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启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吴毓林:青蒿素 --- 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twsliu 2010-3-20 08:38
感谢吴毓林研究员提供原文。为方便阅读,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原文: 吴毓林-化学进展-青蒿素-2009 青蒿素 --- 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吴毓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化学进展,2009年21卷11期,2365 - 2371. 摘要 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它是在科研计划组织下,全国多部门、多学科尽心协作、相互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青蒿素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突出的生物活性显示出它是一有深远影响的研究对象,不仅对于药学,而且对于植物化学、生源合成、有机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都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课题。30年来国 外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是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探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期待着在青蒿素的故土上结出更多的果实。 关键词 青蒿素 疟疾 中药过氧化合物自由基团队研究 中图分类号:029: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 (2009)11-2365-07 上世纪青蒿素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相反却越来越显示出她是中国科学家在近代对人类社会、健康卫生事业的一项杰出贡献。疟疾是由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自古以来一直是一种危害人类的流行性疾病,直至今天仍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疾病,每年2-3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人类社会一直致力与疟疾的抗争,19世纪从南美洲金鸡纳树皮中得到的奎宁曾成为最有效的药物,治愈了众多的疟疾患者;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模仿奎宁基本结构而合成的一批新药如氯喹、伯喹也在那个年代救治过无数的病人。但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抗药性疟原虫后,以往常用的抗疟药(如氯喹、磺胺、奎宁等)的效果不再,以致于造成了无药可医的局面;特别在东南亚、非洲地区更为严重。因此青蒿素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出现,正是解决了这一抗药性的问题,成为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批准生产以来,已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救治了上亿疟疾病人。中国研发的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甲醚本芴醇复方得到了世界医疗卫生界的公认,分别在1997,2002和200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列入了第9、11和12版基本药物目录(Essential Medicine List)。青蒿素类药物正在为救治感染人数最多疟疾的病人作出贡献,也成了中国人民对当今疟疾最高发的非洲人民一种最好的支援。 前两年国外一篇介绍青蒿素发现的文章中,该文作者感到不解,20世纪60,70年代正是中国动乱时期,却在抗疟药物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03年泰国Mahidol亲王医学卫生奖在授予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果前,也曾来信询问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其实对国人来讲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年由于偶然的机会本文作者有幸接触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测定工作,后来参加了青蒿素的合成工作,80年代后又陆陆续续地做了一些青蒿素化学方面的探索工作,一直到最后退休。因此回顾往事也感触良多,值此化学进展创刊20周年纪念专辑征稿之际,愿写上一些个人的思考,从一个化学科研工作者的角度谈一下由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得到的启示,是否言之有物,当请读者批评指正。 1. 青蒿素的发现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要回答青蒿素如何发现的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先提到当年的越南战争。热带丛林地区疟疾肆虐,成为部队大量减员的主要原因。为此越南方面向中国提出了协助解决疟疾困扰的要求,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要求,在他们的指示下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由此确立了由全国多部门参加的、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任务,代号523的紧急军工项目。523项目的下达也使得在当时到处停工的医药研究单位留下了一支队伍,也使后来青蒿素的发现有了可能。523任务涉及了疟疾防治的多个方面,其中在解决抗药性的问题方面除注意化学合成新化合物外,更特别期望从中药中寻求突破。523项目中的中医中药专业组各参加单位从民间调查、中外古今文献调研开始,再在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配合下,进而对得到的中草药材提取筛选,甚至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再进一步进行结构改造。据事后各单位的粗略统计,先后曾筛选了数以百计的中草药药材,从中获得了一批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后来在杂志上发表的如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的青蒿素(1) [ 1 ] ,鹰爪(Artabotrys hexapetalu L.F. Bhand)中的鹰爪甲素(2) [ 2 ] ,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中的常山乙碱(Febrifugine)(3) [ 3 ] ,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中的仙鹤草酚(Agrimols)(4) [ 4 6 ] ,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中的大叶桉酚甲(Robustanol)(5) [ 7 ]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中的普鲁托品(Protopine)(6) [ 8 ]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中的鸦胆子苦素D(Bruceine D)(R,R = O)(7),鸦胆子苦素E(Bruceine D)(OH, R = H)(8) [ 9 ] ,陵水暗罗(Polyalthia nemoralis A. DC.)中的暗罗素(9)[10]。在这些成分中,从毒性或植物资源方面的考虑后,青蒿素最终才脱颖而出。 523项目的系统工程成就了从中草药中筛选出青蒿素,不仅如此,进一步青蒿素纯品的获得、大量样品的提供、青蒿素结构的确定,以至抗疟活性和临床应用的肯定也都是在这一系统工程的安排之下,发挥了各参加单位的特长,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的。523项目开展40周年前夕,当年523办公室的老同志撰写了523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的回忆录 [ 11 ] ,书中详细真实地记录了青蒿素发现到成为今天抗疟药物的这一值得纪念的全国大协作过程。这里作者将从学术层面,主要还是化学的角度,对青蒿素的发现作一些解读。青蒿素的发现,从提取、分离到结构测定基本上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领域,60、70年代国际上由于众多新的分离、分析技术的出现,质谱仪、核磁共振仪乃至X衍射分析仪的普及,天然产物化学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处于动乱中的中国实验室则很少有这些先进的设备;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科研人员,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需要更新知识来适应这一发展,因此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大协作,青蒿素的发现是不可能的。 先从青蒿素的分离、提取说起,青蒿素在药材青蒿中的存在有其特殊状况,中药药材包括两种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或甚至更多,现在知道仅在黄花蒿中含有青蒿素,而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与产地大有关系,中国北方产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极低。60年代就有单位进行过中药青蒿的分离研究,但未有所获,有可能所取药材不对。1971年北京中药所发现市售青蒿用乙醚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残渣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100%,而且在初步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继续提取到的青蒿素II却效果不佳,也许与其前后采用的药材产地不同有关。有幸的是523项目内部的信息交流使北京中药所的研究结果启发了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了高效的抗疟单体,称之为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也即现在的青蒿素。而云南药物所更发现了四川,现重庆酉阳产的黄花蒿含有较其它地区高得多的青蒿素,所以后来在酉阳建立了第一家吨级规模的青蒿素生产厂。 青蒿素的结构测定由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所在上海进行,虽然当时这两个单位都还没有结构测定必要的核磁共振仪和高分辨的质谱仪等仪器设备,但藉助于523项目大协作的机制,从国内仅有的几台先进仪器设备获得了青蒿素所有当时能测得的波谱数据。与此同时,有机所和中药所的研究人员作了大量化学反应的研究,从另一方面探索青蒿素的结构信息。1975年初,综合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时,已经能得出其结构的大致状况了,如青蒿素是分子式为C 15 H 22 O 5 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不含羟基和双键;但仍然留下不小的困惑,从青蒿素的核磁共振谱看来仅有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连在同一碳原子上,在此要求下也就很难在15个碳原子的骨架上排列下5个氧原子,当时也曾想到分子中间是否可能存在过氧基团,但青蒿素是一种很稳定的化合物,甚至在150℃左右的熔点时都未见分解,这与一般过氧化合物的性质并不相符。也是有幸于523项目内部的信息交流,医科院北京药物所在4月的成都会议上报告了鹰爪中鹰爪甲素的结构,鹰爪甲素是过氧化合物,这一信息启发了有机所,当即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证明青蒿素确实也是一种过氧化合物。至此从所有这些部分结构的信息,再参考南斯拉夫从同一植物中分到的青蒿乙素(Arteannuin B, 10)结构 [ 2,13 ] ,提出了过氧基团处于内酯位的可能结构11。这一推测的结构可以解释波谱数据和化学反应,但未能确定其立体结构。事后看来,除过氧基团的位置外,11还是给出了正确的平面结构,为当时生物物理所的计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当然,完整的、确切的青蒿素结构还是由生物物理所在化学推断的基础上于1975年底通过单X射线衍射分析定了下来,1978年再由反常散射的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 [ 14 ] 。 青蒿素的结构报道后,当年从Artemisia Annua L.(黄花蒿)中分得青蒿乙素的前南斯拉夫化学家曾一再声称,他们当时除青蒿乙素外也已分离到了青蒿素,只是因没有确切地定下结构,因而未正式报道。对此他们很遗憾,他们错过了这一重大发现。据我们事后看到的他们刊登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上的摘要,他们分离得到了一种新化合物,并认定其为臭氧化合物,现在看来此化合物的分子式虽然与青蒿素相同,但另一些数据和反应情况与青蒿素则有些出入。其实他们所采集的当地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很低,分到青蒿素的难度较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事纯天然产物方面的自由研究,即使发现了青蒿素,也不易由此发展出新一代的抗疟药物来。 总而言之,青蒿素的发现确实是我国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最重要的是人和,是当时数以百计多方面的研究人员在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下高速完成的。虽然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15,16],从他们的字里行间看不到523项目参加人员的协作奋斗,但是这改变不了青蒿素是团队协作成果的事实,没有523项目,没有523项目的系统工程,中国的抗疟药,乃至世界的抗疟药很可能还会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摸索。 (省略:青蒿素带动了系列学科的发展) 3 结语 --- 青蒿素的启示 上述两节简要地回顾了青蒿素的发现以及随后一系列科学研究,尤其是化学相关领域研究的展开。在这系列过程的叙述中也曾穿插提及了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想,现在在本文结束之际还是想汇总一下对青蒿素研究的看法和30年来感受到的启示。 青蒿素确实说明了中国传统药物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草药、天然产物的研究还是大有可为。新药的发现,以及其它功能分子的发现都有可能是在向自然学习、探索中获得成功。 现代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已不可能由个人自由研究来完成,而是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来进行,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由于科研的基础薄弱、设备条件不足,则更只能依靠多学科、多单位的通力协作,青蒿素的发现和青蒿素类药物的成功开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相对于60,70年代的艰难条件,我国的科研环境、设备条件、人员经费已经显著改善,但是当年科研项目的组织、系统工程式的协调,尤其是团结奋斗的精神仍然是值得发扬的。 重大科研成果的意义通常不仅仅在于成果的本身,而且还在于对周围学科发展的影响和促进。青蒿素分子发现后,523项目即安排药物合成实验室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从而成就了新一代的抗疟药物,这是青蒿素成果第一步工作成功的扩展。从药物化学角度下一步工作是从青蒿素过氧化合物这一特征出发研究含过氧基团的青蒿素类似物,这方面主要是国外实验室开展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结果,虽然现在还只在实验室的阶段,但也不排除将来可能会超越青蒿素衍生物。随着青蒿素类化合物其它药理研究的展开,出现一类有多种药用的青蒿素类药物或过氧化合物药物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研究人员、科研规划部门也许可以给予多一些的关注。 青蒿素过氧化合物这一特征是很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植物体生源合成中过氧基团是如何引进的,这不仅是一个基础研究的课题,而且也可能是青蒿素生产的问题。青蒿素的化学合成迄今还只是纯学术的课题,主要还是因为缺少高产率引入过氧基团的方法,有机合成化学家应该来迎接发展方法学的挑战,在有机合成中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化学生物学研究应该也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如果确证青蒿素药物的作用是由在现场形成的碳自由基多靶点进攻疟原虫蛋白酶的话,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减少或甚至消除对产生抗药性的担心;青蒿素类化合物体外有抗癌活性,但体内大多无效,如果活性也是由于形成的碳自由基,那么也有可能找到体内也能生效的方法;与此同时也可能为青蒿素找到更多的用途。生物体内生物分子间通过自由基发生的作用应该说研究得还不是很多,因此青蒿素作用机制的探索,对整个学科是大有意义的。 青蒿素是在中国大地上开放出来的奇葩,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但是回顾起来我们还是没有把握好这一机遇,以此带动学科更多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果。90年代以后青蒿素研究在国内冷冷清清,成了难于获得资助的昨日黄花,但国际上反而出现了研究热潮,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今天在感慨之余也还看到青蒿素仍然留下不少的科学问题有待探索,而今天中国的科研条件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知识面更广的一代新人,希望他们能在多学科的精心合作下,在绽放青蒿素的故土上结出新的果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保八难”论破产的启示
黄安年 2010-3-8 15:54
2009 保八难论破产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8 日发布 面对 2008 秋严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 我们的一些媒体人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他们往往奉西方模式为准绳,对国内情况不甚了了却以超等华人自居指手画脚 , 质疑 2009 年保八几乎不可能,甚至放话,能够保五保六已经很不错了 , 按照他们的看法出路只有一条大幅度推动政治改革 , 而他们所说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西方国家一套政治体制 , 而欧盟模式更被吹到天上去 , 如此等等。 事实胜于雄辩。初步预估 2009 年的 GDP 比 2008 年增长了 8.7%, 而不是 8% 左右 , 保八难论显然破产了。他们曾放言三中全会全会讨论主题是政治改革 , 结果又是严重误判。他们在保八难论破产后又放言这是以牺牲环境和转型为代价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这种判断又错了。尽管如此,他们中一些人还高唱起崛起和 2G 时代,令人们摸不清楚究竟他们要唱什么 ?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们在世界各国中是率先走出严重困境,开始向好的国家 , 美国不是,欧盟不是 , 日本也不是 , 既然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制如此好 , 模式那么棒,为何不能率先走出困境呢?这个问题又作何解释。就在中国走向复苏途中,被某些人看好的欧盟却出现了财政危机可能出发整个欧盟危机 , 请问又作何解释?我们不否认欧盟的经验 , 但是欧盟这个列国志内部矛盾重重 , 欧盟 27 个成员国加在一起还没有中国大 , 中国除台湾地区外已经完成统一 , 欧盟政治统一任重道远,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 GDP 增长还是放在 8% ,这种怀疑论少了 , 但对于能否转型依然不乏怀疑论者。无论怀疑也好 , 反对也好 , 唱强也好 , 唱衰也好 , 保持平常心 , 脚踏实地地干 , 根据我们的国情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有人对中国模式,不屑一顾,甚至用所谓来概况中国模式,其实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也都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模式,走中国自己的路是中国现代化必由之路。 笔者建议某些评论员摆正位置,务实一点、客观一点、中国一点、和老百姓想在一起 , 也许这样就会预测准确一点。 下面这篇文章,建议一读 : ***************************** 澄清预测中国的浑水 2010 年 03 月 08 日 来源:《瞭望》   美国和西方国家有一个预判,中国是他们未来 10 到 20 年最大的挑战;要把这种挑战充分预测和评估到位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何预测中国的未来发展,吸引着全球学者们的眼球。 凡是涉及到全球的战略格局或是格局的变动,都会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来测算,因为中国是未来牵动国际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和西方国家有一个预判,中国是他们未来 10 到 20 年最大的挑战,因此要把这种挑战充分预测和评估到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高祖贵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预测中国成为潮流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触动了境外一些思考者的神经。 中国绝对不会走上西方民主化的道路,只会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摘自《当中国统治世界》(马丁雅克著) 中国是靠剥削穷人与出口来增长,内在极为缺乏创新动力。摘自《中国无法伟大的 50 个理由》(大卫马里奥特和卡尔拉克鲁瓦合著)。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到 205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心。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不仅将改变全球经济,而且也将以其自身的模式来挑战西方的民主政治。 美国《全球主义者》杂志曾列出未来几十年后中国的猜想:如人民币成为美元、欧元之外又一个世界贸易主要货币和储备货币;中国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经济体,而美国则继续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成功故事的吸引力将对美国构成挑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佛格尔不久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 30 年后,即 2040 年时,中国经济的规模将达到 123 万亿美元,相当于 2000 年全球经济总量的 3 倍。届时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 85,000 美元,是欧盟预估的两倍。虽然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美国,但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将达到 40% ,远超过美国所占的 14% 。而欧洲经济在全球所占的份额,届时将只有 5% 。 预测未来中国的走向更成为美国许多智库热衷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的 2049 年,美国不少学者、智库和研究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 2049 计划,如 2049 项目研究所,由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任总裁,在华盛顿对华外交政策圈内颇有影响,作为保守智库,它比较强调中国负面性的问题;休克疗法之父、美国人杰弗里 . 萨克斯 2009 年也推出了其设计的中国 2049 项目,并称这是为中国几十年后的经济前景寻找科学坐标。 在有关中国研究的智库中, 3 年前成立的新美国安全中心 (CNAS) 备受关注。 这个中心由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 . 坎贝尔创办,他们计划出台世界大国主要是中美如何在公海、太空及网络等公共共享空间和平共处的报告。 不难看出,目前美国的政界、学术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中国即将甚至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对手,因此预测中国的未来是他们必将投入的工作。 在日本,智库 PHP 综合研究所完成了《日本对华综合战略最终报告》。这个报告假设 2020 年中国可能出现 5 种情况,即成为成熟的大国、霸权的大国、未成熟的大国、不安定的大国以及秩序崩溃的大国,并认为对日本最为有利的是中国成为成熟的大国。日本政府应从 16 个方面处理中日关系。此外,日政府应设立专门地区战略部门,制定对华战略,同时促进日中相互理解近代史全貌的历史研究,积极吸引中国资本、中国观光客来日,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唱强渐成主基调 著名政治学者、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评论说,西方智库和媒体对中国的预测概括起来大致有 4 种观点,一是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将导致中国的分裂和崩溃;二是和平演变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会变得更加繁荣,最终也会走上西方民主的道路;三是中国可能既不会崩溃,也不会走西方民主的道路,而是变成一个富强而专制的国家;四是认为中国崛起是一种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中国的事情有中国自己的逻辑,并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张维为进一步分析说,第一种观点,由于这么多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均告失败,现在相信的人已大大减少。但第二种、第三种观点,西方接受的人还不少。但是这三种观点的共同盲点在于其西方中心的历史观和西方话语的局限性,不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演变已经超出了西方中心论衍生出来的理论框架和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第四种观点,实际上表明了西方有学者尝试摆脱西方中心的话语,从全新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崛起,他们许多观点站得住脚,但有些仍值得商榷。西方学者能够摆脱西方中心的话语束缚来看中国,实属不易。 西方国家也在矫正和修正自己的看法。相对于以往对中国的预测,现在判断更加客观了,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更加深入了,也更接近于真实,更靠谱了。高祖贵说。中国人有自己的样式,这就是中国模式。为什么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上升如此之快?原因之一就是之前对中国的判断有失偏颇,反差过大。 最明显变化发生在那些中国通身上。他们在反思,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往的预测为什么总是出错,错在哪里?现在他们再对中国下结论时便显得更加审慎了。高祖贵举了一个例子。美国著名的中国通、国际问题专家沈大伟就自嘲说,多年前曾预测中共的统治不会持续 10 个月,现在都持续 10 多年了,而且越来越强大。 从目前来看,现在预测中国的主基调大多是唱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过于抬高,有的相对客观,也有的过于悲观,但是,在这些基调里都能感觉到一种夸张。说你好的时候过于好,说问题的时候又过于严重。无论是有意,为他们的战略和策略服务,还是无意,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作判断,高祖贵说。 崩溃论的崩溃 张维为在他的《中国触动全球》一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人众多,但对中国前景误判的人也最多,不少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先是预测邓小平百年之后中国要大乱,后又预测中国会像苏联一样解体。有一个叫章家墩的美籍华人 2000 年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国即将崩溃》的书,还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他认为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将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下迅速走向崩溃。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七年之后的 2007 年,中国非但没有崩溃,而是经济总量又翻了一倍,经济规模世界第三,中国还成了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 2007 年 5 月,在巴黎一个中国问题研讨会上,一位学者不经意地提到了章家墩的名字,会场发出一阵笑声,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他成了国际学术界的笑柄。不是中国崩溃了,而是这些唱衰中国的观点崩溃了。当然,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仍有不少人死抱住僵化的意识形态不放,天天盼望着中国的崩溃,那也没有办法了,就让他们去吧。 张维为的观点是,不要过高估计西方智库的质量。你可以把西方最好的智库和最有名的中国专家排出来,看一看他们过去 30 年对中国的预测有多少是正确的,也可以把《经济学人》和《国际先驱论坛报》过去对中国的预测拿出来看一看,实在不敢恭维。他说,为什么西方学者对中国的预测老是出错?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偏见太强,另外在美国形成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理论和方法论都有太多的缺陷。 高祖贵也认为,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西方的基本判断就是错的。他们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之后,特别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之后,中国自然而然地就会走西方的发展之路。他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成长的 80 后 90 后年轻一代,一定是亲美亲西方的,在理念上更能认同西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是 2008 年奥运会前后,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一系列互动,又是出乎西方社会的始料。他们也越来越发现,中国的发展轨迹用他们的那一套理论和逻辑已经无法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祖贵说,这是我们当下面对西方种种预测的应有心态。被人家唱好的时候不盲目乐观、津津乐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困难所在;被人唱衰的时候不过于悲观、看黯前景,积极应对风险,迎接挑战。 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 30 年的高速发展,外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确是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模式,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自己的国情、节奏和方向,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 高祖贵提醒说,要警惕内外哄抬,把自己抬高,使自己在大局上不清醒。别人过度抬高你是为了让你超出能力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如果别人搭个楼梯就自己向上爬,可能上去了就下不来了。 我们要有一个从容、平和、淡定的心态。现在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已进入关键的发展时期。心态不一样,采取的行动就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高祖贵认为,不管愿意与否,中国现在已经被推到国际格局变化的漩涡边沿,或是风口浪尖。如果有些步骤没有调整好的话,必然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国外智库对中国的战略判断,就会出现一种不良好的消极互动。 实事求是地看待外界的评论。听到赞扬,不忘乎所以;听到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张维为的观点:中国的模式有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但我一直说中国的模式是最不坏的模式。(记者黄海霞)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3/08/content_13120394_3.htm
27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短道速滑”给我的启示
boxcar 2010-3-6 16:43
冬奥会已经结束5天了,我才有点儿空写写自己看冬奥会的一些感想,虽然晚了些,但聊胜于无,因为其中的道理很可能是长期有效的。今天先说说几场短道速滑比赛带给我的若干启示。 在短道速滑项目(特别是女子组)上,中国代表团有的绝对的优势,仅在这届冬奥会就带给中国4枚金牌!而观看整个短道速滑比赛、听各种台前幕后的大小道消息,却能给我若干启发: 启发一,有绝对实力,才有绝对的把握。 据说,短道速滑这个项目看似个人项目,其实很多时候更像是团体项目。因为即使是个人比赛,也有4~6名选手在周长100多米的冰道上滑圈,速度快、距离近,本来就极易发生碰撞,在超越的时候更是格外危险。如果某个国家有2~3人在场上,她(他)们一旦互相配合打战术配合,有超到前面控制节奏的、有拖在后面施加压力的,再加上在旁边纠缠的,单兵参赛的一方就会很难对付,往往会出现倚多为胜的局面,而人少的一方通常必然吃亏。不过,这次冬奥会的女子短道速滑决赛中没有出现多者取胜的局面,因为取得冠军的王濛和周洋在比赛的后段根本没有给韩国留下打出战术配合的机会,她们保持一马当先的状态,冲在最前面,凭借速度和其他选手拉开一段距离,这时哪个队的选手如果再玩儿战术也只能挡挡身后的选手,对领先者却没有影响,抢到了领先的位置就保持到终点,终于一举拿到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这3个个人项目的金牌。她们靠的是啥?就绝对的实力!有了绝对的实力,让对手根本没机会赶上和超越,是她们成功最大的秘诀。 联想到现实中包括科研在内的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面对竞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可能选择的是靠不当竞争、潜规则猫腻的犯规来取得一点儿优势,在一群实力、地位相差不大的人当中获得一些更大的利益、争个比较领先的位置。当这些人对此考虑得也非常多,甚至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上面,把搞关系看得比搞业务还重要时,就注定了要有很多犯规事件的发生,只是这些犯规有时被判罚,有时却被莫名其妙地放过罢了。也有一些人,他们是真正具有绝对实力,靠着强劲的实力突出这种人群纠结的重围,可以做出一个个干净、利索的的动作,滑过优雅的轨迹,昂然潇洒地实现超越,最终成为领先者,达到一个超然的、高人一筹的境界和地位。实力是实现最后成功的最可靠的依托,应对竞争,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第一位,靠实力取胜,可以让世人心服口服。只有实力不济、或者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的人,才会老想着借助其他的邪劲取得成功。 启发二,感恩的心,与胜利同在。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500米决赛结束后,出现了非常感人的经典瞬间:王濛在远远地甩开对手、以嚣张的动作冲过终点、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夺得500米冠军后,滑到教练李琰面前,双膝跪地,连着磕了两个头。周洋在夺得1500冠军后接收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时,有点儿语无伦次地说:这是我的梦想,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 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 王濛的两个头和周洋的这一句话,都显出了那颗感恩的心。这颗感恩的心,不但给了她们平日苦练中的动力(周洋曾说以前的一任韩国教练曾说过,训练累的时候就想想父母),也在最后的决赛中给她们增加了爆发力和耐力,因为她们肯定都希望用一块金牌报答父母和教练。 启发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国队的选手由于在出最后一个弯道时的脚下一滑,偏离了正常的赛道,结果在冲刺时被后面两个外国选手超越,憾失奖牌,使得这次本来比赛以遗憾收场。这个失误的原因,有客观的冰道状况恶化(5个对参赛,近200次高速滑过),也有运动员自身的因素体力下降,没蹬住冰。从这个失误我们也不难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任何一步的失误和虚滑,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个人分类: 社会|8925 次阅读|25 个评论
传统中医带给未来医学的启示
fqng1008 2010-2-25 19:45
毫无疑问,未来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延伸,但明智的传统中医研究者也会以前瞻的姿态尽到自己的责任。 1. 认识疾病的独特视角 首先,中医历来重视舌象的变化,未来医学应该阐明,一些舌质、舌苔与某些疾病、某些生理状态的相互关系,因为传统中医已经提供了大量的临床事实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见解。再者,中医对表证、寒热虚实、瘀血的认识,一定能够丰富未来医学的视野。例如流行性感冒,绝大多数会能够由表证而解,少数患者由于多种因素会顺传于里,个别情况还会逆传。那么,表证的实质是什么?诊断依据和时限如何?它能够成为某些疾病的一个分期吗?那些因素会导致顺传和逆传?未来医学应该进一步探讨。 2. 理论建构的共性思维 当代医学门类越分越细的一个缺陷是,众多专家们在某一病种辛勤耕耘而缺乏整体观念。例如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目前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5类,急性肝炎又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肝炎分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又分E抗原阳性和E抗原阴性),重型肝炎又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分早、中、晚期),淤胆型肝炎又分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又根据炎症情况分活动期和静止期,根据机体状态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根据肝脏储备功能分Child-Pugh A、B、C级。显而易见,这种分类杂乱无章,缺乏规律性可循。 如果我们借鉴一下中医的共性思维(根据各种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寻找某种一致的辨证方法,如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上升到传染病的总体框架进行整体梳理、逻辑分析,将其临床诊断从三个方面考虑,即发病类型(分型)、病理过程(分期)和病情轻重(分级)。那么,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5种类型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一般有早、中、晚期的演变过程,但是疾病的不同发病类型有不同的区分,如急性肝炎有前驱期(相当于中医的表证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慢性肝炎有静止期(无论是药物控制还是自然病程)和活动期;重型肝炎有急性坏死期、平台期和恢复期/终末期(我们不同意传统的早、中、晚分期,因为“晚期”的规定里面不包括存活的患者,而不少康复患者还有一个恢复期的过程)。第三层次即轻、中、重的分级,它只存在于疾病活动期或症状明显期,如急性肝炎的症状明显期,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的活动期(Child-PughA、B、C分级也可考虑改为轻、中、重的分级以便统一),以及重型肝炎。 以上考量如果推广每一种传染病,则可以执简驭繁,脉络清晰,具备科学美的特质。 3. 临床诊疗的个体化博弈 在从事中西医传染病学比较研究中,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整体模糊的传统医学却有个体化的诊疗风格,而深入细节了解的现代传染病诊疗却有模式化的思维惯性?难道整体思维与个体化诊疗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事实正是如此。中医诊疗流行性感冒可以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可以根据患者阴阳气血亏虚的差异辨证论治等等,而不象西医除了抗病毒、对症处理外,就是喝口水、休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把感冒区分为很多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其实,通过以上共性思考,未来医学同样可以将流行性感冒进行分型、分期和分级,而不仅仅划为轻、重两型或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我们设想,第一层次包括上呼吸道型、肺型和肺外型(实际上有我们卫生部专家组对于甲型H1N1流感轻型、重型和危重型的意味),第二层次上呼吸道型分为发病期(相当于中医的表证期)和恢复期;肺型分为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肺外型分为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终末期,不同时期还有轻、中、重的分级(当然,以上纯属于个人想法,仅为举例,有没有可操作性还得广泛征求意见)。试想,如果我们将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断丰富一下,其进一步的个体化诊疗岂不是呼之欲出了?! 其实,中医一直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积累了大量的个体化诊疗的博弈技巧,例如“舍脉求症”、“舍症求脉”、“但见一症便是”,“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等,主张“和”则生物,“同”则不继,追求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平衡——阴平阳秘,以及“治未病”的理念,都属于个体化的博弈技巧。 我过去探讨过“中医理论的科学美”,也比较过“中西医诊断的模型差异”、“中西医科研的形式差异”,传统医学虽然诞生于自然科学不成熟的年代,留下了原始思维不可避免的缺憾,但也必然留给未来医学某些天才的发现和启迪。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427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大学路在何方?从西南联大说起
liudcssx 2010-1-9 14:46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研究与启示 摘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大学目前之奋斗目标,然而必须客观指出,中国顶尖大学之北大清华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仍然有不小之差距,本文试图从民国时期一流大学研究入手,揭开昔日中国一流大学的神秘面纱,探索中国一流大学前行之路。 Abstract: Being one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is the goal of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 However, objectively,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the top universities such as Tsinghua University or Peking University to fulfill their mission. Starting with researching the top universities (S.W.AsscU, Jiaotong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etc) of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this paper try to unveil the fundamental rules of developing the top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road ahead for the universities to be top of China. 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ight 民国时期,是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批大学,无论国立,私立,或是教会大学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这里有:工科翘楚,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综合名校的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私立闺秀的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还有一度办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的教会大学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 1941 年清华大学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更是收到了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贺电,极言大学进步之神速。 在办学水平方面,早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成立之初,毕业生即可赴美国一流大学的研究院深造,而在二三十年代,交通大学东方 MIT 更是饮誉中外, 1948 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以及协和医学院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民国时期的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卓越的科学家,国学家,艺术家。仅抗战中存在短短八年的西南联大就培养了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政道以及几乎问鼎诺贝尔奖的首次完成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邹承鲁。而在以后为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就有八位。仅 1955 年中国科学院 470 名学部委员中,西南联大的师生就占 118 名,占 39.8% 。 饱经战乱,政治腐败,黑暗的民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培养这么多一流的大师,却令后来富强,民主新中国的大学难以望其项背呢? 一、大学起点高 民国元年( 1912 年) 10 月 24 日 ,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第一条即规定:大学以教授高声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这里直接就规定了大学的任务和培养人才的方向,那就是培养服务国家,报效祖国的高层次人才。这一点在民国大学办学上几乎成为共性。 武汉大学校长前王世杰说,经深思熟虑后,认为不办则已,要办就当办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准的大学。北洋大学在建校之初,课程设置,教科书选用等方面均以哈佛,耶鲁为蓝本。同样,交通大学校友钱学森回忆说, 1935 年秋,我刚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就发现交通大学的课程安排全部照抄此校的,连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也都是一样的。交通大学就是把此校搬到中国来了!因此,当时交通大学的本科生教学水平在当时是属于世界先进前列的。 二,大学严进严出 民国时期大学大都自行招考,招收学生一般都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魏寿昆回忆北洋大学时,每年报考者是以二三千人计,但只录取一个班仅 60 人。 交大招生秉持公正,坚决杜绝后门,宁缺毋滥。只要成绩合格,虽家徒四壁,亦大加欢迎;若是考分不够,虽豪门巨绅,亦拒诸门外。。。 1923 年校长卢田炳私自免试收取数名学生,招致师生一致抗议,将他赶出校门。北洋大学同样是录取新生,宁缺毋滥,四十年来,精神一贯。 就大学治学方面而言,同样是极为严格的。吴有训在执掌清华大学物理系时期,考进物理系的学生成绩均是名列前茅,然而 1929 年入学学生 11 人,到 1933 年这一班毕业时,仅剩 5 人,淘汰率为 54.6% 。 1930 年入学学生 13 人,到 1934 年毕业时只剩 4 人,淘汰率为 69.4% 。 1931 年入学 14 人,到 1935 年毕业仅剩 7 人,淘汰率为 50% , 1932 年入学 28 人, 1936 年毕业时仅剩 5 人,淘汰率为 82.8% 。 在大学里,重视外语程度是现在所不可想象的。重视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习西方的决心和态度。较高水平的外语教学,是学校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接轨,可以直接订购英文原版教科书,毕业生留学英美,对英语均能应付自如。这一点在北洋大学,交通大学,以及教会大学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庚款的贡献 梅贻琦说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谓有大师之谓也。师资是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图之也之极师资人才的重要对大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国从哪里弄来大师呢?庚款对于当时的大学而言,为留学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以后中国大学发展注入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08 年 7 月,美国驻华共识柔克义正式通知清政府外务部,从 1909 年起至 1940 年止,将美国庚款之半数 1078.5296 万美元,逐年逐月退还中国。并规定,该款有中美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而不由中国政府单独支配,专用于选送中国留学生和开展中美文化交流。之后,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陆续退回庚款,以方便双边科教交流之用。这些资金后来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为高等教育基建,留学,培训,考察等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11 年,庚款用于在清华园新建游美肄业馆,后来便成立了举国闻名的清华大学。 1929 年中比庚款用于重建北洋大学被烧毁的校舍。后来蔡元培又借助庚款的支持亲手创建了中央研究院。不仅如此,庚款有为大批出国深造的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才使他们负笈康奈尔,聆教哥伦比亚,磨砚波士顿,留踪芝加哥,修业伦敦,问学牛桥,接触西方一流的科技和教育。从早期的胡适,赵元任,吴有训,茅以升,竺可桢,谈家桢,到中期的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到战后的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哪一个不是它的直接受益者? 不得不指出,庚款打上了国耻的烙印,确对中国走向今天的昌盛文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孔子曰:知耻而后勇。当年那些庚款留学生,正式顶戴着庚款的耻辱,负笈美欧,孜孜以求,将大耻化为大勇,卓有成效地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文化带回那个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他们一旦学成,即使国外的条件再优越也不屑一顾,毅然回国从教。 如此,那些大师才能在动荡的岁月潜心教学科研。即使是在越教越瘦的战时的西南联大。他们依然无私地为国家储备人才。西南联大社会学教授吴泽霖曾说,我常想,一个人的一生好像一架天平,天平的一头是我的父,老师,社会为培养我们放进去的砝码,天平的那一头是我们当给社会所做的事情,所做的贡献。我们一个人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最低的限度应使天平的两端取得平衡。 高质量的庚款留学生的陆续学成回国,则是民国高等教育的最有力的助推器。 四,学术自由( academic freedom )与大学独立 蔡元培 先生主持北大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给大学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像之学府也。才有了辜鸿铭,梁漱溟,钱穆,冯友兰等文化大师。很难想象,在独裁,专制,风雨如晦的民国时期,师生基本人权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大学的民主和自由是难以想象的。 思想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例。 蔡元培如是说。一切党派退出中大战后担任中央大学校长的吴有训如是说。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入心。之后,大批留洋学者归国,带来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民主,至少是大学民主和自治受到主流文化的肯定,这在动荡的局势下,大学仍然保持着自治是殊为不易的。 当记者问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当时条件非常差,西南联大也不大,却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自由。 记得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提不出意识形态,所以平津一带大学思想较为自由,国民政府统一中国时期,尽管蒋介石试图用单一的意识形态控制国民的思想,但是平津一代不受蒋介石直接控制,抗战的西南联大时期,又有地方军阀龙云的保护,党化教育日趋没落,意外的确保了西南联大的思想自由。大学的教授和校长努力使大学尽可能保持着自由的空气,为教学创造了相对优良的学术环境,抵制了浮躁的社会风气。战时期,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的西南联大得以在极端困难的抗战时期维系生存的意志。学术本位,自觉抵制官本位,这在民国时期的大学之中并不罕见 ? 五 . 强大的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 民国时期,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是弱项,国学却从不曾中断过。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有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国学四大导师。北大有钱穆,冯友兰。他们没有因为中国大力引进,追赶西方的科学文化而崇洋媚外,相反,他们依旧不遗余力地弘扬国学。国学教育也一直极为重视。所有的国立大学都要必修国文。交通大学唐文治编写的《南洋公学新国文》一度成为风行一时的国文课本。清华大学的国文一直都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 同样,张伯苓亲眼目睹了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下定决心,毅然退役海军,转向教育,坚持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信念,穷毕生之精力建立南开学校和南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周恩来等一大批优异的毕业生。至今仍然在海内外具有极高的影响。 在中国贫弱到几近亡国灭种之时,汪精卫投降日本,蒋介石消极抗日,抗战前景黯淡之际,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却说,只要中国的文化还在,就算全部沦陷,也依然有光复的希望。刚毅坚卓的精神却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 启示: 在中国大陆维系了仅仅 38 年统治的中华民国,历经民国初年的黑暗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国共内战,残酷的中原大战,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尽管风雨飘摇,饱经沧桑,却依旧给当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培养那批有幸就读一流大学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的先辈,更向世人证明:中国,在战乱时期,也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 反观新中国, 1952 年院系调整,将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惨淡经营的大学几乎瓦解成文理分家,重工轻文,理工分家的非真正意义的大学,大学发展严重背离了先辈的思想。以意识形态划分界限,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而长期的迫害,随后的 1958 年反右,十年文革更是将昔日大学的精神内核深深践踏。六十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文化在大陆一度濒临灭绝,淹留一脉孤悬台港海外。当今日益浮躁的大陆学界,坐堂叫卖国学犹如艺场说书,但求名利双收,何须真才实学?有望成为硕学鸿儒者,凤毛麟角而已。 必须指出的是, 1958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秉承理工结合的理念,同时拥有钱学森,华罗庚,严济慈,钱三强等大批尖端的一流学者,加上院系调整的受益,科大无疑拥有一流的师资。以及 70 年内迁合肥,远离中央,更有 80 年代由方励之,管惟炎短暂支撑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使科大具备了较多的自治精神,并吸引了大批包括高考状元在内的优异生源。少年班的特色办学更是享誉海内外。前校长朱清时更是强调:科大的崛起在于它远离中央。这些都使科大具备了一些民国时期大学的以上关键要素而得以异军突起,成为新中国时期,后民国时唯一一所类似民国大学模式的一流大学。据统计,科大平均每一千个本科毕业生出一个院士,遥居全国之冠 ?0 年代,中科大又抵制扩招风和大学城,确保了生师比和生源质量。加之划归中科院直属,远离教育部的诸多干扰,地理位置比较安宁,海外留学人才纷至沓来更是使科大如虎添翼。 在除科大以外的诸多高校,时至今日,经历扩招之后,空有表面的繁荣,大学城,合并潮,更名潮层出不穷。大师级的人物已随时间不可逆转的消逝,大学至今未脱离苏化的窠臼,实质空洞,体制僵化,管理泛行政化,官本位严重,大学成为了政治的延续,党化教育强化。办学自主权仍然是奢谈,遑论民主与自治?招生问题矛盾日益尖锐,大学重量不重质地盲目扩招,罔顾教育规律,为了经费保障,又不惜招收本难以承担的生源,生师比攀升,教学质量下跌,人才培养质量必然下跌。 更为重要的是,就目前而言,一党体制下的政体势必不会过多容忍思想的自由,既得利益者为了维稳,视民主,自由为异类,思想上控制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亦不断加强。大学教育亦长期受到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思想束缚在主流的意识形态之中,思想自由受到很大的掣肘,从根源影响了大学的进步和繁荣。今日之中国,大师不出诺奖无缘,原因仍在体制对文化学术的思想桎梏未除。同时,优秀文化的萧条造成在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社会风气浮躁,学术与金钱、权术挂钩,又严重影响大学学风。大学俨然沦为社会风气的牺牲品,学术腐败严重官本位突出,早已不再是转移一时之风气的大学了。囿于学术环境和政治,思想大环境的限制,导致一流人才大量流往国外,星条旗下一流人才,五星红旗下二流人才的局面方兴未艾 ? 与此相应,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是,中国在机械,造船,电子,精密仪器等关键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遭到技术垄断。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工业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落后西方强国;自主创新,原创性成果在世界科坛尚未形成气候。导致国家产业迟迟未能完成升级和转型,技术落后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又进一步凸现出来。从长远上缺乏一流大学导致文化软实力不足,对世界影响力不强。中国在没能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大国的。 五四的旗帜是科学与民主,岂有偏废之理?有科学而无民主,则科学无以昌明;有民主而无科学,则民主徒托空言。中国在五四后出现了一批学术大师,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生,也在海外成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总之,当前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是高大的平庸,大学成为有体无魄的象牙塔。 改变 Change We Need 一,切实增加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对大学少干涉,多支持,尊重教育规律,实现大学自治。保障充足的经费,增加高等教育投入,降低生师比。在招生方面,不与招生人数简单挂钩(成线性关系)。允许一些优秀高校单独实行招考,改革目前的高考制度,选拔适合大学的优秀人才。 二,大学校长一定要是大教育家,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这必然需要顶住压力,自主权是极为必要的,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 三,重视本科生培养。努力尝试引进欧美的教学模式,大力引进原版教材,参考或移植名校的课程设置,重视外语教学。从根本上重视本科生培养水平,加强实验教学和人文教育和熏陶。重视国文,美学,艺术等课程,加强通识教育,提高课程的弹性。 四,放宽对私立大学发展的限制,或将国立大学转为私立,鼓励非政府力量参与办学,在经济上使大学独立。 五,中国大学需要的不只是金钱的支持,关键和根本是要突破思想和政治的桎梏。让大学独立和自由,找回大学的精神。大学真正需要的是像五四一样的思想解放。这必然有赖于制度的根本改革。 参考文献: 杨立德 . 《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5. 钱学森 . 《回顾与展望》 张凤来 , 王杰 . 《北洋大学 - 天津大学校史》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0 盛懿 , 孙萍 , 欧七斤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魏寿昆《严格北洋的学风》 《清华大学校史稿》 程新民 . 《庚款留学百年》 .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7. 何兆武口述 . 文靖撰写 . 《上学记 ( 修订版 ) 》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008. 章立凡 . 《 21 世纪:中国还有五四精神吗?五四运动九十年祭》
个人分类: 教育史研究|6238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事科学研究的启示
pingyao25 2010-1-1 21:27
看过博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csruwangjin2.htm 提到的《从事科学研究须具备的十大要素》,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新年伊始,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展望,在认知沉淀的基础上,进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更加清晰地规划。下面我将以两则故事引开去,谈谈从事科学研究的几点启示。 故事一: 一架飞机失事了。成群的记者冲向深山,大家都希望能抢先报导失事现场的新闻,其中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拨得头筹,在电视报纸都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他却做了连续十几分钟的独家现场报导。因为他未到现场之前,先请司机占据了附近唯一的电话,挂到公司,假装有事通话的样子,所以当他做好现场报导的录音,就立刻通过电话对全国听众做了报导。 故事二: 电影界突然一窝蜂地拍摄有动物参加演出的影片。虽然大家几乎同时开拍,但其中有一家,不但推出得早了许多,而且动物的表演也远较别人精彩。因为在同一时间,他找了许多只外型一样的动物演员,并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唯一的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把戏。而且因其采取好几组同时开拍的方式进行,剪切之后可立即推出电影。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物,爬高下梯、开门关窗、送花送报,却不知道全是不同的小动物表演的。 对于科研而言,这两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扎实做好基本功。对于科研而言,首先要看当前研究热门,在对该研究领域有一定认识之后,认为值得研究的前提下,通过与导师深入探讨,从中找到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电话亭。接下来工作的重心便是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做学问需要有广博的涉猎,知识爆发的时代,必须懂得整理繁杂的文献资料。在对已有文献资料的筛选的基础上,通过摘要、引言和结论了解文章大概,若觉得有价值,可细看,并做好科研笔记。以后研究中遇到问题,可回想曾在某篇文章中有辅以证明的资料。总之,不管是书还是文章,白纸铅字是死的,而人脑则是活的,要善于领会其中活的思想,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言、方法,输入脑中,随时等待提取。 第二、科研团队很重要。一项科研成果需要集众人之长,以神六飞天工程为例, 全国有 110 多个科研院所、 3000 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人参与这场大兵团作战,几十万人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在一个巨大的团队中目标一致地协同奋斗,实现了神 6 飞天的伟大壮举。这足以说明团队精神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如果你是在一个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中成长,那么恭喜你有这么优越的科研环境。须知,个人能力再大,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在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中,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弥补个体某方面能力的不足,同时,也是实现团队梯度建设的关键。 第三、善于规划时间。刘墉在《超越自己》一书中提到了掌握时间的原则:一是决定事情轻重缓急,以有限顺序来安排时间,以免该做之事没做;二是以大块时间做大事情,小块时间做小事情,绝不将时间打碎,用来处理琐事;三是以速度争取时间,将争取到的小事件,集中为较大的;四是如果可能,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使时间多元化。不管是做一件事情,还是每天早晨醒来,都应该有事先的统筹规划,将一天要做的事做一个计划列表,而不应该是匆匆忙忙动手之后才去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科研没有捷径。 20 世纪 90 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他的助手在柏林顶级音乐学院做了一个试验,验证小提琴演奏水平和练习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到 20 岁时,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练习了 10000 个小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大约 8000 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却只有大约 4000 个小时。可见,这个 10000 小时所蕴藏的重要含义:如果一个人拥有进入科研领域的实力,那么,看他是否比其他人更勤勉,就能断定他是否能从中脱颖而出。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勤奋刻苦,此亦非一般人能想象。总之,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让大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并将其逐渐内化于心,融入自己的思想。 第五、对待生活乐观的心态。在面临变化、失望、选择和困惑时,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通常使我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失措,甚至找不到支撑点,而只有当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对待面临的问题,冷静思考,才能努力钻研,走出迷雾。在此,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篇首语共勉: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 它也是一扇有益之门。 A.J 克朗宁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7400 次阅读|3 个评论
6岁娃娃独立操作电脑初级程序的启示
黄安年 2009-12-26 13:34
6 岁娃娃独立操作电脑初级程序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26 日发布 一个在美国环境下生长的 6 岁华裔幼儿 , 能够在父母指导下自己用汉语拼音书写和回复电子邮件不是一件不容易的是 , 因为在美国的英语是母语,要同时将汉语作为母语需要比只用一种母语的孩子要花费更多功夫和精力,何况他在学校还得学西班牙语,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和生活中的持久的汉语言交流环境 , 那些孩子不仅不会认汉字及用拼音写汉字,而且讲汉语的也已经很少了 , 即使每周一次送孩子上华人学校也与事无补。 我们这个外孙不仅学会发送和接受电子邮件,学会自己照相(传来了好几张)而且还会自己使用网络电话和北京通话,还会利用程序软件自己编制软件 , 兴趣浓厚 , 求知欲很强 , 这使我感到学电脑从娃娃抓起是很重要的 , 从小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独立操作 ,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孩子需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 但是这些知识是需要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在动手过程中增强兴趣和爱好中来充实的 , 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 把孩子培养成 Yes man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 , 即使对什么都无知、什么都好奇的孩子也不例外,人们的知识总是从无知到少知到知之甚多 , 到知之更多 , 以为只能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才能真正的独立思考恐怕是种奇谈而已,知识的海洋是无止境的 , 即使知识很渊博了的博士甚至资深院士,也还得继续思考和研究 , 而这些思考和研究 ( 孩子时的发问和奇想 ) 是贯穿始终的 , 从幼儿开始我们的独立思考启蒙教育是很重要的。 据哇哇爸爸提供的信息, MIT 大学发明了一种用图形编程的语言 ,有兴趣的家长不妨一试。 ( http://scratch.mit.edu/ , 有中文 ) 下面所附的是最近哇哇的部分电子邮件内容 : * 我们开车到 YMCA ,路上有需多的车,我们的车不能开的很快,开了很久才到 YMCA. YY 和 TY 两个孩子和爸爸一起游泳。 YY 泳的很好。 YT 抱杆杆也会游。 ( 12 月 13 日哇哇电子邮件,笔者发布时名字用带号) * 外公你好我是哇哇爸爸帮我了一个电子信箱。 上一封信是哇哇写的。我用拼音写的。 ( 12 月 13 日哇哇电子邮件) * 三天前,哈哈和爸爸搭了一个坏又不像雪人的雪堆。哇哇 12/14/09 ( 12 月 14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对不起雪人鼻子,嘴巴和帽子现在就是一个雪堆了。我把雪人照片放在电子邮件里。雪人飞到 北京到外公外婆家。 ( 12 月 15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外公外婆你们好,我看到您们的照片。 弟弟早晨生病了,网上弟弟就差不多好了。我照了一些照片。 ( 12 月 15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外公外婆,你们好:照片都是我照的,没有爸爸妈妈帮忙。爸爸和我一起把照片传到网上。 第三张照片里的积木,一个是我搭的积木,另一个是 YT 的积木。 哈哈还是发烧,没有上学。我没有病,我上学了。 ( 12 月 17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外公外婆你们好: 今天要下雪,现在在下小雪晚上要下大雪。今天我们买了六只龙虾,吃了三只留了三只明天在吃。一个大女孩,来到我们家星期二走。猜那个是哈哈照的 ( 12 月 19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在这儿的龙虾 $7.99 一磅。现在 3 : 30PM 您们那儿几点呢?您们那儿的龙虾 $14 一磅 。龙虾现在都貝吃了。 ( 12 月 20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外公您好。爸爸给我了一个手机当您不再的时候我跟外婆打电话了。外婆说:外公不在家外公在学校。四姑姑问 :那天是寒假?我回答的是 12/24/09-1/3/10 。 ( 12 月 24 日哇哇电子邮件) * 姑姑, 您好:我在网上的百科全书找到了以下的答案。龙虾生活在海里。今天电脑有问题,问题是电池没法充电。 后来又修好了。今天是平安夜, 白天爸爸妈妈在家上班。明天哈哈和爷爷奶奶坐中国民航大飞机去中国。 飞十三个小时到北京。 ( 12 月 24 日哇哇电子邮件) 下面是哇哇爸爸的一封来信: * 哇哇在每天学汉语。如果他能够认识两千汉字,突破阅读关,以后中文就好办了。那时他就可以自己阅读了。 他现在用拼音选字还可以,但在组织信件内容方面有困难。我们基本上, 建议他写流水帐。 他的信,都是他自己写的。他会问一些如何选字和拼音的问题。哇哇在学计算机编程。 MIT 大学发明了一种用图形编程的语言 ( http://scratch.mit.edu/ , 有中文 ) 。 哇哇已是编程的专家。玩的很开心。模仿和开发了好多个程序。(哇哇的父亲 12 月 21 日来信) 附 4 张照片为哇哇所拍摄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0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京都车站设计的启示
黄安年 2009-10-11 09:53
日本京都车站设计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11 日发布 在日本的铁路车站中 , 京都车站是日本规模最大、最具观赏性实用性娱乐性特色的标志性车站。 9 月 17 日中午导游带我们在乘坐新干线由大阪到京都后 , 顺便在京都参观了日本京都车站,这才发现这坐车站比我们乘坐新干线更有意义,而在旅游团安排的参观项目中却并无这一个项目,因为我们付费 3500 日元 , 导游在带我们抵达京都后顺便带我们观光京都车站,而不参坐新干线的人就压根看不到京都车站了。 本打算每天旅游前在网上查询第二天的旅游项目,在日本旅馆里不能上网,所以带去的电脑也管不上用,现在计划落空 , 回到国内后才看到日本京都车站在铁路车站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我也差点误信了该车站为法国人设计的误导,原来是按照日本年轻建筑师原广司设计施工的。按照我们参观的印象,京都車站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是西日本旅客鐵道( JR 西日本)、東海旅客鐵道( JR 東海)、近畿日本鐵道、京都市交通局的鐵路車站。京都車站為日本最大的觀光都市、京都市的代表車站。東海道新幹線所有列車皆在此停車。这座火车站集交通枢纽、城市形象、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于一体 , 这里不仅仅是集散地也可以待上整整一天,这样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的铁路设计师们的认真思考的。 有文章介绍称 : 京都被誉为通向日本历史之门。因此 , 参加国际竞赛的大多数建筑师都着力表达城市之门的意象。尤其是安藤、黑川和地原这三位日本建筑师在建筑体量处理上都采用了门型构图。而原广司认为 , 今日的京都依然清晰地保留着 1200 年前平安京时代的城市形态 , 其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城市地理特征。因此 , 他的方案意图是设计成地理上的、作为城市通向历史之门的聚集场所 (concourse) 。这一意图的表达手法是在新车站内设置了一座巨大的厅来反映城市之门的意象。横向布置的大厅进深 27m, 最高处达 60m, 横向宽 470m, 且呈两端高起、中间低的谷状 , 大厅两端开敞 , 顶部覆以曲面的金属网架和玻璃。进入大厅 , 首先会看到京都的天空。建筑师在此处也意图表现境界存在 , 同时也不存在的日本传统美学理念。这个位于城市空间结构结点上的超大尺度的厅 , 也是建筑的核心 , 它联系着室内、室外及各层的使用空间。大厅空间本身是一个整体 , 没有分层的感觉 ; 但随着大厅地面向东西两翼不断升高 , 在各个层面高度上与各层的使用空间都形成回路 , 使得位于不同层面上的使用空间都融于大厅 , 即所谓聚集场所 ; 而且成为传统城市空间的延伸 , 消除了高层建筑的感觉。大厅向东西两侧的升高方式不同 : 东侧是呈台地状 , 各台地之间通过自动扶梯联系 , 尽端是旅馆区围合的屋顶广场 ; 西侧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宽台阶 , 形成连续上升的坡面。位于西侧的百货店在各层都有开口与宽台阶相连 , 宽台阶尽端是位于百货店和停车场屋顶上的开敞广场。半开敞的大厅通过地形变化 , 促成了各功能区的融合 , 创造了可停留空间 , 也暗示了京都优美的自然地势。除了室内功能空间外 , 与大厅相联系的几个重要的室内、室外广场和中介空间 , 也是车站中的重要部分。位于大厅中部两侧的室町小路广场和鸟丸小路广场主要是解决南北人流问题。位于建筑两端屋面上的两处大型广场是很好的公共活动场所 , 西侧的弧形宽台阶高低两端联系着室外广场和大厅 , 横向与商店各层相通 , 同时也是停留和观赏的休闲地。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室内、外空间是日本以往综合体车站中所缺少的。京都车站另一个重要之处是设置了所谓空中地面层。这一层面的设置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要求。京都车站位于电车和地铁的线路交叉点上 , 底层用于车站的部分要求大跨度 , 以跨越地铁线。其跨度要求达到 50m 。因此在距地面高 15m 处 ( 百货商店三层 , 旅馆部分四层 ) 采用 4m 高的空中桁架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空中基盘 , 一部分透空与大厅连接。在此基盘之上可以灵活布置不同开间的建筑。同时 , 这一层面为将来车站的发展留有了余地。将来轨道交通发展需要多层线路立交 , 或者要加强城市南北新旧城区之间的联系 , 都可以在这一层上实现。空中地面层的设置在技术上是一个难题 , 由著名结构学家木村俊彦完成。其结构原理和施工方法与原广司于 1993 年完成的大阪梅田大厦中的空中庭院异曲同工。在轨道交通逐渐网络化的今天 , 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 , 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这个前提下 , 车站的建筑设计如果仅仅满足基本交通功能是不够的 , 它更应该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 以它为载体 , 创造出更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 , 为城市生活增添一个亮点。好的车站设计 , 应该具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能量。 http://www.863p.com/transportation/transporttransit/200708/49922.html 附即时拍摄的照片 14 幅 , 另附网上介绍文章 ********************************** 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摘 要 从地铁车站与城市关系的角度出发 , 介绍了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指出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今天 , 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 , 而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外 , 更要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乘坐地铁的人们每天都将和地铁车站发生密切的联系。当前 , 单单解决基本交通功能的地铁车站设计 , 或者只从室内设计角度出发的车站设计 , 显然已无法满足市民的要求了。必须将车站的设计提升到城市的层面上 , 研究车站周围的城市布局、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发展 , 甚至研究城市里人的需求、行为规律等。 从城市角度考虑 , 车站是城市中的点。诸多的点结成一个巨大的网络遍布城市。而车站的高使用率决定其有条件成为城市街区的地标 , 所以城市本身也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交通枢纽的招投标中 , 都明确提出 , 地铁枢纽车站本身必须能够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 , 带来地区活力。这方面的案例 , 除了下面要重点介绍的日本京都车站外 , 还有如下一些 : 日本的日铁矢吹车站 (JRYabukiStation), 要求设计中把重点放在激活城市中心的功能上 ; 日本的京阪宇治车站 (KeihanUjiStation), 要求不仅具有车站功能 , 更要求是反映车站文化的建筑车站必须明确表现用地的力量 , 希望它成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始终铭刻在心的风景。 法国的里尔车站 (EuralilleStation), 位于连接老市区和新市区的连接地带 , 为城市塑造了新形象 , 成为如何进行城市开发、如何推进开发、如何开发铁路综合设施等课题的样板。 下面从车站建筑与城市设计关系的角度出发 , 介绍日本京都地铁车站在这方面的具体设计。 1 设计背景及建筑概况 日本大城市中轨道交通的重要站点在城市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 其建筑本身及其连带的周边建筑形成巨大的多功能综合体 , 往往成为一个繁华地区的中心。东京和大阪的轨道交通环线上各有几处重要站点 , 都与周边建筑相连通 , 形成大型综合体 , 大大促进了地区的繁荣 , 使城市呈现多核发展的格局。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历史名城 , 同时也是一个有着 150 万人口的大都市 , 因三面环山的地形 , 它的扩张空间极其有限。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呈十字形 , 位于交叉点的是京都站。 长久以来 , 京都一直由于历史城市保护问题而争论建筑高度与规模的限制问题 , 政府规定新建住宅区的高度不得超过 20m, 市中心的建筑不得超过 45m 。因此 , 象京都车站这样大规模的建设项目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竞赛组织者对设计师提出的下列目标要求表明这一工程被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 ①更新公共交通系统 ; ②更好地接待乘客 ; ③焕发市区活力。关于建筑功能的要求是 : 新车站是京都的门户空间 , 要有外来人员使用的旅馆、能反映京都文化生活水准的综合商业设施、文化交流和民间庆典的表演场所、满足出行者需要的停车场、充满人情味的可举办艺术展的市民广场等。 1991 年 5 月 , 国际竞赛结果发布 , 原广司方案被评为最优秀方案 , 并确定为实施方案 ;1994 年 6 月实施设计全部完成 ;1995 年 3 月全面开工建设 , 建设过程中京都车站仍然照常运营 , 保持每天 30 多万人次的客流量 ;1997 年 7 月工程竣工 ; 两个月后各使用功能全面投入运用。建成后的京都车站大厦占地 38076m2, 总建筑面积 237689m2, 地上 16 层 , 地下 3 层 , 总高度为 60m; 除了地铁车站和火车站外还包含了百货公司、购物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旅馆、地区政府办事处以及一座大型立体停车库。用于车站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1/20 。此外 , 还有大量室外、半室外的公共活动空间。整个建筑内各类电梯就有 148 台 , 相当于京都每年申请设置电梯总数的 30% 。 2 设计意图及处理手法 2.1 历史之门 京都被誉为通向日本历史之门。因此 , 参加国际竞赛的大多数建筑师都着力表达城市之门的意象。尤其是安藤、黑川和地原这三位日本建筑师在建筑体量处理上都采用了门型构图。而原广司认为 , 今日的京都依然清晰地保留着 1200 年前平安京时代的城市形态 , 其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城市地理特征。因此 , 他的方案意图是设计成地理上的、作为城市通向历史之门的聚集场所 (concourse) 。这一意图的表达手法是在新车站内设置了一座巨大的厅来反映城市之门的意象。横向布置的大厅进深 27m, 最高处达 60m, 横向宽 470m, 且呈两端高起、中间低的谷状 , 大厅两端开敞 , 顶部覆以曲面的金属网架和玻璃 ( 见图 1 、 2) 。进入大厅 , 首先会看到京都的天空。建筑师在此处也意图表现境界存在 , 同时也不存在的日本传统美学理念。 2.2 聚集场所 这个位于城市空间结构结点上的超大尺度的厅 , 也是建筑的核心 , 它联系着室内、室外及各层的使用空间。大厅空间本身是一个整体 , 没有分层的感觉 ; 但随着大厅地面向东西两翼不断升高 , 在各个层面高度上与各层的使用空间都形成回路 , 使得位于不同层面上的使用空间都融于大厅 , 即所谓聚集场所 ; 而且成为传统城市空间的延伸 , 消除了高层建筑的感觉。大厅向东西两侧的升高方式不同 : 东侧是呈台地状 , 各台地之间通过自动扶梯联系 , 尽端是旅馆区围合的屋顶广场 ; 西侧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宽台阶 , 形成连续上升的坡面 ( 见图 3 、 4) 。位于西侧的百货店在各层都有开口与宽台阶相连 , 宽台阶尽端是位于百货店和停车场屋顶上的开敞广场。半开敞的大厅通过地形变化 , 促成了各功能区的融合 , 创造了可停留空间 , 也暗示了京都优美的自然地势。   除了室内功能空间外 , 与大厅相联系的几个重要的室内、室外广场和中介空间 , 也是车站中的重要部分。位于大厅中部两侧的室町小路广场和鸟丸小路广场主要是解决南北人流问题。位于建筑两端屋面上的两处大型广场是很好的公共活动场所 , 西侧的弧形宽台阶高低两端联系着室外广场和大厅 , 横向与商店各层相通 , 同时也是停留和观赏的休闲地。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室内、外空间是日本以往综合体车站中所缺少的。 2.3 空中地面层 京都车站另一个重要之处是设置了所谓空中地面层。这一层面的设置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要求。京都车站位于电车和地铁的线路交叉点上 , 底层用于车站的部分要求大跨度 , 以跨越地铁线。其跨度要求达到 50m 。因此在距地面高 15m 处 ( 百货商店三层 , 旅馆部分四层 ) 采用 4m 高的空中桁架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空中基盘 , 一部分透空与大厅连接。在此基盘之上可以灵活布置不同开间的建筑。同时 , 这一层面为将来车站的发展留有了余地。将来轨道交通发展需要多层线路立交 , 或者要加强城市南北新旧城区之间的联系 , 都可以在这一层上实现。空中地面层的设置在技术上是一个难题 , 由著名结构学家木村俊彦完成。其结构原理和施工方法与原广司于 1993 年完成的大阪梅田大厦中的空中庭院异曲同工。 2.4 建筑外立面的处理 京都车站整体呈箱形 , 建筑外立面大多采用了玻璃墙面 , 配以灰色的石材、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金属面板 , 颜色上保持了原广司一贯的透明、银、灰、白的素色调。玻璃的使用是 为了减少这一大体量建筑的灰暗和沉重感。尤其是建筑的北立面 , 也就是面向历史城区的主立面 , 大面积地使用了玻璃。大片的玻璃墙面对着传统的京都街道 , 映射于其上的是京都浮云的天空。原广司称 , 这也是京都天空的设计。建筑立面处理仍然明显反映了原广司的集落思想 , 材料和细部形体不断变化 , 形成丰富的组合 , 即所谓混乱感 , 同时也能看出他对云形曲线的偏爱。 3 结语 京都车站落成后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一座车站。建成后的调查显示 , 多数京都人对新车站的建设持有异议 , 认为他的尺度和形式不适合京都。但是正如著名城市设计专家西村幸夫所说 : 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车站 , 可是如果制造出一个传统的楼阁 , 也不一定是惟一的答案。在古时候 , 没有这么大的车站 , 用传统的材料不可能做这么大的一个车站。如果我们假装材料是木头的 , 其实还是假的。所以你如果只是想复制传统的建筑样式 , 这好像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但是 , 新车站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车站内的大楼梯成为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 给京都车站带来活力。旅游观光的人更是在此流连忘返 , 可以尽情地玩上一整天 , 同时根本看不到火车 , 也感觉不到这是一个车站。 在轨道交通逐渐网络化的今天 , 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 , 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这个前提下 , 车站的建筑设计如果仅仅满足基本交通功能是不够的 , 它更应该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 以它为载体 , 创造出更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 , 为城市生活增添一个亮点。好的车站设计 , 应该具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能量。 参考文献 王文卿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 天津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黄柏铃 . 隐藏的世界地下街 . 台湾 : 詹氏书局 ,1984. 刘小凯 . 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 . 上海 : 同济大学建筑系 ,2003. 王伟强 . 城市上下空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 上海 : 同济大学建筑系 ,1988. 腾海涛 . 现代地铁建筑 : 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 . 上海 : 同济大学建筑系 ,1997. 沙永杰 . 日本京都新车站设计 . 时代建筑 ,2000(4):56. 赵秀恒 . 城市景观控制要素 . 时代建筑 ,1995(3):13. http://www.863p.com/transportation/transporttransit/200708/49922.html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09)|14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黄安年 2009-9-22 21:19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22 日发布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在上世纪 60-90 年代世界各国被视为学习的榜样。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还是走在快车道上,但是 90 年来以来随着经济泡沫化的崩溃而持续走向慢车道,这次危机在同期西方国家中也是时间最长 , 影响最大的一次。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日本模式世界第一、日本金融固固若金汤等世界最优的神话彻底破灭。日本经济在长期高速发展后出现长期萧条的日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就国内因素而言 , 第一,长期以来政府主导型经济未能及时有效地向自由市场主导经济转化。政府主导型经济可以保障在一定时期内高速运转,但是如果不适时转型,它的弊端将会逐渐显露。 80 年代中期,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对日本国有铁路、专卖公社等实行民营化改革,被认为是日本第三次大改革的序幕,其基本目标是:变大政府为小政府;经济模式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模式;经济结构变出口主导为消费主导结构,但是这种改革主张并未获得及时有力的兑现。由于在民主化改革中军国主义及其经济基础没有得到彻底清算,这对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科技产业在国际竞争舞台上落伍,随着泡沫经济崩溃,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投资相对落后。第三,日本的政局不稳,内阁不断更迭,首相频繁变动,最短的首相任期不到半年,政策缺乏连续性,也影响了经济的复苏。 2008 年秋以来,日本又遭受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煎熬 , 迄今还看不到复苏的前景。 9 月 16-21 日 , 笔者随旅游团在大阪、京都、东京一线观光,目睹了日本高度现代化的生活、对老龄化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科技在经济及社会生活中作用的重视 , 我国在 GDP 总量在近年来即使和日本持平或者有所超过 , 在这些领域,我们依然和日本保持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日本是个资源贫国或者资源日益枯竭型国家 , 日本有限的人口和日益老龄化,使得扩大内需改变外向型经济结构受到很大限制,因而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旅游途中,从大阪、京都、东京沿线,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新型的建筑施工和重大项目上马 , 环保产业固然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 但是毕竟不能对整个经济起到加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东名高速公路(东京 -- 名古屋)和中央自动车道两旁,在东京湾内的与隅田川两岸,大量的建筑物还是 90 年代以前兴建的 , 有些房屋和道路已经相当老化,给我的直感似乎日本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高峰期,开始让位于后发得人心新兴国家了。 日本的过去和现在将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 避免日本 90 年代以来的停滞发展和缓慢增长。日中和平友好关系将有利于日本和中国两国人民 , 和则两利,如果日本不能正确处理历史问题 , 日本右翼势力恶性膨胀将导致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那将是日本人民也是亚洲人民的一场灾难。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4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更新的启示
黄安年 2009-9-11 15:42
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更新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11 日发布 有消息报道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制定的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已经被沿用了半个世纪。日前,它有可能被新的计算公式所替代。 (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lifestyle_show.aspx?id=3268) 在美国对于贫困人口的计算有着悠久的历史。笔者在《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一书中曾经提到由于美国现代化进程在二战后的巨大变化 , 50 年代后期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 , 与此同时在美国出现了新贫困现象 , 对这现象进行阐述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1958 年由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出版的《丰裕社会》和 1960 年迈克尔哈林顿所著的《另一个美国》。这种强调美国存在被遗忘的人和被忽视穷人状况的新贫困现象 , 并采取反贫困措施的主张 , 对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尔布雷斯认为 : 当人们的收入即便足以维持生活 , 但明显地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时 , 他们就是受贫穷袭击的人。他建议把每个家庭的现金收入 1000 美元定为贫困线。 1962 年 , 利昂凯瑟琳提出了四口之家年收入为 4000 美元为贫困线的建议 , 并把 4000-8000 美元之间的家庭划归被剥夺了基本权利的家庭。 1964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在对穷人家庭状况作了研究后 , 将贫穷界限分别确定为贫穷和接近贫穷的概念 , 提出依据对 124 种类型家庭做出一般概括 , 区别他们的家庭供养者的性别、赡养子女数字、住宅情况、 食品消费情况等。 1964 年 ,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提出城市居民四口之家年收入在 3000 美元以下者定为贫困线 , 按此计算当时美国有 1/5 的贫困家庭。(见下面所附《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一文) 现在新的公式将包含现有公式中未涉及的两个因素:增长的医疗花费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是,如果新的公式被采纳,美国老年人口的贫困率将翻倍。(见下文《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更新,老年贫困人口将翻倍》)增长的医疗花费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将对贫困的界定将对美国发生重大影响,这对于老年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的界定将更加符合实际状况。 在我国,似乎并没有对于贫困定义有一个十分科学的界定 , 这个问题涉及我国的脱贫任务和防止再贫困的战略的落实,是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性政策问题 , 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更新,老年贫困人口将翻倍 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制定的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已经被沿用了半个世纪。日前,它有可能被新的计算公式所替代。据悉,新的公式将包含现有公式中未涉及的两个因素:增长的医疗花费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是,如果新的公式被采纳,美国老年人口的贫困率将翻倍: 日期 :2009-09-10    作者 : 张瑶    2009 年第 34 期     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制定的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已经被沿用了半个世纪。日前,它有可能被新的计算公式所替代。据悉,新的公式将包含现有公式中未涉及的两个因素:增长的医疗花费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是,如果新的公式被采纳,美国老年人口的贫困率将翻倍: 65 岁以上的贫困人口将从现有公式计算出的 360 万增长到 680 万,从占总人口的 9.7 %上升到 18.6 %。不仅如此,美国的总体贫困人口比率也将上升,从 12.5 %上升到 15.3 %,总贫困人口将达到 4570 万。新公式的起用也将对联邦政府助贫基金的分配情况产生影响。 还有一些变化的数据: 18 岁以下儿童的贫困率将略有下降,跌至 17.9 %;那些领取食品券的单身母亲和其子女的人口贫困率将下降,因为非现金的补助也将被纳入考虑因素;低收入工人的贫穷率将上升,因为他们的出行费和养育子女的花费增长较多;高消费的大城市贫困人口也将上升,如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而更多的乡村地区如中西部、南部地区人口贫困率将下降;移民的贫困率将上升,因为他们对交通花费有更多的投入,而且获得政府的补助手段也较以前有所减少。 张瑶,《华盛顿观察》 2009 年第 34 期, 9/10/2009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lifestyle_show.aspx?id=3268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7 日发布 (按:科学界定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是美国解决封裕社会下的贫困问题的科学依据,也是美国现代社会保障机制中保障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重要依据。《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一文发表在《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4 期上,学术交流网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2002 年 6 月 11 日、 002 年 8 月 20 日、 2005 年 10 月 12 日发表。笔者所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第十四章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的二美国的贫困结构和三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谈到了这写问题( 430-447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大量统计材料考察了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及特征、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的调整。指出:在美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和部分居民的贫困化共生的,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消除贫困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关键词:战后美国 贫困 贫困结构 贫困线 贫困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即使最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在美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和部分居民贫困化共生的。经济的增长并不能消除美国的贫困,尽管保障赤贫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是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贫困问题,本文着重考察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因为它为社会保障政策及反贫困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限于篇幅对于贫困的原因及反贫困对策不作深入分析。 一 . 美国的贫困概念 界定贫困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 它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 ,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情况有别。在早期和近代美国有旧贫困和新贫困之分 , 前者指移民来到新大陆时期的贫困 , 后者指新大陆发展中的贫困现象。在现代美国 , 主要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 这里论述的是经济贫困问题 , 并不论述文化贫困问题和不平等问题 , 但是贫困问题是和这两个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说来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指处于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和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收入状况。即基本生存权和最低限度的营养、休息、温饱和照顾。有人称为生存贫困标准 , 或最低体面生活标准。 这种绝对贫困标准线随不同时间、家庭和个人情况变化而改变 , 因为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生存需要和最低限度生活需要的标准是不同的。在美国绝对贫困表明其生活水平低于政府每年公布的贫困线标准。 由于美国现代化进程在二战后的巨大变化 , 50 年代后期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 , 与此同时在美国出现了新贫困现象 , 对这现象进行阐述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1958 年由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出版的《丰裕社会》和 1960 年迈克尔哈林顿所著的《另一个美国》。 这种强调美国存在被遗忘的人和被忽视穷人状况的新贫困现象 , 并采取反贫困措施的主张 , 对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尔布雷斯认为 : 当人们的收入即便足以维持生活 , 但明显地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时 , 他们就是受贫穷袭击的人。他建议把每个家庭的现金收入 1000 美元定为贫困线。 1962 年 , 利昂凯瑟琳提出了四口之家年收入为 4000 美元为贫困线的建议 , 并把 4000-8000 美元之间的家庭划归被剥夺了基本权利的家庭。 1964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在对穷人家庭状况作了研究后 , 将贫穷界限分别确定为贫穷和接近贫穷的概念 , 提出依据对 124 种类型家庭做出一般概括 , 区别他们的家庭供养者的性别、赡养子女数字、住宅情况、 食品消费情况等。 1964 年 ,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提出城市居民四口之家年收入在 3000 美元以下者定为贫困线 , 按此计算当时美国有 1/5 的贫困家庭。经济顾问委员会在什么是贫困 ? 哪些人是贫困的专题论述中说 : 社会保障署确定四口之家的非农民的低收入费用 1962 年有 3955 美元。而按经济计划费用来计算 , 则确定为 3165 美元。平衡这些家庭的费用 , 确定家庭所有年货币收入为 3000 美元 (1962 年税前价格计算 ), 即每周收入低于 60 美元。按总费用 1/3 用于食品开支预算计算 , 四口之家年预算 3000 美元 , 即人均周 5 美元。其余 2000 美元 , 保守估计住房将要 800 美元。下余 1200 美元每周不到 25 美元用于衣着、学校书本等费用、家庭设备维修、交通工具、医疗照顾、个人照顾、娱乐、保险及其他。 1966 年奥斯卡奥纳梯提出将贫穷划分为最低生存线 , 最低充足线和最低舒适线三个水平。 一般说来 , 生存标准所作的估计仅仅是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一揽子货物的假定成本 , 对此罗伯特基尔帕特里克认为绝对贫困的计量方法在当代美国调查贫困时不是特别有用的 , 按一个世纪前人们所想象的贫困条件 , 在今天的美国几乎没有贫困。 事实上最低生活所需要标准往往设想规定心理学上和生物学上的需要 , 由于社会经济福利质量的变化 , 它实际上是经常改变并调整体面生活需求的 , 所以不少人人认为这种最低体面生活所需标准也是相对的。 生活所需标准在生活费中是不分类的。这种生存贫困标准是按美元实际价值每年进行调整的。 1969 年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官方贫困标准是以社会保障局关于贫困线来决定的。并区分农民和非农民、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贫困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贫困程度则要看它的贫困发生率 , 即收入低于贫困线下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 同时还看贫困缺口率 , 即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纯收入与达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比例。 由于低收入家庭几乎以他们收入的 33 %用于食物 , 政府将贫困线计算为食物费用的三倍或三倍多一些。 据奥纳梯的估算 , 60 年后 , 在美国按最低维持生活标准计算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2500 美元 , 当年生活标准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3500 美元 , 舒适生活标准则为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4500 美元 , 其人口分别为 2000 万 , 4600 万和 7000 万。 社会保障学家莫利奥辛斯基主张以用在食品费用再乘以三来确定贫穷线。按他 1967 年估算 ,1960-1961 年间 , 都市家庭的开支中平均有 1/3 分之一用于食品 , 二口之家每人 1000 美元 , 三口之家每人 900 美元 , 四口之家每人 910 美元 , 五口之家每人 915 美元 , 6 口之家每人 800 美元。他还说全国有 4500 万人是穷人和近于穷人 , 少数民族中有一半 , 非农业人口中有 1/7, 非白人人口中占到 41-45 %。 按照莫利奥辛斯基的计算 , 一个农村家庭的开支一般少于一个城镇家庭开支 40 % , 一个城镇四口之家的居民年开支需 3130 美元 , 他的估算大体相当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数字。 一份有关 1903-1959 年间纽约市的生活费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额定统计材料和 1870 - 1972 年间有关贫困的统计数字显示, 在 1870-1972 年间的贫困标准是持续下降的 , 以最低的体面生活标准来衡量是向上调整的。有的美国学者认为在世纪转折之际 , 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就建立了贫困线 , 用以计算维持家庭最低生活水平标准预算 , 从 1906 年至今有过多次的修正。 关于相对贫困标准是随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至少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在完全的相对收入家庭标准 , 取中间值的相对贫困标准 50 %以下为贫困线 ,60 年代中期以来 , 美国社会保障署经常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贫困线。美国学者维克托富克斯建议将贫困定义决定为任何家庭收入低于中等家庭收入的一半。 自 1947-1965 年间 , 绝对贫困几乎减少了一半 , 但在中等收入以下的相对贫困却几乎保持稳定。 另一种计算办法是将家庭收入分成五等 , 计算最低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分额 , 用以说明贫困程度。在 50-60 年代美国步入丰裕社会后 , 虽然绝对贫困化的情况有所好转 , 但是相对贫困化的状况一直存在。 按全部家庭分五个等级来统计 , 最低收入的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比例 ,1935-1936 年占 4.1 % , 1947 年占 5.1, 1966 年占 5.6 % ,1972 年占 5.4 %。 从 1947-1972 年间最低的 20 %家庭收入为 5 %左右 , 为最高的 20 %家庭收入的 41-43 %左右的 12 %。 美国人口局 1971 年的资料 , 提供了 1970 年国民收入情况的一些统计数字 ,5190 万家庭中的 25 %收入低于 9867 美元 , 1969 年只有 4.6 %的家庭数高于中位数。老年家庭的中位收入从 1969 年占年青家庭中位收入的 47.6 %增加到 47.9 %。仅一半的 65 岁及以上的户主家庭 (3600 万 ), 其每年的收入低于 5053 元。 80 %以上的老人单身年收入少于 4000 美元 ; 1/4 的单身老人年收入少于 1951 美元。各个年龄段的贫困家庭的数量由 1969 年的 490 万增加到 1970 年的 520 万。 1/4 的老人家庭和 3/5 的单身老人生活在贫困收入水平下 (25 %多 ) 。 根据 1985-1995 年间《世界银行》对美国收入分配中五类 20 %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额及最高的 10 %作了统计 , 显示 :1980 年最低 20 %占 5.3, 第二个 20 %占 11.9, 第三个 20 %占 17.9, 第四个 20 %占 25.0, 第五个 20 %占 39.9, 最高的 10 %占 23.3 。 1985 年则分别占 4.7, 11.0, 17.4, 25.0, 41.9, 25.0 。 这些情况表明自 1980- 1985 年间社会财富向有利于富人方面转化。美国学者 W 卡尔比文斯 1989 年在《谁扼杀了梅纳德凯恩斯》一书中分析说 : 目前美国家庭 20 %家庭拥有美国财富的 45 % ; 最底层的 20 %家庭拥有财富的 5 %。 1987 年 20 %家庭的收入在 52900 美元以上 , 5 %家庭的收入在 86300 美元以上。 20 %的底层家庭收入底于 14450 美元。 1963 年的贫困线为四口之家 3200 美元 ; 1964 年 19 %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之下 ; 1973 年贫困 线家庭占 11 % ; 1983 年贫困家庭占 15 %。 1988 年则为 13.5 %。 据 1991 年 5 月 9 日 , 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份众院岁出入委员会报告说 : 美国最富有的 250 万人控制了全美所有收入的 13.5 % , 最穷的 1 亿人收入只占全部的 12.7 %。都市研究中心的伊莎贝尔索希尔说 : 我们已变成两阶层社会在阶梯下大部分是孩子 , 五个孩子中有一个人是穷人。 据 1947-1965 年间美国典型贫困家庭的变化及固定标准的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1965 年美元 ) 统计自 1947 至 1965 年间低于中数一半的比例在 18.9-20.9 间浮动 , 而低于 2000 美元的比例却由 17.2 降到 9.1, 相差了 8.1 个百分点。低于 3000 美元的则由 30.9 降到 16.5, 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在 1963 年美国非农户家庭中等收入男性家庭为 67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659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5765 美元。女性家庭为 32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166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2230 美元。 统计数字还显示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即尽管贫困情况在不断变动 , 但是财富的分配却大体保持不变。 1970-1993 年间提供的 1970,1977,1989 年不同时期公布的美国家庭中位收入、贫困水平下家庭及个人情况的统计数字说明 : 就低于贫困水平来说 ,1970 年报告以低于 3000 美元计 ,1977 年报告以低于 5000 美元计 , 1991 年报告的中位收入 1989 年为 34213 美元。在这种情况下 , 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26 % ,1961 年占 18.1,1968 年占 10.0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3 % , 1989 年占 10.3 % ; 低收入个人的比例 1947 年占 49.3 % ,1961 年占 40.0 % ,1968 年占 34.0 % ,1975 年占 31.3 % , 1980 年占 32.5 % , 1989 年占 30.7 %。 按种族分 , 白人低收入家庭在 30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22.8 % ,1961 年占 15.3 % , 低于 5000 美元的家庭 1968 年占 8.0 % ,1975 年占 7.7 % ,1980 年占 8.0 % ,1989 年占 7.8 %。白人个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47.9 % ,1961 年占 37.7 % ,3000 美元以下的个人为 43.2 % ,1968 年占 32.2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2 % ,1989 年占 10.0 %。 黑人 30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60.0 % ,1961 年占 41.2 % ,5000 美元以下 ,1968 年占 28.2 % ,1975 年占 25.3 % ,1980 年占 28.9 % ,1989 年占 27.8 %。黑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个人 1947 年占 59.8 % , 1961 年占 54.0 % ,3000 美元 , 1968 年 300 美元以下占 45.7 % ,1970 年则占 40.9 % , 1980 年占 32.5 % ,1989 年占 30.7 %。 据美国学者 G 威廉霍兰德分析 , 自 1976-1980 财政年度间 , 转移前收入增长了近 38 % , 近 15000 亿美元。此间人口增加了 3.3 % , 64 岁以上人口增加了 8 这 5 % , 单亲家庭增加了 17 % , 贫困减少了 2 % ,1976 年贫困人口为 4180 万人 ,1980 年 4110 万人。 二 . 美国的贫困结构 上面说的是什么是贫困 , 现在来分析那些人是穷人 , 他 ( 她 ) 们分布在那些领域有些什么结构特征 , 根据 1962 年有关美国贫困家庭的统计数字 , 就年龄结构看 14-24 岁年龄段的家庭占 5 % , 而在贫困家庭类中占 8 %。 65 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家庭占 14 % , 而在贫困家庭中则占 34 %。 就受教育状况来看 ,8 年或少于 8 年的家庭占 35 % , 而贫困家庭则占 61 % , 相反有 12 年以上教育经历的占 20 % , 而贫困家庭则只占 7 %。 就性别看女性家庭占 10 % , 而贫困家庭则为 25 %。就种族状况看 , 非白人家庭占 10 % , 而贫困家庭中的非白人占 22 %。 就地区状况看 , 南部家庭占 30 % , 而贫困家庭则有 47 %。就城乡状况看农村的农民家庭占 7 % , 而贫困家庭数则占 16 %。 1966 年美国贫困和接近贫困的家庭情况统计表说明了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些家庭。在全部家庭中贫困的占 15.3 % , 接近贫困的占 7.8 % , 其中女性贫困家庭占 43.0 % , 接近贫困家庭占 8.5 %。白人家庭中贫困的占 10.2 % , 低于全国家庭指数 , 接近贫困家庭占 7.3 % , 也低于全国的指数。而黑人家庭中贫困的占 39.9 % , 接近贫困家庭占 12.9 % , 均远高于全国指数。至于女性家庭无论白人还是黑人 , 均高于男性家庭。 在各类年龄段贫困家庭中 18 岁以下儿童占到 18.0 % , 65 岁及以上占到 55.3 % , 其中黑人女性 18 岁以下的占 78.4 % , 黑人女性 65 岁及以上的占 84.3 %。可见贫困现象集中在黑人、女性、 65 岁及以上 , 18 岁以下 , 而最贫者为黑人女性中的 65 岁及以上家庭。 有关 1966 年美国贫困和接近贫困的户主各个年龄段情况和收入统计说明各类家庭的收入等级。中等收入家庭收入数为 6436 美元 , 3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14.2 % ,15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4.6 % , 5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数占全部家庭的 28.1 %。 美国儿童贫困现象日趋严重 , 当年儿童的乐园美景已经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巴尔的摩太阳报在一篇报导中列举美国儿童普遍缺乏妥善照顾的证据。所有孩子中有 20 %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 1200 万孩子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 ; 1500 万孩子被生父所弃养 ; 青春期男女的自杀率在七八十年代里增加了三倍 ; 学业性向测验成绩自 1963 年以来平均下降了 70 % ; 27 %的 13-19 岁的儿童中途辍学。 三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如前所述贫困线的界定是弹性而又随时变动的。 1960 年至 1983 年美国的人口和贫困线的变化如下: 1960 1965 1970 1973 1975 1980 1983 人口 ( 万 ) 3990 3320 2540 2590 2300 2930 3530 占总人口% 22.2 17.3 12.6 11.1 12.3 13.0 15.2 贫困线标准 ($) 3022 3223 3968 4540 5500 8414 10178 相当 1960$( % ) 1 107 131 150 182 278 338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在 1959 年有 18.5 % , 中等收入家庭为 12,119 美元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 8.5 % ; 到 1978 年中等收入家庭为 17,640 美元 ,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占 9.1 %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到 27.9 %。 70 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保守主义政策的流行 , 贫困发生率上升。 80 年代初期贫困率达到 15.2 % , 1988 年为 13.1 %有 3200 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1988 年老年贫困率在 12 %以上 , 儿童中的贫困率达 1/5, 就种族而言 , 在 1988 年白人只有 10.1 % , 黑人 31.6 % , 西班牙裔 26.8 %。 1992 年上升到 14.5 % ,3,690 万人处在贫困线下。 据谢尔登丹齐格在《向贫困收入开战》一文的分析 1965 年的相对贫困线相当于中等收入的 45 % ; 1978 年绝对贫困线单身成年男子是 2650 美元 , 七口之家的父母健在的家庭为 11038 美元 , 四口之家为 6665 美元。 据 1990 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自 1970-1988 年间贫困状况变化如下 :1970 年共有家庭 5220 万个 , 中等收入为 3008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530 万户 , 占 10.1 % , 其中妇女 200 万 , 占 32.5 %。 1988 年共有家庭 6580 万户 , 中等收入家庭 21191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690 万户 , 占 10.4 % , 其中妇女 360 万 , 占 33.5 %。 按种族分白人 1970 年 4650 万户家庭 , 中等收入为 31209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370 万户 , 占 8 % , 其中妇女 110 万户 , 占 25 % , 1988 年 5650 万户 , 中等收入 33915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450 万户 , 占 7.9 % , 其中妇女 190 万户 , 占 26.5 %。黑人 ,1970 年共 490 万户 , 中等收入为 1914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150 万户 , 占 29.5 % , 其中妇女 80 万 , 占 54.3 % , 1988 年共有 740 万 , 中等收入为 19329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210 万户 , 占 28.2 % , 其中妇女 160 万 , 占 49 %。 可见自 1970-1988 年间黑人比白人要严重 , 而黑人妇女家庭的情况最为严重。就个人贫困线以下情况来分析 1970 年共 2540 万人 , 占 12.6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0337 美元 , 女性为 67821 美元 ; 1988 年共 3190 万人 , 占 13.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8908 美元 , 女性为 8884 美元 ; 白人 1970 年共 1750 万人 , 占 9.9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1376 美元 , 女性为 6909 美元 , 1988 年共有 2080 万人 , 占 10.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9959 美元 , 女性为 9103 美元 , 黑人 1970 年共有 750 万人 , 占 33.5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675 美元 , 女性为 6290 美元 , 1988 年共有 940 万人 , 占 31.6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044 美元 , 女性为 7349 美元。可见黑人的贫困线以下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白人 , 一般高出约 18.5 到 21 个百分点。而黑人妇女的贫困状况尤为严重。 1959 年美国的一份统计说明 ,1959 年贫困家庭有 1340 万 ,1964 年有 1190 万 ; 贫困发生率 1959 年占 24 % , 1964 年占 19.8 % , 其中非白人的贫困发生率 1959 年为 52.1 % , 1964 年为 43.1 % , 65 岁及以上的非白人 1959 年占 78.5 % ,1964 年占 79.3 %。 1947-1962 年美国贫困家庭数及贫困发生率统计说明 , 1947 年的贫困发生率为 32 % , 1962 年为 20 % ; 65 岁及以上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7 % , 1962 年 47 % ; 女性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占 51 % , 1962 年占 48 % ; 非白人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67 % , 1962 年为 44 % ; 南方地区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49 % , 1962 年为 32 %。农民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6 % , 1962 年为 43 %。 1962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 , 在 65 岁及以上的家庭中占全国家庭的 14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34 % ; 受教育 8 年或少于 8 年的家庭占 35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34 % ; 女性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25 % ; 非白人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22 % ; 南方家庭占 30 % , 其中贫困 家庭 Z 占 47 % ; 农村家庭占 7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16 %。 1964 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附表 3 说明 1947 年和 1950-1962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情况 , 低于 3000 美元 ( 按 1962 年价格计算 ) 的家庭 1947 年占 32 % , 1960 年占 21 % ,1962 年占 20 %低于相当于 3000 美元的指数标准是 1962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对四口之家的非农场家庭低收入进行估算。 1980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提供了 1947-1978 年间 , 美国贫困家庭和个人的货币收入情况 , 它说明中位收入 1947 年 8848 美元 , 1953 年为 10342 美元 ,1966 年为 15134 美元 ,1978 年为 17640 美元 , 其中黑人家庭的中位数收入 1947 年为 4711 美元 ,1953 年为 6012 美元 ,1966 年 9425 美元 ,1978 年为 10879 美元。低于贫困水平的家庭比例 1959 年全国为 18.5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48.1 % ; 1970 年全为 10.1 % , 其中黑人家庭为 29.5 % ; 1978 年全国为 9.1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27.5 %。就贫困个人情况看低于贫困水平的 1959 年全国为 46.1 % , 而黑人为 57.0 % ; 1970 年全国为 32.9 % , 黑人为 48.3 % ;1978 年全国为 22.1 % , 而黑人为 38.6 %。 一份有关 1960 年美国贫困线的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数字说明 : 收入在 0-2000 美元间的家庭占总人口的 13.0 % , 非白人家庭比例占 31.7 % , 女性比例占 34.0 % , 65 岁及以上的比例占 31.4 % , 居住在农村的家庭比例占 35.8 % , 无工作者占 40.3 % ,0-26 周工作者占 49.3 % , 受教育少于 8 年者占 33.2 %。 1992 年美国的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城市四口之家的标准是年收入低于 14335 美元 , 这一标准线下人口 1992 年为 3690 万人 , 比前 1991 年增加了 120 万人 , 占人口总数的 14.5 %。 在影响贫困的根源中 ,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工作 , 在于家庭和个人的劳动力情况。 1962 年有关美国贫困线与劳动力比例情况说明 , 在贫困线以下的 76 %的家庭是非工资所得者的。还有材料显示 49 %家庭非全日工作的 , 也 处于贫困线下。 尽管美国贫困地区分布在不断变化 , 但是大体上南方多于北方 , 农村多于城市 , 旧城市中心多于新城市郊区。有的学者专门研究了美国大都会地区的不平等情况 , 选择 100 个不同类型的 1949-1979 年的大都会地区贫困情况的变化作统计分析 , 发现贫困与经济形势 , 政治情况 , 种族和性别歧视 , 及发展能力等状况密切相关。 一些文章在研究美国贫困性质的变化时认为 , 自向贫困宣战以来 , 贫困率经常起伏不定 , 与此同时 , 贫困人口经历着许多的变化 , 首次显示了贫困现象的立体性变化 , 贫困个人女性化现象多于以往出现的女性贫困家庭 ; 尽管在 1960-1980 年间整个人口年龄老龄段增长 , 但是这一时期老年个人贫困户并没有特别的变化。防止贫困来自经济增长和政府转移支付两个方面 , 然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导致贫困现象 ; 随着老龄化和女性户主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增长 , 贫困率增长将高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 在依据贫困线确定社会福利政策的过程中 , 逐渐发现存在一些弊端 , 从而引起了对贫困线确定和作用的讨论。 D E 钱伯斯发表文章认为 : 它实际上并没有为政策制定者、公共管理官员或公民所普遍关注 , 因而作为社会的指示器 , 它并不是很重要的 ; 另一个问题是 , 贫困线只暗示公共的许诺以提高最低类型水平的收入 , 而美国很多收入维持项目并没有依贫困线方式来办事 ; 其三贫困线传布了一种错误的印象 , 以为贫困线通常代表着绝对的 , 不变的最低生存标准。文章建议以一种新的贫困线标准来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说 , 贫困线除依据食品费用这一基础外 , 还要考虑到遗产和资源 , 转移支付收入 , 儿童照顾费用 , 住房补贴等。 这种综合考虑实际生活水平的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人认为官方的统计资料低估了贫困的程度。实际上 , 贫困线是受到最严厉的批评的官方统计数字之一。一些人认为现在的贫困线夸大了美国的贫困的真实情况 ;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贫困线缩小了贫困问题的阴影。节俭食物标准是 50 年代由农业部制定的。先估算出基本的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食物的价格 , 然后再乘以 3 。很久以前 , 批评家们就注意到了这种测算方法中有几个问题。最重要的是 , 农业部自己承认节俭食物计划并没有保证健康所需要食物的费用 , 甚至没有保证最低限度食物需求的费用。因此 , 建立在这一计划之上的贫困线必然低估了真正维持生计所需的费用。 一个专门研究收入动因的讨论会对贫困家庭进行了研究后认为 1973-1982 年的贫困家庭贫困率提高了 , 但是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力在经济中的比重也提高了 , 从而得出努力工作是摆脱贫困出路的结论。 美国人口普查局自 1994 年 1 月开始 , 首次利用计算机帮助调查人员调查家庭收入、就业及其他数据 , 在调查后发表《战后美国贫富收入不均现象的简要分析》报告 , 报告认为 :1968-1994 年间 , 最富有的 20 %家庭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比例从 40.5 %增加到 46.9 % , 而同时其他部分家庭所得不是下降就是停滞。同一期间 , 最富有的 20 %家庭平均收入由 7354 美元增加到 105945 美元 ,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增长了 44 % , 而最贫困的 20 %家庭则平均由 7202 美元增加到 7762 美元 ( 不变美元价格 ), 增长了 7 %。 报告还认为克林顿执政的头两年 , 最富有的 5 %家庭在全国收入中的比例比在里根政府执政的 8 年还要快。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 以缩小贫富差距自诩的克林顿比起里根来说 , 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 , 而是更为扩大了。 密执安大学提供的调查数据则认为 :1989 年美国 10 %最富有的家庭拥有全国财富的 61.1 % , 1994 底则达到 66.8 % , 而 10 %最穷的家庭的平均负债 , 则由 1989 年的 4744 美元到 1994 年的 7075 美元。 美国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迈克尔霍特认为 :1994 年美国 100 万最富有的家庭收入平均为 41.2 万美元 , 而最穷的 100 万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 2930 美元。 对于反贫困战略一直是困扰美国两党政府的重大难题之一 , 也是美国国会长期争论的热点之一 , 还是美国各个社会机构集中研究的攻关课题 , 其中包括动用最新科技手段进行模型测算 , 更是影响美国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 ( 丰裕中的贫困、种族矛盾、精神危机 ), 而这三个问题的经济根源又和贫困紧密相联。如果说在美国 19 世纪的安全阀是西进运动 , 那么 20 世纪的安全阀是社会保障 , 现在到新的世纪之交 , 社会保障安全阀出了故障 , 需要进行修理。 还要提到美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和贫困的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人口集团中 , 属于低和较低收入集团的主要是儿童特别是无家庭依靠的儿童 , 老年人集团 , 妇女集团 , 黑人和少数族裔集团。据 1985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在 1964 年 4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7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 而 1984 年 2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13%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据美国人口局的统计材料显示 , 老年收入在除 20 岁以前的年龄段中是最低的集团。关于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中位数在 33 岁创造了老龄化的最高纪录。据乔卡普奥在《展望未来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一书的研究 , 到 2012 年由于婴儿爆炸年龄段进入退休年龄段 , 因而 65 岁及以上年龄段将出现爆满局面。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善 , 将使美国人的寿命更长。 尽管如此 , 美国人的退休年龄仍显得年轻。 35 岁及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快速增长 , 到 2000 年有一半选票是 48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90 年代美国人口约 2.5 亿人 , 比 80 年代增加了 10 % , 70 年代增加了 11 % , 60 年代增加了 13 % , 50 年代增加了 19 %。 1946-1964 年是美国的婴儿爆炸高峰。估计 2000 人口为 26774.7 万 , 增加了 7.1 % ;2010 年人口为 28166.9 万 , 增加了 5.2 % ; 2020 年人口为 29180.9 万 , 增加了 3.6 % ; 2030 年人口为 29822.8 万 , 增加了 2.2 % ; 2040 年人口为 30250 万 , 增加了 1.3 % ; 2050 年人口为 30150 万 , 减少了 0.2 %。 美林证券公司的一名主管史蒂芬斯对该公司调查了 400 名年龄在 45-64 岁之间的全职工的情况 , 他们在 2012 年前都会达到 65 岁 , 这些收入在 2-10 万美国之间的职员在退休后得到的社会保险金和公司退休金一般只占退休者收入的 35 % ,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的积蓄 , 他们将成为第一批面临财务困境的婴儿潮时代出生者。 1980-2000 年间 , 美国 75 岁以下人口实际上下降了 , 由 13167.1 万人下降到 12809.3 万人 ; 与此同时 , 35 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 , 由 9608.8 万人增加到 14017.4 万人 , 而 85 岁以上的人口由 250 万人 , 增加到 500 万人。据人口局指数 ,15 岁以下未婚生家庭占 31 % , 高于过去 20 年。 1960 年美国家庭平均有 3.67 人 , 1970 年为 3.58 人 , 1980 年为 3.29 人 , 1988 年为 3.17 人。 1980 年底美国 26 %的家庭的 18 岁以下儿童为单亲家庭。而 1970 年为 12.3 % , 1980 年为 19.1 %。在美国有近 9150 万户 , 其中 2600 万非家庭户 ; 在 6500 万家庭户中 , 18 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有 3350 万户 , 近 1000 万是单亲家庭。 根据统计材料 , 美国非婚生儿童 1960 年 22.5 万人 , 1980 年近 100 万人。在过去 25 年间 , 非婚成年同居增加 , 1970 年代增加了 117 % , 1980-1988 年间增加了 63 % , 总数达 260 万人。关于美国家庭 , 单身户和未婚男女同居的快速增长 ; 美国家庭的规模仍在下降 ; 这种情况使儿童成为第一受害者 , 从而使儿童贫困现象加重。研究材料表明 , 80 年代儿童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 年轻家庭和女性户主家庭成为经济集团中最为困难的部分 , 这样儿童更加贫困。 注释: 尤金斯莫论斯基 , 米切尔温斯坦著 : 《贫困》 , 载格伦波特《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 第 2 卷 , 1980 年英文版。 约肯尼思加尔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th),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 ), Boston, 1958.323p. 迈克尔哈林顿 (Michael Harrington), The Other America,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另一个美国》 ),New York, 1962. 弗斯卡皮蒂 : 《美国社会问题》 , 第 113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 , 转引自利昂凯瑟蒂等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的贫穷和剥夺》 ), 美国政府印刷署 ,1962 年 , 第 19 页。 赫尔曼 P. 米勒 (Herman P. Miller) 编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贫困类》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What is Poverty? Who Are the Poor? Belmont,Calif, 华盛顿出版公司 , 第 92 页。 奥斯卡奥纳梯 (O Ornati), Poverty Amid Affluence ( 《丰裕中的贫困》 ), 纽约 , 二十世纪基金会 ,1966, 第 13 页。 罗伯特基尔帕特里克 (Robert Kilopatrick):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Poverty Line( 《贫困线的弹性收入》 ), 经济学和统计评论 ,1973 年 8 月号。 尤金斯莫伦斯基和米切尔温斯坦 (Eugene Smolensky Michael M.Weinstein):(Poverty)( 《贫困》 ), 载格伦波特主编 : 《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8] 巫宁耕 :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 《北京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美 ] 奥斯卡奥纳梯 (Ornati, Ossac), Poverty in America ( 《美国的贫困》 ), 载 弗曼 , 路易斯 A. (Louis A. Ferman), 科恩布特 , 乔伊斯 . L. (Joyce L. Kornblut), 希伯 , 艾伦 (Alan Heber),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 《贫困的美国文选》 ), The University of Mich. Press, Ann Arbor, 1968. 25p. 莫利奥辛斯基 (Orshansky, Mollie), Counting the Poor: Another Look at the Poverty Protole ( 《贫困在继续》 ), 载 ibid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73, 134p. 韩纳迈斯纳 (Hannea Meissner),Poverty in the 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中的贫困》 ),New York , Harper K Row, Publishers,1973,16-17pp. 尤金斯莫论斯基 : 《贫困的今昔》 (The Past and Present Poor) 载 罗伯特 W. 福格尔 (Robert W. Fogel) 和斯坦莱恩格尔曼 (Stanley Engerman) 编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美国经济史的重新解释》 ), 第 87 页 , 纽约 ,1971 年英文版。奥纳梯 (Ornati):Poverty Amid Affluent( 《丰裕中的贫困》 ), 第 158 页。《美国历史统计》。威廉 B 哈特莱报告 :Reported in Hartly, Estim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the U.S.1870-1914 。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ders,1974 ( 《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年度报告》 , 1974 年。参见劳伦斯 M 米德 (Mead, Lawrence M.),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New Poverty( 《新贫困的新政治》 ), Public Interest 1991 (103), 3-20pp. 美 ]D K 阿普尔鲍姆 (Applebaum, D K.), The Level of the Poverty Line: A Historical Survey( 《贫困线水平 : 历史概况》 ), Social Service Review,51(3): 514-523pp. 1977. 并见 D E 钱伯斯 (Chambers, D E.),The U.S. Poverty Line: A Time for Change ( 《美国的贫困线 : 时代的变化》 ), Social Work 27(4): 354-358p. 1982. 维克托富克斯 (Victor Fuchs):Redefining Poverty and Redistributing Income( 《重定贫困和重新分配收入》 ) in the Public Interest, 8(1967. 夏 ) 。并见维克托富克斯 , Toward a Theory of Poverty( 《向贫困理论接近》 ), 见《贫困的概念》 , 华盛顿特区 , 美国商业会议 ,1956, 第 74 页。 商业部人口局经济顾问委员会 1971 年度报告 (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1971 年英文版。 H B 布罗特曼 (Brotman, H M.), Income and Poverty in 1970-Advance Report( 《 1970 年的收入的贫困进一步报告》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Social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dministration on Aging, Washington, D.C., June, 1971, 10p. 世界银行 : 《 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82, 第 229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 , 《 199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0, 第 221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 年。 W 卡尔比文斯 (W Carl Bivens),Who Killed John Maynard Keynes, Conflicts 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Policy( 《谁扼杀了梅纳德凯恩斯》 ),Dow Jonus -Irwin Homewood Ill, 1989, 180-182pp. 《世界日报》 , 1991 年 5 月 20 日 , 转自《今日美国报》 , 1991 年 5 月 10 日。 Poverty in American , A Book of Readings( 《美国的贫困文选》 ), 1968 年 , 第 86 页。 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1 年》表 B30,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5 年》 , 表 B-30 。 G 威廉霍兰德 (G William Hoagl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Transfer Programs in Reducing Poverty, 载保罗萨默斯 (Pual M 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Kluwr- Nijhoff Published, 1980, 58,60pp.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 ,Table 4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and of Poor Families,1962, 第 61 页。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 第 110-111 页。参见萨拉 S 麦克拉纳汉 (McLanahan, Sara S.), 安妮特索伦森 (Sorensen, Annemette), 多萝西沃特森 (Watson, Dorothy), Sex Differences in Poverty, 1950-1980( 《 1950-1980 年贫困中的性别区别》 ), Signs 1989 15(1), 102-104 页。 同上。 《世界日报》 , 1995 年 7 月 6 日。 《美国统计摘要》 ,1984 年 , 第 71 页,第 471 、 484 页。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表 B-25 货币收入 ( 以 1978 美元计 ,1947-1978), 第 232 页 , 1980 年英文版。 谢尔登丹齐格 (Sheldon Danziger), The War on Income Poverty: Achievements and Failures( 《向贫困收入开战》 ), 载保罗萨默斯 (Paul M 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Kluwr Nijhoff Publkidhed, 1980, 47p. 《美国总统经济报考报告 ,1990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6 年》 , 表 18 Number of Poor Households and Poverty, by race, 1959 and 1964, 第 112 页。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表 7. Number of Families and Incidence of Poverty, by Selecte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1947 and 1962. 第 71 页。 赫尔曼 P. 米勒 (Herman P. Miller) 编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贫困类型》 ),Belmont,Calif, 华盛顿出版公司 , 第 96 页 , 表 2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表 B-25.Money Income(in 1978 Dollars)and Poverty Status of Families and Underlated Indivilated by Race of Head,1947-1978. 第 232 页。前引书 ,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Table A Poverty Linked Populations vs. Total Population,1960, 1968 年 , 第 27 页。 《美国的贫困类型》 ,Table 3.Incidence of Poverty, by Characteristic Relating to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1962, 第 97 - 98 页。 米切尔约翰辛普森 (Simpson, Mociqel John), Income Inequ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1979: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 1949-1979 年美国大都会地区的收入不平等》 ), Princeton University PhD, 1987, 267pp. 巴巴拉盖尔布伦特斯 (Brents, Barbara Gayle), The Class Politics of Age Poli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935 Social Security Act( 《年龄政治的等级政治 : 1935 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h.D, 1987, 342pp. 道格拉斯 S 梅西 (Massey, DFouglas S.), The Structural Causes of Concentrated Urban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都市贫困集中的结构性原因》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D, 1990, 319p. M S 希尔 (Hill, M S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overty( 《贫困性质的变化》 ),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9(May): 31-47pp, 1985. D E 钱伯斯 (D E Chambers), The U. S. Poverty Line: A Time For Change ( 《美国的贫困线 : 适应变化的时代》 ),Social Work 27(4):354-358p, 1982. ? 埃卡瑞杰斯科尔尼克著 , 张风国等译 , 《星条旗下的阴影 ---- 美国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政策》 , 东方出版社 , 第 99-100 页。 ? 詹姆斯瑞安斯特罗姆斯 (Stormes,James Ryan),A Class Analysis of the U.S. Poor( 《美国贫困的阶级分析》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h.D 1988, 314p. 史蒂文霍姆斯 : 《最穷者和最富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 《纽约时报》 ,1996 年 6 月 20 日。 基思布拉德舍关于美国贫富的调查报告 , 《纽约时报》 , 1996 年 6 月 22 日。 合众国际社 ,1996 年 8 月 19 日电。 ? 43 乔卡普奥 (Joe Cappo), Future Scope,Success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and Beyond( 《展望未来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Inc. 1990, 3p. E A 西格尔 (Segal, E A.), The Juvenilezation of Poverty in the1980s(1980 年代贫困的少年化 ), Social Work, 36(5): 454-457p, Sept.1991. 参见 I 加芬克尔 (Garfinkel, I ),The Role of Child Support Insurance in Antipoverty Policy( 儿童支持保险在反贫困政策中的作用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9(May):119-131pp. 1985.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社会保障 /2005 年 10 月 12 日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75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9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鲜明的特色 独创的优势
lih65 2009-9-4 15:16
何振华 2009年09月04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模式的这种影响力固然让人自豪,而它取得的进步更令人欣慰。经济与政治总是相互作用,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就很难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60年间,这种进步在人民群众的感受中更为真切。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 的坚持和完善,到政府决策民主的稳步推进,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实行监督,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显著变化。   在今天的许多领域,投票制度、选举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增多,制度化的渠道不断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参与热情也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是在这种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得到实现。   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法治成为中国人民的殷切向往和不懈追求。而在法治精神的弘扬中,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坚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为民深入实施,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形成。这充分表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全社会的共同实践中正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德国《新德意报》一篇文章这样说。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作为现代政治的核心理念,民主在各国民众的不同探索实践中变得十分丰富。有多少种民主实践,就有多少种民主形式。无论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主模式,还是西方的民主模式,包括三权分立、多党制等等,都只是民主的不同形式。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民主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其基本国情相适应,与国家发展阶段相适合。如果不适合,再好的模式照搬过来也会水土不服。许多国家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民主只能走自己的道路。那种脱离本国实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照搬别国模式,搞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不但实现不了发展民主的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合乎中国国情,顺应人民意愿,切合时代潮流。作为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中国民主政治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但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汲取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始终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世纪中国历程的启示
lih65 2009-8-4 15:04
写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 金冲及 2009 年 08 月 04 日 08:12 来源: 人民网- 《人民日报》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是贯穿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 革命和现代化并不是对立的: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需要革命来为它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段历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    ● 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探求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对于究竟走什么样的路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共产党诞生并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结果。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可以说是集体的记忆,是人类实践记录的总汇。一部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在这 100 年内实践记录的总汇。在这个总汇中,中国人有过悲惨的遭遇,也有过胜利的欢乐;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有过巨大的成功,也有过严重的挫折。一切言论和主张,都在如此丰富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都更能说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谬误的,更能给后人留下无穷启示。   剧烈的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把 20 世纪刚刚来临时的中国同它结束时的中国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变化之大真可以说是 换了人间 。   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已经到了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 劣等民族 。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苦追求的第一目标。如果连国家都灭亡了,其他事情说得再好听也没有什么用处。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年轻的鲁迅在 20 世纪初饱含悲愤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呼喊出当时无数爱国者的共同心声。   到 20 世纪结束时,中国人不仅早已站立起来,而且已经过上总体小康的生活,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步前进,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时,我们正满怀信心地大踏步走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这也许是 20 世纪初年的爱国者们很难想象得到的。   占世界人口将近 1/4 的中国,在不长的 100 年时间里竟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称得上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它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个问题,不仅中国人一直在深入探讨,而且正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浓厚兴趣。回顾 20 世纪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路程,有几个问题特别引人注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整个 20 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一直紧紧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并且在几千年内绵延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汉唐盛世 不去多说了,就以离近代不远的 18 世纪、也就是清朝康雍乾时期来说,中国在不少方面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1800 年中国的工业产值 ( 主要是手工业生产 ) 占世界的 33.3 %,而整个欧洲只占 28.1 %; 18 世纪全世界超过 50 万人口的大城市共有 10 个,中国占了 6 个: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 18 世纪中叶写道: 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但是, 18 世纪和 19 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很快就落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同西欧和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国家炮舰的威胁下,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丧失独立地位,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之而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越来越沦入被西方列强恣意掠夺和压榨的悲惨境地。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相交的时候,这种不断沦落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了中国人太大的刺激。翻开 20 世纪历史的第一页,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幅更加令人痛心的情景:八国联军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耀武扬威地统治北京达一年之久。   中国真的要灭亡了吗?昔日的辉煌同任人宰割的现实之间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使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对这种屈辱的生活感到格外难堪而无法忍受。 振兴中华 这个响亮的口号,便是孙中山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发生那年喊出来的。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成为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在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出于独霸东亚的野心,对中国进行规模空前而极端野蛮的侵略掠夺。他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企图独占中国的 二十一条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铁蹄所到的地方,各族人民沦为连生命财产都没有起码保障的 亡国奴 。在近代中国面对的种种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大家清楚地看到:离开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时,不管是汉族同胞还是其他所有兄弟民族同胞,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无论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民们,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爱国将领和士兵,无数志士仁人为着民族生存而浴血奋战,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永远值得后人怀念的。外来的横暴侵略,使中华民族更紧密地凝聚成一个利益与共、命运与共的整体。这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光辉的一页。   经过 100 多年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顽强奋斗,中国人终于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反动政府的压迫下摆脱出来,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同志响亮地宣布: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跨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但毕竟只是第一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依然十分落后,还没有过上富裕的好日子。没有经济上的强大,政治上的独立是不巩固的、缺乏保障的。在恢复了遭受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后,全体中国人又立刻在祖国大地上展开热气腾腾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虽然中间经过曲折,但依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1964 年 12 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在中国人面前响亮地提出要努力实现 四个现代化 的宏伟目标。   经过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动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地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下决心排除一切干扰,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努力实现 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客观分析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提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成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基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好,坚持改革开放也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庄严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几代中国人 100 多年来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对人类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历来坚决反对一切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力求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 1956 年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写道: 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含义,就是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它同国际交往中的 大国主义 是完全对立的。和平发展,珍惜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力争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的基本原则和美好愿望。    关于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可是,在 20 世纪的前一半时间里,中国人主要在从事革命斗争,集中力量先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这是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走入误区或走了弯路?无数先烈为革命作出的牺牲是不是多余的?当然不是。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段话把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说得很明白:前者是后者的 前提 ,也就是说,只有先实现了前一个目标,扫清了障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后一个目标;把它称为 必要的前提 ,也就是说这个前提是绕不开的,是无法回避的,必须先这样做而无法用其他做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看一看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事情就很清楚了:当国家的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时候,当统治中国的反动势力拒绝一切根本社会变革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事情真能用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如果这条路还有一点点希望能够走得通,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奋起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的牺牲呢?中国人只是在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已悬于一发的极端危急的时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万众一心地起来拼命。千百万人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绝不是任何人想这样做便能这样做的,而是由深刻的社会原因造成的。   孙中山先生对人说过: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不存心建设,即不必破坏,更不必言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在下决心投身革命实际行动的前夜,他还想尝试一下推动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曾上书当时掌握大权的李鸿章,看看这条路是不是有可能走得通。最后,希望化为泡影,他便义无反顾地去组织兴中会,发动反清革命。当清政府被推翻以后,他又几次想全力投入实业建设,特别是铁路建设。当他正在日本考察铁路的时候,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几乎扑灭了国内的革命力量,以后又恢复帝制,做了 83 天的洪宪皇帝。无情的事实一再把他的美好愿望击得粉碎。他深深感到,在外国列强和国内反动势力统治中国的情况下,和平建设这条路根本无法走通。五四运动后不久,他在上海作了题为《改造中国之第一步》的演讲。他说: 第一步的方法是什么?在兄弟的意思,只有革命。 这是他从亲身经历的无数次痛苦和失败中得出的结论。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那一年,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社会变革,但方法仍是温和的。后来他才得出结论: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后来拿起武器展开武装斗争?也是在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之后,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血腥屠杀政策、不能坐以待毙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反抗。   尽管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它在一个短时间内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所起的扫荡作用,是平时多少年也无法比拟的,并且要彻底得多,从而为以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0 年的历史进程作出了最有力的说明。   从世界范围来看, 18 世纪末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曾出现这样的局面:千百万群众行动起来,以对旧有社会秩序毫不妥协的姿态采取激烈的革命行动,猛烈地摧毁这些旧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建立起新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在人们中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虽然中间也流了不少血、付出过相当代价,却为这些国家以后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扫清了道路。它们对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举世公认的。   在 20 世纪的中国历史中,革命和现代化并不是对立的: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需要革命来为它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急风暴雨式的革命通常是人民被反动统治者 逼上梁山 而作出的万不得已的选择。这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舍此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已无法忍受的旧秩序和旧生活。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段历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中国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经历过不断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以至改革开放中同样经历过不断的探索。离开 探索 这个重要特点,许多事情便很难正确理解。   为什么这种探索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是一个和任何西方国家都不同的东方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和改革,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在书本上和别国经验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靠中国人自己,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轻便的路可走。   既然是探索,自然不可能把什么都预先弄得清清楚楚,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周围的局势又往往那样危急而紧迫,不容许你从从容容地做好一切准备后再起步。许多事只能看准一个大的方向,便勇敢地往前闯,在闯的中间作种种尝试。其中,难免会有风险,会有曲折。有时,人们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再加上不那么谦虚谨慎,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碰得头破血流。人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现问题就去解决,认识错误就去纠正,从而逐渐学会应该怎么做。路就是这样闯出来的。邓小平同志说的 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一次是 1927 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 1934 年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这两次失败的原因都包含自己的失误在内,都使革命濒临绝境,不少人以为已注定要失败了,最后却又打开了新的局面,取得了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一次是 大跃进 ,一次是 文化大革命 。这两次错误,教训都十分惨痛。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智慧的、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科学理论指导和优良传统、同人民建立起血肉联系的政党。无论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无论多少巨大的外来压力,无论自己一时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遭受过多么巨大的挫折,都没有把她压垮。她不但总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挺过来,并且总能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由别人来纠正这些错误,经过严肃地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聪明,使自己没有白白付出那些代价,而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来。这是一部 20 世纪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了的。   中国有句老话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 很多在事后看来十分明白的事情,当事者有时会感到迷惘。这样讲,自然不是用来原谅过去所犯过的那些错误,更不是不需要去正视并记取其中的教训,而是说对事情需要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设身处地地去分析,考虑到种种复杂的因素,真正从中找到对今后有益的教训。历史对人们的启迪,常常就在这些地方。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今后还会遇到许多原来不熟悉或不了解的难题,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人们喜欢讲 摸着石头过河 ,这句话很形象地概括出探索前进的精神。探索是没有尽头的。由于已经有了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论作指导,我们今后的探索可以进行得更顺利些,而实践又会使正确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探求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理想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悬殊、以强凌弱等现象强烈不满的产物。它的产生并非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客观的必然性。这种追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早已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   中国人在 100 多年中尝够了贫穷、社会不平等和外来压迫等苦涩滋味,强烈地期待生活在一个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理想,自然很容易对有过这种痛苦经历的中国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早在历史刚跨入 20 世纪、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的时候,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的中国先进分子已经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主义远景的憧憬,不希望在付出重大代价的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起来的仍是一个人压迫人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社会主义规定为自己长远的奋斗目标。随着对中国具体国情了解的加深,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理想社会不可能一步实现,既然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只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能超过实际国情而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现实目标。但它仍要求在从事民族民主革命时在心中要怀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长远目标。毛泽东同志这样说: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清楚地指明:不能把长远目标和现实诉求混同起来,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目标,因为这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 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但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实践的经验很少。人们虽然强烈地向往社会主义,但具体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对中国现在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在摸索前进中犯过一些错误。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一再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提出并始终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他又总结多年来离开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 资本主义复辟 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他在南方谈话中这样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始终以现阶段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出发点,严格地以处在剧烈而深刻变动中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任何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的限制。他明确地指出:必须从中国现在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一心一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就是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这条基本路线的要求,又制定了一整套基本的方针政策。这就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当人类走向 21 世纪的时候,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这种速度越来越快。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 21 世纪。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发展生机,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已光明在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回顾百年历程,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好,正确处理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也好,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也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好,这些问题是怎样得到解决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而不是靠其他政治力量领导得到解决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备受屈辱和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曾经作过多种试验,作过多种不同的选择。事实证明:只搬用一些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而不根本改变腐朽的旧社会制度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期望清朝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的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也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但在旧社会势力反扑下,很快就失败了;义和团那种 扶清灭洋 的旧式反抗,也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进入 20 世纪后不久,发生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它仍没有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痛苦的事实迫使先进分子们深思: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为了在中国国土上摧毁那些盘根错节的旧社会势力,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现代化,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需要有一个能够正确把握航向的革命政党作为引路人。这个党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深刻而符合实际的分析,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为其实现而始终不渝地奋斗。第二,需要以这个党为核心,需要这个党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起一股不可阻挡、足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第三,这个党应该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能够在极端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坚韧不拔地奋斗。以往的中国不曾有过这样的党。中国要前进,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适应这种客观的历史需要,同辛亥革命相隔只有 10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她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在异常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清楚地指明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和办法,团结并带领人民前进。当前进历程中遭受挫折以至犯了错误的时候,她能够勇敢地起来批评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很难想象中国会在 20 世纪这短短的 100 年里,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 这是一部 20 世纪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漫长画卷。经过 100 年惊涛骇浪中的艰苦跋涉,不管中间有过多少成功的欢乐和挫折的痛苦,中国人终于从愤怒和痛苦的 20 世纪初走出来,重新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步入充满阳光和希望的 21 世纪。没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坚持不懈的奋斗,便没有今天中国的一切。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十分珍惜 20 世纪这 100 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1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故事“换了你,你会杀了谁”的启示
cutefay 2009-7-23 10:10
今天有一同学发了一个小故事,我觉得挺有哲理性的,先转帖一下再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换了你,你会杀了谁 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我刚要回答,朋友制止了我,又问我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我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朋友告诉我: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我听了答案张大了嘴巴。朋友问我你是不是为人们选择了希特勒?那你会建议哪个妇女去堕胎吗?   我说:这个问题不用考虑,我们受优生优育教育多年了,都生那么多歪瓜劣枣了,就别在添乱了。我建议她去堕胎。   朋友告诉我:你杀了贝多芬,她是贝多芬的母亲。   我又一次张大了嘴巴。朋友说:吓一跳吧?本来以为你认为很好的答案,结果却扼杀了贝多芬,创造了希特勒?   最后的总结是:所以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   要是换做你们的话?你们会毁灭谁?创造谁。 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每个人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我得出的结论是:评价一个人哪方面是好是坏不要用他其他方面的表现来判断。例如一个人学习成绩不好,不能就说他是个差学生,或许他很善良;再例如,一个人在个人生活上有不良习惯,但是他可能很有领导天分;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残疾,他可能在其他方面却是个天才。尽管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却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事情,并且,一旦出现这样的一个小概率的天才,这个人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可能远远大于一千个被我们认为正常的人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因此,要待人宽容,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个人分类: 转载经典|8728 次阅读|38 个评论
日食的启示
xu782219 2009-7-22 22:14
日食的启示 今天, 2009 年 7 月 22 日,在我国日全食从上午 9 时至 9 时 38 分开始,西藏最早,舟山最晚。我国成都、乐山、重庆、宜昌、荆州、武汉、九江、桐城、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宁波、杭州等城市都已看到。我们在青岛看到了日偏食,在电视上观察了上海、苏州、铜陵、重庆等地的日全食,并且在武汉日全食期间我们与武汉的亲戚通了电话。 天文学家预测,此后在 2034 年 3 月 20 日我国才能再次目睹日食,而且仅只在西藏、青海等地区能看到全食。无论是可观测城市的数量,还是全食持续时间,都无法与今天发生的日全食相比。 看过日食后,总体感觉就是神圣、壮观、雄奇瑰丽、震撼人心。又一次深切地感到大自然实在是太伟大了,而人类又实在是太渺小了。这次日食再一次启示我们:人类只能顺应自然,不能抗拒自然。科学研究就是认识自然,寻找自然规律,然后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物则天序,人循序行。《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就是说,上天赋予万物德性,万物必须顺着这德行去发展。上天,即大自然。也就是说,大自然赋予了你德性,你要顺从,不得违背。顺从天命之谓道。 再不要说什么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狂话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系星:天文的人生启示
yenchin 2009-7-15 18:23
怎么能够使她对数学有更好的理解和兴趣仍然是我一直担心的事情。“从哪里开始呢?”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当从这个夏夜孩子的小床边回到书房的时候,我感觉已经找到了答案。我要从对孩子来讲最神秘也是正好刚刚燃起探究欲望的宇宙开始,这个舞台够大,足以容得下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继续增加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那些知识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都会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而不会造成任何混乱。…… 我一直认为,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把宇宙给他,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一种宇宙观,使孩子习惯在一个更宽阔的空间框架下考虑问题。 - 《我教女儿学数学》,独狼。 我很庆幸小时候爸爸就很鼓励我学习天文。虽然他对这方面不是很在行,可是却给我买了好多天文方面的书籍,还有那个我一直珍藏着的双筒望远镜。于是我学会了如何观星。时间久了,天文难免也影响了我的人生哲学。我觉得学习天文的好处真的很多,比如说物理和数学上的很多观念都和天文有关。这不只是理论上的,使用望远镜观星时也是学习光学的大好机会。可是除了增长科学上的知识,学习天文也可以修心养性。怎么说呢?就像前面那段话说的,天文能够给予一个人一种宇宙观。 我习惯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个人凝望繁星闪烁的夜空。那里头,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四光年;宇宙的大小确实难以想象。和地球相比我们的太阳已经算很大了吧 - 它的体积足以装下一百万个地球。可是和其他的一些星星相比,太阳根本不算什么。举例来说,就看看夜空最亮的天狼星Sirius吧: 再来我们可以考虑天蝎座那火红的心脏Antares, 中国古代取名心宿二,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红超巨星,其直径为太阳的700倍!但是还有比心宿二更大的星星呢!更多星星大小比较组图 见此 。 其实要体会地球的渺小,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太空往回看,看看我们这颗小蓝点。以下是卡西尼 (Cassini) 号探测器拍摄的背着太阳的土星,仔细一看,那一小蓝点不就是我们的家吗? 1995年,哈勃望远镜对着一小片肉眼,乃至于小型望远镜看起来也孤寂无星的夜空 (以下照片中那一小片很不显眼的天区 )进行了长时间曝光... ...结果拍到了三千多个星系。这张照片现称 Hubble Deep Field,显示的是我们的渺小。 所以有了正确的宇宙观,体会到了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后,我们就不会有妄自尊大的想法。不要为了事情不顺心而一直耿耿于怀,抬头看看那些星星吧,您会发觉您的烦恼其实也没有什么。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和宇宙中星体的寿命相比,简直就是一瞬间一眨眼之间的事。您觉得什么是重要的事呢?我往往会这么想:做或不做这件事,一年后,甚至就一个月后,对我的生活会有什么多大的影响?如果影响不大,那么真的有必要废太多心思去做吗?生活中有太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很难对每一件事都要求完美,要学会不把太多时间花在不重要的事上。 我朋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某栋楼的楼顶拍摄的长时间曝光星空照。 天文观测并不是架起望远镜就了事了的,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比如说,您若想观测土卫凌土,那就必须在现象发生前准备好望远镜,哪怕是因为耽误了一分钟的时间也会令您错过想看的那一幕。万一突然有云,您也无能为力-宇宙与大自然不是您所能控制的。所以还是那句话:请您务必谦虚且对宇宙有敬畏感。与此同时,您也将学会顺其自然。世界上很多事情很多机会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流星就是。经常到漆黑的地点观星,尤其是在流星雨的时候去当然能够增加看见流星的机会,可是是不是看得到还是靠运气的。往往您听见友人一声惊叹,转过头想看他所见的流星时,却已经太迟了。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尽力争取,可是得到与否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在的。请不要在努力过后却得不到您想要的结果时埋怨些什么,说老天对您不公平之类的话。要知道宇宙不是绕着你转的,更没有义务去赐予您任何回报!渺小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做我们相信是对的事情,努力过了,付出了,有没有回报就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里了。对得起自己,可以给自己的心一个交代就好。当然机会出现时也要懂得把握,不然机会也会像流星那样很快的消逝。 天文爱好者都有过一整晚不睡等待乌云飘散的经验,只为了观赏星空。我知道有这么三个人喜欢带着沉重的仪器到偏僻的地点观星。因为仪器已经很重了,所以可以免的东西都免了,这当然包括了睡袋之类的,他们太累要休息时躺在草地上便睡。他们下雨时把仪器都套上防水的套子,自己却淋着雨守在望远镜等仪器旁边。所以天文也可以训练您的耐心与毅力。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任何保障,一颗小行星万一撞上地球就是天翻地覆的悲剧。要命的是我们对这些外来威胁没有足够的防范措施,以往很多次小行星都是在危险距离掠过后才被发现的。所以呢,珍惜生活,好好的享受您的每一天吧,善待身边的人,乐人自乐,不亦悦乎?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8022 次阅读|3 个评论
《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征稿启示
冯用军 2009-4-21 17:22
《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征稿启示 为在教育领域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总结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经验,充分展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发掘和培养学术新人,推动和引导学术发展,经研究决定,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定期编辑出版《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以书代刊),现面向全国征稿。 2009 选题: 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历史与文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生管理与心理、区域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等,另可依来稿自设专题栏目。 来稿请送: 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明竞楼405室《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650092) 投稿信箱: xyjyysh@yahoo.cn 咨询电话: 0871-5516626(冯老师) 截稿日期: 2009年10月10日 预计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 本书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希望来稿立意新颖、观点正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文字简练、资料可靠,维护学术尊严,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剽窃行为。 1 来稿内容包括 ①字数:5千-8千字为宜(名家名作与省级及以上课题成果可放宽至15千字); ②中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小2号宋体; ③作者姓名,小4号宋体; ④中文摘要(一般为100-300字),小5号宋体; ⑤中文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小5号宋体; ⑥正文,基金资助项目标于首页底作者简介前,5号宋体,1.5倍行距; ⑦注释(统一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以①②(上标),小5号宋体; ⑧参考文献,以 (上标)在正文相应位置和文末标注,小5号宋体; ⑨作者简介:出生,民族,单位,职称,研究方向,单位地址,邮编,E-mail,联系电话。 页 边 距: 上2.5厘米 下2.0厘米 左2.8厘米 右2.0厘米,A4。 行距与字间距: 正文单倍行距,中英文摘要单倍行距;标准字间距。 2 注释、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依次包括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文献标准编号。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期刊: 作者.题名 .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2图书: 作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3翻译图书: 作者.书名 .译者.版次(第1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4学术会议论文: 作者.题名 .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二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5学位论文: 研究生名.题名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页码.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专著 、期刊文章 、报纸文章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档案 、古籍 、参考工具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 。 3 请作者给编辑部提供电子稿一份。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投寄后2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 本书入选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非正式文献, 凡不同意入选者,请事先声明,本刊将撤销您的稿件;未事先声明者,视同同意本编辑部一切协定。 5 本书 拟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并聘请伊继东 教授、博士、博导任主编。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二○○九年四月五日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柑桔的启示
malidan 2009-2-27 21:54
千柑桔的启示 去年春天朋友送的两株千柑桔,一株枝繁叶茂,原来人人看好,数一数挂果不到30个;另一株,枝少叶稀,原来大家都看不太上眼的,却是未落尽的花瓣下果儿比叶子还要多。这是怎么一回事?一问果农才知:要把多余的枝叶修剪掉,不然过密的枝叶会使水肥过于分散,光照也不充分,于是打果自然就少了。 依法画葫芦,工作闲暇,把家中多年老根的花花草草全部倒拔出来,剪掉多余的发达根须与枝叶,换上新的营养土,每盘只留一棵或只插上一株,才一周多,嫩芽与娇黄的叶子就探头探脑的伸出脖子来,一派生机盎然了。 爬山不也是如此吗?背负太多的东西,行囊太重,不利于到达目的地。相反,轻装上阵,把可要可不要的东西扔掉,只带必需的水与食物,就会身轻如燕,更快爬到山顶。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把心理负累去掉,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走出来,以悠然的心境往自己选好的目标专心一意,努力奋进,梦想自会成真。 人生就这么的简单,不必要做太多的事,能把一件事干好就很不简单了。就如那株枝桠稀疏的千柑桔一样,没有过多枝叶的负累,而果实累累压枝头。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记|350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 载 ]印度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经验启示
夫子 2009-2-2 15:50
印度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经验启示 作者: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茅宁莹 原载: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印度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其国内医药企业为应对全球药品专利保护的压力,纷纷开始积极培育具有原创性的新药研发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印度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相似,长期以来我国医药企业也主要采取药品仿制策略,自身的新药研发能力则显得非常薄弱。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药品专利保护的实施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都对国内的医药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表现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缺陷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尽快培育和发展新药研发能力,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的紧要任务。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一些积极参与新药研发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印度医药企业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医药企业加快新药研发能力提供参考。    1 印度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现状   在国际医药市场中,印度医药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印度医药产业能够生产400多种原料药、6万多种制剂,其中原料药的60%和成药的25%都已出口到国际市场。由于质量稳定、价格低廉,其出口份额仍在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分析印度医药产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可发现其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化一样,都经历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仿制进口替代,再到出口这样一个过程。在早期,由于印度政府对药品专利未实施保护,因此其制药企业的药品仿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依靠仿制策略,整个印度医药产业不仅储备了雄厚的财力、物力,还形成了强大的新药仿制能力。据报道,一个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通过审批的新药,只需3个月就能在印度市场上市。由此可见,印度医药产业在仿制能力上的优势。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印度医药产业的这种仿制优势正面临着挑战。为回应来自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呼声,印度政府不得不为加入WTO做出保护药品专利的承诺。自2005年起,印度医药企业已不能无偿仿制国外未到期的专利新药。这对以仿制为主要优势的印度医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在国际市场上,印度医药企业正面临着来自中国医药企业低成本的竞争压力。由于没有专利保护和创新能力,印、中双方的医药企业均仅能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加之国际原料药市场上频繁爆发的恶性价格竞争,已经对印度医药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囿于法规的约束和现实竞争的压力,迫使印度医药企业不得不设法尽快从药品仿制转向原创性药品研发。    2 印度医药企业培育新药研发能力的经验   为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印度政府采取了许多举措在研发资金、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投入和激励,这些都为印度医药企业的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按照技术创新理论,现代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也就是说,政府的上述措施还必须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印度医药企业为尽快完成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变,在企业战略意图、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努力和尝试。    2.1 企业积极、主动树立新药研发的战略目标   由于新药研发的高投入、长周期和高风险的特点,只有企业上下充分认识到新药研发的战略意义,新药研发活动才可能在资源投入、人才引进与激励、组织管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印度一些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很早就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认识到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树立了新药研发的坚定信念和战略。例如,印度医药企业的创新代表Ranbaxy公司,在1993年时还只是一家以生产原料药为主的小型企业,其CEO兼主席Pavinder先生当时就提出要将公司建设成为研发导向型公司的宏伟目标。Pavinder先生对新药研发创新抱有坚定的信念和极大的热情,每当有员工对一个小公司如何与发达国家的巨型医药企业抗衡产生质疑时,他总是回答说:Ranbaxy公司虽然不可能改变整个印度的状况,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努力把Ranbaxy公司变为印度最优秀的创新者 。也正是因为在战略上对新药研发的重视,印度医药企业才开始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比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虽然这些印度医药企业与国际制药巨头相比在研发投资强度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是,近年来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上投入的持续增加,无不显示出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上的坚定信心与努力。   这些印度医药企业已在新药研发的主要领域上取得突破,并逐步实现了向国外企业输出技术和专利。事实上,技术输出是技术后进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变革和超越的关键标志之一。由此表明,印度医药企业已开始在新药研发领域迈出技术赶超的步伐。    2.2 开展广泛的合作研发,并积极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由于医药研发本身对资金、设备、科研人员甚至管理经验要求很高,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不仅速度慢,风险也非常大。因此,许多印度医药企业选择了合作研发和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智慧。   一方面,印度医药企业凭借自身在化学合成技术、商业信誉及与本土医院良好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与跨国医药企业合作在本国建立研发中心来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印度医药企业既可充分利用这些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实力,大大降低新药研发中的风险;又能快速吸收合作伙伴的技术经验,提升自身的实力。例如,Ranbanxy公司就借助自身在化学合成、化合物修饰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罗氏等公司开展合作,积极介入治疗艾滋病和心血管等疾病药物的研发。   另一方面,一些印度医药企业还走出国门,通过借助原料药和非专利药出口建立的国际网络在海外组建研发机构。这就为印度医药企业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和智力资本,及时观察吸收最新技术动态搭建了平台。据统计,印度医药企业目前已在美国、欧洲等60多个国家建立了新药研发机构 。    2.3 引进海外有研发经验的科技人才迅速提升企业的新药研发实力   新药研发与药品仿制对企业科研人员在专业构成、经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都截然不同。首先,现代新药研发活动是一个综合生物、药理、化学、信息等多种学科技术的系统工程,而药品仿制则更侧重在化学类的技术和知识;其次,新药研发尤其是原创性新药研发项目与药品仿制项目相比,更强调科研人员要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善于创新的技能与经验。可见,新药研发能力的培育需要企业配备更多不同学科并具有创新思维和经验的科研人员和专家。   为了弥补研发人才的不足,迅速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少印度医药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大力吸引在国外从事新药研发工作的印度科学家和学者。在报酬、研究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海外专家回国效力。这些人才的介入,不仅可直接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还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研发理念、经验和管理系统。这对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意义重大。    2.4 创建良好的组织环境,积极发挥科学家的作用   新药研发是系统工程,除了要在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外,关于如何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倡导和鼓励创新行为的组织制度更为重要。因此,许多印度医药企业在组织内部环境和氛围的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了不懈努力。   首先,调整了组织机构的设置。许多医药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明晰了新药研发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而在已经设立研发部门的企业中,一些企业为了鼓励研发部门内部不同学科、不同环节的科研人员的交流,采取了矩阵、项目小组等更为有机灵活的组织结构形式。   其次,许多医药企业还设立了内部技术评审会议制度,定期将生产、营销、财务等其它部门人员召集在一起,与研发部门共同评估各个新药项目,促进部门间的交流。   此外,为了鼓励内部创新,许多医药企业还积极创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包容失败的氛围和文化,加大对创新的奖励。    2.5 鼓励研发人员对外交流学习   由于医药技术呈现出快速更新和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医药企业只有借助广泛的信息和技术渠道,才能不断获取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市场动态与竞争对手研究动向等方面的信息。因此,频繁的对外交流是当代医药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这对技术相对薄弱的印度医药企业吸收先进知识和技术则更为重要,许多印度制药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多种手段来鼓励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与外部交流。例如,一些企业鼓励和资助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种学术团体;同时,还鼓励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一些企业甚至将该指标纳入了研发人员的考核体系。通过鼓励研究人员对外交流和内部知识与信息共享,印度医药企业很好地保证了自身对市场、技术的及时跟踪,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思路与方向。    3 印度医药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    3.1 尽早树立新药研发的战略目标   由于资金和实力的限制,目前我国许多医药企业往往不愿在原创性项目上加大投入,而主要把精力放在短、平、快的仿制药品项目上。但是,从长远来看,培育不断的创新甚至是根本性的创新能力才是我国医药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药品仿制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而新药研发的能力与仿制能力在技术活动内容、所需知识、资源、人才以及管理机制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变是一个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越早介入新药研发,就有越多的机会积累关于新药研发的经验和资源。因此,必须及早在企业内部确立新药研发的战略地位,在资源调配、人员安置和奖惩制度等诸多环节体现企业对新药研发的重视和支持。而企业领导也要对研发创新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热情,积极在全公司树立和倡导创新的精神和理念。    3.2 积极主动与国际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开展合作   由于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无论在人力、财力还是管理水平上都相当薄弱,单靠自身的力量去开发新药不仅风险极大,而且效率也不高。因此,建议借鉴印度医药企业的经验,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研发合作,甚至走出国门,在医药科技高端领域设立合作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外部研发实力和资金。目前,虽然我国医药企业已与许多跨国企业合作并设立了合资或独资医药企业,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以往的合作多局限在药品价值链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知识和技术含量最高的研发环节的合作则开展得非常少,先进的新药研发知识和技能的转移非常有限。而在研发领域开展合作,一方面不仅可得到跨国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为我国医药企业学习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管理方法提供很好的机会。为了保证在合作过程中的平等,我国医药企业应借助自身对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在医院和临床方面独有的关系网络,在合作研发的临床阶段发挥积极作用,以此作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砝码和获得更多学习机会的前提 。    3.3 积极吸引海外华人专家回归   在新药的研发中,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是关键。受医药产业发展的阶段所限,目前国内经验丰富的新药研发人员仍相当匮乏。而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华裔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我国医药产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韩国汽车工业、印度医药和软件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吸引海外专家的回归是迅速提升产业技术实力的重要举措。为此,除了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配合,关键还要依靠企业如何在内部营建一个有利于发挥专家能力的环境。因此,除了报酬机制外,在新药研发的资金、设备等方面的硬件支持,在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塑造,在鼓励内部沟通交流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也要花大力气。例如,研发机构的设立与组织设置、研发主管的权限、内部交流沟通的考核激励等方面都必须体现出对新药研发的侧重和对创新的鼓励保障。    3.4 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整合能力   按照现代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包括多种技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内的系统工程。而从医药技术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向新药研发过程的不断渗透,也表明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社会系统,需要整合多元化的技术、信息、知识和人才,新药研发能力的培育与积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整合能力。所谓整合能力,是指企业把组织内、外的各种知识资源充分协调一致,发挥最大作用的能力。这种整合能力对医药企业来说,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内部各种研发资源和活动的整合,例如促进一个新药研发项目中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发人员的交融合作,以及组织研发部门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和正确性,更能不断激发员工间思维的碰撞,产生新想法和思路;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如何发现并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和能力来完成新药研发任务。这对目前我国众多的中、小型医药企业更为关键。因此,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在学术界具有很高声望的专家人才,借助其个人的网络关系获取更多的技术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企业还要鼓励内部的科研人员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机会;此外,企业还必须与国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这些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实力和资源;最后,企业还应积极投入信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及时通畅。通过对信息及时敏感的把握分析,借助科研机构和高校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企业就可形成灵活弹性的新药研发能力。这将为企业在竞争不断加剧、技术快速演化的未来环境中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面对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而带来的药品仿制的压力,以及如何增强自身实力与来自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进行竞争,正成为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紧迫课题。从印度医药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培养新药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导向。而在新药研发能力培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医药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给予新药研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医药企业自身技术实力还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整合外部科研院、所甚至跨国公司的研发实力,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提升新药研发能力的关键。我国医药企业必须积极开展与外部机构、组织的广泛合作,充分借助外部资源为企业新药研发活动服务。同时,企业还必须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合作沟通的组织氛围,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我国医药企业才可能从相对薄弱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出发,高效地开展新药研发的实践,不断积累药品创新的经验与知识,提高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鹿的启示
wanghongcai 2009-1-7 01:50
前几天,三鹿案件正在审理,我的感慨颇多。 我只有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悲愤! 悲的是:三鹿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努力,最后落得这等可悲的结局! 愤的是:三鹿的领导人这么不争气,这么不珍惜自己的品牌,就这么荒唐地结束了自己的命运。更愤的是那些包庇三鹿的各级管理机关,特别是知情的政府的机关,如果早一点动作,果断一点,说不定不会下场这么残!我这个愤里面既有愤怒,也有愤恨! 现在三鹿的结局是注定的了,不可能有什么变化了,有人说不让三鹿破产,再让它继续存活,这个想法实在幼稚的很,现在的三鹿的名声可是臭名远扬,它如果活着,不仅债务永远也赔不清,而且谁还敢用这样的品牌,特别是谁乐意在这样的阴影下去经营!这种想法实在可笑和幼稚! 但三鹿案件并没有成为句号,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我们不仅要问:三鹿的今天,究竟是谁之罪? 我不得不说,是官僚体制之罪!是腐败的风气之罪!是那些官僚渎职之罪! 当下的官僚体制,只要下级把上级糊弄好了,一切都是OK! 当下的腐败风气,谁不捞实惠谁就是大傻蛋,所以不捞白不捞! 当下的官僚,有几个认真关心过民间疾苦,有几个不是在花天酒地里醉生梦死? 压根地说,制度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而制度腐败的根源是吏治的腐败! 看看今天的官僚,哪个不是官官相护?哪个不沾点裙带关系?哪个会那么清白? 当真没有吗?还是有的,但少得可怜,而且只要爬上去了可就不一样了啊! 吏风不正,商风必贪! 现在商业哪一个想做成百年字号的?都是以投机钻营为能事,以投机取巧为荣耀,还美之名曰是经营灵活。 三鹿就是因为经营太灵活了,只要有50%以上的利润,贴标签就干! 而且做假也干,只要能够蒙混过关就行!管你害人不害人! 相信三鹿不是第一家,也决不会是最后一家。他们已经不关心生产了,只关心利润大小,这样的企业不完蛋才怪! 商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负责监管的官员太过渎职,他们只要收到这些商家的好处一切都OK了。 包括那些所谓的演艺明星,只要给钱干什么都行! 我觉得坐上被告席上的不仅田文华,应该第一被告是国家质量监察局的局长才对,第二被告是石家庄市市长才对,第三被告才是田文华! 因为田文华仅仅负责一个企业,只能为一个企业承担责任,而全国有多少个生产这样有毒牛奶企业呀?国家质量监察局局长不来负责谁来负责? 正如非典事件、冬雨事件一样,三鹿事件未必全是坏事,它告诉人们落后的官僚体制的危害有多大,告诉人们如果不治理将是国家的灾难,民族的灾难! 因为,如果官僚体制不改变,仅仅审判一个田文华不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明天可能出现更多的田文华,因为实在是利润让他们挺而走险! 治理无力,便出现商业混乱。三鹿事件虽然让人们感觉痛心,但并没有几个人真正去吸取教训的,特别是那些官僚们! 如果官僚们不尽责,他们可以坐拥无数倍的利润,商家不去投机才怪! 所以治商必须从吏治开始,使官员真正成为干正事的官员,而不是整天胡倒帐的官员! 抓好吏治,才能抓好真正的民生。不然会出现更多的大头娃娃,病毒宝宝!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