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新者的培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给年轻创新者的一封信
热度 11 sciencepress 2015-5-5 10:42
托尼·瓦格纳 托尼 · 瓦格纳, 1946年出生,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目前担任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哈佛大学技术与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计划负责人,《教育周刊》撰稿人;曾任高校教师和校长、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顾问、全美教育人员社会责任组织创办人,是畅销书《教育大未来》的作者,并还相继出版了《改变领导力》《通向成功之路》《学校应如何改变》等著作。 亲爱的青年创新者: 我今天给你写这封信,不仅是作为一个研究如何培养创新者的学者,同时也是作为一个默默尝试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一个创新者的人。所以这封信里的内容,不仅来自我的头脑,也来自我的内心。 首先,你必须明白,直面自己内心的愿景并坚持追求你的激情是多么重要——不管你的激情所在是什么。 这件事很重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会不快乐。如果你选择放弃,或向传统妥协,你可能会取悦你的家人以及其他一些难以接受你的不同之处的人。但是这会有一个代价。你可能会失去你的自尊感。你可能变得意志消沉。你的内心有一个声音,想要创造一些东西,用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说,想要“在宇宙中留下回响”。我知道,要相信你能够做到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并相信这件事的价值是很难的。但只有你那根植于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创造力,才能给予你生活的意义与方向。 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舞蹈者和编舞者之一。她曾经说: 有一种生命力、一种兴奋、一种能量,通过你转化为行动。因为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你,所以这种表达是独特的。如果你限制这种力量,它将无法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存在于这个世上。它会就此消失,世间便无此物。你并不需要判断这种力量的好坏,也不必衡量其价值,也不用与其他表现力做比较。你的职责就是清楚而直接地保持这种能量,保持通道畅通。 第二个原因很简单,你的国家需要你。当然你不会只是为了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而充满动力,我懂的。金钱对你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不像你父母眼中那么重要——这也没问题。你想要做一些对世界有影响的事情。你希望对地球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你希望能够缩小如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你希望使人们能够有更健康更满足的生活。我对此心怀感激,因为我们迫切需要这一切变化。但是也请你明白,在追求这些目标的时候,不管你做出的是渐进式的创新还是突破式的创新,都会同时创造工作岗位并增加国家的财富,而我希望你们也能拥抱这个目标。 创新者以及他们创造的东西是我们经济的命脉,其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更甚往昔。我们国家不再制造许多东西了。大多数的制造工作能够在其他地方以更低的成本完成。而其他许多常规工作——既包括白领也包括蓝领,也都要么被外包到海外,要么被自动化技术取代。我们也不能仅仅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平了。因为消费负债已经很严重了,他们无法承受更多。正如你可能已经知道的,美国现在有将近六分之一的劳动力没有在工作,而且这种低就业率持续时间之久可以算得上是经济大萧条以来最长的一次了。所以你们的国家需要你,需要你创造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新的服务,这些会是全世界需要的东西,这些会创造工作机会和财富,会让这个国家乃至其他国家的人们过上更加幸福、更加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你,我们的国家可能会面临持续的经济衰退和不断加大的财富差距。 你们许多人的父母是消费者,他们是对于地球的财富和你的未来都毫不知情的消费者。而现在轮到你们这一代了,你需要做出选择:你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创造者。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你作为创新者的人生会有哪些困难,你又该如何面对。 你需要做的最重要但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你的愿景。 我知道你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你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你的所思、所言、所行都不按常理出牌,也通常都不能被你身边的人理解。因此,隔离感和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需要有信念。随着你不断追逐你的志向,你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律。你会找到与你分享那份激情或思想的人,这些人会因为你有勇气不向传统低头而尊重你。当你真的找到这些与你相似的灵魂时,你们必须彼此保持联系,并相互支持。最好能组建一个团队。别以为你能够单枪匹马实现你想做的事情。你做不到的。 学校,又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一个智者曾经讲过,“当你选择学校的时候,也就是在选择抱怨的对象。”除非你够幸运,能去像高科技高中、媒体实验室或奥林工程学院这样的地方,否则你的学校经历很可能是无聊而没有意义的。我想说:“不要让学校学习妨碍了你的教育。”但是并没有这么简单,对吧?有些时候我们在学校里也学到了重要和有用的东西,而且我们往往需要学位文凭和信誉作为实现目标的敲门砖。有的时候,学点新东西还很让人兴奋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寻找那些对自己的学科真正有热情的老师——不管是什么科目。通常在有激情的人身边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而且你很可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比专业知识更多的东西。对于你感兴趣的科目,多花时间,斩获高分,与此同时试着不要太过担心其他科目。从那些不太吸引你的课程中尽量有所收获,起码完成作业,把知识消化掌握好。尽可能争取使学校的要求与你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相吻合,即使这意味着你需要寻求老师特别的许可也在所不惜。最后,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要深度研究那些你在乎的东西,发展一个领域的专长。通过持续的付出与努力掌握某一个智力上有挑战的东西,这本身会让你不亦乐乎。这种追求会提高你的自律能力,并培养成功所需的专注力与耐久力。而且如果你真的懂行,那么人们也会更愿意好好听你讲话 另一个难题是:你一定会失败的,而且很可能不止失败一次。如果你没有经历失败,那么可能你太过患得患失了。失败的创伤着实很痛——尤其是那些在公共场合的失败。但是你会从失败中学到最有价值的经验与教训——远比你从成功当中学到的要多。当你反思失败的原因时,你会更好的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优势和劣势,你将会相应地调整你的志向。同时你会对你所希望实现的事情有更清楚的理解,更明白实现目标需要达到哪些条件。把失败当作反复修正、不断学习的机会。 你需要做的最重要但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你的愿景。要保持那样的自信是很困难的,尤其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但是如果对你想做的事情没有这种来自内心的确定,你就不能坚持下去。一些人可能把你的自信当作自负,他们会说你就是错了。你别理那样的废话。 但是你也确实需要保持谦虚。如果你成功了,人们会奉承你,让你自我膨胀,他们会说你有多了不起。你也不要理那些聒噪。 你需要修炼倾听各种不同人的声音和观点。正如社会改革家卡尔·马克思所写的那样,“要想让冰封的世界舞动起来,你需要用他们那个世界的旋律来歌唱。”要倾听你周围的声音。要成为一位熟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人类学家,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你想要创造的改变产生推进或阻碍作用。要阅读历史和经典的小说,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与人性。要提出许多问题,同时认真地观察。倾听建议,虚心接纳。要保持激情,但不要固执己见。既要相信自己的想法,也要保持适度的怀疑。保持好奇。试着理解并欣赏不同类型的人——他们的背景、想法、信仰,这是迷人而有趣的事情。 一方面要享受对于乐趣的追求,另一方面你也需要培养一些自律的习惯。 说到乐趣,一定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些乐子。适当的放松。做一些接近大自然的事情,比如散步。定期锻炼。听音乐。学习绘画和摄影。做志愿者。所有的这些事情会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平衡,会让你获得身心的能量,也会使你更加有耐力。 一方面要享受对于乐趣的追求,另一方面你也需要培养一些自律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无他,唯努力耳”。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中,他写到,要想在某件事上达到精熟的水准,需要至少投入一万小时。所以不要只是吊儿郎当地寻找灵感。我记得爱迪生说过,天才在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因此你很可能需要对你的工作设计一个常规性的日程表,形成自己的惯例。 另一个习惯是专注。因为你天然就是充满好奇并且富有创造力的,所以你将会被情不自禁地区探索许多东西,同时追求多个目标。在一定时期内这样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大学的早期。但是从某个时刻开始,你就必须保持专注了。尽管你不希望被工作一叶障目,也不想成为工作狂,但是你如果不能保持专注,你将一无所成。专注把一件事做完,然后再转到你感兴趣的新项目上去。 最后的一个你需要培养的习惯是自我反思。这个可以是需要通过冥想,或者坚持写日志,或者散步,或者瑜伽。存在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倾听贵格会(Quakers,又称公谊会或者教友派,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所说的“内心平静而微弱的声音”。无论你用什么方式,你都需要经常反思,而不能只是等到有心情的时候才做。正如思科集团的安玛莉与罗伯特所说的,你越是了解自己,就越能做出明智的决定。这个修炼也会帮助你提高洞察力:知道何时倾听,何时屏蔽他人的声音;知道该倾听谁,不该听谁;知道要为怎样的公司效力,对怎样的公司避而远之。 做一名创新者和创业者,既是一种福分,也是一种诅咒。之所以是福分,是因为你有能力看到和做到其他人可能做不到的事。而之所以是诅咒,是因为你需要在许多方面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实现你创造的潜力。但是你能够坚持,也必须坚持。因为你个人的满足感以及国家和地球的未来都在此悬于一线。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托尼·瓦格纳 著、 陈劲 等译 《 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 》 一书。在本书中,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有力地论证了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背后的逻辑。他探讨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雇主们应该如何培养年轻人,使他们具备创新者的能力。 瓦格纳教授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美国年轻创新者的研究发现:知识可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可教育真正的挑战在于一年轻人是否有动力去成长为卓越的创新领导者,而创新者的内在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发展,从童年时期的创造性玩耍,到青少年时期的激情,再到成年时的觉悟。家长、老师和雇主们在年轻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帮助和支持他们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格纳向我们阐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如何应用上述道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带领读者们深入全球最前沿的学校、大学、公司和机构,看老师和雇主们是如何基于协作、跨学科思考和内在驱动力,建立起创新的文化。这个过程的成果就是一份与时倶进、极具挑战而又鼓舞人心的宣言,这份宣言会改变我们看待学校、公司和机构的眼光,为我们培养明日世界的变革者指出一条明路。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个人分类: 科学人物|16530 次阅读|22 个评论
比尔·盖茨向左,史蒂夫·乔布斯向右——创新,学文科还是学理工?
热度 9 sciencepress 2015-4-28 08:22
创新,学文科还是理工科 ——奥林工程学院的答案 托尼·瓦格纳 比尔·盖茨说,学理工科的 学生更能找到好工作。2011年2月28日,他在国家治理联合会的演讲中,强烈的主张只有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大学部门才应该得到补贴。仅仅三天后,在iPad2的介绍会中,史蒂夫·乔布斯就说,“在苹果公司的基因中,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是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才产生出令我们的心灵为之激动、为之沉醉的成果。这一切理念尤其体现在这些后PC时代的设备之中。”那么,在教育年轻的创新者方面究竟谁是对的呢?我们需要让学生去学更多的理工科课程还是更多的文科课程呢? 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记作者沃尔特·伊萨克逊,在最近的一篇《纽约时报》评论文章中比较了这两个人的智力特质。“比尔·盖茨是超级聪明,但是史蒂夫·乔布斯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天才。二者的主要区别,在我看来就是能否把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在发明与创新的世界里,这意味着将对人文的欣赏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把艺术和技术连接起来,把诗歌和处理器联系在一起。这是乔布斯先生的专长。‘小时候我总是认为我是一个人文类的学生,只不过我很喜欢电子产品’他说,‘后来我读到我的一个偶像爱德文·兰德的话,他说能够站在人文和科学的交点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决定,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维韦克·沃德瓦(Vivek Wadhwa)是一个从技术创业者转型为学者的人,他和他在杜克大学以及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调查了502家技术企业的652位美国首席执行官和产品工程经理,发现“92%的人拥有学士学位,47%的人拥有更高的学位,但是只有37%人持有工程或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位,只有2%的人有数学学位。其他人的学位领域非常丰富多元,覆盖了商业、会计、财务、健康、医疗、艺术和人文。” 沃德瓦总结道,“尽管我相信工程是最重要的职业领域之一,但我也意识到文科同样重要。我们需要艺术家、音乐家、心理学家,和工程师们一起,来打造像iPad这样优美的产品。而且,不管你的专业领域是什么,任何人都可以在硅谷取得成功。对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我的建议就是,去学你最感兴趣的东西,在你最富激情最有能力的领域去做一个佼佼者,用你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世界。” 人文学科在它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叫你去质疑一切,它培养一种对于辩论和逻辑的信念。 赛扬·杜卡奇(Semyon Dukach),是茱迪·吴的导师和她公司里的董事会主席。他有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并且是一个成功的高技术创业者。尽管他有技术背景,但是赛扬认为文科教育对于年轻的创新者来说非常重要。“文科的研讨会上人们会产生一些想法,并且彼此争论,这时候就会促进工程领域的创造力和创新。要想创新你必须质疑现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学会叛逆。而人文学科在它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叫你去质疑一切,它培养一种对于辩论和逻辑的信念。比如你可能会对一段文本有新的解读,那么这种经历本身就会让你去质疑,让你学会创造性地思考。之后哪怕是在其他的领域你也会倾向于这样做。” 奥林工程学院的故事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的所得就是,学院如何积极的鼓励学生同时去学习工程学和文学艺术,而不是让他们二选一。实际上奥林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课程是在艺术与人文领域,并且,要在工程和艺术人文两个方面都要做顶点项目才能毕业。有好几个学生都谈到,由于人文学科的学习研究,他们对工程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奥林工程学院 奥林工程学院是马萨诸塞州的一所小小的本科工程学校。 从第一批学生是在2002年的秋天入学开始,大概有350个学生已经从奥林工程学院毕业。 理查德·米勒博士是奥林工程学院的创始人和现任校长。 1997年,基金会以四亿六千万美元的投入,创办了奥林工程学院。这笔投入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也是几大手笔之一。 2001~2002学年,校园开始动工建设,与此同时新招募的教员队伍跟三十个学生伙伴一起创造了一套创新性的课程体系,这套课程把严格的工程教育与商业创业、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采用一种注重动手实践的跨学科学习方法,更加反映了实际工程工作的挑战。 今天奥林工程学院想要把工程学作为一个创新的职业重新定义。内容包括:充分考虑人和社会的需求;对工程系统的创造性设计;通过创业和慈善工作来创造社会价值。 我们所提到的这一切并不是想说奥林工程学院是一个教育界的乌托邦。其实它也只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事物。在一次与教员的焦点小组讨论中,有人开始担心合同续约的条件有点模糊,而且看起来太像是传统学院环境里终身教职的条件了。琼恩·斯托克和阿丽萨·赖维茨都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觉得奥林可能会失去它的创新优势,许多学生也说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艺术与人文课程。 不管在什么环境里,要想保持领先都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因为总有很强的压力要你去服从社会一致的规范,或者对于奥林来说,哪怕你曾经独辟蹊径,也有可能在压力下重回旧路。这种社会压力的影响不可小视。尽管如此,我认为奥林工程学院还是成功地给了我们一个例子,让我们看到,怎样去培养能够在各个领域创新的年轻人。正如在公立教育体系中那些最好的特许学校一样,奥林工程学院一直都是并且以后也会继续作为教育研究的实验室而存在。他们勤勉的工作,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学校的学习和教学过程。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托尼·瓦格纳 著、 陈劲 等译 《 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 》 一书。在本书中,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有力地论证了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背后的逻辑。他探讨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雇主们应该如何培养年轻人,使他们具备创新者的能力。 托尼·瓦格纳 托尼 · 瓦格纳, 1946年出生,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目前担任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哈佛大学技术与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计划负责人,《教育周刊》撰稿人;曾任高校教师和校长、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顾问、全美教育人员社会责任组织创办人,是畅销书《教育大未来》的作者,并还相继出版了《改变领导力》《通向成功之路》《学校应如何改变》等著作。 瓦格纳教授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美国年轻创新者的研究发现:知识可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可教育真正的挑战在于一年轻人是否有动力去成长为卓越的创新领导者,而创新者的内在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发展,从童年时期的创造性玩耍,到青少年时期的激情,再到成年时的觉悟。家长、老师和雇主们在年轻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帮助和支持他们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格纳向我们阐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如何应用上述道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带领读者们深入全球最前沿的学校、大学、公司和机构,看老师和雇主们是如何基于协作、跨学科思考和内在驱动力,建立起创新的文化。这个过程的成果就是一份与时倶进、极具挑战而又鼓舞人心的宣言,这份宣言会改变我们看待学校、公司和机构的眼光,为我们培养明日世界的变革者指出一条明路。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8506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