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利许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知识产权专员+技术转移专员
热度 1 lgjszy 2016-4-19 17:59
2016 年 4 月 11 日 上午,我应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的邀请,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高级研讨培训班上讲课,题目是“技术转移与专利许可”。培训班由中科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吕旭宁老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6 0 多人参加了培训。 中国科学院于 2008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 知识产权专员 资格考试认证工作。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建设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骨干队伍,提升院所两级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策划与运营能力。到 2016 年,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资格考试已连续举办了八年,培养和遴选了一批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据介绍,通过知识产权专员资格考试人员有 250 人左右。 ——什么是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专利许可?专利许可对科研机构作用与意义? ——专利许可与技术入股的利弊? ——技术入股与创办公司的利弊? ——怎样识别研究成果是否有商业化潜力?用什么样的保护策略将其商业化?有哪些主要途径? ——技术转移项目的运作流程是什么? ——技术经理人的作用是什么?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就以上的问题,我和学员们展开互动式的交流。 讲课最后,我提出了建议: ——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要加强技术转移方面的培训,成为“知识产权专员 + 技术转移专员 + 许可专员”; ——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培训要“专业化、系统化、国际化、品牌化”。 简单的工作午餐后,立刻驱车赶往培训的下一站——广州。 当天下午 3 时 40 分,我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院所联合培训班——技术转移专题”上讲课,题目是“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与专利许可”。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 30 多人参加了培训。 在工作晚餐上,我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领导和科研人员,就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高级研讨培训班课堂 刘梦婷摄 林耕在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高级研讨班讲课 刘梦婷 摄 林耕和学员交流 刘梦婷摄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海报 林耕摄 林耕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讲课 詹勇军摄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6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欧美技术转移与借鉴
热度 1 lgjszy 2012-9-19 15:16
欧美技术转移与借鉴 ——在2012 全国技术转移论坛暨中欧技术转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讲课 2012 年 9 月 5 日 上午,我应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邀请,在北京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会议室,参加“ 2012 全国技术转移论坛暨中欧技术转移工作经验交流会”并讲课,题目是《欧美技术转移与借鉴》。会议由王月女士主持,参加学员有近 20 人。 第一部分,我主要结合英国技术集团( BTG )技术转移成功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我总结了英国技术集团( BTG )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1.BTG 前身(国家研究开发公司)创办初期,英国贸工部给予大力支持,并规定 8 年内归还政府全部投资,完全达到自负盈亏 BTG 在 1991 年私有化之后,仍保持公共有限公司性质,保留政府授权的两项职能。在英国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有高知名度和信誉,有技术发明,都想找 BTG 。正是政府部门几十年扶持, BTG 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成为今天拥有上亿英镑资金实力雄厚的技术集团 2. BTG 实施多元化技术发展战略 (1) 着眼于长期的技术转移; (2) 扩展已有专利价值,获取源源不断的市场利益; (3) 经营集中在有潜力、高附加值的技术、产业和市场方面; (4) 独辟蹊径,开发 “ 非主流 ” 专利技术。 3.BTG 重视技术来源和技术转移国际 4.BTG 产学研合作成功经验 : 两个 “95%” BTG 技术转移成功项目中,大学 / 科研机构与企业直接合作研发完成的占 95% ,技术许可或创办新企业只占 5% ;在 5% 中,技术许可 ( 主要是专利许可 , 即 License) 占 95% ,创办新企业 (start up company) 仅占 5% 。通过创办新企业实现技术转移仅仅占 0.25% 。大学 / 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办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或其他合作形式,非常重要。 5.BTG 赖以生存的重要社会环境 6.BTG 内部组织结构精简高效 第二部分,我结合美国高智发明 (IV) 营造发明资本市场、欧盟 IRC 计划、德国史太白基金会 (StW) 等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学员们结合案例,并根据我国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争相发言,发表观点,畅谈体会,气氛热烈。原定 11 时 30 分下课,结果快到中午 12 时 15 分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43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药发现史话(十八)头孢菌素的发现
热度 5 自我源于思考 2012-3-16 14:56
新药发现史话 Brief History of Drug Discovery(十八) 20、头孢菌素的发现 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 1940 年代,由意大利卡利亚里(撒丁岛首府)大学的医学教授 Giuseppe Brotzu ( 1895-1976 )从撒丁岛排污河中的顶头孢霉菌中提取出来。二战结束时,意大利许多城市因为卫生条件落后而发生了伤寒流行,但卡利亚里有一个地区,虽然人们在一个排污的河流中游泳并吃河里的生鱼,却少有生病者。 Brotzu 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当时他已经了解到了青霉素,并对微生物学有一定研究。于是他怀疑河中有对抗病菌的物质,很可能由河中的微生物产生。于是他用琼脂糖培养基培养河水,并得到了一种顶头孢霉菌。 他发现这些顶头孢分泌一种物质,可以有效抵抗引致伤寒的伤寒杆菌。这种物质不稳定,并且难以纯化。他经过多次试验,使用过滤、离心、提取(水、乙酰、丙酮等多种溶剂),最后得到了一种混合状态的物质。他把包含了有效物质的混合物用于临床试验,得到了振奋的结果,特别是对于葡萄球菌感染及伤寒有特效。 由于缺乏经费, 1948 年 Brotzu 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一个小杂志上。但未能引起意大利科学家的注意,因为在罗马的卫生部有一个专门研究化学微生物学的部门,还于 1948 年 10 月邀请因青霉素而获诺奖的钱恩去领导。 幸运的是, Brotzu 把一份头孢制剂和相关说明送给了撒丁岛上的盟军军医 Blyth Brooke (少校军衔),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Brooke 咨询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会中的一位学者推荐了钱恩的诺奖伙伴兼同事弗洛里。 1948 年 7 月,弗洛里收到了 Brooke 的信。当时弗洛里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筛选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于是他立即联系 Brotzu 得到了菌株,然后组织了牛津大学的 Guy Newton ( 1919-1969 )和 Edward Abraham ( 1913-1999 )等人开始研究。 经过 6 年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三种头孢类化合物:头孢菌素 P 、 N 、 C ,其中头孢菌素 C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1957 年, Bendan Kelly 和在克里夫登的同事们得到了一种突变菌株,可以大量产生头孢菌素 C 。 1959 年, Guy Newton 和 Edward Abraham 使用霍奇金博士发明的 X 射线晶体学方法,对新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然后他们就头孢菌素 C 和头孢菌素的核心结构 7- 氨基头孢烯酸(简称 7-ACA )申请了专利。 通过专利许可费,两人得到了巨额的利润,而他们也把大部分利润捐献了出来,并设立了多个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到 20 世纪结束时,牛津大学已经得到了他们 3000 万英镑的捐赠。头孢菌素的专利许可费用总计达到了惊人的 1.5 亿英磅。 牛津大学成功提炼出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头孢菌素 C ,但它却未有足够的效力用于临床。头孢菌素的核心是 7- 氨基头孢烯酸(简称 7-ACA )是从头孢菌素 C 中衍生出来,并已证实与青霉素的核心(即 6- 氨基青霉烷酸, 6-APA )相似。葛兰素和礼来等药企加入进来,对 7-ACA 的旁链作出修改,以得出可以临床使用的抗生素。 第一种的头孢噻吩( cephalothin )便是由礼来公司于 1964 年上市,商品名 Keflin 。葛兰素研发的 Cephaloridine 也于同年上市,虽然一度因为可以肌注、血药浓度高等原因更受欢迎,但因不宜口服等因素,逐渐让位,在今天主要作为兽药用于动物感染。
个人分类: 医药|17111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