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几何原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程碧波:纹明,《几何原本》来自中国的证据及其在西方的错误传播
chbibo 2020-9-2 19:31
学界认为,耶稣会数学家克拉维乌斯( Christoph Clavius, 1537/1538-1612 )编注的《原本》 1574 年本前六卷被利玛窦( Matteo Ricci, 1552-1610 )、徐光启 (1562-1633) 译成汉语并以《几何原本》为题在 1607 年出版,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少权威数学史论著所列中国数学史分期方案都能支持这一点。 克拉维乌斯,著有《五卷本《克拉维乌斯 “数学”著作全集》,其被其弟子利玛窦介绍到中国来的著作有《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同文算指》等书,据说其也是“格雷戈里历”的提出者。《几何原本》的著者欧几里得( Euclid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300 年左右。当时希腊科学发展处于鼎盛时期,代表埃及、希腊数学成就最高水平的就是《几何原本》。这一数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巨著,不仅使许多数学著作相形见绌,而且对后世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数学思想和方法支配了数学两千多年。 网友文行先生根据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中,徐光启的《序》里没有提及欧几里得,以及没有提及《几何原本》有后面九卷尚未翻译这两点,推断《几何原本》就是徐光启自己的作品,西方各版《几何原本》系对徐光启《几何原本》的抄袭。本文笔者仔细研读所谓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有极强的证据支持以下结论: 所谓徐光启所翻译的《几何原本》的核心内容才是中国本土原著的数学著作,而克拉维乌斯的《原本》(下称 “克版”)以及其它西方版本的《原本》系抄袭自中国《几何原本》。其关键证据是:西方的《几何原本》所有版本均完全误读了中国的《几何原本》,因此产生了全面性的错误,而唯独徐光启版《几何原本》(下称“徐版”)是正确的。《(几何)原本》在西方的出现应不早于蒙古二次西征,即耶元 1235 年,其以西文形式的出现,应不早于耶元 1400 年,并且此《(几何)原本》应是残破的。徐光启版《几何原本》才是真正的原版《几何原本》。 一 “度”、“几何”与“量”的错误理解:西方《原本》体系的崩溃 (一)西方《原本》对 “度”和“几何”的错误理解及其公理错误 克版为代表的所有西版《原本》从未真正理解 “几何”之含义,这导致其大部分公理的错误和整本书的逻辑混乱。换言之,所有西版《原本》都是立不住的。而徐版正确阐述“度”、“几何”的含义,其公理正确,整本书结构和逻辑清晰。 徐版在卷一的 “公论者不可疑”部分给出了几条公论(公理): 1、 第一论:设有多度彼此俱与他等,则彼与此自相等。 2、 第二论:有多度等,若所加之度等,则合并之度亦等。 3、 第三论:有多度等,若所减之度等,则所存之度亦等。 4、 第四论:有多度不等,若所加之度等,则合并之度不等。 5、 第五论:有多度不等,若所减之度等,则所存之度不等。 6、 第六论:有多度俱倍于此度,则彼多度俱等。 7、 第七论:有多度俱半于此度,则彼多度亦等。 8、 第八论:有二度自相合,则二度必等。 9、 第九论:全大于其分。 克版在与以上九论对应的拉丁文中,没有字词与以上公论中的 “度”相对应,而是使用了关系代词“那个( Quae )”。譬如第一论的拉丁文为“ Quae eidem aequalia, et inter sesunt aequalia ”。 在徐版卷一的 “公论者不可疑”部分后续公论为: 1、 第十四论:有几何度等,若所加之度各不等,则合并之差与所加之差等。 2、 第十五论:有几何度不等,若所加之度等,则合并所赢之度与元所赢之度等。 3、 第十六论:有几何度等,若所减之度不等,则余度所赢之度与减去所赢之度等。 4、 第十七论:有几何度不等,若所减之度等,则余度所赢之度与元所赢之度等。 5、 第十八论:全与诸分之并等。 徐版从第十四论到第十八论出现了 “几何度”,那这“几何度”与第一论到第八论的“度”是一回事吗?如果是一回事,为什么后面突然出现“几何度”? 徐版可能画蛇添足吗? 克版在与第十四论到第十八论对应的拉丁文中,同样没有与 “几何度”对应的字词,对应的拉丁文为“ aequalibus ”与“ inaequalibus ”,意为等与不等。由此可知以上徐光启版《几何原本》中的“度”与“几何度”在克版的对应拉丁文中均无相关字词表达。 而目前流行的版本是标准的希思( Thomas Little Heath,1861-1940 )英译评注本 The thirteen bools of Euclid ’ s Elements (《欧几里得原本 13 卷》)。这个版本卷一中的公论大为减少,只有: 1 、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 、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 、等量减等量,其差仍相等。 4 、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 、整体大于部分。而其中“量”与“物体”的原文都是同一个词“ thing ”。很显然,其并没有第十四论到第十八论,也就不可能分辨“度”和“几何度”的区别。 由于西方所有版本《几何原本》的公论(公理)中均没有阐述 “度”和“几何度”的区别,所以这所有版本中相对应的词均为“量( magnitudo )”或“连续量( quantitas continua )”。那现在来看看徐光启版《几何原本》如何解释“几何”,以及这种解释对于整本书的意义何在。 徐版卷五第一界: “ 分者,几何之几何也。小能度大,以小为大之分。以小几何度大几何谓之分。 曰,几何之几,何者谓非?此小几何不能为此大几何之分也。如一点无分亦非几何,即不能为线之分也。一线无广狭之分,非广狭之几何,即不能为面之分也。一面无厚薄之分,非厚薄之几何,即不能为体之分也。曰,能度大者谓小几何,大几何能尽大之分者也。如甲为乙、为丙之分,则甲为乙三分之一,为丙六分之一,无赢不足也。若戊为丁之一即赢,为二即不足,己为丁之三即赢,为四即不足,是小不尽大,则丁不能为戊己之分也。 以数明之:若四于八、于十二、于十六、于二十诸数皆能尽分,无赢不足也。若四于六、于七、于九、于十、于十八、于三十八诸数,或赢或不足,皆不能尽分者也。本书所论皆指能尽分者。故称为分。若不尽分者,当称几分。几何之几如四于六,为三分六之二(即三分之二),不得正名为分,不称小度大也,不为大几何内小几何也 ”。 这段话清晰地阐述了何为 “几何”: 某量可以被更小的某度来整除,此量即为大几何,此度即为小几何。若不能整除,就 “不为大几何内小几何也”,换言之,就不叫几何。 本段对不能整除的, 给出了另一个专门名词 “几分”。 因此 “几何”与“几分”是互补的概念。这段话还给出具体数字的例子:八除以四无余数,则四是八之小几何,八为四之大几何。六除以四有余数,所以四不是六的小几何,六不是四的大几何。故第二界就说:“若小几何能度大者,则大为小之几倍”。 徐版为何要如此定义 “几何”呢?其卷五第四界说:“凡同理之比例有三种,有数之比例,有量法之比例,有乐律之比例。本篇所论皆量法之比例也”。因此,“几何”之定义,正是为“量法”,也即“测量之法”而产生的。因为在使用度量衡来测量物体时,度量衡一定有最小刻度,这个最小刻度的大小就是此度量衡能测量的最高精度。例若最小刻度是厘米,则其测量物体的最高精度就是厘米;若最小刻度是毫米,则其测量物体的最高精度就是毫米。按前段话,若最小刻度是四,则若将其来测量六,则要么为一度,要么为两度。实际上取一度时,少测量了二;取两度时,又多测量了二。只不过因为最小刻度为四,所以没有办法测量出二。要想测量出二,就必须采取最小刻度不大于二的更精密的度量衡。“几”的甲骨文 是测量长度的刻度模样, “何”为“负荷”,即“测量值”。 这就是现代分析数学中的测度论。 因此按现代的语言, “度”即是指“度量衡的刻度”,“几何”即是指“相对某特定刻度的可测量”。前述徐版第一论到第九论均是对“刻度”而言,第十四论到第十八论均是对“相对某特定刻度的可测量”而言,两者具有严格的区别。以第十八论“(几何度)全与诸分之并等”为例:以四为一度来测量六,假设采取四舍五入法,则测量得两度。如果有两个六分别测量再加总,则一共有四度。但是如果将两个六合在一起进行测量,则是以四来测量十二,测量得三度。显然分别测量之后加总测量值,与合并之后一次测量,其值不同。 这就违反了 “全与诸分之并等”的公论(公理)。同样地,《几何原本》中第十四到第十八公论均不再正确。 只有可测量,也即 “几何度”才满足第十四论到第十八论的公论。所以徐版中的“几何”二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画蛇添足。 显然西方所有版本的《原本》都完全没有弄明白《原本》的真正意思。因此 西方版的《几何原本》把 “度”和“几何度”均混同为形体的客观真实数值而未认识到是刻度和测量值。 自然地,西方所有版本的《原本》对这些公论的证明都是错误的。 (二) “几何”是中国自古就有数学测量体系 通常认为 “几何”是徐光启借用中国传统上“几何”的“多少”、“数量”之意,同时谐音西方“ Geometry ”或“ Magnitude ”而得。但是中国自古对于“几何”就有极为准确的定义。 第一, “几”的含义虽然是“多少”或“数量”,但它却是指“整数的多少”或“整数的数量”。而这正是徐版《几何原本》中“几”的关键性含义。西方各版《原本》均没有理解此含义,导致其整个公理体系的错误,和全书体系的混乱。 第二,中国古代正是用 “几”来进行度量,“几”是度量衡。《周礼 . 考工记》说:“ 室中度以几 ,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 ”,其意思是说:“ 室中用几来度量 ,堂上用筵来度量,宫中用寻来度量,野地用步来度量,道路用车轨来度量 ”。所以“几何”正是“以度量衡来测度所得数值”的意思。这个数值必然是度量衡最小刻度的整数倍。这与西方各版《原本》中与度量衡完全无关的“量”的概念截然不同。 第三,由于 “几”的数值为整数,则当被测量物体的数值不满足最小刻度的整数倍时,需要作近似处理为整数倍。所以中国的“几”又表示“近似(取整)”之意。 如:贾谊《论积贮疏》: “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 。 此即 “几乎”之来历。 所以 “几何”一词,正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测度术,它的内容正是徐版《几何原本》的内容。从数学难度看,《几何原本》的内容主要是“度”和“几何度”的计算以及量纲换算,只有简单的比例方法和部分无理数判别方法,其连分数计算方法和无理数计算方法都没有。因此其数学难度远不及《九章算术》《缀术》《九章算术注》《数书九章》等内容,中国自古以来的测度术完全有能力包含《几何原本》的内容。事实上并非“几何”二字来自“ Geometry ”的音译,相反乃是“ Geometry ”来自“几何”的音译。可惜的是“ Geometry ”翻译到了“几何”的音,却完全不理解“几何”之含义。 (三) 西方《原本》因错误理解 “度”和“几何”而致的体系崩溃 徐版区分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测度。其卷五第三界说: “凡比例有二种,有大合有小合,以数可明者为大合,如二十尺之线比十尺之线是也。其非数可明者为小合,如直角方形之两边与其对角线可以相比而即非数可明者是也 ...... 即分至万分以及无数,终无小线可以尽分能度两率者是也”。 因此徐版已经阐述了今天的有理数和无理数,并且将有理数比例称为大合,无理数比例称为小合。并指出小合之时,无论刻度的精度多高,都不可能量尽小合比例。换言之, 对于无理数之测量,就会出前述 “ 分别测量之后加总测量值,与合并之后一次测量,其值不同 ”的同类问题, 因此前述公论第十四到第十八均不再正确,产生了由于精度有限而导致的误差,因此为小合。 绝非 克版在内的所有西方《原本》那样均以为前述公论在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克版在内的所有西方《原本》那样均以为前述公论在任何情况下均适用的原因在于: 它们误以为这些公论的对象是形体的客观真实值 。 在徐版中, “大合”乃指“完全精确之合”,“小合”,乃指“由于精度有限而导致的有误差之合”。那么,对于小合如何处理呢?徐版《几何原本》卷一第四十七题明确指出:“以开方尽实者为例,其不尽实者自具算家分法”。因此徐版指出,对无理数的处理,要通过算术系统来完成(中国算术系统在《墨经》中已经称呼无理数为“面”,在《周髀算经》时代已经可以通过割圆术计算无理数)。其实其讲“即分至万分以及无数,终无小线可以尽分能度两率者是也”,这已经在讲算术系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几何原本》仅仅给出了无理数的比例规则,并未给出无理数的计算规则,因为徐版认为对无理数的计算属于算术系统,也即代数系统的范畴。虽然徐光启在序中对《几何原本》推崇备至,但是徐版正文中非常清晰地给出了本书的定位。徐版还直接引用了分数计算的 “通分”而未详述之,这也说明本书认为通分不属于《几何原本》的内容,《几何原本》拿来用即可。这也解释了《几何原本》中为何没有分数计算系统。 徐版同时清晰地区分了 “度”和“几何”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 其卷一第四求中说: “设一度于此,求作彼度较此度或大或小。 或言较小作大可作,较大作较小不可作。何者,小之至极,数穷尽故也。此说非是。 凡度与数不同。数者可以长不可以短,长数无穷,短数有限。如百数减半成五十,减之又减,至一而止。一以下不可损矣。自百以上增之可至无穷。故曰,可长不可短也。度者可以长,亦可以短。长者增之可至无穷,短者减之亦复无尽。 当见庄子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亦此理也。何者,自有而分,不免为有。若减之可尽,是有化为无也。有化为无,犹可言也,令已分者更复合之,合之又合,仍为尺棰。是始合之初,两无能并为一有也。两无能并为一有,不可言也 ”。本段话的含义是:刻度是可以任意大,也可以不断细分至任意小的;而几何,也即几何数值,可以无穷大,但其最小值为一,不能任意小。这个解释非常清楚: 刻度可以根据需要而任意调节大小,但是以既定刻度测量出的几何数,一定是刻度的整数倍数,不可能出现分数,因为刻度本身就是最高的精度,无法表达出比刻度更小的分数精度。所以刻度可任意小而几何数不可任意小。 由于西方版本《几何原本》把 “度”与“几何”混同为“形体的真实值”,所以 德谟克利特和他的老师留基伯把中国 “几何”的不可细分性,误认为线段、面积和立体这些数学形体的真实值是由有限个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 亦由此可知,所谓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同时这也导致了西方否定零和负数。但徐版其实是说 “ 测量所得的几何数 ”不能为零或负数,因为如果为零,形体不存在,就不必测量。形体的值也不可能为负。这完全是从测量的前提来说的,但不是说在其它情况下也没有零或负数。综合来看, 长期困扰西方的几乎所有数学问题,都是因为看了但不理解中国《几何原本》中 “测量”的前提而产生的。西方所谓从古至今的几乎所有数学争议、哲学争议乃至物理学争议的渊源均来自对徐版《几何原本》的错误解读。由于中国《几何原本》中缺了分数计算系统和小数计算系统,缺了位值进制的级数系统,整个西方数学亦跟着缺了相应部分。 因此,西方科学的全部体系,的确是建立在中国《几何原本》基础上的。 当 “度”可以任意小后,“此刻度”与“彼刻度”下所测得的几何值必然就不同,需要进行彼此的单位换算,也即量纲换算,以分析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测度变换”。在进行测度变换时,由于“此刻度”与“彼刻度”之间再无整数的比例关系限定,所以两种刻度之比既可能是整数,亦可能是分数,亦可能是无理数。《几何原本》中的比例计算部分,事实上就是在阐述测度变换,通俗来说就是单位换算,也即量纲换算。 因此徐版的结构是清晰的:从点线面体定义开始,阐述测量的刻度(大家熟悉的全等研判等内容,事实上就是在研究刻度,因为刻度与刻度之间必须相等)、根据刻度进行测量的几何,再阐述测度变换的比例计算,再阐述测度变换中出现的分数和无理数比例,并将具体数值的计算归于算术系统,也即代数系统。其设计的数学题也朴实而紧扣主题。这吻合徐版说 “凡同理之比例有三种,有数之比例,有量法之比例,有乐律之比例。本篇所论皆量法之比例也”。 故《几何原本》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测量与单位换算之书》,精炼地说即《可测量之原理》,更简地说即 《测度原理》 。 其测量精度的阐述, 清晰解释了几何度的公理不适于非几何度,绝非西方《原本》那样弄个 “连续量”就认为公理可以普适了。 徐版能清晰地解释现代测度学中关于有限或无限的诸多悖论。反观包括克版在内的西方《原本》,把 “度”、“几何”和“真实数值”混为一谈,其体系结构杂乱无章,乱套公理,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缺乏分数系统和算术系统。 克版序言中说: “因此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大师,打算在《原本》中以不带任何数字的方式传授几何学的完美知识 ,他在前六卷中处理平面几何,在后五卷中处理立体几何,极为清楚地探讨了这些图形的性质 ”。 显然欧几里得没有想到真正的《几何原本》恰恰是为数字服务,其核心正是研究欧几里得最看不起的测量精度和测量单位换算问题。 二 非欧几何与几何之阶数 徐版阐述了今所谓非欧几何,这就是曲线角和杂线角。在其卷一第八界中说: “平角者,两直线于平面纵横相遇交接处”。第九界:“直线相遇作角为直线角。平地两直线相遇为直线角,本书中所论止是直线角。但作角有三等,今附著于此,一直线角,二曲线角,三杂线角,如下六图”: 图 1 徐光启版《几何原本》:直线角、曲线角和杂角 “平角”是指“角”的形状为平直,且因纵横相遇而无零度和一百八十度角。直线角则有零度和一百八十度角。曲线角和杂线角之两边则可能为曲线,且不一定在同一平面。 而克版对应的部分不是 “平角”,而是“平面角,即两线在平面上倾斜接触,但并不彼此融合为一条线”。“平面角”只是说“角”的边线在同一个平面上,但“角”的边线不一定是直线, 但因 “倾斜”所以无零度或一百八十度角,所以克版的定义是有缺陷的。 此外, 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曲线角和杂角没有纳入克版中。 所以徐版所说的 “但作角有三等”的确是囊括了平面和立体情况下所有的角的可能。克版是不能称之为“但作角有三等”的。 而非欧几何正是研究曲面上的图形关系。所以徐版的曲线角、杂线角正是非欧几何之渊源,而克版的曲线角、杂线角则不是。 徐版说: “本书中所论止是直线角。但作角有三等,今附著于此,一直线角,二曲线角,三杂线角”,说明在《几何原本》之外尚有专门论述非平面的曲线角和杂线角的著作,这就是后来的非欧几何。 现在通行的希思版则连 “曲线角”和“杂线角”的阐述都没有,而是突兀地抄了徐版卷三第十六题:“圆径末之直角线全在圆外,而直线偕圆界所作切边角,不得更作一直线入其内。其半圆分角大于各直线锐角。切边角小于各直线锐角”,突然冒出来一个“切边角”和“半圆(分)角”。所谓“切边角”如下图 2 : 图 2 徐光启版《几何原本》:切边角 图 2 是徐版《几何原本》中的切边角,是圆弧与切线所构成的角,角的一边是切线,另一边是弧线。图 2 左边标注“直线”和“弧 1 ”为边的角为切边角,图 2 右边标注“弧 1 ”与“直线”、“弧 2 ”与“直线”、“弧 3 ”与“直线”构成三个切边角。图中还有其它切边角,因未标出所以不赘述。图 2 左边是“甲辛”线无法两分“弧 1 ”和“甲戊”直线构成的切边角。图 2 右边,“弧 1 ”与“直线”构成的切边角可以被“弧 2 ”与“直线”构成的切边角、以及“弧 3 ”与“直线”构成的切边角所分。 切边角无法被直线两分的原因是圆的切线与圆弧的夹角在切点处趋于零。所以任意不为零的直线角都大于切边角。但徐版并未停留在此,而是进一步深入阐述一个重要命题,也即卷十第一题: “设一 小几何 ,又设一 大几何 ,若从大者半减之,减之又减,必至一处小于所设小率 ”。但图 2 中直线角无论如何递减半,其都大于切边角,故卷十第一题似乎不对。但徐版认为切边角趋于无穷小,而直线角有限小,所以切边角不是直线角的小几何,故不满足卷十第一题“大几何”与“小几何”的条件。如果大几何与小几何均为切边角,就可以用小切边角来分大切边角,卷十第一题的结论就正确了。徐版很清楚这是由于 度与被度的数具有不同阶数 所致:大几何与小几何必须同阶。因此徐版说: “彼所言大小两几何者,谓夫能相较为大,能相较为小者也。如以直线分直线角,以圆线分圆线角。是已,此切边角与直线角岂能相较为大小哉?”。所谓“相较为大、相较为小”,不是“比较大、比较小”,乃是指“小几何不断以半率增加成为大几何、大几何不断以半率减少成为小几何”。所以徐版说:“ 有两种几何,一大一小,以小率半增之,递增至于无穷。以大率半减之,递减至于无穷,其元大者恒大,元小者恒小 ”。这句话的含义是:若大几何不断减半,小几何不断增半。无论递增和递减到什么时候,大几何都大于小几何,则大几何与小几何不能相较为彼此。这是徐版对“阶数”的正确描述。 而克版的表述是: “第十卷第一条命题是这样的:如果从两个不等 连续量 ( quantitas )中较大的一方减去一个大于它的一半的 连续量 ,然后继续从余下的 连续量 中减去它的一半,减而又减,剩余的 连续量 就会小于所设较小的 连续量 ……同类角的相等需要两线之间相同的倾斜程度……而在切边角和半圆角中无法找到相等的倾斜程度,因为(当两角重叠时)它们的线并不重合,而是互相乖违 ...... 第十卷第一条命题只能适用于任一个均能增长到超过另一个的几何,无论它们是同类几何还是异类几何。而这并非切边角和直线锐角的情况”。克版与徐版的表述有两大不同。首先,克版使用的是“ 连续量 ”而不是“ 大小几何 ”。显然 直线角和切边角都是连续量,但是直线角连续量再怎么递减半,亦不可能小于切边角连续量。 所以按照克版的表述, 第十卷第一条命题就是错的。 其次,克版是从切边角与直线角永远没有相等的倾斜程度的图形辨识角度,来判定切边角怎么增长也无法超过直线角。而徐版是阐述了另一个规则: “一个大量递减半,一个小量递增半,如果小量始终小于大量,则此两量不能相较为彼此,也即不能为大几何与小几何”。这已经不限于直线角和切边角,而是普适性的高阶无穷小量判别。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分析。希思版的《几何原本》第十卷命题一说:“给出两个不相等的 量 ,若从较大的 量 中减去一个大于它的一半的 量 ,再从所得的余 量 中减去大于这个余量一半的 量 ,并且连续这样进行下去,则必得一个余 量 小于较小的 量 ”。 其没有提及大量和小量的阶数问题,也没有提及小量是大量的小几何的问题,其错误就更大了 。 作为刻度确定、测量及单位换算的《几何原本》,既不是数学逻辑的起点也不是数学逻辑的终点。西方版《几何原本》卷一从定义 “点”、“线”、“面”开始定义,这似乎是逻辑的起点,但其实并不对。希思版说:“直线是它上面的点一样地平放着的线”、“平面是它上面的线一样地平放着的面”、“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那么何谓 “平放”? 显然是讲不清楚的。又如 “相等”,应该是“一定前提下 A 和 B 可以相互置换而不影响结果,此谓 A 与 B 相等”,因此定义中要有前提、有结果,然后可说“相等”,否则“相等”亦模糊不清。这是西方版《原本》被诟病的真正根子。因此《几何原本》中的定义不可能是逻辑起点, 相反,它必须要引入物理的实体世界来补充逻辑起点。 徐版很清楚这点,因此在正文中写 “直线之中点能遮两界”、“平面中间线能遮两界”、“用一直绳拖于角,绕面运转,不碍于空,是平面也”。前两者均用物理世界的光线来定义直线和平面,最后者用力学来定义直线和平面。在这样的定义下,《几何原本》的基础才牢不可破。西方一直到后来的牛顿,其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里面才意识到 力学是《原本》的逻辑基础 。西方版《原本》由于没有物理判据乃至鄙视物理判据,错误地把《原本》理解为纯粹形而上学的数学理论书籍,因此其 “直线”、“平面”和“等于”等概念不可能讲清楚,必然出现混乱。但这种混乱并非非欧几何产生的根源, 徐版中的曲线角、杂线角才是非欧几何产生的根源。 要建立纯粹的形式逻辑的数学系统当然亦可以,但此数学系统的逻辑起点恰恰必须是在代数符号系统。需要首先构造 “数字符号系统”,再用数字符号系统来构造“加减乘除”、“等于”等原子操作。完成这些逻辑准备后,才可以进一步按勾股关系来定义“距离”、按等比关系来定义“直线”。数学系统的逻辑终点在于完成刻度选择及其单位换算后计算出测量结果。起点和终点都是算术系统。 《几何原本》恰恰是最具应用性的测量工具的算法,它来自中国工匠们拿着具有刻度的尺规来进行测量,以及在不同单位制下对测量值进行单位换算的社会实践,绝非坐在书斋中的所谓古希腊学者们鄙视刻度数字而臆造出的完美的形而上学的东西。 克版中亦讲了光学研判标准,但却搁在注释部分,因此其对于物理判据的重要性是缺乏认识的。在他看来,这只是补充的形象化说明,而不是《几何原本》逻辑体系的基础。 克拉维乌斯、欧几里得等人都厌恶物理世界的引入,而误以为这是一本完全形而上学的书。 综上所述,本文研判,包括克拉维乌斯拉丁文《原本》在内的所有西方《(几何)原本》,抄袭了中国《几何原本》,抄袭了中国《几何原本》关于 “度”和“几何”的公理等命题,汲取了中国《几何原本》关于“几何”不可无限分、“几何”为整数、不可为零、不可为负等阐述,但又不理解中国《几何原本》中“度”和“几何”在测量上的真正含义,而用“量”或“连续量”将两者混淆,并将其误以为是形体的客观真实数值,出现了主要公理等命题的错误及证明的体系错误。西方所谓自古以来的数学争论、哲学争论乃至物理争论,均是没有理解中国《几何原本》中“测量”的前提所致。这也导致了西方版《(几何)原本》在结构上的混乱和不成体系。但是,不能研判西方所有《(几何)原本》均是徐光启版本所标注年代之后才产生,蒙古二次东征可能已经携带部分《原本》到欧洲。但根据本系列文章的证据,《(几何)原本》在西方的出现应不早于蒙古二次西征,即耶元 1235 年,其以西文形式的出现,应不早于耶元 1400 年,并且此《(几何)原本》应是残破的。徐光启版《几何原本》才是真正的原版《几何原本》,利玛窦将其送回欧洲,以克拉维乌斯的名义发表,所以克拉维乌斯版《原本》尤其在注释部分出现了算术特色的很多内容。但是克拉维乌斯版仍然没有理解中国版《几何原本》的精髓。就徐光启本人,亦很难说真正读懂了中文《几何原本》,否则他应能指出西文《原本》的基础性错误。中国本土的《几何原本》即使对于今天的数学思想前沿、哲学思想前沿、物理学思想前沿,也将起着拨云见日的重要作用。
个人分类: 纹明|8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几里得 <原本> 到底讲了什么?
physidea 2019-7-22 22:38
欧几里得 几何 原本 到底讲了什么 ? What Is in the Elements of Eucli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院 强家璇 引言 “No other books except Bible has been so widely circulated.” 欧几里得 几何 原本 (简称 原本) 的大名 , 可谓 “ 妇孺皆知 ”, 却似乎并非 “ 老少咸宜 ”, 真正去读的 , 即便在理工科大学生之中 , 也是少之又少 . 想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 经典无用 ” 思想的鼓吹 , 即认为后人已经整理前人成果并且发展出了更好的教科书 , 没有必要再回去读晦涩的原著 . 那么时至今日 , 读以几何原本为例的科学元典还是否值得 ? 相信这篇文章可以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 本文以原本原文为主 , 历史资料为辅 , 从一位理科专业本科生的视角分析 原本 的具体内容 , 并浅谈该书对欧洲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 最后附上个人收获的分享 . 关键词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 欧式几何, 逻辑 * 阅读提示 最低配置: 初中三年级 (英语部分除外) 建议配置 : 理工科专业低年级本科 预计时长 : 20 min 阅读建议 : 文中有许多含有命题证明的图片 , 节选自英文版 原本 , 建议先主要读本文内容 , 图片则作为参考阅读材料 . 略过命题证明不影响理解文章核心 , 但仍建议有时间的读者品读证明, 易懂是该版本 原本 的特色. 文中图片没有标明 Credit 的均为公共图片 . 1.1 原本 的背景与内容 首先是历史背景 . 原本 (Elements) 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 (Euclid) 整理而成 . 直接说欧氏为作者不太合适 , 因为本书的内容多有更早的根源 , 欧氏的工作更贴切地说是整理成书 . 当然 , 就这部巨著而言 , 即便只是整理的工作 , 都值得钦佩 . 全书自成体系 , 风格在当时必然是独树一帜 . 其成书时间约为 300 B.C., 但真正原始的版本已无从考究 . 事实上, 类似圣经的结构, 原本 并不是一本书, 而是一系列书组成的有机整体, 共包含13本书. 主要脉络是: 平面几何 - 比例与数 - 立体几何. 所以, 原本 包含的内容比想象的要多 – 不仅与平面上的线段和图形打交道, 还对具体的数, 比例, 甚至立体几何有研究. 也难怪数学上三维空间被成为 “欧式空间”! 既然是一系列书组成的整体, 那么应该有一致的逻辑特征将全书串联起来. 原本的特征, 也是全书的风格, 就是 “Nothing but propositions and their proofs”, 可谓简洁明快, 一语中的. 全书每一 BOOK 的结构均为: 定义 - 假设 (Axioms, Postulates) - 多个命题.全书最经典的平面几何部分是前三个 BOOK, 其中第一本是基础的平面几何, 后两本分别着重于四边形和圆的细化命题. 下面以最具代表性的 BOOK1 为例来分析欧氏平面几何, 试让读者初步感受经典逻辑之美. 1.2 定义 虽然只是定义的前两条, 却足以看出这些定义的必要性和深刻性. “has no parts”, “without breadth”, 直译为不可分割, 而言下之意是 “要多小, 有多小.” 这不正是严格化微积分的 ε-δ 语言的思想吗! 笔者清楚地记得, 上初中时, 学习圆的切线曾一直觉得苦恼. 拿着一个硬币立在木头桌子上, 我得意地和同桌说, 如果你拿一个显微镜看这个交界, 它一定是相交的! 人直观的理解都是以物质经验为指导, 缺乏抽象定义的能力.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尚且难以迅速接受, 可见欧氏的思想是很超前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定义: 注: 老版本印刷 s f 有时很像, 需区分. 定义 “平行线”. 欧氏的定义是 “永不相交”, 又一次是极限的思想. 只是笔者认为这里用这个定义不太合适, 因为不易验证 – 永不相交, 难道要永远延长? 这里用内错角之类的侧面定义似乎更好. 1.3 假设 欧氏的假设分为两种, 一是 Postulates, 二是 Axioms. 对于后者大多人都比较熟悉, 那么前者是什么呢? 经查阅, 两者性质相同, 都是必要的假设, 稍有区别的是 Postulates 偏向当下讨论的问题. 比如 BOOK1 要大量用到点线和圆的作图, 所以就关于作图提出了一些共识: 至于大家更熟悉的公理, 也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共识, 如 这两条公理分别是等式的传递性和可加性. 数学的方便之处在于没有量纲的顾虑, 量与量之间的运算不会发生物理意义的矛盾, 因此这类公理是很合理的. 若要考虑物理量纲, 就应该慎重一些, 如著名的 “热力学第零定律” 讨论的就是温度中等号传递的合理性. 下面正式进入命题部分. 1.4 命题 BOOK1 共有近50个命题, 以下精选的是一些笔者认为很有意思, 并且具有逻辑代表性的命题. 有必要提前说一句, 欧氏有一条没有明说却胜似公理的有趣规则, 总结一下, 就是一切遵循传统的尺规作图. 传统的意思是, 尺规没有刻度, 而且不能做含有系统误差的操作, 比如用圆规比一个半径然后拿起来, 放到另一块再作同一半径的弧 – “拿起来” 就带有了系统误差! 这和初高中做几何问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的命题证明看起来笨, 实则是严谨! ==命题 I, II.== 第一个命题的目的, 就是做出等边三角形 (equilateral). 这个命题看起来没那么重要, 但欧氏很喜欢, 事实上后面的命题用这个技巧用的很多, 因此被放在第一位. 基于这个技巧, 给出了第二个命题 本命题原话是说, 过已知线段外一点作一相等的线段, 言下之意是 “有了这个命题我们就可以自由地 Copy 线段了”. ==命题 IV.== 这个命题都是文字, 就不放图了. 命题正是我们熟知的 SAS 全等. 说是熟知, 却又不熟知 – 事实上, 注意在原本中, 我们初中所学的一些共识, 如SAS, AAS 这些证全等的条件, 以及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性质等, 都是要证明的! ==命题 V, VI.== 这两个命题是三角形等腰和等底角的互推. 本身很简单, 而有趣就有趣在两个典型的数学思想: 反证法和充要性. 首先由 V 证明了等腰三角形 = 等底角, 然后再 VI 中翻转条件, 先有等底角, 能不能等腰? 这就是充要思想的雏形. 没有受过数学训练的思维, 是不容易考虑充要性的, 往往惯性地认为若 A 有 B, 则 B 也有 A. 比如有些朋友, 看到一些行为不雅的某省人, 就下结论说该省人是行为不雅的, 忌讳三分, 实属多虑. 回到正题, 有了充要的想法, 那么具体该怎么证呢? 欧氏采用了经典的反证的方法: 假设相反的结论成立, 看能不能推翻假设, 一旦推翻, 则说明所做假设不成立, 即原命题成立. 而且这两个典型的方法并不是偶然地出现, 光在 BOOK1 中就有多次有意识的运用. 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这样系统的逻辑思维, 令人赞叹. ==命题 XXI.== 本命题有两个内容: 同底边的内部三角形两侧边之和小于外部的, 以及内部三角形顶角大于外部的. 这个命题属于典型的乍一看比较显然, 仔细一想又不那么显然的, 尤其是顶角关系. 值得注意, 读 原本 的过程常常会有这种感觉, 此时最好耐下性子, 压抑 “显然” 的想法, 读完证明, 方可受益. 之后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但却不乏技巧的命题, 也正体现了 BOOK1 的特色: 基础但又充分反映 原本 的逻辑. 作为命题的收尾, 再来欣赏一个著名的命题 – 勾股定理 (Pythagorean theorem) ==命题 XLVII.== 尽管勾股定理有许多证法, 欧氏的证法仍不失为妙. 另外, 全书命题总量颇为可观, 欧氏的证法时常不是最简洁的. 只是简洁也并不代表最好, 如果另一种方法稍显繁琐, 却更为自然, 或是运用了更多的知识而有助于开放思维, 那么这些方法都算不错. 阅读 原本 最大的感受就是层层递进, 承上启下, 往往一个命题能够牵连前面好几个命题, 并且又为更多的命题作铺垫, 正体现了几何逻辑的魅力. 2.1 原本 的影响力 其实在 原本 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 它的定位都是教科书. 不过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它名扬海内外, 上千年使用的教科书啊! 那么, 作为教科书的 原本, 有没有起到它教育的意义呢? 答案是有的, 甚至是非常明显. 事实上, 笔者本次阅读原本的一大动机正是受了牛顿的 原理 的激励 – 本来想先研读原理, 结果读了几篇就发现自己不适应规整的命题体系和大量的几何手段, 而这些都是源于欧氏的原本. 欧氏与牛顿相隔将近两千年, 都能促使牛顿仿效欧氏的脉络来写作, 而且不仅是表观结构, 连内容技巧都常有欧氏结合的影子. 牛顿本是微积分这种分析手段的奠基者, 对于他而言其实几何算不得最简洁的方法, 但他坚持仿效欧氏来写就 原理, 兴许对于当时的他而言, 几何手段是更为整洁和优美的. 笔者的教授也曾感慨, “十年前我觉得这本书 (原理) 太 out 了, 现在越来越佩服牛顿用几何方法处理问题的高超技艺… 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来, 今天还是适用的, 而且弥足珍贵.” 和牛顿时代相近的, 受欧氏影响匪浅的还有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Blaise Pascal). 有幸拜读过帕斯卡的 思想录 一书, 书中第一个记录的思想就是论 “几何学精神 (Geometrical Spirit)” 和 “敏感性精神” , 其中前者指的并不是图形化思维, 而是公理化的严格逻辑演绎, 正是欧氏 原本 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 帕斯卡在该文章认为绝对属于某种精神的都不合适, 更合适的是两种精神的结合, 要有逻辑演绎的能力, 同时不能拘泥于纯粹逻辑, 也要有敏锐的对本质的感知. 一个近代的典例是爱因斯坦. 记得爱因斯坦曾直接提过欧氏对他的影响, 包括思考广义相对论时对时空弯曲的启发. 即便从侧面也能看出这一点, 一个有趣的事件是爱因斯坦对一个中学生请教几何问题的回应. 老人家认真地写了证明, 并且不忘循循善诱一番. 关于这个趣事, 网上有更详细的解读. 不知该中学生后来有没有大受鼓舞, 精通几何技法呢! 由以三个典型人物的例子, 原本 对欧洲自然科学发展的(间接)贡献可见一斑. 但那些影响毕竟是对别人的, 显得有些遥远, 于是笔者最后希望简要总结一下自己阅读的收获. 3.1 个人收获总结 首先是对 “充要”, “反证” 两个思想的再强化. 读一些命题并不会直接增长我在数学分析中证明命题的能力, 但是让我见识了数学中两个经典思想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也会更加关注这些思想的使用. 还有是更加注意事件的逻辑原因, 以及尝试建立共识, 之后再推理(公理化). 这倒并不是说将公理体系应用到日常生活, 这样是生搬硬套, 得不偿失; 而是说以后处理问题可以有类似公理思维的经验. 笔者想起来在大一初学微积分时, 大家调侃的一句话 “学习分析就是两个感叹, ‘这也要证?’ 和’这也能证?’ ” 其中 “这也要证?” 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学生们对处理显然问题时太过学究的不满. 然而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 这种话说的慢慢少了, 原来显然的, 似乎不那么显然了. 在读了 原本 之后, 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 如果总是抱着 “这不显然吗” 的态度, 许多的证明都会看不进去, 事实上, 在冷静思考后也发现那些问题并不那么显然. 这就是重视逻辑原因. 而尝试建立共识的意思是, 遇到问题, 在进行逻辑尝试后发现并不容易得出证明, 但又有能够接受的感觉, 于是就干脆先大胆接受, 继续推理. 即便做的假设不合适, 也会在足够的推理后显现出来. 最后额外分享一点, 是关于几何学习的效率.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 文中大量出现笔者配的 “原文” 竟然都是以图形的方式完成的证明, 宛若一股清流. 这本书的目的正是在此: “使用彩色的绘图和标志替代字符, 以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 当命题不是很复杂时, 绘图的方法更有助于阅读命题, 彩色的设计也进一步避免了混淆. 因此这本书是 原本 各个版本中的一大创新. 而该书已有逾百年的历史, 笔者惊叹西方印刷技术之余也想, 时至今日, 有没有进一步高效的方法? 有, 动画就是更有力的工具. 在动画 的帮助下, 笔者阅读命题的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有助于本文的完成, 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 回到开头的问题: 在现代, 读以几何原本为例的科学元典还是否值得? 至少就 原本 而言, 笔者的答案是: 值得一读, 颇有收获. 只是要注意, 不应是抱着增加专业知识的心态去阅读元典, 若是想直接提升专业素养, 的确不如找一本现代的教材. 但对于增广知识面, 获取原始的科学思维灵感, 元典类书籍必然胜过一般的科普读物. 另外, 还要考虑知识要求, 比如若没有对 原本 的知识, 几何功底也不佳, 直接读本就不简明的牛顿 原理 会比较低效, 容易不明所以, 最后累积的厌烦很可能又会助长 “经典无用” 思想的传播, 收到反效果. 注释及参考资料 : https://www.math.tamu.edu/~dallen/masters/Greek/euclid : http://www.math.ubc.ca/~cass/Euclid :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Greece (2006) by Nigel Guy Wilson, p. 278. : I. Newton.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B. Pascal. 思想录. 商务印书馆, 1985. : http://pythagoreanmath.com : The Elements of Euclid (1847) by O. Byrne.
5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 - 城市群发展模式
benlion 2019-2-17 15:15
粤港澳大湾区 O 网页 城市群 O 网页 发展模式,金融的资本运作,可以带来科技与实业的实力发展,而商业是产品的交易,在古代的实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现代的实业是制造工业和机械化农业。 说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并没有客观分析历史,明明就是丝绸之路和航海商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纸币的发明和煤炭、石油的发现,尤其是世界最发达的工程技术与手工业作坊。 也就是说 - 中国古代是手工业文明!而欧洲科学的建立,导致了转换到机器化大工业的工业文明,并且,发展了影视 O 网页 与时尚产业。 经历 4 次科学与技术革命,而进入第 4 次工业革命的时期,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技术、纳米与生物技术 O 网页 会聚的仿生机器设计 O 网页 和 STEAM 模式发展。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转型 O 网页 ,关键就是必须从古代手工业的工程思维模式,尽快转换到工业的科学思维模式。 附 - 世界上的巧合,确实也是太多了 - 最初依据老子《道德经》和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模式论述的《结构论》最早也是在老子所在的河南 O 网页 。 在国际上阐述细胞计算机的分子电路模型,却又恰恰是莱布尼兹所在的德国汉诺威,论述儒家与基督教文化贯通的道德经济学,却又恰恰是提出 “ 道德经济学 ” 概念的汤普森所在欧洲的文化研究中心,等等。 - 都是在事件之后,也就是近几年的总结与考察历史,才发现的巧合。 - ( 2019 年 2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针度人从君用——读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有感
热度 14 武际可 2014-1-23 08:41
金针度人从君用—— 读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有感 明末礼部尚书徐光启( 1562-1633 )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1607 年,他与西来的传教士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前六章毕。并且为之作序,还写了一篇《几何原本杂议》的文章,发抒他对《几何原本》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议。 文章以大部分的篇幅介绍了《几何原本》中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它应当持有的态度。文章说“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并且预言说:“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而谬谓余先识,余何先识之有?” 这短短的几句话,把几何学的重要性概括得十分准确。说明徐光启本人对几何学在人类科学文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的认识。事实上,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开始,就十分重视几何学的作用,据说柏拉图讲学的学院门口贴着一个条子,上写“不懂几何的人请勿入内”。无独有偶,在文艺复兴早期, 1543 年出版的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扉页上,出版商也印上了“不懂几何的人请勿入内”。可见几何学对近代科学的重要性。因为几何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几何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整套获得这些知识的逻辑和推理的方法。所以无怪乎美国科学史家 韦斯特福尔在《近代科学的建构》的导言里概括说:“两个主题左右着 17 世纪的科学革命 ——— 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传统和机械论哲学。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传统以几何关系来看待自然界,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构的;机械论哲学则确信自然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并寻求解释现象后面隐藏的机制。”可见,几何学,在科学革命中,是始终占有中心地位的。 徐光启还预言,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清末废科举之后,在学校中开设几何课,正好应验了他的预言。过了二百多年,中国人才能够体会到徐光启早已意识到的几何学对培养人的重要性,不能不悔悟“习之晚也”! 徐光启这篇《杂议》的最后一段,具有概括和总结的意义。他说: 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政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不把鸳鸯绣与人”,若此书者、又非止金针度与而已,直是教人开 丱 冶铁,抽线造针,又是教人植桑饲蚕,湅丝染缕,有能此者,其绣出鸳鸯,直是等闲细事。然则何故不与绣出鸳鸯?曰:能造金针者能绣鸳鸯,方便得鸳鸯者谁肯造金针?又恐不解造金针者,菟丝棘刺,聊且作鸳鸯也!其要欲使人人真能自绣鸳鸯而已。 这段话中“ 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出处可见于 元好问( 金) 《论诗》“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诗人当时的意境,也许是说,好诗(鸳鸯)可以随便给人欣赏,但作诗的方法(金针),却不能传给人。到底是没法还是不愿“度与人”呢,读者可以自己理解。不过,通常总是理解为,我可以给你鱼,不能给你渔(捕鱼的方法),可以给你金子,却不能给你点金术。在小农经济的社会,自然最通常的是按照后面这种小私有的观念来理解的。 徐光启正是对以上这种通常理解的反义而言,说:“ 金针度去从君用,不把鸳鸯绣与人”意思是说,我要教你方法(金针),而不教你具体的技术(鸳鸯)。他把几何学比喻为最基本的基础,是做任何事业的金针。在教育思想上他是一位厚基础的学派。他不愿具体教你绣鸳鸯,意思是你基础打好了自己就必然会绣起来。如果把绣鸳鸯比作学习几何的习题,当然,教师不应当去教学生如何锈,而是要学生独立去做题。他主张,学习也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学习不可能不劳而获。意思是,学会了金针,自然会绣鸳鸯。几何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做一切工作的金针,只有获得了金针,一切就会变为“等闲细事”。 所以徐光启的这段话,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实在值得我们仔细玩味。从这篇文章所发抒的思想看来,徐光启还是一位教育思想家。 附: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原文 下学功夫,有理有事。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闻西国古有大学,师门生常数百千人,来学者先问能通此书,乃听入。何故?欲其心思细密而已。其门下所出名士极多。   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凡他事、能作者能言之,不能作者亦能言之;独此书为用,能言者即能作者,若不能作,自是不能言。何故?言时一毫未了,向后不能措一语,何由得妄言之。以故精心此学,不无知言之助。   凡人学问,有解得一半者,有解得十九或十一者。独几何之学,通即全通,蔽即全蔽,更无高下分数可论。   人具上资而意理疏莽,即上资无用;人具中才而心思缜密,即中才有用;能通几何之学,缜密甚矣。故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   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有三至、三能:似至晦,实至明,故能以其明明他物之至晦;似至繁,实至简,故能以其简简他物之至繁;似至难,实至易,故能以其易易他物之至难。易生于简,简生于明,综其妙在明而已。   此书为用至广,在此时尤所急需,余译竟,随偕同好者梓传之。利先生作序,亦最喜其亟传也,意欲公诸人人,令当世亟习焉,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而谬谓余先识,余何先识之有?。   有初览此书者,疑奥深难通,仍谓余当显其文句。余对之:度数之理,本无隐奥,至于文句,则尔日推敲再四,显明极矣。倘未及留意,望之似奥深焉,譬行重山中,四望无路,及行到彼,蹊径历然。请假旬日之功,一究其旨,即知诸篇自首迄尾,悉皆显明文句。   几何之学,深有益于致知。明此、知向所揣摩造作,而自诡为工巧者皆非也。一也。明此、知吾所已知不若吾所未知之多,而不可算计也。二也。明此、知向所想象之理,多虚浮而不可挼也。三也。明此、知向所立言之可得而迁徙移易也。四也。   此书有五不可学,躁心人不可学,粗心人不可学,满心人不可学,妒心人不可学,傲心人不可学。故学此者不止增才,亦德基也。   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政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不把鸳鸯绣与人”,若此书者、又非止金针度与而已,直是教人开 丱 冶铁,抽线造针,又是教人植桑饲蚕,湅丝染缕,有能此者,其绣出鸳鸯,直是等闲细事。然则何故不与绣出鸳鸯?曰:能造金针者能绣鸳鸯,方便得鸳鸯者谁肯造金针?又恐不解造金针者,菟丝棘刺,聊且作鸳鸯也!其要欲使人人真能自绣鸳鸯而已。
个人分类: 教育|12468 次阅读|20 个评论
朴素的公理化思想与《几何原本》的公理体系
热度 2 primeacademy 2013-6-26 22:39
数学的开端和萌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但正如著名数学史家 M. 克莱因所言,作为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理性的学科来说,在公元前 600 年到公元前 300 年古希腊学者登场之前是不存在的 . 古希腊数学之所以可以得到这样的赞誉,不仅由于它所具有的相对完整的演绎体系,更在于它将数学看成是探求自然界真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使得数学得以在理性的高度与哲学和逻辑学联系在一起,发展成为人类理性文明的最高级形式 . 坚持一切数学结果必须根据明白规定的公理用演绎法推出,是古希腊人对数学的最大贡献 . 这种朴素的公理化思想的萌芽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他对定义,公理和公设的论述都是合乎现代精神的 . 比如,他认为定义只不过是给一批文字定个名,定义必须用现存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他还指出,一个定义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东西是什么,并不说明它一定存在,证明存在性要用构造( Construction )的方法 . 对于一切学科所共有的真理,他称之为公理,而只为某一门科学所接受的第一性原理称为公设,公理和公设都是不言自明的,公理和公设的数目越少越好,只要它们能用以证明多有的结果 . 这些思想都被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所采纳 . 欧几里得生活于公元前 300 左右的亚历山大城,关于他的生平几乎没有可供参考的历史记载,但他却因为著名的《原本( Elements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几何原本》(以下均称《几何原本》),而成为最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古希腊数学家 . 《几何原本》由古希腊文写成,成书于古希腊文明的亚历山大利亚时期,最初被译成阿拉伯文,拉丁文得以传播 . 全世界有 20 多种文字的版本, 19 世纪末,有一位学者曾研究指出,自 1482 年到 19 世纪末,《几何原本》各种文字一共出版了 1000 多版 . 中国最早的译本是 1607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Matteo Ricci , 1552-1610 )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 15 卷)合译的,定名为《几何原本》,几何的中文名称就是由此而得来的 . 他们翻译了前 6 卷,后 9 卷由英国人伟烈亚力( Alexander Wylie , 1815-1887 )和中国科学家李善兰( 1811-1882 )在 1857 年译出 .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共分 13 卷,内容包括了古希腊数学(不仅仅是几何)的几乎所有内容 .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朴素的公理化思想框架,整本书以 5 条公理和 5 条公设以及一些定义为基础,用演绎的方式,将所有的数学命题以证明的逻辑顺序组织在各卷之中 . 公理,公设及各卷具体内容如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公理和公设文本的意义,我们将英文译本流行的表述也列出来,以便于对照理解: 5 条公理( Common Notions ): ( 1 )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 Things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also equal to one another. ( 2 )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 And if equal things are added to equal things then the wholes are equal. ( 3 ) 等量减等量,其差仍相等 . If equals be taken from equals the remainders will be equal. ( 4 )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 And things coinciding with one another are equal to one another. ( 5 )整体大于部分 . And the whole greater than the part. 5 条公设( Postulates ) ( 1 )由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 . Let it have been postulated to draw a straight-line from any point to any point. ( 2 )一条有限直线可以继续延长 . And to produce a finite straight-line continuously in a straight-line. ( 3 ) 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 . And to draw a circle with any center and radius ( 4 )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 All right angles are equal to one another. ( 5 )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的和小于二直角的和,则这二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 . If two right lines meet a third line, so as to make the sum of the two interior angles on the same side less than two right angles, these lines being produced shall meet at some finite distance. 5 条公理是对“常识性”的关于“ things ”及其关系(相等,加,减,整体,部分)的事实的陈述,这些事实更多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的直观认知的结果,也正因此欧几里的将其与后面的 5 条明显关于几何的事实区分为“公理”和“公设”,中文译本通常将“ things ”译为“量”,在中文意境中多了很多数学的意蕴,恰当与否是值得商榷的 . 《几何原本》各卷具体内容如下: 第 I 卷:几何基础 . 重点内容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第 I 卷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的正逆定理命题 1.47 , 1.48. 第 II 卷:几何与代数 . 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其中 2.12 , 2.13 命题相当于余弦定理 . 第 III 卷:本卷阐述圆,弦,切线,割线,圆心角,圆周角的一些定理 . 第 IV 卷:讨论圆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的做法和性质 . 第 V 卷:讨论比例理论,多数是继承自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 , 被认为是 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 . 第 VI 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并以此阐述了比例的性质 . 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 X 卷:讲述比例和算术的理论;第 X 卷是篇幅最大的一卷,主要讨论无理量(与给定的量不可通约的量),其中第一命题是极限思想的雏形 . 第 XI 卷,十二,十三卷: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 . 除第 I 卷多给出的 5 条公设和 5 公理条外,每一卷均以若干定义开始,定义之后即以顺序安排命题及其证明 . 比如,第 I 卷包括 23 个定义, 48 个命题,其中第 47 , 48 个命题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 . 第 II 卷有 2 个定义和 14 个命题,其中第 12 , 13 个命题是勾股定理在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上的推广——余弦定理 . 第 III 卷包括关于圆的 11 个定义和 37 个命题,其中第 35 , 36 , 37 个命题是圆幂定理及其逆定理 . 第 IV 卷包括 7 个定义和 16 个命题,涉及到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十五边形的作图 . 第 V 卷论述了欧多克斯( Eudoxus ,约公元前 400 年)的比例论,包括 18 个定义 25 个命题, M. 克莱因认为正是比例论使得古希腊人找到利用几何的不可公度量来替代无理数的方法,按照他的观点,他认为:“ 1800 年以前的数学史实际上所走的道路——完全依据几何来严格处理连续量”,“就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而言,那里并没有无理数的理论基础” . ( M. 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 ,第 82-83 页 . )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欧多克斯的比例论之所以可以解决不可公度量(即无理数)的问题,正是因为比例论在一定意义上给出了实数的理论基础,从而使无理数的问题得到自然的解决,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 第 VI 卷讨论图形的相似性,包括 4 个定义与 33 个命题 . 第 VII 卷开始用几何量和比例的性质研究数论,有 22 个定义和 39 个命题,其中第一个命题就是著名的辗转相除法 . 第 VIII 卷,第 IX 卷继续讨论数论问题,这两卷都是直接从命题开始,第 VIII 卷包括 27 个命题,第 IX 卷包括 39 个命题,其中第 20 个命题是有名的素数有无穷多,命题 35 给出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一个漂亮的证明,命题 36 给出了一个数是偶完全数的充分条件 . 《几何原本》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希腊人的智慧(尽管德国数学家 F. 克莱因( F. Klein , 1849-1925 )认为这有些夸大其辞),实际上,《几何原本》不仅是一本几何专著和教材,它囊括了几乎全部古希腊人所知道的数学,几何,数论与代数,并用公理化方法和几何语言统一在一个系统中 . 缅怀和重温这样的经典,感受先贤智者千年智慧的荣光,将会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 . ( 本文摘自博主所著《几何基础:几何学的起源与发展》,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个人分类: 大学数学|6893 次阅读|12 个评论
林肯的欧氏几何政治
热度 16 jinsblog 2013-3-31 06:59
(网络照片) 看了两遍电影《林肯》,一遍在电影院,一遍在飞机上。尽管我比较喜欢看动作片, 不用动脑子,让人放松,偶尔也会看一下比较深沉的电影。让我看两遍的电影很少,文革中的地雷战、地道战、白毛女不算,早年的有《少林寺》,最近的就是《林肯》了。这类电影虽然没有那么热闹,但可以长点见识。第一次看时没有背景知识,看得不明白。后来读了点东西,再看时就好多了。非常喜欢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精湛表演,在灰暗、冷色的光影背景中,行动有点缓慢的林肯,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实现一个巨大的政治企图。他很好地诠释了林肯的特质:化敌为友,坚定而又不咄咄逼人,以及他的远见。这是我会第二遍去看这个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 历史中的事情,现在很多都说不清了,即使美国这种没有什么历史的国度,也是如此,更不要说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哪件事情曾经说清楚过?历史这个小姑娘,只好任人打扮。《林肯》中的各种政治把戏就不说了,科学网上最近数学是个热门话题,就说一下《林肯》中的欧氏几何。 《林肯》的一个核心场面,是在上图中那个空荡荡的电报房里,林肯和两个学工科的电报员在对话。那时林肯面对着一个政治决策,是否要邀请南方的和谈代表到白宫来,以达到立即停火的和平。但一旦和谈成功,废除奴役宪法十三号修正案,就可能会在众院搁浅。在这个决定历史的背景中,自学了些欧氏几何的林肯,在昏暗安静的电报房里,和两位年轻人有了下面这样些对话: “ 欧氏公理第一条是这样的:和同一个物体相等的两个物体相等 。这是一个数学推理法则。它是真实的,因为它管用 , 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欧几里德在他的书中说它是不言自明的。明白吧,在那本两千年前的有关机械规律的书中,就是这么说的。 和同一个物体相等的两个物体相等是 不言自明的真理。” 在这段台词中,英文中的“thing ” 是个很微妙的词。作为一个数学定律,它理应译成“量”: 和同一个量相等的两个量相等 。但在电影里的人话中,要是译成“量”有点不靠谱。 林肯讲完这段话后,修改了电文,没有邀请和谈代表来白宫,以强化在众院通过十三号修正案的力度。发出电文后,他缓缓走入一片昏暗中,背影慢慢暗淡下去,余音绕梁的一个镜头。拿流血的战争、或者说拿人命来赌宪法十三号修正案,这样的决定,不是容易做的。 电影剧本是 Tony Kushner 写的,作为现代人,他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用电影中林肯的嘴巴来讲自己的话,所以电影里的事不能太当真。林肯自学了些 欧氏几何大概是有史据的。但 编剧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是很了解 欧氏几何。那本两千年前的书,中文译为《几何原本》,最早的中文译本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学者徐光启翻译的《原本》前六卷。这本书是关于几何、关于数学的规律,而不是关于机械的规律(mechanical law )。隔行如隔山,细微之处见真章。 此外, 编剧显然想在这里和《独立宣言》中的那个著名的论述相联系: “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 这一段我翻译不出来,也不敢翻,照抄比较省事。欧氏几何的公理和独立宣言中的表述没有什么靠谱的关系,但我想观众能够理解,拍电影的人想传达一个概念:白人是人,黑人也是人,同是人的白人黑人“相等”。政治家讲逻辑的不多,看来还是讲一点比较好。就他们各自面对的议题来看,我个人的看法是,政治家的林肯可以和生物学家的达尔文相比较。 马克思是这样评价林肯的:“不为逆境之威而卑,不以成功之惑而亢,不懈追寻之努力,不急虚妄之妥协,步步为营,进而不复行;不随众拥而动,不为众兴而懈;仁心之闪烁,铸威严之行;幽默之莞尔,明黑暗之境;驭重任于虚怀与平常心,如天子事微以雷霆万钧; 一言以蔽之:奇人乃至伟人,未有泯灭良心。如斯大者善者之谦卑,叹其卒而后为天下视为英雄兮。” 老马,别在意我这老气横秋的翻译,怎么说才好,见面时再议。 截自: : EUCLID’S ELEMENTS OF GEOMETRY -The Greek text ofJ.L. Heiberg (1883–1885) from Euclidis Elementa, edidit et Latine interpretatusest I.L. Heiberg, in aedibus B.G. Teubneri, 1883–1885; edited, and providedwith a moder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Richard Fitzpatrick (2007) 截自:兰纪正,朱恩宽译《几何原本》- 2003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电影中林肯的对白: “Euclid's first common notion is this: Things which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That's a rule of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t's true because it works, has done and always will do. In his book, Euclid says this is self-evident. You see, there it is, even in that 2,000-year-old book of mechanical law. It is a self-evident truth that things which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 马克思对林肯的评语: “he was a man, neither to be browbeaten by adversity, nor intoxicated by success, inflexibly pressing on to his great goal, never compromising it by blind haste, slowly maturing his steps, never retracing them, carried away by no surge of popular favor, disheartened by no slackening of the popular pulse, tempering stern acts by the gleams of a kind heart, illuminating scenes dark with passion by the smile of humor, doing his titanic work as humbly and homely as Heaven-born rulers do little things with the grandiloquence of pomp andstate; in one word, one of the rare men who succeed in becoming great, without ceasing to be good. Such, indeed, was the modesty of this great and good man, that the world only discovered him a hero after he had fallen a martyr.”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11158 次阅读|3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