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上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上课

相关日志

梦课
热度 1 zdqiao 2017-2-19 09:31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一如往常,到办公室后,沏好茶、烧好咖啡。在电脑前继续熟悉我的课件。今天 10 点有我这个学期的第一节课。大约 9 点半的时候,学院教务办的刘老师打来电话,提醒我说,乔老师,你十点有课。我说谢谢。我正准备往优盘里拷贝 PPT 呢! 刚放下她的电话,就有销售给我来电话说,我订的抗体缺货,要晚到 3 周,问我是否订。我说还要。跑到学生办公室告诉学生说重新处理老鼠,现在的小鼠继续做其他的实验。说完就到了楼下,开车走人。教学楼下,自行车排的满满的,停车场也快没地方了,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才泊好车。进到教室已经有学生来了。和同学们开着玩笑,问他们假期的生活。看见学生们到得差不多了。才发现没有带优盘!一看表,离上课还有 2 分钟了。心里这个慌呀,教了一辈子书了,没想到快退休了,还要出个教学事故!赶紧告诉一个男生,让他去我办公室帮我拷贝一下课件,说,我的优盘就在电脑上插着呢。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就走了。 前排一个女同学悄悄对我说,老师,你怎么光着脚站在地上呀?我心里很是奇怪,我啥时候脱了鞋?今天竟然还没有穿袜子!赶紧找个椅子穿好鞋,光脚不舒服就不舒服吧! 这时突然想起,昨天给我的邮箱里发了一份今天的 PPT ,跑到电脑前,正要打开电脑,就听见有人敲门。老婆在旁边说,来了……。原来是打扫卫生的阿姨来了。 我这才醒了过来。今天是星期天,明天才开始上课。刚才 6 点钟醒了一下,老婆说,今天是周末,还可以再睡一会儿。我翻个身就睡着了。 不行,今天一定要把课件先拷到优盘里,放到包里,明天再有什么问题,再说吧! 这正是:春寒料峭夜还长,一席春梦见曙光,大梦惊醒熟睡人,赤脚彰显教授忙!(张克军随笔)
4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梦·沙龙·疼痛与安慰
xin 2016-10-12 18:18
1. 梦。 回国已两个月,半夜醒来,发觉做梦了。梦的前部分是观看北京开车师傅带着情绪的各种高超技艺,而美国师傅似乎不用那么精细。梦的后部分是我感觉自己突然开车了,还有很强的控制感和推背感,半醒来意识到自己是骑自行车。梦醒来发现,自己在京没有购车资格,又一想,即使有车费用颇大,关键是交通壅塞,行驶困难。躺在床上庆幸自己幸好没有车啊,阿Q一番,感到十分的满足。 2. 忘事。 早上七点半,孩子躺在床上,半睡半醒,我很熟练地给孩她穿好衣服。给她穿鞋的时候,她醒来哭闹不去上学,她觉得没睡醒。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放下她不管,急忙去教室上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发现并没有来上课的学生。查手机的课表发现,第六周学生去实习了,并没有课程。感觉莫名的轻松,也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容易忘事了。其实这学期之初,我研究过课表,可惜没有记不起来了,总是犯错误。 3. 沙龙。 单位出国访问英语班同学都从国外回来,今天中午举行了沙龙聚会聊天。同学再次相见,感觉特亲近,胖瘦自有变化,不变的是一起学英语的感觉。发现一群高校老师,特别能侃,侃天侃地滔滔不绝。沙龙后半段讨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生态建设,感觉同学从自己专业出发,大有可为。只是具体的路径与手段,不同专业有不同见解。最后,还讨论了评职称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实在复杂,达不成共识。越严肃、越荒诞,越有喜剧感。 4. 疼痛。 下午三四节有课,结束后站在讲台上,发现自己特别疲劳。腰带以下,肌肉和骨骼,疼痛难忍,不知道是感冒前兆、还是自己老了。疼痛的都想坐下,感觉自己被掏空了,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坐下或者睡觉。从教室回家的路上,腰带以下还是疼痛,但头脑好似很清醒。这是怎么了,真的好疼啊。 5. 安慰。 当我拖着身体,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女儿正在家里玩耍。她爷爷睁着枯眼,充满希望的看着她。孩子那么天真可爱,是我生活中的唯一安慰了。为她这一切都值得,什么酸楚都不值一提。这就是我真实的一天,记录下来,赠给未来。
29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尚能饭否?
热度 2 Mech 2016-9-30 15:24
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天,开始接手三位教师分担的《高等力学引论》。上午四节课。因为是博士生的课,我说中间就不休息了。谁需要去洗手间自行方便。 本来可以有些师生互动的,但博士生比较高冷,懒得配合。从达朗贝尔 - 拉格朗日原理,到拉格朗日方程,再到初积分,又讲了哈密顿正则方程。一看手机,我一口气就讲了 180 分钟。我是没有休息,也没有喝水。口不干,舌不燥,气匀喘,心照跳。 既然时间已经够 4 节课了,我就下课了。吃顿午餐,补充能量。 下两次更有挑战性。前四节延长校区的课,紧接着两节,宝山校区本科生的课。博士生的课,中间没有休息,提前 40 分钟, 4 节下课到 5 节上课,有 30 分钟。在这 70 分钟,从延长杀到宝山,还要吃顿午餐。然后,博士生课分担的任务就完成了。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766 次阅读|7 个评论
以前的许多好教授今天都是不‘合格’的
热度 35 lin602 2016-9-24 20:26
我们上大学时及毕业后十多年,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好教授或副教授,上课时只带上几支粉笔,几乎空手来到教室,然后从口袋中拿出几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列有简单的上课提纲,二节课下来,生动,学生听得浸津有味,特别是公式推演,一气呵成。当时没有多媒体,全靠粉笔或挂图。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这些老师,都是学生们最爱戴的。 其实教学与科研做了许多年,特别是看资料,要讲的内容全部在他的头脑中,根本不需要看书与教案。相反,许多老师上课经常看讲稿,讲课脱不了稿,反而学生评价不好。 即使同一门课,各位老师讲的时长与内容分布是不一样的,因为各人对内容研究的角度与熟悉程度不太一样,总体学时数的分布不出问题就行了。所以同一教学日历,不同的老师在同一时间,讲的内容肯定前后有点差别。不同的老师讲同一门课的效果不一样,这是学生选课的基础。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点名的,爱听就来,不爱听可以不来,只要考试通过就行了。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四年就没有听多少节课,当然实验是不能缺的。当然他考试都能通过,现在发展得非常好。 时过境迁,如今有了多媒体,用上了PPT,粉笔用得少了,讲课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当然上课质量,因人而异。 但是,当今许多学校规定,所有上课的老师,必须随堂带上教学日历、点名册、教案、当然还有教材等,一个小包可能还放不下。 如今,空手上教室的老师已经非常少见,因为如果学校检查,没有带这些教学用品,算‘不合格’。 如果督导组听课,看你的教学日历,上课时的内容与之是不是完全一致,这是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还要检查你是不是带全了所要求带的东西。 当今多媒体时代,在PPT上反映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真的还需要看教案? 讲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同一门课,有的老师讲的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师讲的课让学生感到百般无聊,直想打瞌睡。这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科研,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心得体会,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娓娓道来。不同的老师处理是不一样的,所以反映在教学日历时间安排上,肯定会有些差别。 只有将自己的科研与心得体会融入到教学中,这课才有血有肉。许多老教授讲课非常好,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现在的大学教学,要求的是统一模式与格式,格式比内容与质量更重要。只要格式上不出问题,按时上下课,基本上就OK了。反正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无所谓的,最后学习的质量也不在权重之中。 以前的名教授的教学风格,在今天的教学检查与考核中,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但学生要求是一个模具做出来的,甚至老师也被要求是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 刚刚我的一位博士毕业生在‘科学网博友群’上感叹,他博士毕业后在一高校做老师,他们上课必须带齐‘八大件’。
9735 次阅读|44 个评论
当老师听到这话,真暖心
热度 16 zywsict 2016-6-3 16:55
这学期学院的一个老师因到其他地方挂职,其课程上到第十周,就没法继续上了。该老师找到我,希望我将它的课程上完,我欣然同意了。一周要给4个班的学生上课,每周得上14节课。上课的劳务费很低,一节课也就40块钱,上四周课,也就不到3000块钱,还不如写篇EI文章挣的钱多。刚开始上课时,感觉时间被分割的很零散,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也常常抱怨自己,真是没事找事做,接什么课呢?又挣不了钱,又累,到时候评职称看的是论文和项目,真心没有意义!今天结课之后,收到一个以前经常逃课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息“谢谢你啊,老师,虽然我平时总是逃课,但我去的每节课都听出你的用心授课,感谢我们能够在大学课堂上相遇”。看过这消息,感觉一切也值了,这比自己写几篇论文获得的成就感更大,这也让我坚信,只要自己真心付出学生是可以看得到!
个人分类: 教学|4040 次阅读|40 个评论
老虎: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热度 12 张海霞 2016-3-16 13:55
老虎: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老虎,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名字,其实跟他的真姓大名真的联系不上:朱明明,我第一次拿到这张名片的时候吓了一跳:怎么是个男生?一脸诚恳的他在旁边说:“大家都这么说的,不过你就叫我望京老虎吧,大家觉得这个更像。”确实,高大魁梧的他还真是更接近老虎的块儿。 那是 2014 年 12 月 17 日晚上在金华,北大科技园金华分园第二天开业, iCAN2.0 也将正式启动,头天晚上的招待会上,我们碰巧坐在一桌,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身边的两个大牛:大师姐“雪虹”和大师兄“印白”,这两位都是著名的北大摄影俱乐部的顶梁柱,摄影作品没得说。老虎就在他俩旁边,也抱个大炮筒,挺唬人的,冒充艺术家一样,互相介绍一下,了解到大家都是北大的校友,也就分头去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了。 18 日上午的会场十分气势,金华上上下下都来捧场,我的 iCAN2.0 演讲也如期登场,大约 5 分钟左右的演讲,充分发挥了我的演讲才能,把全场上下讲得热血沸腾,没注意到,在全场游动的就是他们三位摄影师,下午雪虹师姐给我看照片的时候,我真的是惊到了:原来专业是这样的,太帅了!那些你不经意的精彩瞬间被她的镜头捕捉的如此之好,整个人的气质和气场就出来了,从此我的标准照就是雪虹师姐给我拍的这张意气风发的。 (雪虹师姐拍摄) 当然,这次讲座也深深影响了他们三位,后来都跟 iCAN 有了深入的合作,因为,他们也深深被 iCAN 的故事打动了,这个源自北大的创新火种,点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印白师兄回来给我们设计了这款新 logo 和各种纪念品( T-Shirt ,胸章等等),雪虹师姐在后续的很多活动中都来做摄影志愿者,贡献了很多好照片 …… (印白师兄设计) 当然,必须说的是老虎,从金华回来,他就跟我联系:张老师,我想深入了解一下 iCAN ,这么棒的活动,看看我能为 iCAN 做点什么。于是我们就约了在学校见面。那天下午老虎是满头大汗跑进我办公室的,对不起,路上太堵,我跑步过来的(后来才知道他是跑步爱好者,还参加半马)。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们两个就把 iCAN 在做的事以及我在开的《创新工程实践》课程给他做了个详细的介绍,也把我遇到的烦恼跟他讲了:比赛体量大,组织工作繁琐,沟通成本高;当然课程也是让我头疼,因为课程上学生来源广泛,项目五花八门,管理起来很累,当时我们几个老师都是专业技术背景出身,讲课和指导学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学生的管理却是一头雾水。 没想到,老虎一下子就拿起水笔,在我的白板上画起来:张老师,来分析一下您所遇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吧,一条一条列出来,再找其中的关联和问题,原来都卡在管理上,您没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啊! 可不是吗?我一个工科教授,哪里懂管理?觉得管理无非就是大忽悠和一堆报表而已。 那您可错了,管理是科学,今天您算是找对人了,别的不说,管理我可是专家,你看,咱们在这个上面用这个管理办法,在那个问题上该用另外一个管理工具,很简单就把问题解决了。您也再不用烦恼了。 老虎,有道理,那照你这么说,咱们这门课也该用一套项目管理办法来管理,一切就都有序了? 正是,您设计的框架和老师们的内容都非常好,可是就是缺少了“管理”来穿针引线,如果咱们在课程的步骤中加入管理环节,那咱们的课程和学生的项目就都很有序了,这样 …… (老虎拍摄) 于是,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在我办公室的白板上画了又画,我的理念,他的管理办法,如何融入到课程中去,如何把每个老师的内容更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项目中去,如何让学生团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看得见的进步和收获 …… 我们两个一直讨论了很久,都忘记了时间,可是一条越来越清晰的线出现在我们面前,课程的内容虽然没有大的变动,可是课程的框架确实在这次梳理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老虎,你做我的超级助教吧? 真的可以吗?张老师,我真的很喜欢这门课,和您一起把它搞好太荣幸了!之后,我们又组织了几次上课老师的讨论,老虎就正式加盟了我们《创新工程实践》团队,负责项目的管理和时间节点的跟进。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虎的认真负责: 2015 年春季学期, 17 次课,他不仅次次都到课,照相(摄影爱好),还每次都写了详细的课后报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图文并茂),课后及时发给大家,真的是超级让人感动!要知道,老虎是一个职业管理大师啊,可是他说:我跟您承诺了,我就一定做到。每次上课前,我们都把课件过了一遍又一遍,每个细节都讨论到彻底排除疑惑。这就是超级认真的老虎,他给我们讨论课程的微信群命名为: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确实如此,有了这样认真的老虎老师,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和其他老师的一腔热血和热情终于在一个高效而有序的轨道上疾驰。 一年多下来,跟老虎很熟悉了,他也很信任我,每周都见面,课前讨论课件,课后讨论课堂,平时还有时间讨论下人生:张老师,我想读个博士,否则站在讲台上总是心虚。哈哈,可以理解,你是应该读个博士。 有一天,他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您看看这是不是个机会?原来北大国发院要招和美国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您觉得我申请行吗? 必须行啊!我于是介绍了我在国发院的朋友给他去进一步了解情况,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老虎,是最适合这个培养方式的,他在北大经济系读本科,之后在世界知名企业搞管理,中间在英国读了硕士,语言和基础包括经验都是一流的,现在需要的是更高的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视野,做更大更重要的事。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我们努力的老虎,他以唯一一个一等奖学金的身份成了国发院的博士生,就这样老虎多年以后又回到北大成了博士研究生!但是,现在的老虎已经不是那个青涩的老虎,已经是一个蓄势待发的管理博士生,他的目光已经展望世界的创新管理! 很骄傲,认识老虎,很骄傲,和老虎一起工作和创新,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真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憨厚朴实的外表下那颗炽热助人的热心,他发起的为校友“魏延征”的捐款(微信文章和照片都是他包办的),他是 1898 咖啡馆筹备的主力,他是摄影俱乐部的核心 …… 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老虎就找对人了,他总在那里,憨厚地笑着,温情地拍着,不辞辛苦地奔波着 …… 这就是老虎,一个热情如火的好青年,一个疯狂认真的好老师,一个带着博导玩的博士生! (在吃饭间隙还做笔记的老虎)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30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公共博士生作业的最后期限
热度 1 ssglwu 2015-3-12 10:55
吴国林 公共博士生交作业的最后期限是本周五(2015年3月13日)下午5:30之前。凡没有交作业者,下半年重修。 请相互通知。
个人分类: 公共博士生教学资料|3000 次阅读|2 个评论
【PDF】演说之禅—演讲、上课、发布会、答辩、项目介绍秘籍
zqb625024295 2015-1-31 03:16
年终总结 ppt 做不好怎么办?项目答辩 ppt 做不好怎么办? ppt 没素材怎么办?做 ppt 没思路怎么办?请关注我 阿牛的博客 ,里面将会有海量素材免费送给你。不为别的,只为分享分天下! 阿牛每天分享 ppt 精华模板,核心解读案例,拆解 ppt 基本参数,狠抓细枝末节: 【产品案例】仿罗永浩锤子手机发布会 【作品风格】 磨砂黑;简约大气;高桥流;多并列结构; 【适合方向】 项目发布;科研答辩;产品发布等 【下载方式】 加 PPT 核心群 244380448 下载. 【友情提示】分享分天下,定位定上;多提宝贵建议,多提自己需求,想要什么,留言提要求就可以。 【更多素材】加科学网 ppt 群组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645 ; PPT 核心群 244380448 ,添加请告知来源科学网,只对科学网会员开放。 【操作求助】公众微信号 ictaniu 。 QQ : 2725269318.Email zqb625024295@163.com 添加请告知来源科学网。 http://www.ict5a.com/news/news-list.php?id=15 演说之禅—演讲、上课、发布会、答辩、项目介绍秘籍.pdf
个人分类: ppt心得|1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好课与教好学
热度 28 zmpenguestc 2015-1-5 13:18
前段时间,大家热议C大Z老师,一个被学生热捧和敬重的好老师。一篇“酒”后的自白书(以下简称“酒鼎门”事件),并被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站疯传,我也曾第一时间转发和收藏。不过,大多数网友讨论的是,Z老师教学之余, 是不是也 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科研工作。 这里申明:本文主题不谈教学与科研, 而是上课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昨天下午年终考核会上,讨论教学型老师的业绩时,又听到一句话:“课上得好的老师,只能说是一个上课好手,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型老师。因为,教好学是要以“成果”形式来表现和评价的。要像搞科研一样,进行理论创新和思想凝练。最后,要用可量化的教学成果来评判和定论。”这些年,学院涌现了一大批上课上得好的老师,但“国”字号的教学成果奖,一直还空缺着。 粗一听:有点怪怪的! 因为,在一般人眼里,教学不就是上课吗?课上得好老师,应该就是教学很优秀的老师。一直以来,自认上课认真负责,投入了大量时间,年均课堂教学超 100 学时以上,也因此自定义为“教的好”的老师。 细一想:有道理!! 上课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教学不一定全在讲台上,随时可以教和导,包括平时的言传身教等。正如“歌手”与“歌唱家”,课上的好,充其量就是一个“课手”而已,还称不上是一个教育“家”。 呵呵,一下子感觉,没底气再说自己是“教的好”的老师了。 再一想:教的好,谁说了算!!! 学生说了算?比如听有些老师的课,学生需提前站座,甚至过道走廊都挤满了听课学生。宁愿翘一次其他课,换取旁听某个老师的一次“精彩”演讲。但要明白一个事实,“我最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领导最喜爱的老师。或是教学督导组评教说了算?一句话,谁说了都不算! 再细想:都没用,拿“成果”说话!!!! 三级(校、省、国级) 教学 成果奖,你有吗?没有成果,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教学优秀呢。因此,尽管有些学校拿出百万教学大奖,也不会奖给那些没有“成果”的、仅仅是上课精彩的老师。 科研也一样,一年四季里,只干活,不报奖。累死你,也不会有成果。 元旦前,我的同学长江大学毛宁波教授到我实验室交流,也正是C大“酒鼎门”事件发酵期。我们谈到当事人,感觉当事人确实有些冤屈。要是能像毛教授那样,为多个“国”字号的精品课程负责人,多项教学成果奖,省级名师等。哪怕课没有周老师那样精彩(当然毛教授的课也是精彩的),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酒鼎门”事件。 教学成果,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如何凝练教学思想?一个站讲台的普通教授能有凝练的机会吗?你懂的! 相关博文: 【 1 】 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随笔 【 2 】 把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个人分类: 教坛论剑|27412 次阅读|57 个评论
“权力·智慧·爱”——教室里发生的“病变”
热度 1 wangxh 2014-9-14 10:35
南京师范大学的尹教授因病取消课程《权力·智慧·爱》教学,以及给同学们三鞠躬致歉引起科学网热议。也直接引发俺写这篇博文,说说俺经历的教室里发生的“病变”。 现在的学生很愿意装病,一是真有个小病小灾的,小病大养向辅导员请假,辅导员允诺(辅导员还有这个 权力 吗?)二是直接装假,更需要辅导员的“配合”。说实在的,有时候学生拿来的“辅导员的准假条”根本就不是辅导员写的,而是学生“填表”写的。所以俺想出一个非常 智慧 的方法( 俺认为这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教师的“独特权力” ): 男同学“不许病”,女学生必须要医生签署的《病假条》;另外,学生既不是国务院总理又不是校长没有那么忙,不可能上课时间有事非你办不行,所以也没有“事假”一说 。前几天在微信圈里有个女生还问“为什么男生不许生病”,正常情况下,青年学生是不应该生病的。如果真病了,肯定是出现了问题,更多的原因是饮食不正常、生活不规律造成的,还有就是不注意锻炼身体。不过呢,俺这种“武断”的方式偶尔也被学生“误解”——上周一节课上我就发现一个女生面带“无比痛苦状”(现在想,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是不是也包含着对学生的“ 爱 ”呢?)。本打算下课问问她怎么了,结果思绪一直在讲授内容上后来忘记了。课后想起来问其他学生,说是“她真病了,还去医院打吊瓶了”——孩子,你怎么这么傻呀!难受了听课效果也不会太好呀! 俺一直认为,如果不是自私地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大爱!刚来科学网时曾经写过表达此意的短文,李小文老师评论说“未必”(那时候还不知道李老师是院士呢)。 有一次,俺正在讲台上热情奔放、手舞足蹈地讲着课,突然下面一个女生晕倒了——真晕倒了课桌上,全部人都吓坏了包括俺,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理智告诉我“老师必须镇静,否则会出问题的”。一边吩咐同学拨打120电话,一边问与她熟悉的同学关于她的一些情况。有的同学说,她是经常吃药,至于吃什么药她不说大家也不好问。我又问她心脏有没有问题,比如体育课是否正常,同学说正常。俺就“ 命令 ”同学可以抱起她来去学校医院,现在想来 是不是不科学 ,但那时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啊!但那时热天,大家都穿得很少,人一失去知觉会很沉,女同学抱不动,男同学面带难色——觉得不好直接去抱。俺一看种情况,嘴里嘟囔着旁边的几个虎背熊腰的男同学,“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这样扭扭捏捏的!”一边快步走过去把这位女生抱起来“硬塞给了”身边一位粗壮的男同学。又安排一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一起送她去医院了,我们还得上课呀……后来很快就好了,只是那天早上出门忘记吃药了(真是经常开玩笑说的那样)。她去办公室表示谢意时俺还劝她“平时要注意好好锻炼身体”来着。 还又一次,爱人出差,女儿周末回家,但必须周日6点以前返校(如果晚上6点没有回到学校算违纪——中国的学校就是这样,可以违法但这些没有人性的够P规章制度不可以越雷池半步!)周日白天好像是与学生讨论实验时间稍稍晚了些,回家给女儿做法——大虾煮小白菜汤,女儿吃饭时我忙乎了一些其它的事儿,后来想起来送女儿去学校后我也必须再去实验室,学生好像还等着呢。那何不随便吃一口女儿的“剩菜剩饭”(本来就是多于两人份的晚饭),大概在女儿收拾书包的几分钟里就完成了这顿饭,接下来一切按计划进行——去学校实验室——晚上实验室要锁大门就回家了——很累的一天就睡觉了(实际上是病了,只是没有感觉而已)…… 半夜,不知道是几点,感觉好像肚子坏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去卫生间,坐下的时候还知道,但感觉很难受,一股什么流往上涌,心想必须扶住一个东西,否则肯定坐不住……(晕过去了,爱人没在家,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当醒来的时候,只感觉身体整个左半部是凉凉的(这半边着地)。恢复意识、记忆后,第一判断是昨天晚上的菜——大虾煮小白菜——中毒了。首先想到女儿会怎么样?当时怕得要命——真是怕的要命!后来冷静下来一想,女儿肯定没有问题,否则学校或老师早来电话或什么消息了。这时候好像感觉没什么事儿了,“明天”(实际上是周一凌晨了)上午还有课呢,继续睡吧,这样迷迷糊糊地“又睡了几个小时”(当时都没有心思去看看时间,当时只是想“哇,好险啊,差点就完活了这辈子”)。 第二天一早起来先给女儿老师打电话,问了一下没事儿,然后就去教研室后,脸色有些难看,同事还问了一句,主任说“如果身体真不行可以调课的”,俺的确觉得没什么问题,肚子坏了就不能上课了、不就是两节课嘛?(当时心里还感觉奇怪,以前肚子坏了如果这样会很疼的,这次怎么不疼呢?那是俺已经整整12年没有感冒、拉肚子等小病了——除了血压高和偶尔失眠!)就这样头重脚轻地去了教室,并且对同学说,“昨天晚上晕倒了,今天两节课连起来上,早下课我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学生当时特别乖(后来想大概学生发现俺的脸色的确像真病了)。可是大概讲了一节课时间,有一个学生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老师,你脸色特别难看,别上课了,去医院看看吧。”说实在的,我当时也的确感觉无法再坚持了,但仍然开玩笑地对学生说“行,孤正有此意!”现在是担心昨天晚上的事儿——晕倒——随时可以发现,爱人不在家多亏有学生【做教师多好呀,随时都有免费的“仆人”或“奴婢”——俺可从来都当儿女一样看待啊,所以要对他们好啊!】两个女学生也要跟着去,“你俩别趁机‘偷懒’了,好好做实验吧”(其实她俩肯定不是偷懒,俺只是这么说,其中一个胆小,看着俺 煞白煞白的脸色 都快哭了)。这样由一个男研究生陪着去了医院。 哥嫂都是医生,在去医院的路上给哥哥打电话,估计做手术没人接,又给嫂子打电话,嫂子听后马上判断“你可能是胃出血,赶紧去医院检查吧,你哥哥正在做手术,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们”。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俺才知道害怕——如果没有醒来,这辈子真就完活了,俺做老师还没做够呀!到了医院一检查果然嫂子说对了,医院说住院治疗,俺说能不能不住院、到学校附近医院打吊瓶啊?当然也搬出了“还有课”的理由搬出来,最后医院勉强同意“不挣俺这份儿钱”(看当大学老师多好!)虽然俺一直认为好好上课是教师的本份,虽然俺一直认认真真地做教学工作,但的确没有这么纯粹的高尚,由于住院而调课难道就不补了吗?教师有时候的无奈也在这里,自己的活别人不好替代!最主要的是俺特别不愿意住院,尤其是十多年连个小病都没有得的情况下。 后来又与哥嫂打电话,他们说那天晚上可能失血在七八百CC以上,听了真是后怕呀!这样由三个研究生陪着去离家和学校都很近、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区医院打吊瓶。每 一次有一个亲学生陪着,就是同室病人都羡慕俺呀!那个快急哭的女学生还真掺着俺的胳膊像真事儿似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是幸福啊! 等爱人回来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吊瓶已经不打了,只是吃药。后来又去医院做了一次胃镜——好家伙,差点把俺折腾死,以后就是死了也不再做胃镜(当时就这么发誓的)——片子显示溃疡面差不多近一个平方厘米。到现在俺还奇怪,为什么不怎么疼呢?小时候就有胃病,很疼的,非常酸疼!这里顺便夸一下俺的好学生:俺的“组教”很严, 不挣钱时不许给我买任何礼物!这次有病又打针又吃药的,搞得动静还挺大的,除了好了之后三个学生合伙给我买了一块熟普洱茶外,任何钱都没花(呵呵,学生在校时不要礼物,就是等他们上班挣钱了“ 多宰点 ”!) 做老师真好,即使病了也有记忆美好的故事!谢谢俺所有的学生——亲学生、叔伯的!
33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逃课了,老师知道吗?
热度 9 seexf2012 2014-8-1 09:47
上课铃响,一个班级共30位同学。老师开始点名:“张三?”“到!”“李四?”“到。”“王五?”“有。” ... 待到老师念完点名册,实到多少人,哪几位同学没来上课,一目了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名字,用来个体识别。假设某一门课,选修的所有同学都叫张三。那么可想而知,老师在点名时,只能听着一个班级里的“张三”在轮流喊“到”。若要知道哪位张三同学没来上课,则需要通过区分每一位同学的长相以及性别等辅助特征。此时,让老师认出每位同学,难度不小矣。 再进一步作一个较为意料之外的假设:如果班级中所有男性张三刚好长得一模一样,女性张三也长得一模一样。此时,老师估计只能通过数上课到场人数及性别来检查是否有逃课的同学了。 再进一步假设班级中的所有同学,不管性别和长相,都活脱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么面对上课的同学,老师只能通过到课人数来确定是否有逃课的同学。比如说,某一次课实到28位同学。那么知道,其中有两位同学未曾来上课。至于是谁,估计哪怕点名也难以知晓了。 保持这种假设,我们继续设想:如果某一次课实到28位同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有5位同学实际逃课了,而另外2位早期未曾选课的同学却来旁听了。如果某一次课实到人数跟选课总人数相等,那么其中一种可能性是选了课的30位同学都准时来上课了,即没有逃课现象,也有可能是逃了5位同学,又来了5位另外的旁听生。当某次课的旁听生多于逃课的同学时,甚至会出现超额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试问老师能够知道逃课率和旁听生数量吗?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周转率(turnover),是评价公司好坏的一个指标。一年之中,一个公司会有新员工入职,旧员工离职。此中离职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率,就是周转率。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周转率非常高,表明该公司每年都有许多老员工离职跳槽,或者暗示该公司的工作不稳定,从而导致较高的周转率。而一个业绩较好的公司,由于能留得住人,所以10年以上的老员工也可能不在少数,就会产生较低的周转率。 回到“逃课案例”当中,如果学校或者老师允许同学可以在一个学期中自由选课和退课,那么“周转率”比较高的老师,表明他/她的课难以让同学们听完一整学期,说明一定程度上该老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此时,再次假设来上课的不止是人类,还有猫儿狗儿小强老鼠等各类物种,而且上课的老师缺乏计数能力,即不会数数。面对活刷刷的各种生物齐聚一堂,试问上课老师还能知道此次课的逃课“同学”,以及课堂周转率吗? 假设到了这一步,已经跟野外鸟类调查时面对的情况较为相似了。野外调查鸟类的多数情况是:你只能通过望远镜看见鸟类,或者通过鸟类叫声鉴定一片林子或一个岛屿上有多少种鸟,却难以准确数出每种鸟类的数量。因为在野外调查时,人类几乎难以识别同一种鸟类的个体外形差别。甚至多数鸟类的雌雄个体都具有相似的羽毛与外形,因此能鉴定的就是记录各种鸟类的物种名称了。正如上课老师面对各种物种的“同学”,只知道台下坐的那个是人类,那个是老鼠,那个是猫星人,但无法明确知道各种“同学”的实际数目。试问,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计算逃课率,或周转率? 很抱歉,前面 闲扯 了这么一堆话,其实我是想引出最近我们研究团队刚发表的一篇有关 片段化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周转率 的论文。我们在 浙江千岛湖 37个岛屿上开展了连续6年的繁殖鸟类调查,记录各个岛屿上的鸟类物种。通过模型以及统计检验,我们发现将近有三分之一的鸟类在年际间发生了周转,即有鸟类从他岛迁入,也有鸟类从本岛迁出。进进出出的鸟类占了三成,比传统认为的周转率值(1-10%)大了三倍。看来千岛湖繁殖鸟类的“逃课率”还是蛮高的嘛! 有关千岛湖繁殖鸟类周转率的研究已在《生物地理学报》(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发表。若有兴趣一读,点击此处链接下载: http://sixf.org/files/articles/Si-etal2014JB.pdf ,论文题目为 Turnover of breeding bird communities on islands in an inudated lake 。 原文链接: http://sixf.org/cn/2014/07/skip-class-and-species-turnover/
个人分类: 科研趣事|1121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开学第一天有点儿累
热度 1 wangxh 2014-3-4 21:45
昨天是开学正式上课第一天。 8点——10点,一边看课件,一边处理了几个研究生的小问题。 10点——12点,听课。教室后边有一位老师坐着听课,课堂纪律应该没说的,就连手机都没有响一次,也没有学生明目张胆地看手机。 十二点下课后,坐了两个小时,还别说,真有些“累”。估计食堂额没有什么饭了,还是回家自己做面条吧。 回家做面条吃了以后,已经快13:30了。本来约好下午2点与今年的毕业生谈一谈课题的事情,看来不赶趟了,通知学生延后一小时吧。【说实在的,做老师真的很“自由”】 下午15点——16:30,与毕业生谈课题,一个个的来、一个个的讲。最后又讲了如何理解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如何读文献,参考在科学网上发表的两篇博文: “两进两出”话本科毕业论文 和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 之后,又与一位考研的学生聊一聊调剂问题。 还有一位学生“咨询”一下他家的新房子房顶楼板被楼上的一家装修“砸坏”之事。唉,这俺哪懂呀!建议他家还是找开发商、物业或法律部门。 17:30——18:20 回家吃晚饭。 18:30匆匆赶回学校上课——全校公开课。 20:20 上课结束。 又来办公室一位硕士毕业生咨询考博士的一些问题。 回到家已经21:30了,挺累,但也挺有意思。 祝所有学生与教师新学期工作顺利、生活快乐!
个人分类: 教之道|3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咱能这样上课不?——美行(三十)
热度 3 jlxt33 2014-1-22 14:26
上周二, 重回大一 ,听了一节chemistry的绪论课,对于上课本身还没有特别的感受。 今天再听一节,是Chapter 3了,因上周四有其他安排,逃课了,呵呵。还是这位教授和一直不停代地敲打键盘的助教。 老师首先用鸡蛋做比喻,复习了第一章的单位换算。内容就是手写在纸上,用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此后的所有内容就是共计9页这样的手写教案。 然后开讲第三章,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内容如下: (1)反应物、生成物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计量数、状态) (2)反应式的配平(讲了两个例子,做一个练习) (3)溶液中的反应(包括溶液、溶剂、溶质、浓度的概念) (4)沉淀反应(以硝酸银和氯化钠的反应为例引入概念,进一步进入离子反应式;溶解性规则,列出要求记住的可溶性离子;常见的不溶性离子及例外;做一个练习) (5)酸碱化学(要求记住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酸碱的定义;酸碱的电离、中和反应;做一个练习) 都是熟悉的内容,似乎不存在语言障碍。除了做笔记,也在观察些现象,思考些化学以外的问题,毕竟咱是教师,听课的目的不是学化学知识,而是体验教学过程。 今天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的是,咱能这样上课不?这个问题基于以下状况: (1)学生基本都没教材,拿个巨大的笔记本做笔记。因此必须很清晰鲜明地表示出要掌握的内容和思路。 (2)内容繁多,能否以最简单的思路,将所有的内容串在一起?虽然都是讲基本概念,但所涉及的内容确实不少,要在80分钟内完成,还有有例子和练习。当然不知道学生的基础,按照国内学生的情况来看,今天的内容应该都是中学学过的。教授讲的节奏很慢,根据讲义上的内容,稍做解释,没有过多的展开。不过从学生不断的提问中看,他们似乎并没有都学过。 (3)与国内上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的提问。一方面老师讲完一段后,会问是否有问题;另一方面即使没讲完,学生有时也会插话问问题。这对老师有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教学内容的挑战,不过我觉得在课堂上针对正在讲授的内容提问,老师应该是能够解释的,尤其在没有教材不预习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高深的问题;另一个挑战是课堂进程的问题,如何能在学生不断提问的情况下,按计划讲完内容。也许美国老师早已练就了这本领。 (4)学生在上课期间,就离开教室了,老师视而不见;也不会点名考勤。不知出勤率是否是考核的内容之一,不过从绪论中的成绩构成来看似乎不考核出勤率。 对照我校对教学的要求,有些是不能通过的,包括教师和学生。 (1)考勤是最重要的,是学生期末成绩的构成部分。不但要求任课教师点名,还有学院学风监督抽查,更有教务处的检查。当然教务处检查后会通报给学院,任课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出勤率负责。 (2)教案格式确定,要求写出进程和时间,例如某项内容讲几分钟,提问几分钟等。这是饱受诟病的要求,但不得不做。如果没有这样的教案是不行的。 (3)没有ppt,只是白纸写的教案也是不行的,不但学校通不过,学生这关也过不去。必须合理利用多媒体。所以这是很费功夫的事情,很多时间花费在ppt的形式上。造成的后果是停电了,教师几乎不会讲课了。 所以,回归教学的本源才是真,教学内容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事。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790 次阅读|12 个评论
9月10日教师节我是这样过来的
热度 3 xiegming 2013-9-11 15:36
早上8点半来到办公室,与事先约好的一位博士生讨论她的论文工作,不知不觉谈到9点半。 9点半约了继续教育学院谈合作,于是赶紧跑燕园大厦。9点37分开始一直谈到接近10点了只能停了,因为10:10有课。 骑车直奔二教,居然在二教外边转了两圈才找个地方停车,跑进教室还是迟到了2分钟。上课到12点7分下课。 中午食堂人太多,只好到松林包子铺,10个肉包子下肚。 下午1点半,坐地铁去建德门,2点钟有个会议必须出席。2点半左右,会议进行了一半,我请假坐地铁往学校赶,因为3点10分文史楼要上课,一直上到5点下课。 回家吃饭,饭后给女儿听写字词。 6点20出门,再杀奔二教,晚上6点40还有课要上。八点半,下课回家。 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再次出门去办公室。处理了一些业务,快12点时回家睡觉。 这一天真够忙活的。 补充: 同学们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又是一双崭新的球鞋,说我原来那双快坏啦。看来这球还得接着踢哈!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课件 vs 手机 vs 笔记
热度 13 jianxu 2013-7-14 16:36
上《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这门课已经整五年。 几年前,在给学生上课期间,有学生问道,老师,能不能提供您的“课件”。那时候,我连“课件”是啥子都不知道。后来才晓得,原来是讲课的PPT片子。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同意将课件的PDF版提供给学生们。其实,心里很不情愿,因为准备片子、备课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们脑子里没有“知识产权”这根弦儿,到处传播,很不爽。 后来在批阅学生们试卷的时候才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几乎是照抄我片子上的话语,没有任何自己的创意,乃至于自己的语言。这让我在打分的时候很纠结,你说他/她是对还是不对?在后来的几年里,我明确重申,考试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表达,要有独立的见解,哪怕与我的观点不一致,完全照抄“课件”是不能给满分的。课堂上要求学生们记笔记,我也不再提供电子版“课件”。 学生们更习惯的是轻松地获取标准答案。这莫不是在大学里养成的? 今年再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也明确地重申,不提供课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认真听讲的,但也有读报纸的,也有低头看手机的,甚至互相传递手机相看的。一大部分学生记着笔记。有趣的是,有少部分学生,基本上不记笔记,直接拿出手机拍下老师讲课的片子。我不知道,他们拍下的片子是否还会用于课后的复习?还是准备用于考试。 这种学习方法很有“创新”(我感觉也的确很新颖),但如若成为一种趋势,倒是颇为值得探讨? 我记得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就是说,很多事情还是用笔记录下来为好。 时代变了,不知道这样的理念是否也已经过时了。 从我个人的感觉是,课堂(或者会议)做记录尽管很忙碌,但可以帮助记忆,也可以标注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片子之外老师口述的一些内容。这恐怕应该不是完全依靠拍照所能替代的。 对于学生来说,依靠拍照,究竟是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到底还要不要做课堂笔记? 对于教师来说,到底该不该提供课件?在学生拍照的情况下,又该怎样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似乎是一个小小的新挑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学生们有“政策”,看来咱们也得想辙了。 相关链接 精英教育的基本条件 当学生该准备的两个笔记本 让教科书 “ 飞 ” 一会儿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 “ 必须地 ” 拍你没商量。(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0226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上课,写论文,玩数码
热度 1 yuliping 2012-12-23 23:47
如果你愿意,生活可以十分简单,对我目前的状态而言,差不多可以用 8 个字来概括:“上课,写论文,玩数码”。 本质上,我是有点理想主义情节的,尽管客观环境不许可,但仍然还是会有一些别人看来奇怪幼稚的想法。我碰到的一位大师告诉我,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我想非常有道理,对于一个早过不惑之年的男人而言,不成熟并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决定你成熟不成熟的是你状态的综合体现,不是你想成熟就成熟的,所以尽管不成熟,但是确实难以改变,就这么将就着吧。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课,上课除了传授知识,也会有意无意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正因为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样才形成了大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对学生心智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说我的一丁点理想注意情节还能有所表露的话,那一定是在课堂上。 写论文是一件非常理性、非常冷静的行为,需要安静地进行思考,绝对是老夫子的行为,如果用写论文时候的状态对自己进行评价,那不仅是成熟,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另一角度,写论文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出一点理想主义情节,并不全是理性的。将自己所做的研究成果发表,说明研究成果得到期刊的认可,慢慢地会有学者引用,也能结交到很多从未谋面的知己,可能也会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做学问的另一乐趣。 玩数码类似于玩游戏,目标很小,高度专注,费时费力,折腾钱也折腾人,但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玩家精神。我现在家里乱七八糟的配件装备一堆,如果不是工作太忙的话数码配件会更多。当沉迷于数码产品时,内心就像 3 岁孩子一样专注无暇,绝对是很大的放松,也是逃避社会和垃圾信息的有效手段。用一种并不太费钱的东西充满自己的闲暇时间,且能取得很大乐趣,不亦快哉! 上课、写论文、玩数码三件事情,如果用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那就是都有一种情节,都有着一种精神,多少还有点激情,用这三件事情充满大部分人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我相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点精神,有精神做事情比较纯粹,比较唯美,不会太世故,心灵也可以升华。 2012.12.23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习与上课那点事
热度 1 feng242123456 2012-12-7 19:36
学习与上课那点事
Review :昨天下午王宝山老师一篇博文《 逃离教学:不按课本讲,惨遭拿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博客中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学生的我,一方面确实为王老师抱不平,理解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理解那些所谓“高级班”学生的内心想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特别是王老师所在的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本身自己这样稍显前卫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对于打破长期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育或许是有一定的进步的,倘若我作为“高级班”的一员,或许会考虑接受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吧。然而,不可否认,即便是在大学,很多同学还是疲于应付考试的(包括我自己),考试这种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方式或许在当前的情况下式一种很好的衡量方式,之所以那些“高级”学生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直以来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作为高考之后的首选,所以一直都在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即使是现在在从事跨学科的工作,也是我权衡之后的结果,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逐渐的意识到基础学科与工程技术必须很好的结合,基础学科之所以很好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技术对其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工程技术之所以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理论后盾为支撑,因此说即使对于我们这些在工程技术学科学习的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以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学习的随机信号分析为例,之前一直都是囫囵吞枣,没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严格的讲,学习到知识更多的是在临近考试这一段时间,也渐渐地知道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譬如相关函数、相干函数、递归滤波器,在工包括地质勘探、振动分析、深空探测、图像识别视频跟踪等等实际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在之前课后报告《白序列通过一阶递归滤波器》中也展示了导弹导航视频跟踪过程中递归模型的例子,包括今天查看的文献中介绍采用相干函数对噪声信号进行分析以及之前一篇《 自相关函数在谱图识别等领域中的应用之猜想 》中,都简要的介绍了随机信号分析的实际用武之地。课本之外的这些东西,是常规课堂中学习不到的,因此在学生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进行思考,对于我自身而言,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课程逐渐地减少,而且由于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种种原因致使研究生的课程也疲于应付,然而,即使不上课,也不应该忘记学习,特别是在科研领域,一方面要跟踪前沿发展趋势,毛老人家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为此必须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而且这实际上也是丰富自己的阅历的过程;同时也要将基础理论掌握好,特别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学生,基础学科、基础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将这些理论与工程实际融会贯通,促进科学的进步。 而对于本科的同学而言,上课这一学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对于研究生同样如此),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谆谆教导,引导学生很好的掌握一门理论或者技术,当然课后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实践课堂理论的舞台,其他诸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地质勘探、桥梁设计、航模比赛等等课余活动,都是不错的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方式。作为一位教师的话,按照我的思维,能够照顾到课堂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基本就差不多了,要知道有些同学上课并不是带着脑子去的,滥竽充数而已。对于王老师提到的另类,或许是理想太过于“远大”了,不屑于学习这些这些知识,玩游戏,打 dota ,参加社会实践才是大学的重要的活动吧?!大学这个小社会,一个让学生成长的良好空间,在做好课外实践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好知识。大学,二个字中首要强调学,而且要广泛的学习,不单单是灌输式教育,更应该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仅是从自己作为学生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能普适于所有学生,一定程度上讲也带有一点自己对于对于学习抑或说是教育的一点期待。总结下来,上课与学习二者是不矛盾的,作为学生,要珍惜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有用的理论要很好的掌握,而对于相关抑或不相关的东东也可以学习,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理论或许某个时刻触发你的思维灵感,产生创新的思想,包括辩证法、文学、经济学等等,除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大牛面前有谈天说地的话题之外,更可以开阔自己的事业,给创新思维理念的产生孕育湿润优良的土壤。因此,从来不要说自己已经学的满满了。五代最近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调子,要求我们做实事。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做有利于本领域乃至相关领域发展的务实工作,对于教师而言,三尺讲台,做好为人师表的高尚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未来在科研工作岗位还是公司工作岗位,当前都虚心务实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2012-12-07 6:25~7:15pm
34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说‘上课点名’----只需要一个不值钱的‘规定’
热度 23 lin602 2012-11-10 20:58
我一向认为,大学生上课是有自由权的,可以听课也可以不听课。但现实情况是,如果可以来听课也可以不来听课的话,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甚至各个宿舍、各个教师、各门课的情况都不一样。缺课的现象可能会非常严重(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统计与计算),不排除有的课会缺一半甚至更多的学生。 其实,按照我的想法,只要学校有这样的规定,教师完全可以不用点名,学生也可以自由选课。 课程完全实行学分制,取消补考,取消清考,完全跟班考试,没有任何例外。 这学期如果选了这门课,就必须跟这个班级一起考试,不及格没有补考这一说,只能跟下个年级的同课程考试,以此类推,直到这门课考试合格为止。更不能毕业前放水---清考。如果不及格的课超过多少门,或者超过学习年限,严格执行留级或退学制度。 如果真是这一条能够实行,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地来听课,听课欢迎,不听课也没有问题。而且学校也不要再进行课堂人数的检查。 现实情况是,如果学生这门课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不及格可以再重修,重修不及格再补考,实在过不了关,最后毕业前清考,所谓清考,就是基本上给合格(许多学校都是这么干的)。结果是好好学习的毕业了,不好好学习的也毕业了,而且不少宿舍或班级,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还嘲笑好好学习的同学,对学习风气有极坏的作用,考试作弊现在在大学已经是正常现象。 还有这样的情况,最后清考的时候,有的学生到任课教师办公室说‘如果你不给及格,我就不能毕业’,说话口气中有哀求的,有‘协商’的,还有‘威胁’的,甚至让教师感觉到可能出现的人身‘不安全’。 现在大学很好笑,只要进大学,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高高兴兴拿着毕业文凭离开学校,不能毕业的人数很少很少。这符合教育规律吗?这符合人群的特点吗? 上课可以不来,作业可以不做,实习可以不参加,毕业论文可以不做实验,最后清考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统统成为‘合格大学生’。 哈哈,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怎么样? 至于大家说的教师不好好教的问题,这也非常重要,这是学校管理上同时要考虑并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在这个地方说了。 1977年的恢复高考,让中小学的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因为上大学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了,工农兵学员的‘拼爹’时代过去了。在中学不好好学习,要想通过高考上大学,门都没有。看看制度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5477 次阅读|49 个评论
‘上课不点名’的制度基础
热度 5 lin602 2012-10-31 22:49
近期关于学生上课到底要不要点名,说法与看法很多。 其实点名与不点名,只要严格执行‘学生质量’关,不要‘放水’,实行淘汰制,点名不点名无所谓的。 如果学生的确觉得不听课也能过关,听课效率不高,不听课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不好的学生不来听课,我经常让这些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他们往往是一问三不知。相反,好学生都来听课,而且往往都坐在前排,问他们问题往往有满意的结果。 学生考不及格,没有关系,补考,补考不及格,也没有关系,重修及再补考,再不通过嘛,不怕,反正最后有清考,清考基本都过关(极少极少不让过关的),拿着文凭高高兴兴去上班。哈哈。 有的学生更干脆,考不及格后,其他程序就不走了,直接到最后一步---清考走人。 逃课是‘传染’的,一个传一个。‘你真傻,上课拿到的文凭与不上课不是一样的嘛!’ 如果严把质量关,我想上课不需要点名!!! 说句难听点的话,中国目前的大学是没有‘质检部’的,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校内标准’,合格不合格的学生,统统‘合格’,拿着大学的文凭与学位,忽悠这个社会。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古人一句话:‘严师出高徒’。 学校不严格,老师也不严格,家长管不着,高徒从何处来?
31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