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物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意识之谜(2):意识的存在性
gaoshan1900 2010-8-19 16:28
每个清醒的人都具有意识 ,他会感受到外部世界,感受到自己的状态,并进一步感受到这些感觉的存在 。那么,意识感受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否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呢?正如JohnDewey所指出,把握一件事物,一个事件或一种情况的意义就是要分析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分析它如何运行和工作,它的结果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它,它有什么用等等。因此,只有我们弄清了这些事情,我们才能理解意识,也才能给出意识的严格的科学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熟悉的质量、能量甚至时空本身的定义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目前,鉴于意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对意识的定义可以集中于它的现象方面。当我们对意识研究得越来越深入时,它的定义将会越来越接近其本质方面,变得更加详尽精确。的确,定义和精确的理论建构是探寻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起点。 尽管科学还不能给出意识的严格定义,但是意识现象却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现象。它为我们所直接感知,并且几乎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即使在梦中也与我们形影不离。意识的内容包括所有我们感受到的东西,其中不仅有思想,图像,梦境,身体感受等,还有感受到的外部世界,以及关于这些内容的进一步感受等,而意识就是这种感受本身。如果将意识看作是对物质的反映,那么反映的内容就是意识的内容,而反映本身就是意识。 意识的存在由我们的不断自醒所证实。我们会进一步推测,一些高等动物也具有意识。例如,一些实验显示,黑猩猩和海豚都可以认出镜中的自己,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那么,较低级的动物,如青蛙、甲壳虫,甚至变形虫、视觉细胞也具有意识吗?我们还不能严格回答这些问题。目前的科学认为,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现象,它的存在只能通过每个意识主体的内在感受得到证实。人们通过意识主体的外部表现无法确定这个主体是否具有意识感受,而意识在客观世界中也因此不具有任何因果效应。意识的这一主观特性导致了大多数科学家并不认真对待意识。在他们看来,纯粹的主观感觉没有资格来证实一种现象(如意识)的真实存在,而一种现象如果无法通过客观的方式证实它的存在,人们就没有理由认为它存在,也没有必要去研究它。例如,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Daniel C. Dennett就是利用这一客观可验证性原则来否认意识的存在。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坚持认为,尽管意识是完全主观的,并且只能通过意识主体的内在感受来证实其存在,它的存在仍然是真实的,它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为此人们必须改变已有的科学观念和研究方法。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已显示出解决意识问题的局限性。例如,现代科学只研究存在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一种存在(如意识)是自我封闭的,对其他存在不具有任何可显现、可观测的因果影响,那么这种存在将是现代科学无法研究的。然而,科学应当研究所有真实的存在,因此,意识不应被拒之门外,相反,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则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由于每个主体的意识感受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内省来证实,因此,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意识只相对于拥有它的主体而存在。此外,具有意识的主体只能证实自己意识的存在,而不能证实他人意识的存在,也无法让别人相信他的意识的存在 。无疑,意识的这种存在完全是第一人称的、主观的、私有的和封闭的,或者说,意识在客观意义上并不存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都只是目前科学的看法,而不一定是最终的真理。如果存在一种客观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个体的外部表现来检验他是否具有意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客观地检验意识的存在,从而为意识的存在性提供最严格的客观证实。 那么,意识现象的存在究竟能否通过客观的方法得以证实呢?或者说,内在的意识感受能否产生外部的因果效应呢?原则上并没有先验的原因导致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调和上述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并且会最终证实意识感受的客观存在。意识不仅是主观的,也会产生客观可检验的效果。这将为意识科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并为意识研究提供新的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由于无意识精神的存在,意识与精神是有区别的。精神一般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和过程。 我们的意识感受一般分为三类。对外部世界的意识感受被称为第一类意识,对自己内部精神状态的意识感受被称为第二类意识,而对自己具有意识的意识感受被称为第三类意识。 毕竟,一个被编程的机器同样可以宣称自己具有意识。关于这一问题的有趣分析可参考John Searle的中文屋子论证。 意识之谜(3):意识问题
个人分类: 意识本质|3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意识之谜(1):脑过程与主观感受
gaoshan1900 2010-8-19 16:15
意识现象是人们最熟悉的自然现象,每个清醒的人都具有意识,然而解释意识现象却是一个最难的科学谜题。自从有意识的人类出现以来,他们就开始思考意识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存在意识问题?又如何解决意识问题呢?从本文开始,我们将走近意识,了解意识问题的存在性和困难性,并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途经。 我们知道,关于意识现象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一种是与意识现象相关的客观物质过程,如发生在大脑皮层中的神经活动,另一种就是与这种客观物质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意识感受。这两种过程的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构成了意识问题的核心。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包含有约100亿个神经元,而神经元之间又存在约100万亿个神经连接。尽管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人们对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与人脑复杂的神经活动相伴随的意识感受同样是极端复杂的,并且这种感受只能通过意识个体的主观体验来研究。尽管心理学已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仍未能建立一个意识活动的完整理论。下面我们以视觉感知过程为例来简要说明脑过程与主观感受。 视觉感知的一般过程如下。从物体反射的光子进入瞳孔后,首先穿过卵形的晶状体,再经过透明的胶状体,然后到达厚约0.1毫米的视网膜。在视网膜内,大量的视杆细胞和锥体细胞开始初步分析光子所携带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沿视神经纤维向大脑的视觉皮层传输,首先到达视交叉,在此神经纤维被重组,然后经过丘脑的侧膝状核,最后到达视觉皮层。在视觉皮层,有关物体的各种视觉信息开始被真正地分析处理。视觉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处理物体影像的不同性质,如形态,颜色,运动等等,之后被分析处理的信息再进一步整合形成关于物体的完整的画面。最后,当视觉皮层的各类神经元开始一种同步振荡时,我们便看见了物体,产生了关于这个物体的意识感受。 因此,是意识让我们看见世界,让我们感受世界。如果不存在意识,就不会有上面这些文字,也不会有科学,更不会有意识科学。但是,意识是什么呢?它真的存在吗? 意识之谜(2):意识的存在性
个人分类: 意识本质|2782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书写物质的电子式
yaoronggui 2010-8-18 16:14
一、原子 二、离子 1 、阴离子 2 、阳离子:简单阳离子、复杂阳离子 三、自由基 四、物质 1 、分清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2 、一般满足 8e - 稳定结构 3 、勿忘孤对电子 ( 1 )单质 ( 2 )共价化合物 ( 3 )离子化合物 五、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格式:原子电子式 物质的电子式 ( 1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学的形成过程 ( 2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6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随笔]物质决定精神
热度 1 blueyye 2010-8-1 15:58
欧洲各国工业发达,商品丰盛, Engel 系数的观察值当在 0.1 以下,这里是物质决定精神的理论源地,正是在丰盛的物质世界基础上产生了美妙的精神世界,世上现行的大多思想发源于此。 中国农业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建立, Engel 系数的观察值当在 0.3 以上,前晚 BBC 报道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尽管还不够发达,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当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曾从日本商店中成千上万种商品与当时国内商店中数十种商品的差距中感到改革开放的迫切性,物质决定精神而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硬道理。因此可以理解支撑一个繁荣富饶的社会需要相应的物质以及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和制度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2082 次阅读|1 个评论
燃烧ATP,创造新思想
zcgweb 2010-6-25 05:44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本身就是一种‘转化器’——天生具备将生物能量(ATP)转化为思想和意识的能力,并的确能够实现和完成这一过程。与动植物相比,人类的思想活动和意识思考等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文明及其传承都是人类脑力活动的结晶,因此,甚至可以说,能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人脑来进行转化的。那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似乎已经蕴藏在此:活着是为了实现从能量向意识的转化,即‘能量(ATP)通过人脑转化为意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关系与此十分密切,因为信息和意识之间具有不可分隔的关系,所以不妨也可以这样说:‘能量通过人脑转化为信息’。人类是自然界的精灵,其核心问题就在于此。除过人类以外,没有哪种动物或生物具备这种能力。 在此观点的框架和前提下,一个人的贡献的大小则相当于其将相同的能量转化为意识、思想或信息的程度,而这个过程中这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创造力,这样就可以试图刻画一个人的科学贡献了。进一步可以考虑参考化学反应过程,将人作为酶(催化剂)、将ATP作为底物、将信息作为产物,建立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并试图去计算反应常数。这种反应常数就可以用来标定这个人的科研贡献了。更进一步,可以针对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建立这种方程,同样计算出这个群体的创造力。 具体操作上如何实现,尤其是‘意识、信息、思想’等如何量化描述?还需要深入思考。 CZ @ 2010.06.25 05:42:31
个人分类: 生活态度|38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sheep021 2010-5-7 17:01
按:感谢隔壁家的二傻提供本文的线索。看完此文,本人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本博昨天的一篇博文 闲谈:科学与不科学 中的一个比喻(科学与传统在山顶会合)与本文的结尾竟然不谋而合。高兴了半天,特此转载。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 朱清时 院士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 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镭射、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 。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据北京晨报报道,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许的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他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你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通的、不变的东西,必然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抽象,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到的。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想像一个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现在知道原子弹的人,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大胆地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20年,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人们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对此,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不仅如此, 迄今人民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他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例如,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有20余种。其中,介子的寿命大致为2.610-8秒,即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他粒子。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共两种,它们的寿命就要短得多了。介子的寿命是0.8410-16秒,介子的寿命是310-19秒。比起介子来,它们的寿命竟分别要短8~11个数量级。寿命最短的,则要算通过强相互作用衰变的共振态粒子(如△粒子、粒子等)。它们的伙伴特别多,占基本粒子家族成员的一半以上,共200多种。它们的寿命之短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至于人们很难用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衰变过程;粒子物理学家即使利用最优的实验手段也已无法直接测量它们,而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推算出它们的寿命。它们只能生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即寿命大致是10-28秒。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砖块上? 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什么是弦论呢?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的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的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宇宙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 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 。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 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 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有人会说,把物质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是的。按照当前流行的观点,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我们的脑)而存在,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响乐。意识是大脑演奏的交响乐。这个图像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途径。 有人还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应该是客观实在。此话不准确。 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 在弦论之前,物质的实在性体现在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是上百种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这些基本粒子都被当作是物质实体,都是组成物质世界的超级砖块,因而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物质实体。 在弦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天啊! 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 我们根据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 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 , 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 【 本博注:这正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的方式,如阴阳,五行等 】 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哲学家们在论述关系实在时使用的哲学辞汇对你可能生涩难懂,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解说。 我们看见一束红光,这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首先是光的波长值,这是第一性质,这类性质还有如物体的广延性等,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它物,也就是说,它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其次,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条件,如眼睛正好睁开,没有色盲,往正确方向看,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凝物,等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又称为缘。这些因缘聚合产生了红光这个果。红色这类颜色性质是第二类性质,其存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观察者。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红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再举一个更清楚的例子。要得到一颗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棵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加上细心照料,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由此可见,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生作用,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在苹果的例子中,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有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以上这些关于苹果的文字,是转述潘宗光《佛教与人生》〔5〕一书有关缘起法内容。 所谓关系者,缘也 , 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回头再看一下本文起头的那则消息,不难明白为何人们难以听懂霍金的那么生动的报告,原因就是物质是实体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太执着了! 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 藏识海(又名如来海)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这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海)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 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这句偈语说:须知世间种种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矿物,林中的植物,与天上的日月光华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为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譬如海水既然转变成为波浪,波浪的形式与作用,和整个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还是由海水所转变而来的。由物的方面来说,万类的分齐差别(分化和归类)也都是从此一体所化生。由心的方面来说,七种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由如来藏识所转生。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于是本来澄清的识海,便永无宁日了。(按:青赤等种种物色,是指眼根色尘的对象。珂珮是指耳根声尘的对象。乳及石蜜,是指鼻根香尘的对象。淡味众华果,是指舌根味尘的对象。日月与光明,是指身根触尘的对象。)。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 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 本博注: 说白了,科学与传统,都是人类对世界(宇宙)的认识成果,只是道路不同、时代不同、手段不同而已,但目标是相通的。就像爬山一样,如珠穆朗玛峰,有人从南山爬,有人从北山爬,路上的感觉、所见所闻自然不同,但等到在山顶会师时,所见所闻自然相同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传统相当于登过山顶的人,科学还在登山途中。传统的观点,科学当然不相信了,只有等他也登顶之后,大家才能坐下来慢慢聊。这个时候,自然而然也就达到中西汇通、古今和合的境界了。 另:本文是用佛学来解释现代物理的,其实用中医的观点同样可以解释类似的现象。佛与道是相通的。《西游记》就是一部佛道合一的修炼之书。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23 次阅读|8 个评论
质能转换、黑洞新说有感
sheep021 2010-4-19 12:31
物质能量本一体, 质能方程阴阳理。 悟得千古太极图, 科学传统或统一。 . . 质能转换走一圆圈 黑洞新说 盛唐时期,埋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伏笔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识先于物质
tarimriver 2010-2-25 23:38
中国人接受教育学习哲学学的是马克思主要哲学,学的是唯物辩证法,中国人按道理多是唯物主义,实际也是这样,你看现在官工农商学兵无不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追求物质。毛泽东在论自由主义一文中说,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三聚氰胺事件把2008年搞的奥运年成懊恼年,国家质检局长李长江没有完成人民交给他的光荣使命,继安徽大头娃娃事件后,让几十万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来到世界吃到的第一口饭就是假的,毒的,事情传到国外,把外国人都紧张了。既然李长江物质方面没有管理好,就派他到非物质部门吧!嗨,还真有两下子,不许传黄色短信,发送短信500条以上也不行,看人家干的有声有色!只是我们不知道,吃了毒奶粉会死人,吃了毒蔬菜,会死人。看了黄色短信是不是比之更厉害? 当然,李长江也不是单干,也不是创新。李毅中不是在搞实名制吗,把手机,网络都实名了,看你们还干不当良民!这些都说在意识领域颇有建树的典范。人家司法领域也不是吃闲的,公务员队伍里有人集体强奸,美其名曰临时性强奸,从轻发落;四川一农民爬树看人家洗澡,有强奸意图,罪大恶极,从重从快判决! 建设和谐社会!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火与光的区别与联系,兼谈什么是火?
sheep021 2009-12-7 12:14
按: 司空见惯的东西,想下个定义却很难 。原因在于不同的领域分类不同,不论是物理、化学、哲学还有其他领域的概念都不一样的!从宏观定义的物质上来说.火是物质.因为从哲学的宏观定义上来说.物质的状态也是物质.物质和状态并不矛盾. 从哲学角度.火就是物质;从物理角度看,火是等离子状态的物质;从化学角度看,火是燃烧产生的现象。 所以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首先,谈谈火与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一般认为火是物质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现象,散发出光和热,是能量释放的方式 。 而光是电磁波,包括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联系: 火可以产生光,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产生火。 再尝试梳理一下几篇相关博文 李铭 :《 谁来攻克这个科学问题:飞蛾为什么要扑火? 》 飞蛾扑的其实是火光,这个说法似乎改为飞蛾扑的其实是光才准确。飞蛾并非是在寻死,而是误把灯火 当成了某种对它的生存或繁衍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我们人类的发明操纵了飞蛾早已进化而来的某种本能。 王修慧: 以 飞蛾扑火之勇气和亮剑之精神扑向火坑 什么是火? 从哲学上讲,火是一种物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从化学上讲,火是某些化学反应的表象与现象,一种化学反应在人的大脑中的影像;从物理上讲,火是某些物质混合物的存在状态,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部分电离的气体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光辐射与热辐射)的状态。 最后的结论: 什么是火?火是一种部分电离、能发光放热的、能导电的高温气体混合物 或曰半等离子体!则是从物理学上的定义。 陈儒军兄将其定义为: 火是人类可以感知的燃烧现象。 符合一般认识常识,主要是从化学上讲的 。 . 综合以上解释,本博认为,若从哲学角度看: 火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是物质处于发散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中,发散状态可具体定义为:燃烧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部分电离的气体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光辐射与热辐射)的状态。,当然,还可以做其他定义。 . 光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是物质处于辐射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物理学上的定义:光就是电磁波】 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由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 热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运动?围绕热质说和运动说,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认真的探究。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人们认为热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物质,叫做热质。它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认为木头中的热是通过燃烧而释放出来的。   关于热的性质,一直到科学家弄清了物质的原子特征以后,才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具体地说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混乱运动的宏观表现。就系统的单个粒子而言,其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系统总体所表现的宏观性质是整个粒子系的集体行为,存在着确定的规律性,这是物质的热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实践证明,物质的热运动和其他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在转换过程中各种运动形式在量上必须守恒。反映热运动形式同其他运动形式转换中守恒的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同机械能、电磁能等相应的热运动形式的能量,此能量决定于系统内部分子的特征以及热运动状态,因而称之为内能。如果能量的转换或传递过程通过传热方式实现,传递着的能量则称之为热量。所以热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由于系统与外界间或系统各部分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传热时被传递的能量。
个人分类: 生命之光|1279 次阅读|6 个评论
物质,精神,文化
qyu111 2009-12-5 19:08
我前面写过一点关于为什么要读博士的博文。看到一些同学的评论感觉到他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对生活的充实和轻松的人来说没有多少意义,他也不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他也不必去改变什么,按现有的目标和方式活下去就很好。而对另一些人,对活得空虚、焦虑和疲惫的人来说,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他会生活得很累、很沉重。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不必做什么,而一个生病的人就不得不想办法把病治好。一个生活得焦虑和疲惫的人就必需要思考人为什么活得很累,为什么活着。我们常说有的人是为精神而活,有的人是为物质而活。其实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人,都是为精神而活着。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在基本需求方面和其它的动物也没有本质的区别,食、性也。食是为了维持生命,性是为了延续生命。但当人从其它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以后,他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就有了为财而死的欲望和动力。人为什么要为财而死?是因为财能够为他带来更多各种的物质享受吗?我们来看看人的物质享受究竟有多少,有多大。一个人物质上的享受不外乎是吃、住、行。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试验,把眼睛蒙上,做一个比较: 吃:佛跳墙汤和方便面汤的味道比较。 住:睡在巴黎皇宫的床上和睡在你的 100 平米小屋的床上的舒适度比较。 行:坐在劳斯莱斯和桑塔纳轿车里的舒适度比较。 在物质享受上,前后两者能差到哪里?可是在精神上,两者可是天壤之别。一个是人上人,一个是普通人,还有比两者都不如的人下人吧。可见人追求的并不是物质享受。物质,只是一种介质。人通过物质来满足一种精神上的叫做优越感的享受。他享受的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拥有这个物质的精神上的优越感。所以,人和动物不一样,他享受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 人生的目的有很多种,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精神享受也有多种。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不一样。比如: 物质精神:为优越感而活。 雷锋精神:为别人而活。 基督教精神:为上帝而活。 佛教精神:为来世而活。 生物精神:为子女而活。 科学精神:为问题而活。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精神,不同的精神指导着不同的行为。人都在追求一种社会认可的精神。这样社会的文化就很重要了。社会的文化和信仰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大学雷锋的时候,我们都争做好事,大家开心。现在是崇拜钱的时代,我们都为钱而疯狂和焦虑,大家不开心。 既然都是为了精神而活,每个人就得选一个符合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我的建议是选一个自己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信仰和精神。这样你就会活的充实和轻松。 雷锋精神固然好,但是过时了。为了与时俱进,我再推销一下我前面提过的一个实用并且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的信仰:兴趣和有用。为了你的兴趣和对社会有用而活。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是世界的本源
yangbfh 2009-11-25 16:33
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我的兴趣. 看一篇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文章里提到, 宇宙来自一个 能量奇点, 那么在这个奇点有物质吗? 宇宙是先有的能量,还是先有的物质? 现在已经我们知道, 物质的演化是能量推动而来的,包括所有的元素制造都是由恒星的核聚变而来.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说宇宙中存在大量反物质, 据说物质与暗物质相遇会全部湮灭为能量. 由此,我认为宇宙的起点是不是来自于能量, 而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演化的结果, 包括我们生命本身. 可能本人纯属没事瞎寻思, 还请大家踊跃讨论, 欢迎排砖.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对物质进行分类分析
nipy 2009-11-24 11:50
试对物质进行分类分析 谭人中老师11月16日对我的博文 光是不是物质实体 ?发表评论: 光是不是物质?倪老的三个方面的分析应该是站得住脚的。由此亦可推出:所有基于物质的衍生物,都可(应)被视为物质!这样我们的物质的内涵就更为拓展了,宇宙万物在我们视野中的形象也更清晰了。不是吗? 我的回复与进一步讨论: 是否可以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明确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由某些化学元素按一定分子结构构成的物体,这类物体都具有质量,因此传统地称为物质,是经典物质的概念。是否可以把它称为 化学类物质 。 第二类物体并不包含所知的化学元素成分,也不一定有静质量,如光、电磁波、场、射线以及电子、中子、质子等各种粒子,但它们具有时空属性、能量属性及承载信息等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因此也应该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类型,这类物质是否可称为 非化学类物质 或称为 物理类物质? 。第二类物质似又可细分为三小类: (1) 波动类物质 。它们具有按一定频率振动的波动性和高速传播特性; 。包括电磁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2) 场类物质 .); 。包括电场、磁场和各种力场(四种力都有相应的四种力场:引力场、弱力场、强力场........ (3) 粒子型物质 ..各种粒子。 。包括电子、中子、质子..... 按照以上物质分类,可以想象,我们在整个宇宙空间就都充满物质而没有任何空隙和真空。在宏观的浩然太空中,点点有质量的星球(第一类物质)之间充满引力场和各种光波、电磁波。而第一类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又是第二类粒子型物质的世界,而且在各种粒子之间也是充满各种力场,也没有空隙。可以说,在宏观宇宙空间内在充满场和波的第二类物质世界中分布着点点第一类物质 星球、而在第一类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中,又充满着第二类物质的各种粒子和粒子之间的力场。 空间总是与物质存在相联系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真空! 进一步思考: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物质是如何产生、衍生和转化的? 根据传统的物质不灭和能量不灭定理,第一类化学类物质似是通过化学作用相互转化,如电解水可以产生氢和氧气,铁与氧化合成为新的铁锈,有机体死亡后变成无机体等。这是我们熟悉的。现在的问题是:传统的物质和能量不灭定理在第二类物质内及第一与第二类物质之间是否还适用?第二类物质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如光的波粒二重性问题),或者说第一类物质与第二类物质之间是否也可以转化呢,如果能转化,是一种什么样的转换机制?这可能涉及光、电磁波、场、电子等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和怎样消亡的,这可能还涉及宇宙起源问题? 许多问题确实没有想好,抛砖引玉,欢迎科学网朋友赐教和探讨!
个人分类: 哲学思考|3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魂兮归来
dilingjun 2009-11-2 17:54
人和动物共有欲望和需求是物质。但人除了物质外,还需要精神的追求和享受,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物质追求是低级的基本需求,而精神追求和幸福则是高级的、上乘的。所以说:人类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还是一种需要精神、理想、信念、信仰、崇拜而活着的生物群体。徐鸿儒老师说的好:一个人没有精神就是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就是乌合之众。 当一个民族公然追求金钱为最高目标而奋斗的时候,民族的精神也不可救药地走到邪路上去。民族的脊梁断了,精神垮了,像动物那样只为物欲苟活是要亡国灭种的!曾记否?在鸦片战争前,大清帝国的GDP仍居世界首位,甚至超过整个西欧加起来的总和。然而,一只区区不到两千人的英法联军,远离后方数千里孤军深入,居然如入无人之境的占领了北京,抢光了颐和园的所有文物国宝不说,还逼着皇上给人家道歉、赔款、割地。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GDP也曾是日本的四、五倍,国土是日本的二十六倍,国民人数是小日本的十五倍以上,军舰无论从吨位、先进性还是数量上都超过日本。可怎么样?一仗就把那些高喊着:中国人一人一口唾沫,撒泡尿就能把小日本淹死的大清帝国打地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不说,从此中国一百多年竟没了海军!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告诉人们,再先进的乌合之众也是一群废物!落后就要挨打不是什么绝对真理,是设有前提条件的相对真理。物质有限,精神无穷。从1949中国人站起来之日起,即便穷成那样,也每战必赢,无论单挑还是联合军!哪个国家再敢随便再欺负我们?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记得西晋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地真篇》有这样一段话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治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即逝之后。他说一个国家如果老百姓们都散了神,国家就完了;一个人气竭了,身体就要死亡,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如果倒了病入膏肓的时候,那就不勘救药了,叫做悔之晚矣。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大声疾呼:魂兮归来!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81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万物皆物质
jiangyaojia 2009-9-25 01:45
人真的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吗? 人,为什么不是彻头彻尾的物质呢,即使是思想,记忆 ---- 就如同语言通过声波,物质借助光线 思想,记忆是否也有他们自己的物质载体呢? 如果录音笔可以刻录上一刻的声音,照相机可以显影已经消失的瞬间 思想与记忆能否刻录,能否储存? 五十年后,一百年后; 如果有个保存完整的大脑,是不是可以抛除影像与声音的记录 直接读出那段逝去的过去 他所有的经历,悲伤的,幸福的,高兴的,郁闷的 ------ 他所有的思想,高尚的,低俗的,善良的,邪恶的 ------- 所有的一切,不再需要二次消化比如写书,留言,记录视频等等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直接读出,如同一个苹果捏在手里 你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咬一口,就是苹果。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事实是所谓的抽象,仅仅是个概念, 抽象的东西其实还是物质 只是超出了现行的认知范围 就如同一个分子结构 黑板上画出来就是个抽象的概念 但是显微镜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物质 但显微镜发明之前,谁能证明分子就是物质而不是人的思维定义呢 如果真的有一天 找到了思维与记忆的物质载体 发明了思维与记忆的读卡器 也许人类所有历史都会改写 无所谓的伟人,罪人 也许读出大脑的思维与记忆 所谓的高尚,邪恶,仅仅是一生中某个瞬间的事情 于是,所有的通透的看清这个世界,无论是外在世界 还是内在世界,都完美的统一在物质上。 但所有的物质背后是什么呢 是谁或者什么力量使得这个星球如此精确的运行呢 是上帝吗? 上帝不是人,甚至不是个生命体, 也许仅仅是个概念 代表着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规律 难道牛顿最后研究的神学就是 所有物质背后的力量? 那会是什么 会是什么呢,会是什么呢,会是什么呢 ---------------------------------------- 姜耀甲 09.9.25
3497 次阅读|3 个评论
精神的物质化探索――人脑图成像学
热度 1 charcoal 2009-9-21 10:05
摘要: 精神和物质是哲学的基本元素,也更为人们关注和研究。自古以来人们采取各种方式对精神世界进行探索。采用现代各种成像方式,对物质脑活动情况进行研究称为人脑图成像技术。现代人脑图技术是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放射学、计算机信息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物理学等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具有多模态联合的内在特征和多学科联合的外在特征。各学科的交叉对传统学科的推动之外还产生新兴的学科方向。交叉性的人脑图成像开展需要各学科和单位联合开放模式。 关键词: 精神;物质;脑;成像;学科 物质与精神是哲学概念的最基本二元素。在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同时,对精神世界的思辨和认识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任务。有关意识 (consciousness) 、心灵 (mind) 及灵魂 (soul) 等精神内容,散发着神秘的诱人魅力吸引着历来哲士的兴趣。直到科学昌明的今天,相对已逐渐明了的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精神世界的大部规律仍处于未窥堂奥的暗室之中。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这神秘世界的探索活动也逐渐登堂入室,并有望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典型的是著名科学家 Crick ,他与 Watson 一起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而获得 1962 年诺贝尔医学奖,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但 70 年代,他把兴趣转向神经认知科学,特别对视觉系统的理论和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自从双螺旋模型提出以后,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大体上已得到解决,而人类对自身的精神活动理解得太少。他也转向了意识和神经问题的研究 。在国际上,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和欧洲提出了“脑科学”的发展计划,日本也于 90 年代提出“脑的十年”等科学计划,旨在探索、开发和应用人脑。本文就从脑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谈起,重点对现代的人脑图成像做详述。 一、技术发展历史简介 古代人们对灵魂等精神世界的认识多采用对等二元论,首先认为灵魂的独立存在性,即把“意识”拟人(物质)化,认为“灵魂”是独立于肉体对立存在的;第二是灵魂与肉体的交互性,灵魂通过支配肉体而表现。在此过程中,很多文明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把“心脏”作为灵魂意识的“灵枢”所在,主掌人的精神。在西方,直到笛卡儿才把这种“心灵-身体问题 (mind-body problem) ”明确地改正为“心灵-脑问题 (mind-brain problem) ”认为脑才是心灵起源的中枢。虽然笛卡儿学说被指误于机械论,但这奠定了精神物质化研究的唯物理论基础,使“精神问题”向“神经问题”开始转化 。 即使如此,初期的观察和研究仍然充满了谬误,十九世纪初西方流行一种“颅相学”学说,认为颅骨的形状影响脑组织,因此也决定人的智力性格甚至行为,最有名的是 Gall 等人,把头颅表面分为 27 个(脑)区,分别对应人的某种特征,如“正直”、“勇气”、“爱心”等,进而可以根据某人颅骨突起特征来判断其“聪明但好偷窃”或“爱心仁慈”等。现在认为这是一种论点基本正确但方法严重缺陷形而成的错误学说(该学说似乎类似于中外均流行的“算命相学”,但本质不同,第一其基于正确的理论基础点-脑决定意识,并且其推论多基于实际观察而非玄思和胡乱联系,结论点仅限于人的资质判断,并不无限推断、妄加定论到某个确定的社会事件),但指明了一条“大脑分化为不同脑区对人体功能进行控制”的正确理论方向 。 十九世纪末的科学已经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界构建了颇具规模的现代理论体系大厦,但真正现代意义的脑科学才刚开始发萌动土。技术进步是推动科学发展第一动力,许多科学理论的提出只有基于特定的手段和工具,神经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脑科学发展的基础。 Aajar 等发明了神经银染技术是神经科学的革命性发展推动力,使得人们可以良好地对神经细胞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 Brodmann 对人脑进行了 52 分区,并于当时已对某些脑区的功能进行了确认,如主管躯体运动的 I 区和躯体感觉的 II 区等。该分区成为最经典的人脑图标准之一,直到现在仍最为人们采用 。 19 世纪末出现了现代脑成像技术的雏形,在德国神经学家 Emil Dubois-Reymond 发现神经活动可引起电信号改变的基础上,英国人 Richard Caton 首次记录了兔脑神经的电活动,这种直接的电信号采集技术以后发展到单细胞膜片钳技术,可精确观察神经细胞内外的粒子通道与电位改变。 1933 年德国人 Hans Berger 发现大量神经元同步活动可以引起局部甚至远处电场的改变,发明了头皮外脑电图记录技术,这使得无创观察人的神经电活动成为可能。在此理论基础上,人们还发明了脑磁图技术,以及可以“主控”人行为的脑刺激系统( TMS , EMS ,经颅脑磁 / 电刺激系统)。以上技术构成了目前神经研究领域最庞大的神经电生理学。 最值得描述的是对脑代谢与脑活动关系进行观察的脑代谢成像技术,这种技术有望实现未来脑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相比电记录技术,虽然其结果似乎更加精确,但其终究太过于微观,更倾向于神经学而脑成像的色彩较淡。最初的实验就是著名的 Broca 实验,通过记录他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头皮表面温度实现了语言功能的大致定位,这种简陋的方法相当的粗糙和不准,现在看来其结果都似乎难以置信,但以其名字命名脑区一直是说话中枢的代名词。并奠定了后来代谢脑成像尤其是光学成像的基础 。 但初期的脑代谢研究更受到研究方法落后的限制,仅局限于少数的脑损伤学临床病例观察。意大利外科医生 Angelo Mosso 首先观察记录了颅骨缺损患者思维活动时血流的改变情况,最为有趣的是 1928 年美国波士顿医院 Fulton 医生记录的一例枕叶皮层(视觉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每当睁眼视物时总能听到颅内汩汩的血流声,推断脑活动可能会引起血流的增加。为了验证这种理论,曾有实验设计了一个非常灵敏的跷跷板,先让人心绪平静地躺在上面并达到平衡,然后观察人思考时是否因脑部血流增加而失平衡。 直到二战结束后的 50 年代, Seymour Kety 等把核素成像技术引入脑成像,发明了放射自显影技术,人们才第一次能够定量地对活体人脑血流和代谢进行测量。从此以后,脑代谢成像技术突飞猛进,在某种意义上,初期的二维头盔技术已比一维信号的电记录技术进步许多。 1973 年英国电器工程师 Godfrey Hounsfield 在 Alan Cormark 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 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技术,这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利用 CT 技术,人们首次真正地做到“洞见五脏症结”。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与核素成像技术结合, 70 年代产生了正电子断层成像( PET )和单光子断层成像技术( SPECT ), PET 乍一出现,即刻成为神经科学界的宠儿,其可以三维高空间分辨地对脑活动区进行定位。 另一种借助 CT 成像的是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技术,这是唯一一项横跨包揽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的伟大技术。 NMR 通过对不同的不成对质子物质,在受到电磁脉冲激励后有不同的弛豫时间对物质性质进行描述;其与 CT 技术的结合产生核磁共振成像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I, MRI) ,该技术基于不同的激励序列设计,可产生不同特征的生物组织信号。该技术不仅能够超高分辩地用于结构(解剖)成像,并且基于不同的设计序列技术实现对机体的功能情况进行观察,即功能磁共振成像。 一般来讲,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技术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 BOLD-fMRI) 、磁共振波谱 (MRS) 、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磁共振弥散加权 (DWI) 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 等都可以对机体器官功能进行观察的技术,不妨称之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RI ,首个英文字母大写,据 RSNA 定义),其中一些技术还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其他系统。而 BOLD-fMRI 技术则只能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且目前研究及应用最为广泛,不妨称之为功能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RI ,首个英文字母小写)。 BOLD-fMRI 技术出现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 Bell 实验室的日本学者 Ogawa Seji 首先发现不同 CO 2 浓度下猴子视觉皮层的 MRI 信号不同,虽然他 1990 年即报道了该现象但未做过多解释和重视。几乎同时,在 Harvard 大学麻省总医院的台湾学者 Kong KK 及 Bandettini 采用对比剂灌注的方法首先采用 MRI 发现了人视觉皮层受光刺激时的反应,这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首幅人脑图,即使采用的方法不是后来应用最多的 BOLD 技术。 到 1992 年, Ogawa 引进了 BOLD 理论来解释其 1990 年的实验,并获得成功。 BOLD 理论是 80 年代华盛顿大学神经及放射学家 Raichle 及其学生 Fox 等以 PET 实验为基础提出的,认为特定的脑区(如运动中枢、语言中枢)活动(如动手、讲话)时,局部脑组织血流和代谢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不匹配造成该脑区信号的改变。利用不同的组合可以活体观察人大脑对各种任务(包括低级的运动感觉和高级的记忆认知)的反应 。 BOLD-fMRI 在两个领域引起了学科的革命性进步:包括放射学( Radiology )界和神经学界,突破了传统放射学单纯解剖观察的概念。 在脑科学研究方面, BOLD-fMRI 的出现,相形之下把 PET 变成了老态龙钟的过气技术,不足和劣势明显: FMRI 采集速度快,最快可以达到 30ms ,而 PET 是数分钟级, fMRI 可以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四维成像,而 PET 仅能三维。并且,即使三维成像, PET 的空间分辨率也较低(仅 5mm ),而 MRI 是微米级、超高场的磁共振显微镜技术甚至是数微米级的技术。最主要的是, MRI 方便、便宜,而且不需要注射对人体有害的具有放射性的示踪剂。 现在的 BOLD-fMRI 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临床神经及精神病研究,甚至与市场经济学、广告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结合产生出所谓的“神经经济学”。而 BOLD-fMRI 也被看好将成为第四次获得 Nobel 奖的磁共振技术(据神经科学界比如饶毅 04 年预测)。但 BOLD-fMRI 技术的产生有原理 ( Raichle, Fox, Ogawa) 和技术 (Ogawa, Kong, Bandettini) 两条线索, Ogawa 似乎是两条线交叉集成的人物,但 Nobel 奖是否能够落花有情于 fMRI 、并且花落谁家现在还是个谜。 二、当代人脑图成像技术的发展特点和方向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初步对人脑图成像技术进行定义:在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中,运用各种技术对人脑中枢水平脑区的活动特征进行的描绘称为人脑图( Human brain mapping )技术,与功能神经成像学( functional Neuroimage )有重合也有不同:人脑图技术还包括结构成像,重合的部分即为脑区水平的功能神经影像学,按原理可分三类:一是测量或刺激后测量神经活动的电或电磁活动方法,如电活动的 EEG 、 ERP 、 VEP 以及硬膜下电刺激记录,磁活动的 MEG 、 TMS 等。二是通过神经递质代谢水平反映脑活动的方法,如 PET 、 SPECT 和 MRS 等。再一就是间接反映神经活动的血氧代谢水平的方法,包括 PET , fMRI 以及光学成像,大致经历了简单直接观察期、核显影时代、 PET 时代、现代的功能磁共振和光学等综合方法阶段。而 fMRI 由于具有无侵入,高空间分辨等优点,在 HBM 领域已基本上取代了 PET 地位,成为研究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技术。 这些方法的成像原理不同,观察范围和适用特点上亦各有优劣。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面需要各种方法联合互补(如图一),所以人脑图成像或神经影像学学科的内在特征是多模态( multi-modality )性。 注: MEG- 脑磁图, ERP- 事件诱发电位, PET- 正电子发散断层, optical dyes- 光学染色, fMRI- 功能磁共振, Lesion- 脑损伤学研究, 2-deoxyglucose-2 脱氧普通糖核显像, single unit- 单电极技术, patch clamp- 膜片钳技术, light microscope- 光显微镜。横轴是时间(秒的对数),代表不同技术的时间分辨率;纵轴是空间纬度,代表不同技术的空间分辩级别。 要指出的是,现代神经成像学的发展,在技术上归功于物理学、电子学发展造成的硬件设备升级、以图像数据处理、信号处理的计算机信息学科,甚至更加底层的数学学科。所以,多学科联合( multi-disciplinary )成为现代的神经影像学的外在特征。这在 fMRI 的开展中体现最为显著,牵涉到诸多学科领域,按照各自的地位可分为三个学科群:第一是以科学问题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学科,包括神经生理、心理认知等基础神经认知学科,以及神经病、精神病等临床神经学科,用于提出神经科学问题,提出理论假设和研究目的;第二是以技术支持和应用的学科,包括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图像处理、计算机等学科,参与数据的采集、图像数据的处理及分析,优化或创新更好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第三是硬件开发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电子工程、数学等学科,负责硬件的进步升级、提出具有良好实用性的数学模型等。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充分注意到这种学科发展时的交叉近邻性,生命科学部第四处涵盖了以上所有的这些学科的支持基金申请,以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新兴的人脑图成像尤其是 fMRI 技术极大地冲击和促进了传统学科的发展。在神经学科,人们实现了脑区和全脑水平对脑活动进行观察,有利于对脑活动进行宏观和整体的认识。并且直观地对各个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尤其是近来以 Raichle (他的兴趣目前已从 PET 基本上完全转到 fMRI )等提出的大脑“缺省模式 (default mode) ”概念,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性的概念,以后的神经学科学理论,有可能会基于此概念发生重大的跃进突破。这也是目前功能神经成像领域研究最热的题目:根据以前的观察发现,功能正常的大脑在特定任务(如思考、做计算)活动时的脑代谢,并不比静息(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所事事、发楞状态)的代谢高。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那么静息时大脑消耗那么多的能量(大脑重量占体重的 2% ,但血氧消耗要占全身的 20% )是用来干什么了?这是一种神秘的暗能量。 PET 研究发现大脑有一些特定的脑区在静息状态保持高代谢,而有任务执行时却降低,这些区域称为大脑的内在系统缺省模式,负责人的内省、对自身和外在环境的评价等。电生理及 fMRI 发现这其实是大脑的同步振荡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同脑区的时间过程振荡信号表现为正向或反向的相位。各脑区以相关的功能连接性共同对大脑活动进行协调,并且生命不止,振荡不休。 新技术对心理认知领域的促进和发展更大。传统的认知心理学依据行为学量表方法,观察人的内在(心神)与外在行为表现(身)的关系。虽然 19 世纪以来,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学派纷出,但量表方法注定其无法突破大原则下的二元论,在外在行为和内心心智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量表法依旧是一种黑箱模式而无法揆清。只有借助神经成像工具,实验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扎实的学问。与 ERP 一起, fMRI 成为现代认知心理研究的主要工具,从基础的感觉认知,到注意、记忆、语言、学习等高级认知,十多年来,涌现出连篇累牍的文献。发现不同的外界刺激及行为表现下特异脑区有不同的反应,等于直接打开黑箱对神秘的“心智“进行观察。比如观察到额叶与边缘系统在博弈决策中的作用、观察智商与额顶叶皮层间连接度有关、观察顿悟的脑反应机制等等。 在神经病方面,脑成像技术重构了神经内外科、甚至是托生了神经外科。在放射医学出现以前,对脑部疾病的认识只有根据大致的行为学判断, CT 发明以前最多只能根据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位置改变来判断疾病位置,而 CT 技术(包括 X-CT 、 MRI 、 PET 等)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在不打开头颅的情况下直接观察病灶的位置和性质。功能神经成像技术更进一步,对功能区的定位可以帮助手术计划设定避免误伤,异常功能区如癫痫灶的定位可以有效切除。在精神病及心理异常方面的研究更深入,现在对强迫症、抑郁-躁狂双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甚至吸毒成瘾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包括一些以前仅认为是行为功能改变的心理异常如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现在都发现了其结构和代谢方面的异常。神经影像学彻底从“物质脑”出发,揭示了人的“心智”、“精神”活动的规律。 学科交叉也碰撞出一些新兴学科和技术,第一如把人脑图技术应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的神经经济学 (neuroeconomy) 、神经市场学 (neuromarketing) 等。采用人脑图技术观察研究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投资行为造成的脑部活动,或观测不同广告设计模式造成的脑部活动差异。可以直接从脑本质活动方面来理解人们的社会、政治、经济行为。 另一个让人非常兴奋的学科方向是人脑图与计算机、电子、自动化控制、机械等综合工科学科交叉产生的研究领域——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 BCI) 。举一简单例子,比如一四肢截瘫的患者只能坐在轮椅或床上,他除了脑子清醒外无法行使任何行动。这时,我们可以在他头皮(甚至埋藏到大脑皮层)放置电极,接收他的思维活动造成的信号,通过对信号的解读,重新输出为光电信号指令,用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这样仅通过“想一下”就可以让轮椅行走、让电灯打开,可谓真正的“心想事成”。这个 BCI 技术是目前信息自动化领域最为前沿的研究,其核心技术在于人思维形成的脑信号解码 (decoding) 。前面讲的人脑图技术其实是一个编码 (coding) 过程,观察不同行为(对应的思维)引起的脑代谢 / 电信号的改变特征,而 BCI 技术是通过观察脑代谢 / 电信号特征来推测其对应的行为(思维)。目前已能实现用“意识”、“思维”来开灯,解码一些简单思维判别,如让人在 26 个字母中随机挑选一个作为目标字母记下来, BCI 可以正确地判断这个字母。 相比这个貌似可怕的可“解读心思”的 BCI 技术,更为可怕的是脑刺激技术。其实经颅磁刺激系统 (transcoronal magnetic stimulating system, TMS) 是一种早已开发并应用的技术。采用集约控制的磁场束,可以在头颅外对某个特定脑区进行外在刺激,直接造成该脑区控制的行为的发生,比如刺激运动皮层可以让人不受自己控制地发生肢体运动等。相比 BCI 的“解读人的心思”,这个 TMS 简直就是“控制人的意识”。即使目前这些技术都还只能产生简单初级的效果。 三、人脑图成像学科的开展模式 人脑图技术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其研究的开展必须有多学科人才的交叉综合。国际上的开展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在传统的神经科学或心理学研究机构下开展,这些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如英国伦敦大学神经科学影像系( Wellcome Department of Cognitive Neur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神经影像实验室,以 PET 和 fMRI 技术对正常和病态的脑结构进行研究。二是在生物医学工程或电子计算机等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实验室,其构建结构也各不相同,如 UTHSCSA 的 RIC ,理念是以无创的影像技术和测量方法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两类研究机构在工作开展中都具有多学科和多模态联合的特点,除了自己拥有多种神经影像的设备,如 PET 、 MRI 、 MEG 、 EEG 等,还具有各个相关学科如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医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等,研究实力较强。第三类以医院为主体开展的研究,由神经科和放射科医师参与,作为临床研究项目的一个分支,多以临床研究为主,也有相当部分与其他机构联合进行研究,规模相对较小。 从研究方向特征上人脑图研究可分为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方法学研究其成像原理基础、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当前较多的是应用研究,同样也包括基础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以及 fMRI 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学科的组织上,人脑图技术活跃出现在以上提及的各相关领域,除一些传统的学术组织外,还成立专业的人脑图组织 OHBM ( Organism of Human Brain Map ),是最大的国际神经影像学学术组织。 在国内,人脑图研究的开展颇为特殊和有趣。在早期由于主要成像设备的昂贵等,除 EEG 等设备外,其他设备动辄数百万美元( MRI 仪 1.5T 以上者 $1.5M , PET $5.0M ),所以我国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才有 fMRI 的开展,而 PET 更是近年来才有,但基本上都是放在医院里作为医疗目的使用,科研只是业余的用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渐出现了科研单位购买的科研专用机(如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购买 3.0T 的 MR 仪),其他昂贵的设备如 MEG 和 TMS 也有所出现。 但总的来说,我国尚存在设备单一、学科资源缺乏且分散等劣势不足,而掌握着设备资源的医院放射科将扮演相对重要的角色。但毕竟有多学科联合的外在要求,在中国相对分散和匮乏的学科资源环境下,首先必须更积极主动地寻求相关学科之间的联合,做到跨单位、甚至是跨地域的学科联合,尤其是基础研究的课题开展的时候。在北京的中科院系统以及一些医院在联合研究中充分发挥了内在的学科优势。其次是开放,以拥有设备资源优势的放射科为轴心,向临床科室、神经生理、心理基础等基础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等学科开放,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学科小组和科研平台,一起推动脑科学研究的进展。(2008-1-11) 参考文献 弗兰西斯 . 克里克著 , 汪云九、齐翔林、吴新年、曾晓东 等译校 , 灵魂的科学探索(网络版),亦凡公益图书馆 (shuku.net). 约翰 C 埃克尔斯 著,潘泓译,脑的进化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上海, 166-258. RAICHLE ME. Behind the scenes of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A historical and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1998 , 95: 765–772. Rachard S.J., Frackowiak, Karl J. Friston, et al. Human Brain Function (2nd edition). Elsevier Pte Ltd 2004; 639-650, 719-754. Monen E, Bandetti T et al. Functional MRI, Springer, 2002: 1-18, 232-257.
个人分类: 未分类|8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零物质 On Zero Matter
xu782219 2009-6-8 11:14
论零物质 On Zero Matter 定义;性质;潜能;实例 徐鸿儒 关键词: 负物质,零物质,老庄哲学,道,原始原子,精神 摘要: 负物质是与 正物质质量相等而性质完全相反对立的物质,零物质是正物质和负物质之间的物质。零物质具有特殊的性质。老庄之道是零物质,原始原子是零物质,精神是零物质,自然规律是零物质。 A.定义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也应有与其相反而对立的另一种物质存在。 创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Paul A.M.Dirac,1902~1984)首先预测了反物质 ( anti matter ) 的存在。1928年狄拉克用4行4列矩阵把非相对论性的薛定谔方程推广到相对论,获得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在解方程求解能量E时,最后开平方得到能量E的负值根。以前人们都把负值根作为无意义的增根舍去,而狄拉克则认为在量子力学中负能态也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他认为存在着负能量,从而得出存在反物质的结论。 狄拉克把正电子作为电子的反电子,认为 正电子除了电性和电子相反外,一切性质和电子都相同。 1932年, 美国青年物理学家安德森( Carl David Anderson )在宇宙线实验中观察到高能光子穿过重原子核附近时,可以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量与电子相同但带有的是单位正电荷的粒子,从而发现了正电子,狄拉克对正电子的这个预言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爱因斯坦也曾经根据相对论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 对于一个质量为 m ,所带电荷为 e 的物质,一定存在一个质量为 m ,所带电荷为 -e 的物质(即反物质) 。 1955 年,美国物理学家西格雷等人用人工的方法获得了反质子。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质子和电子,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有各自的反粒子。许多人认为 宇宙中的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与之对应的反粒子,它带有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宇宙中有多少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结成的物质,就必定有同样多的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结成的反物质,宇宙中的正反物质应该是严格对称的。 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目前正在进行的AMS实验,把大磁铁发送到国际空间站,就是 去 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美国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愿意帮助他。 由丁肇中主持的这项研究已有 16 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投入的资金更是高达 1000 多亿美元。丁肇中认为,如果反物质确实存在,当正物质与反物质碰撞时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但是,如上所述的反物质 ( anti matter ) 与 正物质只是所带电荷符号相反,其他都相同,而且质量还都是正值,并不与正物质完全相反对立。根据辩证法,肯定还应该有与正物质质量相等而性质完全相反对立的物质存在。 我们把与正物质质量相等而性质完全相反对立的物质定义为负物质 (negative matter) 。 负物质与正物质质量相等而符号相反,所带电荷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如此则,负物质和正物质互为负物质;负物质与正物质相遇也发生湮灭,但不释放能量,而是能量消失,变成质量为零的中性物质。 1928 年狄拉克认为 存在着负能量,从而得出存在反物质的结论。 按照质能方程 E=MC 2 ,能量 E 若为负值,光速 C 2 不可能为负值,只能是质量 M 为负值,就是说理论上负质量的物质负物质是存在的,而且不仅仅是辩证法可以推导出其存在。 不知道当初狄拉克为何没有沿着负物质的概念走下去,而是用了反物质这个词,并且还转向找反物质正电子去了。自此,反物质和负物质两个概念分道扬镳,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可惜至今尚没发现负物质,更没发现 以负物质组成的负宇宙。 在已确定物质质量坐标的物质系统中,在质量数轴上,正物质和负物质的分界是坐标原点,即零点。它代表的物质是质量为零的物质,我们称它为零物质(zero matter)。零物质是质量相等(质量的绝对值相等)、性质相反(一正一负)物质的中间物质。 B. 性质 1.零物质在物质质量数轴上只有位置,但它本身没有大小。 2.零物质结构特殊,无形无状,没有体积,不占空间。 3.零物质是质量为零的一种特殊物质,像其他一切物质一样,它的运动符合已知自然规律。但是,由于零物质的质量为零,所以它具有一些与其他物质不同的特殊运动规律。例如: 因为零物质的质量为零,所以它没有重力,即它与其他物质之间不存在引力; 因为零物质的质量为零,所以它运动不需要能量; 因为零物质的质量为零,结构特殊,所以它既不可能带正电又不可能带负电,电位永远是零,它既不受电场的影响又不受磁场的干扰; 因为零物质无大小无形状,至柔,故可以穿透任何实体,正如老子在《老子四十三章》中所说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 因此,零物质可以在宇宙中随意驰骋,不存在丝毫阻拦;而且驰骋是即时的,不花费时间,不受空间限制,即零物质可以超越时空。或者说其体积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 4.因为物质不灭,所以零物质不灭。 5.因为物质具有多样性,所以零物质也具有多样性。 虽然暗物质对光、电、磁、核都不起作用,但通过引力场可以探知它的存在,说明它具有非零质量。而零物质质量为零,对引力场也不起作用,所以暗物质并不是零物质。 C.潜能 一定量的正物质和与其绝对值等量的负物质形成一个物质对 (matter-negative matter pair) ,具有唯一性。分开时它们是物质对,而合起时便湮灭为零物质。因为正物质或负物质的质量有无限多个,所以物质对便会有无限多个,而无限多个物质对湮灭时产生的零物质也会有无限多个。它们的性质当有差异,而且这差异也具有唯一性。就是说,每一个具体的零物质与其他具体的零物质的差异具有唯一性。但由于零物质有无限多个,所以这种唯一性也有无限多个。 差异产生信息,某差异产生的信息就是代表该差异的符号。从此意义上来说,信息就是那差异。因为非零物质有无限个,所以每一个具体的零物质都荷载着其特有的与无限个非零物质相较产生的无限个信息;反过来,每一个具体非零物质都荷载着其特有的与零物质相较产生的特定的具体信息。另外,不同的物质排列组合即组织结构,不同的物质层次,不同的物质运动规律和形式等,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万事万物,它们荷载的信息更加复杂,也更加丰富了宇宙中的信息。但是零物质的特性决定了零物质荷载的信息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即超时空的,而其他物质荷载的信息则是时空有限的。 零物质虽然质量为零,但它可以分解为任意大的质量对,而那任意大的每一方的能量都是可以任意大的。 D.实例 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检测到零物质,所以我们只能用比较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推知零物质的存在。 1.老庄之道是零物质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常用 无 , 无形 , 无物 , 无状 等否定性的词来描述道。 任继愈 先生认为,老子 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作为万物之本的负概念──无的范畴,是表明人类认识前进的重要里程碑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年第二版) 《四章》云: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 任继愈 先生译为: 道不可见,而用它(道)却用不完。是那样的渊深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超脱纠纷,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垢尘。是那样无形无象啊,它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只知道它)出现在上帝之先。 《十四章》说,道 视之不见 , 听之不闻 , 搏之不得 ,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老子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十四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无声,无形。它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行。它是天下万物的根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十五章》) 老子认为道永远是无名。但是道虽小,天下却没有能支配它的。──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之。 (《三十二章》) 老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有了道才有了万物。──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 大象无形 , 道隐无名 。(《四十一章》) 老子说,道是万能的万事万物的主宰,顺者兴,逆者亡。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七十三章》) 《庄子》关于道的论述与《老子》是一致的,而且叙述得更明确、更细密,内涵还有扩展。例如,庄子认为精神也来自无形的道。他说: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知北游》) 庄子把道看成产生一切有形个体的根源,道本身是超感觉、超时空,却又是一切有形个体存在的根据。他指出: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大宗师》) 庄子认为,道不能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因此道是无;正因为道是无,才能成就其全的性格。庄子意识到 是非之彰也,道所以亏也 。(《齐物论》)不管对事物作出任何规定,都是对道体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限制。庄子举例说: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齐物论》)这也就是晋代注《庄子》的大家郭象所说的 彰声而声造,不彰声而声全 。因此不具有任何规定性的道才能保有一切具体事物的规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也就是全。 庄子在《天地》篇中说: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 ──道,看上去那么深远,听起来又是那么寂静无声。深远之中,却能看见晓的真迹;无声之中,却可听到万窍唱和的乐音。深而又深之中,却能产生万物;玄妙而又玄妙之中,却能产生精神。所以道和万物相连接,道体虚寂却能供应万物的需要,时时驰骋不已却能成为万物的归宿。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宇宙起源的太初,一切都存在于无,没有有,也没有名称;道的开始呈现混一的状态,混一的状态还没有形成实体。 庄子在《天道》篇借老子的名说,道存在于万物中,又包含万物,道渊深得不可测量。 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 《知北游》篇记述,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 无所不在。 由上可知,老庄认为,第一,道是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形无状,但在逻辑思维中是可以认识的。第二,道至小无内,至大无外,无所不在。第三,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源始,是 天下母 。第四,道主宰万物。 以此四条与零物质的特性相比较,仅根据第一、第二两条,就完全可以判定老庄哲学中的 道 就是零物质。如此,则是零物质产生了宇宙万物(第三);是零物质蕴含着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随时随地、一视同仁地监管着、规定着它所创造的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第四)。这就是 道 的物理意义。 《周易大传系辞上》: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民谓之事业。 形而上,即无形。道无形,零物质无形,道即是零物质。 有不少的宗教人士常常说 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也相信上帝 , 以为自己信仰上帝壮威。爱因斯坦的确有信仰,并把自己的宗教命名为 宇宙教 。他信仰上帝,但是他指出他是 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这个上帝正是老庄哲学 道 的概念。因为 道 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涵义,而且 道 讲的 事物发展规律 是事物发展客观存在的秩序,是 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 ,不是人格化的神,它与 人类的命运和行为 毫无 牵累 。 2.原始原子是零物质 在宇宙生成之前,老子认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认为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庄子天地》)道呈现混然一体的状态,还没有形成实体。就是说,太初是一片零物质充斥的虚无的混沌状态,只有无,而无有,无名,亦无形。 太初混一的状态中,虽然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但是 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老子二十一章》)老子是说,道虽然恍惚,但恍惚之中有实物,深远暗昧中却涵着极细微的精气,这极细微的精气最具体最真实。自古至今,它的名字永远不会消失。根据这极细微的精气,才能认识万物所起始。虽然 有一而未形 ,但是 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 。(《庄子天地》)庄子是说,虽然没有成形体却有阴阳之分,不过阴阳的交合是十分的吻合而没有缝隙的。 解读:太初混一状态的零物质中,有实物,有阴阳。这实物便是以前的正物质宇宙和负物质宇宙的质量的总和,二者原是一个巨大的物质对,湮灭后形成了这一混一的零物质;这阴阳便是指的全部正物质和全部负物质对立的势力,虽然它们交合得十分吻合,但它蕴藏着分裂发展的动力,这是零物质能够分裂的内因。 老子曰 道生一,一生二 。(《老子四十二章》)《周易大传系辞上》曰: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翼,两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就是说,一分为二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现代哲学也公认。所以说,零物质的分裂是必然的。 宇宙产生于 大爆炸 (Big Bang) 已经得到科学界众多科学家的认同。但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发生 大爆炸 产生了宇宙?比利时天文学家 乔治爱德华勒梅特 ( Lemaitre , Abbe Georges Edouard 1894 ~ 1966 ) 说是 原始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W.Hawking)和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则证明了宇宙起源于一个 奇点 。 奇点 是个数学概念,指的就是 原始原子 。它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 这样的原始原子,虽然 体积无限小 但也是 有 ,况且还 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 ,更说明是 有 。所以,这一假说不符合老庄宇宙产生于无的论断,而且也没指出原始原子的来处,这有违物质不灭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根据 有生于无 的论断,某零物质才是真正的原始原子。但它的体积为零,质量为零,密度为零。 大约140亿年前某一瞬间,某零物质(真正的原始原子)受到扰动,即是受到了某 量子涨落 正好和某 自组织行为 相遇的共同作用的扰动。 扰动 这个外因促使该零物质内部正负(阴阳)矛盾对立的斗争激烈化,达到势不两立程度,导致其发生分裂,一分为二,变成为两个新 原始原子 :一个完全由正物质组成,叫做 正(阳)原始原子 ;另一个完全由负物质组成,叫做 负(阴)原始原子 。二者质量的绝对值相等,都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温度极高。内含的非零物质都是质量无限接近于零的微小颗粒,颗粒的体积比原始原子的体积是更高阶的无穷小。但是就在这无限小的空间里,却包含了整个宇宙的质量:正原始原子包含着全部正宇宙的质量,负原始原子包含着全部负宇宙的质量。由于新原始原子内的空间极狭小,密度无限大的非零物质难以施展其运动的本性。 如果不把零物质算作通常意义上的物质的话,那么可以说是某零物质的分裂产生了物质,无(零物质)产生了有(非零物质)。这就是老庄哲学所说的 有生于无 的本义。但是这个 无 字的含义是无形无状、质量为零,不是 没有 的意思。零物质一分为二产生非零物质,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 无中生有 ,实际上还是 有生于有 。零物质一分为二产生正负两个原始原子,是完全符合物质不灭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的。 在新生的正原始原子和负原始原子极狭小的体积内,全部是由无限多同性物质颗粒组成的,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斥力。此斥力促使二原始原子在1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同时各自分别发生了 大爆炸 ,形成了两个宇宙:正原始原子爆炸形成了正物质的宇宙──正宇宙,负原始原子爆炸形成了负物质的宇宙──负宇宙。两宇宙平行发展,各行其道,完全对称,只不过是正宇宙的物质质量都为正值,负宇宙的物质质量都为负值。 大爆炸 后非零质量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时间和空间,非零物质不断的运动使时间沿直线前进,使空间不断扩张。非零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了物质的各种排列组合形成的多态多性、多层次、变化无穷的万事万物。非零物质继续运动,新生事物不断增加,时空继续膨胀。 以上就是用零物质理论对老庄宇宙论的新解读。老子在《老子四十二章》概括地总结性地叙述过他的宇宙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段话可作如下的解读。 道生一 :道产生混一状态的混沌系统,即零物质,即原始原子。 一生二 :系统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零物质分裂为正负两个原始原子。 二生三 :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众多的第三者,即正反两个原始原子分别发生了 大爆炸 产生出众多的新生物。秦前,三有众多的含义。《国语周语》: 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兽三为群。 三生万物 :新生的众多的第三者产生万物,即众多的新生物不断地相互作用,排列组合,不断产生出更新的新生物,不断丰富和发展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内蕴含着阴阳,即万物遗传有母体原始原子(某零物质)的结构与特性,蕴含着矛和盾对立的势力。 冲气以为和 :万物中的阴阳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即万物都是在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约束下的矛盾统一体。 正宇宙和负宇宙对称存在和运行,我们生活在正宇宙。我们可以参照正宇宙的运行实际,按镜象对称原则推知负宇宙的运行情况。而正负二宇宙的信息沟通和能量交换极可能便是通过黑洞作为隧道来实现的。 随着非零物质运动的不断发展,时间、空间便不断地扩张,总质量保持不变,密度和时空曲率在逐渐减小。据现代科学研究推断,当时间前进到10 -43 s这个瞬间(普朗克时期),可观测宇宙的尺度的半径扩为10 -38 cm,密度为10 -37 t/cm 3 ,温度降至10 -38 ℃。此后,便是人们了解较多的宇宙发展了。迄今,时间已前进到140亿年,宇宙经过膨胀、冷却,可见物质的平均密度为210 -31 g/cm 3 。 非零物质继续运动,时空继续扩张。直到空间扩张到某临界值,使得非零物质的分布变得极为稀薄,(正、负)原始原子内产生的斥力与物质的引力达到相等而平衡,非零物质为引力所束缚,再也无余力进行扩张运动,被圈束在空间的边缘之内。于是,空间达到极大,宇宙停止了膨胀,温度降到了最低。正宇宙和与其同步运行的负宇宙,同时都变成死寂的宇宙。 老子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二十五章》)事物发展到极点就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紧接着(时间没停止),引力逐渐大于斥力,空间开始坍缩,宇宙变成最巨大的黑洞,事件反演,开始回归:正宇宙通过坍缩返回到正原始原子,负宇宙坍缩返回到反原始原子。此刻,导致原始原子──某零物质分裂的扰动──某 量子涨落 正好和某 自组织行为 相遇的共同作用,已不复存在(存在的几率极小极小),于是二原始原子发生湮灭合二而一,回复到太初原始原子,复成为零物质,复归于混一的无形无状的虚无的道。又重是恍兮惚兮,隐藏着交合得十分吻合没有缝隙的阴阳玄机,等待着新的扰动的到来,以开始新一轮的宇宙创生。倘被扰动,便又是原始原子──零物质分裂、 大爆炸 、产生万物万事、宇宙膨胀、塌缩、湮灭。尾首相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但是,每次循环,因为初始条件(即零物质和扰动)不会与前次完全一样,所以每次循环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变化,不可能有完全的重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宇宙开始坍缩时,时间并未停止,依然向前,即时间箭头未有反转。就是说,时间之箭从 大爆炸 开始,一直向前,直到宇宙坍缩为原始原子才停止。反演并非是时间从宇宙坍缩时倒流、逐减,到宇宙坍缩为原始原子时时间变为零。这就好像我们乘飞机飞美国,往程需12小时,返程需12小时,往返程共需24小时,而不是共需零小时。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宇宙 大爆炸 是物质运动,宇宙坍缩仍然是物质运动,所以时间不会停止。宇宙坍缩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和膨胀所用的时间相等,坍缩的路径也不应是沿膨胀的原路返回,坍缩形式也不会是宇宙膨胀电影胶片的倒放,因为那样不符合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 现在,梳理一下宇宙发生、发展、灭亡和再生的大致轨迹。 太初是一个零物质,无形无状,一片虚无,惟恍惟惚,混然一体,是一个混沌系统,是一个物质对湮灭的产物,即是某正物质宇宙和与其对应的负物质宇宙湮灭的产物──某零物质,同时还是产生新宇宙的原始原子。该系统内还存在着前正宇宙和负宇宙湮灭的痕迹──阴和阳。阴阳虽然交合得十分吻合,但还是界线分明、矛盾对立,它们是在系统内蕴含着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的管束下,和谐地存在于该零物质的统一体中。大约在140亿年前的某一瞬间,该零物质受到扰动,即受到了某 量子涨落 正好和某 自组织行为 相遇的共同作用的扰动,促使其内部矛盾斗争激烈化,导致原始原子分裂为一正(阳)一负(阴)两个新原始原子:正原始原子完全由正物质组成,反原始原子完全由负物质组成。二原始原子都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二原始原子内同性物质的巨大斥力导致二者各自发生了 大爆炸 ,产生了同步并行的、镜象对称的两个宇宙正宇宙和负宇宙。 大爆炸 后,由于非零物质开始并随后持续不断的运动,二宇宙的时空便从无到有持续不断地扩张,直到斥力和引力达到平衡。空间停止扩张,达到了极大;温度停止下降,降到了最低,两个宇宙同时变成没有活力的死寂状态。物极必反,瞬间二宇宙时间继续向前,空间迅速持续坍缩,分别坍缩返回到正原始原子和负原始原子。接着,二者合而为一,湮灭成为被我们称作太初原始原子的那个零物质,不过其又经历了一个轮回,丰富了阅历,保存在记忆中。时间停止,空间变为零。这便是宇宙一次轮回的生活史。该零物质倘再被扰动,便会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3.精神是零物质 精神(或者说意识),一般理解为与 物质 相对立,是人脑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的机能。其实,宇宙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宇宙中形形色色的万事万物和众多的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宇宙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规律的一致性,无他。所以宇宙间根本就没有与物质相对立的东西,当然精神(或者说意识)也不能例外。精神(或者说意识)应当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并不与物质对立,更不是人脑的什么 机能 。区区人类,不过是浩浩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小小地球的产物,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大脑的机能和物质对立,超然游离于物质之外,实在是太过高看自己了。 量子力学权威大卫玻姆(David Bohm)说: 精神是实在的,精神可以是非常实在的。 在人与人之间,精神有巨大的效应,它影响着人体,它影响着人类之间的种种关系,它影响着社会。 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和更早的勒奈笛卡尔认为,精神(或灵魂)是一种物质,是一类短暂、不可触知的特殊物质,它不同于但耦合于构成我们身躯的可触知物质。因此,精神是一种可能具有状态(心理状态)的东西,它可以由于与脑耦合(通过接受感知信息)而改变,也可以使我们将意志强加于脑,甚至强加于身体。 唯物主义者反对这种二元论观点,他们认为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却不神秘的电化学机器,和其他机器一样遵循着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因此,脑内部状态由它的过去状态和外来感知事实的影响所决定;而脑发出信号控制人的行为,则完全由此时脑的内部状态所决定。显然,这种观点把人看成了自动机,没有独立精神或自由意志。若此,每个神经脉冲都得遵循物理学定律,那么精神如何能参与其中呢?而若无精神参与,人怎么会很自然地按照个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呢?为什么具有相同脑内部过去状态和相同外来感知事实影响的不同的人,会发出不同的信号,从而有不同的行为? 吉尔伯特赖尔把精神和大脑比作英国政府和英国宪法。前者是个体的一个具体集合,后者是一个抽象的思想集合。他认为,谈论精神和大脑之间的交流,就像谈论政府与宪法之间的交流一样,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比较流行的类比是,把精神和大脑比作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一部计算机的输出完全由电路定律和输入信息唯一地确定。这种类比,类似于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量子波是对系统知识的描述(相当于软件),而粒子则是一块硬件。 而这都是类比,是隐喻,并非精神本身。根据精神(或者说意识)无形无状超越时空的特性,可以断定精神(或者说意识)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荷载着特殊信息的零物质。它不是短暂的,而是永恒存在的;它无形无状,是目前尚不可触知的。它与大脑耦合并相互作用,产生行为和新的精神。它不独与人脑耦合、作用,也与其他万物耦合并相互作用,产生万物的特性。至于它们间耦合与相互作用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庄子早就看出精神是来自无形无状的道(零物质),并且认为是精神产生了形状,形状产生了万物。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借老子的名说: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法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心灵,精神之类也,是零物质,无形无状,自然可以说它无限宽阔,但是也可说它无限狭小,准确地说应当是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 4.自然规律是零物质 老庄之道,就蕴含了自然规律的内容。宇宙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规律的一致性。自然规律是无所不在的,而且不为时间和场所的不同而变化。这当然唯有零物质能够做得到。 宇宙及其万事万物中,有阴有阳还有中,有矛有盾还有和,有正有负还有零。一分为二,中分为阴和阳,阴和阳是组成中的两个方面;和分为矛和盾,矛和盾是和的两个组成部分;零分为正和负,正和负是零的两个表现形式。合二而一,阴和阳湮灭为中,阴和阳隐于中中;矛和盾湮灭为和,矛和盾藏于和中;正和负湮灭为零,正和负潜于零中。中、和、零既是形而上的概念,又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无形无状,结构特殊,属零物质;阴和阳、矛和盾、正和负是形而下的概念,它的表现有形有状,结构可见,属非零物质。零物质和非零物质互生互存,共生共存,循环往复,永无穷尽。 北宋哲学 家横渠 先生张载(1020~1077),对老庄以来的辩证法进行了总结: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精辟,凝练、准确,成为迄今中国传统辩证法的主导线索。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总结尚需补充,今续之, 完整录下: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有和斯有零,零必隐其形。 有隐斯有显,显必象而生。 老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老零赠诗:骚无零 什么力量最大 ? 我想不外是零 ; 什么力量最公正 ? 想来也是零 . 零是中间 , 零是上帝 , 零是忘情 . 零是我唯一可寄托可研究的地方 . 啊可爱的零 , 我最最热爱您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935 次阅读|6 个评论
天生轻信
eloa 2009-4-12 20:17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4-02 2:00 《新科学家》2009年2月4日 原文 , 译者: tantuyu,他 的译文还有 这篇 和 那篇 难怪宗教会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脑早对信仰做好了准备。Michael Brooks说道。 1929年的大萧条导致许多机构瘫痪,但教堂的日子却过得不错。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哪怕最专横最苛刻的教堂里也是人潮涌动。 这种异常的现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所记载,但是直到现在才有了科学的解释。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有宗教信仰的倾向,特别是在困难时期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我们的大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臆造一个包含精灵、神仙和妖魔的精神世界,而且我们越是感到不安就越难以抗拒对这个超自然世界的想象,似乎我们的头脑早就做好了信仰神的准备。 宗教观念对于所有文化来说都是很普通的一个方面,就好像语言和音乐一样,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特征的一部分。但在以前,科学研究一直没有触及这个问题。并非说宗教不重要,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Paul Bloom说道,而是这类课题有太多禁忌因此阻碍了对它的研究。 宗教的起源一直是个谜,直到最近科学家才提出一些假设。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宗教是进化产生的一种适应能力,它有利于人类生存并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按照这个观点,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打粮以及照看孩子的时候团结合作形成紧密的组织,从而有能力跟外部的其他组织相竞争。这样,宗教就被进化筛选出来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 宗教的进化适应理论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家Scott Atran指出,从进化适应的角度来说,持有某种信仰的人群不一定就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他说:我认为这种理论没有多少意义。比如,相信死后的永生就跟生存在当下以及传递基因给后代相矛盾。而且,就算宗教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这还是没有涉及它的起源,充其量只是对宗教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解释罢了。 因此,Atran等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天然的副产品。虽然人类大脑备有一个语言模块我们在习得特定语言的时候用得到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也有那么一个上帝模块以供信仰之用。一些特定的认知能力使人类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种,这些认知能力也让人们产生一种超自然思维的倾向。Bloom说:现在有许多证据表明人类天生就具有宗教信仰的基础。 许多实验证据来自于对儿童的研究。儿童的思维被认为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虽然在形式上会有某些修正,但这种思维的自发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到成年期。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Justin Barrett 说: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具备对信仰的接受能力,这是由小孩特定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而且这种早期发展起来的接受能力会一辈子固着于我们的直觉思维中。 那么人们头脑中的神是如何产生的?Bloom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的头脑在对待生命体即有心智,或至少有意志和非生命体时采用不同的认知系统。 在人出生后不久这种认知系统的区别就产生了。Bloom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五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人和不会动的物体。婴儿看到一个盒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会感到惊讶,但是他们看到人从静止开始运动就不会惊讶。没有生命的物体应该遵从物理规律并且按照可预期的方式运动,而人有意图和目标,所以人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婴儿似乎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意识和物质 Bloom说,两种认知系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两种世界观,一种对应于精神世界,另一种对应于物质世界。他把这种天生就认为精神和物质具有区别的假设称为常识二元论。躯体虽然在进行像进食和运动这样的物理性过程,但我们的意识却单独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精神世界。如果你说自己可以在做梦或在星体投射(一种意识与躯体分离的体验过程译者注)等过程中灵魂出窍,人们会很自然地接受这种说法,Bloom说,这些看法很普遍。 有许多证据表明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灵肉分离的想法。人们很容易跟并不存在的他者建立起一种假想的联系:大约一半的四岁孩子都有一个假想的小朋友,成人则会跟去世的亲人、小说人物或者幻想的伴侣建立并保持某种联系。正如Barrett所指出的,这是一种在进化上有用的技能。有了这种想象的技巧我们才能够维持社会的层次和统一,才能预期隐藏的对手将怎么行动。他说:如果要看到有血有肉的人才能思考其内心,那麻烦就大了。 尽管有用,但常识二元论还会使人们的头脑准备好接受一些诸如死后永生这样超自然的概念。在2004年,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UK)的Jesse Bering给一群学龄前儿童演了一出木偶剧,剧中有一段鳄鱼吃掉老鼠的情节。然后,研究者询问那些儿童一些关于物理存在的问题,比如那老鼠还会生病吗?它还需要吃喝东西吗?。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的回答是不。但是再追问一些关于精神上的问题,诸如老鼠还会想问题吗?,孩子们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轻信之神 在《上帝错觉》(God Delusion)一书中,Richard Dawkins强调宗教主要通过教化,特别是对儿童的教化来进行传播宣扬。进化使得儿童对父母及宗长所说的一切都全盘接受,因为这种信任和顺从有利于生存。但这也导致Dawkins所谓面对宗教教义时的奴性的轻信。 如果儿童天生就会信神,那么宗教的教化学说又从何谈起?我当然很愿意相信儿童天生就有信神的倾向,Dawkins说,但是我认为宗教的教化学说也是说得通的。两种影响可以相互增强。他认为进化保留的轻信的特性,会使得儿童从一种盲目崇拜的倾向转变为跟从他们的父母崇拜同样的神。 默认的上帝 基于一些实验Bering认为,人脑有一种默认设置,它让我们相信,在躯体感知到的生命之外还有其他生命。他说教育和经验可以让信仰的倾向受到抑制,但这种倾向并不会消失。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issouri.)的心理学家Pascal Boyer说, 这种倾向更进一步就会形成概念化的灵魂、死去的先人、当然还有上帝。Boyer指出,人们把神赋予和自己一样的思维,这就意味着神的概念还是来自于脑系统的功能让我们可以去想已经消失或根本不存在的人物。 想象神的能力并不足以产生宗教。人类思维还有另外一个基本特征:对因果联系的高度敏感。这个特征使我们随处发现目的和设计。Bloom说:当你看到灌木丛瑟瑟抖动,你就会认为那里有人或者有什么东西。 这种对因果的过度归因也许是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如果周围真有天敌,等到弄清楚它是什么通常就晚了,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逃之夭夭才是上策。 在小孩身上进行的实验也验证了人类这种对因果联系高度敏感的特征。三岁大的孩子已经会觉得不动的物体含有某种设计和企图。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 in Tucson)的Deborah Kelemen询问七八岁的孩子一些关于不动的物体和动物的问题。她发现大部分孩子相信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是出于某种特别的目的才被创造出来的岩石之所以尖锐是为了让动物能够在上面蹭痒痒;为了有好听的音乐所以才有小鸟;河流的出现是为了让小船能够在上面漂。有一点很特别,孩子们坚持认为山和云这样一些东西是出于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的,他们并不接受对其成因的其他解释。 Kelemen说。 在同一实验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的Olivera Petrovich问学前班的孩子关于自然界事物,比如动植物的起源的问题。她发现更多的孩子认为这些东西是被上帝创造的,而不是被人创造的。分别持有两种答案的人数比例相差七倍之多。 Petrovich说:他们所构建的上帝的概念来源于每天从现实世界中得到的经验。那种认知的偏见非常强烈,孩子们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像是自发地创造出上帝的概念。所以当孩子们听说宗教教义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有道理。 相信超自然世界的倾向会伴随我们一生。Kelemen发现成年人会无中生有地认为事物的存在包含有某种意图和设计。如果强迫成年人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他们往往会回归到目的论的争论上,例如树木制造氧气是为了让动物能够呼吸或者太阳发光发热是为了生命存在的需要。Kelemen有证据显示大部分成年人都很郑重地相信自己有灵魂,不过这种倾向跟信仰神之间到底有多少联系还有待考察。 Boyer很敏锐地指出,成年的信徒既不幼稚也不脆弱。研究表明他们的思想状态跟儿童有很大不同。对于宗教信仰,成年人更关注的是信仰的道德方面。他们并不太在意宗教信仰的超自然属性。 Bloom认为,宗教信仰就是一个由我们头脑臆造并且无法摆脱的副产品。他说:人类大脑就包括这部分神经环路,它就在那儿。Petrovich补充说,就算那些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者的成年人也会有超自然的想法。Bering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当他的一个学生对一些无神论者进行访谈的时候发现,他们常常为自己生活中某些重要的或给他们带来伤害的时刻寻找原因,就好像某些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生命中留下那些重要的时刻。Bering说:他们并非完全抵制神的概念,他们只是不提它而已。 那些事件通常是伤害性的,这也给解释为何成年人很难抗拒那种直觉的对神的信仰提供了线索,Atran说。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认知的悲剧性。人类会预期将要发生的事件,会回忆过去,会想象一些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包括死亡,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Atran说道:你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否则会感到濒临崩溃。大脑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办法,于是我们就接受了它。 去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Science, vol 322, p 115 )对这个观点是个支持。得克萨斯大学的Jennifer Whitson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和西北大学的Adam Galinsk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 Illinois)询问人们在处理点图或股票市场信息时会看到什么模式。在问询之前,Whitson 和Galinsky先让一半的受试者感到抓狂要么给他们和他们的表现不相干的反馈信息,要么让他们回忆以前抓狂的经历。 结果令人惊讶。那些抓狂的受试者更容易看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模式。Whitson说道:这个现象很普遍,这让我们很吃惊。她解释说,当我们感到失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迷信的想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宗教在困难时期却方兴未艾。 如果说宗教是我们头脑思维的产物,那上帝又被摆在哪里?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都强调:这一研究结果既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没有证明其不存在。正如Barratt指出的那样,被信仰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跟人们为什么信仰它是两码事。 但这却说明了一点:上帝不会轻易走开,推销无神论始终会面临困难。信仰一种宗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要想没有信仰却需要更多努力,Boyer说道。 这些发现对于认为宗教是一种适应的观点也是一个挑战。的确,宗教有助于形成大型的社会,并让其成员战胜没有形成大型社会的组织。Atran说,但它是一种构建虚拟世界的能力的副产品。我认为跟宗教比起来,造飞机倒更像是种适应呢。 宗教适应说的拥护者认为两种观点其实并非完全相互排斥。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 University in New York state)的David Sloan Wilson指出,宗教信仰的元素可能是大脑进化的一个副产物,但宗教本身得以流传,是因为它有助于团体生存。他说:大部分适应性是基于已有的结构。Boyer的基本论点和我的观点可能都是对的。 牛津大学的Robin Dunbar虽极力拥护宗教适应说,但他觉得,与宗教相关的脑回路的确是因为其他原因才进化出来的。Richard Dawkins也认为两种观点是相容的。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两种观点都正确呢?我就认为两种都是对的。 对于像宗教这样复杂的事物,要想找出它们的起源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有一种实验可以在更深层次检验不论是Boyer还是Bloom或其他人的理论是不是基础牢靠。由于伦理约束,这个实验不可能说做就做,但是人们总要对这种实验的结果进行揣测。 说来说去,这个实验其实类似于观察小孩如何利用天生就有的脑回路产生自己的语言,人们也可以观察到最初的宗教信仰倾向如何在小孩子身上发生。一个被隔离的儿童群体是否会产生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Bloom说。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大皆空!——佛说新解
zhulin 2009-1-5 16:47
佛说:四大皆空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牛顿说:空间是绝对的,不随物质运动而变。 爱因斯坦说:空间与物质运动密切相关,万有引力是空间(及时间)的弯曲。 万物之本探索者说:基本粒子是空间的拓扑结构。 量子论说:空间是量子化的! 我说:佛对万物与空的关系认识最为深刻和准确。现在看来,万物不仅与空间密切相关,甚至是两位一体,是同一的。 以水喻空间: 牛顿说:万物好比水中之游鱼,鱼不离水,鱼非水。 爱因斯坦说:水性流变,万有引力好比水中之涟漪,乃水之变形(几何形态)。 万物之本探索者说:万物皆水,基本粒子好比流水旋涡中的空洞,乃水之异构(拓扑结构)。 量子论说:若水之不存何来涟漪旋涡空洞? 我说:万物如同高密度水(想象),它在水一样的空间中因波粒二象性而高频震荡(类同水中翻花的泡泡)并且不断地化为水和不停地向四周扩散传播产生着动量流,从而出现了 万有引力。同时由于万物自身质量逐渐衰减,其引力亦逐渐减弱、致使空间膨胀及加速膨胀,即为暗能量之源;而万物转化为空间时受出现的动量场反作用,则是暗物质之源。由此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自然运转的图景。 就写这些吧。抽空静下心来,好好领悟佛所说的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仔细想想物理中的波即是粒子,粒子即是波,揣摩揣摩万物之道的有形化为无形和无中生有,坚持修练太极,体验体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直至练神还虚的感觉,看看到底能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为而无不为。 2009年1月5日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肚皮的“温饱问题”解决后,还要解决什么?
niuyy 2009-1-3 21:37
最首要解决的是精神的温饱,也可以叫心灵的温饱。其重要性不亚于肚皮的温饱。 我们对于小康的界定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在这个概念中基本上并不包含精神的温饱。 但精神的温饱并非不存在或不重要。尤其在个人崇拜时代结束后,精神温饱的解决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以前说饱食思淫欲和食色,性也,这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是客观规律,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动物社会也会有。但这个地方说的淫、色需求,层次本身还不是太高,基本还可以划入肚皮温饱的范畴。问题是经过智力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包装后,被冠以各种各样华丽文明的辞藻,就似乎变得高级和神圣了,满足不了就要自戕,跳楼,疯癫,打劫,起码也弄个失魂落魄大唱情歌,不解决就是大问题了。 精神的温饱其实就是精神的富足,是一种成熟知足的精神状态。这种富足和教科书中说的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富足意味着拥有生命所能够给予的一切经历,意味着拥有一道彩虹,不是简单的黑与白而是所有色彩聚集的生命,意味着变得成熟、觉醒、有活力。达到了就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再麻木不停地贪,不再麻木不停地色,不再麻木不停地争,不再麻木不停地斗。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满足以上两种的温饱状况的大康时代来到了。
个人分类: 心灵花园|11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