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荷包牡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家属区漫步赏花(15):荷包牡丹锦带花
热度 1 xucq45 2020-6-9 08:05
塞北春迟且短。前天,从炎热的海南返回春寒未尽的哈尔滨,略感不适。哈医大教学区和家属区相连,原本自由通行,疫情期间彻底隔离至今(据说,以后要修建永久性围墙)。校园 教学区 面积大,绿化好,花草多,教职工经常去跑步和散步。现在,只能在空间面积相对狭小的家属区活动。尽管哈尔滨春花竞相绽放的季节已过,为了留下美好的回忆,我还是提着相机在家属区转了转,拍了一些照片。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307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家属区漫步赏花(1):荷包牡丹
xucq45 2020-5-24 09:54
荷包牡丹(拉丁学名: Dicentra spectabilis (L.) Lem. ),为多年生罂粟科草本植物,株高30~60cm。地上茎直立,圆柱形,带紫红色,小裂片通常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两面叶脉明显。 总状花序 长约 15 厘米, 有 5-15 花于花序轴一侧下垂;外花瓣紫红色至粉红色,下部囊状。 全草入药,有镇痛、解痉、利尿、调经、散血、 和血 、除风、消疮毒等功效。 (摘自百度) 塞北春迟且短。前天,从炎热的海南返回春寒未尽的哈尔滨,略感不适。哈医大教学区和家属区相连,原本自由通行,疫情期间彻底隔离至今(据说,以后要修建永久性围墙)。校园 教学区 面积大,绿化好,花草多,教职工经常去跑步和散步。现在,只能在空间面积相对狭小的家属区活动。尽管哈尔滨春花径向绽放的季节已过,为了留下美好的回忆,我还是提着相机在家属区转了转,拍了一些照片。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2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木赏悦(16)纯贞之花-荷包牡丹
duzhanchi 2020-5-5 09:51
( 六言 ) 纯贞之花 - 荷包牡丹 总状花序弯弯,形同空中彩练。 彩英绚丽飘拂,宛若荷包垂悬。 柔媚 含羞洁婵,神似西施杜鹃 。 复叶深裂翠绿, 状如 国花牡丹。 注释 : 荷包牡丹( Dicentra spectabilis ), 别称: 铃儿草、荷包花、兔儿牡丹 。 属于罂粟科荷包牡丹属,为 多年生草本 。 原产地: 中国 北部 、日本 、 西伯利亚。 花期 4-6月。 花色: 紫红 至 粉红 。花语: 纯洁、坚贞 。
个人分类: 诗词摄影|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荷包牡丹
热度 2 lixuekuan 2020-4-23 08:54
用于这几天天气晚上到了零度以下,太原的牡丹开了一半停了下来,但荷包牡丹开了也就开了。 有人叫荷包牡丹为滴水观音,也很像。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48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lixuekuan 2019-5-16 09:14
每年都喜欢拍荷包牡丹,今年就看到两棵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7034 次阅读|6 个评论
红心
热度 3 lixuekuan 2018-5-2 11:51
荷包牡丹,很像红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260 次阅读|6 个评论
荷包牡丹
大毛忽洞 2018-4-18 11:51
在草丛中,生长着一棵 荷包牡丹,英文介绍如下: Lamprocapnos spectabilis (bleeding heart or Asian bleeding-heart) is a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 in the poppy family Papaveraceae, native to Siberia, northern China, Korea and Japan. 荷包 排列为一维阵列 这棵挤成一堆,没有摆开阵势
个人分类: Arbutus greenway|2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帽儿山林场—THE CRADLE OF FORESTERS
热度 4 DHV 2017-6-10 11:52
图1:帽儿山脚下的荷包牡丹。 帽儿山一直是我心底里向往的地方。记得在北京读学位时, 我 总能听到来自东北林大的同学自豪地提到帽儿山林场。后来,坊间更是传说在学校申报211大学的过程中,曾准备以抵押帽儿山林场来贷款自筹经费积极申报。当然,这样的说法仅是民间传说,是否属实我从来没有证实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去亲眼见见这个传奇的林场。对我这个自称Forester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一个星期前,当收到《林业大百科全书.森林培育卷》编委会会议的邀请函,看到会议即将在东北林大校园内举行时,我没有丁点儿犹豫就决定前往。同时,一刻也没有耽误地给在东林工作的好友阎老师打电话,确定在会议结束后 他 有时间陪我前往帽儿山后,立刻订了机票,准备欣然前往。 图2:远眺帽儿山,山顶像帽儿。 在东林1天半的编委会会议紧凑而富有成效,收获颇丰。会议上,以老头居多的编委们思想活跃,发言踊跃,中英文结合,基本确定了本卷包括了约400个词条。我不属于编委会的关键人物,主要目的是学习和观摩,从中受益匪浅。会议在6月3日9:30以拍照留影的形式结束,10分钟后我就坐上了阎老师CRV,一路有阎老师的学生,从事森林培育的杨教授一路陪同讲解。道路畅通,沿哈尔滨-杜丹江高速行驶1小时后,出了高速匝道,10分钟后就到达帽儿山林场。 到达林场总部对我最大的震撼是厂部那些高大的建筑物,有住宿区,食堂,教学楼,会议厅等,其完善的教学和住宿设施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度假区,杨教授告诉我,这里可以同时接待800-1000学生在这里实习和吃住,也就是说,每年生物类专业一个年级的野外实习都可以同时在这里完成,这样可以让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到此开展野外综合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实现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学习目的。 图3:帽儿山水曲柳林分。 迎接我们的是林场资源科的李科长,他大约50多岁,方脸,个子不高,虽没有东北大汉的威猛身材,但极友善。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就带我们进入林场的放映间,先看一个为申报211时准备的质量极高的约15分钟的宣传片。从这个短片中我知道帽儿山的由来是应为最高峰的山头形状似帽子,故得名。林场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也是抗日的战场,赵尚志当年就是在林场中转战并战死沙场,因此林场所在的县被命名为尚志县。 接着李科长如数家珍地在沙盘模型上介绍起他的林场来。他先让我明白了一个概念,东北的阔叶林分为软阔(如桦木、柳树等)和硬阔(如 水曲柳、 蒙古栎、柞树等)。然后告诉我这里的顶级树种是红松,这是一种极端耐荫且生长缓慢的树种,林场为了恢复顶级群落,就要“补针保阔”,就是尽可能多的保留阔叶树种,同时在林隙栽植一定数量的针叶树种,即红松。最让我羡慕的是东北林大老师的试验林,尽管项目结束,但林子依然保留,这在我后面的考察中经常见到某某老师的试验林。而我们许多人的试验已结束,没有后续经费支持,试验林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几十年后可能连试验林的影子都没有办法找到了。 图4:帽儿山落叶松林分。 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说下午4点以后才下雨的林场,但在我们从放映室出来后不到中午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李科长毫不犹豫地带领我们按照在沙盘介绍的几种林分冒雨直奔现场。林场占地260多平方公里,分为多个林区,每到一个林区就有一个主管的技术员出来迎接。说他们是技术员是指他们的职责,其实这里的技术人员学历和水平都很高。第一个见到的技术员是小王,是一位在读博士生,由于痴迷于红松林演替规律,一个人长期待在这深山中做研究。从他身上,我见到了什么叫对学术的痴迷和执着。没等杨教授介绍我们认识,小王就迫不及待地领着我们直奔他的“圣地”—一片约50年林龄的红松林。他指着正在分化的不同树木,对那些被压在林冠下,趋于死亡的“小红松”抱有极大的同情,同时,他也通过观察认为红松尽管很耐荫,但在林冠下被压50年,可能是存活的极限值,超过50年几乎都要死亡。小王和杨教授在前面不断寻找红松和水曲柳的幼苗。他们发现许多红松小苗,但就是没有找到直径5厘米左右的幼树。这说明红松的天然更新还是存在问题。一路上,我们还穿过暴马丁香密布的灌丛,还见到野猪用嘴拱过的土地,也见到路边的锦带花正在开放,尽管鞋子已经湿透,大家依然谈兴高涨。 图5:天然次生林景观。 告别小王,我们又去看了30年的落叶松密度和肥料试验林,30年的落叶松林,经过多次的间伐,现在的密度可能在每亩30棵左右,树高20米,胸径30公分左右。也见到了用遮雨棚保存的黑钙土土壤剖面,这种永久性的土壤剖面可以便于学生实习时观察,而不用每次都要费时费力地开挖。杨教授还在现场介绍了他的施肥试验和水曲柳试验林。见到许多过世的老教授们留下的试验林地,人虽去了,但研究林地依旧被传承保留下来,继续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天色接近黄昏,我们不得不离开。厂部的房子下几株盛开的荷包牡丹,吐露着一串串粉红色的心形花朵,娇艳多姿,让我不断举起那笨重的单反相机,不忍离去。在返程路上,我对两位教授说,对比我曾我去过美国和德国的多个大学林场,东北林大的实习林场从规模、试验的保存度和人员配备一点也不比国外的差。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原始的天然林分。阎老师说,学校在 200 公里外的凉水林场还另一个以天然红松为主的林场,下次带我去。于是,我的心中又有了下一个来哈尔滨的理由 --- 去看原始天然红松林分。
个人分类: 森林漫游|664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两处荷包牡丹都开了(附摄友赠诗)
热度 2 xucq45 2017-5-15 19:23
荷包牡丹,(拉丁学名: Dicentra spectabilis (L.) Lem. ),原产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喜散射光充足的半阴环境,比较耐寒。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cm。地上茎直立,圆柱形,带紫红色,根状茎肉质,小裂片通常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两面叶脉明显;叶柄长约10厘米,形似当归。全草入药,有镇痛、解痉、利尿、调经、散血、和血、除风、消疮毒等功效。庭园栽培可供观赏。 (摘自百度) 在我们哈医大住宅的楼前,邻居栽种的两处 荷包牡丹又 都开了,枝繁叶茂花鲜,给人们带来了喜庆和欢笑。今晨,看见阴冷的天空有些放晴,趁机拍了几张。 附摄友赠诗: 阳光明媚照房前,荷包牡丹美无言。 校园风光诗意透,芬芳飘逸沁心田。 (枫叶)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4434 次阅读|4 个评论
心心相印
热度 17 lixuekuan 2016-4-25 08:34
每年去迎泽公园拍牡丹,每年都要拍荷包牡丹,原来迎泽公园有两株荷包牡丹,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就一株了。 拍荷包牡丹不为别的,就为了看那么多心被一条线串在一起,感觉有心心相印、心心相连的意味。 每年迎泽公园的牡丹园一开花就封闭收钱,进一次5元也不多,老年人免费,周日去拍居然不收费了,应该给迎泽公园点个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102 次阅读|37 个评论
我是玲珑可爱的荷包牡丹
热度 7 cherrylu1960 2014-5-15 23:01
夏日伊始,紫竹院公园的花王牡丹、花相芍药都热热闹闹开过了,它们风风光光地来了,又有些悄无生息地走了。 而我们,这一片夹杂在牡丹和芍药中间的荷包牡丹花儿,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来了,此时,还在坚守着美丽。我们正成串地、排着队地挂在枝端,随风摇曳,仔细观察我们的花朵,其实别有一番情趣。 置身于一片片与牡丹相似的绿叶丛中,比起雍容华贵的牡丹,我们其实并不那么惹人眼目,甚至少有人专门为我而来。尽管如此,我们努力保持着我小巧美丽的身姿,并使其尽量长久。有趣的是,我们总是喜欢凑在一起、排成队列展示花儿的可爱,因此一点儿也不孤独。 单看我们的花儿,人们很难把我们和牡丹联系在一起,但观察叶子,就会发现,我们真的长得十分相像呢,用植物学术语就叫都为二回三出复叶,只是牡丹的叶子要大些。就因为我的叶子长得像牡丹,花朵像荷包,人们干脆就叫我们荷包牡丹了。 其实,我和牡丹只能算是很远的亲戚,我俩甚至不是一个科的,我与名声不怎么好、但花儿却同样美丽的罂粟花同属罂粟科,我的家族自成一属,即荷包牡丹属(我的拉丁学名: Dicentra spectabilis. );而牡丹、芍药姐妹则都同属于毛莨科芍药属( Paeonia suffruticosa ),不过一个是木本,一个是草本。 我荷包牡丹花儿无意与牡丹芍药争风吃醋。论花儿的大小,我纯属“小字辈”,长宽大致只有两三厘米,哪里能与花的直径可达二十余厘米的牡丹相比呢?有人形容牡丹是“贵妃”,我则喜欢人家叫我“小芳”。大自然神奇,造就了我小巧、玲珑可爱的花型;我那小花的形象与古时候爱情信物荷包相联,因此,也可以把我看作爱的象征吧。关于我的一些传说,也颇为感人呢。这里就不细说了。 除了荷包牡丹,我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人们还叫我鱼儿牡丹,是出自于古人所作的《咏鱼儿牡丹》中得来的;另外一个名字灵儿草,则是源自“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而我的正名荷包牡丹则来自于美丽的传说“玉女思君”。因此,我的每一个名字的由来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也是颇具文气儿的小精灵呢。 中国是我的故乡之一,在中国北部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的身影。此外,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日本等地也可以见到我们。由此可见,我们也是比较耐寒的植物。 另外,我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就是花期比牡丹芍药长得多,一般在北京差不多可以从四月开到到六月呢,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够人们慢慢品味我们的美貌了。因为开花的时间与牡丹、芍药都有重叠,因此,在公园里,人们常把我们与牡丹芍药种在一起,可能也为了延长牡丹芍药园子的诱惑吧。 因为我也是属于草本植物,在牡丹芍药园子中,我所在的植株的身材往往略显矮小。尽管如此,爱花之人一定会注意到我们的与众不同。有人说我们的花儿长得像刺槐的花,是吗?我怎么觉得不太像呢,再说,人家可是高大的乔木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48 次阅读|17 个评论
荷包牡丹再拍
热度 4 xucq45 2014-5-13 19:33
2014.4.30, 我发表一篇“荷包牡丹沿路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790232 ), 上传一些照片。 杨正瓴 老师 2014-5-8 09:02 写了如下评论: 谢谢! 有更大的特写就更好了。一直想看细节。 为了实现杨老师的愿望,我决定再次拍摄荷包牡丹。然而,我的微单焦距为18-200,由于没有微距镜头,再拉近则无法对焦了,所以未能有更大的特写,憾甚!不过,既然拍了,还是展示给大家吧。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39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荷包牡丹沿路开
热度 6 xucq45 2014-4-30 22:04
这两天 ,邻居范老师在学校家属楼前栽的荷包牡丹开了。这株荷包牡丹迎风怒放,就像一排排宫灯挂在绿树摇晃。这引得路边走过的行人不时瞩目观看。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571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荷包牡丹——藏于牡丹花圃中的可爱小精灵
热度 7 cherrylu1960 2013-5-20 23:48
又见荷包牡丹。 这次与她的相遇有些意外,因为从来不知道紫竹院公园也会种这花儿。 天气不错,下班路上习惯性进紫竹院公园溜达一圈儿,顺便看看有什么花儿可拍,可赏。 自然,牡丹花期已过,这里的芍药也是少之又少。昔日的热闹已经远去,牡丹花圃中,只有少量的牡丹残花还在坚守。很少有人再在这儿多停留几步。 也许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不经意抬眼望去,竟然发现了荷包牡丹的身影,在微风中晃动。忙掏出相机,借着并不太理想的光线努力拍下她们的靓影。 没有注意是开过了,还是刚刚开过,只有不多的几串儿挂在稍间,藏于叶中,反正比起曾万人瞩目、身型硕大、艳丽无比的花王牡丹及她的妹妹芍药,这荷包牡丹,真的很不起眼呢。 但我自从前年第一次见到她们,就喜欢上了她们,小巧玲珑,透着一股灵气儿。感叹大自然的造物神功,怎么造出了如此可爱的精灵般的花儿。 当然,荷包牡丹并非牡丹。因其叶子酷似牡丹,花儿酷似荷包,故而得名。因为花期相近,就时常混迹于牡丹花圃中。她就像牡丹花圃中的“卧底”,见证牡丹的繁荣,过后默默书写不一样的意境。 荷包牡丹因其名,常会误解为牡丹的变种,因为只看叶子,不看花儿,真的太熟悉不过,分明就是芍药,就是牡丹嘛,自然界中颠覆性的变异并不罕见。然而,这荷包牡丹却自成一家,属于荷包牡丹科、荷包牡丹属的植物。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呢。 圈在栅栏中星星点点的几串小花,在风中摇曳,很难拍好,只好努力探出身子,拉长镜头。还好,还好,总算有几张能看吧。今天是个好日子,这串串荷包牡丹,也像一颗颗美丽的心,给我们带来快乐、祥和。 除了荷包牡丹,今天还认识了忍冬科的锦带花、猥实,一红一白,同样美丽。 看荷包牡丹的身后,就是开败的牡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4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另类“牡丹”:荷包牡丹
热度 11 cherrylu1960 2012-4-30 00:10
另类“牡丹”:荷包牡丹
与雍容华贵的大花牡丹相比,这长着像小灯笼似的花朵的植物,居然也被人冠以“牡丹”的名称,从花朵上来看,二者的确差距过大,不过看叶子,的确有些像。难道它们是牡丹大家庭中的小字辈吗? 的确,同科或同属的植物有时无论在花朵,还是在果实上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异,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种类。但这次人们的估计往往会出错。因为这像小灯笼似的“牡丹”,根本就不属于牡丹家族中的一个种类。人们把它称作荷包牡丹,仅仅因为它们的叶子像牡丹,而花儿像荷包。牡丹花属于芍药科,而荷包牡丹属于荷包牡丹科,可见它们并不是近亲。再往上追述,他们甚至都不在一个目。 这荷包牡丹原产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是多年生 宿根 草本花卉。而牡丹是属于木本植物。巧合的是,荷包牡丹在北京地区4、5月开花,正好与牡丹花的花期重合。在大片的牡丹花间,点缀古灵精怪的荷包牡丹,往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人们总是会追求另类的。 荷花牡丹这小东东们也是很上镜的,她们总是成串开放,像一个个小粉灯笼似的挂在那里,她们从不孤独。这些荷包牡丹,对摄影爱好者们的吸引力一点不亚于牡丹邻居,不知那些天生丽质,国色天香的牡丹们会不会心生嫉妒呢? 北京景山公园的牡丹面积很大,牡丹花已经在盛开,品种相当多,其中不乏花朵硕大的珍惜各类。大有大的美丽,不过有些时候,小的也是美好的。决定还是先让大号的牡丹花儿暂时靠边,单独为这些小家伙们来个专辑吧。可惜天色渐晚,光线条件不是太理想。拍的一般吧,主要目的还是向大家推荐一下这些可爱的小花儿。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6773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