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桔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庭院里的橘子
热度 3 huailu49 2016-12-4 10:33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732 次阅读|6 个评论
恋家的橘子
huailu49 2014-2-17 10:19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家大湾的橘子
热度 2 huailu49 2012-12-8 14:41
林家大湾的橘子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6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宜昌·磨基山观桔
热度 1 huailu49 2012-11-12 14:54
宜昌·磨基山观桔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父亲的桔子丰收了
热度 16 zyzhai 2012-10-27 10:44
父亲的桔子丰收了
父亲的桔子丰收了 翟自洋 父亲十年前种下的的桔子,已逐渐步入高产期。因为风调雨顺,管理得当,今年的产量和品质都喜人。特早熟的桔子已经陆续采摘几批了,适逢国庆长假,桔商又将上门收购。为了新鲜,桔商要求只提前一天甚至当天一早采摘。 当初的稀疏小苗,如今已蔚然成材,枝叶向四周蔓延开来,相邻的桔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摘桔人弯着腰钻进去,倏忽不见了踪影。次级的枝干也粗壮起来,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去获取枝头的果实。在密林和高树间,时而弯腰,时而下蹲,时而爬上枝桠,时而兼顾修枝,强度不算大的劳动,很快变得不再轻松。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量,与农家乐就有了本质不同。原本兴致盎然的我,不久便偃旗息鼓,改做提桶接桔、修平桔子末端(以免遗留的硬枝刺伤其他桔子)等辅助性工作,不时拣一些好看的、不好看的、金黄的、碧绿的、大个的、小个的、皮厚的、皮薄的或是没有接住落地即裂的桔子往嘴里塞。 我的心思不全在劳动本身,东张西望之下,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站在桔园外看,经过数次采摘,余下的似乎只有枝头零星几个了;走到桔树中间,才发现桔叶之下,仍有累累果实。高挂枝头的,独占一根枝条,充分迎接阳光雨露,于是个头硕大,皮色金黄,长相喜人;叶子遮盖下的,几个一起,结成葡萄似的一串,个头通常不大,有的通体碧绿。前者皮厚,后者皮薄——桔皮虽是碧绿,掀开来,却是饱满的红,这是香甜的标志。论口感,前者吃后留渣,后者入嘴即化,甜度也不输与前者。所以,我偏爱这长在不起眼位置碧绿的小桔子。父亲介绍,高挂枝头的厚皮大桔子,应趁早摘下,往后易脱去水分,腹中空空。桔商却偏爱个大和金黄的桔子,因为卖相好,讨市民喜欢,所以收购价比小桔子高一档次。更小的,桔皮没有泛黄的,他们是不收的。 相邻地块邻居的桔树,同一时期种下,格局明显有别。三两根粗枝,没有继续生发开来,叶子密密层层簇拥其上,体态便显单薄。有限的枝桠上挂了有限的果子,因光照充分,个大皮厚。两相对照,产量差距可在十倍以上。 父亲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虽然他读书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算差,却因了爷爷“只有拿箩借谷,没有拿箩借字”的理论,只上了三年学。邻村有种桔大户,初中学历,自学成才,靠山吃山,曾经当了县里的劳动模范。父亲向他请教,他敬重父亲为人,不吝赐教。种桔之初,父亲让我买了几本桔子栽培的小书,配图的。虽然父亲后来自学了一些字,书上的字,他大概认不全,但是他说看懂了。结合多年农业种植的经验,辅以虚心求教,父亲把桔子种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劳模老师的由衷称赞。以前我只知道,桔子种下的头几年不能让它结果,为了积蓄能量,打下基础。其实,选种、整形、修剪、土肥水、病虫害、采收、贮藏等等,样样都有门道。到目前为止,父亲的桔树基本没有施用化肥。劳动,不只在收获季节。 资历最老的一棵桔树,大致与我同龄,今年预计出产六七百斤,虽有大小年,这棵树已是连续多年高产了。逐渐步入高产期的十年龄的桔树,产量高的有三四百斤。六十来棵特早熟,已为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市民贡献了过万斤桔子。桔商坦言,因为品质好,我们这里的桔在市场上卖价要高一些,当然,他给的收购价也比其他地方要高。 山路崎岖。为了搬运方便,两年以前,在母亲建议下,父亲把后山通往桔园的一段狭路劈宽,以供板车通行。遗憾的是,在更远的一处较为陡峭的山坳,目前仍只有肩挑一途。 来自城市的桔商,言语间对父亲有敬意,或许因为桔子品质让他们得益,因为父亲“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人才”,因为父亲待人热情不卑不亢。其中一位较儒雅的,年近五十,言及小时候桔子的香甜,“皮一剥开,整个屋子充满香气”,“现在不太有这样的桔子了”。我觉得,父亲的桔子也是有这种香气的,至于“充满整个屋子”,我猜想这是对物质匮乏年代稀罕食物的一种诗意回忆吧。 返杭时,我在空间有限的行李箱中尽力塞了一些桔子,打算请同事朋友分享一下父亲丰收的喜悦。父亲另外留了一些,准备分送亲朋好友。父亲还打算,等口感更好的早熟品种成熟,托县城的长途汽车捎给快满三岁的孙子和辛苦照料孩子的外公外婆。 父亲已年过花甲,体力等各方面大不如前了,有时几分钟的电话,“饭吃了吧”会重复三五遍。但是,在村里年轻人纷纷逃离土地,在城里同龄人安享晚年的今天,他执意扩大种桔规模,两年前种下一百多棵桔苗,不久将移栽到两亩田里。今年,桔子以外,父亲种了二亩六分田水稻(一季)、四亩棉花,地里还有红薯、芝麻、黄豆、花生、芋艿、山药等各类出产。父亲觉得三个孩子中有的过得还不好,想帮一帮。农村的人情往来,也是很大的开支,他不想给孩子们添负担。另外,他是真的对土地有感情。虽然在我看来,农产品的价格还是无法体现其价值,但这几年国家的惠农政策,已经让曾经长期在村里当干部的老党员心怀感激,他恨不能年轻十岁二十岁,好好大干一场。 在我看来,长在不起眼位置、个头和颜色不吸引人的桔子,是用双手向土地要财富的父亲的写照。这桔子收购价格不高,可是,剥开来,“整个屋子充满香气”。 其他品种四十来棵桔树,将陆续进入采摘期。于父亲而言,又是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9141 次阅读|39 个评论
多吃桔子可防癌
xupeiyang 2010-12-26 10:11
桔子中各种抗氧化剂具有缓解细胞衰老过程,防止各种癌症发生,并有助于防止心脏病等功效。   桔子中的某些物质比服用维生素C胶囊或药片更好,吃桔子比单独补充维生素C等药片效果更好,桔子中各种抗氧化剂形成一种特殊的强强联合。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风声鹤唳的时代
boxcar 2010-4-22 23:48
这篇博文是2008年11月网上和手机短信在疯传桔子寄生虫谣言期间我发表在我的Sina博客上的一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b3a3.html ),现在转载到科学网的博客上,算是增加一个解读谣言现象的角度。 现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时代。虽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能说明会有大的失败或者灾难在可遇见的未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我们的神经却似乎已变得异常的敏感,日子也就过得非常紧张。具体的表现就是任何一个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件,都能作为一种讯息被迅速扩散和传播,一番添枝加叶之后,会以一种纯谣言的状态用手机短信或者QQ群发消息乃至电子邮件的具体形式由不同的路径传递给我们,仿若这样的事件马上就要发生在我们身上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些天关于桔子有所谓寄生虫的传言,这样一条夹杂着明显错别字(因为大地震已经闻名了的四川广元竟然被错误地写成广源)的短信,都能迅速地被传播和相信,这一面导致了桔子的售价迅速下跌,同时也有好事者专门去寻找真真假假的证据以证明谣言是真实的(找个把有虫子的桔子用手机拍下来,找媒体去爆料领钱)。 对于谣言的真实性问题,我想到了最近热播的武侠题材电视剧《鹿鼎记》中韦爵爷的谎话哲学在一堆真话中夹杂假话,会很容易地骗过许多聪明人。而谣言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之多、社会影响之深远,似乎又在印证着三人成虎的古老寓言和纳粹德国的戈培尔博士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我们如果分析桔子与虫子的谣言,我们就会看到,广元的桔子确实有不少生虫子的,虫子本身也确实得算是寄生虫(寄居在桔子里),这些算是真话,不过消息里面藏着的谎言也着实不少,那就是这种虫灾虽不普遍但却被夸张;虫子其实是仅仅吃桔子的,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毫不奇怪,虫子也只能被人误食而没啥可能进入人的体内寄生下来(去吃人!?),但这些我们来说本来就很常识性的东西却因为寄生虫三个字把我们彻底弄懵了和吓傻了;至于虫子本身可能存在的毒害作用,其实也不会大到哪儿去,谁吃水果没咬到过虫子或虫眼?有谁因为一般常见的水果中的虫眼或虫子本身中毒过?这些本来都是靠着我们的生活经验能识破的谣言,现如今居然能大行其道,骗咱没商量了,不能不说是我们人类(特别是咱中国人)莫大的悲哀。手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解决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量等问题,但却让我们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下降。以前能让我们心慌的事件可能几年遇到一次(实际是听说一次),现在这样的信息却借着前面说过的先进的现代化载体开始排着队地对我们进行轮番轰炸了。 如此这般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以后还能安逸地生活么? 后记:今天又在疯传冰岛火山喷发会造成中国降酸雨的消息了,我感觉这多半又是一个不靠谱的谣言。火山的大量喷发物确实含有硫,但这些含硫的物质一定会导致数万里之外的地方降下酸雨么?这些飘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在途中难道不会沉降和扩散?如果有下酸雨,途中的整个欧洲大陆和俄罗斯的大片国土上是不是已经下了,其程度如何?杀伤力有多大? 其实,这时候需要科学家站出来做好观测和计算-预测工作,我感觉从事相关专业的学者做个计算模拟并不太难,很希望有相关专业的科学网博主试着算一下。
个人分类: 社会|3859 次阅读|7 个评论
[小姬看片会回顾]它们大肆张扬的性生活
eloa 2009-2-19 11:07
小如 发表于 2009-02-18 18:24 题记: 怎样才能使水果好吃?让它们拥有正常的性生活。 小姬 (桔子、史军对此句也有贡献) 要是你觉得这题目让人怪不好意思,没关系,其实刚刚写下这字眼儿的人也是脸红忸怩一面揪搓着衣角儿一面莫名兴奋又忐忑犹疑。就像两百多年前的科学家 植物是这样柔弱的东西,怎能跟淫亵的性扯上关联? 1793年,当德国科学家Christian Konrad Sprengel首次将植物分出性别,其他科学家就发出类似的嚷嚷。 202年后,一部叫做《植物的私生活》横空出世,引领我们环游植物的奇妙世界。 再14年,桔子回来了,带着《植物私生活3开花(Flowering)》,坐在奇遇咖啡馆中,邀请我们一同观赏各种植物如何传粉,如何进行事先张扬的性生活。 它们大肆张扬的性生活 不带分割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照例要有暖场表演,本场表演者是自家鼠妞,或曰虎妞出生于1987年、目前为止松鼠会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悠扬。顾名思义,她是要唱歌的。 《写一首歌》和《Memory》,这是她选唱的曲目,原唱者分别是顺子和莎拉布莱曼,前者是创作型的才女歌手,后者更是有月光女神之誉的音乐剧天后,基本上,两位都是赖在高音不肯下来的女歌手她们的歌,悠扬唱得气定神闲。 小姬不着痕迹的过渡主持,和悠扬神仙画画般的滑音有得一拼。出来吧,桔子! 【快问快答时间】 玫瑰花用什么来传粉? 桔子:玫瑰花虫媒风媒都有,比较随便,花粉量比较大。 花粉是从哪儿来的? 桔子:开始是没有花粉的。 就是原来一个小苗,本来只有叶子,后来从无到有长出一个花序轴(就是支着花儿的那根杆儿)。 然后顶端一些细胞再分化,变成花原基,花原基里边不同细胞将来会变成花的不同部件,其中一部分就要分化成雄蕊,当然一根雄蕊,其中还包括各种细胞,有一种就会变成3细胞的花粉。 花蜜会不会坏?有保质期吗? 桔子:花蜜如果一直待在花朵里,会坏。不过一般来说,花蜜都会被小虫子或小兽吃掉,或者风吹雨淋流掉,所以是时常更新的。 保质期我不知道可能花知道。 【史军的小结】 相比之下,还是风比较无私,虽然植物不好看,还是兢兢业业为它们传粉。我们平时看到很多花长得漂亮,那是为了勾引传粉生物,比如昆虫、爬行或哺乳动物。而作为传粉的回报,这些生物会得到花蜜。 有的植物比较阴险,它们不肯送出花蜜(或者没有),甚至仅靠鲜艳的颜色或香馥的气味来吸引传粉生物。 而再阴险一些,它们干脆长成传粉生物的配偶的样子。这样昆虫被吸引来为它传了粉,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比如兰花,它们将自己的体态变成雌蜂的模样,吸引公蜂。 现场做了个很有趣的小实验: 分别请上了一位大三的心理系MM和一位小朋友。蒙上他们的眼睛,请他们品尝一片梨子,但桔子悄悄在他们的鼻子下方送上了一片苹果。 小朋友:吃的是梨子。(Bingo!) 心理系MM:吃的是苹果。(这正是小姬希望出现的答案,为此,她还激动地搂了这位MM一下。) 【云无心的越洋解答】 在闭上眼睛的前提下,人对食物的综合感觉来自气味、味道和口感。要通过这些来分别吃到的是什么水果,取决于被试者以前的记忆。 或者可以这么说,一份食物,除了气味,我们吃到嘴里的就是基本味道(酸甜苦咸,也许还有些鲜)以及口感在英语中,以mouth feel指代机械强度和颗粒感等物理刺激带来的感觉。 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敏感性不同。如果一个人鼻子很灵,气味在他作判断的时候占的比重就要大一些;如果一个问完全闻不到味道的人,比如楚留香,就只能依靠味道和口感。 显然,这位小朋友对于味道和口感的记忆更为敏感,虽然受到了另一种气味的混淆干扰,仍然根据尝到的甜味以及梨子的颗粒感辨别出自己吃到了什么。 这就是一道单纯的分割线 其实,我总希望,你看到的松鼠会不只是一个能看到好玩文章的网站,在这背后,都是一群热血奔流五彩斑斓真真实实的人。(强烈感觉此处应该插播花儿乐队:小小的人儿呀,风生水起呀) 又其实,大部分的现场记录是来自录音笔,要在一群女声中辨识桔子,就是最嘶哑的那个了。 之前小姬叮嘱说:多表扬表扬桔子啊,带着感冒来讲片的。 小姬曾经无意中说起,丫米你知道吗你拉着桔子去欢乐谷其实是桔子早就去过她那次就是为了陪你呀 嗯,其实十三你知道吗,你希望桔子尝尝某店的麻辣香锅,桔子悄悄附过来说,其实这里我好像来过呵呵算啦算啦不要告诉十三了他是好心 哈哈,再一次。桔子突然无厘头地在街头一指:那个好看,我们去看那个吧!其实,她是想转移开两位朋友的注意力,那两位当时在为了一个问题,声调一波高过一波。桔子希望他们不要继续下去,又不愿意简单粗暴地打断,所以她一指:那个好看!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尼姑妙玉最闪光的一次: 此时的贾府已呈现出寂寥衰落的景象,中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坐在水池边:我们联诗吧。两人的诗句一句比一句凄凉,直到林黛玉默默吐出了冷月葬花魂,一直旁听的妙玉走了出来,建议她们不要做此颓败之词,接着,一挥而就几句绮丽的续作,企图以谶纬的力量,至少,先把眼前两位女朋友拉回闺阁的芳情雅趣以智慧的方式将事物引到积极的方向,这一直是我赞赏的态度桔子就是这样的。 红楼梦组曲中,妙玉的判词开门见山地点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呐,现在看来,这说谁呐~说谁呐?(满脸用力暗示/四下顾盼做托儿状~) (照片说明:这就是曾经写出锦绣如画的芝大生物考、雪花史、玫瑰,以爱情的名义讨伐你等一系列文章的桔子。) 今天是水瓶座的最后一天,桔子 生日快乐 !
个人分类: 小姬看片会|3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12/13 桔子
eloa 2009-1-7 15:04
木遥 发表于 2009-01-07 2:05 木遥:首先问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你自己是怎么打桔子这两个字的?我自己的微软拼音输入法,juzi只能打出橘子,jiezi有时候能打出桔子但是有时候会失败。。。 桔子:叫桔子是因为那是我的输入法打出来的第一个juzi有一次在msn群里,有人改了名字冒充我;结果猛犸一眼就认出来了,猛犸悠哉地说:哈,桔子自己是不会打橘子的哦~~ 木遥:你小时候看科普么?看科幻么?我觉得女生好像都不是特别喜欢看科幻。。。。不是《科幻世界》,是那种长篇科幻,阿西莫夫的《基地》之类的。 桔子:小学时候看过《数的世界》还有那种小朋友游物理/化学/数学王国的书,妈妈总和别人说我看得如痴如醉,我自己不记得《十万个为什么》没看全,很丢人,家里的一套似乎是爸爸的,封皮黑红黄三个颜色,那种很革命举镰刀的人物形象。《科幻世界》也没看过,爸爸告诉我他喜欢儒勒凡尔纳,我就看了。我好像一直不是那种爱科学的好儿童,看童话长大的,学到的知识有作为一个小姑娘,哭是很有用的本事。 考大学时候歪打正着,我同学后来总结说,生物是理科里边最文科的一门。大学时候和科学有关的课外书只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我更喜欢波罗),开始的时候那是最好朋友给我留的作业,后来就喜欢上了。 木遥:你有没有因为面对错误和失败抓狂过? 桔子: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的问题,是指在我的科研中么?曾有这样一段对话,物理男说:我们只要一根笔、一张纸,和一个垃圾桶就可以做科研。桔子说:好牛啊。物理男说:不。不算牛。哲学系的只要一根笔,一张纸,随便写点什么都是研究结果。桔子说:那我们生物的只要一个垃圾桶。 这个意思是,在生物研究里边,发现自己的结果和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时候很多;许多时候并不是操作失误,莫名其妙的再重复一遍结果就变了,生物变数多吧。所以随时做好了结果跑到垃圾箱的心理准备,老板听到你的结论又变了一般也会面不改色。 尽管生物一直想要变成逻辑的科学,但现在还无法脱离描述,所以很重要的是靠看。常常是不论推翻和支持,看到了就是有意义的成果。沮丧常是因为没结果,做不出就说明这条路走不通,白做了,不过我在实验室有酒。 木遥:如果你以后的孩子表现出对科学明显的排斥或者至少是对大自然的奥秘无动于衷(并且经过诱导仍然如此),你是认为这是他/她的自由选择应予保护还是错误倾向应予纠正? 桔子:(好遥远)我是被放养的,以至于不觉得自己曾经叛逆过,感谢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给我的尊重和自由,我想我有孩子以后,不会太强迫他。他如果觉得诗词歌赋好玩,笑我不懂,我可以说,你还不懂原子微管五羟色胺呢不过现在说这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木遥:上个世纪末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当然这句话争议也很大,你怎么看这句话呢? 桔子:呵呵,不严肃地说,一句话害了多少少年儿童~还是毛爷爷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现在生物学的口碑恐怕不是这么伟大。我想过,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说学生物的不好找工作。因为虽然同是理科,但生物恐怕比数理化专业性强,研究的路容易走得窄。除非热爱这门科学,一门心思将来做研究;否则,当想要干点别的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理科基础并不是很强,生物学也不是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另外,我觉得现有的生物研究人员多于实际需要,第一是因为它(曾)是热门专业,第二是因为它现在还靠人海战术,这是会变的。讲个笑话,我师姐答辩答high了,对在座老师说:我将来要发明一个机器或至少编一个程序,这样我们就不用在实验室里看着几个小时的实验,浪费生命。老板听了脸色发青,说:那我要你们博士生干什么用的? 同样的道理,有人说:生物的重要性只要看生物研究有多少经费。美国科学院确实把一半以上的钱都用于生物研究实际上这也是因为生物建立在消耗物质的基础上,我们实验室一天肯定能比你数学实验室多产生垃圾,多消耗能源。 实际上现在科研界和科技领域,还是挺百花争鸣的吧,看各种大众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进展,也不一定大部是生物。 不过我也不是说生物不重要,人是好奇的,有关自然的科学是最直观、同我们距离最近的科学,有未解的迷就想解开。常常能见到一些paper上发表的实验,可以称之为可爱,比如本来只在细胞里边行使功能的东西,科学家让它翻个个儿长到细胞外边去,好像显摆一下,这个东西多有用,我能让它带着整个细胞到处跑我感觉有时候生物研究可以让人类特别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同时满足人的解惑欲,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生物。另外从应用的方面来看,上世纪DNA结构和中心法则出现,现在能看到生物大分子、控制细胞命运,人能知道一个药物分子究竟通过细胞的什么组件,如何对细胞作用;人也认识到自己和许多低等生物这么像,就可以脱离人做实验,让别的动物代我们受死这些成果都是几十年之内来的。我们突然认识到原来不一定要屈服于疾病,甚至不一定服从衰老这多诱人。所以人类肯定还会动力十足地继续。 一个世纪100年,我不敢胡乱说它究竟是谁的世纪。90年以后再答 木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经给一场院内辩论赛出了如下的题目:正方:学习生命科学有前途。反方:学习生命科学没有前途。你会愿意当哪一方辩手? 桔子:我不愿意辩论 木遥:那你喜欢做研究么? 桔子:本科不是很懂什么是做科研,不过很幸运,实验用的是形态学的方法,用电镜,那时候就觉得生物真美啊,每天都惊叹;而且形态学那些实验,靠观察,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点什么,所以心情上很受鼓励,那时候整天做实验就很high。后来研究生,发现不是所有研究都是那样靠眼睛观察的,和以前反差很大,基本上没有形态学的东西,都是分子的、遗传的,刚开始不适应,但是逐渐就开始觉得做研究的思路很好玩,像拼图一样,用一点点结果把一个全局拼出来。将来干什么还没仔细想。。真难说,其实我实验很挫败感的时候都有心去学public health,然后去WHO工作,去帮非洲难民,至少自己做什么都看得到。。做生物,成果慢慢的。。也不知道希望啥。我想想。。 木遥:你最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到科学的哪一样重大进展,要现实一点的。 桔子:我使劲想想对了你希望啥呢?我建议把我的圈圈坐最后改成我采访你 (在桔子的强烈要求下,下面暂时变成木遥回答问题了。) ====================== 我是反客为主的分割线 ====================== 木遥:我想了三件事情。第一是更好的能源储存技术,确切说来就是让便携设备的电池不要那么大那么热。。。。第二是随时随地不限速度的无线网络,是真正的随时随地,不管人在哪里。第三是更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坐在一个椅子里然后被机器噼里啪啦的拽一拽就把肌肉拽出来了(这个不太靠谱。。。。但是按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桔子:还得把脂肪拽没。 木遥:那个我不care 桔子:可是你被拽出来了还是锻炼么。。锻炼的一个目的其实是心理上的。 木遥:我承认这样没法实现锻炼意志品质的目的。但是生长肌肉本身是个纯生理的事情,理论上不必然要求长时间的坚持运动阿。 桔子:肌肉细胞要生长需要时常伸缩不说,即使有肌肉,神经没有通过锻炼发育(没有刺激,神经细胞就不会长得那么猛,没那个需要),还有关节和骨头强度不够。关节怎么拽。。得运动对这个部位产生刺激,才能生长,包括里边的血管。。你别没控制好又给世界增加一个癌症难题。 木遥:肌肉的生长本质上也不过就是个生理化学过程。你把营养都储备好了,相应的激素都给到了,生物讯号都模拟出来了,为啥肌肉生长不出来? 桔子:算了,我觉得还是别让未来的少年儿童看到你这个可怕的想法,回头新增了一个肌肉癌。。你变成绿巨人你就高兴了。我问你,心肺功能你想怎么办?很弱的心肺功能都没法支持那么强的肌肉。 木遥:一定要绿巨人那么强么。。。。长一点点肌肉就停下来,然后让心肺去适应一阵,然后再长。。。。本质上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肌肉长得也很快阿。 桔子:你没抓住那时候的好时机? 木遥: 木遥:然而你还没回答问题。。。。 桔子:小麦亩产万斤,人类更好利用太阳能,更便宜的治疗艾滋病吧。我觉得我说的三个比你现实。。 木遥:我觉得我说得比你现实。。。。 桔子:哈哈。。艾滋病那个可能,实际上好多欧洲美国科学家都在研究。今年我还写了一个诺贝尔奖医学的,当时那个法国人就在非洲。他们研究,不是空谈的,不是光在实验室研究信号通路。我印象特深,那人说,不是治愈,是让他们never get sick,就像现在癌症的新疗法的idea一样。你记得癌症小红猪翻译的一篇么?与敌共存,有些异曲同工。就是说,你感染了,原来的思路是,就是要杀死你所有的病毒,治愈你。但是那个是非常贵和不容易实现的,现在的努力方向(便宜一点的),先短期治疗,然后疫苗,让你自己的免疫系统去努力抗衡。。这样让他们永远不发病。 ====================== 我是回到主题的分割线 ====================== 木遥:你到底是干啥的。。。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专业吧,也包括那个大家都问的问题,就是2008年你们专业最吸引你的话题是什么。。。 桔子:你知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么?不知道没关系,细胞知道吧。恩,细胞里很挤,有好多大分子和小泡泡推推搡搡的。它们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悠哉地在细胞汤里游泳(扩散作用),跑到一个地方随便干点活;而是很有序地被运到特定地方。人们总说,高尔基体就是细胞的邮局,新合成的蛋白质要从内质网出发,先被送到邮局,在这里一级一级地分拣、盖邮戳(就是蛋白的修饰过程,连个糖分子什么的),出邮局门的时候坐上特殊的小车跑到细胞的各个角落发挥它们的作用。我研究的就是新合成的蛋白质怎么被包裹好,然后怎么目标明确地被送到邮局去。 说到邮局高尔基体,你肯定能猜到这是一个人的名字。细胞里的这个结构就是在1898年以他的发现者Golgi命名的。我实验室崇拜Golgi这个人,不光老板办公室里挂着他的大头像,做实验用来热有毒物质的微波炉里边也用他头像镇着,微波炉里灯一亮,他的脸面就格外神圣,偶尔水开锅了,一口有毒物质就飙上去了。Golgi和他的竞争者Ramon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奖,我实验室曾经养了两只好打架的金鱼,起名Golgi和Ramon,放在一个缸里它俩就背鳍直竖地开咬,所以只好放在两口缸,缸紧贴着,只能干瞪眼,不能动手。后来Ramon很悲惨地先去见上帝(幸好不是Golgi,不然老板该怒了),我们就在女厕所里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后来Golgi也不行了,我们让它追随竞争者去了,然后老板规定实验室里不能养宠物,Golgi和Ramon的友情成了绝唱。 我们这个专业特别窄,而且我现在以搞副业为主,所以我眼中的大事就是不务正业先给你个链接,然后贴图。http://socrates.berkeley.edu/~sherwood/sherwood/sherwoodhome.html 或者 http://www.gallerypauleanglim.com/Gallery_Paule_Anglim/Katherine_Sherwood.html 这是一位纯艺术家的网站,她今年二月办了一个画展,名叫高尔基之门(Golgis Door),因为主题是神经细胞和大脑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Golgi对发现神经细胞的重要贡献。绘画里除了那些枝枝杈杈的神经细胞、大脑、头颅这些生物成分,还有许多神话人物的元素。现实一点的比如这幅《Ramon的复仇》哈,冤家对手总不缺席。 这个《pump, drug, computer》,你能看出来吗? 正经的,我自己的领域好像没有什么巨开创的结果,虽然paper频出。往广了说,我的系名叫分子、遗传及细胞学系,很大吧 我觉得比较好玩的结果是上月一个研究海底荧光生物的组意外地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细胞生物像一颗葡萄一样大,是阿米巴的近亲,在800米深的海底滚。他们从海底把这些小葡萄粒捞出来,本来以为是就叫它们doo-doo ball后来发现居然能动,是活的。从细胞学的角度来讲挺不可思议,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做过计算,细胞大小很大以后对细胞就不利了,因为表面积相对较小,从表面吸收的东西运到细胞中心多远啊,从中间运出来也不容易(尽管实际上这个葡萄里边最重要的细胞元件确实靠近细胞膜)。从行为学,这个像阿米巴的球在海底还定向移动,而不是飘来飘去(一天只能走一个身长),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对称的生物才能定向爬,因为你得认得自己的前后左右。 然后严肃的,近些年癌症和衰老方面的研究成果挺多。比如两年前建立了癌症基因组数据库(cancer genomics database)。一般癌细胞都是基因组发生了突变,导致它一个劲儿地疯长。研究人员就给癌症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组分别测序,这二者不一样的地方就很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地方。为了得到有统计意义的结果,得给上万人测序然后确定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突变。这个数据库不仅对癌症诊断,对靶向治疗、基因治疗都是很有意义的。2008年结果很多,比如发现了一种胶质细胞瘤(一种神经细胞癌)的新相关基因,在12%患者的癌细胞里,这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还有你记得DNA写过一篇克隆猛犸象的文章么?猛犸离现在很久远,都没有完整细胞保留下来,研究人员就取得碎片,测出了基因组。因为都是碎片,再加上年代久远损毁严重,所以coverage必须在10以上才能对结果比较confident(也就是说重复的数量达到10以上),但是现在只有0.7,已经很不容易了。据说明年还会测出非洲象的基因组序列,然后用猛犸的这个粗略的结果和非洲象比较,可以帮助纠正一些错误,还可以确定测出来的这一堆序列分别分布在哪条染色体(我有23对染色体,猛犸比我多,有28对,哈哈)然后可以克隆猛犸。 说到这只猛犸,想起另一个克隆的故事,是上上月实现的。一些日本人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冻了16年的老鼠,冻得很丑,取出这只老鼠细胞的细胞核(细胞里装DNA的地方),放到别的老鼠的空细胞里边,然后这细胞就被冻老鼠灵魂附体了由这个细胞发育的老鼠就是冻老鼠的克隆。有人就说,这个技术成功了,可以依照此法克隆猛犸啊。但是猛犸专家都很不份儿 (木遥尾注:在采访过程中桔子同学屡次悍然拒绝交出照片,请同学们发动群众的力量声讨桔子吧)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2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