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杭州师范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是一种生活态度
热度 10 baoshan666 2015-5-28 22:49
题记: 今天无意中翻出2013年9月29日申请杭州师范大学第二届经亨颐奖学金的申请材料,颇有感触,昨日经历历历在目,在此贴出,致过往的曾经,希望现在的自己能够继续向前,不忘初心。 科研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 “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 马克思 刚到杭州师范大学的时候,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开始。 2011 年 8 月份,带着自己和家人的期望,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与梦想,提前开始了我的研究生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科学研究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坚持和创新的思维。显然,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我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怯懦是没有用的,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料和科研文献,我起初有些望而生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我开始寻找方法,不断询问我的导师金仁村教授和本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节奏,逐渐完成了我曾经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的导师金仁村教授严谨却不乏生动的语言将我带入科研的殿堂,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经过大约半年的时间,我慢慢进入了研究生的正轨,步入了科研的世界。 研一之于我来说是逐渐蜕变的阶段,要一边学习专业课,又要在试验室里坚持每天做试验,同时要不断发掘周围的可用资源,更新替代自身的内在软件。为了解试验室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先从中文文献阅读开始,逐渐熟悉积累本研究领域专业词汇,然后开始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开始看外文文献的时候非常吃力,每看一篇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甚低,我也曾一度十分苦恼。后来跟师兄师姐请教得知,外文文献的阅读是需要先优选经典文献进行精读,积累一定厚度后然后采取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文献阅读方式。经过方法改进后,自己的学习效率有了大幅提升,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本领域前沿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结合本课题组试验室现有平台,以工程化应用为导向,慢慢提出了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以及相应的研究策略,并撰写成可实施的具体研究方案,然后逐步实施。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查找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科研前沿背景,细化方案实施步骤,进而具体计划出每天的试验内容。具体的研究方案确定之后,强有力的执行力成为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关键。每天需要进行多个反应器多种指标的常规监测,同时开展反应器的日常运行维护,这是一项浩大而持久的过程。每天配制模拟废水,进出水的反复添加排出,都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这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意志。酷暑难耐,仍然要在 35 度的恒温室里进行反应器维护。与外界室温形成 10 度有余的温差,自己的身体也承受了巨大的考验。高强度的试验完成后,还需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依此判断反应器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方案的顺利开展。我们课题组成员笑称管理“反应器”就像养“儿子”一样,唯恐它出现“跑冒滴漏”和亚硝酸盐抑制现象。试验结果也时有不如人意处,试验补做也增加了后续的工作量。试验方案运行完毕后,有时还需要进行试验补充。完成试验后再到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期间需要经过与导师无数次反复的研究探讨,最终定稿投递。期间,逐渐熟悉了撰稿注意事项以及投稿流程,这为以后的研究成果更好的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两年的研究生活悄然已逝。一复一日的劳作,几乎没有节假日的高强度工作量,让自己切身感受到研究生活辛苦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从试验室卫生管理开始,逐渐过渡到日常配水、药品购置以及仪器维修等事务的综合管理阶段,对试验室日常运作有了细致入微的认识。大型仪器(如: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动注射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活性污泥呼吸仪等)的引进和培训,自己快速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得到了考验。此外,为更好的开展本领域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有幸先后两次参加全国环境微生物大会,与国内外同行探讨交流学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为我以后的研究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科研当成一种生活态度,自己的思考方式逐渐发生蜕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增强,这些进步对我来说是显而易见而又至关重要的。看到自己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安慰,这也增强了我日后更加努力的信心,也让我切实感受到“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主动和导师交流,根据实验室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显著有效的解决措施,并撰写申请了数项专利。截止目前为止,已发表了论文 9 篇,录用 SCI 1 篇(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发表和录用 JCR 一区论文 2 篇,三区论文 1 篇),一级学报( EI 收录) 1 篇,二级学报 1 篇,在投 1 篇,拟写 1-3 篇,申请专利 20 余项,授权 7 项。科研成果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导师的心血,金老师孜孜不倦的科研态度和专心致志的科研精神,是我学习的楷模,科研路上的指明灯。 科研是一种生活态度,科研的世界里可任你思想遨游。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安顿好自己的“儿子”们,然后开始文献阅读,进行数据处理或者论文撰写,慢慢忘记了时间,尽情享受知识输入和输出时带来的愉悦快感。我想: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
11040 次阅读|27 个评论
杭师体测成绩的记录存在疏漏
热度 3 Yaleking 2014-9-30 00:15
我于2014年9月13日在杭师大下沙校区进行体测,共测了: 1.身高体重 2.肺活量,我记得吹了5600多,并且机器也有响应 3.长跑 4.短跑 5.引体向上,很惭愧做了0个,由老师手里的机器记录 6.跳远 7.体前屈 现在正式成绩已经出来了,结果是 显然,系统漏掉了我的肺活量成绩和引体向上成绩, 导致我的成绩才为47. 这还是我天天关注体测成绩及时发现的结果,因此能补测. 而在去年由于我并没有足够关注体测成绩,从而不知道 杭师把我的50米短跑成绩给漏掉了,直到后来时间太迟,无法弥补. 去年的事情已经过去,我没办法再追究,但是这种事情一再发生,让我感到不愉快. 杭州师范大学的体测成绩记录存在的严重疏漏, 很可能是因为手持机数据导入电脑的时候存在了差错,或者是因为手持机没能成功记录下体测数据. 当然,现在我要去补测. 但是由于我这个学期是去富阳的新登中学实习,因此我可以说: 体测的补测会对我的实习造成打扰,会造成我的实习请假, 或者是来回奔波.而且不止我一个人这样, 和我一同实习的一个女生,她的体重成绩被漏计了. 而且,在百度贴吧里,同样有一些杭师的学生在抱怨,比如 htt p://tieba.baidu.com/p/ 2011876167 . 不仅是这个2012年的链接,我还发现过2013年的抱怨链接,比如 这个贴吧链接的17楼,20楼 http://tieba.baidu.com/p/ 2646350427 都反映了2013年的时候,体测成绩的漏计. 我觉得,除了在机器里记录体测成绩, 在纸上也有必要保留体测成绩,这在杭师大公体查询页面 http://dxty.hznu.edu.cn/ SportScore/ 上是有要求的.上面说: 教师应将测试数据输入手执机,同时将测试数据做书面备份。 测试结束后, 教师将手执机和书面备份直接送交公共体育部教学秘书处, 由公共体育部统一将数据导入公共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并保存书面备份。公共体育部及时将数据上报省教育厅、 国家教育部 而实际上,除了长跑之外,我没看到有老师在纸上记录成绩, 这样的话,机器出了问题,不好纠正. 体测事关能否毕业,因此我希望学校能慎重对待,在测试的时候应该同时有笔录成绩作为备份. ------------------- Update(2014.9.30):体测的事情已经联系体育学院教务科解决.
5854 次阅读|6 个评论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高等代数一道题目的瑕疵
Yaleking 2014-9-7 23:03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高等代数的题目可以在 杭师的官网 下载.其中第8题如下: 设$V$是数域$F$上$n$维向量空间.$\sigma$是$V$上线性变换,$\sigma^2=2\sigma$.且对$\lambda\in F$,令$V_{\lambda}=\{\xi\in V:\sigma(\xi)=\lambda\xi\}$.求证 (1)$\sigma$的特征值为$0,2$. (2)…… 反例: 1.线性变换$\sigma=2I$满足题目条件,但是它 只有特征值$2$,没有特征值$0$,其中$I$是恒等变换. 2.当$\sigma$是零变换时,特征值只能是$0$ 而不会是$2$. 纠正 :题目应该改成:$\sigma$的特征值为$0$或$2$(包含性的“或”,即可以既是0又是2). 结论 :数学最讲究用语精确.表达不好害死人. 顺便附上我对修正后的题目的解答. 杭州师范大学2013考研高代题8.pdf 杭州师范大学2013考研高代题8.tex
个人分类: 线性代数|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届复杂网络会议Photos-A
bhwangustc 2013-10-22 17:02
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会议 组织者: 杭州师范大学 阿里巴巴商学院 信息经济研究所 地点:杭州 三立开元名都酒店 时间:2013年9月13-15日 Photos-A Paul Ormerod ( Volterra 咨询公司) Big data and networks: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how people make choices? Ralph Dum (欧洲委员会科学官) Towards a global systems science: policy meets science: policy meets science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3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九届复杂网络会议 程序册最终版
bhwangustc 2013-9-5 19:24
第九届复杂网络会议 程序册最终版 第九届复杂网络会议 程序册最终版PDF文件.pdf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5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3年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网页C
bhwangustc 2013-6-14 19:42
English 2013 Chinese Conference of Complex Networks the 6 th NESS EU-China Summer School: Call for Papers Submission Deadline: May 31 , 201 3 , 24 :00 EST Scope The 2013 Chinese Conference of Complex Networks (CCCN'2013) is the 9th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in the series, and will be held i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City, China on September 13-15, 2013. The 6th NESS EU-China Summer School is also combined in the conference this year. The aim of the conference i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complex networks to present and exchange their new ideas and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e conference consists of plenary talks, panel discussions, invited sessions, pre-conference workshops, oral sessions and poster sessions etc. for academic exchanges. The conference seek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in all areas of complex networks theory. We also encourage contributions from all other areas of physic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motivated by topics in complexity theory. Accepted papers must contain significant novel results. Results can be either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Results will be judged o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have been objectively established and/or their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mpact. Part of accepted papers (in English) will be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IJMPC), which is cited by SCI. And part of accepted paper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both OK)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Proceeding of CCCN’2013,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By convention, abstracts of papers are also welcome (only be published in internal proceeding not in the journals mentioned above). CCCN'2013 covers bot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all areas of Complex Networks. Possible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l Complex network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l Traffic routing and epidemic spreading over complex networks l Dynamical evolution, pattern formation and data search over complex networks 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ensor networks 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over complex networks l Traffic routing and epidemic spreading over complex networks l Biological networks and systems biology l S tatistical physics methods for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 l Economic, financial and social networks l Multi-agent systems and stabilization l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and WWW l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synchronization and control l Flocking, swarming, and consensus l Human dynamics over complex networks l 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 networks l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nd models Paper Format and Electronic Submission: The submission of pape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per reviewing process for the main conference will be entirely electronic. The sub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detailed submission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will be available around mid-March 2013 on the conference web site. Deadlines : Papers must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and received by June 31, 2013, 24:00 EST .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will be sent by July 31th, 2013 and final camera-ready copies of accepted papers will be due around mid-September 2013 . Format : LaTeX and MS Word templates are available below.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e authors to use these templates. If you choose not to use them, please make sure your paper strictly follows the formatting instructions. If you use the older versions of these templates,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s. If your paper is written in MS Word 2007 or greater , please use MS Word 2003 compatible format. Simultaneous submission policy : Material which has been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a journal or other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r which is scheduled for publication prior to September 2013, will NOT be considered for acceptance. Simultaneous submission of the same or essentially the same material to another conference with published proceedings is NOT allowed. Similarly, authors must withdraw their papers if they submit an overlapping paper to a different archival venue during the CCCN’2013 review period. If a paper submitted to CCCN’2013 i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overlap another published or submitted paper at another archival venue then the CCCN submission may be rejected on the grounds of being a dual submission. Confidentiality : All submissions will be treated as confidential, and will only be disclosed to the committee and their chosen sub-referees. Ques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e-mail: cccn2013@gmail.com, the publicity chair.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3年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网页B
bhwangustc 2013-6-14 19:34
征文通知 第九届 全 国复杂网络大会 暨 第六届非平衡经济组织中欧暑期班 征文通知 我们的大会 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CCCN'2013)暨非平衡组织中欧暑期班将于2013年9月13-15日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目的是为全国从事网络研究的学术界和商务界人士冲破壁垒,搭建沟通的桥梁,为复杂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新想法新思路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本次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小组讨论,研讨会和张贴海报告等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现征集关于复杂网络研究的原创性论文。我们鼓励所有领域,包括物理,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对复杂性理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录用论文必须包含重要的新结果,结果可以是理论或实证,并对所在领域建立潜在的影响。 部分录用的论文(英语)将发表在国际期刊近代物理C(IJMPC,SCI收录),部分录用的论文(中英文均可)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本次论文集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按照往届惯例,也欢迎摘要形式的投稿(收录大会自己的论文集,不收录以上两个期刊)。 CCCN'2013 涵盖复杂网络理论和应用的所有领域,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l 复杂网络建模和表征 l 复杂网络中的交通、路由和流行病传播 l 复杂网络中的动态演化,斑图形成和数据检索 l 无线通信和传感器网络 l 复杂网络中的信息和通讯过程 l 生物网络和系统生物学 l 复杂网络中的统计物理学方法研究 l 经济,金融和社会网络 l 多智能体系统和稳定性分析 l 下一代互联网和万维网 l 复杂网络分析,同步和控制 l 蜂拥现象和一致性 l 复杂网络的人类动力学 l 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 l 各种复杂网络理论和模型的应用 投稿: 论文的审稿提交过程及主要的会议管理将完全电子化。提交系统以及作者提交具体的指令将于2013年3月中旬在会议网站中开放。 截止日期: 论文必须在北京时间2013年6月30日24:00之前以电子方式提交。 2013年7月31日发送录用通知,接收论文最后版本于2013年9月中旬左右提交。 格式: 下面为LaTeX和MS Word模板。我们强烈建议作者使用模板。如果您选择不使用时,请确保您的论文严格遵循格式要求。如果您使用这些模板的旧版本,请点击 这里 ,下载最新的版本。如果您的论文是MS Word 2007或更高,请使用MS Word2003能兼容的格式。 投稿政策: 之前已发表在期刊或其他学术会议论文集,或计划于2013年9月之前出版的论文,将不予考虑接收。同时,提交论文与另一个会议相同或基本相同也是不允许的。同样,如果作者在CCCN’2013审稿期间向别的期刊或会议提交明显类似的论文,作者必须撤回他们的论文。如果提交CCCN '2013的论文被发现与其他已经发表或提交的论文明显类似,会议将以一稿多投为由拒搞。 保密性: 所有投稿论文将被视为机密,并且只披露委员会和其选择的审稿人。 有问题吗?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E-mail:cccn2013@gmail.com。 会议新闻 · 阿里数据竞赛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2013-06-06) · 投稿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2013-05-31) · 最佳学生论文竞赛细则已公布 (2013-05-25) · 淘宝数据竞赛详细数据文档说明下载 (2013-05-21) · 淘宝数据竞赛奖项设置 (2013-05-21) · 大会投稿系统现已开放 (2013-05-21) · 大会征文通知 (2013-05-20)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3年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网页A
bhwangustc 2013-6-14 19:26
“2013 年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 暨 第六届非平衡组织中欧暑期班 ” 会议网址: http://cccn.eugene.cn/EnableCE/w.php?sname=s1slang=cn 会议介绍 “2013 年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 暨第六届非平衡组织中欧暑期班 ” 将 于 2013 年 9 月 13-15 日在杭州师范大学 召开。 会议将就复杂网络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复杂网络结构与功能分析,复杂网络模型,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生物、技术、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网络分析及对复杂网络应用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进行有益的交流和研讨。 以往的大会均注重学术的交流,然而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诞生,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需求,同时产业界也很想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此次大会不仅邀请在本领域国际顶级的研究者及国内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来做大会报告,介绍学术圈的研究前沿,也将邀请产业界人士介绍他们关注的内容及研究方向。希望此次大会能够为学术界及产业界的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体现产学研结合的特色。 欢迎高等院校教师、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此次会议是由 杭州师范大学 、 阿里巴巴集团 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会议主题包括与复杂网络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包括:复杂网络的模型、特性发现与理论新进展,下一代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最佳结构及路由,复杂网络的演化与复杂动态网络搜索新协议探索,生物网络与系统生物学等等。 会议新闻 · 阿里数据竞赛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2013-06-06) · 投稿截止日期延期通知 (2013-05-31) · 最佳学生论文竞赛细则已公布 (2013-05-25) · 淘宝数据竞赛详细数据文档说明下载 (2013-05-21) · 淘宝数据竞赛奖项设置 (2013-05-21) 淘宝数据竞赛 大赛介绍 阿里数据平台创新大赛,是由阿里数据创新平台大赛组委会发起并主办,由第九届复杂网络大会组委会和阿里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性互联网数据平台创新大赛活动。大赛围绕国家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战略,以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中在线用户交易行为数据的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模式创新为竞赛内容。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指定数据集的命题和处理方法,在“阿里云”平台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在给定时间内自主命题完成,并参与数据创新大赛评奖。 参赛流程 宗旨: 本次大赛只设置截止提交时间,不设定报名截止时间,任何团体或个人在大赛期间均可报名参加。 第一阶段:报名及作品提交。时间(2013年4月15日---2013年7月31日) 参赛者以团队(3人或10人以下)或个人名义参赛,参赛团队或个人需在阿里数据平台创新大赛活动页面活动报名(地址: http://huoshui.aliresearch.com/ ),提交参赛队员详细的个人简历及其方案。参赛者需要按照大赛官网提供的数据格式详单(见附件),完成参赛方案以及论文的撰写(团队形式参与的只能提交一个参赛方案。成员介绍中标明参与成员名字)。 第二阶段:初审阶段。审核时间(个人简历及参赛方案提交后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评委会每周定期集中审核上一周收到参评方案,在收到参评团队或个人报选的方案后隔一周的时间在线公布入选团队或个人,并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到参赛团队或个人方案入选同时线下签署《保密协议》。 第三阶段:组队,完成作品。作品完成时间(得到账号后-至2013年7月31日前) 签署保密协议后,参赛选手即可得到由阿里分配的虚拟域账号以及数据计算地址,登陆指定的网络地址,输入账号,在规定时间内在线提交( http://huoshui.aliresearch.com/ )指定数据集的命题和处理方法,在“阿里云”平台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在给定时间内自主命题完成,在线提交最终完成的论文,参与数据创新大赛评奖。 第四阶段:终审阶段。 1. 新颖性:数据分析有分析结果有创新点。 2. 应用性: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3. 完整性:数据分析过程完整、清晰、逻辑清楚。 4. 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结果有效、可重复。 5. 趣味性:数据分析问题有吸引力。 6. 前沿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思路紧跟领域前沿。 第五阶段:公布获奖作品。公布时间(2013年9月) 获奖作品将在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官方网站和阿里研究中心活水平台同时公布。 优秀作品将直接收录到IJMPC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九届复杂网络大会论文集》中正式出版。 奖项设置 一等奖 1 名,奖金 10000 元 + 获奖证书 二等奖 2 名,奖金 5000 元 + 获奖证书 三等奖 3 名,奖金 2000 元 + 获奖证书 优秀奖 若干名,精美纪念品 + 获奖证书 大赛时间 l 提交时间:2013年4月3日-2013年7月31日。 l 公布时间:最终大赛结果将在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期间公布。 后续研究 l 所有获奖团队的成员或个人将纳入活水人才库,成为阿里集团签约研究合作伙伴。 l 所有参与竞赛的个人将定期收到阿里组织的青年学者调研、交流等活动邀请。 作品提交方式 l 完整的科研论文(中英文模版请在第九届全国复杂大会官方网站:cccn.eugene.cn下载) l 作品采用在线提交的方式。 l 优秀作品将直接正式收录到IJMPC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大会论文集》中。 评审标准 新颖 性:数据分析有分析结果有创新点。 应用性: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完整性:数据分析过程完整、清晰、逻辑清楚。 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结果有效、可重复。 趣味性:数据分析问题有吸引力。 前沿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思路紧跟领域前沿。 本次大赛的解释权归阿里数据创新平台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疑问,请咨询: 1. cccn2013@gmail.com ( 大赛组委会官方邮箱,主要负责大赛协调工作) 2. xuhongbo@alibaba-inc.com ( 四空,阿里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大赛技术环节). 附件: 数据格式说明 .zip 数据文档说明 .zip 最佳学生论文 欲向会议申请最佳学生论文奖 (CCCN Best Student-Paper Award) 的学生,请将您的论文全文、研究生导师或具备高级职称老师的推荐函、在读证明(提供学生证扫描件)以及不超过 400 字的申请理由集中打包一个 .zip 或 .rar 文档中,以“学生最佳论文 _ 某某某”作为文件名和电子邮件题目,发送至: cccn2013@gmail.com , 同时务必到我们的论文提交系统注册并上传。 重要日期: § 征文截至日期: 201 3 年 7 月 31 日 § 录用通知日期: 201 3 年 8 月 15 日 相关条例: 1 、为鼓励中国青年学生在复杂网络研究上努力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特设立中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 2 、最佳学生论文奖的授奖对象为中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的投稿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在投稿时为在读学生 ( 需提供学生证扫描件 ) 且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周岁( 1978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 3 、经有关专家评审,选取不超过 8 篇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得提名奖的学生有 20 分钟答辩时间,评选出最佳论文奖不超过 3 篇。 4 、投稿论文需注明申请最佳学生论文奖,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 1 )未正式发表的论文; § ( 2 ) 2013 年在期刊或其它会议上正式发表或录用的论文(需在投稿和报告时注明)。 5 、每位学生以第一作者名义申请最佳学生论文奖的投稿论文不能多于一篇。 6 、获得最佳论文提名奖的论文应由第一作者在中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上宣读,由评奖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及宣读水平,评出获奖论文,在会议闭幕式上宣布评选结果并授奖。 7、 本条例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评奖委员会。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给力杭州师范大学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0-11-17 11:38
(转载线索来自于陈安先生的博客,也赶给力潮流,标题自拟。) 图为新中国首批博士重聚西子湖畔 11月13日的西子湖畔,因为一行人的到来熠熠生辉,因为一个酝酿了27年的重聚之梦分外妖娆。 这一天,18位花甲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到杭州师范大学,其中一位更是从大洋彼岸飞洋过海而来,只为了完成这场跨世纪的齐聚。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齐聚,27年前的那次聚会,有一人因为在美国学习没能到场。他们中,有当年的小县城剧团编剧,有当年的山区教师,也有当年的校办工厂工人,但是今天,18位老人却以一个共同的身份齐聚到这里:他们是新中国首批博士。 两张定格历史瞬间的照片 一、二、三,咔嚓。27年前的5月27日,他们中的17位博士拿着博士证书定格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历史时刻;27年后的今天,18位博士齐聚一堂,定格了这个被于秀源博士称作空前绝后的又一历史时刻。这样的机会以前是没有的,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了。 27年过去,当年那张照片里风华正茂的十八博士,如今均已过花甲之年,其中最年轻的62岁,最年长的72岁。 仍旧按27年前的位置合影,当时唯一缺席的冯玉琳博士今天站在了后排左边第二个位子上。 27年前的黑白照片换做了今天的彩色照片;27年前蓝、黑、白的军便装和中山装也都换成了西装革履和休闲装;被于秀源称作是出国后无音信的徐功巧风采依旧,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博士仍旧站在照片最中央;在着装上唯一没有变化的只有王建磐博士。当时唯一穿了西装的王建磐这次还是穿了西装,只是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已经不再需要专门向别人请教领带的系法了。 还是一样的人,还是一样的身份,还是一样的位置,但是27年的时光为这张照片注入了比27年前更加沉甸甸的分量。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首批博士,27年来,一种特殊的历史责任感始终牵引着18名博士的人生方向。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用一纸证书成就了他们,凝固的只是他们拿到证书时刻的成就和光荣;而他们却把自己的27年时光甚至要更久的岁月贡献给了高等教育事业。 工学博士的函数方程式 上午10:00整,这次聚会组织者、新中国首批博士之一的于秀源用自己精心制作的PPT拉开了这场聚会的序幕。PPT首页是一串让人琢磨不透的英文缩写:欢迎VnSF、庆贺VSG重聚,于秀源博士笑着解释:欢迎V的n次方SF,这是李尚志的创造,VSF是Very Special Friend,V的n次方就是very very...very的意思。如此工学博士味道的创意惹来与会人员的大笑,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n次方的创造者、18位博士之一的李尚志。VSG是Very Special Group,我想我们的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来我们就不是什么特殊的人物,就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打上了一个特殊的印记,有了这个印记之后我们就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并且成为了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见证。 对于这个n次方,接下来致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给予了修正,他说:刚才于老师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函数,就是VnSF,我给于老师提个建议,在下面再加一个注,n趋于无穷,祝愿我们的SF万古长青。 于秀源接着用幻灯片展示了自己已经保存了27年的各种通知、票据和入场券,这个是请柬、这个是大会座位票,下面是请我们看电影的通知,这是电影票,这是授予学位大会第二天教育部学位办座谈会的通知。于秀源博士还打趣说,当年李尚志提供给媒体的是请柬和入场券,我这里保存的更完整一些。 首批博士的 三不要 不要做政治报告,不要做学术报告,不要做事迹介绍。 这是于秀源博士在聚会以前跟大家商量过的,但是范洪义博士不愿意了,他说咱们都不做事迹报告,人家说你这个博士是吃干饭的呀?我们还是做一点吧。 从198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始终在教学一线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的李尚志博士为了证明首批博士不是吃干饭的,用PPT做了一页的事迹介绍,他一边展示幻灯片一边解释说,这里面绝对没有任何水分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3) 证书编号10001号的新中国第一位博士马中骐发言说,当时的首批博士选拔是很严格的,现在的实践证明,我们选拨出来的第一批博士,都不含糊。我们现在能交上的答卷,证明了我们国家有能力培养人才! 18个人里年龄最小的王建磐博士戏称自己是冒牌的,他是18个人里唯一没有本科学历的人,这个冒牌更让我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给我的机会。我不敢说年过六旬我就可以休息了,既然我是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只要我还有能力,我还是要努力的做一点贡献。 27年已经过去了,18位博士全部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任职,我国首批博士用他们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执着热情和坚定信念,捍卫了新中国博士学位的尊严和品质。27年的风雨历程染白了他们的黑发,27年的孜孜以求刻深了他们的皱纹,如今这18位博士中,中科院院士1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位,曾经担任过高校校长、院长或者中国科学院所长的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领队2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6位。 27年前他们受益于高等教育,27年来他们又反哺高等教育。他们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以来最完整最生动的历史缩影。 相关链接 (转 自于陈安先生的博客 ): 听说中国首批18位博士再度聚首了   看到了我国首批18博士再聚首的一则新闻( 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464026.shtml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40189.shtm )。   文革之前好像在国内也没有培养过博士,不知道再之前几年,民国时代,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啥的申请没申请过博士点?!   首先是这首批文革后的18名博士的名单:   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   其中的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单墫、苏淳、范洪义、冯玉琳这几位博士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赵林城、李尚志两位老师分别教过我《数理统计》与《近世代数》的课程,我做本科生的时候苏淳博士做的是系副主任,记得那次参加系里组织的一次来自俄罗斯的学者来报告,他现场做了俄文翻译,那俄文硬是要得。   有趣的是,白志东、赵林城、单墫、苏淳好像都是师从于陈希孺先生,而陈先生这么大的人物,恢复院士选举的第一年居然落榜,好像是数理学部选10位,他得票排名第11,当时俺们听到这个消息,还挺失望。后来见过几次陈先生,学问是大家风范,不过口音有些重。   白志东博士后来赴美,再后来好像在新加坡的大学做了教授,同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单墫博士做了一段时间的数学竞赛总领队,参赛的学生们都成绩斐然,再后来他好像从科大去了南京师大。   而冯玉琳先生则是我做博士后时的导师,是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的前任所长。冯先生的导师则是中国计算机界无法回避的一个名字唐稚松院士。   我去山东大学读硕士时,得知这里也有一位18博士之一,就是后来去了杭州的于秀源,跟从是后来做到山东大学校长的潘承洞院士读博。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