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吴瑞奖学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4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rwmf 2014-7-23 10:30
2014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2014 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本次面试分别于7月14日、7月19日和7月21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举行 。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北卡罗纳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密西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作为评委。候选人的研究范围涵盖生物信息学、医学、微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发育学等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吴瑞奖学金评委会将根据参赛选手的函评和面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评选结束后我们将公布获奖名单 。 吴瑞纪念基金会 2014-7-23
3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人生—我与吴瑞奖(第五届吴瑞奖得主—严欢)
热度 1 rwmf 2014-6-10 14:51
科研人生—我与吴瑞奖 严欢 大家好,我是第五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严欢,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所(NIBS)李文辉实验室。博士期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HBV入侵的有关机制以及寻找乙肝病毒(HBV)的特异性受体。在2012年我们成功找到并验证了NTCP是HBV的受体并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文章。目前我在李文辉实验室进一步研究HBV受体介导病毒入侵的机制,并通过我们建立的体外感染模型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寻找能够有效抑制HBV以及丁肝病毒(HDV)感染的药物,希望能够继续为攻克慢性乙型肝炎再贡献一份力量。 从获得吴瑞奖学金到现在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借此机会我想对吴瑞基金会给我这份荣誉表达我衷心的感谢,并在此谈一谈申请吴瑞奖学金的准备过程和获奖之后的感想,希望能够给以后准备申请吴瑞奖学金优秀的生物博士生一些帮助,并和其他同在科研道路上艰苦跋涉的同学们分享一些心得。 我对吴瑞奖学金的认识 最早接触到吴瑞奖学金是在2010年,当年我们所田烨、徐墨二位同学获得了吴瑞奖学金。本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我当时还是一个生物学入门者,实验基础比较差,在课题上也没有很重大的进展,所以从未考虑过申请的事。到了2013年,吴瑞奖学金已经在生物博士的圈子中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尤其在我们NIBS,因为在吴瑞前四期的38位吴瑞奖学金得主中我们所占了7位,都是科研做得非常出色的同学。此时,吴瑞奖学金已经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生物博士的最高荣誉,我也到了博士生涯的最后一年,课题上也有了突破,于是加入了申请吴瑞奖学金的行列。依然记得2013年的8月20日,我接到吴瑞基金会吴艳老师的电话,得知我获得了这一年度的吴瑞奖学金时的激动心情。此外,2013年我们研究所获奖的还有来自邵峰实验实的李姗同学。 相信大家已经对吴瑞奖学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此我还是简要地介绍一下CUSBEA和吴瑞奖学金。30年前时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主任的吴瑞教授联合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发起了中美学生交换的CUSBEA项目(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项目),这在当时是帮助中国生物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CUSBEA 八年共派出了422个留美中国学生。当初的这422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现在许多顶尖的华人生物科学家,他们仍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顾孝诚老师是CUSBEA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她多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CUSBEA项目,或者项目推迟10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吴瑞先生发起的CUSBEA项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这些人又在逐渐地影响着中国生物学的发展。 很遗憾吴瑞老师在08年离世,为了让吴瑞精神传承下去,吴瑞老师的学生孙晓红老师以及其他曾经得到CUSBEA项目帮助的生物科学家们成立了吴瑞纪念基金会。基金会设置了吴瑞奖,鼓励、支持与帮助亚洲最有希望的青年博士生。吴瑞基金会的成员以及各届的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构成了吴瑞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成员们彼此交流,并从多方面为刚刚启程的年轻科学家们提供帮助。 申请吴瑞奖学金的准备 了解了吴瑞奖学金之后,应该已经期待着成为吴瑞基金会大家庭的一员了吧。那么如何知道你是否已经具备申请吴瑞奖学金的能力了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吴瑞奖学金的评选标准。 吴瑞奖学金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它的三条重要标准是:“innovat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dedication. ”注意,吴瑞基金会挑选的是未来生物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所以并不是说你有了最优秀的CNS文章你就有绝对的优势。优秀的文章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你的学术成就,但并不能证明你符合以上三条标准。根据最终结果来看,入选者并非都是文章发表得最好最多的,但都符合提到的三条标准。第一条标准innovation可以由文章的水平来体现,这也是证明你能力的基础,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发表或接收,可以帮助你顺利通过初筛。Independent thinking,这是要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一点可以通过你对自己课题的贡献大小与理解程度来体现。因此,你发表文章不能仅仅是因为实验室的丰厚积累或导师的全程指挥。Dedication体现的是你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坚持下去的决心,是你日后能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的必要条件。如果你觉得你足够优秀,也符合以上的条件,那就果断地提交申请材料吧。 如果你已准备申请,就应该花时间精力认真对待需要准备的材料。第一,一份好的自我介绍,能够给评审者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一份工作报告,由于专业性太强,不是所有评审者都能完全了解你的领域,用简要的文字强调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重要意义,能够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此外,还需要你的导师帮忙找人写推荐信,这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 吴瑞基金会的老师会通过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的筛选,有关初筛的成功率我不太清楚,不过从最近两三年的情况来看,吴瑞奖学金面试的成功率约为10%~20%。如果你已收到复试通知,恭喜你,你已经得到吴瑞基金会的初步认可了。接下来就是面试的准备了。面试的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一般面试流程如下:一是简要的自我介绍以及课题介绍;二是关于未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及职业规划;除此之外,则是你与对面的老师自由交流的时间,此时老师们会针对课题问你一些问题,也有可能问与课题不太相关的问题。面试不要求一定要用英文,所以不必为此感到紧张。关于面试,我建议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只要你是优秀的,就会得到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认可。但自然地展示不代表不做准备,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相反,如果你不是特别擅长与人交流,你则更需要把想表达的内容精心准备好。另外最好准备一两个你想问各位老师的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另一个要点就是诚实,如果你确实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太深入的看法,请给出诚实的回答,切忌不懂装懂。最后,我还建议在复试之前充分了解吴瑞基金会的历史和吴瑞精神,更充分的准备会增加你入选的机会。 获奖后的感想——关于科研人生 我经常思考,如果走上了科研这条道路,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相信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加,我的答案也在自己心中越来越清晰。在此,我想谈一谈我个人对科研人生的一些粗浅看法。 《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这本书通过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一些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主要原因。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刺猬理念”,这个理念以刺猬的生存策略为例,提倡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一条基本原则或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理念,却让刺猬在生物进化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成为了胜者。 我把这本书中的理论套用到自己的科研人生上,时常提醒自己思考以下几点: 1. 我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以及在什么方面没有优势,我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时候,能做到最好的,很可能不是自已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所以对自己的优势要有足够的洞察力。经过多年的科研训练,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技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将来的科研工作中,才能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2.我是否对科研充满兴趣,对未解的答案充满好奇心?科研成果带来的价值存在滞后性,这也就决定了这一行业不像其它很多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那样能很快得到回报。在这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在科研的道路上常常会感到枯燥和沮丧。如果抱有浓厚的兴趣,并满怀热情,我会发现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未知的世界中探索与遨游,我可以很幸运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有可能发现全世界其他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这已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在满足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的同时创造价值,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3.我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它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改变?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我的课题最好能解决重大的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并获得更大的回报。重大问题往往是硬骨头,很难解决,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迎难而上就可能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很多科研成果的长远价值是很难估量的,但自己需要清楚所做科研的意义所在,避免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灌水式的课题上,那样对科学的发展没有多大意义,自己也会对科研慢慢失去热情。 用一个比喻来总结以上三点:科研能力是汽车的硬件,研究兴趣是能源,研究意义是道路方向。兼顾三者才能让我在正确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吴瑞奖学金的颁奖仪式和研讨会于2013年的10月2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短短的两天时间,已经成为我记忆中一段精彩的回忆。在这两天中,我结识了九位出类拔萃、志同道合的吴瑞奖学金得主,见识站在了华人生物领域最顶端的大师们的风采,感受到了吴瑞基金会的孙晓红老师和其他老师们为了吴瑞精神的传承和吴瑞基金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作为东道主的马红院长和王传超等同学为了研讨会的顺利举办所付出的心血。 在来复旦之前,我阅读了一些往届同学获奖后的感想及许多老师们缅怀吴瑞教授的博客。在吴瑞的颁奖仪式和研讨会上看了纪念吴瑞老师与顾孝诚老师的视频之后,我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吴瑞老师的一生,或许没有积累巨额的财富,也没有成为媒体的焦点,以致于现在许多年轻一代的生物博士生都不了解他所发起的CUSBEA项目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但是他对生物事业的执着,科研上的巨大贡献,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鼎力支持,对许许多多赴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的无私奉献,让很多人发自内心感激他,并在他离世之后自发地纪念他。吴瑞老师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个关心科学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民族知识分子,吴瑞老师的人生是精彩而有意义的一生。通过吴瑞基金会的努力,他的精神仍在延续,他的影响力仍在不断的扩大,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吴瑞大家庭的一员,将吴瑞精神的接力棒继续传下去…… 最后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要蹉跎岁月,努力过才不后悔。生命的意义在于一生能创造多少,付出多少,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少更好的改变,而非是将多少财富从别处转移到自己这里。创造与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实的,持久的,没有人可以夺走。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拥有成功与快乐的科研人生! 左到右:季雄,董欣年院士,李姗,严欢 第五届吴瑞奖学金得主和参会的部分老师合照
82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吴瑞奖学金欢迎你的加入
rwmf 2014-3-25 08:36
2014年,旨在继承吴瑞先生提携青年才俊的遗志而设立的吴瑞奖学金已经走入了第六个年头。五年来,我们通过吴瑞奖的评选,不断的发现华人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们,并为他们继续深造提供帮助。 吴瑞奖学金着眼于申请人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通过申请,申请人不仅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进行重新梳理,同时也是对研究成果不断凝炼升华的过程。在这里可以与同龄人比肩,可以与大师面对面沟通。我们相信,这将都是你的宝贵财富。 2014年吴瑞奖报名截至时间(3月31日)即将临近,只要你热爱科研,相信自己很优秀,我们就欢迎你的参与。 吴瑞奖学金申请官网: www.raywumemorialfund.org
3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度吴瑞奖学金申请通知
热度 1 rwmf 2014-1-17 14:42
吴瑞奖学金 吴瑞教授(1928—2008),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明了 DNA 测序的第一种方法,晚年专注于水稻基因工程研究。吴瑞教授一生致力于促进亚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并于1982年在中国创建了生物学领域的国家公派留美CUSBEA(即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项目。CUSBEA项目历时8年,共选派了422名优秀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CUSBEA项目同时也推动了中美两国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交流。 吴瑞纪念基金会(RWMF)设立“吴瑞奖学金”,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吴瑞奖学金至今已颁发逾五十人次。 奖励 :包含奖金三千元美金、奖章、奖状及证书。 获 奖人可向 吴瑞纪念基金会 申请与专业发展有关的旅费资助。 获 奖人在其科学生涯中如有需向资深研究人员寻求咨询, 吴瑞纪念基金会 将帮助联系。 本奖项可每年颁发十人次以上 (对以往 获 奖人缺少地区的入围者给予优先考虑)。 选拔标准 :吴瑞奖学金奖励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 , 有创新性、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奉献精神的博士研究生。 选拔条件 :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新加坡的大学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在读学生均可提出申请。 在提交申请书截止日期之前,该生必须已经获得博士生资格。 提名 :申请人应由 本 人导师提名。提名人须是高级研究人员,并且仍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需要提交的材料 :拟申请当年”吴瑞奖学金”的申请人须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下列材料 : 1. 申请书:登陆吴瑞纪念基金会官网下载 ( 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application_process.php ) ,中文或英文填写。 申请书须由申请人当前所在单位的学院院长或研究所所长亲笔签名,以确认所提交全部材料内容属实且有效 ; 2. 限两页纸的自我介绍(中英文均可),内容主要阐述本人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 对目前所在研究领域的理解、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 3. 目前研究工作的进展状态小结(限三页纸,并列主要参考文献); 4. 研究生学习阶段的课程成绩单; 5. 已发表著作的名录。 6. 两篇代表著作的复印件。 7. 已获奖励或荣誉称号证书复印件。 请将以上七项文件合并成为一个 PDF 文件(小于10M),文件命名(必须用英文)为: Familyname_Givenname_ RWP2014.pdf ( 例如: Chen_Xiaohua_RWP2014.pdf ) ,点 击 0nline Submission 在 线 提交。 8. 提名人的推荐信一封,以及了解申请人科研工作的其他高级研究人员的推荐信两封。三封推荐信由推荐人密封后直接邮寄给: 吴艳博士 北京大学理科4号楼 生命科学学院319室 77#信箱 中国 北京100871 或发送邮件至: raywuprize@pku.edu.cn 推荐信命名(必须用英文)为: Familyname_Givenname_ RWP2014_letter1 (2 or 3).pdf ( 例如: Chen_Xiaohua_RWP2014_letter1.p df) 2014 “吴瑞奖学金”申请的时间安排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日期:2014年 3 月31 日。 基金会给申请人正式接受申请的通知(以e-mail 或其它方式):2014年4 月30 日。 公布2014 年获奖人名单:2014年8月31 日。 颁奖典礼:日期待定。 “吴瑞奖学金”网址 : 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 “吴瑞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主席 Xiaodong Wang ( 王晓东 ) Direct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委员 Sheng Ding ( 丁胜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Xinnian Dong ( 董欣年 ) Arts Sciences Endowed Professor of Biology, Duke University Xin-Yuan Fu ( 傅新元 )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Jun-Lin Guan ( 管俊林 )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Cancer Biology,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llege of Medicine Nancy Y. Ip ( 叶玉如 ) Head Chair Professor,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sou-min Li ( 李秀敏 )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Yang Liu ( 刘阳 ) Bosworth Chair for Cancer Biology, Director of Center for Cancer and Immunology Research, 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Ming Luo ( 罗明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henJian Li( 李沉简 )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De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PKU-Tsinghua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McGovern Brain Institute Hong Ma ( 马红 ) Dean and 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Xiao-Hong Sun ( 孙晓红 ) Lew and Myra Ward Chair and Member, Oklahoma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Yue Xiong ( 熊跃 ) William R. Kenan, Jr.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Xian-Jie Yang ( 杨先洁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Weimin Zhong ( 钟伟民 ) Associate professor, Yale University
5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吴瑞心 中国梦
热度 2 rwmf 2013-11-20 10:08
吴瑞心 中国梦 王传超 30 年前,时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主任的吴瑞教授联合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发起的中美学生交换的CUSBEA 项目,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规模性的帮助中国生物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30 年后,为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CUSBEA 学生聚首复旦给优秀博士生颁发第五届吴瑞奖,鼓励他们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发掘“领头羊” 2013 年 10 月 20-21 号,吴瑞纪念基金会在复旦大学为今年吴瑞奖获奖者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同时特邀来自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复旦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为广大青年学子的继续深造建言献策。 来自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 10 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 10 位优秀博士研究生获得今年的吴瑞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李莹,她的工作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电活动可以调控静息态小胶质细胞的运动,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活动的稳态调节,为神经 - 免疫交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姗,她的工作首次揭示了病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死亡受体复合物,精氨酸 N- 乙酰葡萄糖胺化这种新型蛋白翻译后修饰可能广泛存在,在调节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蒋岚,蒋岚及其合作者精确绘制了单碱基分辨率的斑马鱼卵子、精子、早期胚胎和精囊共 9 个全基因组的 DNA 甲基化图谱,填补了表观信息遗传理论的空白,将为干细胞及其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严欢,他绘制了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数据库,进一步的基因干扰实验证明肝脏胆酸转运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为开发乙肝药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施小山,首次提出了钙离子可以通过调控生物膜与膜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生理功能。这种调控途径不仅存在于 T 细胞受体和免疫受体信号通路中,在其他众多生物过程的信号通路中也可能发挥重要功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吕俊,吕俊及其同事提出一种新的鉴定改良品系中优质等位基因的方法——改良品系标签位点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宋昕阳,他的研究阐明了 IL-17C 及其受体 IL-17RE 在肠道粘膜免疫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国立大学 Kol Jia Yong ,她在小鼠的肝脏肿瘤中发现,敲除 SALL4 基因,或者通过抑制剂干扰其蛋白产物的活性,都对该肿瘤有治疗作用,为癌症药物研发提供了新型靶标;第二军医大学冯家烜,在限制性裸支架预防支架移植物远端再发夹层的临床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武汉大学季熊,他的研究揭示了 SR 蛋白在基因激活过程中对启动子近端的新生 RNA 起作用,这与 HIV 的 Tat/TAR 激活细胞基因的机制相类似,为深入了解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获奖学生来说,吴瑞奖是对他们 莫大的肯定,与众多知名学者同台演讲、交流是莫大的激励。获奖者施小山说,有机会获得吴瑞奖首先是对我原先工作的肯定,这大大坚定了我原先追求的方向和方式,我会在这份热情的激励下不断前进,创造更多的生命价值。冯家烜也特别提到,吴瑞奖让他相信他过去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是有意义的,是一种鼓励,鼓励他在科研实践中用 passion 不断开拓,在临床实践中用 compassion 去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争取做一个新时代的中国好医生。 2013年度吴瑞奖学金颁奖典礼(复旦大学) 薪火传承,不负初衷 30 年前,吴瑞教授抱着拳拳爱国之心,克服重重困难发起 CUSBEA 项目,共派出了 422 个留美中国学生,其所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当初的这 422 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钧英、斯坦佛大学教授骆利群、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学系教授管坤良、康奈尔大学教授管俊林等等。他们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且一部分已经回到中国的科研院所任教。北大教授顾孝诚是 CUSBEA 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她曾不止一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 CUSBEA 项目,或者项目推迟 10 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 吴瑞先生正是恰当地选择了上世纪 80 年代这个时机,把当时在中国不可能实现的事变成了可实现的, CUSBEA 培养的这批人才成为了 21 世纪科教兴国现成的可用人才。 吴瑞先生发起的 CUSBEA 项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这些人又在逐渐地影响着中国生物学的发展。正如 CUSBEA 学生、美国印北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严聪所言“到了吴先生创办 CUSBEA 的年龄,我深深体会到他当年的感受:我们应该做一个尖兵,在科学的领域里冲锋;我们应当做一个人梯,让年青人踩着我们的肩膀往上攀登;我们应当不计个人名利,让世界更美好,我们依然豪情万丈,我们依然富于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辜负先生生前的初衷和希望。”今天,当年的 CUSBEA 学生和吴瑞的朋友们继承吴瑞精神、延续吴瑞的爱国之心,成立吴瑞纪念基金会资助优秀华人博士生追逐学术梦想。吴瑞奖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迄今已颁发 48 人次,获奖学生除了能有一笔奖金外,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彼此交流融入吴瑞大家庭,能从与吴瑞纪念基金会成员及更多的国际知名学者的交往中不断受益,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开一扇更大的门。吴瑞四期的吴家志在获奖感言里写到:“吴瑞奖学金是一把钥匙,打开门之后,你会发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而其中很多人可能是你一生的挚友。”吴瑞项目现在已初见成效,许多获奖者已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索尔克研究院、霍华德 - 休斯研究院、白头研究所等世界一流机构深造。吴瑞一期的李现红已在中南大学取得教职,钟波结束博后研究也回到武汉大学任教,吴瑞四期的杨辉连发两篇 Cell 论文阐述 CRISPR/Cas 介导法对小鼠进行基因操作。正如吴瑞二期的雷凯所说的“希望我们这一代早日学成,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做贡献!”,这也是全体吴瑞人的共同心愿。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全球华人最迫切的渴望。人才,在国家、民族复兴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吴瑞项目也恰是这个时候为民族遴选后续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学生继续学术道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间推进而会更加显现出来,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
5387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3 Ray Wu Symposium
rwmf 2013-9-3 14:46
2013 Ray Wu Symposium The Ray Wu Memorial Fund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4th Ray Wu Symposium will be held at Fudan University on October 20 and 21, 2013. This symposium series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advance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Asia and nurturing the careers of young scientists, two center pieces of Dr. Ray Wu’s life-long passion. Dr. Ray Wu was a true scholar and a strong advocate for life sciences throughout Asia. He developed the first method for DNA sequencing and pioneered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and later devoted to genetic engineering of rice. The theme of the 2013 symposium is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diseases”. The Ray Wu Symposium is hosted annually by an institution in China or other parts of Asia. The symposium speakers include winners of the Ray Wu Prize, selected annually from graduate students in Asia, as well as world leaders in different field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addition, the symposium will also present Gu Xiaocheng Lectures,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memory of Professor Gu who worked tirelessly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the careers of young Chinese scientists. Date: October 20 and 21, 2013 Address: Guanghua Building Room 102, Fudan University , Shanghai Co-organizers: The Ray Wu Memorial Fund, Inc. Fudan University Organizing Committee: Hong Ma, Xiang-Dong Fu, Jun-Lin Guan, Kun- L iang Guan, Yang Shi, Xiao-Hong Sun, Junying Yuan, Yimin Zou Invited Speakers: Dr. Xinnian Dong Arts Sciences Endowed Professor of Biology, Duke University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Dr. Jun-Lin Guan Professor of Cell Development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r. Yishi Jin Professor of Neurob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Investigator,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Dr. Ling- Ling Che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r. Nan Liu Investigat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 for Biology and Chemistry,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r. Boxun Lu Lab Head/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Contact: Dr. 马红 Hong Ma , Professor and Dean S c 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220 Handan Road, Shanghai 200433 Tel: 86-21-65642800 Email: hongma@fudan.edu.cn 梁晓华 Xiaohua Liang Tel: 86-21-65642800 Fax: 86-21-65643794 Email: liangxh@fudan.edu.cn Schedule: 2013 Ray Wu Symposium.doc
4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
热度 2 rwmf 2013-8-21 09:23
2013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 2013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揭晓。李莹等 10 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我们谨向获奖学生及培养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参与此次奖学金评审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吴瑞纪念基金会将于 2013 年 10 月 20 日— 21 日在复旦大学(中国上海)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届时将举行第四届“吴瑞纪念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发育生物学与疾病”。 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 2009 年,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吴瑞奖学金迄今已颁发逾六十人次。 吴瑞纪念研讨会发起于 2010 年,宗旨是促进亚洲生命科学发展、推动青年生物学家的事业进程。研讨会每年由一所中国或亚洲其他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所主办,吴瑞奖学金从 2010 年开始在“吴瑞纪念研讨会”上颁发。 为纪念顾孝诚教授为促进中国生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培养下新生代生物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3 年吴瑞研讨会将首次颁发“顾孝诚学术奖”。 附: 2013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 2013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名单 李 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李 姗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 冯家烜 第二军医大学 蒋 岚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 严 欢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联合培养 施小山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吕 俊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Kol Jia Y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 宋昕阳 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 季 雄 武汉大学 吴瑞纪念基金会 2013-8-21
602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3年度吴瑞奖学金初选入围名单
热度 1 rwmf 2013-7-4 08:27
经过严格、认真的评审,2013年度吴瑞奖学金评委会的全体评委已经评选出进入下一轮面试的候选人名单。热烈祝贺以下单位的入选者: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香港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医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吴瑞纪念基金会 2013-7-4
4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延续——胡家志(第四届吴瑞奖获奖者)
rwmf 2013-6-30 13:21
延 续 获得吴瑞奖学金已近一年,而毕业和出国也发生在获奖之后的这段时间里。这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而让人觉得不幸的事,则是顾孝诚先生的逝世。每次和同在波士顿的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宋威、夏宏光和杨辉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要唏嘘一番。他们是吴瑞奖学金带给我的朋友,也是这一年里我认识的最为重要的几个朋友。在这里,我写下只言片语,当是获奖者的缅怀,或是继来者的参考。 在吴瑞奖学金之前,便已知道吴瑞先生了。很多人都知道因为DNA测序而获得诺贝尔奖的Sanger先生,可能并没有很多人知道吴瑞先生在Sanger之前就完成了第一条DNA序列的测定。因为一直从事DNA复制和修复的相关研究,所以我对发明引物延伸法来进行DNA测序的吴瑞先生很是熟悉。关于吴先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亲见以及亲耳聆听老先生的谆谆教导。 后来,当我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孔道春教授又给我详细讲述了CUSBEA。CUSBEA共往美国输送了422位优秀学子,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后来都成为华人生物学界中的佼佼者,从而对现代生物科研界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再然后,就是认识了顾孝诚先生。顾先生是CUSBEA在国内的联系人,也曾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在学院的电梯里遇见过很多次顾先生,尽管那时候顾先生的身体已经不好,她还是微笑着在短短的电梯里跟我说上几句勉励的话。 而我对吴瑞奖学金的了解,是在研究生班同学游富平获奖那年,那年吴瑞奖学金的颁奖典礼在北大举行。于是我特意去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这是吴瑞先生的学生和朋友为了纪念吴瑞先生而捐资建立的一个奖学金,以发现、帮助和提携新一代的生物科学研究者。可以说,吴瑞奖学金是当年CUSBEA的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也许是年少气盛,我当时便想,我也应该是获奖者中的一个人。自然,不是为了那奖金,而是很当然的觉得吴瑞奖学金已经是生物学研究领域博士研究生奖项中的最高级别之一,它是一种标准,一种衡量自己是否具有卓越的科研能力的标准。过后的第二年,待自己的研究已经系统完成之后,我递上了申请书,心中忐忑。而面试之前,更加忐忑。那时候文章刚接收,杂志还不错。不过自己不仅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反而觉得前路漫漫,仿若巨大冰山凿开了一个口子,你看到的是更大的世界,反觉得自己愈加渺小和不足。 面试就在我实验室斜对面的会议室进行。作为东道主,结识了几位当时一起面试的同学,其中姜小倩同学也获得了同期的吴瑞奖学金。面试之前还曾为英语还是中文而纠结,还在为面试的老师们会不会把自己问的体无完肤而操心,后来证明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我记得面试我的有孙晓红老师、罗明老师、管俊林老师、昌增益老师和刘迎芳老师。几位老师很随和,没有要求面试者用英文,这样方便面试者对自己的研究侃侃而谈。在谈及以后的科研规划的时候,我说我要坚持做DNA相关的研究。我没有告诉老师们的是:DNA是吴瑞老先生曾为之奋斗过的方向,而我也很高兴能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后来又给自己加上一条:但愿自己的研究可以为像顾先生这样因为癌症而去世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乃至延长生命。科研无尽,而人的生命有尽,能解决多少问题我不知道,尽力做下去就是。在我之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继续无尽的征途。无论以后我的科研之路是光荣还是猥琐,至少我的科研梦想是光亮而美好的,这得益于吴瑞奖学金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的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之后毫不犹豫的申请出国做博士后研究,放弃了某投行的邀请。 很幸运,后来自己成为了一位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可惜当时为申请出国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庆祝。获奖那年的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举行,因为才到美国,又遇上美国这边签证联系单位变更的麻烦事,所以没能参加颁奖典礼,很是遗憾。 后来借孙晓红老师到波士顿开会的机缘,我们四个在波士顿的历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聚在了一起。孙老师告诉我们,当年他们CUSBEA中的一群同学和朋友是在波士顿相识并开始一段至今的友谊。自那次之后,我们四个会偶尔聚会,谈笑宴宴,指点江山。我们经常谈及的一句话就是,吴瑞奖学金是一个纽带,将我们绑在一起,这是我们一生的友谊的开始,如当年孙老师他们一样。我们在波士顿这边都不错,没有给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抹黑!宋威师兄作为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现任主席,为中美之间的科学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夏宏光在袁钧英教授的实验室继续从事化合物药物方面的研究,在该方面造诣颇深;杨辉更是需要重点介绍一下,不仅在国内有作出了极其优秀的工作,到这边仅仅三个月就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篇,开创了一个记录。 从左到右,依次为笔者本人(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杨辉,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宋威,第三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夏宏光。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一直做跟DNA相关的研究,所以对于这种包括科学在内的传递和延续特别敏感。当年吴瑞先生不遗余力的推动CUSBEA;后来他的学生和朋友又设立吴瑞奖学金,都是为了科学在华人中的延续、流传和壮大。所以,我才以“延续”为题。不过我也在想,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科学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怎么做?也许每一个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和申请者都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后记:每个人看吴瑞奖学金肯定都不一样,或许有些人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彰显自己的奖项而已,获奖了就获奖了,仅此而已。不能说这样不对,只能说这样会错过很多精彩。吴瑞奖学金是一把钥匙,打开门之后,你会发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而其中很多人可能是你一生的挚友。科研的路,单调枯燥苦闷不会少,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胡家志 Boston
7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吴瑞奖学金的故事--雷凯 (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
热度 4 rwmf 2013-6-13 13:25
我和吴瑞 奖 学金的故事 雷凯 大家好,我 叫 雷 凯 , 是第二届吴瑞奖学金得主之一, 毕业于复旦大学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 韩珉教授实验室 , 现 在 美国Stowers研究所 跟随 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 教授 研究涡 虫再生的分子机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从参加吴瑞奖学金的面试到现在已经三年了。自从获得吴瑞奖学金,我就经常得到基金会诸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次终于可以为基金会做点贡献了,我感到非常荣幸。 说起吴瑞奖就不得不提当年的CUSBEA项目,我走进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第一天就听到了这个名字。还记得当时的迎新会上,会场大屏幕展示着一位位杰出校友的照片,就在这一天我记住了傅向东、王小凡、董欣年这些改革开放后,通过吴瑞教授创办的CUSBEA项目留学美国,如今活跃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优秀武汉大学毕业生们,同时我也把这些杰出校友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到了大三,当我正在考虑是否申请出国的时候,傅向东教授邀请了一位同届CUSBEA项目出国留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我后来的导师韩珉教授,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报告。那场报告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我被韩珉教授的研究成果和育人理念深深的吸引,从他那里得知他已经和著名的许田教授、庄原教授在复旦大学成立了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他们正在那里开展激动人心的小鼠遗传学研究。想到可以有机会跟随他们学习,我几乎只用了一天的思考就决定申请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生项目。 2008 年的时候,我听到了吴瑞先生去世的消息,我为他的离世感到悲伤,也为无缘见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感到惋惜。为了纪念吴瑞先生,当年CUSBEA项目的留学生们设立了吴瑞奖学金,传承吴瑞先生的精神,承诺对获奖者的职业发展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可惜的是,在吴瑞奖学金评选的第一年,我的研究结果还在整理阶段,没有表现竞争力的东西,于是申请第一届吴瑞奖学金的愿望只能作罢。一年后,我的文章已经在PNAS上发表,另有一篇文章在Neuron杂志审阅,这个时候韩珉教授和许田教授鼓励我申请第二届吴瑞奖学金。通过函评初审后,评审委员会发来了复试面试的通知,和同一届的吴瑞奖学金得主岳锐的经历一样,兴奋中夹杂着一丝担忧,因为我们在此之前刚刚接到参加第60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邀请,会议的时间正好与吴瑞奖学金上海面试的时间冲突,当时我真的很担心必须在两件好事中选择一个。想到岳锐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便和他取得联系,共同向吴瑞基金会说明情况,希望能够解决面试时间的问题。就如岳锐所说,真是非常感动,基金会的老师很快便同意等我们从德国回来后再进行面试,从而让我俩没有遗憾的启程去了德国,切身感受诺贝尔奖大师们的风采,同时还有幸结识了来自全国的其他二十八名优秀博士生,包括武汉大学的第一届吴瑞奖得主钟波,和我们一起获得第二届吴瑞奖的北京大学游富平,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的第三届吴瑞奖得主高翔,经过两个星期的朝夕相处,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德国回来后,我便和岳锐一起进行了单独为我俩举行的面试。这次的面试官是管坤良、熊跃以及邹伟平三位老师,他们先让我用最精炼的语言介绍我的研究工作,接着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展望,并对当前国内的科研现状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自然不难,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了初步设想,可当着众位老师评析中国的科研还是第一次,于是我只能凭着平时的积累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平时没想过的问题只能说自己还没有想清楚,不过最后三位老师还是非常满意的夸奖了我,让我不要忘记自己今天说的话,保持自己的心态。现在回忆起当时情景,那些话就像是对吴瑞先生作出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激励自己挑战科学难题,努力成为杰出的生命科学研究者,争取今后能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传承吴瑞先生的精神。 面试结束不久,我和岳锐、游富平接连收到了获奖的喜讯,我们彼此互传喜讯。我们几个都有同样的感受,吴瑞奖学金并不仅仅是几千美金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她可以让你走进一个大家庭,在这里你可以从师长那里获得科研和职业发展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结交优秀的同学,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大家集思广益,很多问题都会变的简单。 获得吴瑞奖学金的半年后,我开始申请作博后的实验室。正如基金会承诺的那样,我们可以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得到基金会的指导和帮助。在我申请博士后的过程中,除了我的导师韩珉教授、庄原教授、许田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外,吴瑞基金会主席孙晓红教授也帮我给 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 教授写了推荐信,使我可以如愿加入这个心仪已久的实验室。 这段时间我又开始申请博士后的Fellowship,还记得那天孙晓虹老师在回复我“索取”推荐信的邮件中告诉我,她刚刚结束今年吴瑞奖学金评选的面试,字里行间流露着孙老师的喜悦。之后,孙老师不仅为我提供了推荐信,还帮我一字一句的修改了简历和自我陈述,让我不胜感激。目前申请还没有结束,基金会的帮助还在继续。岳锐、游富平等人多次提出要去探望孙老师,堪萨斯城离俄克拉荷马城很近,我也非常希望找个时间大家一起聚聚。 当我申请 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 教授实验室的时候,我就决定通过建立涡虫转基因技术,研究涡虫再生的细胞谱系以及分子调控机制。涡虫虽小,研究起来一点也不简单,转基因是这个领域急需而尚未解决的技术,我希望可以努力攻克这个难题,推动再生研究的发展,争取今后作出更大的成绩。最后,再一次感谢吴瑞基金会各位老师的帮助,感谢能有这个机会为基金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希望我们这一代早日学成,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做贡献! 雷凯 于堪萨斯城 我和诺贝尔奖得主Jack Szostak 教授(吴瑞教授的学生) 我在工作
8381 次阅读|4 个评论
百年树人—王传超(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
rwmf 2013-5-10 10:15
百年树人 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历程 20 世纪初叶,人类学由西方传入到中国。但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我国的人类学研究工作大多是由一些外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所做,比较知名的有金关丈夫、史禄国、安特生、步达生、魏敦瑞、葛学溥、史图博、布克莱等外国学者。 20-30 年代,国内的一些年轻人开始前往英美等国家系统学习人类学知识,学成归国后都逐渐成为我国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创建者,为中国的人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体质人类领域有吴定良、李济、卢于道、欧阳翥、裴文中、贾兰坡等,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则有吴文藻、杨成志、费孝通、刘咸、凌纯声等。这期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先后设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的人类学研究以调查和研究较落后的偏远的少数民族的体质与文化为主要目标,国内的许多大学也都相继开设了人类学相关课程。在北方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央研究院等为中心,在南方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为中心,均致力于发展和培养中国的人类学人才。 1944 年 4 月,中央研究院成立了“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由后来入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的吴定良教授担任筹备处主任,全面开展“研究提高民族素质案”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基础、营养环境、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四个方面,出版了《人类学集刊》 , 《中国人类学志》 , 《人类学年报》 , 《人类学集刊外编》 , 《民族素质报告》等刊物。但是,由于研究经费和办公条件有限,“体质人类学研究筹备处”的工作开展得极其艰难。尽管当时得到了国民政府和总统的大力支持,但筹备处也仅存在了两年时间,最终未能如愿成立正式的人类学研究所。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先后成立了人类学系,吴定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人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四所大学的人类学系先后被撤销,人类学也开始分科向各自独立的方向发展。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原中央研究院的许多学者,如吴文藻、杨成志、潘光旦、吴泽霜、费孝通、林耀华等教授先后被集中到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从事历史学及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浙江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人类学系则被调整到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生物系设置了人类学教研组,吴定良和刘咸两位教授也被调到复旦大学主持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朝着古人类学研究的方向发展。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教研组在体质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使复旦大学的人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国内的一块“标牌”,被周总理誉为茁壮成长的“种子”。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我国,人类学作为专指体质人类学在复旦大学生物系被保存下来,在国内从事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复旦大学培养的。 十年文革使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经历了一场浩劫。文革结束后,复旦人类学面临着人才凋敝的局面。吴定良、董悌忱和赵一清教授相继离世,刘咸教授虽然热心人类学事业,但年事已高。复旦的人类学专业由于教师或离世或退休或离职,人去楼空,人类学专业的招生无奈停止,直到 2004 年方才恢复。 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的真正复兴得益于谈家桢先生和刘祖洞先生奔走呼吁,以及复旦人学学专业老校友的鼎力支持。 1993 年,在吴定良教授诞辰百年的纪念活动上,谈家桢先生写下了“为祖国人类学奋斗终身”,深切期望复兴复旦人类学。 1994 年,谈家桢先生亲自赴美力邀金力教授回国主持复旦人类学工作。 1997 年,金力教授回到复旦大学开设人类群体遗传学与多基因疾病实验室,开始在复旦开展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实验室成立之初,仅有一间房间和 4 个学生。 2002 年,复旦大学成立了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 04 年,复旦获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人类生物学硕士、 博士点, 05 年 12 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8 年通过验收。实验室围绕人群遗传结构研究及其应用,在现代人群遗传结构、人类分子进化、计算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古代人类 DNA 研究、分子流行病学、语言民族和考古学等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我们已基本证实了中国人的非洲起源说,并发现现代人进入中国大致有两条路线:中南半岛进入的人群构成中国人的主体成分,阿尔泰山脉进入的人群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出了汉民族的人口扩张机制。其他研究内容包括历史上东西方人群的基因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在亚洲的祖先群体的确定,东亚人群与太平洋岛屿人群的关系,台湾原住民与大陆民族之间的关系、汉藏同源等。我们还应用遗传学方法进行人体形态特征性状的相关基因定位,目前已在毛发、毛孔、肤纹、肤色等方面研究上取得一定进展,同时还将探索这一研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遗传资源,存在许多独特的古代 DNA 研究材料,我们还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古代人体遗骸的 DNA 研究来了解古代人群的基因多样性及其演化特征。在国际基因地理人类迁徙研究计划中,我们实验室是该项目全球十个中心实验室之一(东亚-东南亚中心),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相关研究结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肯定,不仅在各类学术期刊上被正面引用,同时也被国外同行编入了教科书。实验室历届学生中共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3 次、提名奖 2 次、挑战杯最高奖 4 次,早期的许多学生现已在国内外的科研院所任职,如东华大学肖君华教授、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徐洪岩助理教授、浙江大学柯越海教授、山东大学薛付忠教授和吕明教授、中科院马普计算所徐书华研究员、复旦大学文波教授、李辉教授和张锋教授等。 十年的发展,我们重新阐释了人类学的概念,将其称作“现代人类学”,指得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体质的和文化的人类学问题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学科名称为“人类生物学”。 我本科是在中国海洋大学读海洋生物专业, 2010 年 2 月,也就是我大四的下学期就有幸加入了复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专业也正是人类生物学。我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利用姓氏与 Y 染色体较好的平行传递关系去理清中华姓氏精细的 Y 染色体遗传结构,较成功的例子是与历史系合作通过调查现代曹姓人群来反推曹操的 Y 染色体类型,并使用曹操家族墓葬群的古 DNA 来验证反推的结论。利用姓氏谱牒材料来确立深度家系( deep-rooting pedigree ),这对于分析 Y 染色体进化也有重要意义,比如我们用深家系的 Y 染色体测序来精确估算 Y 染色体的突变率,来为人群起源分化提供更准确的分子钟。我们还对东亚所有支系的 Y 染色体进行全测序来挖掘新的可用于人群分类的位点,并精确估算群体分化时间,理清中华民族起源、扩张等重大事件。通过大规模的群体调查,我们还发现了群体遗传结构与语言有较好的一致性,比如汉藏语系的 Y 染色体主要是 O3 类型,南岛语系则主要是 O2 ,这可能与父系社会的嫁娶、从父居等生活方式有关。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语言材料,探究语言特征的起源和演化,例如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并经过奠基者效应扩散到其他大陆,而语言的分化却更可能与人群在中东地区的二次扩张有关。宗教文化也与人群遗传结构有着有趣的关系。原始宗教、萨满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各种方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对人群遗传结构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伊斯兰教与的中国回族关系可以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线索。中国的回族起源源于本土人群宗教文化上的转变,还是伴随着一定强度的西部欧亚穆斯林的基因流动哪?我们对天津及其周边回族的调查发现,其 72% 的 Y 染色体属于欧亚东部特征单倍群,暗示了这批回族大多是东亚当地的人群接受了伊斯兰教文化转变而成。全国范围的回族调查也已基本完成,我们发现京杭运河沿岸回族的 Y 染色体西方成分要高于其他地区,印证了古代交通枢纽对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的研究,走过了体质测量的时代,经历了分子人类学的阶段,正在迈进基因组人类学的新篇章,在我们的努力下,人体和人群的一个个奥秘终将被陆续解开。 吴瑞与 CUSBEA 项目 在中国人类生物学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人对于学科发展的决定作用。人推动学科发展,而学科的繁荣又可带动人才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单单体现在人类生物学者个小学科上,饶毅老师在纪念顾孝诚先生的博文里就介绍了生物学领域学术和研究机构栽树育人的重要性。影响中国生物学发展的事情有很多,而谈到育人就不得不讲到 30 多年前的一个人和他发起的一个项目 -吴瑞与 CUSBEA 项目。 30 年前时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主任的吴瑞教授联合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发起的中美学生交换的 CUSBEA 项目。这个项目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没有 TOFEL 和 GRE 考试的年代,第一次规模性的帮助中国生物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 CUSBEA 项目历时 8 年,共派出了 422 个留美中国学生。虽说只持续了 8 年,但 CUSBEA 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当初的这 422 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钧英、斯坦佛大学教授骆利群、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学系教授管坤良、康奈尔大学教授管俊林等等。目前查到的 133 名 CUSBEA 学者,其中有 21 人获得正教授职位,有 49 人获得副教授职位,有 33 人获得助理教授职位,他们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且一部分已经回到中国的科研院所任教。 去年离世的北大教授顾孝诚是 CUSBEA 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她曾不止一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 CUSBEA 项目,或者项目推迟 10 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吴瑞先生发起的 CUSBEA 项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这些人又在逐渐地影响着中国生物学的发展。 08 年,吴瑞先生离世,为继承吴瑞教授的遗志,促进生命科学在中国及亚洲的发展, CUSBEA 学生们成立了吴瑞纪念基金会。基金会设置了吴瑞奖,目的是为了薪火传承,鼓励亚洲最有希望的青年博士生努力成为生命科学的未来学术带头人。吴瑞奖的奖金由最初的 1000 美元提高到了现在 3000 美元,虽然奖金不算太丰厚,但多数申请人更看重的是在背后默默贡献着的吴瑞大家庭成员:获奖者能通过彼此交流融入大家庭,如有需向资深研究人员寻求咨询,基金会将帮助联系,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开一扇更大的门,比如前几届获奖者在出国寻找博后时就得到了基金会各位老师的许多帮助。 我与吴瑞奖 我第一次接触到吴瑞奖是在 09 年 7 月份,那时我在北大参加优秀大学生的暑期夏令营,夏令营的主要目的是遴选优秀学生攻读研究生,我报的是生物信息学,就有三天的时间可在金光生命科学大楼的六楼听课学习,正是这个机会我见到了顾孝诚老师,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最感动的是年近八旬的她在课后与我们一起挤在机房吃盒饭,也正是与顾老师的闲谈让我知道了 CUSBEA ,也了解吴瑞先生。当时第一届吴瑞奖刚评选结束,获奖者的传奇故事让我仰慕不已,心里也强烈期望以后有机会可以申请。但这期望在那时显得那么不切实际,我先要解决的是哪里肯收留我读研。我仍记得顾老师当时的话“这个学生很聪明,又肯下力气,可以一试”,但因为我本科是海洋生物专业,与所填报的生物信息相差甚远, CBI 的其他老师以此婉拒了我的读研请求。虽无缘留在 CBI ,但顾老师的肯定一直让我心里暖暖的。 之后,我进入复旦人类学实验室。三年来,为做人类学调查,我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各个区县;也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周末,一直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忙碌。汗水终有回报,我在东亚人群和语言的起源与演化领域共发表论文 20 多篇,其中第一作者 SCI 论文 8 篇,具体实践了人类起源研究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理论。 我一直相信有缘的人和事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节点再相遇。我和吴瑞奖再次碰到是在去年 3 月 16 号,我收到了导师转发过来的吴瑞基金会邮件:传超,请准备申请吴瑞奖。看到邮件,在心里长吁一口气,原来我可以申请了。准备申请材料并不费力,如同赴一个约定,许多想说的话早已心里徘徊了千百遍。之后,是两个月的等待,当时显得那么漫长。我经常自嘲做学术的人一半的时间在埋头钻研实验,另一半时间在焦急等待审稿,但对吴瑞奖的等待却又更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现在所做项目的逻辑条理是否合适,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又该如何改进? 终于, 5 月 24 号,我收到了孙晓红老师的邮件,确认进入了面试环节,面试安排在 6 月 30 号。欣喜之余,我又在考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该如何去准备。起初,我还稍做了规划,譬如去图书馆借生物学相关的各学科的基础教材啊,多练习英文的听说呀,但几天后就发现实验室的工作过于紧张,根本无暇再去准备,甚至在去面试的前天晚上我还在赶着写论文。面试当天,我才看到入围面试的申请者名单,看到名单,稍有点灰心的感觉,因为首先面试人数多,面试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行,光上海就已有 21 人,按往年的比例,也就是说要从这 40-50 人中仅选出几人;其次,其他面试者都基本是高年级或即将毕业的博士生,而我当时才二年级;再次,大家的 CNS 论文耀得我眼花缭乱,太牛了啊!但我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可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心情,面试那天中午还和中科院的大学同学们聚餐。面试从早晨八点多开始,每个面试者 20 分钟时间,轮到我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进入面试的会议室,里面坐的有孙晓红老师、马红老师、管俊林老师、俞强老师等,开场让我用几分钟时间介绍自己科研工作,我首先提到曹操的 Y 染色体,刚说两句话,老师们的问题就已层出不穷,从最基础的解释什么是多态性到讨论进化的意义,基本上是在“找茬”,大部分问题是老师们故意画个圈就看你往不往里跳。 2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可我的研究仅介绍了一点点,都是在应对老师们的提问,虽在空调房里,可我已经大汗淋漓。临出门,听到孙老师对其他老师讲:这个小伙子很有趣。 面试结束之后,我更平静了,结果难以预期,但努力了就好,尔后赶到实验室继续处理数据、搞论文。七月初我也就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回民调查,一个人提着冷藏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走过去,一个清真寺一个清真寺拜访过去,直到 8 月底,我已辗转了近 2 万公里,在 11 个省和自治区的 30 座城市进行了取样调查。 8 月 24 号,我正斜躺在大理凤仪镇芝华村一位穆斯林朋友家的沙发上昏昏欲睡。在这之前,我赶了一夜的火车从昆明来到大理取样。手机的邮件提醒搅了我的睡意,点开邮件,我一下从沙发上弹了起来,邮件来自吴瑞基金会孙晓红:“我们很高兴地通知你,因为你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杰出表现,你已获得 2012 年度的吴瑞奖学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无挂牵、很轻松的感觉,终于圆了一个梦想。朋友的妈妈看到我们兴奋的劲头,也要多做道菜来庆祝。 另一件让我高兴了好久的事情是基金会将会在 11 月份的吴瑞纪念会上颁给顾孝诚老师终身成就奖,那也就是说到时又可见到顾老师了。有缘的人和事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节点再相遇。然而, 11 月 6 号,也就是在我正去杭州领取吴瑞奖的路上,收到了孙晓红老师的邮件,得知了顾老师已离世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 再见到顾老师是在吴瑞纪念研讨会的欢迎晚宴上,基金会的吴艳老师在顾老师病情稍好转的时候拜访顾老师并拍下了短暂的视频,视频里顾老师又强调不敢想象,如果没有 CUSBEA 项目,或者项目推迟 10 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吴瑞先生正是恰当地选择了上世纪 80 年代这个时机,把当时在中国不可能实现的事变成了可实现的, CUSBEA 培养的这批人才成为了 21 世纪科教兴国现成的可用人才。而顾老师的最大期望还是学生们爱国、爱科学,并将人才培养继续下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间推进而会更加显现出来,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 吴瑞四期 王传超 2013 年5月9日夜于复旦 2010年10月于山西稷山县玉璧之战万人坑搜集遗骨来分析鲜卑族遗传结构 2011年腊月小年于山东乳山河南村曹氏取样 2012年吴瑞四期合影—前排右四王传超
7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吴瑞奖学金——宋威(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rwmf 2013-3-1 09:44
我和吴瑞奖学金——宋威(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我和吴瑞奖学金——宋威(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来波士顿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回头看,当时对我影响非常大的应该是获得吴瑞奖——让我脱离学生时代的浮躁,坚定做自己喜欢的生物研究。这里借着写博文的机会来顺便来谈谈我的经历,同时也对吴瑞基金会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叫宋威,博士毕业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是 2010 年第二届吴瑞奖的获得者,现在哈佛医学院 Norbert Perrimon 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利用果蝇模型来研究神经组织与脂肪组织对糖脂代谢的网络调节。 记得 2009 年吴瑞奖第一次开放申请的时候,我的文章正在 Cell Metabolism 审稿,出于试一试的心态,就申请了。因为文章还没有发表,所以当年海选直接落选。 2010 年文章接收,我鼓起勇气再次申请,幸运地拿到面试资格。 事实上我对面试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的文章不是最好,当时面试的学生中发 CNS 的大有人在;导师也不牛,吴瑞奖的评委和组委会他一个都不认识;所在的研究所也不是很有名,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到有影响力的会议上露脸。这样被淘汰是很正常的事,我心想。但是既然申请了,就管不了那么多,硬着头皮上吧。 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时面试的情形,在复旦,面试人有管俊林老师、罗明老师、马红老师和 李凌衡 老师。问的问题很广泛,有实验设计和研究思路的,例如“课题的创新点在什么地方,哪些不足”、“接下来如何扩展”;也有一些实验细节的,“细胞里做 Co-IP 有什么缺点,如何改进”、“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设计药物靶点”等等。所幸,问题几乎都是我曾经和导师刘勇老师、合作导师芮良优老师讨论过的,很顺利地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真的诞生了,会不会让更多病人依赖药物而不注意自我保护,从而导致更糟糕的社会问题?” 我从来没有想过,所以当时很坦然的说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 这里顺便提醒一下以后申请的同学们,面试时千万不要忽悠。可以自信,但是要坦诚。在那些做了几十年研究、在科学领域里根深蒂固的教授们面前,我们年轻学生的投机真的很可笑。做学问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后我通过了面试,非常激动。获奖、对自己的肯定,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通过那次面试,我看到了“学术至上”的公正,在人心浮躁的社会里,这些显得极其珍贵。 获得吴瑞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结识了更多踏实做科研的老师和同学,相互交流,开拓视野,提升对科研的认识。 记得在做完报告后,我和解亭老师聊到“生物体单个器官衰老和整体机体衰老的关系”,虽然当时并没有太细致的想法,但后来这就给了我“研究不同器官与器官间的网络调节”的提示。 管俊林老师曾提到“以一个分子为结点,来研究不同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观点就给我很大的震撼。 另外就是,在吃饭的时候,饶毅老师和傅向东老师讨论“生物研究是否会走向大科学式的终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然而我并不了解“大科学”,天真的以为就是“大规模筛选”,所以在进 Norbert 实验室后建立了新的果蝇代谢模型,并以此做了两轮体内基因敲除的大规模筛选,并初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表型。今年有幸再碰到饶毅老师,问他这个事情,才知道“大科学”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回事,我做的仍旧是“小科学”的范畴。不管怎样,这也是促进我做研究的一种动力。 多听听不同研究领域的想法,尤其是听听那些科研做得非常杰出的老师的想法,一定会带来全新的冲击,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现在的研究。而吴瑞奖就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绝佳的场所。 当然也有其他方面更实际的收获。孙晓红老师非常诚挚的承诺我们,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有任何困难,例如申请博士后、奖学金、教职等等,都可以告诉吴瑞基金会,他们会尽一切可能帮助我们。 果然,在我申请哈佛医学院 Norbert Perrimon 实验室博士后的时候,解亭老师作为和 Norbert 合作过的朋友,非常高兴的为我写了推荐信,我相信这也是我能进 Norbert 实验室的原因之一。 在我来波士顿之前,孙晓红老师就帮忙联系了施扬老师和袁钧瑛老师,告诉我在波士顿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请两位帮忙。虽然后来一切顺利,就没有去麻烦施、袁老师,但我还是从心里感激孙老师所做的一切。我也相信,对于其他吴瑞奖的同学,孙老师和其他吴瑞基金会的老师也一定会一视同仁、竭尽所能、热心帮忙到底。 站在遗传系新研究大楼的落地玻璃前,每每想到这些经历,我都心存感激。是吴瑞奖和吴瑞基金会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广阔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地发挥,我们将一直受到他们默默的支持与帮助。 尽管在申请的时候,我并不了解吴瑞奖,只看到委员会里大牛的名字,但是当在北大遇到岳锐、雷凯、游富平、田烨、徐墨、王翊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才知道吴瑞先生、 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 CUSBEA )和吴瑞奖学金的渊源,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在中国相对闭塞与落后的时候,吴瑞先生创立 CUBSEA ,前后共选派四百多名中国学生,给予他们宝贵的机会到美国留学深造,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然是一股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强大力量,然后他们再组织吴瑞基金会来资助我们新一代的学生,给予我们机会,希望能薪火相承。 时代发展单向向前,相比孙晓红老师他们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更加幸运,社会稳定,时代开放,而且机会更多。因此也勉励自己勤勤恳恳,认真刻苦,不要辜负得到的支持与帮助,希望今后能做出一些扎实的成就,做出应有的贡献。 宋威 于波士顿 2012年7月饶毅老师造访哈佛大学,化学楼前 2010年9月北大吴瑞奖颁奖典礼,从左往右(游富平、我、雷凯、王翊、岳锐、徐墨、田烨)
8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吴瑞奖学金获奖人介绍(2012年度)
rwmf 2013-2-6 16:59
吴瑞奖学金获奖人介绍(2012年度)
胡家志 Background : Mr. Hu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6. His advisor is Dr. Daochun Kong. In his studies of mechanisms of DNA replication using multiple approaches, Mr. Hu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that Dna2 cleavage of regressed nascent strands prevents fork reversal and thus stabilizes stalled forks to maintain genome stability during replication stress. Citation : Mr. Hu is a talented and hard working student with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work independently. During the interview, he addressed all questions clearly, and has shown broad knowledge beyond his field of research. He is committed to his work. Overall, the committee thinks that he is clearly an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 王传超 Backgroun d : Mr. Wang received his BS from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2010, and is conducting his Ph.D. study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Hui Li at Fudan University.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he mainly studied the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other East Asian populations utilizing genomic tools as well as archaeological, linguistic, historical, and ethnological methods. He also applied biostatistic and bioinformatic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the languages. Citation : Mr. Wang is an outstanding student and has accomplished significant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e is only a second year student). He made a very good impression during the interview by offering clear and concise answers to all the questions. His broad knowledge in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would benefit greatly for his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His work is unique in China and is important for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He demonstrated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a strong desire to have a career in science. 黄鹏羽 Background : Mr. Huang received his BS fro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 2008,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IBCB),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ere he studies under Dr. Li-Jian Hui.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ell reprogramming. His work showed that one can induce mouse mesenchymal fibroblasts directly into iHep cells by transduction of three hepat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xa3, Gata4, HNF1a, and inactivation of P19Arf. iHep cells show typical epithelial morphology, express hepatic genes and acquire hepatocyte functions. Importantly, using 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deficient mice as a liver injury model, he showed that transplanted iHep cells could repopulate the liver and rescue recipients from death by restoring liver functions. This work provides a novel strategy to generate functional hepatocyte-like cells for liver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to treat liver diseases. Citation : Mr. Huang works hard and mad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His work is a milestone. He has in depth knowledge of his research area, and at the same time broad knowledge of life science research. He has some good ideas in his future plans, which reflects well on his own independent thinking. 杨 辉 Background : Mr. Yang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in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fro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2007, and is conducting his Ph.D. research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Jinsong Li at the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reprogramming in fertilization and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He has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four projects, i.e. nuclear transfer with intact MII oocytes, fertilization ability of two-cell blastomeres, the role of Tet3 in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 He has recently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ransgenesis using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He is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is approach to alter the genome of other species such as monkeys. Citation : Mr. Yang made many unique and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a series of important work in his group. His method is potentially a novel approach to generate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s. He demonstrated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his field, and is especially knowledgeable about embryonic development. He gave sharp and precise answers to all the questions. 巴钊庆 Background : Mr. Ba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 (NIB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2008. His advisor is Dr. Yijun Qi. He works on the mechanisms and functions of small RNA pathways in plants. He has conceived the ideas and worked on identification of miRNA targets through profiling AGO1-associated RNA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small RNAs in DSB repair. He wisely chose a well-established reporter system for assaying DSB repair efficiency in RNAi mutants, which led to the discovery that small RNAs (named diRNAs for DSB-induced small RNAs) are specifically produced from the sequences around the DSB site and that diRNAs are important for DSB repair.These findings represent a conceptual breakthrough of the mechanism of DSB repair. Citation : Mr. Ba did a lot of work and made breakthroughs in a unique system. His work revealed a novel mechanism of DNA repair, which may have a big impact in the field. He has broad knowledge of the field. His answers are clear. He was able to describe the novelty of his work, reflecting well on his own independent thinking. 杨 辉 Background : Mr. Yang received his BS fro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ith a No. 1 ranking in his class. He began his Ph.D. stud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Yue Xiong at Fudan University in 2008. He is involved in two highly competitive projects: 1)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altered metabolites, especially the TCA metabolites, on changing epigenetics, and 2) identifying epigenetic biomarkers for clinical cancer diagnosis. Citation : Mr. Yang is very energetic and has recently obtained interesting results, which could expand his study into new directions and potentially make paradigm-shifting findings. He is very familiar with the general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and is able to think quite independently. During the interview, he responded well to most questions. 张 丽 Background : Ms. Zhang received her BS degree from Sichuan University in 2008,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 (NIB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2008. Her advisor is Dr. Feng Shao. Her work reveals a novel mechanism in bacterial inhibition of host innate immune defens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shows that cysteine methylation, as a new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can regulate eukaryotic signal transduction. Cysteine methylation in zinc-finger motifs of TAB2/3 by a bacterial effector called NleE disrupts ubiquitin-chain binding of TAB2/3 and subsequently blocks host NF-κB signaling. Citation : Ms. Zhang did an excellent job, and made a novel finding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landmark”. She mastered the general biochemistry techniques. Her answers are clear and good. She is highly motivated and enthusiastic. 朱 书 Background : Mr. Zhu received his BS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of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Youcun Qian in 2006. His Ph.D. thesis is investigat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and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diseases fo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He identified TRAF3 as the first receptor proximal negative regulator in IL-17 signaling and verified the in vivo function of TRAF3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He also contributed to another study on the role of IL-17RE on mucosal immunity. Citation : He discovered the role of miR-23b in regula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s. Collection of the disease tissues was a major effort. Systematical analyses led to the important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He has a broad interest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he worked on several areas including some out of his own initiation. He made a good presentation, and showed enthusiasm in science. 赵 越 Background : Ms. Zhao received her BS degree from Nankai University in 2007, and is conducting her Ph.D. research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Feng Shao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 (NIB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er project has been centered on how microbes activate the host inflammation pathway. She works on an inflammasome complex mediated by an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called NLRC4. She identified the NAIP family of NLR proteins as the inflammasome receptors for bacterial flagellin and the TTSS apparatus component. At the same time, she confirmed the presumed innate immune receptor function for the large NLR family of proteins. Citation : Ms. Zhao found out that the intracellular proteins from the pathogen bind to NLR, which triggers the caspase1 pathway. Her project required efforts and unique approaches to map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ceptor and the target. She appears to have read broadly so that she could apply multiple approache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She is knowledgeable, and can sometimes go beyond the current project. During the interview, she could address a broad range of questions, and is quite excited about her own work. 王 超 Background : Mr. Wang obtained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Xiamen University in 2007, and is conducting his Ph.D. research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Zhizheng Wang at the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is research concern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human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hPDI), a key enzyme involved in protein folding. He has made several findings during his doctoral research including 1) the major flexibility of the whole hPDI molecule is due to the intrinsic flexibility of the b’xa’ but not the ab region as in yeast PDI; 2) the oxidation of domain a’ releases the compact conformation and exposes the substrate binding residues to facilitate its high chaperone activity; and 3) he succeeded in producing high quality crystals and determining the 3D structures of hPDI at high resolution not only in the reduced but also in oxidized states. Citation : Mr. Wang is an energetic guy. He did good work and has excell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his work. The project disse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and mapped a little mor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reactions. The work is a typical biochemical study of a protein. He can answer all of questions clearly with fluent English. 穆 宇 Background : Mr. Mu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Institute of Neurosicence,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n 2008. His advisor is Dr. Jiulin Du. He is involved in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visual input in modulating auditory signaling in the zebrafish. Through an elegant combination of zebrafish genetics,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in vivo whole-cell recording), and behavioral studies, he has shown the light stimulus within a critical time window of a few seconds prior to the onset of a sound stimulus that evoked startle responses in zebrafish larvae could enhance the startle responses by modulat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auditory nerve spiking activity and the synaptic efficacy of auditory nerve. This modulation was also shown to be mediated by specific group of dopamine neurons. He has recently developed an excellent behavioral paradigm for studying learning and memory in zebrafish. Citation : Mr. Mu designed a visual-auditory program in zebrafish and mapped the neuron modulation by using visual-auditory relationship. He showed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and has interesting ideas about new topics on virtual reality of perception. He did excellent work and knows his field very well. He was able to notice unexpected effects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He gives a very clear presentation to a complex study, and shows good enthusiasm in science. 冯 锋 Background : Mr. Feng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 2005,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Chaozu H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2008. His project i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plants with pathogenic bacteria. He demonstrated that the Xcc effector protein AvrAC is able to inhibit both PTI and RPM1-specified ETI by targeting BIK1 and RIPK, two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s that are known to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AvrAC is a uridine 5’-monophosphoate transferase that uridylylates the conserved serine and threonine residues in the activation loop of BIK1 and RIPK. Citation : Mr. Feng is dedicated to his work and showed some impressive accomplishments. He is knowledgeable in the field. He was able to notice unexpected results that helped the progress. His ways of thinking and description are straight forward. He has good knowledge about plant immune system. 李中伟 B ackground : Mr. Li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Sichuan University in 2007, and is conducting his Ph.D. research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Ye-Guang Chen at Tsinghua University.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 is to investigate how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nd Wnt signaling is regulated. He found out that the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 can be maintained without loss of pluripotency in culture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LIF and BMP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Moreover, BMP can upregulate the dual specific phosphatase DUSP9, which in turn dephosphorylates and inactivates ERK. Citation : He did an outstanding job to link two key pathways that have an effect on mESC maintenance, and this work made a step forward in defining the signal pathway. The progress is interesting and may lead to novel discoveries. He is knowledgeable and is able to come up with follow up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when he observed interesting results. He is clear about what he knows or not. He has a broad mind about research. He offered a good presentation and responded well to questions. 都 浩 Background : Mr. Du received his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from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2007 entered his Ph.D. program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2008. His advisor is Dr. Lizhong Xiong. He was engaged in studying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resistance to hazards in rice. He studies the hormonal regulation of plants under the abiotic stress environment,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biological rhythm regulation by using rice mutant screening. Citation : He works very hard and made a lot of progres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topics. He is able to define the mechanism of several gene functions. He is able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stress defense by plants and animals, which reflects his broad knowledge. He has a very clear mind and dedicated to the work. He is active as a student organizer in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a frequent visitor of RWMF blog. 顾天鹏 Background : Mr. Gu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in 2007,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Guoliang Xu at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7. Hi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 of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in the early mouse embryo. He first managed to raise an antibody specific for the oxidation product in DNA, 5hmC. With this antibody, he discovered that 5hmC is generated in the male pronucleus of fertilized eggs. Moreover, he demonstrated that oxidation of 5mC to 5hmC is mediated by the dioxygenase Tet3 in a gene-knockout model. Citation : The candidate can explain his body of work adequately. He carried out most of the biochemical work. He independently found out the approach to generate hmC specific antibody. His description was clear and precise. He is also modest. 姜小倩 Background : Ms. Jiang received her bachelor degree from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07, and entered the Ph.D. program in the laboratory of Dr. Shiheng Tao a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in 2007.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evolutionary biology using computer-simulation methods. She revealed that the mutation rate in asexual populations was determined by both population size and mutation effects. Furthermore, she found that in the ‘‘strong-selection weak mutation (SSWM)’’ regime or in the ‘‘clonal interference (CI)’’ regime, deleterious mutations rarely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selec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fixed mutations (SCFM)’’; while in the ‘‘multiple mutations’’ regime, the accumulation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would lead to a decrease in fitness significantly. Citation : She was able to accomplish a complicated project and is productive. She is very independent as most of her work was done by herself. One interviewer thinks she has the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She is knowledgeable in many aspects. She answers questions clearly and is passionate about her research topic. Sayli Kong Background : Ms. Kong received her BS from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and MS from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he began her Ph.D. stud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Edison T Liu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09.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estrogen receptor (ER) regu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cellular biology. Using the workhorse MCF7 human mammary carcinoma cell as the study model, the genomewide binding events for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its co-regulators, namely FOXA1 and GATA3, were mapped. Cellular reprogramming was regulated by the conjoint action of ERα, FOXA1 and GATA3 to a ligand inducible growth stat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were shown to be related to the core estrogen responsive cassettes. Citation : The committee recognizes her outstanding productivity and was impressed of her academic maturity, well organized presentation and confidence in science. She demonstrated that she is independent, and passionate about her research and career. She knows her research field well beyond her own subject and has a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ission of RWMF. She interacted with each of committee members well and answered challenging questions confidently and clearly. 详情请登录: 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2012winner.php
8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骄傲,我是吴瑞人——任婧(第三届吴瑞奖学金得主)
热度 1 rwmf 2012-8-16 16:19
我骄傲,我是吴瑞人——任婧(第三届吴瑞奖学金得主)
我骄傲,我是吴瑞人 再一次看到来自吴瑞基金会老师的邮件,心头又掠过一丝久违的兴奋与欣喜,去年的这个时候也许还多一份忐忑。 PhD 的生涯已经走过五分之四,被纳入到吴瑞大家庭里是我最荣耀的事,没有之一。接到基金会通知获奖的邮件时我特别激动,那是我第一次被科研前辈称为“ scientist ”,虽然我知道要想到达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写下文字记录下我的感动和体味,希望对同学们有些帮助,也再次给予我这份荣誉的吴瑞基金会表示深深地感谢。 “各位老师好,我叫任婧,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研究生三年级,目前主要做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 ….” 。 这是我去年参加面试时候的开场白,面对三位有些陌生的面试老师起初有些紧张,随后放松下来,和他们畅聊我的课题,我的梦想。很惭愧,在面试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了解到三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愉快的问了些关于他们领域的傻问题。那时的我有些幼稚,慕名而来,简单的向往这个“华人生物届对在读 PhD 的最高奖项 ”,并不真的了解吴瑞先生、吴瑞基金会。不会想到三个月以后在上海,我将经历怎样的触动,收获怎样的成长;不会知道就是眼前干练专注的孙晓红老师,儒雅认真的罗明老师,还有其他吴瑞基金会的成员们用他们不懈的努力传承吴瑞精神,提携青年科学才俊,激励着后辈华人生命科学研究者。 写到这里,我真心希望各位生物 PhD 无论是否准备申请吴瑞奖,都能去认真了解一下吴瑞先生,了解一下 CUSBEA 和 CIBS ( http://cbisociety.org/ )。对现在有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青年来说,求学的道路特别是出国留学的途径有很多选择。然而在八十年代初期,为我们现在所仰望的华人生命科学家们开拓出追求科研梦想道路的,是吴瑞先生。我是在去年十月参加第三届吴瑞奖颁奖典礼时才体会到这其中的意味。听着孙晓红老师和吴虹老师在台上深情回顾,台下的我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一方面为自己短浅的见识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则是深深的感动。吴虹老师追忆吴瑞先生和其父亲吴宪对后生的扶植时,动情之处声音有些哽咽,讲台上下一阵静默——那是对恩师的缅怀,是对吴瑞基金会成立三年的沉淀,是对未来华人科研发展力量的凝集 …… 想起之前宴会上和一位老师的聊天,当他听说我是吉林大学毕业的时候问我,你将来在外面读完博士后会回到吉大执教吗?我愣住了,因为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而我自己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在颁奖典礼后,我才领会这个问题背后的感情——对故土的情,对母校的情,对恩师的情 …… 那是一个旅居海外多年游子才更能体会的思念与眷恋。对于在追求科研梦想的道路上刚刚踏出第一步的我,一味的想的是向前奔跑,还未曾想过哺育这梦想的土地,浇灌这梦想的精神,萌生这梦想的心所推动的热血还有一种超越理性的存在 …… 典礼的最后,那枚沉甸甸的奖章交到了我手里,望着奖章上铭刻的吴瑞先生的头像,我第一次实实在在体验到了所谓传承。如高翔在前文所说,效仿黄埔军校,我们笑称自己为吴瑞三期。又是一年桃李时,期待着吴瑞四期名单的出炉,期待着吴瑞大家庭的壮大,一代一代承星火之志助燎原之势。 回到北京后,接到了我的导师罗敏敏博士,合作课题导师董梦秋博士以及饶毅教授的祝贺,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吴瑞奖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很快生活的主旋律又回到实验,现在我主要专注在两个课题上。一个是延续上一篇文章( Neuron Ren et al. )的工作,利用神经电生理记录和神经药理学研究成年小鼠内侧缰核到脚间核投射神经递质传递;另一个是和 NIBS 的董梦秋实验室合作研究小鼠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有一年就要结束酸甜苦辣的 PhD 生涯,幸而有吴瑞大家庭的吸纳,使我对未来有更清晰的构想,面对即将到来的博士后申请也更有信心。 科研从来不容易,课题总是扑朔迷离;最复杂莫过于生物体,到达真理前永远要穿过茫茫荆棘;怕什么,吴瑞人一直陪你 ! 任婧 2012.8 于 北京 左:我做电生理记录的实验台;右,发表文章的封面。 2010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Society of Neuroscience 年会 蛋白质组学合作项目,左起:Christina Bell, 董梦秋老师,我。 2011年第三届吴瑞奖颁奖礼堂外的合影。左起:郭天南,高翔,雷曹琦,我。
10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与吴瑞奖学金—高翔(第三届吴瑞奖获得者)
热度 2 rwmf 2012-3-7 11:37
我与吴瑞奖学金—高翔(第三届吴瑞奖获得者)
我与吴瑞奖 又到了新一期吴瑞奖学金申请的日子了,多次收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以及生命医学研究院发来的申请通知,足见学校和各院系对这个奖项的重视程度。吴瑞奖学金的影响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作为吴瑞大家庭的一员真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啊。 我叫高翔,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为第三届吴瑞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获得该奖项的经历,以鼓励更多优秀的博士生积极参与申请这个奖项。 故事要从5年前,也就是2007年的暑假开始。早就听说过吴瑞老先生的大名以及CUSBEA项目对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但从来没有想过我和吴老先生能有一面之缘。2007年7月第七届华人生物学家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我作为会议志愿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而吴瑞老先生作为北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开山鼻祖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刚刚踏入到生物学领域的我并没有鼓起勇气和老先生进行交流,但在会议即将结束之时,出于对会议志愿者工作的肯定和感谢,吴老先生和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合影留念,我有幸也在其中。这是我和吴老先生唯一的一次见面,没想到四年后,由于获得了吴瑞奖学金,我幸运的成为了吴瑞大家庭的一员。 前排(左一) 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王翊,(左二) 我,(中间) 吴瑞先生 第一次听说吴瑞奖学金大概是在2009年初吧,我的导师施一公教授和实验室的学生说,现在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奖项颁发给在读的生物学博士生,可惜我们实验室还没有学生有资格和能力去申请这个奖项,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个奖项,在我印象中这是施老师第一次给我们这些博士生推荐奖学金,足见这个奖项的影响力。但对我而言,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当年的那张合影,有些小自豪,但更多的是怀念。 2010年,我的科研工作有了一些小的突破,当实验室给大家转发吴瑞奖学金的申请通知时,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了我漫长的吴瑞奖学金申请之路。印象很深刻,2010年的5月27日,我收到了吴瑞基金会发来的面试通知,我通过了函评阶段,可以参加7月20号在北大举行的面试。与我一起参加面试的还有我们实验室另一名博士生王翊同学。但由于对面试的形式和内容没有任何的了解,我并没有做太多刻意的准备。直到2010年六月中旬,在一次去德国开会的过程中,我结识了第一届吴瑞奖学金的获得者来自武汉大学的钟波同学以及和我一起参加7月份面试的北京大学的游富平同学、中科院细胞生化所的岳锐同学以及复旦大学的雷凯同学。在和他们的交谈过程中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奖项的重要性——吴瑞基金会以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强大实力,会对有志于投生于生命科学事业的获奖者给予终身的支持和帮助(这个我们在申请海外博士后职位的时候都已深有体会)。并且大家讨论和汇总了自己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消息,对面试的形式和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心里也都有了些底。 但由于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当时我是直博第三年),面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尽管我当时已经发表了一篇Science文章和一篇Nature文章,但很遗憾我落榜了。而我身边的好朋友王翊、游富平、岳锐和雷凯都顺利的获得了当年的吴瑞奖学金(由此可见吴瑞奖学金的评选标准是极其严格的且不以文章论英雄,真正优秀就会被认可。大家加油哈!)。正当我失落之时,参加完吴瑞奖学金颁奖典礼的几位好朋友专程从北大来到清华来安慰鼓励我,给我介绍了颁奖典礼的盛况以及他们面试时的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鼓励我继续申请下一年的吴瑞奖学金。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样一次经历,让我找到了自己和同龄人在各个方面的差距,有了更加清晰的前进方向,并且收获了这份友谊,也算是受益匪浅啊。 经过一年的积淀,2011年7月29号,我又一次踏进了吴瑞奖学金的面试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会议室,除了罗明老师,其余的几位面试老师都是第一次相见。尽管面试过程中仍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我对自己领域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这一年中逐渐成型,也得到了几位面试老师的认可。最终我和其他五位同学一起获得了第三届吴瑞奖学金。10月18号在上海举行的颁奖典礼,我们第一次以吴瑞大家庭成员的身份参加家庭聚会,大家一起怀念了吴瑞老先生,讨论科学,讨论人生,而家庭中的长者们对我们这些新成员给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十分乐意为推动我们的人生和职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贡献他们的力量。据我所知,包括我在内的至少五名得奖者在申请国外博士后职位时,吴瑞基金会通过不同形式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或者在未来方向和实验室的选择上给予意见和建议,或者帮助写推荐信,或者给学生和心仪的实验室进行牵线搭桥。在众多前辈的护航下,我们可以更顺利、更高效的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吴瑞大家庭的温暖。效仿黄埔军校,我们自称自己为吴瑞三期,希望自己也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吴瑞大家庭添砖加瓦。 希望更多立志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年轻朋友们一起加入到我们吴瑞大家庭中,为我们心中的那份执着和梦想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2012.3.4 于北京 我与游富平(右)在德国博登湖畔 我(左三)、钟波(左二)和岳锐(左四)在德国林岛 我和雷凯(左)荡舟于德国博登湖 2 011 年吴瑞奖学金颁奖典礼合影
110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吴瑞奖学金申请通知
热度 3 rwmf 2012-1-6 01:06
吴瑞奖学金 吴瑞 教授 ( 1928 – 2008 )是国际著名生物学家, 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明了 DNA 测序的第一种方法,晚年专注于水稻基因工程研究。吴瑞教授一生致力于促进亚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1982 年他在中国创建了生物学领域的国家公派留美 CUSBEA (即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项目,该项目历时 8 年,共选派了 422 名优秀的中国学生赴美攻读 博士学位。 CUSBEA 项目同时也推动了中美两国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交流。 设立 ” 吴瑞奖学金 ” 旨在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吴瑞奖学金至今已颁发二十一人次。 奖励 : 包括美金三千元和奖章、 奖状、及吴瑞纪念基金会( RWMF )证书各一份。获 奖人可向 吴瑞纪念基金会 申请与专业发展有关的旅费资助。 获 奖人在其科学生涯中如有需向资深研究人员寻求咨询, RWMF 将帮助联系。 本奖项可每年颁发十人次以上 ( 对以往 获 奖人缺少地区的入围者给予优先考虑 ) 。 选拔标准 : 科学研究成绩优异,特别是其创新性、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奉献精神。 选拔条件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或新加坡的大学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在读生皆可申 请。 在提交申请书截止日期之前,该生必须已经获得博士生资格。 提名 : 侯选人可由所在单位的高级研究人员提名,提名人必须是博士生导师,并且仍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需要提交的材料 :拟申请当年 ” 吴瑞奖学金 ” 的侯选人须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下列材料 : 1. 申请书。 2. 限两页 A4 纸的短文(中英文均可),阐述本人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 对目前所在研究领域的理解、 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 3. 目前研究工作的进展报告(限三页 A4 纸, 只列主要参考文献)。 4.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单。 5. 已发表著作的名录、及其中两篇代表作的复印件。 6. 已获奖励或荣誉称号证书复印件。 7. 提名人的推荐信一封,了解侯选人科研工作的其他高级研究人员的推荐信两封。三封推荐信密封后直接邮寄给: 吴艳博士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理科 4 号楼 319室(77号信箱) 中国 北京 100871 raywuprize@pku.edu.cn 8. 申请书须由侯选人当前所在单位的学院院长或研究所所长签字,以证明全部材料属实有效。 除三封推荐信外,其它文件必须以 PDF 形式网上提交。 2012 “吴瑞奖学金”申请的时间安排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日期: 2012 年 3 月 31 日。 基金会给申请人正式接受申请的通知(以 e-mail 或其它方式): 2012 年 4 月 30 日。 公布 2012 年受奖人名单: 2012 年 8 月 31 日。 颁奖典礼:日期待定。 “吴瑞奖学金”网址 : 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 “吴瑞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主席 Xiaodong Wang ( 王晓东 ) Direct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委员 Sheng Ding ( 丁胜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Xinnian Dong ( 董欣年 ) Arts Sciences Endowed Professor of Biology, Duke University Xin-Yuan Fu ( 傅新元 )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Jun-Lin Guan ( 管俊林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ancy Y. Ip ( 叶玉如 ) Head Chair Professor,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sou-min Li ( 李秀敏 )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Yang Liu ( 刘阳 ) Charles B. de Nancred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ng Luo ( 罗明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Hong Ma ( 马红 ) Dean and 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Yi Rao ( 饶毅 ) Dean and 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Xiao-Hong Sun ( 孙晓红 ) Lew and Myra Ward Chair and Member, Oklahoma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Yue Xiong ( 熊跃 ) William R. Kenan, Jr.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Xian-Jie Yang ( 杨先洁 )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Weimin Zhong ( 钟伟民 ) Associate professor, Yale University
4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