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跨学科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经济复杂性跨学科研究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
bhwangustc 2015-7-1 08:25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经济复杂性跨学科研究专业委员会 管 理 条 例 (草案)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经济复杂性跨学科研究专业委员会(对外 称: 全国经济复杂性跨学科研究会) ; 英文译名为 China Inter-discipline Association forComplex Economy ( CIACE )。 第二条 本会接受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领导和业务指导, 主要是由从事经济 (金融) 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应用人员组成的全国性的、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学 术与智库组织。 第三条 本会宗旨是团结全体会员,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学术上坚持百家 争鸣的方针,广泛应用多学科交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复杂问题,为提高我 国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咨询。 第四条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 1. 组织和协调会员开展经济复杂性及有关方面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工作。 2. 采取各种形式促进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主办各种类型的研习班;加强与其他 学术团体、有关政府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做好推广应用工作。 3.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4. 编辑、出版专业书刊和资料。 第五条 会员资格。凡有志于经济复杂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应用,承认中 国数量经济学会章程和本条例的团体和个人经申请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 均可成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和获得学 术资料;有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征得同意后可用本会名义开展学术活动。 2. 义务。遵守本会规章,积极参加本会活动,承担本会交办的任务。 第七条 本会的组织机构: 1.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其权力是选 举理事组成理事会,修改章程,制订本会工作计划,讨论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2. 理事会为本会的领导机构,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数名,常务理事若干名, 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后并报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批准,每届任期四年。理事长、副理 事长、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幕期间行使权力;理事长、副理事长 连任期限不超过两届。 3. 由理事会聘请若干名顾问参加理事会工作,行使指导监督权。 4. 秘书处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秘书若干名组成,主持本会日常工作。 第八条 本会经费来源包括总会拨款、事业收入和社会捐赠等,鼓励会员多渠道地 争取非商业化的资金支持;财务管理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有关规定、在顾问和会 员监督下执行。 第九条 本条例由 2015 年 6 月 28 日全体会员大会通过即生效。
个人分类: 经济复杂性研究|1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热度 2 pikeliu 2014-9-25 14:57
著作概要 跨学科研究是实现突破式科技创新的研究方式。国内外大学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承担重大的科研任务,取得突破性研发成果。本书紧密结合我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 2011 计划”)等政策以及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对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适应跨学科研究的教师聘任与评价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革新提出新见解,还 提出了分析学术活动的三维空间(性质、内容、组织)和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的三种网络交流机制等理论框架,并 对我国高校正在实践中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组织的创建与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4151 次阅读|5 个评论
考研——重新选择专业和跨学科研究的“机会窗”
baocunkuan 2014-1-6 11:46
2014 年考研昨天结束了。据报道,今年中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 176 万,尽管比起去年减少了 4 万余人,但也已经连续 9 年达到百万以上。 20 年前的 1994 年,我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那时考研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热。我们全班 20 个人就 4 个考研的(另外有 1 个保研),而且我是全部 10 个男生中唯一考研的。考研的那些经历和那些人、那些事,让我感受到:考研是一个重新选择专业和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机会窗”。 我本科是环境科学,四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几乎把生物学、地理学、化学三大学科的基础课、专业课都学过了。考研时,我尽管是要考“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这一硕士专业确属于“自然地理学”(当年只有环境化学等少数环境学专业硕士点)。当然,严格来讲,从环境科学考到这三个学科可能算不上是“跨学科”。但是,却是要和地理学专业的学生一起考“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等地理学基础与专业知识。考研成绩出来后,我的地理学专业课成绩并不比地理系的同学低,呵呵~ 还有一个张同学,考山东大学的生物系研究生,不仅跨了专业,而且跨了学校,更为“可气”的,是她居然考了 400 多分,是山大当年全校考研的最高分,堪称“学霸”;高我们两年我们系 88 级的一个同学,考研去了北师大心理系;另一数学系同学(都忘了他姓什名谁了),考取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数学系还有一个低我一个年级的同学,尽管考得还是数学系研究生,但后面一直做生态数学研究,读研期间就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发文章,早早得被聘为了教授,也算是跨学科了;前两天在见得一个师大校友、系友(本科是环科的, 1997 级的),后来读了吉大法学院研究生。至于后来,我在同济指导过一个本科生,本来保研本校了,就在毕业前夕放弃了保研,后面考取了复旦的国际经济(大概是,但肯定跨了专业);这学期本科生选修我的《环境规划原理》课上的一个同学,保研去了本校的经济学院。当然,也有不少本科时是其他专业,读研时选择或考取了环境学专业,我指导的研究生里,就有几位。 环境学专业就来就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领域,当今环境学科的理论差不多都是“拿来主义”,本科与硕士之间“改换一下门庭”。说大了,丰富了研究的视角,促进了学科的多样化;说小了,学生也会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
2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与指标构建
pikeliu 2013-2-2 21:47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与指标构建(去年2012年被北京的《中国高等教育》录用,待发表) 摘要:论文结合“2011计划”,从定义“跨学科研究”和明确其属性(跨学科性、应用性等)入手,分析当前“跨学科研究”评价实践所面临的困境(如“学科同行”的缺乏),然后提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若干原则(如,学术性贡献和应用性贡献相平衡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指标体系。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pikeliu 2012-8-9 11:45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精选 已有 2087 次阅读 2012-5-13 16:25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创造性 跨学科 组合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4 月 13 日美国《科学》杂志 的专题是计算生物学,介绍了这个交叉领域的进展。 《科学》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撰写了题为 “ 交汇处的创造性 ”的社论,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阿尔伯茨 指出把数学和计算科学成功地用来研究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过程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计算科学家、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参与进来。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在扩大招收上述背景强的学生,这是好事。但也有问题,生物学家往往错误地认为生物容易学,从而让这些来自其他背景的聪明学生靠自学来获得有关知识,而不是帮助他们获得探索活系统特有奥妙所需的智慧。其实,要对生物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需要对生物系统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种了解才能帮助人判断什么生物问题重要,值得研究,而这种了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一个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不同技能和工具的结合,还需要对所涉及领域的深入了解。 阿尔伯茨指出,做好的科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对做出独特贡献必不可少,同样不可少的是对前人做过的东西的广博知识。一个世纪前,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写道,“创造就是不做没用的组合,只做有用的组合,而后者是少数的。发明是辨别、选择。在所选的组合中,最丰厚的常常是来自相差甚远领域之成分的组合。发明家真正的工作是从这些组合中选择有用的、排除无用的。” 阿尔伯茨建议有经验的生物学家应该帮助来自其他学术背景的年轻人了解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的精髓,使他们能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一个例子。二级相变(比如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的临界现象问题曾是凝聚态物理的难题,多年没有解决。后来量子场论出身的威尔逊 (Kenneth Wilson) 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得益于凝聚态物理高手费舍尔 (Michael Fisher) 的指点,然后把自己熟悉的量子场论中的数学工具重正化群用到凝聚态物理,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因此获得 1982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科普作家 乔纳·莱勒 ( Jonah Lehrer) 的新书《想象: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 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 大卫·休谟曾说:发明是一种重组行为,是把一个领域已有的想法移植到另一领域。莱勒书中给了 很多工业界发明的实例来阐述这个观点: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基于他们自行车制造的知识,他们最早的飞行器不过是有翅膀的自行车; 谷歌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开发的搜索算法,是基于学术界靠引用次数排名论文的做法:一个超链接类似于一次引用。莱勒写道,“一个激进的概念不过是旧想法的新组合”。 详见《纽约时报》4月3日书评: How to Cultivate Eureka Moments http://www.nytimes.com/2012/04/03/books/imagine-how-creativity-works-by-jonah-lehrer.html 阿尔伯茨的社论“ 交汇处的创造性 ”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78/131.summary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57045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范式之囿
热度 14 wangfangnk 2012-3-4 18:57
王芳 (南开大学)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了范式的概念。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包括一系列共同认可的术语、方法论、理论体系、价值观,等等。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学科的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常规阶段、反常、危机到科学革命的过程,逐渐实现从外范式不适应到被新范式取代。 当科学发现新的事例时,常规范式面临反常情况。当大规模的变化出现,学科范式将面临危机,科学家放弃以前的部分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常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最终在新旧范式竞争的情况下,选择使得科学的革命得以发生。 由此想到了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常常被认为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一门跨学科研究形成范式之间,它常常面临着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各样的考验,真正得以存活并形成独立学科的跨学科领域其实并不多。这些考验包括: (1)所谓的跨学科领域可能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理论或方法内核,只是一时的热点,或商业化的概念炒作。就比如近几年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各种学科的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大谈“云计算”,以前听过SOA,但听来听去,总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所云。有趣的是每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批类似的新热点,引得年轻人奋不顾身地投进去,最后却不知所得几何? (2)一些跨学科领域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本学科的前沿,而只不过是打破现有学科樊篱的一种方式。这个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很努力地将自家的自留地向外推进时,却发现我们并没有拓展出新的疆土,而只不过是来到了别人的领地。我们自以为新鲜的发现,只不过是人家已经研究得烂熟的课题而已。后果是要么被人家打回来,要么自己心虚退回来。 (3)就算这个跨学科领域果真有些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也可能会遭到所跨学科传统范式的猛烈打击。首先就是范式的围困,如果你很想将两个或多个学科范式的边缘交叉融合起来,那么很可能会哪边都不讨好。直接的后果是期刊或项目的评审人因为陌生感、危机感或种种不适感,而将你拒之千里。忽然想到个比喻:蝙蝠、鸭嘴兽这些动物,让俺们这些正宗的灵长类动物总感觉不伦不类的。其次是传统范式的科学家会因为惯性反对变化,这一场新旧范式的竞争可能是十分漫长的,新范式的引进需要积聚足够的能量才能产生影响。 (4)我记得生物学上凡是杂交物种,遗传性能都不太好。跨学科研究能否存活下去,形成真正强有力的基因,还要看物竞天择的神奇力量——现实世界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研究?抑或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5)跨学科显然是有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是离主流领域太遥远,研究成果上不了主流的刊物,时间久了会自生自灭的。从前,乔治 阿克洛夫将信息引入经济学研究,开启经济学的新范式。但是,那篇著名的为作者带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文章《柠檬市场》曾被拒稿多次。也说明风险大回报也大。 因此,支持跨学科研究就就得容忍失败的可能,就得做好空手归来的准备。如果那万里挑一的新领域一旦成功,直接将自己变成主流,那就是最好不过的。毕竟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有他历史的必然,学科范式的确立也有它的必然。因此,当一个跨学科领域有了自己的理论内核、甚至研究方法、形成繁荣的学术共同体、有了专业期刊、进入课堂开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时,其学科范式就基本形成了。只是,仍然要向多个传统领域借力,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个人分类: 读书评论|8418 次阅读|86 个评论
象形科学缘起9
热度 1 hy517hy 2011-5-7 11:30
九 现在普遍采用的知识系统,也就是现代科学,经过西方哲学对“是”或者“存在”的追问,达到了用数码表示、用计算机运行的程度,形成了虚实互动循环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凡是能够确定的“是”,都能用计算机运行的数码表示或者显形。对于人类思维所感觉到的“不是”,也就是超越人类五官认识的范畴,哲学家们遇到了感知到了,不能用语言表达,或者不能说的障碍,难解“道可道,非常道”问题。应用象形逻辑工具,可以通过提高表达工具维度的方法,减少失真,使原来使用一维工具难以表达的内容,表达了出来,并形成知识。例如,对许多人来说,由经历而形成的经验,说不清楚,也难以教会别人做到。应用象形逻辑工具,就将这种说不清楚的隐形知识转变为显形知识。 尝试以生命为源泉,用象形逻辑工具发现、表达客观规律,形成一种知识系统,以生命系统传承的共性,即种子(核)与繁育(育)命名,称其为《核育论》。经过五年多的推广,效果不理想。反思原因,认识到仅仅有“道”是不够的,还需要“德”。“道”由走与首构成,只要“首(头)动”,也就是坚持思维活动,人人都有道,思维的范围广,程度深,道行也就深。“德”由下面的心起,止于双人,就是要用心传“道”,让社会接受。 先放下名称对有些人有点费解的《核育论》,用自己较熟悉的新能源产业作为载体,表达所得的“道”, 2010 年 9 月出版了《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将核育论简介作为附录面世。进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突破专业的隔阂,让普通人接受。重点考虑传承、普及与合作。传承就是传承中华文明,主要表现为象形特征;普及指社会接受的方式,表要为科学方式;合作指合作的机缘,当前的机缘是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选用《核育论》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所以,从“德”的立场出发,也就是从社会接受的角度考虑,将本书命名为《象形科学——知识系统的超越之路》。
个人分类: 象形科学|21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热度 2 pww1380 2011-3-11 18:33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 - 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杨文祥整理 三月四日,与王号和贾利军两位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汉字与中国科学的网络对话。考虑到这一对话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也许会对日后的相关探索提供某些参考,略作文字上的整理后存记如下。如此,也方便与朋友们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交流与探讨。 杨: 王号老师撰写的两篇博文(详见参考文献 1.2. )颇富现代人生哲理。长期以来,世界上风靡一股久盛不衰的哲学思潮。这就是所谓的 后现代哲学。 在我看来,这股哲学思潮实际上就是中华古典哲学理念在当今时代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回归和中华文明历史智慧的走向世界 。 王: 杨老师一开头都是哲学高度 ——“ 后现代哲学 ” 。祖先造字时已经预见到今日之国际大潮流了啊,不容易。 杨: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谓表意,就是表达世界相对于人的价值与意义。这样,通过字形来表达语义,通过字形来表达世界的本真与运动机理和机制,就是汉字字形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对语言文字学研究感兴趣沿此方向探索下去,一定会不断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 语言文字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作用就是人类智慧的记录工具和表达手段。 所谓智慧,就是对世界的本真及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与机制的深层把握。 今人的智慧往往仅在于对先人古典智慧的理解与发现 。 王: 说滴好,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 (详见参考文献 3. ) 王: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贾: 同感。 杨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这个感觉十分正确。 汉字的全息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即汉字不是以单个字存在的,是以数万个汉字构建的文字系统整体存在的。就是说,其中每个单字,都是在这个字与其他数万个单字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存在的。 汉字的全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在哲学上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在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是同构的。这样,如果用系统论的思想对中华古典文化与汉字的关系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认识作一分析,一定能对中华文化形成更为清晰的理论把握。 “ 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 …… 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 所谓全息,就是对客观事物各方面关系的整体把握。 客观事物的整体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关系。 正是这种无影无形难以把握的整体关系,给人以“玄”的感觉。也只有在这一整体关系中,才有可能充分表述和把握人类所置身其中的这一完整的宏观世界 。 对整体关系感到“玄”,这个感觉来自于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当下社会心理环境下的思维方式,或曰思维定势。正是这种思维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把我们的日常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和对具体的和微观事物的关注上,使我们既不习惯于深层次的理论抽象,也不习惯于整体性的宏观思维。 这就构成了我们为数众多的中国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障碍。而这种思维障碍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科学和中华学术难有大的和整体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 整体关系所关注的是事物的普遍性,即普遍规律和共性。事物的这种普遍性和共性隐秘在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之中,而不是表现为事物的表象。因此它属于那种“道可道,非常道”的抽象层次。 这种抽象的不可言说的非常之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必然给人以玄、模糊和捉摸不定的感觉。一旦追求清晰,必然走向具体,走向微观,走向表象。这样,微观的特殊性和表象性必然干扰你对宏观普遍真理的理解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在感觉上可能会清晰得多也具体得多,可是,我们所得到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微观事物和表层现象的感性关注,而不是对事物深层次的理性把握。 语言是具体的表达工具,它只能直接表述相对具体的事物。而宏观的真义,只能透过文字的具体字形和有限的字义去体会。这就是古代真人时常强调“可意会不可言传”,“天机不可泄漏”的道理之所在。 另外,从直观层面上对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玄妙、 玄虚、 玄奥的感性认识,恰恰说明了中华文明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抽象层次的高度。“玄”即抽象,抽象是理论的本质属性。如果不抽象,不“玄”,就说明相关的认识只停留在对表象和外在特征的描述上。这里的“玄”是指对完整世界的整体把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身就置身于这个世界之中,因此在人类的眼睛里,这个整体世界是不存在的,人们所能够直观地感觉到的只是具体的山水林木,而绝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样,对这个完整的世界的认识,对人来讲,是一种超经验的认识,那么,对这种超验认识的感受,就只能是一个“玄”字。 王: 嗯。同感。文以载道。字以载文 。 杨: 很高兴我们在哲学和语言学等多领域共同语言良多。 王: 那是那是。科学院士(是)不会拨经费了。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杨: 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主流研究渠道的科研管理行政化日益严重,不仅条块分割,而且思想僵化,急功近利,不可能获得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特别是象这里所讨论的这种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原创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只有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参考文献: 1 .王号.混 —— 像两个人在河边晒太阳(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468 2 .王号.混世魔王的人生哲学 —— 两条道路,同一结果(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52 3 .王号.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正文与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68from=space 4 .杨文祥. 网海泛舟:泛舟偶得,明白一 “ 混 ”—— 读王号博文一得 (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18669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336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libseeker 2011-1-11 15:37
摘编自: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0(6):10-15 C.P.斯诺是英国学者,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和文学文化(Literary Culture),分别对应于我们讲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他认为,这两种文化是难以融合的,由此造成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困境及困惑问题难以解决。这就构成了后来所谓的斯诺命题,由于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一直相互鄙视,甚至还不屑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国及国际科学研究领域,而且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状况一直是这样的。 斯诺命题包含的两个富有积极意义的问题。第一,斯诺命题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广义上讲的所有的科学,其存在对象的整体性与既定学科的局部性的矛盾。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他们的研究对象无非就是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在现实世界,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是一个整体。科学研究中,无论哪一门科学,无论哪一个学科,只是对这一整体中局部现象的研究。每个学科都只掌握和理解整体的一部分,单独的学科不可能掌握和理解整体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第二,关于人文社会学中次文化的思考。斯诺命题探讨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裂,但是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中次文化的分裂、分离化的倾向也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如此,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分离化的倾向,以及对人自身文化的研究和对社会现象及制度的研究分离化的倾向,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鸿沟和藩篱。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条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破解斯诺命题,走跨学科路径先从五个方面推进。 首先是跨学科研究的起点。跨学科研究的起点,就是要弄清和解决人文社会科学是以学科的研究还是以问题的研究为起点。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出发点。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是可以结合的,实现这种结合要澄清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要理解学科有其系统性,也有其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随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它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局部化。也就是说,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小,与对象整体性的反差就越来越大。强调跨学科的研究,不能舍弃学科的研究,要通过问题的研究来扩大和推进学科的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第二是跨学科研究的过程形式。在人文社会科学具体学科的研究上,人文学科较多强调的是个体研究,社会科学一直以来就较为注重团队研究,这是各自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对于问题的研究来讲,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如何从学科个体研究的习惯转向团队研究的形式。 第三是研究者的个人禀赋。对于问题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兼备科技文化和社会文化当然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面对学科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细分的现实,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科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学者,也不可能成为通晓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者,甚至连成为通晓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各学科的全才学者也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倡导的跨学科研究,不是建立在单个学者个人禀赋的多学科基础上,二是以多个学者群体性禀赋的多项苦厄可和跨学科为基础。只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的结合,才能形成跨学科研究的知识基础。 第四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在跨学科研究中,有两个导向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社会导向,另一个是环境导向。社会导向是指,无论学科的研究还是问题的研究,既要讲学术民主,更要讲学术自由。我们现在学术民主运用过度,抵消甚至取消了学术自由的空间。实际上,学术民主的适用性是有限度的。学术自由是以宪法为基础和圭臬的自由;学术自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研究,对自己探索真理结果的自由表达,它不同于一般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中包括对学术问题进行平等的学术讨论,而不能以行政的、政治的或者宗法的权利来压制学术的发展。学术民主是需要的,而学术自由更应该成为与跨学科研究并行的科学研究导向。环境导向是指,高校的院系要形成学科的稳定性与团队研究的多样性并行的环境。 第五是研究结果的评价体制与机制。其中包括对学术内涵的理解、学术的分类、学术评价的分层和分解等问题。首先是学术的内涵,学术的内涵并不只是纯粹的论文和专著,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有意义的所有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包括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等等。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内涵,应该有现代意义上的突破。学术上的分类也不应该等同于学科的分类,学科的研究不等于学术的分类。跨学科研究要突破以学科为学术分类标准的做法,形成适合于问题的研究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类标准。关于学科评价的分层、分解问题,应当注意对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作出不同的评价。学术成果的评价应该分类和分级,至少应该区分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这样不同的评价标准。 跨学科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世纪性的难题。我们既要看到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又要找到当前走向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合作
热度 1 limer 2010-11-11 20:13
今天做了两件事: 1. 就我的自科基金项目召开了一个小型开题会,邀请了我院两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和一位博士参与讨论,很有收获,进一步明确了一些思路。 2.参加了一场学校组织的跨学科论坛,听何炎祥教授和单杰教授谈了一下跨学科研究的一些想法。同时也得到学校研究生院关于跨学科复合背景人才培养问题的一些新的预备举措。 个人感觉科学交流,特别是跨学科交流在当代这个讲究合作的时代实在是太重要了。诺奖中40%的获奖者都是因为从事跨学科研究而得奖的,这已经说明一个明显的科研趋势,即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学科交叉领域,只有在这里寻宝,才能获得成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跨学科研究要是合作共赢,而不是抢占他人的研究领域。在中国抄袭他人研究思想,抢占他人研究课题的事件屡有发生,也许这正是造成科研合作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2011 MeSH文献计量分析
XUPEIYANG 2010-10-10 08:56
http://www.nlm.nih.gov/cgi/mesh/2011/MB_cgi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2011 MeSH MeSH Descriptor Data Return to Entry Page Concept View. Go to Standard View Expanded Concept View. Go to Standard Concept View MeSH Head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跨学科领域研究 Tree Number I02.158.405 Concept 1 (Preferr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跨学科研究 Concept UI M0018832 Scope Note Programs of study which span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academic scholarship. Semantic Type T057 (Occupational Activity) Term (Preferr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跨学科领域研究 Term UI T036034 Date 23-NOV-1993 Lexical Tag NON Thesaurus NLM (1995) Allowable Qualifiers SN ST TD Previous Indexing Curriculum (1990-2010) History Note 2011 Date of Entry 20100625 Unique ID D058025 MeSH Tree Structures Education Curriculum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Mainstreaming (Educat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fidx4pupv2znIaIhI0 100,000 of 6,508,694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10 98,857 2009 953 2011 182 2008 4 1 2 3 ... 10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31,000 China 7,752 United Kingdom 6,331 Japan 4,943 Germany 4,573 Canada 4,433 Australia 3,483 South Korea 2,652 Spain 2,473 France 2,456 Italy 2,390 India 2,213 Netherlands 2,018 Brazil 1,901 Sweden 1,367 Taiwan 1,348 Switzerland 1,109 Belgium 947 Denmark 862 Turkey 833 1 2 3 ... 10 1 2 3 ... 166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ondon 1,681 Beijing, China 1,569 Boston 1,538 New York City 1,365 Seoul, South Korea 1,242 Tokyo 999 Shanghai, China 961 Los Angeles 930 Toronto 889 Baltimore 846 Bethesda 760 Philadelphia 745 Sydney 744 Chicago 716 Houston 666 Montreal 664 Seattle 656 Paris 583 Ann Arbor 566 Barcelona 563 1 2 3 ... 166 1 2 3 ... 251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Plos One 1,954 Opt Express 973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919 J Biol Chem 610 J Am Chem Soc 543 J Neurosci 486 Methods Mol Biol 455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413 J Immunol 406 Bioorg Med Chem Lett 390 Nature 332 Bioresour Technol 329 Environ Sci Technol 327 J Hazard Mater 318 Nanotechnology 304 J Fish Biol 304 Langmuir 288 J Phys Chem B 285 J Virol 283 Science 283 1 2 3 ... 251 1 2 3 ... 265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Patients 20,229 Proteins 16,627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5,902 Genes 13,501 Humans 13,347 Animals 11,273 Adult 9,016 Mice 8,591 Tissues 8,036 mannosyl-oligosaccharide 1,2-alpha-mannosidase activity 7,396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6,693 Data Collection 6,036 Neoplasms 5,632 Nature 5,524 Diagnosis 5,410 signal transduction 5,378 Therapeutics 5,235 DNA 5,149 Child 4,816 Women 4,633 1 2 3 ... 2656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5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求跨学科研究之日就是新学科诞生之时
accsys 2010-9-6 07:50
姜咏江 自从计算机广泛应用以来,跨学科人才的要求呼声越来越高,这充分地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涉及内容的全面性。一个学科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的系统领域,新学科就产生在研究领域细分或广泛综合之时。 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迅速地扩大了人们认知的层面,因而对人的科学知识要求更高了。历史告诉我们,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解决所有科学问题的办法只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分工,将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综合和细化,让个人按照兴趣去承担不同内容的研究,从而来解决一个人不能研究所有科学问题的难题,这就是科学知识要分为学科的原因。学科与学科之间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传递成果,这能够减少研究人员在需要关联知识的时候去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一律培养全才的思想和一人做跨多学科研究的想法都是不明智之举。从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的事实来看,通才、全才只能是学科结论相互关联的研究之才,是面上之才,而不会真正成为某一学科的深入之才。有些全才他虽然能够在一些有限的领域提出高见,但不能为所有的领域提出高见,并且常常会为了广度而丧失了他本应能具有的深度高见。 因此我认为,真正能够解决当前的跨学科研究要求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学科的进一步分类,也就是要进一步开展科研的有效社会分工,总结出哪些是应该设立的新横向学科,哪些是应该设立的新纵向学科,不然我们会自己将自己困死。 搞好学科分类是高层次的社会分工问题,是科学管理最高水平的体现,是全才、通才的重要工作。跨学科的通才、全才犹如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虽然作用很大,然而终究不能够替代各种应用程序。 2010-9-6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5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战争,及人口衰减---转载
limer 2010-8-15 23:45
最近再看《新地理》一书,受作者启发,对 城市 人口聚集度 个人空间 冲突 和谐社会产生了点感想,并形成了一个观点:城市化会提高人口聚集度,压缩个人空间,由此会提高发生社会冲突的概率,可获得性资源(如区域GDP、制度、技术)作为调节变量会影响冲突最终发生的概率。 我从未研究过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学等问题,只是突然对这个问题有点想法,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社会会进入一个动荡高发期:因为人均GDP增加意味着城市化增加,人口聚集度增加,如果外部资源的输入跟不上(例如经济发展缓慢、发展不均衡,社会配套制度跟不上)社会冲突(包括个人之间的和阶层之间的)必然会增加。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史和现状似乎也佐证了这个观点。当然,我在这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不知道这个逻辑是否可靠,但隐约之中觉得有那么点道理,也许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法做这个研究(也许这个研究早已被做过)。 随手google了点资料,发现下面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发表在大名鼎鼎的PNAS上,大概浏览了下,感觉十分过瘾,这是一篇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论文,虽然和我的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很有启发,它可以称得上是自科基金所要求的顶天立地性的基础性研究。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战争,及人口衰减(1) 作者: 马德 | 2010年01月08日 15:15 | 栏目: 一般分类 (96) 点击 | (2)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made.blshe.com/post/428/489622 研究显示,战争发生频率和人口的变动,在长时期的尺度上,与平均气温的变化周期相关。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气候变冷阻碍了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物价膨胀,频繁的战乱,灾荒,以及人口的持续下降等等。 本项研究结果提示,若干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人口的变动,以及物价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长期时间尺度变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呈同步周期性波动。 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在考察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社会机制能够对气候因素造成的灾难所产生的缓冲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显著。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与我们此前的印象相比,气候变化所起的实际作用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更广泛深远的影响。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战争,及人口衰减(1) Global climate change, war, and population decline in recent human history 翻译:马 德 全文原载: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 _December 4, 2007 http://www.pnas.org/content/104/49/19214.full#abstract-1 原文作者:David D. Zhang, Peter Brecke, Harry F. Lee, Yuan-Qing He, and Jane Zhang 摘要 尽管科学家已经就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灾难提出了警告,但是在长期气候变迁对于社会动乱和人口崩溃的影响方面,仍然缺乏定量的研究。 本项研究运用高分辨率的历史气候资料,探讨了前工业时代气候变化对于战争的爆发和人口下降的宏观影响。研究显示,战争发生频率和人口的变动,在长时期的尺度上,与平均气温的变化周期相关。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气候变冷阻碍了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物价膨胀,频繁的战乱,灾荒,以及人口的持续下降等等。 本项研究结果提示,若干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人口的变动,以及物价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长期时间尺度变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呈同步周期性波动。 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在考察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社会机制能够对气候因素造成的灾难所产生的缓冲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显著。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与我们此前的印象相比,气候变化所起的实际作用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更广泛深远的影响。 希望本项研究的成果能够为马尔萨斯和达尔文的经典学说添砖加瓦。 关键词:农业生产, 人口崩溃, 物价, 战争和平周期, 前工业化时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交叉研究挑战单一导师制
pikeliu 2009-12-30 16:14
交叉研究挑战单一导师制
个人分类: IDR|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 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
pikeliu 2009-9-18 15:27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 时间:(2009-6) 学科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现已有6000多门。但过细的学科分支也带来了学术研究碎片化的现象。 20世纪初期,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跨学科研究,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跨学科研究逐渐由自发向自觉阶段迈进,相关知识得以重新整合。尽管跨学科研究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内部还存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跨学科乱象:学术联姻还是学科殖民? 20世纪80年代,跨学科研究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青睐,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都可以看到跨学科研究的身影。从新兴学科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纷纷与经济学联姻的教育经济学、媒介经济学等。尽管跨学科研究风声水起,但是不同学者对它的理解却并不一致,而且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全国高校交叉科学研究联合中心主任刘仲林告诉记者,目前的跨学科研究种类繁多,某些高校甚至有几十个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有的是虚体机构,没有成员和办公地点,仅仅挂一块牌子;有的虽为实体机构,但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部长罗卫东表示,目前的跨学科研究有些只停留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概念这一层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少数甚至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炒作。若这种做法大行其道,跨学科研究最终只能成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科本位主义。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各学科可能潜藏着以本学科为中心的暗流,并将本学科的东西强加于其他学科。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冯钢认为,每个学科都想当帝国主义、都想包打天下,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学科殖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 除了研究方法上的分歧,跨学科研究存在的合法性也饱受争议。在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里,被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以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为代表的学者,对跨学科研究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既有的科层制的学科设计,使得跨学科研究要么置身于某一学科之中,要么被分裂于不同的学科之间。尽管跨学科研究扩大了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但也使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化,并不能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再加上研究者为了从学科制度中获得资源和利益,也会努力使自己的研究领域制度化,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科之间的壁垒。 和沃勒斯坦的观点相同,冯钢也认为,目前传统的学科制度使得跨学科研究不可能实现。在他看来,要实现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必须先行,打破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从本科或硕士阶段就进行跨学科培养,这样或许才有跨学科研究的可能。 而一些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们显然并不认同这些批评。罗卫东教授承认学科批判在扬弃学科弊端上带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但他也表示,批判的观点毕竟不能代替学科建设和新理论的兴起。 在南京大学设立的近百个跨学科研究中心,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研究人员,这些人所作的研究各不相同,对跨学科研究的某些理解也有差异,但都对跨学科研究抱有较强的认同感。一位学者甚至表示,从事跨学科研究就是他余生的所有学术工作了。 二元对立还是独步天下? 尽管备受争议,但跨学科研究的整合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分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到底是二元对立还是独步天下呢? 沃勒斯坦认为,学科制度将社会科学的整体人为地割裂开来,并导致了学科间壁垒的出现,因此应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就这一点来看,沃勒斯坦否定了学科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冯钢进而认为,如果说学科制度本身是错误的话,那么由此衍生出来的各个学科分支就都是错误的产品。他的观点是,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就必须首先承认人为的学科划分是错误的,并取消学科制的研究范式。 罗卫东和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对学科制度错误论并不认同。叶航指出,跨学科和学科根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跨学科研究也不是对学科制度的对抗,单独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实际上,二者完全而且应该共存。 叶航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为了解决学科中的问题而存在的,它只是学科制度的一种补充,不能和学科制并驾齐驱,更不可能将其取而代之。 罗卫东指出,不论是跨学科还是超学科,研究者首先必须接受专业的科学训练,否则不可能进行学术研究。而这种科学训练就是通过传统学科制的专业分工来完成的。他指出,学科之所以出现,并划分得越来越细,是有现实需求的,并非无中生有。所以,不能凭空地怀疑一个学科的合理性。他甚至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理论偏好极强的一门研究,没有经过硕士以上学科专业训练的人是无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叶航对这一看法也比较认同。他表示,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必须是在受过严格的学科训练,且对本学科不太满意的团体中进行,就像桑塔费学派一样,他们首先是在学科体制内获得认可的一群人,再从各个学科出发,汇聚一堂,共同还原世界的本相。 刘仲林认为跨学科研究应与分学科研究共存发展。但是,与叶航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跨学科研究并非学科研究的补充,相反,二者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他用T字型来比喻二者的关系,T字型中的横代表跨学科研究,指研究的广度;竖代表各学科研究,指学术研究的深度,事物通过横竖的双向发展来达到矩阵稳固状态。 他还特别指出,目前研究跨学科规律的跨学科学已经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学科。这也说明,未来学科的发展只能细化,不可能消亡。 跨学科研究困境:体制外的舞蹈 跨学科研究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跨学科研究因为涉及多个学科,研究成果自然也是交叉的。而目前的科研体制是按照单学科的模式设计的,因此,跨学科研究在申请国家经费时,成果不容易被认可,也很难申请到经费资助。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几次无功而返后,他们放弃了唐吉诃德式的努力,选择在体制外生存。 体制外生存的窘境并不仅仅是资金的短缺,更为重要的是,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由于传统学科分类没有跨学科研究这一项,所以研究必须挂靠在其他院系,没有教师编制,也没有招生资质。因此,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还要求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且稳定的团队人员,如何消弭这两方面的矛盾是目前让跨学科研究者头痛的难题。 为了招贤纳才,叶航曾主动出击,到学生中间办讲座,组建兴趣小组,吸引学生进入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但是由于跨学科研究理论性很强,且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本科生和硕士生关心的是加入进来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博士生则关心能否在国内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想法在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都难以保证。因此,跨学科研究中心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尤其是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员都流失掉了。 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遇到的问题一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中心也遇到了人员流动快、资金困难的瓶颈。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采用兼职和专职学者交叉的方式解决人员流动问题,兼职学者中有一年期的,也有三年期的。研究问题的设置常常因为这些学者的流动而更改。至于资金,也主要是通过学校拨款和研究中心教师动用个人关系来获得。 刘仲林将跨学科研究遭遇到的这些问题归结于体制障碍,跨学科研究在体制内没有名正言顺的位置,且国家层面上的激励缺位,才会存在上述问题。他曾经看到过一组统计资料,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多半是职称、职位已经解决了的学者,这类研究人员有精力和财力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青年学者往往有心无力。他建议在现有的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下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但他也指出,学者的能力仅限于为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至于如何推进体制的变动,必须靠决策部门合力推动才能完成。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大新药专项资助政策待变 不好意思,转自科学网
pikeliu 2009-9-5 16:10
作者:贾鹤鹏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8-18 17:11:3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科学新闻》:重大新药专项资助政策待变 十二五期间可能不再有很多新的课题得到资助 已经完成了十一五(2006-2010)课题发布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可能在十二五期间不再布置更多新的课题,而后续资助将主要给予那些已经发布的课题中进展良好和更有前景的项目。 这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技术副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8月2日于大连举行的中科院本草物质组学术研讨会上透露的。 此前,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今年5月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实施,十一五期间已确定970项课题,课题经费53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2005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据科技部官员表示,16个重大专项中的9个民口项目在中长期规划中将总共投入6900亿元,这意味着在十二五(2011-2015)和十三五(2016-2020)期间,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仍然能得到进一步资助。 张伯礼解释,原则上不再布置更多新课题的原因是更加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项目最后有更高的成功率。 对于这么大的项目,我们缺乏经验,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十二五(布置项目)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轰轰烈烈了。张伯礼笑谈。 在随后的交流中,这位重大新药创制副总师对《科学新闻》说,该重大专项十一五的课题中标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有些争议是正常的。而不再布置课题也主要是一项原则。对于那些真正好的项目,也会慎重考虑。 张伯礼还介绍,重大新药创制在十一五期间的53亿元经费,第一批已经下发,第二批也已经到位。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30个新药,现在看来完成的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如重大新药创制的项目说明书一样,张伯礼也没有透露这些新药的界定标准。 在十一五期间,该专项还将找到一批有(中国)自主核心专利的候选药物并有一两个新药在国际成功启动临床试验,这方面也进展顺利。 张伯礼说,在重大新药创制的工作中,现有药物大品种的技术改造进展比较快。我们现有的计划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在这个方面的投入。 另一个进展顺利的项目是新药创制的大平台,按照原定的计划不超过10个,但是现在已经有了15个,原因是各个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省长和书记亲自带队来争取,地方匹配了很多资金。 目前,中央财政的53亿经费中,为大平台建设投入了30多个亿,而地方配套资金已经有200多个亿,其中,湖北有30多个亿,天津有20多个亿,张伯礼说。 但是他也提到,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执行中,新药技术产业化转换平台的进展不太顺利,现在只确定了计划中10-20个这样的平台的一半左右。一方面是此前对此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够。 在国外都是大公司是新药研发的主体,而我们主要是研究所,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的重大专项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新药的模式,张伯礼说。 不过,山西亚宝药业集团总工程师禹玉洪则表示,很多学术界人士对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亚宝药业作为中国销售额排名几十位的企业,每年也会在研发中投入2亿元的经费。 在会上,张伯礼还补充说,从战略上,中国新药开发的定位很清楚,化学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还是以仿制为主,生物药要紧跟国外发展,而中药要做到引领世界。 更多阅读 《科学新闻》:伪随机试验调查 中国启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课题经费达五十多亿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8-25 15:06:12 zengshi IP: 既然中药要做到引领世界,为什么不开发普适性强的防治心脑血管、血液疾病的中药??? [回复] 2009-8-25 8:36:13 匿名 IP:124.227.11.* 化学药如果继续走仿制为主的战略,自己不去创新发展,我们哪年哪月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其实我国目前的有机合成水平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只有走发展创新的路子,我们才有出路。 [回复] 2009-8-22 12:41:14 匿名 IP:124.16.10.* 大话说尽,反正交不了差不用负责任,都是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浪费! 估计他们搞100个新药都有可能,只要是中药!有本事搞出几个世界公认的化学药来,自欺欺人。 [回复] 2009-8-22 2:35:37 匿名 IP:134.169.98.* 但愿纳税人的钱能有所回报。 [回复] 2009-8-21 11:17:48 匿名 IP:222.66.117.* 中药要引领世界,然而世界承认中药吗?化学药差距很大,中药与日韩差距就不大吗?化学药仿制为主,难道要永远仿制下去吗?弄一帮搞中药的把持中国的新药创制,可悲!!!!!!!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动学(Praxiology)概观
lanjs 2009-5-31 17:30
行动学( Praxiology )概观 蓝劲松 一、行动学是什么 人们都知道行动的重要性,“行胜于言”更被定为清华大学的校风,然而一般人并不知道在西方还有一门叫做“行动学( Praxiology )” 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学科 。 Praxiology ,偶尔使用 praxeology , 很少情况下使用 praxaology , 中文译为 “ 行动学”,又译为“实践学”或“人类行为学(简称‘行为学’)”。行动学属于行为科学,但 Praxiology 一词来自希腊 语 praxis ,意思是 目标指引的行动 。时至今日, 学者们对行动学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以下是five种对行动学的界说 : 1 、 Praxiology : The name given to a Scandinavian movement which hoped to develop a science of efficient action; also a philosophy akin to pragmatism, seeing the idea of action as prior to ideas of representation and truth. ——Philosophy Dictionar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 、 Praxiology is the study of human action and conduct . Its root is in the Greek word "praxis" meaning to do, or the practice of an art, science, or technical occupation. Praxiology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of practices which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domains of knowledge --- . 3 、 Praxiology —— Study of practical activity and knowledge . The problem of praxiology is how to change or create the world . A science of rational action and study of practical sciences administ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medicine .Involves describing,classifying and appraising,or establishing norms for and evaluating efficiency of,practical action.The primary value of interest is efficiency,or rationality between means and ends. 4、 Praxiology is the normative study of effective action . This course takes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the field and aims at a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used in reflection upon our practical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Among these are success and failure, error, facility and difficulty, ability, opportunity, control, 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method . 5 、 " Praxiology —— The Science of Accomplished Acting " —— Skilimowski, C. 总之, 行动学是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它不是历史科学。它的研究范畴是人的行动,而不考虑具体行动的、环境的或偶然的境况。其目标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知识,而在这些情况中,条件与隐含的假定和推断准确相符。 行动学并不关注与决定论相对而言的自由意志这个形而上学问题。行动学的根本洞见是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即人能够从不同事态中进行选择,对于这些事态,他并不是中立的,并且这些状态也是不相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享受所有的状态。行动学并不声称人的选择独立于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的条件。行动学不讨论决定选择的动机,它不探究为什么一位顾客偏好这种款式的领带而不是另一种款式,或偏好一部汽车而不是一匹马和一部轻马车。它探讨的是选择,研究的是选择与行动的类的要素( categoricalelements )。 行动学也不关注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 行动学并不需要探究终极目标,而只需要研究达到目标的手段。它是关于手段的科学,而非关于目的的科学 。 研究应用技术领域里符合自然法则的手段与达到明确的目的之间的适切性,是技术科学的各个分支的任务。行动学不研究技术性问题,而是 研究选择与行动的绝对的本质,研究设定目标与运用手段的纯粹的原理 。 行动 学不是基于心理学之上,也不是心理学的一部分。 行动学研究选择、行动及其结果 。心理学具体地研究决定不同选择的内在过程。心理学是否可以成功地解释在一个具体事例中一个人为什么偏好红色而非蓝色,或偏好面包而非抒情诗,似乎尚无定论。无论如何,上面提及的解释与知识的某一分支是没有关系的,在这一分支中,具体的选择本身就是不需要进一步解释或分析的数据。在行动学中,重要的是人确实在进行选择,而不是他选择了什么。 行动学与心理学的差异在于: Psychology deals with theories to explain why people choose certain ends, or how people will act in certain settings. Prax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deals with the 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act that people have ends and the fact that they act to achieve them . Because of this difference, it may be entirely appropriate for psychologists to engage in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hypotheses, while utterly misguided for economists to similarly ape the method of physics. 行动学强调行动与行为的差异。行动属于行为,但行为不一定是行动。行动学从属但不等于行为科学, 但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大杂烩,狭义的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学”基本局限于管理领域,因此难当行动学之重任。总之,行动学与许多学科有关联,但其基本概念与理论又具有独立性与基础性,因而也具有十足的重要性 。 或许有人会以为行动学乃是时髦的“成功学”。但行动并非一定指向成功,有时健康、快乐、幸福,乃至宁静的生活才是行动的主要目标 。 行动学似乎已经创立,但还远非成熟。而在中国研究这一学科的人就更少了——多数情况下不为人所知。其原因或许在于:该门学科主要起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国,兴起于奥地利和波兰。由于其所使用语言主要不是英语,因而不大为英语国家关注;其次,由于其兴起于 20 世纪50- 60 年代,其时中国政治狂热,闭关锁国,无法也无心关心该学科进展 。 二 、行动学简史 一般认为,行动学是研究人的有效行动( efficient action )一般理论的学科。 1882 年法国学者 Louis Bourdeau 在其所著《科学理论》中首先提出行动学是一门操作科学,继而法国哲学家 Alfred Victor Espinas 在其论著《技术的起源》( 1897 )中使用“行动学”这一术语来指称其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行动的研究。 随后,行动学研究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两人被认为是行动学的创立者:一个是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 Ludwigvon Mises (米塞斯, 1881-1973 ),他著有长达 900 多页的《人类行动》( 1949 ),该书主要是一本经济学名著,认为行动学指人对于环境及他人有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在 Mises 看来,行动学是经济学的基础,他的经济学被称为行动经济学( praxiological economics )。 另一个是波兰哲学家 Tadeusz Kotarbiski ( 1886-1981 ) 。他是行动学的大师,著有行动学的代表作《行动学》(1955, 1965 )。该书探讨了有效行动的最基本(抽象)原理,在欧洲尤其在东欧影响很大。具体说来, Kotarbiski 探讨了行动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其中 agent (一译“代理人”,实为"行动者"), impulse (冲动), action (行动), aim (目标), product (生产), result (结果) 以及 efficiency (效率), economy (经济), usefulness (有用), effectiveness (成效), exactness (准确), appropriacy (得体) 等等是其行动学思想的基石 。 虽然该书基本说可以说是一本说明性的论著,其中没有用到多少数学原理,但广泛涉及组织论、规划论、效用论、现代决策论、成本效益分析、工效学、控制论、博弈论、自动化等学科。 Kotarbiski 的行动学被认为是古典行动学或传统行动学 。 行动学已经得到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广泛注意。 1958 年波兰科学院成立行动学实验室, 1967 年成立行动学系, 1974 年成为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的一部分, 1980 年改名为行动学与科学学系。当前还编辑有季刊《 Prakseologia 》,并用英语出版 行动学的 年度报告——集中刊登了 不同国家学者撰写的行动学论文。其在波兰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M. Nowakowska, T. Pszczolowski and L. Lewandowski 。著名经济学家 Oskar Lange 把行动学原理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他把行动学视为合理行动的科学,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新一代的学者如 W. Gasparski, T. Wojcik 和 J. Zieliniewski 则与国外学者合作,进一步把行动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整合。 近年来,行动学在西方有了新的进展,不仅多次召开行动学的国际研讨会 , Wojciech W. Gasparski 等人更推出了包括《行动学研究》在内的 10 余本英文行动学专著, 广泛探讨行动学在经济、管理、教育、健康、工程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近年来行动学在各国的进展 (一)法国 法国是强调行动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潮兴盛之地,也是行动学的发源地。虽然法国提出了行动学,但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情况近年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以下是法国出版的行动学相关论著专著,均有中文译本。 1 、《战略行动 》(让—弗朗索瓦·费黎宗 著)。 本书是 一本管理学新著,该书理论与实践结合,把中西战略智慧溶于一炉,简明易读。该书相当一些概念可纳入行动学 。 2 、《行动与世界体系》该书提出的 “实践学”即是行动学 ,是一本把行动学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的专著。该书少量概念可为行动学理论建构所用,但本身基本上不属于行动学 。 (二)美国 美国是实用主义兴起的地方,实用主义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 1 、 杜威著有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与行的理论》。 2、米德(G.H.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 著有《行动哲学》。该书系米德过世后其学生为之编辑的文集,开篇重点分析了行动过程及其主要阶段。 3 、帕森斯:著有《一般行动理论》、《社会行动的结构》等。主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行动。行动为其社会学基础概念。 4 、阿吉里斯( Chris Agyris )等著有: Action Science ( 1985 ) . Jossye-Bass Publishers. ( 夏 林清译,远流出版, 2000 年 10 月 )。 强调“双向反馈”、“行动中思考”。 阿吉里斯及其合作者提出“行动科学”,从哲学、心理学——尤其是管理学——角度研究行动问题,提出了不同于欧洲行动学的一套概念体系,但与兴盛于波兰的行动学几乎没有多少联系。 (三)日本 日本多所大学建立有“行动学系”,但其行动学是行为科学的代名词,与兴起于欧洲的行动学也没有多少关联。 ( 四)中国:中国学者在 20 世纪末已经开展了行动规律的探索(黎声, 1994 ;高新民, 2002 ),强调行动与行为的差别,探讨行动科学的方法论(易江, 1995 ; 潘天群, 1999 ; 童世骏, 2005 )。 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哲学层面进行的,没有提及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行动学。专门 提及行动学研究 重要性的是 台湾 学者 钮先锺,他在其论著《战略研究入门》中初步介绍 了 Kotarbiski 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并提出孙子是行动学的思想先驱。总的说来,行动学在中国有悠久的思想渊源,但在华人世界的研究又是很少的,亟待展开 。 四、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主要 人物 所在 国家 研究视 角 代表论 著 基本 观点 Louis Bourdeau 、 Alfred Victor Espinas 、 萨特 法国 哲学、科学 《科学理论》 《技术的起源》 1 、 首先提出行动学是一门操作科学 2 、使用“行动学”这一术语来指称其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行动的研究 。 Ludwigvon Mises ( 1881-1973 ) 奥地利 经济学 《人类行动》( 1949 ) 行动学是经济学的基础。 Mises 的经济学被称为行动经济学 ( praxiological economics ) Tadeusz Kotarbiski ( 1886-1981 ) 波兰(古典行动学或传统行动学) 哲学 《行动学》( 1965 ) 探讨了有效行动的最基本原理,在欧洲尤其在东欧影响很大。 杜威、米德 美国 哲学 《确定性的寻求》、《行动哲学》 探究知与行的理论;分析行动过程 帕森斯 美国 社会学 《一般行动理论》 行动为社会学基础概念 阿吉里斯 ( Chris Agyris ) 美国 管理学 Action Science ( 1985 ) 提出“双向反馈”、“行动中思考”等概念。 易江, 1995 、 潘天群, 1999 、 童世骏 , 2005 中 国 哲学、逻辑 《行动科学的方法论》 《 行动与行动说明 》 主要是哲学角度的分析,没有建立独立的行动学的努力。 (二)展望 目前世界上似乎并不存在一门成熟的行动学,其理论建构远非完善 。 如果问 “ P raxiology 是什么?”,人们多半不知道。虽然如此,行动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概念,它们构成了社会、工程、管理、军事等不同学科的共同基础。建构与实现我们的理想,除了行动,别无他途。因此直觉告诉了我们行动学研究的重要。即便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其成果也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与应用前景 。
个人分类: 行动探索|7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