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境流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Environmental flow与ecological flow之趣谈
hillside 2012-1-20 12:08
在中国大地上,生态远比环境显得诱人,谈起“环境”,众人总是愤愤不平,首先想到的是糟糕的“环境”:卫生环境、生存环境、工作环境;而谈到“生态”,众生则敬意顿生,充满仰羡之态:生态小区、生态蔬菜、生态鸡蛋。 西方对“生态”与“环境”似乎没有国人如此爱憎分明。 最近在做一些环境流量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明明是“生态流量”,但用词则是看似寻常的“环境流量”。 先来看两则中华经典故事: 1、涸辙之鲋 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2、涸泽之蛇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①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②,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 国外的环境流量多用于抢救涸泽之鲑、涸辙之鲋、涸泽之蛇等。 看来,一些洋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已经大萌,爱心已“宠吾宠以及球之宠”(化用中华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家庭宠物延伸到地球宠物。人类似乎也有人自称是地球的宠儿,始作俑者待考。 维基百科转引 全球环境流网络(www.eflownet.org)对环境流量的定义:“Environmental flows”describe the quantity, timing, and quality of water flows required to sustain freshwater and estuarine ecosystems and the human livelihoods and well being that depend on these ecosystems. 维基百科停电的消息引起广泛注意。我此时对维基百科才留意起来,可谓逆潮流而动,首度在中文维基中撰写了“环境流量”与“河流生态需水”两个栏目。英文维基中试图加入尚付阙如的“ecological flow”,可惜对操作不太熟悉,暂时没有成功。 附:网上一篇中学教辅文章是这么阐释“涸泽之蛇”的: 那年夏季,久旱不雨。严重的缺水使庄稼地裂开一道道又宽又深的口子,不少的池沼也干涸了。原来栖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虫、鱼、蟹、蛙,能够搬迁的都搬走了。最后还剩下两条花蛇。它们眼看着池沼边的杂草全部枯槁,也准备另找一处安身之地。   临行之前,那小蛇对大蛇说:“你身强力壮走得快。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这样目标太大。人们一看到蛇在行动,肯定会来捕杀。你走在我的前面,必然先遭祸殃。因此,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你最好背着我走。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一类蛇是这种模样,也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蛇像这样行走,所以一定会起疑心。如果他们把我当成一位神君,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不是可以蒙混过关,安全抵达目的地了吗?”   大蛇觉得小蛇的话有道理,于是背起小蛇穿过大路,扬长而去。见到这两条蛇上下重叠着蜿蜒游走的人都很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们。这些人回去以后,一个个绘影绘声地向旁人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并煞有介事地说:“刚才我看见蛇神了。”   这则寓言启迪人们,要善于识别变化多端的诡计,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CCC曰:蛇之用心良苦,生存智慧不可不察也。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6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