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历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明的机制
benlion 2015-1-17 04:35
人类是同一个生物意义的物种,却是不同文化意义的人种和民族,在出非洲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适应于不同地理环境的生物特征和文化传统。 在相同地理环境的民族,存在迁徙的出入和文化的传输,民族之间的通婚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民族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文化的创造因素是研究,文化的传播因素是教育,古代中国形成了书院和学堂的模式,文化对政治和管理的影响,形成文武官员选拔制度,文化对经济和商业的转化,形成产业结构和集市的城镇。 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知识或信息的组织化量度增长,导致了财富或商品的类型和数量的增长,消耗了地球资源或物质、能量等资源转化成为了商品形态,并导致了社会的人口和地理疆域的增长。 然而,文化是传承和发展机制,社会是组织与管理机制,经济是知识转化和物化机制,驱动文明进步的是文化的知识或信息,而又来源于人类的创造、发现和发明、创新的过程。 创造财富的是知识的文化,维持社会发展的不同类型的文化牵制,通过宗教的伦理和媒体舆论对政治和管理约束,法律和管理制度对宗教和文化媒体的行为约束,资本和财富分配决定文化的发展。 也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与彼此约束与促进的机制,构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进化机制。 -(历史与未来)-
个人分类: 201415|17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4代文明
benlion 2013-8-31 05:09
为何提出4代文明的概念? 因为,人类文明模式的转换和前后文化存在继承与发展关系,最为典型的是中东经历埃及-巴比伦文明、波斯-印度文明、希腊化-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中国-蒙古(元朝)文明和奥斯曼文明等更替。 古代上埃及到中非班图文明、穿越华北和白令海峡到美洲的玛雅和印加文明,以及北美的爱斯基摩人和南亚到太平洋岛屿的原始居民,还要古老的北非、中东和南亚区域的彩陶文明等,基本是沿着向东方路径及其两端延伸的人类迁徙。然后,埃及-巴比伦成为古代文明之集大成;故而,将到这时期的文明发展称为第1代文明。 人类轴心时代,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黑海-里海印-欧民族迁徙到印度之后,形成了希腊-波斯-印度-华夏4大文化模式,包括,波斯帝国、希腊化和罗马文明时期。这时期称为第2代文明,同样,可以找到明显的前后文明之间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 中国-阿拉伯-欧洲(西罗马和查理曼帝国)丝绸之路和贸易、文化交流,欧洲地理发现到鸦片战争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关系,同样存在大量历史资料,包括圆明园等文物等。中华文明领先世界一千年的工程技术和社会实践,这时期称为第3代文明,佛教传入自贵霜帝国的印度时期,也明显继承与发展了轴心时代的文化。 欧洲自大学建立到工业革命,期间,其实就是文化的学科分化过程,如同中国的诸子百家,从中世纪盖伦医学、托密勒天文学等等与宗教一体化中分离出文学、艺术、科学和教育等。从地理发现到欧洲延伸到环太平洋,这是向西方迁徙的发展路径,这时期为第4代文明,并分为近代与现代2个阶段,同样有大量与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资料,并可更深入和详细考证与研究。 从文艺复兴到达芬奇的工程设计、韦达的数学符号,从2个培根、笛卡尔的逻辑学和实验与数学方法到伽利略(包括思想实验、数学方法和仪器发明)、开普勒(包括小孔成像实验和提出光的距离平方反比律)的实验物理学方法等,奠基了实证科学范式。宗教改革与德国的大学模式建立,启蒙运动与法国的政治学建立等,实证科学范式在社会学,包括,教育学、法律学和经济学等,以及其它,比如,化学、电磁学和热学,生物和心理学等领域渗透,这都是科学范式的传播与发展。 工业革命开启于蒸汽机的使用,动力机是产品不同于机械制造技术、化学冶炼技术,技术是制造产品的方法,工程设计又已经依据了牛顿力学的科学原理,而后,工业模式在其它产业渗透,比如,印刷、报纸、时尚和交通等。 阐述清晰科学、技术与产业概念的区别和关系,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变革的领域和趋势,阐述清楚人类起源、生物进化与扩展和迁徙,阐述明确人类文明、文化和体制的组织化进步和模式转换,以及前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将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法非常重要。 因而,近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西方近现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所处的位置,必须清晰,才能明白未来的方向和现代化的策略 - 也就是必须建立在学习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 -(2011年6月-2012年8月《文明论稿》)-
个人分类: 社会|2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成名历时估计
热度 5 陈龙珠 2012-4-20 08:20
即使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科技人员,对一个新的领域,弄清其既有的基本知识体系、确定重要的切入点,也大约需要1年;尝试性研究、逐步深入,估计2年;开始发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1年;在这个领域不断发表成果并引起同行瞩目,至少再需要2年。这样累计就已经6年了。 对科研新生或不能全时科研的老手来说,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令人刮目相望的成绩,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应该更长。 勤奋工作、加入对新领域已有较强研究实力的团队,或许是早日成名的捷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17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