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绵城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装配式路面基层技术在海绵城市工程的应用
szjsyj 2017-10-9 15:13
装配式路面基层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打印版)2017-9-25.pdf
个人分类: 探索与实践|1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敬明说海绵城市
yantuguiguzi 2017-9-30 11:21
大家对标题不要误解了,我说的敬明是威武帅气的董敬明老师,与文学才子郭敬明同名哈,这个简直缘分呐。 此次董教授给我们接地气的讲了一堂海绵城市的讲座,与我原先听过的海绵城市讲座相比,实在是实用、新鲜。这不,从马路上就可以发现海绵城市的未来,大家对道路中间绿化带很熟悉吧,绿化带是由路缘石围起来凸出路面的景观带,董教授对这个很痛心疾首,太浪费了,这么好的海绵城市绿地竟然仅仅是景观带,这个设计太过时了吧。董教授给我们介绍了澳大利亚西部的海绵城市经验,这 种路面绿化带完全可以设计成低于路面的有蓄水、排涝、防洪作用的景观带,混凝土块路缘石可以用渗透材料代替应留适当开口,这样很多城市暴雨天看海、泛舟的新闻就是旧闻了。 海绵城市设计澳大利亚有相应的政府文件与标准。其中一条,暴雨后洼地 72 小时内应当无死水潭,这是以卫生防控来设计的,对防止蚊子、害虫产卵具有重要作用。董老师给我们讲了海绵城市初步的规范设计方法,我 们在拿到地形图时,首先应当找到水系在哪里,记住水往低处流,城市绿地就应当放在离水系近的地方、放到低处。然后再进行其他相应的功能分区。 有个细节,屋顶设计是单体设计十分重要的地方,如果瓦檐上的水也管好,让屋顶水流到自家的雨水花园,那么即环保又省了灌溉花园的花费。 海绵城市需要社会各个层级的人士共同努力,因为海绵城市应当是城市为模板的,不能局部搞。这需要政府、开发商、业主等等来共同合作,政府需要成立水务局部门来规范、引导海绵城市设计,开发商需要接入海绵城市设计到每个小区,业主可以用钱投票给好的海绵城市设计的小区。现实情况是,中国还没有一部海绵城市设计规范,试点的海绵城市点缺少十年的海绵城市设计规划,二、三年的规划并没有实际的效果。这个也是思想意识没有完全转变有关。但是董教授很有信心, 预估未来几年中国的水务厅会应趋势成立! 最后是大家都很期待的提问环节。近十个同学提了问。 海绵城市建设对路基、地基有影响吗?现有城市如何进行海绵城市设计? 董教授说:这个是协同设计问题,城市规划是前期、大方向的,路基、地基的设计需要满足海绵城市的要求。现有城市也可以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一个城市能利用 50% 的绿地来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就很好了。甚至 10% 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海绵城市的规范如何才能推行?怎么解决海绵城市的现有困局? 董教授说:国家雄安新区建设将是一个很好的模板来带动海绵城市的推行,我也在写一本海绵城市的书籍,出版时欢迎大家观看。 海绵城市现有三大困局:部分当局者意识固守;海绵城市不能局部做,涉及到土地所有权问题;中国暂无海绵城市设计规范。 这个我讲座中说了,需要我们开放融合一起来努力,希望同学们多关注海绵城市进展,为解决城市问题努力。 对于重庆这类的山城,海绵城市能实行吗?海绵城市与城市管廊有何区别? 董教授说: 海绵城市是要把水排到地里面去,而不仅是河里,重庆这样高低落差大的山城更适合海绵城市,水更易流动。 城市综合管廊是各种城市管线放在地下,分区放置,提高管线检修能力。海绵城市是城市多层设计问题,充分考虑绿地、水系、电力网等,具有消纳、排水、用水、净水等功能。 澳大利亚的海绵城市水敏感性设计与美国的都市景观设计有什么区别? 董教授说:澳洲的水敏感性设计偏重水循环;美国的都市景观设计偏重雨洪管理,保证不被淹。美国官员还专门到澳洲学习海绵城市案例咧。 这是我的讲座总结,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公号:岩土鬼谷子
3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海绵城市网| 海绵城市亿万市场,透水铺装的霸主交椅谁来坐
热度 1 wenyuange304 2017-5-24 11:56
转载自“海绵城市网”http://www.calid.cn 21世纪初,我国相继开展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杭州市从2005年除运河治污工程外,开始在城市市政建设中大规模推广使用透水工程材料。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杭州市铺设透水混凝土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北京市仅在奥运场馆建设中铺装透水工程材料达10多万平方米。建设部也在大力推广透水混凝土材料,这标志着城市建设逐步走出硬化的误区,向人们展示一种全新的,具有环境、生态、水资源保护功能的地面铺设。 现在市面上主要的透水性铺装产品包括; 透水混凝土铺装、透水砖铺装及透水沥青铺装等;其中透水混凝土铺装在适用场景的广泛性和渗水率上均比其他的两种产品相对表现好, 特别是在日降水量超过100mm的特大暴雨中,雨水能通过透水混凝土铺装迅速渗透进入地下土壤,很大程度上减缓进入市政排水管道的速度,有效缓解排水压力。 透水混凝土的起源 其实是源于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城市环境问题的材料。 普通混凝土所铺设的传统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 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水, 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断。同时该种材料无法对地表热量进行吸收,不能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而透水混凝土不含细骨料, 是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而且这样的内部结构也可以 有效吸附地表热量和噪音, 可以有效疏解不少城市环境问题。 透水混凝土分类 1.水泥透水性混凝土 以硅酸盐类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单一级的粗骨料, 不用或少用细骨料配制的无砂、多孔混凝土。该种透水性混凝土成本低, 制作简单, 可用于道路铺筑及预制成品应用。 但由于含有较多的连通孔隙, 其强度及耐磨性、抗冻性是工程应用技术主要指标。 2.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 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 以沥青或高分子树脂为胶结材料配制的透水性混凝土。与水泥透水性混凝土相比, 该种混凝土强度较高, 但成本也高。 由于有机胶凝材料耐候性较差, 在日光大气因素作用下容易老化, 其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 在保证空隙的前提下, 抗老化、 热稳定性就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3.烧结透水性制品 以废弃的瓷砖、 长石、 高岭土、 粘土等矿物的粒状物和浆体拌合, 压制成坯体, 经高温煅烧而成, 具有多孔结构的块体材料。 该类透水性材料强度高, 耐磨性好, 耐久性优良, 而且具有废弃固物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但烧结过程本身需要消耗能量, 成本较高, 适用于用量较小的园林、 广场、景观道路铺装部位 。 透水混凝土应用实例 透水混凝土在美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应用,不少国家都在大量推广,如德国预期要在 短期内将90%的道路 改造成透水混凝土,从而改变过去破坏城市生态的地面铺设。 美国曼哈顿时代广场 德国后奥林匹克公园 国内多项知名项目工程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都看到透水混凝土的身影。 在奥运公园水环境设计思路的讨论会上,一位专家提出,奥运公园最重要的设计之一,应是让地面具有很好的雨水回渗功能。 北京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广场、停车场、行人通道等工程,设计要求使用能承受消防车等重型车辆通行的高强度透水混凝土。 上海在新建改建公园中积极推广透水材料铺装,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工程、特奥会训练基地建设大量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2013年重庆国博中心6万平米室外展场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上海市在新建、改建公园中积极推广透水混凝土的应用。2010年,在整个世博园区,60%以上的路面采用了透水混凝土,例如世博中心广场、A13广场、世博公园、世博园区内地坪、C08广场和非洲广场等。 国内首个“星光广场”——青岛沧口公园,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发光石打造的新型透水铺装景观。 将稀土元素激活的荧光石嵌在透水地坪里面,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可以发光,不需额外进行补光。 透水混凝土的使用不仅在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另外多个国家也已经对透水混凝土在透气、透水、吸声降噪、净化水体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拓展其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也对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申请了多项专利。 美国: 1979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saraaota地区的一座教堂附近,首次使用无砂多孔混凝土建了停车场,并获得透水性混凝土的专利。 日本: 日本学者在1987年申请了有关透水混凝土的专利。 中国: 国内部分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卵石型透水混凝中专用复合型添加剂”和“卵石型透水混凝中专用表面清洗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通过掺入这种新型的超细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透水混凝土浆体的流动性与密实性,从而提高透水混凝土拌合物的包裹性、匀质性及粘聚性。与普通透水混凝土相比,卵石露骨透水混凝土增加了一项表面处理工艺,即在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均匀喷涂一层清洗剂。 露骨透水混凝土路面 在进入2015年以来,透水混凝土市场相比以前有了更多发展,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对其市场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技术是否价格不菲呢?并且随着与透水系列网红产品——透水砖相比较,又是孰优孰劣呢? 透水混凝土产品能否占据高位 目前透水混凝土的造价是需要根据厚度来定的,根据使用的骨料,外加剂,水泥,面层骨料,密封剂等的配比不同都有所不同,另外因为骨料,外加剂,水泥这些都会涉及到每个厂家的产品配方,即使是整体的材料成本,也差距各异。 对于透水混凝土而言,如何提高其抗压、抗折强度和减少堵塞是目前研究的关键问题。 与普通混凝土不同,透水混凝土是一种骨架-空隙结构,它是以单粒级粗集料作为骨架,导致出现强度低、容易堵塞、抗冻性和抗疲劳性差的问题。其次,由于其孔隙较大,由于部分雨水携带的大量泥土、细砂、碎片等杂质随水流不断进入透水混凝土的孔隙会造成堵塞。尤其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尘土较多,更容易造成透水不畅,随着时间的积累最终导致无法透水。 通过研究发现采用以下 三种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 减小骨料粒径; 掺入适量的硅粉和高效减水剂; 加入有机增强剂。 在孔隙堵塞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早期的研究发现透水混凝土路面使用5年后,其渗透性降低了90%。除此之外,清理路面产生的灰尘以及植被的落叶、扬沙都可能造成孔隙堵塞。 减少混凝土的堵塞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清扫后吸尘; 高压水冲洗; 浸润后清扫。 与透水铺装产品里面另一个角色——透水砖相比,而透水砖耐压性能明显低于透水混凝土地坪。 透水系数和力学性能是两个主要的质量指标。 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在使用2年后减弱较多,瞬时下渗速率变化明显。其他表积水现象增加严重,与初铺设时相比,积水时问提早。车行道的透水砖比步行道的使用寿命要短。而透水混凝土标准使用年限为15年。 但是从性价比角度而言,透水砖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广场、公园人行道及非重载路面等场合,如果在这些地方如果铺设透水混凝土性价比则过低。(见下表) 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透水路面砖(板) 以骨料、水泥为主要原料,经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或以废陶瓷片等块状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与水泥浆等搅拌,经压制成型、坯体干燥、高温烧成等工艺制成;也可采用沙漠风积沙与胶结剂,组成表面致密、微米级渗水的滤水层。产品具有多孔自透水功能,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标准要求。 建筑与小区、广场、公园人行道及非重载路面等场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透水性路基上现场浇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形成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系指采用特殊级配集料、水泥、化学外加剂、增强剂等制成的非封闭型多孔混凝土。因集料级配特殊,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量连通孔隙,降雨时,雨水将沿这些贯通的“路线”透过路面,进入路基,渗入地下。当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中掺加适量比例颜料,则可修筑彩色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应执行 CJJ/T 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建筑小区、公园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路面,轻型车辆车行道以及各种体育设施的地面。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彩色) 在透水或不透水路基上现场摊铺透水沥青混凝土,形成具有透水功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排水式路面结构可分排水层和应力吸收层。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由特定级配集料、改性沥青等配制而成,也可添加明色剂等制成彩色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的要求。 适用于建筑小区、公园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路面,轻型车辆车行道以及各种体育设施的地面。 结语 传统城市路面为不透水结构,雨水通过路表排除,泄流能力有限,当遇到大雨或暴雨时,雨水容易在路面汇集,大量集中在机动车和自行车道上,导致路面大范围积水。 我国对于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阶段对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今后应深入进行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的研究,逐步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将透水混凝土大规模应用于现代“海绵城市”中。这样透水混凝土才有机会成为海绵城市发展建设首选地面铺装材料。
个人分类: 学术资料|2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绵城市设计:径流总量控制率还是降雨场次控制率?
热度 2 jiasf 2017-2-23 06:03
海绵城市设计技术指南采用 采用 径流总量控制率 作为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考核指标,我曾写了一个评论和建议,认为目前指南中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名不副实,因为实际上计算的是降雨总量控制率,而又不如效果相同的降雨场次控制率统计简便,因而建议改为采用降雨场次控制率。几个月前投给了《给水排水》杂志,因为该期刊是城建行业的权威期刊,关于海绵城市的很多论文也发表在其上。当时就说明了这不是论文,请编辑看看考虑一下能否用适当的形式发表以便行家讨论。投过去以后在期刊网站上查看了好几回,都是处于“审稿中”状态。直到春节后收到编辑的来信,说有了几个评阅人的意见,但评价都不太积极(——基本上也就是下面的网友意见 ),而且说我也不差论文评职称,问我能否发在他们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上面,还说他们的公众号粉丝很多,很有影响!我立马回信说,完全同意,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跟行家交流、引起重视!于是就有了下面《给水排水》公众号组织的讨论。 感谢《给水排水》期刊编辑的安排!虽然有参与海绵城市设计技术指南编写的专家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讨论了,但从我得到的反馈来看,还是更多从业者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包括《给水排水》公众号组织的投票,竟然赞成我的意见的人比赞成指南现方案的人还要多!这让我确实有点意外。因为关注《给水排水》公众号的人大部分都是城建系统的,指南也是城建系统的专家编写的,但更多的人同意我的意见,或许也说明大家还是信服道理,而不是都被部门限定了立场和判断!真值得赞叹! 导读: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 指南 》)已成为全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技术参考文件。 《 指南 》 中采用 径流总量控制率 作为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考核指标。 该指标一直以来争论很多,有专家建议将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改成降雨场次控制率 ,于是特将各方观点整理发布, 汇众家之言,问雨水之道! 贾绍凤:建议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改成降雨场次控制率 (贾绍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指南》编写组已经对该指标作了详细、清楚的解释,指出《指南》中的 “径流总量控制率” 指标就是 降雨总量控制率, 只不过因为要避免降雨总量控制率可能导致的人工干预降雨、人定胜天的误解,并与控制径流以恢复到开发前的自然水文产流状态的理念相符合,才叫做了 径流总量控制率 ,进一步指出国内外采用的降雨场次控制率、降雨总量控制率、径流总量控制率都是相通的,并认为这些主要着眼于污染径流控制的指标,与主要着眼于暴雨峰值及其洪涝控制的其它指标是互不冲突、各得其所。 笔者认为这一指标的解释是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和可以理解的。但从术语科学化、操作简便化的要求出发, 笔者仍提出把《指南》中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换成降雨场次控制率的建议。理由如下: 一、 《指南》中径流总量控制率中的径流概念不是水文学定义的径流,实质上指的降雨, 容易引起水文学科背景人士的误解。 在水文学中,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或者人为灌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降水产生的径流,称为降水径流,只是降水的一部分。降水经过植物截流、补充土壤水、填洼还多出的从地表或地下向低处汇流的那部分,才是径流,其中在地表部分(包括浅层土壤中的壤中流)称为地表径流,地下以地下水形式流动的称为地下径流。 二、目前《指南》中明确径流总量控制率按降雨总量控制率来计算,但 真正的径流总量控制率与降雨总量控制率数值并不一致, 差别还较大,已发表的一些论文证明了利用SMMW模拟的径流总量控制率与降雨总量控制率有明显的差别,强行按降雨总量控制率计算,实际上名不副实。 三、目前《指南》中所谓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原本是称为降雨总量控制率,只是因为担心引起“人为干预降雨”、“人定胜天”的误解,改成了径流总量控制率,反而把原本科学的叫法改成了现在不科学的叫法。 正本清源,应该把径流总量控制率术语改回降雨总量控制率。 四、在同等效用下,应该采用最便于获取的指标。称为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另一个意图,是反应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对径流实施控制回到自然水文状态的产流水平的理念和要求,以实现自然入渗、自然蓄存、自然排放的目标。但正如指南编写专家所说, 在功能原理上,降雨场次控制率、降雨总量控制率、径流总量控制率都是相通的, 都能实现径流污染控制等目标,只是计算公式、数值稍有差别而已。 既然如此,何不采用最容易处理的指标呢? 在降雨场次控制率、降雨总量控制率、径流总量控制率三个控制指标中,降雨场次控制率是最容易获得对应的设计降雨的,只要在城市所在地的降雨频率曲线上查找与降雨场次控制率目标值(例如90%)对应的场次降雨量就行了; 对应降雨总量控制率目标值的设计降雨量,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频率曲线,先计算不同设计降雨量对应的降雨总量控制率,然后再反向插值求出规定的降雨总量控制率目标值对应的设计雨量; 而如果要按真正的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值来确定设计降雨,计算过程更为复杂,需要借助复杂的水文学模型来模拟计算和统计。 从计算、操作的简便性而言,降雨场次控制率(或者降雨日数控制率)远胜于降雨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总量控制率。 总之,为了避免径流总量控制率中“径流”与水文学中的“径流”定义不一致造成的理解歧义,为了避免实际操作上用降雨总量控制率代替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名不副实,为了恢复降雨控制的本意,为了实际计算的简便, 建议将海绵城市设计、考核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改成降雨场次控制率。 《指南》编制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释疑 《指南》中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实为年雨量控制率。 考虑年雨量控制率这一表述易让人产生“人工控制降雨”和“人定胜天”的歧义,《指南》中术语选择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事实上,在 工程 实践过程中,该指标的落实是通过控制降雨产生的径流来实现的,相关雨水设施的规模也可按照设计降雨量标准通过径流体积计算确定, 即实际工程控制的仍是径流,只是统计分析的是雨量。 此外,虽然从数值上选择了多年降雨资料统计得出的年雨量控制率,针对的是维持城市开发前自然状态下的降雨地表产流率,由上述可知, 与另一出发点——控制径流污染并不冲突。 但是,若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出发,还应依据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径流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具体确定年雨量控制率指标 一、雨水径流总量控制主要基于径流污染控制和恢复开发前自然水文状态,径流体积控制是关键实现途径。 二、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应基于问题导向,综合考虑经济性、极端暴雨的影响、区域或具体 项目 条件等因素。 考虑总量控制工程设施的原理、影响因素不同,目标的考核可采用施工图审核与工程踏勘、模型连续计算两种方法进行。 三、雨水设施规模的确定方法可基于降雨统计分析或模型连续计算,采用降雨统计分析法时,若具备分钟或小时精度的降雨数据,宜按照落地工程的排空时间,进行降雨场次划分后进行。 四、总量控制的实施应加强水文数据的共享和研究,为目标和工程设施规模的确定、目标考核等提供支撑,还应加强SWMM等 基础 模型的规范化应用,综合保障总量控制目标的合理确定与有效落地。 网友说法 网友A: 降雨场次控制率: 1、根据所在城市降雨频率曲线上与降雨场次控制率目标值,查找场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2、根据所在城市30年日降雨频率曲线与降雨控制率对应,查找设计降雨量。 总之: 1、简单看,降雨场次控制率用词更为准确,这是单一而不深理解,没结合径流总量公式考虑问题 。 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仅考虑降雨场次控制率的计算,结合径流总量计算,更为科学 3、不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降雨场次控制率,都是降雨统计学,最终目标,是实现径流总量计算,所以是径流控制率统计学,不存在争议,不存在怀疑。 网友B: 无论是啥概念,工程目标应为可 测量 来评价而不是通过计算,计算这玩意大家都懂的~ 网友C: 无论按照总径流量还是场次控制率都是以偏概全,请问15毫米以下径流量如何控制? 网友D: 降雨场次控制率?字面看起来,连降雨几次都能控制?岂不是更让普通人觉得人定胜天? 网友E: 还是恢复“年降雨总量控制率”最准确,其他提法都不合适。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13386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5年写的《城市湖泊防渗不宜提倡和推广》建议
热度 3 jiasf 2016-11-27 15:41
城市湖泊防渗不宜提倡和推广 圆明园防渗工程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回头来看,关于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防渗材料上:是土工防渗膜对生态友好还是粘土更生态友好?最后推荐的整改方案也是拆除部分防渗膜而代之以粘土。但这场争论忽略或者偏离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城市湖泊是否应该修建防渗工程?由于这一问题对将来的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关注和讨论。我们的观点是:城市湖泊防渗不宜提倡,更不能推广! 一、 城市湖泊防渗不符合雨洪资源利用要求 城市湖泊防渗只有在缺水地区才有需要。但恰恰是缺水地区应对修建城市河湖防渗工程应有所限制。 对于位于暴雨洪水较多而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城市,如何拦蓄雨洪、加快降水入渗、增加地下水补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为了减少城市建设中地面硬化对降水入渗造成的不利影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强调减少地面硬化的比例、对于必须硬化的地面采用可渗透材料,以便于降水入渗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 为了更多地拦蓄雨洪、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除了减少地面硬化的不利影响、利用现有湖泊洼地调蓄雨洪补充地下水之外,还需要主动地修建增渗设施,例如开辟增渗洼地、增渗沟渠、增渗井等。 显然,城市湖泊防渗的做法与城市雨洪利用的要求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对于需要利用雨洪的地区,城市湖泊防渗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即使个别湖泊有特殊要求可以做防渗工程,但城市湖泊防渗的做法绝对不宜提倡,更不能大面积推广。 二、 城市湖泊防渗不是真正的水资源节约 湖泊渗漏的水补充了地下水,没有被消耗,还可以开采再利用。城市湖泊防渗只是减少了湖泊渗漏,表面上减少了湖泊用水量,似乎节约了水资源,但实际上减少渗漏也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使地下水资源量也减少了,所以并没有真正节约水资源。或者说 从湖泊经营者角度而言的节水,从整个水系统角度而言并不是节水 。对湖泊经营者而言,湖泊防渗确实可以减少补水量、减少补水费用。但对整个水系统而言,湖泊渗漏的水不过是把地表水转化成了地下水,并没有使水资源减少,所以湖泊防渗的实质效果不过是减少了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量,对总的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并没有影响,当然也没有节约水资源。 三、 湖泊防渗损害湖泊净化水质的功能 湖泊中地表水向地下渗漏的过程,也是水质得到净化的过程。在渗漏过程中,水中的杂志被过滤、有害物质被吸附和降解,因而水质得到净化。湖泊防渗必然降低湖泊的水质净化功能。 四、 经营性湖泊的渗漏水可以部分由政府负担 站在湖泊经营者的立场,为了在用水指标有限的情况下满足湖泊用水要求并节省湖泊补水水费,自然有修建湖泊防渗工程的要求,以减少补水量、节省水费。怎样才能化解湖泊经营者欲防渗以减少用水量、节省水费和城市为了利用雨洪、增加水资源应加大湖泊入渗这对矛盾?问题的症结在于渗漏水的来源和水费。 由于城市湖泊渗漏水的公益性,政府有责任提供湖泊渗漏用水指标,并承担部分渗漏用水费用 。 城市湖泊的渗漏水补充了当地的地下水,增加城市乃至周边地区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具有公益性。为补偿湖泊渗漏水而需要多引多用的那部分水资源的费用,不应该完全由湖泊经营者承担,而应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具体承担的数量,可以按以下原则确定:在湖泊未开发经营之前自然渗漏的水量应全部由经营者承担,因为从减少不利环境影响的要求而言,经营者本来就应该保持这部分渗漏量;而对于因为湖泊经营而增加的渗漏量,例如因为湖面增加、水深增加而增加的渗漏量,其费用应该由政府承担大头,如 70% ,经营者则承担 30% 。这样的比例划分希望达到以下目:既防止湖泊经营者为节省渗漏水水费而修建防渗工程,又可防止经营者在承担的渗漏水水费过少时、超量引水以寻求改善湖泊水质等其它好处、但水费却由政府承担的不利情况的发生。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3014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绵城市”建设,气象部门怎可缺位?
热度 1 yaozi824 2016-11-24 15:02
“海绵城市”建设,气象部门怎可缺位? “海绵城市”建设是 2016 年的热点词汇之一。“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导部门是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国务院办公厅制定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2015 年 10 月)。 何为“海绵城市”?习总的讲话中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学者 仇保兴 认为,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总体来说,“海绵城市”有两大功效: 1. 防治城市内涝; 2. 雨水收集利用。 谈到“雨水”,最终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降水。建设“海绵城市”,第一个就是要摸清楚该城市降水的底,尤其是极端强降水。这是气象部门和气象学者的专长,也是职责所在。“海绵城市”从 2012 年提出,到 2014 年试点,直至今日,气象部门和天气气候学者的参与度很少,只有极个别省市在政府行为下配合其他部门工作,这是远远不够的。建设“海绵城市”中,气象可以干那些事呢?粗略地,有以下几点(只是个人想到的,可能还有更多): 1. 暴雨强度公式的更新修编。由于资料的限制,以前惯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是基于个别单站资料的。随着自动化监测的发展,且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暴雨的频率、强度等都在变化,需要用更多、更精细化、更高时空分辨率的资料来更新或修正暴雨公式,编制更为精细的暴雨强度公式 ,以适应“海绵城市”的需要。 2. 城市精细化降水监测 。大部分城市已具有高度网格化的自动气象监测。自动气象监测站为海绵城市运行提供数据参考,这是别的部门无法提供的。 3. 提供城市降水精细化预警预报和服务,发布城市暴雨灾害预报预警 。未来的城市天气预报会更加精细化,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这是别的部门无法提供的。 4. 提供人影作业,适时启动增雨、消雨作业,有效缓解城市灾情。 5. 开展其他相关基础研究,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6. ………………
个人分类: 气象万千|2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与水的故事之二:城市看海、水城泛滥、海绵城市
baocunkuan 2016-7-15 10:11
日前,我接受了“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的采访,讲述了城市与水之间的三个“故事”。昨天说了第一个故事,即城市、生态、规划。今天继续说一下第二个故事:城市看海、水城泛滥和海绵城市,......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1. 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以您的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避免一些误区?在配合海绵城市建设上,环境评价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 近日南方多地暴雨,像武汉又进入“看海模式”。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评价如何应对此类灾害性问题? 3. 城市水景、水城的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环评在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包存宽:这三个问题,无论是海绵城市、 “城市看海”还是“水城泛滥”,不妨合并称之为“城市与水”的故事。城市作为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之地,水作为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因此,“城市与水”的故事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体现。 纵观城市的诞生与发展,从古代逐水草而居至今,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城市,如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其供水、航运等功能的结果,如随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当然,人们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的治水成果,如黄泛平原菏泽、睢县以及太湖流域的“圩子”。而城市不当发展或过度发展,或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无论水资源的耗竭还是水污染严重,也同样会“毁掉”一个城市。因此,城市与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何破解“城市与水”的尴尬? 海绵城市,应是一举双得缓解“城市与水”的难题。通俗地讲,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学术和政策上讲,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和城市相关的概念不妨称之为“城市+”,就有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以及“海绵城市”。这不仅反映城市内涵之丰富,而且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的期待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和生态城市类似,海绵城市自2012年提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众多城市也提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计划。 海绵城市成为行业热点,一方面反映了许多城市面临“城市与水”的难题,无论是“被看海”的尴尬,水污染的难题,还是渴望“以水生财”;另一方面,如何防止炒概念,防止以前类似“生态城市”建设中打着生态旗号破坏生态的覆辙,尤其是借“海绵城市”之机建设即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空城、鬼城。 如何切实推进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规划,可谓规划先行。海绵城市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有二,一是编制专门的海绵城市规划,二是融入现行规划中。无论何种方式,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是关键。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或规划内容,须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尽量减少对自然水系和水文牲的干扰,从强度和总量双向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和水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如何保障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规划编制阶段的预评价比如规划环评和规划实施中或实施后的规划评估或绩效评价,应能发挥积极作用。这里,规划环评、规划评估、绩效评估应形成制度合力,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理念、目标、指导思路、内容、措施等既经历了顶层设计,又能落地实施。 本文由水世界专家组采访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水世界微信公众号ID。
3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科学难题
zuoqiting 2016-7-13 23:34
文献引自: 左其亭 .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科学难题 . 水资源保护, 2016 , 32(4): 21-26 摘要 : 在总结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承载的期望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水科学学科体系的10个方面(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阐述水科学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遇到的6方面水科学难题:海绵城市建设水文效应与水系统模型、水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及方案优选、面源污染物通过土壤渗虑消减机理及效应、“渗、蓄、滞”作用机理与城市雨洪计算、水安全风险管控及适应机制、水管理体系研究,并初步提出这些难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 全文下载: http://www.hehaiqikan.cn/szybh/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04003flag=1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海绵城市建设要生态优先
lijushizao 2015-10-16 10:57
海绵城市建设要生态优先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5年10月16日第二版 ◆余池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按照国务院要求,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选择了16个城市今年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雨季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约20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0%,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我国城市缺水尤为严重,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其中严重缺水达108个。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一逢暴雨,内涝成灾。近年来,大多数城市都出现过“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雨水留不住,用水靠外调”,值得我们深思。缺水与内涝并存,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水生态保护,城市硬化面积过大。一些城市甚至干了一些破坏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傻事、错事,如围湖造田、填河填塘、超采地下水等。当前提出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无疑是解决城市发展与水生态之间平衡问题的有益尝试。 要实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笔者认为,根本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优先原则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首先,在城市规划上注重空间均衡和加强用途管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与各相关专项规划做好协调衔接。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区”和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四线”的总体布局和要求,提出规划实施的目标和相关指南。从源头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系要素以及绿地系统。城市地块开发(社区)建设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水系统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也要明确水生态保护控制性要求。 其次,城市建设采取低影响的开发模式,对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产生新的负荷压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同时,广泛采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雨水湿地等绿色、生态化的人工措施,调蓄雨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回收利用雨水。“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人”,控制城市规模,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供应量相协调。 第三,在城市管理上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森林绿地等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保持其健康稳定和服务功能。同时,加强给排水系统、新的绿色海绵城市设施的养护管理,保持人工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开展节水型城市活动,提倡节水型生活,使每一个市民树立在自然水文储量的范围内生活的理念。 总之,只有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才能逐步实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目标。 作者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观点- e见
热度 1 杨学祥 2015-4-6 06:26
观点- e见 和讯网 科技 科技滚动 正文 e 见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4-03 15:05:4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罗萨   重要的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发展战略,并不是牺牲其他国家利益而只顾中国自身利益的方式。这个战略带有合作共赢的思路。或者说,我今天比过去强了一点,富了一点,我们将来还要强还要富,但我们不是从人家那里去夺去抢,而是跟大家一起相互帮衬着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这个思路过去西方列强是没有的。 —胡懋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我们能带来什么?》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78076.html )   作为一门经验医学,中医主要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技术及经验的汇总,例如:草药、针灸及气功等。但是,从本质上讲,中医只是一门技艺而已。   有技艺,有需求,这本身是个很好的对接。但问题是,出于多种原因,某些人将中医定位提升到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将中医包装成了科学家,脱离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土壤。这种提升是可怕的,具有毁灭性的,因为“名不副实”只会带来虚构的理论及背景,而被揭穿后又开始埋怨他人的不理解,并攻击别人来掩盖自己的缺点……   我认为,中医如果想要立住脚,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中医不是科学;二、中医与西医不具任何可比性。 —陈阳《到底是谁毁了中医?》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862179-878288.html )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杨学祥《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8224.html )   雾霾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足,经济发展需要能源动力,而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又是以高能源、高消耗的占主体地位,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即便有科学的办法,没有时间的配合也是难以成功的。 —姜文来《霾来如山倒,治霾如抽丝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2-878120.html )(罗萨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5-04-03 第2版 观点) (责任编辑:HN666) http://tech.hexun.com/2015-04-03/174684992.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2764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5/4/298657.s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热度 1 杨学祥 2015-3-29 19:27
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杨学祥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略)。 成都、海南、苏州将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我们在2010年4月10日指出,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这一科学观点得到社会舆论的响应: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在长江大河上修建水坝,是人类文明必然的选择 。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 。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指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 。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 。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548.html 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01-16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浏览:2005 分享 各省、自治区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委)、水利厅(局),直辖市财政局、建委(交通委、园林局、市容园林委、绿化市容局、市政管委)、水利(水务)局,计划单列市财政局、城建局(城管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水利(水务)局: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二、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试点城市按三年滚动预算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另行印发。   三、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试点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四、对试点工作开展绩效评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具体绩效评价办法另行制订。   五、各地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谋划,组织有关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具体申报工作另行通知。 2014年12月31日 http://www.landscape.cn/news/events/policy/2015/0116/172442.html 2015年成都将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2015-03-24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277 分享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既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一直以来都有的理念。”成都市规划局总工程师万小鹏介绍说,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原来也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在自然地上的房屋建筑,修房之前雨水径流量不发生太大变化。通过渗透、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设施,让水文条件尽量不受到开发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应用,是一种新的雨水管理思想与技术体系。   “低影响开发,意味着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造,曾被忽视。”万小鹏说,当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等大城市病越发暴露的时候,管理水资源,使其回复自然循环的过程,已经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近年来,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   城市发生内涝,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万小鹏说。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仇保兴博士认为,传统的市政“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顺畅”的模式,实际上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   因此,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根据该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   如何建好“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最关键的在于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般来说,区域内的大规模水源,主要用于重要生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其中可以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水系,原则上都可以被纳入水资源生态板块,加以识别和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就具有重要意义。”万小鹏说,成都将环城生态区上的“六湖八湿地”建设,全部纳入“海绵城市”的规划当中,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调节。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建成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因此,“海绵城市”在大城市中的推进,建筑雨水的利用与中水回用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雨水利用的途径,包括普及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建筑中水的回用。统计显示,如果能将雨水、洗衣洗澡水和生活杂用水等污染程度较轻的“灰水”经简单处理后用来冲厕所,至少能节水30%,而每立方“灰水”处理的成本也只需要0.8元。   当然,“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政府能推动的是一部分,公众参与的部分远比想象中更多。万小鹏举例说,如果每家每户都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洗,节水的数量将超乎想象。   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成都将按照中央、四川省部署,在老旧城区中逐步推进“海绵城市”改造;在新建城区中,全面植入“海绵城市”理念,以道路建设为例,其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得低于40%。   目前,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建的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若每棵树的树坑低于路面0.3米,那么下雨时,每个树坑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万小鹏解释说,不光存蓄雨水,树木还可以迟滞雨水的快速流动。树根的吸水性能还可以使地下水得到有效补充,从而避免地面沉降。 责任编辑:韩韫娇 http://www.landscape.cn/news/events/city/2015/0324/172946.html 海南积极推进下凹式绿地建设 打造“海绵城市” 2015-03-10 作者:未知 来源:海南在线   近日,记者从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为解决全省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我省将照规划引领、民生优先、安全为重、机制创新、绿色优质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规划、规范建设、精细化管理,建立起数量充足、功能配套、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道路设施建设   为了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从2015年起,所有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主、次干道应设置具有足够通行能力的步行和自行车道,增设、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并与绿道网建设有效衔接,形成适应慢行的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打通断头路,拓宽小街巷,提高道路路网密度。主要城市应加强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道路照明等设施建设,切实转换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海口市、三亚市要专题研究加快上下班出行高峰期堵车问题,局部路段可采用地下地上立体交通网的方式解决。   推进公交优先发展,优化完善公交交通服务网络、将公交系统延伸覆盖各城区;合理配置公交优先车道、专用车道,适当提高车速,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海口市、三亚市有轨电车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深入开展“绿化宝岛”行动,到2015年底前,全省建成一批城镇公园,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个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综合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城市居民出行“500米见园”的比率不低于60%。   结合防洪排涝专项规划,各市县在绿化设施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下凹式绿地建设,打造“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从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新建绿地实行下凹式设计试点工作,并对有条件的既有绿地进行下凹式改造。通过在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推广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种植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城市新建道路的人行便道采用可下渗结构,对道路人行便道随道路进行透水性改造。到2020年,城市新建绿地和新建硬化地面全部达到“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对硬化地面进行透水性改造和对绿地进行下凹式改造。   海口市政府去年规划投入183亿元完善海口市排水(雨水)防涝系统,根据海口市降水、下垫面、排水管渠、水资源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方案。   城市各类绿化要优先选用本地树种,既要有良好的遮荫效果,又要有较强的抗风能力,且尽可能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树种。   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积极推进绿色居住、绿色办公、绿色工业、绿色酒店、绿色商场、绿色医院、绿色校园建设。自2015年起,政府投资的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海口、三亚和儋州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它市县新建保障性住房3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到2017年,全省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全省30%的城市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体系基本建立。 责任编辑:韩韫娇 http://www.landscape.cn/news/events/city/2015/0310/172809.html 苏州出台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将打造“海绵型”城市 2015-03-23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江苏网 浏览:132 分享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蓄水,防止内涝,而天好及干旱的时候,又能把吸的水“吐”出来综合利用,节约水资源。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我市“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将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型”城市。   啥是“海绵”   喻意城市或土地 的雨涝调蓄能力   据介绍,“海绵型”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的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枯,缓解旱涝灾害。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瑞龙表示,苏州打造“海绵型”城市,不仅仅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好处也很多。   赵瑞龙说,前段时间,苏州连续下雨,很多人注意到,下雨的时候,河里比较脏。这是因为地面上和空气中平时有大量的污染粉尘和杂物,一旦下雨,污染源就会随着雨水进入地下管网,最终进入河中,并在河中形成悬浮物。如果苏州建成了“海绵型”城市,再下雨时,就会有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而不是进入河中。这样,雨水中的粉尘等杂物也会吸附在地上,而不是对河水进行污染。   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现在,只要一下雨,雨水就会沿地下水管进入河道,抬高河道的水位。如果遇到强降雨,对城市的排涝能力是一个考验。根据“海绵型”城市的要求,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小于40%。也就是说,雨水可以从这些地方渗透到地下,而不是最终排到河中。“2013年国庆期间的那场大雨,我们苏州城区当时有很多雨水管都堵了,排水不畅,结果一下子就出现了117个积水点。当时,如果雨水能快速渗透到地下,结果肯定不会这样。”赵瑞龙说。   此外,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很好地起到节水减排的作用。比如,把原先“吸”进去的水再“吐”出来,就可以给地面上的绿化浇水等。   建设标准   “防涝规划”确定了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雨水滞蓄等具体要求   其实,对什么是“海绵型”城市,应该怎么建,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更多的是探索试点和一些实践个例。   如,美国波特兰市的“雨水园”,建在波特兰会议中心的西南面,造型像一系列跌水和小溪,包含水池和玄武岩堆石,其间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和水草,小溪一级级下跌,最后汇集至地势低洼的水池,机动车道上汇集的雨水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水池,雨水经过沉淀过滤,通过管道流入雨水排水管,进行综合利用。   我市推出的《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虽是防涝规划,但提出的一些标准,正切合了“海绵型”城市的建设。   如,《规划》提出,在相关区域内,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小于40%;改造区域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小于30%。同时,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5至25厘米,形成下凹式绿地。新建地区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比例不应小于50%。   《规划》还对雨水滞蓄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配套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以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校园、居住区及其它民用建筑配套建设中水或者雨水利用设施;每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50立方米(不含下凹深度小于25厘米的下凹式绿地的调蓄量)的雨水调蓄设施;路幅超过70米的道路两侧应配套建设雨水蓄水设施,其它道路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赵瑞龙表示,推行这一《规划》,不仅能提高排涝的能力,还可以节水,并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将苏州市建设成为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   织拼“海绵”   中新生态科技城、吴中区太湖新城、高新区西部生态城等局部“海绵”已形成   赵瑞龙说,“海绵型”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块块具体的“海绵”来织拼。在苏州,有很多地方已开始打造起城市的局部“海绵”。   中新生态科技城将原来普通舒布洛克砖改造为生态透水砖,设置雨水收集罐,形成了生态透水人行道和雨水收集系统。而在吴中区太湖新城,推行模拟和遵循自然规律的设计模式,推广渗水地面、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的雨水收集利用项目,工程为环形道路,全长1.75公里。该项目道路两侧各建有一个容量为750立方米的蓄水池,雨水总收集量为1500立方米,接近一个标准竞赛游泳池的蓄水量。设备处理水量为15立方米/小时,收集满后可灌溉14万平方米的绿化。高新区西部生态城建设时,注重优化及修复生态环境和生态廊道,优化生态空间体系,科学合理使用土地,形成了以游湖湿地公园为主题的生态“绿心”、以沿太湖1公里生态区域为主体的“湖滨景观游憩带”、以多条山水廊道为纽带组织游湖与沿太湖生态区域的生态沟通走廊。   赵瑞龙介绍,除了这些大项目,苏州正积极探索和推行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的破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雨水调蓄和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鼓励将综合径流系数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新开发地块、新建工程等采用地面渗透和调蓄综合措施,有效减低渍涝灾害风险;城市建设注重雨水收集利用,每公顷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路幅超过70米的道路两侧逐步配套建设雨水蓄水设施。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规划,到2016年,苏州城市透水地面率将达到45%以上。 责任编辑:韩韫娇 http://www.landscape.cn/news/events/city/2015/0323/172919.html 北京暴雨难解缺水之痛:利用地下室蓄水 已有 2037 次阅读 2012-7-28 01:3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京暴雨 地下室 地下蓄水 城市内涝 淡水危机 推荐到群组 北京暴雨难解缺水之痛:利用地下室蓄水 杨学祥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和能源,洪水是放错地方的宝贵淡水资源。每一座楼房都是最简便的蓄水井,可把降水收集起来,合理使用,也可以回灌到地下,提高北方的地下水位,地下室就是最好的蓄水池。地下室蓄水面积大,成本低,可解决城市路面硬化不渗水的难题,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地下水位降低问题,城市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科学创新就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96251 对长期干旱且严重缺水的北京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但是,这场及时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水危机难题。北京未来的发展,跨不过水危机这个问题。直面水危机,应对这个大考,北京需要更多智慧。 http://www.csstoday.net/Item/18312.aspx 我在2010年4月指出,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在长江大河上修建水坝,是人类文明必然的选择 。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 。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至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 。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548.html 雨季把洪水排进大海,旱季也只能受干旱的煎熬,增大地表蓄水和地下蓄水,是解决北京缺水的长远之计,特别是利用地下室蓄水,是解决城市内涝与地下水短缺矛盾的最佳方法。 利用地下室蓄水的方案已经提出两年了,相关部门没有作出回应。事实上,城市的地下室已经变成了蓄水池,只不过蓄的是污水,是上下水泄露的集聚地,是城市内涝的泄洪区,不仅无利反而有害,污染了地下水,没人看到,更没人治理。合理的利用有待于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统计数据,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城镇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到2.3亿立方米,而目前城镇建设的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水量不到2000万立方米,雨水利用空间很大。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把这部分雨水利用起来,不但可以减轻北京市政防洪排涝的压力,更为缓解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提供了一条稳定的来源。    雨水收集是个低成本、高效益的项目,尽管北京这些年来也做了一些雨水收集的项目,但规模都比较小,整体发展步伐缓慢。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除了人们对雨水利用认识不足、没有切身体会到缺水程度之严重外,和政府部门没有把雨水利用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没有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有关。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雨水收集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除了形成了一套规范性的收集体系之外,还进行了专门的雨水收集立法,通过把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手段等综合起来,多管齐下,实现了雨水有效利用。 http://hj.ce.cn/news/2012-07-27/13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造海绵城市解决洛杉矶持续干旱问题:扩大地表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杨学祥 2015-3-29 19:00
建造海绵城市解决洛杉矶持续干旱问题: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杨学祥 因为加利福尼亚大约80%的地区处于极端干旱的气候,不能再把雨水放回到海洋里面。美国专家提出,解决洛杉矶持续干旱问题——建造海绵城市 我们在2010年4月10日指出,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这一科学观点得到社会舆论的响应: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在长江大河上修建水坝,是人类文明必然的选择 。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 。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指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 。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 。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548.html AMY STANDEN:解决洛杉矶持续干旱问题——建造海绵城市 2015-03-26 作者:AMY STANDEN 来源:不详 浏览:46 分享   几千年以来,城市规划师建造沟渠控制水流。   《Water 4.0.》的作者David Sedlak表示:“这是现代水基础设施真正的核心内容,是罗马人留给我们的古老方法——收集该城市郊区任何一个地方的水源输往城市,当我们用完时,输送回下水道。”   这是大部分城市设计的方式。你能听到洛杉矶古老管道的回声,在上个月的一次历史性的旱灾当中收到人们的祈祷带来了降雨。但是这些珍贵的水被浪费了,因为水从屋顶上流下直接到下水道里面了。   洛杉矶的一些城市设计师把缺水看作一种机遇。他们说能收集一场倾盆大雨的雨水,把它们转变成饮用水和用于灌溉。   但是大部分时间,雨水流回到了河流或是海洋里。   如果你追逐一滴雨水的话,你会发现雨水最后流入到洛杉矶河口里面,但是这不是一条真正的河。在20世纪40年代,工程师把它转变成一条狭窄的混凝土河道。现在,它看起来更像一条51英里长的浴缸。   但是,它是防洪河道,这也是河流上禁止任何娱乐活动的原因。在暴雨里,从下水道来的所有的雨水径流会通过河道剧增。   在它被开辟成水道之前,这个洛杉矶河流能暴发灾难性洪水。整个小镇会被淹没,而且在1938年,100多人死亡。   现在的问题是洛杉矶需要雨水。因为加利福尼亚大约80%的地区处于极端干旱的气候,不能再把雨水放回到海洋里面。   这就是建造海绵城市的目的所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高银锋/译   原文链接: http://www.npr.org/2015/01/22/378844314/building-sponge-city-redesigning-la-for-long-term-drought http://www.landscape.cn/news/comment/celebrity/2015/0326/1729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