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脂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脂肪异位堆积是代谢类疾病的元凶
热度 1 pliu1056 2013-4-14 19:56
不怕胖,就怕胖的不是地方。肝脏和肌肉中脂质堆积对身体最不利。 Diabetologia (2010) 53:1270–1287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store/10.1111/joim.12071/asset/joim12071.pdf?v=1t=hfi69pkls=46f88b7422ff494062a50ca0a9c58b9da250e4f3
532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让我们吃点高脂肪美食吧
Valentina 2013-4-6 13:23
对 高脂肪食品近乎歇斯底里的讨伐已俨然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政治迫害运动。纽约市市长迈克尔 • 布隆伯格 (MichaelBloomberg) 提出了禁止销售大瓶汽水的政策(目前暂时仍未实行),美国第一夫人鼓励并不情愿的小学生多吃 “ 叶子和细枝 ” (也就是沙拉),这些举措都是出于抵抗肥胖的名义,因为现在的美国以肥为耻。当然,也有一些反潮流的倾向,比如支持肥胖的电视节目《 PaulaDeen 》和《 GuyFieri 》等;但从主流文化趋势而言,高脂肪食品已成为影射社会低层的一个代名词:乡巴佬食物(我本人其实是挺喜欢乡巴佬生活和乡巴佬食物的)。开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 (Prius) 去上普拉提 (Pilates) 健身课程的人显然不屑于吃这种东西。 食用基本、自然的高脂肪食品实际上可能对你的健康有益。 然而,还有另一类高脂肪食品,不是培根或烧烤,也不是受美食家青睐的装饰得花团锦簇的油腻食品,而是那些更日常、更本色、营养更丰富的高脂肪食品,如烤鹅、牛骨髓和凝固奶油等。当主流文化披着预防肥胖症的神圣外衣而对高脂肪食品展开日趋激烈的讨伐之时,这些挺不错的高脂肪美食也被冷落了;以至于人们一说起高脂肪食品,就下意识地想到那些工业化量产的油炸垃圾食品,甚至直接将高脂肪食品与肥胖症和长胖联系到一起。 预防肥胖症诚然是一个值得赞赏的目标,但现在它已变成不分青红皂白对高脂肪食品一律喊打的借口和理由,这会逐渐演变为对于超重人士的欺凌,对于黄油或重奶油爱好者的歧视。我要敬告那些反高脂肪食品的斗士们:你们尽管去攻击那些油腻的垃圾食品,我完全赞同,但要想把烤牛髓骨从我手中夺走,那就得先跨过我的尸体。 我并非建议你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接纳这些会改变你饮食经验的食品(当然,纯粹为了口腹之欲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对这类食品的科学研究也正在改变人们的固有观点。我们发现,高脂肪美食对人体有好处,它们让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希腊人的寿命更长,让我们有饱腹感从而吃得更少。当然,我不是在为导致肥胖症的高脂肪食品找托辞,而是在为那些既能满足口福、又能提供饱腹感的高脂肪美食正名。 举个例子来说,烤鹅就是一种无比美味的高脂肪食品;品尝后你的偏见定会发生变化。在美国大多数地方,烤鹅被视为心血管杀手, “ 不能再吃了 ” 的嘶哑吼声在你耳边回荡。如果你听有线电视节目里一些医生的说辞,可能会认为用甲安菲他明(一种兴奋剂)烹饪食品都要比用黄油烹饪更健康。 吃高脂肪食品已成为美剧《绝命毒师》 (BreakingBad) 的厨房版:对那些甘于吃毫无口感的黄油替代品和 “ 瘦身特餐 ”(LeanCuisine) 的胆小消费者而言,吃高脂肪食品简直就是在雷区漫步。很快,前怕狼后怕虎的人群会让我们无美食可吃,只能用监狱里那种清汤寡水的稀粥(当然,肯定是全麦的)以及甘蓝、菠菜等九份人体必需的绿色蔬菜和水果来聊以果腹,这些果蔬大多受到杀虫剂和大肠杆菌的浇灌和滋养,却被农业行业美其名曰组成 “ 食物金字塔 ” 。 更糟糕的是,这些抗拒脂肪的笨家伙还给我们带来够下十八层地狱的另一种吃法:蛋白煎蛋饼 (egg-whiteomelet) 。如果人生必须要忍受这种粘粘糊糊的蛋白面糊,那多活几个月(而且并无证据支撑)还有什么意义?很多洋洋自得的 “ 养生人士 ” 认为吃这种没有蛋黄的煎蛋饼是一种理智的行为,想要赎清自己的饮食 “ 原罪 ” ;但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亵渎。 对脂肪的恐惧已成为全国范围的心理疾病,一种全美国人的饮食失调症:可以将其称之为 “ 惧脂病 ”(fatnorexia) 。这不禁让人想起托比叔叔 (UncleToby) 在莎士比亚名著《第十二夜》 (TwelfthNight) 中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教徒严苛统治而发出的那句哀叹: “ (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人家便不能喝酒取乐了吗? ”(thereshallbenocakesandale?) 对高脂肪食品的讨伐不只是出于对营养和胆固醇的关注,其实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你不需要成为弗洛伊德学说的信徒(我不是),就能看得出来,这场运动蕴含着一种对于性欲的怯懦。口腹之欲是撒旦引诱人类犯罪的工具,这种观念可以追溯至夏娃 (Eve) 偷吃伊甸园内苹果的故事,它深深根植于美国的文化之中。还记得清教徒牧师科顿 • 马瑟 (CottonMather) 对于感官欲望的谴责吗?他将其称为通往地狱的邪恶之路,呼吁禁欲主义的苦修生活(如今的蛋白煎蛋饼可以算是他的一大胜利了)。 在我们生存的主流文化中,食物已成为灭顶之灾的代名词。《 Zagat 》美食指南在对顶级牛扒餐厅的推荐中频频出现 “ 前往品尝时请先征求心血管病医师的许可 ” 这样的可笑警示。每当一大块肉被端上餐桌,各种各样的俏皮话就会层出不穷。( “ 盘子里是让你心脏病突发的东西。 ”“ 这是对动脉发起的又一次攻击。 ” 等等等等。) 事实上,一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已在动摇关于高脂肪食品有害健康的绝对观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最近发表一篇报告,研究以橄榄油为主的 “ 地中海型饮食结构 ” ,并有一个相当令人震惊的发现(此处引用新闻网站 AtlanticOnline 的概述): “ 经过为期五年对心脏病和中风高风险人群的趋势观察,研究人员出于良知,不能继续向任何人推荐 ‘ 低脂肪的饮食 ’ 。 ” 食用基本、自然的高脂肪食品实际上可能对你的健康有益。 听见没有,你们这些以脂肪为耻的家伙?!你们这些为低脂肪摇旗呐喊的人正在谋杀那些轻信的追随者,你们把有心脏病和中风危险的人推向更危险的悬崖边缘,而且让他们吃寡淡无味的食品,过无聊透顶的生活。医生们必须行动起来加以干预,从低脂伪科学中拯救无辜的生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居然在迈克尔 . 莫斯 (MichaelMoss) 旨在反对高脂肪食品但经不起推敲的新书《盐、糖、脂肪:食品巨头如何勾住我们的心》中找到了支持吃高脂肪美食的论据。他在书里使用了一个生动的词语 “ 感官饱和点 ”(sensory-specificsatietypoint) ,莫斯将其定义为 “ 独特而刺激的味觉信号充斥脑部,迫使脑部压抑进一步享用的需求。 ” 哇!这可是大发现。不过,作者并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重大意义,只是集中火力抨击邪恶的食品加工行业利用 “ 感官饱和点 ” 来为所欲为,他们刻意制造出不触及 “ 感官饱和点 ” 的高脂肪油炸类垃圾食品,让你吃得很多,却仍还想吃。 也就是说, “ 感官饱和点 ” 是我们的朋友,就这么简单!高品质的高脂肪食品能以无以伦比的美味 “ 给大脑带来一场感官盛宴 ” ,从而避免我们暴饮暴食。一盘份量不大的牛小排或北京烤鸭不但令人愉悦,也有助于增加饱腹感,让人不至于吃得太多。当脑部达到 “ 感官饱和点 ” 后,你就没有冲动去吃那些普通食品了。 “ 脑部饱和点 ” 就是篮球中的大满贯扣篮(这就是科学!)。让人身心满足的高脂肪食品,不求多,但求好。 鉴于我兢兢业业造福大众的一贯态度,我决定向你开诚布公地交待几道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高脂肪食品,以及在我与它们亲密接触后,达到 “ 感官饱和点 ” 的美妙经历。 对我来说,最能让我感受到高脂肪美食迷人魅力的当属已故霍顿斯婶婶 (AuntHortense) 亲手做的奶酪蛋糕。你们别笑,真的是这样。我第一次尝到这种蛋糕是小时候在一次母系家庭聚会上。 我觉得自己彷佛进入了快乐天堂,享受到从未有过的愉悦。这次经历永久性地改造了我对于美食的大脑回路。霍顿斯婶婶使用超饱和的重奶油,配合浓浓的酸奶油,制成一种堪比热核反应的具有无与伦比密度和强度的乳脂美食。 下一道美味:烤鹅。令我惊讶的是,我身边居然有那么多人没有品尝过烤鹅,难怪他们总是脾气臭心情糟。我一直喜欢吃鸭肉,远远胜过鸡肉和火鸡(现在依然如此),但一想到烤鹅,一想到那金黄焦脆的外皮,鲜嫩多汁的红肉,油润而芳香四溢的口感,我的心都要醉了。(但注意别烤焦了!) 忘了鹅肝酱吧(这玩意儿不好),不妨用一大只烤鹅来代替感恩节的 “ 黄油球 ”(Butterball) 火鸡。那种火鸡内部涂抹了 “ 烘烤油脂 ” ,粗纤维的白肉在长时间烤制后一点也不好吃,而商家会迫不及待地告诉那些害怕脂肪的大众,涂抹上去的油脂根本不是黄油。真是一团糟! 趁着话题还在禽类,我们来说一说北京烤鸭。有一点要小心,别去那些把昨天的库存拿出来用的地方,有些餐馆真的会这么做。为保险起见,去一个需要提前预约的餐厅为好。北京烤鸭的精华在于鸭皮,一片香脆而闪着金光的弧形鸭皮,带着一长条油光鲜亮的鸭肉和油脂,即使不蘸海鲜酱也一样美味可口。 让我们从奢华美食转向一种家常的高脂肪食品:猪油。我的一个前女友来自美国中西部,她向我推荐用猪油而非可塑起酥油烘培曲奇饼干。虽然我依然偏爱加入大量黄油的糕点,但猪油曲奇确实拥有一种独特的田园熏香。用猪油煎的土豆饼很好吃,但我个人而言更喜欢使用经过炼制的鸭油或鹅油。(吃过用奶油煎的土豆饼吗?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老店 “GageTollner” 以前就有这道特别餐点,味道太独特了。) 再来谈谈牛扒。我不同意《 Vogue 》杂志美食专栏作家杰弗瑞 . 斯坦加顿 (JeffreySteingarten) 的观点,他认为最适合做牛扒的部位是眼肉上方那块弧形的超肥胸甲(小块但肉质更嫩的上等腰肉牛排 (Porterhouse) 或 T 骨牛扒 (T-bone) 倒是不错)。不过,牛扒中真正的高脂肪上品当属慢火烘烤的牛小排,其品质超过绝大多数的牛肉部位,拥有真正的牛肉精华:脂香光润,美味多汁,入口顺滑。 再一想,烤牛骨髓可谓集天地之钟灵。牛骨髓看上去很像一条纯粹的脂肪,但其实不然。虽然它主要由脂肪构成,但当一盘被敲开的牛胫骨端上餐桌(纽约的 Knickerbocker 餐厅和 Prune 餐厅有这道菜),一旦品尝到里头的牛骨髓,你会在未来一周内都沉浸在 “ 感官饱和点 ” 的愉悦当中。 果仁酱:美国饮食界最大的耻辱就是,当你谈起果仁酱这种最顶级的高脂肪食品之一时,大多数人都会问: “ 果仁酱,那不就是花生酱吗? ” 这是对果仁酱的无知亵渎!果仁酱有很多种,杏仁的,腰果的,山核桃的,开心果的,夏威夷果的 ── 这么多风味各异的果仁酱,简直就是缺少脂肪摄入的素食主义者的天堂。只要吃上两勺左右,你就能达到 “ 感官饱和点 ” ;相比之下,花生酱,即使是最原生态制造的,和它们相比也都有如云泥之别。如果你没吃过这些果仁酱,那就等于白活一场。 我还可以说说汉堡包,但这一领域谈论得太多,已经有些陈词滥调。不过,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尝尝羊肉汉堡 ── 光配生洋葱和北非辣酱就行。吃过之后,你对普通汉堡包不会再有任何兴趣。 最后一道高脂肪美食是凝固奶油。我已经向你展示了一个美好的高脂肪世界,但凝固奶油是其中的翘楚。我最早品尝这道美食是在英国德文郡 (Devonshire) 如田园牧歌般的乡间,以后再也没吃过如此美味的。这种奶油正处于自然增稠的过程中 ── 刚要转变为淡黄油或酸奶油 ── 但却在丝滑、厚实和粘稠的液态中凝结出了最馥郁的黄油精华。你可以邮购凝固奶油,但我最近去了纽约几家英国小店,发现那里的凝固奶油也不错,那是一种如同天鹅绒般柔软的奶油软芝士,与我印象中接近液态而有凝块的德文郡双重凝固奶油不同 (DoubleDevonshire) 。 以上就是我最喜爱的几种高脂肪食品。脂肪含量很高,但其美味会让你觉得相见恨晚。 你们不妨拭目以待:等我对于高脂肪奢华美食的兴趣开始成为一种潮流,人们就会发现一定量的高脂肪美食不但能够带来巨大快感,而且不会让他们发胖,高脂肪食品将成为一种新的健康食品。我梦想中的瘦身饮食指南是《吃大油,保苗条》 (EatFat,StaySlim) ,在烤鹅的鼎力协助下,我将过上 “ 蛋糕与麦酒同乐 ” 的美好生活,你不妨也试试。 罗恩 . 罗森伯姆 (RonRosenbaum) 是美国网络杂志《 Slate 》的专栏作家,也是《史密森尼》杂志 (Smithsonian) 的通讯记者,其著作包括《希特勒解读》 (ExplainingHitler) 和《莎士比亚战争》 (TheShakespeareWars) 等。
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弹力袜:压缩了肌肉,压不了脂肪
clhaaa 2013-4-4 12:50
弹力袜,不过是靠着压缩肌肉与减轻水肿,让你的腿围小了那么一点,跟脂肪燃烧什么的可不沾边。(你的美腿梦想破灭了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弹力袜(compression stockings or compression hosiery),这个原本只跟医学相关的词汇,在明星们的大力推荐下,被广大爱美女生奉为美腿利器。可这弹力袜美腿的原理何在?到底是纯物理压缩,还是燃脂减肥呢? 弹力袜压缩肌肉、减轻消肿,腿围确实缩小 众多网友表示,穿上弹力袜,腿确实变瘦了。这是为什么呢?是脂肪被压缩了吗? 还真有人研究了这一现象,研究者观察了一名25岁的健康女性在穿上弹力袜前后腿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并测量了各种组织的厚度、压力等参数。他们发现,穿上弹力袜后,腿部脂肪组织的厚度几乎没有变化,而肌肉组织的厚度缩小较为明显(减小了3厘米)。看来,弹力袜的压力并非作用在脂肪组织,而是深层的肌肉组织体积的缩小。事实上,脂肪组织还起了一定的压力缓冲作用 。 另外,弹力袜施加的外力还会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水肿,这在一定程度也能限制腿的围度 。长期站立或保持坐位的人,下肢血液循环减慢,血液滞留在下肢造成静脉血压升高,水分就爱从血浆中跑到细胞之间,引发下肢水肿。弹力袜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所以,弹力袜“瘦腿”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压缩肌肉体积和减轻水肿实现的。那弹力袜能不能燃烧脂肪以达到长期瘦腿的功效呢? 弹力袜能缩腿围,不燃脂 虽然我没有找到长期穿弹力袜是否会让腿部变瘦的相关研究报道,但从基本医学常识判断,弹力袜是绝对没有燃烧脂肪的功效的。 也许有穿过弹力袜的读者会问,既然不能燃脂,为什么穿上后会有发热的感觉呢? 其实,血运丰富或者血运速度加快都会产生热的感觉,就像运动之后,平时身体上相对运动较少的头部、手部也会感觉发热一样。 要知道,若以平躺时下肢血液回流速度(2厘米/秒)为100%,那步行时达120%,足趾活动时可达160%,全足活动时为190%(因为小腿的肌肉们是支配脚趾和脚踝活动的);下肢抬高20°时为250%,下肢抬高到90°时为370%,如同时活动脚部可以达到440%;穿用弹力织物支持时可达到180% 。 弹力袜促进血液从体表流向深静脉(肌肉之间的静脉)的过程相当于增加了交通支(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血运,再加上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有发热的感觉并不稀奇。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脂肪在燃烧,穿个紧身的秋裤也可以有这种感觉,只是不如弹力袜明显罢了。 先天不足,后天破坏,静脉要曲张 大家都知道,这号称美腿的弹力袜是为了治疗曲张的静脉才诞生的。可为什么好好的静脉会曲张呢?其实,静脉之所以会曲张,除了跟先天因的静脉壁薄弱有关外,还跟我们日常的身体姿态有很大关系。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从平躺变成直立时,腿部血管的血压会显著升高,脚踝处血压可升高约90毫米汞柱,而且静止直立时下肢血液流速只有60% 。 所以,静脉壁天生薄弱的人,如果再长期站立/坐位,下肢的血液流速减缓,让静脉血液淤积在下肢,从而诱发静脉曲张。 480D的弹力袜比420D的弹力袜压力大吗? 为治疗静脉曲张,弹力袜采用了一种特殊织法得到了这样一种从脚踝到大腿压力逐渐递减(有压力梯度)的袜子。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借助弹力袜给腿部施加的外部压力对抗血液的蓄积。 弹力袜的主要材质有丝、棉、尼龙、橡胶(提供弹力来源),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大类是普通的弹力袜,多采用环形织法,压力小,外型美观。这种弹力袜脚踝处压力不超过20毫米汞柱,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买到。 另一大类就是医用的弹力袜,因为多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所以也叫静脉曲张袜,多采用平行织法,可产生较大压力,但外观欠佳。根据脚踝处的压力分为18-21 毫米汞柱、23-32 毫米汞柱、34-46 毫米汞柱、大于50毫米汞柱四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病变,除了18-21 毫米汞柱这一级别以外,其他都需要医生的处方在药店或者医院购买。 而市面上售卖的弹力袜/美腿袜上经常看到的480D或420D的D是纤度单位“但尼尔”(Denier)的缩写,意思是每9000米某纤维的质量 ,通俗点说,就是指袜子的厚度。D前面的数字越大袜子越厚,跟袜子的压力没有必然关系。 弹力袜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吗 前几天一则因穿弹力袜反而导致下肢水肿的报道让广大爱美女性反思起弹力袜的安全性 。 理论上市面上能买到的弹力袜压力最大不会过20毫米汞柱,除了穿脱不方便和不舒服以外我还没有找到其他副作用的可靠依据。且弹力袜袜体的压力分散比较均匀,一般不会造成肢体坏死这种不良后果。( 编辑注:如果盲目追求高压力或长时间穿着,或者买到的是劣质品,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 ) 但卷起的袜子边儿会增加局部的压力,有可能压闭局部静脉,形成血栓甚至肢体坏死。由于压力增加的程度未知,所以如果袜子边儿容易卷下去,最好使用袜带保证边缘平展,如出现下肢不适、肿胀加重应当及时脱去袜子,及时就医。 另外提醒大家,弹力袜只是辅助性的预防静脉曲张及水肿,所以不必盲目追求高压力,舒适即可。 有关弹力袜的小知识久站或久坐者可以用普通弹力袜保健 弹力袜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代谢效率,同时可以将代谢产物及时带走,能降低双腿的疲劳感 。所以对于那些需要久站的人以及腿部容易水肿的人,可以购买普通弹力袜作保健用途。 睡觉不要穿弹力袜 有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有轻度睡眠呼吸问题的男士,让他们睡眠时穿弹力袜,结果发现穿弹力袜后因增加了回心血量,从而增加颈部血液的充盈程度,加重了夜间睡眠呼吸困难 。因此,微胖的、爱打呼噜、以及确诊睡眠呼吸障碍的人要尽量避免睡觉时穿着弹力袜。 另外,睡眠时加穿弹力袜会进一步增加血液回流,会加重心脏负担。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猛然发现弹力袜的祖先就是我军万里长征的必备杀器——绑腿嘛!文能用来抗疲劳,武能解下来当绳子、当绷带。 参考文献 Avril S, Bouten L, Dubuis L, Mixed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ing the bio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human leg under elastic compression.J Biomech Eng.2010 Mar;132(3):031006. Johnson S.,Compression hosier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leg ulcers,J Tissue Viability.2002 Apr;12(2):67, 70, 72-4.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七版第20次印刷。 Denier “瘦腿袜”美丽的谎言? Kraemer WJ, Volek JS, Influence of compression hosiery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tanding fatigue in women. Med Sci Sports Exerc.2000 Nov;32(11):1849-58. Redolfi S, Arnulf I, Pottier M, Bradley TD, Similowski T.Effects of venous compression of the legs on overnight rostral fluid shift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Respir Physiol Neurobiol.2011 Mar 15;175(3):390-3. Epub 2011 Jan 8. Watson HG, Baglin TP.Guidelines on travel-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Br J Haematol.2011 Jan;152(1):31-4. doi: 10.1111/j.1365-2141.2010.08408.x. Epub 2010 Nov 18. 关于本文 本文转载自 八爪
1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健康误区
weiwu207 2013-2-3 22:02
其一,减肥越瘦越健康。肥胖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病和肿瘤等。尤其对女同志,体态过于丰满,不美观,甚至导致婚嫁等不便。然而,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拼命减肥,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甚至由于不吃早饭导致胰腺炎和肝胆疾病等。近年来因减肥导致厌食症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多。其实脂肪是有积极作用的,所谓身大力不亏,脂肪是能量的储备,当饥饿缺氧时,脂肪可以产生能量,维持新陈代谢。研究表明,长寿的人群是微胖的人群,脂肪中可能含有免疫因子。所以,给自己留点脂肪更好。 其二,运动越多越健康。很多长寿老人是爱劳动的人。经常劳动让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变得强健,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人的免疫力提高。然而,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劳和运动过度同样可以导致短命。机体如同汽车,用久了,需要维护、保养,否则,关节、心脏等得不到恢复,就会患病。运动员长寿的并不多。生命在于动静结合,龟儿长寿在于行动迟缓,节约能量。一辈子风风火火,容易激动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几率大增,而遇事冷静的慢性子,就像修女和僧侣,大事不乱反倒长寿。当然他们幽静的生活环境也是长寿的一个原因。吃素并不是长寿的原因,人体是需要蛋白质的,食素者如果不摄取足够的蛋白,不利于健康。要健康长寿,好脾气和适当休息是必要的。
1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icroRNA调控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
genesquared 2012-12-7 11:28
Mir193b–365 is essential for brown fat differentiation http://www.nature.com/ncb/journal/v13/n8/full/ncb2286.html http://so.med.wanfangdata.com.cn/ViewHTML/PeriodicalPaper_gwyx-fzsw201106016.aspx microRNA调控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 加入收藏夹 点击:33 下载:7 被引:0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序列的内源性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具有广泛作用,参与了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最新研究发现,microRNA193b-365在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或下调一些影响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方向的因子(如Runx1t1 、Cdon、Igfbp5、PRDM16等)的表达水平,而发挥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功能.促进棕色脂肪形成可增加热量的产生,同时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有助于减少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microRNA正性调控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这一作用机制为治疗肥胖症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有可能成为脂类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 者 刘曼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省分子重点实验室,南昌市,330006 ) ; 张吉翔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省分子重点实验室,南昌市,330006 ) ; 刊 名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11 年08卷06期 542-546页 英文期刊名 JOURNAL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关键词 microRNA miR193b-365 棕色脂肪细胞 肥胖 MeSH主题词 脂肪细胞棕色(Adipocytes, Brown) 脂肪组织棕色(Adipose Tissue, Brown) 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 脂类代谢(Lipid Metabolism) 基因表达调控(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分类号 Q522 R34 栏目名称 综述 DOI号 10.3870/j.issn.1672-8009.2011.06.016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KAJIMURA S,SEALE P,TOMARU T. Regulation of the brown and white fat gene programs through a PRDM16/CtBP transcriptional complex.Genes and Development,2008年第10期 KANG J S,BAE G U,YI M J. A Cdo-Bnip-2-Cdc42 signaling pathway regulates p38alpha/beta MAPK activity and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08年第03期 KANG J S,MULIERI P J,MILLER C. CDO,a robo-related cell surface protein that mediate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98年第02期 COLE F,ZHANG W,GEYRA A. Positive regulation of myogenic bHLH factors and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by the cell surface receptor CDO .Developmental Cell,2004年第06期 SEALE P,BJORK B,YANG W. PRDM16 controls a brown fat/skeletal muscle switch .Nature,2008年第7207期 KAJIMURA S,SEALE P,KUBOTA K. Initiation of myoblast to brown fat switch by a PRDM16-C/EBP-beta transcriptional complex.Nature,2009年第7259期 ROCHFORD J J,SEMPLE R K,LAUDES M. ETO/MTG8 is an inhibitor of C/EBPbeta activity and a regulator of early adipogenesi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2004年第22期 ROSSETTI S,HOOGEVEEN A T,SACCHI N. The MTG proteins:chromatin repression players with a passion for networking .Genomics,2004年第01期 SCHEIDELER M,ELABD C,ZARAGOSI L E.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s of human multipotent stem cells during adipogenesis and osteoblastogenesis.BMC Genetics,2008年 SONG L,TUAN R S. MicroRNAs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Birth Defects Res C Embryo Today,2006年第02期 揭伟,王晓燕,罗泊涛. 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人不同分化鼻咽癌细胞株miRNA的表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第03期 李子坚,卢忠心,曹亚. microRNA 与肿瘤.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第05期 FRIEDMAN R C,FARH K K,BURGE C B. Most mammalian mRNAs are conserved targets of microRNAs .Genome Research,2009年第01期 VASUDEVAN S,TONG Y,STEITZ J A. Switching from repression to activation:microRNAs can up-regulate translation .Science,2007年第5858期 TSAI N P,LIN Y L,WEI L N. MicroRNA mir-346 targets the 5′-untranslated region of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40(RIP140)mRNA and up-regulates its protein expression .Biochemical Journal,2009年第03期 (O)ROM U A,NIELSEN F C,LUND A H. MicroRNA-10a binds the 5′UTR of ribosomal protein mRNAs and enhances their translation.Molecules and Cells,2008年第04期 STARK A,BRENNECKE J,BUSHATI N. Animal microRNAs contribute to gene expression an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3′UTR evolution .Cell,2005年第06期 VALENCIA-SANCHEZ M A,LIU J,HANNON G J. Control of translation and mRNA degradation by miRNAs and siRNAs .Genes and Development,2006年第05期 SEALE P,KAJIMURA S,YANG W.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brown fat determination by PRDM16 .CELL METABOLISM,2007年第01期 MORIN R D,O'CONNOR M D,GRIFFITH M. Application of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to microRNA profiling and discovery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Genome Research,2008年第04期 CHEN C,RIDZON D,LEE C T. Defining embryonic stem cell identity using diferentiation-related microRNAs and their potential targets .Mammalian Genome,2007年第05期 ESAU C,KANG X,PERALTA E. MicroRNA-143 regulates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年第50期 WANG Q,LI Y C,WANG J. miR17-92 cluster accelerates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by negatively regulating tumor-suppressor Rb2Pp130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2008年第08期 SEALE P,BJORK B,YANG W. PRDM16 controls a brown fat/skeletal muscle switch .Nature,2008年第7207期 SEALE P,KAJIMURA S,SPIEGELMAN B M.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brown adipocyte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mice and men .Genes and Development,2009年第07期 BARTELT A,BRUNS O T,REIMER R. Brown adipose tissue activity controls triglyceride clearance .Nature Medicine,2011年第02期 YANG N,WANG C,XU M. Interaction of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PYY gene expression in diet-induced obesity in rats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2005年第03期 SUN L,XIE H,HARVEY F L. Mir193b-365 is essential for brown fat differentiation .Nature Cell Biology,2011年第08期 相似文献 相似外文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李颖庆,廖晓星. microRNA在小鼠肥胖模型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30卷 第24期 郝艳坤,姜兴,郎临川,白云龙,杨宝峰. microRNA在大鼠肥胖模型心肌中的变化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42卷 第06期 刘娟,王龙,胡淼,丁国宪. 小鼠棕色脂肪原代培养模型的建立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31卷 第12期 汪小娟. 骨形态发生蛋白7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 医学综述,2011年17卷 第23期 徐灵均,廖信辉,张吉翔. 环氧合酶-2与肥胖 . 生命的化学,2011年31卷 第06期 李卫平,李启富. PGC-1α与肥胖 . 现代医学,2006年34卷 第03期 马克. 棕色脂肪与减肥 . 糖尿病天地·临床(下旬),2011年05卷 第10期 马克,庄稼英. 棕色脂肪与减肥 . 糖尿病天地·临床(下旬),2011年05卷 第09期 严治涛,李南方. 棕色脂肪的来源及形成研究进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年31卷 第06期 王泽,鲍贤豪,秦升. 微小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年09卷 第06期
个人分类: BrownFat|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在果蝇体内发现瘦素
Travelleaf 2012-10-14 00:49
科学家在果蝇体内发现瘦素 当谈到脂肪,果蝇比你想象的更像人类。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种昆虫能够大量炮制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类似的激素在人体中能够有助于控制食欲和新陈代谢。 瘦素的发现在研究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兴趣——在此之前,他们认为只有脊椎动物才能够分泌瘦素。这一发现为更好地了解瘦素的功效敞开了一扇大门。 这一发现是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Akhila Rajan和她的导师Norbert Perrimon,对缺乏一种名为Upd2的营养感知蛋白质的果蝇进行研究时所获得的。 研究人员在最新的《细胞》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通常情况下,不含Upd2的果蝇在新陈代谢上看起来像是饿极了。然而当Rajan向她的果蝇中嵌入人类瘦素基因后,它们便不再有这个问题了。 研究人员推测,Upd2是瘦素的“功能性同族体”,从而意味着果蝇中的这种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与人体中的瘦素非常类似。 由于果蝇在实验室中相对容易研究,因此这一发现有望揭开关于这种激素的更多秘密。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人们普遍认为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1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知半解地中年发福
热度 6 fs007 2012-8-19 12:43
寻正 【按:我每当被方舟子的粉丝或者化名的污言秽语激怒时,不会过多地理睬他们,但我会找方舟子真身的麻烦,揭露嘲笑他的垃圾科普。】 在2012年7月27日,方舟子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发表了《应对中年发福,运动之外无“药方”》的科普。一如既往,方舟子不做本专业的科普,针对他一知半解的领域胡说八道。在这里我公开嘲笑方式垃圾、新华电讯式伪科普。 科学是科普的精华,如果作者连理解科学的能力都没有,最好不要贯以科普的名义,让科学蒙尘纳垢。该文最大的特点?当然是立论就错,作者与编辑缺乏普通人就应当有的常识。 普通人应当有什么常识呢?那就是中年发福(Middle-age/Midlife Spread)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中年发福,无非是限制饮食或者增加运动消耗,当然,能起作用的药物也不是没有,但往往有其它副作用,得不偿失。方舟子的立论,声称运动是中年发福的唯一应对方式,这不是缺乏常识的瞎扯是什么? 运动跟限制饮食一样,如果单行,也可能是无效的,为什么呢?运动可以刺激人的胃口,如果单纯地强调运动,以为运动量达到就万事大吉,那多半还会产生更大的啤酒肚,因为运动而饥饿,人摄入的食量轻易超过运动损失的热量,那么啤酒肚长得更快。不增加运动量,但限制食量,比如某些宗教活动禁食,当然会减少啤酒肚,显然,运动并非唯一应对中年发福的方式。 要说“药方”,无论是西药,还中药,能影响人代谢率、能影响人胃口、以及能改变人体脂肪分布的大批激素药品都能对中年发福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我们不顾及其副作用的话,很多药物的效果会超过运动。能影响食欲的药物有多少?成千上万。只有傻若方舟子或者笨如《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才会以为“ 应对中年发福,运动之外无‘药方’ ”! 方舟子缺乏医学训练,没有基本医学知识不稀奇,稀奇的是,《新华每日电讯》这种政府官方媒体会有如此幼稚的编辑,而且,这种科学垃圾会在中国受到追捧,转载的网络媒体无数。 方舟子专写垃圾的征象无处不在,比如他写生化本专业的科普就被我嘲笑缺乏基本常识,在这篇文章中,他同样有大量的科学错误,很多东西让人质疑他是否有一般人的理解能力与常识,换言之,他在科学上的幼稚,表明他是需要被科普的人。 一如既往,我给方舟子科普作业评阅要用大框装他的科学错误,并不是吹毛求疵查找他的偶然失误。 一、艾滋海默症? 方舟子不认识Alzheimer's,在外文中看到此词,他就想当然地翻译为艾滋海默症: 内脏脂肪 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 艾滋海默症 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不知道方舟子在说什么的人,还以为这跟艾滋病有什么关系,我把这个病名点出来,大家就会大笑出声,原来是这病啊: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的英文是Alzheimer's Disease,维基译为阿兹海默病,另一种常见的译法是阿尔茨海默病。如果你要纠正前人,那就译得音更准,称为阿尔热麦尔病。用人名译,要译成“病”,因为英文原文为“病”(Disease)而不是“症”(Syndrome)。老年痴呆症又是怎么来的呢?Senile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简称SDAT,阿兹海默型老年痴呆症。这种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见的,所以老年痴呆症一般就指它,其它还有另外类型的老年痴呆,比如多次发生脑梗塞、或者拳击运动员长期脑损伤引起的痴呆等等。 方舟子的所谓“内脏脂肪”也是误译,它不是“内脏”脂肪,而是“脏性”脂肪。严格地说,内脏脂肪指的是附着在内脏上的脏性脂肪。脏性脂肪(Visceral Fat)更多的是指腹腔壁与肠系膜上的脂肪,虽然包括内脏上的脂肪,更多的是把这些脂肪本身看成一个器官。对了,不少人听说过猪的“板油”一词,就是指脏性脂肪。这一错误普遍发生,咱们不苛责。 二、所有人都有啤酒肚? 首先啤酒肚这些名词不是专业名词,专业名词叫中心性或向心性肥胖(Central Obesity)、腹性肥胖(Abdominal Obesity)、或者脏性肥胖(Visceral Obesity)。俚语很多,英文中包括啤酒肚(Beer Belly‚ Beer Gut‚ Beer Pot.)、备用胎(Spare Tire)、爱的把手(Love Handles)、锅状肚(Pot Belly)、或者玛芬头(Muffin-top)等,中文还有将军肚、罗汉肚、游泳圈等等。这些俚语的盛行表明了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程度,但是否就几乎人人都有啤酒肚呢? 几乎所有的人 ,一到人生旅途的 中间 ,仿佛一夜 之间 ,体重就显著增加,最明显的是身体的 中间 大家扭扭头看一下吧。中国人肥胖流行程度不如欧美国家的人,即使是欧美国家,中老年也只不过是男性的50%,女性的75%而已。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肥胖程度跟欧美不相上下,但就全国而言,中国人比较瘦,大约20%的人符合肥胖的定义,显然,啤酒肚在中国是社会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这些基本常识,显然是抱着英文使劲抄的科普作者所不了解的。 方舟子最得意的头衔是“语文状元”,这里连续三次用“间”,“中间”,“之间”,和“中间”,好象不是很押韵啊? 三、瘦子长出啤酒肚? 方状元的瞎扯功力是让人爆笑的。看吧: 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羡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 天生瘦子 ,这时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长出了“啤酒肚” 首先,有那样的人吗?天天大吃大喝而不增加体重的“天生瘦子”?我见到过无数的瘦子,都是因为该瘦,还没有见到过稀有动物,“天生瘦子”,莫非方舟子本人就是这类怪物?如果人的体重不符合科学规律,你这么无聊地写科普干什么? 其次,瘦子长出啤酒肚,肯定是一种病态,不是腹腔内长了肿瘤就是出现了全身性的肌肉萎缩,这都不是方状元科普谈及的范畴。 四、人到中年是吃得多还是吃得少? 欣赏《新华每日电讯》式的弱智科普: 人到中年 ,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工作的主力, 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 。人经常处于 紧张状态 。我们面临压力时,身体会大量地分泌皮质激素,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应对危险。这时与应对危险无关的其他功能都被抑制,人是 不会想要吃饭 的。但是一旦危险暂时解除,人放松下来,身体本能的反应却是胃口大开,要尽量地多吃,为应对下一次的危险尽量地多储存能量。此时皮质激素反过来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刺激食欲的神经递质,并抑制那些能让人觉得吃饱了的激素。 结果是吃多了 。 方状元讲,压力大,人就进入应激状态,不吃。然后压力解除,人就胃口大增,多吃。按照这个原理推论,人到中年生活与工作压力都大,那么人就要不吃或者少吃,结果呢?方状元说,“ 结果是吃多了 ”。这么弱智的编辑是奇葩,如果我到了北京,一定是想参观一下子的。方舟子?就不说了,他是“ 天生 的”。 五、留住脂肪产激素? 方舟子幸好没学医,不然,真成大祸害了。我实在没兴趣研究方搬运工搬动原船上英文材料究竟是怎么说的,搬动成中文,居然变成这么一种怪物状态: 脂肪细胞本身也会生产一些雌激素(从雄激素转化来的。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身体从卵巢那里要不到足够的雌激素,就想 从脂肪细胞那里找补,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舍不得让脂肪烧掉 。 脂肪细胞在方舟子嘴里居然变成内分泌细胞了,关键在于,方状元,请问女性身体用什么机制来调控脂肪细胞产雌激素?女性在绝经期后脂肪分布发生变化,从典型的女性形态(丰臀实胸)过渡到中心性肥胖,那是因为激素的作用。脂肪分布到臀胸腿的皮下,难道不一样地产雌激素?这跟啤酒肚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可怜的方舟子,不懂装懂胡说八道而不自知。 六、生育的能量储备?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状体型。这可能是在为生育做能量储备。但是 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型。 这里方搬运工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懂。中心性肥胖并非男性特征,在雄激素作用下,男性特征是集中脂肪到上半身,胸宽体厚。人到中年,肥胖下移,才有腹性肥胖。女性中心性肥胖更流行,“跟男性一样”?作者不知所谓。 脂肪储存能量不错,生育需要能量也没错,绝经后不再担心生育也对,自然而然的结论是绝经后不再需要这些额外的能量(即脂肪)了,这跟脂肪的分布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的!好比如方舟子给邻居说啊,过去几年多灾多难,所以你家要建大仓储存积货以备急需,现在道路发达,无灾无难,没必要保存大仓了,你家应当把积货放到我家来! 七、腹部的脂肪? 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还不太一样。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 腹部的脂肪,Abdominal Fat一般指脏性脂肪,也就是腹腔内部的脂肪,并不包括腹部皮肤的皮下脂肪。要讲脏性脂肪,不妨把概念搞清楚了再来。如果按方舟子的说法以大体解剖部位分,那么还存在肌间脂肪(Intramuscular Fat)。 八、送脂肪酸给心肾胰等?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谢更活跃,而且它们的代谢产物进入门静脉循环,被血液带到了肝脏。这样,内脏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给了肝脏, 同时也送给了心脏、肾脏、胰腺和其他器官 。 这里方舟子这位生化博士又闹专业笑话了。脂肪的合成与储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人体面临肥胖压力时,也就是要不停地合成脂肪酸并储存起来,脏性脂肪就很活跃,在人体中,生化过程并不象现代化工厂一样精确,而是经常性地有泄漏,比如脂肪细胞合成的脂肪酸会泄漏入血,它们在解剖学上就要回到门静脉,然后到达肝脏。肝是我们的解毒器官,这些多余的脂肪酸是有毒物质,所以肝脏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远比不懂装懂的科普作者敬业地收集起来,以保护心肝肾胰等器官, 由于门静脉循环,这些器官是不会被“送给了”脂肪酸的。方舟子自己读不懂,以为“内脏脂肪”就都象脂肪肝一样,是内脏器官产生的。脂肪肝相信不少人已经熟悉了,严重的脂肪肝会癌变或者让肝功能受损,不过,大部分人不产生后果,因为那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 九、博士不懂量腰围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在腹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男人超过94厘米,女人超过80厘米,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男人超过102厘米,女人超过88厘米,那就是 高危 了。 肥胖是一种病,还是一种残疾,对于严重或者超级严重的肥胖,患者可能几乎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但你绝听不到任何一个医生说那是“高危”肥胖。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本身不存在什么“高危”。方舟子抄到这几个数据进行了想当然的解释,跟肥胖严重程度都没有关系。 首先,腰围102/88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心性肥胖的标准,你超过就算,没超过就不算。而94/80在WHO的标准中不算,但在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则要算。对比两个标准,我们知道两个国际机构的焦点不一样,前者注重于肥胖的一般性或者说所有后果,是大局,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局部,单论中心性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那么94/80的腰围就有显著增加的风险了。 其次,方舟子还缺乏生物医学的基本常识,有个概念叫人群差异,中国人个子小,用西方人的腰围数据来量中国人可能是不适当的。关于中国人肥胖的研究有倾向于用90/85或者90/80的标准的。 十、绝食减重? 有人为了尽快让体重减下来,就去 绝食 ,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 语文状元的语文啊,真不怎么样。《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要不要回笼补点小学语文。绝食与禁食是两码事,前者是一种抗议,后者是一种选择。抄来百度百科的绝食条目定义: 绝食(Hunger Strike),又称绝食抗议,特指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进行非暴力抵抗或者抗议的一种方式 。非抗议性质的自主性停止饮食,一般称之为禁食 。 补语文课还是简单的讽刺,这里的关键是一个人要有多傻才会去进行绝食或者禁食性的减肥?方舟子或者《新华每日电讯》的傻编辑带个头?咱们一定庆贺中国又干净了不少。 十一、饥荒中储存脂肪? (绝食)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 饥荒 ,将会本能地进入 备荒状态 ,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 存储脂肪 。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 在禁食状态下,身体处于零热量进入状态,激发了饥荒应激,人体的代谢大幅减慢,最多可以减少达20%,但人体还要继续进行起码的代谢活动,支出热量。在这种状态下,人怎么可能“存储脂肪”?而食量复原,身体就会迅速解除应激状态,代谢要恢复,说不定还要稍微升高一些,以弥补应激状态下受到普遍功能抑制,这以怎么可能“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中学生如果把生理学学得稍微好一点,也会立刻认识到方状元是拿他没搞懂的生理生化现象胡扯。 十二、腹肌发达添胖? 腹内脂肪没有消除,腹部肌肉发达了反而显得更胖。 如果你能把腹肌练发达到显胖的程度,你看去就几乎不太可能显得胖,而是雄壮。方舟子在脱离整体进行局部不靠谱的想象。想当然也会有道理,但要看是谁的想当然。 总结: 如果你要预防或减除啤酒肚,就当牢记热量的摄入与消耗的余额是关键,运动肯定不是唯一的“药方”,甚至不是有效的“药方”,而热量的负平衡或者零平衡才是。中年人在科学知识上一知半解,而生活中又不缺食物,是注定要发福的。 如果你欣赏转载了这种垃圾科普,下次记得找位不是书呆子的中学生帮着看一下,给你一堆狗粪,千万莫当干饭吃下去。 附: 方舟子:应对中年发福,运动之外无“药方” 2012年07月27日 07:59:5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3版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内脏脂肪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艾滋海默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市场上还有一些号称专门用于消除小肚子的产品,也全都是骗人的。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几乎所有的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间,仿佛一夜之间,体重就显著增加,最明显的是身体的中间,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羡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天生瘦子,这时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长出了“啤酒肚”“将军肚”“游泳圈”“备用胎”……里面装着的是沉甸甸的脂肪。   人之所以会长胖,根本原因是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而人到了中年,身体发生了变化,代谢率自然地缓慢下来,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另一个变化是,从大约30岁起,人的肌肉量开始丧失。肌肉量丧失的一个原因是生长激素的分泌显著减少,而生长激素对促进、维持肌肉的发达至关重要。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到中年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运动少了,肌肉缺乏锻炼,也会自然地萎缩。肌肉运动是很耗费能量的(即使在你安静的时候,肌肉也在耗费能量),肌肉量少了,也就意味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少了。而运动量少,本身就减少了能量消耗。所以,人到中年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身体的能量消耗明显少了,但是饮食习惯通常并没有明显改变,饭量还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饭就变成了脂肪。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工作的主力,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我们面临压力时,身体会大量地分泌皮质激素,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应对危险。这时与应对危险无关的其他功能都被抑制,人是不会想要吃饭的。但是一旦危险暂时解除,人放松下来,身体本能的反应却是胃口大开,要尽量地多吃,为应对下一次的危险尽量地多储存能量。此时皮质激素反过来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刺激食欲的神经递质,并抑制那些能让人觉得吃饱了的激素。结果是吃多了。   人到中年后,性激素的分泌也少了。这对女性的影响更明显。男性雄激素的减少是逐渐的,女性雌激素的减少却是戏剧性的。在45~50岁的时候,女性开始进入绝经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减少。脂肪细胞本身也会生产一些雌激素(从雄激素转化来的。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身体从卵巢那里要不到足够的雌激素,就想从脂肪细胞那里找补,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舍不得让脂肪烧掉。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状体型。这可能是在为生育做能量储备。但是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型。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体型也变了。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还不太一样。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谢更活跃,而且它们的代谢产物进入门静脉循环,被血液带到了肝脏。这样,内脏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给了肝脏,同时也送给了心脏、肾脏、胰腺和其他器官。脂肪酸在这些器官堆积,影响了它们的功能。现在已经知道,内脏脂肪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艾滋海默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在腹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男人超过94厘米,女人超过80厘米,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男人超过102厘米,女人超过88厘米,那就是高危了。如果你的腰围比较细,也未必就健康,还要再看看腰髋比。量完腰围后再量髋围,如果二者的比例男人超过0.95,女人超过0.85,仍说明是脂肪分布不正常的“苹果”。   谁都知道要减肥就要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有人为了尽快让体重减下来,就去绝食,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饥荒,将会本能地进入备荒状态,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存储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控制饮食的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200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制品、瘦肉、鱼、鸡蛋、坚果为主,避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多用果葡糖浆作为糖分,现在已知果糖摄入过多与内脏脂肪的增加有关。“啤酒肚”不是因为喝啤酒引起的,但是不管喝什么酒,酒精摄入过多,都能增加脂肪。   有人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谓“腹部减肥操”定点锻炼腹部来减少腹部脂肪,这是不可能的。锻炼腹部只会让腹部的肌肉变得更发达,却不能特定地消除那里的脂肪。腹内脂肪没有消除,腹部肌肉发达了反而显得更胖。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市场上还有一些号称专门用于消除小肚子的产品,也全都是骗人的。幸运的是,要消除小肚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旦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开始燃烧脂肪时,最活跃的内脏脂肪就会是最早被烧掉的。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7987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10种瘦身蔬果
binxiong2004 2012-8-14 18:34
10种瘦身食物 番薯 热量低,几乎不含脂肪,是健康减肥的理想食品 芹菜 含有丰富的纤维,有较强的清肠作用,可排出有害物质,是瘦身佳品 芦笋 营养价值极高,含热量低,所含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排出毒素,有助减肥 草莓 所含的天冬氨酸可以协助排除体内废物,从而健康瘦身 苹果 含有的苹果酸和果胶,可使体内脂肪分解,达到瘦身效果 黄瓜 所含纤维素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所含丙醇二酸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功效 葱  所含有机硫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脂肪分解 冬瓜 不含脂肪,含糖少,所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 杨梅 所含的果酸能阻止体内的糖向脂肪转化 冬笋 低糖、低脂肪,含丰富纤维素,能产生饱腹感,减少热量吸收,有利于减肥
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舌尖上的“错觉”——肥胖之殇
热度 12 qpzeng 2012-6-22 09:11
舌尖上的“错觉”——肥胖之殇
【文献导读】 昨天,Nature以“味觉”(Taste)为题推出一个食品科学专辑,其中一篇《肥胖——不敏感问题》(Obesity:insensitiveissue),揭示了肥胖者为何“管不住自己的嘴”的秘密。文章说,同样吃上一客巧克力冰激凌,瘦人可能觉得很甜,而胖人却不觉得有多甜! 如果你是个胖子,那么你一定喜欢又甜又腻的食物。打个比方,在胖子面前放一盘奶油蛋糕和一盘花椰菜,他的手铁定会伸向奶油蛋糕!这就是胖子为何“管不住嘴”的原因。 可是,真正导致人发胖的东西并不是碳水化合物(糖)或甜品,而是脂肪(肥腻)!奇怪的是,肥腻并非五味(甜、酸、咸、鲜、苦)中的一味,那么舌头上的味蕾是如何品尝(感知)出来的呢? 原来,味蕾是从食物的水解产物感受它们的味道的。比如,从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感受到甜味,从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感受到鲜味。同样,可以从脂肪的水解产物脂肪酸感受到苦味。有趣的是,胖子的味蕾对脂肪酸不太敏感,所以他们吃肥腻食品时也能“狼吞虎咽”。 味蕾细胞表面用来感受脂肪酸的受体是CD36。如果CD36高表达,那么就能探测到极低浓度的脂肪酸。显然,胖子的CD36表达水平偏低。 然而,有人反驳说:脂肪在进胃之前是不会分解为脂肪酸的!而支持者辩解说:油腻食物其实含有的脂肪酸比脂肪要多,或者说当脂肪含量升高时,脂肪酸含量也升高。 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究竟是舌尖对脂肪不敏感促使摄入高脂食物过多,还是吃太多高脂食物造成对脂肪不敏感?正确的回答可能是一半一半,而且这个嗜好是可以改变过来的,但需要一段时间。 以盐为例,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心血管病的风险。假如炒菜时能少放点盐,过一段时间就不那么喜欢吃比较咸的菜了。相反,每天喝两罐运动饮料的人,只要一个月,即使以前不喜欢吃甜品,最后也会喜欢吃。 同样,如果我们奉行低脂膳食,那么我们对脂肪的敏感性就会增加。的确,让瘦子和胖子同享低脂食物四周后,他们对脂肪的敏感性都提高了。 因此,提倡健康饮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是减肥的良方,只要坚持减少脂肪摄入,减肥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聪明的读者,假如你是位偏瘦而想增肥的人,是否也从这篇文章中得到某种启示?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6/n7403_supp/full/486S12a.html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6884 次阅读|22 个评论
反对北美低价大豆对中国市场的倾销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2-6-10 16:36
我反对北美低价大豆对中国市场的倾销,不管有没有转基因,都是不利于国民健康的,因为它造成中国人的脂肪摄入量超标。 我国油料进口主要是大豆, 2010 、 2011 两年我国共进口超过了一亿吨的大豆,年均 5000 万吨。 5000 万吨大豆大约可以提供 1000 万吨食用油和 4000 万吨豆饼。此外,我国国产三大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籽、大豆每年产量也有 4000 多万吨,加上棉籽、胡麻和向日葵,国内油料产量也能上 5000 万吨,大体上产油 1500 万吨,剩余油饼 3000 多万吨。加之其他食用油进口并减去出口,我国人均食用油表观消费已经达到每年 20kg ,同时我国饼粕类蛋白饲料的表观供应量达到年 7000-8000 万吨。中国的胃口有多大呢?养大一头活体重 100 公斤 的生猪,大约需要 350 公斤 饲料,其中蛋白质饲料约占 15% ,也就是养一头猪约需要豆饼 50 余公斤。按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水平, 5000 万吨进口大豆大体上可以养近 8 亿头猪,但是显然我国没有那么多猪。我国养殖业的蛋白质饲料需求大约在每年 6000 多万吨,过剩的豆饼都去哪里了,被谁偷吃了。难道说是二师兄化缘,师徒四个,还有马吃。显然不是这样。所以最近两年我国差不多积存了 2000-3000 万吨甚至更多的各种饼粕饲料,差不多够养殖业大半年用的了,猪实在吃不完只能做饼肥了。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结构,成人食用油日摄入平均为4 0g ,折合每年 14.6 公斤 ,当然平衡膳食结构中建议豆类消费 30-50g ,折油 6-10g ,二者合计,一个合理的摄入量不应该超过 15-17 公斤 ,中国人的食用油消费已经明显超标,压缩1/5- 1/3 是可能的。 问题的关键不是谁来养活中国,而是中国能不能支持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现代农业 - 食品工业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营养需求和促进人的健康,而是尽可能的调动人的食欲。千百万年来的进化过程中,进化的本能使人类对好吃的(当然在长期的饥荒年代也是高价值)高蛋白、高热量食品产生了本能的偏好,从进化机理上很难抑制大快朵颐的冲动,当然在存在普遍的饥荒古代,这是生存的需要。然而现代大多数中等以上人文发展程度国家,已经解决了国民的基本食品需求,由于人的生理需要,食品消费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大型农业 - 食品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生产过剩的问题,只能通过一切手段调动人的食欲,而并不顾及消费者是否真正需要这些营养。 中国有多大的胃口呢?中国食用油与蛋白饲料市场已经有明显的表观过剩。在此情况下,再廉价进口北美大豆就是对国民健康的犯罪。 延伸阅读: 中国人吃得太热了 脂肪摄入量高出标准5% ​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年1月25日09:48) http://www.foodqs.cn/news/jkys13/200812594814489.htm 中国人吃得太热了 脂肪摄入量高出标准5%   中国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高出5%   在卫生部中国居民饮食膳食指南发布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摄入量高出了5个百分点: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为35%,而中国人的摄入量则超过了40%,属于高热量饮食。   过高的脂肪和热量会导致慢性病的增加,一些代谢综合征也会随之而来,而造成高热量饮食的主要原因,就是油吃得太多。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程义勇说,食用油摄入过多是我国国民饮食中很大的弊端,近十年来,我国居民的饮食中,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达到42克,是健康膳食推荐量的两倍,属严重超标。   食用油的高脂肪、高热量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健康。程义勇指出,中国老百姓普遍认为动物油脂肪多,植物油中少,其实不然。动植物油的基本构成都是脂肪和热量,植物油能量值也很大,即使脂肪比例比较合理的橄榄油,也同样是高热量的。程义勇说, 油的每天食用量控制在23克左右较为合理,即使是橄榄油也要保持在25~30克之间 。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看起来脂肪热量不大的饮食,其实是最大的“脂肪制造厂”,比如饼干、桃酥等,其含油量也是相当大的,也要注意少吃。   “在肉类中有一个普遍的原则,吃起来越香的肉,脂肪的含量可能越高,猪肉是这样,鳜鱼等鱼类也是如此。此外,红肉的脂肪比白肉要高,畜类动物脂肪比鱼类的要高。” 程义勇说。   程义勇强调,食不过量,天天运动,是确保我们饮食不过“热”的最基本办法。此外,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尽量在家中吃饭,以避免过多吃饭店中用油量过大的菜品 中国人DHA、EPA脂肪酸摄入严重不足 日期:2010-12-09 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 ​ ​ ​ ​ ​ ​ ​ ​ ​ ​ ​ ​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还进一步指出在血脂超标的情况下,合适的脂肪酸配比尤显重要,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适当取代部分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摄入脂肪酸,是消费者保持健康的关键。 然而,调查发现中国人的膳食脂肪酸中DHA和EPA摄入量严重缺乏。在《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健康作用及我国居民摄入状况》报告中,指出我国城乡居民SFA、MUFA、PUFA的摄入比例合理;与参考摄入量相比,膳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偏高;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的摄入量明显偏低。目前中国成年人的DHA和EPA平均摄入量只有37.6毫克/天,与美国医学研究院(IOM)对人体膳食脂肪酸DHA和EPA的建议摄入量160毫克/天相差甚远,属于严重缺乏状态。 因此,现阶段增加DHA和EPA的摄入量对提高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居民膳食中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偏低的状况应成为今后促进膳食平衡工作的重要内容。据悉,DHA和EPA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深海鱼油,合理摄入深海鱼油能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抗肿瘤、增强抗病能力、健脑促智和抗衰老的作用。可是日常生活中,DHA和EPA摄取渠道非常有限,而人体自身只能将极少的ALA转化为DHA和EPA,难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中国人应该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 新华网昆明11月22日电(记者伍皓、关桂峰)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出现了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人们在抱怨快要“吃不起油”的同时,食用油消费过度、浪费食用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健康专家认为,中国人应该改变“嗜油”的不良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油水”过量了 这是常见的镜头:三五好友围着沸腾的火锅大快朵颐,厚厚的一层油浮在上面——“真香!” 水煮鱼、糖醋小排、油炸黄鱼、红油火锅……餐馆里,食客们个个吃得油光满面、满嘴油腻;油爆、油炒、油炸、油煸……家庭的餐桌上,“油水”越来越多的食物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从国外进口2827万吨大豆和部分食用油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还预测,2007-2008年度我国食用油消费数量将继续增加。 吃油量增加,我们吃得科学吗?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应少于25克,但 卫生部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每日摄入油脂量为44克,超标76%。 云南省烹饪协会秘书长周永碧指出,“一方面我国食用油原料紧缺,需要大量进口食用油脂,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对食用油的消费普遍过量,远远超过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这种‘矛盾’提示人们应该逐渐改变饮食习惯、烹调方式,减少油脂的摄入和吸收。” 食用油浪费后果严重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吃油也多了。但是食用油浪费可谓触目惊心,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云南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振娥说。 “首先,洗刷餐具上遗留的食用油有可能堵塞下水道,下水道的油污就是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尤其到了冬季,油脂凝固后结在下水道里怎么也除不掉,污染环境。” “其次,人们油脂摄入多了,运动少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杨振娥说,“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损害,一旦生病还造成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也可以说是过量摄入油脂的另一种‘浪费’。” 油脂是维持人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克油脂产热量9千卡。但是专家告诫,油不可多吃。“我国居民油脂摄入量远远超标,这是导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现在‘慢病’已表现出低龄化的现象,因此亟须对国民膳食进行干预。”杨振娥忧心忡忡地说。 现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经常外出就餐,偏爱选择中西式快餐等速食和煎炸类食物。“油重的食物吃起来固然很香,但只饱了口福,对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没有好处。煎、炸、炒的烹调方式用油量多,烹炸时油温越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后,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周永碧说。 减少“油水”已成公共健康问题 “吃油多少纯属个人生活习惯,您为什么呼吁要对国民膳食进行干预?”记者问杨振娥。 “中国人的油脂摄入量普遍过量,人体根本吸收不了这么多的油脂。这不仅造成了食用油的惊人浪费,而且严重危害着国民健康。因此,减少摄入油脂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杨振娥说。 杨振娥认为,改变食用油浪费的现状,首先要从改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入手。“最好选用有利于人体的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炒等用油多的烹调方式,这是减少食用油摄入量的最关键的一点。” 有些人贪恋高油、高糖的食品,如火锅、油炸食物、奶油蛋糕等,周永碧说,这些都要少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最好不吃。馋的时候可食用粗粮做的点心,或者少量食用以烘焙方式制作的点心。 “很多人都觉得烧菜少放油口味就不太好,怎样做到既少吃油又能尝到美味呢?”记者问。 周永碧说:“炖骨头、炖菜都不需要放油,有些菜本身不吸油,油放多了也是浪费。炖煮凉拌的菜品可以浇点花生油和芝麻油,既好吃又健康。” “炖骨头、炖肉后可将漂浮在上面的一层油刮下来,用刮下来的油再煮其他菜,既不浪费又能给其他菜提味。”杨振娥说。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专家提示大家多吃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因为炖出来的食物其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周永碧说。 食用油的合理食用不仅体现在量上,还体现在如何选择食用油种类上。“我国不少居民在烹调的时候长期使用同一种类的食用油,这样脂肪酸搭配不合理,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周永碧说:“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选用食用油时不妨经常轮换着吃。” 杨振娥指出,长期高脂肪的饮食方式转换成低脂肪饮食,要有个适应过程,应逐渐减少脂肪的摄入。 “少吃一口油,少吃一点盐,增强运动,就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周永碧说。 ​ ​ ​ ​ ​ ​ ​ ​ ​ ​ ​ ​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64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女性脂肪的重要性
热度 2 smallland 2012-2-19 16:06
女性的脂肪,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关于脂肪的意义,脂肪的分布特征,是《丑陋的孔雀》的主题。 除了骨骼的作用,女性体形美主要是由脂肪分布决定的。雄性为什么喜欢“那样的”雌性?雄性喜欢什么样的雌性,决定因素是什么?从生殖角度看,第一是雌性是否准备了孕育下一代,第二就意味着他为将来的孩子找一个好母亲--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将来的女儿也是一个好母亲。 脂 肪本身是能量的仓库,有利于孕育下一代。脂肪的分布是雌性质量的体现,是生殖力的体现。这些似乎是老生常谈了。这里要讲的,是脂肪在生殖过程中的一个具体 功能。有人分析了哺乳动物的脂肪,除了极端环境的种类,人类雌性的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很高,这个比例大概是其他哺乳动物的六倍。巧合的是,人类脑容量占体重 的比例,也大概是其他哺乳动物的六倍。这两个“六倍”不一定是必然的,但能说明问题。什么问题呢?胎儿和哺乳期的婴儿大脑发育需要脂肪。有的脂肪据说是人 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取得。这方面的生理学知识我了解不多,看看百度百科吧:http://baike.baidu.com/view /160967.htm (是不是足够“科学”,您自己看看)。 有一类脂肪Omega-3(DHA),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很重要,甚至能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在人类这种特别的动物,大脑是消耗营养和能量最大的器官,但花这么高的成本维持大脑还是很值得,因为聪明的家伙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人说雌性的臀部和大腿部位的DHA储存更丰富,妊娠期和哺乳期主要从这里“进货”,倒是没看过具体的研究。
5418 次阅读|4 个评论
脂肪与女性生育能力
热度 5 yanjx45 2011-12-21 10:03
  热心于使身体苗条的现代女性应当适可而止,过度的“减肥”也可能导致生育能力降低甚至不育。   美国哈佛大学人口中心弗里奇博士的研究结果证明:女性的脂肪是保证怀孕的重要因素,女性在开始来月经和能够怀孕之前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脂肪。女性通常必须获得至少占体重约 17% 的脂肪才能开始月经初潮,获得占体重 22% 的脂肪才可能怀孕。而拥有占体重 28% 脂肪的女子则正好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怀孕和哺乳三个月的需要。   在发达国家,女子平均拥有的脂肪已占体重的 30% (男子体重中脂肪含量通常为 15% ),但在一些经济落后的游牧民族,成年妇女平均只有占体重 20% 的脂肪,所以这些民族受孕率很低,通常要比定居和富裕社会的妇女晚 4-5 年才能受孕,停经也发生得较早。   对在现代仍过游牧生活的土著部落的研究表明,其成员的体重呈现季节性波动,在狩猎收获大的季节过后,体重达到极大值。有趣的是发现该部落的出生率也在 9 个月后达到顶峰,而该部落中的交配率并无季节性变化。有些原来的游牧部落改为定居生活后,其食物供应变得较为丰富而且没有季节性变化,结果该部落生育力的波动性也消失。这些事例都说明吃进食物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生殖率。   所以“减肥”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 (作者: 万梅丽 严家新 原载 《健康报》 1993 年 4 月 11 日第四版)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9225 次阅读|7 个评论
点评脂肪仓库”物流紊乱导致肥胖
wdh022 2011-10-3 09:36
脂肪仓库”物流紊乱导致肥胖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些脂肪细胞,它们像仓库一样把脂肪储存起来,等身体需要时再释放。一项最新研究证实,肥胖的原因就是这些“脂肪仓库”在物流上发生紊乱,进多出少,积压了大批脂肪。 要搞清楚人体内“脂肪仓库”的运转情况,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知道其中脂肪的“入库日期”,即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年龄”,这是一个难题。不过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在线刊登研究报告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 研究人员利用了碳同位素法来测定脂肪“年龄”。碳元素会被人体吸收并存于脂肪中,而其衰减则有时间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对脂肪中碳同位素含量进行测定,就可以了解脂肪的“年龄”。 研究人员对约100名被调查者体内的脂肪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由于新陈代谢活动,在一个脂肪细胞约十年的寿命里,其中储存的脂肪平均会更新6次。但是,对于胖人和瘦人来说,这个速率并不一样,胖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明显“进货”更快而“出货”更慢,长此以往就造成脂肪累积,表现为肥胖。 领导这项研究的彼得·阿内尔说,人们可以自然地想到肥胖是因为脂肪储存得多而消耗得少,但本次研究第一次证实了相关差异,即就脂肪细胞中脂肪的新陈代谢而言,肥胖者和普通人的速率并不相同。他认为通过研究脂肪细胞的这一特征,有助于寻找治疗肥胖症等疾病的方法。(来源:新华社 黄堃) 点评:此课题归类为年龄测定,因此所有年龄测定方法均可考虑用于此实验设计,百度年龄测定可得绝对年龄测定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绝对地质年代学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同样地原则运用于生物领域,就构成了此篇文献的设计思路。因此,论文创新难度并不是很大。 论文亮点在于建立了测试的方法,而其道理只是常理,即脂肪积蓄速度大于消耗速度,这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其他的常识可以考虑以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同样是很好的研究。所需要学习的不是其结论,而是其设计过程,并可以灵活运用类似的方式进行各类实验的设计。故类似方向的研究人员可精读其方法以获取灵感。 类似方法有对于动物的研究、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等,西方对所有常识均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实验设计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真正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值得学习与借鉴。 有了检测手段,就可以跟踪脂肪的代谢情况,从而更直观地进行肥胖研究。但是,检测手段还可以更为简捷为好。 机会:1、简捷测试手段。2、同位素测定方法的更广泛运用。
3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人应与脂肪和平相处
热度 7 andrologist 2011-7-3 01:41
女人应与脂肪和平相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对于容貌和身材的追求,那真的是孜孜不倦,在所不惜。现代女人追求苗条的身材,难免会误入各种广告的圈套,受铺天盖地广告的误导,使人们觉得,只有骨瘦如柴才是美,一时间,骨感美,骨感美人,为社会上许多女性所心仪。‘女为悦己者容’被演化成了‘女为悦己者骨’。 在中国人眼中,女人完美身材的标准是什么呢?《生命时报》进行了一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8752人中,39.6%的人选择了丰满柔弱型,之后依次为健美型(28.4%)、丰满健硕型(24.2%),众多女性追求的骨感型身材则排名最后一位,仅占7.8%。 其实,女人胖点又何妨?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流水线上下来的衣服架子?谁规定,美丽的体态,一定要由小尺码来呈现? 脂肪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保证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专家声称,大部分女人所害怕的脂肪并不像那些精品杂志里描述的那么恐怖,研究发现,大腿和臀部的脂肪聚集是女性智商的主要标志。尽管身体中堆积的橘皮组织令人讨厌,但脂肪细胞提供了足够的脂肪酸储备,脂肪酸能够刺激大脑工作,并保障女性超凡的工作能力。 为了让女士们完全放心,科学家声明,脂肪根本不是缺陷,它是每个女人的优点!因为它是女人成熟性感的标志,也是女性荷尔蒙正常分泌的结果。同样,女人如果拥有强壮而健美的身体,意味着她有生育后代的能力,有适量脂肪的女性更容易怀孕和生出健康的宝宝。 多项研究显示,屁股大的女性心脑血管好。臀部大的女性体内“坏胆固醇”水平更低,“好胆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脑血管硬化的几率较小。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还发现,大屁股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很低。 胖一点会提高性生活质量 胖女人性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英国“安全通道”公司曾对500名成年男性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87%的男人更喜欢曲线优美、丰满圆润的女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都证明,女性丰满一些,的确会让男女双方的性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当你慢慢地抚摩一具光滑肉感的躯体时,欲望会迅速覆盖你的全身。她们用身体表现出的诱惑,无论在你拥抱、或者依偎的时候都像迷人的地中海那样自然地包容了所有的幻想和期待。看着圆润的脸庞和丰厚的嘴唇,男人就知道接吻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一个喜欢用双手轻拍女人的脸蛋的人,胖女人就像一颗饱满的葡萄,稍微用力就能尝到她们阳光般的汁液。她们的胸脯和臀部是当之无愧的爱情峰谷,几乎所有艺术家都注意到这两个部位给他们带来了多少的灵感和创作力。男人的艺术世界里再也无法缺少它们。 男人喜欢胖女人当老婆 在原始的农业社会里,为了哺乳和人类的繁衍,胖女人是首选,首先体现在男人的尊严上,胖表示富贵,也体现在男人的能力上,女人吃得白白胖胖,男人脸上有光,充满了成就感。而苗条的女人,给人的感觉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男人没有赚足够的钱供她享受,如此,男人就没什么面子,而胖女人就成全了男人要的面子。看了古代的宫女图,如汉唐时期,丰腴的女人更吃香,皇帝们更喜欢丰乳肥臂式的美女。 在现代社会,为了美观,男人选择瘦小型,但为了实用,则丰满的女人是首选,从年龄结构来说,结过婚的男人,更喜欢丰满的女人。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广东富豪征婚,豪门挑媳妇的标准不是比谁更美谁更瘦,仅仅是比谁长得更有福相。你以为小腰小屁股最可人,可人家偏觉得丰胸壮臀才踏实健康。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男士不娶窈窕美女为妻,却让相貌平凡、身材丰硕的女人相伴枕席。除去舒服的硬道理,另一个原因则是:越是成功的男人越重视“福气”,而相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太瘦的女人不能聚福,骨肉丰匀才是宜夫宜家相。 据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男人在感到饥饿的时候,对身材偏胖的女人比较感兴趣,研究还发现,男人比较穷时,也喜欢身材偏胖的女人。当男人在饥饿的时候,心里总会产生一种寻求富足的信号,而身材偏胖的女人也许就是这种信号。更可能是男人的天性,女人的胖是最基本的优点。毕竟男人无法对着一具没有肉的躯体产生欲望,这样也更容易解释我们的语言中为什么将男女之欢称为肉欲。也就是说,喜欢瘦女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从现代审美的观点而不是人们的原始欲望。 当然,也不是说女人越胖越好,如果太胖也会让男人受不了,一切适度就好。一层薄薄的脂肪可能把瘦鲱鱼变成可口的油炸饼。但是如山的脂肪堆积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会显得性感,也不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不是聪明的标志。总体来说,脂肪不是疾病,而是女性的第二性特征。也许,该到了还原真相的时候了,请忘掉那些主流美学的专横标准吧,忘掉那些有关食物、体重的各种粗暴禁令吧,隆起的小腹,圆润的双下巴,那些代表着成熟、丰腴。确切的说,当脂肪完全消失时,女人们就该小心了。 女孩们,希望你们能与脂肪和平共处,但必须是在控制范围内!
个人分类: 女性|7124 次阅读|7 个评论
秀丽线虫脂肪含量检测
热度 2 fatworm 2010-12-23 15:43
秀丽线虫( C. elegans )是研究发育、衰老和长寿等很好的模式生物。近 10 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它来研究脂肪代谢和肥胖症机制。 研究人员首选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检测秀丽线虫的脂肪含量。 我在美国的导师 Jennifer Watts 和 John Browse 较早利用并完善薄层分析和气相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 TLC/GC) 定性、定量地检测秀丽线虫脂肪含量。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氯仿 / 甲醇提取秀丽线虫总的脂类,随后利用薄层分析把甘油三酯 (TAG) 、磷脂( PL )、自由脂肪酸、甘油二酯( DAG )等不同脂类分子分开。分别回收这些脂类后再通过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检测不同脂类的含量,最后得到甘油三酯 (TAG) 在总脂类中的相对含量,或者甘油三酯 (TAG) 与总蛋白质的比例。该方法非常灵敏、稳定,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秀丽线虫,很难进行大规模筛选改变脂肪含量的突变体。 2003 年,哈佛大学 Gary Ruvkun 实验室的 Kaveh Ashrafi 在秀丽线虫上首先用一种中性脂染料 Nile Red 活体染秀丽线虫脂肪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全基因组 RNAi 筛选影响脂肪含量的基因,获得了 110 个高脂肪含量基因和 300 多个低脂肪含量基因。由于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操作非常简单,而且不影响秀丽线虫其它功能,该方法迅速被秀丽线虫研究人员采用,研究调控秀丽线虫脂肪含量的基因。到去年底,我估计约有 80 篇文章都用到这个方法。除此以外,也有其它一些染色的方法如 Sudan Black 、 Oil-Red O 、 Bodipy 等方法观测秀丽线虫脂肪含量,但这些方法不如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使用广泛。 我 2006 年加入 Jennifer Watts 和 John Browse 实验室,开始也想利用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作一些其它基因的筛选,在验证 Kaveh Ashrafi 报道的 110 个高脂肪含量基因时,发现看不到报道的表型。另外,我用这个方法检测一些已经报道的高脂肪含量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是用其它方法检测脂肪含量),有些观测结果和报道的不一致。当时一方面觉得有些郁闷,另一方面对这个方法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报有怀疑。随后,我导师 Jennifer Watts 和其它实验室进行 glo-4 突变体脂肪含量测定时发现, Living Nile Red 不能染 glo-4 突变体脂肪,但我们的 TLC/GC 检测到其脂肪含量正常。这让我们觉得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可能没有真正染到脂肪。 随后,我们借鉴了 Sudan Black 染色法和其它人的建议,把秀丽线虫先用 paraformaldehyde 固定,再用 Nile Red 染色,我们能检测到 glo-4 突变体脂肪。我们称这个方面为 Nile Red of Fixation 。随后,我们利用该方法和 TLC/GC 检测了10多个已经脂肪含量改变的突变体,发现这个方法和 TLC/GC 基本上 100%   match 。我们在 PloS ONE 上报道了该研究。两周后, Gary Ruvkun 自己实验室在 Cell Metabolism 上报道了,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染的是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否定了6年前自己实验室用的方法。 Gary Ruvkun 在给我导师 Jennifer Watts 的信中说,他的实验室这几年来误导了大家的研究。 我们的报道和 Gary Ruvkun 自己实验室的报道在秀丽线虫脂肪研究领域掀起了悍然大波!当时,我的一篇文章正在投 PLoS Genetics 。 Ashrafi 离开 Gary Ruvkun 实验室后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作 Assistant Professor ,他目前是 PLoS Genetics 的 editor 。我的文章在一审回来时,两个 reviewers 都很 positive ,只要求补两个小实验。我很快作完,把文章返回。没想到,二审回来, reviewer 1不谈任何东西,指责我们检测秀丽线虫的方法( TLC/GC ),而且信的用词和语气非常不理性。我的大老板 John Browse 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回信!我们完全可以推测这个审稿人是谁。没办法,我倒霉!只好把文章改投 PLoS ONE, 该文立即被接受。 今年7月份我回国工作,没有参加8月在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进行的关于秀丽线虫衰老、长寿、代谢等会议。但我老板和其他人给我的信中告诉我这个会议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主要是 Ashrafi 实验室和其他人的争吵。我给我老板回信说,争吵很好,说明我们很快就要接近事实的真相,我们这个领域很快会确定下检测秀丽线虫脂肪含量的方法。 我本来有一些想法,想对此作一些研究,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但回国搬家、建自己实验室等让我没有时间和条件作这些研究。 今年9月 Heidi Tissenbaum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实验室在 PLoS ONE 上报道了他们分析比较了几种检测秀丽线虫的方法,肯定了我们的方法。这儿我直接引用他们的结论: We find that CARS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imaging gives quantification similar to standard biochemical triglyceride quantification. Further, we independently confirm   that feeding worms with vital dyes does not lead to the staining of fat stores, but rather the sequestration of dyes in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In contrast, fixative staining methods provide reproducible data but are prone to errors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autofluorescent species and the non-specific staining of cellular structures other than fat stores. 我看到这篇文章后,给 Heidi Tissenbaum 写了一封信,谈了几种检测方法我的经验。她很快给我回信,谢谢我的经验。 随后这个月, Ho Yi Mak (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实验室在 BMC Cell Biology 也报道了 Living Nile Red staining 染的是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发现我们的固定线虫的方法染的是真正的 lipid droplets 。下面是他们这篇文章的结论: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biochemical, 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evidence of lipid droplets in wildtype and mutant C. elegans that lack lysosome related organelles (LROs). The formation of lipid droplets and the targeting of BODIPY fatty acid analogs to lipid droplets in live animals are not dependent on lysosomal trafficking or peroxisome dysfunction. However, the targeting of Nile Red to lipid droplets in live animals occurs only in mutants with defective peroxisomes. Nile Red labelled-lipid drople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distinct from that of Nile Red labelled-LROs.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e recently developed post-fix Nile Red staining method labels lipid droplets exclusively. 到此为止,秀丽线虫脂肪含量的检测方法似乎逐渐明朗!但个人觉得还需要更多的试验证据支持! CARS 的方法好,但是很少有实验室能用得起! TLC/GC 不错,但国内购买、使用成本还是高! Nile Red of Fixation 可以快速的知道脂肪含量的变化,优点是每个实验室都可以做,可以大规模筛选;缺点是很难检测到小的变化,难于定量。 (注: Ho Yi Mak 和 Heidi Tissenbaum 都来自 Gary Ruvkun 实验室)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56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减肥分解脂肪会污染自身血液
xupeiyang 2010-9-13 15:1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4:52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