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李元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学术休假”制度莫成大学老师的休假福利
热度 1 zju2006 2012-5-2 07:27
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日前表示,学校将探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新华网4月30日)   “学术休假”是个舶来品。在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科研成果较为丰硕的名牌大学里,基本都有“学术休假”制度。吉林大学率先引进这种制度,是我国大学与西方大学进行接轨的表现,是向西方大学学习先进管理制度的表现。但是,诸多网友包括笔者在内,对于在吉林大学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并不持乐观态度。   可以肯定,我国与西方大学在管理模式上,还有较大的距离。许多大学老师对我国大学基本都没有“学术休假”制度的现状颇为失望。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林杰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有些遗憾地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实行真正的学术休假制度。”然而,桔生南为桔,为北则为枳。学术休假制度,来到我国尤其是当下我国的大学体制之中,难免会遇到这种悲剧。没有人不担心这会成为部分大学教授的特殊休假福利,更令人纠结的现实是,即便大学不给教授们“学术休假”,许多教授已经在休假。   应该说,“学术休假”不是单纯的休假。希伯来神话之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在亚洲西部古国米底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这条河六天时间流淌不息,而到第七天就停止流动。”这个理论,虽然并不真实,但却能反映真实的自然规律。无论是教授,还是普通的劳动者,如果不解决倦怠问题,工作上的积极性、创造性势必会打折扣。基于这一理念,西方大学发明了“学术休假”制度。而且,在西方,“学术休假”制度也已经被证实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士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有明显功效。看来,“学术休假”制度还真有种广告中“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的感觉。   但是,我国大学有我国大学的管理方式、运作方式。如果这个土壤得不到改变,再好的西方大学管理制度,引进到我国来,只能变味。“学术休假”制度,同样有这种危险,在笔者看来,它却极容易成为大学老师这个群体的特殊休假权利——不仅提高不了学术科研水平,而且,还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教授“吃空饷”。   之所以有以上担心,究其根源,不外乎两个体制因素:其一,制约我国学术发展的瓶颈是当下大学的管理体制——行政化体制,而并非倦怠的问题,在这种体制之下,学术并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如果行政管理体制不发生改变,我国学术发展不可能有独立的空间,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二,大学教授之中,“不教不授”现象十分流行和普遍,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硕博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再多一个“学术休假”,无异于默许并鼓励“不教不授”现象的存在。   我国的学术停滞不前,是人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学术休假”的目的是在于发展学术,还是在于有更多的假期?在引进“学术休假“制度之前,学校更应该先解决治校与治学的根本问题,而不应该舍本逐末,如果学校管理本来就松松垮垮,治校不严,治学更不严,大学教授本来就习惯于在外面赚私钱,则再多的“学术休假”也换不来学术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我国大学的管理者应该要明白。   ◎王传涛
31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吉林大学教师将享受长时间“学术休假”等待遇
热度 7 zju2006 2012-4-29 20:35
新华社长春4月29日电(记者张建)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日前正式启动的《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提出要通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该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将有望成为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将探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学术创造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在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中产生,学校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   李元元说,学校还将实施“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每年遴选5名知名学者,给予重点资助和支持,鼓励他们经过若干年的自由探索和潜心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在资助期内可不参加校内的学术评价。   此外,吉林大学还将通过制定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鼓励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李元元指出,吉林大学将进行评价体系改革,构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探索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同时将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独立地位。   《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吉林大学将建立起科学体系完备、队伍素质优良、团队和平台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开放融合、富于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逐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吉大学派”。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目前,吉林大学在校全日制学生68132人,有教师6540人,其中教授163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
4909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