定平时成绩评定细则并且严格按照该细则给学生评定成绩,主要是为了确保平时公平,确保自己评定成绩有理有据,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大学的考试不是竞争性考试,只要最终成绩达到 60 分,就可以获得学分。此外,如果不来上课,评定的平时成绩和来上课的同学的一样,这对来上课的同学是非常不公平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做法对少部分已经精通课程的同学不公平,因为来上课对他们而言就是浪费时间”。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占不住脚的。因为你都掌握知识点了,不来上课也是可以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你的平时成绩为 0 分;你期末考试考个 85 分照样也能够获得学分。如果你连 85 分都考不到,那只能说明你对这门课程掌握还不是特别的好,既然掌握的不好,为什么不来上课呢? 以此为背景,学生对逃课还是有一定的忌惮,逃课会导致平时成绩降低,可能会导致最终考试不通过。考试不通过,就需要补考,但无数事实证明补考往往不会比正常考试简单;因为补考的试卷的难度与期末考试相当,且补考的时间往往在下一学期开学的前两天;经过假期所学知识早已忘得差不多,再次进行裸考,结果可想而知。补考不通过就得重修,重修不仅需要交钱,而且可能会导致课程的时间冲突,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少部分同学不想去上课,又怕逃课导致自己的平时分低以致最终考试不通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校园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兼职替人上课。学生花钱雇人上课,我以前也是听说而已,还没有遇到过,直到昨天早上的《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技术》课。因为是小班上课,班上的学生,虽然并不能把名字和个人一一对上号,但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我都认识。点名发现居然有替人喊到的现象,恰巧这个男同学我是能够对得上号,而喊到的却是我不认识的女同学,一下子就将她的伪装给拆穿了。接着又发现另外一个同学也是雇人上课,当然毫无疑问,又被我拆穿。最终这两个替人上课的学生,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的逃出课堂。 大学生花钱来上大学,是来学知识的,结果知识没有学成,却又花钱雇人上课,这实在是不应该。
个人分类: 精选|7973 次阅读|35 个评论
如何判断一位老师是否在好好上课?
热度 9 SoSoliton 2018-5-31 09:38
教学评价远比学术评价测不准、说不清,是个世界性难题。例如,如何判断一位大学老师是否在好好上课,就是个莫衷一是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里老师们重视科研远胜于教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教学评价测不准、说不清。当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至少很难区分时,干好的动力难免大打折扣。尽管如此,大学里仍然有不少老师在潜心教学,并致力于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老师的教学实践为教育学家寻找一把判断一位老师是否在好好上课的标尺提供了基准。 研究发现,本科生课堂教学做得好的老师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努力施行被实践反复证明行之有效的所谓最佳教学实践(best teaching practices),包括清晰传授(instructional clarity)、高阶学习(higher-order learning)、举一反三和融汇贯通的学习(reflective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等。以此作标杆,那些根本就看不到最佳教学实践影子的课堂教学,应该至少可认定为用心用力不够。 教师的清晰传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不言而喻。实践表明,讲不清、道不明、照本宣科的课堂,到课率最低。研究表明,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组织条理清楚、逻辑严密,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有方,课堂师生互动融洽,学生作业反馈及时,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数学等方面的能力,并减少挂科率和退学率。 高阶学习是指概念丰富、组织连贯、持续探索的高层次思维。它是一个基于学习分类法的教育改革概念。在布鲁姆分类学中,涉及分析、评价和综合的技能(新知识的创造)被认为是更高层次的,其学习和教学方法不同于事实和概念的学习和教学。高阶学习是超越死记硬背的主动深度学习,显然更难学习或教学,但也更有价值,因为它更可能面对新情况。教师给学生机会,并引导学生将先前学到的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把一个想法分解成其组成部分,构建新概念,评估信息来源,等等这些实践就是高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有意识地构造课程素材来形塑学生对材料的思考,可从一个更积极的方向影响高阶学习。 举一反三和融汇贯通的学习代表深度学习的另一方面,特征是鼓励学生考察别人的观点,把整个课程的思想联系起来,鉴赏不同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观点。这些能力不仅在课堂内,而且在课堂外,特别是当学生进入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全球化职场时,非常重要。此外,这样的教学实践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认知和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一起工作,互相帮助对方理解课程内容、准备考试、完成课程任务的项目。有教育家很早就把合作学习作为大学学习经历的关键支柱。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可以预示许多积极的学生成就,包括分析能力、欣赏艺术、理解科学和技术。合作学习的好处更可延伸到课堂外,因为具备对话、商议和建立共识技能的学生显然更能应对外面的世界。 最近有学者指出,大学如果为学生应对未来的世界和工作着想,那么大学课堂应该适度回归到幼儿园课堂,这种课堂相当程度就是合作学习。从艺术项目到科学实验到操场活动,儿童都以小团队形式进行,他们获得的最重要技能是与他人分享和谈判,而这些软技能(soft skills)对应对不确定性未来至关重要。可惜的是,这个时期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讲课式的硬技能(hard skills)教学,很少有同伴互动,而与此同时,工作变得越来越像幼儿园模式。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002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上大学时,你坐第几排?
热度 4 ncepuztf 2018-2-12 21:45
先说我自己: 上课时基本坐最后一排,考试时多数是坐第一排。 不是我上课不想坐前排,实在是因为有人占座,不好意思硬抢。 一般来说,很多同学都放了书在桌上,上面明确写了占周 ** 第 ** 节 ** 课, 这样的 精准占座 ,你想坐过去实在不大好意思。 尤其很多谈对象的,都是占双人位,即便有幸坐在旁边,也是当灯泡, 于是乎,算了吧! 听说: 重要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出场; 所以: 学习好的,经常坐最后一排。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本想暂时安慰自己下,没想到一直安慰到毕业。 当然,我也用亲身经历基本验证了这个说法,毕业时我是全班 6 个全部课程 都没有挂科的同学之一,其中和我同宿舍的占了一半,我们都是 后排兄弟 。 再说考试,我也想坐最后一排或靠后一些,被老师监控的范围小,运气好的 时候可以看到前面同学试题答案供参考,再运气好些,交 / 收卷也晚, 实在是有便宜可占。可是,这种福利从来没有光顾我,每次考试, 留给我的几乎都是第一排,就在监考老师眼皮底下。 有人说: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其实是 没了多余的想法 ,确实不敢冒险, 也无机可乘,当然也少了人骚扰,也就没了危险。 几次考试后我也认了这种结果,索性最后一个进教室,大摇大摆坐下, 沉着潇洒地答完,交卷后扬长而去, 享 一回快意人生! 等当了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了,占座都能占一学期的,有的甚至 刻在桌上,占座的书多数是 马列毛概社建 ,堪称 镇座之宝 。 前排仍然是谈对象的(学名情侣)居多, 水杯饮料小吃,过得相当滋润 。 不过我还没有 看到课堂上亲热过分,能超越我们那一届同学的。 我们专业当年上大课,有位老师总是背对着同学写板书, 很少面对我们讲,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对我们说(不确切,大意如此): 你们前排的忍忍,不要太过亲热,你们好意思演,我不好意思看! 后来听知情同学解释:前排的几对上课实在过分,头扎到桌子下亲嘴(也叫接吻), 有时候 像打地鼠,经常冒出来! 至于考试,目前基本上都是按学号制式排列,占座也就失去了意义。
个人分类: 生活|231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终于解脱了
热度 8 zywsict 2017-5-11 16:48
这学期被学院分到音乐舞蹈学院上基础课,简直就是受罪,心好累,还好今天下午终于节课了,哈哈,太高兴了!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39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您不愿意爬山,但我仍要给您看山顶的风景:我上课理念
hahasalon 2017-2-27 23:58
我很少给本科上课,事实上是机会很少,我倒是很愿意上课的;但屡屡想到学生不愿意向学,挫败感十足而失去勇气。 但我上课,不会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而打折扣,不会降低要求。我认为,您这么高的分数考进来,理应不比其他高校的差;而且,您应该再努力,达到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的水平。 上学期亦然,《物流仿真》,为了不坠我的名声,也为了让学生看见真正的仿真技术,我花了大力气组织上课内容,并且在XX宝上购买了两个软件的破解版,希望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脚步,一步步领略技术和思路,以及仿真能够带来的辉煌结果。还同样在XX宝购买了筹码,组织了一次“啤酒游戏”现场版,当然,后面要求各个小组写实验心得,并且把本小组每个角色的数据输入Vensim,进行寻优。 期末看下来,仅仅有20%的学生能够跟上我的进度,这部分学生应该是下课之后做了练习。上课过程我就发现,学生对于这样强度的上课方法很吃力。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是需要一学期(54课时)来完成的,但我只有30课时。我给他们准备了素材、打印了文稿,做了演示,跟随我做就是了。有些聪明的学生,我演示过程用手机录像下来,随后操作。 讲到Arena部分,我准备进入Route之类以及动画设定,学生临近期末,更没有耐心,纷纷叫,不讲了不讲了。我心里有些闷气,也许您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这么卖力的老师了吧。当然,我说,哪好吧,估计您们这门课之后,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用到这些,哪我下次课,给您们演示就行了,您们看,能出来什么效果就好。随后,我演示了Route,以及Arena寻优两个重要环节。 我是想,即使您不愿意爬山,我也要给您看看山顶的风景。 我喜欢《一代宗师》里面的话: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个人分类: 人生点滴|2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高校教学效率和效果
热度 20 dulizhi95 2017-2-23 11:14
当今高校教学效率和效果 刚刚接到管教务老师打来的电话,问这学期有 JAVA 编程技术课,是否考虑上。 这学期我必须全力完结我的哈密尔顿,按照老马的观点,这就是我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完成是无疑的。目前主要是做一些小修补工作,再就是等待洋人专家的看法,是否还看不懂,如何解释修补。 至于上课,说实在话,当今这个世道的教学管理,上课真的难有积极性。 一方面,你必须做好从讨好学生到巴结方方面面的人,你才会被鼓吹为 “讲课水平高”,尽管你极可能笨得连稍微聪明一点的学生都不如。而若你做不好这些,就极可能要被人说三道四。 就计算机专业而论,别的不谈,编程水平(严格说应该是编程能力实力)以及数据结构和算法,我的功力可以用不可限量来形容。我倒有点兴趣与名校最强的家伙比试比试。编程功力的两条标志:1,一个复杂的问题能很快想出思路,很快编程实现,并很快调试好,2,别人写的大而难的程序,能很快看懂,然后大动干戈,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另一方面,那就谈钱了,俗吧,各位?大学老师都是雅人,高尚的人,都轻视钱的。当今高校各种名目的发钱,善于弄钱的人也善于经营这些名目,从而腰包鼓鼓,傻瓜才在乎那点可怜的课时费。就我而论,尽管不善 “经营”,但股市上随便走一走,大致也能赚个课时费。 言归正传,咱是 “科学家”,必须下死命令,拿出真正的成果。 还是说道一下那论文,说实在话,看懂非常困难,能看懂的不多。已经在审稿人手中快一个月了,还没有音信,估计没有看懂,否则早就为我而“鸣”了。有些棘手,欢迎高手指导,不胜感谢。 我为应试教育欢呼,分享考试经验 许多人包括科学网不少高明人士,喜欢诟病应试教育。那么过硬的考试,尚且有那么多人,各色各类、花样百出的作弊,试想,若没有严格的考试关,那还得了吗? 当今的所谓“双一流”,985,什么的,若不严格把好考试出口关,一切都是枉然! 当今的应试教育确有弊端。最大的问题是,从三岁小孩起擂功 “培优”,摧残了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不过我们这一代人可没有这个问题。 不应试教育怎么办?怎么做? 像毛文革一样地凭虚伪假大空的 “政治思想”“政治表现”搞“推荐”?还是像当今曾经搞过的所谓“中学校长推荐制” | 、“导师推荐”、“特长加分”,所导致的密集权钱交易?或者干脆像官场买官那样花钱买学历买升学机会?更甚至让一帮本身就是靠交易爬上去的劣质货搞“专家评审”? 显然,所有这些只能更糟糕一万倍。 由是,我要为应试教育欢呼。 昨天儿子刚拿到驾照,先让他在校园附近练习了半小时的车,然后问他敢不敢直接去市中心,回说有何不敢。于是直接开到市中心。有过几次有惊无险。最大的一次是在高架桥上,车速都快。生手开的慢,后面一小子可能恼怒了,从左车道超过来,但他不直接超车,而是从左边平行压过来,强逼我们的车压右线并偏进右边的车道,险些与右车道的车子相撞,非常危险。我火冒三丈,高声朝那车破口大骂。心想即使打架也不怕,儿子身高 1 米 83 ,正是大小伙。对方车上也是两男子,还好停止了挑衅。 去年我考驾照,科目一科目四的笔试都是 100 分,儿子就不如我了,都是九十多分。虽然是小考试,也尽管年龄老大不小,对我所重视的考试,只要进入考场,我的状态依然是:头脑清晰敏锐、信心满满。结果必然是高分。 学生时代的经历,我对待考试所花的时间总是明显比他人少。 我的方法核心有两点: 1 ,对于类似数学物理难度大的章节,集中精力作对几道有代表性的难题,就能透彻掌握; 2 ,对于类似标准化考试,大量做以前的试卷或模拟试卷。刚开始分数低没关系,每次对答案,反复揣摩。然后分数直线上升。 我也曾试图用这套方法教儿子,但就是没有效果。记得当年他中考前我强制用我的方法训练了他一段时间,最后考试还是不那么理想,气得我再也不管了。高考让他自己搞,尽管读了个一本,但一个很勉强的学校。 我确信我的方法的价值和有效性。 各位不吝赐教。 许多人包括几位留言的朋友,诟病应试教育 ,再说几句: 1 ,应试教育关键是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要科学合理,像当今高校教管要求所谓的“内容覆盖面”、要求高“及格率”,考前“划范围”,并让一群退休老人来“督导”这些,那只能是鼓励死记硬背了。那就没办法了,权力主导嘛。 2 ,应试教育并不排除有创造天分的拔尖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学生花在考试上的时间必然少,从而有自己的广阔空间。关键是老师应该有敏锐的素质,发现这样个学生,对其鼓励引导帮助,甚至放任。而这个国度几乎从幼儿园小学起,大量平庸老师培养鼓励的是顺从听话的学生,而打压有个性有创见敢想敢说的。
5560 次阅读|23 个评论
梦课
热度 1 zdqiao 2017-2-19 09:31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一如往常,到办公室后,沏好茶、烧好咖啡。在电脑前继续熟悉我的课件。今天 10 点有我这个学期的第一节课。大约 9 点半的时候,学院教务办的刘老师打来电话,提醒我说,乔老师,你十点有课。我说谢谢。我正准备往优盘里拷贝 PPT 呢! 刚放下她的电话,就有销售给我来电话说,我订的抗体缺货,要晚到 3 周,问我是否订。我说还要。跑到学生办公室告诉学生说重新处理老鼠,现在的小鼠继续做其他的实验。说完就到了楼下,开车走人。教学楼下,自行车排的满满的,停车场也快没地方了,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才泊好车。进到教室已经有学生来了。和同学们开着玩笑,问他们假期的生活。看见学生们到得差不多了。才发现没有带优盘!一看表,离上课还有 2 分钟了。心里这个慌呀,教了一辈子书了,没想到快退休了,还要出个教学事故!赶紧告诉一个男生,让他去我办公室帮我拷贝一下课件,说,我的优盘就在电脑上插着呢。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就走了。 前排一个女同学悄悄对我说,老师,你怎么光着脚站在地上呀?我心里很是奇怪,我啥时候脱了鞋?今天竟然还没有穿袜子!赶紧找个椅子穿好鞋,光脚不舒服就不舒服吧! 这时突然想起,昨天给我的邮箱里发了一份今天的 PPT ,跑到电脑前,正要打开电脑,就听见有人敲门。老婆在旁边说,来了……。原来是打扫卫生的阿姨来了。 我这才醒了过来。今天是星期天,明天才开始上课。刚才 6 点钟醒了一下,老婆说,今天是周末,还可以再睡一会儿。我翻个身就睡着了。 不行,今天一定要把课件先拷到优盘里,放到包里,明天再有什么问题,再说吧! 这正是:春寒料峭夜还长,一席春梦见曙光,大梦惊醒熟睡人,赤脚彰显教授忙!(张克军随笔)
4495 次阅读|2 个评论
梦·沙龙·疼痛与安慰
xin 2016-10-12 18:18
1. 梦。 回国已两个月,半夜醒来,发觉做梦了。梦的前部分是观看北京开车师傅带着情绪的各种高超技艺,而美国师傅似乎不用那么精细。梦的后部分是我感觉自己突然开车了,还有很强的控制感和推背感,半醒来意识到自己是骑自行车。梦醒来发现,自己在京没有购车资格,又一想,即使有车费用颇大,关键是交通壅塞,行驶困难。躺在床上庆幸自己幸好没有车啊,阿Q一番,感到十分的满足。 2. 忘事。 早上七点半,孩子躺在床上,半睡半醒,我很熟练地给孩她穿好衣服。给她穿鞋的时候,她醒来哭闹不去上学,她觉得没睡醒。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放下她不管,急忙去教室上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发现并没有来上课的学生。查手机的课表发现,第六周学生去实习了,并没有课程。感觉莫名的轻松,也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容易忘事了。其实这学期之初,我研究过课表,可惜没有记不起来了,总是犯错误。 3. 沙龙。 单位出国访问英语班同学都从国外回来,今天中午举行了沙龙聚会聊天。同学再次相见,感觉特亲近,胖瘦自有变化,不变的是一起学英语的感觉。发现一群高校老师,特别能侃,侃天侃地滔滔不绝。沙龙后半段讨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生态建设,感觉同学从自己专业出发,大有可为。只是具体的路径与手段,不同专业有不同见解。最后,还讨论了评职称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实在复杂,达不成共识。越严肃、越荒诞,越有喜剧感。 4. 疼痛。 下午三四节有课,结束后站在讲台上,发现自己特别疲劳。腰带以下,肌肉和骨骼,疼痛难忍,不知道是感冒前兆、还是自己老了。疼痛的都想坐下,感觉自己被掏空了,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坐下或者睡觉。从教室回家的路上,腰带以下还是疼痛,但头脑好似很清醒。这是怎么了,真的好疼啊。 5. 安慰。 当我拖着身体,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女儿正在家里玩耍。她爷爷睁着枯眼,充满希望的看着她。孩子那么天真可爱,是我生活中的唯一安慰了。为她这一切都值得,什么酸楚都不值一提。这就是我真实的一天,记录下来,赠给未来。
2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尚能饭否?
热度 2 Mech 2016-9-30 15:24
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天,开始接手三位教师分担的《高等力学引论》。上午四节课。因为是博士生的课,我说中间就不休息了。谁需要去洗手间自行方便。 本来可以有些师生互动的,但博士生比较高冷,懒得配合。从达朗贝尔 - 拉格朗日原理,到拉格朗日方程,再到初积分,又讲了哈密顿正则方程。一看手机,我一口气就讲了 180 分钟。我是没有休息,也没有喝水。口不干,舌不燥,气匀喘,心照跳。 既然时间已经够 4 节课了,我就下课了。吃顿午餐,补充能量。 下两次更有挑战性。前四节延长校区的课,紧接着两节,宝山校区本科生的课。博士生的课,中间没有休息,提前 40 分钟, 4 节下课到 5 节上课,有 30 分钟。在这 70 分钟,从延长杀到宝山,还要吃顿午餐。然后,博士生课分担的任务就完成了。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743 次阅读|7 个评论
以前的许多好教授今天都是不‘合格’的
热度 35 lin602 2016-9-24 20:26
我们上大学时及毕业后十多年,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好教授或副教授,上课时只带上几支粉笔,几乎空手来到教室,然后从口袋中拿出几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列有简单的上课提纲,二节课下来,生动,学生听得浸津有味,特别是公式推演,一气呵成。当时没有多媒体,全靠粉笔或挂图。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这些老师,都是学生们最爱戴的。 其实教学与科研做了许多年,特别是看资料,要讲的内容全部在他的头脑中,根本不需要看书与教案。相反,许多老师上课经常看讲稿,讲课脱不了稿,反而学生评价不好。 即使同一门课,各位老师讲的时长与内容分布是不一样的,因为各人对内容研究的角度与熟悉程度不太一样,总体学时数的分布不出问题就行了。所以同一教学日历,不同的老师在同一时间,讲的内容肯定前后有点差别。不同的老师讲同一门课的效果不一样,这是学生选课的基础。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点名的,爱听就来,不爱听可以不来,只要考试通过就行了。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四年就没有听多少节课,当然实验是不能缺的。当然他考试都能通过,现在发展得非常好。 时过境迁,如今有了多媒体,用上了PPT,粉笔用得少了,讲课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当然上课质量,因人而异。 但是,当今许多学校规定,所有上课的老师,必须随堂带上教学日历、点名册、教案、当然还有教材等,一个小包可能还放不下。 如今,空手上教室的老师已经非常少见,因为如果学校检查,没有带这些教学用品,算‘不合格’。 如果督导组听课,看你的教学日历,上课时的内容与之是不是完全一致,这是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还要检查你是不是带全了所要求带的东西。 当今多媒体时代,在PPT上反映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真的还需要看教案? 讲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同一门课,有的老师讲的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师讲的课让学生感到百般无聊,直想打瞌睡。这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科研,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心得体会,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娓娓道来。不同的老师处理是不一样的,所以反映在教学日历时间安排上,肯定会有些差别。 只有将自己的科研与心得体会融入到教学中,这课才有血有肉。许多老教授讲课非常好,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现在的大学教学,要求的是统一模式与格式,格式比内容与质量更重要。只要格式上不出问题,按时上下课,基本上就OK了。反正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无所谓的,最后学习的质量也不在权重之中。 以前的名教授的教学风格,在今天的教学检查与考核中,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但学生要求是一个模具做出来的,甚至老师也被要求是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 刚刚我的一位博士毕业生在‘科学网博友群’上感叹,他博士毕业后在一高校做老师,他们上课必须带齐‘八大件’。
9699 次阅读|44 个评论
当老师听到这话,真暖心
热度 16 zywsict 2016-6-3 16:55
这学期学院的一个老师因到其他地方挂职,其课程上到第十周,就没法继续上了。该老师找到我,希望我将它的课程上完,我欣然同意了。一周要给4个班的学生上课,每周得上14节课。上课的劳务费很低,一节课也就40块钱,上四周课,也就不到3000块钱,还不如写篇EI文章挣的钱多。刚开始上课时,感觉时间被分割的很零散,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也常常抱怨自己,真是没事找事做,接什么课呢?又挣不了钱,又累,到时候评职称看的是论文和项目,真心没有意义!今天结课之后,收到一个以前经常逃课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息“谢谢你啊,老师,虽然我平时总是逃课,但我去的每节课都听出你的用心授课,感谢我们能够在大学课堂上相遇”。看过这消息,感觉一切也值了,这比自己写几篇论文获得的成就感更大,这也让我坚信,只要自己真心付出学生是可以看得到!
个人分类: 教学|4024 次阅读|40 个评论
老虎: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热度 12 张海霞 2016-3-16 13:55
老虎: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老虎,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名字,其实跟他的真姓大名真的联系不上:朱明明,我第一次拿到这张名片的时候吓了一跳:怎么是个男生?一脸诚恳的他在旁边说:“大家都这么说的,不过你就叫我望京老虎吧,大家觉得这个更像。”确实,高大魁梧的他还真是更接近老虎的块儿。 那是 2014 年 12 月 17 日晚上在金华,北大科技园金华分园第二天开业, iCAN2.0 也将正式启动,头天晚上的招待会上,我们碰巧坐在一桌,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身边的两个大牛:大师姐“雪虹”和大师兄“印白”,这两位都是著名的北大摄影俱乐部的顶梁柱,摄影作品没得说。老虎就在他俩旁边,也抱个大炮筒,挺唬人的,冒充艺术家一样,互相介绍一下,了解到大家都是北大的校友,也就分头去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了。 18 日上午的会场十分气势,金华上上下下都来捧场,我的 iCAN2.0 演讲也如期登场,大约 5 分钟左右的演讲,充分发挥了我的演讲才能,把全场上下讲得热血沸腾,没注意到,在全场游动的就是他们三位摄影师,下午雪虹师姐给我看照片的时候,我真的是惊到了:原来专业是这样的,太帅了!那些你不经意的精彩瞬间被她的镜头捕捉的如此之好,整个人的气质和气场就出来了,从此我的标准照就是雪虹师姐给我拍的这张意气风发的。 (雪虹师姐拍摄) 当然,这次讲座也深深影响了他们三位,后来都跟 iCAN 有了深入的合作,因为,他们也深深被 iCAN 的故事打动了,这个源自北大的创新火种,点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印白师兄回来给我们设计了这款新 logo 和各种纪念品( T-Shirt ,胸章等等),雪虹师姐在后续的很多活动中都来做摄影志愿者,贡献了很多好照片 …… (印白师兄设计) 当然,必须说的是老虎,从金华回来,他就跟我联系:张老师,我想深入了解一下 iCAN ,这么棒的活动,看看我能为 iCAN 做点什么。于是我们就约了在学校见面。那天下午老虎是满头大汗跑进我办公室的,对不起,路上太堵,我跑步过来的(后来才知道他是跑步爱好者,还参加半马)。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们两个就把 iCAN 在做的事以及我在开的《创新工程实践》课程给他做了个详细的介绍,也把我遇到的烦恼跟他讲了:比赛体量大,组织工作繁琐,沟通成本高;当然课程也是让我头疼,因为课程上学生来源广泛,项目五花八门,管理起来很累,当时我们几个老师都是专业技术背景出身,讲课和指导学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学生的管理却是一头雾水。 没想到,老虎一下子就拿起水笔,在我的白板上画起来:张老师,来分析一下您所遇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吧,一条一条列出来,再找其中的关联和问题,原来都卡在管理上,您没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啊! 可不是吗?我一个工科教授,哪里懂管理?觉得管理无非就是大忽悠和一堆报表而已。 那您可错了,管理是科学,今天您算是找对人了,别的不说,管理我可是专家,你看,咱们在这个上面用这个管理办法,在那个问题上该用另外一个管理工具,很简单就把问题解决了。您也再不用烦恼了。 老虎,有道理,那照你这么说,咱们这门课也该用一套项目管理办法来管理,一切就都有序了? 正是,您设计的框架和老师们的内容都非常好,可是就是缺少了“管理”来穿针引线,如果咱们在课程的步骤中加入管理环节,那咱们的课程和学生的项目就都很有序了,这样 …… (老虎拍摄) 于是,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在我办公室的白板上画了又画,我的理念,他的管理办法,如何融入到课程中去,如何把每个老师的内容更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项目中去,如何让学生团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看得见的进步和收获 …… 我们两个一直讨论了很久,都忘记了时间,可是一条越来越清晰的线出现在我们面前,课程的内容虽然没有大的变动,可是课程的框架确实在这次梳理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老虎,你做我的超级助教吧? 真的可以吗?张老师,我真的很喜欢这门课,和您一起把它搞好太荣幸了!之后,我们又组织了几次上课老师的讨论,老虎就正式加盟了我们《创新工程实践》团队,负责项目的管理和时间节点的跟进。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虎的认真负责: 2015 年春季学期, 17 次课,他不仅次次都到课,照相(摄影爱好),还每次都写了详细的课后报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图文并茂),课后及时发给大家,真的是超级让人感动!要知道,老虎是一个职业管理大师啊,可是他说:我跟您承诺了,我就一定做到。每次上课前,我们都把课件过了一遍又一遍,每个细节都讨论到彻底排除疑惑。这就是超级认真的老虎,他给我们讨论课程的微信群命名为: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确实如此,有了这样认真的老虎老师,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和其他老师的一腔热血和热情终于在一个高效而有序的轨道上疾驰。 一年多下来,跟老虎很熟悉了,他也很信任我,每周都见面,课前讨论课件,课后讨论课堂,平时还有时间讨论下人生:张老师,我想读个博士,否则站在讲台上总是心虚。哈哈,可以理解,你是应该读个博士。 有一天,他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您看看这是不是个机会?原来北大国发院要招和美国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您觉得我申请行吗? 必须行啊!我于是介绍了我在国发院的朋友给他去进一步了解情况,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老虎,是最适合这个培养方式的,他在北大经济系读本科,之后在世界知名企业搞管理,中间在英国读了硕士,语言和基础包括经验都是一流的,现在需要的是更高的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视野,做更大更重要的事。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我们努力的老虎,他以唯一一个一等奖学金的身份成了国发院的博士生,就这样老虎多年以后又回到北大成了博士研究生!但是,现在的老虎已经不是那个青涩的老虎,已经是一个蓄势待发的管理博士生,他的目光已经展望世界的创新管理! 很骄傲,认识老虎,很骄傲,和老虎一起工作和创新,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真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憨厚朴实的外表下那颗炽热助人的热心,他发起的为校友“魏延征”的捐款(微信文章和照片都是他包办的),他是 1898 咖啡馆筹备的主力,他是摄影俱乐部的核心 …… 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老虎就找对人了,他总在那里,憨厚地笑着,温情地拍着,不辞辛苦地奔波着 …… 这就是老虎,一个热情如火的好青年,一个疯狂认真的好老师,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在吃饭间隙还做笔记的老虎)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30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公共博士生作业的最后期限
热度 1 ssglwu 2015-3-12 10:55
吴国林 公共博士生交作业的最后期限是本周五(2015年3月13日)下午5:30之前。凡没有交作业者,下半年重修。 请相互通知。
个人分类: 公共博士生教学资料|2985 次阅读|2 个评论
【PDF】演说之禅—演讲、上课、发布会、答辩、项目介绍秘籍
zqb625024295 2015-1-31 03:16
年终总结 ppt 做不好怎么办?项目答辩 ppt 做不好怎么办? ppt 没素材怎么办?做 ppt 没思路怎么办?请关注我 阿牛的博客 ,里面将会有海量素材免费送给你。不为别的,只为分享分天下! 阿牛每天分享 ppt 精华模板,核心解读案例,拆解 ppt 基本参数,狠抓细枝末节: 【产品案例】仿罗永浩锤子手机发布会 【作品风格】 磨砂黑;简约大气;高桥流;多并列结构; 【适合方向】 项目发布;科研答辩;产品发布等 【下载方式】 加 PPT 核心群 244380448 下载. 【友情提示】分享分天下,定位定上;多提宝贵建议,多提自己需求,想要什么,留言提要求就可以。 【更多素材】加科学网 ppt 群组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645 ; PPT 核心群 244380448 ,添加请告知来源科学网,只对科学网会员开放。 【操作求助】公众微信号 ictaniu 。 QQ : 2725269318.Email zqb625024295@163.com 添加请告知来源科学网。 http://www.ict5a.com/news/news-list.php?id=15 演说之禅—演讲、上课、发布会、答辩、项目介绍秘籍.pdf
个人分类: ppt心得|1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好课与教好学
热度 28 zmpenguestc 2015-1-5 13:18
前段时间,大家热议C大Z老师,一个被学生热捧和敬重的好老师。一篇“酒”后的自白书(以下简称“酒鼎门”事件),并被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站疯传,我也曾第一时间转发和收藏。不过,大多数网友讨论的是,Z老师教学之余, 是不是也 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科研工作。 这里申明:本文主题不谈教学与科研, 而是上课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昨天下午年终考核会上,讨论教学型老师的业绩时,又听到一句话:“课上得好的老师,只能说是一个上课好手,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型老师。因为,教好学是要以“成果”形式来表现和评价的。要像搞科研一样,进行理论创新和思想凝练。最后,要用可量化的教学成果来评判和定论。”这些年,学院涌现了一大批上课上得好的老师,但“国”字号的教学成果奖,一直还空缺着。 粗一听:有点怪怪的! 因为,在一般人眼里,教学不就是上课吗?课上得好老师,应该就是教学很优秀的老师。一直以来,自认上课认真负责,投入了大量时间,年均课堂教学超 100 学时以上,也因此自定义为“教的好”的老师。 细一想:有道理!! 上课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教学不一定全在讲台上,随时可以教和导,包括平时的言传身教等。正如“歌手”与“歌唱家”,课上的好,充其量就是一个“课手”而已,还称不上是一个教育“家”。 呵呵,一下子感觉,没底气再说自己是“教的好”的老师了。 再一想:教的好,谁说了算!!! 学生说了算?比如听有些老师的课,学生需提前站座,甚至过道走廊都挤满了听课学生。宁愿翘一次其他课,换取旁听某个老师的一次“精彩”演讲。但要明白一个事实,“我最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领导最喜爱的老师。或是教学督导组评教说了算?一句话,谁说了都不算! 再细想:都没用,拿“成果”说话!!!! 三级(校、省、国级) 教学 成果奖,你有吗?没有成果,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教学优秀呢。因此,尽管有些学校拿出百万教学大奖,也不会奖给那些没有“成果”的、仅仅是上课精彩的老师。 科研也一样,一年四季里,只干活,不报奖。累死你,也不会有成果。 元旦前,我的同学长江大学毛宁波教授到我实验室交流,也正是C大“酒鼎门”事件发酵期。我们谈到当事人,感觉当事人确实有些冤屈。要是能像毛教授那样,为多个“国”字号的精品课程负责人,多项教学成果奖,省级名师等。哪怕课没有周老师那样精彩(当然毛教授的课也是精彩的),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酒鼎门”事件。 教学成果,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如何凝练教学思想?一个站讲台的普通教授能有凝练的机会吗?你懂的! 相关博文: 【 1 】 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随笔 【 2 】 把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个人分类: 教坛论剑|27362 次阅读|57 个评论
“权力·智慧·爱”——教室里发生的“病变”
热度 1 wangxh 2014-9-14 10:35
南京师范大学的尹教授因病取消课程《权力·智慧·爱》教学,以及给同学们三鞠躬致歉引起科学网热议。也直接引发俺写这篇博文,说说俺经历的教室里发生的“病变”。 现在的学生很愿意装病,一是真有个小病小灾的,小病大养向辅导员请假,辅导员允诺(辅导员还有这个 权力 吗?)二是直接装假,更需要辅导员的“配合”。说实在的,有时候学生拿来的“辅导员的准假条”根本就不是辅导员写的,而是学生“填表”写的。所以俺想出一个非常 智慧 的方法( 俺认为这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教师的“独特权力” ): 男同学“不许病”,女学生必须要医生签署的《病假条》;另外,学生既不是国务院总理又不是校长没有那么忙,不可能上课时间有事非你办不行,所以也没有“事假”一说 。前几天在微信圈里有个女生还问“为什么男生不许生病”,正常情况下,青年学生是不应该生病的。如果真病了,肯定是出现了问题,更多的原因是饮食不正常、生活不规律造成的,还有就是不注意锻炼身体。不过呢,俺这种“武断”的方式偶尔也被学生“误解”——上周一节课上我就发现一个女生面带“无比痛苦状”(现在想,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是不是也包含着对学生的“ 爱 ”呢?)。本打算下课问问她怎么了,结果思绪一直在讲授内容上后来忘记了。课后想起来问其他学生,说是“她真病了,还去医院打吊瓶了”——孩子,你怎么这么傻呀!难受了听课效果也不会太好呀! 俺一直认为,如果不是自私地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大爱!刚来科学网时曾经写过表达此意的短文,李小文老师评论说“未必”(那时候还不知道李老师是院士呢)。 有一次,俺正在讲台上热情奔放、手舞足蹈地讲着课,突然下面一个女生晕倒了——真晕倒了课桌上,全部人都吓坏了包括俺,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理智告诉我“老师必须镇静,否则会出问题的”。一边吩咐同学拨打120电话,一边问与她熟悉的同学关于她的一些情况。有的同学说,她是经常吃药,至于吃什么药她不说大家也不好问。我又问她心脏有没有问题,比如体育课是否正常,同学说正常。俺就“ 命令 ”同学可以抱起她来去学校医院,现在想来 是不是不科学 ,但那时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啊!但那时热天,大家都穿得很少,人一失去知觉会很沉,女同学抱不动,男同学面带难色——觉得不好直接去抱。俺一看种情况,嘴里嘟囔着旁边的几个虎背熊腰的男同学,“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这样扭扭捏捏的!”一边快步走过去把这位女生抱起来“硬塞给了”身边一位粗壮的男同学。又安排一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一起送她去医院了,我们还得上课呀……后来很快就好了,只是那天早上出门忘记吃药了(真是经常开玩笑说的那样)。她去办公室表示谢意时俺还劝她“平时要注意好好锻炼身体”来着。 还又一次,爱人出差,女儿周末回家,但必须周日6点以前返校(如果晚上6点没有回到学校算违纪——中国的学校就是这样,可以违法但这些没有人性的够P规章制度不可以越雷池半步!)周日白天好像是与学生讨论实验时间稍稍晚了些,回家给女儿做法——大虾煮小白菜汤,女儿吃饭时我忙乎了一些其它的事儿,后来想起来送女儿去学校后我也必须再去实验室,学生好像还等着呢。那何不随便吃一口女儿的“剩菜剩饭”(本来就是多于两人份的晚饭),大概在女儿收拾书包的几分钟里就完成了这顿饭,接下来一切按计划进行——去学校实验室——晚上实验室要锁大门就回家了——很累的一天就睡觉了(实际上是病了,只是没有感觉而已)…… 半夜,不知道是几点,感觉好像肚子坏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去卫生间,坐下的时候还知道,但感觉很难受,一股什么流往上涌,心想必须扶住一个东西,否则肯定坐不住……(晕过去了,爱人没在家,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当醒来的时候,只感觉身体整个左半部是凉凉的(这半边着地)。恢复意识、记忆后,第一判断是昨天晚上的菜——大虾煮小白菜——中毒了。首先想到女儿会怎么样?当时怕得要命——真是怕的要命!后来冷静下来一想,女儿肯定没有问题,否则学校或老师早来电话或什么消息了。这时候好像感觉没什么事儿了,“明天”(实际上是周一凌晨了)上午还有课呢,继续睡吧,这样迷迷糊糊地“又睡了几个小时”(当时都没有心思去看看时间,当时只是想“哇,好险啊,差点就完活了这辈子”)。 第二天一早起来先给女儿老师打电话,问了一下没事儿,然后就去教研室后,脸色有些难看,同事还问了一句,主任说“如果身体真不行可以调课的”,俺的确觉得没什么问题,肚子坏了就不能上课了、不就是两节课嘛?(当时心里还感觉奇怪,以前肚子坏了如果这样会很疼的,这次怎么不疼呢?那是俺已经整整12年没有感冒、拉肚子等小病了——除了血压高和偶尔失眠!)就这样头重脚轻地去了教室,并且对同学说,“昨天晚上晕倒了,今天两节课连起来上,早下课我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学生当时特别乖(后来想大概学生发现俺的脸色的确像真病了)。可是大概讲了一节课时间,有一个学生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老师,你脸色特别难看,别上课了,去医院看看吧。”说实在的,我当时也的确感觉无法再坚持了,但仍然开玩笑地对学生说“行,孤正有此意!”现在是担心昨天晚上的事儿——晕倒——随时可以发现,爱人不在家多亏有学生【做教师多好呀,随时都有免费的“仆人”或“奴婢”——俺可从来都当儿女一样看待啊,所以要对他们好啊!】两个女学生也要跟着去,“你俩别趁机‘偷懒’了,好好做实验吧”(其实她俩肯定不是偷懒,俺只是这么说,其中一个胆小,看着俺 煞白煞白的脸色 都快哭了)。这样由一个男研究生陪着去了医院。 哥嫂都是医生,在去医院的路上给哥哥打电话,估计做手术没人接,又给嫂子打电话,嫂子听后马上判断“你可能是胃出血,赶紧去医院检查吧,你哥哥正在做手术,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们”。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俺才知道害怕——如果没有醒来,这辈子真就完活了,俺做老师还没做够呀!到了医院一检查果然嫂子说对了,医院说住院治疗,俺说能不能不住院、到学校附近医院打吊瓶啊?当然也搬出了“还有课”的理由搬出来,最后医院勉强同意“不挣俺这份儿钱”(看当大学老师多好!)虽然俺一直认为好好上课是教师的本份,虽然俺一直认认真真地做教学工作,但的确没有这么纯粹的高尚,由于住院而调课难道就不补了吗?教师有时候的无奈也在这里,自己的活别人不好替代!最主要的是俺特别不愿意住院,尤其是十多年连个小病都没有得的情况下。 后来又与哥嫂打电话,他们说那天晚上可能失血在七八百CC以上,听了真是后怕呀!这样由三个研究生陪着去离家和学校都很近、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区医院打吊瓶。每 一次有一个亲学生陪着,就是同室病人都羡慕俺呀!那个快急哭的女学生还真掺着俺的胳膊像真事儿似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是幸福啊! 等爱人回来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吊瓶已经不打了,只是吃药。后来又去医院做了一次胃镜——好家伙,差点把俺折腾死,以后就是死了也不再做胃镜(当时就这么发誓的)——片子显示溃疡面差不多近一个平方厘米。到现在俺还奇怪,为什么不怎么疼呢?小时候就有胃病,很疼的,非常酸疼!这里顺便夸一下俺的好学生:俺的“组教”很严, 不挣钱时不许给我买任何礼物!这次有病又打针又吃药的,搞得动静还挺大的,除了好了之后三个学生合伙给我买了一块熟普洱茶外,任何钱都没花(呵呵,学生在校时不要礼物,就是等他们上班挣钱了“ 多宰点 ”!) 做老师真好,即使病了也有记忆美好的故事!谢谢俺所有的学生——亲学生、叔伯的!
3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逃课了,老师知道吗?
热度 9 seexf2012 2014-8-1 09:47
上课铃响,一个班级共30位同学。老师开始点名:“张三?”“到!”“李四?”“到。”“王五?”“有。” ... 待到老师念完点名册,实到多少人,哪几位同学没来上课,一目了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名字,用来个体识别。假设某一门课,选修的所有同学都叫张三。那么可想而知,老师在点名时,只能听着一个班级里的“张三”在轮流喊“到”。若要知道哪位张三同学没来上课,则需要通过区分每一位同学的长相以及性别等辅助特征。此时,让老师认出每位同学,难度不小矣。 再进一步作一个较为意料之外的假设:如果班级中所有男性张三刚好长得一模一样,女性张三也长得一模一样。此时,老师估计只能通过数上课到场人数及性别来检查是否有逃课的同学了。 再进一步假设班级中的所有同学,不管性别和长相,都活脱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么面对上课的同学,老师只能通过到课人数来确定是否有逃课的同学。比如说,某一次课实到28位同学。那么知道,其中有两位同学未曾来上课。至于是谁,估计哪怕点名也难以知晓了。 保持这种假设,我们继续设想:如果某一次课实到28位同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有5位同学实际逃课了,而另外2位早期未曾选课的同学却来旁听了。如果某一次课实到人数跟选课总人数相等,那么其中一种可能性是选了课的30位同学都准时来上课了,即没有逃课现象,也有可能是逃了5位同学,又来了5位另外的旁听生。当某次课的旁听生多于逃课的同学时,甚至会出现超额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试问老师能够知道逃课率和旁听生数量吗?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周转率(turnover),是评价公司好坏的一个指标。一年之中,一个公司会有新员工入职,旧员工离职。此中离职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率,就是周转率。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周转率非常高,表明该公司每年都有许多老员工离职跳槽,或者暗示该公司的工作不稳定,从而导致较高的周转率。而一个业绩较好的公司,由于能留得住人,所以10年以上的老员工也可能不在少数,就会产生较低的周转率。 回到“逃课案例”当中,如果学校或者老师允许同学可以在一个学期中自由选课和退课,那么“周转率”比较高的老师,表明他/她的课难以让同学们听完一整学期,说明一定程度上该老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此时,再次假设来上课的不止是人类,还有猫儿狗儿小强老鼠等各类物种,而且上课的老师缺乏计数能力,即不会数数。面对活刷刷的各种生物齐聚一堂,试问上课老师还能知道此次课的逃课“同学”,以及课堂周转率吗? 假设到了这一步,已经跟野外鸟类调查时面对的情况较为相似了。野外调查鸟类的多数情况是:你只能通过望远镜看见鸟类,或者通过鸟类叫声鉴定一片林子或一个岛屿上有多少种鸟,却难以准确数出每种鸟类的数量。因为在野外调查时,人类几乎难以识别同一种鸟类的个体外形差别。甚至多数鸟类的雌雄个体都具有相似的羽毛与外形,因此能鉴定的就是记录各种鸟类的物种名称了。正如上课老师面对各种物种的“同学”,只知道台下坐的那个是人类,那个是老鼠,那个是猫星人,但无法明确知道各种“同学”的实际数目。试问,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计算逃课率,或周转率? 很抱歉,前面 闲扯 了这么一堆话,其实我是想引出最近我们研究团队刚发表的一篇有关 片段化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周转率 的论文。我们在 浙江千岛湖 37个岛屿上开展了连续6年的繁殖鸟类调查,记录各个岛屿上的鸟类物种。通过模型以及统计检验,我们发现将近有三分之一的鸟类在年际间发生了周转,即有鸟类从他岛迁入,也有鸟类从本岛迁出。进进出出的鸟类占了三成,比传统认为的周转率值(1-10%)大了三倍。看来千岛湖繁殖鸟类的“逃课率”还是蛮高的嘛! 有关千岛湖繁殖鸟类周转率的研究已在《生物地理学报》(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发表。若有兴趣一读,点击此处链接下载: http://sixf.org/files/articles/Si-etal2014JB.pdf ,论文题目为 Turnover of breeding bird communities on islands in an inudated lake 。 原文链接: http://sixf.org/cn/2014/07/skip-class-and-species-turnover/
个人分类: 科研趣事|1115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开学第一天有点儿累
热度 1 wangxh 2014-3-4 21:45
昨天是开学正式上课第一天。 8点——10点,一边看课件,一边处理了几个研究生的小问题。 10点——12点,听课。教室后边有一位老师坐着听课,课堂纪律应该没说的,就连手机都没有响一次,也没有学生明目张胆地看手机。 十二点下课后,坐了两个小时,还别说,真有些“累”。估计食堂额没有什么饭了,还是回家自己做面条吧。 回家做面条吃了以后,已经快13:30了。本来约好下午2点与今年的毕业生谈一谈课题的事情,看来不赶趟了,通知学生延后一小时吧。【说实在的,做老师真的很“自由”】 下午15点——16:30,与毕业生谈课题,一个个的来、一个个的讲。最后又讲了如何理解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如何读文献,参考在科学网上发表的两篇博文: “两进两出”话本科毕业论文 和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 之后,又与一位考研的学生聊一聊调剂问题。 还有一位学生“咨询”一下他家的新房子房顶楼板被楼上的一家装修“砸坏”之事。唉,这俺哪懂呀!建议他家还是找开发商、物业或法律部门。 17:30——18:20 回家吃晚饭。 18:30匆匆赶回学校上课——全校公开课。 20:20 上课结束。 又来办公室一位硕士毕业生咨询考博士的一些问题。 回到家已经21:30了,挺累,但也挺有意思。 祝所有学生与教师新学期工作顺利、生活快乐!
个人分类: 教之道|38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咱能这样上课不?——美行(三十)
热度 3 jlxt33 2014-1-22 14:26
上周二, 重回大一 ,听了一节chemistry的绪论课,对于上课本身还没有特别的感受。 今天再听一节,是Chapter 3了,因上周四有其他安排,逃课了,呵呵。还是这位教授和一直不停代地敲打键盘的助教。 老师首先用鸡蛋做比喻,复习了第一章的单位换算。内容就是手写在纸上,用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此后的所有内容就是共计9页这样的手写教案。 然后开讲第三章,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内容如下: (1)反应物、生成物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计量数、状态) (2)反应式的配平(讲了两个例子,做一个练习) (3)溶液中的反应(包括溶液、溶剂、溶质、浓度的概念) (4)沉淀反应(以硝酸银和氯化钠的反应为例引入概念,进一步进入离子反应式;溶解性规则,列出要求记住的可溶性离子;常见的不溶性离子及例外;做一个练习) (5)酸碱化学(要求记住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酸碱的定义;酸碱的电离、中和反应;做一个练习) 都是熟悉的内容,似乎不存在语言障碍。除了做笔记,也在观察些现象,思考些化学以外的问题,毕竟咱是教师,听课的目的不是学化学知识,而是体验教学过程。 今天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的是,咱能这样上课不?这个问题基于以下状况: (1)学生基本都没教材,拿个巨大的笔记本做笔记。因此必须很清晰鲜明地表示出要掌握的内容和思路。 (2)内容繁多,能否以最简单的思路,将所有的内容串在一起?虽然都是讲基本概念,但所涉及的内容确实不少,要在80分钟内完成,还有有例子和练习。当然不知道学生的基础,按照国内学生的情况来看,今天的内容应该都是中学学过的。教授讲的节奏很慢,根据讲义上的内容,稍做解释,没有过多的展开。不过从学生不断的提问中看,他们似乎并没有都学过。 (3)与国内上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的提问。一方面老师讲完一段后,会问是否有问题;另一方面即使没讲完,学生有时也会插话问问题。这对老师有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教学内容的挑战,不过我觉得在课堂上针对正在讲授的内容提问,老师应该是能够解释的,尤其在没有教材不预习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高深的问题;另一个挑战是课堂进程的问题,如何能在学生不断提问的情况下,按计划讲完内容。也许美国老师早已练就了这本领。 (4)学生在上课期间,就离开教室了,老师视而不见;也不会点名考勤。不知出勤率是否是考核的内容之一,不过从绪论中的成绩构成来看似乎不考核出勤率。 对照我校对教学的要求,有些是不能通过的,包括教师和学生。 (1)考勤是最重要的,是学生期末成绩的构成部分。不但要求任课教师点名,还有学院学风监督抽查,更有教务处的检查。当然教务处检查后会通报给学院,任课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出勤率负责。 (2)教案格式确定,要求写出进程和时间,例如某项内容讲几分钟,提问几分钟等。这是饱受诟病的要求,但不得不做。如果没有这样的教案是不行的。 (3)没有ppt,只是白纸写的教案也是不行的,不但学校通不过,学生这关也过不去。必须合理利用多媒体。所以这是很费功夫的事情,很多时间花费在ppt的形式上。造成的后果是停电了,教师几乎不会讲课了。 所以,回归教学的本源才是真,教学内容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事。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752 次阅读|12 个评论
9月10日教师节我是这样过来的
热度 3 xiegming 2013-9-11 15:36
早上8点半来到办公室,与事先约好的一位博士生讨论她的论文工作,不知不觉谈到9点半。 9点半约了继续教育学院谈合作,于是赶紧跑燕园大厦。9点37分开始一直谈到接近10点了只能停了,因为10:10有课。 骑车直奔二教,居然在二教外边转了两圈才找个地方停车,跑进教室还是迟到了2分钟。上课到12点7分下课。 中午食堂人太多,只好到松林包子铺,10个肉包子下肚。 下午1点半,坐地铁去建德门,2点钟有个会议必须出席。2点半左右,会议进行了一半,我请假坐地铁往学校赶,因为3点10分文史楼要上课,一直上到5点下课。 回家吃饭,饭后给女儿听写字词。 6点20出门,再杀奔二教,晚上6点40还有课要上。八点半,下课回家。 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再次出门去办公室。处理了一些业务,快12点时回家睡觉。 这一天真够忙活的。 补充: 同学们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又是一双崭新的球鞋,说我原来那双快坏啦。看来这球还得接着踢哈!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课件 vs 手机 vs 笔记
热度 13 jianxu 2013-7-14 16:36
上《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这门课已经整五年。 几年前,在给学生上课期间,有学生问道,老师,能不能提供您的“课件”。那时候,我连“课件”是啥子都不知道。后来才晓得,原来是讲课的PPT片子。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同意将课件的PDF版提供给学生们。其实,心里很不情愿,因为准备片子、备课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们脑子里没有“知识产权”这根弦儿,到处传播,很不爽。 后来在批阅学生们试卷的时候才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几乎是照抄我片子上的话语,没有任何自己的创意,乃至于自己的语言。这让我在打分的时候很纠结,你说他/她是对还是不对?在后来的几年里,我明确重申,考试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表达,要有独立的见解,哪怕与我的观点不一致,完全照抄“课件”是不能给满分的。课堂上要求学生们记笔记,我也不再提供电子版“课件”。 学生们更习惯的是轻松地获取标准答案。这莫不是在大学里养成的? 今年再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也明确地重申,不提供课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认真听讲的,但也有读报纸的,也有低头看手机的,甚至互相传递手机相看的。一大部分学生记着笔记。有趣的是,有少部分学生,基本上不记笔记,直接拿出手机拍下老师讲课的片子。我不知道,他们拍下的片子是否还会用于课后的复习?还是准备用于考试。 这种学习方法很有“创新”(我感觉也的确很新颖),但如若成为一种趋势,倒是颇为值得探讨? 我记得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就是说,很多事情还是用笔记录下来为好。 时代变了,不知道这样的理念是否也已经过时了。 从我个人的感觉是,课堂(或者会议)做记录尽管很忙碌,但可以帮助记忆,也可以标注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片子之外老师口述的一些内容。这恐怕应该不是完全依靠拍照所能替代的。 对于学生来说,依靠拍照,究竟是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到底还要不要做课堂笔记? 对于教师来说,到底该不该提供课件?在学生拍照的情况下,又该怎样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似乎是一个小小的新挑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学生们有“政策”,看来咱们也得想辙了。 相关链接 精英教育的基本条件 当学生该准备的两个笔记本 让教科书 “ 飞 ” 一会儿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 “ 必须地 ” 拍你没商量。(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020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上课,写论文,玩数码
热度 1 yuliping 2012-12-23 23:47
如果你愿意,生活可以十分简单,对我目前的状态而言,差不多可以用 8 个字来概括:“上课,写论文,玩数码”。 本质上,我是有点理想主义情节的,尽管客观环境不许可,但仍然还是会有一些别人看来奇怪幼稚的想法。我碰到的一位大师告诉我,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我想非常有道理,对于一个早过不惑之年的男人而言,不成熟并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决定你成熟不成熟的是你状态的综合体现,不是你想成熟就成熟的,所以尽管不成熟,但是确实难以改变,就这么将就着吧。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课,上课除了传授知识,也会有意无意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正因为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样才形成了大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对学生心智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说我的一丁点理想注意情节还能有所表露的话,那一定是在课堂上。 写论文是一件非常理性、非常冷静的行为,需要安静地进行思考,绝对是老夫子的行为,如果用写论文时候的状态对自己进行评价,那不仅是成熟,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另一角度,写论文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出一点理想主义情节,并不全是理性的。将自己所做的研究成果发表,说明研究成果得到期刊的认可,慢慢地会有学者引用,也能结交到很多从未谋面的知己,可能也会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做学问的另一乐趣。 玩数码类似于玩游戏,目标很小,高度专注,费时费力,折腾钱也折腾人,但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玩家精神。我现在家里乱七八糟的配件装备一堆,如果不是工作太忙的话数码配件会更多。当沉迷于数码产品时,内心就像 3 岁孩子一样专注无暇,绝对是很大的放松,也是逃避社会和垃圾信息的有效手段。用一种并不太费钱的东西充满自己的闲暇时间,且能取得很大乐趣,不亦快哉! 上课、写论文、玩数码三件事情,如果用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那就是都有一种情节,都有着一种精神,多少还有点激情,用这三件事情充满大部分人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我相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点精神,有精神做事情比较纯粹,比较唯美,不会太世故,心灵也可以升华。 2012.12.23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8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习与上课那点事
热度 1 feng242123456 2012-12-7 19:36
学习与上课那点事
Review :昨天下午王宝山老师一篇博文《 逃离教学:不按课本讲,惨遭拿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博客中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学生的我,一方面确实为王老师抱不平,理解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理解那些所谓“高级班”学生的内心想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特别是王老师所在的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本身自己这样稍显前卫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对于打破长期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育或许是有一定的进步的,倘若我作为“高级班”的一员,或许会考虑接受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吧。然而,不可否认,即便是在大学,很多同学还是疲于应付考试的(包括我自己),考试这种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方式或许在当前的情况下式一种很好的衡量方式,之所以那些“高级”学生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直以来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作为高考之后的首选,所以一直都在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即使是现在在从事跨学科的工作,也是我权衡之后的结果,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逐渐的意识到基础学科与工程技术必须很好的结合,基础学科之所以很好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技术对其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工程技术之所以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理论后盾为支撑,因此说即使对于我们这些在工程技术学科学习的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以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学习的随机信号分析为例,之前一直都是囫囵吞枣,没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严格的讲,学习到知识更多的是在临近考试这一段时间,也渐渐地知道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譬如相关函数、相干函数、递归滤波器,在工包括地质勘探、振动分析、深空探测、图像识别视频跟踪等等实际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在之前课后报告《白序列通过一阶递归滤波器》中也展示了导弹导航视频跟踪过程中递归模型的例子,包括今天查看的文献中介绍采用相干函数对噪声信号进行分析以及之前一篇《 自相关函数在谱图识别等领域中的应用之猜想 》中,都简要的介绍了随机信号分析的实际用武之地。课本之外的这些东西,是常规课堂中学习不到的,因此在学生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进行思考,对于我自身而言,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课程逐渐地减少,而且由于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种种原因致使研究生的课程也疲于应付,然而,即使不上课,也不应该忘记学习,特别是在科研领域,一方面要跟踪前沿发展趋势,毛老人家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为此必须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而且这实际上也是丰富自己的阅历的过程;同时也要将基础理论掌握好,特别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学生,基础学科、基础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将这些理论与工程实际融会贯通,促进科学的进步。 而对于本科的同学而言,上课这一学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对于研究生同样如此),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谆谆教导,引导学生很好的掌握一门理论或者技术,当然课后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实践课堂理论的舞台,其他诸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地质勘探、桥梁设计、航模比赛等等课余活动,都是不错的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方式。作为一位教师的话,按照我的思维,能够照顾到课堂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基本就差不多了,要知道有些同学上课并不是带着脑子去的,滥竽充数而已。对于王老师提到的另类,或许是理想太过于“远大”了,不屑于学习这些这些知识,玩游戏,打 dota ,参加社会实践才是大学的重要的活动吧?!大学这个小社会,一个让学生成长的良好空间,在做好课外实践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好知识。大学,二个字中首要强调学,而且要广泛的学习,不单单是灌输式教育,更应该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仅是从自己作为学生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能普适于所有学生,一定程度上讲也带有一点自己对于对于学习抑或说是教育的一点期待。总结下来,上课与学习二者是不矛盾的,作为学生,要珍惜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有用的理论要很好的掌握,而对于相关抑或不相关的东东也可以学习,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理论或许某个时刻触发你的思维灵感,产生创新的思想,包括辩证法、文学、经济学等等,除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大牛面前有谈天说地的话题之外,更可以开阔自己的事业,给创新思维理念的产生孕育湿润优良的土壤。因此,从来不要说自己已经学的满满了。五代最近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调子,要求我们做实事。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做有利于本领域乃至相关领域发展的务实工作,对于教师而言,三尺讲台,做好为人师表的高尚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未来在科研工作岗位还是公司工作岗位,当前都虚心务实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2012-12-07 6:25~7:15pm
3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说‘上课点名’----只需要一个不值钱的‘规定’
热度 23 lin602 2012-11-10 20:58
我一向认为,大学生上课是有自由权的,可以听课也可以不听课。但现实情况是,如果可以来听课也可以不来听课的话,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甚至各个宿舍、各个教师、各门课的情况都不一样。缺课的现象可能会非常严重(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统计与计算),不排除有的课会缺一半甚至更多的学生。 其实,按照我的想法,只要学校有这样的规定,教师完全可以不用点名,学生也可以自由选课。 课程完全实行学分制,取消补考,取消清考,完全跟班考试,没有任何例外。 这学期如果选了这门课,就必须跟这个班级一起考试,不及格没有补考这一说,只能跟下个年级的同课程考试,以此类推,直到这门课考试合格为止。更不能毕业前放水---清考。如果不及格的课超过多少门,或者超过学习年限,严格执行留级或退学制度。 如果真是这一条能够实行,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地来听课,听课欢迎,不听课也没有问题。而且学校也不要再进行课堂人数的检查。 现实情况是,如果学生这门课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不及格可以再重修,重修不及格再补考,实在过不了关,最后毕业前清考,所谓清考,就是基本上给合格(许多学校都是这么干的)。结果是好好学习的毕业了,不好好学习的也毕业了,而且不少宿舍或班级,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还嘲笑好好学习的同学,对学习风气有极坏的作用,考试作弊现在在大学已经是正常现象。 还有这样的情况,最后清考的时候,有的学生到任课教师办公室说‘如果你不给及格,我就不能毕业’,说话口气中有哀求的,有‘协商’的,还有‘威胁’的,甚至让教师感觉到可能出现的人身‘不安全’。 现在大学很好笑,只要进大学,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高高兴兴拿着毕业文凭离开学校,不能毕业的人数很少很少。这符合教育规律吗?这符合人群的特点吗? 上课可以不来,作业可以不做,实习可以不参加,毕业论文可以不做实验,最后清考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统统成为‘合格大学生’。 哈哈,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怎么样? 至于大家说的教师不好好教的问题,这也非常重要,这是学校管理上同时要考虑并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在这个地方说了。 1977年的恢复高考,让中小学的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因为上大学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了,工农兵学员的‘拼爹’时代过去了。在中学不好好学习,要想通过高考上大学,门都没有。看看制度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5451 次阅读|49 个评论
‘上课不点名’的制度基础
热度 5 lin602 2012-10-31 22:49
近期关于学生上课到底要不要点名,说法与看法很多。 其实点名与不点名,只要严格执行‘学生质量’关,不要‘放水’,实行淘汰制,点名不点名无所谓的。 如果学生的确觉得不听课也能过关,听课效率不高,不听课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不好的学生不来听课,我经常让这些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他们往往是一问三不知。相反,好学生都来听课,而且往往都坐在前排,问他们问题往往有满意的结果。 学生考不及格,没有关系,补考,补考不及格,也没有关系,重修及再补考,再不通过嘛,不怕,反正最后有清考,清考基本都过关(极少极少不让过关的),拿着文凭高高兴兴去上班。哈哈。 有的学生更干脆,考不及格后,其他程序就不走了,直接到最后一步---清考走人。 逃课是‘传染’的,一个传一个。‘你真傻,上课拿到的文凭与不上课不是一样的嘛!’ 如果严把质量关,我想上课不需要点名!!! 说句难听点的话,中国目前的大学是没有‘质检部’的,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校内标准’,合格不合格的学生,统统‘合格’,拿着大学的文凭与学位,忽悠这个社会。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古人一句话:‘严师出高徒’。 学校不严格,老师也不严格,家长管不着,高徒从何处来?
3089 次阅读|11 个评论
研究生的课,讲解与读文献
csiro 2012-9-5 06:23
我与 Eamus 教授都给环境学的硕士生上课。昨天同他聊上课的事情。他从来没有面对面见过学生,每次“上课”之前,就是在系统上发一些文献,让学生大量阅读。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报告,批作业。 这对我比较新奇。说实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给学生上课,总觉得不过瘾。因为时间非常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把问题说清楚,很不容易。所以我上课总是讲一个大概的框架。我想,对于具体的问题,实际看材料,比上课要快。 老师的作用在哪里?老师知道你看什么材料,知道材料在哪里。 但是对于操作技能比较强的课,当然当面学习最快。昨天我就让学生练习如何做曲线的拟合,我们用 Origin 。但是要掌握一个软件一天半天还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今后要用,不然全忘记了。
个人分类: 交流篇|3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大教室与听讲
热度 16 boxcar 2012-8-26 12:34
好久没写回忆型博文了。今天欻空再写一篇“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鉴于食堂、图书馆啥的都写过了【 1 , 2 】,今天就写写教室吧。正好儿,这两天新生入学,过几天作为新生的“班级导师”(对“班主任”的创新型称呼)开始“走路上任”(没马没车),写写当初自己如何听讲和上自习,或许还能给新生同学们做点儿所谓的表率。 我上大学的时候距今已过 23 年。当年吉林大学虽然没有现在 8 校合并后几乎“包围”了长春市的新吉林大学那般“极大”,可也拥有沿着解放大路,从毗邻斯大林大街(苏联解体后后改名为人民大街)的丰顺街到东民主大街(地质宫广场,即文化广场东侧)的一公里多的路段上,一字排开了众多大楼。自西向东依次为:新楼、外语楼、红楼、灰楼(校部机关楼)、数学楼、体育馆 / 篮球场、理化楼、图书馆楼、白楼。这些楼宇中,我们系的教室主要分布在理化楼和新楼。目前,在 1950 年代曾以东北人民大学闻名的吉林大学主体已经南迁到了临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原来所谓“北区”的很多教学楼据说已经大半被吉大子弟中学、子弟小学这些“庞然大物”给瓜分了。但在 20 多年前,这里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学习和实验的主要场所。 众所周知,大学的教室主要有四大功能——上课、上自习、做考场和搞业余文化活动。今天先说上课。 我们考大学那年,全国缩减了招生指标,实际招收大学生约 60 万,结果我们这届学生人数成了物理系(后来叫物理学院)最近 30 多年中招生人数最少的一届,仅有 76 人,既少于我们上届 88 级的 80 人,也少于下届 90 级的 90 多人。按照入学的本科专业,编成了物理学和应用物理两个班。由于此前几十年中从物理系分走的电子科学系、材料科学系在大学一、二年级的很多基础课(例如,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与其母系(物理系)相同,所以上这些课的时候是在大的阶梯教室上课的。三个系加在一起 170 余人,场面那是“相当壮观”了!这种供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主要有三个——理化楼的 3 楼的“理一阶”、 6 楼的“理三阶”和新楼的“新一阶”。 这些教室中,理一阶是物理系的“主场”,理三阶是电子系的“主场”,而理二阶实际是化学系的“主场”,我们只在那里上过大约 30 学时的普通化学课。其中,理一阶很不简单, 1989 年前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电影《蒋筑英》(这个曾经在 1983 年前后被大力宣传的人物的名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肯定非常陌生了),其中蒋筑英给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在改名叫长春理工大学)学生讲课时的场景,是在理一阶拍摄的。当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黑板左下方耷拉下来的几根线索,倍感亲切! 当时的阶梯教室的设施用现在的眼光看未免粗陋不堪了,但桌子和凳子都是“实木”的,是将近 2 厘米 厚的木板架在铸铁支架上搭好的。因为没有像样的靠背,所以斜倚着睡觉肯定不舒服,上课即使要打瞌睡或者睡觉,前面要有支撑的。这样的设施,虽然很不符合人机工程,也不够人性化,但无疑有利于学生听讲学习。阶梯教室的第一排,注定坐满了最好学的女生(本年级 11 人,后转系走了 1 人),充分体现了 Lady First 的风范。当然,偶尔也有更好学的男生去“搭边儿”的,有人仔细观察后发现,他和旁边坐着的她也经常一块走。其他座位上坐着的是其余同学,刚上大学那两年,为了占据一个比较靠前的、好的听课位置,有段时间流行头天晚上放本写有自己名字的书预先去“占座”,大一的时候常用书是入学时发的那本《 50 天的回顾与反思》。 阶梯教室前面的讲台是木质地板的,有点儿高度,所以老师如果比较活跃地来回走动,偶尔不免会有“下台”之虞。当时的教师授课完全是用板书,并没有“多媒体教学”这种高新技术。物理课偶尔会有实验演示的,负责演示实验的梁浩老师会把器材从理一阶对面的演示实验室拿过来。当时的辅导员韩炜老师和教学秘书孟宪华老师都很负责任,课间经常去点名。这几个阶梯教室的光线总体还不错,但墨绿色的毛玻璃黑板用久了之后对比度有所下降,远了偏了还是不容易看清楚。如果只有本系这两个小班上课,教室会被安排在本系的电教教室——理化楼 356 房间。因为那个教室前后两个门,所以时常有迟到的同学从后门偷偷溜入。至于分小班来上的习题课、外语精读 / 泛读 / 写作课和大三、大四的专业课,则主要安排在新楼的 308 、 310 、 312 、 313 、 314 和 321 等来上,这些都本系固定的教室。 在老师们上课的时候,我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个习惯至今未改。开会、听讲座都是照例要弄一支笔、几张纸做记录的。前几天在家翻东西,居然在无意中又翻出了当年的笔记和实验报告。当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东西、画出的东西,基本做到不遗漏,有些强调的话也会记录下来,这些笔记在课后复习和考前复习时很有用。有一部分课程(考研课: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以及量子力学等)的笔记,后来赞助给一个外校来考研的小老乡了。记笔记的好处,除了是能够更多地保留课题获取的信息外,还多少能让自己注意力更集中些,避免走神和打瞌睡。 一晃儿 20 多年过去,当年曾在讲台上风度翩翩地给我们讲授《力学》的回瑞发老师已经作古多年,其他当时正值壮年的老师也大都退休,当年我们这些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们也已人到中年。当年的黑板,已被多媒体屏幕掩去大半,当年学生们手中的笔和纸本,可能也被各种“ XX 三件套”之类电子产品排挤到了书包角落里。。。。。那些教室和那些青春年小的时光,都已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 【1】 吕喆: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食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27474.html 【2】 吕喆: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图书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36171.html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9154 次阅读|35 个评论
院士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了
donghy 2012-6-7 20:55
院士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了
2012年6月6日,沈阳药科大学第一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里都挤满了学生。 姚老师侃侃而谈,将近两个小时,学生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姚老师年事已高,但是使用计算机网络甚是了得。 他和学生每周在沈、深、穗联网开视频论坛。 邀请的报告专家更是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为了做这个报告,姚老师还特地查询了我校SCI论文发表TOP10。
个人分类: 学科前沿|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里认真上课的老师都是有良心的自虐狂
热度 92 张海霞 2012-5-11 00:29
刚刚看到尤小立老师的文章《把教学资源和权利还给一线教师》,感觉与我心有戚戚,特别是这一段:“毋庸讳言,当下大学的课堂教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失序状态。表面上,所有大学的课堂教学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其实,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得以维持,主要靠的是一线教师的良心。他们不忍自弃,也不忍抛弃那些正处于求知欲最强阶段的学生。” 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授,其实一直是大力支持和鼓吹教授给学生上课的,而且自己的课也在越加越多,主要原因就是这句话:“不忍自弃,也不忍抛弃那些正处于求知欲最强阶段的学生”,看到学生们对知识和未来充满着渴求的眼神,那一刻,作为一个老师,我真的不忍心放下他们不管,看到他们写给我的信、跟我说的心里话,我更是感觉到务必要上好每一门课,甚至主动去开更多的课,就是因为学生们喜欢、有所收获。这一点也在另外一个教课很好的年青老师那里得到了印证,昨天我们两个一起去科技馆做一场科普讲座,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上课很好的副教授,在学生中有口皆碑,聊起来上课的这些事情,他的感慨比我多,因为他上的课更多,每门课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资料、实验、跟学生交流,他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的创新性很强,可是,这位全校知名的副教授不但评教授很难,连评“全校十佳教师”的候选资格都没有!何其不公平! 在大学里,现在还在坚持着、支撑着、真正上课好、对学生负责的中坚力量是这样一批干良心活的自虐狂!环顾四周,那些马马虎虎上课、信口雌黄、甚至根本不上课,而挖空心思把时间用来搞课题、拉关系、抱大腿、造成果的正副“叫兽”和“烟酒员”们,职称、待遇、生活的光鲜程度什么都比这些有良心的自虐狂要好,这就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界活生生的现实!不改变评价体制、不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事实,再多的法规和条例都是虚设,再增加更多的头衔和荣誉都是徒留笑柄! 教育的出路在于尊重教书育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改革,踏踏实实地抓好每一级的教学环节,尊重学生意志、尊重客观规律,这比什么都重要!评比不可少,可是不公平的评比是严重的伤害和自我矮化,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石,不能再自甘堕落啦!所谓:别让雷锋吃亏,象雷锋一样做好事的就会蔚然成风,但是如果身边的“雷锋”都活得很惨,一定没有更多的人去学他,这就是社会风气的形成!如果大学的管理者们能够让这些有良心的自虐狂们能看到希望、得到支持和公正的评价,更多的人就会主动认真地对待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大学教师的队伍里多数是负责的、有人格魅力的、有良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而不多数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太敬佩钱先生这个总结了,精辟之极),我们的大学才能真的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这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起的作用,比什么都重要!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18758 次阅读|102 个评论
大学里的“说教课”“弱智课”“扯淡课”
热度 44 SoSoliton 2012-5-7 11:07
课堂是教师的工场、学生的战场。课堂本如“鸡笼”,进出全凭习性,然而近年来大学课堂已酷似“牢笼”,教师要远离之,学生想逃离之,教师“进笼”要靠教育部明令约束,学生“进笼”要靠任课教师点名胁迫。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当教和学的习性被祛除或没养成,上课或到课多难呀!就像大白天要把鸡们唤进或赶进笼子,不容易!即使被唤进或赶进了笼子,能安心吗? 网上有言:“靠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就像靠怀孕留住男人的小三。”“小三”的心思在钱财,“小三”的手段是胁迫。看来大学课堂在退化,大学老师在沉沦。清华大学林章凛老师在其博文《 一个清华教师的忧思 》中说,大学生们最喜欢两类课程,“要么是老师已经消化好的、按部就班授予的课程;要么是概论性的课程,大家听听高兴就是。”不能埋怨学生,是课堂和老师太让学生失望了,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长不了知识,训不了思维,学不了方法,悟不到大道,反而可能被同流合污,所以逃课反比到课好。前几天跟几位本科生闲聊,谈到大学生逃课现象,他们的经历和体会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把大学课堂总结为三类。 第一类是“说教课”。这类中国特色课,在他们看来是最跟专业无关的课,本来打心底就抗拒,加之任课老师又满口大道理,所以如果不是靠点名,估计自觉自愿去上课者寡。这类课实际起到的作用可能与其本来的宗旨正好相反,很多任课老师已经不是用学习效果而是用表面上的学习态度来衡量学生了 -- 来上课、能交作业就是好学生,至于课堂上交头接耳、心不在焉,作业中胡编滥造、抄袭剪贴,都不要紧。这倒也符合“人到人情到,礼轻情意重”的中国人情规则。学生说了两个经典案例:老师问 A 生是不是党员, A 生说不是,老师说你不是党员怎么在作业中说自己是党员干部呢?老师问 B 生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写了些什么, B 生说不知道,老师又念一段 B 生的“大作”提示 B 生,问是否 B 生所写, B 生回答不记得了,老师感叹:才交上来的“大作”怎么就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对待这类课程作业,大伙都是直接到网上拷贝,看都不屑看,所以自己的作业中写了些什么当然不知道啦!这类课是在培养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第二类是“弱智课”。大学开了很多所谓的通识课,在他们看来就是鸡肋课,不学不行,要算学分的,学又实在是无聊,都是些弱智的东西,不会长智力,只会损脑子、伤身子。典型的如《计算机概论》,讲的什么 windows 、 office 、打字、制表、上网等等,现在的小学生都会的东西,居然还要在大学的课堂里讲一两个学期,更何况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扔个把戏让学生玩玩,绝对无师自通。学生们说这类课不仅折磨学生,也折磨老师,因为没有学生听,所以老师们比对牛弹琴还痛苦,都被磨成了自言自语的“神经病”型。有时候,本来百多号人的课堂不足十人,老师也要强装笑颜,自我陶醉。学生说非常同情这类老师,也非常佩服这类教师,他们都修炼成了一门“两耳不闻课堂事,一心只教自己书”的从容淡定功夫。 第三类是“扯淡课”。“ 一所名牌大学, 70% 的教授都是扯淡的 。 ”这已成了经典段子。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也是这样。本来对“说教课”抗拒,对“弱智课”鄙视,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充满期待,没想到这些课原来都是些“扯淡课”。这些课程本来是非常重要的,构成一个学科或专业的体系,需要足够的内容和课时作保证,但如今,通识课程弱智化,专业课程概论化,基础的、抽象的、难懂的一般都从教材中抹掉了,即使剩下一丁点,任课老师也是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的。课堂上,凡是学生不懂或难懂的,老师只字不提,凡是学生已懂或易懂的,老师是滔滔江水。这类课主要靠其本身的重要性维持较高的到课率,学生们每次都是怀着对老师的崇高期待去上课,生怕漏掉了一些最重要的信息,但想不到老师每次课都是扯淡,很令人失望!课堂上偶有点改观,却可能是又多扯了一些与课程无关的淡,如国际形势、股票走向、光荣历史、儿女情长等等。 这几天清华又闹出了“论文博士”新闻。仿照“论文博士”,在下造一个新词:“分数学士”,就是只要分数不要上课甚至不要学习的学士。“分数学士”比“论文博士”的危害性更大。“分数学士”是学生自愿追求的,还是大学“逼良为娼”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5022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上课到底要不要点名?
热度 9 lin602 2012-4-5 22:46
上课到底要不要点名?学生的答案与教学多年的教师的答案可能不一样。 从内心来说,我非常赞成学生愿意来上课就来听,不愿意听课就不用来。说实话,我在大学有时候也不听课去听著名学者讲座的(例如:曾经不听课去听著名学者卢嘉锡、蔡启瑞院士到中山大学讲座)。 但是,目前中国高校如果你不要求学生来听课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可以这样说,许多学生会不来听课,即使我这个出了名的‘严厉’教师,仍然会有部分学生不来,碰上点名时,他们名字记录在案。有的睡觉,有的出去玩,有的在宿舍上网打游戏。 如果许多学生考试不及格,那心慌的往往不是学生,可能是教师。为什么,学校要求成绩正态分布嘛。我当系主任时,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考试不及格率高而担心,担心学校的批评。最后我给他们打气,说学校要批评我来承担。 如果学生这门课不及格,那没有关系,补考,补考不及格也没有关系,可以重修及再补考。如果还是不通过,那没有关系,毕业前一个清考,统统过关,手拿毕业文凭,欢天喜地离开学校。哈哈。 所以有的学生干脆不补考,也不重修,最后清考一下完事。清考是什么,反正在高校工作的‘地球人’都知道,这里也不多说了。因为学校要‘维稳’。让学生们高高兴兴出门,领导们就没有忧愁了。 唉,你说这教学质量如何抓?为这事,我找过教务处领导甚至校领导,没有用处。许多教师都反映这个问题,没有掀起一点波浪。 所以我只有采取一个最原始也是最笨的办法----点名。 因为要对这些学生负责,对这些学生的家长负责,要对这个社会负责。他们坐在教室中,不管怎么样,总比在宿舍打游戏好点,因为我还会多多少少提问,让他们有点紧张,再讲点科研与工厂中的事情,讲点毕业校友的事情来提提他们神,多少还是能够学习点东西。 唉,想起来心里就有点郁闷,这教师变成什么了?保姆?家长?幼儿园老师? 作为大学教授,无奈! 注:一般来说,不同学校风气有差别,管理也有差别。学校录取成绩不是太高的,学生风气更差。
430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大学生可以不上课吗?
热度 19 szc009 2012-3-4 19:32
大学生可以不上课吗?参考答案:老师不可以有“学生可以不上课”的想法,学生不可以有“学生可以不上课”的行动。 解析如下:一,老师课讲得不好,可以不来上课吧?不可以,老师这么想首先是否定自己的教育价值,让自己的责任心走下坡路;学生这么认为,就是纵容老师水平更加平庸,明智的选择和同学一起与老师交流改,老师的点滴进步可不是对一届学生有益的,就算学生不作为,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容忍能力,高明的学生会分析老师那些还有值得可取的地方,至少还有参照物的价值。如果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一定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二,学生水平已经超过老师了,可以来上课吧?慢着,这个是老师认定的?就算这样,你可以节约课堂用来做其它事情,但在课堂上学习难道不可以?老师会影响你学习?从这个原因看,这个学生水平更需要来上课,如果水平比老师厉害,闹市之中应该都可以心无旁骛的。再说了,不上课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总是弊端更多些,不能够只为自己着想!是不是还可以帮助下听不懂的同学嘛,其实如果懂温故知新的道理,更应该来上课。如果学生自己认为水平够了,根据以上分析,此人不是自满就是自欺欺人,就算真如此,还是要谦虚些,受老师熏陶熏陶还是有益的。 三,与高水平的讲座等事情冲突,不来上课可以吧?就算老师水平很烂,自己水平很牛,也不要带这个头,你去别人也去,这不是个好的行为,不要只考虑自己,也还是要尊重自己的老师,目前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大打折扣,当然这个师生都要反思。然后再从这个新的学习机会来说,如果是大家的话,一般都会有视频,下来网上补过来就完了;就算没有,一般这样的讲座会在很多大学重复讲,就算在新闻上了解下主要信息就够了,很多内容要自己搜集资料的,如果是做研究的话。 以上分析主要是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阐述,本着取长补短为整体教育的发展做自己微薄的努力为目的,以不自以为是,不妄自菲薄为前提。如果教学本身相互尊重,相互成长的互动能够实现培养独立人格的人,则是喜出望外的事情。如果从老师的角度看,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很简单,记得有个老师上第一次课就跟学生说,“你不上课可以,不要说话,不然要么你走,要么我走。”这样的老师还是很霸气的,学生上课说话影响教学是不对的,教学也许或许更好的途径。 学生不上课,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也没任何的理由。 注:该参考答案是从学生的角度作答。如果有其他的解读,或者相反方向的解读,欢迎批评讨论。
个人分类: 省思教育|12805 次阅读|38 个评论
开学了!
热度 2 等离子体科学 2012-2-13 16:59
上周就上班了。今天正式上课。校园里又满是学生了! 最明显的标志是家里早上7点半到9点的自来水“不自来”了:时断时续——因为旁边建了几座学生公寓,早晨的水压一下子就掉下去了 这学期还是上两门课(《高等I》和《环形基础》)。仍然比较忙。 今年节气晚,春在年后。阳历二月没过一半,“家家户户”就忙起来写基金了。看了过去的几个学生写的初稿,都还不错。要是在前几年,“中”应该没问题。不过,这两年年轻人写得都很好,普遍比面上基金申请写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可喜可贺!但是因此也导致青年基金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超过面上基金。能不能“中”,里面的想法和方法是不是新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如果缺少新的想法/方法,尽管写得好,也很难被评上。 这个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年轻人要朝着真正的“创新”去努力!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273 次阅读|3 个评论
整顿学风,老师和学生都要努力!
热度 5 张海霞 2011-8-2 13:47
关于学生要分的话题最近纷纷攘攘,我想所有人都支持那位老师的做法:坚持原则,整顿学风,作为一个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我也深有感触:目前的学习风气真的到了需要整顿的地步! 今年本科生的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很积极,期末考试是大作业,每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PROJECT,我在倒数第二节课上请每个同学上来讲他们的最后作业选题和设想(5月31日),没想到有两个我不熟悉的学生上来讲:第一个上来的时候我很诧异问她:你是选课的学生还是旁听生?北大的课旁听生很多,所以我也没有特别在意每节课的点名(基本上提问回答问题就是点名了,因为我的课互动性很强,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这个学生我不记得她上过几节课、回答过几次问题,她说是选修了本课的学生,我无语!只好对她说:下课再说她的事情。可是,后来又上来一个,同样的情况!我愤怒!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讲了,平时不上课是肯定不会及格的,因为从第一节课我就要求学生务必上课:平时成绩占40%!记得那个同学说:“老师,我们没来上课的时间,也学习了您的课件(我的课件是上网),所以还是对课程内容有较好的学习。”我记得我的回答:“你现在网上可以学习到MIT的所有课件,但是MIT会给你学分和学位吗?”学生上课,老师上课,是一个全面交流和互相激发的过程,这个学期我们15周的课上,不但是15次头脑风暴时的学习和互动,我们还邀请了企业家来讲,还到企业实习,到外地去做考察,课程内容丰富、师生关系密切,不但是学习课堂的知识和内容,还交流做人、做事和人生经验的课堂,不上课,怎么能够有这些收获?! 当然,她们还是很希望我能够给及格的分数,给出了各种原因,可是,我坚持不让步:即使找到校长我也是不会给及格的!我记得我当时就给主管院长打了电话,他大力支持我的做法,最后,这两位同学虽然还是按时提交了期末的大作业,我也给了他们一个客观的分数(当然是不及格了)。 那天晚上,我正好是和来访的葛文勋先生夫妇(Wen Ko Chrisitina),Norman Tien, Gary Fedder一起吃晚餐,谈起此事,大家都深有同感,在现在的课堂上,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都在下滑,高科技时代所带来的知识爆炸和获取知识手段的变化,都对老师如何上好课、学生如何听好课提出了挑战,可是,不管怎样,老师与时俱进认真备课是必须的,学生上课是天职,有意见可以提、有好的建议可以沟通,不上课而要高分数是无论如何都不对的。 今年的暑期课上,我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很好,我们的大多数同学都坚持做到了,而且提问非常踊跃,收获很大,那些没有好好上课的,不但没有拿到结业证书,更重要的是错过了这些精彩纷呈的讲座:陈宝钦老师以他50年的专业经验的人生经验为同学们上了感人至深的一课,还有曾繁根、王志华、赵奕平、崔铮、孙洪波等等20位老师,每个人的讲座都有它不可错过的精彩,至今想起都心情难以平静!我会再找时间记下他们的精彩和感动,也是对我做老师的极大地鼓励和促进! 老师认认真真备好课、上好课,学生积极主动听好课、提好问,这样分数自然不是问题!上课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一个高分,更多是要在上课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顿学风,不是一件孤立的事,老师、学生、家长和相关管理部门都有一份责任,我们都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每节课开始、上下齐心,一起努力!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28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嘴”在唱红歌,“脑袋”在实验室里和学生身上
热度 3 wangxh 2011-6-23 18:16
一边是红歌演唱比赛迫在眉睫,一边是本科论文答辩刚刚结束遗留的问题。今天的俺,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他同学答辩结束了,兴高采烈,前几天说的那个学生“心急如焚”、“泪如雨下”!没办法,没有论文,如何毕业?她只能在实验室一边流泪一边“凑乎”实验...... 红歌训练——俺不得不去,俺也不敢不去——谁能理解俺呀!!! 不是俺不想唱红歌,而是真的很忙——心忙呀! 心或者说脑袋却一直悬挂着实验室的学生——先是打电话给一个与她比较不错的同学,帮忙安慰安慰;再是忙里偷闲发个信息“在实验室等着我”。唱红歌训练一结束,俺马上飞奔到实验室,看见另外一个老师的研究生在劝慰,俺心情放松不少,谢谢这位同学——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我真的感谢他! 谁能理解一些教师?俺可能仅仅是其中之一: 昨天下午4个小时的课,前两节本科生,后两节研究生。为了练歌,本科生的课1.5小时赶完,研究生的课只能另找时间; 今天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论文答辩,全体教师中午只用不到20分钟对付完午饭,快马加鞭,目的是赶上下午4点的唱红歌训练; 明天上午2节本科生的课,下午2节研究生的课也只能调整时间了,因为明天下午红歌正式比赛! 女儿还有三天就要走了,俺一点点“贡献”也没有做啊! ......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3283 次阅读|3 个评论
留学生最后一次课合影
热度 3 laojing 2011-6-17 18:24
留学生最后一次课合影
今天,留学生最后一次课,下课外面大雨,同学们提出合影。(你能看出他们是小老外吗?) 部分同学:1左起:李丁根(韩)、达尼娅(哈)、艾拉(哈)、黑俊(俄)、阿丽丝(哈)、安藤惠里子(日) 2左起:姜产(韩)、苏上好(韩) 3左起:柳曦喆(韩)、郑址范(韩)、麦娅(俄)、朴庆根(韩)、发拉色(阿尔巴尼亚)、艾嘉(哈)、爱咖(哈)、阿诗玛(哈) 课代表:达尼娅(哈)、艾拉(哈) 艾拉(哈) 达尼娅(哈) 阿丽丝(哈) 教室一角
个人分类: 网有网事|1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方科大的45个学生
热度 16 boxcar 2011-6-7 19:29
我不关心他们今天是否参加了高考,因为把谁放在那个位置,多半也不会去参加高考的。 我更关心过去的几个月里谁在给他们上课、上什么课。 南科大能否成功,参加不参加高考不重要,因为不参加高考的“保送生”以前又不是没有过。重要的是整个培养过程和以后的走势。
个人分类: 教育|5244 次阅读|34 个评论
老师,我真的不愿意听课
zhuoqing 2011-1-6 08:40
今天(2011,1月6日),我的研究生张昊飏在给我检查完最终的本科生期末考试试卷之后,向我说起他大概从高中的时候就不太喜欢上课听老师讲课。原因就是喜欢自己琢磨书上的问题,自己首先探索,将所有岔道都走一遍,穷尽自己所能去解决问题,这样才感觉到踏实。听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之后,直接听到正确的求解过程,害怕丢失了自己探索的乐趣。 无独有偶,今年我班上的孙鹤同学在期中的时候给我发送一个电子邮件,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自学,不喜欢大学里一板一眼的听课、交作业。喜欢自己真正思考、吃透问题之后再统一做作业、写论文等。现在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在过程中也不时给我发送一些他自学中的体会。 我想像他们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谁让我们在给全国最优秀的同学上课呢。对于他们的选择我既感到欣喜,又感到一定的担忧,但是也说不上来什么担忧。不过看了一些博文之后(如下)像上述同学不来听课应该是正常的 李铭老师的博文没有自学,大学一切教育都白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118 张水老师的博文说说大学里的自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508 吕喆老师大学的照本宣科与自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324 有的时候,一段和同学不经意谈话会使我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着实的考虑一下。看来我的课堂上还是缺少一些什么。先给自己总结一下,留作以后仔细分析吧。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4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伊始小学生操场出操上课
黄安年 2011-1-4 16:52
2011 年伊始小学生操场出操上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4 日发布 今天是 2011 年小学上课的第一天 , 天通苑小学生出操和上课 , 这里是拍摄的部分照片 , 记录这一刻 , 共 4 张。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2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课随想
jeweliu 2010-12-2 19:44
1、 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 2、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课本为中心或者以教师为中心。 3、学生只听课、记笔记是学不到知识的。 4、学知识不能只是记住或背过,不能只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5、只是知其然就认为是对的,那是迷信,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接受,这才是科学。 6、要经过思考,才能知其所以然。思考不只是用在做题上,还应该用在学习定义、定理等方面。 7、经过思考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背过的知识只是浮云而已。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30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戏谑】一位上课教师的抱怨
Bobby 2010-11-14 06:46
说到上课学生是否听讲的问题,有 时是 老师的原因,有时是学生的原因。说说一个哥们的上课经历吧。这哥们给某非本科非研究生班上课,据这哥们讲: 尽管大哥我声嘶力竭、唾末横飞,自认为讲得卖劲、讲得带劲,但学生仍然是不来的不来,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讲话的讲话。大哥我生气了,说道: 虽说我知道你们不过是来混个文凭,但你们也不能这样子直截了当赤裸裸的吧。你们知道吗,我讲课讲得都有点脑袋缺氧,微有醉意了。你丫不爱学也就罢了,不知道给大哥我捧场嘛?怎么这样目中无人?怎么这样没有起码的礼貌?这样让大哥我情何以堪?哥虽然也算是挣了你们的钱了,但哥伤心哪!这个钱挣得有点痛苦,哥实际上伤得不只是心,都折阳寿啊。为五斗米折腰,长期屈其心志,恐怕要得癌症的呀,真是得不偿失!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哥是聚天下废才/蠢才而教之,实在是苦哉! 古语说得好:家有半升糠,不当孩子王。信哉斯言!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379 次阅读|5 个评论
哈哈,0.1流学校的学生也这么可爱
wangxh 2010-11-13 09:44
既然来到名校,俺就绝不放过任何可以学艺的机会,听牛人报告、听名师授课,这天俺来到一个研究生的课堂。 这是一次4节课连上的、并且比较难的课程。2节课过后,部分学生露出疲态,其实老师也挺累的,俺有体验。老师问我们应该什么时候下课?老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可以结束那次课,没有回答。老师又问我们的课应该上到几点?仍然没有回答。 与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起,俺不够胡乱猜测,教师和学生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老师真不知道什么时间下课?难道学生知道老师是明知故问?还是故意给老师来迷魂阵法?这好比去买东西给一大票等着找钱,等卖主算不开账时保持沉默,反正找少了俺是不干的,找多了是你自己的责任。俺估计学生可能会来这么一招儿,如果到时间还不下课就嚷嚷,如果老师提前下课了就心里偷着乐(俺的学生常干,鄙人这里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突然,老师说与大家认识一下,念到名字的举手示意。总共有5、6位学生未到,还不错,不过超乎俺脑芯片的是0.1流学校的学生也玩逃课哟。还有一个学生更神,当老师点到他的名字时,突然上去了另一个学生递给老师一个纸条这是XXX同学的请假条。 老师笑着问:这是你现写的吧? 学生涨红着说:不是,老师。他自己写的! 问:那怎么才交上来呢? 答:XXX同学说了,如果点名就交给老师,如果不点名就不用交了。 教室里 立马儿 充满了哄堂笑声...... 哈哈,原来0.1流学校的学生也这么诚实、可爱啊! 请注意听讲(摘自互联网)
个人分类: 教之道|4188 次阅读|7 个评论
教育随感-2:对中外学生差别的见闻
热度 1 sqdai 2010-10-25 07:14
我每次出访境外的高校,总是向我的 host 提出,想旁听他(她)给学生讲课。国外大学一般坚持做到:老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是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所以,我听过的课有大一的线性代数,大二的流体力学,研一的水波理论以及一些研究生的专题课程,授课的都是颇有成就的名教授;还多次参加了研究生的 seminar 和工作汇报。此举的目的主要是:一来学习境外教授的授课技巧,二来了解他们的教学方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个“副产品”,对中外学生的区别有了一些了解。这里略说一二。 国外大学生对老师(尤其是教授)尊重而不敬畏,国内大学生则敬畏有余,尊重不足 。 国外学生见到老师一般都会礼貌地打招呼(高年级有时直呼其名),别看他们上课时(特别在上小课时)不太注意坐姿,但从不迟到或不专心听讲;他们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一定道谢;课间休息时,只要老师还在教室里,会围着他(她)提问题,弄清课堂上没听明白之处。我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访问时,遇到期末考试,我的 host 要去旧金山出差,让我代替他给本科生考试监考,考的是线性代数课程。进考场后发现亚裔、非洲裔学生占半数以上,他们对我很尊敬,拿到考卷后,就开始问我考卷上不清楚的地方,我尽量作答;问题接踵而来,我一想,不对了,他们是不是在“欺生”啊?赶紧“刹车”;考试中仍有几个学生小声向我提问,从他们提问的内容看来,他们不见得比国内大学生高明多少。考试结束时间一到,他们纷纷交卷,临离开时也没忘了向我示意告别。 国内学生上课(尤其是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上课时走神、打瞌睡甚至交头接耳的现象时有发生,显得对老师的劳动不是十分尊重。对于老师(特别是对我这样的老教师),总有点敬而远之,课间休息时即使老师在教室里,也没有学生围着提问(考试前的辅导答疑除外);往往经过我的一再鼓励,才渐渐地与我平等地交谈。 国外学生比较 aggressive (张扬),国内学生则比较内敛。 在国外的课堂里,很少见到学生正襟危坐、一声不吭的,特别是坐在后排的,连四肢平展的都能见到,但他们听课很专注,经常频频发问。有一次我到 Brown 大学应用数学系访问,去听我的 host 苏兆星 教授给本科生讲授流体力学,听课者约 30 人,在教室里散乱地坐着,什么样的坐姿都有。我记得那堂课讲的是水波动力学,正是苏教授的专长,他讲得非常清晰生动,学生们非常活跃,时不时地举手提问,涉及水波方面的各种问题,从物理概念到数学提法,“打破砂锅问到底”,苏教授耐性极好,一一详细作答,有时说,有些问题下一节课会讲到。我坐在后面暗自统计了一下, 45 分钟的一堂课,这样的问答竟有六次之多!要知道,这是在讲授大二学生的基础课! 相比之下,国内的学生在课堂里太安静。他们一般坐得一本正经(大概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这样要求的吧),上课要么记笔记,要么默默地听着。向老师提问题?想都没想过。我在本校力学系给本科生讲过六次“理想流体力学”,对这种鸦雀无声的课堂氛围非常不满。于是,立下规矩:我上课时可以随便插嘴提问,甚至于可以不举手就发言(因为学生人数不多,不必担心秩序问题),最后将把上课的表现(活跃程度、提问次数等),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后来情况稍有好转,但与国外同类课程的课堂气氛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可见积习难改。 国外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超过国内学生。 一般来说,国外学生的应付考试的能力与国内学生相差不多,甚至略差一些,但创造力似乎胜过国内学生。我有机会做过两次比较,发现在美国的亚裔学生就有这种区别。 还说那次线性代数考试,我帮忙帮到底,帮着初步批卷,发现有亚裔名字的试卷的成绩高出平均水平,但那道最有灵活性的试题,却回答得不怎么样。 在 MIT ,我的 host 梅强中 先生对研究生要求甚严,那时他有六位博士生,其中一半来自国内。他每周与一位学生讨论一个小时,我要求参与。结果发现,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的创见少于国外的,研究进展也较慢。 以上罗列的是我不多的见闻及印象,难免是管窥蠡见,不很全面。至少可从中看到东西方文化传统之区别。更深层次的分析留给我的朋友们来做。 写于 2009 年 9 月 30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1700.html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10649 次阅读|35 个评论
我的前两个月博士生活
vanxiong 2010-10-21 15:52
到电子科大上课,已经一个多月,心已经沉静下来了。 刚开始的一个月,各种手续搞得我焦头烂额。由于我是光电所与电子科大联合培养,两边都摸不清头脑,我的学生证和图书证是十一之后拿到手的,第二导师还没有见过面,很让我诧异。 开始的两三个星期,忙着到处听课,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结果可悲地发现,很多课程都有用,其中有一部分有用,但是按照老师上课讲的进程,势必不会花太多课时给我讲我想听的东西。所以,很遗憾,第一周我大概上了30多节课,到现在,仅仅只上我选的课程,而且有些还不愿意去听。 比如英语,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求上英语阅读课。而且这个老师不是课表上安排的老师,据她自己说,是出国N年,这两年才回来。我觉得换老师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以前的老师怎么样,但是这样给人感觉外语学院似乎不太重视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说明白了,你们物理的博士,我们一个新老师就能摆平。 事实上,以上的牢骚是我上了几周课才有的。 事件一:这位老师不会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课件资料要大家拿U盘到上课的多媒体上拷贝,不乱套才怪。在同学的建议下,她申请一个公共邮箱,在上面发布信息,课十一之前她发三篇文章,关于文化的一些文章,其中有卢梭的文明冲突论,三份资料一共大几十页,要求回答一些问题之后,写一个3000到5000字的读后感。我看了文章题目,给她发了个邮件,说我对这些文章主题不感兴趣,不打算要这次的作业成绩了。没想到有人更冲动,把公共邮箱的作业给删除了!很严重,但是似乎没有严重到老师认为的那样吧,她坚持要找到这个人,并且非常肯定这个人事刻意的,会建议学校开除这位同学。其他的我们没什么说的,但是,这位老师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讲一个美国留学生杀害导师的故事,我就纳闷呢,难道她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啦?果然是国外回来的,境界不一样啊。 事件二:这位老师口语吧,跟我比当然还是要好得多了。但语速之慢,用此之简单,一口的中国式英语让我回想起我的初中时代。几乎两句话来个ok?yeah?泪流满面啊…… 比如高等光学,我能听懂的大概只有3成,先生年纪比较大,但是坚持用英文教材,英文PPT,而且这位先生英语口语比上面那位老师好些,不是一点,是一些。先生很热情,每次上课完都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也问问我们各自研究的专业。20多人选课,还没有一次超过10人上课的,先生只确定过一次人数,但我每次上课都能看到他眼中隐藏的那份无奈。这门课,我每周要花大半天的时间复习,不然真是听天书,我很惭愧。 比如数值分析,老师的水平超过我的期待。回忆一下,似乎大三之后就没好好学过数学了,发现自己数学亟待提高。老师讲课进度很快,但又讲非常很细致,恨矛盾的感觉,但事实就是这样。老师给三个班上课,我没听懂,就去蹭其他班的课,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上课就是这样了,半天要是没课就去图书馆,自习室是没地方了,阅读室很空,人很少,看看闲书挺好的,就是没有热水喝,所以我只去半天。算是找个借口偷懒吧,可是整个校园没有无线网,实在然我很吃惊,电子科技大学哎,没无线网哎,我觉得就跟北外没有老外一样,怎么可能! 吃饭,最近喜欢在学校外面一家牛肉面馆吃面,大碗加肉,七块,收钱的妹子总是我有没两块,没几天就跟店里煮面师傅收钱妹子混熟了,感觉加肉也更多了,哈哈。 这短时间没什么户外活动,唱歌找不到女生,打球找不到哥们。我又想玩轮滑了,可是年纪大了,没那么冲动了;想买了单反,攒钱吧,到过年咬咬牙,明年出去玩就有理由了,怎么着我也是光学博士,单反这种东西,所里应该人手发一个才对。
个人分类: 杂谈|3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想上课的博士生,是不是科研很牛?
chrujun 2010-10-11 12:17
今天去给博士生们上课,发现7人选修,只去了3人,其他人全部出差去了。更加吃惊的消息,一位同事的博士生课程,5人选修,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上课,只好取消了教学活动。 不知这些对上课不感兴趣的博士生,是不是比老师还牛? 等毕业的时候,我再来看看你们的博士论文,看你们是不是做了一流的研究? 是不是比老师还厉害?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6401 次阅读|13 个评论
重返课堂第一课
liangjin 2010-9-14 20:03
上学期,教务主任排课时问我,下学期的课你可以上吗?我犹豫了下,说先排吧。 经过术后的康复,化疗的折腾,下学期终于如期而至了。今天是我的第一课。 上课前,我忽然象新老师一样的紧张。除了把要上的内容看了一遍又一遍,还对着镜子上下照。 化疗吹落了我一头秀发。我不能以这样的病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也不能戴帽子,那样太不礼貌。 我试了扎了一个头巾,嗯,有点样子,要是再持把剑,绝对是一代女侠的形象。但...持把剑, 摘去头巾,这不活脱脱一个灭绝师太?最后,还是听从了病友的建议,从淘宝网淘了一顶假发。 只要我足够精神,学生应该看不出来。更担心的是上课不比我去世博会,想去就去,想回就回,而是要全力认真每分钟。 走进课堂,一时间有点恍惚。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时刻。现在虽然还不能保证我在这里已站稳了脚跟, 但这是可贵而重要的一步,我希望我能坚持下去。 第一句话:Good Morning! 竟然有点颤抖。 学生们是刚入学文科的大学生。他们选修了我的英语高等数学。他们对一切新鲜而好奇,新的课堂, 新的老师,新的学业,新的环境。 他们当然不知道我上学期的遭遇,我也决不能让他们看出来。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了解他们 要在下面的一学期里学点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学习方法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理科和文科有什么不同,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 有什么区别,语言障碍如何跨越等等。不管怎样,用非母语去学一门对他们来说比较难的课,对他们也是一个挑战。 随着课时地进行,看着同学们青春的光彩和专注的神态,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使我更深地体会到,课堂就是我生命很重部分的意义所在。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感到很累。但是我终于迈开了宝贵的第一步。 相信以后会越走越轻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73 次阅读|32 个评论
开学了,上课了!——兼材料化学第一次课小结(08材-1)
jlxt33 2010-8-30 11:42
虽然已经上班几天了,但是直到现在,上完了两节课,才觉得真的开学了。 大概因为上个学期只上实验课,感觉很久没上课了。 看到那么多年轻的脸,很是愉悦,讲课和聊天感觉都很好, 把这段时间的阴霾一扫而空了,上课真是很纯粹的经历,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的教师不喜欢上课呢。 ============================= 课后笔记: 1.材料化学,每周一次课,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共89名同学。 2.通过课堂的一些互动,看起来大多数孩子性格活泼,有求知欲和完善自我的意愿,作为教师得考虑如何保护并强化这种意愿,同时提供有益的支援。 3.绪论课的内容可以很丰富,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本学科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要是能够确立起来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就更好了。 4.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想的多,似乎也懂得多,但是实践的太少,所以今天鼓励他们走出去,至少走出宿舍,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别人的生活,或许有益于正确地理性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找点时间跟大家分享我的行走经历或者交换对一些问题或事件的看法,以期加强了解和理解。 5.讲讲与学科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时事,对于学生认识课程和学科是有益的,因此在原来的基础上,设想能够更多地增加一些贴近生活的内容。 6.感觉做老师其实真的挺幸福的,每年都会面对不同的学生,看着他们成长,感觉很好,要是自己的一些言行或者只言片语对某些同学能够产生有益的影响,感觉更好更幸福。 7.最后期望这学期的教学能够做到:教学快乐,快乐教学;学习快乐,快乐学习。 =========================== 附:材料化学第一讲的讲稿和演示的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185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3283 次阅读|5 个评论
怎样的课才满意-1
JianTang 2010-7-30 21:55
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读本科的时候也曾遇见类似的问题,当时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所以很多专业课都没好好的关注过。 现在的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好像更严重了。 两级分化严重,考研的学生把要考的科目拼命地学,不考的科目只求通过考试,当然分高也是欢迎的。那些经常补考的就更无须说了。但这种学习方式能学到什么呢? 现在这种抬头上课,低头考试的方式,最后学生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完整的认识,比这更严重的是,有完整的认识有用吗这让我无语,的确,现在工作与所学相关性太差; 还有,考研就像把双刃剑,考上了自然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收到强化。但没考上的呢,强化的基础知识不用半年就忘记了,并且大四一年的课全荒废了。期末考试如果是皇帝,那考研就是太上皇。从我读本科,到现在已经14年了,一直在讨论,何时才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踏实的学点东西。至少毕业后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只是谈了几次不成功的恋爱!! 药学专业的学生,终归要有一些实验技能吧,很惨,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冰岛行记(4)-总结篇
liujian129 2010-6-17 08:43
近两周的课程转瞬结束,明天即将离开返瑞。时间虽短,思绪万千。不仅深深陶醉于冰岛独特神奇的自然景观,对接触到的以及想到的学习、科研、生活和人生等方面也深有感触。 1. 为什么投入很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来开这样一门课? 如前面博文介绍,这门课是Soil erosion,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由冰岛农业大学承办。每两年开一次课,是由北欧几所农林相关学校所建立的校级合作网络(NOVA)开设的课程之一。今年共有14个学生,4个土著硕士生,其他10个博士生分别来自岛外的瑞典、挪威、芬兰和爱沙尼亚等国的相关学校。由8个老师授课或带领实习,其中教授4-5个(有一个不确定);5个土著老师,其余有两个来自挪威,一个来自美国。我保守估算了一下本次课程的花费(只含吃住交通费用,不包括老师的报酬等),至少在25-30万元人民币;如果除以10换算成国内的中等消费水平,是2.5-3万人民币。尽管它们都是发达国家,花费数目还是很可观,况且这只是NOVA每年开设的多门课程之一。除去钱的因素不说,单是组织授课、野外实习、安排食宿、聘请外教就都是很麻烦和费时的事情。我不禁想这些学校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人力、时间和财力来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为什么又有人愿意不厌其烦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我想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之后就能开展土壤修复的实际工作了,两周时间最多对这个领域有个初步了解;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能够从这门课中得到些能够用于自己研究领域的启发和灵感,拓宽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建立起个人、校际以及国际科研协作网络。与参加课程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交流则是这些启发和灵感最重要的来源,而这些人也是构建个人或学校或国家之间科研/学术网络协作关系的最重要的潜在对象。不论是对课程开设者还是参加者都具有深远意义。我想参加国内/国际conference/workshop/seminar的目的也大抵一样。如果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多认识几个同事也就不虚此行了!欧盟不论经济、科研还是其他方面的成功也正都源于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和紧密合作。 2. 国内又是什么情况呢?从中应该得到些什么样的启发?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国内有类似的校际或省际课程吗,或认识到这样的课程的重要性了吗?我不知道有没有,但肯定没有多少人热衷于组织这样的课程,一无利,二费时间。即使有,也肯定很少,并且只存在于那些所谓的一流大学和中科院之间。个人认为国内教育的投入和发展是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地流入到少数几所学校或单位,而实际上他们的产出却并未和投入成正比。为什么?如果把全国的高教系统看做一棵树,那些名牌/重点学校就是树顶,而其他所有的地方学校构成了树基(可能用词不当)。从生物学角度上说,植物的顶端优势抑制其他部分的生长,对总生物量以及树体结构发展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在养分投入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将绝大部分分配给顶端,尽管短期内顶端会脱颖而出,但如果树基生长不好,长期而言植物顶端固然深受其害。如果把高教系统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样,缺少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因为中间缺少了协调、协作甚至是竞争。 目前国内高校投入和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和主观能动作用。很多人有想法没课题,报国无门。很多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是依附关系,是他们的打工仔,靠他们的残羹冷炙维持生计;而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反观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尽管排名也有先后,在人们心目中也有好坏之分。但这些主要是源于研究内容是热门还是冷门课题,有多少人在从事相关研究。哪怕连排名最差的学校研究经费也是能够得到基本保障的;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只要研究方向一致,交流合作也很频繁,并且是平等的。很久之前见到一篇报道,有人把北京大学医学院与美国一所三流医学院对比,结果是竟然不如。一方面说明即使是北大和国际水平差距也还是很大的,更何况国内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的那所三流医学院所得到的经费支持也肯定是很大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投入绝不会有产出的社会。 国内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经费充足的科研单位或个人,钱多的花不完;项目经费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很多项目主持人几年内暴富,这也是很不正常的。国外很多单位是项目经费由专人管理,而不是项目主持人直接管理。因此即使是项目主持人也不能随便为其所用。对他们的自律深有体会。多次和几个瑞典老板到野外采样,吃饭付账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私人银行卡,当然也不会用项目经费来请学生吃饭。国内很多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 3. 中国科研水平到底与国外差距多大?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同角度的人有不同看法,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说辞。有人说中国尽管是电子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至关重要的也是体现科技水平的芯片基本完全靠进口;也有人说中国机械精密仪器部件制作的精度达不到生产要求,精密的部件也基本全是进口;还有人说中国航天发动机也基本都是进口,如果老外发飙,中国则会发疯。说实话对这些领域基本不了解,但从我自身研究的环境领域来看,我却深信这些观点。不好估计到底和国外相差多少年。但明确的是,以水质为例,国内主要是在研究几大河流湖泊的水是不是有毒,能不能致命,经过自来水厂净化之后能不能喝的问题;而国外(以北欧为例)是在研究某个小水沟是不是养分含量超标,万一进入到地表水或地下水,万一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怎么办。以施肥造成的污染为例,国内是在研究几百公斤每公顷的施肥量对环境的影响,而国外是几十公斤的施肥量,或曾经施过肥(现在不施了)对环境的影响。(北欧的水质是很值得称赞的,只要是水龙头不管室内还是室外尽管拧开大胆喝,绝对没问题;瑞典中学生在上生存技能课的时候,老师教他们万一停电没水喝了,就喝马桶箱里面的。。。) 期间做了个有关中国土地退化问题的报告,之前在瑞典也做过2-3个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报告。每次都有如针芒在背,难以为情。问题实在太多,太严重,太难以启齿!授课老师的报告中也不止一次以中国为例,可惜的是每次都是反面例子,尴尬啊!! 课下闲聊,Olafur跟我说中国应该在世界上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起到leading的作用。但正如我跟同学在谈论世界杯时候说的那样,The problem is that China is paying much more attention and input on world cup rather tha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4. 令人羡慕的一对夫妻。 尽管和其他部分内容很不相符,还是想介绍一下这门课的组织者。这门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Olafur Arnalds 和Asa L. Aradottir两位教授开的夫妻店。两人都非常好,和蔼可亲,学术有成,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Olafur主攻土壤侵蚀部分,属于发现问题;Asa主攻植被修复部分,属于解决问题。配合默契。两人均为冰岛人,同获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硕士学位,返回冰岛结婚,之后又同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同为冰岛农业大学教授,有一子一女。来授课的美国教授Steve即为Asa博士时候导师。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5. 附一张合影照。 言虽尽,意未穷!!
个人分类: 人生随想|8688 次阅读|8 个评论
本学期上课体会
yuliping 2010-6-9 00:49
本学期课程不多,只有 09 商务一个班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该班 61 个学生,总体不错,上课能互动,学习态度也挺好,没有什么特调皮捣蛋的,但是有一些非常好玩有趣的学生。 前段时间 ZC 同学理了个时髦的发型,脑袋中间从前到后头发稍长,看着非常好玩,后来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一次我提问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看法,结果没有人举手,我说谁举手期末考试加 2 分, ZC 同学当场举手,问题回答不好,但勇气可嘉,当然加分。 上机实验,我布置了一个题目,后来因为网络不好,很多同学没有办法做,就干其他事情了,正好我找实验员有事,回来发现只有 4 个女生还在继续做实验内容,我同样奖励每人 2 分。 和我联系的学生不多,发邮件,加 QQ 的以及到办公室找我的大概 10 人左右,总体上大概能知道学生的状态。学习上问问题的大概一半,有学生问电子商务学的什么内容,有的学生问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学生谈到对人生以及一些事情的困惑,这样,我上课的时候能大概和同学们沟通一下。 我上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另外培养他们注重基本细节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骨子里面的斗志,总体感觉这方面效果还不错。另外我知识面较宽,而且能联系实际。从目前的情况看,同学们能够接受,也比较喜欢这种上课方式。我始终认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不要死盯着课本和大纲内容,要注意培养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教他们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即使督导停课,我一般也不改变我上课的风格。教师应该多元化,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本学期共点过 3 次名,大概 3 、 4 个学生两次没有点到,上课率总体令人满意。 今天下午是本学期最后两节课,一节课上新课,还有一节课简单复习了一下,可能有些同学比较喜欢听我的课,问下学期还有没有我的课,正常一个班我就上一门课,以后除了毕业论文,一般不会上课了。在这里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 今天 ZC 问我什么是得意门生,我想他知道得意门生的意思,他问我的目的在于我心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优秀的学生,有思想,多元化发展一直是我提倡的。 我校 1999 年在全国最早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大概 2000 年我第一次跟学生上《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迄今已 10 个年头了,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结构变动很大,学生们也是一茬接一茬 我本人学业虽有长进,但自然规律,人老了很多,与 10 年前相比,饭量下降,吃饭要剔牙,眼睛开始老花,白发三分之一,精力不比从前时间过得真快啊! 2010.6.9 俞立平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48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上课多提问
heimei4476 2010-6-3 20:39
研究生一年级的课很多,把三年该修的学分都修完了。研究生的课程跟本科生上的有蛮大区别,最大一点就是要学生讲的部分增多了,多数课程要学生制作PPT去讲。 讲完照例是提问题,一般大家不怎么爱提问题。学生心里会想,要是提个问题人回答不出来,把同学晾在上面觉得不好;另一点就是提不出问题,一方面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听都懒得听,上课只是被迫无赖罢了;另一方面是人家讲的都搜了资料来的,没什么不对的,听了记笔记就好了。 但这样其实就浪费了一个重要时刻,彼此开动脑筋互相学习的时刻。谁知道你学的东西将来会不会用上,很可能用不上,但也有机会用上。而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加深印象的机会!即使用不上,记得一句话说教育的本质你把你学到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就是这个开动脑筋思考的过程,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有不经意的收获。还有一点理由就是:人是社会的人(嘿,好像是马哲书上讲的),就是说人是群居的,是要跟别人交往的;对于一些平时要忙于看书、科研的人来说,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演讲、跟别人交流的机会。学生有一个特点:害怕犯错(大概是,考试考多了没办法,老师威严太大、从小害怕抵触),但其实犯错是个很好的东西,有句话说成功是最无能的老师,反之失败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最多的东西。 写此博文目的在于鼓励老师继续用这样一种学生去讲的方式教学,也鼓励学生抓住这个机会,不要白白浪费课堂的时光,去开动脑筋。习于这样去思考,长久以后会锻炼出一种迅速思考的能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学期的上课任务完成
whitesun 2010-6-2 17:07
这学期我上的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今天下午刚考完试,这意味着这学期的上课任务完成,剩下的就是判卷子实验报告等。今天考试时,感觉题有些简单了,很多学生做的比较快,但细看准确性不高,没我想象的那样答的很到位。不管怎么样,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考个差不多的分数,遗憾的是有两名学生没参加考试。
个人分类: 教学实践|35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别吓着孩子啊!长沙巡警持冲锋枪护送学生上课放学(组图)
xupeiyang 2010-5-13 12:37
5月12日,长郡中学中午放学时间,天心区巡警在校门口持枪站岗。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沈荣华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从5月开始长沙市各区巡警大队开展了校园护航行动,巡警每天在辖区内各学校站4次岗,每次站岗至少一个小时,配合校方确保上学、放学时段的学生安全。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沈荣华 下午5点,一位手持冲锋枪的巡警在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门口巡逻,一名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男孩对此很是好奇。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韩敬宇 红网长沙5月13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张祥 任文静 李茸 宋懿 实习生王浩明 黎林 黄思)12日下午5点多,湖南师大附属中学到了放学时间。校门口除了有保安站岗外,还有两名身背微型冲锋枪的巡警,不用怀疑:这是真枪,枪内装着真子弹。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从5月开始长沙市各区巡警大队开展了校园护航行动,巡警每天在辖区内各学校站4次岗,每次站岗至少一个小时,配合校方确保上学、放学时段的学生安全。同时,派出所民警、交警、协管员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保卫工作。 巡警荷枪实弹当保安,有学生说冲锋枪其实蛮吓人,巡警说这是为了增强威慑作用,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几率,但巡警同时也称,希望有哪么一天警察都不用配枪了。 镜头一:校门保安拿着微冲 上午11点40分,长郡中学校门打开了,下课的学生陆续走出来。学校两边是一排小吃店,校门左边靠近步行街,校门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天心区巡警大队一中队两名巡警站在校门边,他们手中各拿着一把79式微型冲锋枪,有学生经过时还好奇地上前摸摸他们的枪:哇,是真枪吗? 下午5点多,岳麓区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放学了,岳麓区巡警大队一中队两名巡警站在校门口,和在长郡中学门口巡逻的警察一样,他们手中也拿着一把79式微型冲锋枪。看,里面都是真子弹。巡警把弹匣卸下来,给记者看子弹,一共有15发。巡警说,他们每天要在辖区内各学校门口站4次岗,早上一次、午休时间两次、晚上放学一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这是公安厅下达的任务。 位于人民中路的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芙蓉区巡警大队手持冲锋枪的巡警一脸肃穆站在幼儿园门口。一个小男孩跑到巡警面前说:我家的玩具枪都比你的枪大。由于这家幼儿园共有500多名孩子,加上昨天下雨,门口被家长、接孩子的小车堵了个水泄不通。一位家长觉得,幼儿园门口有了巡警,孩子的安全应该能得到保障了。 近段时间国内发生多起校园暴力犯罪事件,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校园周边的安全,从5月开始长沙各区要求巡警大队、派出所、交警部门和协警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校园保卫工作。在师大附中保卫室里,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一块标牌,写着负责该校安全保卫的巡警大队领导和民警的资料,并公布了手机号码,以便明确责任,并随时与校方保持联系。巡警将这次行动被称为校园护航,不是短时间实行,而是一项长期任务。 镜头二:校园保安还兼职做交警 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岳麓区巡警大队平时是早上7点集合,而在校园护航行动开始后,巡警必须在7点钟赶到负责的学校门口,进行第一次站岗。岳麓区巡警大队三中队负责咸嘉小学和谷峰小学的保卫,谷峰小学位于十字路口附近,放学时正好是交通高峰,我们还要负责交通疏导。 12日下午5点多,谷峰小学放学了,学生走出校门时,巡警和学校保安、教师一起,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走出校门,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过马路小心安全。一名巡警带着孩子走人行道,另一名巡警配合十字路口的交警疏导交通,确定安全后,组织学生穿过马路。 12日下午,岳麓区巡警大队四中队在博才中学站岗时,注意到校门口停着一辆面包车,不少学生坐进车里。巡警上前询问得知,这是几名家长花钱请的私家车,用来接送孩子放学,家长也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指导员吴炳午说,但私家面包车并不安全,我们准备和交警部门联系,取缔学校周边私自营运的车辆。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位于望月湖小区,巡警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来学校接孩子的私家车将校门口堵都水泄不通,巡警必须充当交警,组织私家车有秩序停放在离校门口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最忙,生怕出一点事。 镜头三:接小孩的家长少了很多 12日下午5点钟,记者来到位于开福区湘春路的长沙市明德中学,此时距离学校放学时间还有近30分钟,但开福区巡警大队一中队的巡警们却早已在校门口站岗。 每天都有巡警来护送学生放学,校门口来接学生的家长比以前少了许多。明德中学传达室的一位保安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巡警们的协助,学校和周边的环境比过去好了许多。 家住伍家岭的刘先生说,他的小孩在明德中年念初中,以前早、中、晚他都会到学校门口接送女儿,近些天来看到学校门口有巡警护送学生过马路,他心里头也就踏实了,只晚上来学校接女儿。 我们除了上学、放学时段来维持秩序,还向校园周边的群众了解当地治安情况。一中队的贺才保说,巡警通过学校周边居民反映的情况,来加强巡逻。 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了麻园岭小学、伍家岭小学、马栏山小学、新风小学和长沙市一中,在以上学校门口均看到巡警护送离开学校的学生。 我小孩读书的学校,校门口也有同行护送,心里很放心。站在校门口手持79式微型冲锋枪的一中队巡警刘绍海说,自5月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整治行动以来,他和同事们的工作量比过去多了很多,每天早出晚归,但一家人都很支持,他很开心。 巡警有话说 希望有一天警察都不用配枪 12日下午,师大附中一名学生从校园走出来,盯着巡警的冲锋枪看了很久,记者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轻声说:其实蛮吓人的。记者问巡警:拿着冲锋枪站在学校门口,学生不会感到紧张吗?巡警说:其实不是为了学校安全才特意配备冲锋枪的,今年长沙巡警的装备全部升级了。拿枪站在校园门口,可以增强威慑作用。同时,巡警也感慨:说到底,配枪站岗毕竟增加了紧张气氛。如果哪天警察不用配枪了,才是我们真得希望的。 记者了解到,长沙各区巡警大队都肩负了多重任务,除了保卫学校安全外,还要在校园周边进行走访、盘查,组成了大范围巡,小区域查的安全防护网络,以减少校园及周边的发案率。并与社区建立长期联系,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总体情况。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表在2003年的一些胡言乱语(2)
马红孺 2010-5-11 19:45
这是2003年关于物理系的教学发表的一些看法,有一些错别字,原样保留。 发信人: Colloid (老马), 信区: PhysDept 标 题: 建议那位整理一下, 呈送物理系党政领导 发信站: 饮水思源 (Sun Mar 9 13:50:50 2003) , 转信 很多同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关于上课, 我历来主张要特别重视. 但是, 不幸的是, 长期以来, 大多数老师看重的是 成果鉴定, 得奖, 做项目赚钱, 包括在外面注册个公司之类的, 还有就是发SCI论文, 等等, 真正投入教学的并不多. 我认为大学物理系有两个功能, 一是培养人, 二是出原创的科学成果. 除此之外, 不应该 有其它. 大部分有水平的老师, 只要能投入, 就能够教好书.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不适合教 书的. 所以, 我更多的倾向于认为不是那个老师的问题, 而是老师是否投入的问题. 我上过 很多课, 有些课上过多次. 但每次上每一门课, 每两个小时的课大约要准备8个小时以上, 这 个准备, 是考虑讲课内容和讲法, 包括做一些演算等等. 发给同学的教材, 我基本上是不看 的. 尽管花了很多时间, 我并不能保证课能上好, 事实上, 由于对同学的知识 结构了解不够, 有些课的效果并不好. 我不知道其它老师到底花多少时间在备课上? 许先生已经快70岁了, 今年他要求上一次量子力学, 尤先生也已经早就过了60, 而且身体 并不好. 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在中国的不同大学, 勤勤恳恳地上过很多课. 不论是系党 政当局, 还是我们其他教师和同学, 都没有权利再要求他们上课了. 我这里要说的并不仅仅 是年龄, 而是他们的几十年的贡献. 北大物理系有一大批上课非常投入, 效果非常好 的老先生, 如章立源先生, 林宗涵先生, 赵光达先生, 韩汝珊先生, 李重生先生, 赵凯华先 生等. 听说他们的年轻一代上课也非常投入. 其实, 我们也有一些上课很有经验的不太老的 教师, 如孙弘, 郑杭, 朱卡的, 楼森岳, 袁笃平, 高景等. 他们有的做行政领导, 有的为外 系开课. 只有很少能为本系同学上课. 建议那位同学把这里的意见, 特别是关于教学的意见整理一下, 呈送系党政领导, 以引起重 视. 系领导都很忙, 评比, 申请, 汇报, .... 往往会忘了最重要的职责---学生培养, 所以 需要不断地提醒才行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迷失
马红孺 2010-4-15 08:39
最近两周连续开了很多场会,平均每天两场。 为了开会,几个重要的活动都没有参加: 诺贝尔奖得主 David Gross 的报告, 因为和一个不能不参加的会议冲突,只好忍痛不听; 丁洪教授的报告,是从会场上逃出来,去听的; 学生的作业还没有来得及改,只能等周末加班改了; 研究生的程序有问题,只好半夜里爬起来看程序,抓虫,还好,抓出了一个虫子,还给学生了; 大学老师的本职工作是研究和教学, 我现在实际上没有在做本职工作。 迷茫中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41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为什么对学生“严酷无情”?
wangxh 2009-12-1 16:19
写了《学生旷课怎么办?》引起不少争论,虽然大家意见不一致,也连锁引出其它方面的问题,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凡是关注此问题的教师或学生都觉得旷课确实是一个问题! 其实有一个更大、更严重的问题,鄙人不敢谈,恐怕也谈不透。那就是 学生为什么会旷课 ——虽然我一直在说教师应该负责任,但这种病态现象,根本不是教师能左右的,甚至孤立的一个学校也无能为力。 鄙人所说教师更应该有责任心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其它的事情我们教师改变不了,说了也没人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加强教师的“责任心”而已。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严格要求学生,且只能是严格要求学生 。许多有识之士都说过,教育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最终的代价必须由学生个人去付出, 为了将来学生付出较少代价,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 对于旷课或缺课问题,严格要求学生就是不要把上课仅仅当作出勤点卯,而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而要当作在公司上班,或在军队训练,或在战场上拼杀!“不旷课”也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锻练方式。我为什么 严酷 、为什么 无情 ,因为 在未来的求学之路或人生旅途上,比“不旷课”要求更严酷、更难熬的事不知道有千千万万!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沟沟坎坎、荆棘骇浪! 如果连“不旷课”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刻苦认真、还谈什么勤奋好学、还谈什么坚韧不拔、还谈什么国家与民族 ! 在我的课上, 只有病假和找工作的事假 ,其它一律视为旷课!找工作的事假只对四年级的学生有效。病假——必须有医生诊断书方可成立,否则旷课,没有如何商量的余地。旷课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次扣1分,第二次扣2分,第三次扣4分,第四次8分,不仅20分的平时成绩丧失殆尽,考试资格早已经没有了。这是上课,即使考试不及格,还有补考的机会;即使取消考试资格,还是有重修的机会。要是在公司上班呢?老板或领导容许你任意旷工吗?轻者扣工资,重者走人,最可怕的是你的信誉和将来的提升机会也“随风而逝”了! 有人会说:你这样是扼杀天性,有性格、有偏才、怪才的学生都让你扼杀了。虽然我们是2.5流学校,虽然可能几乎没有天才,鄙人的确承认这种方式可能会耽误天才的成长。但是本来就少有的天才,在进入我管的地段之前已经扼杀的差不多啦!大多数的学生是:只要教师不严格,学生就旷课。比如刚刚结束的一门48学时的课,同样一个28人的班级,48个学时结束只有8人次缺课(疑似甲流病假1人次,找工作事假4人次,党员会旷课1人次,考驾照旷课1人次),而另外一个32个学时的课,最少时竟然只有8、9个学生去上课,有人还真认为有20位天才吗?能够为了 数量少于1个的天才 而置其他20多位正常人而不顾吗?不能,绝对不能!另外鄙人认为,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思维的开启更多的在课堂上,而不是不上课憋在宿舍被窝里或网吧里“自我修练”(我们的学生基本是这样,旷课的学生不是在宿舍睡觉就是在网吧,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有的甚至连续在网吧一个星期!) 中国孩子的成长不同于国外,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更不同于国外。不是中国孩子不需要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而是家庭、学校、甚至中小学教师根本没有给他们机会。孩子们该玩耍儿的、留下美好童年回忆的小学阶段(45岁左右至55岁左右的教师,是真正拥有快乐童年的一代人),我们逼迫他们学习,“不能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该学习如何为人处世、无忧无虑的中学阶段,我们揠苗助长、逼迫他们超强度学习, 20年左右的时间产生了几千年才可能生产的近视眼 ,仅仅为了“考不上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吗”一句根本不靠谱的话。当孩子们大了,也进入大学了,突然发现:全是假的,进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好工作呀!即使勉强找个工作,也可能是从“民工”手里夺的!他们为什么要学习?父母、中学老师当初告诉他们,只要考入大学,就可以衣食无忧啦!进入大学,该学习了,该掌握更多的知识了( 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但是许多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与激情却没有了,只剩下找男朋友、女朋友一种半动物属性的激情了!这样的学生我们不严酷能行吗? 如果遇到 出工不出力 的学生怎么办?比如,来上课了,但或睡觉、或塞着耳机、或与同学窃窃私语等。当场揭穿或大声训斥或批评都有失风度,而且万一学生“怠慢”搞的教师挺尴尬的,再说学生也有“虚伪的尊严”。遇到这种情况,鄙人会“现场”想一些真对这些同学的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 非常正常的不利境况之下 (“ 有些阴毒 ”),这叫“ 杀一儆百 ”、“ 打蛇打七寸 ”,有感觉的学生一般能体会出来。为了不耽误正常授课,对实在木讷的学生,行几秒钟或十几秒钟“注目礼”也可能奏效,或者课后直言相劝。 另外,作为课堂上的主宰者,人道一些也未尝不可。一节课,40到50分钟,一句话不让说,一点儿觉不能谁,还不让听歌,全神贯注听自己本来不感兴趣的“老和尚念经”,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有的说了,“我让学生说话了,让他们回答问题了,可是他们不说呀!”他们不想说,他们想问!所以,鄙人还有一条规定:看准时机可以打断我的授课,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任何问题。即使我当时的回答不能令学生满意或根本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 那个教学日历与教案是写给鬼看的——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你还真相信依靠它能教好学生吗?学生有了“施展的机会”或“出气口”,他们一般就不会“无声抵制或反抗”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把授课当作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当作传递信息的桥梁,当作了解学生最好的途径,当作培养学生最好的方式,有谁会不快快乐乐的去做呢?当听到下面这句话的时候,有谁不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呢?“老师,我们可愿意上您的课啦!一想到第二天有您的课,就迫不及待......”这个时候,学生早已忘记,他们是“被折磨、被摧残、被压迫”的一群人。 最后,附带说几句: 教师授课水平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上次也有朋友提及此事。讨论这些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授课水平没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连上课都存在问题,最好不要讨论学生的问题,教师先找一下自己的不足再说。
个人分类: 教之道|6728 次阅读|8 个评论
第一次上课的青年教师最需要什么?
陈中红 2009-10-16 01:00
第一次上课的青年教师最需要什么 ? 是信心。 很多青年教师第一次上课,因为缺乏经验,会显得很紧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讲好,因此会怀疑自己的讲课能力,降低自己的自信心,而这种结果对教学非常不利。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个道理,知道给刚开始上课的青年教师一点信心如何重要,他们也知道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会采取赏识教育理念,然而现实中,在对待青年教师时,更多的是潜意识地给与了压力、怀疑和冷眼相观,一点鼓励会显得那么吝啬。 同时,在平时的试讲或训练时,也不要仅仅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为何不能给与优点的一点肯定呢,这种肯定的正面效果也会激发人的信心,从而在自信中去逐步消除缺点,提高讲课技巧。 人的一生谁都会经历很多的第一次,在每一次我们不仅需要经验的学习,外来的 encourage 也是非常重要。经验可以学习,青年教师们不缺乏精力和闯劲,但信心在短暂的时间里会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外人的鼓励会让他信心大增,更容易使他能够克服困难,闯过教学关。有经验的老师难道会忘记自己第一次上课或其它事件时的困惑和求助的心情么。 因此,在青年教师刚开始走上讲台之前,我们要给与的不仅仅是经验上的帮助,也应该给与他们一些精神上的鼓励。简单地说一句,你没问题、你会讲得很好、你现在讲得不错、我相信你,简单地几个字会给与自信心匮乏的青年教师很多帮助,因为青年教师大多是高知分子,这种鼓励是一种很强的催化器,会潜意识的促进他们自信心能量的释放,从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8772 次阅读|3 个评论
怎样给大四学生上课?
热度 1 polylili 2009-1-3 23:29
怎样给大四学生上课? 我有五年没有给大四的学生上课,大四学生的上课状态我有早有耳闻,但真正给大四学生上课,看到教室中寥寥无几无精打采的学生,心中的感受还是很不一样。我上课的班级应是30几人,上课只有一半,在来的这一半当中又有一半在看英语或数学,上课只是混出勤。学生讲我上课的出勤率是高的,因为看着我还比较认真。 学生在大三和大四之前的状态完全不同,大三学生得到课率很高,你经常可以看到如饥似渴、刻苦认真的学生。课下经常有学生来和你探讨问题,有些问题我当时回答不了,我会说我去查查资料或考虑一下,于是回去便恶补一番,努力要回答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保住老师的面子。学生和老师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不断教与答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得到提升,我很喜欢这样,更感谢那些刻苦的学生,他们会促进你更努力工作,使你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让你觉得如果不认真会有愧于他们,虽然评职称对教学不重视,但我依然对教学投入很大的精力,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根本。 大四上课率很低,可能在很多大学都有,有时全班40多个学生上课有时只有3-4名,大四的学生不上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正当的理由: 1.考研 2.找工作 我们国家考研的时间定在一月初,是大四上学期期末这段时间,考研和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冲突,要考研的学生便放弃专业课,因为考研的课大三之前已经学完。这几年各大学考研的课专业课的比重在下降,只考一门或两门,与考研无关的课程,学生上课率很低。 找工作。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很大,请假找工作,老师必须准假。只是我很疑惑有的学生上课一次未到,原因是找工作,我不知道找工作要找半年?私下问学生,学生讲爱学习的都考研了,不爱学习的他们不来上课,很多是在宿舍网游,反正四年级专业老师也不抓不及格。 看来问题出在两个方面:1.老师;2.学生 教师的不能改变考研的时间,只能大家都认真起来,提高上课质量,抓出勤,虽然很多人说,教师上课点名是没有本事的表现,但我认为至少可以对奖勤罚懒。我这学期抓了3个不及格,不是我想抓实在卷面太差,想提也上不去,况且一次课未到,我在等着挨骂。 现在真不知怎样给大四学生上课?不知大家有何好的主意?期待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10200 次阅读|17 个评论
我的人生笔记——我的大学(8)【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学习秘籍】
lxwang 2008-11-26 15:56
说到上课,再说说我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几门课,除了在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有感中提到的红楼梦读书课外,印象最深的还有当时的法律课,管理科,当时上课的老师都能有水平,也很负责,特别是法律课,我从来都没有逃过,我在这些课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至今受益匪浅。想想当时也逃了很多课,最多的就是大四的时候的专业课,为了考研,几乎很少去上过。那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门地震解释方面的专业选修课,每次课去十多个算多了,有时候去六七个,那老师脾气好照讲,有时候去三四个似乎就有点少了,那老师也不生气,就和大家聊聊天。 说着说着突然想到当时我上《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时的一个创意,在此声明,百分之百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现在我还时常会为我的那一个创意而窃喜,最近我弟弟上了大学也学这门课的时候,我还把这个创意告诉了他,据说现在他也在用,效果也很好。这个创意是这样的:当时上课要画很多零件模型的正视图、侧视图、后视图等,遇到一些复杂的模型,相当抽象,直到考试前,很多人还都担心这门课考不过,我当时更是如此,一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启发了我,我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是不是上了我们学校独创的《创造学》想出来的,还待考证),为什么不用橡皮泥呢,先用橡皮泥捏一个大体的形状再画起来不久容易了吗。考试的时候,我就用了这个方法,老师奇怪的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却又不能说我作弊,反正当时没有。我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作弊,我就用这个创意考过了我很担心的这门课,还取得不错的成绩,一直是我大学期间引以自豪的一件事。 还得提提当时的选修课,我们矿大开了几百门的选修课,涉及到各个方面。当时选《影视赏析》这门课的人特别多,每周可以看一场电影,最后还轻轻松松拿了学分,这么诱人有谁会拒绝,有的人不选也会去看电影。想想那时候,除了上这门课看电影,晚上还会有别的教室放电影,也不知道是什么课,看到黑黑的教室,要么放电影,要么放一些纪录片,看到的人都会悄悄从后门前去看一会。还有周末的时候,有的大阶梯教室也会放一些大片,我当时就在那里看了很多电影。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次一个教室放张国荣的《异度空间》,我坐在最前面看的,相当有感觉,现在有时候晚上去卫生间还会想起电影里的一些镜头。说到看电影,当时我大二的时候正赶上非典,学校不让出校门,每周还会在广场放电影,我也去看过几回。非典时期的印象已经不深了,只记得去那看电影了,还有就是喝食堂门口免费发的汤药,还有就是每天量体温。说远了,还说选修课。我当时选过一些中国古典文学赏析的课,有《论语导读》、《墨子导读》等,也选过一些心理学的课,比如博客里提到的《社会心理学》,本来开始的时候还兴致勃勃的想学学法语啊,德语什么的,一是当时选的人多,没挤进去,还有就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来。现在想想自己大学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本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这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遗憾。
个人分类: 人生经历,智慧感悟|3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人生笔记——我的大学(7)
lxwang 2008-11-26 15:23
大一上数学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只能去自己选好的老师那里听课。慢慢就会发现差别,我那时候选的老师一节课只能讲几道例题,还讲不清楚,而前面提到的那个很受欢迎的高翔老师每节课讲完例题还留很多时间讲习题,大家都感觉能学到很多东西;我选的老师每次课我爬第一排睡觉他也不管,只当我不存在,而那个老师看到最后一排有人睡觉也会让旁边的同学帮忙叫醒。因为是全校公选课,往往同一个宿舍的同学都选了不同的老师,课下大家也会交流哪个老师讲得好,所以慢慢的和我选同一个老师的同学包括我就会去上讲得好还负责的老师那里听课,所以受欢迎的老师的课往往是人满为患,大家搬凳子坐过道里也会去那里听。虽然每次课那老师都会提醒说要首先保证选了他的课的同学有地方坐,但是谁选了谁没选也认不清楚,每次后面来的同学那老师还会给找位置,现在都还会很怀念那位老师,不知道他现在身体还好吗。 与此情形差不多的还有计算机课的张克老师,讲程序设计的时候,能容纳两百人的教室里过道里、教室前后空的位置都挤满了人。这种课占位相当火爆,占不到位子的人就只能搬凳子前去听课,搬了凳子还得去早一点,去迟了连放凳子的地方都没有,这就是我当时上课时候的场面。 说到这里,我想起当时上一些课的时候,特别是早上的前两节课,很多同学睡懒觉,八点上课,七点四五十才起来,还对吃早点比较重视,匆匆跑到食堂,拧着几个包子一杯豆浆,有的边吃边冲向教室,有的干脆就带去教室,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赶快塞一个到嘴里,这种行为大家往往比较反感,因为你想啊,大家认真上课呢,一股很重的包子味不影响大家吗,所以有的老师开课前就明确规定,上课的时候不能吃东西。大学了还让老师这样要求,哎,不说了。
个人分类: 人生经历,智慧感悟|3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