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后现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沈逸:后现代民主化第一波始于中东【环球网】
dthome9180 2011-4-25 10:24
尊重知识产权,只转发【环球网】链接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4/1650289.html 后现代民主化,新的概念。
个人分类: 时评转载|2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方舟子vs王菲,不是科学vs宗教
热度 19 lvnaiji 2011-2-9 00:22
吕乃基 在网上看到这两位名人掐架,本来懒得点击。刘峰老师推荐,说是凤凰台记者电话采访。赶紧上网浏览,刚一分钟,电话便打进来了。于是草草说了几句。 放下电话,感到意犹未尽,好在现在有博客,就再说几句。 方舟子和王菲,看来一方是科学,一方是宗教。 其实,方舟子并非代表科学,王菲也未见得入门宗教。 自古以来,科学的内涵和外延经历了重大甚至质的变化。通常所说的“科学精神”,在博主看来,是历史范畴。参见 论后现代科学 。方舟子所“持”的实际上是近现代科学。近现代科学的核心是牛顿力学,其对象主要是量纲较为简单的力学(参见 “ 如果科学起源于中国 ……”—— 析李约瑟假设 ),概念体系是与特定对象、语境,以及主体无关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 )。一旦涉及复杂对象,一旦将对象置于各种语境中,一旦对象与主体相关,近现代科学便让位于后现代科学。后者并不违背前者,只是把近现代科学作为自己的初级阶段。 方舟子牢“持”近现代科学,并以此作为“万物的尺度”去衡量一切。当他去衡量相对简单的事物,如唐骏的学历,肖传国的数据等,他成功了。社会对学历和真实数据的要求一视同仁,“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就此而言,方舟子确是“真”的卫士,实际上是近现代科学——不是全部科学——的卫士。而当他拿着这把尺去衡量中医药(参见 中医药的地位 —— 知识的视角 ),进而衡量王菲的信仰时,他便走过了头。在方舟子眼中,只有他心目中的“科学”,没有人。实际上与此同时,方舟子本人也就变成了一把尺。 至于王菲,让我们称她为艺术家。首先,常有人说“艺术细胞”,可见在骨子里王菲即与众不同,与方舟子更有千里之遥。其次,在说不清道不明的艺术细胞上完全可以迭加信仰细胞,实际上可以加上任何细胞。最后再加上这么多歌迷,这么多粉丝,在听王菲时,如痴如醉。说实在的,想不信仰都难。人,不仅有理性,而且需要情感。 社会需要方舟子,在一定范围内,方舟子有其价值;社会也需要王菲,特别在情感领域。 即使这场掐架,也不无裨益,至少有了这么一次意外的采访——顺便说,我喜欢意外,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分岔,以及有了这篇文章,至少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希望各方不要较真,伤了和气。 此文引了博主多篇博文,各位若是一一细阅,定有所得。这才是博主的心愿。 谢谢刘峰 老师,谢谢凤凰台科技频道主编先生。
个人分类: 科技|7520 次阅读|68 个评论
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
jsnjjlj 2010-10-19 21:42
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 管理范式的后现代转型 摘要: 后现代社会,传统的主体性思潮正逐步丧失社会现实性,由其派生的主体性管理范式在应对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作为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主体间性管理更加关注平等、对话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侧重从精英治理型人际关系到圆桌会议式人际关系转变、从程序性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转型以及从线性经营管理战略向非线性经营管理战略转化。 关键词 :后现代 管理范式 主体性管理 主体间性管理 后现代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概念,其影响、涉及领域之广,几乎囊括了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不仅如此,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后现代理论各成体系,甚至彼此冲突。正如美国学者贝斯特、凯尔纳指出的那样:并不存在什么统一的后现代理论,甚至各种立场之间连基本的一致性也没有。相反,通常被笼统地归并到一起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立场一一它们彼此之间经常是冲突的一一之间的差异,足以使人震惊 如今,现代时期正在被一个后现代时代所取代 。这意味着人们要不断地站在历史和今天两个不同角度,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表现出来的长期变革过程。 变换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范式。 而范式的转变使科学家眼中看到的世界变了样革命之后,科学家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Thmas S Kuhn.1970) 托马斯S库恩这样的一句话用来解释管理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无疑是恰到好处的,因为这也是管理学领域的真实写照。新旧时代之交,管理学范式正在经历着从主体性管理范式向主体间性管理范式的转变。 。但是从更加统括的角度而言,前述思想、理论的庞杂与冲突也许恰恰反证了这种转换的巨大与开阔。这些庞杂、矛盾的思想理论的背后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 一 、 主体性管理范式及其兴盛 (一)主体性管理范式 艺复兴使人从神的匍匐下解放出来,发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的主体性哲学思想重新复苏,经过笛卡尔和康德,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达到极致。不仅如此,这种最初的哲学思想伴随着工业革命逐渐沉淀成一种社会思潮,并逐步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精神。作为现代文明最浓重的色彩,主体性思潮直接决定了现代管理思想的遗传基因。换而言之,林林总总的现代管理思想流派,无论其具体内容如何,在本质上都无一例外是主体性管理范式。主体性管理范式是主体性哲学在人类管理实践中的写照。因而,主体性管理范式包含了以下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是管理中主客二分的关系哲学。即管理中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划分成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管理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实施影响;客体处于从属地位,接受影响。整个管理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从高到低的主客关系链条逐步传导,最终实现了管理指令从最高指挥者向最低执行者的贯彻。作为这一本质特征的现实反映,科层制成为整个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而精英治理则是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人事逻辑。 其次是过程管理中的决定论倾向。即整个组织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运行精确的时钟,对于任何一个管理过程而言,只要给予足够的管理变量和起始条件,管理的未来结果完全是可以预知的,甚至是可以精确量化的。作为这种倾向的写照,控制成为管理过程中最具特色的管理行为,而量化与标准化则成为衡量管理优劣的基本标准。 如上所述,主体性管理范式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流文化精神主体性思潮在管理领域的镜像,是牛顿笛卡尔范式的管理学版本。现代社会林林总总的管理学流派尽管在具体内容、形式上差异显著,但就统约的高度而言,他们在本质上都可以归属在主体性管理范式,他们之间的区别无非在于主客二分的程度以及决定论倾向的强弱。这一点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的矩阵图代表着由决定论偏好和主客二分倾向共同勾勒出的主体性管理范式的版图:A代表着更高的决定论偏好和相对较低的主客二分倾向的的管理流派,如数量管理科学学派;B代表着决定论偏好和主客二分倾向并重的管理流派,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C代表着相对较低的决定论偏好和主客二分倾向的管理模式,如行为主义学派;D代表的是相对较低的决定论倾向和较高的主客二分倾向的管理模式,如科层制管理。 (二)主体性管理范式的兴盛 上述两大特征勾勒出的主体性管理范式在工业化社会早期和中期曾极大地促进了大工业生产的兴盛,同时也确立了自身不可替代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性管理范式下主客二分的关系哲学促成了现代企业组织所需的人际秩序,保证了社会生产由农业人际效率向工业人际效率转换。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萌芽时期,正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萌芽中的现代企业组织正在经历一种深度的人际关系恐慌。一方面,新兴的工业组织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极度渴望着新型劳动力的加入;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是从精神到肉体都根植于农业生产的转型中的离土农民和少量的手工作坊从业人员。无论是离土农民还是手工作坊从业人员,他们遵循的交往规则是长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地缘和友缘(亲缘)规则。而新兴的工业组织所需要的却是基于现代产权关系的清晰的契约性人际关系。正如范布伦邓斯洛 ( Van Buren DensIou)在 1868年写的《社会、政府和工业的经济哲学原则》一书中指出:雇主从属于公众,而每一雇员从属于他自己的雇主,这样整个企业的力量才能从事于满足公众需要的工作。这就是工业中的组织。换而言之,在新兴工业组织中管理者是主体,被管理者是客体。主客体之间依照法律按照契约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雇主管控雇员工作并支付报酬,雇员接受管理工作而获得报酬。这样,传统农业社会人际交往中有可能出现的裙带关系得到了极大地遏制,新兴工业组织有望获得比传统农业组织更高的人际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工业组织的雇主往往也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或推广者,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 、主体性管理范式下的决定论思想倾向成就了以自然科学成果为支撑的现代科学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在早期的农业经济乃至手工作坊时代,囿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对象的特殊性,整个社会的生产弥漫着一种宿命的色彩,人们承认劳动努力必要性的同时又对于劳动的结果持一种消极的不确定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这种思想倾向的具体表现,小富即安则是这种思想倾向的社会结果。这种消极的不确定性心态无疑极大地遏制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决定论者试图摒弃一切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由此来追求原因与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和原因到结果之间过程的可控。这种线性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早期的管理实践而言,这种思想倾向却促成了以数学、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进入到管理实践领域,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逐步沉淀出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与基本框架科学管理模式。 从不确定到确定,管理决定论者首先完成的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转变。正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描述的那样,科学管理的实质上是在思想领域的一次完全革命。 在这种思想革命的引领下,新兴工业组织的管理者大量引进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通过制造机器最大程度上替代手工劳动,通过专业化分工来降低系统误差。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来提高系统效率,以上的一系列努力最终实现了社会生产由传统的感性经验生产向现代科学理性生产的转变。在工具理性大旗的导引下,产业工人被按照机器运转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对接。这样,工具理性从生产工具弥漫到劳动者最终形成了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特色的现代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作为人类工具理性的代表管理者成为这种生产模式下的绝对主体,而生产工具和被管理者则成为这种生产模式中的客体,生产工具按照科学的思想被制造出来并按科学的规律运行,被管理者被训练成为机器或者是管理者的补充 一个科学规律运转的节点。从这个节点上,人类的理性顺利贯彻到整个生产系统中,生产得以按照我们创造出来的规律运行。为了实现这种模式最大程度上的稳定、效率运行,以下的管理功能又被陆续开发出来:分工、计划、组织、领导等等,这些管理功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努力实现工具理性需要的高效、稳定的需求。以分工为例,它在形式上解放的产业工人的同时也将其固化在某一种功能上,人因被物化、工具化而更加稳定;而计划功能则是为了整个生产环节的各个要素在时空上的准确对接。以上无不体现了理性、控制这些管理决定论思想的显著特色。现代企业组织形成了以机器运转为核心理性管控模式。这种生产相较于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显得高效、稳定,因而迅速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模式。与此同时,决定论细想影响下的科学管理思想也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管理模式。 3 、主体性管理范式暗含的社会精神奠定了现代企业精神的内核 主体性哲学把人从神的阴影下解脱出来,承认和强调基于感官的物欲的合理与合情,甚至将其上升为人类综合进步的原动力感官的痛苦和快乐致使人们行动和思想,它们是推动精神界的唯一砝码 。孕育于主体性哲学母体的主体性管理范式从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奠定了它服务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物欲追求倾向。在这样思想的支配下,功利主义成为现代工业组织的行动哲学: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 。 (Jeremy Bentham, 1879) 。 在近代经济制度下能挣钱.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callins)的结果相表现, 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 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基于以上的价值判断,无限的扩张性成为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组织的终极方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每一个企业理想的写照。为了顺利的实现不断增长的扩张,现代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采取了形式迥异本质相同的管控模式:对待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主要指自然界)通过技术革新、升级换代提高了对资源的攫取效率,这样一个过程通常被冠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豪言壮语,弗兰西斯培根就曾经说过:我们要不停地拷打大自然,逼他说出他的秘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然的权利被严重的忽略了。对待利润环境(主要指消费者)则通过制造一种以生产者价值我导向的消费文化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定向引导以求获得最大的销售量和利润。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家喻户晓的广告语甚至开始变成人们的消费原则。通过以上的努力,新兴企业组织日益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当然,以上做法在铸造辉煌的同时也埋下了后续的隐患。 二、后现代社会主体性管理范式的祛魅 后现代社会,传统的主体性思潮开始逐步丧失其社会现实性。正如美国学者弗莱德R多尔迈所描述的那样:在当代,主体性的观念己在丧失着它的本质力量,这既是由于我们时代的具体经验所致,也是一些先进哲学家们的探索所致。 主体性思潮所派生的主体性管理范式也渐渐地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首先是作为主体性管理范式基石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遭遇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无情嘲弄。后现代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自然不再扮演人类理性之鞭下乖顺的羔羊,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纷至沓来。传统主体性思潮所倡导的人为自然立法的指导原则在时下的时代背景中越来越更像是一句梦喕。来自大自然的教训使得人类开始以全社会的视角来反思曾经奠定现代文明的主体性思维模式。传统的对大自然没有节制的攫取的生产模式日渐失去社会现实性,由此引发的是对现代企业组织对利润无穷尽追求的反思。于此同时,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福利水平,使整个社会群体越来越对单纯的命令式管理模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质疑。组织成员不再满足单纯的服从,他们更希望知其所以然。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刺激手段从管理手段的金科玉律中跌落下来。 另一个方面,后现代社会,智能化生产从理论走到了现实,产业工人日益从机械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投入创造性的工作。整个社会易发呈现出新经济的特性。新经济时代,传统的量化管控手段在应对新经济所面临的生产环境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人自身既是产品的制造者又同时是产品的(如餐饮行业服务员,即提供服务产品同时也是整个服务产品的一部分)这一现实出现时,对产品的管控就必然涉及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除了在主体性管理时代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人的理性特征之外,人自身的另外一个特性也日渐浮出水面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某些行业,人的非理性因素(例如工作情绪 Emotion work)甚至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兴衰与否。而对于这些非理性的因素参与甚至决定其中的生产过程,传统的量化、主客二分的管控模式往往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凡此种种,使得传统的主体性管理范式在应对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力不从心,新的管理问题纷至沓来。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旧有的观念,无论是明示抑或是隐含的,通过范式的转变使科学家越来越接近真理。 三、主体间性管理管理的后现代转型 管理思想中的时代从来不会在某一年份截然地开始,理论研究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变化,除非我们具备了恰当的世界观,否则我们就不能有效地应对变革 后现代社会,主体间性思维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是一次巨大的世界观转变,在新世界观的召唤下,一种新的管理范式主体间性管理范式逐渐凸显,并日益成为管理现实。主体间性管理范式是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作为诞生于主体间性哲学基础上的主体间性管理范式相较于主体性管理界限分明的上下级关系和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于被服从的管理实现方式,主体间性管理更加关注平等、对话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对于管理实践的贡献,它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一)间性管理首先完成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重塑:从精英治理型人际关系到圆桌会议式人际关系转变 主体间性管理模式下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等级、层级化色彩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话语权背景下的对话、共商模式。这一现象的出现首先是因为传统科层制人际关系的基础正在发生改变。在这个时代,人既是知识的客体,又是知识的主体,不是一个受压制的存在物,是一个在科学规戒机制(scientifico-disciplinary mechanism)中被积极地构铸的存在物 。首先,管理者不再容易扮演专家的角色,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管理者选拔模式相比,资讯异常发达的后现代社会里,很少有人能够在知识层面建立自己的垄断权威,尤其是资讯、知识爆炸的年代,独立个体的知识域很难承担起复杂经营背景下的组织管理任务。整个企业需要群策群力,凝聚成一个巨大的脑库才有肯能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年代。在这样一个群策群力的脑库管理而非英雄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贡献自己的才智,这个时期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扮演了召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合理的知识分享和重塑机制,个体的知识最终汇入集体的智慧中,形成了企业发展的有机知识体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没有权威者和追随者之分,只有共同的,分工不同的参与者。在后现代组织中,领导的绝对权威失去了生存的基础,领导不再与权威、权力和下命令划等号,他们的工作不是依靠行政命令给下属和员工下达工作指令,而是热衷于事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他们是啦啦队长。 (二)从程序性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转型 传统管理在科学理性范式的左右下,强调管理的活动过程、结果的量化、稳定。就如同是一个高效率运转的程序,要素、过程和结果在时空点上是确定的。典型范例就如同是物流公司对车辆进行GPS定位管理的过程。为了增强对管理结果不确定性的弱化,管理者更加偏好于线性关系的思考与使用,甚至人为地规定事物之间关系的类型,将其主观性的界定为线性关系。以一种人造规律的方式来来获取组织运转的可控性。程序性管理模式在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功不可没的,作为从无到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新生的组织是旧有环境的异类,它必须克服旧环境对其的束缚,任何有损其发生和成长的不确定性都必须被规避,由此新生儿才有可能从一种可能性变为客观的现实。在这样一个线性关系序列中,管理者的命令是起点,被管理者的执行结果是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必须清晰、可控的。就其实质,是因为工业文明时代生产过程主要涉及的是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这样一些低级运动过程。对于这些运动过程的控制,量化技术和手段已经获得了革命性的胜利。而后现代社会,更高级的运动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角,生物运动以及社会运动等例如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及非理性的情感活动成为了推动新经济的核心。组织呈现出非等级的、柔性的,体现出权力分散的特征 。对于这些运动过程的调控更需要要的是一种宽松的,涵养型的孕育过程,这种孕育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自组织过程,在表现形式上她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与传统法权模式完全不同的权力模式,这种模式在本质上是生产性的而非压迫性的,它致力于生产、培育和规范各种力量,而不是专心于威胁、压制 。这种管理管理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出的类型,而管理文化的文明高度则决定了产出的效率。这种自主性并不是去分解官僚等级,而是通过其核心价值将相对独立的参与者连接起来,这种核心价值应要求合作,而不是控制,要求实验和适应,而不是毫无法则。 (三)从线性经营管理战略向非线性经营管理战略转化 在整个工业文明阶段,无论经济组织的具体形态如何,其经营战略的唯一核心在于经济利益的提升。在企业运营系统中,所有的组成要素在作用力的方向上是非常清晰地,即指向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系统是一个关于经济投入和产出的线性系统。而到了后现代社会,除了企业的经济属性之外,企业的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逐步显现并且和经济属性一样成为企业的主要属性。三大属性构成企业系统属性,企业开始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的联结性有一种性质,使事物能立即产生秩序,而这种秩序也不见得依循线性的因果律。所有复杂而有适应能力的系统都存在于混沌的边缘,它们也具有足够的自组织能力,以创造我们称之为秩序的认知形态 在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生态环保三大目标体系的重要性此起彼伏,企业的运营战略因而也呈现出非常明显地复杂、权变的特色,这个时候企业的战略更是一种混沌战略(Levy,1994)。在这个复杂系统中,经济效益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目标,有的时候,企业在外部经营环境的作用下,甚至需要或者必需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经济效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理查德L达夫特认为,后现代组织认识到了世界的混乱和不可预测性,在一个以迅速变化、复杂性和意外性为特征的世界中,管理者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衡量、预测和控制组织内部或外部显露出来的事物,组织需要一个更新的模式来应付这种混乱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运营战略是非线性的,是一个在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生态环保的三维立体的空间里非线性轨迹。(如图2)  图2 后现代企业运营战略目标轨迹空间图 图2中,X轴代表企业传统的经济效益取向,Y轴代表企业的生态取向,Z轴代表企业的社会效益取向。F点则是某个特定时间,上述三种取向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权衡的结果。和传统的清晰线性企业运营战略目标相比,后现代企业战略运营目标系统更是在上述三维空间里不停变化的点所构成的轨迹。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轨迹运行的空间范围,而试图精确预测5年或10年后企业具体运营指标的做法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具有太多的可行性。 四、结语 从主体性管理范式到主体间性管理范式,是人类管理思想的一次巨大跨越。这其中蕴含的意义首先在于人类管理实践视角的调整:从狭隘的人类中心倾向向天人合一的综合角度转变。这一转变的本质在于以人类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系统已经发展到了必需和人类孕育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协调统一的发展。这种视角的转变之大,足以颠覆很多传统的管理思想、模式。当然,它也必将带来更加广阔的管理视域。 参考书目: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 .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10. Lyotard,Jean-Francois. Just Gaming.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5 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 克里斯托弗拉兹洛(Christopher Laszlo). 管理的新思维第三代管理思想﹒文昭、黄丽华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 Michael A.Hlitt the new frontier: trsnisfonnation of management for the new millennium. Oganizational dynamics winter 2000.p.7-16 Th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111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第475页。 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伟刚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第3538页。 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Thomas S.Kuhn. The Structrue of Scinetific Revolution. 2 nd Edition . Chicago Illinois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170 亨克博达:创建柔性企业如何保持竟争优势,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版,第10页 Foucault,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Vintage Book.1979 汤姆彼得斯,南希奥斯汀,张秀琴译 追求卓越的激情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27 Richard A. Jenner. Changing Patterns of Power,Chaotic Dynamic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Post-modern Foucault,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Vintage Book.1979 Dee Hock.Birth of Chaordic Age.Locus Publishing Company,1993:23. 理查德L达夫特著,宋继红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20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2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钟摆(续2)
lvnaiji 2010-9-2 09:30
吕乃基 惭愧, 钟摆(续 1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618 创收视率(点击率)新低。识时务者为俊杰。点击量低倒也罢了,关键是没有评论!投下去的砖块没有泛起涟漪。转眼又想,博主有言在先,再说总还有 115 人捧场,要对得起朋友,于是想勉为其难,再贴出续 2 。 当代学术思潮,其总称或许就是后现代。是否为新 一轮的 浪漫主义? 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与以往浪漫主义的区别 : 首先,在对自然的关系上,洛可可风格和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主要都表现为对原始人或农业社会中的人与自然那种关系的留恋,而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则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对未来的向往。 其次,二者虽然都突出人的地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但以往的浪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当代学术思潮的早期,即 19 世纪下半叶的有关哲学)所强调的主要是人作为一个类的情感、意志、生命力,而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则更加突出个性,将个人推到舞台的前沿。 再 次,当代的非理性主义也不同以往。历史上非理性的首要特征不是别的,而是如其名,纯粹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与各种否定性思潮一样,只要不同于否定的对象,一概拿来,这是一种没有明确方向与目标的情感的发泄。参见 近代科学革命,那里发生了革命?(走出中世纪之五) 。当代非理性主义固然仍有先前非理性主义的这种特点,但也显现新的因素,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等,以及具有批判的深度,非理性主义感情的宣泄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冷静的思索,有了理性的含义。 由此又引出了当代社会文化思潮与历史上浪漫主义的第四点区别,也是二者之间关键的不同点。在历史上浪漫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都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走向新的一轮古典主义。后现代思潮目前所显示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它将不断地消解,消解任何体系或固定的模式,并进而造成不断反叛的心理基础。弗洛姆以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反叛上帝,以及普罗米修斯窃火反抗为例,指出他们的反叛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人。不服从乃是自由的最初行为,是人类历史上的开端。人的精神和理智都是依赖于不顺从、不屈服而发展起来的。如果说不服从的能力形成了人类史的开端的话,那么,顺从就很可能引起人类史的终结。 于是,在弗洛姆看来,不断地消解,这是对历史负责,而不是历史上浪漫主义的一时冲动,然后就耗尽,走向秩序与克制。 将后现代思潮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究竟是不是 新一轮的 浪漫主义或又一次钟摆?如果是这样,它岂不是也要与以往的浪漫主义一样,有朝一日会走向新的古典主义?社会在必要张力(库恩)的作用下波浪式前进,人们将注定生活于二元分裂的世界之中? 或者,它是某种赋予了新特点、具有新内容的浪漫主义,将一路消解下去?人类的前景未免过于迷惘,难卜凶吉。 或者,它实际上就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是渗透了古典主义因素的浪漫主义,或其中有浪漫主义灵魂的古典主义,从此人类史将开始某种新的历程,只有和谐统一,没有矛盾冲突?抑或不再有作为类整体的钟摆,而是在微观也就是个人的沸腾和张力之下演进? 文化有没有自身的规律,什么是它的规律?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走向,它又将走向何方?也可能钟摆将突破几百年甚或 2500 年的模式,向着远古的混沌作辩证的复归?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 175 ~ 177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622 次阅读|4 个评论
究竟什麽是“底”?
jiangjinsong 2010-8-8 18:04
在現代社會 人們很容易認為現代性的基本價值是底 可是在非現代社會中 它就不是個底 不過很少有人能認識到自己所在時代的局限性 多多少少都有將特定時代精神永恆化的傾向 總有許多人希望把當下的某種制度、文化、精神作為先驗的原則固定化 可是我更傾向於努力去揭示這種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則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我總是強調對強勢的、主流的原則進行顛覆、解構 當然這本身也不是什麽稀罕的物件 它也是現如今流行的 能絕對待 還是有所執著、繫縛 但是 我以為 愚鈍如我輩 只有這樣才能逐漸真正達到放下自在的覺悟境界 只不過要時刻覺悟什麽是努力的方向 因為這種顛覆和解構是自我毀滅 自挖牆角的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伤时感事,辩证法是诅咒
yue 2010-8-4 23:01
辩证法是诅咒 人类进入现代世界历史以来,(即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启蒙以来,这是世界历史上现代史的起点。)辩证法是诅咒。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相反的方面结合在一起,相反的东西就是相同的东西。 按照他的思想,进化必然包含着退化。发展必然包含着倒退。善必然内在地是恶,同时恶本身是善。这就是辩证法的诅咒。 首先看进化论。其实进化就是退化。例如猴子变成了人,当然包含进化,但是退化是同等的。人类丢失了皮毛,丢失了爪牙,还丢失了动物的良知,从此人类开始了罪恶。罪恶的本质是人的理性的缺陷。 人类的产生,不是获得了自由,相反是丧失了许多许多自由。毛泽东说,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不是在赞美人类之前的自由吗? 整个动物的进化历史,完全又是退化的历史。当然这样说,是以认识到进化为前提的。 辩证法对启蒙的诅咒 我们再看社会方面。文艺复兴是人的解放,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的解放就是欲望的解放。发现新大陆是好事,但是伴随了殖民运动、奴隶贸易。(其实殖民这个词语是非常复杂的,本意是移民,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坏的,但是文艺复兴以后的殖民活动使殖民这个词变成了纯粹的贬义词) 我们再看比较近的法国启蒙运动。这是一场悲剧。看人不要看前半截,更要看后半截。看历史也是。看法国启蒙运动,不要看书本怎么说,关键看的长期历史效果。 看法国大革命不要只看到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更要看到拉瓦锡、罗兰夫人走上断头台,更要看到丹东、罗伯斯庇尔的结局。其实这都是个人的命运,好像在我们这个重视集体的国度里面,不算问题。 我们看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共和带来的是什么,是拿破仑两次称帝,是他的侄子称帝。马克思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但是第一次还是可观的,第二次就是滑稽。 我们再看法国大革命给民族带来了荣誉了吗?色当的亡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何尝不是大革命的耻辱。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表现,更是大革命的余波。说明大革命没有给法国带来繁荣富强,也没有带来民主共和。 辩证法真是诅咒,他也诅咒革命。革命带来的不仅是革命,而且是反革命。 卡斯特罗说过,革命最大的敌人是革命本身。不过是说说而已。 德国的启蒙即哲学革命更是诅咒。黑格尔的理性带来的是德意志民族的傲慢,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难道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吗?联系就是绝对那个词。 辩证法对科技的诅咒 辩证法更诅咒静悄悄的革命,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阶级斗争。马克思说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并且为那个社会敲响了丧钟。 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也是诅咒,导致了现代化的民族战争。列宁的诅咒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这两个诅咒我们超越了,现在出来新的诅咒,就是环境的破坏。 有谁能够逃脱呢?横扫欧洲的暴风雪,玷污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强者更有强者来打击他。 这一诅咒不仅覆盖了西方社会,也覆盖了中国。更危险的不是现在已经暴露的灾害,而是,将来还会发生什么灾害呢? 辩证法是诅咒,就在于美丽的潘多拉是美丽,但是她还有一个神秘的盒子。 谁能够解除诅咒 然而谁能够解除诅咒呢?或许还是辩证法。 为什么辩证法是诅咒呢?因为我们在进步的时候,没有自觉的认识到进步就是退步。 那么,当我们自觉地认识到进化就是退化,进步就是退步,并且自觉地让自己先退步,然后取得进步,或许就可以解除诅咒。 当然或许新的诅咒又在等待我们。 附录: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资源是诅咒 煤是大自然给予山西最大的恩惠,但是由于长期挖煤、烧煤、卖煤、炼焦,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推动经济增长依赖煤、提升区域地位依赖煤、干什么都不如挖煤的思维定势。这种依赖的直接后果就是所谓 资源诅咒 :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社会问题突出、人的观念封闭保守,最后资源富集地区反倒成为经济滞后地区。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05/c_12410464.htm 2010年08月05日 07:10:11  来源: 人民日报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2087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底”(2)——中国在这里
lvnaiji 2010-6-18 09:36
吕乃基 国人习惯于自己与自己比,如比 1949 年前、 1978 年前,或上一世纪以来如何如何。这固然需要,如儿童在成长时比去年长高了多少,以增强继续长高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横向比较,较之同龄其他儿童是否达到、超过或低于平均水平。不会有这样的父母沾沾自喜于孩子的长高,而对落后于平均水平视而不见。要确定中国在那里,需要有一个参照系,必须把中国放在世界发展的轨道上 。 由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中西部大致相当于传统社会。其中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畜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比皆是。干部动员村民种烟叶不要种玉米,前者的效益是后者的几十倍,农民说,种玉米卖不掉我可以吃,种烟叶卖不掉我能吃烟叶吗?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自然经济。至于若干年前的西藏,大概是前传统社会。同样写狗,看看《狼图腾》和《藏獒》两本书中所折射的宗教,后者大致是更为原始的多神教。东部地区相当于现代社会,已回归中国的香港正在步入或已经为后现代社会。如果再细分,即使江苏省,也是参差不齐,苏南应归入现代社会,而苏中和苏北,传统社会的因素居多。 中国,大致洒落在由传统到后现代的各个阶段;平均起来看,中国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中。 这就是网友评论所说的大杂烩。 国人习惯于拿经济数据来说明问题,如钢铁和粮食产量、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以及最为钟爱的 GDP ,且不说其中的国进民退、国富民穷和国强民弱。这样的一些指标大致上就是儿童的身高而已。那里有这样的父母,只关心子女的身高,而对其学业、与人相处的准绳和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不闻不问?必须 由经济、政治和文化全方位进行 比较。社会是一个整体,经济、政治和文化处于耦合之中。 即使上海, GDP 占全国的几分之几,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然而是否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否则就不会有陈良宇和周正毅了。中国,在经济基础上正在步步超越,看看陆家嘴,不是发达,更不是发展中,而是最发达!然而在制度和观念上,看看层出不穷的拆迁、牢狱中五花八门的死法、官员的子女在公务员考试名列三甲, 0.47 的基尼指数和倒丁字形的社会分层;看看世博会 9 个人推一辆残疾车,各地争西门庆,以及北大清华的赛艇。 一个没有底线的民族 现代乃至后现代的经济基础(注意,主要不涉及民生),加上既非现代,更不是后现代,中国特色的体制和文化。 这或许是大杂烩的真正含义。 中国,在图的左下角。 见 论 底 ( 1 ) 中国在哪里? 然而,这样的杂烩,它们能耦合、协调,或者和谐吗?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357 次阅读|8 个评论
后现代技术地理
h123xq 2010-6-17 15:57
后现代技术地理 衡孝庆 魏星梅 (江苏工业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16) 摘要:在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后现代视阈中,对技术的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时间的维度,空间地理学的分析更为重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对贫穷问题的关注是技术空间分布不均的结果;在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主体际问题成为后现代技术的中心逻辑;在对权力与统治的警惕中,后现代技术建构了反乌托邦的乌托邦。 关键词:后现代;技术;地理学;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后现代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从一种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就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与批判。这种反思与批判主要是立足于当下,分析和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从时间的维度来说,所有的后现代都是现代的后现代 。技术变迁的直接后果就是改变工业生产方式,因此,后现代化与改变了的工业景观有关:产品轻便灵活;职业结构剧烈变革,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工业占多数;一个被压缩的世界,其中新技术不仅造就新工艺,而且还带来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式。 在后现代图谱中,技术不仅具有传统的时间性变迁的谱系,相对于现代性而言,后现代更看重技术的空间性特征:这就意味着不仅要考察技术在时间中的凝聚,更要重视技术在空间地理上的分布与展开。 一、贫穷的技术与技术的贫穷 从总体上来说,贫穷是指一种物质上的匮乏。贫穷的技术就是指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资料的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技术。相对于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而言,后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资料比较丰富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消灭了贫穷的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论是从国家与民族之间,还是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内部,相对的贫穷、甚至是绝对的贫穷依然存在。从政治哲学层面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正义或公正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归之于分配或再分配的问题。而从技术地理学来看,这却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运动的结果:贫穷地区或者贫穷的人群在技术上也同样是贫穷的。 缺乏解决贫穷的技术,造成了贫穷人群的出现;贫穷的人群在技术的产生、使用和传播方面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尽管这并不是后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但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这就是后现代技术地理的基本逻辑。如果说前现代技术是一种相对公平而言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现代技术是一种科学知识线性发展的自然结果,那么,后现代技术则具有不同于前二者的特点:一方面,后现代技术更强调大资本的投入和集团化的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后现代技术还具有系统化、标准化的特点,在后现代社会,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因此,后现代社会技术空间分布的两极分化趋势日趋明显。 正是由于后现代技术地理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后现代经济学更多地关注穷人的经济状况,因而作为经济学良心的穷人经济学逐渐浮出水面。穷人经济学产生的标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理论回应:一是经济学开始更多地关注伦理问题,现代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被修正为同时具有非理性特征的社会人,经济活动不再是个人事务而成为共同体的活动,自私的人性与利他的伦理道德的冲突成为经济主体间的首要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再仅仅是道德素质而成为经济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从凯恩斯革命到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转向,经济学更多地关注社会福利、弱势群体和贫富分化问题,市场不再是一个自由放任的跑马场,政治力量、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都开始介入其中,从崇拜作为客体的市场的力量转而依靠主体的政府力量再到多元主体的经济学范式,经济学相应地从前现代、现代阶段转向了后现代时期。 二、空间政治经济学:技术的逻辑 从技术的社会作用来看,后现代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技术产生、传播和更新速度的加快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全球化趋势造就的地球村带来的时空压缩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哈维认为空间与时间的概念是被社会地建构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制造了性质有所不同的空间与时间概念。首先,空间与时间的社会定义,跟任何个人和制度皆须回应的客观事实的全体力量一起运作。其次,客观空间和时间的定义,深深地纠结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之中。 每个社会都建构起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以符合物质与社会再生产的需求和目的,并且根据这些概念来组织物质实践。社会一旦发生了变化或成长,相应的其空间与时间概念就必须改变,以容纳社会再生产的新的物质实践。这种改变既可以是内生的,也可能是外部强加的。藉有征服、帝国主义扩张或新殖民支配,列强便安置了新的空间与时间概念。 与此相应,20世纪晚期随着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积累的组织转变,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的时空压缩感,是产生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基础。 在哲学等人文科学的视阈中,技术的本质并不是技术,不是人类生存的工具、手段,而更多地就是人类生存方式本身。人类通过技术展示自身的存在,客体世界通过技术向人类打开(open),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技术是人类命定的存在。因此,客体、主体与主体际就成为解读技术逻辑的关键词,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后现代技术拥有自身的逻辑。 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研究对象和活动对象主要是面对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类而言的客体自然界。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为了能够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就必须与自然开战,以征服自然为最终目的。技术作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工具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尽管这时也有一些先哲开始思考主体性问题,但由于人的理性之光还比较微弱,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揭开作为客体的自然之迷,因此,人类总体上还处在神话和宗教的统治之下。 在现代社会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理性特别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开始成为技术交往的中心。这一时代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在康德看来,所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的状态。开启了人类理性之光的启蒙运动也成为以大写的理性和大写的主体为特征的现代性的开端:一方面,理性对宗教的去魅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化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和大量非自然的人造物的出现也强化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和对理性的信心。然而,现代性的后果却是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元叙事话语占有了解放的霸权,技术的返魅又造就了新的神话。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政治恐怖手段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统治或控制形式,操纵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一个集权主义者。 而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则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转换:从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转换为主体际问题。这个时代的学者们运用文化批判、微观政治学、消费社会学、大众传媒批判等方法,通过对包括技术在内的知识系统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谱系学考察,揭露和批判了以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的话语霸权,认为在这个语言符号取代暴力、再生产性社会秩序取代生产性社会秩序、多元与差异取代统一性与元叙事的后工业社会,如何跨越主体际之间的差异鸿沟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复主体性、互主体性、类主体性等等解答方式。 其实正是技术自身的逻辑造就了技术社会的悖论:人的主体性与技术对社会的统治同时加强,而回答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解决主体际这一美杜莎之谜。 三、无定向变迁:技术乌托邦 在生存论视阈中,技术从来都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自然赋予人类的动物本能就可以维持肉体的生存和类的繁衍。因此,就像动物王国的其他种类一样,人类完全可能不用火与工具就能维持生存。技术是一种多余的产物。 技术造就了与自然界对立的人造物世界,产生了与自然进化有所区别的技术进化路线。技术进化模式的解读源自于人类多样性的需求,其关键词是创新与选择,包括心理、知识、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所有的技术进化的背后都是对理想生存方式的盼望与期待,这就是技术的乌托邦。 从昔日的乌托邦的角度上看昔日的乌托邦宣传一种极乐世界(dieEin-Heils-Imagination一种幸福的想象)后现代当然意味着告别乌托邦。 在后现代看来,乌托邦本身就是对权力统治的肯定与向往。现代性是在反对宗教神话的同时所创造的新的神话,启蒙的神话或理性的神话,因此,后现代是反乌托邦的。后现代对乌托邦的批判或反对主要表现在用追求民主与平等的多元论来代替会导致极权的统治的一元论。但是,后现代告别乌托邦并不意味着它不再代表乌托邦,而意味着它代表与传统的乌托邦截然不同的乌托邦,即一种修正和超过传统的乌托邦的乌托邦:多样性的乌托邦。 现代性技术的特征之一是货币化或可计量性条件下的同质化趋势:在金钱面前的平等消除了先天的等级制社会。社会地位的价值的货币化也可以导致个人(即占据地位者)价值的货币化,以及普遍人类关系的货币化。 现代技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合乎理性为标准,以符合社会消费需求为目的,是一个可以科学预言的控制系统。而后现代技术更侧重于主体之间的交往、沟通与联系,加入了更多的非理性元素,其变化的速度、方式、方向都难以估计,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无法捉摸。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在现代性的工业社会向后现代知识社会转向的过程中,知识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对知识的元话语或元叙事的怀疑成为进入后现代的标志。 社会的功能性分化造成了主体的异化和社会角色的破碎化,信息的增殖与裂变带动了主体间的紧张感并造成了信任度的下降。技术的社会反过来又成就了社会的技术:技术不仅仅成为统治社会的力量,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一张无所不包的巨大的网络。 参考文献 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366页。 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376页。 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377页。 康德:《历时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参见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周光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参阅 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周光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0页。 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0页。 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4页。 参阅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TheTechnicalGeographyofthePost-modernity HengXiaoqingWeiXingmei (Institutefor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JiangsuPolytechnicUniversity,changzhou213016,China) Abstract: Intheviewofthepost-modernity,thethoughtabouttechnologycannotonlybeanalyzedaboutthetime.Theanalystofthe geographyismoreimportant.Fromtheeconomicstheattentionaboutpooristheresultofunevendistributingofthetechnologyspace.Intheviewofthespaceplutonomy,theproblemoftheintersubjectivebecomesthecorelogicofthepost-modernitytechnology.Onguardaboutthepowerandthegovernor,thepost-modernitytechnologyconstructstheutopiaoftheanti-utopia. Keywords : Post-modernity;Technology;Geography;
个人分类: 科技与社会|2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底”(1)——中国在哪里?
lvnaiji 2010-6-16 09:52
下图是我一门课的课件中的一张表。 这张表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粗线条概括了人类至今的历史。传统、现代、后现代,各个时期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文化三大子系统彼此耦合。 传统社会。在经济上更早是采集和狩猎,演变为农业和畜牧业,在所使用的材料上由石器、青铜发展到铁器。在总体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微乎其微,社会直接建立于自然界的基础之上,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个部落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成各异的用具,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就是杂多。 在体制上可以再区分为生产、交换和日常人际关系。传统社会的生产在中国主要由家庭进行,西欧是庄园;交换领域主要是自然经济;在日常人际关系上,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如乡亲们。 在文化上(狭义),除了希腊外,主要是天人合一,集体本位,强调情感。拥有嵌入编码知识、想象和隐性知识(参阅 走进世界 3- 知识论之一 及后续文章)。 现代社会。能源革命,经济基础是工业,社会直接建立于机器的基础之上,机器的特点是大批量、统一规格、标准化、可替代,也就是内部无差别的一(黑格尔)。在体制上,在生产领域是现代企业制度,交换领域是市场经济,在日常生活中依据法律契约。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分离、个人本位、理性,以及 非嵌入 编码知识。 后现代社会。 信息革命(互联网、虚拟),经济基础是高技术,社会 直接建立于生物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之上。 全球化。各具个性的人工自然彼此兼容,构成黑格尔所言之内部有差别的一。在体制上,托夫勒预言,家庭重新成为生产组织。虚拟企业联盟、跨国公司渐次成为主流。全球化由经济层面推向制度层面,这就是一体化。在交换领域,后市场经济隐约可见,其中的主角是难以定价的知识。日常生活在法的基础上加上情。在文化上,在新的高度要求天人合一,聚散流动的社群超越集体本位和个人本位,情感和理性相结合。知识的特点是嵌入、虚拟和隐性。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中国在那里? 经济,体制,文化;中国在那里?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6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终极关怀”的关怀
lvnaiji 2010-3-22 17:41
吕乃基 终极关怀这 4 个字,鼎鼎大名,至少在科学网上怕是无人不知。在辩论中往往还有神奇的功效,在危难之时,只要祭起这一法宝,大致可以令对方噤声无言,至少相形见绌。 不过,细想起来,似乎其中仍有破绽,仍有值得推敲之处。 其核心问题便是,有没有对于古今中外,地球上曾经存在,如今在世,以及直至未来无穷之人类普遍适用、千篇一律,以及亘古不变的终极关怀? 如若有所区别,且与时俱进,还能否叫做终极关怀? 因而,实际上即不存在作为类的终极关怀,或者说,由每一个独特个体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终极关怀,推不出人类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彼此间不可通约。 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已经认定,人类具有共同的起源,而后的发展则是不断的分化。一致的终极关怀,是否意味着愈益分化的人群最终不是在 2012 ,而是在价值观上走向一致? 所以,所谓终极关怀,并非在于得出千人一面的结论,而是每个个人,无论社会精英还是芸芸众生,都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或者说,向死而生。虽说向死而生,却并非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终极提问,实际上在成人之后,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以及以各种方式,都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终极关怀发生在人生的途中,伴随着每个独特人生的大部分千姿百态的旅途。 顺便说,后现代思潮林林总总,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反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宏大叙事,强调个体、语境和与境。那么,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接受或乐于把玩普遍和一律的终极关怀?
个人分类: 教育|35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武夷山老师商讨之三——“论不可交换价值”和后现代
lvnaiji 2009-12-29 16:08
吕乃基 如序所说,之一有商讨之意,之二是试图答题,之三则是受启发而言。 等到写这组系列的第三篇时,感觉有必要 查找谢 教授的原文,初读下来即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草率。 谢嘉幸 教授论不可交换价值一文的深度非同一般,也更体会 武 老师所言:他是个奇人。作为一位音乐家,却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如此精湛的研究!特别感 谢武 老师,把 谢 教授的观点介绍给科学网,这就是学术营养学。 在研读论不可交换价值之时,又发现了他的另几篇文章,如论知识权威和社会权威结构与知识权威等。 谢 教授的思想由来已久。 博主虽然也在 90 年代后期开始关注知识问题,但在权力和资本之外,揭示知识的极其重要性及其与前二者之间独立的地位,进而探讨三者的关系,无疑是敏锐的,而且有相当深度。如果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在于权力的内部,是权力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那么, 谢 教授的不可交换价值或三大原则的独立,就是社会,特别是知识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谢 教授对知识的关注,与博主对知识或世界 3 的关注不谋而合,令我颇感欣慰。相对而言,博主较为关注对知识本身的分析,而 谢 教授则觉察到知识与权力和资本的关系。 谢 教授的研究给我很大启发。当然,若要进一步探索知识与权力和资本的关系,也必须对知识本身作深入剖析。 谢 教授已从宏观上透彻地论述了行政原则、利润原则和学术独立原则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三大原则。本文不必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拟在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视野下考察 谢 教授的观点(以下简称不可交换),或者反之,由不可交换审视现代性与后现代的关系。 一方面,博主认为,这三大原则及彼此间的不可交换,类似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类似于启蒙运动所论述的自然状态下的天赋人权。考察这三大原则所应用的领域。政府通行行政原则,公司通行利润原则,大学通行学术独立原则。大学通过学术独立原则,为社会提供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公共知识。这种公共知识必然包括行政运作的公正、公平以及高效,因而成为行政原则的基础,例如政治学;必然包括公司怎样运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而成为利润原则的基础,例如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由此可见,学术独立原则,是三大原则中的基础。若再往大的方面说,政府隶属政治领域,公司归入经济领域,大学,无疑在文化领域;于是,三大原则,也就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各自的原则,因而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原则。公共知识是社会运行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知识的统治(金林南:知识的统治和统治的知识)。博主赞同三大原则的独立或不可交换,因为这涉及一个社会是否健全和能否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博主认为,在实际上,这三大原则的独立只能是抽象的,只存在于理论上。作为原则的原则的学术独立原则,甚至在理论上也难以做到。 首先,政府、公司和大学,他们的运行分得开吗?在大处说,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大子系统的运行分得开吗?经济,以其税收或财政收入,以其提供的物质设施如互联网、高速公路、钢铁、粮食,等等支撑政治和文化子系统的运行。强调独立的大学,其运行需要由公司提供的经济支撑和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从小处说,在政府、公司和大学中,实实在在忙碌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加上其家庭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判断。知识社会学也好,知识的社会结构也好,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也好,无不表明,所谓三大原则的独立或不可交换只是理想,是近代科学中的理想气体、质点、刚体、自由落体、弹性碰撞,一句话,是后现代各流派所深恶痛绝的宏大叙事。 其次,就知识或学术的生产过程而言。其一,学术的源泉来自实际生活,亚当斯密不可能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揭示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在欧洲,经济活动从教会 和 君权下独立出来也经历了多少年的争斗。其二,研究者本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难以想象,即使朱子来到西欧,他能发现落体定律。在张艺谋拍摄三枪之时,其价值已经转向利润,公共知识的生产便受到削弱。其三,研究者所处的学术背景,或如 武 老师所述的营养学。普遍认同的一点是,在强调一律的气氛中,在只有单一成分的培养液中,又如何培育大师?正如 谢 教授本人所言,在物质生产都已经走出计划之时,精神生产依然计划。其四,学术生产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就拿科学网来说,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在何时何处问世,能否得到推荐,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能否被真正想看的人看到,以至心有灵犀一点通,难哀哉。在所有这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中,时时处处有利润原则和行政原则的干预和考量。 复次,即使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公共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应用依然存疑。政府和公司之所以排斥和打压知识,是因为知识将剥夺其原有的权力、权重和地位。 因而,三螺旋结构是必然的,问题在于具体考察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这三大原则各自在实际上的权重。例如考察一个过于强大的行政原则实际上已没有原则,而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如罗马的尼禄;加上强大的利润原则,如国家唯一的对 GDP 的追求,个人如任志强;以及被践踏的学术独立原则,以及在此失衡的情况下的社会状况。 然而, 谢 教授的不可交换绝非无稽之谈。请注意!在如此考察时,当我们说过于强大或被践踏时,前述理想的具有不可交换价值的社会便成为一个参照系,成为现实社会趋向的目标。 本文由此也得出一个推论,在种种后现代思潮此起彼伏之际,启蒙运动理念、宏大叙事巍然屹立,依然成为尚未现代化的国家前进的方向。不可交换价值,其本身就是价值。其价值在于理想,在于方向,在于镜鉴,由此,映衬出现实社会的丑和美,揭示那些过于膨胀的权欲和贪欲,昭示现实社会前进的方向。 这就是不可交换价值的价值。 补遗:细细品阅 谢 教授的文章,其中学会尊重个体生命,与学会尊重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情感,在道理上是一样的,体察他的本意,并非个体和民族二者相同,而正是在于对前者的提升和强调。于是,我的 与武夷山老师商讨之一 个体与民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01 便有偏颇之处,在此 向二位 老师致歉! 附: 谢 教授的文章或可由此找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035bc010007zd.html 并请参阅博主关于知识的系列文章。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33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傻帮讲座(5):看老祖如何请老蒋吃全素斋!
热度 1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9-12-5 14:22
傻帮讲座(5) 人生何处无艺术 ? --- 看老祖如何请老蒋吃全素斋 ! . ( 心情先放松一下 ) (然后记得去看文章末尾的哲学讨论哦?) . 二傻本来是想将 “ 傻帮讲座 ” 系列继续下去的 , 主要是想提醒21世纪的 后现代人 , 不要总是一直抱着几千年前的三段论或道德经 … 或厉害一点的 , 总抱着几百年前的黑格尔或康德 … 或更厉害一点的 , 总抱着几十年前的海德格尔 , 怀特海 , 罗素 , 维特根斯坦 , 奎因等近代的逻辑实证主义 …… 我们其实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了 , 许多大师也已经帮我们思考了很多深刻的问题 , 并不需要我们一一重新来过 … 只要虚心学习即可 ! ( 特别是鬼王这样的鬼才 … 哈哈 !) 原定计划将按时间顺序进行如下 “ 哲普 ”( 其实也是现炒现卖 , 嘿嘿 !): 傻帮讲座 1: 卡尔 . 波普的反身性哲学 傻帮讲座 2: 李宗吾的厚黑学和纳什的博弈论 傻帮讲座 3: 费耶阿本德的非理性主义 可惜 , 因前段时间科学网鸡飞狗跳的 , 弄得满地鸡毛 , 喜欢干净的杨玲走了 , 发发又强烈建议解散傻帮 , 大呆也同意了 … . 于是, 二傻生气了 , 后果很严重 ! --- 决定不再免费开傻帮讲座了 … 老祖一听 , 急了 ! 赶紧给二傻打电话 , 说 : 俺请吃饭还不行吗 ? 二傻高兴 : 还是菩提老祖够哥们 ! 要不把老蒋和鬼王也一起请来 ? 他们的非理性倾向好象不比俺天狼星人差 , 虽然可能比您搞艺术(如梵高)的还差半斤八两 ……知道天使整天没事都在干啥? 在玩艺术! . 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 老祖听得心中窃喜 : OK! 就这么着 ! 那就 试试老夫的手艺 … 二傻不放心 : 记住 ! 老蒋是吃素的 , 俺是吃荤的 , 而鬼王是吃信息的 ! 老祖大笑 : 这有何难 ! 吃人都没问题的啦 … 哈哈哈 ! 于是 , 那天我们吃了一顿史上最丰盛的 “ 全素餐 ”…… (注: 图片转自WWW, 无商业用途) . 1. 水煮金鱼 2. 黄焖企鹅 3. 烧烤全羊 4. 红烧野鸭 5. 脆皮乳猪 6. 油炸三傻 7. 香煎海怪 8. 活吃京巴 9. 生滚海豚 ... 以上九道菜, 色香味意俱全,二傻和老蒋都很满意: 二傻意食荤,老蒋实吃素。 可是鬼王不干,说这些东东太正统太直白太幼稚了,信息量不够! 于是,老祖又专门给他一个人做了一套鬼餐: 10. 阎罗宋汤 11. 椒盐狼蛛 12. 吮指脆骨 13. 囫囵吞尔 。。。 对以上四道鬼菜,鬼王甚是满意!直感叹: " 高级生物吃信息,低级生物吃能量 " 大家酒饱饭足,该补充点维生素了 --- 吃水果。 14.临别一吻 15. 难舍难分 16. 奋勇当先 17. 大义凛然 18. 视死如归 。。。 哦!忘说主食了,其实就是面包,只是有点不好下口吔?哈哈哈! 。 听说二傻正在进行惨绝人寰的动物盛宴, 俺师傅"古子"(就是老子的师傅)突然出现,质问这都是怎么回事? 2012年还没到呢, 就就就......就哪个啥?! 吓得二傻赶紧解释: 古子师傅啊! 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后现代人是怎么说话的......可能信息的表达和传播都出现问题了!...俺这篇大作其实是在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 .请先看看二傻给刘立的回复: 真作假来假亦真, 假作真来真亦假! 我们都是搞科学的...被培训了几十年...为何还能理解"二律背反"涅? 为何还能幽默涅? 您看到的和您听到的, 完全不匹配! 为何您还能笑涅? .再看看二傻给陈绥阳的回复: 真正的科学家(机器人)是看不懂这篇博文的...因为图象和文字根本不匹配... 但是,这种明显的不匹配,恰恰是活人的特征! 好奇怪哦??? . 还有给PUKIN赵明的回复: 其实人生真的就是自己创造的...您说: 有!... 它就真有了! 好邪门! . 再有, 就是给吕兄的回复, 这段说的比较清楚一些: 谢谢吕兄鼓励! ... 其实这篇文章就是讲座吔! 主题 : "符号系统"对"真实世界"的描述到底有多精确? 还是根本就是"主观"的成分更多? 要点 : "符号系统"包括: 语言,图象,理论... 线索1 : 在对一个符号系统进行"翻译"(理解)的过程中, 必须有"先验的知识"存在...而这些"先验的知识"与正在翻译的符号系统并没有任何逻辑关联! 线索2 : 一个符号系统,根据不同的"先验知识", 确实允许被翻译成不同的"客观现象",而它们都是一样"合理的"! (REF: 奎因 --- 论"翻译"的不确定性) 其实,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 You can see only what you want to see...... You can't say fully what you want to say. WHY? 因为每个人在接受或发送信息的时候, 必然要做一系列的"翻译": (1)将"我"的思想"翻译"成文字或图象等符号系统; 这个过程无法避免地将植入"我的先验知识"... (2)符号系统的传播...可能会出现失真...(这个是比较精细的哲学,以后在聊) (3)"你"看到"符号系统"了,如何去理解(即"翻译")它? 这个翻译过程也无法避免地需要"你的先验知识"的帮忙才能完成... (4)关键地方在于: "我的先验知识"和"你的先验知识"一定是不"全同的",否则我们其实就是一个人! (5)于是,世界就在这样无穷无尽的"误翻译"过程中,得到一堆失真的"信息"... 嘿嘿! 二傻还没想清楚的啦...希望大侠们都来指导指导二傻? 免费的哦? 谢谢!
个人分类: 傻帮讲座|12944 次阅读|60 个评论
在小地方还是大地方?
lvnaiji 2009-6-27 21:54
近日聊天,朋友说:在小地方的生活质量比在大地方的生活质量高。心中猛然一惊,久久萦绕于心。 到过一些小地方。新疆的布尔津、贵州的西江苗寨和舞阳河畔的镇远、广西的阳朔、山东的长岛、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的集安和温泉、浙江的西塘、普陀山,还有最近去过内蒙的鄂尔多斯等,当然还可以开出长长的名单。虽然也到过很多大地方,但是现在想起来,相对而言,倒还是这些小地方颇有回味之处。虽尚未去过丽江,想来应属此列。 上面所列的小地方大多景色秀丽。这自然与我自己的工作性质有关。作为工作,不大可能去更多的小地方,作为旅游,就可能去与景点相关的小地方。于是,这一名单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代表性。不过,即使去除这一点,小地方的生态环境一般要优于大地方。一方面是空气、水、植被较好,另一方面是容积率、人口密度、车流量等较少。这两方面足以对生活于大地方钢筋水泥之中的芸芸众生具有吸引力。 小地方物价较低。朋友说,在小地方,挑最贵的无公害的买,而到大地方,则留意打折之处之时,至于残留农药之类也就顾不上了。不是毒死,就是饿死的大地方人来到小地方就是享福了。 不过,相比之下,我感到小地方或许更有价值的是,如果你愿意,可以在一个月,至多数月内将这个小地方混熟,包括人文自然地理,可以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网。充分的、惬意的融入其中。固然,在大地方也会形成某种网络,但相对而言还是感到陌生、异己,似乎漂泊在空中。也会有朋友圈,但朋友们或者也在漂在半空,或者各有自己所嵌入的语境。地方越大,人际越陌生。 无疑,大地方和小地方有着一致的法律条文,但在小地方,随着混熟, 这些条文便渐次软化、消融,代之以人际自觉的底线和彼此的信任,于是热议中的后现代便飘然而至,又彷佛回到了传统之中。大地方,能混熟吗?在大地方办事,遇到的官腔还少吗? 再者,还有互联网。好朋友,不论居住在大地方还是小地方,一网打尽。上班,托夫勒早就有言。不就是一个终端? 享受生活。去小地方吗?
个人分类: 杂谈|3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我该怎样与男友相处?”——教学拾零之二
lvnaiji 2009-6-3 11:35
下课了。可我该怎样与男友相处?一个女生走上前来问道。 通常在课间或课后,会有学生走上前来提问。算上在中学的几年,教学生涯已 40 余年,面对学生的无数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仍是空前。 事情依然要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说起,原创也依然是那位台湾人(参见后现代猪)。台湾男士如 何与 夫人相处?夫人买了一件新衣服在镜前试穿,正面、向左半圈头侧向右方、向右半圈头侧向左方,然后是背对着镜子,头几乎旋过来,全过程还配合着腰肢的扭动或旋转。在做每一个动作时都发问:怎么样?好看吗?这位男士怎么看着了新装的太太都好像是包好的粽子。但是记住:在任何时候都说:好看!如果说实话,她不仅发火,而且又冲出去再买一件! 夫人买了一个杯子(或其他任何小物件),高高兴兴地问:猜猜,我多少钱买来的?你一看,也就2元钱吧。但是切记:对 于 夫人的这类奥数题在任何时候都要乘3或乘4(学生建议乘5!)。于是答曰:6元!夫人高兴了:哈,你知道吗,我是5元钱买来的,能干吧。要是你傻乎乎直说,其结果只能是,夫人秀眉一瞪,那你去买去!这下就亏大了。 因而,对夫人或许不能讲科学精神,不能讲现代性,只能是后现代。各种女主义层出不穷。一句话,这些女士注定生存在后现代。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让我们在家中也弘扬后现代。 问题在于,那么反过来怎么办呢? 后现代 女士如何应对现代男士?于是在课后,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个人分类: 教育|5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后现代猪”——教学拾零之一
热度 1 lvnaiji 2009-5-24 16:21
后现代是眼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遍及各个领域。然而一来自己并不清楚,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二来难以以现代严格客观的概念和逻辑来解释后现代的种种属性。于是,隐喻便在这里发挥作用。其一,让尚且生活在现代之中的众人理解后现代,也就是架起由现代到后现代的桥梁;其二,让生活在,或自己感到生活在后现代的各色人等彼此得以沟通。猪,就是一个很好的隐喻。 猪的故事并非笔者首创,源于一位在大陆经营的台湾商人,但将其用于后现代,并命名为后现代猪,是笔者首创。 小伙喜欢飙车。假日里驾车上山,经过一个个弯道,飕飕向前,感觉真是不要太好哦。这次,刚转过一个弯,迎面一位漂亮的 MM 驾着一辆敞篷跑车,由山上摇摇晃晃就撞了过来。小伙子赶紧靠在一边避让。谁知在两车插肩而过的瞬间,那姑娘竟探出头来,大声对小伙子说:猪!眼看就要吃亏。好在小伙子反应极快:母猪!也不知有没有听见, MM 已驾车绝尘而去。小伙子出了口气,继续前行。哪料到刚刚开出去没几步,砰!撞着了一只猪。 有谁知道这里面的前因后果,把其中的故事讲全?我在课堂上这样问。随着学生们的七嘴八舌,慢慢的谜底就浮出水面。 MM 是不是不会开车?完全不是。在下坡时突然从路旁闯出一只猪。姑娘猝不及防而致使驾车摇摇晃晃,在躲过了猪后,感到有责任告知对面来者。在会车的一霎那,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浓缩所有的信息?猪! 这就是语境。 MM 和小伙子的语境不同,对猪的理解全然不同。前者所遭遇的猪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中,而后者的理解则是在一般意义上。其实,很多争执都源于语境不同,家庭、同事、上下级、朋友,等等。一旦语境解释清楚,争执也就迎刃而解。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的将心比心就具有后现代的意义和普世价值。 在尚未弄清事情之前怎么办?先不争执,持后现代宽容的态度。 以后要是有人冲着你说猪怎么办?你站起来,然后看看那只猪在何方。那位台湾商人如是说。
个人分类: 教育|44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后现代”的二个疑惑
lvnaiji 2009-5-11 21:43
后现代是眼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遍及各个领域。文学艺术差不多在百年前就后现代了,然后是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乃至后现代科学。笔者有几个疑惑求教于各位。 其一,笔者曾有量纲一文,涉及李约瑟假设,论及科学中各分支按量纲多少的次序先后登场。现在,人类活动的各领域进入后现代似乎也有先来晚到,这种次序是否也与量纲有关? 其二,笔者在不同场合接触过各色人等(限于国内),感到(只是感到,未作精确统计)在年龄结构上,大龄者坚持现代性为多,而稍年轻者颇多持后现代观点;人文社科界的后现代者比预料的少,而科技工作者,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界,后现代者却众。似乎有必要对此做一番社会学的研究。这种状况不知会对中国的科技及至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上述疑惑笔者不知是自己感觉有误,还是确有其事?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台湾的吕乃……
lvnaiji 2009-4-4 22:43
我曾于 1999 和 2002 年两次去台湾,后来写了一篇博文:徜徉于。大致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台湾。似乎看的很清,然而,旁观者真的清?近日又有机会再度赴台,又有意外的惊喜和新的感悟。 从一开始就是惊喜。办完手续,走出机场,在迎候的人群中搜寻原先说定来接我的邀请方一位上了年纪的男性教授。可是举着牌子来接我的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女士,自我介绍,是我的堂妹!我在台湾竟然有堂妹。在去宾馆的途中,她告诉我,台湾有好几个吕乃,正在安排这次与我聚会,其中有一位是吕乃基! 台湾竟然有一个吕乃系列!在几天的学术活动期间,我不时走神: 吕乃 系列!他们会是怎样的呢,见面又会怎样,特别是吕乃基! 待到学术活动结束后,堂妹把我接到她的家里,见到了妹夫和他们的两个女儿。他们的周到细致,两个孩子对我的亲近友善,真是让我感到在自己家里一样。 盼望已久的是次日上午与吕乃的见面。 10 时多,我的几个堂弟,以及堂姐夫,或自己,或携全家络绎到达。自然,还有乃基。堂弟和堂妹大多在教育部门任职,乃基与我一样,也在大学当老师。我从未回过我父亲的安徽老家,没想到这次竟然在台湾寻亲!初次见面,却没有任何滞涩之感。我们随意而为,或站立而面谈,或依坐在沙发上翻阅照片,或看着各家孩子们之间的嬉戏。在大陆上与亲情久违的我此刻浸润于浓浓的亲情之中。而且,我们发现,吕家门原来有颇多共同之处,如大多高个,喜读书。至于美食?无所谓啦。理财大多交给那一位:男士交给夫人,女士交给先生。心情大抵乐观因而往往粗放,对人一般不设防而易于上当,因而每每会在家中挨那一位的训。 乃基带来了部分家谱。他的传统文化根底极好,祖上的名和字,其中的文化含义一一道来,不是如数,就是家珍。我则一无所知。下一代是承字辈。台湾的这一代都是这么取名,而大陆则随意取名者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年吕家门(还有由大陆来的各种家门)初来台湾,在一个被视为外来者且未必友好的环境,血缘关系自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延续;而大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彼此揭发的岁月,一步进入认钱不认人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血缘关系趋于淡化。在我读到的关于现代化的书中通常都有这样的观点:传统是留恋过去,现代化是要抹去传统,面向未来。这么说来,似乎大陆较之台湾更为现代,至少在这一点上如此。然而,当我们斗掉了传统,或是遗弃了传统,大陆就当真比台湾更为现代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吗? 置身于吕乃之间,此情此景,我的惬意,我的心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漫步,既嵌入于其中,又可以随处随时安适。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 古往今来,多少人研究传统,或弘扬,或批判。此刻在我看来,传统不是文字,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我们共同营造,又嵌入于其中。 我想起与几位同事一起翻译的让 . 拉特利尔《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一书中的一段话。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物 , 所有的一切 , 都从原有的意义框架上被剥落下来 , 从原有的生命之源连根拔除 , 存在失去了基础 , 他 ( 它 ) 们将被安置在何方 , 扎根于何处 , 哪里是他 ( 它 ) 们的家园 ? 如此强烈而彻底的震荡必然带来对于失落的一切深沉的幻灭惑和追本溯源之情。现代性能提供新的框架 , 新的沃土和新的基础吗? 30 年前,台湾人纷纷寻根大陆;而今,我却在台湾寻亲。 多年了,我以为自己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现代人是否可以没有根?没有自己的亲?走向现代的中国,你的根又在何处? 晚上,堂妹先把放在喷淋头下的盆移走,那是用来承接在淋浴时热水出来前的那一段冷水,可以浇花或冲洗马桶。我心中悄悄为之一震:在自己家中这么做了吗,想都没有想到吧。整理行装时发现,物品的外包装大,而行囊小。于是把纸质的外包装去掉,里面还有一个个小的塑料盒,也去掉。取走所需之物后,将塑料盒放进纸质外包装后打算一起扔到垃圾箱。堂妹过来将外包装又打开,从中取出塑料盒,放在另外的垃圾袋里。垃圾分类,纸质外包装和塑料盒扔到不同的垃圾箱中。我心中为之大震。自以为有一些知识,还是所谓博导,在堂妹不经意的举动和言语前无地自容。那些所谓的知识,又是何等的苍白! 台湾的吕乃。你的传统让我安适,你的后现代让我羞愧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3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后现代科学
热度 4 lvnaiji 2009-3-3 14:02
1 现代科学的趋势 现代科学正沿着三个方向前进。其一 , 沿着量子阶梯下行和时间之矢回溯,在小尺度上研究夸克及比夸克更低的层次,在大尺度上探索极早期宇宙及其起源。其二,沿着量子阶梯上行和时间之矢顺行,在小尺度上研究生命起源、人体如意识,在大尺度上探索生态及其演变。其三 , 研究不确定性,如混沌、分形、分岔等。到上一世纪末 , 科学家们发现 , 在上述三个方向上有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正在浮现。 在第一个方向上 , 主要有玻姆的隐秩序、量子势、靴绊假设等。物理学家们发现,没有任何部分的性质是基本的,它们都可以由其他部分的性质导出 。 在第二个方向 , 生命科学认为 , 生命是历史地形成的 , 要求由古及今而不能以今论古。生命是一个整体而不仅是 DNA 和蛋白质 , 还要有各种小分子和离子。生态学进一步将生态环境与生物及其进化结合起来 , 这种趋势在研究渐次进入人体领域时尤为明显。人脑和意识领域则更为复杂、随机或混沌。 更深刻的挑战来自第三个方向,这一方向肇始于 19 世纪末的热力学。混乱、无序的热运动通过统计力学被纳入牛顿力学之中。彭加勒的工作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 , 但被淹没子量子力学相相对论的光环之中。之后又发展出种种线性近似作为保护带来解决非线性问题。随着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分形理论等的向世 , 人们逐步发现 , 始于彭加勒在非线性旗帜下开展的各项研究对整个科学所产生的震撼丝毫不小于 20 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一方向的研究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偶然性与不确定的地位。几百年来 , 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一直被认为是外部的扰动 , 应该避免或忽略不计 , 至多是为必然性开辟道路,而新的观念则认为 , 蝴蝶扇起的气体会在几千公里外引起风暴 , 正是这种随机涨落创造了世界。分形理论的创始者芒德勃罗断言 , 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呆滞的,不规则性却是活跃的 , 不是噪声 , 而是自然界创造力的标志。其次 , 与前述另两个方向共同突出联系、相互作用、反馈等的意义。每个事物都处于与它物的关系中。 100 多年前 , 马克思即把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到今天在后现代科学到来之际 , 我们或许可以加深对 这一 概念的理解。由对关系的高度重视,必然对层次概念提出挑战,认为没有必要划分界线。没有一个层次具有优越性,大自然应被看作是一个动态变迁的网 , 而不是一座机械的、等级尊严的金字塔。 第三,提出了与时间相关的新的范畴 ---- 发展。已经有意识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等 , 认为贯穿这一切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范畴应从运动中独立出来 ,笔者在 15 年前曾提出相近的演化概念。循环、突变、进化和退化,从混沌到有序和从有序到混沌等都可归于发展范畴中。相关的还有记忆。由对湍流、孤子等的研究表明 , 在非线性耦合中有某种记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重叠的过程 , 都在内部与前面的运动相重叠 。所以,时间不逆,但可以记忆,可以再现。显然,记忆也是发展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范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而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发展问题 , 其意义将超出其本身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立足于第三点并把前两点综合起来,可以看到,有一个把一切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大的时间箭头,又有无数为每个个体所有的不断分岔和变化的小的时间箭头。正是后者之间不断的纠缠构成前者,反之,只有在大的时间箭头中,小的时间箭头方得以存在并且有意义。时间不可逆。回首往事,历史的足迹清晰可辨,然而展望未来却充满迷雾和希望。历史向未来敞开大门。 在以上三个方向的共同推动下 , 后现代科学初露端倪。 2 后现代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后现代科学正在动摇几百年来科学的本体论地基。早在两千多年前 , 古希腊哲学家就为这一本体论地基垒起第一块基石。自然不是杂乱无章的 , 而是有其秩序或规律 . 在变化后面有不变的存在物,在现象后面有本质。牛顿力学和近代科学的成果坚定了这一信念。然而后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自然界充满着混沌、紊乱、涨落和不确定因素。所有存在物都彼此关系中创生、消亡。玻姆进而认为 , 关系在某种东西形成反馈前就已经存在。没有什么深刻后者的、不变的本质。 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科学本来应该告诉我们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然而后现代科学认为,每个对象,它所处的环境或包括的主客体关系在内的关系,以及它的由来和记忆都不相同,不具有明确的边界或时段,对它们的研究会有各自的环境和游戏规则。于是科学的普遍性受到了挑战。其二,科学本来应该告诉我们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我们方得以把握、控制事物,这就是科学的预见功能。然而蝴蝶效应会引起风暴 , 初始测量所不可避免的误差和计算中舍去的尾数将在迭代中放大,还有还有各种扰动、涨落 , 这一切使未来是如此不确定而不可预言。于是科学失去了普遍性后又失去了预言功能。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睿智地说:我知道我不知道。后现代科学是否也会说:我预言我不能预言?。 会聚这些思考就引向一个深层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规律?往日的理解是它们意味着客观、普遍、永恒。新的挑战认为 , 是机械本体论赋予真这样一些属性,然而这种机械本体论只是一种不真实的简单抽象。往日的理解是求真、臻善、达美,这是一个分阶段渐进的过程。换言之,可以脱离善和美,独立地求真。新的挑战则认为 , 真善美是一个整体 , 只能同步去求、去臻、去达,才能互得益彰。 古希腊哲学在认定自然是有秩序的同时要表达的就是 , 自然因而是可以为我们所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 ---- 科学方法来发现、认识这些规律 , 始于 17 世纪的现代( modern )科学正是因此而取得成功。而今既然在本体论上对规律有新认识,那么传统的认识也必将同样受到冲击。现代科学哲学的各流派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自然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可能。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和怎么都行的呼声不绝于耳。 在这一点上,问题不在于得出非此即彼的答案,即究竟人类能否认识或理解自然 , 而在于问题本身:究竟什么叫做认识或理解?何种途径才算认识 , 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方可谓理解?在现代科学中 , 那就是揭示实体 , 把握规律。由此可见 , 其本体论基础同样是机械论,原先的认识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中找出简单、必然、确定的部分 , 将前者归结为是用一种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范式赋予客体以结构,然后将之与不确定的客体等同起来。现在既然这一本体论地基已经动摇 , 那么对认识或理 解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的确 , 面对隐秩序,面对人体和意识 , 而对不确定性关系和分岔、突变 , 不可能进行原来意义上的认识和理解 , 必须赋予认识和理解以新的含义,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种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怪圈中跳出来。如果知有了新的含义,那么知的方式和途径也应有新的内容,以还不确定的客体以本来面貌。现在尚不清楚这种新的方式和途径的细节(或许就根本没有细节),但已可以 看出两个特点:定性和直觉。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找到一种与大脑中的想象类似的东西做参照物,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随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转向,我们对于科学的本身的认识也将发生重大转变,首先,科学的疆域得到极大的扩展。在未来趋势的三个方向中,沿量子阶梯的上行与下溯是现代科学在延伸之时进入新的未知领域 , 而第三个方向探索不确定性更把数百年甚至两千年来一直排斥、忽视、贬低的对象纳入视野。值得注意的是 , 新的发展并不排斥以往的成果。在这里,我们提出广义对应原理,正如量子力学、相对论与经典物理学的对应关系一样 , 后现代科学也把现代科学作为自己的特例包容在内。在自然界中,规则的、简单的秩序只是大量混沌、复杂、不确定事物和过程的特例,对应的双方通过湍鉴而互相转化。形象地说,后现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就如同数轴上所有的数与其中有理数的关系。现代科学的概念、规律和理论体系在其相应的间歇的领域依然有存在价值,所沿用的方法仍有用武之地 , 即使在不确定的海洋和过程中,作为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些方法也仍有其价值 , 问题是必须认识到它们的局限,认识到它们只适用于那些间歇小岛和阶段。 其次 , 既然科学的疆域从其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 原有相应于狭窄的确定领域的关于科学的严格定义和划界也必然要相应调整。后现代世界对于科学的描述势必要比如现代对科学的描述限制制少得多。对于科学的严格定义变得松弛了 , 甚至会难以下定义。如果一定要给出对于内部所有分支、所有角度都普遍有效的定义 , 则很可能过于宽泛而失去意义。例如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信息科学的发展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如果统一的信息科学找不到足够的共同信息规律来承载起信息科学基础的话 , 信息科学很可能蜕变为一个群体研究的指称而不再被看作一门实体的科学。另一方面 , 立足于不同领域信息问题的部门信息科学将会有较大发展。这就是统一信息科学的悲观主义,部门信息科学上的乐观主义 。这很可能是整个科学的一个缩影。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在一体化的同时进入了相对宽松 , 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 在科学的内部渐次松散,对科学的严格界定一再后退之时,科学的外部边界也在模糊、淡化。还有没有整个科学?本来不成为问题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现在成了争论的热点。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 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所以不必悲观,因为这不是 退步或堕落 , 而是表明科学作为一个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科学象是一团不断膨胀的星云,其内部变得越来越松散,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或许在将来得某一天,我们可以在当年马克思所下的人的定义的意义上说 ,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关系的总和。其实 , 远古时期没有科学 , 没有宗教 . 没有艺术 , 它们是一混沌的整体 , 尔后有序的、分门别类的领域均萌芽于此。那么 , 在后现代旗帜下的林林总总是否正在朝古希腊前的原始的混沌作辩证的复归,趋向更高级的、新的混沌? 在后现代科学中,现代科学百年来形成的标准、范式 , 如默顿规范等 . 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们依然会在某些领域和某些研究阶段存在并发挥作用 , 但其光辉将是有限的 , 只能照耀到间歇有序小岛和阶段。后现代科学正在形成新的范式 , 那就是宽容、理解与协作、创造,以及自律与他律。 首先是宽容、理解与协作。后现代科学招致种种批评 , 普里高律和玻姆被列入神秘主义和瑜伽师的行列。这些反对意见就其原有的出发点 ---- 间歇的有序小岛和阶段而言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要求现代科学更开放、倾听不同意见之际 , 推崇混沌和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科学也必然会倾听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阶段 , 包括来自现代科学的不同乃至反对意见。如果抹煞或者排斥它们,后现代科学就是从一种一元论步入一件新的一元论。正是这些不同意见构成必要的张力 , 推动后现代科学前进。与宽容和理解相关的还有各学科间、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和依赖。后现代科学与其所研究的对象一样 , 也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网络,每个部分既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 又以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而宽容与理解并不单纯是道义上的要求,一方面具有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认识和实践。 也就是后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宽容、理解和协 作是对默顿规范中竟争性规范的扬弃。 也许爱因斯坦的下述言论最能说明他之所以持兼蓄和宽容精神的缘由了:我对任何主义并不感到惬意和熟悉。对我来说,情况仿佛总是,只要这样的主义在它的薄弱处使自己怀有对立的主义,它就是强有力的;但是,如果后者被扼杀,而只有它处于旷野,那么它的脚底下原来也是不稳固的。 其次是创新,创造是对默顿规范合理的怀疑性的拓展,主要是创造直觉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前文已经论及直觉对于认识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重要性。为此 , 有必要研究直觉本身。也许,普里高津以他的直觉写道,我们对我们周围世界和我们内部世界的洞察将一起到来。直觉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学习处理复杂性就是学习更加直觉地生活。直觉是在复杂系统中作出重大变化 , 使系统进化,并且与之一道进化的关键。所谓在复杂系统中作出重大变化,也就是在系统面临分岔点时进行选择。显然,在进入未知不确定领域之时,在更多地依赖直觉之时,后现代科学自身地不确定性也在增长。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将越来越频繁地面对选择,在分岔点附近尤为如此。选择也是创造。一项正确的选择既能促使系统的进化,也能促使在该系统中的选择者本人进化。然而面对蜂拥而至的不确定性 , 其范围、幅度和频率都在增大,于是选择就变得越来越难。不确定期待选择 , 不确定呼唤创造。正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最后是自律和 他律。自律不仅指科学的社会影 响增大,因而科学家在科研中要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且指在科学内部。由于后现代科学自身的不确定性,现代科学严格、精确的普遍性正在松弛,发现的可重复性也在下降,因而建立于此基础上的 默顿规范之一,诚实性规范正在受到挑战。外部的束缚变得 宽松之时,就要求科学家每一个个体更多地以自律规范自身。此外,科学无禁区以及公有性规范也遇到障碍,人类基因工程与隐私权相对立,这同样要求自律。然而这种自律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个研究领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基于后现代科学中的每一个局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局部和要素方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和意义。于是,自律必然与他律结合在一起。 宽容、理解与协作 . 创造以及自律与他律 , 前者 涉及学科间和人际关系 , 创造是对每一个个人的要 求,自律与他律则将前二者结合起来。这三个方面难道只是后现代科学的规范吗?我们正在企业界看到双赢与联盟,在虚拟企业中看到信任与合作,在知识 识经济中看到创新和意会知识的重要性。选择已摆 在行将进入 21 世纪的每一个人的面前。后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变得宽松,主体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然而主体越独立,越不受制与人,对环境的影响越大,也就必然更深入地参与到系统中去,这就意味着他更依赖于系统,依赖于系统中其他要素地相互作用。同时,在后市场经济中 , 人不再是一个经济人,伦理道德正介于其中。如果说这些是后现代科学规范的渗透,那么也可以在同样的意义上说是社会其他领域的规范向后现代科学的渗透。科学星云在松弛在膨胀,人类的其他活动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星云也在松弛、在膨胀,彼此间界限正消融。虽然每个细节、每个局部仍会有自己的规范(处于变化之中),但是已经很难说什么是科学的规范、经济的规范,或政治的规范。它们已经彼此相通 , 成为后现代人类的共同规范。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认识现代科学与后现代科学: 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兴起于近代 , 延续至今。它以机械论(未必是贬义词)为核心,经由确定的程序来认识对象的确定性(注意,不是确定的对象)。在这一领域,现代科学具有普遍性和预见功能,遵循默顿规范,形成熟知的科学精神,确切地说是现代科学精神。 后现代科学在 20 世纪科学革命中萌芽,将于 21 世纪兴起。后现代科学全面包容现代科学,以生态观(或生命观、有机论)为核心 , 没有严格的、确定 的研究程序,主要经由直觉和定性方法来认识对象 的不确定性。其内部呈现多样化和各种可能性,外部边界模糊。作为人类的活动之一,与其他活动共同追求宽容、理解与协作、创造以及自律与他律。 3 中国与后现代科学 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因而 , 中国必须慎重对待后现代科学。一方面,在当前必须进一步宏扬现代科学精神。中国五千年封建传统最 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 , 计划经济几十年中一直被践 踏、受批判的也是这种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的一 系列伟大成就主要靠的还是这种精神。如果在目前阶段对广大民众宣传后现代科学观念,势必在思想上造成混乱。与宏扬现代科学精神相应的是,在社会 和日常生活中确立现代科学的中心地位,乃至建立政治与现代科学的某种联盟,政治为科学确立话语权 , 科学维护政治的稳定。这一点在对法轮功的批判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目前阶段 , 现代科学的中心地位不是过分,而是远远不足。只是某个场合、某个领域,临时地中心一下。一些已经确定的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已经确立的制度,如依法行政 和现代企业制度等等仍然难以贯彻和实现。有必 要真正地确立现代科学的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后现代科学和知识经济分别是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后现代社会的基础。正如知识经济距离我国还遥远,我们仍应研究它、扶植它一样,虽然后现代科学对于我国来说 , 在整体上还提不上议事日程,但是不能因此而将其拒之门外,我们仍应了解它、认识它 , 乃至接近它。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 就应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来审视现代科学及其精神在社会中的地位。具体而言,当前宜注意以下三项原则:区分后现代科学的不同内容,区分不同人群,以及区分不同地区。 后现代科学的内容 , 包括陈述体系,如概念和理论等; 所采用的方法,如前述的直觉和定性,以及关于它自身的地位、作用 和规范等。虽然这三部分密切相关,但在向 不同的对象介绍后现代科学时 , 应将这三部分区分开来。 区分不同人群。科技专家应把握后现代科学的全部内容与国际接轨,赶超先进水平 , 一般科技人 员和大学生至少应把握前两部分内容。国家的中高 层领导也应了解后现代科学的全部内容 , 以把握全局和趋势 , 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 基层领导应对前两部分有大致了解。大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家也应了解全部内容以把握趋势,后现代科学中的一些观点会对企业家的决策有所启发。普通民众大致了解第一部分内容。 区分不同地区。东部地区经济等方面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正在或开始由现代化迈向后现代化,理应对后现代科学有较多的了解 , 而中西部地区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轨阶段 , 除了各类高层人员外 , 一 般不宜介绍。 后现代科学和知识经济同样昭示未来。如果说 , 知识经济对于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 那么后现代科学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去认识它、了解它 , 那么它将只是挑战 , 一场我们对此毫无准备的挑战;如果因此而简单地否定它或接受它 , 则更会是一场灾难。只有冷静地正视它、认识它,分析它对中国现阶段现代化种种可能的影响,并作出正确决策 , 我们就能迎接这一挑战 , 并使之成为我国赶超的机遇。
个人分类: 科技|675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徜佯于…之间——台湾记行之一
lvnaiji 2009-2-4 22:54
99 年曾到台湾参加一个会议,前后不到一周,仅有一些粗浅的印象。近日,又有机会去台湾,这次逗留了近 3 个星期,所形成的印象大致可以连成线条,以下即其中线条之一,台湾,徜佯于之间。 毋庸置疑,台湾的现代化程度高于大陆,至少高于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因而在省略号中首先是;现代。现代化的交通如台北的捷运,从购票、剪票到验票,以及多条路线之间的换乘,十分迅捷便利,真称得上捷运二字。环岛铁路上的多种列车,既可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也较均匀地填补了时间空挡,而且设施都不错。台湾现代化的一大特点是城乡之间没有很大差距,城乡大致连成一片,有时很难区分,而长途汽车则往往同时充当市内汽车。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这一点与大陆上的一些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我数次在路途上车,车上只有司机兼售票员一人,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或小睡,或看电视,无人注意。在我不要票的情况下,司机完全可以把钱收为己有,但他收钱、给票,一丝不苟。在大陆,我则屡次遇到相反的情况,车站里上车没有几个乘客,开出站后就不断地上人,与司机讨价还价,大致按车站票价的 1/2 至 2/3 付钱,不要票,司机则把钱收入囊中。其中不少人并不是在途中,而就是为了避开在车站买全票。于是司机违规中饱私囊,企业遭受经济损失,那些不买票的人,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没有与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在途中生死由命。此外,台湾的长途汽车相当准时,这也表明其交通的通畅和交通业管理的规范。 我对台湾现代化的另一个感受是接待方式。行程确定后,吃饭等等很少陪同,由访问者自行处理。只有这样,方能真正考验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以及真正了解一个社会。这种接待方式首先体现了一种现代思维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独立生活的。其次,表明台湾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即在社会中,人力资本的价格已经超过资本的价格,因而在接待中选择提供足够的经费以免去人员的陪同。大陆上的接待方式则截然不同。我们会妥善安排来访者的一切巨细事务,全程都有人陪同,就如同我们自己多少年来就一直在单位或组织的关怀之中,正因为此,作为个人就逐步失去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此外,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资本匮乏而人力资本廉价,因而我们宁可选择陪同而不是给钱。 台湾又很传统。因地而异的庙宇和所供奉的各路神仙无疑让我们想起原始的多神教。在许多城市都有进士第和贞洁牌坊。在大陆上,神仙似乎不至于这么杂,至少不会有按人口或面积比例那么多,至于进士第和贞洁牌坊之类,则不论什么原因已基本上清除。就此而言,显然大陆更为现代。 一次我坐市内的公共汽车,与大陆一样,投币不找零。我恰好硬币不够,大额纸币又没法找钱,正在为难之时,车上的一位老妇人掏出一些硬币对司机说,我替他买了。我一生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恩惠,顿时脸红耳赤,连忙说这怎么可以。老妇人笑着说,不就是几枚硬币吗!我只好拿过票,再把我的那些不够买票的零钱递给她,老妇人略作推辞后笑笑就收下了。这短短的一幕令我感到很温馨。后来我常常想,在大陆上,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吗?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象老妇人那样掏出钱来吗?前者我不敢肯定,后者我想我不会以后大概会了。在这一件小事上,大陆上较为冷漠,通常认为也就是较为现代。现代抑或传统,我会作何选择? 这次在台期间适逢台北和高雄两市选举。我在媒体上看到,有一位上层人士为了助选而当众下跪,不禁愕然。对于在大陆上是否会遇到象老妇人这样的人我尚不敢肯定,但为了助选而当众下跪,这样的事情我认为断不会发生。这也太传统了。选举,投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计算,显然是高度理性的事情,而这位人士却以下跪而诉诸于情感,只能说明台湾的选民中有相当大的非理性倾向。即使如此,下跪也是不可思议的。 下跪固然传统,但台湾还有不少后现代的事例。去银行办理业务,我们大概已经习惯了有一个柜台,上面有厚厚的玻璃,柜台与玻璃之间有一个弧形的槽供业务员和客户间传递交换钱币与票证,有时在这样一个小槽上还有一个精致的铁或钢的栅栏可以切断内外联系,以防止不法分子由此作案。似乎难以把银行这种做法归为什么代,但这些设备是够现代的。在台湾,业务员和客户就面对面地坐在一张桌子的两旁,中间并无任何隔开的设施,不担心谁会去抢谁,体现人性化服务,当然基础是双方之间的高度信任。我们被告知,他们曾经经历过我们所习惯的这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称之为现代,那么台湾银行的做法就是后现代。单就一张桌子而言,显然不如柜台、玻璃、弧形的槽和钢的栅栏那么现代,但却可以做到后现代。问题主要不在于物质设施,而在于制度和观念。怪不得不少到过上海的台湾朋友对我说,上海外观的富丽堂皇已经超过台湾,但在细致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人的素质的差距。 说到细致,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超市卖熟食的格子里都放有用于取菜的夹子,这与大陆相同。不同的是,我们在夹子用完后就扔回到格子里,夹子也就是我们的手与格子里的菜零距离接触,别人再用夹子,他的手就不得不再次与菜发生零距离接触。而台湾的超市里,卖熟食的每一个格子里都另有一个小小的架子,夹子用完后就插入架子中,再用就从架子上取出,这样就不会发生手与菜的接触。多细致的设施安排!(套用学者们喜欢说的术语)。难吗?一个小小的架子,就把我们引入后现代,或者至少是现代化的深入。学校里教室的门上贴着用纸做的 4 个口袋,它们有什么用?(可以用于综艺节目中的猜猜看)。这些口袋两个一组,分别写着:换时间和换地点,同组中的两个再分别写着临时和永久,然后按当时的情况相应地插入写明要作改变的纸条,让去上课的师生一目了然。而我们一旦换课,在黑板上写,再派人在教室门口守侯,不仅麻烦,也难免出错。为什么不再细一点呢? 还有些情况我干脆分不请究竟是传统还是后现代。一次我去佳乐水公园。园内有从门口到尽头往返的旅游车,我为了多观景而一直走到尽头,然后想坐车回来,司机告诉我,卖的是来回票,我单程买票不划算。这样吧!你上车,然后到门口的站前下。我上了车,车上只有我一个人。按我在台湾的经验,他可以收我钱再开一张票,按大陆的经验,他可以收我钱而中饱私囊,而且这次更有理由:没有现成的票。我正在欣赏景色之际,公园门口到了,我还要掏钱,司机摆摆手让我下车。看着远去的车,我愣在那里。他为什么不要我的钱呢?在美侬的客家文化博物馆中,用高技术表现家乡的生态,如蝴蝶的飞舞等,以教育观众爱家乡,爱传统。在这里,后现代的高技术和天人合一观念与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台湾。传统,现代,还是后现代?是三者有机的统一,还是奇妙的混合? 台湾,徜佯于之间。 所附照片, 104 号是新竹市的一处贞洁牌坊, 144 号是高雄市美侬的一处广告,均有传统色彩; 107 号是成功大学附属幼儿园内一名幼童正在将分类垃圾倒入相应的垃圾筒,颇有后现代意味。
个人分类: 人文|6000 次阅读|9 个评论
旧船票还能登上新客船吗?
gl6866 2009-1-1 16:21
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后现代交锋丛书,其中有一本叫《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书即将出版之际,要我写一篇导读性的文字,我也就应了下来,下面就是那篇文字。 1965年秋,当代小说家和记者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认为,麦克卢汉听起来就像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一位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现时代的神人(oracle)。我们姑且不论这句评价客观性如何,但却可以看出当年麦克卢汉的影响力是何等了得!然而情况果真是这样吗?眼下这部小书究竟写了些什么?下面我分四个部分来谈谈麦克卢汉的兴衰、复兴、迷思和张力,就算是导读吧。 一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在传媒领域中被视为腕儿级人物。上个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观点: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曾经引起震惊和轰动。一些人把它视为神谕;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学院派的正统人物,则认为这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他的学说由于自身的理论性不够严谨而且离经叛道,所以在西方强调实证传统的正统学术界一直未能登堂入室。甚至他曾经从教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他死前关闭了他所创立的文化与技术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lture and Technology),他的一些学生也因他的观点过于偏激而回避他。在互联网兴起的前夜,他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理论也随之遭到了冷遇。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麦克卢汉似乎大有咸鱼翻身而重返舞台的趋势,尤其是1999年他的朋友和门人莱文森(Paul Levinson)出版了麦克卢汉的传记《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Digital McLuhan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使得麦克卢汉的复兴从某种程度上落到了实处。 麦克卢汉是学文学的。他于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1933年,他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大学求学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后来又学了工程,可很快就发现他自己对工程并不感兴趣,这才又转回头来继续学文学。1934年,他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他到英国的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并攻读英语文学博士学位。1942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前往美国并在多所大学执教。1951年,麦克卢汉的处女作《机器新娘:民间传说和工业社会的人》(The Mechanical Bride: Folklore and Industrial Man)问世,书中广泛分析了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产生的社会冲击和心理影响,但这本书本身在当时却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麦克卢汉一直默默无闻。在各大学教英美文学期间,据说他不修边幅,丢三落四,在美国严肃的学术界看来,这个加拿大佬更像是个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1962年和1964年他相继出版了《谷登堡的星云:创建印刷术的人》(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和《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尤其是后者使他暴得大名,一时间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学者。《旧金山记事报》称他的作品为最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财富。而《纽约先驱论坛报》则认为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依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一夜成名的麦克卢汉到处演讲,听者如云。记者描述说:他获得了人们以偏执狂似的不可抗拒的信仰所赋予的、罗马祭师才享有的那种魅力。 有人做过统计,追随麦克卢汉左右的大多数是学术圈子以外的人,包括中小学教师、画家、雕刻师、建筑师、工程师、一些头脑发热的商人、广告代理人、图书馆管理人员、电影制片人、电视制片人、公关人员、报纸新闻记者、诗人和嬉皮士等等。在麦克卢汉如日中天时,不少大企业的领袖人物乐于聆听麦氏的宣谕。通用汽车的高层请他说汽车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贝尔电话公司的老总们在他面前承认根本就没有弄懂电话的功能,只有洗耳恭听,请高人指点迷津;房地产设计公司居然也情愿不惜重金,想听麦克卢汉对其企业出路的质疑;还有企业预付定金,请他在电视上对自己的产品说三道四;如此兴师动众,搞得当时加拿大候任总理特鲁多也礼贤下士,每月请麦克卢汉吃上一顿,目的是讨教如何改善自己的电视形象。1969年,《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也耐不住寂寞,由头牌记者采访麦克卢汉。 可是好景并不长,1970年代末之前他却遭到了冷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无法使自己的技术探究与政治问题相结合。他对政治的理解仅仅是对技术的反应而已,譬如说,民主会在电子通信的去中心化的当下性中崩溃。他的媒体模型没有包括政治活动的角色。譬如说,他曾宣称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基本上是以部落关系应对机械化的世界,而且是处在读写能力与新的电子媒介之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究式的论述这样的说法还可以理解,但是关系到形形色色的族群政治以及对于多元化社会的认可而言,他的这些观点根本不具操作性。 所谓后退一步路自宽的论点,不外乎是一种压抑的政策而已,完全没有任何关于美国种族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同时也没有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哪一种特定的具体化的历史进程中,美国原住民被奴役和被系统灭绝的历史麦克卢汉那种原始主义的、进化论式的观点,在最近的族群身份认同以及后殖民研究的批判性分析中,是站不住脚的。就连莱文森也承认,对于其他那些根本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影响力不了解的批评者来说,他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再到门前冷落,麦克卢汉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二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人类社会迎来了网络社会或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无疑使得麦克卢汉的格言媒介即讯息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因而,麦克卢汉的遗产对于新一代的学者、记者以及黑客而言,常常被解释成一种宗教性的和先知性的东西。《数字麦克卢汉》的作者莱文森则认为过:对我们数字时代做出让步的书写就在麦克卢汉的书中。而眼下这本小书便是介绍麦克卢汉为什么又开始复兴的奥秘所在。 那么,麦克卢汉的书中究竟都写了些什么能让他复兴呢?在他的成名之作《理解媒介》中,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 他进一步解释道,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他在另外的场合是这样表述这一观点的:说任何技术或人的延伸创造一个新环境,比说媒介即讯息要更好。再者,这种环境总是无形的,而且其内容总是旧技术。旧技术经过新技术的封装之后变得面目全非了。总而言之,麦克卢汉所持的观点就是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这个论断之所以令世人震惊,是因为社会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媒介本身的观察和研究。几十年来,麦克卢汉的这句格言不但不断地被人引用,而且一直为人们所争论。即使到了信息社会,他的这个论断也还是为大家人所乐道。 美国虚拟实在哲学家海姆(Michael Heim)在他的《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The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中,甚至将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人是20世纪大智者,在欧洲和北美享有盛誉。这两位智慧巨人都将技术看作是20世纪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给出了技术是一种实在的身份,而麦克卢汉则发现意义都逃不出电子媒介的网眼。未来的学者或许能够发现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之处,同时也会发现他们有许多预设是共通的。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就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这个问题,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海德格尔和麦克卢汉都看到了,计算机作为一种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危险要小得多,相反,计算机却可以是我们日常思想和工作的亲密伙伴。而《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也被美国的《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评为迷人的著作,其作者则被评为具有坚实哲学基础的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复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其说是学术的毋宁说是经济学的。因而,因人设庙则是必然的,这也多亏了他以前在加拿大的同事与学生,将麦克鲁汉的学说重新在学院中进行建构的结果。莱文森与其他研究麦克鲁汉的作家,一直都在设法维护他的名望与洞见,因此,运用新技术来重塑麦克鲁汉的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他们也成为新麦克鲁汉文化经济的见证;多伦多大学也趁机重新设立了麦克鲁汉文化与技术研究计划(McLuhan Program in Culture and Technology);这项计划在1980年麦克鲁汉去世后,就被相当轻率地搁置了。现在则以麦克鲁汉研究室(McLuhan Studies Room)的名义重新开张,还发行了一张《理解麦克鲁汉》(Understanding McLuhan)的光盘。曾经参与他的课程或研究计划的各种人士,也写作或编纂了大量书籍与相关的网页,现在可以用Google搜索一下,有数十万关于麦克卢汉的网页。 1997年,他的儿子艾瑞克(Eric)于1997年编辑出版了《麦克卢汉精粹》(Essential McLuhan)而他的女儿斯苔芬妮(Stephanie)则于2004年出版了《理解我:讲演与访谈录》(Understanding Me: Lectures and Interviews)并据此发行了一部关于麦克卢汉的记录片。所有这一切,正如麦克鲁汉的儿子艾瑞克所言,得益于他的敬仰者对他的构想的再度传播;同时也是因为目前的技术环境条件也很适合,所以新麦克鲁汉主义(Neo-McLuhanism)才有可能被引入文化之中。目前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上的发展,使得从事媒介研究等领域的麦克鲁汉支持者,能将他的思想与信息革命整合起来。就这样,麦克卢汉摇身一变又成了数字时代的先知了。 三 麦克卢汉果真能够成为数字时代的先知吗?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像当年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所批评的那样。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当麦克卢汉还是个无名小卒时,他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做过一次演讲,其中谈到了各种媒介,从字母表、X光、印刷机、电报、广播和电视。当默顿提问时,麦克卢汉回答到:我不解释,我只探索。就是这句话后来成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而默顿则非常气愤,认为他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打问号!接着默顿就从麦克卢汉的第一段话开始进行批判。默顿就好像一个判官,麦克卢汉则是被告,判官给被告定下铁案,判定他有罪,质问被告为何谋杀做学问的规范程序。这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事情。而不幸的是,如今面临着麦克卢汉的复兴,同样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譬如说,著有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认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和《千年终结》(End of Millennium))的美国的著名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就宣称媒介的多样性(如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地面转播电视)可以让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有更广泛的选择,并且直面一个新的动态通信体系。媒介的多样性使麦克鲁汉处于威胁之下。卡斯特尔辩解道:当大众接受到越来越多的素材,并据此建构各自的世界图式时,麦克鲁汉的星云却是个单向通信的世界,而非互动式的尽管麦克鲁汉是个天才,但他却没有阐述信息时代的文化想像。这是因为,文化信息的处理远比单向通信复杂的多。卡斯特尔的反驳认为,第一代乌托邦式的网络用户的文化,持有社区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观念,他们从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来建构他们的网络观。第一种网络观是建立在那些仅能有限接触计算机爱好者们,凭借着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对商业化的质疑的基础之上的;另一种网络观则盛行于新生代中,他们的反文化的观念形态仍是非主流的;他们信奉多对多交流的原则,并坚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声音。然而,从这些新生代却反映出商业利益,因为他们将把主要的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势力延伸至通信的领域。因此卡斯特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旦这个团体有了商业诉求时,它就仍处在个体性的文化中。与麦克鲁汉星云中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他们在技术和文化上都具有根深蒂固的互动性和个体化的属性。从这个脉络出发,即使麦克鲁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也将作废。对卡斯特尔而言,讯息即媒介:讯息的特点就是塑造媒介。例如,音乐电视(MTV)这个媒介是完全按照年轻人这一目标人群口味专门定制的。 本书的作者霍洛克斯(Christopher Horrocks)是英国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 in Surrey)艺术史资深讲师,他对麦克卢汉也同样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从他另外的两部著作《鲍德里亚导读》(Introducing Baudrillard)和《傅科导读》(Introducing Foucault)来看,他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方式。作为一部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的著作,这本书既有历史述评,也有概念分析,但主要关注概念的分析部分,尤其是虚拟性(virtuality)这个概念。作者认为,虚拟性这个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虚拟作为科技的虚拟效果,一是虚拟文本所带来的虚拟实在。而麦克卢汉虽然也嗅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但他的媒介理论则与虚拟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没有赶上信息与计算机科学(ICS)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他属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人物,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科技层面上预言新媒介的形态;其次,他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仅仅有部分的重叠,但在观念上并不相通。霍洛克斯说,麦克卢汉是个现代主义者,而且在语言和符号理论上持有言语优先于文本,口语比文字更符合人性的观点,他之所以珍惜口头媒介是因为他相信这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整体性和谐。麦克卢汉所推崇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基本就是回归口头文化的神话,尽管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会问:谁来当村长呢?而麦克卢汉言语是思想的延伸这个论点则刚好是2004年10月8日才去世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一直批判的语音中心主义(logocentralism)。 总之,麦克卢汉能够在数字时代重整旗鼓不过是个迷思(myth),尽管麦克卢汉的理论曾经像神喻一样神圣,可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智的导引,却愈发显得滑稽和不合时宜了。不过,也有人认为,万一麦克卢汉说对了呢?难道他就不能成为数字时代的先知吗?所以,我们还是要对麦克卢汉的认识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四 麦克卢汉果真能够复兴吗?或他果真就没有价值了吗?对这两种不同的立场我们要采取分析的态度,看麦克卢汉究竟能在数字时代走多远。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北美,麦克卢汉在严肃的学术界倍受冷落,但在中国,麦克卢汉在传播学界却是享有盛名。翻开几乎任何一本传播学教材,都能看到专章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论。那么,中国的传播学者为什么对麦克卢汉情有独钟呢?搞传播的学者曾对这个现象做过归纳,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对他学术出身的认同。尽管麦克卢汉的观点从纯学术方法上难以理解,但从文学艺术角度就容易理解。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者中有相当一批人是中文系出身。相同的文学背景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麦克卢汉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其次,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新闻受文学的影响很深。可以看看我国各家媒体里充满了中文系毕业的记者编辑中便可见一斑。前些年各种报告文学、大特写的风行则是另一种证明。各种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常常被用来增强这些作品的感染力。第三,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是以新闻学为主,重宣传而轻传播,可以说没有什么实证的传统,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观,因而不像西方的学者那样非要用实证的方法来检验麦克卢汉的理论后才肯信服。我以为以上三点原因很能说明问题,所以我国传播学界对麦克卢汉的追捧和褒奖是值得同情和可以理解的。 而我们在这里则跳出传播学,从信息哲学的角度给出另外一种分析,或许能够给人以启迪。纵观上个世纪下半叶的科技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楚的看出,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解释、改变和控制世界过程中,必然会设计和创造新的实在。技术倾向于激发原创性思想,形成新的概念而且还会导致不可预见的问题。而虚拟实在就是这样一种新形态的实在。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实在之所以可能,除了理论,更在于计算机这一工具。虚拟实在哲学家海姆曾说过,计算机是形而上学的实验室。注意,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而不是物理学(physics)。另外,我们用形而上学来翻译metaphysics,实际上过于汉化了,《周易?系辞上》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于是就用形而上来翻译metaphysics。有人认为,这样理解metaphysics是只悟其意,反误其形。应将metaphysics中的meta译为元而metaphysics就成为元物理学,这似乎更合乎这个词的本义。因为meta-这个希腊语前缀是在之后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编纂者在编完他的《物理学》之后,将一部分讨论实体、关系等方面内容的学问放在了物理学之后就用了metaphysics这个前缀,认为研究完了物理学之后,就可以探讨这部分内容了。因而确切的理解metaphysics应该是物理学之后的或关于物理学本身的学问。那么之于信息哲学而言,它则是一种元哲学,即metaphilosophy,即在哲学之后,因而也就是关于哲学自身的学问。物理学为什么那么强大?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还没有任何一种学问能够像物理学那样有威力,原因就在于物理学有一套所谓的科学方法。那么在物理学之后的那个metaphysics到了康德那个年代,已经从贵妇人的地位沦落为乞丐,原因就在于它缺乏一套物理学那样的科学方法,只能靠思辨等玄想的方式来维持运行。而计算机自从问世之后,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已经为在物理学之后的那个学问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因而虚拟实在这个在哲学之后的话题也就有了相应的工具。它本身属于工具驱动(tool-driven)。或者说,它诞生于哲学与计算机的交汇处(intersection)。没有计算机,虚拟实在就好比外科学没有手术刀。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虚拟实在早已超越媒介的概念。因而,单纯的将虚拟实在理解为媒介则必然会误入歧途。难怪本书作者说,叫媒介未免太沉重。言外之意是在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的概念恐怕已经负荷不起当今虚拟科技时代的重量了。当然,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就有那么一种虚拟即实在倾向,这到是符合眼下的新潮流。他意识到时代即将变革的本质,新媒介使异常成为常规。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图片组成的普普通通的信息流,重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无论我们是抱着抗争还是接受的态度。麦克卢汉提醒人们应该知道世界上一切文化的变化影响,既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效果,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危机,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 那年因病住院,期间结识了一位第三次更换起搏器的老太太,她告诉我说早在1989年她便与生产起搏器的公司签订了一份终身免费更换的合同。当年的起搏器只有单腔的,功能也很单一。如今该公司又生产出双腔的和三腔的起搏器。而那位老太太现在心脏的条件更应该换双腔的。于是,她的子女便找到公司要求换双腔的。单腔的售价为2万多元,而双腔的则要4万多元,公司同意更换双腔的,但条件是要补缴2万元款项。最终,老太太的子女没有同意交纳额外的2万元,因而她也只能免费更换一个单腔的。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以前的合同或理论只能适合以前的情况。而麦克卢汉的理论就好比一张旧船票,想要登上当今数字时代的新客船则必须补票。补票的费用就是我们的事情了。那么,补还是不补,这是个问题。在数字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补票或许能够应付一段,但是随着数字时代航程的延续,再补票是否合算,这同样也是个问题。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266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