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富营养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潜力研究:来自太湖的证据
蒋高明 2019-11-27 10:44
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潜力 研究 :来自太湖的证据 李林峰、李英 毫 、比斯 瓦 斯、年 跃 刚、蒋高明 * * 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工程技术中心 生物 资 源技术 , 2008 , 99 ( 6 ) : 1656-1663 ( 影响因子 5.807 , SCI 引文 197 ) 采 用垂直潜流( VSF )、水平潜流( HSF )和自由水面流( FWS )三个平行的中试人工湿地单元, 研究 其净化 中国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 之 能力。每次处理时,湖水以 0.64 m d -1 的水力负荷率连续泵入 人工湿地 。一年运行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 COD )、氨氮( N H 4 + -N )、硝态氮( NO 3 - -N )、总氮( TN )和总磷( TP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17-40% 、 23-46% 、 34-65% 、 20-52% 和 35-66% 。除 N H 4 + -N 外, VSF 和 HSF 对养分去除潜力相似,前者比后者高 14% 。然而,在高水力负荷下, FWS 湿地表现出比 VSF 和 HSF 最小的效果。 VSF ( 0.056mg L -1 )和 HSF ( 0.052mg L -1 )出水 口 平均总磷浓度接近国家三级(湖泊、水库 0.05mg L -1 )水质标准。湿地植物(香蒲)在三种 人工湿地 中生长良好。 研究发现 ,植物吸收和贮藏是三种 人工湿地 氮磷去除的重要因素。然而,收获地上生物量贡献了 FWS 湿地总氮、 总 磷去除量的 20% 和 57% ,而 在 VSF 和 HSF 中,通过收获地上部生物量 总氮、 总 磷去除量仅 为 5% 和 7% ,分别占湿地总氮、 总 磷去除量的 14% 和 17% 。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太湖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如果考虑 条件 限制,在较高水力负荷下, 垂直潜流 ( VSF ) 和 水平潜流 ( HSF ) 比 自由水面流 ( FWS ) 人工湿地 更为适合。 Potential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treating the eutrophic water: Evidence from Taihu Lake of China Li Linfeng, Li Yinghao, Biswas Dilip Kumar, Nian Yuegang Jiang Gaoming* *Correspondence author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PR China La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08, 99 (6):1656-1663 ( IF=5.807 , SCI citation 197 ) Three parallel units of pilot-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CWs), i.e ., 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VSF),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HSF) and free water surface flow (FWS) wetland were experimented to assess their capabilities in purifying eutrophic water of Taihu Lake, China. Lake water was continuously pumped into the CWs at a hydraulic loading rate of 0.64 m d -1 for each treatment. One year's performance displayed that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mmonia nitrogen (N H 4 + -N), nitrate nitrogen (NO 3 - -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ous (TP) were 17-40%, 23-46%, 34-65%, 20-52% and 35-66%, respectively. The VSF and HSF showed statistically similar high potential for nutrients removal except N H 4 + -N, with the former being 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However, the FWS wetland showed the least effect compared to the VSF and HSF at the high hydraulic loading rate. Mean effluent TP concentrations in VSF (0.056 mg L -1 ) and HSF (0.052 mg L -1 ) nearly reached Grade III (0.05 mg L -1 for lakes and reserviors) water quality standard of China. Wetland plants ( Typha angustifolia ) grew well in the three CWs. We noted that plant uptake and storage were both important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removal in the three CWs. However, harvesting of the above ground biomass contributed 20% N and 57% P of the total N and P removed in FWS wetland, whereas it accounted for only 5% and 7% N, and 14% and 17% P of the total N and P removed in VSF and HSF CWs, respectivel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could well treat the eutrophic lake waters in Taihu. If land limiting is considered, VSF and HSF are more appropriate than FWS under higher hydraulic loading rate.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钟——“碧水”孕育美丽的杀手
热度 43 Wildbull 2015-10-12 06:55
最新研究发现: 低剂量(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TDI值)慢性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in)暴露,导致了哺乳动物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诱发肝癌的风险。对长期饮用太湖水、巢湖水等的居民的健康风险应高度关注。 何君等以BALB/c小鼠为模型,运用系统毒理学研究了MC慢性暴露对哺乳动物的肝毒性及其致毒机制。该研究首次证实MC-LR灌胃染毒(40, 200 μg/kg/d)90天能显著抑制肝脏脂肪酸 β 氧化,阻碍脂蛋白分泌并促进肝脏炎症,导致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这可能是MC-LR诱发肝癌的重要途径,为认识MC的促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Archives of Toxicology上(免费下载): Prolonged exposure to low-dose microcystin induces nonalcoholic steathepatiyis (2017).pdf Jun He, Guangyu Li, Jun Chen, Juan Lin, Cheng Zeng, Jing Chen, Junliang Deng, Ping Xie* (2017) Prolonged exposure to low‑dose microcystin induces 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 in mice: a systems toxicology study. Arch. Toxicol. 91: 465–480. 本 博文已在《水生态学杂志》正式发表 , 题目: 蓝藻水华及其次生危害 ( 全文免费下载地址: http://sstxzz.ihe.ac.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505130240flag=1journal_id=sstxzzyear_id=2015 ) 人们常常赞美道——“碧水蓝天”,可真正的碧水却会隐藏一类可怕的杀手——蓝藻,因为蓝藻会产生一类毒性很强的生物毒素——微囊藻毒素,它危害肝脏、肾脏、性腺、神经等多种系统,特别是对哺乳动物毒性很强…… 一、壮观的“碧水” 陆地上养分(氮、磷)贫瘠,而水中却堆积如山,这是一个多么无情的玩笑,同样的元素放错了地方,“宝”却变成了“害” …… 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以海水和冰川的形式而存在,湖泊、河流、水库中的淡水资源不足总量的 0.01% ,可它为人类及其它所有陆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饮用水源,而清辙而甘甜的水质是健康的保障。 但是,当水体中 N 、 P 富集时,一种古老而原始的低等植物——蓝藻(也称之为蓝细菌)往往大量爆发,并常常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水华。那 N 、 P 从何而来呢?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的输入。富营养化的产物不一定都是蓝藻水华,还会产生硅藻水华(常常出现于河流)、甲藻水华(常常出现于鱼池)、绿藻水华等,但经验上,出现蓝藻水华的概率最大(谢平 2007 , Yang etal. 2012 )。 我国深受蓝藻水华折磨的最著名的湖泊有滇池、太湖和巢湖( 图 1 ),周边的自来水厂大部分已经关闭,损失惨重,剩下的一些水厂其源水的安全状况也令人堪忧。在过去的二十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三湖”治理上已耗资数千亿,但依然挡不住滚滚的“绿波”,乐观的估计还要继续奋斗 20 年(谢平 2008 , 2009 ),悲观的说也许遥遥无期 …… 不仅如此,浩瀚的洞庭湖和鄱阳湖( 图 2 )似乎准备赴其后尘,云南秀丽的洱海( 图 3 ,图 4 )也即将步入水华的常态化状态 …… 。当然,蓝藻水华也非中国特有,全世界都有发生,有些惨况比中国一点都不逊色( 图 5 )。 小小的蓝藻(通常只有几个微米大小,只有聚集成群时才可以被肉眼识别),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 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爆发是严重的湖泊公害,对此要作为重大科研课题加紧研究和治理,否则我们无法向人民交待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对无锡水污染事件考察期间曾指出,“ 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预防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 图 1 壮观的蓝藻水华(滇池、太湖和巢湖) 图 2 洞庭湖和鄱阳湖局部水域的蓝藻水华 图 3 云南洱海蓝藻水华的演变趋势,水华发生日益频繁。 2013 年夏季,水华最盛时覆盖了近 80% 的湖面,令人吃惊的是,从一只死在岸边水华中的野鸟(下排最右边的图片)体内还检测出了微囊藻毒素 图 4 2013 年发生在云南洱海的蓝藻水华的卫星遥感图(由虞功亮博士和李仁辉教授提供) 图 5 世界各地的蓝藻水华 二、美丽的杀手 蓝藻的主要危害之一就是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毒素( 表 1 ),其中一类毒性很强的生物毒素——微囊藻毒素(如 图 6 )最为常见,危害最大,受到广泛关注。已知微囊藻毒素有 90 多种异构体。虽然微囊藻毒素还未达到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 Mass Casualty Biological Weapon, MCBW )的程度(由于生产困难、毒性还不是足够强烈),但其毒性已经达到引起军事专家关注的程度( 表 2 )。一些神经毒素能有效地终止神经和肌肉的功能而不引起组织显微结构的破坏,而其它一些毒素直接破坏和损伤组织,对这些毒素,预防十分重要,因为常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就可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微囊藻毒素就属于这种类型。 微囊藻毒素专一性地与细胞(如肝、肾)内的蛋白磷酸酶结合,在致死剂量暴露的情况下, 15-60 min 之内即发生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重要功能的肝脏、肾脏等被严重损伤以致治疗可能作用甚微或毫无价值。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毒素对生殖、神经和心脏等的影响亦不可小视( Qiu et al. 2009, Liu et al. 2010, Li et al.2012, Zhao et al. 2012, Chen et al. 2015 )。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能耐高温(达 300 ℃ ),耐酸碱,因此,泡茶和烹饪对其影响甚微( Zhang et al. 2010 )。这也意味,在自来水中或进入水产品中的毒素大部分将通过饮水或食物链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长期的慢性暴露将带来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 Xie et al. 2005, 谢平 2006 , Chen et al. 2009, Zhang et al. 2009 )。 图 6 常见的一种微囊藻毒素 MC-LR 的化学结构图 表 1 蓝藻毒素的名称及产毒生物 毒素类别 Toxic group 毒性或刺激效应 Toxic or irritant effect 产毒蓝藻属名 Producer of cyanobacteria genera 环肽 Cyclic peptides 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肝毒性 Hepatotoxic 鱼腥藻 Anabaena , 项圈藻 Anabaenopsis , 隐球藻 Aphanocapsa , 陆生软管藻 Hapalosiphon , 微囊藻 Microcystis , 念珠藻 Nostoc , 颤藻 Oscillatoria 节球藻毒素 Nodularins 肝毒性 Hepatotoxic 节球藻(主要在咸淡水) Nodularin (mainly brackish water) 生物碱 Alkaloids 神经毒性生物碱 Neurotoxic alkaloids 类毒素 -a Anatoxin-a 神经毒性 Neurotoxic 鱼腥藻 Anabaena , 束丝藻 Aphanizomenon , 颤藻 Oscillatoria 拟类毒素 -a(s) Anatoxin-a(s) 神经毒性 Neurot oxic 鱼腥藻 Anabaena , 颤藻 Oscillatoria 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s 神经毒性 Neurotoxic 鱼腥藻 Anabaena , 束丝藻 Aphanizomenon , 拟柱胞藻 Clindrospermopsis , 鞘丝藻 Lyngbya 细胞毒性的生物碱 Cytotoxic alkaloids 筒胞藻毒素 Cylindrospermopsin 细胞毒性 Cytotoxic, 肝毒性 hepatotoxic, 神经毒性 neurototoxic, 遗传毒性 genotoxic 鱼腥藻 Anabaena , 束丝藻 Aphanizomenon , 拟柱胞藻 Clindrospermopsis , Umezakia 皮炎毒性生物碱 Dermatotoxic alkaloids 海洋蓝藻 Marine cyanobacteria 海兔毒素 Aplysiatoxin 皮炎毒性 Dermatotoxic 鞘丝藻 Lyngbya , 裂须藻 Schizothrix , 颤藻 Oscillatoria 皮炎毒性 Dermatotoxic 鞘丝藻 Lyngbya , 裂须藻 Schizothrix , 颤藻 Oscillatoria 鞘丝藻毒素 Lyngbyatoxin-a 皮炎毒性 Dermatotoxic, 口腔和肠胃发炎 oral and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鞘丝藻 Lyngbya 脂多糖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具有刺激任何暴露组织的可能 Potentially irritates any exposed tissue 所有 All (引自 Svrcek and Smith 2004 ) 表 2 所选的毒素与化学毒剂对实验小白鼠致死性的比较 试剂 Agent LD 50 (μg kg -1 ) 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来源 Source 肉毒菌毒素 Botulinum Toxin 0.001 150,000 细菌 Bacterium 志贺毒素 Shiga Toxin 0.002 55,000 细菌 Bacterium 破伤风毒素 Tetanus Toxin 0.002 150,000 细菌 Bacterium 相思子豆毒素 Abrin 0.04 65,000 植物(相思豆) Plant (Rosary Pea) 白喉毒素 Diphtheria Toxin 0.10 62,000 细菌 Bacterium 刺尾鱼毒素 Maitotoxin 0.10 3,400 海洋鞭毛类 Marine Dinoflagellate 岩沙海葵毒素 Palytoxin 0.15 2,700 海洋软珊瑚 Marine Soft Coral 雪卡毒素 Ciguatoxin 0.40 1,000 鱼 / 海洋双鞭毛类 Fish/Marine Dinoflagellate 组织毒素 Textilotoxin 0.60 80,000 毒蛇 Elapid Snake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oxins 0.1-5.0 35,000-40,000 细菌 Bacterium 哥伦比亚箭毒蛙毒素 Batrachotoxin 2.0 539 箭毒蛙 Arrow-Poison Frog 篦麻毒素 Ricin 3.0 64,000 植物(蓖麻子) Plant (Castor Bean) 海蜗牛毒素 -Conotoxin 5.0 1,500 海蜗牛 Cone Snail 泰攀蛇毒素 Taipoxin 5.0 46,000 毒蛇 Elapid Snake 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8.0 319 河豚 Puffer Fish 蝎毒素 -Tityustoxin 9.0 8,000 蝎子 Scorpion 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 10.0 ( 吸入 Inhal, 2.0) 299 海洋双鞭毛类 Marine Dinoflagellate VX 神经毒剂 VX 15.0 267 化学毒剂 Chemical Agent 葡萄球菌肠毒素B (Rhesus/Aerosol) SEB (Rhesus/Aerosol) 27.0 ( 半数有效剂量 ED 50~ pg) 28,494 细菌 Bacterium 拟类毒素 -A(s) Anatoxin-A(s) 50.0 500 蓝藻 Blue-Green Alga 微囊藻毒素 -LR Microcystin-LR 50.0 994 蓝藻 Blue-Green Alga 索 曼毒剂( GD ) Soman (GD) 64.0 182 化学毒剂 Chemical Agent 沙林毒气( GB ) Sarin (GB) 100.0 140 化学毒气 Chemical Agent 乌头碱 Aconitine 100.0 647 植物(乌头) Plant (Monkshood) T-2 毒素 T-2 Toxin 1,210.0 466 真菌毒素 Fungal Mycotoxin (引自 Franz1997 ) 产毒蓝藻众多,它们在显微镜下十分艳丽( 图 7 )。水体中的蓝藻水华可由一至数个优势种组成,已知的蓝藻水华中有 60-70% 含有产毒的株系。在某一个期间的水华可产生几种微囊藻毒素,有时甚至可达 20 多种。一种蓝藻水华的毒性取决于有毒株细胞的浓度,以及所出现的毒素的相对毒性。已报道的从自然水体中采集的水华蓝藻中的 MC 含量,以中国的 7300μg g -1 dw ( Zhang et al. 1991 )和葡萄牙的 7100 μg g -1 dw ( Vasconelos et al. 1996 )为最高。 图 7 艳丽的产毒蓝藻 三、可怕的案例 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危害公认的证据或事件如 图 8 所示,其中有两项来自中国,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原发性肝癌的高发病率被认为与饮水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有密切关系。世界最著名的藻毒素污染致人类死亡事件发生在 1996 年,巴西血透析水被污染事件,导致 60 多人死亡,震惊全世界( 图 9 )。世界卫生组织因此而制定了饮用水中 MC-LR 的临时性指导值( 1 μ g/L )。虽然关于微囊藻毒素的致癌性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图 8 蓝藻毒素重大进展或事件回顾 图 9 导致 60 多人死亡的巴西透析水藻毒素污染事件 最近的研究( Chen et al. 2009a )表明,巢湖专业渔民长期暴露于蓝藻毒素的高风险之中,因为他们饮用未经处理的巢湖水,取食含有毒素的各种水产品。通过对在湖面生活过 5-10 年的专业渔民的流行病学调查,从渔民的血液中普遍检测出毒素( 图 10 ),通过与 21 种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引发了一些个体的实质性肝损伤( 图 11 )。这亦是在世界上首次从自然染毒人群的血液中检测出蓝藻毒素的存在,并发现了其损伤人肝功能的直接证据,虽然科学界对人类的近亲——小鼠和大鼠进行了无数次类似的染毒实验。 图 10 巢湖渔民血液中的 MC 含量(引自 Chenet al. 2009a ) 图 11 根据巢湖渔民血液样本中的微囊藻毒素浓度和 21 种血液生化指标做成的 PCCA 图,血清中微囊藻毒素含量与主要肝功能指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引自 Chen et al. 2009a ) 进一步对从巢湖中捕获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器官中的毒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图 12 ),并结合水中的毒素含量,计算出每个渔民 MC 的日摄食量为 2.2-3.9μg MC-Lreq ,接近或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日容许摄入量( 2.4 μg MC-LReq) ,这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日允许摄入值存在健康风险,需要向下修订( Chen et al. 2009a )。利用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也支撑了这一结论( He et al. 2012 )。 图 12 安徽巢湖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肌肉 / 足中的毒素含量(引自 Chenet al. 2009a ) 四、知情、对策与展望 蓝藻近在咫尺,风险到底几何?蓝藻毒素的暴露途径包括饮水摄入(主要途径)、水产品消费 (我国民众 MC 摄入的重要途径之一)、静脉输入(透析病人)和娱乐活动的皮肤暴露( 图 13 )。我国是淡水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根据农业部 2012 年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水产品养殖总量占世界的 60% 以上,淡水占 49%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总体情况更为严重,蓝藻毒素对淡水水产品安全性的风险更大! 图 13 微囊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向人的传递 图 14 江苏太湖各种鱼类、甲鱼、家鸭以及水鸟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引自 Chen et al. 2009b ) 基于以往的研究数据(如 图 12 、 图 14 ),对太湖和巢湖各种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图 15 ),总体来说,食用上述无脊椎动物的整体(即包括各种内脏,如肝胰腺、性腺等)都存在健康风险,其中蚌的风险最大(食用足也不安全)。当然,这些阈值还依赖于每年蓝藻水华的严重程度、产毒状况等( Tao et al. 2012 )。当然,这是水华盛行期间的数据,这时的消费风险最大,而进入冬季,动物体内的蓝藻毒素大部分将被代谢掉,毒素含一般量亦会下降到安全消费的水平。当然,这与种类也有一定关系,有的降解能力较强,有的则较弱。此外,水华的持续时间亦会产生影响,像滇池这样水华一年四季都不消退的湖泊,风险就会一直存在,而在太湖和巢湖,冬季水产品的安全性就要好得多。还有,不同的湖泊,即使蓝藻的生物量相似,也会因为蓝藻产毒能力的差异而使水产品的安全状况有所差异。 图 15 基于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含量以及每人每日平均消费量,对太湖和巢湖经济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的评估 迄今为止,人们并不清楚如此之多的蓝藻为何要产生这般强烈的毒素,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它就是为了某个目的,只知道很多蓝藻产它,但同样一个种类有时也可以变成无毒株。毒性的存在也妨碍了蓝藻的资源化利用,如它无法作为猪或家禽的饲料(虽然蓝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有些土著的鱼类(如鲢、鳙)却能以有毒蓝藻为食,并能快速生长,在冬季还能将体内的毒素降解到人类可以安全消费的水平( Chen et al. 2006, 2007 )。在武汉东湖面积达 12km 2 的主题湖区,用这种技术(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成功清除与遏制东湖的蓝藻水华达 30 年之久,每年通过渔获物净带走的 N 和 P 相当于水柱现存量的 19.2% 和 140% ,当然,污水输入的 N 、 P 远大于这个量( Xie Liu 2001 ,谢平 2003 )。 遗憾的是,这种生物控藻技术只能使普通的渔民受惠,而不能给那些水处理企业或设备制造商或收藻船制造者等带来利润,因此决策者毫无兴趣。更为讽刺的是,有聪明的科学家仿造鲢的原理制造出了一种仿生收藻船(虽然也能应一下急,但仅限于非常局部的蓝藻堆积地,而不可能解决大面积的水华问题),其实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发明人就是食藻鱼,真品一钱不值(有时还要被冤枉成“坏蛋”而被斩尽杀绝),而它的仿制品却价格不菲,一条就数百万元,政府倒是乐意掏钱去购买,还要花钱雇人买油去运行,所收的蓝藻有时还要买地挖坑去填埋 ……GDP 是一连串地增加了,秀也做了 …… 决策者就这么“任性”,宁愿花冤枉钱去收藻,也不要勤勉的食藻鱼,尽管后者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期待有一天这种境况能够得到改善。 一些环境政策的决策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十分局限,谈“鱼”色变,认为渔业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虽然不排除在一些水体还存在不合理的渔业方式(如投肥、投饵),像三湖这样的大型湖泊并未存在规模化的渔业养殖活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输入。自然生态系统就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组成,鱼类是水体的主要消费者,它通过牧食或捕食,直接或间接地收割初级生产者,并通过生长将 N 、 P 富集于身体之中,再通过渔获物将所富集的 N 、 P 从生态系统中移出,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只要我们维护与管理好一种良性的生态系统结构,维持好生态系统的代谢机制,就既能有利于水质改善,也能收获优质的鱼产品,最终,就可以同时满足人们对清洁饮水和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因此,可以预料,在大型湖泊,以水质保护为前提的集流域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 ( 保育)与生态渔业等为一体的政府、企业家和科学家合作运营模式也许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期待出现一种全新的“大湖生态模式”。 如何保护好饮用水源的安全是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图 16 )。水处理专家可能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实际情况则是,当水污染到一定程度之后,任何技术都变得束手无策,成本的飙升将会迫使人们去寻找替代水源,而且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也是一个问题。因此,早在数十年前开始,人们就从沉淀池走向了水源地、再扩展到涵养它的大水体(湖泊、水库或河流)、并最终延伸到了整个流域。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但这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问题,这里人们更加关注一些宏观尺度的问题,譬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修复与重建、面源污染控制、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生态圈层构建等,这种尺度的综合技术与管理问题将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类型的人群扭在了一起。其实,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设想一下,要成功地对像太湖这样一个涵盖 36900 平方公里的巨大流域进行有效的生态与水质管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都还得进行持续的艰苦探索! 图 16 蓝藻生态风险的管控对策 包括水在内的许多环境问题还有更深、更复杂的渊源。技术的盲目崇拜者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这实际上是在妄想人可以超越自然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那些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增长)观念也只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口号,因为地球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它的承载能力亦如此。在人类尚未统治自然界之前,数以千万计的物种共存在这个地球表面,在一定的气候背景和生存条件下,一个物种大致会保持一种震荡的平衡趋势,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猞猁和兔子,它们每隔 10 年左右出现一个波动周期( 图 17 ,左上图 ),但是,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开始掌控自然界,将自然界中每一寸可用的土地据为己有,打破了自身的平衡波动模式,导致了人口的狂飙( 图 17 ,左下图 )。 图 17 种群的极限——人类也是一个动物种群 几个方面的因素助推了这一过程。首先是医疗的进步,大大降低了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再就是 农业的进步: ① 人类不断扩展耕地,把大地一步步变成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这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动植物栖息地的丧失,无数的物种惨遭绝灭; ② 通过肥料提升农作物产量,人们利用埋藏的化石能源,把空气中不能被利用的分子态氮用化学的方法变成作物可利用的氮肥(现在全世界人工固氮总量可能超过了自然生物固氮的总和),开采埋藏的磷矿; ③ 人们通过大量的农药,控制虫害与杂草,保证稳定的产量; ④ 人们通过品种的选育,培育所谓超级稻,增加粮食产量; ⑤ 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人们疯狂地开采地下水(有地方深达数十米),利用着数万年前的库存水,或者把南方的水调往北方,甚至通过人工降水等手段;等等。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在一步步提升这个美丽的地球养育我们人类的承载能力,但问题是我们却在一步步地将它蹂躏与摧毁,淡水的持续环境恶化就是这部史诗般的宏大悲剧的情景之一,巨量的养分在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循环之后大量流入容量极为有限的河湖之中(全球淡水资源不足整个水资源量的 0.01% ),从而导演了触目惊心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事实上,我们是在一步一步地蚕食地球环境的可塑性,使这根本已紧蹦的玄不断更新极限 …… 但可以确信的是,成长终会引来嘎然而止的那一天,如果我们放纵自身,总有一天会重蹈 St Paul 岛上驯鹿种群崩溃( 图 17 ,右图 )的命运! 放眼未来,我们需要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与各类具有良知的科学家的精诚合作,掌控流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流域的产业结构,构建、修复与保护自然原始的水生态系统,特别是要恢复有水下森林美誉的水生植被,保育好珍稀的物种及其栖息之地,继承与发展传统的生态渔业模式。要实现对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控,生产优质的自来水,收获优质的渔产品(这需要将渔业巧妙地组合到生态系统的自然代谢之中),提供生态的休闲地,保护好人类的健康! 回首今天的生物学,似乎滑落到了畸形的边缘——微观的分子生物学万紫千红,宏观的全球变化生物学风光无限,而中观的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大有日薄西山之势。但不要忘记,中观生态学曾是生态学的发源,它伴随着农耕社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却几乎要被一种极不科学的“科学评价体系”—— SCI 影响因子所销毁(这个领域在一些大学早已消逝)。但是,未来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实际问题,最需要的恰恰还是中尺度的生态学研究。 我们人类寄居的这个自然界亦是由无数种大大小小的循环构成的一种极为错综复杂的地球系统,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就是贯穿了一系列生源要素( C 、 N 、 P 、 S 等)的循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不论在哪里都无例外,自然的纯粹象征是圆形,因为圆形是循环的图示。这实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形式,上至天体的运行,下至有机体的生生死死,万物之中的所行所为,只有借这种图示,才可能在时间的流动中产生一种现实存在,即眼前的自然”。这亦是我们尊重自然与敬畏自然的伦理基石。人类可以实现的绝非可持续的增长,而是在一定平衡域附近震荡的良性循环,这亦是生态文明的原点之一! 主要参考资料 1. 谢平。鲢、鳙与藻类水华控制。科学出版社, 2003 ,北京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2. 谢平。水生动物体内的微囊藻毒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科学出版社, 2006 ,北京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3. 谢平。论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从生物进化、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学视点。科学出版社, 2007 ,北京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4. 谢平。太湖蓝藻的历史发展与水华灾害。科学出版社, 2008 ,北京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5. 谢平。 翻阅巢湖的历史—蓝藻、富营养化及地质演化。科学出版社, 2009 ,北京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6. ChenJ, Xie P, Li L Xu J. 2009a.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patotoxicmicrocystins in the serum of a chronically exposed human population togetherwith indication of hepatocellular damage. Toxicol. Sci. 108 : 81-89 (pdf: http://toxsci.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08/1/81.full.pdf+html ) 7. ChenJ, Xie P, Zhang D, Ke ZX Yang H. 2006. In situ studies on thebio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the phytoplanktivorous silver carp(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stocked in Lake Taihu with dense toxicMicrocystis blooms. Aquaculture 261: 1026-1038 8. ChenJ, Xie P, Zhang D, Lei H. 2007. In situ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and dynamics of microcystins in a biomanipulation fish - bighead carp(Aristichthys nobilis). Environ. Pollut. 147: 150-157 9. ChenJ, Zhang DW, Xie P Ma ZM. 2009b.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microcystin contaminations in various vertebrates (fish, turtle, duck and waterbird) from a large eutrophic Chinese lake, Lake Taihu, with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Sci. Total Environ. 407:3317–3322 10. Chen L, Chen J, Zhang XZ Xie P. 2015.A review of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microcystins. J. Hazard. Mater. (in press) 11. He J, Chen J, Wu LY, Li GY, Xie P. 2012.Metabolic response to oral microcystin-LR exposure in the rat by NMR-based metabonomicstudy. J. Proteom. Res. 11: 5934-5946 12. Li GY, Cai F, Yan W et al. 2012. A proteomicanalysis of MCLR-induced neurotoxicity: implication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oxicolSci 127: 485-495 13. Liu Y, Xie P et al. 2010. Microcystinextracts induce ultrastructural damage and biochemical disturbance in malerabbit testis. Environ. Toxicol. 25: 9-17 14. Qiu T, Xie P, Liu Y, Li GY, Xiong Q, Hao L Li HY. 2009. The profound effects of microcystin on cardiac antioxidantenzym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cardiac toxicity in rat. Toxicology 257: 86-94 15. Tao M, Xie P, Chen J, Qin BQ, Zhang DW, NiuY, Zhang M, Wang Q, Wu LY. 2012. Use of a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toinvestigate key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microcystin cellular quotas in heavybloom areas of Lake Taihu. PLoS ONE 7: e32020 16. Xie LQ, Xie P, Guo LG, Li L, Yuichi M Park HD. 2005. Organ distr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s infreshwater fishes with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from the eutrophic Lake Chaohu,China. Environ Toxicol. 20: 293-300 17. Xie P Liu JK. 2001. Practical successof biomanipulation using filter-feeding fish to control cyanobacteria blooms: asynthesis of decade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a subtropicalhypereutrophic lake. TheScientificWorld 1: 337-356 18. Yang Q, Xie P, Shen H, Xu J, Wang PL, ZhangB. 2012. A novel flushing strategy for diatom bloom prevention in thelower-middle Hanjiang River. Water Res . 46: 2525-2534 19. Zhang DW, Xie P, Chen J. 2010. Effects oftemperature on the stability of microcystins in muscle of fish and itsconsequences for food safety.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 84 : 202-207 20. Zhang DW, Xie P, Liu YQ, Qiu T. 2009.Transfer, distr 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the aquatic foodweb in Lake Taihu, China, with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Sci.Total Environ. 407: 2191-2199 21. Zhao SJ, Xie P, Li GY, Cai Y, Xiong Q, ZhaoYY. 2012. The proteomic study on cellular responses of the testes of zebrafish ( Danio rerio ) exposed to microcystin-RR. Proteomics 12: 300–312 22. Zhao YY, Xie P, Fan HH. 2012. Genomicprofiling of microRNAs and proteomics reveals an early molecular alterationassociated with tumorigenesis induced by MC-LR in mice. Environ Sci. Technol. 46:34–41
21332 次阅读|170 个评论
亩产万斤可能吗?——钱老的推论是可以实现的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3-8-13 10:48
从目前的农业实践看,只要生育期够长,粮食亩产(2-3熟)的极限大约为2吨或者稍多一些,也就是4000多斤的样子(当然这是含水的,干物质要少一些),加上秸秆等,总生物量马马虎虎接近每亩万斤了(当然这也是含水10%-20%的),这时候太阳能转化效率大约5%左右。 水生微藻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单产 。一般陆生植物一年只能收获一到两季, 而 微藻几天就可收获一代,因此用于自身异化作用的能量非常少 。 微藻研究取得前期重要成果,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得了多株系油脂含量在 30% ~ 40% 的高产能藻株,如细胞密度达到 20 克 / 升,产油量 7 克 / 平方米;雪藻每天能在 1 平方米 光照面积内生产 35.3 克 AFDW( 去灰分干重) ,该生物量相当于 46.4 克 植物种子量,折算成就是每年每平方米15~20kg的生物产量,以15kg计算, 亩产不是万斤,而是10000kg了,是吨粮田的10倍。 当然微藻产量与水体中微藻密度和营养盐类含量有关,只有在适宜密度和 极富营养化的水体环境,才可能获得高产。因此,微藻可用于污水处理 。随生活和工业污废水,我国每年排放到天然水体中氮素多达几百万吨、磷素达上百万吨,这足以支持1亿吨的微藻产量和几千万吨海藻油的生产规模。 但是,藻类含水量大,不好干燥炼油,不过粉碎制浆后,应该可以采用溶剂油浸提萃取,就像现在的豆油一样。余下的纤维素的可以发酵制取沼气,剩下的沼渣可生产生物肥料。 另外除微藻类外,在开阔水域可以种植大型藻类(如海带)以净化水质,富营养化的开阔水面还可以放养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收获后打浆发酵制取沼气和生物肥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31923.html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7438 次阅读|8 个评论
浓度还是容量:湖泊问题是科学问题吗?
热度 10 李万春 2012-10-24 15:09
湖泊问题自从 2007 年无锡蓝藻水华事件后一直是热点。科研 / 技术 / 产业 / 政府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时间,舍我其谁?! 用指标说话,好!目标几类水,削减污染物入湖总量嘛。诸如各种方法手段层出不穷见于媒体和网络,各种示范工程遍地开花诞生于湖泊及周边,各种达标指标屡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媒体是好热点的,吸引眼球就是好文。工程是示范的,验收通过都是领先。政府是要追求阶段性考核目标的,限期达标就是 OK 。 从物质平衡原理而言,一个湖体,在考虑的时间段内,污染物(营养盐也罢?)的浓度就是水体的污染物总(容)量除以水体的容积。由于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水体的容积在变化中,如何估算污染物总量往往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入湖的污染更麻烦,点源面源怎么估?拿河流的数据说话吧,也是这个原理,总量就是浓度乘以流量,流量可以以多年平均代替,但是浓度呢?明明知道年内有波动而且还挺大,那怎么来满足各种要求呢?很简单,挑我想要的监测数据,来说明我做的这个项目 / 工程 / 实验 / 系统工程是如何达标的,如何满足水体水质进一步优化要求的。 污染物的浓度可以点位监测,或多点平均,或不同时段再平均,所以就有浓度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上下浮动 30% 都是正常的。在不同的利益群体(科研 / 技术 / 产业 / 政府)看来,这往往却是最容易考核或考评的指标,也是最容易玩的指标。最后的结果往往是 ××(指标)浓度达到了几类水的标准,或者比原来的浓度减低了多少多少(百分比)。诀窍就是:拿最有利的指标来说话。多监测几次,总有达到我满意的指标;或者挑选最令人满意的指标,哪个下降最多的。天地良心,这可都不是造数据,都是真实的实验室分析出来的。实在拿出手的指标不像话,还有一个理由:配套设置配套措施配套方案没有落实,叫我如何独立达标?这是流域,这是系统工程啊。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指标在打架,看见很多自相矛盾的改善。除却不同的实验室分析可能的误差外,如何来解释这些不同的抛出了的改善指标呢?总不能否定吧别人的成果吧,自己的监测数据也不能不信,那么怎么办?很好解释,时空差异嘛,大家心照不宣。我们的科研 / 技术 / 产业 / 政府都是认真负责的,很多指标改善得令人吃惊,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论文发表上的数据。即使到现场去看,也似乎的确是可信的。麻烦在于,过了那段时间段,过了那个季节,真相往往并不是那样。 钱是花了,政府重视,人们关注能不多花钱吗?于是,隔一段时间下来,各种指标高奏凯歌,都是优化都是降低都是削减都是改善。媒体有宣传,政府有政绩,科研有经费,产业有利润,皆大欢喜。 可怜的是那些湖,年复一日的被指标着。真正的水体污染物减少了多少,又被降解了多少,我们都如皇帝的新装一样,在麻木的重复着各种自欺欺人的游戏,同时又在不断的欢呼取得的成效。 1998 年太湖零点行动那时声势浩大,要不是 2007 年太湖水危机,谁都以为我们的太湖水质在逐年好转呢?现在据说国务院的要求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不能不说这个要求不英明,而且有先见性。湖泊作为自然水体,其演化从深水到浅水到沼泽化,从无水生植被到草型到藻型,从轻度富营养到重富营养化,到水体景观可视可观可赏到湖泛黑臭(绝症),无一不在不同的水体中(包括河流)上演着。 太湖之殇,在于人类的一步步无奈的退却和放弃,在于人类的欲望的不放弃。也许是因为,人类还有替代,譬如地下水,或长江?或者是因为,我们真的以为我们还有退路有选择。 有一个据说是外行的院士问过:湖泊问题是科学问题吗?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河流湖泊往往都是淡水,这些滋润滋养了世世代代百姓的水体,被人类一直在无休止的榨取,被人类肆无忌惮的吆喝着,如同忍辱负重的老黄牛,默默的走过一代又一代。 上善若水!我们也许到了偿还的时代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41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项目通过专家审查,太湖治污20年投入百亿元未
xjtuhyg 2012-2-19 09:42
关注中国水安全: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项目通过专家审查 2012年02月17日14:01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17/140123949712.shtml    中新社南昌 2月17日电 (记者 王剑)受水利部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会议,对“长江之肾”、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17日向记者证实,该建议书已通过行业审查,表示着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迈出关键第一步。   据介绍,《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审查会已于前几日在北京召开,审查会对项目建议书报告分规划、水工、环保等 11个小组进行了为期2天的专题讨论,原则同意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   《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通过行业审查,标志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决策阶段,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记者了解到,该建议书通过行业审查后仍需水利部出具正式批复;获得水利部批复后,由国务院发改委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如获国务院发改委批复,还需国务院审查批复。   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务院审查后,后续还要过两道“门槛”,即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初步设计报告审查。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建设“路漫漫其修远兮”。   国务院 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被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工程、核心工程”。    根据江西水利厅公布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工程控制鄱阳湖水系全部流域面积,枢纽轴线总长 2986m。江西省水利部门称,该工程对维护健康长江、发挥三峡工程更大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鄱阳湖号称 “长江之肾”、系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承纳江西境内五大江河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2%。近年来,受鄱阳湖水系入湖径流量减少以及长江水资源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出现了时间提前、水位偏低、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江西江河水位不断突破历史最低值 。 (完) @@@@@@@@@@@@@@@@@@@@@@@@@@@@@@@@@@ 鄱阳湖能建大坝拦水解渴吗? 发表时间: 2012-02-03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作者:沈峥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202/t20120202_712185.html   号称“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目前面临着用水困难、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机,最低水位已跌破 8米,创下60年来最低水位,湖域面积只剩下丰水期的1/20。   不可否认,在鄱阳湖极其枯水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常态化生态性缺水, 2008年,曾出现了一年4次枯水季节的历史罕见现象。客观上讲,鄱阳湖近年来枯水时常发生虽然有整体降雨量偏少等自然因素缘故,但人为、主观性生态环境破坏因素是导致鄱阳湖水域大面积常态化枯水的根源。其中鄱阳湖水域的大规模采砂作业和长江上游大批大坝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是造成枯水季节变长、枯水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作为鱼米之乡的鄱阳湖水域,常态性的枯水已为中国刻不容缓的水资源保护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及早采取有力的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措施,中国面临较严重的水危机。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用水量将达7000亿~8000亿立方米。而届时全国江湖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8000亿立方米左右,即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大自然的极限。    以拦水方式化解枯水的最大弊端是:第一,人为主观地切断了大自然江湖的天然循环体系,容易造成死水湖,导致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引起自然界生物链的断裂;第二,大坝拦水的根本目的是蓄水,而长江江湖水系常态性蓄水的关键是保持自然界水资源的自动循环平衡及上游江河水流的自然下泄;第三,建水闸拦水必然导致鄱阳湖以下的长江流域水系人为性缺水,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化枯水治理方式,是典型地方保护主义的策略。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及适应,而不是对抗改造。我们不能改造大自然的天然生态循环体系,一切主观性地改造、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子孙后代长期利益角度而言,鄱阳湖水域化解常态化枯水的最佳方式还是应该提高其自然调蓄水资源功能和生态服务能力,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而日益恶化的原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 鄱阳湖建坝:须跨省听证与全国人大表决 2012/2/1 0:34:56 红网 http://hlj.rednet.cn/c/2012/02/01/2503444.htm   号称 “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从今春开始却面临用水困难、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机。当地官员表示,建水闸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不过,这一工程能否上马,目前还是未知数。(1月31日《广州日报》)      虽然媒体说鄱阳湖上建大坝目前还是未知数,但一个无庸讳言的事实是,目前该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通过国家环评,江西也在力推该项目尽快上马。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大坝就开始破土动工了。但是,如今公众对于这一项目知之甚少,笔者呼吁,这一项目的详情利弊要尽快公开信息让公众知情,先在省内公开听证,进而跨省听证,再由全国人大来表决通过。      鄱阳湖上建大坝是否对当地有利,本身就存疑。当然,主建派为公众设计了一个美好蓝图,“鄱阳湖大坝能够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让鄱阳湖的水位高一些,以灌溉鄱湖流域的农田以及作饮水之用,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几近沦为草原”。但是, 这种建坝的行为同样可能在各方面带来危害,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加虎就认为,建坝会对湖区湿地产生威胁,“若是大坝建成以后,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如果鄱阳湖大坝建成,洄游鱼类的产卵繁殖将被破坏。因此,对于建大坝,应当在本省进行大规模听证,让公众充分知情和参与决策。      更重要的是,鄱阳湖上建大坝,是一个具有“外部性”的行为,也就是建大坝行为不仅会改变当地的生态,同样也可能会对邻省(市)的防洪抗旱与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更应当进行跨省听证。 姜加虎也指出,鄱阳湖大坝修建后,也将彻底破坏这里江湖一体的自然水系。“长江中下游仅有的两个通江湖泊就是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两个湖泊在长江中下游洪水时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分洪作用,如果以后鄱阳湖建了大坝,鄱阳湖的自然分洪作用就会彻底丧失,其下游地区面对的洪水威胁将会更大。” 如果姜加虎的说法具有科学道理,那么,很显然,鄱阳湖上建大坝就不仅仅是江西单方面的事情,它影响到的利益关系方,显然有权利对大坝建设知情、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即使是国家环评也不能代替他们的意见表达。      而且,只有在相关利益方进行跨省听证,让他们参与决策,才能 避免以邻为壑、各自为战,最终玉石俱焚的局面。这方面,江西应当汲取三峡工程的教训。江西方面建坝的一个理由是“三峡建坝之后,泥沙输送量减少,伴随泥沙而下的营养物质生态链条也被截断。三峡在枯水期的发电、灌溉,和下游比如鄱阳湖之间形成博弈。因此,鄱阳湖拟建大坝抵消三峡影响”。如果江西效仿三峡工程建设的姿态,不认真听取其他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利益,贸然建坝,“破窗效应”也必然暴发,其他沿长江的省市也建坝,整个长江将出现水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局面。      在本省听证和跨省听证的基础上,如果确定认为鄱阳湖上建大坝利大于弊,需要上马,也应当学习当年建设三峡工程一样,提交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论证,最后提交全国人大来表决通过。因为,建大坝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甚至是涉及全体国民的利益,提交全国人大表决,才能更加科学和谨慎稳妥,才能体现对各方利益和国民意志的尊重,才能避免各自为战、以邻为壑的局面。 @@@@@@@@@@@@@@@@@@@@@@@@@@@@@@@@@@@@@@@@@@@@ 太湖治污 20年投入百亿元未遏制水质恶化(摘录) 2012年02月01日04: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2012-02-01/040223863316.shtml   蓝藻爆发时间推迟 5年打捞蓝藻280万吨 “引江济太”能否拯救太湖   据太湖流域管理局 2011年年底最新监测资料,通过“引江济太”工程,太湖的水质已经发生转变。 2011年,太湖主要水质指标浓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分别达到了III类、II类、IV类和劣V类,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7%、42%、12%和12%。   但是,太湖流域管理局工作人员坦承,彻底治好太湖,绝非一夕之功, “污染它只要不到10年,让它恢复清澈,至少需要几倍时间。”   危机:曾致 200万人无水可用   面积达 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每天,它都会通过太浦闸向下游的黄浦江供水,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同时,太湖也是苏州河的发源地。   太湖流域管理局原总工程师黄宣伟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就参加太湖治理,他回忆,从1987年开始,太湖流域每年排入江湖的污水达360亿吨,其中上海占1/2,80%未经处理。   太湖随后遭遇重创:水面有机物污染从 1987 年的1 %上升至最严重的1994 年的29.18 %,1993年后的太湖则全部富营养化。   最严重的危机出现在 2007年。当年6月,太湖蓝藻大爆发,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所有水面。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除无锡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水龙头里放出的水又黄又臭,200万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受污染。   困局:早在 1991年起,国家便启动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其后十数年间投资逾百亿。    1998年,国家批准《太湖环境治理计划》。也是这一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又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    2007年蓝藻大爆发,江苏省级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太湖治理。从2007年至2011年底,5年间,从太湖打捞蓝藻达280万吨。    2008年5月,为达成该方案提出的“2020年之前太湖水质从V 类提高到IV 类,部分水域III 类”的目标,中国计划总投资为1114.98 亿元。   然而问题仍然严重。 2011年11月1日,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坦承,太湖流域60%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劣于三类。    “换肾”:注入202亿立方米长江水    2001年开始,国家要求大力引长江水入太湖,在治污同时,通过“引江济太”改善水质。2002年年初,“引江入太”调水试验工程正式实施。    “引江济太”工程的战略构想是,充分利用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将长江清水调入太湖流域,首先让太湖水流动起来,进而带动周边下游河网水体流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太湖流域管理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从 2002年以来,引江济太工程使得太湖水体置换周期从原来的300天缩短到250天左右,受益地区河网水体流速由原来的0.1米每秒提高到0.2~0.3米每秒。截至2011年12月20日,引江济太共引长江水202亿立方米。   但是,引长江水 “以清释污”的尝试,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仍然受到不少专家的质疑。    拯救太湖: “30年内能治好就不错了。”吴立红说,国外经验表明,解决湖泊含磷过高、使湖水变清,需要耗时20 ~ 30年。   对于这个专司太湖管理的部门而言,他们的难题是, “流域内污染企业的整治,只能由各地方政府出面管理;太湖流域管理局的职责权限仅在于水质方面,对于污染源,只能向当地政府提供建议。”    “多头管水”的制约,在太湖治理问题上再次显现出来。《湖泊科学》杂志曾撰文分析,城市供水、排污、水质的管理,分属城建、公用事业、环保等多个部门,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只要由江、浙、沪三省(市)按块负责,“流域与区域存在隔阂,流域管不了区域,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规划’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关键词: 鄱阳湖, 太湖,通江湖泊,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环境,水危机
226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长江流域湖泊面临萎缩消亡
热度 2 xjtuhyg 2012-1-8 18:15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 2011》显示长江流域湖泊面临萎缩消亡威胁 2012-01-07 12:49:17  来源 : 人民日报 ( 北京 )   有 2245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http://discovery.163.com/12/0107/12/7N5SC1S2000125LI.html      核心提示: 1月6日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2011》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湖泊正面临着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被称为长江的 “ 体检报告 ” ,每两年发布一次,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      报告主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研究员介绍,全国 1平方公里以上的自然湖泊77%分布在长江流域。报告称,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数湖泊面积短期内呈扩大趋势,而 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冰川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将逐步减少,可能导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萎缩甚至消亡。中游地区湖泊因不合理围垦,面积急剧减少,中下游地区湖泊污染物不断增加,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为有效解决长江流域湖泊所面临的问题和威胁,报告提出应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分类型、分层次保护;实施湖泊 — 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必要的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措施等。型、分层次保护;实施湖泊 — 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必要的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措施等。 ( 本文来源:人民网 - 人民日报作者:余建斌 )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 2011 》发布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问题愈益复杂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2-1-7 19:14:2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286.shtm       1 月 6 日,中国科学院、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在京联合发布《长江保护与发展 2011 》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 北京代表处和国家开发银行发展规划局三方共同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 30 余位在长江保护与发展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合作完成。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分别为报告作序。       报告显示,目前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水污染加重和生态不断退化等。其中, 2009 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 333.2 亿吨,较 2003 增长 21.9 %。       同时, 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的累积影响倍受关注,水库运行,导致库区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和支流、库湾藻类水华频发,清水下泄引起长江干流河道剧烈冲刷,坝下河道水文情势变化造成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改变和湖泊水情与湿地生态明显调整,长江特有鱼类繁育和四大家鱼鱼类产卵场以及珍稀水生动物生存等受到严重影响。 作为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长江流域湖泊生态的变化集中体现了长江流域所面临的威胁与压力。据统计,全国 1 平方公里以上的自然湖泊 77% 分布在长江流域。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等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着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报告指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数湖泊面积短期内呈扩大趋势,而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冰川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将逐步减少,可能导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萎缩甚至消亡。 中游地区湖泊因不合理围垦,面积急剧减少,宜昌至大通区段 2/3 以上的湖泊因围垦而消失,湖泊蓄水容积随之大幅减少 , 1950s 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围垦减少湖泊容积相当于淮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 1.1 倍,五大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 1.3 倍,在相当程度上引发了江湖洪水位的不断升高,最高洪水位被不断突破,导致小水大灾现象频发。中下游地区湖泊因流域和周边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养殖等, 导致湖泊中 TN 、 TP 和 CODMn 等污染物不断增加,水质普遍为 Ⅳ -劣 V 类,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导致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时间延长、影响范围扩大和藻类浓度增加,引起生态灾害频发和饮用水危机时有发生。 据 2007-201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水质监测资料,中下游77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77%的湖泊水质劣于III类水质,符合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湖泊仅占23%,而劣于V类水质标准的湖泊占32%;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调查湖泊总数的88.3%,其中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23.4%,尤以下游苏南湖群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       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在发布会上说: “ 长江源区和上游湖泊水量剧烈波动, 中游通江湖泊受三峡工程蓄水的深刻影响,下游湖泊普遍水体富营养化。 湖泊的演变及未来趋势与效应,成为长江保护与发展领域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这本书正是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
2622 次阅读|6 个评论
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是农田非点源污染还是马桶水?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1-12-5 15:28
湖泊富营养化的元凶是农田非点源污染还是马桶水? 农业和生活污水,是我国东南湖泊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回答科学时报记者提问时说,进入太湖的总氮排放中“工业污染只占4%,生活污染占25%,农业排放占28%,水产养殖占28%。”(科学时报记者,2006年08月1日,来源:中科院网站)太湖中磷的来源生活污染源(洗涤剂和人的排泄物)占64%;农业面源(包括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占33%;工业废水只占3%。因此,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氮和磷的主要来源首先是生活污水,其次是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只占很小比例。 目前判断水体富营养化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氮含量超过0.2 mg/L,磷含量大于0.02 mg/L。一个人每天所排出氮约18.6克、磷1.74克,可以大体污染90立方米本底含量为0的清水,1年365天32850立方米,一个1万人的城镇就一年将污染3.285亿立方米清水,折合生态需水每秒10.42立方米的流量。太湖 流域 使用冲水马桶的居民何止千万,即使把所有的长江水都用来“引江济湖”,也未必可以涤浊扬清。由此可见,湖泊成了生活污水的一个巨大化粪池,生活污染源已成为我国河湖氮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各种氮磷污染源有效的脱氮除磷治理是解决由氮磷污染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对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 目前对排入湖泊的氮磷,如农田径流、 规模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洗涤)、工业废水、其他如垃圾等可以分别通过水土保持、生物处理、控制养殖规模、禁磷、厂内脱磷除氮和回收垃圾等技术和政策方法处理,有效脱氮除磷。 但对于湖泊氮磷主要来源的生活污水中的马桶水的氮磷还未得到有效处理。城镇生活污水(马桶水)主要是通过“厕所-化粪池-城市下水道”系统输送到 城市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向附近水体。对下水道不完善或根本没有下水管网系统的地区,人们的粪便污水往往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后者直接加重了 河流 的污染,同时其中氮磷通过河流进入湖泊,增加了入湖的氮磷负荷。而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运行或正在规划设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只以有机污染指标COD和BOD5去除效果作为水质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对氮磷的去除率是较低的。 所以,马桶水是我国河湖富营养化污染最大的元凶。也是富营养化难以治理的根源。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43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看到的美国水体富营养化
vcitym 2010-9-28 23:20
看到科学网报到 研究显示美国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8097.shtm 。其实,很多美国的地表水体也富营养化严重。下面的图片就是 OKlahoma 的 Norman City 附件的例证。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4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嘉年华专题]尴尬的营养盛宴
songshuhui 2010-1-16 22:35
白鸟 发表于 2010-01-12 8:50 嘉年华活动结束后,我喜滋滋的扛着《吃的真相》回家。很快,我的收藏沦为父亲的案头新宠,一直揉搓到卷页翻边才还我,期间他还身体力行地用云无心介绍的发面方法给我们科普了一顿大饼。 书终于传阅回我手中,跃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触动了我那根环境专业的神经:营养诚可贵?营养专家和富营养化学者想的还真不一样。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Rubbish is the resource placed in wrong place) 在演替完善的生态圈中,从来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垃圾,一方的代谢终产物往往成了另一方的食物来源。比如来自人类的废水,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农田沥出的肥水,往往含有碳、氮、磷、硫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水生生态系统来说恰是营养丰富的肥料。 水至清则无鱼。一般来说,河流不会嫌弃人类的垃圾。 污水或污物排放到河流中,会先被河水稀释。那些能沉淀的颗粒物被收纳到底泥中,然后,微生物大军就开始摩拳擦掌了。污水污物中有不少大块肥料,但不加工就无法享用。因此,细菌必须先就着水里溶解的氧气,利用好氧反应,将这些难嚼的长链大分子有机物拆解成小分子,甚至直接分解成无机盐大块的有机物被切成了小个头,甚至碎成二氧化碳(CO 2 ),而其中的氮磷硫变成了铵根(NH 4 + )、硝酸根(NO 3 - )、磷酸根(PO 4 3 - )、硫酸根(SO 4 2 - )等无机盐离子。好了,大家就都方便下嘴了。 分解有功的细菌近水楼台先得月,挑自己有用的先吃,剩下一些它们无福消受的无机物,就成了各种藻类的营养早餐。藻类,这些净坛使者每天清早浮出水面,就着阳光大快朵颐,吃饱了就长身体。这样,人类倾倒污物之日,正是微生物们开饭之时。各类营养元素日益丰富,黄藻、绿藻、蓝藻互相争抢肥料,茁壮成长,河水开始呈现淡淡的绿色。 繁盛起来的藻类和细菌为水里的微型消费者们提供食物,很快,后者水蚤、纤毛虫的队伍也壮大起来。然后?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营养金字塔就因为我们的生活污水形成了。其实,如果小河流经的地方都是很清澈的石头河道,两边没有人迹和其他动物的污染,反倒会缺少这样营养元素的补充,供养不起鱼类。 (400倍显微镜下水里多姿多彩的藻们) 资源放得太多还是垃圾 (Resource is still rubbish when they are too abundant.) 人类发现了河水的自净能力,开始一个劲的往河里倾倒污水,小河也只好默默承受。 河里的细菌们撸起袖管加劲吃,此时,需要大规模调用河水中溶解的氧气来拆分有机物。还好,河水流动的过程能缓慢而持续的溶解氧气供细菌使用。而这个过程释放的营养元素就更多了,水里的蓝藻们得了便宜,开始崭露头角,河水从淡绿色变得浓郁起来。 人类看出了小河的好脾气,知道她不懂拒绝,于是变本加厉。小河里的好氧细菌们看到这个情形,一个个准备出手相援,却发现氧气不够了。氧气在清洁水中的溶解度大约8mg/L左右,也就是说25升水里溶解的氧气够你喘一口气用的,天热的时候还更少。溶解氧气的过程缓慢,理想状态下,如果一条河的溶氧降到了4mg/L,它要想回复饱和溶氧水平得花个两三天时间,这还是在没有好氧菌在里面添乱的情况下,可实际上,污水里好氧菌大量生长、分解有机物,它们吃的越起劲,氧气消失的就越快。氧气在浅水层还能略有补充,深水层就难以为继了。 氧气一旦枯竭,好氧菌就好似被掐住了喉咙。此时,饥肠辘辘地候在一旁、对有机物们觊觎已久的厌氧细菌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机会,一哄而上,开始各自凭着自己的本事分解有机物。 和好氧细菌不同,厌氧细菌虽然也能咬碎有机物,但因为不能与氧气协同作战,也就不能将碳、氮、硫变成二氧化碳(CO 2 )、硝酸根(NO 3 - )和硫酸根(SO 4 2 - ),而只能马马虎虎地应付,草草地将它们与氢撮合在一起甲烷(CH 4 )、氨气(NH 3 )和硫化氢(H 2 S),你知道,这几位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小河变味了,而这还不是全部。 且不提得不到氧气的深层水,只看那勉强为继的表层。这时,藻类们由于得到大量营养而疯长,以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为首的蓝藻们开始狂欢。它们大量涌上水面,争抢着晒太阳,藻头攒动,这就是河水表面那层粘腻的蓝绿色水华,有时甚至发出令人不快的鱼腥味,不用看,那坏气味来自鱼腥藻。对了,在水生植物学家从显微镜下将这个无处遁形的家伙命名为鱼腥藻之前,鱼儿们为它背了几千年的黑锅。 在人类没有过度排放污水之前,好氧细菌和藻类之间原本形成了一种双赢关系,好氧菌分解出来的无机盐供藻类生长,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给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用。但现在,局面发生了变化,藻单方面撕毁了条约,严严实实的把水面盖了起来,阻止了小河原本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的过程,还在天黑以后落井下石它们集体展开大规模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仅余的一点氧气。 (2007年5月太湖水华爆发时的湖水) 水体严重缺氧的时候,好氧微生物只是默默地退出舞台,而各种鱼类惊悚地逃离现场,最后一种邪恶力量正式登场了。 天黑了,水中氧气本就稀少,加上蓝藻生事,喘不上来气的鱼儿纷纷浮上水面,挤不上来或者来不及挤上来的,只能最终漂上水面。即便挤上来,也未必得个善终。忍受鱼腥藻的恶臭的同时,它们已然中了铜绿微囊藻的杀手锏毒性堪比氰化钾的藻毒素,也没几口气好喘了。 小河不懂得拒绝,人类不懂得克制,其实,每年春夏,这样尴尬的营养盛宴都在不同的地点不断上演。这一切背后,是一个郑重其事的名字:水体富营养化。 (有毒的铜绿微囊藻)
个人分类: 专题|18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湖殇:由SCIENCE发表5篇富营养化来信引发的思考
李万春 2009-5-20 18:03
2009 年 5 月 8 日,美国《 Science 》周刊 (2009 年第 324 卷总 5928 期第 721-725 页 ) (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vol324/issue5928/index.dtl ) 第一次就富营养化话题在同一期连续刊登了 5 篇 Letters, 题目分别是 :1) 富营养化 : 需要更多的氮数据; 2 )富营养化 : 聚焦磷; 3 )富营养化 : 建模之后再行动; 4 )富营养化 : 预期时间需要调整;和 5 )富营养化 : 预期时间需要调整的回应 , 体现了当今地球人类对水体富营养化话题的关注和担忧 . 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水体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流域内人类活动不断地将营养盐带到河流、湖泊和海洋. 如果人类不依赖这些最终的汇而生存、发展的话,所有这些富营养化话题可能就变得简单起来. N,P始终是问题的焦点. 由于大气中N的广布和沉降,目前对N的营养限制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而P尽管全球禁P洗衣服运动如火如荼,在发展中国家含P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人类、牲畜排泄物等面源带来的P负荷正引起更多的关注. 水华(赤潮、绿潮、红潮......)似乎是水体浮游生物对营养盐过量的直接反应. 早期的湖靛以及2008年的浒苔,其实都是具有相当经济利用价值的,而今人类生活、生产方式改变了,也开始畏惧这些直接的、感官的、可能有毒的低等生物,甚至越来越恐惧. 国家政策层面上对水问题的重点转移到重点水域、饮用水保护区,战线在退缩. 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的防线? 对富营养化治理的预期人类开始小心谨慎起来,不再像过去面对滇池可以豪言壮语,不再像1998年零点行动让湖水变清;最近江苏省公布的太湖整治目标相对似乎比以前客观一点也应对了SCIENCE预期时间的调整2012年太湖水质要达到V类水,2020年要达到IV类水;而对于滇池,应该是2050年目标达到类水? 片面的强调几类水可能只是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水体在周边人类看来,还有多少利用价值,如果我们还要依赖这方水的话?君不见杭州西湖截污已经50年,而今开始实施西湖西进了,这也是目前中国看得见的希望和范本;武汉东湖在忙碌大东湖工程,水专项在启动,巢湖、太湖、滇池、松花江、白洋淀、淮河......期待有一些推动效果,科研其实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政府意识的提升和法律、政策的落实. 原江苏省书记曾经说:哪怕江苏牺牲15%GDP,也一定要把太湖治好!好豪言啊!!! 私下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谈及,叹曰:改革开放30年,江苏GDP增加了多少?未来30年,江苏要是能每年都牺牲GDP15%,哪怕每年牺牲5%GDP也行啊...... 湖殇,水殇...... Eutrophication: More Nitrogen Data Needed D. W. Schindler and R. E. Hecky. Science 8 May 2009: 721-722. Eutrophication: Focus on Phosphorus Claire L. Schelske. Science 8 May 2009: 722. Eutrophication: Model Before Acting Andreas C. Bryhn and Lars Hkanson. Science 8 May 2009: 723. Eutrophication: Time to Adjust Expectations Charles A. Jacoby and Thomas K. Frazer. Science 8 May 2009: 723-724. Eutrophication: Time to Adjust ExpectationsResponse Daniel J. Conley, Hans W. Paerl, Robert W. Howarth, Donald F. Boesch, Sybil P. Seitzinger, Karl E. Havens, Christiane Lancelot, and Gene E. Likens. Science 8 May 2009: 724-725.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测试贴图]全球富营养化和缺氧海域
opensesame 2008-12-27 22:32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简称WRI,非营利性机构,作者:Mindy Selman, Suzie Greenhalgh, Robert Diaz And Zachary Sugg,题目:Eutrophication And Hypoxia In Coastal Areas: A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State Of KnowlEdge)2008年提交一篇报告,内中提到目前全球范围内所包含的富营养化和缺氧海域,就是该图。(此处为测试贴图,具体出处将过后给出。)
个人分类: 科普|6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