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校园安全科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八说杭州纵火案
热度 7 fpe 2017-7-14 23:59
大火之后,我们需要什么? 今天的新闻显示,正如我预期的,莫焕晶并没有杀人的动机,只不过是纵火失控导致了人员的误伤。这一点,与之前发生的杭州萧山纵火案和福建的纵火案一样,都是属于纵火失控的后果,与美国 Happyland 纵火案的本质性差别在于,这三例都是用火柴和打火机,因此其主观意愿并不是杀人。如果是杀人,往往会在关键的出口使用汽油,比如 Happyland 纵火案和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奇怪的是,蓝极速网吧的目的是杀人,却轻判了,现在这个案子是典型的误伤,不知道最后的判决如何。我最讨厌的是公众舆论,舆论认为该死就该死,法律是儿戏,比如药家鑫案。这种局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是公众舆论引导法律的结果,很不正常。 看到新闻,受害人家属提出 该基金会主要致力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倡导房产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消防安全;促进家政服务业完善保姆的甄选管理机制。”让我很失望。他难道看不出来,这场悲剧的核心因素是中国校园安全教育的缺陷。由于缺乏正规化的校园科普,国内校园非常缺乏逃生常识和内容。不信你们扪心自问,有多少逃生知识来自你的在读子女。如果没有,那就是校园科普的失职表现。无论如何,校园科普没有完成传递正确的安全逃生观念的任务,这是我们制度的缺陷。这一场悲剧的核心问题是: 1. 为什么纵火会失控?(莫焕晶是用打火机纵火,不是汽油,理论上是来得及干涉的) 2. 为什么火场难自救?(受害者一家人完全有可能穿烟逃生,或者室内自救,“小火亡人”来源于自救常识的缺乏) 另外,国内火场也经常发生的奇观现象,比如: 1. 为什么救人会牺牲?(比如那些在火场或水池里不知好歹的救人者,我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你受伤了,就是你的逃生素质太差,不管你的动机多么美好。救人有可能付出生命代价,从来没有谁的命更值钱的问题。) 2. 为什么再进入火场?(比如克拉玛依大火中杨柳受伤最严重,原因是再入火场,再入火场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书包。她的书包让国家付出上百万的代价,用这个钱可以普及多少逃生常识?我国的管理者就是不会算这笔账,所以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校园科普加以解决的。只不过我国缺乏职业化的制度,所以数以亿万的青年人无法获得正确的自救技能。那些叫你救人的人是骗子,救人也要从自救开始。没有自救,救人是枉然。我一说自救,就有人用救人来反驳我,中国校园科普的最大问题是“以人为本”的自救观念与“以集体为本”的救人观念的冲突。国内的新闻经常突出救人情结,弱化自救的内容,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记者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逃生教育,所以把道德与逃生混为一谈,这种人写出来的新闻,当然会充满道德的伪善与自救的陷阱。一个典型的职业救人者的态度是,“救人是我们的事,其他人都是要被救的人,需要闪开。你死了,是我们的失职 ” 。国内缺乏职业化制度,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如此表达救人观念。既然要救人,我们还要消防制度干嘛,人人都可以去救人(死)嘛!鼓励普通人去火场救人,其实就是否认消防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国内的救人道德,存在很大的隐含逻辑缺陷。 火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包括燃料因素(社会越发达,燃料越多),还有环境因素(只要湿度降低一点,风速增加一点,火灾的蔓延效果完全改观,所以很多人对火场大吃一惊,其实是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太不敏感的结果),还有很多人的因素。比如,莫焕晶为什么救不了火?因为她也害怕了,在可控与失控的那一瞬间害怕了,所以悲剧就发生了。在这方面,二战中的美国曾经进行过一些火灾实验,一些模拟的日本室内火灾用于测试燃烧弹的使用效果。那些现场指挥官非常非常小心,对火场干涉的时间把握非常敏感。如果干涉的时间相差一秒,结果的差异可能是损失几百块与几万块的差异。由于室内火灾发展的高度非线性趋势,美国的专家学者谁都不能准确预报室内火灾失控的准确瞬间,何况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莫焕晶呢?那些痛恨纵火者的人,往往低估了火灾发展的非线性和控制的难度。换句话说,痛恨纵火者,是因为对火灾失控的潜力不了解,属于无知者。因为无知,所以痛恨。 不要以为我是同情药家鑫或是莫焕晶,他们的死活与我何干?我担心的是,为了把他们判死刑,我们会牺牲真相,掩盖教训,滥用法律,满足民意。当民意凌驾于法律之上,就是“众口杀人”,就是文革和义和团运动的局面了。社会越落后,越强调民意;社会越发达,越尊重法律。法律虽然冷酷,却是文明的象征;民意虽然温情,却是落后的象征。枪毙一个人,非常简单,然而背后的教训,是用鲜血换来的,你无权漠视不管。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71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