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科女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也谈“二本·文科·考研女”
热度 80 dawnshower 2012-4-17 13:58
也谈“二本·文科·考研女”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博文,他在参与了研究生招生面试后感慨:为什么来面试的全是女生?为什么大部分都是“考研基地”(大多是211、985以外的二流学校)来的?为什么文科专业,这种现象尤其突出?虽然作者最后把问题归结于教育制度,但是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他对“二本文科考研女”的不满。作为一个曾经的“二本出身考研女”,而且现在也由理科转到了文科,我也谈谈我对此事的看法吧——说实话,我觉得在这样的现状中,“二本·文科·考研女”实际上是最无辜的。 首先,大家都应尊重人才市场的客观规律吧——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务,所以作为导师,您要和世界500强企业、国外高校、政府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国内其他专业其他院校的导师一起竞争优秀的人才。你们不是很好奇“优秀的人才都到哪里去了”吗?看看国内一流大学的民谣就知道了。早些年的说法是“一流学生出国、二流学生考研、三流学生工作”;这几年的说法是“一流学生工作、二流学生出国、三流学生考研”。虽然个别会有例外(比如有些特别优秀的、超一流的学生也选择在国内读研),但是这样的高校民谣大致反映了时代的大趋势以及优秀人才的主要流向。这里先不讨论我们的导师如何能吸引那些打算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和打算找工作的优秀学生,我只谈谈我所知道的两个例子——导师们是如何主动吸引那些具有学术潜质与兴趣的优秀人才来报考他们。 在版纳园工作时,有一次听到一位导师抱怨:“每次考研的成绩出来后,就会发现我们想招的学生都没有报考,而考上的都是来自一些很一般的大学”。这时另外有一位导师就说:“这个还是要靠自己走出去宣传。我去年去了**大学(排名很靠前的一本)作讲座,结果当时就有学生对我研究的方向很感兴趣,想报考我的研究生。后来他果然来了。”这位老师经常去高校讲学、一方面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吸引到潜在的科研苗子。所以他的生源一直都不错。他说,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学生对于版纳园缺乏了解,甚至对整个西部地区的认识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印象上,因此报考人数较少。他建议人事教育处组织版纳园的科学家到全国各大高校进行演讲,一方面有利于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 另一个例子是“科学文化人”的几位导师。他们主要是研究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方面。应该说,这些都是比较冷门、小众的方向。但是这几年,这个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在《东方早报》的一篇访谈里,江晓原对记者说:“现在媒体从业人员中来读我的研究生的逐渐多起来。他们自己本来是媒体从业人员,最初是来这里寻求作者资源,后来他们就自己考了我的研究生,觉得到这里来读书,既可以吸收科学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又可以发展出一批作者资源……在读博士中还有一个是北方某出版社的副总编;今年报考我的博士生中又有一家出版社的总编……”当然,或许并不是所有导师都喜欢或者认同这么主动地将自己“推销”到主流文化层面,但是适当地宣传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多少还是有些益处——至少能够吸引到一些好的生源吧。 另一方面,我觉得一味地指责“考研基地”也是不应该的。下面的人唱什么歌,是由台上的指挥棒决定的。如果考研的题目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需要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记忆,那怎么能够埋怨招来的人都是死记硬背型的呢?另外,您以为女生就喜欢背那些玩意儿吗?我备考的时候,也是像喝中药一样,捏着鼻子把它们灌进去的呀!至于“思想、创意”之类,我很欣赏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老师的一段话:“做学问没有才情不行,单靠才情也不行。我见识很多志存高远的北大学生,不屑于从小事做起,看不上具体的专业训练,整天想着如何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在《假如没有“文学史”……》(《读书》2009年1期)中,我曾提及:成功的文学史研究,必须兼及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个人趣味、精神境界。为何连“劳动强度”也算在内?你用什么资料,花多少力气,下多大功夫,内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劳动量大的,不一定是好论文;但没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凭小聪明写出来的,不会有大的贡献。” 最后,还是想说说“二本考研女”。我们都明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研比高考更公平(至少考研时不会因为你是北京户口就给你100多分的优惠)。所以二本出身的学生,不一定就比一本的差;他/她们在考研中考得好,也不一定是因为“一进校就开始备考了”。另外,在她们最好的年华,没有去参加“非诚勿扰”的相亲、没有去追求一份有着五险一金的工作——如果选择这些,她们应该能够活得更加光鲜、更加轻松一些吧。她们选择了学术这一条寂寞的道路,无论如何,还是源于内心中有一些坚守、有一些对智识和美感的向往。在这个时代能够静得下心来看书的女生,还是请导师们珍惜吧。
20310 次阅读|10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