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识共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神经系统修复知识共享2——方式、方法和使用材料的安全
fmjzjn 2020-8-8 23:48
神经系统修复知识共享2——方式、方法和使用材料的安全 中知海口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发明设计院、 素养教育管理(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恩泽人预防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丏医远程医疗(天津)有限公司、海南热休君安生物免疫技术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共享 1、神经修复术的方式采用指法,包括采用人工指法、人工智能指法、人工操作工具物理方法修复神经系统,安全、可靠不会产生人体化学不适应、不耐受、过敏、抗体反应。 2、 神经修复术的 方法,采用物理法修复神经系统;采用渗透法靶向施加经一代、二代、三代驯化的植物源生物材料、动物源生物材料 法修复神经元 。 3、使用材料,采用植物驯化、动物驯化,经过食链源物质循环过程,生物生态安全可靠。
个人分类: 专利技术|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紫外消毒、紫外灭菌、臭氧消毒、臭氧灭菌的知识共享
fmjzjn 2020-6-27 00:03
紫外消毒、紫外灭菌、臭氧消毒、臭氧灭菌的知识共享 我的观点: 1、以上的消毒灭菌方法适应于各种环境,都比采用液态消毒物质进行消毒灭菌简单易行! 2、紫外避光气流循环,可以移动式空气循环,延长紫外处理通道长度可以消灭任何病毒!!! 3、新风充足的机场、车站、广场采用移动式紫外气流处理避免液态消毒液浪费!!1 GB 28235-2020 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 GB/T 19837-2019 城镇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 GB/T 32092-2015 紫外线消毒技术术语 GB/T 32091-2015 紫外线水消毒设备 紫外线剂量测试方法 GB/T 21096-2013 采 保健用荧光紫外灯 测量和规范方法 GB/T 19258-2012 紫外线杀菌灯 GB/T 28795-2012 冷阴极紫外线杀菌灯 GB 28235-2011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个人分类: 卫生防疫|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意物证检测(天津)有限公司知识共享
fmjzzh 2018-12-27 20:50
天意物证检测(天津)有限公司知识共享 创作团队发明人 李小林、代金生、臧今楠、吴剑、王忠孝 申 杨、臧筑华、魏德立、秦建、刘长征
个人分类: 专利|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共享视角下我国研究生MOOC教育平台模式研究
terahertz 2018-8-23 08:54
(本文发表于《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6卷第1期P175-183》 【摘要】 共享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推进知识的共享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及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以MOOC为代表的共享式教育体验可以有效提升传统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与共享,因而推进研究生MOOC教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基于知识共享视角分析了研究生MOOC教育模式特征;发现我国研究生MOOC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管及成果认证难等问题;运用共享经济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研究生MOOC教育平台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并从供需双方资源整合、学习行为优化及其管理服务模式、MOOC平台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对研究生MOOC教育平台模式优化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探析,以期对我国研究生MOOC教育和学习行为新模式构建有所启发。 【关键词】 知识共享;大数据;MOOC平台;研究生教育;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恩泽人专利设计中心2018第一批专利设计知识共享
fmjzzh 2018-8-22 19:16
北京恩泽人专利设计中心2018第一批专利设计知识共享 1、尘埃零排放机器人颤动方法; 2、双坡道交互间距过滤零排放节能方法; 3、分布覆盖时效热回收零排放方法; 4、减氧电加热熔化零排放方法; 5、锻造零排放热回收方法; 6、坡道滚动锻件过程控制方法; 7、燃煤零排放净化方法; 8、燃烧白色烟雾热回收零排放方法。
个人分类: 专利|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博记语(229)-免费下载网站
zjzhaokeqin 2017-11-22 08:05
读博记语( 229)-免费下载网站 赵克勤 读汪玉玲 科学网博客 《科研必备:免费下载科研书籍的网站》 (链接地 址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78873-1086009.html  记语与下: 1 BookSC网站,网址:http://booksc.org/ http://bookzz.org/ ,” 2 booksee网址:http://en.booksee.org/ 3 EBOOKEE网址: http://ebookee.org/ 4 Library Genesis网址为: (1)、http://gen.lib.rus.ec/ (2) 、 http://libgen.io/ 5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址: http://www.ucdrs.superlib.net/ 6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网址: http://www.nap.edu/ 评:知识共享,促进传播。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1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2017我们的第二批著作权108项通过审核企业标准36项上线
fmjzzh 2017-9-11 06:47
祝贺:2017我们的第二批著作权108项通过审核 祝贺:2017我们的第二批企业标准36项上线发布 企业标准化设计 标准编制、审核、上线咨询服务 微信18616523185;qq:342730465
个人分类: 著作权证书|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知识传播、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环境恶化
热度 3 libseeker 2017-7-30 07:45
时下,知识传播、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环境,似乎每况愈下。笔者是一名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从2005年开始写博客至今,此外“经营”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社群圕人堂QQ群已有三年多,有一些基于亲身体验的观察与思考。 近期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报告人说PPT可以留下来给与会者,但不要上网,因为有些图片的引用,未获得授权。我对报告人是比较熟悉的,他是业界、学界知名人物,是知识传播、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积极推动者之一。联想起前些日子圕人堂网络社群有名成员分享了一份学术报告PPT,分享者之后,短时间内有数百次下载。当天晚上,多名成员给我发信息要求删除,据说原因是会议主办方负责人发现有盈利性微信公众号转载了,担心影响不好。圕人堂群文件共享是基于群成员的分享,但群成员是广义的“圕人”,而且人员是非实名的、流动的,群成员的个体传播、交流与分享,无从监管。时下,学术会议报告愿意支持开放获取的愈来愈少。而且,按照当前的学术论文引用规范,也很难加以合理引用,因为它属于“灰色文献”,有部分学术期刊投稿指南中,明确不支持参考文献著录网址(来源为网页或下载地址),且不少学术期刊中除了参考文献没有注释。 圕人堂QQ群,最初的理想是形成“议题式交流机制”(关于圕人堂群的议题式交流机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08873.html),圕人堂“议题式交流机制”的五要素:组织者(可以是一人或团队)、参与者(要有一定规模)、有意义(具备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有影响(形成理论成果或可以学以致用的讨论成果)、激励机制(必要的经费支持)。圕人堂“议题式交流机制”的作用:圕人堂保持一定活跃度的“保鲜剂”或“防腐剂”。“议题”可大可小,可以是封闭式(如实名讨论组形式)、半封闭式、开放式;“议题”讨论周期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长期”的。“议题式交流机制”是实现圕人堂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践中发现,行不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大家无法畅所欲言,有种种顾虑,比如担心学术思想被他人抢先发表等。此外,圕人堂交流信息精华部分整理成《圕人堂周讯》公开获取,它是学术不端检测的数据源之一,如有关贡献者欲进一步正式发表,过“文字复制比”这关也是非常伤脑筋的。 图谋博客中设了一个专栏“学海拾贝”,原本是打算作一些转载、摘编、评论的,后来发现不好做了,“转载”原则上须征得许可(有时单有作者还不够,还得包括出版社、网站等),摘编也有风险,评论风险更大,很可能“吃力不讨好”。 圕人堂QQ群,多年来曾试图推动利用圕人堂开展问卷调查,鼓励适当时机适当形式分享相关调查所取得的成果,收效甚微。参与调查者,有的希望分享问卷调查结果,原本属于合理请求,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顾虑重重。 “数字资源开放获取服务研讨会暨CALIS第十三届国外引进数据库培训周”上吴建中先生《从开放获取到开放科学》报告中指出应该让大学回归学术中心的地位,将学术资源开放获取理念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让流动的知识(数据)释放出来,成为共享资源,将促进学术成果的揭示、开放和再利用,形成有利于知识共享、大众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科研环境,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实践中,障碍重重。单单是机构库的建设,这么多年,许多高校无法实施,实施了的与期望值的差距亦不小。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有关方面经权衡认为“得不偿失”,甚至有强烈抵制的。 知识传播、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环境,与知识产权、学术规范、利益均衡等密切相关,需要警惕其进一步“恶化”,有所作为。
个人分类: 圕人堂|3863 次阅读|5 个评论
纪念艾伦•施瓦茨——自由网络的布衣战士,开放存取推动者
wangyk 2015-8-9 14:07
王应宽 转载 Wang Yingkuan Beijing, China August 9, 2015 纪念艾伦 · 施瓦茨——自由网络的布衣战士,开放存取推动者 博主按:年仅 26 岁的社交 新闻 网站 Reddit 联合创始人艾伦 · 施瓦茨( Aaron Swartz )于 2013 年 1 月 11 日(周五)在纽约的公寓里自杀。他的家人在声明中指责称:“这是美国刑事司法系统滥用恐吓手段和越权导致的结果。麻省理工学院官员和马萨诸塞州联邦检察官的决定导致了施瓦茨的死亡。” 施瓦茨是计算机技术、编程和网络天才,一直专注于网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不懈斗争,让广大网民可以免费享受数据的自由之战,取得了突出成绩。 2001 年,年仅 14 岁的施瓦茨就协助创建了 RSS 源的新规则,从而方便了博客、文章和视频在网上的传播。一年之后,他又与万维网之父蒂姆 · 伯纳斯 · 李爵士等人一起用语义网对互联网进行完善使得网页内容的基础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应用和项目中共享并重复使用。同时,他还是发起“知识共享”项目的团队一员,通过免费易用的版权许可,简化信息共享。他还是“求进同盟”的创始人之一,不仅谴责网络审查,还是网上抵制运动的中流砥柱,是挫败反盗版立法议案的功臣。近期,学界人士威胁将会抵制向读者收费的期刊,他更是积极推动者。早在 2008 年,施瓦茨就发布了《开放存取的游击宣言》,倡导和力挺开放存取。 Aaron Swartz 在宣言中称:科学信息的开放存取是一种“道义责任”。他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图书馆的网络,很轻松的从 JSTOR 下载了 480 万篇文章,因此遭遇指控。 2013 年 1 月,他因为被联邦法院指控犯有“数据盗窃”、滥用计算机、计算机和网络诈骗等罪名,如果获罪,他将可能被处以 35 年监禁和 100 万美元罚金。更主要的是,施瓦茨因为对网络自由现实不满,以及对科学信息开放存取理想实现的绝望而抑郁自杀。可以说,施瓦茨是开放存取的自由斗士,也可能是第一位为网络自由与开放获取牺牲的人。正如蒂姆爵士在一份简短的悼词中所说:“艾伦已逝。我们迷途世间,却痛失一位睿智的长者;我们以黑客身份为公义而战,却痛失一位战友;我们为人父母,却痛失一位共同的孩子。让我们寄以哀思。”科技成果信息的开放共享是加强交流,推动创新的“前人的肩膀”。网络信息时代,科研的方式和路径发生改变,前人研究成果信息的开放开辟了新的科研创新路径: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开放数据 (Open Data) ——开放科学 (Open Science) ——开放创新 (Open Innovation) 。施瓦茨推动开放存取和知识共享的义举令人敬仰,值得纪念,于是哀思和纪念还在网络蔓延。 转载: Remembering Aaron Swartz : Commons man 纪念艾伦 · 施瓦茨——自由网络的布衣战士 信息来源: http://www.24en.com/coop/ecocn/2013-01-16/153269.html TO CALL Aaron Swartz gifted would be to miss the point. As far as theinternet was concerned, he was the gift. In 2001, aged just 14, he helpeddevelop a new version of RSS feeds, which enable blog posts, articles andvideos to be distributed easily across the web. A year later he was workingwith Sir Tim Berners-Lee, crea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and others onenhancing the internet through the Semantic Web, in which web-page contentswould be structured so that the underlying data could be shared and reusedacross different online applications and endeavours. At the same time he waspart of a team, composed of programmers like himself (albeit none quite asyouthful), lawyers and policy wonks, that launched Creative Commons, a projectthat simplified in formation -sharingthrough free, easy-to-use copyright licences. 你可以说艾伦 · 施瓦茨的才华是 “ 上天的礼物 ” ,但这并非重点。因为对于互联网而言,他本身就是 “ 上天的礼物 ” 。早在 2001 年,年仅 14 岁的施瓦茨就协助创建了 RSS 源的新规则,从而方便了博客、文章和视频在网上的传播。一年之后,他又与万维网之父蒂姆 · 伯纳斯 · 李爵士等人一道,用语义网对互联网进行完善(在语义网的架构下,网页内容的基础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应用和项目中,得以共享并重复使用)。同时,他还是发起 “ 知识共享 ” 项目的团队一员。 “ 知识共享 ” 通过免费易用的版权许可,简化信息共享;其幕后团队除了有律师和政策专家,还有和施瓦茨一样的程序员(不过谁也不如他年轻)。 Most of this he did for little or no compensation. One exception wasReddit, though he later sounded almost contrite about the riches showered onhim and his colleagues by Condé Nast, the publisher of Vogue and over a dozenother prominent lifestyle magazines, which bought the popular social news site in2006. In any case, he wasn't a good fit for corporate life, he said, and left afew months later—or, depending on whom you talk to, was asked to leave. But thecash did let him focus on his relentless struggle to liberate data for onlinemasses to enjoy for free. 他做这些工作的报酬极其微薄,甚至为零。 Reddit 是个例外: 2006 年,这家红极一时的社交 新闻 网站被康泰纳仕集团收购(后者是《 Vogue 》等十多家著名生活时尚杂志的出版商),施瓦茨和他的同事从中获利颇丰。然而,他事后谈及这笔财富的语气几近悔恨。他表示,自己和公司生活完全格格不入,几个月后就辞职了(也有人说他是被劝退的,当然这得看你问的是谁)。不过这笔现金的确让他可专注于自己的不懈斗争:让广大网民可以免费享受数据的自由之战。 For although programming was his first love, campaign ing was histrue vocation. He co-founded Demand Progress, a group that rails againstinternet censorship and which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online campaign last yearthat helped to scupper proposed anti-piracy legislation supported by Hollywood film studios and other content owners. His GuerrillaOpen Access Manifesto of 2008 presaged—and perhaps inspired—recentthreats by academics to shun journals that charge readers for access. 因为虽说编程是他的至爱,但自由之战才是他真正的天职。他是 “ 求进同盟 ” 的创始人之一,这一团体不仅谴责网络审查,还是去年挫败反盗版立法议案的功臣:它是网上抵制运动的中流砥柱,而此役对于最终胜利功不可没(该法案的幕后支持者是好莱坞制片商等内容所有者)。近期,学界人士发出威胁,将会抵制向读者收费的期刊;此举在施瓦茨 2008 年的《开放存取的游击宣言》中便早有预言,又或者此举正是受其启发。 Around 2006 he obtained—though he would not say how—the completebibliographic data for books hel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He thought itunfair that the Library's catalogue division charged hefty fees to provide thisin formation ,which, being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 had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withinthe United States. So he posted it in the Open Library, which aims to providean entry for every book in existence as part of Internet Archive, a projectfounded by the internet entrepreneur Brewster Kahle to store a copy of everyweb page of every website ever to go online. 2006 年左右,施瓦茨拿到了国会图书馆藏书的全部书目数据(不过对于获取途径,他却不愿提及)。在他看来,这一信息作为美国政府的工作,在国内不受版权法的保护,因此该馆编目部门对此收取高额费用,实为不公。于是,他把信息放入 “ 公共图书馆 ” (作为 “ 互联网档案馆 ” 的一部分, “ 公共图书馆 ” 旨在将所有现存书籍全部入册;而该 “ 档案馆 ” 是由互联网企业家布鲁斯特 · 卡勒创建,旨在为所有网站的页面一一备份。) Aghast at how federal court documents were available only for a price fromthe inappositely named Public Access to Court Electronic Records (PACER)system, in 2009 he used the free access temporarily granted to public libraries to retrieve18m pages of PACER's 500M documents before he was cut off. They ended up on public .re source .org, founded byCarl Malamud, a veteran advocate of open access, also known as the internet's public librarian. TheFBI investigated but did not pursue charges. 还有一件事让施瓦茨忿忿不平。那就是联邦法庭记录必须付费方可查阅,而且这一查阅系统名为 “ 公众获取电子版法庭记录的途径 ” ,但却名不符实。于是 2009 年时,他利用公共图书馆获得的临时免费权限,从该系统的 5 亿份记录中获取了 1800 万页的信息,直至这一权限被废止。这些信息最后被放到了 public .re source .org 上(该网站的创始人是倡导开放存取的老将、被誉为 “ 互联网图书馆馆长 ” 的卡尔 · 马拉默德)。联邦调查局对此立案调查,但并未提起诉讼。 The authorities weren't always so lenient. In 2011 he was arrested for allege dly retrieving4.8M documents from JSTOR, a fee-based repository of articles from scholarlyjournals. Prosecutors claimed that Mr Swartz, a fellow at Harvard at the time,installed a laptop in a wiring closet at the nearby Massachus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 and used a pseudonym to gain access, which is free to staff andstudents at subscribing institutions. If convicted, he would have faced up to35 years in prison and a $1M fine. 然而当局并非总是这么心慈手软。 2011 年,施瓦茨因涉嫌从 JSTOR 系统获取 480 万份文档而被捕( JSTOR 是基于收费模式的学术期刊存储系统)。检方称,施瓦茨犯案时还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生,由于 JSTOR 系统对付费院校的教员和学生免费开放,他便在附近哈佛大学的配线室中安装了一部手提电脑,并用假名进入该系统。如果获罪,他可能面临最高 35 年的牢狱和 100 万美元的罚金。 JSTOR settled its civil issues with him, and considered the matter closed.Indeed, soon after the prosecutors pounced with criminal charges, it opened upall public -domainarticles in its trove. And, two days before Mr Swartz's pre mature death onJanuary 11th, apparently by suicide in his New York apartment, it expanded a testprogramme to enable limited reading of about 4.5M articles to those whoregister for a free account. JSTOR 与施瓦茨达成民事和解,并认为此事已经了结。事实上,在检方提起刑事诉讼后不久, JSTOR 就开放了系统中所有公共领域的文章。今年 1 月 9 日,也即施瓦茨去世的两天前, JSTOR 扩大了一项测试方案,让注册免费账户的读者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阅读大约 450 万篇文章。 1 月 11 日,施瓦茨死于纽约的公寓内,很显然是自杀身亡。 The prospect of prison may or may not have been what pushed the26-year-old, long struggling with bouts of depression, over the edge. Opinionsvaried as to whether prosecutors could secure a conviction. They certainlybelieved they had enough to put him away. Lawrence Lessig, a well-known webtheorist and academic, as well as Mr Swartz's friend and mentor, thought thatthe evidence wasenough to demonstrate that his protegé's act was wrong, morally if not legally,but deserved only minor punishment. Alex Stamos, who was to testify as anexpert witness target-- witness for thedefence, described it as inconsiderate, not criminal. 26 岁的施瓦茨长期患有抑郁症。让他走上绝路的可能是牢狱之灾,也可能不是。对于检方能否让其获罪,人们看法不一。检方当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证据让他坐牢。著名网络理论家、学者劳伦斯 · 莱斯格是施瓦茨的导师和朋友,他认为,证据足以证明自己的门生有过错,即使他没触犯法律,也有违道德,但只应稍事惩罚。亚历克斯 · 史塔摩斯原本要以专家证人的身份为被告作证,在他看来,施瓦茨的行为只是 “ 不替他人着想 ” ,并未触犯刑法。 On hearing of his death Babbage (G.F.) reviewed a number of e-mails heexchanged with Mr Swartz in 2000-01. The boy was in his mid-teens but hisprose, taut and to the point, was as mature as his precocious mind. He wanted to know where yourcorrespondent obtained book data for a price-comparison site. He even suggesteda collaboration ,regretfully unconsummated, that later became the nucleus of the Open Library. 得知他的死讯后,本栏目作者 G.F. 回顾了 2000 至 2001 年间,自己与施瓦茨的电邮往来。那时的施瓦茨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但他的文风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和他的思想一样老成。他询问笔者获取图书信息的途径,以便用于一个价格比较的网站。甚至他还提出了一份合作建议,而这后来成了 “ 公共图书馆 ” 的核心理念;遗憾的是,笔者与他的合作并未实现。 With typical foresight, a decade ago Mr Swartz put up a web page thatappoints a virtual executor and instructs him to make the contents of his harddrives public , onelast gift to the online commons. But meagre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 of thatmost uncommon of online commoners. As Sir Tim put it, in fewer than 140 character s,Aaron dead. World wanderers, we have lost a wise elder. Hackers forright, we are one down. Parents all, we have lost a child. Let us weep.And the web wept. 早在十年前,施瓦茨就以他特有的远见,在网上为自己的虚拟遗嘱指定了执行者,并将自己硬盘中的内容交由后者公开,作为留给网络大众的最后一份礼物。但这远远无法弥补他的离世带来的损失,因为我们失去的是网络大众中最不同寻常的人物。正如蒂姆爵士在一份简短的悼词中所说: “ 艾伦已逝。我们迷途世间,却痛失一位睿智的长者;我们以黑客身份为公义而战,却痛失一位战友;我们为人父母,却痛失一位共同的孩子。让我们寄以哀思。 ” 于是,哀思便在网络蔓延。 附件: 《开放存取游击宣言》全文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The world’sentir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published over centuries in books andjournals, is increasingly being digitized and locked up by a handful of privatecorporations. Want to read the papers featuring the most famous results of the sciences?You’ll need to send enormous amounts to publishers like Reed Elsevier. There are those struggling tochange this.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 has fought valiantly to ensure thatscientists do not sign their copyrights away but instead ensure their work is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under terms that allow anyone to access it. But evenunder the best scenarios, their work will only apply to things published in thefuture. Everything up until now will have been lost. That is too high a price topay. Forcing academics to pay money to read the work of their colleagues?Scanning entire libraries but only allowing the folks at Google to read them? Providingscientific articles to those at elite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World, but notto children in the Global South? It’s outrageous and unacceptable. “I agree,” many say, “but whatcan we do? The companies hold the copyrights, they make enormous amounts of moneyby charging for access, and it’s perfectly legal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tostop them.” But there is something we can, something that’s already being done:we can fight back. Those with access to theseresources —students, librarians, scientists —you have been given a privilege.You get to feed at this banquet of knowledge while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locked out. But you need not —indeed, morally, you cannot —keep this privilegefor yourselves. You have a duty to share it with the world. And you have:trading passwords with colleagues, filling download requests for friends. Meanwhile, those who have beenlocked out are not standing idly by. You have been sneaking through holes andclimbing over fences, liberating the information locked up by the publishersand sharing them with your friends. But all of this action goes onin the dark, hidden underground. It’s called stealing or piracy, as if sharinga wealth of knowledge were the moral equivalent of plundering a ship andmurdering its crew. But sharing isn’t immoral —it’s a moral imperative. Only thoseblinded by greed would refuse to let a friend make a copy. Large corporations, of course,are blinded by greed. The laws under which they operate require it —their shareholderswould revolt at anything less. And the politicians they have bought off backthem, passing laws giving them the exclusive power to decide who can makecopies. There is no justice infollowing unjust laws. It’s time to come into the light and, in the grandtrad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declare our opposition to this private theftof public culture. We need to take information,wherever it is stored, make our copies and share them with the world. We needto take stuff that's out of copyright and add it to the archive. We need to buysecret databases and put them on the Web. We need to download scientific journalsand upload them to file sharing networks. We need to fight for Guerilla Open Access. With enough of us, around theworld, we’ll not just send a strong message oppos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knowledge —we’llmake it a thing of the past. Will you join us? Aaron Swartz July 2008, Eremo, Italy 延伸阅读 The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Aaron Swartz, open access and the sharing imperative The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_ Aaron Swartz open access and.pdf
个人分类: OA开放存取|2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信任关系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研究》问卷调查
mxfx813 2015-3-24 11:40
我正在做《基于信任关系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研究》,本研究虚拟学术社区指以学术性交互为中心的网络社区,包括学术博客、学术QQ、学术微博、学术论坛等,正处于数据收集分析阶段,恳请得到具有参与虚拟学术社区经历的各位同仁们给予帮助和支持。 您的回答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问卷完全匿名,并且只用于学术研究,绝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您所填写题目无标准答案,也无对错之分,只要按照您的 实际情况作答即可。恳请得到您的帮助! 以下是问卷链接http://www.sojump.com/jq/4613027.aspx,再次感谢!
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共产主义的本质是知识共享
热度 4 liudazhe 2014-11-23 12:36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官方的说法,是共同发展,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共产主义本质又是什么?本人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知识共享。 正由于公有制,才会有科学技术的全民所有,而非将其做为某一个人的私有财产。而实现这个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知识共享。 重复劳动和不断再发现,既造成了自然资源之浪费,也浪费了工程师、科学家宝贵之生命,而知识共享可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不合理现象之存在。 小型企业固然灵活,但技术储备也会较少,而知识共享可改善这一问题。 结论:知识共享,百利而无一弊,是实现共产主义、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唯一和必然途径和选择。
个人分类: 经济学|139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植物志》手机版
zhuchaodong 2014-6-13 22:32
今天从同事微信得知《中国植物志》手机版 - http://z.eflora.cn/ 从手机上尝试输入中文俗名、拉丁文、英文等,均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尤其有价值的是,具体的物种,除了提供具体的分类学描述等学术知识外,均和植物彩色图片库关联。 《中国植物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记载了我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物候期等。“《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历经45年,于2004年全部完成, 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该网站提供《中国植物志》全文,方便公众检索查询使用,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运行维护。国内外研究物种互作、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工作者将能够分享这一伟大的基础科研成果,促进各自学科的发展。 我记得原来苹果手机上曾经有个软件,可以将拍摄的植物图片,进行网络搜索、比对,获得相关物种信息。基于《中国植物志》和植物彩色图片库,如果能够整合图片搜索和智能识别技术,辅以分子序列比对和分析,则将提高植物物种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最近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李健博士等开展了一些工作,或许可以整合进来。 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发的iflora(http://www.iflora.cn/APP.aspx),则具备了图片识别、DNA条形码等功能,有安卓和苹果等版本。目前版本以《中国植物志》和《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等专著的核心研究成果为基础。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用一下。
7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丑陋的学术出版?——从一所虚拟图书馆被关闭说起
热度 22 book 2012-4-3 09:02
2012 年 2 月 15 日 ,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用的电子书共享网站(虚拟图书馆), library.nu ,被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定关闭。原告方是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 17 家国际出版集团,包括 Elsevier 、 John Wiley Son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 、 Taylor Francis 等。美国出版商协会网站称其“世界最大的网络盗版案件之一”。 library.nu 的关闭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有意思却并不让人意外的是,虽然出版商赢得了官司,大多数人坚定地站在 library.nu 一边,更多人表达的是对出版商和法院判定的愤怒和谴责。如果再联系到 3 月初 美国 出版 商协会 公开反对 旨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的《联邦研究成果公共获取提案( FRPAA )》,以及 近九千 名科学家联名反对 Elsevier ,或许忍不住会想: 出版商有多么丑陋?学术出版或许真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 想想科学书籍的出版。作者们能有多少利润?其实,很多人并不在乎报酬,且很多人还要自己出钱给出版社来出书(这在身边的同事中并不少见)。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作者是为了挣钱而写学术著作呢?或许大部分作者的初衷还是分享知识和科学传播。另外,高书价也一直被诟病。学术著作市场小或许是价格高的一个原因,但作为主要受众的学生和专业人员并不是富有人群,也因此电子书共享网站如此受欢迎。正如加州大学的 Christopher Kelty 在一篇评论中所说: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求知识渴望学习的人,任何国家的教育系统也都倡导公民的自我学习和提高,然而现在的出版模式和价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学术论文出版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你会发现,上面提到的状告 library.nu 的出版商,其实也掌控着学术期刊出版。 2012 年 3 月 19 日 , The Scientist 发表了 一篇文章 ,认为现在的学术出版模式浪费了大量的钱,或者说,出版商赚取了太多的额外利润并阻碍了科学知识的共享。来看看我们论文的出版过程: 1 )作者们完成研究和论文(大多为公共资金支持)—— 2 )投稿到出版集团旗下的专业期刊—— 3 )期刊编辑和审者进行同行评审(绝大多数为科学家的志愿行为)—— 4 )出版商将论文发表(部分期刊收取发表费)—— 5 )出版商将论文作为商品供需要的单位订购(政府资金)—— 6 )出版商盈利。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支付期刊主编部分工资,同行评审是免费的;作者们甚至已经按照期刊的要求完成了论文的版式。那么,出版商需要付出哪些成本?正如很多人评论的,爱思唯尔增长迅猛的年利润,反映了这是一个利润很高的产业,起码对于期刊出版如此。重要的是,看起来出版社在这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只是管理期刊和挣钱,其他环节都由免费的同行评审支撑。很多作者或许觉得无所谓,毕竟很多期刊发论文不需要支付出版费,就算付版面费也有项目经费支持(那些没有经费支持的人怎么办),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权也是由单位的图书馆等机构出钱订购。但即使如此,作者群体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设置障碍(数据库订购)?政府公共资金难道不显得有些浪费?出版商的角色难道不能变得更适合共享? 作为商业公司,出版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获得利润。但是,学术出版产业的利润载体显然非常不同:科学著作。如果考虑到科学著作的出版过程,以及科学著作的最终目的是科学传播,虽然知识版权需要尊重和保护,但从学术出版商的利益出发(事实或许就是如此)来判定电子书共享网站“盗版”、“侵权”显得不合适。起码,政府层面应该考虑到为何这类共享在全世界有如此大的需求?如果政府部门的某些法律条例因为支持出版商而妨碍了科学共享,这些法律条例也有修改的必要。很多版权保护条例,在知识共享需求越来越多的网络年代,或许已经不是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而成为了出版商牟利的幌子。 对科学成果的“唯利润观”,显然不是利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比如作者、期刊编辑和审者(绝大部分是志愿的科学家)、乃至政府部门——所期望的,起码我作为作者和审者看来如此。因此, 学术出版亟需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实现科学传播的本质,以及科学共同体的愿望和价值。 一方面,科学成果的提供者——科研人员,以及科学成果的支持者——资助机构,可以做出一些努力。另一方面,在这种涉及到某个产业的问题上,政府部门也应该要在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我发现 gigapedia ( library.nu 以前的名字)时,很激动,心想这是多么有用的网站。我第一件事儿,是去寻找 Stephen Jay Gould 的书。后来,还写了 一篇博文介绍如何使用该网站 。现在,只能怀念它了。希望,真诚的希望,学术出版产业,能真的为了更好的科学传播而存在。 相关博文: 教你用最好的外文专业电子书资源网站 为什么要同时向 CNKI 和期刊付费?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6675 次阅读|43 个评论
学术博客社区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问卷调查
热度 17 ganchunmei 2011-12-19 21:18
各位科学网博友们, 您好。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博士生甘春梅。想麻烦您帮我们做一份有关“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需要 7-8 分钟时间,问卷地址: http://www.sojump.com/jq/1201103.aspx )。 本次 调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目的 ,旨在 考察个体通过学术博客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情况。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增强您和他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深层知识。 对 您的合作和支持,我 们 表示衷心的感 谢 !
个人分类: 学习感悟|490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网络时代出版商的版权观念要升级
renxiang 2010-11-24 23:12
今天重温了一下CC协议的核心条款,也就是国际上风起云涌的知识共享版权协议。它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知识传播的一个知识产权基础。 对比传统的排他式的版权模式,CC重视区分商业用途与非商业用途,注重内容生产者自己对版权的自主权。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出版赖以生存的版权基础,也促进传统出版人,或者持传统出版观念的人去重新思考版权是什么,进而重新思考在网络环境下、在免费时代,如何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近些日子,版权纷争又起,这些看上去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是出版产业进化的必然冲突,是传统知识传播体系向网络传播体系转型的必然矛盾。前者由作为中介媒体的商业出版商所主导,在印刷时代,出版商掌控了发行渠道,作者资源,进而以知识传播的中间人的角色来牟利;而后者,由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主导,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作者与读者的直接沟通成为必然,而属于出版商的那部分巨额的利润将最终惠泽读者与作者。 在今天沸沸扬扬的版权之争背后,无疑是利益之争。但是在由网络传播引导的社会转型的大潮面前,出版界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版权战略与商业模式。当越来越多的作者选择Web2.0平台直接与读者对话的时候,当知识传播模式出现根本性变革的时候,传统出版商将被新型的平台运营者所取代,到那个时候,亡羊补牢已经来不及了。 未来十年,数字出版领域在版权收益上的战争会愈演愈烈。尽管目前还没有合法的、免费电子书网站出现,但是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和版权模式,比如CC,将免费内容合法地带给广大读者。到那个时候,免费与付费的较量将异常惨烈。 经过这场痛苦的搏杀,数字出版的未来将不会再由单一版权体系主宰。所谓,欲享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版权体系的变迁虽然短期内会减少出版商的利润和出版体系的混乱,长期来看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播,并且在新的传播格局下诞生富于创新精神的全新出版服务商。 聪明的出版人应该开始思考新的版权模式了!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差异性及其发展
huabolin 2008-12-29 14:07
化柏林 (原文发表于《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11期) 1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学科学派对比分析 这些学派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 企业知识管理学派 ,关注知识的转化与共享,重点关注隐性知识显性化,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如文献 ,属于管理科学。第二类是 图书馆知识管理学派 ,以知识的序化为目标,提高知识组织的有序性,从而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属于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企业管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领域。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 知识序化 为目标的知识管理,一类是以 知识共享与转化 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前者重视资源的建设,管理的核心是资源。后者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具体的机构进行知识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但无论哪种学派,重组织轻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典型特点。 知识工程在国内的研究集中在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 ,如中科院的陆汝钤研究员对知识工程、知识科学进行深入研究 ,中科院的史忠植研究员对知识发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的杨炳儒教授主要从逻辑的角度对知识工程进行深入研究 ,浙江大学潘云鹤教授等从形象思维方面入手,运用心象思维理论,研究了语义知识与图形图像之间的转换 ,石纯一等教授研究了基于Agent的KQML知识操作 。无论哪派知识工程,重技术轻组织是知识工程的共同特征。知识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特别是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的问题。 把知识工程包含于知识管理或把知识管理包含于知识工程都是不可取的,知识管理更多地关注人的因素,属于管理范畴;知识工程更多地关注技术的实现,属于技术范畴。 2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核心内容对比分析 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转化与知识序化。知识转化是知识共享的过程,同时知识共享也是知识转化的前提。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化包括四个方面,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综合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 ,这些转化主要是知识存在形态以及附着主体的变化。 知识工程是以知识为处理对象,借用工程化的思想,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设计、构造和维护知识型系统的一门学科,人们一般认为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分支 。知识工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与知识利用三大过程。 知识获取有三种方式:非自动知识获取、知识抽取、机器学习知识。 3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外围要素对比分析 知识管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递,而知识工程更注重知识本身的操作。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供人使用的知识库,而知识工程的目标是建立供计算机使用的知识库。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无序知识有序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泛化知识本体化 。知识工程主要涉及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与知识利用三大过程,其中知识获取一直是知识工程的难点,也是人工智能的瓶颈。知识管理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隐性知识显性化,技术性不强,管理的结果主要是人用。知识工程是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技术性很强,结果既可以人用,也可以机用,主要是机用。知识管理围绕着人转,知识管理的用户是人,计算机是辅助管理工具,人是知识管理中的本体。知识工程围绕着计算机转,知识工程的用户是计算机(系统),人与计算机是实现的工具,计算机是知识工程中的本体。 4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发展趋势探析 知识管理应当以隐性知识显性化、无序知识有序化、泛化知识本体化为目标。 知识工程也在向着知识表达清晰化、数据组织有序化、内容存储本体化的方向发展。 5 知识技术的未来发展 知识管理不包括关于知识处理的全部,而知识工程也不包括知识处理的全部。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如果认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有交叉的话,那就是在知识库的构建上。 ************************* 全文请见: 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差异性及其发展
个人分类: 知识抽取|7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