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标准答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培养出大量的‘做标准答案’的‘杰出人才’
热度 47 lin602 2017-2-26 10:02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学习成绩的评定、升学、比赛、录用都是做‘考题’,这些试卷成绩的评定,都有标准答案,都有扣分标准。与标准答案符合的给分,否则扣分。 许多题目都是老师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因为许多老师并没有实践经验,或者是科研经验,出的题目都是‘纸上谈兵’,或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有些初中孩子将不会做的化学题目给我看,我给的答案孩子说不对,对照一下标准答案,我给的答案是错的。但从字面上来理解,他的标准答案好象没有错,但我们是做科研的,他们的推理与实验结果肯定不对。我也很无奈,说为了防止老师说你错,还是写你们老师的标准答案吧。 有许多大学管理学老师,自己一点管理经验没有,没有参与过管理,没有经历过经济与市场的风浪,都是从国内外教科书上照搬过来的。许多所谓的教导,都不一定适应当前的中国市场与具体的区域状况。但他们要求学生做题还是他们的标准答案。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包括曾经的教授职称考试,大家都在做与背‘标准答案’,不允许偏离标准答案,特别是全国统一考试,不容许一点偏差,因为改卷子的老师,没有权对答案进行另一种解读。 中国的教育培养的是做‘标准答案’的‘杰出人才’! 关键的问题的是,经过十多年的教育与培养,给青少年们培养出一种思维模式---‘标准答案’!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路,路是走出来的’!而我们的教育如是说,‘只有按照现在的路走,否则就OUT’。 培养的学生都是小心翼翼地随着人群走在平坦的大道上!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力,也是企业走向市场与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就是要有‘发现’,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否定‘标准答案’创造新答案的过程。 目前的中国教育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通过不断雕刻,将一批批‘坯子’雕刻成‘一个模具脱出来的标准件’。 钱学森之问,能够问出结果来吗? (受马臻博友评论启发)
7896 次阅读|58 个评论
可恶的标准答案
热度 7 张海霞 2014-11-29 13:14
这是朋友早上发的微信: 这就是们从小到大在学校和生活以及工作中迎接的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一个大大的红叉,一个冰冷的“-4”,不知道叉掉了多少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叉掉了这个社会本该有的创造和活力,也抹杀了残存的那点儿幽默!强烈地支持改革掉小学教育中的“标准答案式”简单粗暴评价方式,让孩子的童年和想象力多飞一会儿!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3860 次阅读|7 个评论
所有教授都得用‘标准答案’答题!你也不例外!
热度 33 lin602 2013-5-14 06:42
中小学及大学生考试中,经常用‘标准答案’,这成为中国考试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大学教师、包括教授、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考核时也得用‘标准答案’回答,你信吗? 现在教师汇报科研、评职称、引进人才、评奖等,教授、研究员们都得按如下‘标准答案’答题: 发表多少篇论文,其中SCI收录多少篇,EI收录多少篇。每篇收录影响因子为多少,总影响因子多少,被录次数多少。 多少科研经费,其中973、863、国家自然基金、省基金等各多少万元。 得国家级奖那个等级,排名第几。省级、部级各多少项,等级及排名。 申请专利多少项,其中授权多少项。 企业项目多少钱,多少项。 指导多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有可能不要求)。 职称评审,每个评委手中都有张‘简表’,‘简表’中就是每个报职称人员的这些‘标准答题’。没有疑问,以此为打勾的依据,如果再有疑问,查一下原始材料。至于不同学科之间每个人的学术水平,基本上是没有数的。 现在引进人才就是统计总影响因子及SCI论文数。论文奖就是以文章数及影响因子为计数标准的。 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硕士点时还要填如下‘标准答案’: 本学科多少院士,多少杰青,多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少千人、多少教授、多少博士学位。加上本学科上述所有教师们成果‘标准答案’中的数据总和。 教授们的‘标准答题’上交后,由‘机器人官员’批改,成为提职称、评奖、杰青、院士、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学科排名等依据。武书连之流也就在此基础上,按自己的‘想法’,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减统计,最后用个软件算一下,按得分多少排名,大学的排名,院士等就这样产生了。 大家都知道, 文章与文章质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得诺贝尔奖,有的文章与垃圾相差不了多少。专利申请不一定能够授权,授权不一定能够产业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一样,有的产业化还会亏本甚至对社会是负进步。奖项里面的水份更多,有的是组装的,有的是作假的,不少是重复的,还有的含有‘血与泪’。 不管你服不服,事实是包括我们所有人在内(谁也逃脱不了),其学术水平、学术贡献的评价中都是用这种‘标准答案’,你说中国的‘创新’如何实现? 用‘标准答案’填考核表的教授们,依他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加上目前的机器人式的管理方法,如何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所以钱学森之问没有个解决的方案。
9579 次阅读|50 个评论
【麻雀博文】老婆和老娘先救谁的标准答案(女士慎入)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4-9 23:58
  在前年,我在科学网布道,说应急管理的诸多事宜。   当然为了引起大家兴趣,特意给了一个是人就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老婆和老娘先救谁?   我这里有科学的标准答案,至于你不选那是你不对,不要怪我研究不深。   答案是:    与人的标签(老婆,老娘)无关,只与哪个最容易救这个判定标准有关,理性的科学救援,一定是先救最容易救起的那一个。   当你把两个人置换成两个陌生人的时候,答案就更明显了。当然,判断是救援者的事情,他有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单说。   如果一个是老婆一个陌生人呢?当时我有非常精彩之讨论,这里就不再重述了。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135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学不应该是模具公司
热度 3 kexuepifu 2011-3-28 22:31
最近从网上得知,蔡元培先生当过校长的北京大学要对“思想偏激”的学生搞什么“会商”。开尔文先生还就此在“博客中国”上以“大学抑或模具公司”为题加以评论,读了深有感触,也想斗胆议论几句。 鄙人是 1949 年春天跨进在刚刚推倒神像的大庙里开办的小学门槛的。在直到大学毕业的十几年中,司空见惯了对有点思想、被视为异端的学生各式各样的处置,最重的是判为反革命枪毙,然后由重到轻依次是坐牢、劳改、纪律处分、大会批判、小组帮教、个别谈话等等,还真是没听说过“会商”一词 ( 大概是新时期的一种创新吧,不知是否申请了专利,如此知识产权,千万不要让西方的洋鬼子白拿了去 ) 。不过,回过头去看,那些因“思想问题”受到惩处的人们的“异端思想”,不少是正确的,相当一些是很有见地,很值得惩处、帮助的主语们听取的。即使不那么伟大、正确,也不过是少不更事的孩子的胡思乱想,无碍大局。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很有见地、很值得听取的话,不但没有被听取,而且甚至连人都被毁掉了。这实在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回顾所经历的几十年风雨,有一点很有感触,那就是:在一个什么事情都有标准答案的社会里号召、甚至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办法打造 ( !! ) 出“新”来,绝对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异想天开,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即使是把标准答案仅限于与政治有关的方面,而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网开一面,也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因为要求一个人在政治上没有思想,而在科技上却富有创造,那除非把他放到“没有政治的纯自然社会”中,而我们所在的,恰恰是一个什么都和政治挂钩的社会。实践证明,一个有思想、有创造精神的人,往往在政治和科技方面都很有思想、有创意,当年被打成“右派”的学者、大师们的事例就是明证。如果整日谨小慎微惟恐触碰政治,“政治错误”自然不会犯,但科技创新也就休想了。就像金氏朝鲜那样,政治性的话既然不许说,来点荤笑话总不至于违背“主体思想”吧?可那样,国家民族还有什么前途,有什么指望?再回到中国的科技创新,如果当家的不解决事事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别说投入 GDP 的百分之几,就是把一半砸进去,也照样是白扔!!!
1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学试卷 “标准答案”再次拷问我们的教育理念
热度 6 wangxh 2011-1-27 16:56
昨天新华网原引《扬子晚报》的文章《 老爸怒晒儿子小学试卷 “标准答案” 》 激起公愤。 我们先来看看试卷、儿子的答案及标准答案: 1.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zhangyx 儿子答的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师给了一个 × 。标准答案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 《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zhangyx 儿子写的是:“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但后面又是一个好大的 × 。标准答案是:“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3. “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 zhangyx 儿子回答的是: π的含义是圆周率 。老师也是给了一个好大的 × 。标准答案是:“ 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 这是网上非常流行的图片,这道题也被不断演绎着、流行着。好像竟然有个“标准答案”说根据重力加速度不同,导出“两极”还是“赤道”,从而“推断”出是“棕熊”还是“白熊”,甚荒唐! 再提供两个身边的例子。爱人的上小学六年级的外甥女放假来了,昨天过小年在一起吃饭。吃饭前非闹着让我陪着玩电脑游戏不可,俺实在扛不住就说“出几个问题回答,如果回到上来就玩”。所以俺找了几个成语让其解释,结果答案正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她开始担心俺与其教师一样会很“教条”,所以先打好预防针,“我爸爸说了,只要意思对了就是正确,不必一字不差”,俺的回答当然是“当然喽”!小家伙儿的思维、逻辑和条例非常到位,而且知识面很广,明显表现出比当年女儿更有发展潜力。但是在学校的成绩总是不能名列前茅,能够得到中等已经算不错了。 于是想起了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俺同样要求女儿“意思正确即可”,但女儿“野心”较大,非追求“双百”不可——背课文、背成语等总是“一丝不苟、一字不差”。这样虽然“保住”年级第一的头衔,但思维肯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束缚——后来生活、学习上时不时会暴露出这种教育理念带来的缺陷。 还有个例子更令人深思:内弟的孩子,很聪明,记忆力好。三四岁时,就认识了卡通书、电视动画片上的“小羊乖乖”的形象,甚至连火锅店面霓虹灯式的“羊头”都认识(其实这个羊头霓虹灯挺抽象的),可是当我们一起到了动物园,看到一群羊时,她竟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看看,身边的多少“小事”在反映着我们教育理念的问题。各种莫名其妙的“标准答案”几乎成了我们教育的“全能方式”。由于引进西方的考试模式和继承中学的考核思路,我们的大学也在标准化,许多大学的教学与考试模式越来越像高中。出试卷时要经得起教务工作人员的审批,如果“不合格”是要重来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要有“采分点”,否则就不能通过。许多教师懒得与其理论、费力气,就按照“指示”执行,反正有人愿意“管这类闲事儿”,我们也乐得清闲——如此这般,我们能够教育出有思想的学生吗?我们在严格执行标准化的同时,束缚了一代代孩子的思想与个性,不用说科技创新难以实现,就是连培养最起码的健全人格的公民都难以想象。 前几天看了一篇网上很是流传的文章——《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其中一些话道出了我们高等教育的可怕现状,不妨摘录几句: “ 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 ” “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作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 ” “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 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 ” 200 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指出: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有许多有识之士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期盼着科学可以使中华民族腾飞与强盛。可是如果没有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愿能够实现吗?所以说, 中国科研的唯一出路在于正确的教育理念!
个人分类: 教之道|4151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学考试需要标准答案吗
phd9992000 2010-10-24 09:06
最近结束了1门课程:《城市防灾学》。因为是必修课程,按照要求,应当提交2套试卷及其答案。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标准答案是必须的吗? 根据个人的体会,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大学不是小学,其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标准答案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和局限。如果需要标准答案,也是个别知识点,例如按照某个公式计算某个确定过程,才会有1个小题目的标准答案。 受教学评估的影响,标准答案的出现,虽然对规范教学过程有所促进,但这样一个模子铸下去,却会僵化教育,对学生的自由科学探索产生极大的阻碍。说白了,它是检查者为便于自己检查,而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作出的硬性的不合理规定;一如过去封建时代把八股作为容易执行的可操作性强的以文取仕标准。 这实质上是一种思想偷懒。
4291 次阅读|4 个评论
俺也论论“下雪不冷化雪冷”
wangxh 2009-12-24 22:01
早就看见大家理论下雪冷、化雪冷的事儿,没顾上掺和。今天又看到 侯吉旋 老弟的文章,都三论 了。本打算赞一下精神可嘉,可是没忍住写了下去,写着写着就不舍得放在他那里当陪衬了 谚语只能说在特定条件下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是科学的。 首先这个谚语是对中原地区下雪天气的描述,对其它地区还真不一定灵。另外有许多谚语说的根本不对,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等;而有些谚语本身之间就相互矛盾,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至于中学物理的标准答案嘛,无论是什么,都没有必要较真儿,关键是学生能否自圆其说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就是被各种各样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头脑。反正鄙人知道,我们的高考作文早就是八股文翻版啦,只是大家不承认罢了。甚至我们大学教师也慢慢受到了某种标准答案的束缚,鄙校一直要求交考卷时检查评分标准与标准答案,后来在许多教师的强烈反对下,勉强把标准答案改成了参考答案但必须有明确的采分点(鄙人称这个为哄鬼的,又扯远了)。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像侯老弟或其他几位老师一样,用科学的精神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回答这样的物理问题,难道我们当教师还非得用那个哄鬼的标准答案来框死他吗?【 说实在的,我们用这种僵化的方式与标准答案不知框死了多少天才的大脑 !】 还是再重温一下那个著名的故事吧 : 20 世纪头十年,飞机刚发明不久,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到欧洲,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掀起一股飞行热,涌现出一批不屈不挠的航空先驱,法尔芒就是其中的一位。1908年的一天,冯卡门亲眼目睹了法尔芒又一次打破记录的飞行。飞行结束后,冯卡门从人群中挤过去,与飞行家产生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冯卡门问法尔芒:我是研究科学的。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的定律证明了比空气重的东西是绝对飞不起来的,怎么。法尔芒幽默地回答: 是那个研究苹果落地的人吗?幸好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不然,今天就不会得到这次飞行的奖金了 。我只是个画家、赛车手,现在又成了飞行员。至于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不关我的事,您作为教授,应该研究它。祝您成功,再见!【这段引用太长了,有些抄袭嫌疑或博文学术腐败】 不好意思,差点忘了论论下雪不冷化雪冷的问题:如果下雪时也化雪,则肯定不冷冷能化吗?如果下雪时不化,则肯定冷;下雪后第二天、第三天化雪,那也是不冷的无论怎么说,常压下零度以下雪是不化的,但可以升华......想起了了小时候妈妈经常提及的惗语儿:那时没什么零嘴吃,下雪了哥哥和我经常吃雪,我说哥哥,雪挺凉呀!哥好像很明白地、理直气壮地说热的不凉!什么意思?妈妈到现在也不知道,那时鄙人1岁多,哥3岁多!【后来慢慢琢磨,哥哥的意思可能是:口里是热的,雪是凉的,雪进嘴就可以感觉出来是凉的了。道理好像有道理,不过3岁多的小屁孩......】 【参考文献】 侯吉旋: 三论下雪的时候比较冷,还是化雪的时候比较冷? 胡新根: 钱学森的导师:超声速时代之父西奥多冯卡门
个人分类: 教之道|5048 次阅读|3 个评论
挑战智力极限----一道尚未找到标准答案的“十分简单”数学题(已由李亚辉终结)
famingkuang 2009-1-2 03:28
挑战智力极限 ----一道尚未找到标准答案的十分简单的数学题 题记:听说这是某一位博导每年都要拿出来考他的学生的必考题,但谁都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因为老师从来都没有公布过他的答案,只听说他们中的某位学长(老师没有点明)的答案还算过得去。那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题目: 一个口袋里装有 3 个黑球和 7 个白球,已知第二次和第三次摸出的都是黑球,请问:第一次也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摸出后不再放回) 注:这是一道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但是只到今天都还没有找到标准答案 (发发也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多位教授,可他们的答案并不统一) 。那么这个标准答案是什么呢 ?会不会就在今天由您给出呢?请大家热烈讨论 ! 果然两派势均力敌 ,谁也说服不了谁。发发现在把题目改一下,看对大家理解原题是否有些许的益处: 改1: 一个口袋里装有 3 个黑球和 7 个白球,已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摸出的都是黑球,请问:第一次也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摸出后不再放回) 观点 1 :当然还是 3/10 。不管你怎么摸,第一次都不会受到后面的影响,概率是可能事件,当然第一次不一定摸到是就是黑球。 观点 2 :知道后面三次摸到的都是黑球,所以第一次摸到的肯定是 7 个白球中的某一个了,所以是: 0/7=0 。 朋友们,您以为谁更对些呢? 发发没不知道自己学没学过贝叶斯公式,发发是这样想的: 题1。口袋里装有一黑一白两个球,甲乙先后去摸,已知乙摸到的是黑球,请问:甲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这个题还不太明白,那我们先做后面的题。 题2。口袋里装有一黑一白两个球,甲乙先后去摸,已知乙摸到的是黑球,请问:甲摸到黑球还是白球? 你一定会说: 这还是问题?连白痴都知道甲摸到的是白球!。对之极也,甲不可能摸到黑球,也就是说,甲摸到黑球的概率是0。这也就回答了题1了。看懂了这两道题,我们再来做下面的题。 题3。一个口袋里装有3个黑球和7个白球,已知第二次和第三次,第四次摸出的都是黑球,请问:第一次摸到黑球还是白球?(摸出后不再放回)。。。答案肯定是白球 题4。一个口袋里装有3个黑球和7个白球,已知第二次和第三次,第四次摸出的都是黑球,请问:第一次也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摸出后不再放回)。。。由第三题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概率肯定是0。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做原题了,这种题千万不能把它简单的等同于纯粹的概率题来做,也不同于一般的条件概率题,这个题的的已知条件实际上已经把第一次变成了最后一次了,也可以说是等同于最后一次了,所以原题的答案只能是:1/8。 朋友们来一点质量上乘的砖头吧。呵呵 快回来朋友们,这个问题病毒变种了: 变种1: 一个口袋里装有 3 个黑球和 7 个白球,已知第二次和第三次摸出的都是白球,请问:第一次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摸出后不再放回)
个人分类: 挑战智力极限|2508 次阅读|5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