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传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数字学术传播与图书的未来
热度 5 renxiang 2016-3-18 21:35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学者获取学术文献,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学术成果的渠道与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正规出版物。社交媒体、学术开放资源、网络多媒体、甚至虚拟现实等非正式数字渠道在学术传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传播媒介多元化正在挑战学术图书的地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 Shiro Armstrong认为:“学界正在探索新的研究传播模式,不仅是免费,而且更易于读者阅读消化知识…… 学者需要的,是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其载体不应该是仅有几个读者的传统出版物。 ” 值得注意的是, 学术评价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尤其对学者与公众、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重视。 这一政策变革趋势将挑战那些封闭在象牙塔内的传统评价指标,比如专著出版数量、引用率、影响因子,等。新兴的计量评价体系,尤其是替代计量因子(Altmetrics)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技术上讲,学术内容的公众关注与有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并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依据。 总体而言,学术传播格局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和互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图书出版,其价值和意义受到广泛质疑。学术出版商、图书馆和学者共同体在重新思考学术图书在数字学术传播体系中的角色,并尝试更具创新力和颠覆力的模式。 简而言之, 学术图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传播介质,而是庞大的、立体的数字学术传播生态中的一个环节。 诚然,正如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olicy Press 的总监AlisonShaw所言,学术图书对于理解世界和影响公共政策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学术图书必须与时俱进,与其他学术传播方式有效整合,并深刻互动——从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超文本互联,到数据库互操作和个性化知识服务。 欧美学术出版商在这些方面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投入持续增长。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很多专场讨论听上去更像计算机技术大会,而不是出版研讨——可以说,这体现了当下出版技术迅猛进化的大趋势。可以预见,这些由前沿技术主导的新传播模式将很快成为学术图书出版的主流“标配”。 由此,在数字化的大学术传播体系下,学术出版商靠简单贩售内容或内容数据库将难以生存。只有建立在前沿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出版服务模式,才是立足之本;相应地,限制图书内容的公众阅读将是短视战略,而开放内容、为作者、读者、图书馆和社会公众提供高附加值知识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可能是更可行的商业模式。 === 我国学术图书产业与欧美总体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没有欧美学术图书出版产业在印刷时代积累起来的雄厚内容资源、人才储备、商业模式和出版文化;我们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基于同行评议、独立出版、机构市场和书评推介的现代学术图书出版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学术图书出版赶超欧美任重道远。但是,数字出版的发展以及颠覆性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至少,欧美学术图书出版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警示,让我们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尤其是科研评价中过分依赖海外出版的学术专著,并教条地将此与高水平研究划等号。 我们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资助学术专著的海外出版,但是,这些图书究竟有多少读者,多大传播影响力?这都还是疑问! 与追求国际排名、出版图书数量等GDP 指标不同,在数字时代,振兴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关键,是对学术图书的传播角色、传播价值和创新模式有正确认识。 无论科研评价、出版商战略、还是国家扶植资助政策,应以发展进化的眼光看待学术图书出版:一方面积累出版资源,完善出版体系;另一方面,在具有前瞻性的出版模式上加大投入,比如开放获取和知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升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 本文节选自拙作《数字学术传播与出版转型:2015 年海外学术图书发展评述》,该文由《科技与出版》在2016年2月刊发。原文较长,特分成三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并稍作改动。 这是最后一篇,欢迎批评指教!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13596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外学术图书出版面临三方面挑战
热度 9 renxiang 2016-3-8 12:28
从全球范围看,学术图书出版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传统出版模式面临3 方面严峻挑战:图书馆等机构市场购买力不足,读者对学术图书的阅读需求减少,以及学术图书的传播价值日益受到质疑。 总体讲,欧美学术图书业处在产业转型和创新求变的状态:不乏创新亮点,但产业总体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更具规模、影响力和创新力的新模式来推动产业进化——尤其是在互联网学术传播的新体系下重新定义学术图书的价值与未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科研政策的变革,学术图书市场——尤其是读者与作者的需求正在快速变迁,并深刻影响产业发展。目前,最令业界忧虑的是学术图书阅读需求不足导致单品种图书销量与读者数量持续下滑。由于期刊在学术传播中日益成为主导媒介,加之博客播客、社交媒体、在线分享等非正式传播的崛起,替代学术图书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而学者的时间精力越来越稀缺,阅读大部头专著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学术图书读者群日渐萎缩,迫使出版商不断抬高定价来保持利润,不断增加品种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结果, 图书品种数量过剩,内容供大于求,单品种价格昂贵,导致学术图书越来越难卖 。此外,欧美机构图书馆作为学术图书的主要购买者,自经济危机以来,其预算越来越紧张,更让学术图书的困境雪上加霜。据统计,目前英文学术图书的平均印数(包括电子书销量)已经下滑到了200-300 册。 另一方面,作者出版学术图书的热情却日渐增长,内容供给日益旺盛。一个原因是学术人口近10年激增,尤其是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学术机构,学术图书的作者群体越来越庞大。在多数高水平大学,学术专著依然是学者晋级和职业发展的必备要素。 此消彼长,学术图书市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读方”市场——写的人越来越多,读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市场变迁,正在影响和改变学术图书出版的商业模式与运营规则。 越来越多的学术图书出版商,甚至包括著名出版品牌,开始从商业角度思考学术图书的供需变化,并试图从作者方获取更大利益,尤其是无偿获取作者的智慧劳动成果,低成本占有学术版权资源。很多情况下,学术图书作者只关注自己的作品能否出版,而不太关注稿酬收益和版权所有,所以出版商只要出版图书,只要凭借自己的品牌效应颁发给作者认可其学术成果的“出版凭据”,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占有作品版权。 学术出版的商业模式由此发生微妙变化,无论追求单品种收益的印刷模式,还是追求规模范畴经济(Economics of Scale and Scope)的打包模式(Big Bundle),都开始让位于以囤积学术版权为核心的资源模式。原则上讲,只要质量达到基本标准,品种多多益善。 换言之, 出版商筛选把关的职责开始弱化;对学者而言,出版学术图书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当然,销量与读者越来越少。 《卫报》网站在2015年9月发表了一篇匿名评论,题为《学者被蒙蔽了,写的学术图书没人买得起》,引发学界业界广泛关注与讨论。文章揭露并批判了目前学术图书出版的畸形态势——美国一年投入1 390亿美金用于科研,英国投入47亿英镑,这些都是由纳税人缴纳的公共财政经费。但是很多学术成果却转换成了定价高达80英镑一本的学术图书,没有几个纳税人能买得起。 出版商可以凭借高定价、低印数的模式在机构市场保持盈利,但是,这造成了巨大的知识资源浪费和学者的时间精力浪费。随着学术图书市场由卖方(出版商)市场转向“读方”市场,无论学术内容,还是出版商借以发放“学术成果认证”的品牌资本,都不再是产业的稀缺资源。学术图书产业最稀缺的资源是读者的时间和注意力。而读者数量和阅读次数的降低,最终将危及整个学术图书产业的生存——这不是那些短视的、饮鸩止渴的商业模式可以解决的。长期而言,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是传统学术图书出版面临的危机,将使产业丧失可持续性——无论是读者需求,经济回报,还是学术传播价值。 应该说,欧美出版商已意识到这种危机,并致力于出版技术、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但是目前来看,还没有系统性解决传统学术图书出版问题的方案。 学术图书出版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业界、学界和科研政策制定者共同面临的转型课题。 本文节选自拙作《数字学术传播与出版转型:2015 年海外学术图书发展评述》,该文由《科技与出版》在2016年2月刊发。原文较长,特分成三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并稍作改动。 这是第一篇,欢迎批评指教!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1350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开放存取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OA期刊和OA知识库[基本信息]
热度 3 lowie 2012-2-24 17:24
开放存取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OA期刊和OA知识库[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月; 出版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 内容提要: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传播机制。本书深入研究了开放存取的两种实现途径:OA期刊和OA知识库。具体而言,本书利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了OA期刊的出版模式,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分析了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接受度问题。前者是基于现象层面的描述性研究,后者是基于用户层面的解释性研究。另外,作为效果层面的重要内容,本书在最后部分也考察了开放存取对学术传播体系的影响,并对学术传播体系的发展趋势做了前瞻性的预测。 封面
3882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