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温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2018年中国行记事系列(14)
jiangjiping 2018-11-19 09:09
草中笋2018年中国行记事系列(14) (十四)对故乡的总体印象 蒋继平 2018年11月19日 从10月27日晚到达故乡, 到11月3号早晨离开故乡, 我这次中国之行一共在故乡生活了将近一个星期。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中, 我除了拜会了三个姑姑和一个小叔外,分别与一些初中, 高中和大学同学相聚, 更多的时间是与兄弟妹妹和乡亲们在一起。 故乡溧阳大概属于一个四线城市, 她处在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区,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这里有山有水,物产丰富, 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人口众多。 据说【以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连续剧中的一些镜头就是在溧阳的天目湖拍的。 我这次在故乡期间, 走访了城区和市郊的一些地方。 所到之处, 既看到现代化的乡镇企业遍布城乡各处,门面堂皇的宾馆酒店拔地而起, 高级的公路四通八达, 大型超市也相当规格化;又看到市区的街道交通混乱,街边停放着各种各样的车辆, 有汽车, 电瓶车, 三轮车和自行车等等, 反正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片。我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可是, 上传照片时被电脑自动删除, 大概因为景色太差了的原因。 大街上行人,自行车, 电瓶车, 三轮车和汽车各自争道。沿街的店铺大多数都是个体经营, 规模很小, 通常每家店铺只有三米宽的一个门面。 这是中国特色的一个真实体现。 这次在故乡的经历使我得到下面的感受。 首先故乡人现在的吃穿比美国要好一点, 或者至少不差。 其次是故乡的贫富差异比美国明显。 再者是市区交通混乱, 没有安全感。 然后是人文素质比较差, 抽烟的人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政府部门也不顾及民众的健康, 不设立政策法令提供无烟保护区。 我期待着中国在交通管理上有一个大整顿和在公共场合加强禁烟的执法。 简言之, 这次故乡之行使我再次感到, 中国人在温饱问题上已经与西方没有差异, 但是, 在文明的进程上好像差异越来越大。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1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25)
罗非 2017-6-24 10:15
  未来的来临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   采集者之所以不管未来,是因为他们就是现采现吃,不管是保存食物还是累积财物,当时都不是容易的事。当然,他们显然还是有某些事得要事先规划。不管是在雪维、拉斯科或是阿尔塔米拉 (Altamira) 洞穴,这些艺术家绘画的时候想必都希望它能够流传后世。人际关系和政治对立都是长期的事,无论报恩或报仇,常常都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然而,在狩猎和采集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里,要做这种长期规划就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说来也有趣,这让采集者省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忧虑。毕竟,如果是那些无法影响的事,就算担心也没用。   而在农业革命之后, “ 未来 ” 的重要性被提到史上新高。农民不仅时时刻刻都得想着未来,还几乎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服务。农业经济是以生产的季节周期为基础,经过很多个月耕作,再来到相对较短的收成高峰期。丰收的时候,农民可能会在收成结束后的晚上欢庆一场,慰劳这段时间的辛劳,但顶多一星期后就又会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可能已经有了足够的粮食来应付今天、下周甚至下个月,他们还是得担心明年和后年的问题。   之所以要担心未来,除了有生产季节周期的因素,还得面对农业根本上的不确定性。由于大多数村落拥有的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物种十分有限,一旦遇上旱灾、洪水和瘟疫就容易灾情惨重。于是,农民不得不生产出多于所需的食物,好储备存粮。粮仓里堆了米,地窖里存了橄榄油,食品室里有奶酪,屋梁上还挂着香肠,否则遇到歉收年就有可能会饿死。而且,总有歉收的一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如果农民不早做准备,绝对也活不久。   于是,早从农业时代一开始, “ 未来 ” 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在农民得靠雨水灌溉的地方,雨季一开始担心也就开始。每天早上,农民就会凝视着远方,闻闻风的味道,盯到眼睛发酸。那片是云吗 ? 能不能来场及时雨 ? 雨会下得够吗 ? 雨会不会又下得太大,把田里的种子或秧苗都冲走打坏了 ? 而在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这里的农民一样忧心忡忡,但看的是河水的高度。他们需要雨季让河面上升,一方面把上游肥沃的土壤冲下来,另一方面引水进入他们庞大的灌溉系统。然而,如果这场洪水让河面涨得太高,又或来的时机不对,田地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下场与旱灾一样凄惨。   农民担心未来,除了因为有更多东西要保护,也是因为现在有别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他们可以再整一块地,再挖一条灌溉的渠道,再多种一点作物。在夏天,满怀忧虑的农民像工蚁一样疯狂工作,挥汗种着橄榄树,再由他的孩子和孙子把橄榄压成油,这样到了冬天甚至明年,他就能吃到今天想吃的食物。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但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这几乎从来未曾实现。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辛苦种出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征收抢光,只留给农民勉强可过活的数量。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个人分类: 科普|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幸福是什么?
ncepuztf 2012-10-8 22:20
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有时也会再追问另外一两个问题,如“你最想要什么?”或者“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但简单的问题收获的答案却千奇百怪,由此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其中一个雷人的回答遭全民调侃引用-----我姓曾 这个回答可能原因如下:受访者听成了“你姓(幸)‘福/付’吗?”,此其一。其二可能受访者担心这是圈套,值此***之际,你敢说你“不幸福”?实话是需要勇气的,一语双关岔开话题也是可能的。其三是这个问题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幸福是有阶段性的,可能某一时期幸福,另一时期又不幸福。怎么办呢?顾左右而言他。 “我姓曾”正好表达了“不知、不敢、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网友们的心情,背后更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宣泄。 那么,幸福是 什么?以下解释来自百度。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幸:土,代表房子;下面的符号代表钱;   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    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要是以此标准,这不幸福的人也太多了)   幸,可以和不字组合,不幸的人就是没有房子和没有钱花的人。但也是因为房子和钱, “ 有钱人 ” 也会成为不幸的人。   福,没有和不字的组合。所以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 在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汇的时候就开始了苦苦的思索和追求。下面是我追寻他的历程和我在各个阶段的理解。 小学时的幸福是朴素的。因为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幸福就是渴了有水喝,困了有觉睡,累了可以歇。也感谢我的一位同学用更生动的例子告诉我:幸福就是每天能够吃饺子(在那整天吃玉米窝头的日子里,那可是我儿时日日巴望的呀)。那时的我虽然并不完全赞同,可是我的理解也是同样的朴素:盼望着过年穿上新衣服,能和邻居奶奶的外甥一样不用去放牛、下地干活,过年还有充足的鞭炮放。啊,要是那样,该有多么幸福啊! 初中时的幸福是直接的。当我作为一个寄宿生在学校住下时,我开始感觉到小学时理解的幸福是多么正确和深刻。一个宿舍的大通铺挤满了人,为了不致发生纠纷,生活老师给每个人划了睡觉的范围,大约一尺宽的地方,由于太过紧密,到了冬天,晚上上完厕所回来就没法钻进被窝了,后来大家充分开动了脑筋,两个人钻一个被窝,解决了有窝不能睡的难题。至于吃的问题,那时需要从家带土豆和面粉交给学校食堂,每星期吃多少需要订饭。菜呢,就是清水煮土豆出锅滴几点食用油和酱油,主食是标称半斤面一个的馒头(实际大概 4 两的样子),黄黄的,有时候绿绿的,难以下咽。为此有次胆大的学生们在饥饿的状态下把自己的馒头摆在校长的办公室门口,以抗议学校食堂恶搞我们的食物,校长竟然当众尝了尝,第二天有了伙食的极大改善。当然改善只是暂时的,时间一长又恢复原样。有时候饥饿的学生也把馒头当球踢,这种大的抗议游戏大概间或发生过几次,基本贯穿了我的整个初中。虽然经过学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教育后基本接受了这样的生活,但对于幸福的渴望却一丝也没有减退甚至更加强烈。那时周六还要上一上午的课,到最后一节时已经饿得眼冒金星,听老师讲课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敏感的神经时刻捕捉下课的铃声,那一刻对于食物的渴望和家里大炕的诱惑已然无法抵制,那种追求幸福的力量驱使我飞奔在回家的路上,紧接着一通狼吞虎咽的暴食过后,我的胃开始抗议这种过度的幸福,于是我吐啊吐,经过一个幸福的周末,回校的路是多么漫长。啊,那时我的梦想只是拥有一张床和能有饱饭吃! 高中时的生活是恐惧的。终于上了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同时也实现了我初中时的梦想,我拥有了一张床和市场经济下我想吃多少就买多少的便利。然而现实却远离完美,所在的城市治安极差,什么西大院、盟委六兄弟,桥东 …… 各种流氓团伙四处横行,别说晚上,白天走在路上都可能有人冷不丁上来给你一棒或砍你一刀,原因简单到就是看你不顺眼。你不小心看了别人一眼,那人冲上来说你丫不服,给你修理修理,一顿暴打。甚至在宿舍也是不安全的,会有人进来直接借钱(实际就是抢劫),抢完了不走,晚上还要占人家的床。你去学校报警,学校的老师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打电话给派出所,派出所说警力太少,凶杀案都忙不过来。每周不听到说那儿那儿杀了一家,那儿那儿死了几口你都会觉得奇怪。至于小打小闹,寻衅滋事这种小事,每天都发生,不用去找,只要站在教学楼上往下看,操场上每天都有上演。当然,在电影里看到特技比如后面有人追,前面的人从二三楼往下跳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总之,感觉就像处于无政府状态,盼望着尽快逃离。然而这种对于现实安全的恐惧相比对未来的恐惧还要差得多,要不也不会发生在一个教室里,大家在专心学习时,一群人冲进来拉出去一个同学就打,其他人依然安心学习的情形。因为大家都认为,考不上大学,一切都完。于是高中时对于幸福的理解就是安全地活着和顺利考上大学。 大学时的幸福是满满的。在接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居然幸福到不知道怎么活着才好,也许那就是幸福死了的感觉。我终于实现了无饥饿,拥有了一张床(虽然和高中时一样是上下床,但宿舍人少些),也告别了高中时那个暴力充斥的城市。我感觉很幸福,所以我整天乐呵呵的,以至于同宿舍的一个兄弟终于憋不住问我,你为什么整天都那么高兴? 其实也没什么,我很知足啊! 大学要毕业了,看着有门路的同学都早早安排了单位。我还没有着落,心里很着急。在那个 IT 业最火热的年份,很多同学去了公司,而我在迷茫中最终选择了留校,也许是不愿改变自己的环境和对学校生活的留恋吧,抑或是不愿舍弃稳定而来自不易的清贫生活吧!留校那年舍友的进一步减少和单人床的拥有进一步增强了我的幸福感,但冬天那呼啸的寒风透过窗户的缝隙钻进我的被窝夺走了一些属于我的幸福,学校的宿舍可真是夏暖冬凉啊!可就这样,当我听着前辈诉说如何斗智斗勇,请客送礼才在成家时拥有一间这样的房子的艰辛历程时,我感叹了,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的幸福观得到进一步更新,增加了拥有这样一间房子的期望。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个人努力,我的期望又不断提高和达到,可以说后一时期这种持续的快乐可称幸福。 幸福的感觉一方面来源于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期望值和参照点。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增强获取幸福的能力,然而如果 ……. ,就降低些期望值和参照点吧,同样也能感觉到幸福的,真的。
个人分类: 说说|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 温饱"与" 营养"
热度 1 duke01361 2012-7-30 08:51
温饱与营养 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的吃,就挖草根,食观音土。 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消息传到晋惠帝那里,晋惠帝大为不解。经过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质问 说:“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饥饿感 肌体通过感知“空腹感”而增加饮食欲望,通过感知“饱腹感”而取消饮食欲望 对于此,人们可以完全施加“欺骗”,只要“填饱肚子”就不饿了!不管是“吃草”还是“观音土”均能获得“饱腹感”,这就是“饱”,当然,不论所食的是“草”也好,“观音土”也好,如果这些东西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热量(能量),那么这样的生活就可以被称为“温饱”生活。 营养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能够过上“温饱”生活已经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农民及其子女可以通过耕种获取“粮食”(五谷杂粮等)和蔬菜。这些年如果风调雨顺,吃饱肚子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的能够过上“营养”生活。这些人的肌体可能会最容易因“营养不均衡”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中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过大。这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所谓的“饮食结构”主要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人群的食物组成。 营养素(nutrient) 是食物中能够提供肌体能量、组成成分、修复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成分。 泛言之,凡是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和活动需要的各种物质都可以被叫做“营养素”。 因此,就这个意义而言,人体需要近百种“营养素”,其中肌体不能自主合成的需要从外界摄取,这类营养素约有40余种。可分为七个大类,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等。 营养生活的原则 “足量”和“均衡” “足量”保证足够的食物量 “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合适供给量(木桶短板决定论) 食物种类 肉、蛋、奶 五谷杂粮 蛋白质类食物   动物来源:蛋类,如鸡、鸭、鹅、鹌鹑等蛋、瘦肉类,如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如母乳、羊乳、牛乳等、鱼类,包括海水和淡水、虾类(包括海水和淡水)等。 植物来源: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脂肪类食物   动物油脂类:猪油、鱼肝油。 植物油脂类:菜油、花生油、豆油、芝麻油。 最佳植物油是“橄榄油”,此外,肉类、蛋、黄豆等也含有脂肪。 碳水化合类食物   五谷杂粮类:米、面、玉米、绿豆、豌豆 淀粉类:红薯、山芋、土豆、芋头 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水果蔬菜类:很多 矿物质类食物   钙食物源:豆类、奶类、蛋黄、骨头、深绿色蔬菜、米糠、麦麸、花生、海带、紫菜等。   磷食物源:粗粮、黄豆、蚕豆、花生、土豆、硬果类、肉、蛋、鱼、虾、奶类、肝脏等。   铁食物源:肝脏含铁最多,其次是血制品、心、肝、肾、木耳、瘦肉、蛋、绿叶菜、小白菜、雪里蕻、芝麻、豆类、海带、紫菜、杏、桃、李等。谷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质。   锌食物源:奶类、蛋类、海带、牡蛎、大豆、茄子、扁豆等。   碘食物源:海带、紫菜等。   硒食物源:海产品、肝、肾、肉、大米等。 维生素类食物   维生素A食物源:鱼肝、牛奶、蛋黄、蔬菜类,如苜蓿、胡萝卜、西红柿、南瓜、山芋等、水果类,如杏、李子、樱桃、山楂等。   维生素B1食物源:谷类、麦麸、糠皮、豆类、肝类、肉类、蛋类、乳类、水果、蔬菜等。   维生素B2食物源:肝、肾、蛋黄、酵母、牛奶、各种叶菜类,如雪里蕻、菠菜、芹菜等。   维生素C食物源:新鲜蔬菜、水果和豆芽等。   维生素D食物源:鱼肝油、蛋黄、牛奶及菌类、干菜。   叶酸食物源:酵母、肝、绿叶蔬菜。 参见 : 如何管理自己肌体的热量收支?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4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懂行情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1-12-12 00:13
加入世贸都十年了,全国人民都在喊着要奔小康,可惜我老人家还在为温饱而操心。 吃不好饭是问题中的问题。自己不会做饭,去饭店里吃饭老琢磨着是否有地沟油。只有寻找第3条路线:请人做。找了个中介,介绍了一个阿姨,来做了2次,还算凑合:虽然比不上餐馆那么味美,但是应该是不含地沟油------除非我买的菜油就来自地沟系列产品-----那绝对比窦娥还冤N倍。 今天,又想找那位阿姨,可惜人家里有事,犯不着为我这点破事跑一趟。那就换人吧。俗话说,关键时刻换人往往是要出事的。一点不假。换了一个阿姨,手脚还麻利,不到一个半小时就给我烧了好几个菜。琢磨着人家辛苦来一趟,就按1.5小时的工钱给吧。嘿,那边不干了,说是这行业起步价就是2小时?! 好家伙,我是否太剥削了,还假表善心呢。那就不好意思,照着数量给,一分也不少。等那位阿姨下了楼,我才想起,既然提前把饭做完,她为何也不给我打扫一下屋子? 同事小张的屋子就是这么给打扫的啊。 太亏了。一边琢磨着,一边品尝了一下阿姨给炒的菜------我的神啊,盐都没有加够啊;再看几眼,为何蔬菜里面也是花椒大料啊。。。。。。拜托,那阿姨分明是山东人,不是四川佬啊?! 难道是,啥行业里面的水都那么深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82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北方农村当年是怎样解决温饱的,兼谈点水利
machan 2011-2-10 20:37
(本人仅了解家乡的情况,因此仅仅谈论一下北方的情况。) 农村,农业粮食产量高到能够解决温饱,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一、低价的小水泵、塑料管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可以抽水到高处和远处,使灌溉面积增大,原来的旱地变成水浇地,产量增加,而且一年还能多种一季粮食。 没有水泵和塑料软管之前,农民浇地用的是辘轳,灌溉面积很有限;另外,水井一般都在低处,水无法从低处流到高处的农田。 二、化肥的应用,使粮食产量增加。没有化肥之前,使用人畜的粪便,人畜吃都吃不饱,粪便更不够农作物用的,产量总上不去,形成恶性的循环;有了化肥,产量高了,粮食多了,牲畜也多了,粪便也就多了,肥料也多了,产量就更高了,形成良性循环。 三、优质种子,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四、农药的大量使用,保证病虫害不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所以,温饱问题的解决,是科技发展的直接结果 。(如今,朝鲜人民吃不饱,为什么?很大的原因他们自己不能生产化肥,水泵等也少的可怜。所以,前些天看到他们的领袖号召城市百姓,为农民“积肥”运动。) 如今,据说要投入土地出让金的10%来修水利了,水利无疑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农业什么也干不成。但是,修什么样的水利,是很有学问的事情。 30年前修的水利设施,小水库、拦水坝是有用的,水渠也是有用的; 但也有一些是没什么用的。 如今,也有人修些水利,举一个例子,我们那里在每个村庄的最高的地方,要求都修一个“大盆”,盆底通过水管和低处的水井、拦水坝相连,在有雨水的时候把水抽到大盆里存起来,干旱的时候用。 此法实践证明,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干旱不是一天就发生的,往往持续几个月才产生干旱,即使水多的时候,花钱把水存到高处的“盆”里,干旱还没真正来,早就没有了。 所以,修什么样的水利,还是挺有学问的事情。 这个学问,不见得“专家”懂,也不见得通过“专家”论证了就一定科学,有时候,问问老农民,会更加科学。 今年,山东百年大旱,一些地方二百年大旱,更加彰显水利的重要。 我的认识是,兴修水利,要和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杜绝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结合起来。这样,当面对大旱时,才有可能降低农业的损失。
个人分类: 生活|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肚皮的“温饱问题”解决后,还要解决什么?
niuyy 2009-1-3 21:37
最首要解决的是精神的温饱,也可以叫心灵的温饱。其重要性不亚于肚皮的温饱。 我们对于小康的界定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在这个概念中基本上并不包含精神的温饱。 但精神的温饱并非不存在或不重要。尤其在个人崇拜时代结束后,精神温饱的解决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以前说饱食思淫欲和食色,性也,这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是客观规律,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动物社会也会有。但这个地方说的淫、色需求,层次本身还不是太高,基本还可以划入肚皮温饱的范畴。问题是经过智力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包装后,被冠以各种各样华丽文明的辞藻,就似乎变得高级和神圣了,满足不了就要自戕,跳楼,疯癫,打劫,起码也弄个失魂落魄大唱情歌,不解决就是大问题了。 精神的温饱其实就是精神的富足,是一种成熟知足的精神状态。这种富足和教科书中说的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富足意味着拥有生命所能够给予的一切经历,意味着拥有一道彩虹,不是简单的黑与白而是所有色彩聚集的生命,意味着变得成熟、觉醒、有活力。达到了就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再麻木不停地贪,不再麻木不停地色,不再麻木不停地争,不再麻木不停地斗。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满足以上两种的温饱状况的大康时代来到了。
个人分类: 心灵花园|11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