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四次工业革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星球时代 - 极端环境下的医疗与生物技术
benlion 2020-5-7 22:35
在火星上 再造一个地球 与 2.0生物学 - 人类25万年 - 智人起源,文明1万年 - 农业起源,工具发明和城市建立。从摩西出埃及到郑和下西洋,轴心时代奠基了一神论宗教与3大哲学体系,中古代发展了经验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手工业文明。大航海时代以来的近现代500年 - 李约瑟难题与 钱学森之问 ,关键在中国宋朝、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在思辨哲学与工匠技术、人文精神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法治社会、实证科学和机器化工业体系,在后现代社会,进入了太空探险与火星计划时代。 17 世纪到20世纪,近现代 物理科学 、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认知(心理)科学建立,在20世纪,从场论到弦论、混沌理论与非线性科学,形成了宇宙(物质与时空)与生命(遗传与信息)、人类(知识与心理)与机器(芯片与软件)的理论体系,生物学中的物理学理论(Physic Theory in Biology)发展和实验与系统科学的方法整合。在后现代 - 20世纪70年代之后,形成了工业化科学与工程(农业-医疗-制造-传媒)偶合模式 - 自动化仪器与数据库软件的技术发展,21世纪初,国际系统与 合成生物学 的BSSE偶合模式和系统生物技术的NIBC会聚技术等建立。 从基因组学到脑科学与 仿生学 ,生物系统的机理揭示与机器的人工系统设计,构成未来科学和医学与工业等发展的重要方向:1-神经模块与精神药物学和人工智能,2-细胞发生的命运决定与细胞通讯和分子网络动力学,3-基因调控的复杂病理发生与生物系统进化,从分子与基因(遗传与变异)和博弈与进化(群体与社会)分析细胞发生学 - 系统论方法介于还原论与整体论之间,核心在结构稳态与构造运动和物态的复杂变化,系统分析与合成的网络拓扑学与生物电子学方法,构成上下层次之间转换的过程研究。 人类及其文明,在地球起源,走向行星际文明,需要突破飞船与能源技术和医疗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瓶颈。在地球上,生态系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资源,工业文明是煤炭和石油 - 储备的生物能源驱动,在火星上必须发展其它的能源技术和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以及机器制造工业和医疗体系等。 附 - A- 宇宙(统一场论) - 物理科学、B-生物科学(转化医学)、C-人类(精神分析) - 社会科学与认知科学(心理)和D-机器(人工智能)化工业体系建立。 ---(2020 年5月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系文明与新神话时代
benlion 2019-4-5 21:59
在火星 O 网页 上再造一个地球 O 网页 - 太阳系文明与新神话时代 - 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信仰与体制的演化历史,以萨满教到多神教为轴心时代之前的文明内在精神,在轴心时代奠基了一神教和儒释道家哲学与形成了古典文明模式。 经历了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的两次全球化,建立了中古代工程技术 - 手工业文明,而后转换到近现代科学 - 工业文明的过程,并形成了巴哈伊教 - 联合国的全球化文明模式。 从古代出非洲和出埃及,发展到后现代的太空探险与火星计划时代 O 网页 ,地球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了行星际文明的发展时期,而人类如何穿越行星际和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发展高尖端的科学与技术。 1983-2018 年探索与思考的总结: A-1983-2012 年结构论与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 - 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与细胞仿生学; B-1996-2003 年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 BSSE 概念与方法; C-1991-2007 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 - 道德经济学和幻象诗与显现绘画; D-2007-2016 年四次科技与工业革命 - 工程医学与纳米机器设计 3 原则 -4 世界与 4 轴心时代理论; E-2014-2018 年细胞分析与合成生物芯片技术和工业化科学等,而在 2017-2018 年探讨了 STEAM 与企业管理和转化医学 O 网页 与研究型临床医学 O 网页 模式。 在国际上,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经历了 1999-2003 年概念共识的形成,而到 2007 年学术共同体的期刊与学会和整个学科体系的分支学科与学派形成 - 进入了产业化发展时期: 2006 年美国在酵母实现合成青蒿素的代谢途径, 2009 年国际系统生物医学会议探讨了精准检测与治疗 O 网页 , 2010 年文特尔人工合成原核基因组, 2014 年伯克合成酵母一个人工染色体, 2014 年美国 NASA 与能源部开启了用于太空与火星的合成生物学 O 网页 研究计划, 2015 年禽蛋表达药用蛋白和 2017 年 Car-t 治疗肿瘤获得 FDA 审批等。 - 网络日记( 2011 年 -2019 年)为备忘录,请勿转载(包括评论), “网页”为参考资料 -
个人分类: 联合国|1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太平洋文明的发展模式
benlion 2019-3-4 18:30
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 美国的孔子 O 网页 爱默生 O 网页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布!决定中国城市的未来! O 网页 - 关键是实现国家在 2006 年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从历史虚无与神秘主义摆脱出来,走向自强不息 - 也就是独立思维的不膜拜偶像( idol )与头衔,不是搞虚假宗教和伪科学,而是继承与发展的独立人格与开拓创新。 全球第四大湾区来啦!一张图了解粤港澳大湾区 ~ O 网页 - 开放,就是发展的硬道理,既然提出四大湾区的概念,就意味着从金砖国家跃迁到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那么核心就是 - 建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机制。 创新 - 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因而,必须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与探索未来方向,也就必须清楚美国为何能够成就世界科技 O 网页 中心。 其中,一个是华尔街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硅谷的创新中心,一个是好莱坞的文化中心,还有常春藤等大学,以及研究基金会与资本运作等内在的机制。 社会转型的文化路径 - 从中国宋朝和明朝到查理曼欧洲和不列颠,而后,美国到北太平洋文明模式 - 北美 - 澳洲和日韩 - 中国与俄国 - 印度区域。 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计划时代,经济形态发展的核心是生态 - 制造(包括自动化工厂) - 医疗与建筑 - 交通 - 通讯(包括媒体)的综合体模式。 一个高大上的机器人自动化工厂需要哪些标配? O 网页 - “ 数字化工厂 ” 与 “ 自动化工厂 ” 到底有何区别? O 网页 - 生物医学的发展,至今为止的核心或显著特征,就是医疗器械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包括,工程细胞治疗和细胞工厂制药。 2019 年重心是工厂 - 机器化工业,这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内核,其它一切导致的方向,都是这个,尤其当人类进入地外星球发展,关键就是制造工业的实力。 核心观点是 - 历史都是过去,需要的是乐观面对现实,勇敢开拓未来,比如,在科技和文化上,在中世纪欧洲是远比中国落后的,近现代却远远把中国抛在了后面。 必须是 - 客观对待历史、现在与未来,不能永久纠结或沉湎在过去。后来居上,开放发展,才是一个社会应该把持的心态。 2017-2018 年总结: 一是 2017 年 - A 道德行为与经济学,核心是社会心理分析。 二是 2018 年 - B 医疗体系与 C 物理学理论,核心是工程生物设计。 ABC 的整体是 - 火星计划时代的工业与企业模式的探索。 附 - 硅谷创业模式的核心,并非一轮轮融资 O 网页 - 硅谷模式 O 网页 的四个核心文化 O 网页 - 硅谷和以色列模式可复制吗? O 网页 - ( 2019 年 3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结构论 - 4世界与4轴心时代理论
benlion 2018-12-12 20:51
一个理论:结构论-4世界与4轴心时代(1983-2016)和四个方面:核心是A道德经济学,B系统医学,C星际情殇小说-显现绘画与幻象诗,D纳米机器等,起因于医学与人文的探究。 简单地说 - 运作资本和运作媒体,不能忽视了科学的客观准则与产业的伦理准则。 \0 I-B 系统医学(1987年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 系统遗传学(发育过程不是以往单基因遗传学的简单现象,而是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发生过程)与生物工程,包括,系统与合成生物学(BSSE概念与方法)-D纳米机器-生物制造与工程医学等;II-A道德经济学(产业与市场行为的基本准则)- 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包括,C设计艺术与AI数据库等。 1991-1999 年, BjZeng论述分子细胞生物系统(神经-内分泌生理与遗传学) - 1-生物系统理论与图论-网络拓扑学分析,2-细胞分子电路概念图,3-太阳能-生物电子学(细胞通讯与分子电路)设计,4-非线性细胞动力学,5-细胞仿生学与转基因技术整合等。 (1)1983-1986年结构论与拓扑生物学,1987-1991年系统与科学哲学-城市群与地缘文化。 (2)1992-2003年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BSSE-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与细胞计算机。 1991 年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SBE技术,1992年系统医学-心身关系与图论-网络拓扑分析,1993-1996年生物信息控制系统-系统科学与综合哲学-自组织系统结构论,1994年系统遗传学-系统生物工程-非线性科学-细胞发生与进化-细胞仿生与分子计算机-转基因技术等。 1994-1997 年,在中科院的基因测序、合成和互联网生物信息与生物技术中心,PCR引物与基因片段的设计和mRNA差异显示表达分析(贝克曼公司仪器)等,论述细胞通讯和分子网络(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和代谢链-宝灵曼公司挂图)的生物系统分析与工程设计。 1994 年提出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1996年美国avigenics公司与BjZeng通信之后开启了项目),1995年基因片段设计与组装合成全基因,1997年耐药细胞系与连续突变筛选方法等。 1996 年BjZeng组织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及生物技术与绘画艺术展览)与筹备国际转基因协会(邀请Transgenic research为会刊) - 阐述生物系统理论与系统生物工程研究。 (3)1999年建立国际第1家系统与合成生物学(BSSE偶合模式)biosystem network网站与筹备2001年国际会议 - 倡导a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与b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整合方法的生物系统分析,以及c基因组智能与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设计-细胞通讯的基因组程序编制与分子电路模块的装配等研究。 2003 年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重述了经典、分子与系统(图式-结构)遗传学与方法等。 (4)2004-2007年道德经济学-星际情殇-绘画艺术。 (5)2007-2012年4次科学-技术与4次工业革命。 2007 年BjZeng称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SSE)将带来生物医学和制造工业革命,2008年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阐述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结构论基础。 2011 年BjZeng把计算机与互联网列为第3次工业革命和论述了4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和4次工业革命等,2012年国际系统医学大会邀请BjZeng做报告。 (6)2008年BjZeng成立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ltd.,启动了系统生物技术的芯片实验室 - 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Molnet1.0的开发项目,在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Nieb)整合的层面,集中研究 - 用于药物分析与筛选的软件设计与生物芯片等。 2009 年发表细胞传感器与反应器设计原理,2010年BjZeng在加州纳米技术与EXPO发表了纳米机器设计的3条原则等。 (7)2013-2016年4世界与4轴心时代理论-范式与模式,2017-2018年儒家6艺与企业模式等。 注: *1994-1999 年BjZeng列有R.Rosen和D.W.Thompson有关1968年系统(理论)生物学与1910年合成生物学(化学概念)术语的文献,2000年与N.Seeman讨论生物计算机,2001年在biosystem network网站列有E.Kool-E.Hafen-T.Pawson等的文献。 - 1999 年10月和12月BjZeng在国际刊物刊登国际会议通知与网站及链接,涉及系统科学和纳米-计算机-神经与生物科学等,同年10月L.Hood和12月H.Kitano分别注册系统生物学域名,分别从a与b阐述系统生物学研究,2001年AP.Arkin论述c工程设计等。 - (2011年6月-2018年12月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2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体地球与行星际文明的发展
benlion 2018-11-27 11:46
精准农业:未来农业发展前景 O 网页 - 农业的未来:机器人,蜜蜂,植物种植袋,垂直农场 ... O 网页 - 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模式探究 O 网页 -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功模式借鉴 O 网页 -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案例 O 网页 - 田园综合体国内外经典案例模式借鉴 O 网页 - 文化素质发展,在于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传统的 - 祠堂与士大夫(相同于西方的宗教教堂与社区)早已破坏,新的社区文化(类同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O 网页 )必须建立起来。 从乡村和城市社区到城市群,而到大湾区 O 网页 的发展,核心是文化(比如,加州的好莱坞);所以,上世纪 90 年代论述的是乡镇 - 城市社区的产学研园 - 城市群 O 网页 与地缘文化的关系。 人类的演化:从动物到上帝 O 网页 - 改变世界的商业创意 O 网页 - SpaceX 要实现人类星际殖民 O 网页 ,合成生物学能够做些什么? O 网页 - 环保燃料合成生物技术将为人类的太空探索提供必要的食物和燃料 O 网页 - 再造一个地球,百年后的火星将会变成这样! O 网页 - 乘坐 “ 天梯 ” 前往太空一日游,将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O 网页 - 太空城堡 --- 解析未来星际飞船 O 网页 - 在上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太空探险时代,从生态圈 2 号 O 网页 到在火星上再造地球 O 网页 ,从地球极端环境的沙漠和海底建筑到太空飞船和月球基地,而到地外星球的火星计划,构成人类文明走向行星际发展的路径,而关键在于 “ 生态 - 制造 - 医疗 ” 综合体系的设计与发展。 3D 打印海洋大厦 O 网页 - 未来世界海洋建筑设计精选 O 网页 - 历时十年打造,这座沙漠建筑被网友誉为 “ 开在沙漠中的莲花 ” ! O 网页 - 人类出非洲和出埃及,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发展,从摩西出埃及到轴心时代的理性宗教与哲学体系建立,人类文明经历了两次全球化 - 蒙古帝国和英联邦的发展时期,而后,在上世纪后期进入了太空发展与星际探索的时代,在科幻电影里的一些情景 O 网页 ,与其说是外星基地,毋宁说是人类未来在沙漠和地外星球的基地,包括,月球等。 未来不仅仅是一个梦想,而且,必然将会是成为人类社会的现实。从沙漠和海底到外太空的发展, “ 建筑 - 交通 - 通讯 ” 和 “ 生态 - 制造 - 医疗 ” 等综合体设计与实施,将会是必须突破的关键工程技术发展瓶颈,尤其是能源与生态技术的发展。 注:所有“网页”链接为参考资料。 - ( 2018 年 11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工业 - 纳米医学与纳米机器设计
benlion 2018-9-28 21:01
一文读懂生物传感器 O 网页 - 生物传感器,让人工智能真正活过来 O 网页 - 1983-2017 年探讨的几个方面: 1- 系统医学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2- 道德经济学(这两年讨论的主要是这一部分, 2004 年预测 2009-2016 年的危机与社会问题分析) - 城市群与地缘文化, 3- 星际情殇 - 幻象诗与显现绘画, 4- 纳米机器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即第四次工业革命 ) - 第 4 项才是自 2009 年以来的核心研发内容 - 但因 2 的原因,不得不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时事与趋势。 简单地说,这个研究体系的几个部分,其实是围绕 1- 系统医学探讨的一个整体,比如, 2- 道德经济学是医学伦理和商业伦理的探讨, 3- 是设计艺术和行星际文明的太空生存体系, 4- 就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等工业体系。 \0 \0 全球四大行业协会掌门人如何看 “ 生物经济 ” 带来的挑战? O 网页 - 专访英国生物工业协会 CEO :如何支撑稳健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 O 网页 - 合成生物技术提升纳米管生物传感器对复杂流体的感知能力 O 网页 - 自供电,可弯曲的超柔性生物传感器 O 网页 - 新型光学技术:有望改善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早期检测 O 网页 - Cellular Biomedicine 收购解放军总医院的 CAR-T 免疫疗法 O 网页 - 问题是 - 怎么样的企业才具有这样的鉴赏能力,就所知,有一定创新度的项目基本上是外企外资看中,包括,我刚回国时,首先找上我的还是日本投资商(并签了技术保密协议,只是后来我没有做这个项目了)。 在 1994 年更是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和美国 Avigenics 公司董事长和美国投资商总裁来电来函要求来北京与我洽谈两个小时。 然而,即使该公司已经开发成功,约 2010 年又来华寻求下游部分的合作,正坐我对面的一位大型制药公司董事和副总裁,在得知我就是该项目的最初研发者,就回去在董事会上提出做这个项目的改进方案,却没有得到通过;因为不愿意做需要投入资金研发的难度大的项目,只愿意做直接拿来就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医疗体系,也就是医院的临床,其实是生物工业(不同于工业生物技术)制造的产品 - 药品和器械等的应用,或说支撑医疗发展的是生物工业(包括医学工程和制药工业)。 其中,最大的一个区别是 - 1- 究竟是投资商作为鉴赏家寻找企业家,抑或是企业家去寻求资本家呢? 2- 究竟是企业家(广义,包括大学校长等)作为伯乐寻找人才或是人才去寻求企业家 ? - ( 2018 年 9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1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机器人时代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热度 5 maqingping 2017-10-29 10:16
近来有关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的讨论很多。悲观者担心人类将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淘汰,乐观者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把人类带入共产主义社会。我在为《 Pensions: Global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 一书所写的一章( Pension Provision in theRobotic Age )中认为,人类即将进入的是机器人时代,而不仅仅是信息时代。在机器人时代,机器人将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取代人类工作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成为人类社会可以实现的目标 。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社会形态,科学技术对旧社会制度来说是比革命家 “ 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 。机器人时代的来临,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理想社会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嘲讽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论断。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路径细节有许多误判,恩格斯对这一点并不讳言。恩格斯在 1895 年为马克思的《 1848-1850 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所写的序言中对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做了不同判断。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早年强调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打碎现有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时,就认为当时的英国、美国可以和平过渡到共产主义。恩格斯在 1895 年则认为欧洲大陆国家也已经有了这种可能性,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应该积极争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社会形态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在 2012年出版的拙著《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提出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可能全面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在生产、生活、教育和养老等方面引起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理想社会。其中一节曾在科学网贴过(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今天贴出另一节,与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博友交流。 第三节 自动化社会和养老与社会保障问题 当机器人全面取代人类工作时,人类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将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创造将仅仅受物质资源的限制。工作年龄的人即使占人口的比例下降,也只需要工作极短的时间,就能提供不仅自己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需求,而且能充分满足退休人口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实际上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区别将变得模糊,必须由人类工作完成而又不是各人自由发展趋向目标的任务,通过自愿者的工作也可以满足需要,工作年龄人口和退休人口都可以追求自己的自由发展。除非自愿,人们不需要固定这一岗位。真正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见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象地描述了未来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一部分来自社会分工的考虑。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也越来越专业化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描述更像是乌托邦而不是对现实问题的认真思考。不少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一个人不可能“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也不“可能随自己的兴趣”去做工作。有人质问,如果人们都“随自己的兴趣”想做某几种事情,那么其他事情由谁来做。 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中的分工确实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使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不能互相代替对方。但是,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人类的功能就越来越容易被机器所取代。生产的专业化的最终发展将是专业化的终结和消失。跑步最初是为了快速到达另一个地点,当更快的交通工具使跑步而这一目的基本消失后,跑步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人们娱乐和健身的手段。绘画最初可能是为了真实地反映客观景像,但当照相可以更逼真地表现客观景象时,绘画并没有消失。实际上,在照相技术出现之前,绘画已经摆脱了反映真实景像的功用目的,跑步在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可能已有了竞赛的娱乐功能。当专业化发展到极度专一的程度,人类工人被机器取代的时刻也就即将到来。 如果人们从事的生产性活动几乎完全由机器人取代,那么人类工作者还可以做什么工作?人类从事的工作将会是挑战自己能力和陶冶自己兴趣的工作,而不是为生产财富而进行的重复劳动。可以想象,当人们不需要从事生产性活动后,许多从前的生产性活动将成为娱乐性活动。人们可能由此发展出新的体育竞赛项目。 医学发展对人类衰老过程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很难预测。如果人类的衰老不能得到实质性改变,老年人将继续需要日常照顾,这些过程有可能完全由机器人完成。目前,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在设计、生产娱乐性机器人,其中目的之一是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家用机器人。现代老年人退休后,常常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娱乐性机器人可能有助于调整老年人的心情。保洁机器人、家内运输机器人和监护老人机器人,都可能明显改善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信息技术、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将全面改变人类养老和社会保障的蓝图。 《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中的 自动化社会指的是机器人时代。
个人分类: 经济学|78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类学
benlion 2017-10-12 07:46
- 理性知 识 人 类古典文明 - 轴心时代奠基了以色列宗教-华夏诸子百家和印度神话-希腊哲学的思维模式,成为蒙昧时代与理性时代的历史划界,而后,形成了手工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 理 性宗教和客观科学,存在彼此兼容的一套标准 - 鉴定真实性和衡量逻辑的方法,以及理念信仰与知识体系的边界。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设计的思维方式上,也体现在图灵测验的方法 - 界定机器与人类在精神和情感,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区别。 第2机器时代-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1992-94年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 - 网络拓扑学与生物电子技术, 1996-99年BSSE定义 - 理论、计算与实验生物学和工程设计方法, 2009-10年细胞纳米机器 - 细胞通讯与神经网络的遗传学机制与人工设计。 附-NBIC会聚技术 - 神经科学与机器理论 http://mp.weixin.qq.com/s/mMYgvUdppM45vB60Fw3obw 和人工智能 http://mp.weixin.qq.com/s/OolhCmBPj8YsPsZc8kjSSw - 太空城堡与合成生物学 http://mp.weixin.qq.com/s/Q5bCl54WxNz0ZrMClrWzXg 和设计软件 http://mp.weixin.qq.com/s/7_5q50Pejo0ieUKvmRW77Q - 生物系统机理与仿生机器 http://mp.weixin.qq.com/s/Z4WQv7nzOk9CpKHIcGD9tg 和设计艺术 http://mp.weixin.qq.com/s/GJyy1rhObSylxYJ6xO_NSg -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思想简史
benlion 2017-2-4 16:57
科学,本质上是人的科学,如同艺术,也是人类文化的构成部分。 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受控实验方法的建立为起点,即,不再只是经验观测的现象或唯象理论的模型,不再是附属于工程实践形成的实用知识或规范,而是以探究事物运行的机理和定量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和定理的发现为目的,而且,包括,一套体系化的方法和规范化的社会建制等。 然而,作为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文化的根源,而这就追溯到了轴心时代文化的起源,及其思维模式的探讨,即,自组织系统的结构论 - 4世界与4轴心时代理论。 印度神话-希腊哲学的“轮回-循环”、“预成-构造”论、犹太宗教-诸子百家的“创造-工程”、“演化-发生”论等。1)培根-笛卡尔奠基了近代科学的归纳-演绎逻辑方法,而在科学观上是机械或机器的工程制造观念;2)胡塞尔-彭加勒建立了现代哲学的直觉-综合思维方法,而在科学观上则是有机或系统的演化发生观念。 其中,1)开启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哈维的心血运动论,而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开启于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而到量子物理学、相对论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等建立,以及心理-物理场论和物态-晶体学和a)理论与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等,形成了b)系统科学、认知与计算机科学等。 相应1)和2)之前的艺术形态是写实与抽象风格, 而从a)与b)的再度结合,走向了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纳米科学、生物科学等交叉综合的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即,3)图论-网络拓扑学方法的医学与宇宙学新的思维模式。 - (2011年6月-2017年2月网络日记总结)-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法狗的“需求侧”
热度 7 lvnaiji 2016-3-22 08:41
吕乃基 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成为更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那么合理地推测,它也能帮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飞行员、医生、法官、教师。大多数人工智能完成的商业工作都将由专注某个狭小领域的专门化超级而又自闭的智能软件负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历来为国人所不齿,却在局部问题上一一得手,且越做越好。MindDeep宣称,他们开发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使得世界变得更好。譬如DeepMind Health,借助跟阿法狗类似的算法,帮助医生识别最具风险的肾病患者,在几秒内就能查看验血结果,并优化对病人的治疗方案。 “ 直接发出提示,并对病人优先级进行排序。 ” 这种基于云端的人工智能愈将成为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的部分。云计算遵循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网络价值增加的速度远超过规模扩大的速度。越多人使用人工智能,它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有更多人使用它。一家公司进入这个良性循环后,规模会变得极大,发展速度极快,以至于对其他新兴竞争对手形成压倒性优势。结果就是,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两到三家寡头公司主导,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 谷歌将在已经领先的高度加速发展,扩大与追赶者之间的优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E3NTg2OQ==mid=402002780idx=1sn=2672e060babc3adde953c3922490d7d8scene=23srcid=03130r0ctAW14FWBTT8Zz2Iy#rd 阿法狗在需求侧上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德国以其出众的制造业实力,由智能制造向上攀登,一心向往为CPS制定标准,与美国抗衡。美国的谷歌等超一流的互联网巨头通过人工智能等高技术,直接做出高大上的智能产品,似乎没有把德国念兹在兹的标准放在心上。 传统把产业分为一二三产,现在有一种说法比较时尚却不无道理。世界未来的产业格局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一维的传统产业,即现有的一二三产,二维的互联网产业,如谷歌、脸谱、BAT等“平台”型公司,以及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显山露水的三维的智能科技产业。高维产业向下挑战低维有优势,所以居于二维的网店可以冲散留在一维的实体店,譬如阿里巴巴。反过来,同样处于二维的谷歌则凭籍大数据和尖端技术(硬件、云……)做智能眼镜等各种智能产品,正在向三维攀登。阿法狗具有普遍性,可以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在德国工业4.0致力于沟通一维与二维的标准之时,谷歌似乎正在瞄准二维通往三维的标准。 面对谷歌的阿法狗以及逐一问世的智能产品,且不论中国制造2025,不知德国的工业4.0是否会感到几分落寞,几分尴尬。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结果已经看到了;现在是让一部分人先聪明起来…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的能耗。为了对阵李世石,谷歌的分布式服务器上据说动用了相当于世界上run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 天河二号10%的计算能力。阿法狗运行一天消耗的能源,大概能满足李世石的全年能耗,从计算效率来看两者之间的能耗大概差了几个数量级。阿法狗与它的前辈深蓝相比是一个费电的无底洞。在能耗上的低计算效率,说明人工智能距离人类智能还有大量的路要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62627.html 新新人类需要的不仅是“智能”,还需要“体能”,有待生物工程、新能源,以及复杂性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在战胜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要做的或许不仅是攻城略地,还需要攻克一个难题,那就是怎样喂饱阿法狗。人工智能曾经因为撇开了“体(body)”而一骑绝尘,而今,似乎绕不过去的依然是心脑关系(参见 人工智能获胜的第一要点:摆脱系统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羁绊 )。 附言: 应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之邀,本人将于4月5日至9日访问北科大与7日在北科大作两次讲座。 5 日上午, 科学家的“原善”及其守护与提升 近日,科技界学术腐败事例屡见于媒体报端,科技人员何以自甘堕落? 实际上,科学家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其他人员的“原善”。科学活动的根本点就在于人经由理性和实验与自然的博弈。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家特定的品格。科学家的原善是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也就是人类在最简单的活动--与自然博弈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之善。鉴于人类所有复杂的活动最终都建立于对自然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之上,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原本之善、基础之善。 然而,科学家之原善只是一切善的共同出发点和基础,不是全部,显得苍白单薄,以及有可能被滥用。原善只是一种抽象,有待充实和提升。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学家的原善还可能被扭曲、践踏而堕落。有必要还科学家以原善。科学家自身坚守、充实、提升原善。 7 日上午, 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权力、资本与社会的关系 通常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及其关系来理解一个社会,经济提供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政治规定社会运行的法律制度,以及关于权力分配与制约的制度;文化倡导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论证现行社会的合理与合法性等。 在现实世界中这三大子系统的关系往往发生偏差而失衡,原因在于其背后的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虽处于同一国家,然而都有自身的利益担当和诉求,力图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并且倾向于自我扩张。三者之间的合作与博弈,汇成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功能子系统。 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视角,有助于厘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野,透析全球化的线索,以及理解科技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资本与社会渐次萌生,诸多问题均源于政府、资本和社会没有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边界,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莅临指导!(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另,本人还有以下题目可与北京的朋友在这一时间段内分享: 第三只眼睛看围棋大战(自荐) “特色”与“普适”的实质 开放的历程及其对改革的影响 由WTO到TPP 大数据的认识论与实践论 阻碍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因素——人的需求及其实现途径及其对“双创”的影响 请有意的朋友及早与本人联系,以便做好准备并安排时间。
个人分类: 科技|3361 次阅读|18 个评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热度 2 lvnaiji 2016-1-30 09:23
吕乃基 《 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一书的作者王喜文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 我们通常把工业化时代称作原子的时代,把信息化时代称作比特的时代。工业革命以动力能源改变了世界的原子结构,信息革命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世界的比特结构,并重构出一个崭新的信息空间。原子代表物质,比特代表信息。智能工厂从供应商那里采购来原材料之后,添加上工艺流程信息,配送至生产制造车间,到产品出厂时打上标签,在售后服务时实现追踪溯源。这个过程将整个生产制造的全价值链环节进行信息化的汇总管理,其制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直在处理信息。所以说,“工业4.0”消除了“信息”与“原材料”本身的差别,使得制造业与信息产业二者同义化。一旦制造业各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制造业将不再是制造业,而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因而,“工业4.0”也将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另有资料认为: 无论从制造模式角度来看,还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物质产品和服务都将被电脑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所取代。那么,制造业本身将不复存在,抑或制造业继自动化、智能化之后不再有突破。 把“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工业4.0”说成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把制造业等同于全部“工业”。制造业,只是工业中的“二产”,以及只是二产中的一部分。农林牧副渔,可以不算是“工业”,那么中石油、五矿、力拓必拓等是不是“工业”?基于自然资源的冶炼、加工业和能源行业呢? 在博主看来, 与其说“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最后一次工业革命”,不如说是由IT、比特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入以IT和制造业,进而经济和社会运行全方位的融合,给每一件物品乃至原子打上比特印记的完成阶段,而不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拉开帷幕。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或“最后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只是迄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融合 。再者,博主上文 “ 第四次工业革命 ” ,是事实、噱头,还是另有所图? 说到工业4.0的标准,实际上任何技术一旦完成制定标准,也就意味着该项技术或技术群从技术、产业到经济和社会层面得到广泛认同,瓜熟蒂落,与此同时或然后期待、酝酿下一次革命。 至于下一次是否还会是“工业”革命,仅就制造业本身来看,3D打印尚未发展成熟,其对制造业可能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在王喜文教授的视野之外,材料技术和能源技术,也可能对制造业产生深刻,乃至“毁灭性”的影响。因而,且勿论“最后一次”,制造业或“工业”,应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退一步说,如果不再是“工业革命”,那么可能的候选者会是谁?博主以为,生物技术,进而会聚技术,以及由此对工业与IT的融合。 如果立足点更宽一些,由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隐约可见一条规律:经济和社会越来越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参与其中,进而反作用于工业革命。于是,当代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个体与社群的关系,网上与现实的互动,绿色,以及共享经济等,回过头来将对工业、IT,以及科学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产业融合走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由工业革命走向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革命。
个人分类: 科技|3826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事实、噱头,还是另有所图?
热度 3 lvnaiji 2016-1-26 09:48
吕乃基 其一。 有人认为,德国提出“工业4.0”,并将其等同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于高端与美国抗衡,于低端打压中国(中国现已与德国合作),最终在于由德国制定标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29170.html#attach_image 眼下,CPU、操作系统、软件以及云计算等网络平台几乎都由美国掌控霸权。美国利用互联网优势,在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等口号下全面进军、渗透、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近年来,谷歌进军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亚马逊进入手机终端,实施无人机配送商品……美国互联网巨头正在从“信息”领域进入“物理”领域,对传统制造业的“破坏”只是时间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强调信息物理网络CPS,通过传感器物联网连接物理世界,将网络世界的高级计算能力运用于现实世界,实现智能工厂,以在生产制造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都经由传感器采集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以阻止谷歌等 由虚驭实 造成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制造业将不再是制造业。所以,工业4.0希望 “以实用虚” ,以CPS升级智能工厂中的生产设备,使之获得智能,使工厂成为实现自律分散型系统的智能工厂,而云计算不过是制造业的使用工具,不会成为掌控生产制造的中枢。 默克尔认为,德国可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这些标准。毫无疑问,谷歌研发自动驾驶,与传统车企研发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会大不相同。虚实双方,一旦一方成功,另一方也就只能被动按先行者的标准执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再看低端。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Reinhold Festge2014年6月24日在日本东京称,日本和德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为确保长期发展和经济上的成功进行深入合作,尤其在有交叉的一些产品领域,两国应该携手面对中国的挑战。 眼下,中国已经与德国联手,这无疑将有助于德国实现其战略设想,不知是否同时也能够助推中国制造2025? 其二。 不少资料仅仅把“工业4.0”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认为后者还包括生物技术、材料技术、新能源、航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以及把“绿色”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称之为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污染排放,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进而与生态资本(生态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总量、环境质量与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以及能为未来产出使用价值的潜力等内容)相关要素的“全面脱钩”,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等。第二步则是尽早达到各类资源使用的“峰值”,接着就能促进其出现下降,从而实现生态资本要素的“盈余”。 这里所说到的技术,眼下没有一项取得突破;而所谓“绿色”,与其说是“工业革命”,不如说是观念的革命,属于新发展观,不是新的技术,而是对新技术的期盼。 其三。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都有其标志性的突破技术,分别是蒸汽机、电力与电机,以及IT。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相应的“标志性”技术吗?当下的状况更像是IT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各种传统技术的结合,继而全面渗透到制造企业的运行及其商业模式,以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施瓦布本人在一次谈话中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理解为 基于技术组合的创新 。当然,“组合”、“集成”也是创新,但毕竟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企业、社会和公众的种种影响,在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可以说几乎施瓦布所说的所有这些影响都已经分别有人说过,而且或许说的更细更深更具体。 眼下所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一二三次工业革命,集中于单项或某类技术突破,还是广泛展开的集成创新?这一点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 如果是前者,那就很可能确实如博主在“ 三问 “ 第四次工业革命 ” 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 ”所引申之观点,中国大致沿由下而上的路径,跟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后面在金字塔上攀登。然而,如果是多点广泛展开,中国也会发现或酝酿既适合国情,又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或其中之一的点、线,甚至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走出自己的路,并在这条路上制定规则。或许,更大的可能是上述二者的结合,在跟随之时不忘创新,随时发现新的机遇。
个人分类: 科技|4959 次阅读|9 个评论
三问“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
热度 44 lvnaiji 2016-1-23 08:50
吕乃基 数年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在媒体报端。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由世界经济论坛(WEF)出版。博主粗略扫描了网上的信息,产生以下疑惑,求教于“科学网”各位大咖。 一、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事实、噱头,还是另有所图? 二、 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如果是,下一次会是“农业(生物)”、“原力”,还是“会聚技术”革命? 三、 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相对来说,前两个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第三个问题较为特殊,所以先从第三问开始,试图由特殊推向一般。 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奇文。 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达沃斯论坛又开了,据说这次的主要议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但在我看来,此议题选在欧洲开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如果说有那个地方是绝逼不可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我绝对先投欧洲一票。当前全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是哪个?是美国吗?是德国吗?是日本吗?是俄罗斯吗?不,不用到处找了,答案是你脚下站着的这个国家,中国。 我知道,国内很多人对欧洲,或者说德国制造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会说百年传承,一会说精密无比,我也承认在目前某些领域那些经过长时间积累的欧洲产品确实比我们要好用不少,但如果只看到这些,那么,我只能说,那些盲目崇拜的国人连工业化最本质的东西都没搞懂。工业化是什么?本质上,工业化是用机器造机器,那问题来了,那些制造机器的机器,是谁来设计的?又是谁来建造的?甚至最终是谁来操作的? 大历史的尺度 当你以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时间去看待整个工业化时代,你就会明白,决定一个工业化社会未来的最终还是人,是工业化人口。不管是在美苏,还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业社会里,工业人口数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和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先进程度。因为 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复杂,基本配件越来越多。 要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把工艺锁在图书馆里,指望用到的时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还有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更不可能有进步——没有人能基于不懂的知识进行二次开发。 所以 在工业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个基本配件要至少对应一个专职人员来储备并改进生产工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核心产业所占用的工业人口和工业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基本配件数量在同比例增长。但是核心产业并不能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还需要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行政、军事、社会保障等第三产业,以及采矿、农业等初级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来配合。这些人配齐了,整个工业体系才能顺畅地运转,同时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拥有相对轻松而丰富的生活。再加上这些劳动力抚养的子女和老人,大致可以估算出一个独立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大约是基本配件数量的10倍,最少也不能少于5倍。 19 世纪中后期,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当时最复杂的工业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所以当时的一个工业国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最小的工业国比利时也有400万人口。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增加了电器和化工两个大门类,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也随之翻了几倍,已经要近千万核心产业劳动力才能维持工业体系完整了。此时列强中已经不再包括比利时之流,人口最少的法国是4000万人,而且法国的工业体系也不完备,被6000多万人的德国打上门来就必须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战。 到“二战”期间,基本部件增加到几百万种,对应的是6500万人的德国可以发动战争,法国则在开战后一个月出局。但德国也必须放弃研制生产诸如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和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人口规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海上地面两边都行的只有人口上亿的美国一家。苏联在海军技术上缺乏储备,不过造坦克、大炮、火箭炮总能压德国一头。 等到世界进入核时代,一套完整工业体系需要由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上亿的工业国,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级,其他工业国只能做附庸。这段时间尽管英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战略核武器,但也只能面对江河日下的命运。 到了冷战中后期,工业配件数量进一步增加到3000万种以上,美苏各2亿左右的人口被各种工业部门完全占满,很难再往更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了。但是美苏双方都绝不甘心维持这种两极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继续扩大工业力量,研制更多的新式武器, 拉长产业链,继续提高自己的工业复杂程度,在技术上压倒对方,即把更多的工业人口纳入自己的冷战对抗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民用产业向国外转移,同时用金融手段继续占有这些工厂的产品,养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苏联搞军备竞赛。这相当于在不引进移民、不增加农业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国工业人口。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德国还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为美国贡献了冷战所需的工业劳动力,增加了美国一方的工业复杂度,促进了美国的高技术升级。 而苏联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两亿多加上东欧几千万,要和美国控制下的全球体系竞争,只能延续二战前那种更适合于进行战备的科技产业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应用技术方面获得高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工业体系丧失了自我升级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苏联不得不把有数的人口都集中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上,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总人口只有2.8亿,却有7000万产业工人,平均4个苏联人就有1个产业工人,其中 绝大多数都在军事和重工业部门。这直接导致了苏联民用工业的长期萎缩,最终崩溃。 江河日下的帝国们 从上面的角度来看,欧洲最终走向一体化进程不是因为欧盟想,而是如果不统合欧洲这二十几个国家的工业人口和制造能力形成一个数亿人口规模的实体,欧洲根本撑不下去。但按照目前欧盟的出生率和人口规模,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它的极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整个产业链条复杂程度的要求和产业工人数目的要求,都是欧盟承担不起的。 不信?看代表一个国家高端工业体系的战斗机,目前能够达到第四代战斗机标准的只有两个国家,中国,美国。俄国那个由Su27拍扁而成的T50不算。欧洲呢,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承担得起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三带半的台风战机,是整个欧洲的力量加起来所能达到的顶峰了,第四代战斗机F35,只能是联合美国一起开发。但是即使是欧美联合上一堆傀儡国家例如日韩,整个开发过程都已疲态尽显。 F-35 的开发过程遇到一大堆问题,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是飞控软件的设计,现代飞机几乎就是一个飞行电脑,几乎一切功能都要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完成。“摩尔定律”不单止对硬件适用,对软件技术发展一样适用,因为芯片的容量差不多每18~24个月会增加一倍,带来的运算能力也会支持软件的大小跟着增加一倍。2002年服役的F-22的机载计算机软件包括400万行源代码,眼下刚刚投入试生产的F-35的软件则有1900万行,虽然略低于每年翻番,不过大体符合这个规律 软件是人写出来的,当初编写F-22的软件时美国人还使用了专门军用的Ada高级语言,可是源代码翻了几倍之后,就再也凑不出那么多懂Ada的程序员了,只好改为民用的C语言,不过连C语言的军方程序员都凑不出那么多,战斗机的软件又不能随便外包出去,F-35的软件开发进度只好一拖再拖,成本也随着人吃马喂节节攀升。 当初美国人提出研发这种轻型四代战机是因为F-22价格过于昂贵,需要一种廉价飞机弥补其数量不足。在当时的计划中,这种战机的各项性能差不多相当于F-22的一半,造价只有其1/3。不过到现在,F-35还没正式大批量生产,造价就已经快超过了F-22。 集美欧之力,造一款第四代战机尚且举步维艰,你还觉得欧盟能独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几率有多大? 工业革命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每次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技术手段会让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一旦机器的精度提高,接下来带来的变化就是可以制造更复杂产品的机器。而越是复杂的产品,包含的零件也就越多,这些零件都需要有人制造出来,所以一个工业体系有多少种零件基本上就需要多少工人、技术人员掌握制造工艺。 说到底,一个国家要维持工业体系持续升级,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每当一种更复杂的机器出现,只有能招募到足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产业升级才能进行下去。 在一次又一次产业升级中只有人口足够多的国家才能甩掉所有对手。 反之,如果产业链已经拉长到把人口基数用光了,那就只能拆旧的补新的。每个国家都会把用来保命的军事工业留在手里,拆出去的工业首先是能赚钱,能滚动发展的民用工业,等民用工业拆得差不多了,机床、工业设备制造行业也会追着民用工业这个大客户而去,只留下军事工业。虽然军事工业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的技术水平,但军工造出的枪炮都不能再用来造别的机器,一旦本国没有了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也不能把军用先进技术转移到其他产业。再也没办法实现用机器造机器,用老式机器造更先进的机器这种工业化循环。只要别人的工业化循环一运转起来,积累出新一代技术,那些昔日的帝国很快就什么也不是了。 在可预见的将来的将来,整个欧洲会像一个多米诺骨牌阵,一个又一个国家倒下,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这些猪国,再到英法,最后是德国。如果说有什么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规律,这就是。 后记 如果很快有第四代工业革命,那么我个人猜想很有可能会是以核聚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三大标志性事物宣告一个时代的来临。而其中最基础的一定是对于能源来源方式的革命。在聚变能这个领域,目前能够确定拥有集反场箍缩磁约束,超导托卡马克,非超导托卡马克这三种装置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另一个,可能是美国。 至于欧洲,欧洲建造的巨型强子对撞机里面的核心部件,你猜是made in 哪个国家? http://news.hexun.com/2016-01-21/181946012.html 文章把工业革命经一系列推理最终与人口联系起来,工业革命每一次升级都要求有更多的人口支撑。产业链不是一条或细长或短粗的线,而是如同一棵倒长的树,如同金字塔,塔越高,塔基必然越宽大。这一观点耐人寻味。 遗憾的是,文章虽然涉及全球化,但还是执拗于一国或一个地区。“后记”中的最后一句话本意是要强调中国产业的高度和宽度,实际上却正说明了产业,乃至任何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全球化时代,产业链遍布全球。欧洲,需要每个零件都自己来做吗?哪怕是“核心部件”,也可以交给或外包给中国来做,中国尚且以此为荣,求之不得。印度又承包了美国多少软件业务?一带一路,一开始是想一厢情愿输出过剩产能,如今看来是想清楚了,中国主动邀请德国、法国等高端技术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在全球产业链中,各国不是在做同一样事情,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参与其中,承担其中一个或数个环节。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看作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提升,中低端因而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和需求;由此可见,德国工业4.0,难道仅仅是德国的事情?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就有4条。 这就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会只是由一个国家完成,一定会在全球层面展开; 意味着本来已经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有可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同时也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至少在其兴起之时,中国为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禀赋,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是起“支撑”作用而不是主导,是金字塔的基座而不是塔尖,需要经历由下而上逐步提升的过程。现在是2016年,中国制造2025为此明智地留出了时间区间(顺便说,英国是“工业2050战略”,貌似留的时间更多)。中国已经具有全球运作能力的企业如华为、海尔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产业水平提升两方面赋予重任。至于美国,是否会外包其军工业,障碍并不在产业和经济层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猎鹰9号火箭。障碍在制度和意识形态。WTO,进而TPP或许有望克服这样的障碍。 再说,看看3D打印,零部件只会线性增长越来越多?随着硬件软件化和软件硬件化的螺旋式推进,产业链金字塔的基座一定越来越庞大?
个人分类: 科技|16381 次阅读|120 个评论
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YCJ1990 2016-1-22 20:31
自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领军人物都明里暗里表示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而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确定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说明“狼”真的来了,而且来势凶猛。伴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除了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奇科技外,还有将超过500万人面临失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将会扩大加剧。 虽然人类已经有了应对过三次工业革命的经验,可是我还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很担心,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跟以往的不同。伴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未来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接手越来越多的只有人类所能从事的工作,人类不但失去越来越多的工作,物质保障降低,而且人类从工作中获得的充实感成就感,以及优于机器动物的优越感都将逐渐减少消失,这对人类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因为人是有精神需求的动物。 除此之外,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口失业,居民之间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和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稳定治理问题。社交软件造成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问题,人们之间的亲情、婚姻、感情,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协作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一系列问题该如何预防应对? 人工智能的智力会不会超越人类,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我们该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么多的人口工作问题,如何缓解国家之间,个人之间不断拉大的不平等。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