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18亿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土壤污染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 修复工程将启动
redtree 2014-6-6 22:34
土壤污染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 修复工程将启动 作者:黄倩殷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6-6 12:50:39 今年,从北京的雾霾天,到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引起了公众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关切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而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却容易被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视。民以食为生,土壤污染对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 我国当前的土壤污染有多严重?由环境保护局和国土资源局主导,耗时八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对全国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的调查中,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约合100.8万平方公里。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2011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作报告说,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轻微、轻、中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另外,矿区土壤污染及城市棕色地块(工业搬迁后留下的未经修复的土地——编者注)污染也都不容忽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对70个矿区1672个土壤点位进行了调查,发现超标点位达33.4%。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称,有专家在北京、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场地中有将近1/5存在较严重污染。 土壤污染因何形成? 首先是工矿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局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2.9亿吨。在中国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都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其次是农业生产活动。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指出,中国不足世界10%的耕地却耗掉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化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官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化肥的有效使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农膜残留率高达40%。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指出,65%的化肥都变成了污染物,留在了环境当中。 土壤污染已经对粮食产量、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正在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2013年全国两会一项提案提到,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耕地面积20亿亩,这意味着超过3亿亩土地受到了污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也于2013年透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0.5亿亩耕地受到中度或重度中毒污染,已经不再适于农业耕种。 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调查发现,我国市场上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食用镉大米可能引起骨痛病,镉在肾脏中的累积可能导致肾衰竭。更可怕的是,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但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资金是个大难题。据庄国泰推测,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需要上万亿、几十万亿的投入才行。但是,根据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规定,“十二五”期间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仅为300亿元。土壤修复的资金缺口巨大,使得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治理及修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出现关于土壤修复的说法。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也在今年“两会”上承诺,今年将出台并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土壤污染治理要在公众信任和实际治理成效间形成有效对接。”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刘文华建议,一方面,污染严重的土壤要严格禁止农业生产并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于污染影响程度不确定或较轻的土壤,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状况清晰公布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区农作物的流向。要建立、完善覆盖国土、农业、环境等各领域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实施土壤污染的行政问责制度,谋求在全国范围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原标题:土壤污染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0.5亿亩耕地因污染已不再适于农业耕种,国家将启动“土壤修复工程”)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疯狂的大蒜和18亿亩红线
等离子体科学 2009-12-20 16:49
中国的蒜价发飙了,从去年此时的每公斤几毛钱疯涨到最贵的每公斤 9 元钱。同比 40 多倍的增长,只能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 原因呢?关于甲流的炒作当然有,但是局内人说,这是市场规律:去年大蒜丰收,价格大跌,导致今年大蒜栽种面积减少三分之一。这是今年大蒜价格飙升的主因。而且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农产品一高一低的抽疯现象还会继续。 谷贱伤农,不由得你不信。结果就是市场的报复。而由于农产品的市场的特征时间尺度往往以年计,一旦出现波动,只能等来年。好在是大蒜,如果是粮食呢?! 不由得想起去年此时关于 18 亿亩红线的一场论战。这场大蒜的疯狂给支持 18 亿亩红线的一方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时笔者写的博客 copy 在这里: 《被骂的茅于轼和骂人的茅于轼》 ( 2008 年) 12 月 24 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所谓《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公开反对 18 亿亩红线:认为我国粮食已经实现自给,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18 亿亩红线的规定是错误的;等等,掀起轩然大波。 据说这是一个研究成果:在天则研究所的发布会上,一位研究员说:自 2008 年年初启动该课题以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认真规划、努力钻研、深入探讨并广泛交流,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而茅于轼先生显然是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早在 2007 年 5 月 29 日,茅于轼就曾在网上发表《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一文表述过同样的思想)。 民以食为天。因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吃饭问题,引起这样的反响是不足为奇的。而网络作为一个发表这种意见的平台,出现一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谩骂也是不足为奇的。作为当事人,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茅于轼做一下简单的统计就可以看到大多数人还是进行认真理性讨论的,进行谩骂的人只是少数。但是茅先生却有点坐不住,也开始骂街式的回击:说这些人是利益驱动、足以说明反对 18 亿亩红线触动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云云。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成果,研究者本人却把利益扯进来,制成帽子扣到对立观点的头上,就已经偏离了学术的轨道。从而使骂被带上一个新的台阶:已经有人考证出这个项目是得到 Ford 基金会的支持,带着很令人起疑的境外利益的背景等等。 而若真讨论到利益的话,不说双方的相互攻击是否属实,就反对 18 亿亩红线触动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这句话来说,确实没有错。就如笔者前面所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确实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吃饭问题这样生死存亡的天大利益。 茅先生们最基本的观点,无非是土地和粮食都是商品,应该让市场自己去调节,而不应该政府干预。 这种观点,说浅了是天真,说深了是无知。 世上的商品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通的吗?当然不是!不然怎么会有走私、禁运、壁垒、和制裁?最简单的例子,中美贸易的巨大逆差,真是由于美国人做不出足够卖给中国人的商品吗?当然不是。只要做过中美贸易的人都知道,中国人真想买的高技术商品,都在美国商务部的禁运名单上。 至于说到粮食,至今在很多发达国家里,也没有真正被商品化。日本对农民种粮食的补贴和对农产品进口的壁垒,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令美国人很不高兴的事。而在很多国家,土地的转让和买卖更是受到限制。在我们具体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里,土地更是从来就没有商品化过:其所有者是国家,而可以买卖、转让的只是使用 权而已,并非土地本身。 即使具有某些商品的属性,粮食和土地也并不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在这个问题上,凸现出茅先生一类所谓经济学家的无知。他们不知道,任何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其最基本的性质,应该是惯性,也就是类似力学里质量的那个量。这个惯性决定了对象的本质,而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具有不同惯性 的对象对不同外界作用(在力学里用力来表征)的响应。具体的表现,就是这个对象对外界作用响应的时间尺度。惯性越大,这个时间尺度越长。对于粮食来说,很明显,其特征时间尺度应该以年来计量,而多数商品对外界作用响应的时间尺度是很短的:比如股票的特征响应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而很多商品是以天、周、或者月来计算。对于土地来说,特征时间尺度更长:把耕地改作他用(比如建房),时间尺度至少两年以上(从土地使用权出售到住户入住);而把已经作他用的土地改回耕地,到收获粮食,时间更长!这样长的响应时间,与人对粮食这种商品的需求时间:几个小时(两次进食之间的时间),到几天、十几天(人不进食可以存活的时间),相比起来实在是相差太远。等到市场可以响应(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前提下,要一年;连土地都市场化的情况下,要几年),已经不知有多少人会因为饥饿而染病、甚至死亡! 正是因为如此短的需求时间和如此长的响应时间的巨大矛盾,使得所谓商品、市场的一般规律在这里不再适用,或者说,在十天半个月这样小的时间尺度上适用,在几年、几十年这样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大时间尺度上不适用。而 18 亿亩红线和茅先生们的《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说的正是这样的大时间尺度问题! 如果茅先生们真要进行一点学术研究,就该老老实实坐下来,研究一下这些 ABC 的问题。对批评者进行利益的对骂,只能把自己的罩门亮在对方的剑下。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669 次阅读|3 个评论
18亿亩耕地的计算依据
vcitym 2009-7-28 23:48
我国实行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其中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受到人们的深入讨论。这其中尤其对18亿亩耕地红线更为敏感。一方面主流认可这个官方指标,一方面有人持否定态度。尤其是持质疑者更难能可贵。虽然他们受到很多网友的讨伐,但其胆量和执着令人佩服。( http://hi.baidu.com/shenglml/blog/item/abebfbddd8f337a6cc1166b5.html , http://blog.163.com/maoyushi88/ , http://news.sohu.com/20081225/n261407557.shtml ,茅于轼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 与会嘉宾拂袖而去) 这些争论也好,讨论也罢,都要事实说话。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2004年在文章中曾经对此进行过计算,虽然粗略,但也算是依据,呵呵。可能是由于量纲问题,没有引起人们关注。这里将其量纲还俗,节选如下: 我们认为,要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研究透彻,就要进行反演思维,首先准确预测未来我国的人口变化,这个人口变化可以是几个方案。目前的说法较多,虽然我国人口峰值出现的时间有较大分歧,但对人口总量的数据意见比较一致,就是我们在21世纪30年代总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就是说,我国的人口极限值在16亿左右。我们按照这个数字进行粮食和耕地预测。 然后再研究这些人口对粮食或食物的需求。依卢良恕等(2002)的我国基本小康社会(2010年)食物安全目标、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食物安全目标、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2030年)食物安全目标,到2030年,每年粮食总产量7.46亿吨,油料总产量0.523亿吨;糖料总产量1.971亿吨,水果产量0.925亿吨,肉类总产量0.838亿吨,禽蛋产量0.381亿吨,奶类总产量0.523亿吨,水产品总产量0.638亿吨,蔬菜总产量3 . 318亿吨。其中需要占用耕地的主要有粮食生产、油料生产、蔬菜生产等。如果考虑科技进步等,届时全国平均粮食单产按600公斤/亩、平均蔬菜单产按4000公斤/亩、平均油料单产按300公斤/亩计算,则需要的总耕地面积约15亿亩(利用粮食、油料、蔬菜总产除以单产,然后加和),如果将棉花等需要耕地的作物计算在内,耕地大约有20%的浮动, 这样总耕地面积约需要18亿亩弱。 就是说,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5085亿亩(据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我国从现在到2030年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最大空间不到5085万亩。如果作物单产达不到上述标准,则需要的耕地可能更多。当然,这是在没有考虑进口的情况下的100%自给条件下进行预测。如果按10%的进口最大值计算,则耕地面积可以再放宽标准。不管怎样变,我国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极限大约在5085万亩~5590.5万亩左右既成定局。 城市化占用耕地的比例,吴群等( 2002 )、于伯华等( 2003 )曾做过研究, 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1056平方公里,耕地减少615万亩。今后二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据专家测算,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0%,2020年达到52%,到21世纪中叶达到70%。据此推算,我国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较目前的37%提高15%,需要占用耕地面积约9225万亩强。也就是说,我国耕地总量不到2020年将达到极限水平(实际情况是耕地的可用空间只可以支持城市化水平提高8%~10%)。到2030年人口高峰来临,尚有一定的耕地缺口。因此,保护耕地的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发表于《中国土地科学》 2004 年第 4 期,与付邦道合著。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个人分类: 土地相关|7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生态学角度看中国设置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
kerer009 2009-1-3 14:27
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为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文章,觉得这位老先生说的不妥。以往关于这方面自己也有很多的话想说,就借这次机会结合我所学的生态学专业,探讨在中国设置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和从质与量方面解决中国粮食供应问题的策略。 1 从生态平衡看中国粮食供需关系 生态平衡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相对静止稳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基本相当。二是动态稳定状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围绕着某一个值上下波动。三是非平衡稳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总是输入大于输出,系统始终保持一种远离平衡态的稳态,一般生态基础条件比较差、一旦受损不易恢复的生态系统适于保持这种状态。 从生态平衡的表现形式看,粮食供需之间保持第三种状态,即非平衡稳态对于中国比较适宜,让粮食供应总是大于需求,保持一种远离供应平衡的状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须的,毕竟如果中国的粮食供应一旦出现稍大的缺口,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而且这种情况一旦真的发生,其对中国经济上和政治上所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发展如此不平衡、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于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好多决策都要在这个国情下进行。 粮食的生产过程是依赖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来完成的,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是依靠一定的水、肥、气、热等条件保障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粮食的生产过程受气候、环境等条件制约(此外还受经济因素、农资供应状况等因素制约),由此导致粮食产量年际间变化较大。粮食生产中制约性因素不仅数目多,而且很难准确预知各变量累积后对粮食供求关系的综合影响,没有人可以根据以往历年的粮食供求状况在可靠精度上预知五年或十年后的粮食供求关系,更别说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加剧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国内人口增加、城镇扩张,以及国际上能源战略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很难知道这些因素对不远的五年或十年后的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影响程度究竟会如何。 因此在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来说,不可以让以往的粮食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粮食贸易状况成为今后不必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依据,在中国尽可能保证足够多的耕地面积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这与为什么是18亿亩这个数量指标没有多大的关系。中国的后备土地资源状况恶劣,作为一种几乎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我们现在所能勉力保持的耕地面积也只有这18亿亩了。 2从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关系看中国的粮食供需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截然分开,甚至把经济规律超脱于自然规律之上,强调自然规律要服从于经济规律。这种认识在历史上一定时期,对于调动人们改造自然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食物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已经充分证明,是生态规律制约经济规律,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生态规律是在广阔的生物圈内起作用的,而经济规律却只仅仅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中起作用。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行,具有相当的滞后性,众所周知,西方等奉行自由市场主义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与此直接相关。 如果不是政府无条件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自由改变耕地用途,很难想象如果土地管制的口子稍一放松,体制的弊端和人性的丑恶(注:一网友语)以及民众对土地的需求将究竟会占用多大规模的耕地。在地方上普遍把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情况下,很难在耕地利用上均衡考虑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从市场经济方面来说,商家通过以土地为载体对利益的追求是没有底线的。即使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在当今生活紧张、纯正绿色农产品对绝大多数人一品难求的情况下,恐怕城镇中的绝大多数中产阶层民众都想在农村中建个有墙有院、有房有园的农庄吧!如果把对耕地的需求真的基本上都得到满足,恐怕二三十年后,中国的耕地总量只剩下8亿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此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民来说,耕地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即使在当今政府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时代,耕地仍然能够为弱势的农民及其子孙的生活提供相当程度的保障,最起码耕地保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吃饱饭而不会都去劫富、造反。想想以往三十年间发生的城镇化扩张过程中,那些失地农民群体的分化过程和结果,以及相当部分农民子女的教育和生存状况,可能会对我上面的说法体会得更深一些。 附:至于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有无必要的讨论中列举土地复种等例子来说明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产量的情况时,我觉得这么说很没有意思。当提到这些技术进步的例子的时候,怎么不提提每年中国因风沙毁田、土壤次生盐碱化而放弃耕种的例子呢?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总不能光捡好听的嗑儿唠吧!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47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