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球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球科学原理之15 冰期旋回中碳酸盐岩δ13C变化规律
rock6783 2009-3-22 20:3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现在开始,我们来谈谈冰川的地质作用的地球化学证据。先来了解一下 冰期旋回中碳酸盐岩 13 C 规律变化的基本规律。 由于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全球变化,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将古论今,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当今的全球变化,科学家对古冰川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古冰川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冰川形成过程中,随着 18 O 正漂移,碳酸盐岩中 13 C 逐渐正漂移,最大值可达 +11 ;当冰川形成到一定程度时, 13 C 强烈负漂移,最负值可达 -7 。紧接着冰碛岩有碳酸盐岩帽形成。随着 18 O 出现强烈的负漂移,碳酸盐岩帽里的 13 C 从强负值出现强烈正漂移。碳酸盐岩中 13 C 的这种规律性漂移,幅度如此之大,是一种十分异常的现象,对此有很多争论 ( Kimura, et. al., 1997; Kaufman, et. al., 1991; Derry, et. al., 1992; Hoffman, et. al., 1998; Dickens, et. al., 1995; Kennedy, et. al., 2001; Kennett, et. al., 2000; Bains, et. al., 1999; Kennet and Stott, 1991; Zachos, et. al., 1993; Eldholm and Thomas, 1993; Zachos, et. al., 1994 ) 。到目前为止,这种冰川旋回中碳酸盐岩 13 C 规律变化,还没有一种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详细解释,一直是地学界的不解之谜 (杨瑞东等, 2003 ;钱迈平等, 2000 ) 。冰川期的旋回,是全球变化的一种重要表征 (张兰生等, 2000 ) 。同时,冰川期旋回,也基本和造山旋回、成矿旋回、海平面变化旋回、 CO 2 旋回、 Er 旋回相一致 (龚一鸣, 1997 ;汪品先, 2002 ;翟裕生, 2001 ) 。这个谜底的揭开,将直接面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所以,弄清冰期碳酸盐岩 13 C 漂移的原因,是一个既复杂,又重要的问题。我们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冰川学、气象学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就这个谜提出了新的理论。 1 13 C 和 18 O 的地质学特征 当海洋中的水蒸发时,含 16 O 的水较易蒸发,含 18 O 的水较不易蒸发。这样,就造成 18 O 的分馏。由蒸发的水蒸汽凝聚而成的江河湖里的淡水, 16 O 较高, 18 O 较低。由蒸发的水蒸汽凝聚而成的极地冰川及山地冰川, 16 O 也较高, 18 O 较低。而海洋,则由于 16 O 的蒸发减少而造成 18 O 值升高。江河湖里的水,最终又会流入海洋。库存在江河湖里的淡水量相对较少,且量变化不大。而极地冰川和山地冰川,当冰川形成时,会造成大量淡水的滞留;而冰川消融时,原来滞留在极地和高山的冰川水,又会流入海洋。这样,就造成冰川形成时,海洋 18 O 值正漂移,而冰川消融时, 18 O 负漂移 ( Shackbeton, 1973 ) 。 自然界中的碳,主要由两种稳定同位素组成,即 12 C 和 13 C ,其丰度分别为 98 89% 和 1.ll% ( Hoefs, 1982; Garrels and Lerman, 1984 ;胡修棉等, 2001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优先吸收 12 C ,造成碳同位素分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所以,组成生物的有机碳,相对来说,含 12 C 较多,而含 13 C 较少。而留在大气或海洋中的 CO 2 ,则相对富积 13 C 。由生物衍生而来的矿物有机物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和生物相似,具有强烈的 13 C 负值,如天然气水合物里的甲烷, 13 C 值为 -60~-65 (杨瑞东等, 2003 ; Kvenvolden, 1995 ) 。从全球角度未说,碳主要分布在几个主要的碳库中,相应的碳同位素值有所不同。碳酸盐岩中的碳同位素相对富 13 C , 13 C 值平均为 0 (相对于 PDB 标淮,下同)。沉积有机质中的碳 13 C 值约为 -25 ;大气 13 C 值为 7 ;大洋水的 13 C 值为 0 ; 由地球去气作用形成的碳, 13 C 约为 -7 ( Hoefs, 1982; Garrels and Lerman, 1984; 胡修棉等, 2001 ) 。 2 冰期旋回中的 13 C 和 18 O 变化规律 2.1 冰期后碳酸盐岩帽中的 13 C 和 18 O 变化规律 每一次冰川消融后,紧接着冰碛岩的上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碳酸盐岩。这种碳酸盐岩像帽子一样盖在冰碛岩上,俗称碳酸盐岩帽。这种碳酸盐岩帽的厚度,与冰川期冰川的规模有关。冰川期形成的冰川规模越大,这种碳酸盐岩帽的厚度越大(有时达 400m );冰川规模越小,这种碳酸盐岩帽的厚度越小。组成这种碳酸盐帽的物质,主要为碳酸钙、碳酸镁组成的白云岩或灰岩;有时,也有碳酸锰等其它碳酸盐参与岩帽的形成 (杨瑞东等, 2002 ) 。 紧接在冰碛岩上的碳酸盐岩的 13 C ,呈现强负值,最负值可达 -7 。而 18 O 呈现强正值。在冰碛岩上面,离冰碛岩越来越远, 18 O 值逐渐负漂移,然后至正常为止。但冰碛岩上的碳酸盐岩帽里的 13 C ,随着离冰碛岩的越来越远, 13 C 呈现强烈的正漂移,直至正常为止 (杨瑞东等, 2003 ;张启锐等, 2002 ) 。 这种现象,每一次冰期都会再现 ( Hoffman, et. al., 1998; Kennett, et. al., 2000; 李玉成和周忠泽, 2002 ) ,但以新元古大冰期最为显著,漂移幅度最大 ( Hoffman, et. al., 1998 ) 。冰期后碳酸盐岩帽形成和 13 C 、 18 O 的规律性变化,具有全球普遍性和等时性 ( Prave, 1999; Walter, et. al., 2000; Knoll, 2000 ) 。 2.2 冰期旋回中的 13 C 和 18 O 变化的一般规律 18 O 值的变化,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密切相关,现已作为古冰川形成和消融的一种重要表征 ( Shackbeton, 1973 ) 。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冰期的形成和消融,都伴随着 18 O 的周期性变化 (杨瑞东等, 2003 ; Shackbeton, 1973; 李玉成和周忠泽, 2002 ) 。冰川形成过程中, 18 O 值逐渐升高,冰川最大时, 18 O 值最高。冰川持续期,只要冰川规模不变,总质量不变, 18 O 的值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冰川消融期,随着冰川的逐渐消融, 18 O 值逐渐降低,至冰川完全消融时, 18 O 值降至最低。在间冰期, 18 O 值波动不大。冰期旋回中, 18 O 正漂移的最大值,与冰川的规模密切相关。冰川规模越大(如新元古大冰期), 18 O 的正漂移越强烈;冰川规模越小(如奥陶纪或比它更小的次一级冰期),则 18 O 正漂移越弱。只要是没有冰川形成的间冰期, 18 O 的值波动不大。 13 C 的值,也和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强相关 ( Prave, 1999; Veizer, et. al., 1999 ) 。在冰川的形成过程中, 13 C 值逐渐正漂移。但至冰川形成到一定规模时(不是冰川的最大期), 13 C 达最大值(有时可达 +11 以上),开始急剧负漂移。这种负漂移很少一次性到位,至少要经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阶梯 ( Bains, 1999 ) 。其中最明显的一次负漂移在冰川形成期,另一次在冰川开始消融时的消融期。整个冰川期, 13 C 都处于这种强负值期;或处于不断负漂移的过程中。冰川消融后, 13 C 值急剧正漂移。整个间冰期, 13 C 虽会有一些微量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处于正漂移过程中。这种正漂移直至下一次冰川形成至一定规模为止(不一定是冰川的最大期)。 13 C 的这种漂移所达正、负漂移的最大绝对值的大小,也与冰川的规模强相关。冰川期形成的冰川规模越大, 13 C 正漂移时所至的最大值也最大;紧接着的负漂移,负漂移至最负值时,最负值的绝对值也最大。冰川期形成的冰川规模越小, 13 C 正漂移时所至的最大值较小,紧接着的下降,下降至最负值时,最负值的绝对值也较小。 了解 冰期旋回中碳酸盐岩 13 C 规律变化的基本规律后,我们就可以应用这些基本规律来分析目前学术界对 13 C 和 18 O 规律变化的解释的正确与否。那么,目前学术界对冰期旋回中 13 C 和 18 O 规律变化有哪几种解释?哪一种最可能正确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6 冰期旋回中 13 C 规律变化的解释和分析 参考文献: 胡修棉 , 王成善 , 李祥辉 . 大洋缺氧事件的碳稳定同位素响应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2001, 28(1):1-6 龚一鸣 . 重大地史事件、节律及圈层耦合 . 地学前缘 , 1997, 4(3-4): 75-84 李玉成 , 周忠泽 .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的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 . 地质地球化学 , 2002, 30(1): 57-63 钱迈平 , 袁训来 , 肖书海,厉建华 , 汪迎平 . 新元古代大冰期及其诱发因素 . 江苏地质 , 2000, 24(3): 135-139 杨瑞东,王世杰,董丽敏, 姜立 君,张卫华,高慧 . 上扬子区震旦纪南沱冰期后碳酸盐岩帽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9(1): 72-80 杨瑞东 , 欧阳自远 , 朱立军 , 王世杰 , 姜立 君 , 张位华 , 高慧 . 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新认识 . 矿物学报 , 200 汪品先 . 气候演变中的冰和碳 . 地学前缘 , 2002, 9(1): 85-93 2, 22(4): 329-334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 . 全球变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1-271 张启锐,储雪蕾,张同钢, 冯连 君 . 从全球冰 到雪球假说关于新元古代冰川事件的最新研究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 8 ( 4 ): 474-481 翟裕生 . 矿床学的百年回顾与发展趋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 16 ( 5 ): 719-725 Bains S, Corfield R M, Norris R D. Mechanisms of climate warming at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Science, 1999, 285: 724-727 Derry L A, Kaufman A J, Jacobsen S B. Sedimentary cycling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Late Proterozoic, Evidence from stable and radiogenic isotope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 1992, 56: 1317-1329 Dickens G R, O Neil J R, Rea D K, et al. Dissociation of oceanic methane hydrate as a cause of th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 at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Paleoceanography, 1995, 10: 965-971 Eldholm O, Thomas 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volcanic margin formati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3, 117: 319-329 Garrels R M, Lerman A. Coupling of the sedimentary sulfur and carbon cycles-an improved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 1984, 284: 989-1007 Hoefs J.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carbon. Schmidt H L , Forstel H , Heinzinger K. Stable Isotopes. Elsevier Press , 1982, 103-113 Hoffman P F, Kaufman A J, Halverson G P. et al. N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Science, 1998, 281: 1342-1346 Kaufman A J, Hayes J M, Knoll A H, et al.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arbonates and organic carbon from upper Proterozoic successions in Namibia : stratigraphic vari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dia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Precambrian Research, 1991, 49: 301-327 Kennedy M J, Christie-Blick N, Sohl L E. Are Proterozoic cap carbonates and isotopic excursions a record of gas hydrate destabilization following Earths coldest intervals ? Geology, 2001, 29: 443 - 446 Kennet J O, Stott L D. Abrupt deep-sea warming, paleoceanographic changes, and benthic extin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Nature, 1991, 353: 225-229 Kennett J P, Cannariato K G, Hendy I L, et al. Carbon isotopic evidence for methane hydrate instability during Quaternary interstadials. Science, 2000, 288: 128-133 Kimura H, Matsumoto R, Kakuwa Y, et al. The Vendian-Cambrian 13 C record. North Iran: evidence for overturning of the ocean before the Cambrian explos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7, E1-E7 Knoll A H. Learning to tell Neoproterozoic time. Precambrian Research, 2000, l00: 3-20 Kvenvolden K A. A review of the geochemistry of methane in natural gas hydrate. Org. Geochem., 1995, 23: 997-1008 Prave A R. Two diamictites, two cap carbonates, two 13 C excursions, two rifts: the Neoproterozoic Kingston Peak Formation, Death Valley, California. Geology, 1999, 27(4) : 339-342 Shackbeton O. Oxygen isotope and paleomagnetic stratigraphy of equatorial pacific core V28-238: Oxygen isotope temperature and ice volumes on a 10 5 and 10 6 years scale. Quaternary Research , 1973, 3: 39-55 Veizer J, Ala D, Azmy K, et al. 87 Sr/ 86 Sr, 13 C and 18 O evolution of Phanerozoic seawater. Chemical Geology, 1999, 161: 58-88 Walter M R. Veevers J J. Calver C R. et al. Dating the 840-544 Ma Neoproterozoic interval by isotopes of strontium, Carbon, and sulfur in seawater and some interpretative modes. Precambrian Research , 2000, l00: 371-433 Zachos J C, Lohmann K C, Walker J C G, et al. Abrupt climate change and transient climates during the Paleogene: a marine perspective. J. Geol., 1993, 101: 191-213 Zachos J C, Stott L D, Lohmann K C. Evolution of early Cenozoic temperatures. Paleoceanography, 1994, 9: 353-387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9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14 古岩石壳的形成及大陆的演化
rock6783 2009-3-21 10:3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面几回我们分析了冰川的地质作用,下面我们就利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原理,来具体分析古岩石壳的形成及大陆的演化。 地球形成于 46 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后,因重力不断收缩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物质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物质上浮组成地幔 ( 刘本培和蔡运龙 , 2000; Ringwood, 1979) 。那时地球太热,表面呈岩浆状态,还没有形成地壳;也没有海洋, H 2 O 都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于原始大气中。 约 40~38 亿年前,地球由于不断的热辐射,温度逐渐降低。当表面温度低于岩浆的凝固点时,最原始的岩石壳(古岩石壳)形成开始,至 25 亿年前,古岩石壳形成完成 ( 张均 , 1998;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00) 。 岩石壳没有形成之前,熔浆物质的排列,呈越接近地心,密度越大,越接近地表,密度越小(见图 2 )。首先固化的是相对较轻的、含高 SiO 2 的花岗岩类。所以,古岩石壳,完全由高 SiO 2 岩石(如花岗岩)构成,就是所谓的花岗岩类岩石壳。 图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 A ,岩石圈; B ,软流圈; C ,部分上地幔; D ,下地幔; E ,地核; F ,地幔浮力面 总体来说,先形成的岩石壳,密度较小,相对较轻,如花岗岩。由于密度较轻的物质已先固化,留下的是密度较大的岩浆,所以,后形成的岩石密度较大,较重,如玄武岩类。 所以,先形成的岩石层(或岩石壳)和后形成的岩石层(或岩石壳)相互作用时,总是先形成的岩石壳由于密度较小,较轻而位于上方,而后形成的岩石壳由于密度较大,较重而位于下方。 同样,先形成的大陆,较轻;而后形成的大陆,较重。不同时代形成的大陆板块,密度不一样。越古老的板块越轻,越新的板块越重。由不同时代的岩石共同形成的板块,密度由各个时期形成的板块所占的比例来决定这个板块的比重。 所以,岩石或板块的比重,是由岩石或板块在地史上形成的先后决定的。 地壳一旦形成,因为岩石壳是热的不良导体,地球内部的热量不容易传出来。而地球表面由于不断向外辐射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降至 100 ℃ 时,大量的水蒸气凝聚成液态的水,就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约形成于 38 亿年前 ( 张均 , 1998) 没有冰川形成以前的地球演化早期,不可能有造海运动和造山运动。所以,原始地球表面差不多完全由海洋占据,大地水准面大体很平整,远没有现在这么凹凸不平(图 8 , a, A )。仅有象月球的环形山一样,由于外星体撞击而成的小块突起。我们将这时的海洋岩石壳,称为古岩石壳(或古岩石圈)。 自地球上第一次形成极地大冰盖 (Kaufman et. Al., 1997; Donnadieu et. al., 2004) ,地球的演化开始。 冰川形成时,根据造海作用原理,古岩石壳有的地方被撕裂,形成洋中脊,由洋中脊演化出次生海洋岩石壳(简称海洋岩石壳)。由海洋岩石壳形成的海洋,简称次生海洋(见图 8 , b );由古岩石壳形成的海洋简称为古海洋(见图 8 , a )。虽然海洋岩石壳比重稍比古岩石壳重,但相差不大。所以,海洋岩壳和古岩石壳的厚度相差不大,次生海洋和古海洋的深度也相差不太大。古海洋和次生海洋连为一体(见图 8 , b )。 图 8. 古岩石圈的形成和大陆的演化 . A ,古岩石圈; B 次大陆岩石壳; C ,陆核; D ,较新形成的大陆岩石壳; E ,最新大陆岩石壳; F ;海洋岩石壳 . 古岩石壳和海洋岩石壳的厚薄相差不大。所以,冰川消融,地球收缩时,在造陆作用的作用下,它们形成陆地的方式也差不多(见图 8 )。 古壳和洋壳均比较薄,在冰川的造陆作用下,形成的海盆(地向斜)不会太大(见图 9 ),海盆和海山(地背斜)具有多而小的特点。大量地向斜和地背斜相间排列(见图 9 , c )。当冰川进一步消融,地球进一步收缩时,地向斜演化成地槽(见图 9 , d )。地槽再进一步演变成中央隆起。由于地球的不断收缩,最后,大小不等的许多中央隆起和相间其间的拗陷的地背斜一起,共同拼贴成陆核(见图 9 , e-f )。这样,就出现了由古壳形成的陆核,或由洋壳形成的陆核,或由古壳和洋共同形成的陆核(见图 9 )。这些陆核分布于古海洋或次生海洋中,就成为地球上最早的陆核。这些陆核的特点是:数目较多,但规模都较小(见图 8, b )。 图 9. 陆核形成过程 . a ,示没有陆核的地球; b ,示 a 图框内地壳的一部分放大; c ,示地壳出现地向斜和地背斜(褶皱); d ,示褶皱挤压; e ,褶皱挤压拼接; f ,示已出现陆核的地球。 A ,海盆(或地向斜或地槽); B ,地背斜; C ,海洋岩石圈; D ,陆核 . 在下一次冰川引起的造海过程中,又会形成更多的洋壳。而在造陆过程中,这些大小不等的陆核经过进一步的拼贴,就形成了较大的陆核(见图 8 , c )。整个太古宙、元古宙,经过了 2 次以上大的冰川形成与消融 (Kaufman et. Al., 1997; Donnadieu et. al., 2004; 张同钢等 , 2002) 。经过新元古的多次冰川作用,陆核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西北利亚地台、加拿大地台、非洲地台等古地台 ( 宋春青和张振春 , 1996) (见图 8 , b- c )。这些古地台,主要是由古壳的高 SiO 2 花岗岩类构成,所含的低 SiO 2 的玄武岩等类的后成岩石较小。 在以后奥陶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冰川期,这些古地台又经过不断地拼贴或分裂,再加上不断地有,由洋壳演化来的陆壳的补充,逐渐演化为现在的地质板块 (见图 8 , e ) 。 开始形成的古地台都不太厚,不足以支撑太深太大的地槽形成,所以,不会有高大的山脉形成。后来,当海盆两侧有足够厚的地台支撑时,就形成了足够大的地槽,也就形成了象当今世界很多大山脉一样足够大的山脉。 冰川是逐渐形成的,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还会有次一级的短暂消融过程。所以,冰川形成期主要由洋中脊进行洋壳的扩张,但其间也会有海盆的形成和地槽的发育等造山运动。 同理,冰川消融期,也是逐渐进行的,在消融的过程中,还会有次一级的洋中脊短暂形成过程。所以,冰川消融期主要进行海盆形成和地槽演化等造山运动,但其间也会有洋中脊形成洋壳的造海运动,不断给造山运动补充材料。 已形成的地台,或大陆板块,一般来说,是相当稳定的。但在造山作用下,当其两侧受到强有力的抬升时,中部就会断裂而相对下陷形成地堑。若这种情况正好处于冰川形成期或冰川消融期的次一级冰川形成期,就有可能发育成新的洋中脊。这样,大陆块就可能分裂,一块大陆分裂成两块或多块新的大陆。 地球上开始形成的几次冰川,主要形成东西走向或近东西走向的洋中脊,如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而后期,才主要形成南北走向或近南北走向的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等。所以,洋中脊作用形成大陆板块的漂移,早期主要是南北漂移,后期才是东西漂移。南北漂移,会改变板块的纬度。所以,地磁磁极的位置,也就相对发生了移动。可能磁极本身是不动或基本不动的。现有的各大地质板块,在地质史上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也就是不停地进行分、合及扩张和缩小。所以,只要测定各个可知的地质板块的地磁极变化规律,就有可能知各个地质板块相对于地极而进行的漂移及分离和合并;从而推断出各个地史时期地球各板块的分布及大小。 冰川的地质作用的分析到此告一段落。那么目前有没有冰川的地质作用的证据呢?若有,又是哪些呢?下面几回,我们将的介绍冰川地质作用的地质化学和地球物理两方面的证据。到底有哪方面的地质化学方面的证据?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5 冰期旋回中碳酸盐岩 13 C 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刘本培,蔡运龙 . 地球科学导论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8-303 宋春青,张振春 . 地质学基础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 272-348 张均 . 生物进化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41-99 张同钢,储雪蕾,陈孟莪,张启锐, 冯连 君 . 新元古代全球冰川事件对早期生物演化的影响,地学前缘, 2002 , 9 ( 3 ): 49-56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高等地球化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0. 1-110 Donnadieu Y,Goddris Y,Ramstein G,Ndlec A , Meert J. A 'snowball Earth' climate triggered by continental break-up through changes in runoff. Nature , 2004, 428 : 303 306 Kaufman A L, Knoll A H, Narbonne G M. Isotopes, ice ages, and terminal Proterrozoic earth history. Proc. Natl. Acad. Sci. , 1997, 95: 6600-6605 Ringwood, A. E.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the earth. In M. W. McElhinny, editor, The earth: Its Origi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9. 1-5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5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13 冰川消融时的造山运动
rock6783 2009-3-19 21:1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上一回我们分析了冰川的地质作用之一,即 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在这里,我们继续分析冰川的地质作用之二,即冰川消融时的造山作用。 以现存类型的冰川消融为例,分析冰川消融时的造山作用。 当单极冰川或双极冰川消融时,情况刚好相反。极地冰盖消失,大量的水注入海洋,海洋水面将升高,海水重量增加。极地冰盖消失,极地岩石壳将从原来的下降状态升起,地球的内部压力减少。岩石壳在以上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将收缩(见图 5 , a-c )。岩石壳面积缩小,引发造山 ( 陆 ) 作用(见图 5 )。 图 5. 冰川消融引起的造山(陆)过程 . A ,南极冰川; B ,老大陆岩石壳; C ,由岩浆喷发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壳; D ,老海洋岩石壳; E ,最新大陆岩石壳; F ,较新大陆岩石壳 . 因为现在的大陆岩石壳和海洋岩石壳相比,相当厚 ( 宋春青和张振春 , 1996) 。大陆岩石壳的刚性远大于海洋岩石壳,海洋岩石壳受到压缩的可能性也远大于大陆岩石壳。所以,造山运动,主要发生在海洋岩石壳(见图 5 , b , c )。 洋中脊部分,由于受到两边的挤压,将封闭。若洋中脊两侧海洋岩石壳的比重相等、作用力相等,则洋中脊两侧共同上升,形成洋中脊隆起(这种情况为主)。若洋中脊两则的密度或作用力不相等。重的洋中脊一边海洋壳,有可能插入另一边洋壳的下面。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将形成造山运动(这种情况较少)。 图 6. 地槽形成和造陆过程 . A ,岩石壳; B ,早期沉积物; C ,负压腔; D ,后期沉积物; E ,火山堆; F ,类花岗岩岩浆层; G ,类玄武岩岩浆层; H ,玄武岩; 示火山喷发 . 洋中脊两侧的洋壳部分,在两边大陆岩石壳的挤压下,一旦海洋岩石壳宽度超过海洋岩石壳的刚性范围,海洋岩石壳将发生形变(见图 6 , a-b )。要么隆起,要么下降。若隆起,就成为地背斜(海山)。若下降,就成为海盆(地向斜)(见图 6 , b )。由于海洋岩石壳的密度比较大,再加上冰川消融后形成的海水增加,地球内压下降,海洋岩石壳下降的面积将远大于抬升的面积,也就是说,海盆的面积远大于地背斜的面积(见图 6 , b )。 海盆一旦形成,将有沉积物在海盆里沉积(见图 6 , b )。随着冰川不断地消融,岩石壳严重收缩。海盆边缘受到严重挤压,因为海洋岩石壳刚性作用,海盆底部将不断下陷(见图 6 , b-c )。同时,海盆里沉积的上千米的沉积物,也进一步加剧了海盆的下陷(见图 6 , b-c )。下降的海盆,将又会有大量的沉积物沉积(见图 6 , c )。 海盆下降深度越来越深,盆口面积越来越小。海盆下陷到一定程度,就转变为地槽(见图 6 , c )。 地槽下降越深,槽底洋壳的弯曲度就越大,当弯曲度越过洋壳的承受力时,槽底断裂(见图 6 , d )。由于负压的作用,将造成大量玄武岩岩浆喷出(见图 6 , d-e )。 随着地槽的下陷,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地背斜将被抬升。通过地背斜的抬升,来达到地槽和地背斜共同构成的浮力和重力平衡(见图 6 , b-c )。 随着地背斜的抬生和地槽进一步不断下陷,将加剧地槽底部岩石壳和地背斜岩石壳的弯曲。当其弯曲程度超过连接它们洋壳的承受度时,将发生断裂。这就引起地震,引起地槽和地背斜的分离(见图 6 , g )。 一旦地背斜和地槽分离,地槽因为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扯,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由于地幔的浮力而上升(见图 6 , g-h );地背斜将因为没有地槽的支撑而下降,冲击下面的岩浆而引起火山喷发(主要为中性或酸性岩浆的喷发)(见图 6 , g-h )。同时,地背斜岩石壳较重,地槽岩石壳较轻(地槽里沉积岩的比重小于火成岩性质的海洋岩石壳),地背斜和地槽岩石壳断裂时,地背斜岩石壳将向地槽下插入,这样,更进一步造成地槽抬升,形成中央隆起(见图 6 , g-h )。从而形成地背斜和地槽之间的重新组合。 若这种组合型岩石壳达到一定厚度,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而抬升出海面从而形成陆地板块(见图 5 , b , c ; E , F )。这称为造陆运动。造陆过程简化如下: 这样,由于部分或全部海洋岩石壳转化为陆地板块,使陆地板块增加,海洋相对缩小(见图 5 , a-c )。 海洋岩石壳和大陆岩石壳接触处,同样会有或大或小的海盆或地槽形成(见图 7,b-c )。一旦地槽形成,在不断的、巨大的地球收缩挤压力作用下,由于海洋岩石壳比重比大陆岩石壳大,地槽将插入大陆岩石壳下面(见图 7, d ),地槽被压扁相贴(见图 7, e ),贴合处就是海沟(见图 7 , D )。 由于海洋岩石壳向大陆岩石壳下弯曲并挤压,就使陆壳下增加了两层新的岩石壳(见图 7 , e ),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被加厚处的大陆岩石壳将抬升(见图 7 , e-f )。这样,将使抬生的大陆岩石壳和未抬生处的大陆岩石壳发生断裂(见图 7 , g ),从而造成火山,形成海沟后火山线(这种火山也为中性或酸性岩浆形成)(见图 7 , h )。 图 7. 岛弧的形成 . A ,海洋岩石圈; B ,大陆岩石圈; C ,软流层; D ,海沟; E ,负压腔; F ,火山堆; 示火山喷发 . 既然冰冰川形成时有造海作用,而冰川消融时具有造陆作用,那么,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又是如何推动地球演化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4 古岩石壳的形成及大陆的演化 参考文献: 宋春青,张振春 . 地质学基础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 272-34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586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领域中国学者发表的高被引论文:1998-2008年
wanyuehua 2009-3-19 12:47
万跃华 2009年3月19日 检索基本科学指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简称 ESI )得知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进入 ESI 的 SCI 、 SSCI 收录的地球科学领域期刊有 223 种, 11 年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均为美国第一位,论文数 88,837 篇、总被引 1,148,379 次、篇均被引 12.93 次(第八位);中国地球科学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113,307 次排名在第 8 位、论文数 19,544 篇排名在第 6 位、篇均被引次数 5.80 未进前 20 名(第 69 位),中国台湾地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18,872 次排名在第 27 位、论文数 2,604 篇排名在第 27 位、篇均被引次数 7.25 未进前 20 名(第 53 位)。其中中国作者(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有 213 篇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进入 ESI 。 这 213 篇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引用最多的论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和英国合作的国际合作论文(被引 684 次),第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篇高被引论文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和美国、法国合作的论文。 这 213 篇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学者总被引次数超过 150 次的有 15 篇论文,其中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为和美国合作的国际合作论文(被引 222 次)。 需要说明的是某个国家论文数和引文数统计的根据是在发表的论文中出现的研究机构,如果一篇论文中署有至少一个国家的地址那么此论文就归属于该国家;论文中列出的所有国家都要考虑在内,而不只是考虑列在首位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在该篇论文中出现多次,则按一次计算,所有在论文中出现的国家的引文数就是指该论文的引文数。 下面为检索 1998-2009 年 Web of Science 分析得到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地球科学领域中通讯作者为中国作者总被引次数超过 150 次的 15 篇论文,这 15 篇论文分别刊登在 7 种期刊上: NATURE 《自然》 5 篇、 SCIENCE 《科学》 3 篇、 EARTH-SCIENCE REVIEWS 《地学评论》 2 篇、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 2 篇、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第四纪科学评论》 1 篇、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大气环境》 1 篇、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A-SOLID EARTH AND GEODESY 《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化学, A 辑:固态地面与大地测量学》, 第 2 、 11 篇为综述论文,第 9 、 14 篇为会议论文。 15 篇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通讯作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 6 篇、中国科技大学 2 篇、 中国地震局、 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台湾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各 1 篇。 1 、 Title: Present - 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 Author(s): Wang Q, Zhang PZ, Freymueller JT, et al. Source: SCIENCE Volume: 294 Issue: 5542 Pages: 574-577 Published: OCT 19 2001 Times Cited: 222 Reprint Address: Zhang, PZ (reprint author), China Seismol Bur, Ctr Crustal Movement Studies, Beijing 100029,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372 该文 2007 年被引 38 次、 2008 年被引 34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2 、 Title: 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he Dabie - Sulu orogen in China :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 and fluid regime Author(s): Zheng YF, Fu B, Gong B, et al. Source: EARTH-SCIENCE REVIEWS Volume: 62 Issue: 1-2 Pages: 105-161 Published: JUL 2003 Times Cited: 211 Reprint Address: Zheng, YF (reprint author), Univ Sci Technol China, Sch Earth Space Sci, Hefei 230026,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4.310 该文 2007 年被引 62 次、 2008 年被引 47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3 、 Title: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by 22 Myr ago inferred from loess deposits in China Author(s): Guo ZT, Ruddiman WF, Hao QZ, et al. Source: NATURE Volume: 416 Issue: 6877 Pages: 159-163 Published: MAR 14 2002 Times Cited: 191 Reprint Address: Guo, ZT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Inst Geol Geophys, POB 9825, Beijing 100029,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42 次、 2008 年被引 36 次、 2009 年被引 9 次 4 、 Title: The possible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material to depths greater than 200 km Author(s): Ye K, Cong BL, Ye DI Source: NATURE Volume: 407 Issue: 6805 Pages: 734-736 Published: OCT 12 2000 Times Cited: 181 Reprint Address: Ye, K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Inst Geol Geophys, Lab Lithosphere Tecton Evolut, POB 9825, Beijing 100029,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33 次、 2008 年被引 23 次、 2009 年被引 2 次 5 、 Title: Sm - Nd and Rb - Sr isotopic chronology and cooling history of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ir country rocks at Shuanghe in the Dabie Mountains , Central China Author(s): Li SG, Jagoutz E, Chen YZ, et al. Sourc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olume: 64 Issue: 6 Pages: 1077-1093 Published: MAR 2000 Times Cited: 179 Reprint Address: Li, SG (reprint author), Univ Sci Technol China, Dept Earth Space Sci, Hefei 230026,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3.665 该文 2007 年被引 32 次、 2008 年被引 25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6 、 Title: Pattern of marine mass extinction near the Permian - 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Author(s): Jin YG, Wang Y, Wang W, et al. Source: SCIENCE Volume: 289 Issue: 5478 Pages: 432-436 Published: JUL 21 2000 Times Cited: 188 Reprint Address: Jin, YG (reprint author), Acad Sinica, Nanjing Inst Geol Palaeontol, Nanjing 210008,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372 该文 2007 年被引 42 次、 2008 年被引 21 次、 2009 年被引 6 次 7 、 Title: Precambrian sponges with cellular structures Author(s): Li CW, Chen JY, Hua TE Source: SCIENCE Volume: 279 Issue: 5352 Pages: 879-882 Published: FEB 6 1998 Times Cited: 179 Reprint Address: Li, CW (reprint author), Natl Tsing Hua Univ, Dept Life Sci, Hsinchu, Taiwan , Acad Sinica, Nanjing Inst Geol Palaeontol, Nanjing 210008,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372 该文 2007 年被引 32 次、 2008 年被引 18 次、 2009 年被引 3 次 8 、 Title: An exceptionally well - preserv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China Author(s): Chen PJ, Dong ZM, Zhen SN Source: NATURE Volume: 391 Issue: 6663 Pages: 147-152 Published: JAN 8 1998 Times Cited: 176 Reprint Address: Chen, PJ (reprint author), Acad Sinica, Nanjing Inst Geol Palaeontol, 39 E Beijing Rd , Nanjing 210008,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13 次、 2008 年被引 8 次、 2009 年被引 3 次 9 、 Title: The histor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climate Author(s): An Z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1st PAGES Open Science Meeting, APR 19-23, 1998 UNIV LONDON, LONDON, ENGLAND Source: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Volume: 19 Issue: 1-5 Pages: 171-187 Published: JAN 2000 Times Cited: 172 Reprint Address: An, ZS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State Key Lab Loess Quaternary Geol, POB 17, Xian 710054,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4.110 该文 2007 年被引 22 次、 2008 年被引 30 次、 2009 年被引 5 次 10 、 Tit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 2.5 in Beijing , China Author(s): He KB, Yang FM, Ma YL, et al. Sourc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ume: 35 Issue: 29 Pages: 4959-4970 Published: OCT 2001 Times Cited: 167 Reprint Address: He, KB (reprint author), Tsing Hua Univ, Dept Environm Sci Engn, Beijing 100084,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549 该文 2007 年被引 35 次、 2008 年被引 23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11 、 Title: Review of global 2 . 1 - 1 . 8 Ga orogens : implications for a pre - Rodinia supercontinent Author(s): Zhao GC, Cawood PA, Wilde SA, et al. Source: EARTH-SCIENCE REVIEWS Volume: 59 Issue: 1-4 Pages: 125-162 Published: NOV 2002 Times Cited: 162 Reprint Address: Zhao, GC (reprint author), Univ Hong Kong, Dept Earth Sci, James Lee Sci Bldg, Pokfulam Rd ,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4.310 该文 2007 年被引 26 次、 2008 年被引 38 次、 2009 年被引 12 次 12 、 Titl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as revealed by studies in East China Author(s): Gao S, Luo TC, Zhang BR, et al. Sourc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olume: 62 Issue: 11 Pages: 1959-1975 Published: JUN 1998 Times Cited: 158 Reprint Address: Gao, S (reprint author), China Univ Geosci, Dept Geochem, Wuhan 430074,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3.665 该文 2007 年被引 25 次、 2008 年被引 17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13 、 Title: Diachronous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tarting 40 Myr ago Author(s): Chung SL, Lo CH, Lee TY, et al. Source: NATURE Volume: 394 Issue: 6695 Pages: 769-773 Published: AUG 20 1998 Times Cited: 152 Reprint Address: Chung, SL (reprint author), Natl Taiwan Univ, Dept Geol, Taipei 10764, Taiwan , Chinese Acad Sci, Guangzhou Inst Geochem, Guangzhou,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20 次、 2008 年被引 23 次、 2009 年被引 2 次 14 、 Title: Thermo - tectonic destruction of the archaean lithospheric keel beneath the Sino - Korean Craton in China : Evidence , timing and mechanism Author(s): Xu YG Conference Information: 2nd Symposium on Chemical Geodynamics, FEB, 2000 HEFEI, PEOPLES R CHINA Sourc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A-SOLID EARTH AND GEODESY Volume: 26 Issue: 9-10 Pages: 747-757 Published: 2001 Times Cited: 151 Reprint Address: Xu, YG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Guangzhou Inst Geochem, Guangzhou 510640,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40 次、 2008 年被引 28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15 、 Title: Lower Cambrian vertebrates from South China Author(s): Shu DG, Luo HL, Morris SC, et al. Source: NATURE Volume: 402 Issue: 6757 Pages: 42-46 Published: NOV 4 1999 Times Cited: 151 Reprint Address: Shu, DG (reprint author), NW Univ Xian, Early Life Inst, Xian 710069,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16 次、 2008 年被引 21 次、 2009 年被引 3 次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62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12 诱发地震及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rock6783 2009-3-18 19:43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根据前一回的 地幔浮力面理论 ,我们现在来分析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为了便于理解冰川作用的机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诱发地震。诱发地震是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矿山地震等。 水库蓄水时,大量水转入,在水库处形成巨大荷载。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水库处将相对地幔浮力面下降,这样就引起水库处地面下陷而形成地震。 矿山开采时,大量矿物(如煤炭)转出,在矿山处形成巨大卸载。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矿山处将相对地幔浮力面上升,这样就引起矿山处地面上升而形成地震。 石油开采形成的地震和矿山地震类似。 虽然水库地震和矿山地震的发震机理,目前尚有争议 (Gupta, 1992; Gupta, 2002; 秦四清和张倬元 , 1995) 。但地震界一致公认,印度的 Koyna 水库 6.4 级( 11-12-1967 ) ( Gupta, 1985; Agrawal, 1972; Murthi, 1968 ) 和中国的新丰江水库 6.1 级( 19-03-1962 )地震 ( Chen and Talwani, 1998; Rui 1978 ) ,都是由于水库蓄水后引发的地震;德国东部 Suna 钾碱矿区 5.2 级( 24-06-1975 )和波兰 Lublin 铜矿区 4.5 级( 24-03-1977 ) ( 张少泉等 , 1994) 及中国湖南邵东煤矿 3.2 级( 04-09-1997 )地震,都是由于采矿或采煤引起的地震 ( Gibowicz and Guterch, 1982; Gibowicz, et. al., 1981; Cook, 1970; 肖和平 , 1998) 。 据统计发现( 1981 ): 10m 坝高 90m 的 11000 座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 0.63% ; 90m 坝高 140m 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 10% ;坝高 140m 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 21% ( 易立新等 , 2003) 。这说明,水库地震的发生,明显与坝高和库容呈正相关;坝越高,库容越大,发生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矿山地震,也与矿井深度和开采量正相关 ( 肖和平 , 1998; 陈德贻等 , 1996) 。 Koyna 水库蓄水 5 年后发最大震(震源深度 27 km ),新丰江水库蓄水 2 年后发最大震(震源深度 5 km ) ( 易立新和车用太 , 2000) 。水库地震,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说明水体对岩石的作用,是一种缓慢作用过程。 水库区域能发生地震,就说明水库水体作用于岩石,已引起了岩石层的断裂。 Koyna 水库,库深 100m ,库容 2.78 10 9 m 3 ,库面积 1.15 10 2 km 2 ,玄武岩底质;新丰江水库,库深 97m ,库容 1.15 10 10 m 3 (约 1.15 10 13 kg ),库面积 3.9 10 2 km 2 ,花岗岩底质 ( 易立新和车用太 , 2000; 杨清源等 , 1996) 。这说明,象 Koyna 和新丰江水库这样的水深和库容(水体质量),能引起玄武岩或花岗岩岩石层断裂,引发 6 级以上的地震 ( 杨清源等 , 1996) 。 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水库蓄水和矿山采矿,致岩石层断裂发生地震的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秦四清和张倬元 , 1995) ,但水库蓄水和矿山采矿能致玄武岩或花岗岩层断裂,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诱发地震一样,冰川引起造海作用,也是由于巨大质量的转移造成的 ( Kivioja, 1967) 。因为水库地震的发生,明显与坝高和库容呈正相关;坝越高,库容越大,发生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想象一下,假设南极不是冰盖而是一个水库,当一个水库贮水高度达到 2450 米 ,也就是 Koyna 水库或新丰江水库的坝高的 24 倍,你能保证这个超级水库不会引发地震吗?你能保证这个超级水库处不下沉吗?因为 90m 坝高 140m 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 10% ;坝高 140m 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 21% ( 易立新和车用太 , 2003) ,你估计一下,这个坝高 2450 米 的南极巨无霸水库发生地震的概率是多少?所以,当面积 1.4 10 7 km 2 、重约 2.64 10 19 kg 、平均厚 2450m 、最厚处 4645m 的南极冰盖形成时 ( 秦大河和任贾文 , 2001) ,引起南极下陷,及引起地球岩石圈最易破裂处的花岗岩或玄武岩质岩石圈开裂,是很自然的。 现以南极冰盖为例,分析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南极冰盖未形成时,岩石圈和地幔处于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见图 3 , a )。当南极冰盖形成时, 2.64 10 19 kg 的海洋水转移至南极,引起海退;海洋岩石壳上的重量将减少,南极大陆岩石壳上的重量将大大增加(见图 3 , b )。因这种作用是缓慢进行的,地球将表现出明显的塑性 ( 刘本培和蔡运龙 , 2000) (见图 3 , c-f )。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南极冰盖下的岩壳将大幅度下降(见图 3 , c-f )。 图 3. 南极冰川形成引起的造海过程 . A ,岩浆从洋中脊涌出; B ,南极冰川; C ,老岩石壳; D ,软流层; E ,由洋中脊处涌出岩浆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壳 . 地球是一个密闭流体球体,岩石圈就是这个密闭流体的容器(见图 2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密闭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流体不会或几乎不会被压缩;根据巴斯噶原理:施加压强于密闭容器内的流体,此压强无变化地传到流体的各部分及容器的器壁 ( 赵景员,五淑贤 , 1981) 。所以,当巨大重量的冰川引起南极岩石壳下陷时,将产生巨大的压强,流体地幔会把这个压强传至地幔的任何地方,并传至垂直于地壳的任何方向,且压强不变,方向向外(见图 3 , b )。这样,地球将在这个巨大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图 3 , c-f )。 图 4. 洋中脊形成和海底扩张 . A ,海洋岩石壳外侧; B ,海洋岩石壳内侧; C ,岩浆流动方向; D ,海底扩张方向; E ,老洋底; F ,早期形成的新洋底; G ,较迟形成的新洋底; H ,最后形成的新洋底 . 地球向外膨胀时,地球表面积将增加;也就是说,冰川形成的巨大作用力,将利用类似水库地震或矿山地震形成时,致岩石断裂的机制,在岩石圈的某处(最易破裂处,一般为洋中脊),将其撕裂(图 3 , c-e )。为了释放压力,岩浆将会从破裂处流出(图 3 , c-e )。这样就形成了洋中脊,从而使海洋得到扩张(见图 4 )。洋中脊逐渐流出岩浆(见图 4 , b-e ),直至把冰川施加的压力全部释放完为止。这就是造海运动(见图 4 , b-e )。 因洋中脊处岩浆的喷出,是由于流体的压力造成的,所以,洋中脊处喷出的岩浆,是比较容易流动的地幔深处类玄武岩岩浆的岩浆(见图 2 , C ),形成的岩石是玄武岩。其实,大陆岩石壳处也有岩浆上涌,只是大陆岩石壳较厚,岩浆不可能涌出地面,只会浸入陆壳的裂隙而形成浸入岩。但这种岩石大多由地幔浅处较轻的中性或酸岩浆形成(见图 2 , B ),多为高 SiO 2 岩石类,如花岗岩。 冰川是逐渐形成的,洋中脊处的岩浆喷出,也是缓慢进行的,玄武岩岩浆喷出后凝固(图 4 , b-c ),再喷出再凝固(图 4 , c-e )。从而使地壳扩张(图 4 , b-e )。 南极冰盖对地球的作用,属于单极冰川作用,因北冰洋是海洋,冰川只能从一极挤压地球。若是双极冰川,冰川将从二极挤压地球。 冰川一旦形成,冰川就会流动,巨大冰川的流动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当在一极或二极形成的冰川,它流动时产生的力量一旦大于位于它下面的地壳的抗张力,将造成地壳的破裂。大陆板块一旦破裂,就会产生和海洋洋中脊一样的造海作用。随着新海洋的形成,引起原来大陆板块的解体。 受不同岩石壳抗张力大小不同的影响,有的地方容易形成洋中脊式的海洋岩石壳扩张。有的海洋岩石壳或大陆岩石壳,只有当压力足够大时,才可能形成洋中脊扩张。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的洋中脊都一定是同时或同等强度地喷发岩浆而形成造海运动。有的先,有的后,有的快,有的慢。先形成洋中脊的,洋底先扩张,后形成的,洋底后扩张,不形成洋中脊的不扩张。形成洋中脊强度大的,洋底扩张快,形成洋中脊强度小的,洋底扩张慢。在新解体的板块之间形成的洋中脊,也一样符合以上的变化规律。这样,地球表面海洋的分布和大小,将重新进行调整。有的海洋大小不变,有的海洋增大,有的海洋缩小;在原来没有海洋的地方,也会重新形成海洋。 冰川的形成时具有造海作用,那冰川消融时会有什么作用呢?这种作用又是怎么起作用的?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3 冰川消融时的造山运动 参考文献: 陈德贻,刘奇武,杨建明 . 湖南娄底煤田矿山诱发地震的分析 . 中国地震, 1996 , 12 ( 3 ): 325-330 刘本培,蔡运龙 . 地球科学导论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8-303 秦大河,任贾文主编 . 南极冰川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1-220 秦四清,张倬元 . 水库诱震机制新理论的探索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 . 工程地质学报, 1995 , 3 ( 1 ): 35-44 肖和平 . 煤矿诱发地震研究 . 华南地震, 1998 , 18 ( 4 ): 83-87 杨清源,胡毓良,陈献程,陈凌岳 . 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目录 . 地震地质, 1996 , 18 ( 4 ): 453-461 易立新,车用太 . 水库诱发地震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和诱震机理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 11 ( 2 ): 46-50 易立新,车用太,王广才 .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 华南地震, 2003 , 23 ( 1 ): 28-37 赵景员,五淑贤 . 力学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1. 342-428 张少泉,关杰,刘力强,滕学军 . 矿山地震研究进展 . 国际地震研究进展, 1994 ( 2 ): 1-6 Agrawal P. N. December 11, 1967 Koyna earthquake and reservoir filling.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2, 6: 661-662 Chen Linyue, Talwani P.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in China.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98, 153: 133-149 Gibowicz S. J. Droste Z., Guterch B., Hordejuk J. The Belchatow, Poland, earthquakes of 1979 and 1980 induced by surface mining. Engineering Geology, 1981, 17: 257-271 Gibowicz S. J., Guterch B., Lewandowska-Marciniak H. Seismicity induced by surface mining; the Belchatow, Poland, earthquake of 29 November 1980. Acta Geophysica Polonica, 1982, 30: 193-219 Gupta H. K.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f triggered earthquakes by artificial water reservoir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earthquakes in Koyna, India.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2, 58: 279-310 Gupta H. K.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Amsterdam: Elsevier. 1992 : 1-364 Gupta H. K. 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 investigation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Koyna earthquakes. Tectonophysics, 1985, 118: 257-279 Kivioja L A. Effects of mass transfers between iland-supporter ice cape and oceans on the of earth and on the observed mean sea level. Bull Geodesy, 1967, 79: 283-288 Murthi N. G. K. The Koyna earthquake. Journal of the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68, 5: 11-14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908 次阅读|5 个评论
近十年地球科学领域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排名
wanyuehua 2009-3-18 18:38
中国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名第 8 位、论文数排名第 6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 汤姆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科技信息集团 3 月 1 日 更新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简称 ESI ),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 SCI 、 SSCI 收录地球科学领域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出前 20 名国家和地区排名。每个参与排名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期间发表的地球科学论文数超过 3 千篇,排名参照指标为总被引次数、文章数和篇均被引次数。其中,中国地球科学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113,307 次排名在第 8 位、论文数 19,544 篇排名在第 6 位、篇均被引次数 5.80 未进前 20 名(第 69 位),中国台湾地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18,872 次排名在第 27 位、论文数 2,604 篇排名在第 27 位、篇均被引次数 7.25 未进前 20 名(第 53 位)。见表 1 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按总被引次数排名,表 2 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表 3 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表 1 地球科学 领域论文按总被引次数排 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88,837 1,148,379 12.93 2 ENGLAND 24,671 305,270 12.37 3 GERMANY 24,661 287,104 11.64 4 FRANCE 22,717 251,161 11.06 5 CANADA 18,712 184,848 9.88 6 AUSTRALIA 13,251 152,723 11.53 7 JAPAN 16,205 131,644 8.12 8 PEOPLES R CHINA 19,544 113,307 5.80 9 ITALY 12,615 105,123 8.33 10 SWITZERLAND 6,756 89,226 13.21 11 NETHERLANDS 6,563 79,331 12.09 12 RUSSIA 19,620 69,876 3.56 13 SPAIN 7,006 53,937 7.70 14 SWEDEN 4,888 53,644 10.97 15 NORWAY 4,777 47,921 10.03 16 DENMARK 3,352 40,414 12.06 17 SCOTLAND 4,014 40,370 10.06 18 INDIA 8,258 34,359 4.16 19 NEW ZEALAND 3,229 32,108 9.94 20 BELGIUM 2,789 28,318 10.15 表 2 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88,837 1,148,379 12.93 2 ENGLAND 24,671 305,270 12.37 3 GERMANY 24,661 287,104 11.64 4 FRANCE 22,717 251,161 11.06 5 RUSSIA 19,620 69,876 3.56 6 PEOPLES R CHINA 19,544 113,307 5.80 7 CANADA 18,712 184,848 9.88 8 JAPAN 16,205 131,644 8.12 9 AUSTRALIA 13,251 152,723 11.53 10 ITALY 12,615 105,123 8.33 11 INDIA 8,258 34,359 4.16 12 SPAIN 7,006 53,937 7.70 13 SWITZERLAND 6,756 89,226 13.21 14 NETHERLANDS 6,563 79,331 12.09 15 SWEDEN 4,888 53,644 10.97 16 NORWAY 4,777 47,921 10.03 17 SCOTLAND 4,014 40,370 10.06 18 BRAZIL 3,578 25,805 7.21 19 DENMARK 3,352 40,414 12.06 20 NEW ZEALAND 3,229 32,108 9.94 表 3 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BERMUDA 78 2,552 32.72 2 MALAGASY REPUBL 35 729 20.83 3 NORTH IRELAND 399 7,631 19.13 4 W IND ASSOC ST 28 492 17.57 5 MALTA 34 566 16.65 6 ICELAND 630 8,353 13.26 7 SWITZERLAND 6,756 89,226 13.21 8 USA 88,837 1,148,379 12.93 9 ENGLAND 24,671 305,270 12.37 10 LATVIA 60 734 12.23 11 NETHERLANDS 6,563 79,331 12.09 12 DENMARK 3,352 40,414 12.06 13 MONACO 60 709 11.82 14 NEPAL 120 1,415 11.79 15 GERMANY 24,661 287,104 11.64 16 ARMENIA 54 627 11.61 17 AUSTRALIA 13,251 152,723 11.53 18 FRANCE 22,717 251,161 11.06 19 SWEDEN 4,888 53,644 10.97 20 ISRAEL 1,864 19,878 10.66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3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11 地幔浮力面理论
rock6783 2009-3-16 17:5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为了说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为什么会造成地球的均衡调整,我们先来做一个木块浸水小实验。将一些不同形状、大小及比重的木块,放入一盆水中(见图 1 )。因为木块的比重比水小,木块将浮在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理),由于水对浸入水中部分的木块产生的浮力与木块的重量相等,不管木块的体积大小(只要不大于盆的水体),不管木块的比重大小(只要小于水的比重),不管木块的形状,也不管木块位于盆中水的什么高度,只要没有外力作用,最后,木块都会因为浮力作用,而停留在水面上。我们将这时的盆内水面,叫做浮力面(见图 1 , a, e )。 图 1. 木块浸水平衡实验 . A ,大比重木块; B ,普通比重木块; C ,小比重木块; D ,木块; E ,加在上面的小木块; F ,加在下面的小木块 . 不管木块是什么形状和大小,比重较大时,木块浸入水中的部分较多,比重较小时,木块浸入水中的部分较少 ( 见图 1 , a) 。 不管是什么形状、大小及比重的木块,若在水面下木块上增加一小块木块(浸入水中)(见图 1 , f ),由于增加的浮力大于增加的重力,则整个木块要相对浮力面上升,后又在浮力面处重新形成平衡(见图 1 , g );若我们在水面上木块上增加一小块木块 ( 见图 1 , c) ,由于浮力不变,而重力增加,木块将要相对浮力面下降,后又在浮力面处重新形成平衡(见图 1 , d )。我们将这种浮力面两侧的浮力和重力改变后又重新形成平衡的现象,叫做浮力面平衡(见图 1 )。 地球从外到内由地核、地幔和岩石圈构成 ( 见图 2) 。海洋岩石圈外是水和大气,大陆岩石圈外是大气。地幔部分可当成一种流体(见图 2 , B , C , D )。若把岩石圈看成是由很多个小块(岩石壳小块,将级成岩石圈的一部分称为岩石壳)组成,每个岩石壳小块都浮在比重较大的地幔流体上。不管岩石壳小块原来位于什么高度(距地心的距离),由于岩石壳小块的重力(包括岩石圈上的水和大气的重力)和地幔对浸入地幔中岩石壳部分产生的浮力相等,岩石壳小块和地幔最后会在上面的木块浸水实验中的浮力面处达到一种流体静力学平衡。我们将这个地幔和岩石壳形成的浮力面称作地幔浮力面(图 2 , F )。地幔浮力面是一个想象平面。因为,在实际的地球中,地幔外全部被岩石圈包围,是看不到这个地幔浮力面的。 假设不考虑月球及其它星球对地球的影响及自转因素的话,地球的地幔浮力面是一个圆球面。若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过两极作一个切面,地球的地幔浮力面是以赤道为长轴,两极为短轴的椭圆。所以,地幔浮力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相似,只是比大地水准面稍小,且位于地壳下方。 假设没有外力的影响,地幔处于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不管是大陆岩石壳或海洋岩石壳,岩石圈、水和大气的重量和地幔对其的浮力相等,都在地幔浮力面处保持平衡。根据上面的木块浮力实验可知:若在地幔浮力面下加一岩石壳(比地幔比重小)物质,整个岩石壳将上升;后又在地幔浮力面处重新形成平衡;若在地幔浮力面上加一岩石壳物质,岩石壳将下降,后又在地幔浮力面处重新形成平衡。我们将这种地幔浮力面两侧的浮力和重力改变后又重新形成平衡叫做地幔浮力面平衡。 图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 A ,岩石圈; B ,软流圈; C ,部分上地幔; D ,下地幔; E ,地核; F ,地幔浮力面 . 根据地幔浮力面平衡原理,若某一处的岩石壳地幔浮力面下生出了多余的根,那它必须相对于地幔浮力面上升,也就是它必须长出相应的枝来。反过来,或某一岩石壳在地上长出了一定重量的多余 枝,由于它的重量增加,那它必须相对地幔浮力面下降,也就是说,它必须相应地长出根来。 从以上我们知道了冰川的形成和消融能造成地球均衡调整,那么,冰川形成为什么会有造海作用?什么叫做诱发地震?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2 诱发地震及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52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10 冰川造成地球均衡调整
rock6783 2009-3-15 19:43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从前几回已知,随着对地球的不断认识,人们就大地构造,曾提出过很多学说。比较著名的有地槽 - 地台学说 ( J. D. Dana, 1873 ) 、大陆漂移学说 ( Wegener, 1912; Wegener, 1915; Wegener, 1929; Wegener, 2001 ) 、海底扩张学说 ( Hess, 1962; Dietz, 1961 ) 和板块构造学说等 ( Morgan, 1968; Isachs et.al., 1968; Mckenzie, 1969) 。板块构造学说得到古地磁学、地震学和古生物学等众多科学依据和测量数据的支持,被称为 20 世纪地质学的伟大成就 ( 傅容珊和黄建华, 2001) 。板块构造学说对 2 亿年龄的海洋和大洋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Mckenzie, 1969; 傅容珊和黄建华, 2001) ,但仍留下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 傅容珊和黄建华, 2001; Stacey, 1992; 宋春青和张振春 , 1996) 。为了解决大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地壳生长机制和板块运动驱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就现有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古气候学等资料,对大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冰川及冰川的形成和消融所造成的地球均衡调整。 1 冰川及其分类 冰川,一般可分为高山冰川和极地冰川。高山冰川一般分布相对分散,且面积和体积相对较小。 北极冰川集中在格陵兰岛,占全球冰川的 9% 。南极冰盖,集中了全球 90% 的冰川,位于南极洲上 ( 秦大河和任贾文 , 2001) 。 极地冰盖,根据它对地质影响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种:两极均是深海洋(海洋的深度大于冰川的入水深度,冰川不能直接和海洋底相接触)时形成的冰川海洋冰川,两极均位于大陆而形成的冰川双极冰川和一极是大陆一极是海洋时形成的冰川单极冰川。 当冰川形成时,若是海洋冰川,不管冰川有多大,因其不能直接接触地壳,故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它下面的地壳。同时,由于冰川的下部直接位于海洋中,由于海洋的对流(包括水平流和垂直流),相对于大陆极冰川来说,容易熔化。一般来说,这样的冰川不会造成明显的地质作用。 2 冰川造成地球均衡调整 第四纪时,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北美哈得逊湾地区有北极冰川存在。自 15000 年前冰川消融,哈得逊湾抬升了 300 米 。现在,这一地区仍以每年 2cm 的速度抬升。经计算,如果该区域要恢复冰川前的高度,并重建重力均衡,它必须再上升 80 米 ( 陶世龙等 , 1999; Stacey, 1992) 。自 10000 年前冰川消融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已经抬升 250 米 ,目前仍以每年 1 cm 的速度抬升 ( 陶世龙等 ,1999; Stacey, 1992) 。甚至有人估计,斯堪的纳维亚可能冰后抬升了近 850 m (Gudmundsson, 1999) 。以上证据证明,地球,这个被岩石圈圈闭流体球,的确有一定的塑性。当冰川形成时,冰川及冰川下岩石圈一道,因巨大的冰川均衡作用而下沉 ( Marquart, 1989; Davis et.al.,1999; Makinen and Saaranen, 1998; Davis and Mitrovica,1996; Boulton et.al., 1982; Clark et.al.,1994 ) 。在冰川消融期,由于巨大的冰川逐渐消失,原冰川区的岩石圈反弹性上升 ( Peltier and Jiang,1996; Lambert et. al.,2001; Lambeck et.al., 1998; Gudmundsson,1999 ) 。 为什么冰川的形成和消融,会造成地球的均衡调整?我们将在下一回用浮力实验进行分析。详细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1 地幔浮力面理论 参考文献: 傅容珊,黄建华 . 地球动力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1-320 秦大河,任贾文主编 . 南极冰川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1-220 宋春青,张振春 . 地质学基础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 272-348 陶世龙 , 万天丰 , 程捷 . 地球科学概论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999, 89-100 Boulton G. S., Baldwin C. T., Peacock J. D., McCabe A. M., Miller G., Jarvis J., Horsefield B., Worsley P., Eyles N., Chroston P. N., Day T. E., Gibbard P., Hare P. E., von Brunn V. A glacio-isostatic facies model and amino acid stratigraphy for late Quaternary events in Spitsbergen and the Arctic. Nature,1982, 298: 437-441. Clark J. A., Hendriks M., Timmermans T. J., Struck C., Hilverda K. J. Glacial isostatic deformation of the Great Lakes region; with Suppl. Data 9409.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94,106: 19-31.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Davis J. L., Mitrovica J. X.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and the anomalous tide gauge record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 Nature, 1996,379: 331-333. Davis J. L., Mitrovica J. X., Scherneck H. G., Fan H. Investigations of Fennoscandian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using modern sea level record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 Solid Earth and Planets, 1999, 104: 2733-2747. Dietz R. S. Continent and ocean basin evolution by spreading of the sea floor. Nature, 1961, 190: 854-857 Gudmundsson A . Postglacial crustal doming, stresses and fracture form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Norway, Tectonophysics, 1999, 307: 407-419. Hess H. H. History of ocean basins. Petrologic studies--A volume in honor of A. F. Buddington. Geol. Soc. America . 1962 : 599-620 Isachs B, Pliver J, Sykes L R. Seismology and new global tectonics. J Geophys Res, 1968, 73: 5855 Lambert A., Courtier N., Sasagawa G. S., Klopping F., Winester D., James T S., Liard J. O. New constraints on Laurentide postglacial rebound from absolute gravity measurement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1, 28: 2109-2112. Lambeck K., Smither C., Johnston P . Sea-level change, glacial rebound and mantle viscosity for northern Europe.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98, 134: 102-144. Makinen J., Saaranen V. Determination of post-glacial land uplift from the three precise levellings in Finland. Journal of Geodesy, 1998, 72: 516-529. Marquart G. Isostatic topography and crustal depth corrections for the Fennoscandian geoid. Tectonophysics, 1989, 169: 67-77. Mckenzie D P, Morgan W J. Evolution of triple junctions. Nature, 1969.224,125 Morgan J M. Rise trenches, great faults and crustal blocks. J Geophys Res, 1968. 73: 1959~1982 Peltier W. R., Jiang X. H . Mantle viscosity from simultaneous inversion of multiple data sets pertaining to postglacial rebound.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6, 23: 503-506. Stacey F D. Physics of the Earth. Third Edition. Brisbane: Brookfiel Press,1992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12: 3: 276-292 (in German) Wegener A.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g, Germant: F Vieweg ung Sohns. 1915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ed. 4. Brunswick: Vieeweg. 1929 Wegener, A. The origins of the continents .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1, 32: 31-6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28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理想”假说的定性模拟
rock6783 2009-3-12 07:3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纵观种种研究地球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有影响的理论都得到相当丰富的野外观察资料和实验成果的支持,并应用当时科学成果,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论。当人类取得新的观察资料和科研成果时,又会有新的假说产生。但如果新产生的假说用这些新成果去否定、抹杀原有事实的话,应是错误的。应该认为,新假说所利用的新资料是对老资料的补充和完善,所以,新假说的提出,是使人类认识问题更趋于完善、深刻,而不是对原有事实的否定。 若以上学说都能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话,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应是正确的。由于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一定的事实证据的支持,所以,一个真正正确的有关地球演化的学说,就应该是包括以上所有学说正确性的学说,同时还是应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学说。 基于以上学说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点考虑,我们先不考虑其动力学机制的问题,而尽可能地考虑每一个学说所提供的真实事实,那么,似乎一个真正正确的学说就应是: 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膨胀,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增大。因地壳岩石的弹性有限,当地球膨胀至一定体积时,在地球的某处,必然造成地壳的破裂。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地壳破裂或不破裂,主要由该点的膨胀力和该点地壳的抗张力大小来共同决定。由于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是类花岗岩和类玄武岩,它们的抗张力相差不大,所以,地壳的抗张力大小,主要由某点的膨胀力和地壳的厚度决定。因海洋壳较薄,抗张能力较小,所以,地球膨胀一旦造成破裂,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处。但由于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复杂组合形式,这种破裂并不是同时发生于所有的海洋壳。发生破裂处,应是膨胀力最大,而所有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几何构造所造成抗张合力最小的地方。一般这样的合力最小的地方,应位于大洋中心处。一旦合力最小的大洋底壳破裂,就形成洋中脊。洋中脊不断涌出岩浆,直至将造成地球膨胀的力量释放完为止。这样,地球就通过洋中脊喷发岩浆,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来达到地球体积的膨胀。由于洋中脊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有洋中脊的海洋自然就扩张。位于扩张海洋两侧的大陆,自然就漂移分离。洋中脊处上涌的岩浆,自然也就相当于地球深处上涌的软流圈物质,也就形成持续缓慢喷发的一种火山。洋中脊处的洋壳,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破裂,当然会引发地震。所以,有洋中脊形成的地方,也就有地震发生。链状的洋中脊,形成链状的火山、地震带。 在地球演化的另一个时期(也可能和地球膨胀同一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收缩,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缩小。这样,地壳将发生皱缩,直至将造成地球收缩的力量释放完为止。因大陆壳远比海洋壳厚,刚性强,不易变形,而海洋壳薄,相对大陆壳来说,刚性较弱,容易变形,所以,一旦地壳发生皱缩,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一旦海洋壳发生皱缩,要么向上形成褶皱 - 地背斜,要么向下形成褶皱 - 地向斜。地背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岭。地向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盆。若海盆两侧刚好又是大陆壳,由于大陆壳的风化作用远比海洋壳强,大量的风化产物进入海盆。在持续的地球收缩的切向压力和海盆里大量沉积物的重力共同作用下,海盆就有可能形成地槽。在地槽形成的早期或早中期,地槽里的沉积物越来越多,地槽下沉得越来越深。当地槽底部的弯曲度超过海洋壳的承受度时,地槽底断裂。由于地槽底深插入地球深处,就好像将一个空水桶口朝上压入水里一样。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旦底破裂或出现眼洞,水将在浮力的作用下,涌进水桶。一旦地槽底破裂,地槽底部下的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和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样,岩浆将通过破裂处涌入地槽,也有可能涌出地壳而形成溢流玄武岩式火山喷发,直至将地槽下沉造成的压力释放完为止。在地槽的两侧,由于切向挤压力的存在,在形成地槽的同时,在其两侧肯定会形成地背斜,通过地槽的下沉和地背斜的上升来共同维持重力平衡。在地槽形成的中期或中晚期,由于地槽的不断下沉,地背斜将不断上升。地背斜下面的压力下降,形成负压腔。负压腔周围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的作用,将形成液态的岩浆。当变形超过连接地槽和地背斜的地壳的承受力时,连接地壳将断裂。地槽两侧的地背斜地壳将塌陷,冲击其下的岩浆。岩浆在塌陷地壳的冲击力和本身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和两侧地背斜分离后的地槽,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制。由于地槽里沉积了大量沉积岩,而沉积岩的比重,远小于海洋壳的比重,所以,总体来说,由海洋壳和大量(可达几万米)沉积岩共同构成的地槽,比重小于两侧的海洋壳。在重力均衡作用下,地槽将相对两侧的海洋壳上升,这就形成了地槽的中央隆起。经地槽过程褶皱的海洋壳,厚度大大增加,当其高出海平面时,就变为大陆壳。这样,海洋壳(没有褶皱和变质)经地槽作用,转变成了褶皱和高温、高压变质的大陆壳。 随着地球的不断收缩,水平切向压力的不断增加,地背斜形成的海岭,也会进一步加剧褶皱而隆升。当其隆升时,地壳下的压力下降,地壳下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由于地球不断收缩,海岭顶部的地壳不断弯曲,当弯曲度超地壳的岩石承受度时,海岭顶部有可能发生断裂。一旦断裂发生,地壳下的高压的岩浆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在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接处,由于有大陆不断提供风化后的沉积物,也有可能形成地槽,这种地槽,也会引发相应的火山喷发和地震。而在海洋壳和大陆壳交接处与洋中脊间的大洋中心,由于沉积物缺乏,只可能形成较深的宽大海盆,其进一步转化为地槽的可能性较小。 这样,就地震来说,它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处、地槽形成处(如大陆与大陆之间的地槽处,及海洋壳与大陆壳之间的地槽,也即海洋与陆地的边界处),在海岭处若形成火山喷发,也有可能形成地震。 由于海洋壳经地槽作用形成了褶皱,厚度增加,但宽度肯定减少。位于地槽两侧的大陆肯定漂移合拢。所以,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洋中脊时,大陆因漂移而分离,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地槽时,大陆因漂移而合拢,最后愈合。 在地槽形成过程中,会形成火山喷发。而地槽主要分布于大陆与大陆间形成地槽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处。火山喷发,会带出大量的地内热量及热物质,所以,热涌流及相当于热涌流的地幔柱,主要分布于洋中脊线、裂谷线、有地槽形成的大陆块与大陆块缝合线、能形成地槽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线、能产生褶皱断裂的海岭线等处。 由洋壳褶皱加厚形成的大陆壳,由于其在地球膨胀或收缩过程中都相对稳定,所以,其不容易发生变化,自然可以称为稳定板块。由洋中脊形成的海洋板块,若其在地球收缩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大陆与大陆间的地槽或大陆与海洋间的地槽的话,它也相对稳定,也可以被称为相对稳定的板块。这样,洋中脊、能形成地槽的陆 - 海交界线,就成为主要的板块界线,板块应主要沿这些界线区分才对。自然,大部分火山和地震,也就主要沿这些界线分布。 这样,就可以把历史上主要的有重要影响的地球演化方面的学说统一起来。当然,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地球收缩和膨胀,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膨胀和收缩交替进行,一种是收缩和膨胀同时进行。若地球由于月球的潮汐作用自转速度逐渐减慢之外,在其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振荡,没有明显的自转加快和减慢的时期,也即地球没有明显的收缩和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的膨胀和收缩,肯定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化)的话,那么,地球的收缩和膨胀就应是同时进行的,也即洋中脊不断形成海洋壳,而地槽不断将海洋壳转化为大陆壳。除非有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力,要不然的话,这种在洋中脊处扩张,而在大陆壳与大陆之间及大陆壳与海洋壳之间又挤压同时存在,似乎不太可能。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几率应该不大。 若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自转周期性变化,那就说明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膨胀期和收缩期之分。当然,可以先膨胀后收缩,也可以先收缩后膨胀;再有就是收缩和膨胀相间进行。而相间进行收缩和膨胀,又可以细分为大于几亿年为单位的收缩和膨胀相间,和小于几万年甚至几年的收缩和膨胀相间。这应可以通过检测地球演化过程中自转周期变化来验证。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较大。只要能找出一种同期性的作用力,它在 A 时期使地球收缩,而在 B 时期又能使地球膨胀就行。 虽然已有了一个理想的假说,但是,是什么能量造成了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九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072 )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648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七 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rock6783 2009-3-11 13:10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从地球膨胀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大洋的确在破裂形成洋中脊,洋中脊岩浆上涌造成海底扩张;地球上,也的确有裂谷出现;板块之间,也的确有漂离现象出现。这些基本事实,是不容否定的。所以,地球在其演化的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体积的膨胀。通过地球体积的膨胀,造成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球膨胀说是正确的。当然,地球膨胀说所得出的地球膨胀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膨胀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是错误的。 从地球收缩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也的确有地槽出现;由于大家公认大陆壳是由于海洋形成的。而大陆壳是高度褶皱和变质的岩石构成的。没有褶皱的大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地球肯定出现过水平侧向挤压力;近圆形的海盆要变成线形的地槽,也必须要有水平侧向挤压力的存在;地球也的确存在板块漂合的现象。既然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没有褶皱的海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近圆形的洋盆要挤压形成线状的地槽;板块要漂合进行拼接。地球在演化过程的中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肯定存在着地球体积的收缩,通过地球收缩产生的侧向挤压力,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或形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地球收缩说也是正确的。当然,地球收缩说所得出的地球收缩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收缩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也是错误的。 由于公认的事实支持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地球的膨胀,在同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或另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地球又存在着收缩,所以,我们可以说,地球脉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同样,地球脉动说所提出的动力机制,也得不到目前所证实的证据的支持,反而受到一定证据的否定,所以,也肯定是错误的。 涌流学说提出的软流圈岩浆上涌形成火山和地震,形成地球现有的热点,形成洋中脊,这也得到一定证据的支持。她所解释的地球收缩造成涌流上涌,从上面的地球收缩说的分析看,似乎也有可能,但她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地球为什么会周期性收缩的最终地球动力学问题。 热点 - 地幔柱说所提出的热流从地球深处上涌,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也得到很多证据的支持,这也是事实。说明地球的确有热流在某些区域上涌,引发了火山和地震。但是,地幔柱为什么主要形成于海岭、裂谷处?为什么其它区域却很少有?地幔柱到底来源于软流圈还是地幔深处或甚至地核处?也还是剧烈争论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确有地幔柱的存在,但地幔柱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也即地幔柱的动力学问题,也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地槽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阶段,在某些区域肯定出现过,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 Dana J. D., 1873 ) 。海洋壳通过地槽的形成,完成了褶皱过程,形成大陆壳。地槽的形成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地壳的断裂,这些断裂,应该会引起地震。所以,地球演化过程中在某些时期的某些区域会形成地槽是肯定的。所以,地槽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的早期下沉,又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晚期的中央区域上升成为山脉?也即地槽形成的动力学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地槽学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主流地学界慢慢淡忘它的主要原因。 大陆肯定存在漂移,到目前为止,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不容否认。在大陆漂移学说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因为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漂移的动力学机制问题,在上世纪 20 年代末,受到了当时地学主流学派的否定。虽然自海底扩张学说提出后,大家承认了其的正确性,但是,大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直到目前为止,争论仍很大。所以,可以说,大陆漂移学说是得到很多事实支持的,但其形成机制,即动力学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由于古地磁学的成就,海底扩张现在也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由于现在的地学主流学派否认了地球膨胀学和地球收缩说,所以,海底为什么会扩张?也即洋中脊形成的机制问题,也还是地学界争论的问题。 源于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洋中脊在不断形成海洋壳,而海洋壳在某些海洋壳与大陆壳交接处不断消亡;火山和地震主要存在于某些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界处及洋中脊处,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这也是板块构造学说能成为当今地学主流学派的主要根据。板块,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在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但到底怎么样划分现阶段地球的板块最为准确?地学界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从板块学说形成以来,地球的板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小。这本身就说明,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板块的稳定是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板块,现阶段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板块,只能代表现阶段这些地块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板块学说源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而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本身就没有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所以,板块构造学说,也不可能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涌流学说、地幔柱学说、地幔对流学说都试图解决板块构造学说的动力学问题,但仅就现阶段来说,它们都受到了很多不容否定的反对证据的否定。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以上提出的所有的曾对地学有重要影响的学说,它们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都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或者它们最终被地学主流学派否定(就目前来说,板块构造学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当然,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例外,它虽然目前仍得到地学主流学派的支持,但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 那么,到底一个什么样的假说才可能真正正确?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 理想 假说的定性模拟 参考文献: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六 60个地质事实
热度 1 rock6783 2009-3-9 14:1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就目前来说,虽然地学方面的很多问题尚有争议,但有些事实,得到地学界一致认可。就地球来说,大家公认的基本事实有很多,现举一些与地球演化假说相关的事实: 1 、海洋地壳薄,一般不足 10 km ,大多仅 5 -7km ,大陆地壳厚,一般 30 -35 km ; 2 、海洋地壳一般没有褶皱,一般也没有变质,大陆地壳毫无例外,都是由褶皱的且大多高度变质的岩石构成; 3 、古老的大陆壳,一般包括两层,底层的高度变质和褶皱的结晶底,及覆盖在其上面的没有变质且没有褶皱的沉积盖层,且这两层的形成年代相差很大,褶皱、变质的结晶底形成早,没有褶皱、变质的沉积盖层形成晚; 4 、现有的海洋壳的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5 、在地球演化的早期,只有海洋壳,没有大陆壳,大陆壳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且大陆壳的面积在不断增加; 6 、大陆壳大多由类花岗岩构成,含二氧化硅较多,一般我们称之为酸性岩石,且越古老的大陆壳,岩石的酸性越强,越新的大陆壳,岩石基性越强,海洋壳由类玄武岩构成,含二氧化硅较少,一般我们称之为基性岩石; 7 、古老的大陆壳,一般没有山脉或没有较大的山脉,地势较为平坦,在其平坦的结晶基底上,大多覆盖有不整合、后形成的沉积盖层,而后形成的大陆壳往往有山脉或巨大山脉,上面一般没有沉积盖层; 8 、现有的海洋壳,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海底没有发现中生代以前的海洋壳; 9 、山脉下,一般都有和山的高度相对应的山根 ( 但山根深度的绝对长度比山的高度大 ) ; 10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洋中脊破裂,有洋浆上涌,上涌的类玄武岩岩浆冷却后形成洋壳; 11 、越接近洋中脊的洋壳形成时间越新,越远离洋中脊的洋壳形成时间越老; 12 、大洋(如太平洋)留存的洋壳较老(如太平洋尚有侏罗纪形成的洋壳),较小的洋(如大西洋等)则留存的洋壳较新; 13 、板块之间的确存在漂移,板块之间形成洋中脊,则板块漂离,板块之间没有洋中脊而只有洋壳,则漂合;板块之间是新形成的陆壳,而没有洋中脊,也会适当漂合;若板块之间是稳定的大陆壳区域,一般漂移不明显; 14 、在洋中脊、部分海岭、裂谷及洋壳和陆壳的边界处,会有热流或岩浆上涌; 15 、在陆壳上,有时也会有裂谷形成; 16 、离洋中脊越近,形成的岩浆越呈基性,离古老大陆壳越近,岩浆越呈酸性; 17 、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剧烈处;火山一般发生在陆壳和洋壳交接处或海岭处或裂谷形成处; 18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的自转总体上是逐渐减慢,但在逐渐减慢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振荡,有时快,有时慢,存在交替变化; 19 、地球有磁场,且磁场有变化,并有反转; 20 、地球上曾形成多次冰川,地球演化过程中,冰川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 21 、硅岩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 22 、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太古代之后; 23 、硅岩和碳酸盐岩是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之外数量最大的两种岩石种类,也是数量最大的两种自生沉积岩; 24 、地球形成的早期没有氧气,除少量氧气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之外,绝大部分氧气是由生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的; 25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总体上是逐渐减少的,但出现过多次浓度的波动,一般来说,冰川期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间冰期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26 、地球去气气体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所以,去气气体冷却或溶于水后形成的液体是强酸性液体; 27 、太阳光的能量是逐渐增强的; 28 、地球的整体温度是逐渐降低的; 29 、从表至里,地球的温度逐渐增高; 30 、从表至里,地球的压力逐渐增大; 31 、地球应具有铁、镍等重金属核心; 32 、地球表面的地壳,具有各向异性,这种特性陆壳比海洋壳更强烈或明显; 33 、构成地球的物质,表面的地壳比重最小,由表及里比重逐渐增大,直至最中心的铁、镍核心; 34 、地球具有均衡调整能力; 35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确有温室效应; 36 、地球去气气体相对于现今大气来说,具有强烈的还原性; 37 、地球的大气,是由于去气作用和生物的光合作用共同形成的; 38 、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多次大灭绝和复苏; 39 、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有过多次海进和海退; 40 、曾经有陨石撞击地球和月球及其它太阳系的星体;太阳及太阳系的其它星体上有大量的氢等还原性气体; 42 、地球是仅有的大气里有大量氧气的太阳系星球; 43 、地球是太阳系仅有的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球; 44 、地球是太阳系仅有的有强烈构造运动的星球; 45 、地球是太阳系仅有的有大量生物生存的星球; 46 、地球是太阳系里仅有的大气里有大量氮气存在的星球; 47 、地球具有固体潮,在月球的作用下能产生潮汐现象; 48 、地球上的岩石能被风化作用风化; 49 、地球是太阳系里仅有的有臭氧层的星球; 50 、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有太阳能、放射能、重力势能、动能(如碰撞能、自转能); 51 、地球的大地水准面的确存在着重力异常和大地水准面异常; 52 、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53 、地球的两极的确存在漂移; 54 、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大潮期; 55 、火山发生时,会伴随着发生地震; 56 、现阶段的地球,的确存在着北半球收缩南半球扩张; 57 、就南、北极大地水准面来看,目前的地球的确呈梨形; 58 、厄尔尼诺形成时,东太平洋表面海温会升高,会引起气候异常,而这时往往地球自转减慢; 59 、北美及北欧地区在第四纪曾经有冰川形成,而现在的确存在反弹性上升; 60 、代表氧气增加的红层,只出现于元古代之后 以上事实到底是不是事实?各位大侠若有高见,欢迎拍砖。 若以上列出的确是不容否定的地质事实的话,那么,利用以上地质事实,对地球科学的假说进行检验性分析,哪些假说是正确的?哪些假说又是错误的?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七 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1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rock6783 2009-3-8 09:2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就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方面,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影响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板块构造说、潮汐说、地球自转说、地洼说、涌流构造说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1.1 地球收缩说 地球收缩说是最早的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源于皱缩苹果与冷却地球的直观对比。这一假说通常按 Jeffreys ( 1929 ) 的提法表述。假定地球起初是一个炽热的天体,在其发展的早期,分异为一个铁质的核部和一个基本上是硅质的幔部。幔部从液态铁核处的基底开始向外凝固,通过传导而不是对流逐渐冷。从地心到地表 700km 以下的范围内,从地球开始凝固以来还没有来得及发生任何显著的冷却或体积变化。在 700 -70km 的深度区间内,传导所引起的冷却正在发生,致使这一层收缩,并因围绕内核受到拉张而处于内部拉伸状态。在靠近地表处,岩石早已冷却,靠太阳辐射维持热平衡,不会有大的温度变化。在浅于 70km 的范围内,处于一种内部压缩状态。 70km 深处为无应变面。 收缩假说基本上是一种固定论,无法解释板块运动或大陆位移。更有甚者,收缩说认为全球的应力场是同样的,无应变面以上是压缩,无应变面以下是拉伸。这和地球的实际应力状态大相径庭。 有人详细考察全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发现大部分大陆和大洋是正相对应的。还提出过四面体收缩来解释这种分布。它所依据的假说是,一个收缩的球体趋向于缩成具有最小体积的四面体形。四面体的四角将与大陆相对应,它的面则与大洋盆相对应。调整四面体的尺寸,还可以解释大陆和大洋面积的比值为 1 : 2 。 Davison ( 1888 ) 提出过类似设想:地球只在上层中发生收缩(由冷却引起),这些层处于内部引张的状态。由于大陆压力的影响,大陆之下的引张量必将远小于大洋区下的引张量。这种状况趋于使大洋盆地更进一步沉降,而且也是导致大洋盆地成为永久性的一条物理上的原因。任何造山效应都是在大洋与大陆交接的地方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就使人们提出了大地生长的思想。 对四面体收缩说的主要批评意见是,从性能上看,地球最上层的皮无法阻止其本身的面积因切向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此外,这样一个外壳的变形理论似乎表明,这种变形应该是屈曲,而屈曲球壳的变形是对称于一条直径的,其形状的偏离由一系列沿着以对称直径为轴的平行纬圈的球调和函数给出。这就反把四面体收缩的设想给排除了。 早期的收缩说一直流行至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地球在地质历史进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某种收缩,因此,对收缩说的研究并没有因它有上述明显不足而终止。后来还发展过两种收缩假说。第一种是弹性不稳定说。按这种假说,当地球变冷时,岩石圈因褶皱作用而变弯(皱缩的苹果)。 Jeffreys ( 1962 ) 认为,这种皱缩幅度极大,以致它们在弹性上可能不稳定,即断裂 - 收缩假说 ( Jeffreys , 1962 ; Meyerhoff et al. , 1972 )。 MacDonald ( 1963 ) 论证,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收缩,而是一直到最后的 11 亿年前左右才有收缩发生。他主张的收缩模式也是断裂 - 收缩模式。最近 Meyerhoff et al. ( 1992 ) 等提出了一种全球构造的新概念 - 涌流构造,把地球的收缩作用作为构造运动的触发器。可见,虽然单独的收缩作用不能解释所有构造运动的成因,但地球的收缩作用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影响仍是需要考虑的。 1.2 地球膨胀学说 地球膨胀说认为地球一直在不断膨张。从 1620 年培根( F. Bacon ) 提出地球膨胀的观点以来,曾经提出过好几个地球膨胀的假说,来解释造山运动和大陆及大洋的形成等。膨胀说假定地球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顶上一层代表地壳,其下相邻的一层代表膨胀层。造山效应就发源于这个膨胀层,所产生的应力又转而使地壳屈服。这一假说可以岛弧和海沟的形成以及造山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特别是能解释海洋造山运动。也有人用地球膨胀作为大陆的成因。例如 Hilgenberg ( 1933 ) 根据大陆可以拼合为一个球面的实况,认为初期的地球比现在小得多,并被硅铝壳所覆盖,后因地球膨胀,体积增大,硅铝壳因受拉张而破裂,其碎块逐渐分离形成大陆。与此同时,地球的大洋也随表层的崩解而形成和发展。 地球的洋脊、裂谷系统理所当然地被地球膨胀论者作为支持其据说的重要证据。据推测,膨胀是从像大西洋中脊那样的大破裂口开始的。随着对洋脊、裂谷系探测研究的深入开展,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地球膨胀说一度又显得十分活跃。 Carey ( 1976 ) 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地球上各级规模的构造都归因于地球的膨胀。他提出,地球的膨胀是非对称的,南半球比北半球膨胀得更显著,因此所有大陆皆向北移动,而所有环绕太平洋的大陆看来正向着太平洋运动。 地球膨胀说的主要问题是其难以解释地球膨胀所引起的巨大密度变化。例如,如果地球的直径以因数 2 增加,将引起面积以因数 4 增加,体积以因数 8 增加,密度以因数 8 减小。现代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g /cm 3 ,地球开始膨胀前的平均密度就必然达到大约 44g /cm 3 。这样大的密度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相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是现代的 4 倍,地球的惯性矩将是现代的 1/4 ,地球的自转将比现代快得多。古生物钟和天文观测证实,一天的长度(日长)只比现代的少约 10% ,远不是地球膨胀说所期望的值。 引起地球膨胀的可能机制据认为主要有: 1 、热效应; 2 、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 3 、万有引力常数的缓慢减小。虽然在地球历史中,特别是在地球的早期,有可能存在着热的纯增长,因而有地球整体的轻微膨胀,但是,其效应看来只不过能造成一些深海沟等,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将引起膨胀所要求的能量和在化学键中的可用能量进行对比,来估计地球内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能否导致地球大规模的膨胀,发现地球半径均匀地膨胀 20% 所要求的能量,要等于打破组成地球的分子的几乎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因此,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种机制产生的能量也不足以造成大陆的大规模膨胀。估算由引力常数的减小所能得到的能量,同样无法说明大于 100km 的地球半径增长存在可能性。总之,地球膨胀说在机制问题上也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很难找到引起膨胀的机制。 虽然地球膨胀说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仍未能得到合理解决,但仍有一些支持者在继续探索。 РОПОТИЙ ( 1989 ) 得出伴有质量增大的地球膨胀会使自由落体加速度( g )的值大增。古地球的 g 仅为现今地球 g 值的 40% 。 G 的增大伴随着地壳下物质密度增大,最终将导致较老地壳相对于年轻地壳不断上浮。地壳的这一性状正好被地质资料所证实。例如,在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洋壳与陆壳的相连地区,老地壳逐步占据了较高位置。所以,相对于更年轻地壳发生了老地壳的不断出露。他还作了地球质量和体积随时间呈指数增长来探讨地球发展历史的 8 项推断。由它们引伸的主要论点,与实际资料不相矛盾,又可详细说明地质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一些重要的大地构造作用得到合乎逻辑的阐明,同时许多大地构造概念得到了运用。他还推断,由于膨胀,地球族行星的爆炸是不可避免的。 Owen ( 1992 ) 认为, Carey 的地球膨胀说正处于大陆漂移说早期被否定的那种状况; Carey 对地球动力学的贡献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Owen 根据大量海洋地壳扩张数据和地质及古生物资料,论证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不仅发生过大陆漂移,还发生过膨胀,从今天直径的 80% 膨胀到今天的值。他还用横贯太平洋的卫星激光测距结果来证明其论断。卫星激光测距结果表明,太平洋中大陆的收敛明显小于为了平衡扩张所需要的值。他指出,从地核是稳态和均变论的思想出发无法理解地球膨胀的概念。 Kremp ( 1992 ) 依据核 - 幔边界处的外核温度比地幔底部 D 层的温度至少高 200 ℃ 的地震学新探测结果,讨论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快速膨胀的可能性。他的结论是地球的大小在过去 200Ma 时为现在的 60% 。 1.3 地球脉动说 地球收缩说和地球膨胀说都包含一定合理性,又都存在一定问题。在这两种假说基础上很自然地便产生了地球一段时期膨胀,另一段时间收缩,膨胀和收缩交替发生的地球脉动说。在地球膨胀期,地壳受到引张作用,产生出大规模的隆起与拗陷,大型裂谷和岩浆喷发;在地球收缩期,地壳受到挤压作用,产生出褶皱山系,并伴有岩浆活动。 脉动学说虽然较好地解释了构造运动的周期性,但却不能解释地壳构造的方向性,并且对胀、缩的原因有不同看法,因此,自 1933 年布契尔( W. N. Bucher ) 提出这一学说以来,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将此学说加以改进。 РОПОТИЙ ( 1989 ) 提出了一个将脉动说与壳下流和大陆活动论结合起来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他认为,地球动力学模式既要考虑地球的收缩,也要考虑它的膨胀,即建立在脉动假说的原则上。按此观点,当地球收缩和膨胀交替时,收缩效应集中在一些带上,而膨胀效应集中在另一些带上,在此种情况下,处于中间的断块应该从拉张带移向挤压带,所以在脉动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中自然包括大陆活动论原则。这一模式还考虑了在地球半径增减交变作用下地幔内物质的移动,认为地球挤压力可促使壳下流观点主张的物质分离和移动。该模式的提出者认为,体现脉动假说和解释岩石圈移动的假说相结合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模式。 1.4 涌流构造( Surge Tectonic )说 涌流构造是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提出的一个新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模型。他们认为,大多数地表构造,包括板块构造不能解释的一些构造现象,可用软流圈的涌动来解释。软流圈涌动的驱动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当冷却凝固了的岩石圈块段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按重力法则上涌,一直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基本平衡的位置上,才会稳定下来。这一过程像巨型液压机一样,遵循帕斯卡定律,能将所受压力通过岩浆的涌动传递到各个方向。强的岩浆涌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作用。 岩浆涌动的通道,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称为涌流通道,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可以通过近 40 种物性标志加以鉴别。涌流通道暂分为洋盆涌流通道、大陆边缘涌流通道和大陆涌流通道三大类。大洋中脊及其主要分支下的通道,是洋盆涌流通道中的主干通道,其长度可达几百万米,宽度可以从 1000km 到大于 3000km 。这些通道可为构造运动提供浅层作用机制。它们的存在可以用全球地热图来证实。 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认为,全球高热流带( 55mW/m 2 )相互连通的网状分布形式,用现有的地球动力学假说无法解释,但可以认为这些高热流带是由下伏的浅层岩浆通道 - 涌流通道形成的。如果涌流通道被强烈压缩,它们应该变成裂谷带或褶皱带。每个通道的变形形式是它上面的岩石圈厚度的函数。 据说,在由从事板块构造研究的科学家自 1965 年以来汇集的 36 个数据集中,用板块构造学说只能解释 13 个。它们是洋中脊、大陆裂谷、走滑带、岩浆弧、大洋和大陆山区、深海沟、贝尼奥夫带、地槽、造山岩体、蛇绿岩套、混杂岩、变质核杂岩体和拆离断层带。其余 23 种构造现象的时代都为侏罗纪或更新一些,它们仅出现在高热流带之下,都和浅部的岩浆运动,因而和涌流通道有关。这 23 种现象包括高热流带、微地震带、长的线性断裂和裂隙带、构造带分段性、两侧对称的双向褶皱带、地幔底辟、构造地层地体、与褶皱带平行的拉抻线理、反向变质梯度、地幔片麻岩穹隆、热泉链、成行的熔岩区、岩墙群、非造山岩体链、金伯利岩筒、长条状蒸发岩盆地、岩石圈低速带、异常上地幔透镜体、高导层、向东迁移的构造带、弥散板块边界、大地电磁复合体和旋卷构造等。 声谱仪显示洋中脊被成千上万条平行洋中脊的裂隙切割,证实洋中脊下面软流圈流动并不与洋中中脊垂直,而是与洋中脊平行。 迈耶霍夫等( 1992 ) 把这作为批判海底扩张和证实岩浆通道存在的证据。 涌流构造假说的提出者认为,这一假说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将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机制,而且还在解释所观测到的所有构造现象上具有内在的协调一致性。不过应该看到,他们对许多构造现象的解释还是很初步的。例如,前已提及,迈耶霍夫等列出了 54 种向东迁移的构造现象,笼统地指出这与地球自转有关,但未作深入的机制分析。涌流构造的触发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地球收缩引起岩石圈塌陷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地球收缩与地质旋回的相关性等也是涌流构造假说还须深入解决的问题。虽然还不能说涌流构造假说已很完善,但它对板块构造假说的批判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地球动力学研究确实是有启发性的。 1.5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的思想由来已久。英国哲学家培根 ( Bacon, 1620 ) 指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吻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地理学家斯奈德 ( Snider, 1858 ) 在《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一书中,用欧、美两洲古生代煤层中化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首次把大西洋两侧大陆加以拼合。美国学者泰勒 ( Taylor, 1910 ) 指出,欧亚、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移动,是形成环太平洋岛弧和褶皱山系的原因。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 Wegener ) 将这些简朴、零散的大陆漂移思想加以发展,在其 1912 年 的大陆的生成和 1915 年 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问题,创建了大陆漂移说 ( Wegener, 1929; Wegener, 1966; Wegener, 2001 ) 。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上。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Pangaea );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叫做泛大洋。中生代开始,联合古陆裂解、分离,产生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离出的碎块逐渐漂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泛大洋则收缩为现在的太平洋。魏格纳用图解表示的过去大陆的位置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根据崭新的资料得出的模式异常类似。为发展大陆漂移说,魏格纳利用了现代植物和化石的分布;古代冰川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区的一些地质证据;尤其是海洋对面两岸海岸线的对称相配,如南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就是相配的。魏格纳还认为,年轻的海床比老海床浅;大陆漂过海盆犹如木筏漂过大海。这些都可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对照。 魏格纳的观点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区别,可用加里福尼亚地区的运动加以说明。 魏格纳( 1924 ) 把加里福尼亚看成一块薄的裂片,离开它的母体向北美东南方向漂移,它犁过下地壳,使下加里福尼亚变得弯曲,并沿着加里福尼亚海岸基底凸起。板块构造学说则认为,是两个厚板块彼此在圣安德烈斯断裂和加里福尼亚湾作剪切运动,下加里福尼亚是沿着位于主要板块边界邻近的次级断裂的延伸,不是受到挤压。 移动大陆的原动力是什么?根据大陆漂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自地球的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如原来聚在南极的冈瓦纳古陆分离后逐渐北漂;另一趋势西漂,如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在其西缘形成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系,在其东缘形成一系列群岛(如亚洲、澳大利亚东缘的群岛)。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主要是向西漂移的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西漂的力源于日、月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离极力则来自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计算表明,这些力的数据确实太小。虽然魏格纳强调,小的力如果长期作用也可能移动大陆,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力都不足以克服对大陆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杰弗里斯 ( Jeffreys, 1929 ) 在其《地球》一书中有力地指出,大陆漂移说在理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有关大陆漂移机制的讨论中, 霍姆斯( Holmes, 1931 ) 首先提出了地幔对流模式。他认为,大陆由有上覆硅铝层的厚玄武岩质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重力能和热能可以引起地幔对流,如果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从这里向两侧裂开,大陆块体被地幔对流携运,留下了大陆之间的破裂和延伸区,成为新的大洋,随着玄武岩浆在对流上升流之上喷出,大洋的面积增大,在对流下降处,玄武岩被转换为榴辉岩并下沉入地幔,为前进的大陆让出位置,并在深处熔融而成玄武岩质岩浆,重新在对流上升处升起,完成对流循环。 魏格纳等将大陆看成是主动的因素,认为大陆本身是把坚硬的地幔推开而前进的;霍姆斯则引入了像在传送带上那样被携运的被动大陆的概念。霍姆斯的假说后来发展成海底扩张假说和地幔对流说。 1.6 海底扩张说: 19 世纪 70 年代,通过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的环球考察,已知道北大西洋中部有一条海底山系。 1925-1927 年间,通过德国流星号的回声探测,确定了整个大西洋纵列着一条长达 17000km 的大洋脊,由于它正好绵延于大西洋的中部,因而,常称之为大洋中脊。 20 世纪 50 年代,通过对洋底的勘测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洋都有大洋脊存在,一般都位于大洋中部,并比以前设想的更接近于连续,洋中脊下面曾发生过某种上涌;大洋盆的年龄比较年轻,大洋盆中的沉积也比以前所假定的少得多。原有的大地构造学说未能对大洋底的这些构造现象做出预测,也不能给出确切解释。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大洋中脊的高热流有可能用地幔中的上升对流来说明,这样也可解释大洋脊的拉张性质。其中,美国地质学家赫斯 ( Hess, 1962 ) 和迪茨 ( Dietz, 1961 ) 把对流方案发展,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迪茨 1961 年的论文首先提出了洋底扩张这一名词,但是,首创海底扩张说的还是赫斯(就连迪茨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虽然赫斯的论文大洋盆的历史 1962 年才发表。 海底扩张说圆满地解释了大洋的主要地壳层(大洋层 3 )的厚度均一性、洋底年龄及洋脊上沉积物超复等当时难以理解的地质问题。赫斯认为,大洋层 3 底部代表现代的或过去的 500 ℃ 等温面。在洋中脊处,随地幔对流涌出的橄榄岩和水通过这个等温面时发生作用产生蛇纹岩,形成新洋壳;在远离洋中脊的地方, 500 ℃ 等温面已下降到较深位置,已有的蛇纹岩不会转变成橄榄岩;由于缺乏水,未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也不会转变成蛇纹岩。这样,大洋层 3 就基本保持了它们在洋中脊处形成时的厚度。按照海底扩张说,如果对流的运动速度为 1 -2cm /a ,洋底便可每 200Ma 或 300Ma 完全更新一次。这可以解释洋底的年龄为什么比较年轻,洋底的沉积物厚度为何较小。 迪茨的模式与赫斯的模式相似。但迪茨认为,洋壳是玄武岩质的辉长岩,上地幔则为榴辉岩。玄武岩在高压下变为榴辉岩的地方就是莫霍面。另外,迪茨还把地球表面至 70KM 深处的层位叫坚硬的岩石圈,试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力学单元,并认为,在岩石圈的下面有一个软层,岩石圈在它上面能够比较自由地活动。实际上,后来的板块构造设想就是由此萌芽的。 威尔逊 ( Wilson, 1963a ) 热烈支持海底扩张说,他认为,大西洋的火山岛原来是在洋中脊处形成的,随着在共同的对流体传送带上移动,于是岛屿的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如靠近大洋中脊的扬马延岛所有岩石的年龄比 1000 万年更新,亚速尔诸岛加到 2000 万年,再远一点的百慕大群岛为 3600 万年,费罗群岛为 5000 万年,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费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则为 1.2 亿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他也列出了类似的岛屿年龄数据。这不仅证实了大陆漂移的原来说法,也为海底扩张提供了有力证据。 应当指出的是,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说中的地幔对流包括大洋层 3 ,这既不同于早先认为地幔对流发生在玄武岩质地壳下的霍姆斯模式 ( Holmes, 1931 ) ,也不同于后来将地幔对流限制在岩石圈下的威尔逊模式 ( Wilson, 1963a ) 。 从板块构造角度,海底扩张说可概括为: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随地幔上升流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生的岩圈随着软流圈的侧向流动推挤着原有的岩石圈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移动,在海沟处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下降流而俯冲消亡,不断更新。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海沟是大洋岩石圈的消亡带。 1.7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由 Wilson ( 1965 ) , McKenzie et al. ( 1967 ), Morgan ( 1968 ), Le Pichon ( 1968 ) ,等人提出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自然引伸,还包括了岩石圈、软流圈、转换断层、板块俯冲、大陆碰撞和地幔对流等一系列概念,有人称为全球构造学说。板块这一术语是 Wilson ( 1965 ) 在论述转换断层的一篇短文中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地球表层(岩石圈)被活动带分割所成的大小不一的球面盖板。它的面积很大,厚度很小,并按地球表面轮廓弯曲。 依据构成板块的岩石圈类型,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构成板块的岩石圈顶层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为大洋板块,如太平洋、大西洋、菲律宾海等板块。岩石圈顶层的一部分为大陆地壳的板块是大陆板块,如欧亚、北美、南美、非洲等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就是关于这些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并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基本原因的学说。初期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如下: 1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2 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A 分离扩张型; B 俯冲会聚型; C 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4 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 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1.8 热点 - 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是由成线状展布的一系列火山堆构成的火山链,其岩石年龄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岛链东南端的夏威夷岛火山年龄不超过 80 万年,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在活动的活动火山。从夏威夷岛沿岛链向西北,随着距离的增加火山岩的年龄依次增加。在夏威夷海岭与天皇海岭的转折处,火山年龄约 4000 万年。天皇海岭呈 NNW 走向伸向堪察加半岛东侧,北端的明治海山的年龄则达 7000 万年。 威尔逊 ( Wilson, 1963b ) 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了热点的概念。所谓热点是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它们向活火山提供富集各种微量元素的岩浆。随着岩石圈板块经过热点的不停运动,先形成的火山从热点处移开并逐渐熄灭成为死火山,新的火山又在热点上方形成,结果就形成了一串年龄定向分布的线状火山链。这类火山活动时,熔浆向外溢出,无地震发生,因此,所形成的火山链也叫无震海岭。上述夏威夷 - 天皇海岭火山链的走向,实际上记录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在 4000 万年前是从南向北沿 NNW 向运动,最晚在 2600 万年以后转变为从东向西沿 NWW 向运动。 地幔柱是摩根 ( Morgan, 1972b ) 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的概念。地幔柱是地幔深处,甚至核 - 幔边界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激起软流圈中的水平运动,从而可将地幔柱当作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热点处的火山活动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由于炽热的地幔物质向上涌流,导致密度较高的物质盈余,形成正重力异常,因而重力特高的地方,也往往是火山分布的地方。摩根还强调,热点大体上固定于地幔中,因此,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便是相对于地幔固定部分的运动,也就是相对地理极或地球自转轴的绝对运动。摩根 ( Morgan, 1972a ) 用夏威夷 - 天皇海岭、莱恩 - 土阿莫土海岭和马绍尔海岭这三列热点轨迹资料,计算了 8000 万年来太平洋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所得结果与后来的板块绝对运动模型 AM-1 和 AM-2 型求得的相对于热点系的运动大体相同。 热点假说在深海钻探第 55 航次钻探夏威夷 - 天皇海岭时证明了其正确性,船上所作的古生物鉴定和陆上所作的放射性测年所提供的年龄,证明了所预言的太平洋板块向北的运动。由火山岛年龄和它们距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的距离,推导出的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度大约为 8cm /a ,运动方向的改变(山链变曲)发生在 43Ma 之前,几乎等于摩根预测的年龄。 1.9 地槽与地台学说: 地槽学说的出现使褶皱带发育在特定地位置地问题变得容易回答:地槽填充了具有塑性的沉积物,褶皱作用也就在地槽带中发生。 19 世纪中叶,美洲的地质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经济发展一样,美国的地质学研究也就是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扩展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可以说是美国地质学的摇篮。美国地质学家霍尔 ( J. Hall, 1857 ) 对阿巴拉契亚的地质研究,把大地构造学说带到了新的起点。霍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阿巴拉契亚山有一套地层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厚度达到 4 万英尺 。他认为如果以此推断当时北美大陆位于 4 万英尺 的深海之下,那是十分愚蠢的,因为他确信他所涉及的地层都是浅水沉积。但霍尔认为山脉的形成与沉积层的褶皱无关,是大陆整体抬升后在地面流水的挖掘下形成的。遗憾的是他对山脉成因的错误认识掩盖了他对地槽的聪明发现,致使他的理论发表了十多年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然历史是公正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他对地槽学说的巨大贡献。 1873 年 ,美国地质学家丹纳 ( J. D. Dana, 1873 ) 在其论文论地球冷缩的一些结果,包括山脉起源和地球内部性质的讨论中将霍尔在阿巴拉契亚发现的长条形的沉积盆地命名为地槽( geosyncline ),从此地槽学说成为大地构造学说的主流。丹纳在考虑造山作用时注意到以下三个基本事实:其一,大洋中广泛分布着火山,这是洋壳非常活动的证据;其二,大陆腹地古老地层占据的地区没有现代火山,也很少发生地震,说明陆壳非常稳定;其三,受过强烈扰动的造山带和相伴的火成岩带和变质岩带大多出现在洋 - 陆边界。丹纳认为地球的冷却过程是从大陆腹地开始的,并且使洋壳收缩塌陷,其派生的侧向压力在洋陆边界集中,使地壳发生弯曲形成地槽。地槽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巨厚的堆积。在地球冷却持续到一定阶段后,沉积层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褶皱,而且沉积越厚,褶皱也就越强烈,同时在深部岩浆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地槽在经过褶皱的剧变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成为大陆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大陆的面积。在大陆边缘的褶皱山脉受到流水的剥蚀,逐渐地被夷平,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再一次被送到新的地槽中,孕育着下一次的褶皱造山。这就是丹纳的大陆扩张学说。 1887 年 ,俄国学者卡尔宾斯基 ( А . П . арпинский ) 研究欧洲东部的地质时发现,出露在芬兰、卡列里、乌克兰等地的前寒武纪岩石是广大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这个基底被产状平缓的沉积盖层所覆盖。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俄罗斯地台的,由基底和盖层构成的,地台双层构造概念。由于地台具有坚硬的结晶基底和几乎不变形的盖层,当时大多数地质学家都相信,地台在形成之后就不再遭受强烈的变形。 从霍尔 1857 年关于地槽概念的提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 1965 年 美国学者奥布英 ( J. Aubouin ) 出版的《地槽》一书,对槽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提出,这个地球科学观在地质学界的影响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也还是不能涵盖槽台学说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大陆构造的研究,许多相关的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以上假说似乎都有正确之处,但以上的每个假说又都不完善。地质假说,必须符合地质事实。任何假说,都有可能错误,但很多地质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哪么,目前为止,不容否定的地质事实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之六 60 个重要地质事实 参考文献: Bacon F. Nouvnm Organum Scientiarum. London . 1620. Bucher W H. Volcanic explosions and overthrusts. Am. Geophys. Union Trans., 14 th Ann. Meeting 1933, 14, 238-242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Carey W S. The Expanding Earth. Amsterdam :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Davison C. Philos. Trans. Roy. Soc. London Ser. A, 1888. 178: 240 Dietz R. S. Continent and ocean basin evolution by spreading of the sea floor. Nature, 1961, 190: 854-857 Hess H. H. History of ocean basins. Petrologic studies--A volume in honor of A. F. Buddington. Geol. Soc. America . 1962 : 599-620 Hilgenberg O C. Vom wachsenden Erdball. Berlin . 1933. Holmes A. Radioactivity and earth movements. Trans. Geol. Glasgor, 1931, 18: 559-606 Jeffreys H. The Earth.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9. Jeffreys H. The Earth (4 th edi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62. Kremp G O W. Earth expansion theory versus statical Earth assumption.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Le Pichon X . Sea-floor sprea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68, 73: 3661-3697 MacDonald G J F.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tinents. Rev Geophys., 1963, 1(4):587-665 McKenzie D. P., Parker R. L. The north Pacific; an example of tectonics on a sphere. Nature, 1967, 216: 1276-1280 Meyerhoff A A, Meyerhoff H A, Briggs K S Jr. Continental drift V: proposed hypothesis of earth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logy, 1972. 80(6):663-692 Meyerhoff A A, Toner I, Morris A E L, et al. Surge tectonics: a new hypothesis of Earth dynamics.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Morgan W. J . Deep Mantle Convection Plumes and Plate Motion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1972b, 56: 203-213 Morgan W. J . Plate Motions and Deep Mantle Convection. Studies i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Memoi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1972a , 132: 7-22 Owen H G. Has the earth increased in size?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Snider A. La er ation et ses myst res d voil es. Paris : Frand and Dentu. 1858 Taylor F. B. Bearing of the Tertiary mountain belt on the origin of the earth's pl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0, 21: 179-226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12: 3: 276-292 (in German) Wegener A.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g, Germant: F Vieweg ung Sohns. 1915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ed. 4. Brunswick : Vieeweg. 1929 Wege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the third German edition by J. G. A. Skerl. New York : E. P. Dutton and Company. 1924 : 1- 212 Wegener, A. The origins of the continents .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1, 32: 31-63 Wegener A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John Biram).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66: 1- 246 Wilson J. T . 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 Nature, 1965, 207: 343-347 Wilson J. T .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 Journal Canadien de Physique, 1963b, 4 1: 863-870 Wilson J. T . Evidence from islands on the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s. Nature , 1963a , 197: 536-53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人文|40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rock6783 2009-3-6 08:32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面 3 回,我们已简单介绍了太阳系和地球的部分基础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现在来分析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研究地球,就是要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来阐明地球演化的一般规律。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新的地球观,是近十余年来人们认识地球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科学应当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来研究,这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学术界的共识。地球系统科学就是从整体论( Holism )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这个大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过去地球科学内各分支学科,只注重研究各特殊子系统的内部,及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构与作用过程。例如,现代的大气圈是由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研究的;现代的水圈是由海洋学、陆地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冰川学来研究的;现代的生物圈是由生物学来研究的;远古时代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主要是由地质学来研究的;地壳主要由地质学、地球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来研究的;地幔与地核则主要由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来研究;尽管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都很明确,但却都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地球系统科学则更注意把地球当做一个行星从整体上来认识,进行各种时间尺度演化的研究,而不受地球各原有分支学科的局限。这是一种更广阔、更全面的地球观。传统的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对人类从地球的各个侧面去深化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获得了大量地球演化的证据,对地球科学起到了积极的奠基作用,但在思想上都不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达尔文时代,科学家大多称博物学家。后来,随着科学知识的大爆炸,做一个博物学家已不现实,博物学家慢慢成了专家。但现在,为了整体和系统地研究地球,地球工作者,必须做一个博地学家,即对地球学科的所有分支学科都精通的学家。其实,也只有真正的博地学家,才可能最终解决地球科学的问题。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表明它是由大量不同的、而且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单元(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正是地球的各子系统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而自发地涌现出系统总体性状、结构与动力学行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就是其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典型例子。 下面,我们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地球,特别是地球的演化 及其动力学 ,进行系统分析。 人类研究地球的演化,特别是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来源由来已久,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例如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和板块构造说等。 虽然各种地球假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但其特点也正是:每一种假说只考虑一定的事实,而对其他事实则抛置不顾。或者说,目前为止所提出的各种学说,都在把地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方面考虑得还不够。所以,由于高新技术观测成果的不断涌现,各种假说经常面临着新的挑战。 任何一种合理的地壳动力学或地球动力学假说,至少要满足以下一些原则: 1 、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构造演化过程做出解释; 2 、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地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 3 、应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 - 化学性质 (马宗晋等, 2003 ) 。从这些判别条件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是完善的。 后面几回,我们将就目前已提出的各种假说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这些假说及其所提供的证据进行比较,把地球看成一个各子系统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定性地模拟出一个能吻合目前已提出的各种假说的正确证据,又符合能量规律和目前已知的、得到公认的地质事实的假说。 那么,目前为止,人类已提出的在地学界有一定影响的有关地球演化或动力学方面的假说有哪些?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参考文献: 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 .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 .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 1-130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三:地球构造
rock6783 2009-3-4 21:03
地球科学原理之三:地球构造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我们上一回介绍了地球的形成,这里,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地球的构造。 经过近 46 亿年的演化,地球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球等圈层。 1.1 地球的基本圈层 1.1.1 大气圈 大气圈为包围地球的空气总体。大气总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总质量的 99.9% 集中在大气圈下部 48km 以内。按热力性质,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1.2 水圈 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体是水的聚集体,如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地下水、冰川、积雪和大气中的水。这些水形成一个断断续续围绕地球表层的水壳,即水圈。假设地壳是一个平坦的球面,若将水圈中的水均匀地平铺在地球表面上,那么地球将是一个被 2700m 深的水所覆盖的水球。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 71% ;全球海洋总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 97% 以上。因此,海洋是水圈的最大水体。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海与洋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1.3 生物圈 地球表层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就是生物圈。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在深度超过 11000m 的海沟最深处,还能发现深海生物,但生物主要还是集中在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在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但在高达 22000m 的平流层中,也发现有细菌和真菌。在岩石圈中,大多数生物生存在地下几百 m 的土壤上层,但在地下 2500 -3000m 处的石油中,也发现有石油细菌。无论如何,就厚度而言,生物圈只占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 ( 马宗晋等, 2003 ) 。 1.2 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1909 年莫霍洛维奇 ( Mohorov?i?, 1909 ) 根据近震初至波的走时,算出地下 56km 深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上物质的波速为 5.6km /s ,其下为 7.8km /s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莫霍面或 M 界面,它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 1914 年古登堡( Gutenberg )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出在 2900km 深度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下的部分为地核,其上直至地壳底部的部分为地幔。这一间断面就是核 - 幔界面或核 - 幔边界( CMB ),其深度至今一直沿用 2900km ( Gutenberg, 1959 ) 。 莱曼 ( Lehmann, 1936 ) 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首先提出在地核内部还存在一个间断面,由此又将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后来,古登堡 ( Gutenberg, 1959 ) 和杰弗瑞斯 ( Jeffreys, 1962 ) 相继证实了莱曼的假设,并得出内核的半径在 1200 -1250km 间。因此,内、外核边界( ICB )的深度约为 5100km 。进一步观测研究表明,外核不能传播 S 波(横波),而内核可以传播 S 波,并根据地球潮汐和地球自由振荡所得地球刚性,推断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 马宗晋等, 2003 ) 。 布伦 ( Bullen, 1963, 1975 ) 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将固体地球分为 7 层。地壳为 A 层;地幔为 B 、 C 、 D 三层;外核为 E 层;内、外核的过渡区为 F 层;内核为 G 层。 1914 年,美国地质学家巴雷尔 ( J. Barrell, 1914 ) 根据地壳均衡理论推测地球深处存在塑性层,因而,首先提出把地球上部刚性部分中岩石圈(层),其下塑性较大的部分叫软流圈(层)。 1926 年古登堡发现,当地震波通过 100 -200km 深度时, P 波(纵波)速度由 8.1 -8.5km /s 减慢到 7.2 -7.8km /s 。后来,其它学者也发现过类似现象。 1960 年 5 月的智利大地震,提供了上地幔内的低速层( LVZ )可能具有全球性质的证据。这样,把地球表面至低速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部分称为岩石圈,而将其下的低速层称为软流圈,此构造分层概念得到普遍承认,并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立论基础之一。于是,对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又有了岩石圈、软流圈、中圈和地核的划分方案,中圈指软流圈底至核 - 幔边界的地幔部分。有的学者则将地壳和上地幔称为构造圈,认为地球这个部分是内力地质作用 - 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直接起因。 地壳是莫霍面之上的地球最外层。无论是厚度还是成分,地壳都是很不均匀的。最明显的差别是在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因此,一般将地壳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两大类。平均而言,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比大洋地壳老,也比大洋地壳的密度小。就化学和矿物成分而言,这两类地壳也明显不同。 地震波及其他的地球物理探测都表明,上地幔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例如重力场、地震波速度分布和电导率等,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非均质和非均匀特性。这一特性可以延伸到上地幔深部,甚至全部上地幔 (安德森, 1993 ) 。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有水、有氧气、有有生命的独特星球。为什么太阳系 8 大行星,仅只有地球具有这些特征?人类对地球知之甚少。为了使地球科学研究更有效,我们地球工作者该怎么办?当今的地球科学,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参考文献 安德森 D. L. 地球的理论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3. 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 .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 .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 1-130 Barrell J. The status of hypotheses of polar wanderings. Science, 1914, 40: 333-340 Bullen, K. E. The Earth's density.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5. 1-420 Bullen, K. E. An index of degree of chemical inhomogeneity in the earth. Geophys. J., 1963, 7: 584-592 Gutenberg B.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nternat. Geophysics Ser., Ⅻ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59. 1-240 Jeffreys H. The Earth (4th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Lehmann I. Publ. Bur. Cent. Assoc. Int. A, 14: 87-115. 1936 Mohorov?i?. A. Das Beben vom 8, Ⅹ , 1909. Jahrb. Des Meteoroiogischen Observ, (Zagerb), 1909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二: 地球的形成
rock6783 2009-3-3 07:40
地球科学原理之二: 地球的形成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上一回我们分析了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我们对太阳系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在对地球详细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地球的形成和构造做一个初步介绍,使读者对地球的基本概况有一个了解,以便于我们今后对地球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形成。 1 地球的形成和年龄 1.1 地球的年龄 近 30 年来,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了一系列与地球年龄相关的数据:在澳大利亚西部岩石中获得的锆石测得年龄为 42 亿年,虽然这颗锆石是以再沉积的方式存在于中生代的岩石中,但已足以表明地球的年龄不会小于这个数据;从月球上获得的岩石所测定的年龄有许多在 46 亿年以上,由于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员,因此地球的年龄应不小于月球的年龄;从大量来自太阳系的陨石获得的年龄也都在 46~47 亿年之间。根据太阳系起源同一性的基本原理,地球的年龄应有 46 亿年以上。 1.2 陨石冲击事件 地球的起源问题实际上也是太阳系和行星的起源问题。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形成行星的原始气尘云开始积聚,形成了一系列的环,并形成了一些凝聚中心。这些大大小小的中心开始吸引周边的物质,形成类似小行星岩石块体,并互相撞击。这些岩石块体由于大致处于同一轨道面,且运动方向相似,因此撞击的形成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比周边更大一点的积聚中心,并最终形成了行星和卫星。这次陨石冲击大约发生在距今 40 亿年前,时间可能长达 5~10 亿年,月球、水星以及众多的小行星至今仍布满了这次冲击事件的陨石坑。而地球、金星、火星等存在较为复杂的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行星,表面形态受到了长期的改造,陨石坑保留的数量极其有限,但仍可辨别出陨石冲击的痕迹。陨石冲击事件实际上是太阳系形成中的一个必然过程,陨石冲击事件不仅是行星形成的原因,也是地球圈层分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地球外圈的形成 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与太阳系早期陨石冲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岩石行星(类地行星)而言,圈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需要有很高的温度使行星处于熔融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按密度发生分异。地球形成的早期曾存在一个原始大气圈,其成分与宇宙中的其他天体一样,以氢、氦为主。由于类地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比较近,且行星的质量都比较小,所产生的万有引力也比较小,加之氢、氦气体容易向外层空间逃逸,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很快消失了。因此类地行星的大气圈都具有次生的来源,现今地球大气圈的形成与地球的内部去气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陨石冲击事件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增加,地球大部分的岩石和外来的陨石都处于熔融状态,岩石中的挥发性组分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现在大气圈的雏形。早期大气圈的成分和现在大气圈的成分相比有较大的区别,最明显的是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当于现在大气圈的 20 万倍。水圈的形成也与大气圈的形成相似,在陨石冲击下,陨石和地球岩石中大量的结晶水由于温度的升高从矿物的分子结构中分离出来,形成大量的蒸汽。陨石冲击事件逐渐减少后,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开始下降,水蒸汽结成水降到地球表面,并最终形成水圈。由此可见,地球的水圈和气圈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而液态水圈的形成则略晚于气圈。 如此这般演化的地球,最终将形成什么样的构造?即现在的固体地球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483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一: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rock6783 2009-3-1 22:25
地球科学原理之一: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地球科学原理,顾名思义,是有关地球起源、演化、构造运动、能量流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地球科学原理重点解决地球演化动力学,即认识地球为什么区别于其它行星,从古到今,能演化到现在的主要动力,及地球将来的演化趋势,为人类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及将来控制地球服务。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为了很好地了解地球,我们先来认识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1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拥有 1 颗恒星、 8 颗行星、大量卫星和一些小行星、慧星、陨星及星际物质等。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旋臂上,以大约两亿年的周期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太阳系的最外以冥王星的轨道为边界,直径为 1.18 10 10 km ,合 79 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为日地距离,约 1.5 10 8 km )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一颗炽热的恒星。太阳的内部温度达到 10 10 6 K~15 10 6 K ,其能源来自内部的热核反应。组成太阳的物质主要是氢(约 70% )和氦( 27% ),其他元素只占 2.5% 左右。太阳的最外部是由日冕组成的太阳大气,从日冕中升起的粒子流构成了太阳风向宇宙空间辐射,并带走了太阳热核反应的大部分能量。太阳质量大约是太阳系全部质量的 99.866% ,行星的质量在太阳系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不可思议的是,太阳的转动惯量和它所具有的质量却很不相称,只占太阳系总转动惯量的 2%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的行星可以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靠近太阳的 4 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与地球大小、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很相似,故称为类地行星,又称内行星;太阳系靠外的除了冥王星以外的四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与木星的性质相近,称为类木行星,又称为外行星。 2 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太阳系的起源问题存在着很多未知数,从 18 世纪起,先后出现的各种太阳系起源的假说至少有几十种,随着近 30 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太阳系起源的问题才得到一些共识。 2.1 灾变假说 法国科学家布丰( G. Buffon )于 18 世纪中期提出一个假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遭到了另一个大天体强烈的撞击,他认为这个天体可能是慧星。这是第一个关于太阳系形成的灾变假说,其后这类假说还多次提出过,直到本世纪初还有人提出,但每次都以不成功而告终。不成功是由两个方法学的缺乏所造成的:把太阳的起源和行星的起源割裂开了,而所有的特征(化学组成,更主要的是同位素组成、年龄、行星只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0.02% 等事实)都表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给行星的形成以偶然性,而不认为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2.2 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 德国学者康德( I. Kant )于 1775 年提出的假说更具有科学意义。康德坚决与以往的宗教说法决裂,他勇取地声明:请给我物质,我给你们看宇宙是如何从物质组成的。康德假说的前提是,充满宇宙的物质最初以元素质点的形式均匀分布于空间之中,然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形成物质凝聚的中心,中心之一就是太阳;同时物质开始了旋转运动。继而,环绕太阳运动的尘埃云组成了行星。完善并给康德假说以数学基础的功绩属于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 P. S. Laplace, 1796 )。因此,这个假说在后来被称为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按拉普拉斯的说法,最初存在着处于万有引力作用下旋转着的和收缩着的气状星云(在此以前不久,赫歇耳( W. Herschel )发现了这种星云),星云中有一个凝聚中心,后来演化成太阳。随着旋转和收缩的加强,星云团成了扁的形状,并分出了环,环进一步形成凝聚中心 - 未来行星的胚胎。卫星以类似的方式在行星周围形成。最初,行星和卫星都应该是炽热的气球,只是由于后来的冷却,才有了壳和成了固体。因此拉普拉斯的宇宙假说(注意不是康德)属于热宇宙假说。 2.3 摩耳顿 - 张伯伦假说 太阳系的一个特征参数是其转动惯量的分配,惯量由产生它的物体距太阳的远近和该物体自转的速率决定。从太阳和行星具有共同起源出发,占整个太阳系全部质量 90% 以上的太阳也应有最大的转动惯量。但实际上由于太阳自转很慢,它只占有总转动惯量的 2% ,而行星,特别是那些巨行星,首先是木星却占有总转动惯量的 98% 。经典形式的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不能解释这个矛盾现象。在 20 世纪初人们开始寻找代替的假说,英国天文学家琼斯( J. H. Jeans )的假说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到了布丰的观点,但认为组成行星的太阳物质不是慧星撞击,而是另一个行经太阳附近的星球从太阳中吸引出的结果。美国天文学家摩耳顿( F. Multon )和地质学家张伯伦( T. Chemberlen )共同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假说,按这个假说,从太阳分出气体是由行经太阳附近的一颗星的强大引力作用造成的,然后在凝聚中形成微星,进一步形成小行星、行星。星子的概念在科学中站稳了脚跟,然而假说本身后来被摒弃了。 2.4 太阳俘获气 - 尘埃 - 流星云的假说 前苏联学者施密特( О . Ю . Шмидт )为了走出运动惯量分布问题的死胡同,提出了有特色的太阳俘获气 - 尘埃 - 流星云的假说,这种云在后来凝聚成了行星。施氏的学生们继续发展了施密特假说中重要的肯定成分,他们提出了原始行星云凝聚过程的模型,原始行星的进一步凝聚就成了后来的行星及其卫星。他们认为星云物质初始是冷的,所以施密特的宇宙假说与康德假说一样属于冷的,而不像拉普拉斯的学说那样属于热的宇宙假说。 2.5 现代得到最多支持的假说 在过去对太阳系起源的认识中,有三个问题困扰着科学家:其一是动量和质量的分布,为什么太阳具有太阳系全部质量的 99.866% ,其动量却不到 2% ?康德 - 拉普拉斯的假说正是由于不能合理解释这个问题而困扰;其二是重元素的来源,由于太阳系比许多其他恒星包含有更多的重元素,可以推知太阳是第二代行星,即形成太阳的气体云中包含着其他恒星经过核燃烧散发到空间中的余烬。其三是太阳系的行星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使得太阳系起源假说的建立更加困难。近 30 年来,随着天文学的巨大进步,许多太阳系起源的问题已基本清楚。人们惊讶地发现,现代太阳系起源假说似乎又回到了康德最初的思想上。天文学家成功地观察到星际之间的等离子体的成星过程,恒星的诞生主要是由于磁场和气尘云及射线压力的反作用。这个过程发生在河外星系的悬臂的外边界,银河系也是如此。超新星的爆发可能是附近星云开始收缩的推动力,太阳系的重元素和短周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是超新星爆发过程中强烈的核反应所形成的。现代太阳系起源假说基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太阳气尘云与邻近的一颗即将成超新星的星。 第二阶段,超新星爆发,原始太阳气尘云在超新星影响的范围之内,并从超新星的爆发中获得能量和重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等物质。 第三阶段,在超新星能量的推动下,太阳气尘云开始旋转并逐步形成中心的太阳。当太阳达到一定大的时候,内部开始发生热核反应。年轻的恒星,尤其是重量大的恒星开始向外抛射物质,在太阳系的外围形成环绕太阳的环。 第四阶段,太阳系的中间部分形成太阳,环绕太阳的环逐渐凝聚成星子,并以星子为中心逐渐形成行星。行星的卫星也有着相似的过程。 太阳系形成初期,太阳周围的原始行星云和太阳都快速旋转着,但渐渐地被磁流体动力所减缓,使太阳系中的惯量重新分配。在太阳系星云的演化中,太阳可能以电磁力或湍流对流的形式向行星转移惯量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有如此的构成和起源,那太阳系的地球又是怎么形成的?地球具有怎样的圈层结构?这些圈层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请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 吴泰然,何国琦 . 普通地质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 9-6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488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九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rock6783 2009-2-25 16:24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从现有证据来看,能作用于地球的能量,主要应是重力势能、放射能、动能、太阳光能等四种。细分的话,重力势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地球在吸积形成过程的早期造成的体积塌陷产生的重力势能;二是地球形成过程中由于熔融而造成的比重大的物质(如铁、镍等)向地心运动,而比重较小的物质(如硅酸盐岩及轻硅酸盐岩,如类花岗岩)向地表运动而产生分异的重力势能。放射能也可以分两类:一是氢等轻原子量物质的聚合而造成质量减少所释放出的原子能;二是铀、钚等物质裂变成低原子量的物质,如铅等,由于质量减少而释放出的原子能。动能,也可以分为两类,一主要是在地球吸积形成早期,大量地外物质撞入地球,地外物质的动能以碰撞能的形式作用于地球的能量;二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释放出动能。 现有的证据和公认的事实告诉我们,重力势能、动能,主要作用于地球形成的早期,自从地球形成之后,即地球体积接近于现在的体积之后,它们对地球的影响都相当小。若地球真正存在能引起构造运动的收缩和膨胀的话,也应主要存在于地球体积形成之后,所以,重力势能和动能不足于造成地球大规模的收缩,也不可能造成地球大规模地膨胀,更不可能造成地球周期性地收缩和膨胀。 放射能虽然在逐渐减弱,但放射能具有累加性,所以,放射能有可能成为造成地球收缩或膨胀的能量。但是,地球的放射能是如此之弱,假设所有的地球构造运动都是由于地球收缩和膨胀造成,而所有的收缩和膨胀又都是由于放射能造成的,也即所有的地球构造运动都是放射能造成的话,地球自其存在以来所产生的放射能,应和地球演化过程中造成构造变化的总能量及地球逐渐向外热辐射的总能量相等。通过计算发现,地球的放射能小于地球向外热辐射的能量 (陈永生和李自安, 1998 ) ,甚至不能维持地球的温度,以至于地球的温度不断降低,地球的放射能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用于地球的构造演化。所以,仅从能量大小上来说,放射能也不足以成为造成地球所有构造运动的能量。同时,就算放射能能量级别达到了地球构造运动所需的能量级别,放射能也很难造成地球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放射能强弱呈周期性变化的任何证据。 综上所述,能造成地球构造运动的能量,仅只有相对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在不断加强的太阳能。那么,太阳能为什么能成为造成地球构造运动的能量呢?太阳能又是如何造成地球的收缩和膨胀的?太阳能是如何造成地球的构造运动的呢?太阳能是全太阳系都能享受的能量,为什么仅在地球上能形成构造运动呢?这我们在后面的章节里将详细地逐步分析和讨论。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太阳能造成地球构造运动的可能性。 若真是太阳能造成了地球的构造运动的话,由于它远大于放射能,它还在不断加强,仅从能量级别上看,它造成地球收缩和膨胀,最后造成地球的构造运动,是根本没有问题的。但太阳系里的 9 大行星,及众多的卫星,都能得到太阳能,为什么仅有地球能产生收缩和膨胀而最终产生构造运动呢?相对其它大多数行星或卫星来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近,就算是原因,也不应是主要原因,因为,离太阳比地球近的还有水星和金星。地球除离太阳较近,能得到相对较强的太阳光能外,她和其它太阳系星体不一样的,主要是其上有大量的液态水。还有,太阳系里,目前也只在它上面发现生命,也只有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气。地球上的生命,是因为地球上有水后,逐渐演化来的;而氧气,是由于地球上有生命,并演化出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使地球上的氧气不断增多。所以,就算地球上的生命和氧气是造成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它星体、造成地球收缩和膨胀,最终造成地球的构造运动的原因,也应不是最初的原始原因。所以,若真是太阳能造成了地球收缩和膨胀的周期性变化,最终导致了地球的构造运动的话,主要应是地球上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最有可能的推测是:地球上的元素构成、地球离太阳的适当距离、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地球适当的自转周期和公转轨道等天文和地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地球上有了液态的水;而这液态的水,造就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有了生命,也就使地球上有了氧气。在液态水、生命、高含量氧气这些地球仅有的而其它星体没有或没有同时具有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球利用太阳能,形成了地球仅有的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最终造成了地球仅有的构造运动。 最有可能造成地球周期性收缩和膨胀的三大原因 - 液态水、生命存在及大量氧气中,生命的存在和氧气的存在,很难单独造成地球的周期性收缩和膨胀。所以,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大量氧气的存在,不可能直接造成地球的周期性收缩和膨胀。最有可能造成地球周期性收缩和膨胀的因素,就只剩下大量的液态水了。 根据目前一致公认的事实和证据可知,目前的地球有一个固态的内核,一个液态的外核,一个固态的地幔,地幔外围,有一层准液态的软流圈,软液圈外是固态岩石圈(由地壳和部分上地幔构成),岩石圈外,是地球特有的大量液态水构成的水圈,水圈外是地球特有的含大量氧气等气体的大气圈。我们说地球的体积收缩和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以岩石圈(或固体地球)为标准的。也就是说,我们说地球的收缩,是指地球岩石圈的收缩;我们说地球的膨胀,也指的是地球岩石圈的膨胀。若真是地球上独有的大量液态水造成了地球的收缩和膨胀,唯一可能的是,岩石圈外的液态水,以某种形式或某种方式进入地球的岩石圈内部,使岩石圈的体积得以增大。当其从岩石圈内部释放出来时,使岩石圈体积得以缩小。虽然构成岩石圈的花岗岩和玄武岩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要有能造成地球构造变化规模的水进出岩石圈,并能造成岩石圈体积在一定规模上膨胀和收缩,仅靠少量水的渗透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综合考虑现有的事实和证据及地球的演化历史,水圈的液态水,唯一进入岩石圈,造成岩石圈膨胀和收缩的可能,是水在两极形成冰川(当然也可能在高山上形成冰川,但其规模远小于极地地区),通过冰川的形成和消融而造成地球的岩石圈体积膨胀和收缩。 当厚达几千米(如现在的南极冰川平均厚度为 2450m ,最厚处 4645m )的极地冰川形成时,造成极地区域重力正异常,大地水准面负异常。在地球均衡调整作用下,极地冰川和冰川下的岩石圈一道下沉,直至重力正异常消失为止。这样,地球所特有的大量液态水,以冰川的形式,进入了地球岩石圈的内部,使地球岩石圈的体积膨胀。当冰川消融,大量的冰川质量转移至海洋,原冰川区重力负异常,大地水准面正异常。在地球均衡调整作用下,原冰川区反弹性上升,造成岩石圈收缩。 那么,液态水、生命和氧气这些地球特有的因素,又是怎么通过太阳能造成地球周期性地收缩和膨胀的呢?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讨论。 下一部分(近 10 回的篇幅),我们将分析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 。 冰川可分为哪些种类?冰川能造成什么样的均衡调整?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10 冰川造成地球均衡调整 参考文献: 陈永生,李自安 . 地球形成与演化的一种新说法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8 : 13-79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856 次阅读|6 个评论
1998-2008年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
wanyuehua 2009-2-22 09:48
万跃华 2009年2月22日 检索 1998-2008 年 Web of Science 的 SCI 数据库分析得到 2710 篇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被引用 700 次以上有 11 篇论文,分别刊登在 9 种期刊上,其中 RADIOCARBON 《放射性碳》 2 篇、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美国气象学会通报》 2 篇、 NATURE 《自然》 1 篇、 SCIENCE 《科学》 1 篇、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 1 篇、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变质地质学杂志》 1 篇、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环境遥感》 1 篇、 APPLIED CLAY SCIENCE 《应用粘土科学》 1 篇、 APPLIED GEOCHEMISTRY 《应用地球化学》 1 篇,第 5 、 8 、 11 篇为综述论文,第 1 、 3 、 4 、 6 、 7 、 8 、 9 、 10 篇为高被引作者论文。 11 篇被引 700 次以上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目前仍旧是热点课题, 2008 年这些论文最少被引用 100 次以上,其中第 9 篇论文 2008 年被引 351 次。 11 篇被引 700 次以上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通讯作者为美国的 8 篇、英国 2 篇、法国 1 篇 。 1 、 Title: INTCAL98 radiocarbon age calibration , 24,000-0 cal BP Author(s): Stuiver M, Reimer PJ, Bard E, et al. Source: RADIOCARBON Volume: 40 Issue: 3 Pages: 1041-1083 Published: 1998 Times Cited: 2,618 Reprint Address: Stuiver, M (reprint author), Univ Washington , Quaternary Isotope Lab, Seattle , WA 98195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164 该文 2007 年被引 250 次、 2008 年被引 159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 所发表高被引论文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77958300004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2 、 Title: A practical guide to wavelet analysis Author(s): Torrence C, Compo GP Sourc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ume: 79 Issue: 1 Pages: 61-78 Published: JAN 1998 Times Cited: 1,632 Reprint Address: Torrence, C (reprint author), Natl Ctr Atmospher Res, Adv Study Program, Pob 3000, Boulder , CO 80307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3.475 该文 2007 年被引 259 次、 2008 年被引 296 次 3 、 Title: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 , 000 years from the Vostok ice core , Antarctica Author(s): Petit JR, Jouzel J, Raynaud D, et al. Source: NATURE Volume: 399 Issue: 6735 Pages: 429-436 Published: JUN 3 1999 Times Cited: 1,366 Reprint Address: Petit, JR (reprint author), Lab Glaciol Geophys Environm, CNRS, PB96, F-38402 St Martin Dheres, France 2007 年影响因子 28.751 该文 2007 年被引 182 次、 2008 年被引 114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80667900038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4 、 Title: The NCEP - NCAR 50 - year reanalysis : Monthly means CD - ROM and documentation Author(s): Kistler R, Kalnay E, Collins W, et al. Sourc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ume: 82 Issue: 2 Pages: 247-267 Published: FEB 2001 Times Cited: 1,140 Reprint Address: Kalnay, E (reprint author), Univ Maryland , Dept Meteorol, 2213 Comp Space Sci Bldg, College Pk, MD 20742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3.475 该文 2007 年被引 203 次、 2008 年被引 222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166742900003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5 、 Title: Trends , rhythms , and aberrations in global climate 65 Ma to present Author(s): Zachos J, Pagani M, Sloan L, et al. Source: SCIENCE Volume: 292 Issue: 5517 Pages: 686-693 Published: APR 27 2001 Times Cited: 1,106 Reprint Address: Zachos, J (reprint author), Univ Calif Santa Cruz, Dept Earth Sci, Santa Cruz , CA 95064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8.372 该文 2007 年被引 197 次、 2008 年被引 274 次 6 、 Title: The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ture in the wintertim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emperature fields Author(s): Thompson DWJ, Wallace JM Sour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ume: 25 Issue: 9 Pages: 1297-1300 Published: MAY 1 1998 Times Cited: 1,080 Reprint Address: Thompson, DWJ (reprint author),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Oceans, Dept Atmospher Sci, Box 354235 , Seattle , WA 98195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744 该文 2007 年被引 101 次、 2008 年被引 120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73414900003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7 、 Title: AERONET - A federated instrument network and data archive for aerosol characterization Author(s): Holben BN, Eck TF, Slutsker I, et al. Source: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Volume: 66 Issue: 1 Pages: 1-16 Published: OCT 1998 Times Cited: 1,055 Reprint Address: Holben, BN (reprint author),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tr, Hughes STX Corp, Code 923, Greenbelt , MD 20771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3.013 该文 2007 年被引 142 次、 2008 年被引 169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76092900001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8 、 Title: An internally consistent thermodynamic data set for phases of petrological interest Author(s): Holland TJB, Powell R Source: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Volume: 16 Issue: 3 Pages: 309-343 Published: MAY 1998 Times Cited: 1,044 Reprint Address: Holland , TJB (reprint author), Univ Cambridge, Dept Earth Sci, Cambridge CB2 3EQ , England 2007 年影响因子 2.753 该文 2007 年被引 153 次、 2008 年被引 166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73388200001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9 、 Title: IntCal04 terrestrial radiocarbon age calibration , 0 - 26 cal kyr BP Author(s): Reimer PJ, Baillie MGL, Bard E, et al. Source: RADIOCARBON Volume: 46 Issue: 3 Pages: 1029-1058 Published: 2004 Times Cited: 812 Reprint Address: Reimer, PJ (reprint author), Lawrence Livermore Natl Lab, Ctr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L-397, Livermore , CA 94550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164 该文 2007 年被引 264 次、 2008 年被引 351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231338100003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10 、 Title: Polymer - layered silicate nanocomposites : an overview Author(s): LeBaron PC, Wang Z, Pinnavaia TJ Source: APPLIED CLAY SCIENCE Volume: 15 Issue: 1-2 Pages: 11-29 Published: SEP 1999 Times Cited: 782 Michigan State Univ, Dept Chem, Funct Mat Res Ctr, E Lansing , MI 48824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861 该文 2007 年被引 106 次、 2008 年被引 110 次 该作者为高被引作者,作者介绍及所发表高被引论文 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082212700003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被引数据库,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11、Title: A review of the source , behaviour and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in natural waters Author(s): Smedley PL , Kinniburgh DG Source: APPLIED GEOCHEMISTRY Volume: 17 Issue: 5 Pages: 517-568 Published: MAY 2002 Times Cited: 750 Reprint Address: Smedley, PL (reprint author), British Geol Survey, Wallingford OX10 8BB, Oxon England 2007 年影响因子 1.744 该文 2007 年被引 168 次、 2008 年被引 197 次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628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8年地球科学领域热点论文
wanyuehua 2008-12-30 18:01
检索 2008 年 Web of Science 分析得到 16 篇(有 12 篇论文引用次数相同)地球科学热点论文,分别刊登在 13 种期刊上,其中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 2 篇、 EARTHQUAKE SPECTRA 《地震杂志》 2 篇、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学》 2 篇、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 1 篇、 GONDWANA RESEARCH 《冈瓦纳研究》 1 篇、 APPLIED GEOCHEMISTRY 《应用地球化学》 1 篇、 NATURE GEOSCIENCE 《自然地球科学》 1 篇、 GEOMORPHOLOGY 《地貌学》 1 篇、 PRECAMBRIAN RESEARCH 《前寒武纪研究》 1 篇、 GEOLOGY 《地质学》 1 篇、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应用气象学与气候学杂志》 1 篇、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大气科学杂志》 1 篇、 MONTHLY WEATHER REVIEW 《天气月评》 1 篇,第 2 、 3 、 9 、 10 篇为综述论文,第 7 篇为高引用作者论文,第 10 篇为中国作者(中国科技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 1 、 Title: Accelerated decline in the Arctic Sea ice cover Author(s): Comiso JC, Parkinson CL, Gersten R, et al. Sour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ume: 35 Issue: 1 Article Number: L01703 Published: JAN 3 2008 Times Cited: 18 Reprint Address: Comiso, JC (reprint author),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tr, Cryospher Sci Branch, Code 614 1, Greenbelt, MD 20771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744 2 、 Title: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due to black carbon Author(s): Ramanathan V, Carmichael G Source: NATURE GEOSCIENCE Volume: 1 Issue: 4 Pages: 221-227 Published: APR 2008 Times Cited: 13 Reprint Address: Ramanathan, V (reprint author), Univ Calif San Diego, Scripps Inst Oceanog, 9500 Gilman Dr,0221, La Jolla, CA 92093 USA 2008 年创刊, SCI 新收录期刊,没有影响因子 3 、 Title: The Neoproterozoic assembly of Gondwa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Ediacaran - Cambrian radiation Author(s): Meert JG, Lieberman BS Source: GONDWANA RESEARCH Volume: 14 Issue: 1-2 Pages: 5-21 Published: AUG 2008 Times Cited: 11 Reprint Address: Meert, JG (reprint author), Dept Geol Sci, 274 Williamson Hall, Gainesville, FL 32611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357 4 、 Title: NGA ground motion model for the geometric mean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PGA , PGV, PGD and 5% damped linear elastic response spectra for periods ranging from 0.01 to 10 s Author(s): Campbell KW, Bozorgnia Y Source: EARTHQUAKE SPECTRA Volume: 24 Issue: 1 Pages: 139-171 Published: FEB 2008 Times Cited: 10 Reprint Address: Campbell, KW (reprint author), ABS Consulting EQECAT, 1030 NW 161st Pl, Beaverton, OR 97006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090 5 、 Title: Site descriptive modelling during characterization for a geological repository for nuclear waste in Sweden Author(s): Strom A, Andersson J, Skagius K, et al. Source: APPLIED GEOCHEMISTRY Volume: 23 Issue: 7 Pages: 1747-1760 Published: JUL 2008 Times Cited: 8 Reprint Address: Strom, A (reprint author), SKB, POB 250, SE-10124 Stockholm, Sweden 2007 年影响因子 1.744 6 、 Title: An NGA model for the averag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peak ground mo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Author(s): Chiou BSJ, Youngs RR Source: EARTHQUAKE SPECTRA Volume: 24 Issue: 1 Pages: 173-215 Published: FEB 2008 Times Cited: 8 Reprint Address: Chiou, BSJ (reprint author), Calif Dept Transportat, Div Res Innovat, Sacramento, CA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090 7 、 Title: Global sediment core - top calibration of the TEX86 paleothermometer in the ocean Author(s): Kim JH, Schouten S, Hopmans EC, et al. Sourc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olume: 72 Issue: 4 Pages: 1154-1173 Published: FEB 15 2008 Times Cited: 8 Reprint Address: Kim, JH (reprint author), Royal Netherlands Inst Sea Res, Dept Marine Biogeochem Toxicol, POB 59, NL-1790 AB Den Burg, Texel Netherlands 2007 年影响因子 3.665 该作者为高引用作者,所发表高引用论文参见 ISI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database ( http://hcr3.isiknowledge.com/select_authbio_page.cgi?UT=000253305200011 ) ISI HighlyCited.comSM 是一高引以数据库, 该网站是免费的,利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数据,提供目前出版的有关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全面信息 http://hcr3.isiknowledge.com/home.cgi 8 、 Title: Recent aeolian dune change on Mars Author(s): Bourke MC, Edgett KS, Cantor BA Source: GEOMORPHOLOGY Volume: 94 Issue: 1-2 Pages: 247-255 Published: FEB 1 2008 Times Cited: 6 Reprint Address: Bourke, MC (reprint author), Planetary Sci Inst, Tucson, AZ 85719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854 9 、 Title: Plutonic foundation of a slow - spreading ridge segment : Oceanic core complex at Kane Megamullion , 23 degrees 30 ' N, 45 degrees 20 ' W Author(s): Dick HJB, Tivey MA, Tucholke BE Source: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Volume: 9 Article Number: Q05014 Published: MAY 15 2008 Times Cited: 6 Reprint Address: Dick, HJB (reprint author), Woods Hole Oceanog Inst, Dept Geol Geophys, Woods Hole, MA 02543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354 10 、 Title: Zircon U - Pb age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affinity of the Jiaodong terrane in the Sulu orogen , China Author(s): Tang J, Zheng YF, Wu YB, et al. Source: PRECAMBRIAN RESEARCH Volume: 161 Issue: 3-4 Pages: 389-418 Published: MAR 10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Zheng, YF (reprint author), Univ Sci Technol China, Sch Earth Space Sci, CAS Key Lab Crust Mantle Mat Environm, Hefei 230026,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3.247 11 、 Titl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infrared land surface emissivity database for application to clear sky sounding retrievals from multispectral satellite radiance measurements Author(s): Seemann SW, Borbas EE, Knuteson RO,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Volume: 47 Issue: 1 Pages: 108-123 Published: JAN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Stephenson, GR (reprint author), Univ Wisconsin, Cooperat Inst Meteorol Satellite Studies, 1225 W Dayton St, Madison, WI 53716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1.888 12 、 Title: Microtektites from Victoria Land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Author(s): Folco L, Rochette P, Perchiazzi N, et al. Source: GEOLOGY Volume: 36 Issue: 4 Pages: 291-294 Published: APR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Folco, L (reprint author), Univ Siena, Mus Nazl Antartide, Via Laterina 8, I-53100 Siena, Italy 2007 年影响因子 3.754 13 、 Title: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aerosols on surface precipitation from clouds : An attempt at classification Author(s): Khain AP, BenMoshe N, Pokrovsky A Source: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ume: 65 Issue: 6 Pages: 1721-1748 Published: JUN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Khain, AP (reprint author), Hebrew Univ Jerusalem, Inst Earth Sci, Dept Atmospher Sci, IL-91904 Jerusalem, Israel 2007 年影响因子 2.755 14 、 Title: Age , spreading rates , and spreading asymmetry of the world ' s ocean crust Author(s): Muller RD, Sdrolias M, Gaina C, et al. Source: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Volume: 9 Article Number: Q04006 Published: APR 3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Muller, RD (reprint author), Univ Sydney, Sch Geosci, EarByte Grp, Bldg H11, Sydney, NSW 2006 Australia 2007 年影响因子 2.354 15 、 Title: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and atmospheric state with simulated radar data and ensemble square root Kalman filter. Part I: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parameter identifiability Author(s): Tong MJ, Xue M Source: MONTHLY WEATHER REVIEW Volume: 136 Issue: 5 Pages: 1630-1648 Published: MAY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Xue, M (reprint author), Univ Oklahoma, Natl Weather Ctr, Ctr Anal Predict Storms, Suite 2500,120 David L Boren Blvd, Norman, OK 73072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267 16 、 Title: Potential role of the ocean thermostat in determin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oral reef bleaching events Author(s): Kleypas JA, Danabasoglu G, Lough JM Sour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ume: 35 Issue: 3 Article Number: L03613 Published: FEB 9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Kleypas, JA (reprint author), Natl Ctr Atmospher Res, POB 3000, Boulder, CO 80307 USA 2007 年影响因子 2.744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6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星激光测距与地球科学
jlpemail 2008-11-4 13:47
以下卫星激光测距与地球科学资料 来源: http://ilrs.gsfc.nasa.gov/docs/slrover.pdf
个人分类: 资料库|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