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仅仅为了一口吃喝而去谄媚洋人的人
热度 1 yag195544 2018-8-19 12:40
仅仅为了一口吃喝而去谄媚洋人的人 ——读《轻于鸿毛的优雅》有感 在《读者》 2018年第15期里面,选登了名人洪晃的一篇文章《轻于鸿毛的优雅》。阅后掩卷思去,感觉此篇文章作者的立意极低,低到我试图匍匐着去找寻,愣是没找到。最后,我只能给这篇文章的作者下这样一个评语:如果这篇文章的作者将本文的主角——彼得认定为“是新闻记者中的败类”,而混吃混喝的文章作者并不比那个“败类”高到哪儿去。 《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自诩为理想主义者,自认为, “我的新闻理想就是做调查,就是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可当彼得邀请《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及一干混吃喝的其他记者到他的家里作假新闻时,《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不仅去了,而且“我在他的指挥下跺脚、小声呐喊、哭泣、凭想象做出各种火山灾区难民的状况和声音……”就这样,一群混吃喝的记者帮助彼得制造了一个现场采访菲律宾火山现场的假报道。而这些“为虎作伥”的记者们仅仅得到的是彼得给予的帕玛火腿、芦笋沙拉和意大利面的款待。就这么廉价! 其实,《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到彼得家去吃饭并不仅仅是这一次。据这位作者自述, “尽管我知道彼得是一个‘政治不确定’的记者,但我还是经常去他家吃饭。”因为在彼得家里有“非常合我口味的食品与令人惬意的宴席。”这位作者还承认“我就是再看不惯彼得,也没有能力拒绝这样的晚宴邀请,甚至必须承认,‘腐败’真的挺好吃的。” 当《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看到彼得大量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并了解到彼得并不喜欢这些艺术品,而是想囤积居奇,将来能卖个好价钱时,居然用文字大骂早已死去的彼得 “这个混蛋不仅没有任何良心,还这么贪婪。”可又话锋一转,言称:“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他这种赤裸裸的功利心还挺有魅力的,至少和他在一起没有感到乏味的时刻。” 文章在最后叙述到:彼得离开中国后不久就中风了。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在彼得家吃过饭的记者们都纷纷帮助彼得,试图通过中医疗法帮助彼得渡过难关。但彼得却不想活了,他要合法自杀(即在相关国际组织的允许、主持下,喝一种饮料后无痛死去),虽有人阻挠,但最终彼得还是说服了大家,实现了自己自杀的愿望。 《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我不是很赞同彼得的很多观点,但是我佩服他对自己生命的掌控。他的死亡决定很自私,但是彼得一直是活得非常自我的一个人。也不得不说,他的腐败、谎言和死亡,都有一种轻于鸿毛的优雅。”《轻于鸿毛的优雅》的作者是矛盾的,她似乎是想否定彼得,但在否定的背后,分明透着满腔的赞许,甚至还有那么一些羡慕的感觉,让人觉得拧巴!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样一篇立意极低的作品,《读者》杂志居然就刊登了。为什么会是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我甚至开始考虑,明年要不要继续续订《读者》杂志?要知道,订阅《读者》已是我坚持了长达十几年的订阅习惯。 写于 2018年8月19日
个人分类: 杂文|12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空中夜读随记
热度 2 wangdh 2014-9-14 14:43
空中夜读随记 (王德华) 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往北京需要十四多个小时。近几年出差,一般很难休息好。飞机起飞是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左右。在飞机上稍微迷糊了一会儿,就没有了睡意。担心影响他人休息,一个人在夜色里呆呆地坐着,回忆着这几天的事情。过了一会儿想读点书,还是打开了阅读灯,拿出出发时带着但一直还没有阅读的《读者》( 17 期)。第一次这么有耐心地静静读几乎每一篇文章。没有想到,有些文字,竟然把眼泪给催出来了。 流泪多的当属《骆驼和他的姑娘》(张嘉佳)这篇文章。写的是有位姑娘,在作者眼里是黑暗料理界的霸主,她煮的菜是千篇一律焦黑焦黑的。据说作者的小狗兴冲冲地吃了她做得排骨都得到边上小心翼翼地吐出来,然后躲到墙角哭到大半夜。有一位叫骆驼的小伙子却很能享受姑娘做得菜,后来两人就结婚了。再后来姑娘患癌症去世了。有一个春节,朋友放心不下去看望他。发现骆驼在写一本菜谱,朋友很奇怪。他看着骆驼把米饭倒进油锅,然后撒了半袋子盐,炒了一会儿,吃了一勺,说了一句“真够咸的,但是还是缺点苦味。”朋友就明白了骆驼为什么要写这本菜谱:他没能将姑娘留住,至少能留住那些味道。骆驼哭着跟朋友说:“我挺幸运,找了个做菜独一无二的太太。她离开我后,能留给我复习的味道真多。”朋友后来劝他还是出去走走吧,散散心。骆驼去了土耳其。期间朋友几次想打电话给他,但一直也没有打。后来骆驼来到朋友家,说“只有你一人没有问候我。我看过你写的一段话,觉得那就是我现在的人生,我很满足。”骆驼给朋友写了一行字: “这个世界美好无比,全部是她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骆驼走后,朋友想起来是自己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我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满树开花,雨天一湖涟漪,阳光席卷城市,微风穿越指尖,入夜每个电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条山路铺开的影子,全部都是你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就是你唯一的遗物。” 夜里坐在静静的机舱里,读着这段文字,很受文字的感染。当读到“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就是你唯一的遗物”的时候,眼泪还是没有忍住流了出来。世界的美好不美好,全在感觉,在自己的一种心境。这种美好的心境,是需要自己寻找、经营和维护的。物是人非,要留住这份心境是何其难。 《珍宝的灰烬》(王晓莉),写的是一位母亲与患智力障碍的儿子的故事。头发已经白了的母亲每天牵着介乎男人和男孩之间的儿子的手,脚步迟缓地走在街道上。在大排档上耐心喂着孩子米粉。作者说母子是彼此的天使。我们的传统理念是养儿防老。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看门的女人说了一句很让人揪心的话,“这个娘肯定是放心不下的,天天想得睡不着觉的事就是,她死了之后儿子怎么办啊。”这是够让人心焦的。估计不会有第二个人跟母亲一样懂得如何照料自己有智力缺陷的儿子,也不会那么有耐心。也不会再有一个人让这个儿子感到更安全。作者在文末写道:“生活的火焰不能够总是烧得旺盛与鲜艳。尤其对于小人物而言,更多的时候,它是灰烬的代价和化身。然而,当你于灰烬里埋头寻找,灰尘扑面呛人的刹那,你会发现,总有一块心一样性状的钻石或珍宝,让你怦然心动。” 《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作者是杨绛本人。杨绛写道她做过很多种工作,从大学教授、中学老师、补课老师到作者等,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生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和体力,却不算冤枉。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人能够保全自己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在钱钟书年代,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曾读过一篇文章,说杨绛为了让自己长寿,各个方面都很注意。她知道钱钟书离开她不能生活,所以她必须要走在钱钟书后面,所以必须要活过钱钟书。当时读着就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了。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3561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为《读者》说些心里话:希望及时纠正错误,正确使用条形码
zhpd55 2012-3-29 17:17
我为《读者》说些心里话:希望及时纠正错误,正确使用条形码
2011年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在线培训,我详细聆听了《读者》杂志主编,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彭长城先生的报告,很受启发。1981年创办的《读者文摘》,1993年更名为《读者》,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是版权保护意识提高的一种具体表现。发行量数百万份,是普通大众读物中的佼佼者,也是出版行业改革的先锋和表率。 1981年《读者文摘》创刊的时,当年平均月发行量是9万册,1984年曾经达到高峰,达到180万册,这个阶段被认为是《读者文摘》杂志的创刊期,然后从1985年到1989年这个阶段是杂志的成熟期,这段时间杂志的发行量平均在150万册。从1990年到1999年为《读者》杂志的发展期,这段时间由于《读者》杂志采取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更好的进行了一种商业方面的运作,所以杂志突破了200万、300万,到1995年最高峰达到400万。1981年创刊的《读者文摘》,在1993年改名为《读者》,改名后这本杂志本身发展的空间更广阔了。但是1995年到1999年之间月平均发行量也在350万份以上,与1995年高峰期相比较,销售量有所下降。后来将《读者》杂志由月刊变为半月刊,发行量重新突破了500万份,到2003年平均月发行量达到720万,2003-09-23上市的一期(第19期)单期印数为394万册,估计第20期有可能《读者》杂志月发行量突破800万册(来自彭主编的采访摘录)。《读者》杂志从2000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子刊《读者乡村版》,这是针对农村读者的一本刊物,当全国的期刊都在城市市场的时候,《读者》把他的触角深向农村;办《读者》欣赏杂志,这是一本以图说话,示人以美的一本刊物。另外我们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读者盲文版》。据《读者》编辑部介绍,2004年《读者》的800万份是在国内发行,从2003年开始,已经正式进军北美和欧洲市场,显然,《读者》在谋求成为一本世界的心灵读本。"读者能够做到发行量800万份,因该说是他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读者》编辑部主任陈泽奎说:"这是一种对优秀文化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尝试,我觉得它是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正是对这种优秀文化的弘扬,才得到读者的认可。"2005年创办《读者——原创版》...... 在国内外发行多种版本,而且发行量如此之大的《读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在错误的沿用2000年的一套条形码,反复循环误用;《读者-原创版》在反复误用2005年创刊时的一套条形码,可见对于期刊条形码的使用常识并不了解,才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期刊条形码是期刊的身份证,与其出版时间等修改信息紧密联系,百年之内不会出现重复!我们十年八年的反复误用,没有人指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实在不应该。
个人分类: 新观察|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