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极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死亡谷创1931年以来最高温度
xuxfyuwp 2020-8-25 23:09
如果您搜索地球上最热地方的列表,则可能会在顶部找到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以干燥,炎热的天气闻名于世)。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昨天( 8 月 16 日)该地区的温度飙升至 54.4 ° C ,如果得到正式核实确认,有充分依据表明该温度是自 1931 年以来测得的最高值,也是自 1873 年以来地球上测到的第三高气温记录。 1831 年在突尼斯测得过 55 ° C 高温, 1913 年在加州死亡谷原地测到过 56.7 ° C 的最高记录。科学家预测,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热浪会变得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发生频率也会更高。 《科学》网站 2020 年 8 月 17 日
个人分类: 杂记|3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拐点和极值
杨学祥 2020-2-5 08:23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拐点和极值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火线应用 研究表明,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 5 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紫外线低值有关。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疫情发展速度快。 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疫情发展速度慢。 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发展迅猛,趋势近似于SARS事件。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理论基础 冠状病毒为什么在冬季爆发:一年中紫外线数量最少 已有 283 次阅读 2020-2-4 20:00 | 冠状病毒为什么在冬季爆发:一年中紫外线数量最少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流感病毒为什么爆发于冬季? 图1 一年中紫外线量的变化(把7月的量作为1000来计算的相对值) 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 5 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紫外线低值有关。 SARS事件开始于冬季高峰在春季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 图2 SARS2003年死亡率统计:5月进入峰值 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于冬季高潮在春季 图3 MERS病例发病数时间分布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13952 中东呼吸综合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又称新沙士、2012年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2)、2012年伦敦1号新型冠状病毒(Lodon1_novel CoV 2012),是一种2012年才发现的新型病毒,被认为和造成SARS的病毒相似,最早出现在中东。 根据图3,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中国的调控力度。 陈薇院士最近指出,从现在来看,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但是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后,疫病会不会还有第二峰、第三峰呢?对此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5299.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5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防控可预期实现的目标
dfedhw 2018-12-23 13:08
从事与火灾相关行业的人很多,关注和讨论火灾问题的人也很多,然而对火灾防控的目标值,首先应该达成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概念共识。 有观点认为应该 通过 分析以往事故案例并采取预防手段来杜绝火灾出现,实现火灾事故零;也有观点认为需通过快速预警并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来降低火灾损失;还有认为需要依托微型消防站,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其实无论技术手段或管理措施,都必须设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值,以此来检验相应措施及手段实施之后的实际效果。 事故零目标明显不现实;仅看火灾伤亡数字及财产损失的绝对值逐年同比下降实际也经不住推敲,由此反映出来的火灾防控水平依旧是模糊的。 假设用二八定律来描述火灾:当前有80%的火灾是较为容易控制的,或者说造成的损失是基本可以承受的;那么剩下20%的火灾则是不易控制的,甚至于已经造成了灾难性的事故后果。 那么,类似于这剩下的20%就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能否从中再进行二八开,使得 严重性事故比例进一步降低为4%,哪怕先降至10% ,则应成为新一阶段的消防安全奋斗目标。 依照这样的目标值去衡量,则每年火灾基数的波动变化将对完成值的对标核查无任何影响,应该更能客观反映出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是否逐年得到有效提高,而不是每看见一次火灾事故就痛心疾首,待风平浪静之后,周而复始。 社会经济在持续发展,火灾损失也可能呈同步增长, 一定程度的损失不可避免 ,唯有将火灾严重程度的比例 控制在一个客观合理的极值之内,并有能力在不同的时期阶段实现自我超越 ,才是现实、理智、发展看待火灾问题应有的态度。 衡量火灾趋势向好的指标 国务院发布:《重点场所火灾情况通报及防控对策建议》之商业场所篇 国务院发布:《火灾情况通报及防控对策建议》之宾馆酒店篇 国务院发布:《火灾情况通报及防控对策建议》之生产企业篇 国务院发布:《火灾情况通报及防控对策建议》之物流仓储篇 国务院发布:《火灾情况通报及防控对策建议》之餐饮场所篇 冬季火灾占全年火灾的近一半 这些误区你一定也有!
1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我国降水极值的幂函数关系特别好(20161220)
zhangxw 2016-12-20 10:25
今天我国降水极值的幂函数关系特别好, R 平方 =0.99 ( 20161220 ) 张学文, 2016/12/20 从全国各个气象站中挑出最近 6 小时(今天 02 到今天 08 时)降水最大的前 30 个气象站,其降水量的对数值与其雨量排名顺序的对数值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它是降水极值符合幂函数的体现, R 平方 =0.991 ,见图: 过去的 24 时我国降水区域有所扩大,雨雪区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21% ,总降水量有 93 亿立方米。 24 小时(昨天 08- 今天 08 )全国最大降水有 33.4 毫米,它出现在广西融安。 从各地的气象站中挑出最近 24 小时(昨天 08 到今天 08 时)降水最大的前 30 个气象站,其降水量与其雨量排名的名次关系见附图 。它符合幂函数, R 平方 =0.94 下面是有关的图表。基础资料来自当日的 http://www.nmc.cn/ 最近 24 小时全国降水量分布图 最近中国 24 小时不同雨量 - 笼罩面积关系统计表 2016 年12月19日09时-2016.12.20.08时 中国大陆国土= 0.95 *10^10 平方米 雨量下限 雨量上限 平均雨量mm 相对面积%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0 0 0.000 79 0 0 0 10 3.333 19 0.63333333 0.608 10 25 15.000 1.8 0.27 0.2592 25 50 33.333 0.2 0.06666667 0.064 50 100 66.667 0 0 0 100 250 150.000 0 0 0 250 500 333.333 0 0 0 0.000 0 0 0 0 0 合计 100 0.970 0.9312 平均降水/毫米 1.0 全国降水量/亿吨 93 降水覆盖相对面积% 21 平均雨量是有下限雨量乘2加上限雨量再除3而得。 昨天 08 时到今天 08 时(北京时间)中国各地 24 小时雨量前 30 名的名次 - 雨量关系图 分析张学文,参考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018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8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6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929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96247
个人分类: 水资源|3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我国降水极值公式(20160923)
zhangxw 2016-9-23 10:53
昨天我国降水极值公式( 20160923 ) 张学文, 2016/9/23 从我国各地气象站中挑出最近 24 小时降水最大的前 30 个气象站,其降水量与其雨量排名的名次的关系比较好地符合幂函数公式关系,其 R 平方值是 0.97 最近 24 小时我国降水比较弱:降水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37% 。全国降水总量 161 亿吨 / 天,全国平均雨深为 1.7mm/ 天。最近 24 小时的全国最大的单点降水量 77.5 毫米,它出现于海南万宁。 下面是有关的图表。基础资料来自 http://www.nmc.cn/ 昨天( 08-08 时)中国各地 24 小时雨量前 30 名的名次 - 雨量关系(双对数坐标)的两个双对数坐标图 最近 24 小时全国降水量分布图 最近中国 24 小时不同雨量 - 笼罩面积关系统计表 2016 年9月22日08时-2016.09.23.08时 中国大陆国土= 0.95 *10^10 平方米 雨量下限 雨量上限 平均雨量mm 相对面积%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0 0 0.000 63 0 0 0 10 3.333 34 1.13333333 1.088 10 25 15.000 2.5 0.375 0.36 25 50 33.333 0.5 0.16666667 0.16 50 100 66.667 0 0 0 100 250 150.000 0 0 0 250 500 333.333 0 0 0 0.000 0 0 0 0 0 0 合计 100 1.675 1.608 平均降水1.7毫米 全国降水资源量161亿吨 降水覆盖相对面积37% 平均雨量是有下限雨量乘2加上限雨量再除3而得。 分析张学文,参考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018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8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6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929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96247
个人分类: 水资源|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面积混合型的雨量排名也体现“幂律”
zhangxw 2016-8-16 17:27
时间 - 面积混合型的 24 小时雨量排名也体现“幂律” 最近 31 天中国的每天最大降水量分析 张学文, 2016/8/16 去年初我曾经分析中国这个区域上不同地点的四季的各月降水量。竟然发现雨量与出现次数很好地符合负指数函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59069.html 。这让我高兴又意外。高兴的是其负指数关系很好,意外的是这些数据混同了不同季节也混同了不同地区(中国的干旱区和潮湿区)。即它们是时间与面积的混合统计采样的结果。而一般人们忌讳这种看似错误的统计。 最近知道我国现在气象部门每天使用的气象数据来自大体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 1800 多个气象站的观测。我发现每天的降水量前 30 名与排名名次基本符合幂律的情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96247.html 现在我大胆地用最近 31 天的中央气象台每天公布的当日 24 小时全国降水量最大值,统一排序,以寻找这 31 天的最大值的特征( 7 月 26 日前是 22 小时的合计,以后是 24 小时的合计)。结果发现 31 天来 24 小时我国气象站最多日降水量是 7 月 20 日 349 毫米,最小值是 7 月 29 日的 50 毫米。而这些数据(每天第 1 名)的新排名与降水量的关系也基本符合幂律。下面是对应的分析图和表: 降水量名次 24 小时降水量 名次的对数 降水量的对数 1 349.4 0 2.543323 2 267.9 0.30103 2.427973 3 198.1 0.477121 2.296884 4 186.9 0.60206 2.271609 5 177.1 0.69897 2.248219 6 162.5 0.778151 2.210853 7 159.5 0.845098 2.202761 8 155.3 0.90309 2.191171 9 155 0.954243 2.190332 10 150.2 1 2.17667 11 143.9 1.041393 2.158061 12 143.5 1.079181 2.156852 13 139.7 1.113943 2.145196 14 135.4 1.146128 2.131619 15 129.5 1.176091 2.11227 16 124.7 1.20412 2.095866 17 113.7 1.230449 2.05576 18 110.8 1.255273 2.04454 19 109.1 1.278754 2.037825 20 106.1 1.30103 2.025715 21 98 1.322219 1.991226 22 96.3 1.342423 1.983626 23 90.7 1.361728 1.957607 24 90 1.380211 1.954243 25 86 1.39794 1.934498 26 85.8 1.414973 1.933487 27 82.1 1.431364 1.914343 28 81.6 1.447158 1.91169 29 67.7 1.462398 1.830589 30 66.1 1.477121 1.820201 31 50.9 1.491362 1.706718 看来,有些统计规律体藏在你想象不到的空间中。(本关系可能随着数据的增加日后再改动)
个人分类: 幂律|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9月2-3日潮汐组合有增强作用:北京雨量或将破同期极值
杨学祥 2014-9-1 19:16
9月2-3日潮汐组合有增强作用:北京雨量或将破同期极值 潮汐组合A:2014年9月2日为日月小潮,9月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6385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冷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3305.html 华北迎大到暴雨 北京雨量或将破同期极值 2014年09月01日17:42 新浪天气 评论中大奖(4人参与) 收藏本文 自动播放 京冀局地有大暴雨 (来源:CCTV新闻频道) 降水量预报图(9月1-2日)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提示   中央气象台今日10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继前两日华北部分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后,今明两天华北大部地区仍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预计,9月1日至2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中东部偏南地区将有大雨或暴雨,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雨量有25~45毫米,部分地区50~80毫米。北京西部和北部、河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累计雨量有100~130毫米;北京西部和北部局地可达150~180毫米。最强降雨时段将出现在1日夜间到2日白天,最大小时雨量有30~50毫米。本次降雨有可能达到或突破北京9月同期日降水极值。   受强降雨影响,未来两天,北京西部、河北北部和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北京西南部、河北北部和中部的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   中央气象台专家提醒,由于过去两天京津冀地区已经出现较强降雨,今明两天局地降水强度仍较大,请相关各地加强防范局地城乡内涝;山区需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特别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应减少车辆涉水,注意交通安全。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901/174210341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城区用水量超290万方 逼近百年来极值
redtree 2014-5-25 22:01
北京城区用水量超290万方 逼近百年来极值 作者:饶沛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4-5-25 10:27:33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随着入夏后气温不断升高,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量连续五天增加,其中5月22日城区供水量达291.9万立方米,这一数字已接近百年来北京自来水供水记录的极值。 自来水集团统计显示,5月下旬,北京自来水供水量明显超过近年来的5月同期供水量,达到了往年7月份用水高峰期的供水量。5月18日城区供水量达到276.3万立方米,此后几天持续上升。 5月22日,城区供水量达291.9万立方米,接近1.5个昆明湖。当天出现供水高峰时段为早9:00-10:00,每小时供水量为16.7万立方米,晚上又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晚21:00-22:00小时用水量为15.4万立方米。这一天的用水量距北京自1908年以来创下的用水记录298万吨已经相当接近。据了解,298万吨的记录创造于2013年8月26日。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入夏早,气温迅速攀升,洗澡等降温用水就显著增加,而北京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也导致生活用水量随着气温的起伏越来越明显。 虽然昨天的降雨让北京变得清凉,最高温度下降到25℃,但是根据天气预报,从明天开始,最高气温又将连续保持在三十四五度的高温,据自来水集团工作人员判断,城区供水量下周将持续高位运行的态势。 ■ 提醒 市民遇水压不足可打96116 市自来水集团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节约用水,同时呼吁用水量大的行业适当控制用水量,注意错峰用水,避开居民用水高峰时段(早6:00-9:00,晚17:00-22:00);城市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等行业应尽量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多使用再生水。 为了确保北京城区供水安全,市自来水集团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供水。城区各水厂也最大限度发挥供水能力,采取夜间在清水池尽可能多地储水,白天供水高峰时供出的措施,确保供水量。 此外,集团客户服务中心热线96116重点关注用户反映水压不足的来电,及时进行处理。用户在用水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96116。 ■ 相关新闻 输水环路贯通 汛后南水进京“解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地下输水环路全线贯通,主要水厂将具备双水源 新华社电 昨日,北京市南水北调东干渠工程全线打通,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地下输水环路全线贯通。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来水将通过这条环路输送至北京各大水厂,满足首都百姓用水需求。 昨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直径6米的盾构机破洞而出,东干渠工程第22个盾构区间顺利打通。至此,东干渠工程与南水北调总干渠进城段、南干渠工程、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一起,构成一条基本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而成的输水环路。 这条总长107.3公里的闭合输水环路将使北京实现南水北调来水,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联合调度,保证主要水厂具备双水源,提高首都供水保证率。 据了解,东干渠工程主要沿北五环、东五环修建输水隧洞,是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水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北京东北部及东部地区提供南水北调和密云水库水源的任务。 按计划,2014年汛期后,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将有10.5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弥补北京供水方面的巨大缺口。(原标题:城区用水量攀升 接近百年极值连续五天供水量增加,5月22日达291.9万立方米,接近1.5个昆明湖;市自来水集团呼吁节约用水)
个人分类: 生活与健康|1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热力学4:数学“误区”
jitaowang 2009-10-22 09:14
现代热力学4 -- 数学 “误区 ” 数学在数理化的序列中 , 居于首位 . 在化学中很崇尚数理的基础 . 在物理学中更集中崇尚数学的基础 . 普遍认为没有一定的数理或数学基础 , 不太可能成为一位化学或物理的理论工作者 . 可是一进入热力学 , 就好像出现了数学 “ 白内障 ”. 在热力学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平衡的判据是 : 当孤立体系的熵值为极大时 , 体系达到了平衡 . 或者说 , 等温等压体系的吉布斯函数为极小时 , 体系达到了平衡 . 可是实际使用的判据总是 : 孤立体系的熵变为零 , 就作为体系达到了平衡 . 或者说 , 等温等压体系的吉布斯函数变化为零 , 就作为体系达到了平衡 . 然而孤立体系的熵变为零 , 或者等温等压体系的吉布斯函数变化为零都是态函数的一阶导数 ( 或微分 ) 等于零 , 是不能判断态函数是否处于极值的 . 显然其中出现了数学 “ 白内障 ”. 有的热力学书中早就告诫我们 ,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阶导数 ( 或微分 ) 等于零而断言该函数具有极值或处于极值位置 , 还必须对其二阶导数 ( 或微分 ) 进行考察 . 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实际操作中 , 还是数学 “误区 ” 在起作用 . 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以下的数学 ABC: 对单一不可逆过程的体系 , 相应的态函数通常具有极值 , 如 图 1 和 图 2 所示 . 对复杂的多个不可逆过程的体系 , 相应的态函数在所讨论或所感兴趣的区域内 , 可能只有平台点 (terrace point) 并不具有极值 , 如 图 3 和 图 4 所示 . 此时即使相应态函数的一阶导数 ( 或微分 ) 等于零 , 体系并没有处于平衡态 . 相应态函数的二阶导数 ( 或微分 ) 也等于零 , 体系可能处于一种非平衡态或非平衡定态 , 而不是平衡态 . 实际上 , 在复杂的多过程体系中 , 变量的数目还会增加 , 体系状态的变化有可能不能再用平面坐标来表示 , 而需要用空间 ( 包括多维空间 ) 的曲面来表示 . 这时还要考虑鞍点 (saddle point) 的情况 , 如 图 5 . 鞍点的一阶偏微分等于零 , 但是并没有极值 . 因此 在普适的情况下 , 数学上函数的一阶导数 ( 或微分 ) 等于零 , 是不能保证体系达到平衡 . 从 1865 年克劳修斯创建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熵增原理算起 , 140 多年过去了 , 在当前的 21 世纪 , 现代热力学的 “误区 ” 清除手术并不困难 , 而且“非常安全” ( 借用广告语 ), 不需要引入任何热力学以外的假定来作为手术的 " 麻醉剂 "! 于是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一个 全新的非平衡非耗散热力学 (Ji-Tao Wang, Nonequilibrium Nondissipative Thermodynamics, Springer, 2002, 254 pages) 新领域 . 在现代热力学的完整分类中就直接称之为非耗散热力学 (Nondissipative Thermodynamics). 它既属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等式部分 , 同时又不是一个平衡体系 . 上百年的热力学的经典简单分类体系 ( 第二定律 等式是平衡与不等式是非平衡 ) 以及 “ 三阶段 ”( 平衡热力学 , 线性非平衡热力学和非线性非平衡热力学 ) 的传统分类体系都一下子就垮下来了 .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热力学 , 你说是吗 ? 你还能犹豫吗 ? 如果你没有犹豫了 , 就 请告诉更多广义和狭义的同学们 ( 特别是讲授热力学课程的老师们 , 千万不要把数学 “误区 ” 再传下去 , 贻误他人子弟 )!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2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期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多地高温超历史极值(转载)
杨学祥 2009-7-29 14:58
中国近期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多地高温超历史极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11:0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国家气候中心8月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透露,自今年6月27日~7月26日近30天时间里,中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点击此处查询72小时天气情况】   据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郭艳君介绍,短短30天里,就有上海、浙江、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21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西藏更是多个站点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此外,广西、湖北、江西、四川、山东、山西、青海、甘肃8个省(区)的17个站点日降水量超历史极值。   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强说,目前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标准尚未统一,经过有关部门科研人员的刻苦攻关,现已初步形成了强降水、高温、低温、干旱、台风等极端事件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快报产品,以期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出去。这也保证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够更客观化、定量化和标准化,服务更加规范化。   8月开始,监测快报产品将正式对外发布,届时随着极端天气气候指标体系逐步成熟,相关部门也将从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完善监测快报,力促打造更方便、快捷的极端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http://news.sina.com.cn/c/2009-07-29/110618321546.shtml 6月海水表面温度达有记录以来最高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16:03 中国天气网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分析,今年6月全球海水表面温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6月的综合温度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热月,比20世纪全球平均温度15.5℃高出0.62℃。   另外,今年6月全球海水表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比20世纪平均海温16.4℃高0.59℃。   全球陆地表面温度比20世纪均温高1.26℃,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六热6月。   全球其他地区异常天气事件   东太平洋发生厄尔尼诺现象。6月海温比其他海域高出0.5℃。   非洲陆地气温偏高。西伯利亚、黑海和地中海周边地区温度也明显偏高。温度偏低的地区则位于美国北部平原、加拿大中部草原以及中亚地区。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结论,6月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为1150万平方公里,这比1979年至2000年间的平均覆盖率低5.6%。南极海冰6月的覆盖面积是比1979至2000年平均面积高3.9%。   欧洲中部降暴雨,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造成13人死亡。据报道,这是中欧自2002年以来的第二大自然灾害。2002年中欧洪水至少造成17人死亡、300万欧元的损失。   相关阅读: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09/0728/43665.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98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2014-2016年
杨学祥 2008-12-28 06:27
摘要: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的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的 1941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只发生了 6 级地震,还有能量未释放。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 9.3 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 18.6 年。在 198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4 活跃期中, 1988 年(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 7.6 级地震、 1995 年 ( 亮赤纬角最小值 ) 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 7.3 级地震和 1996 年 ( 亮赤纬角最小值 )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历时 9 年左右。 在 2006-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5 活跃期中, 2007 年普洱 6.4 级地震, 2008 年盈江 5.0 和 5.0 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按云南第四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在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表 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极大年与云南首发强震(据胡辉 等, 2003 ) 白赤交角极大年 云南强震活跃期 首发 M 大于 6.7 级强震 1913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1932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 7.0 19501950 勐海 7.0 1969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 7.7 1987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2006/2007 第 5 活跃期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0 和 5.0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根据胡辉等人预测和地震实测数据加的【 1 , 2 】。 【《财经网》专稿 / 记者 徐超】 2008 年 12 月 26 日凌晨,云南省境内连续发生三次地震。根据云南省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 26 日凌晨 2 时 19 分 54 秒,昆明市发生 4.3 级地震,震中位于宜良县汤池镇阳宗海北岸(东经 103.01 度,北纬 24.58 度),震源深度 9 公里,造成汤池镇的八个村委会受灾;凌晨 4 时 20 分、 5 时 25 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境内连续发生 4.9 级、 4.0 级地震,震中位于瑞丽市勐秀乡(东经 97 . 46 度,北纬 24.03 度),地震波及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畹町等县市区。 截至当天下午 17 时,地震已造成 19 人受伤,暂无人员死亡报告。其中,瑞丽全市共有 10512 户、 49789 人受灾,目前已紧急转移安置灾区群众 2919 户、 9496 人;而昆明市宜良县,亦有 1028 人受灾。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南发生的上述地震,与汶川大地震 没有任何联系 。不过,他表示,如果这种 4 级以上的地震连续频发的话,就要分析这些连续频发的地震是否具有带状连续性,不排除该地区未来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因为早在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孙士鋐透露说,他 更关注的地区就是云南地区,甚至是云南和四川交界的地区 。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云南地区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程度并没有减轻,这种危险性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存在。 但是,孙士鋐同时也表示,目前还无法根据 4 级地震这样的中等地震,对该地区应力状态做出判定,所以,目前还要看未来一年时间内,云南地区的地震发生情况如何变化。 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周光全及其同事所作的调查,云南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4% ;云南地区的地震次数却占全国地震次数的 31% ,所以,云南地区的地震频数非常高。 一般情况下,震级大于等于 4.7 级的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被称为破坏性地震。根据云南省地震局的统计数据,从 1992 年至 2005 年,云南共发生了 56 次破坏性地震,年均发生四次。 从时间上看,除个别年份( 2002 )外,绝大多数年份有地震灾害。 2001 年破坏性地震次数最多达九次。 从 1992 年至 2005 年,云南地区发生的地震共造成 428 人死亡, 5665 人重伤, 32535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9112 亿元人民币,年均经济损失 615 亿元。 1970 年 1 月 5 日 ,云南省通海县发生 7.7 级地震。倒塌房屋 338456 间,占灾区房屋总数的 32.1% ;死亡 15621 人,占灾区总人口的 1.3% ,其中 90% 为农民,受伤 26783 人;死亡大牲畜 16638 头,其中耕牛 3600 头。 1995 年 7 月 12 日 05 时 46 分 37.1 秒,云南省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发生 7.3 级地震,震源深度 9 公里,造成 11 人死亡, 136 人受伤,经济损失约 2 亿人民币。 1996 年 2 月 3 日 17 时 14 分 18 秒,云南省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死亡 309 人,重伤 4070 人,直接经济损失 40 余亿人民币【 3 】。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的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的 1941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只发生了 6 级地震,还有能量未释放【 4 】。 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 9.3 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 18.6 年。在 198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4 活跃期中, 1988 年(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 7.6 级地震、 1995 年 ( 亮赤纬角最小值 ) 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 7.3 级地震和 1996 年 ( 亮赤纬角最小值 )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历时 9 年左右。 在 2006-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5 活跃期中, 2007 年普洱 6.4 级地震, 2008 年盈江 5.0 和 5.0 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按云南第四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附近是云南地震第五活跃期。这符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的下述判断: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这种 4 级以上的地震连续频发的话,就要分析这些连续频发的地震是否具有带状连续性,不排除该地区未来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因为早在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孙士鋐透露说,他 更关注的地区就是云南地区,甚至是云南和四川交界的地区 。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云南地区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程度并没有减轻,这种危险性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存在。 参考文献 1.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2. 杨学祥 . 云南盈江 5 级地震早有预测 . 发表于 2008-8-21 6:28: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626 3. 徐超。专家提醒云南应注意 7 级以上地震风险。 2008 年 12 月 27 日 14:39 《财经网》。 http://www.caijing.com.cn/2008-12-27/110042996.html 4. 杨学祥 . 胡辉:云南地震预测 . 发表于 2008-12-27 16:42: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266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