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热度 36 饶毅 2011-2-14 17:43
饶 毅 施一公    支持年轻人的紧迫性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但如何完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完善体制的目标是鼓励创新和更好地培养人才,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纵观世界科教历史,年轻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所有学科,许多重要的原创性工作都是由年轻人做出。支持年轻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的科学技术人才将决定我国能否在一、二十年内真正在科技领域全面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这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在中国大力强调支持年轻人尤其重要,习惯上讲究师道尊严、论资排辈,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人的成长起到了负面作用。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敢挑战学术权威,不敢在导师面前展露自己的睿智和独到见解,过于崇拜学术大师而妄自菲薄。这些阻碍了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对于年轻的独立研究员来说,很多人面临着严峻的起步环境∶在资源上不仅要与自己的同龄人竞争、还要和比自己出道早几年、十几年的人竞争。   在美国,有多个专门支持年轻科学家的基金,比如Pew Foundation和Searle Foundation,都要求申请人拥有独立实验室不超过三年。而我国则缺少类似的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出青年基金,本意是支持年轻科学家的成长,但在评选时往往是年龄接近上限(45岁)、已经拥有独立实验室多年的科研人员胜出,而那些刚起步、急需支持的年轻科学家则很少机会。    如何支持年轻人   我们认为,对年轻人的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尚未独立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于科研训练;二是为刚刚起步的年轻独立研究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地专注于科研创新。   几年前,鉴于研究生待遇偏低,海内外五十多位教授曾联名建议国家增加研究生补贴。国家有关部门很快付诸行动,大幅上涨了对博士生的补贴,引起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然而,对比国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我国的待遇依旧偏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比如提高研究生补贴、博士后工资在科研经费中的支出比重,等等。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起步阶段的年轻人在有些单位已经实施,但尚未在全国普及。我们希望中国的主要研究院所能够提高年轻独立研究员的待遇、增加对他们的经费支持、给予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不用为了经费疲于奔命,耗费大量时间。同时设立严格的评审制度,优胜劣汰,有效地以科研能力来选拔和支持人才。   支持年轻人,要着重学术潜力,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以是否出过国为标准。一些国内培养的青年科学家,其水平甚至优于国外名校的博士。对于年轻人的支持,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要允许在支持过程中不断观察、定期评审,再决定是否继续支持。   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高年资学者的支持。我们应该多与青年学者交流,激励他们勇于突破,追求国际上的卓越。掌握一定范围和资源者应该积极提供给青年做学问的天地,在评审中公正和客观。我们对年轻人不能求全,而主要是看学术能力,宽容一些无关原则的方面。比如特别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容易有脾气、甚至顶撞行政上级,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理应宽容对待。   建立支持年轻人的体制也是改变中国学术风气的关键举措之一。当年轻人能够以学术实力获得支持,就无需再花时间拉关系,从而改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我们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大对于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国家加大对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投入,使其成为定期评估后可以延续的经费,扩充以人才为评审基础的经费项目,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参考德国的马普学会或美国的HHMI。   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发表于201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9449 次阅读|39 个评论
[转载]年轻人必知的人生定律(ZZ于人人网)
热度 1 DYSON 2011-2-13 12:10
1、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2、洒井法则: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提出者: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点评: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3、奥格尔维法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点评: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作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4、赫勒法则: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5、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6、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7、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8、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9、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10、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11、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12、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13、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14、磨合效应: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15、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16、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17、吉尔伯特法则: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18、权威暗示效应: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19、奥尼尔定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提出者: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 点评: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20、定位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点评: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 21、艾奇布恩定理: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提出者: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 点评: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 22、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点评: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23、犬獒效应: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点评: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24、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 点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 25、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26、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点评: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27、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28、皮尔卡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提出者: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点评: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29、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点评: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 30、倒u形假说: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作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作好工作的动力了;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点评: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31、特伯论断: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特伯。 点评: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32、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摩斯科。 点评:刨根得根,问底知底。 33、罗杰斯论断: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 提出者:美国IBM公司前总裁罗杰斯。 点评:只想随波逐流,难有理想彼岸。 34、萨盖定律: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萨盖。 点评:若选错误参照,必无正确比较。 35、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点评:1、不拓心路,难开视野。2、视野不宽,脚下的路也会愈走愈窄。 36、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提出者:美国股神巴菲特。 点评:1、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37、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38、列文定理: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39、弗洛斯特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40、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41、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42、福克兰定律: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43、王安论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44、格瑞斯特定理: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45、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46、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47、塔马拉效应: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48、小池定理: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49、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50横山法则: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51、蝴蝶效应: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52、阿什法则: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53、洛克忠告: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54、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55、柯美雅定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56、达维多夫定律: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57、自吃幼崽效应: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 58、舍恩定理: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59、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60、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kejidaobao 2011-2-12 13:24
——写在化学年百年纪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能和转化过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化学开拓了一系列合成的新方法,创造了一系列新物质,对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化肥的合成结束了人类完全依靠天然氮肥的历史,将人类从饥饿中拯救出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改变了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同时,化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药物分子改造的设想得以实现,合成药物成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为纪念和表彰化学对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008年12月30日联合国第63届大会通过议案,将2011年作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我相信,“国际化学年”相关活动的举行,将进一步增加公众对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认知、增加年轻人对化学的兴趣、使人们对化学的未来满怀激情,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目前,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大量排放的工农业污染物和生活废弃物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使化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护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对化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以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和安全隐患、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绿色代表着化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的产物,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也是实现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绿色要求化学学科不断创新和变革。绿色化学要求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化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友好产品的设计、原料的绿色化、新的合成路线及方法学、绿色催化、绿色溶剂、绿色化学工艺、过程及系统集成、环境友好和资源优化利用评估准则等,而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即绿色化学在通过化学转变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因此这对化学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要有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技术变革来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 绿色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绿色化学是在人类用环境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新认识、新思维的基础上催生的全新理念的化学。它说明了化学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绿色化学的理念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这种预防化学污染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日益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化学将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发展绿色化学是化学工作者为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正义事业,也是赋予化学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艰巨任务。绿色化学为新世纪化学工作者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更强的责任感,共同推进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让化学为人类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中国科学院,北京 100864) 注:本文转载自《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第1期。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2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庙会
xupeiyang 2011-2-6 08:29
网络的普及,“网”住了春节这个喜庆日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网上过年。各大网站也纷纷响应网友需要,推出了“社区过大年”版块和网络庙会。在这一个小天地里,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喜气洋洋的春联和年画,你还能够“尝”到电子水饺、电子烤鸭等美味佳肴,参加网上逛庙会、网上包饺子、网上猜谜等活动,其乐融融。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我要去学习的地方
热度 1 jiangdapeng 2011-2-3 15:50
2月22日我就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参加高级研修班了,时间不短也不长—1年,在这1年的时间里我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回来后能开展新的手术,并且我将带着主任的嘱托—学习那里的先进管理经验。今年,我有1项国家自然基金要结题,还要利用获得的实验结果发表2篇SCI论文,我深感压力很大,但为了事业、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妻子、儿子,我一定会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工作。正如我的博士后指导教师徐长庆教授所说:年轻人要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时刻激励着我前行。
1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爱生命,珍惜身体(外一篇:多陪陪父母老人家)
热度 3 taol 2011-1-28 23:16
今天,在网络上从同学那里得知一则噩耗:高中的一位同学在香港去世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顷刻间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短暂……得知这个消息的同学第一反应都是太突然了。是啊,太突然了,惊。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因为身边的人走了,很突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这么走了…… 之前自己一直也不怎么喜欢锻炼身体,虽然以前也踢踢球什么的,感觉自己很年轻,身体很好,即使“不怎么好”也没有大问题,父母平时唠叨要锻炼身体,少熬夜,注意眼睛等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但是今天的这则不幸的消息着实有些刺激了我,身体很重要。想起了那句俗话“黄泉路上无老少”,现在真有点放在心上了。 再想想这些年科研人员英年早逝的例子,透支身体——“革命本钱”绝对不是什么好习惯。又想起老爸经常对我说的那句“没有好身体,什么都干不了。”确实是真理。 千万别让“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关爱生命,珍惜身体;扎扎实实地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科研五十年。 —————————分割线———————————————— 多多关注父母的身体和心情,有机会了一定要多陪陪父母。 自己的身体重要,父母的身体一样重要。小时候总是觉得父母很唠叨,想脱离他们的束缚,上大学之后确实实现了这小时候的“愿望”。现在读研了、以后工作了,在家呆着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现在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如年轻时候那么好了,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自己能多陪陪他们就多陪陪他们。想想父母就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工人,他们一辈子所做的事情就是抚养我长大,供我读书,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或者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什么的……现在我长大了,独立了,他们每年就是寒暑假盼着我回家见见我。我不敢去计算我这辈子还能有多少时间和父母在一切,因为那是一道残忍的算术题。 这两年能才体会出古人的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样的滋味,领悟的晚了些总比不领悟好。趁着父母身体还算硬朗、牙口还算可以、精神头还算足,多陪陪他们,尽力孝敬二老,也是做子女的本分。 别让父母的期待成永远的等待……
个人分类: 生活|416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让年轻人“另立门派”作研究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1-27 16:59
丘成桐:让年轻人“另立门派”作研究 张贴时间:2010-12-17 访问次数:588 丘成桐教授建议国内专家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空间 让年轻人“另立门派”作研究 来源:文汇报 2010-12-17 王乐   “从近几十年来国内各种数学竞赛中可看到,中学生中不乏数学天才。但获得众多国际奖项的中国学生中,却鲜有能成为数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不得不引起深思!”12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典礼上,数学大师、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教授直言,国内学界大拿与院士级专家,应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创造性空间,甚至允许年轻人能按照自身想法“另立门派”从事科学研究,而不是眼下这般让学生完全依照导师的路径行进。   自2007年底设立以来,以丘成桐教授名字命名的中学数学奖已举办3届。通过由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20多名世界一流数学家评审选手提交的选题论文,并最终展开面对面答辩确立奖项,旨在为年轻学子提供探索研究数学学问的平台。今年首次增设应用数学奖,数学奖与应用奖金奖分别被上海市市北中学团队与杭州市外国语学校团队摘得。颁奖典礼后,丘成桐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中国在数学前沿领域“很缺位”   “中国在国际前沿的数学领域很缺位,很多学科在国内几乎完全没有。”20多年前的一次亲历,直到现在仍让丘成桐教授匪夷所思。   1986年,英国人西蒙•唐纳森获菲尔茨奖。这个天才发现了四维几何学中难以预料的现象,得出存在“怪异”四维空间结论。事实上,唐纳森早在1982年的毕业论文中,就开始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创造。此后,他所发展出的一整套理论在全世界流行,不少数学家将其作为最前沿的课题展开研究。丘成桐教授慨叹,“但当时,在国内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根本没有,由此伸展开的整门学问长时间基本处于空白!”   若干年前,丘成桐教授在国内多个场合,向很多数学研究者介绍“庞加莱猜想”。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一在国外数学界颇有“人气”的难题很有价值,甚至要比陈景润的“1+1=2”重要得多,堪为国际数学界公认的世纪七大难题之一。让丘成桐惊讶的情况再次发生,“当时来自国内某顶尖级名校的年轻研究者对此产生极大兴趣,并准备从事该课题的研究,但最终却由于其导师对此既看不懂,也没有特别的兴趣,而劝其莫要‘不务正业’。”   丘成桐教授说,学问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一个学科可能20年就会发展起来。像在哈佛大学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研究者不光授课,还自己创造学问。“然而,在当代数学最前沿的课题中,中国能走进去的又有多少呢?”   只会发扬光大不图“另立门派”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似乎只会发扬光大,却不会另立门派。”在丘成桐教授看来,其中问题并不在学生身上,因为他看到的太多现象都表明:如果学生不按老师的路径走,老师就会不开心,如果年轻学子转而学习导师对手的文章,那老师就要发怒了。   “现代科学的发展,往往与年轻人的冲劲有关。”丘成桐介绍,在海外发达国家,学术研究给了新生力量很大空间,形成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氛围。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一直到助理教授,只要是真正能把学问做好的人才,很快就会得到提拔。有些青年才俊的薪水,甚至要比资深教授都高。而在资深教授看来,只要对学问的创造有益,并不会产生不快。   此次随丘成桐来京的就有其门下的研究生,丘成桐坦言,有时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而这在哈佛等名校并非是件新鲜事儿。“学生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远见,那我们就得毫无借口跟着学生走,只要他的想法有合理性,研究进程完全可以由此展开!”   放眼国内高校与研究机构,这样的情景可谓屡见不鲜:某圈内大拿甚或是院士级专家,在申请到某课题项目后,遂将其分派给门下多位研究生或博士生。学生们各司其职,依照导师的思路完成研究,最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其中,若有某个环节标新立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与结题,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所谓大牌专家不愿让年轻人放手从事研究,年轻学子也没了挑战权威的勇气。   “20多岁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像我们这些老年人虽懂得多,但学习能力已不那么强了。”丘成桐表示,年轻人得到尊重不够,施展空间有限,如果年长者自己不懂、不愿学,也不希望学生着手研究,一流人才根本不可能冒出来。    须创造为做学问而做学问的环境   近些年来,丘成桐教授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怪现象”。比如,在海外学术界,研究者们讨论最多的是: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有没有意义——有意义就会拼命去做。到了国内,讨论的焦点成了“这个问题重不重要”,如果重要的话,到底是谁说了重要,如果去做有没有直接的好处,能不能晋升、能不能提拔……大部分学问均源自兴趣与好奇心,但兴趣与好奇心在国内学界却并不多。丘成桐反问,“国内学术界的兴趣都用在了赚钱上——如果这样说太过夸张的话,那有多少为做学问而在做学问的人呢?”   丘成桐指出,只有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才可使科研经费得到更好分配,更有利于有才华的年轻人成长。现如今,学界大牌、院士级专家与学术机构管理人员关系过于密切,掌握着资源与权力,无怪乎研究者抱怨更多的不是钱,而是评审不公、赏罚不明。“中国需要为读书而读书、为学问而学问的人,但当金钱与权力已经被放到比学问更高的首选位置时,研究者还能做得好学问吗?” (http://news.tsinghua.edu.cn) function shutwin(){ window.close(); return;} 【关闭】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6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讨论一封没有署名的来信:询问论文署名问题
热度 5 Fangjinqin 2011-1-25 17:12
经常有不少同学来信提出希望、询问或要求我们老同志做点什么, 但是他们却不署名,这样做不符合起码的礼貌和道德规范!! 我认为,这是很不正常现象。但是,我知道我们老同志为了年轻人进步, 我们往往还是给于答复或帮助。 我这里希望和呼吁:一方面年轻人自己需要自律,加强道德修养; 另外一方面老师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应该怎么做?我是抛砖引玉,请大家进行讨论。 下面一封没有署名的来信: 方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讨论学术论文的个人及单位的署名问题》,有事求教!我从A大学硕士毕业后,在B大学读博士期间,把硕士学位论文翻译成一篇论文,准备投美国期刊。我把文章寄给A大学的导师征求修改意见,他全篇未改一字,要求:我名字排第一,他的名字排第二,但是在文章下方标注:“co-author”,就是说他要当“联合作者”。我认为他这样要求是不合理的。实验和论文都是我独立完成和修改了N次,他几乎没有指导,他列为第二作者已经足够了,怎么还能“联合作者”?(他副教授要升教授,可能与此有关。)您觉得我说的有理吗? 他的理由是:“你这个研究的知识产权归我们,所以论文也应该是你跟我合写的。”他还说:“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我们签字,你是发不出去的!”我想跟他通电话的时候,根据《知识产权法》和《著作权法》据理力争,希望能让他放弃“联合作者”的想法。您看这样可以吗? 我有个想法,如果导师坚持要“co-author”,我就以单独作者的身份投稿(投稿费用我自己承担),但是在“致谢”里面写:“本实验在某某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我担心只把他列为第二作者,需要他在“版权转让声明”上签字的时候,他可能会签不同意。您看我的想法可行吗?单独作者发表文章会不会引发什么纠纷?(作者单位仍然写的是A大学。)比如说导师是否会起诉我侵犯了他的什么什么权利?如果会引发纠纷的话,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来避免或尽量减轻纠纷?另外,国外期刊是否认可单一作者的文章?我看有的网友说“国外编辑一看只有一个作者,直接reject”,有这么可怕吗? 一口气说了这些问题,感谢您耐心看完!真诚希望能听到您的看法!盼望您的回复! 我的答复: 你的硕士论文或“本实验在某某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现在你翻译成英文,我认为,你老师的要求是合理的. 他列为第二作者或与"联合作者"这是一样的. 国外期刊不会因为单一作者的文章而直接reject,这是误解. 你为什么不公开你的名字? try{var s = window.name;parent.MM .initIframe();}catch(e){}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49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次呼吁科学家关注“幼-小-中-大”四级教育
热度 3 arithwsun 2011-1-23 06:19
刚看了一篇 裴宜理的文章 ,忍不住还是写了这篇题目,先摘句如下: 1. 『 近20年来中国虽然到处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群体性事件,但几乎都缺少知识分子的领导——这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应该说是一个好事。 』 为什么呢?因为最热血的年轻人一代,他们的最大关注点,在于“出国”,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经言及此意,共产党应该继续实行人才流动自由的政策,就能继续保持住裴宜理所言之实。 没有出国的知识分子呢,裴宜理的认识是, 2. 『 知识分子不该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 科学网博客上的帖子主题,统计一下,应该可以提供很好的例证。 3. 『 一个社会首先要有各式各样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化 』 这也是我一直不看好“民主”旗号的原因所在,最近十年之内,不用在意这件事情。那么,共产党真正需要在意的两件事情,以前的那篇博文论及过,大意是: A. 教育问题。 B. 台湾问题。 只要这两件事情做好,共产党有功于中华民族,自然能宝刀不老,长盛不衰。 上面都是引子,现在把这些碎片信息整合,再次呼吁科学家关注“幼-小-中-大”四级教育。 知识分子们,不愿意领导“群体事件”,那么,他们是否愿意领导教育呢?我们的科学家们,尤其是顶级科学家们,是否愿意领导“幼-小-中-大”四级教育呢? 感觉目前的口号不对,不断地呼吁“教育家”的出现,其实更加正确的应该是,呼吁科学家们关注教育,领导教育。 当然,科学家们和顶级科学家们即使想领导,也不见得获得直接的拥护,上述的口号,也许就是一个见证。但是,毛主席闹革命,也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拥护他的,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不能政府不支持,科学家尤其是顶级科学家就放弃了自己的行动,顶多是发几句牢骚,写几段内参而已。 对于大多数科学家们来说,还是有自己的孩子的,还是有自己的孙子的,他们一样是暴露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之中。所以,科学家领导教育,就是关注自己的利益,自利利他。 政府的路走不通,科学家们完全可以试试别的路,把事情先做起来再说,你是科学家啊,不是普通人,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环境下,著名科学家人数极少,反而个人发言权可以很大。 科学家领导教育,是改变中国的重大动力。 争夺领导权,是一场必然。一位北京著名中学的副校长,到我系座谈时(那时他是硕士,现在已经是博士了),放言,大意是,中学数学,应该是教育(家)的数学,不应该是数学家的数学(注:本文不在这个题目上说理了)。 这不是领导权之争,是什么? 我们科学家,争领导权的方法,应该跟老一辈有所不同,不是做了高官,才可以施展当年的抱负。科学家们完全可以另想他法,不唱民主之名,而行民主之实,走“ 自治和共享”精神之路,达成教育理想的彼岸。 自治和共享精神才是民主的精髓, 是那些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运行原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的当前情况是,这个细胞之上,缺少中间结构来组织,因而无法产生活跃的肌体。这个中间结构,就是各种规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公益=自治+共享, 这是我的定义,不是法律文件定义,畅想下一个十年,政治进步上应该是“公益”发展的十年。 每一个具体的公益组织,基本单位越小越好,现在是网络的社会,完全有技术可以把基本单位做小,然后通过网络支撑联系起来。
个人分类: Book-W|5451 次阅读|9 个评论
最近小感悟
shuilinxi 2011-1-19 23:32
1工作要赶不要急,事情要忙不要乱,身体要松不要紧。 最近静下心来思考了很多问题,发现自己做事的时候心急了点,但是行动还未跟上。好的状态应该是行动迅速,但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冷静。 有很多时候我们同时要忙很多事情,这是年轻人必须担当的,但是要注意理清思路,全局考虑好,做到忙而不乱。 2我们的将来在于我们现在所做的和所思考的,我们的现在源于我们以前所做的和所思考的。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明天,那么请抓住今天。我们今天所得到的是我们昨天努力的结果,我们今天所失去的,使我们昨天所放弃的结果。 3发挥自己的强项。 每个人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强项所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强项取得胜利。 比如在踢球时,假如你的强项是身体,而不是灵活性,那防守的时候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身体克制别人的灵活性。 4一个人要敢于做一个平凡的人,也要敢于做一个伟大的人。 前一句是清华校长梅贻琦在临终前对清华学子的期望,后一句是我加的。 生活中,我们要有一种放低自己的心态,但在志向上,我们也要有一种高度,有像夸父一样勇往直前的精神。
1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开通了??
热度 1 spandax 2011-1-17 18:48
首先祝贺自己的科学网博客顺利开通,希望能借助这个良好的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说实话,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对科研并不是很感兴趣,目的基本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位!!工作后,随着自己对专业的深入了解,以及从我的学生身上发现很多专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究,豁然发现科研是一门促进自己不断进步的好方法。从中不仅可以发现很多以前自己想当然的东西远不是那么回事,新的事物会促进自己思维的不断扩展,由此逐渐爱上了做科研。后面又上了博士,对科研更是乐此不疲,可惜的是我们年轻人在大师云集的高校中很难有自己做大课题的机会,只能跟着大老板打工,在压抑中逐渐成长,希望能有自己的一片科研天地,努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跋涉,需要大家的支持与扶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鼠族?
陈安博士 2011-1-17 15:23
  居住的小区电梯里贴出一个通告,告知物业已经发现了不少居住在地下储藏室的人,并表示这是不对的,物业将及时清理,希望大家还是要将储藏室当储藏室用,而不是当出租屋使用。   这才知道了原来又多了一个鼠族的概念。   我们的创新还是很多的。其实,俺们在当年考研的时候也一度住在地下室过,不过那是山东大学的一家地下室旅馆,也许还是允许的。   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或者不那么年轻的人继续住在不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下室,联想到自己的当年,还是挺感慨的。   从地下室撵人还是比较容易的,多检查几次,就撵走了,不过,撵走之后呢?唐家岭的蚁族被消灭了,方式挺绝的——唐家岭的房子全部拆掉,彻底消灭蚁族存在的环境,不就结了。   鼠族们呢?   其实现在很多房子在建设的时候就把第一层的地下室弄成了半地下室,也就是说,有半个窗户是在地面以上的,可以有阳光照进去。这样的屋子应该是可以住人的吧?不管是实际还是国家政策规范上,我想。   有小区里认识的人,曾经一下子买好几个储藏室,我当时还奇怪呢?莫非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存在下面?后来联系到鼠族,就猜测也许有当出租屋使用的初衷吧?
个人分类: 人论|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门三院士 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xupeiyang 2011-1-15 16:58
“振兴中华,义满天下——与王振义院士面对面”报告会。 会场坐的满满当当,14:00正式开始。 1、想当年,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钱多,社会地位高,待遇好。 2、后来报考了医学院,读书很用功,当年的条件没现在好,法语课根本没课本,上课速记,回家用打字机打下来,再印给同学。基本年年考第一。 3、有一年估摸着自己是第二,但教务算出来是第一,于是乎,跑去找教务老师,让她再算算,一算啊,变第二了。他管这叫诚实的考验。 4、大二那年,与夫人邂逅。 5、帮夫人补习法语期间,两人暗生情愫,这一恋爱,结果大四有门功课考了60几,后来他觉得有压力了,又回归正道。 6、当时有人给他夫人介绍对象,是个银行副行长,夫人还是选择了这个比自己小3岁的大褂书生。王说,当时他明白,夫人选择了自己,自己就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7、就在毕业一年后,他俩喜结良缘,一直互帮互助,相互谅解。夫妻俩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8、前些日子老伴离开人世,他在家听哀思的音乐来追忆。他说人啊对于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恋爱也好,要一个方向一个心。 9、都说医学是靠记,他就用两个方法:1、忘了就再记。2、联系实际地记。当时他祖母患伤寒,家里叫了当时中山医院的一个医生来看,那医生一手拿着书,一边看他祖母的病情。王说: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 10、喜欢边听音乐(高雅音乐)边看书,说这样有利于记忆,音乐能让自己平静 11、是个顽皮的人,在瑞金医院当工会副主席时,会跟领导争取奖金 12、对于现在的医疗改革,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让合理的制度更加完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收入 13、收红包,是怪现象。 14、不是个书呆子,曾经是瑞金医院兵乓球冠军。 15、当时都是前3名才能留瑞金的,所以奠定了一些科室发展比较快。 16、他说自己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靠的是机会。 17、机会是来源于两个不断:不断端正思想行为,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18、他是在72岁学习电脑的。 19、现在还在瑞金临床工作,是为了过老年关,不让知识退化,还能帮助年轻人。 20、这次的最高科技奖有500万奖金,450万是要交给单位的,50万是自由支配,他已经把参与一起研究的人员,按劳分配奖金,说这样心里踏实,要分清个人和集体的利益。 21、人不要想一步登天,是需要时间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 22、自私是人的本性。怎样从原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人一生的追求。 23、勤奋工作,不要以为多做事就吃亏了 24、多问一个为什么。 25、人要有自制力。他喜爱吃肥肉,但是他吃了一块就不吃第二块。 26、我有幸生长、成长、成业在这片土地。 27、当年我是领导团队前进,现在是我跟着团队前进 28、自然规律,人都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500万这样分,心平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3141.shtm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87岁的王振义院士上周五刚刚赴京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9日便来到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作为科学家,王振义将一种恶性白血病细胞奇迹般地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使之“改邪归正”;作为老校长,王振义告诉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科生们,他这一生就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一生,从本为名利到无谓名利,始终择善而从。 “国家最高科技奖”本是一个个人奖项,但很多人还是关心高达500万元的奖金归谁? 王振义在济济一堂的师生面前,直言相告:500万元中,450万元归上海交大医学院,把钱花在血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还有50万元,是相关课题、项目参与者共有的。王振义当场对院校领导说,参研人员中还有中山医院一位教授,遗憾的是他已过世。因此,王振义已将这位教授的那笔奖金托付其生前单位。“正确对待每一位合作者,我的心就平了。” 这早已不是王振义第一次分配奖金,他一直坚持这样的集体至上原则。即使早年拿到以美元结算奖金的国际奖项,即使当时的外汇是那么“值钱”,他也照样如此行事。 王振义坦言,自己年轻时从医的原因有二:一是医生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二是医生钱赚得多,待遇不错。追名逐利也许是人的本能,就连青年王振义也未能免俗。然而,60多年的从医生涯,让王振义把自己的原始动机克服了。 他有一套理论:“原我”—“自我”—“超我”。原我,就是本性,可能是不善的,甚至恶的。王老笑言,这就如自己从小自私,好吃的要先吃、多吃,就如自己出于名利双收的目的考上医学院。但他这辈子都在与“原我”作对,不断改造自己,端正自身思想和行为,变“多为自己想”为“多为别人想”,逐步发展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历经数十年积累,王振义一次次地发现病人经他治疗起死回生,也一次次地发现“自我”,渐渐领悟医生绝不是追名利的职业,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仁爱的职业。 当然,比“自我”更高的境界是“超我”,对于医生,那就是为病人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有外国名医做到了,但我并没有做到。” “我的一生就是管好自己的一生。”王振义用了最通俗的例子说明,从小事开始“管好自己”并不难,就像他自己很喜欢吃肥肉,但吃了第一块,就决不再吃第二块,因为做医生的他知晓高胆固醇对健康不利。 可事实上,许多时候“管好自己”很难。从“名”来讲,科学家总要碰到论文署名的问题。曾有一篇重量级学术论文,从544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验证王振义提出的血癌细胞诱导分化理论,课题组都希望王振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作者”位置。但王振义坚持课题执行者应署名最前,其他人都不赞同,最后王振义干脆不署名。 对于“利”,医科生们问得多的还是医生收入问题。王振义表示,医生收入是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认清从医的本义,他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一句话:一个方向一个心,一种药治好一种病,“在主方向上不分心,我的方法才治好多种白血病中的一种”。王振义毫不避讳地说,医生“收红包”是这个社会环境下的怪现象,有些医生忘记了传统的从医誓言——要拿出时间为穷人看病,分文不取。 相关专题: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慧眼识珠:王振义教授如何培养出部长学生?师生三人院士 卫生部部长陈竺无疑是一个幸运者,因为他喜逢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恩师王振义教授,不仅在学业上获得突飞猛进而且在事业上得到老师的推荐重用,从而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掌门人。 《新京报》: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 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看来王振义教授不仅应该获得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而且应该获得国家的最佳导师奖。如果我们的导师都能象王振义教授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乐于栽培学生,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相当水平的人才,那么我国现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都会呈现出相当乐观的局面。我国有句古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说徒弟往往会因为获得师傅真传而超越师傅,如果是遭遇品行不佳的徒弟,那么师傅就会承受“饿死”的恶果。因此,从古以来我国有作为的师傅在培养弟子时就有意无意地要保留那么一手,在看到不可靠的弟子时甚至“假传万句话,不传一句真”,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饿死”的悲惨命运。王振义教授如此器重陈竺,一方面说明王振义教授胸怀宽广,另一方面说明陈竺本人品行甚佳,被恩师认为是一个安全可靠的人。试问:如果是遇到把自己老师都要打到推翻的文革小将,王振义教授还能如此放心吗?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加紧努力,在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习惯养成教育上狠下功夫,让他们成为可靠的接班人,而不是当面说好话、背后下黑手的危险人物。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的表现,着实让人担忧。他们啃老吃老,不孝敬长辈,不尊重师傅,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 在师生之间,我们应该坚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突破权威但不打倒权威,不断改善双方的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主人还不够,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广大民众的明主。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先富起来后,自己大富暴富,但是却不懂得回馈桑梓、不懂得感恩母校,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更有的官员一旦飞黄腾达就马上翻脸不认人,对待自己父母不孝,对待自己老师不敬,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让人感到寒心。这样的学生安全可靠吗?因此我们应该促进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先富起来的人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学生培养成安全可靠的明主,这样我国教育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王振义教授和卫生部长陈竺之间的师生情谊值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界思考:我们应该不断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变得安全可靠,让老师变得胸怀宽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达到应有的境界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为卫生部长陈竺恩师 来源: 新京报 2011年01月15日02:15 我来说两句 ( 194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现在,王振义最重要的工作叫“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提出难题,他查阅中外文献,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教学相长。新华社发   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严肃说,“和王老师打交道20多年,他对学生好,对病人好,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而王振义则跟周围人介绍说,“我们书记,严肃,真的很严肃。”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   一次惨败   攻克顽疾壮志成空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习惯刨根问底,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姐弟八人中,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溜冰、“造房子”、打乒乓球、踢毽子、打“墙球”样样喜欢,但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   1937至1942年,他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高中,免试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选择了学医。他事后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因为当时可以免试进入震旦大学,而震旦大学的医学系比较好;二是因为父亲希望家里能有个人学医,“最重要的是,当上医生以后可以帮助很多人,社会地位和收入也是比较高的”。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2年医院院系调整,由大内科趋向专业化。他当时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   但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不过他仍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血液病领域,王振义最先接触的是止血与血栓领域,他建立了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这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他回忆说,当时作为年轻人,有雄心壮志,又不甘落后于人,也提出三年之内攻克白血病,但“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时医院领导专门给王振义一个病房来收治白血病人。那一年,这个病床收治了差不多60个病人,“最后这60个病人全部都去世了。”   这是王振义第一次正面遭遇白血病,以惨败而告终。面对这个残酷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还不够,必须一步一步来研究。他决定从止血和血栓领域的研究转向对白血病的研究。但正当王振义踌躇满志的时候,组织上一纸调令将他安排到校本部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临床研究。   一双慧眼   巅峰时刻让贤学生   回到临床岗位后,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   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   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说,实际上王振义在白血病方面的研究刚刚达到高峰,国内外同行开始认识到他对白血病的贡献,“你完全可以不要退的嘛,没有人要求你退,大家都承认是你。”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王振义说,人生就是个抛物线,任何人都有上升、高达高峰和下降的阶段,“当你的工作在顶峰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下来。”   一项成功   治疗方案福泽全球   1978年返回临床后,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治疗。当时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来说,主要是通过化疗来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毒副反应很大,会加剧出血,从而导致早期死亡。   王振义总爱举溥仪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研究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思路:就是要把溥仪改造成有用的人,“要把坏的变成好的,这是有可能的”。他在文献中查询到,以色列科学家证明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熟变为正常细胞。同时他也获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13顺式维甲酸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两种“火花”在他这里相碰撞,他决定按这条路走下去。   1985年,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女孩小怡君被送到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景虹回忆说,“当时出血非常严重,感染也很重,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王振义提出一个新方法,“我们就问她妈妈,能不能试试这个药?我们知道它没有毒性的,而且体外已证明是有效的。”这个方法就是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当时在国际上是独创的疗法,但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   小怡君开始接受王振义提出的治疗方法,但当时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还是遭受了极大压力。当临床医生跟他说,病人的白细胞高了,但坏细胞变成好的了。“我说就蛮好嘛。这么一来,我们就大胆地敢用了。”王振义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小怡君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名患者已30岁,健康活泼并正常工作。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人。   很快,这种疗法便在临床上全面使用,并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王振义说,“当时只有中国有这种药,法国要用这种药,就要留学生赴法留学时带过去”。   随后的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报道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54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4%,1993年,法国报道APL5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91%,1995年美国报道APL 7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6%,1995年日本报道APL10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9%。中国的医学惊动了世界,1996年6月15日,王振义因此获得凯特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一种情操   清贫牡丹淡泊明志   86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在每个星期四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年轻人给我出题目,这个礼拜要解决一个什么病人,什么问题,一个从前很少见的疾病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开卷考试"。但一个老年人难道脑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吗?我换了一个脑子就有了嘛,电脑里面。”王振义说。   他从70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已能在网络上自由搜索,还能自己制作用于演讲的PPT。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他把绝大部分钱资助了血液学基础研究,但他拒绝了以自己名义设立血液病基金的建议。   王振义所开创的APL方案目前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且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使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王振义很喜欢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他说,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奖项解读   奖项突出农医   昨天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共有356项(人)获奖。获奖科技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技改善民生”,更多体现在医学领域,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的王振义来自医学领域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肠功能障碍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脑中风)的研究也获得国家科技项目二等奖。   农业领域有三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是“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语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和“国家粮食储备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今年获奖数量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增长了20%。   原始创新一直是国家科技奖励最受关注的亮点,“钞票对印技术”项目率先攻克了国际上雕刻凹印两面对印的世纪难题。   历年得主   2009年   谷超豪(1926-,数学家)   孙家栋(1929-,航天专家)   2008年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化学家)   2007年   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1931-,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年   叶笃正(1916-,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年,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1932-,航天专家)   2002年   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年   王选(1937-2006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   2000年   吴文俊(1919-,数学家)   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902.shtm 王振义学生齐聚上海交大祝贺恩师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4日在京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获此殊荣。15日,活跃在中国医学界的王振义的学生们齐聚上海交大,向恩师表示祝贺。 现年87岁的王振义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他首创全反式维甲酸疗法治疗白血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关。目前,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地,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均超过86%。这也是20多种白血病中,唯一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在15日的庆祝大会上,王振义在致辞中说,“我的成就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方向、一种药、一种病。40多年前,我就立志要攻克白血病。现在我只成功治疗了一种,还有20多种没有攻克。” “过去,我领导着一个团队,现在我要跟着我的团队继续努力,在攻克白血病的道路上奉献余生的力量。”王振义的一番言辞,让在座许多人掉下了眼泪。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60多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开卷考试”。他和学生各自考察病人病史,并翻阅世界最新研究,最后再一同交流分享。许多学生在都提到这个教学方法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现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深情地回忆了刚刚考取研究生时,王教授教他查资料的情景。1978年,王振义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这个“中专生”为自己的硕士。 王振义的学生还为恩师准备了礼物。一幅是学生手绘的素淡牡丹;另一幅画着一棵茂盛的大树,密密麻麻的学生照片,围绕着他们的恩师。 陈竺说,转化医学是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通道,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中国将推行转化医学成果与公共政策结合,让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截至去年底,已有3000多例农村家庭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得到免费或高额报销治疗。今年起,急性白血病的大病保障将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相关专题: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media_span_ur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1/15/content_192217.htm?div=-1')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5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吴飞鹏:一个年轻人,学什么,做什么,重要吗?
boxcar 2011-1-11 19:50
吴飞鹏老师的搜狐博客发表了一篇新博文:一个年轻人,学什么,做什么,重要吗? http://cwufp.blog.sohu.com/165670448.html 我读了之后,觉得收益良多,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年轻人一读,因此转载一下。 不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是学生,学什么,做什么重要吗?很重要,也不重要。这得看人。 说不重要,那是因为做什么其实都一样,没有不出人才的行当,只有成不了材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说重要,那可真是相当的重要,因为选对了就是选择了成功的机会,灵感的发挥和直觉的出现都是在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下才能发生。 在受教育程度和智商等各个方面都差别不大的时候,有没有选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决定了你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甚至是否一事无成。 对于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而智力和能力不是属于天才级别的年轻人,只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坚持不断的追求,人生成功的机会是很多的,并且与眼前在做什么无关,区别只是成功的早晚。这样的人往往大器晚成并且成为人类的财富。鲁迅、齐白石都是这样的典范。 对于少数天才人物,任何时候做什么都决定其是否成功,对于这样的人,任何时候自己都在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产生最大的价值,对于这类人,选对了就少年成大器,选得不对就落于平庸。譬如,很多的数学家,莫扎特,徐悲鸿,盖茨这些成名人物,和与之对应的很多在任何人看来都是聪明绝顶却实际上一事无成的人,譬如,天才少年仲永之流。 当一个年轻的博士进入实验室,指导老师如果是个有责任感的老师,几十分钟的谈话甚至几句就能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否可造之材。 天才太难得,一般人见不到,只有在其成功之后才知道,俺就不说了。 对于一般的可造之材,或许一时还不知道自己更适合做什么事情,也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教授可以直接根据其知识和技能特征给予适当的工作,年轻人也会在工作中慢慢的品味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兴趣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并逐渐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最终成为一个事业的成功者。 如果遇上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那么年轻人将被耽误一段时间,被彻底毁掉的机会却不大,那种被认为由于老师教不好被彻底毁掉的,只能是那些本来就不是可造之材。 多认识自己,每日都能够反省一下自己,或许是大多数年轻人是否成为可造之材的重要保证,如能做到像我以前曾经说过的,每天晚上,当我们双腿放平了的时候,把自己从自己身上抽出来, 问问躺在床上的人,今天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自己认为的正确的事情正确在哪里,这个事情的短处或者缺点又在哪里?当然,那些从来都不反思自己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即便他可能长着一个无与伦比能够高速运转的脑瓜。
个人分类: 科学网|4381 次阅读|5 个评论
年轻人啊,要多读书,少上网
xupeiyang 2011-1-9 14:19
这就是哈佛的凌晨4点! 嘲伪 中外名人学习方法启迪 淡思青 年轻人啊,要多读书,少上网 nqj0108 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远... 激扬文字 读书名人名言大全 胡扬林 古今读书联欣赏 @ 阅读欣... w3322l ... 朱光潜:谈读书 quantum 读书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激扬文字 文化常识----书的知识 精品图 ... 讀書不會後悔! wangli271 中国畅销书真相:毒,还是不... 福慧两足 诸君读书所为何事 把吴钩看了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3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无梦一代:中国经济增长为何没给年轻人带来机会
caijj09 2010-12-26 00:28
一个名为杜拉拉的职场白领角色风靡中国,几乎被中国青年一代奉为榜样。杜拉拉,不是创业英雄,也不是理想青年,而是一个需要分期付款来买车,需要小心翼翼百忍成金以求升职加薪的普通白领。这样一个角色成为年轻人的榜样,其实折射出了都市工薪阶级的职业路径的狭窄,价值偶像的缺失。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却并没有给年轻人带来太多的机会和快乐? 犬儒的一代 杜拉拉被年轻人奉为榜样,其实折射出了都市工薪阶级的职业路径的狭窄和价值偶像的缺失。 丧失价值偶像的一代,对世俗既全盘否定又照单全收。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 转型期特有的X0后现象 今天的年轻人,被冠以80后,70后等标签,这是中国转型期特有的一种现象。因为经济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几乎十年就变个大样,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层面上,造成裂变。不同一代的人,面临的人生环境大相径庭导致趣味和价值取向都大异其趣,彼此回望,恍如隔世。而如果在一个已经完成转型的较为稳定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时尚有所转移,毕竟不会有这么的落差。例如,村上春树的著作风行中国,尤以《挪威的森林》为代表,被认为是反映了都市一代的心声,而《挪》中所描写的是日本60年代末的情形,今天的中国年轻人觉得亲近,而6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革期间,与今天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因此,这批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有着特殊的社会遭遇和处境。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犬儒主义盛行 中国教育一直与社会现实脱节,充斥着空话、假话和套话,塑造了一种虚伪的高尚,这与任何转型社会都伴随着的各种矛盾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使得青年人踏入社会后,往往会从天真理想的状态一变而为犬儒主义。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学者胡平指出,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幺东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幺东西是要不得的。不难想象,基于这种无可无不可的立场,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别充假正经)。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物质财富成为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 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结构和职能的分化:不同的结构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配合。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市场、国家和社会(包括文化)都是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的。市场以效率为目标,国家以秩序和社会公正为基本职能,社会成为市场和国家运作的基础,而文化无论走到多么世俗化的地步,总要有些超越的精神。而这些不同的结构,也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效率的价值、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价值、终极关怀的价值,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又都有其存在的位置。 孙立平教授指出,在现在的中国社会,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单一中心的社会中。在改革前,是以政治或阶级斗争为中心。在一段时间里,市场和企业当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政府也几乎成了公司的董事会,而文化上则努力倡导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单一中心时代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单一。而现在,物质财富正是我们单一的价值评判标::一件事情只有有利于经济增长,才有存在的合法性;一个事物只有能换来金钱,才能证明其价值。而其他的价值大都处于失语或理不直气不壮的状态。 遭遇阶层板结 近年来,媒体关于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的讨论很多。这是社会壁垒的形成和社会流动越来越难的后果,这两种现象相互叠加,使得社会出现断裂,融合难度不断增大。 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 错失转型机遇的一代 职业方面,在80年代,包括在90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这种转型初期的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大,给当时的年轻人带来很多发展的机遇。在农村,大约上亿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由过去种田的农民,成为农民身份没有改变的工人;还有上亿的农民,直接进入城市,或是从事小规模的经营活动,或是打工。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农民,在一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以部分时间从事多种经营。对于上述流动而言,一般都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上向流动。在城市当中,原来没有固定职业或职业不理想的人,开始从事个体经营,有的成了最初的富裕户,即当时的万元户。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还有一些国家干部,辞去了原来的职务,从事经营活动,做起了或小或大的老板。可以说,80年代中国改革初期出现的平等化效应,与上述上向流动机会的出现,特别是原来中下层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和利用这种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80后一代,已经错过了这次转型机遇。 利益分配固化,上升途径单一 90年代中期之后,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固化,社会中的上升门槛也大大地加高了。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时候,只要很小的资本就可以进入一个经营领域。现在的一些大房地产开发商,有的当初就是借几万元钱就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而在今天,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再比如市场调查业,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时候,几千元钱就可以开办一个小的调查公司。而据业内人士说,今天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开办一个市场调查公司,起码要投入四、五百万元。 由于社会中门槛的加高,更由于社会中机会结构的变化,结果是出现了部分阶层的社会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凝固化的迹象。因此,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只能考取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分享特权福利,或者成为公司职员,像杜拉拉一样百忍成金。 不可逆的城市化发展,斩断了退路 今天我们集全国之力,建设这几个大城市,维护这几个大城市的运转。以至于大部分的资源和机会都被集中到了那几个大城市里,挤出效应下,二三线城市里的机会少的可怜。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民谚:城市像欧洲一样,农村像非洲一样。 因上述原因,此前虽因大城市的生活与工作压力,曾兴起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但实际上去内地和边疆发展,则基本上行不通。那些地方大体上没有发展的空间。无论什么人,要想在市场上找机会,还得去发达地区。就职业空间而言,回家重新发展又将面临自己同龄人为领导的晋升天花板。而且到了下一代,他们依然也会面对同样的困境。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来到大城市,但是却因为同样的原因陷入是否回去的挣扎中。被经济大潮挟裹抛起又被经济大潮抛离的一代人才,就这样不得不面对着回不去的尴尬。 中产之梦的破灭 医疗、教育、住房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领域迅速地去福利化,工薪阶层被推向价格高昂的市场。 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财富通过价格的掠夺就发生了。这种价格掠夺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房价。 低福利经济模式下被忽略的人群 在物质方面,中国经济的低福利模式,让年轻人,尤其是城市新移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非常有限。秦晖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负福利国家。他认为,发达国家福利有高有低,所谓低福利就是只管最穷的人,其他人都不管,美国就是这样。所谓高福利就是福利覆盖率大,不那么穷的人也管。例如美国通常被认为是福利过低,政府提供的福利性医疗保障的覆盖率比欧洲国家都小。它只覆盖两种人:一个是65岁以上老人,一个是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两种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8%。但中国的福利覆盖的方向和美国正好相反,不是覆盖最低的,而是覆盖最高层的,而且是从高往下覆盖。卫生部的一位副部长退休后说,中国的公费医疗资金有80%是用在领导干部身上的。 医疗之外,教育、住房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领域的去福利化也很迅速。通过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化成了政府摆脱财政困难的手段。许多地方教育的增量主要是收取学生的高额学费来维持。通过住房改革,取消了国家财政对房租的补贴,1998年开始将公有住宅一次性地转化为个人财产。而未能享受分房福利的人群,则被推向高价的商业住房。 调节贫富差距的牺牲品 孙立平教授指出,在近年来出台的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中,工薪阶层有可能成为调节贫富差距的牺牲品。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规范收入分配、强化税收调节。而工薪阶层的收入往往是规范化程度最高的,因此,就出现一种可能性,即富人群体因为收入高度非规范化而脱避调控时,工薪阶层却成为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此外,在诸如不久的将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燃油税等调控措施中,工薪阶层都可能会首当其冲。 工薪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纳税的主力。财政部今年发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称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工薪阶层税收占个税总税负的50%。 而随着前些年大学扩招期间入学的大学生陆续以低薪进入职场,这不仅会拉低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而且会对原有白领阶层的工作稳定性形成冲击,使他们提高薪酬的难度加大。 经济收益的增长被高房价吞噬 孙立平教授还揭示,强势的经济主体正通过价格的手段实现财富的掠夺。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而你向他提供的商品有被压到一个畸低的价格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财富的掠夺是如何发生的了。这种价格掠夺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房价。 高企的房价打破了工薪阶层的中产之梦。中产阶层是指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以此标准对照当下的中国,这个阶层当属高收入层,目前的高房价使中等收入层望而却步,而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则根本不能成为中产阶层。本来,蚁族属于高学历、有理想、有能力的新一代,通过奋斗最有可能跻身于中产阶层,然而高房价使这种可能变得遥不可及;更有甚者,买不起房的中等收入层非但不能跻身于中产阶层,而且也变成了实际的中低收入层,M型社会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危言耸听。 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恰逢社会转型的历史三峡,在理想上陷入犬儒主义的漩涡,成为单一的物质财富价值观的追随者,在职业上遭遇利益分配格局固化形成的阶层板结,难以突围,在物质上,沦为经济改革和价格变动的吞噬对象,中产之梦难于实现。我们只能寄望于社会之舟,早日驶过历史三峡,让年轻人分享更多的机会与快乐。 转自: 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158/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芬兰年轻人普遍因上网导致睡眠不足 中国人也一样
xupeiyang 2010-11-28 10:40
芬兰国家统计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因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的现象在芬兰年轻人中普遍存在。   统计中心就上网对16岁至74岁芬兰人日常作息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存在因上网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的问题,但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另外,芬兰今年秋季公布的一项校园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芬兰36%的高中生每天23点之后才就寝。25%的女生和28%的男生表示,上网会影响生活作息。   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的专家指出,晚上上网和看电视时间过长通常会使人们推迟就寝时间。一般而言,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平均每天应满足9小时睡眠。如果使用电脑时脑力活动过于紧张,会导致身体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睡。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情绪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患抑郁症等多种疾病。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热度 1 ljry8044 2010-11-1 16:24
喜欢黄秀清兄弟的博文,率真,想说就说,且极具思辨性,甚合我胃口。可刚刚却发现黄兄弟发了一篇与女子争辩的博文,这不好,要改进,得与男人争锋、掐架,这才带劲,至少,不用担心别人说你欺护弱者,为此,最好与名博掐架,尤其是科学网编辑最关照的那些名博。 近来科学网最关照的显然是曾庆平老师了,连续5篇博文被科学网置顶为头版头条,这本也不完全是曾老师的错,可拿出来炫耀就是曾老师的不对了,而且还号召别人学习和超越,那就得批评了:) 这个任务就交给黄秀清兄弟了,加油~ 说实在的,迎合科学网编辑写精品和头条博文算什么?让科学网迎合你的脾气加精和置顶才算高,比如曹大帅哥,率性而来,率性而去,率性而写,想干架就干架,想损人就损人,即使是人见人爱的丫头姐,也照损不误(其他谁要胆敢效仿,保准会被乱飞的板砖砸成肉泥)。公开打劫人家的宝贝,还敢拿到科学网上来炫耀,居然还获得大家一致喝彩,而且还被科学网编辑给加精了,这肯定是哪个给曹大帅哥迷住了的女编辑所为:) 曾老师之前还来了篇: 编辑不推荐,你什么都不是 大肆讨好科学网编辑,可恶,超超强烈鄙视。说什么一篇再好的博文,假如编辑不推荐,点击率不会过百!还说什么我试过一天写好几篇,但还不如一篇精选!编辑不推荐,你什么都不是! 依我说,投编辑所好,借助其推荐增加点击量断不是男儿大丈夫所为。 俺博文点击率上千者多的是,可不是编辑推荐出来的,而是自己不断改进修炼而至,男人吗,就得有点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 如果实在希望编辑部推荐,那也不应该投其所好,而该干架,科学网上号称智叟的王铮老师就深谙此道,而且很成功。俺也曾经有此勾当,大干一架(参见 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但多被误导和扼杀掉! ),后面的博文(参见 于无声处蓄惊雷 静的最高境界 )立马被加精,之前从未被加精过。 不过,跟科学网干架的风险有点大,俺就曾因发文大肆贬斥科学网而被封博一周,考虑到再被封两次就彻底玩完了,于是就鼓动科学网顾问提议改革,放宽言论限制,结果居然成功了,干架的安全系数一下子提高了三倍,多好的机遇啊,人不掐架枉年少,兄弟姐妹们一起来掐架吧。 注意,掐架可不是为了一时快意,而是为了坚守科学的底线证伪精神。 可证伪为科学的典型特征,科学从来都是在证伪中发展,证伪为科学的灵魂,掐架则是科学网的灵魂。 为了守住科学网的魂,掐架啊~冲啊~ 曹 大帅哥将打劫的宝贝拿到科学网上显摆后,居然刺激了另一位高侠大漠孤魂,驱车数十公里拍了一系列秋菊照片,俺好喜欢,偷了两个冰清玉洁、美轮美奂的过来秀秀,嘿嘿,尤其是那盆翡翠绿色的,真是美得无法兄容,比其曹大侠打劫的如何?
6555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