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网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网红并蒂莲:日子蜓好,豆你!
热度 4 xqhuang 2020-8-1 09:22
网红并蒂莲:日子蜓好,豆你! 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为盛世吉祥之兆,同根、同心、同福、同生,被誉为爱情的象征。不久前,南京玄武湖出现了一枝生成几率仅十万分之一的并蒂莲,它一扫长达半年的冠状阴霾,并蒂莲花开,好日子自然来。 谁知,刚登上热搜的“花中女神”就被一名曹姓游客辣手摧花。坏消息之后很快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就在同一天,玄武湖公园内惊现并蒂莲“转世灵花”,据悉对她的安保级别已大大升级了,三位保安24小时在岸边值守,确保游客能更好地一睹女神芳容。 禁不住媒体的煽情诱导,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能错过?带好装备,来场说走就走的约会。解放门入口处微信扫描后排队进园,顺着湖边很快发现目的地,围观的游客还真不少,还有几位玩直播的网红正在忙碌着。 一路勾画的心中女神在哪?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终于在保安指点下找到了两个枇杷大小的她,那一刻,真的失望很失望非常失望,正如一位从外地专程来打卡的游客心情:逗我啊!都烂茎烂根了,还含苞待放?放屁吧! 打卡的游客换了一波又一波,面对眼前无法直视的真实,有人转身默默地离开、有人思念起传说中美丽的前世,也有人把这一切归罪于曹游客,“200元太少了,应该罚两万元!”,“罚款太便宜他了,必须判刑坐牢!”,...。如果继续审判下去,曹游客是不是该送上断头台?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曹游客疯了,认为曹游客必须坐牢、想出24小时守护一朵残花败蕾的人呢? 离开了走火入魔的疯人群,把镜头对准了另一个世界,那里的婷婷、豆豆们真实而不虚伪,它们一生从不在乎谁是谁,自由地飞翔、不羁地放纵。 一、不忘初心 二、漂洋过海来看你 三、妹妹你坐船尾 四、小荷遇到妖姬 五、与婷共舞 六、梦醒时分 七、当你老了 八、人生若只如初见 1、亦梦亦幻 2、一叶轻舟 3、用心去爱 4、爱的力量 5、爱你低到尘埃 6、吻别 7、当爱已成往事 8、廊桥遗梦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22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师,请受我一拜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19-3-25 10:30
昨天散步,看见校园门口,一个捡垃圾的乞丐,被两个青年人追得满街跑。只见小青年手里举着手机,一边追一边喊:大师,别跑啊,大师,别跑啊。看那乞丐,手里拎着破化肥袋子,惊恐万分,一路狂奔,落荒而逃。 这乞丐貌似家住在学校附近,神经有些不太正常,常来校门口捡拾垃圾。他捡垃圾好几年了,相安无事,也没见什么异常。不知是何原因,最近两天,这乞丐时常被好事者围观骚扰,人们追着他拍照、拍视频,还提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搞得乞丐见人就跑。 看到刚才的一幕,我推测与近日网上热炒的上海读书的流浪汉大师有关。一篇“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的网文,红遍全球。世人读金庸小说读得太多了,全是金老惹的祸。人们思念大师,几近疯狂。 念及于此,不禁仰天长叹一声:大师啊,别再藏着了,您快现身吧,求求您了。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致谢!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047 次阅读|13 个评论
幼儿园老师让带1条鱼,结果?
热度 10 冯用军 2017-1-8 19:27
孩子有充话费送的,这孩子是钓鱼送的吗? “带鱼孩子”成网红 父亲:钓的鲤鱼难吃就给他玩 2017-01-08 11:44:50 来源: 扬子晚报 (南京) “这个事情也挺乌龙的,还是不要说了吧。哈哈哈……本来也没有很刻意的去怎么样,但是小孩表达的不清楚吧 我觉得,他说什么鱼都可以,反正钓回来的有嘛,那就拿一条给他去玩。本身鲤鱼也不好吃,就给他玩,几斤重吧 。照片是学校老师拍的,传到我们家长群的。(这个事情)应该很久了,估计一两个月是有的。好像有金鱼,有乌龟 各式各样的都有吧,本来就是让孩子学习用的。” “本身鲤鱼也不好吃,就给他去玩”,拿了一条几斤重的鲤鱼给他去玩,那就拿了一条给他去玩,拿给他去玩,玩…… 这孩子肯定回去要问:老头,鱼是你钓回来的,我是不是也是你钓回来的…… 这件事也引起了这一大波网友的回忆,有没有你的!! @东边宋: 小时候回家和爸妈说老师让带一把豆子,第二天带着一把豆子去了结果是开运动会,每人带一把凳子。所以站着看完了运动会 @小电马: 真事,我幼儿园时,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把刀来削铅笔,第二天,有个小男生从他的牛仔布背包里抽出一把生了锈的大菜刀 @吴杰吴杰吴杰杰: 小学时候冬天,老师说明天上课每人必须要带西瓜,如果没带就不用上课了,结果大晚上我爸爸去超市买了颗死贵死贵的西瓜(冬天西瓜特别少)结果第二天才发现老师说的是吸管 @再下yys我就是王八: 我想到了我小时候 老师让带有关西游人物的武器 别人都买的充气金箍棒 我妈给我买了一根九齿钉耙! @虫子bu用早起: 小时候和爷爷住,有一次回家说学校明天要集体去扫墓,然后爷爷给了我一把扫帚...结局就是别的小同学背了一书包零食,我在旁边拎着扫帚看别人吃 @宇世无争丶orz: 小学时候学做电磁铁。。。我爹给我找了个硫酸蓄电池,用漆包线在M18*120左右的螺丝上绕了至少两百圈…人家用五号电池配铁钉勉强能吸起来一根针,我啪的一声把铅笔盒吸起来了 @EOH地獄急診室_肉叔: 我小时候,老师说带个小动物来观察。同学都带的什么小虾、小乌龟就可以了……我妈牛逼,又懒,直接让我把我家狗带去了……一整天我就把狗藏在课桌里还怕它出声,特别累…… @六七没点八: 想起小时候自然课老师说用书夹着植物的叶子就能做标本。然后我他妈用新华字典夹了一片白菜叶,书都臭了…… @donutsBoy: 幼儿园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块皮革,让我们爸妈做成手垫,让我们第二天趴在地上比赛什么的,结果我说的是手电,我无敌的爸爸买了电灯泡和电池电线把皮革裹在外面自制了一个,手电筒。还踏马的有开关!第二天老师都笑疯了 @coco圈儿: 小时候劳动课老师让自己炒菜带到课堂上分享,大多同学都带的家长炒的菜,我也不例外,打开饭盒老师看了所有人的菜,只表扬了我,说只有这黑黑的白菜才看得出是自己炒的菜,其他的都是家长帮忙炒的菜。我不知道该不该高兴,该不该告诉老师我妈把酱油当醋倒多了…… @狸小璐: 这·就·是·我·妈!!! 初中生物课让带鲫鱼解剖。他们都带的三四两的,特别好解剖。 我妈给我带了一条两斤半的!!很肥!!很大!!还嘱咐我解剖完中午带回去吃!!特别特别难剪开难解剖!!简直迷之尴尬!! 别人解剖完都吧鱼扔实验室了, 我还要带着一条剪开膛的鱼上后面一节课然后回家!!尴尬! @飞飞的一只胖胖珂_: 看到这条微博,我就想起了我的小时候。上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拿萝卜上学,要上课切割几何图形。第二天,同学们有拿白萝卜,胡萝卜,红萝卜的。。。整个班就我妈,让我拿了两条大大的泡菜萝卜。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泡菜的酸爽 @HY_yuneol: 开活动说带你最喜欢的零食来和小朋友们分享!人家都带的什么饼干糖果!有一小孩带了盆小龙虾!我还能说什么 但是有时候,也别怪爸妈, 毕竟小时候的你, 蠢到并没听清老师让带什么! 你小时候有什么被“坑”的经历吗? 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吧!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342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如何鼓励学生提问?教室当直播间 学生玩弹幕 老师当网红
热度 3 zhgzhang 2016-9-22 18:29
为了增加课堂互动,我让助教找了一个弹幕软件安在电脑上。上课时,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发弹幕提问,引起学生兴趣。 通常课堂上学生很少提问。其实我当学生时也很少提问,部分原因是没听懂,有时候也不好意思提问,怕提问太简单的问题丢人。 我想,反正你讲得好坏学生也会玩手机,与其课堂上不让玩手机,还不如让他们利用手机和老师互动呢。 有了弹幕,学生提问都是匿名,就不怕提问题不好意思或太难堪。学生兴趣很大。初次使用大家都不太熟练。估计会越来越好,尤其是学生中有人提搞笑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有吐槽。
393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答”能够创造“知识网红”吗?
热度 6 shhu1961 2016-7-17 17:01
今年 5 月果壳网旗下的“在行”平台( 一款用户一对一约见专家,线下见面的付费咨询平台 )推出了一款脑洞很大的实时付费问答产品 - —— “分答”。 任何人只要向分答服务平台入住的特定“专家”付费就可提问,“专家”用 60 秒以内的语音作答。其他人付 1 元钱可以“偷听”专家的回答,偷听产生的收入由提问者、回答者平分。“分答”提取总收益的 10% 做为平台服务费。回答一个问题 收多少银子由“专家”自己设定。 这个平台的规则设计有两个关键点: 1. 通过语音作答,保证回答者确实是“专家”本尊,而不是电脑背后的某条“狗”。 2. 提出一个好问题会引来许多人偷听,这样,提问也能赚钱,鼓励提问,增强互动性。好的问题有很高的价值——这一条符合科学的价值观。 这款产品短短几个月已经集聚了上百万付费用户,吸引了不少名人、大 V 进驻,其中有所谓“国民老公”王思聪,还有曾经“被”死磕头条的汪峰等一干“网红”。在分答平台可以分类找人。点进“学术”类目就撞见了各路强人,如郎咸平、巴曙松、茅于轼、李银河、许继霖等等。“科普”是果壳网的根据地,点进科普类目一看,果然就见到了“我的朋友”李淼、朱进,以及若干熟悉的“果壳人”。 向王思聪提问的价格已经从 3000 元 / 条飙升到 4999 元 / 条,他回答 32 个问题后,轻松吸金 20 万元。给他的问题似乎与知识没有几毛钱关系,八卦的成分看上去更多一些。 王思聪的问题与答复 章子怡的问题与答复 李淼教授是一位富有激情、文采和社会责任的物理学家,似乎也是科普界的“网红”。他定的收费标准从 8 元起步,目前回答一个问题的价格已经涨到 28 元,可见含金量受到认可。李淼已经回答了 919 个问题,有 2643 人“偷听”,合计赚取了 17951.77 元(截至 7 月 15 日下午 6 : 30 )。朱进馆长常年投身天文学科普工作,他给自己回答问题定的身价是 5.19 元,截至 7 月 15 日下午 6 : 30 ,已经回答了 377 个问题,收入 3893.07 。我们出版社的一位业内知名作者诸大建也亲自试水,这位 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与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 目前仅收到一个提问,他免费回答了一个他专业外的问题,收获 0.5 元(由 1 人偷听而产生)。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在接受采访时说:“分答”要打造“知识网红”,促进知识网红体面变现,推动知识分享走向知识分享经济( http://toutiao.com/i6304052717916520961/ )。他为“分答”画了一幅“高大上”的形象,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看不出这个用心良苦的平台,能把多少类似诸大建这样的行业内专家,打造成所谓“知识网红”。“分答”平台目前还主要靠王思聪、章子怡、汪峰、窦文涛等名人大咖的“八卦分享”,带来规模化的人气和财气。 但是,“分答”能够 一炮而红,并获得了 2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自然有它内在的道理: 首先,它把握住了知识 碎片化产生、组织、需求和利用的当代趋势;其次,它通过良好的产品设计,对互联网内容付费难题发起了一次有力挑战,并在不需要拼命烧钱的情况下初见成效;其三,以 “粉丝经济”作为切入点,快速产生了 规模化的授权用户(目前是 1000 万)和付费用户(超过 100 万 ),快速建立了品牌影响力 。 虽然“分答”平台离最初的设计思想还有相当的差距,还看不出通过知识打造“网红”、通过“知识分享”产生良好效益的光辉前景,平台的主营业务能不能从“八卦分享”转变为碎片化知识论条买卖还不确定,但是“分答”的商业眼光还是独到的,另外,“分答”试图创造“知识网红”,让知识分享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尝试听起来相当有意思。 顺便一提,《 分答用户协议》所规定的知识产权归属和责任义务还存在明显的瑕疵,很可能会在未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产生矛盾,也可能在平台对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和延伸应用方面产生纠纷。
个人分类: 科学新闻|68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网红"韩春雨做客中科院遗传所——现场火爆(图片)
热度 14 flysky97 2016-6-22 18:54
科学网红韩春雨做客中科院遗传所——现场火爆图片 文图/齐云龙 注:关于此次报告听后的一些感悟和想法,已经另发一篇新的博文 :《 “一鸣惊人”的韩春雨励志之处何在? 》敬请关注! 6月22日下午两点, 科学“网红”——韩春雨 做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现场场面火爆:20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过道和两侧站满了人,前排也有人直接席地而坐! 背景: 韩春雨的“ 一夜成名”、“ 一鸣惊人” 上个月,来自 河北科技大学 、 名不见经传 的副教授韩春雨发明的基因修饰新技术——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 (NgAgo-gDNA), 适合在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不同于已有最时兴的技术(CRISPR-Cas9)。有可能会替代现有技术而成为最实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具有带来技术和产业变化的潜能!因而一夜成名、一鸣惊人…… 5月2日,韩春雨与合作者的文章终于发表了——先被《科学》(Science)审稿小半年后拒稿,后历时9个月终被《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接收。从而 “一夜成名”、“一鸣惊人”,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科学界的“网红”,笼罩着特殊的光环! 先不多说,直接上图: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人文|13984 次阅读|46 个评论
为何元芳对光环无数的“大牛”没啥印象呢?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16-6-21 07:53
元芳与狄阁老聊天时,狄阁老说到“来俊臣 近期火啊,前年拿到了杰青,去年顺手牵驴拿到了长江学者,最近搞到了一个千万级的大项目,马上要冲贡士了,真牛啊,你对他有印象没 ?” 元芳答曰“听说过,但没啥印象,您老若不提俺都快忘了。” 元芳和和朋友曾泰吃饭时,曾泰神秘兮兮地说“这几年, 长孙无忌 太 牛了,发奶车论文像玩小孩过家家似的,论文一出来,媒体说都是诺奖级的。你还记得此人不?” 元芳答曰“听说过,但没啥印象,根据俺对科学的理解,跟风或改进式的工作不可能是诺奖级的成果。” 有一天,元芳碰到一位常上“可学网”浏览的网友王孝杰,王孝杰说“武则天博主火啊,是牛 13 级的网红,不管写啥,几乎篇篇精选,阿谀奉承者众,你怎么看?” 元芳答曰“俺记忆力差,若你不提早已忘了这人叫啥名字了,想必你认为该博主有特立独行的想法,那么你记得她写的哪篇博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的哪句话对你有启发?” 王孝杰支吾了半天,哑火了。 大家能否记住一个人,得看 TA 做出了什么样的丰功伟绩?能否记住一个学者,得看 TA 解决了什么前人不能解决的难题,其成果是否大大推动了科研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 今天,刚看到张义国先生写的好文《 诺奖具“立功封侯”之野性魅力:只看成果不看人,更不看期刊CNS!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54763do=blogid=985553 ), 博文后 潘碧峰 先生的评论既有趣又给力。 潘碧峰 2016-6-19 20:33 深刻啊。 我们知道屠呦呦,是因为她发现青蒿素;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因为相对论; 我们知道牛顿,是因为万有引力; 我们知道施校长,是因为 CCTV ...... 博主回复 (2016-6-19 20:35) : 对头,小伙子! 真正颠覆性的重大成果,因突破了前人的认识,审稿人常因看不懂会误认为你的创新是“异端邪说”,论文很难在貌似高大上的 CNS 杂志上 发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靠媒体推出来的网红或许能风光一时,但若无实实在在的“首创硬货”支撑,只能是昙花一现;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匠,不管其成果发表在哪里,不管生前如何默默无闻,汗水加灵感铸就的丰碑永传,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我国亟需的是埋头苦干、耐得住寂寞的拓荒者,而不是有了“芝麻大点”的成果就频频亮相的“网红”。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能铸就攻坚克难的“宝剑”吗? 元芳,你怎么看?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081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