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年轻没有失败
zhangwysmile 2011-10-15 00:13
年轻没有失败,年轻有时间和精力的资本。 不要遇到挫折就灰心,年轻人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失败了,重来过;失去了,再争取别的。错过了,要分析,下次来,要把握;幼稚了,下次,成熟点。不要紧,会好的,哪怕到了极点,也不要放弃,相信一定可以挺过去。不要消极,会好的。曾经的错,过去了,总不能回味在过去。现在的,很好,累完了,很舒服。不要伤,总会有人在支撑你。 对于短暂而宝贵的青春,我们要付出努力,脚踏实地,让知识充实自己,让经历完善自己。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年轻没有失败。
4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专科生的天下。
热度 5 fhli50613 2011-10-14 21:07
翻开整个 20 世纪的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出,主导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潮流的,其实主要是那么一批专科生,一批仅受过少量成人专业教育,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很不成熟,不敢委以重任的小年轻人。究其共产党而言,核心主政者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教育主要在私塾中进行,算其为高小毕业已属过分,正规教育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小学毕业刚好读三年,理应是一个不错的中专毕业生。如果高抬一点,最多不过大专而已。对毛学历含金量的评价早在 20 年代即有定论,李大钊安排他做图书馆协理,张国焘看不起他,胡适等一批当时的大学者对这个湖南伢很不应该的忽视。此外,革命初期长期被排斥于中央核心之外,与王明及其张国焘等发生的那些难以理解的纷争,等等这些,其潜在原因之一还不是因为毛的低学历! 共党高层领导的另一集群为五四前后的留法学生,这些学生仅少部分读过高中,到法国主要为勤工俭学(是否也可以叫着半工半读),时间一年到四年不等。此间的优秀分子还多数成了各门学科的专家,而不怎么读书的一批人(应该理解为花大量时间追求真理的人)多数都成了杰出的革命家。由于他们真正从事学习的时间恐怕极少,因此在对他们的介绍中已经很少叙述他们留法期间所学专业的名称。对这些在这种状态下坚持学习的革命家,按现在标准估算,大概也只能算大专。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在当时(或一度)抑毛贬毛,其中或许另有一种海龟对土鳖的情节。 另一不走运的人当时留学苏联,他们中部分为正规教育,部分算是成人教育,其学历介于大专到本科之间,这类海龟对中国革命本应发生较大作用,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多数其学历与其对革命的贡献似乎不成比例。少奇同志是这类人中成功者的杰出代表. 另一大的群体为军校毕业生,老的不算,就其黄埔军校而言,三年毕业了四五期,每期最长时间不过两年,而我们的林副主席,满打满算只在步兵科学习了7个月就成了新中国的元帅。专科兮,本科兮? 中共早期的领袖中,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等倒是受过严格的正规教育,但其对事业的影响尽人皆知。 国民党党国早期最高层人士,倒是有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但其核心军事人物如蒋介石,何应钦,李宗仁,薛岳等,蒋,李,薛显然只能算作专科生。主要军事将领均系黄埔军事大专毕业,他们的学历与早期中共高级将领雷同。部分高级将领其后留德留美,本事不可谓不大,但才具的发挥显然未达上佳,尤其是解放战争。 基于上述事实,毛主席认为读书对成才而言是相对的。实践出真知是经过无数次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在百废待兴的六十年代中后期,出于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毛主席提出了宿短教育体制的设想。我想这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应该是对的。而他所未考虑到的是,这种人才的产生必须依赖特殊的时代,并适应于特殊的人群。还有一点未考虑到的是,在那个在精神上对他绝对依赖的时代,他讲话的哪怕是不经意的微小的偏差,在盲目的执行过程中均会被无情地放大,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之中显然有不少人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 当今社会各大学校,甚至省市级像样一点的单位职员均无一例外地博士化,站在这批专科生的肖像面前,我们的这些博士们难道就一点都不汗颜么?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0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由本届诺贝尔化学奖看国内科研体制的弊端 (转载加点评)
热度 1 zls111 2011-10-12 19:53
来自丁香园: http://news.dxy.cn/bbs/topic/21276160 lvygwyt (ZT)本届化学奖授予以色利理工学院的Daniel Shechtman,表彰他发现了准结晶(quasicrystal)这个特殊的晶体结构。准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奇特的固体,它的原子结构相当规则但却不像晶体(crystal)那么规律,据说早在1928年就曾发现过,但因违反传统结晶理论,一直被怀疑。1982 年,Shechtman在NIST当博士后的时候,再次观测到了铝锰合金(Al-Mn alloy)中的准结晶现象。结果NIST的大拿们不但不相信,还因此将Shechtman炒了鱿鱼。Shechtman给Applied Physics的投稿也被拒,换了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后被慧眼识珠,两年后得以发表。 无独有偶,另一位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也有同样的经历。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岛津制作所小研究员田中耕一,通过试验摸索到了一套分析蛋白质结构的“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此公既不会英语,也不爱交际,所做的科研成果仅仅在一个学会上发表了一下,就扔到一边去了。后来德国教授发现了该法的价值,才将其发扬光大。 笔者在东大读博士时,系里有位很牛的老教授曾经多次谈起他的经验体会,“拿经费的研究都不是真研究。”意思是说,搞科研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自由,既要敢于胡思乱想,又要敢于随便尝试,很多突破性的研究都是业余人士做出来的,就是一个佐证。 反观国内的科研体制,有两个弊端众所周知,一是院士当包工头,二是重经费轻待遇。前段时间到国内去交流,发现这个现象依然没怎么改观。 不可否认院士们也有厉害的,但绝大多数难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且很多都是爷爷级的人物,思维早就定势,创造性和怀疑精神大为衰退,让其掌握巨大的经费审批权,甚至是独占科研资源,乃压制年轻人的第一要因。 第二个弊端则更为普遍,大学里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大城市年轻科研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这迫使他们多拉经费,搞创收。总之哪里有经费,就往哪个方向靠。结果,大学干的是公司的活,很多教授都是万能的博学家。但是国外大学的科研人员,比如日本,很多人都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沿着一两个方向摸索,其原因就是基本科研待遇足够其生活,因而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果我是某研究单位的主管,我首要的心思就是让年轻人吃喝不愁,只要你在认真做事。 其实我觉得还有第三个弊端,就是科研急功近利,要求SCI,而且越多越好,分值越高越好。没有这些东西,恐怕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要中国得诺贝尔奖,怎一个难字了得! 、、、、、、、、、、、、、、、、、、、、、、、、、 这篇文章写的很精炼,事实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作为我们年轻人怎么办呢?真的等环境变好吗?是不可能,我们直接去改变,去革命也是不现实的,那些老板最擅长的就是打压。 我想大部分人是随着这种环境去适应了,以致跟这个环境差不多了。这是作者没有点出来的,这才是最恐怖的。年轻人这样做,最后也是输家,还是一败涂地,到时把自己的学生和后来者都搭进去了,成为了帮凶。还有在现实环境中,老板的打压是非常厉害的,大环境是这样,个体就难所幸免。 竟然跟着环境走是输掉,干嘛不赌一赌呢???其实也不用赌,看看身边的环境,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改变,改变思维,穷则变,变就有出路。比如在生物学科,实验是很烧钱的,没钱就不要玩了,并且学科的规矩和分割已经好了,作为一个青椒想建立一个实验室,没有海外背景是非常难的,有海外背景现在差不多也要CNS,只有依靠大的实验室。怎么在这种环境突破呢?在你念博士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问题,以后自己怎么发展呢?如果在老板的安排下,毕业后会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发展,如果把这些想过了,我想你就可能做出判断,你是有权利拒绝听老板的,并且更换导师。不要说这不现实,我那里知道以后怎么样?但是你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以后会怎么样,就会注定会怎么样。在当今的社会选择是很多的,你是选择死胡同,还是??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想发展巨大,只有自由,有自由的空间供你发挥,而不是自己放弃自由,进笼子。当然现在环境是一个大笼子,但也要我们进去呀!
3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代文盲很可怜
热度 6 xupeiyang 2011-10-11 20:13
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网络时代。。。。。。 不知道现在到底算什么时代? 谁最可怜? 新一代文盲,最可怜 就是不会用电脑、网络的那些中老年人 有的人手机也不会用 他们很羡慕年轻人 他们不敢问年轻人 他们不敢多吭声 有些年轻人还歧视他们 特别是有些青少年,就瞧不起他们,连自己的父母也瞧不起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44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转载:周光召院士告诫年轻人勿浮躁
nanofeifei 2011-10-11 09:15
来自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628.shtm “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获得者走进清华 周光召院士告诫年轻人勿浮躁 近日,周光召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周光召基金会获奖者清华论坛”。第四届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获得者罗先刚、高绍荣、周琪与清华师生分享了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最新进展、科研经验及人生感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亲临论坛并讲话。 周光召说,三位获奖者都是按照科学精神来工作,这特别值得年轻一代重视。“如果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规律,只是暂时性地将‘技术’展示一下,是很危险的。” 他强调,科学研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有浮躁心理,一定要坚持一步一步把所有的规律搞清楚。只有在系统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想办法解决新问题。 “尽管现在的诱惑很大,但做科研不要有压力,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周光召希望青年科学家用真正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己,保持科学的精神,理智、冷静地面对社会。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周光召基金会获奖者论坛。三位获奖者中: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罗先刚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表面等离子体引入光学光刻领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绍荣分别发展出不同的优化细胞、诱导方法和培养环境。 据介绍,周光召基金会由香港爱国人士钟健国先生及其家属捐资,于2006年6月15日在香港设立,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周光召为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钟健国为基金会理事会主席。
1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者提十大建议(欢迎补充)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10-9 00:07
(1) 项目审查人的选择。为了民族的创新,建议多选用一些年轻人,他们对新思想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如果老是用那些思想固化的人来做裁判,注定优选出来的人没有新思想,项目不会有大的创新。 (2) 一个人一次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仅仅是一个项目很多人还没有功夫做,需要承包下去,何况多个项目呢?他们成了项目的包工头了,不要给这些投机倒把的人机会。 (3) 有行政职务的一概不给予项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又有权,又有钱,这给无数科研工作者树立了不良的典范,使科研工作者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如果你想做科学家,就不要做行政领导,如果你要做行政领导,就不要做科学家,两者只取其一。 (4) 优先选择中青年人的项目。创新的主体是中青年人,而不是那些老态龙钟的院士,自然科学基金不是按照权力名誉的分配,而是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创新性。相信绝大多数上了岁数的人思想已经固化,没有了多少创新的能力。 (5) 给科学圈外的人一些机会。如果是爱因斯坦在中国,他有机会获得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吗?可以说完全没有可能。要知道,真正的科学思想书本上是学不来的,它往往来源于一个人苦难的经历,科班出身的人一帆风顺,绝大多数都没有多少思想,创新都是扯淡,他们的项目不过是跟在西方科学屁股后面骗点钱。如果真想在科学上有大的创新,就要不拘一格,去掉那些条条框框,特别是对那些东西方科学能够结合的人,要大力支持,不能以以前没有发表论文阻碍。 (6) 给项目审查人独立决断的权力,一个人就可以决定项目,并使之和项目利益挂钩。如果项目成果大,可以增加决断的权力范围,并给予相当的奖励,如果项目成果了了,就取决其决断的权力,清除出审查人的队伍。千万不要搞那些共同决断的形式,这只会造成腐败。 (7) 给那些已经否定的项目申诉的机会,不要让好项目落网。建议有一套完整的复查机制,使好项目可以在败者组中复生。 (8) 对申请人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不要只看项目。因为申请人的素质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如果仅仅看项目,就会给很多投机者以机会。 (9) 对跨学科的项目优先考虑。如从系统角度看理论物理,从物理化学角度探讨生物,从哲学角度探索自然力,这里面最容易出大的成果。 (10) 加强对中国哲学和西方科学相结合的研究。东西方文化的每一次结合,都会带来科学的革命,第一次文艺复兴是,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必然也是。专门给这块立项,是中国科学走向大发展的前奏。
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老了是什么感觉
liuqingju11 2011-9-30 23:33
人老了是什么感觉 莫里斯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   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我也常常因为看到镜中老态龙钟的自己而感到震惊,但我不会为这些事 情痛苦不堪。   我永远也不会去用真挚的友谊、精彩的生活或温馨的亲情,去换取少一些白发和扁平的肚子。我老了,也就更懂得去善待自己,对自己少了些苛刻。我成了我自己的朋友。我不会因为自己多吃了一片甜饼,或没有整理床铺,或花钱买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膨胀螺丝而斥责自己。我老了,我就有了资格去大吃大喝,邋里邋遢。我见过太多的好友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没有来得及安心享受这伴随着年老而来的宝贵的自由。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看书、玩电脑一直到凌晨四时,然后再一觉睡到过午,这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独自一人听着五六十年代的优美旋律而翩然起舞;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为我逝去的爱情一洒伤心之泪,想哭就哭……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穿着被发福的身体绷得紧紧的泳装在海滩上悠然漫步,然后纵情跃入海浪之中,才不管那些身着比基尼的人向我投来的怜悯目光。她们也会变老的。   我知道,我的记性不好了。可话又说回来,生活中的有些事情该忘记的就应该忘记。当我们到达生命的终点,我只带上一生中那些最美好的回忆。   我竟有这样的福气,黑发变成了银丝,青春的欢笑在我的脸上雕刻出了道道皱纹。有多少的人,还没有开心地笑过;又有多少人,还没有熬到皓首就已经悲戚地离去。我说“不”就是不,我说“行”就是行。当你慢慢老去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更加达观,你就更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我不再自我怀疑,我甚至修行来了可以犯错的权利。   我喜欢现在的我。我不会长生不死,但只要我活着,我不会浪费生命去悔恨过往,也不会为将来而去忧虑,每天餐后,我还要吃香甜的点心——   这就是年老的感觉,我喜欢年老,它给了我自由。
个人分类: 心的声音|1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点精神 少点物质 - 辛亥百年的思考
热度 2 zhaoqi 2011-9-30 05:48
辛亥革命,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这里就不一一列数了。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年轻人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崛起就是国家的崛起,年轻人的富强就是国家的富强。 那么辛亥百年,年轻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年轻人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舞台上出现过多次,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各个学生运动。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起因: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 1931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起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1947年5月20日,五二零运动,起因:共产党组织的“反饥饿,反独裁,反迫害”运动,动摇国统区的统治 1989年的某某风波,反腐败。 简单回顾一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早期的学生运动多在争国权,那时候中国备受列强欺凌,国将不国,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国家有关。 第二阶段是国共内战阶段,学生运动多是由共产党组织的在国统区的学生游行抗议,中国无亡国之忧,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主义有关。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质改革与政治体制碰撞,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体制有关。 这三个阶段,学生关注的重心从国家到主义,从主义到体制,国家趋于稳定,但是稳定之中有不安定,不变的是学生对国事的关注没有降低,学生的理想,激情没有丧失。 一百年过去了,现在的学生关心的是什么呢?保研,工作,房子,车子.......几乎没有人再去谈论国家大事了,或者将“穷则独善其身”为口号,为“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问他人的事情”做挡箭牌。 一百年过去了,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这么一个口号,十万青年学生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枪杆子,奔赴了抗日的战场。而现在公务员考试,旌旗一挥,百万青年趋之若鹜,何其壮观,何其悲凉。 一百年过去了,如果你再跟周围的人谈国家,谈主义,谈体制,其他人一定会认为你幼稚,认为你愤青,认为你有病,认为你......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失去了什么,还剩下什么,将走向何方?
2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士生学什么?
热度 3 herlifexysz 2011-9-29 18:34
去大连出差时,见到了博士同学,她说起来当年在职全脱产学习的充实和成就,很是自豪。那是最纯粹的学习的岁月,经历了会议的同声翻译,参加了国际会议,参加了博士论坛,甚至出国去参加会议,还获得了一个Noble奖,评上了副教授。现在回到原单位,评上了硕导,也带着女儿去米国作了访问学者,女儿的英语听说读写非常棒!学习也很主动优秀,又兼职干起了行政工作(没浪费当年就被我们看出来的亲和的领导力!)。瞧,这日子还是过得很不错的啦。 而我呢,从当初考取博士的面试时,我告诉各位面试教授“为什么读博”的答案时(“我是来体验名校学生的生活”),就明确了我的读博理由:体验生活。当生活遇到困难,我肯定先放下学业。真的后来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所幸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支持,我走了过来。我对科研,若即若离,绝不会像许多拼命郎似的。这样的心态造成了多年来止步不前的状态。各位朋友,以后多多督促啊! 和同学说起读博那会儿非常遗憾的就是,没学会如何写基金标书。当然,实质上,俺没学会的东西太多了,导师对女博士生的相对宽松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人总是有惰性的啊!呵呵。没有明确的读博理由,就没有持续的动力。 刚刚读到了一篇文章,说 现在的科研越来越像一种谋生的职业 。要是年轻人适应不了这种职业圈,真的难以生存下去了。 如果说读博是一种职业训练,那么这种职业训练起码包含以下内容:如何申请课题,如何看国内外文献及撰写文献综述,如何写各式研究论文,如何报销经费等等。在项目经费打天下的时代,这是必须学习滴。
3618 次阅读|3 个评论
经验与远见
热度 1 gxdu 2011-9-29 17:13
经验与远见
年轻人不必拘泥于自己现有的见识,经历多了,尝试多了,已有的见识就能推出远见。 多增加阅历的途径是经常跳出自己的圈子,注意和思考你圈子外的东西,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广阔的兴趣。 不要过多的计较得失,尝试了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和提升。 尝试尽量多计划性,周密性和科学性,但切勿用这些框框制约自己尝试的冲动,尝试新计划的质量因人而异。 很多见识都有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见识。反问可以检验已有的知识,要勇于改进自己错误的观点。 追求自然科学的智慧,也要意识到从事这一活动的个体-我们自己是一个情绪动物,我们的情绪都是合理的,尽量排除负面情绪。 在不同的环境下,与环境适应,没有永恒不变的生活模式。 因人是情绪的个体,经常卸掉心理上不必要的包袱,是一门一生要钻研的艺术,交一个至亲密的朋友,心理会健康很多。 旅游,参加会议,运动,与不同的人交换看法和知识,和自己谈心,保持开放的心态。 @@@ 我们祖先对公民意识有很好的一句话概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和青年诸君共勉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43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明应该如此的,为何却总是违心地做着相反的事情
热度 2 runrun 2011-9-25 14:44
因为带我的老师准备要走了,要做好交接工作。10月1日之前,我都不再上科学网了,若没有及时回复忘见谅。 我感觉我是一个待人真诚的年轻人,有些时候说的话可能稍有冒犯,但绝无恶意,烦请各位原谅。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 特别鸣谢:我这样一个小傻瓜,有幸在科学网上结识了一些良师益友,特别感谢杨文祥老师对我的教导,可能您觉得没什么,可是我觉得很受益,也谢谢蒋叔的鼓励,更谢谢在我生日那天和之后送我祝福的网友。 正文: 明明是因为懒得打扮,个性爷们,却总被别人说叛逆。 明明是女的,却让我干着男人的活:扛米、提水,踹门、保护女生、爬上爬下。 明明会做饭的,却总因为歧视我外貌而不让我做饭,天天让我刷锅碗瓢盆。 明明是一个恋家的人,却阴差阳错地跑到一个离家千里的地方念书。 明明是渴望爱情的,却总是自卑,自己瞧不起自己,怕受伤。 明明是一个胆小的人,却硬是装坚强:为了不麻烦别人,自己一个人第一次从南京回到广州的时候因为找不到车站,在地铁站被一群人围着唧唧歪歪说个不停吓得掉眼泪也不敢告诉母亲,回去还硬说什么事都没发生,天知道那只是我运气好,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或许今天自己就不能坐在电脑前写blog了。(多少次因为不想麻烦别人而硬是撑着,因为自己总是天真地以为撑过去就好了) 明明可以拥有更多的朋友的,却因为某些原因而疏远别人。 明明是可以过得更好的,自己却硬是要虐待自己。 明明可以过得更幸福,更潇洒,心中却因为某个解不开的结让自己在死胡同里徘徊。 明明是一个理科白痴,却硬是要去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这些是神马,我一点都不懂。 明明是可以学得更好的,自己却很少用心钻研。 明明是可以爬的更高,自己却因为某些原则,总是放弃机会。 明明是想对学生好点的,却因为便于管教学生而不得不凶学生。 明明向学生承诺过很多事情,却总是因为自己懒或别的原因没有兑现。 明明不想国旗下的讲话,为何老天还不下雨啊???? 生活中有很多的明明,也有很多的如果,可是,那些都是虚的,回不去的,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明明和如果啊。不能老纠结于过去,过好明天的就行了。 最后,在没征得蒋叔的统一之前,我想引用蒋叔的一篇文章来结束这个无聊的话题: 我常說 勤寫博客的人有兩個特徵 一是比較自戀 二是有較強的傾訴欲 因為自戀 所以自己的那點悲歡離合愛怨情愁那點羡慕嫉妒恨那點風花雪月懷舊曖昧 都當作寶貴的回憶一個字一個字地碼出來 因為愛傾訴 才絮絮叨叨地在網絡的十字街頭逮誰向誰傾訴 因為自戀 覺得自己的那點觀點非常重要非常可貴必須要傳播必須要普及 所以才不管別人讀不讀不管有沒有人點擊不管別人看了之後有沒有作用 每天不厭其煩像個蒼蠅一樣嗡嗡翁叫喚 希望哪怕辯不倒對方 煩也要煩死對方 耗也要耗死對方 其實 這都是寂寞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3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的名教授为什么不带本科生课?
热度 8 skdhf 2011-9-23 20:42
上大学的时候偶尔能听到学校里的大牛们恩赐我们的报告,怀着崇拜的心情敬仰着他们,期盼着能给我们上上一门课,可期盼再急切也都落了空。现在已经再也不用上课,长了点见识,见到了学校以外更大的大牛们。他们在科研上很有水平,在人格上也大都很有魅力。但是这些楷模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知识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而不只是自己有限的几个研究生们。 学校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是一般的年轻老师上,或者专门教书的先生们。现在好像分派了,一部分是教书派,一部分是科研派,当然后者的腰板更硬,因为有经济基础,有影响力。教授有了点名气就会很忙,就有有很多应酬,就会有很多基金要申请,就需要和很多人洽谈项目。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高校里的教师毕竟还是教师,人人见了都会喊一句老师好,听到这句话也得给我们上点课传授点知识吧。 本人已经不需要再上课,可是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而精英们之所以能成为精英除了自身的天赋,后天的经验也尤为可贵。如果能把这些好的不断传承,那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精英。岂不快哉!
3700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的希望在年轻的一代
热度 3 yuliping 2011-9-22 23:06
王德华老师的博文中提到: “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对年轻一代精神的摧毁,是很可怕的。具体表现很多:规矩意识淡薄,传统观念缺失,诚信意识缺失,责任态度缺失。自我意识过足,集体观念不足。索取意识太强,奉献精神太弱。物质享受第一,吃苦耐劳不足。” 一方面非常赞同,但再仔细想想,又感到一丝欣慰,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有希望。现在的年轻一代,规矩意识淡薄,意味着你管他更不容易;传统观念丧失,说明他可能会藐视权威;诚信意识缺失,才能催生制度的完善;责任态度缺失,所以对社会索求过高,才能加强对政府的监督;自我意识过足,集体观念不足,所以才能催生一流的社会制度;索取意识太强,奉献精神太弱,所以才会催生真正为民服务的政府;物质享受第一,吃苦耐劳不足,所以遇到困难,才不会忍耐,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美国二战后出生的年轻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现在仍然优秀,因此我想没有必要担心中国的年轻人。 我们因为太过于责任感,太过于吃苦,太过于忍耐,太过于顾全大局,所以我们被大大小小的领导舒服地管着,但现在年轻人会吗?再也不会了,多好的事情!让坏人折腾坏人去,中国才有希望! 2011.9.22俞立平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3389 次阅读|3 个评论
年轻人应该学习嵇少丞教授这样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热忱
热度 4 chunyinzhou 2011-9-22 21:57
年轻人应该学习嵇少丞教授这样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热忱
【导读】嵇少丞教授一片爱国热忱,满腔热血,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 --------------------------------------------------------------------------------------------------------------------- 嵇少丞,江苏省盐城市人,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变学、岩石物理、构造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等。 1982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张文佑院士和钟大赉院士读研究生。 1983 年赴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在 A.Nicolas 教授和 D.Mainprice 教授的构造物理实验室里留学, 1987 年 6 月获得博士学位,并获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和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 “ 侯德封奖 ” 。 2001 年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聘为海外博导;在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实验室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做客座研究; 1991 年至今,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文理学院和工学院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终身教职)。 ---------------------------------------------------------------------------------------------------------------------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召开杨文采研究员、金振民客座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庆祝会(发言录音)(2005年12月30日) 嵇少丞 教授在会场上的热血沸腾的发言如下:(不清楚部分用 % ¥ # 等代替) 录音下载: http://www.ccsd.org.cn/PhotosNews/2005news/1230_meeting/051230_audio/15_Jishaocheng.mp3 或: 15_Jishaocheng.mp3 来源: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网站: http://www.ccsd.org.cn/PhotosNews/2005news/1230_meeting/audio.htm (另外,感谢 新浪博主刘一婷 发现这么珍贵的资料让我们大家学习,在此替广大网友谢过。) 嵇少丞教授全场发言如下: 我感觉春天来临啦!在我 22 岁时,在我刚刚进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大概我是 18 岁,中国科学大会召开,郭沫若院长那个时候说,科学的春天来临啦,让我们拥抱这科学的春天吧!那么今天我在这个地方,从孟局长的讲话里,知道中央提了新的政策,第一个就是春天来临啦,所以我们要讲,让我们拥抱地质学的春天吧!(鼓掌) 所以作为地质学家,我们要珍惜这个美好的春天,让我们为我们祖国做更多的事情。 我是非常幸运的,我在 22 岁的时候,有幸认识校学团秘书(?这里听不太清楚)许志琴院士,在法国认识的。 在我博士临毕业那一年,有一天突然我收到一封信,是金振民院士给我来的信。那个时候因为我是搞流变学的,所以我们就是谈论流变学,在信的最后他就鼓励我,就是他鼓励我年轻人要好好地学习,在科学上要多做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当时我是很感动,就是至此之后,我就跟他一直保持任何时候都是学术上的 % 。基本上他的文章我全部看过,我想我的文章他也是看过的。所以我们可能是对 % ,是真正的同行,是探讨得非常好。 杨文采院士我是,过去是只见其名不见其人,一直等到前年,当我阅读了他的很多文章,我记得在我一篇文章里就引用了他的四篇文章,在国外发表的文章,受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苏北地区,就是造山带上 % ¥的玄武岩,做了非常非常好的工作。 就说我今天能够非常高兴地参加这样的会议,因为这样的会议,在加拿大是不可能的,我们那里也有皇家这个学会的就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是非常冷冷清清的。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特别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一个国家,所以当科学家我们是非常荣幸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所以到了一个海外待了这么多年我能回到祖国参加这样的一个合作呢,我感觉到很 … 很 … 心情很 … 很 … 很愉快,感觉到这个科学家是很荣幸的。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就是, @# ¥,金振民院士在美国学成归来,杨文采院士是我们那个、就是我现在所在的蒙特利尔市 McGill 大学的博士学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我想我也是照这个就是娘家人,对他表示祝贺。(鼓掌) 说我大概呢就是讲这一点,所以我作为一个海外归来的一个学者,我参加这样的活动那是真正的兴奋,我也想祝贺我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多做贡献。 谢谢大家!(鼓掌) (上面有嵇少丞教授现场发言演讲录音,大家可以下载下来珍藏,随时可以感受一下海外教授当时的激动心情) 现场照片: 1.嵇少丞教授从海外归来参加庆祝会 2.嵇少丞教授演讲 3.嵇少丞教授发言中情绪非常激昂 4.嵇少丞教授非常激动和兴奋 5.嵇少丞教授表示年轻人要多为祖国做贡献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家及实验室|137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青年人成长的影响?
热度 3 duke01361 2011-9-21 19:15
可能是职业习惯,总在思考这些问题,但这需要一个很大的视角,一个人很难做到,所以促请有兴趣的学者、专家、教授,在茶前饭后赐下您宝贵的执教? 一、当前社会环境与年轻学生成长的利弊是什么? 二、高等学校需不需要维持“象牙塔”的地位? 三、年轻人应该如何看待自我,以及自我的成长? 四、社会应该如何促进年轻人的成长?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5008 次阅读|7 个评论
用什么方式对年轻人好?
热度 3 SoSoliton 2011-9-20 12:05
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也不是我有资格在这里胡说八道的。我今年过了 45 岁,也是从年轻走过来的,是从我们村可以说最穷的家庭逐步走向一所 985 大学的教授岗位的,对此问题我有我的切身体会,它们基本上反映在我的博客文章中(有些文章我已屏蔽了),其中有一点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的体会是:对你最好的人,是永远也没有说要对你好的人。 这话如果反过来理解,也可作为一条教训:当有人在拉拢你、给你好处时,你要提高警惕,至少要反思:你能给 TA 什么? 千言万语,年轻人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如果思考不清,判断不了,不妨多学习,多听老人言,不急于行动,淡定点。 说一个对年轻人特别好的人,以此来映衬并无可辩驳地证明:文双春总是跟年轻人过不去。就事论事,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文双春当评委专门打压年轻人。 今年 6 月 7 日,本人作为评委之一参加了学校中央专项优秀人才基金的评审,全校共有 31 位优秀年轻人申报,根据学校科研院发布的指南,评出 10 位受资助者,每位资助 40 或 30 万元。评审组由五位教授组成,德高望重的俞汝成院士任评审组组长。根据俞院士的建议,每位评委主审 6 位申请人的材料(其中一位评委多审 1 份材料),但不能主审本学院申请人的材料,以确保公平公正。 我所在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 3 位年轻人申报, 1 位胜出, 2 位落选,他们的胜出或落选,其实都不是我评的。结果还未公布,某历来爱惜年轻人的领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跑到学校大闹一通。质疑和申诉本来也是正常程序,但也许是该领导爱才心切,把怨气都撒到老夫的头上了,一方面向学校控诉:文双春在里面当评委,他们怎么评得上;另一方面又挑拨老夫跟当事人的关系。更令人气愤的是,学校最后妥协了,为和谐计,再将指标翻一番,皆大欢喜。事实胜于雄辩:文双春就是跟年轻人过不去,某领导就是对年轻人好! 我虽然无语和无奈,但我还是把我的心情装在一篇博客中,“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此文后来被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该报编辑后来再向我约第二篇稿件时说这篇文章“得到报社内外很多读者的赞许,他们说不只是高校,其实具有普遍意义,人活着,总免不了被评,如何对待,见得出人生境界之高下。” 第二件事:文双春作为科研副院长专告年轻人科研项目的状 这件事情玷污了我的人品,更令我气愤。事情就是这几天的事,我感觉特别蹊跷,有点像空穴来风,本想不理,但大凡这种空穴来的阴风比龙卷风还恶毒,唯一应对办法就是正本清源。 我们学院几位老师最近得了几个小项目,某领导你要表现你对老师们作了多大贡献也就罢了,你也犯不着捏造事实说文双春到相关部门告了几位老师的状,举报他们是搞歪门邪道得到这些项目的。你这不是以大人之心度老夫之腹吧! 与前面那件事情一样,我想再怎么辩驳,最后可能还是要“事实胜于雄辩的”。不过,我还是申明两点: 1. 文双春这一辈子没有告过任何人的状,包括作学生阶段向老师告状的事情都没干过。告状一是要掌握确凿证据,二是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我一不掌握几位老师“搞歪门邪道”的证据,我难道就不怕承担法律责任?二是更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告状的事情我最害怕干,我一点都不勇敢,我怕我的良心受不了,很有可能别人没告倒,自己先被煎熬死了。 2. 文双春敢于跟几位老师到相关部门对质,看看是否他这个王八蛋告了老师们。如果老师们不愿意对质,也可责成我主动请相关部门开具证明,证明是否收到过我对几位老师的举报材料。相信政府部门不会开这种假证明吧!如果还不相信,也可采取最原始的诅咒办法:如果文双春真是去告了状,他就 …(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保证灵验)。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年轻人的眼睛还是雪亮的。我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我不高尚,我对年轻人也不够好,但我绝对不做害人的事。我信佛,我认为那会遭报应的。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282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热度 5 kejidaobao 2011-9-19 15:50
文/彭思龙 怎么做科研,似乎永远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早先我们宣传的科研人物似乎都是不睡觉的人,每天工作到深夜。十几年过去了,对这个答案我有些茫然。就我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科研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调整的,那就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要让自己充分地闲下来,而不是不断地忙碌。 1 空闲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科研的主要活动除了必要的实验之外,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大脑全部投入的一个活动。假如我们天天忙碌,不停地做事情,那大脑就不断地被调用,根本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多同学无事上网聊天看肥皂剧,还有些年轻人整天搞体育活动,这不是空闲,这是用另外一种琐事埋没自己的大脑。这里说的空闲,是指真正的空闲,心里无事,手里也无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大脑是在充分的自由状态,内心装着要思考的问题,用庞加莱的说法,就是潜意识不断地在加工,也许就能加工出比较好的结果。 2 空闲让大脑有机会消化刚得到的知识 学习的知识有些是需要领悟的,并不是看了都能直接地理解。尤其是有些深度的知识,需要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可能真正地明白和理解。如果我们不断地看东西,那就好比不断地吃饭,不给胃以消化时间,那就会积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学习也一样,没有机会消化,也会造成知识上的积食,食而不化,是非常有害的,可能造成教条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很好地消化刚学的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的领悟也带来很大的障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看到,在学校里,很多天天看书学习很长时间的学生未必都是好学生,就是没有给自己消化的时间的例子。 3 空闲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做科研,生活,都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如果要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那就必须提高做事情,尤其是做杂事的效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尽善尽美。适可而止很重要。知道了空闲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而是需要尽快地处理好各种琐事,养成快刀斩乱麻的好习惯。当然,做实验还是要认真扎实,不能马马虎虎。高效率并不是马虎的代名词,而是不要求100分,只要求85分的一种工作方法。按照笛卡儿的说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的主次分明,然后把精力有效地分配到这些事情上,之后还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自由时间。 4 空闲可以有机会吸收科研之外的知识 做科研的人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没有时间去看所谓的杂书。其实,正如我个人的体会,看看杂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启发。只有我们有空闲时间了,才有可能看看其他所谓的杂书,才有可能得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刺激,得到所谓的灵感。有时候,看看别的书,看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说话,都可能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需要读读哲学的书,对于科研的帮助就更大,在马赫的书《认识与谬误》的前言中,他就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哲学思想,或者需要掌握一种更好的哲学方法,否则,盲目地做科研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当然,得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对科研有帮助,对生活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5 空闲可以培养科研的美感 美感不是匆忙而过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是不断地玩味得到的体验。空闲让我们有心情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问题,不断地玩味其中的有趣之处,然后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美,才能看到这个领域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逻辑而言的,那就是美感带来的潜意识的审美选择。 6 空闲让我们的科研生命更长久 身体是个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休整。如果天天忙碌,那身体很快就会垮掉。为什么中国科研人大多数科研生命不高,这跟不会休息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脑的旺盛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科研生命是否还能够维系。如果我们不想早早退休,那就更需要学会空闲。 7 初学者不能空闲 当然,并不是这里所说的空闲适合每一个人,尤其对于初入科研门槛的新同志。新同志入行,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补的课很多。基础知识要非常的熟练而且扎实、基本的技能要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前沿的进展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学习,这些都是不能用空闲来解决的。 总的来说,为了课题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对课题有更好的感觉,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科研的生命更长久,我们最好能够及早建立条件,让自己闲下来,而且是充分地闲下来。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做好科研。我自己是个晚上不加班的人,是经常看看杂书的人,是在有些人眼里有点不务正业的人。本文不是为了给自己辩护,是深切的体会。 (转摘自科学网博客2011年9月1日博文,作者有补充)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337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