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束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海霞︱做个创新的自由电子
张海霞 2020-3-24 11:16
这些年由于做创新创业教育的事情,接触到非常多的人,远远超出了我之前接触的人群圈子,接触多了,我逐渐发现有两种人很明显地高频出现: 有一种人,他们业务能力很强,知识面很宽,资源很好,而且人非常好,愿意做事,一切都很好,可是就是做不出精彩的事,你跟他们接触一切感觉都很好,可就是感觉不到那种让你兴奋和灼热的力量; 还有一种人,他们各种背景都一般、资源也看不出来好坏,业务能力除了有一项特别强之外其他都 soso ,人很有个性(一般都脾气不太好),你跟他们接触一般第一次都不会太喜欢或者感觉舒服,但是你会被他那种执着和偏执的力量所吸引和激励。 前一种人一般都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后者不管是在单位上班还是创业都很不安分,很重要的是后面一种大多数都很成功!我仔细想为什么,忽然有一天跟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理解了,前面一种人是“被束缚在轨道上的电子”,而后面一种人是“不被束缚的自由电子”,他们自己不停地在自由空间里跳动寻找能级跃迁的机会,同时因为不被束缚所以受到外界刺激后他们也能够抓住这瞬间被激发的机会,而走得更远!而那些被束缚在轨道上的电子,想要摆脱轨道的束缚是很难的,这跟他们本身的能力无关!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跟很多人说,不管你在那里,都努力去做个自由电子,不要让自己束缚在既定的轨道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能够释放你的才华和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1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假第一天,可以想点儿“闲事儿”了......
热度 2 wangxh 2020-1-18 12:17
放假第一天,终于可以想点儿“闲事儿”,说点儿“闲话儿”,上科学网来逛逛。 首先看到了何毓琦教授的两篇博文: Difference between US and Chinese Graduate Educational Systems Difference between US and Chinese Graduate Educational Systems (2) – possible Reforms 其中的问题国内的导师早有感觉,但是感觉到、甚至提出来又有何用?某些部门、某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水平”,硬要推行自己的那套半瓶醋模式! 俺举个问题学生的实例,说明单凭考试存在的弊端:俺始终认为, 存在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合适的引导” 。所以,有些挂科很严重的本科生经常引起鄙人的关注。严重到啥程度?有的已经签署“退学协议”,有的接到“红牌警告”,有的“黄牌警告”,好一些的也得欠二三十以上的学分或被延长学制的。如果教师放弃他们,两种结局:一是回家,二是勉勉强强、磕磕绊绊拿个毕业证走人。俺一个农村娃,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贫苦农民,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幸运地遇到几位负责任的老师,以及许多老百姓的血汗钱,肯定不能成为一位大学教师,所以俺打心眼儿里不想放弃。虽然不放弃,但有条件:第一,必须上课,不来俺就叫啊。人人都有张脸,老师叫来上课,有几个好意思不来的;第二,有问题(无论多么简单、甚至幼稚得不值一提)随时可以打扰俺,这种打扰不但不被嘲笑,而且受欢迎,俺乐于施教(有些不自量力哈 )。 应该说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改观(多次故意躲避者除外),其实首先需要学生调整的就是对考试的“客观而理智的认识”。现实摆在这里,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方式,作为学生必须接受,否则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还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15年左右的时间,这个“群”里走出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又 走出来两位博士研究生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老师关注这类学生,他们都会成为硕士、博士,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这么高的理想与追求的 。 说实在的,大学期间的课程考试,任课教师还可以灵活掌握一下(只要不违背红头),最起码不致于有潜力的学生作为“朽木”被弃。研究生遴选考试就不一样了,我们不是经常听说名校“天才生”被研究生院的一纸红头拒掉的遗憾事件吗?是啊,咱们中国人多,不缺几个研究生,岂不知,当我们拒绝了“特别怪才”的时候,那些“ 古怪程度不足 ”、或者“适应性稍强”的学生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束缚。有时候这种束缚可能更可怕,不但束缚了他们的乖张行为,也束缚了他们的思想,进而影响其创造、创新能力。实事求是地讲,具有乖张行为的学生,说不定更容易成为“大才”。(爱因斯坦不知道可否算这类怪才 ) 俺历来主张本科课程考核权力回归任课教师,研究生培养权力回归导师。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拿教师/导师是问!话说回来,即使现在这样,许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水平逐年下降、每况愈下不也是现实吗?如果不存在任何问题,为什么每年都有多如牛毛的“教学研究课题”呢?而且许多课题都是得到省部级研究“ 成果奖 ”的! 何教授提及的考试更偏重考核“知道正确答案”,而不容易检验出“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 ”,俺也想说说,但思来想去不敢说,会得罪很多一批人的——相当一大批,甚至是大部分业内人士,搞不好俺自己连学生都没得招喽 。
5941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研氛围与科研团队
yaojunwei 2018-8-8 00:29
面向未来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向等来引导科研继续前行。这件事情可以更加开放地来进行讨论。假如思想保守僵化,那么研究领域的思想就有点像管道往前走,始终不能突破。就像必须在铁轨往前走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感觉还是比较单一,尤其是在科研发展领域,我觉得我们的探索还应该更加大胆一点。 学术团队中存在官僚机制,而自上而下的官僚机制使每一个人都在想我上面的领导在想什么,这样的机制蔓延到了学校乃至科研团队中。 比如说学术团队的很多人都在揣摩团队带头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因为他们想的是万一得罪了带头人我的饭碗就不保了。科研领域都这样的话,每一个人都是在为保住饭碗而殚精竭虑,深陷入如何拍领导马屁,而不是怎么为学术发展或者科研做贡献而努力。 团队只要明确大方向就行,团队成员心中都有大方向。放手让团队成员自由探索,有的时候团队成员力量其实更加能形成和团队方向的合力。有的时候团队负责人允许一段时间的混乱存在,中国有古话:乱中取胜。这个不要颠覆团队发展的基础,背后隐藏的其实就是某种活力。
个人分类: 应如室|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24)
罗非 2017-6-23 09:15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但不管这条路的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得以急遽增加,任何一个复杂的农业社会想回到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就只有崩溃一途。大约在公元前 10000 年、进入农业时代的前夕,地球上采集者的人口大约有 500 万到 800 万。而到了公元 1 世纪,这个人数只剩下一两百万 ( 主要在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 ) ,相较于农业人口已达 2.5 亿,无疑是远远瞠乎其后。 33   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住在永久聚落里,只有少数是游牧民族。 “ 定居 ” 这件事,让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大幅缩小。远古狩猎采集者的活动范围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当时这片范围都是他们的 “ 家 ” ,有山丘、溪流、树林,还有开阔的天空。但对农民而言,几乎整天就是在一小片田地或果园里工作,就算回到 “ 家 ” ,这时的房子也就是个用木头、石头或泥巴盖起的局促结构,每边再长也不过几十米。一般来说,农民就会和房屋这种构造建立起非常强烈的连接。这场革命意义深远,除了影响建筑,更影响了心理。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成了远比过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与 “ 自己家 ” 紧密相连,但与周遭其他物种画出界线。   新形成的农业活动范围,除了面积远小于过去远古的采集活动范围,内部人工的成分也大增。除了用火,狩猎采集者很少刻意改变他们所漫游闲晃的土地 ; 但农民就完全不同,可以说他们是从一片荒野中,劳心劳力刻意打造出一个专属人类的人工孤岛。他们会砍伐森林、挖出沟渠、翻土整地、建造房屋、犁出犁沟,还会把果树种成整齐的一排又一排。对人类来说,这样人工打造出来的环境就是仅限人类和 “ 我们的 ” 动植物所有,常常还用墙壁和树篱围了起来。农民无所不用其极,一心防止各种杂草和野生动物入侵。就算真的出现闯入者,也会被再赶出去。   赶不走的,下一步就是消灭它们。在家园四周,这种防卫特别强。从农业开始发展到现在,人类的家园得面对勤劳的蚂蚁、鬼鬼祟祟的蟑螂、冒险犯难的蜘蛛还有误入歧途的甲虫,于是数十亿人口也就武装起来,用树枝、苍蝇拍、鞋子和杀虫剂,迎向这场永不停止的战争。   史上大多数时间,这些人造领域仍然非常小,四周围绕着广大的自然旷野。整个地球表面约有 5.1 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了 1.55 亿平方公里。到了公元 1400 年,把绝大多数的农民、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全加起来,占地还大约只有 1100 万平方公里,约全球面积的 2% 。 34 而其他地方可能太热、太冷、太干、太湿,不宜农耕。然而,正是地球表面这微乎其微的 2% ,构成了整个历史展开的舞台。   人类发现自己已经很难离开这些人工岛屿了,所有的房子、田地、谷仓,放弃哪个都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此外,随着时间过去,他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易搬运,也把他们绑得死死的。虽然在我们看来,远古的农民似乎又脏又穷,但当时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拥有的物品数量已经胜过了一整个儿采集部落。
个人分类: 科普|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破知识的束缚
热度 5 skylark1981 2012-11-12 10:04
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知识的同时,很容易被这门知识的结论或者框架束缚,所以打破这些知识的束缚是我们做出好工作的基础。 比如当二维石墨做出来以后,就立刻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有名的人,跳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断言是基于物理中这样的结论: 由于库伦相互作用,严格二维体系是不稳定的 。 实验并没有错误,而理论也没有错误。其原因在于实验上制备的样品并不是无穷大,而是有限尺寸的。在有限尺寸下这个结论并不成立。我们看一篇文章,会记住主要的结论,但是忽视了里面的假设,所以有些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被这些结果束缚,而不能从中跳出来。 我补充了另外一个例子,请参考另外一篇博客: 时间晶体: 打破知识的束缚的例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94do=blogid=631691 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束缚,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框架似乎无处不在。所以,有些人学习了一门课程,会有一种错误的感觉,以为这门学科已经很完美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种不好的征兆,表明一个人被这门学科完全束缚了,他可能熟悉里面每一个结果,但是就是动不了了。 作为一个教材,一般比较倾向于讲一个完美的体系,所以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铁板上钉钉子的结论。这本身无可厚非。也有一些不错的教材,试图用一些新的结果取代旧的结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但是要求作者有很深厚的内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还没有定论的东西看透的。我更加倾向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前沿的东西做为projects给学生去做。如果课题选择合适,学生不会很吃力,但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打破一些知识的束缚的。 老师是有能力帮助学生脱离一些束缚的,尽管不能去掉所有的束缚。这要求老师把书本的知识看得透彻,研究得精深。任何一门学科,有些知识和结论是必然成立的,有些知识和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老师如果在讲述这些东西的时候,把这些厉害关系讲透彻,并辅助一些适当的projects, 这样学生学得也灵活得多,束缚要少得多。 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果只教书,而不做研究,是万难把课程较好的。有些老师有一些误解,以为自己努力了,把知识点都讲到了,备课也都仔细了,应该算是好老师了。其实不然。把知识点讲到了,讲明白了,那是高中老师的要求,而把知识讲灵活了,讲透彻了,才是大学老师的要求。如果教授可以多思考,多总结,多交流,多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是特别难, 但是需要时间和积累。 我平时喜欢浏览国外大学老师的主页,很多老师都会把自己上课的ppt, 或者讲义放在网上,任意大家下载。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再困难的事情,只要认真去做,都可以克服的。我是希望我们的教授可以 多思考,多总结,多交流,多积累。其实受惠的不仅是学生,也有教授自己。教学相长,这样的教授的思维会更加灵活和开放。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教学是负担。有两种老师: 一种是上课只教学生知识,年复一年; 另外一种是上课不仅教学生知识,也教自己知识。 您愿意是哪种?
7451 次阅读|10 个评论
似成功而非成功
热度 2 toylondx 2012-1-25 21:22
小木虫上这样一段话令我感触颇深。 “ ' 在老师面前表面最成功的同学,毕业时,一般总不是最成功者。 ' 因为他会为琐事所束缚,他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他的行为会为周围人所束缚。就算他是天才,因为这光环,一般只能成为庸才。现在想起来,他的话,非常有道理。 ” 客观的讲,我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或许总是笨鸟先飞吧,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我还算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似乎在那个时期 是一个 成功的人,但现在想想,或许当初努力,争取成功的初衷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 努力,不为周围人所束缚,做真实的自己。
3085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